文学现象举例及分析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3: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现象举例及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现象举例及分析

篇1

一、研读教材:理解编者意图

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清楚“编者认为文本的教学价值在哪里”。

一是研究单元提示。编者的意图往往直接呈现在单元提示中,模块五第三单元的单元提示是这样写的:“这些文章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美学现象,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这些语句就表明:本单元安排的主要是文艺理论方面的文章。

单元提示的第三段还写到:“学习本单元,除了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最好能够调动自己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不妨参照这些文章的写法,试着对自己熟悉的作品也做一点分析和论说,这对于提升我们的审美品位,增强文艺评论的能力,当会大有裨益。”

这段话实际上是在说单元教学的任务:任务一是把握文章观点;任务二是个人阅读体验、文本的比较和印证;任务三是尝试对自己熟悉的作品写一点分析和论说。这三项任务,体现了教材对学生能力层级的不同要求。由于这三种心智水平的层级不同,因此编者运用了不同的措辞:“把握观点”“最好能够”“试着”。如此,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学情来确定教学重点、设定教学目标、做好活动设计、布置练习和作业了。

二是思考课后练习。《咬文嚼字》一课的课后练习是这样设计的:①作者举的下列例子分别说明一个什么道理?(例子略)试分别加以概括。②在全班或分组讨论:对马南和朱光潜先生“咬文嚼字”的不同见解应该怎样看?③作者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理由是什么?试从自己的写作体会或者读过的诗文中举例说明这个论断。④从读过的诗文中举例说明“套板反应”及其危害。

练习的第一题,考查论证材料和论述观点的对应问题,与单元提示中任务之一的指向是吻合的。练习的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与单元提示中任务之二及任务之三是吻合的。其中第二题,编者提供的活动方式是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丰富自己的认识,不断完善甚至调整自己的观点,逐渐深入理解马南和朱光潜先生观点的区别、条件和适应情况,进而形成较为辩证的观点。

通过研究单元提示和课后练习,再联系课标要求,教师就能清晰地把握好教学目标了。

二、梳理教材:找寻文本价值

教师要思考:这个文本承载的核心知识和能力是什么?这一文本的独特价值在哪里?这一文本安排在这一模块的依据是什么?安排在这个学段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以第三单元为例,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系统梳理教材。系统梳理教材的目的在于,从整体性和系列性的角度,定位文本教学价值。经过梳理,从整体性上观察,教师不难发现其文本具有唯一性,而这唯一性就一定是学生未然和应然的教学内容。从系列性角度来看,笔者发现,这一单元教学的可行性,体现在这一学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基础,特别是模块四的社科随笔,为本单元的文本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这是学生的已然状态。如此,教师就可以依据这类文本的特点,对照课程标准对学生核心知识和能力的教与学进行准确定位了。

二是整理单元文本。教师要思考,编者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单元篇目的顺序(系统性)?这篇文章和其他篇目的联系在哪里?单元文本的共同点和差异在哪里?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确定各篇目教学重点。

显然,本单元的三个文本都是讨论文字和文学的。《咬文嚼字》讲的是文字的使用、联想意义,进而谈到文字使用的刻板效应;《说“木叶”》讲的是“木叶”的使用源流、内涵外延,再谈到意象及语言暗示性问题;《谈中国诗》从文学比较的角度,讨论中国诗的特点及中外诗歌的共性。

文本内容,小而言之是文字现象、文学现象,大而言之是文艺现象、文化现象。所以,每个文本都从感性认识谈起,再到理性思考,颇有些文化研究的味道。在学生的阅读体验、写作经历和日常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现象值得关注、思考和研究。因此,教师在单元结束后,可以组织一些讨论或者专题研究,让学生聚焦文字、文学、文艺和文化的具体问题,这样既可以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考创新的能力。

三、细读教材:做好教学设计

教师要善于把文本独特的阅读价值,转化成教学价值。比如《咬文嚼字》一文,就可作为文艺评论类文章的范本。因为它从阅读与写作、咬文嚼字效果等方面,精选了大量典型、精辟的实例,其道理与例子、观点和材料结合紧密,令人信服。行文采用“总―分―总”结构,章法严谨,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展现了朱光潜先生严谨的治学精神。因此,《咬文嚼字》一文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

依据前面所做的整理和分析,教师可以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几项。

一是通过阅读课文,提取并理解作者所持观点。二是通过筛选文章使用的材料,理清全文的篇章结构。三是通过交流、讨论材料与观点间的关系,整体把握作者缜密的行文思路。四是通过自己的写作体会或者读过的诗文,举例说明文本中的相关论断,并进行交流与讨论。五是培养学生阅读、写作的严谨精神,养成严谨的人生态度,并在阅读中养成品评和挖掘文章内蕴的良好习惯。

当然,这是全文的教学目标,具体到课时目标时教师还要进行细化。此外,在教学时,除了梳理、概括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表格形式,帮助学生建立材料与观点间的联系。

篇2

例如(2013浙江舟山现代文文阅读之《镜子》)

1.有人认为文章结尾“那名保安依然站得笔挺,只是那张黑紫的脸上仿佛有流过泪的痕迹”是败笔。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看法并陈述理由。

【精要分析】结尾的作用或呼应开头,或照应文题,或卒章显志,或深化主旨,或引发思考。具体分析时,要联系文章的主旨和人物的言行举止。表述答案的语言要简明扼要。

参考答案:示例一:不是。这样写,暗示了坚持原则的保安在现实生活中却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受到批评处分等)的情况,使文章主题更加深刻。示例二:是的。从全文看,保安虽然是个普通人,但他内心很强大。他坚持原则,忠于职守,本身没有错,不会因为受到批评(处分)而流泪。这样写,与上文中保安的形象不吻合。

【失分会诊】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读懂文章的结尾的用意,回答时,抓不住文章主题,有时会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

二、分析标题

例如(2013浙江舟山现代文文阅读之《镜子》)

2.文章内容只字未提镜子,为何却以“镜子”为题?阅读文本,写出你的发现。

【精要分析】本题的考查点是检测考生理解行文内容和标题的关系。标题的作用有:全文线索;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一语双关;表达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旨精神;概括文章内容或中心事件;蕴含哲理,发人深省;具有象征意义。

参考答案: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很小,却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现实社会中有些人漠视规则,为一己之私随意变通的心态。作者以此为题,试图传递这样一种观念: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均应尊重规则。

【失分会诊】本题考生失分主要是因为对文章内容不理解,把“镜子”以表面意思去回答,没有理解文章题目的深层含义,出现了以题论题的错误现象。

三、分析句子

例如(2013年广东省现代文阅读之《三种诸葛亮》)

3.有专家认为:“读书时,如果能从作者的身份、立场、角度考虑作品的观点,我们会得到更多。”请运用文中的例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精要分析】我们可以变式题型去思考:①你同意文中“……”观点吗?为什么?②你身边的人是否能做到……(文中提及内容)?请举例说明,并为他们提出建议。③文中有两种以上观点,问你更赞同哪一种观点。④通读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某一句、某一段的感悟联想。

参考答案:我认为作者的身份、立场对于创设作品人物具有极大影响。陈寿是西晋史学家,因此更注重于对史实的真实记录,在他的《三国志》中,诸葛亮精于政务但谋略一般;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为了突出人物形象,表现故事的曲折离奇,他笔下的诸葛亮神机妙算,文韬武略;甚至在京剧“借东风”中,为了舞台效果,诸葛亮的形象更为夸张,简直无所不能。因此,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如果从作者的身份、立场等背景进行分析,结论能够更全面客观。

【失分会诊】本题是结合文章中的例子去分析这句话的含义。考生是一般地直接去理解句子的含义,不结合文章的句子去分析,这是造成本题失分的主要原因。做好本题,理解好句子的含义,引用文章的句子作为例句即可。

四、论证作用

例如(2013年四川省成都现代文阅读之《经营好你的人生》)

4.第⑤段作者在提出“‘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的经济学原则也是我们实现人生目标所必须坚持的”这一观点后,是怎样展开论证的?请简要分析。

【精要分析】答这样的题要注意先答出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要证明什么样的观点,然后答出论证方法的作用。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它们的作用有:举例论证能够使论证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道理论证能够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比喻论证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地生动形象、浅显易懂;对比论证突出强调其中一个观点;引用论证使论证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或者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作者往下读。

参考答案:①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作家二月河和电脑公司总经理佘德发的例子证明了这一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具有说服力;②运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鲁迅的名言证明这一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失分会诊】考生做本类试题主要是不了解常见论证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作用。

五、品析词语

例如(2013年福建省宁德现代文阅读之《在心田种一畦黄瓜秧》)

5.品析文中加点词语。

⑴妈却一把捂住了我的嘴,快速把我拉回房里,轻轻地关上房门。(品析加点词)

【精要分析】答题时:⑴注意语境品味。这适用于那些要求对词、句的深层含义或情感色彩等内容进行品味的题,答题要联系语言环境而不能进行架空分析。⑵进行语境推测。这适用于那些要求将词、句进行归位的题,答题时既要进行尝试,又要对一定范围内的文意进行概括、理解。⑶揣摩语境感受。这适用于那些品味文章或段落情感倾向的题,答题时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⑷凸显题目内涵。有些题比较宽泛,比如说答“请品析文中最后一段的语言特点”这道题,就一定要清楚“语言特点”这四个字指的是什么,一定要从字的推敲、词的选用、句式特点特点、修辞等方面有重点地答题。

参考答案:“一把”、“快速”、“轻轻”三个词语用得好,修饰动作,准确传神地写出母亲怕“我”惊动偷瓜人的心理,表现了母亲一心为别人着想、宽厚善良的品质。

【失分会诊】考生一般是对词语解释,不结合自己的理解去分析,不能结合文章内容去分析这些词语对表达人物有什么作用。

六、表达方式

例如(2013年辽宁省大连现代文阅读之《冬天里的一团火》)

6.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

画线句子:“木炭火把陈旧的房子涂成年画的颜色,种种器皿都跳跃着金子的光泽,我们血色亏欠的脸庞也充满了油彩般的红光。”

【精要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议论、说明、描写和抒情五种。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描写方法的辨识及其作用。解答本题时,按这个格式回答:画线句(或这个句子)运用了……的描写方法,渲染了……(氛围),烘托了……(人物)的心情,表现了(人物)……形象(或性格)。

参考答案: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涂成年画的颜色”、“跳跃着金子的光泽”、“充满了油彩般的红光”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木炭火使家里变得的喜庆、富丽,无比美好。

【失分会诊】考生不了解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及修辞手法混淆。

七、说明方法

例如(2013年辽宁省营口现代文阅读之《食品添加剂》)

7.选文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画线句子:如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就明确规定,山梨酸钾可以作为食品防腐剂,但必须严格控制添加比例,它的许可添加量为0.5%以内。

【精要分析】解答这类试题首先理解并熟记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等常用说明方法的含义,这样才能正确判断句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其次,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时一定要联系句子所在段落的内容进行分析,因为任何说明方法的运用都是为说明某一内容服务的。

篇3

关键词:大学 课堂提问 教师语言

一、引言

与传统中小学课堂不同的是,由于大学生知识水平与思维能力的提高,大学课堂教学已不再适合采用全程灌输的方式,但在实际课堂中仍会出现教师唱“独角戏”的无奈场面。教师的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重要环节,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深度,对课程的兴趣和自信。教师课堂提问的语言不当,不仅会导致信息传达的失效,而且会使学生对课程理解产生偏差,失去学习兴趣。因此,从大学生视角研究教师课堂提问语言有助于教学实践的有效开展及信息传递有效性的最佳实现。目前,学界对于教师课堂提问多有泛泛而谈之作,对其语言角度的本体研究尚不深入,针对大学文科非双语课堂的调查也不多。

教师课堂提问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仅指提问句本身,广义则包括提问句、对问题的解释语和引导性话语三部分;本文采用其狭义理解。值得注意的是,提问句并不仅仅为疑问句,还包括表提问意味的陈述句、祈使句。对于如何评价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本文将从“问题主体与提问目的的明确性”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两方面进行评判。“问题的主体”是指提问的问题对象,如“比较比喻与借代”中“比喻”和“借代”即为问题主体;“提问目的”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提示提问类型,即做什么,如上例中“比较”指示的是理解性提问,另一方面是教师预期要达到的认知目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个过程是行为主义理论中典型的“刺激—反应”模型,如何掌握该“刺激”的方式和施压强度会影响“反应”的效率;反之,学生的反应也可以验证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此外,语境也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会影响人们的表达方式和交际效果。在课堂语境中,怎样适应不同的课堂氛围及学生反应对提问作出相应的表达调整,也会影响提问的有效性,本文在此不多作说明分析。

二、调查

(一)受访人

由于理科教学课堂提问多为书面习题的问题,不在口语范畴中,因此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提问的开放性更强的文科课堂。首先,从性别和地域(城市/农村)对受访人进行分类,在文学院选取200位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大学生作为调查的受访人,男女比例和城市/农村地域比例大体均衡;其次,为了辅助问卷统计数据的量化结果,本次调查按性别、地域和成绩优劣分别选取了8位受访人进行单独访谈。

(二)材料

本次调查过程中所用到的语料均取自真实的教师课堂提问;问卷中除了调查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提问语言的反应,还包括对学生课堂思考积极性和作答率等方面的调查,以期全面客观地了解大学文科生对教师课堂提问的不同反应,并能针对学生需求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

(三)统计分析

本次发放200份问卷,共回收194份,经过筛选,留下159份有效问卷,废卷率达18.04%。废卷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为跳题作答,有13张问卷出现该现象,视为废卷。二为答题逻辑矛盾,有22张出现该问题。如在询问课堂中是否积极思考并作答的两道题中,有部分学生在表示从不理会老师提问后,又表示经常主动回答老师提问,这明显有违逻辑。另外也有部分学生误将单选题视为多选题,同时勾选了多个选项。

在159份有效问卷中,女生82人,男生77人,来自城市的学生有86人,来自农村的学生73人。经过访谈记录和各项数据比较,两次调查结果基本吻合,数据有效。

三、提问语言分类及特点

按照认知要求和特点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教师课堂提问语言分为知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应用性提问、综合分析性提问以及评价性提问,开放性和难度逐级递增,对掌握知识的程度要求和运用水平也在提高。不同类型的提问,其语言特点各不相同,涉及“语音、语汇、语法、语用”四个方面。

(一)知识性提问

知识性提问的典型提问方式是“X是什么?”或“什么是X?”。此类提问多为特指问,针对问题主体进行提问,看似简单,而实际操作中比较复杂。

1.提问目的不同

就提问目的而言,有两种情况,一为书中已有准确定义,教师提问的目的为提示学生注意,加强理解记忆和活跃课堂氛围,没有过多认知要求。二为有争议的术语定义,有时这种术语对于学生而言是陌生的,教师提问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对于目前学界的争议有大体了解,并对该术语产生自己的认知。对于前一种定义提问,语音上不会过分强调,重音出现不多,但相对于非提问话语形式,它的音高会提高;后一种则通过重音、停顿等语言手段来强调和暗示。值得注意的是,语音特点是区分提问与非提问、不同提问类型最直接明显的特征,如教师授课时时常因习惯而添加的“是不是”“对不对”等话语标记就不具有音高、停顿、重读等特点。

2.问题主体的个数不同

知识性提问中出现的问题主体个数没有限制,但主体过多且联系不明显则会出现混乱现象。有效的知识性提问应作到关键词汇简洁、具体、明确、通俗,词汇量有限,且词语并列使用时词汇之间有明显的联系。在知识性提问中,若只出现一个问题主体,那么其回答方式最为明晰;若出现多个主体,其指示的提问类型就变得多样了。例如:

(1)“什么是字?”

(2)“什么是字、词、语?”

面对提问(1)时,它指示的回答方式为“字”的定义;而问句(2)中的问题主体略多,且问题指向不如(1)句明确,学生会对该问题形成多方面的认识,从而出现多种回答方式,回答定义、比较三者差异、举例说明均可,这三种回答方式分别对应知识性、理解性、应用性三种提问类型。

3.问题主置不同

当一个提问中出现多个问题主体时,就问题主体出现的位置而言,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X是什么?”的回答表现为定义知识性,而对“什么是X?”的回答则更多样,将其认定为应用性提问的学生较多(见表1)。

表1:对“什么是X”提问的回答方式的比较分析

女 男 城市 农村

选项 个数 百分比 个数 百分比 个数 百分比 个数 百分比 个数 百分比

A 94 59.12% 68 82.93% 26 33.77% 43 50.00% 51 69.86%

B 8 5.03% 8 9.76% 0 0.00% 5 5.81% 3 4.11%

C 54 33.96% 3 3.66% 51 66.23% 35 40.70% 19 26.03%

D 3 1.89% 3 3.66% 0 0.00% 3 3.49% 0 0.00%

(注:调查选取“什么是字、词、语?”为代表,表中A.回答字、词、语的概念;B.比较字、词、语的差异;C.举例说明哪些是字、词、语;D.其他)

问卷结果显示,59.12%的学生会将“什么是字、词、语?”理解为知识性提问,而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将其视为举例说明的提问;在访谈过程中,当被问及“字、词、语是什么?”时,8位受访人一致将其视为定义式的知识性提问。这就表明提问主体与疑问词的位置不同会导致学生对提问的不同理解。

(二)理解性提问

理解性提问的典型提问方式是“比较X和Y”或“X和Y有什么区别?”。这类提问方式既有特指疑问句也有陈述句或祈使句,语义清晰,主体间关联明确,符合话语交际的语用合作原则,即关联准则、信息适量准则、信息简明准则和真实性准则。如:

(3)“比较词创作中‘自是一家’与‘别是一家’的区别。”

(4)“颠、巅、槙在意义上有什么区别?”

理解性提问(3)和(4)句所指向的提问意图十分明确,(3)句问题的主体为“自是一家”和“别是一家”,(4)句主体为“颠”“巅”和“槙”,在提问中都很突出。调查显示,该类提问的有效性最高,98.76%的学生都会从问题主体的异同来回答。这两个问题都遵循了信息适量准则和信息简明准则,问题提出之后,学生对该问题的理解不会产生歧义;同时老师在提问过程中着重强调提问主体,所以大大提高了提问的有效性。

(三)应用性提问

应用性提问的典型提问方式是“举例说明X”。该类提问多为陈述句或祈使句,语音方面语调平缓,一般只出现一个问题主体,均为单句,语法结构简单。虽然应用性提问符合语言本体的简明要求,但课堂教学中也极易出现失效,这在于该类开放性提问造成了学生的紧张心理,学生因提问压力和例举范围过广而难以作答。如:

(5)“举例说明j、q、x语音演变规律。”

(6)“从方言举例说明j、q、x语音演变规律。”

相较于(5)句,(6)句将举例范围缩小至方言,增强了提问的具体性,有利于学生进行联想。

(四)综合分析性提问

综合分析性提问的典型提问方式是“分析/归纳X的特点/起源/发展过程……”。此类提问也多为陈述句或祈使句,词汇选择多样;与知识性提问相比较,该类提问较为复杂,教师在提问时有时会违背信息简明原则,导致学生对提问有多种理解方式,回答时也会出现偏差。调查显示,因知识掌握程度不够,此类提问目的难以在课堂现时实现。

(7)“分析中古帮母演变的规律。”

(8)“根据这篇论文,归纳一下比喻型词语的特点。”

(9)“根据亚里士多德对诗歌的阐述,说说诗歌的起源。”

以上三例中,我们还可以发现综合分析性提问注重对事实材料的分析解读,客观性较强。如“帮母演变的规律”“根据这篇论文”“根据亚里士多德对诗歌的阐述”,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观点或著述,回答时需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说。

(五)评价性提问

评价性提问的典型提问方式是“评价X在研究领域中的作用/贡献/优缺……”。这类提问多为陈述句,词汇选用范围广,牵涉面广,指向的内容较为抽象。虽然学生发挥空间大,但在现实操作中会因学生知识的欠缺引起理解误差,且答题范围并不十分明确。就提问目的而言,该类提问并非要求学生在课堂进行实时回答,而是作为课后作业,旨在巩固知识,锻炼自主思考能力和培养学生兴趣。

(10)“评价一下小句中枢说在语法研究领域的贡献。”

(11)“根据你的想法,说说‘两文三语’政策的优缺点。”

例(10)的问题主体为“小句中枢说”“语法研究领域”和“贡献”,例句(11)的问题主体为“两文三语”“优缺点”,主体明确,语言表达方面都很明晰,但是学生很难在短时间的课堂时间内给出比较全面的回答。从这两个例句中,我们还可以发现评价性提问虽有一定事实作支撑,但与其他四类提问比较,主观性十分明显,类似(11)句中“根据你的想法”的例子,在收集到的评价性提问的语料中仍有很多。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的语言习惯,也会出现一些典型提问方式混用现象。如:

(12)“分析语言和言语的区别是什么。”

(13)“总结直接成分分析法的优缺点。”

虽然在(12)问句中出现了“分析”,但在理解过程中并没有误差,因为整个提问的主体偏向“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且重音也落在“语言”“言语”和“区别”三个语言单位上,所以仍然属于理解性提问;(13)句中的主体偏向客观“总结”而不是主观评价,虽然出现“优缺点”,但仍属于综合分析性提问。总之,要判断提问类型,须从认知角度来划分,否则会出现一系列模棱两可之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提炼出有效课堂提问语言的共同特点:1.语音方面:问题主体部分音高提升,有重读;出现多个主体时,每个主体之间都会有停顿。2.语汇方面:词汇量有限,主体关键词不超过5个,词汇简洁通俗,有明显的关联性。3.语法方面:多单句,少复句,特别是多重复句少,结构简单,语序会影响提问表达。4.语用方面:符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范围明确且主体具象化;有时为了提示学生注意,还会有习惯性的自我重复。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不同的语言风格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间接影响提问的有效性;有86.44%的学生表示幽默的风格和活跃的课堂氛围会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思考效率。

四、结语

影响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及访谈的方式收集了大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各类反应,经过分析研究发现课堂氛围、语言逻辑表达等方面都会影响提问的有效性及反馈率。据此,按照不同提问类型,本文又分别阐述了大学课堂教师的提问特点。事实上,幽默生动的提问方式、恰当具体的语言表达都有利于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开放性的提问类型能使大学生在课后更主动地参与教学互动。总之,基于大学生视角的教师课堂提问语言研究尚不算精深,仍需要进一步结合大学生独特的课堂心理以及教师提问本体加以分析。

(本项目由2013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支持,本文为项目一期成果)

参考文献:

[1]林汝昌.教学语言——一个仍有待研究的问题[J].外语界,

1996,(2).

[2]许绍康.教师课堂提问研究进展[J].心理研究,2008,(3).

[3]杨惠元.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7.

[4]张婧.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语言中的词句特点[J].语言文字应用,

篇4

关键词 外国文学史课程 多媒体教学 电子资源 立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Integration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Create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Talking about Application of Multimedia in Foreign Literature Teaching

JIANG Liqi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Jilin 136000)

AbstractHow to make multimedia technology effective in the use of modern teaching, which many teachers to think deeply and be the subject of repeated practic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tegrate electronic resources in five areas, to create a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intended teaching objectives.

Key wordsforeign literature courses; multimedia teaching; electronic resources;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外国文学史》是中文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由于课时比例限制,这门课的课时各高校只有60-100学时,可其中涉及的领域之广、内容之多却是惊人的。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和现有的电子资源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是从事本课程教学的所有教师值得深入思考和反复实践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信息量大、内容丰富、直观性强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是融合多种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媒体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和电视图像,而多媒体就是将多种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而形成的一种辅助教学过程的信息技术。①本文主要针对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尝试整合现有电子资源,打造一种立体的教学方式。

1 利用电子文本,突破纸质资源的限制

外国文学教学,涉及几千年中不同时代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大量作家,学生对许多外国作家极为陌生,巨大的文化差异造成了接受的障碍。而外国文学教学不仅有文学史的教授,还包括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评析,因此,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是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基础。然而由于纸质资源的限制,图书馆往往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阅读要求,且在查阅相关资料方面也往往是事倍功半。现代社会随着信息的开放,媒介的增多,绝大多数的世界名著都出现了电子文本,在网上可以免费下载,这就为学生阅读提供了极大方便,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空间中涉及大量有效信息,增长见闻。教师也可利用这一资源,经下载整理后按顺序提供给学生,以使外国文学教学按照计划有序进行。

2 应用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为外国文学课每一节的教学内容都非常丰富,所以与传统授课方式相比,课件显现出了强大的优势。应用课件,避免了板书引入内容耗时长的弊端,节省了课堂时间;而课件以书面语言的形式呈现课堂内容,配以教师的讲解与拓展,将视觉与听觉进行了整合,可以使学生形成有条理的知识体系,不易混淆。

例如讲解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这两种不同的文艺思潮的时候,我们可以制作简表进行对比教学,这样,关于这两种渊源较深的文艺思潮的知识点就变得集中而清晰,一目了然,对学生能够起到很好的引导和巩固知识的作用。

此外,应用课件,还可以实现文本细读。近年来,文学批评领域重理论轻文本之风得以反拨,文本细读受到重视。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将文本大段大段的拿出来让学生直接参与欣赏或是体验语言的风格,更不用说深入体会作品翻译过程中的不同感观了,于是作品原有的文学性在文学史的讲授过程中渐渐失去了光彩。而课件为文本细读提供了极佳的物质载体,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课件中插入类似的文本,就可以让学生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体会文学经典的魅力,使讲解变得轻松、充满乐趣,也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这种效果就体现了多媒体拥有的“便于举例,益于分析”②的优点。

3 利用音频、视频设备,丰富教学手段

多媒体由multi和media组成,从词的组合上理解,是多种媒体手段的综合,比如投影仪、幻灯片、录音和录像等等。③暨南大学的张世君教授曾经提出建立“视觉外国文学史”课程的说法,充分揭示了应用多媒体手段可能带来的对视觉、听觉及形象思维的冲击力。因此,在讲授外国文学史课程时,我们可以利用音频及视频设备,同时给学生提供不同的阐释视角,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如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本身具有形式美和音乐美,在许多国家,诗歌最初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利用音频手段,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配乐诗朗诵,同时用课件呈现其文学内容让学生欣赏形式美,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感情基调,也能为学生带来更高的审美享受。

此外,在讲授一些经典作品如《麦克白》时,可以在业余时间为学生播放该作品改编的电影。在学生观看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主人公的台词所揭示的内心复杂情感的变化,体会到麦克白的痛苦与挣扎,完整地看到他灵魂一步步的堕落过程。除此之外,看影片还可以欣赏到不同的异域风情及当时浓郁的宗教色彩,这对于学生消除与外国作品的文化隔阂是有极大帮助的。

4 设立论坛,增强教学互动性

传统教学中,虽然师生是面对面的学习,但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并不多,很难称得上有教学的互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拓宽了教与学的时空,也使师生间真正的交流与互动成为了可能。教师可在网上设立论坛,与学生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交流,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受时间、地点及教材的限制,可以继续深入探讨学习。多媒体技术增强了教学的个性色彩,赋予了每个学生在学习时空、内容、方式、数量等各方面的自和调控权,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由选择所需信息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学中心由教师转向学生,从重视教师的“教”转向重视学生的“学”。④

另外,教师可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情况和论坛中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选择和设计一些话题进行讨论,并推荐给学生一些相关知识的阅读书目及评论性文章,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并可推荐一些比较好的网站让学生通过游览来拓宽文学视野,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

5 活用网络,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文学课程的学习,目的之一是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而文学并不是孤立的文学现象,许多文学思潮的兴起、传播,都与其他艺术形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⑤所以外国文学融汇了历史、哲学、美学、艺术等多方面内容,知识量极大。教师可以活用网络来获得相关信息,并制作个人网页来进行分类整理和综合。这样,通过对不同时期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艺术成果,如音乐、绘画、建筑、宗教、民俗等相关知识的补充,使学生更为直观地掌握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人文环境。如讲解文艺复兴时加入对艺术三杰绘画作品的赏析,就更能体现出这一文学思潮与中世纪的渊源及对其的突破。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整合电子资源,打造一种立体的教学模式,会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增添活力,也会有效提高教学效果,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注释

①林福宗.多媒体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②鄂凤如.便于举例 益于分析 听练结合 提高效率――多媒体课件在应用写作课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6.8.

篇5

关键词:修辞;作用;社会功能

一、传统修辞定义比较

修辞,因为侧重点不同,专家给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黄伯荣、廖旭东所主编的《现代汉语》下册(增订四版)认为修辞有三个含义:第一,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第二,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第三,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学著作。但作为一个概说性质的教材,黄廖本必定将一大部分用于

现代汉语的重头戏:语法。修辞学作为一个学科,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只将其分为“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辞格、语言风格”几个方面。在布局上也偏重辞格部分,修辞学的自身建构不尽如人意,并不能让读者一窥修辞学的全貌。与邢福义主编的《现代汉语》(2010年10月出版)相比,还是比较重视修辞学的,因为在邢本的教材中,修辞并没有单章论述,只是将它归入现代汉语的语用部分,只在第二节的话语表达中出现,仅“从语句的选择,辞格的运用,语篇的组织”,三个方面进行描写,与黄廖本相比略显单薄。与前两本著述相反,作为一部专门的修辞学论著,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不仅对修辞下了一个相对严格的定义“就调整语辞使达意传情适切的一种努力”提出了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一说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使读者对修辞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

二、修辞功用探微

《修辞学发凡》侧重的是修辞本身,系统比较完备,看似无可挑剔。但是笔者认为,与黄廖本,和邢本《现代汉语》一样,对修辞的功用并没有详细的论证,在举例时往往以文学作品为例,有些单薄,与现实联系不够密切。因此,笔者力图对修辞的作用进行深入的探析,充分挖掘修辞的功用。

(一)语言的表现需要借助修辞的媒介

作为现代汉语的组成成分,修辞对语言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在词汇方面,通过修辞可以产生一些新词,如“切糕党”代指那些卖切糕的商贩。用借代方法产生的新词还有范跑跑”,“郭跳跳”“楼脆脆”“CNN”等。运用仿拟产生的新词有“杯具”等,源于易中天的“悲剧”,这个词的产生正是语音仿拟的结果。在语法方面,修辞的贡献也功不可没,如流行的“甄体”“元芳体”虽然不能算是一种语法,但是通过仿拟可以产生无数变体,相信长时间的使用也许会对当今语法有所影响。同样“XX,你妈喊你……”“被……”都是通过对某些网络流行语的仿拟而产生的。另外,现在在语法界达成普遍共识的“副词+名词”及名词作动词现现象,范晓认为也源于修辞,如“很中国”“很东方”“科员了一辈子”等是“词变”的结果。

(二)文学的魅力展现需要通过修辞传达修辞对文学的作用也居功至伟,如果文章或诗词里面不用诗词,就必定会显得平俗乏味。这方面已有很多人进行了论述,而且上面也提到过三本书的例子,大部分都都以文学作例子。这里就不再多述,仅举几个宋词中的例子加以说明。如同样是写“愁”。辛弃疾的“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运用了反复。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运用了复叠,贺铸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运用了比喻。虽然修辞不同,可对于情感的表达都起了促进作用,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修辞对文学的贡献不言自明,这里就不再赘述。

(三)社会功能的参与需要修辞予以辅助

修辞还有很强的社会功能。如在外交,讽刺社会现实等方面成效显著。在外交方面,很多外交辞令都闪烁着修辞的光芒,运用修辞中的比喻,尤其是暗喻,双关,设问等方式,既可以回应提问者的不怀好意,又能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在国际关系日趋复杂的今天,修辞为越来越多的外交家所青睐。最著名的还是的回答“用竹竿子捅下来”意在言外,不失为这方

面的典范。在讽刺时政方面,由通过修辞而产生的网络流行词,在讽刺一些有令人不耻的事件中始终发挥着先锋作用。如杭州飙车案中网民对警方的“车速七十码”的鉴定创造的“欺实马”,以及来自艳照门事件街头采访的“打酱油”等等。这与古代作诗歌反映社会现实有异曲同工之妙,需要指出的是,它们也并非完全“异曲”因为无论是网络新词还是古代的讽刺诗歌,都无不例外的使用了一种工具―――修辞。古代有个专业的说法叫作“讽谏”可见从古至今,修辞都对时政的反映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修辞的功用如此巨大,我们不能仅仅将修辞学归入“边缘学科”,如陈望道说的“修辞学是介乎语言学与文学之间的一门学科”是“对语言的评议”,而应更多关注修辞与社会的关系,从社会功能的角度来看待修辞的作用,不能仅从辞格与文学的关系入手进行“贴标签”,应把它看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修辞的本质在于语言的运用”。因此,应将修辞运用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将研究成果运用的实践中,才能使修辞学永葆生机,才能促使其有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下册(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6

在《论文学作品》中,英伽登根据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这一思想和现象学研究方法,具体分析了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他认为文学是一个复合的、分层次的客体,文学作品的存在取决于作者和接受者的意向行为,但又不等同于这些行为,因为它也有自己的实体基础。在书中,英伽登主要研究了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即体验文学作品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认识仅仅是读者与文学作品交流的方式之一。他从本体论入手,于该书第一章,首先界定了他要研究的文学作品的范围及存在方式。从范围上,他选取了各式各样的作品,甚至一些令人怀疑是否为“文学作品”的著作如科学著作,都一一纳入其研究对象范围。他说:“我们并不认为只有文学价值或文学价值高的作品才算是文学作品。把文学作品所包括的范围弄得这么狭窄是完全错误的。现在我们也不知道,一部作品有价值,特别是有文学价值是什么意思,但要说没有‘坏的’,毫无价值的作品也不对。我要说的是一种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具有的基本结构,而不管它们有没有价值。”[1]29英伽登巧妙地避开了文学作品价值的束缚,从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谈起,扩大了其文学作品的研究范围。接着,他又将一些暂时无法讨论,具有特殊性,或不需要立马讨论的问题一一排除,将文艺作品的存在界定为意向性客体,由此,他规范了即将讨论的文学作品的范围和概念。紧接着在该作品的第二章,他提出了其著名的文学作品的四层次理论。他继承了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依照现象学的还原方法,直探文学作品的本质,分析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他说:“首先让我们勾画一下文学作品的基本结构,同时也确定我们所理解的文学作品的本质的主要特征。文学作品基本构建的主要特征之一表现在它是由几个不同类征的层次构成的造体。”[1]48由此,他独创性地提出了文学作品的四层次理论,同时他也补充说明,每个层次在一部文学作品的整体中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显现,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并将自身某种特殊的东西赋予整体的总性质,且不破坏整体的统一,由此也构成了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质,也构成了整个作品中的复调基础和统一的价值质。英伽登通过《论文学作品》明确地阐发了他对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的独到理解,即文学作品是一个复合多层次的纯粹意向性客体。在《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中,英伽登对这一认识进行了解释与补充:“文学作品是一个纯粹意向性构成(apurelyintentionalformation),它存在的根源是作家意识的创造活动,它存在的物理基础是以书面形式记录的本文或通过其他可能的物理复制手段(例如录音磁带)。由于它的语言具有双重层次,它既是主体间际可接近的又是可以复制的,所以作品成为主体间际的意向客体(anintersubjectiveintentionalobject),同一个读者社会相联系。这样它就不是一种心理现象,而是超越了所有的意识经验,既包括作家的也包括读者的。”[3]12紧接着,英伽登又提出了另一思想。他从认识论入手,结合其“不定点”理论。他认为文艺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强调审美中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最后在《论文学作品》的第十三、十四、十五章三章中,他从审美价值论方面,提出了其艺术价值结构系统理论。他提出在文学的各个层次中都会形成各自的价值质,它们合起来后产生了复调和声。这种复调和声与第十章提及的文艺作品中的形而上学质一起,最终构成了文学作品的价值。他说:“不管是每一层次,还是由他们组成的整体,都会在各种不同的审美价值质中显现出来———自然是面对读者相应的态度。它们互相配合,形成了复调和声,这就是作品最终价值所在。”[1]348由此不难发现,英伽登的文学作品理论分跨本体论、认识论、审美价值论三方面,他独创地将三者融合在一起,使得其理论在研究的宽度和深度方面具有延伸性,在认识论上充满了辩证法的特点,而在价值论方面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这是其理论的特色之所在。他的理论思想具有一种思辨形而上学、现象学和波兰分析传统结合的特色,从而导致英伽登的文学作品理论极具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将现象学美学思想贯彻在其文学作品理论之中

在哲学领域中,一般分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大块,而作为哲学的一种,美学也相应地分为本体论美学、认识论美学、价值论美学。英伽登的现象学美学思想首次横跨了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三方面,完美地构建了其独特的美学体系,并将其贯彻在其文学作品理论之中。在《论文学作品》和《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这两本书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秉承着现象学原则,他从认识论和本体论入手讨论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讨论语音造体、意义造体、再现客体、图示观相的具体结构,通过总结归纳文学作品各层次造体的认识结论,讨论文学作品各认识结论的价值问题,他确定了每种认识所提供的基本价值:“我们已经断定,文学审美对象不是一下子就完全构成的。它是在诸阶段的延续中构成的,或者包括许多审美对象,所以它们必须结合起来以便构成整体的总体价值……审美价值在这种价值性质中找到了它们的和谐和结局。”[2]414然后他分析列举了出现审美价值的各种条件,他又说到:“在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审美具体化的认识中,我们首先关心的是发现审美价值是由什么构成的,以及其中出现了什么价值。但这并不是这种认识的主要任务,它基本上只是我们必须完成的真正任务的一个经验上的准备。”[2]416最后,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的价值是不断变化的。在论述其文学作品理论时,他不断地切换角度,时而从本体论谈起,时而转战认识论,时而又立足于价值论,将三种体例融为一体,逻辑清晰流畅地一步步抽丝剥茧,从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谈起直至最后论证得出文学作品的价值之所在。

(二)不区分文学作品的好坏,单纯地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

传统文学理论擅于给许多作品定义好坏,例如托马斯的经院学派就认为,事物之所以美,在于其完整或完美,认为凡是残缺的东西都是丑的,认为凡是一眼见到就使人愉快的东西才叫做美。如果这样,《红楼梦》只有前六十回,后四十回是后人补写,它是残缺的,难道它是丑的?红楼梦描述了四大家族悲欢离合,让人读罢心有凄凄焉,没有使人感受到愉悦,那么它就是不美的么?事实证明,《红楼梦》的文学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因此,英伽登深谙传统美学的弊端,他不仅在开篇没有重走许多文学理论书籍的旧路,质询“文学的本质”或“文学是什么”,而是更为细化更为睿智地提出“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这一概念,他所疑问的是文学作品的本质而非文学的本质。进而他提出不区分文学作品的好坏,单纯地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这不仅避免他的理论落入传统美学的窠臼,同时,由于将科学著作纳入了讨论分析的范围,扩大了讨论研究的范围,由此也更具说服力,因为“就像它们说到底也有文学作品的本质”[1]30。又因为分析的是文学作品的结构,即文学作品的本质,从本体论入手,为论证文学作品是纯意向性客体,区分与实在客体、观念客体夯实了理论基础。

(三)坚持意向性理论,反对心理主义

英伽登同他的导师胡塞尔一样,坚决抵制将心理主义引入对文学作品的体验。他这样说道:“恐怕没有一个人会这么说,我们在读书时体验的具体的心理内容和作者早已消逝的体验是相同的……要把文学作品和作者的一大堆心理体验等同起来的尝试,都是十分荒唐的,因为作品从被创作出来开始存在的那个时候起,作者的体验就不复存在了。”[1]33-34不仅如此,在后面的分析中,他还用图示观相层次和具体化进一步嘲笑了将心理主义引入对文学作品的体验。然而静下心来思考,要反驳作品是作者、读者的心理体验又是何其困难。我们经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倘若驳斥心理主义的荒谬,那么又怎样解释这句话?英伽登认为倘若每人每次阅读都有新的体验,那么就会产生无数新的作品,而这是无比荒谬的。

(四)反对作品是观念客体,也反对其实实在客体,认为文学作品是意向性客体

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是意向性客体,他在《论文学作品》中这样阐释:“一个客体如果是直接或间接由意识行动或者由许多这样的内在的意向性的驱使所采取的行动创造的,那它就是纯意向性的。”[1]143文学作品在其看来不仅是意向性客体,更是“纯意向性客体”(intentionalobject)。为了解释这一观点,他甚至搬出了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根据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世界上我们能够感知的一切都是意向性客体。文学作品也同样如此,他通过分析语词造体、语句造体和意义造体,认为语词造体、语句造体和意义造体是纯意向的构造物。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中的语词,语句乃至字里行间的意义都是作者在创作时生成的,是一种作者的意向行为,同时,但一部作品完成后,作者就与其脱离了关系,当作者再次去面对这部作品时,作者已变身成为读者,当读者阅读作品时,对于语词、语句、意义的理解或是重构,这样的行为也是意向的。因此,文学作品是纯意向性客体。英伽登之所以如此强调,甚至不惜大篇幅地举例分析语词造体、语句造体、意义造体的内部结构来阐释文学作品是纯意向性客体,是因为他非常反对传统美学观点:认为作品是观念客体或者是实在客体。对于此,他狡黠地嘲笑了传统二分法,他说:“把所有的客体都分为实在的和观念的大概是一个最普遍的和最完整的分法。”[1]30倘若将文学作品归为实在客体,按照英伽登的观点:实在客体是独立存在的东西或物质。它们的存在不决定于对它们有什么认识的行动。即我们熟知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就是文学作品不会因为无人阅读而消失,那么依据现象学的观点,文学作品的存在不仅依赖于作者,而且依赖于读者,如果一部作品没有读者,那么它就没有所谓的“存在感”,没有了存在感,又何谈实在呢?况且,英伽登说从作品的结构上鲜明地说道:“由语句构建的东西绝对不可能是实在的。”[1]31那么文学作品是观念客体?在这点上,英伽登认为由于文学作品中的语言造体使得文学作品类同于观念客体,但绝不是观念客体。

篇7

路 线

在进入语文试卷这张地图行军之前,笔者觉得有必要和读者重温并分享《三国演义》中一个经典的桥段“青梅煮酒论英雄”。在这个桥段中,刘备依次列举了淮南袁术、河北袁绍、荆州刘表、江东孙策、益州刘璋以及宛城张绣、东川张鲁、西凉韩遂,而刘备所举的这些伪英雄或非英雄被曹操一一否定,但同时刘备却作为英雄和曹操本人被曹操一道肯定。于是也就有了那句:“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一个在地图上只拥有一片菜圃的刘备,为什么让曹操如此敬畏?因为英雄所见略同。刘备列举的这些诸侯和地盘以及顺序恰恰绘制出了一幅一统天下的路线图,和曹操心中所想十分契合,这多像一张语文试卷的答卷路线图啊!这上面的每一个诸侯和地盘不就如语文试卷上的版块和题型吗?可见在开始做题前,我们必须在心中形成一张清晰的做题路线图。当然,这张图的形成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在完成一张张高质量的模拟卷之后渐渐总结概括出来的。

从何时开始?从何题开始?这似乎是两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但笔者觉得这些问题却和主题有关。从何时开始?开考铃声吗?这只对了一半,这只是回答了“从何时开始做题”,而非“从何时开始看题”。从发卷到等待开考的这段时间,除了填写姓名和考号之外,其实还有一段时间可以用来看题。这段时间最适合看什么,才可以和开考后自然衔接?这就是以“从何时开始”为前提的问题——“从何题开始”。这就要先罗列出语文第I卷的版块和题型了,版块依次为: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名句名篇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以小说或散文为主)、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或实用类文本。

进入语文试卷这张地图,主流的切入可以是先用眼睛“默”完“名句名篇默写”的填空题并选完“语言文字运用”中与拼音、成语、病句有关的选择题,这就像诸葛亮先要收陇西、出祁山,然后再图中原。

当然,因为同学本身的差异,也有一些非主流的切入法可供选择,这也像图中原未必出祁山,也可以出奇兵取道子午谷、斜谷等。古诗词鉴赏(10分,性价比很低)和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以小说或散文为主)常常会耗费考生的大量的时间,让同学们在纠结的思考中忘记时间,不仅透支了脑力,而且还透支了时间,在混沌和慌乱中发现差不多已经到了写作文的时间了,于是也就只能草草了结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阅读题,而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对观点或内容的表达往往比散文小说来的直接清晰,问题也相对简单,但就是这种考后大呼简单的题却草草了结了考生,考生不是乱答就是错答。而这些考核思路结构、思想内容的问题,往往只要花上一点时间从文中提取、整合、概括即可拿到大部分分数,可是到了那个时候,就差那么一点时间,不然作文就来不及了!糟蹋这18分的是无情的时间更是无措的同学!如果同学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如利用发下卷子的这段时间先去阅读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用考前这段额外的时间和充沛的脑力去阅读。当然,这需要用平时的模拟考去实践和调整,需要在平时课后作业做到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时特意先留段时间模拟考前训练光看不做的能力。经多年“临床论证”,在开考铃声响时,可以读完整篇文章,训练有素的甚至已经想好大部分题的回答思路和语句,就等一声铃声开始从容地写字了。在文言文(19分)、文学类文本(20分)、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18分)构成的三座阅读的大山中如果在一开考就已经解决了其中一座,是对我们最好的减负和鼓舞。

同理,开考前就从文言文阅读这第一座阅读大山(三道选择题和三道翻译题)开始进入试卷也是一条实惠的路。这是三座阅读大山中唯一一座有三道选择题的,而选择题相对于用笔更适合用眼用脑解决,很适合放在开考前去解决。而文言文阅读的选择题尤其是最后一道考核情节细节的选择题,我们往往因不愿意花考试的宝贵时间而主观臆断,如果将选项中表述的内容耐心而细心地落实到原文的相关部分加以比照,那有多好。另外,还有三道翻译题,其中的许多字词都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联系课文推断出意思和用法,其中的许多句式,只要停一停、想一想就可以意识到,但是同学往往不舍得花这个时间,赶场般地撞向后面的群山。那如果用考前额外的时间,考生会更舍得花些吧。

当然,集中使用开考发卷后的时间,集中使用鲜活清醒的脑细胞,从论述类文本或实用类文本切入也好,从文言文阅读切入也罢,都是偏方,不一定适用于每个同学。从何时开始?从何题开始?这是生死攸关的战略抉择,必须建立在课后作业和模拟考试实践的基础上。

粮 草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在语文试卷这张地图上行军,同学除了在战略地图上考量路线外,还需要在考前将“战略储备”进行整理,在有方向有分类的整理中深化理解。下面就简单地拉出一张战略物质的清单及其整理建议。

拼音积累可以侧重整理形似音异,多义多音的字词,音异或多音又侧重在声母或韵母的不同,其次考虑声调。已考过的如:叶韵(xié)/一叶(yè)知秋、纤(qiàn)绳/纤(xiān)尘不染、拓(tà)本/落拓(tuò)不羁等。另外,整理字音可以从课本开始。

成语积累除了按感彩(如“好为人师”是贬义)、适用对象(如“出水芙蓉”即可用于形容清新不俗的诗文,又可形容天然美丽的女子)、及不及物(如“出奇制胜”后面不能再跟宾语)来分类整理外,还要像对待古文一样翻译出成语的原意,如“大放厥词”现在是贬义,意为夸夸其谈,大发议论,但是其原意是极力铺陈辞藻,是褒义,因此两个意思都可以使用。另外,要注意整理出近义成语并辨析出区别,如:“弹冠相庆”与“额手称庆”的区别在于感情褒贬。

在文言文方面,可以从课本和试卷中整理出一些与古代的一些特定称谓、习惯用语,如“家君”是对父亲的称呼,《滕王阁序》中就有“家君作宰,路出名区”一句,又如“期功”是古代丧服的名称,《陈情表》中就有“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一句。

在古诗词鉴赏方面,可以根据课内外学过考过的诗词,根据题材的不同,系统地筛选出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典型意象,并从诗词中挑出含有该意象的名句,说不定还能在默写和作文中用到,如积累到“鹧鸪”这个意象时,在《唐诗宋词选读》这本选修教材中可以找到“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选自温庭筠《菩萨蛮》,热播的《甄嬛传》插曲唱的就是这首词)和“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选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前一首是爱情题材,后一首是爱国题材,两首词就很切合“忧与爱”这个2012年的作文题,可以引用并对照,“双双金鹧鸪”反衬出主人公的忧伤,这种忧伤中有对爱情的渴望,而“山深闻鹧鸪”则以北人南归、中原不复的忧愁深化了爱国的主题,这两句体现出了“忧与爱”的两种格调。另外,应该整理并了解的还有学过考过的典型诗词中常见的风俗活动、节气节日、典故传说,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如“萧鼓追随春社近”(陆游《游山西村》)中的“春社”、“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中的“新社”和“清明”、“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中的“蓬山”和“青鸟”等。

名句名篇默写除了课内初高中的篇目之外还有两个课外名句,积累课外名句不应该只是为了默写,而应该作为作文可引用的经典素材来理解记忆,因此考前可以按照常见并有现实意义的主题来归类整理,这些主题如:诚信、悲悯、尊严、敬畏、简约、理想、平等、坚强、执着、变通、和谐、自由、慎独、博爱、协作等。

另外,近年来在语言运用题的版块中也涉及了一些文学常识,与文科附加题中考核的古代文学常识不同,第I卷考到的两次,一次是安徒生《海的女儿》,属于外国文学常识,一次是鲁迅《药》(读本必修二上就有)中的夏瑜,属于中国现代文学常识。这两个文学常识都很经典,也很时尚,因为都和题目中提及的当年热点有关,前者与世博会中丹麦馆中小美人鱼的铜像有关,后者与纪念一百周年有关。所以要回顾一遍当年每个月的热点及其相关的文学常识,如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2012年的热点,莫言的一些代表作(如获奖作品《蛙》)要有所了解,可以读一读读本必修四上选的莫言的《小说的气味》一文,其中列举了许多对莫言小说创作影响深远的文学家及其作品。除了与莫言有关的文学常识之外,也勾起了人们对那些与诺贝尔文学奖有缘无分的中国作家的回忆,如鲁迅、沈从文、林语堂、巴金、老舍、北岛。那么这些作家的代表作就要有所了解,尤其是在课本和读本上出现的,其中就有老舍的中篇小说《断魂枪》、北岛的新诗《回答》、巴金的《怀念萧珊》(选自《随想录》)等。又如主席访问俄罗斯是2013年的热点,这就可以回顾一下课本或读本上的俄罗斯文学家,幸好不多,主要有普希金、高尔基、契诃夫、肖洛霍夫等。再如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中就有两部改编自文学名著,一部是雨果的《悲惨世界》,另一部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当然,以上只是提供整理的思路,与押题无关。

总之,整理这些与文字、文学、文化有关的常识,重在打通课内外,贵在归类系统化。

兵 法

在语文试卷这张地图上行军,粮草要够花,兵法要会用。语言文字运用、文学类文本(小说或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新材料作文都有一些基本的攻略可供参考,以确保基本分。

在语言文字运用中,要注意语段压缩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这些基本题型,还要注意审题,更要真的懂得题中的具体要求。如“一句话下定义”中的“一句话”意味着必须是单句并且最好是短句,而“下定义”意味着采用判断句式。这就必须积累系统的语法知识,如短语(分主谓、动宾、定中、状中、连谓、介宾等)、句类(按语气分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句型(按结构分单句和复句)、句式(可分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判断句等,又可分长句和短句)、修辞(比喻、比拟、夸张、借代、反复、排比、对偶、设问、反问、联想等)。

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要由小说或散文阅读为主,这就必须在掌握文体特点的基础上去审题解题。

小说阅读题要紧握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和细节去阅读、审题、回答,如问某一段文字“起了哪些作用”,可以找出与环境、情节、人物的关系作答,如:

例题:小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路翎《英雄的舞蹈》)

分析:从三要素出发可得:交代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引出小说主人公张小赖,为下文张小赖说书致死的情节作铺垫。

小说的基本分往往来自于围绕一个要素,牵动其它要素的基础题,即借这个要素的角度答那个要素的问题,借力打力,好似太极拳:概括情节层次,往往以人物作为划分角度;概括人物性格,往往先要整理出情节中隐藏的各个细节;问环境的作用,除了根据环境种类答出特点之外,往往是对人物心理、情节发展等。如:

例题: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汪曾祺《侯银匠》)

分析:先分析段落中的角度或层次:叙述对象分侯银匠和侯菊两个角度,所以三句话分两层展开,联系并归纳下文的情节。侯银匠的角度:父母相依为命为下文的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等情节提供依据。侯菊的角度:侯菊精明能干为改装花轿、出租花轿、当家媳妇等情节做了依据。

例题: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的形象。(阿城《溜索》)

分析:寻找与领队直接相关语句中细节分析:①“懒懒”地说话、“稳稳”地坐在马上——在天险前的习以为常、从容不迫,胸有成竹;②敲一敲溜索,“吼”我过江——认真负责,关爱部下;③瞟一眼,问一声——受人尊敬,与手下配合默契;④一声唿哨,最后一个过溜索——英雄气概,粗犷豪迈。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几年的江苏高考中,小说中的意象常常成为考核三要素的由头,这就要一处一处耐心加细心地找到并归纳该意象出现的细节描写或概括相关情节,然后联系题目要求的要素来分层回答,如:

例题:小说中花轿与刻画侯菊的形象有密切关系,请简要分析。(汪曾祺《侯银匠》)

分析:出嫁前要花轿(语言描写)(第六、七、八段)——精打细算、早有打算。出嫁前改装花轿(动作、侧面、细节描写)(第九段)——心灵手巧、细致入微、有审美情趣;出嫁后留下花轿并用于出租,为自己挣一份收入并资助丈夫的文化学习。(侧面、语言描写)(第十一、十二段)——自尊独立、善于经营、贤惠体贴、崇尚知识。

例题: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阿城《溜索》)

分析:溜索前:牛死也不肯往前走(第一段)侧面表现峡谷的险恶地势和紧张氛围(第二段)。溜索时:牛流泪、发抖、哀叫(第六段)与作者的战战兢兢相互映衬(第七段)与领队(第八段)和汉子(第三、四、五段)的勇敢无畏、从容不迫相对照;溜索后:牛急于离开峡谷的险境(第九段)与作者的心有余悸相互映衬(第九段)。

例题:文中的手帕细节描写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情感活动?请具体说明。(宗璞《这是你的战争!》)

分析:孟弗之递手帕给学生(第四段)、孟弗之将湿巾顶在头上(第五段)是对爱国热情高涨的志愿者表示嘉许和关爱,为他们的言行表示推崇。学生们接、递、还手帕(第四段)表示志同道合,让民族感情感染彼此,得到升华,也是学生对教授的热情回应。师生间通过手帕互动(第四段)说明了在民族大义下含蓄的精神洗礼和相互激励。

例题: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描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宗璞《这是你的战争!》)

分析:下雪:战事紧急、形势严峻。腊梅:爱国知识分子及其高洁品格。只见院子里腊梅林一片雪白(第五段)表现孟弗之对蒋姓学生的自私言论感到心情沉重。腊梅林上的雪已消了一半。(第六段)表现舅甥之间消解了彼此心中的矛盾,加深了理解。沿小路往腊梅林中去了(第六段)表现澹台玮加入了爱国青年行列的坚定抉择和精神气概。

与小说的频繁出现相比,散文在江苏近年的考试中主要出现两次,即《麦天》和《上善若水》,至于散文的解题技巧,可以参见笔者在2012年4月期的论文《形散型不散——江苏高考散文出题类型及答案解析》,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而古诗词鉴赏中的诗词可以当做浓缩的散文来阅读理解。

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由于前者往往难于后者,在这里就重点分析论述类文本。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作为一种文体,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证、论据)也是解题的关键。寻找论点是第一遍阅读的关键,有些论点相对集中,需要细心提取;有些论点相对分散,需要耐心整合。概括出论点不应含有修辞等手法,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必须是陈述句。议论文的论证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驳论有三种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驳论文常常破立结合。论证方法要知道,如:举例、说理、比喻、演绎、正反(对比)、类比、引用、因果等。论据分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其中理论论据常常被考生忽略,考生往往将论据错误地等同于例子。议论文的常见结构有总分式、对照式、层进式、并列式,在局部往往存在故事式开头、层进式结构、点例式举例、假设式分析、深思式结尾。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主要有四种题型:含义理解题(主要针对概念和句子),信息综合题(主要提炼出大意和立意),思路分析题(主要针对结构层次和逻辑关系),作用联系题(主要结合文本内容和文体特点)。其中思路题和作用题要尽可能多拿分数。

论述的思路和作用与三要素紧密相关。论证最能体现逻辑,要了然论证的类型:是立论还是驳论?要了然论证的过程:引论、本论、结论。要了然论证的方法:举例、说理、对比、比喻、演绎、引用、因果、类比。要判断每一层论述的内容围绕的是一个什么类型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还是“怎样”,然后将这些问题概括成“定义”、“想象”、“原因”、“结果”、“方法”之类的逻辑名词,如:

例题: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伍尔夫《笑的价值》)

分析:首先提出就本来面目看人是嘲笑的前提(“首先必须”);接着阐述妇女儿童能看清人原来的清晰轮廓(本来面目)的原因(“这是因为”、“因而”)最后阐述嘲笑的犀利和给力是令人惧怕的原因(正因为、或许正是由于同样的原因、之所以……是因为),并举皇帝的新装为例。以上的答案告诉我们:局部段落更要抓住一些体现逻辑的关联词和副词,以分出层次并理清逻辑关系或内容性质。可以找出总句,但未必都有原句可以照搬进答案,最好是根据重要语句,还原出每一层解决的问题类型,如:嘲笑的前提是什么?能看清本来面目的原因是什么?嘲笑令人惧怕的原因是什么?

例题: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鲁迅《捧与挖》)

分析:指出人们对可能危害自己的事物采取捧的现象;分析捧的动机:苟安或谋利。用例证揭示“捧”适得其反的后果。提出“挖”的正确做法并揭示“捧”的惰性根源,照应开头,引人深思。这段答案其实回答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本文写了哪几层内容”,而“现象”、“动机”、“后果”、“根源”这些词回答的是“这些内容是从哪些方面加以论述的”这个问题,“例证”是论证方法,“照应开头”是结构作用。因此,概括思路不等同于按分值划分层次,按结构概括内容,更要概括内容的方面或性质,并兼顾结构作用,以体现逻辑关系。

如果碰到作用联系题,考生要落实两种意识:文本意识和文体意识。文本意识也就从联系上下文概括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文体意识也就是寻找与议论文三要素的联系。而文本和文体都要作用于读者和现实。如:

例题:它(最后第二段)对论述“笑的价值”有什么作用?(伍尔夫《笑的价值》)

分析:引出下文(真的,没有什么比笑更难做到,也没有什么比笑更可贵的了),从反面论证了笑的难度和价值。

例题:引用鲁迅的话有什么作用?

分析:与下文水浒作者的态度形成对比,为作者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例题:文章第五段说明“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观点时,为什么以中国为例?(周国平《波兹曼的诅咒》)

分析:照应上文:由美国写到中国使得观点更具世界性。联系下文,中国是“我们这里”,更有针对性。

最后,当同学们翻阅了三座阅读大山之后,眼前看到的是所有高考题中分值最大的题目——作文题。在这里,笔者主要提供一些与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相关的建议。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可以分为这几步:从材料中选出最典型的角度(如充当主语、贯穿全文、代言主旨),从典型角度概括出典型的言行或结果,围绕这个典型的言行或结果设一个“为什么”的问,然后结合材料中的细节加以回答,如果回答出来的只是表象内容还要追问出背后居于精神层面上的本质。如:

[材料] 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的文学演讲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气急败坏地说:“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审题] 这则材料中可以充当角度的有:母亲、莫言、老人。这三个人都充当过主语,但是母亲最后的所作所为最能代表作者讲这个故事的主旨,因此应该围绕母亲的所作所为设问并答出立意。这个时候就要利用每一句话中的细节去推断出立意了,影响母亲所作所为的是哪些细节呢?第一句的“中秋节”与结尾的“半碗饺子”呼应,说明母亲给了这个老人家人一样的待遇,这便是一种“博爱”,阖家团圆的中秋勾起母亲对老人的悲悯之心。第二句的“乞讨的老人”和第三句的“我是一个老人”相照应,不禁让我们反思:这到底是一个乞讨的老人,还是一个老乞丐?前者的中心语是“老人”,后者的中心是“乞丐”,而从材料中的表述,我们可以发现,帮助别人,首先要平等待人,否则便成了侮辱人格的施舍。第二句中的“打发”和第四句的“滚”都是贬义词,说明了我对老人的不尊重,母亲的行为正好是教育了儿子要尊重他人。于是“博爱”、“悲悯”、“平等”、“尊重”这些立意就摆在了我们面前,通过这样的审题过程,为下文的构思提供了准确的立意。

篇8

如今初中语文教学依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最困扰语文教师的是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换句话说,如何将语文知识和技能通过有效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并形成稳定的语文学习能力。这种能力是学生提高成绩和持续学习的有力支持。但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实际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却发现有些知识和技能反复讲授多遍,但是学生在独自练习和考试的时候,依然会感到束手无策。针对这样的现象,应该考虑从教师的教学设计入手,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设计方法。赖格卢特曾在1983年主编的《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式》一书中指出: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的最优途径。当然教学设计也不例外。而面向完整任务的教学设计是一种对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十分有效的设计程序。希望借助于这样一种教学设计,可以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

二、 面向完整任务的教学模式

面向完整任务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针对复杂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型。这一模型的核心为四元教学模式,简称为4C/ID model,也有人翻译成“四成分教学设计模式”或“四元素教学设计模式”。它是当代国际著名教学设计理论家冯曼利伯教授与他的团队在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目前,该模式已经被国际培训与教学技术界公认为是最有竞争力的教学设计理论之一,对改进教学效能,聚焦复杂学习,实现学习迁移等均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 复杂学习的含义

复杂学习是为了完成一组综合学习任务,通过综合学习过程形成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荷兰开放大学教育专长研究中心保罗・克什纳教授对这一“能力”作了具体说明。“‘能力’除了包含知识与技能之外,还特别需要考虑策略或情境因素,因此,‘技能娴熟行为’与‘能力胜任行为’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根据他的观点“能力”实际上包含着认知技能和知识,同时还要考虑相应的策略或情境因素。因此“能力”体现的是更为复杂、灵活和高阶的学习行为。面向完整任务的复杂学习正是要形成学习者的这种学习能力。

(二) 四元教学设计模式

“四元”分别指的是:安排完整任务、掌握相关知识、提供程序支持和进行专项操练。

1.面向完整任务

安排完整任务要体现任务由简单到复杂的排列过程。同一个任务组或任务群的难易程度要一致。对于同一个任务组或任务群,第一个学习任务,教师应给予高支持力度指导,到这一任务组的最后一个学习任务时,教师应该撤销所有的支持指导,也就是说最后的一个学习任务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从第一个学习任务到最后一个学习任务,教师的指导力度逐渐减少,最后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这就是从扶到放的支架作用。

2.呈现相关知能

这主要是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任务中的创生性技能,即形成学习者的学习迁移能力。主要包括认知心理、认知策略、认知反馈三个方面。例如如果运用归纳策略教学,应先提供案例学习和模式示范举例,然后再采取归纳――探究(即指导性发现)或者归纳――讲解的策略掌握一般原理和策略。如果运用演绎策略教学,应先提供一般原理或者策略,然后通过以第一个学习任务为实例进行具体讲解说明。掌握相关知识这一成分仍然是贯穿于全部任务类别中,在学习了一个以上的学习任务之后,学习者应该被给予认知反馈。

3. 提供程序支持

它是为掌握学习任务中再生性技能作准备的,即形成学习者对规则的娴熟掌握能力。主要通过信息呈现、举例、校正来实现。这其中就体现了教师从扶到放的支持作用。及时学习,及时练习,及时校正。

4.安排专项操练

教师安排对掌握规则或方法有针对性的练习。对于同一个学习任务,可以灵活安排练习来达到强化熟练掌握技能的目的。

三、 设计模式在初语单元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一)四元教学设计模式与初中语文单元教学整合的具体步骤

第一,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重新整合单元教学篇目。将整合后的单元篇目看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任务群,并对任务群进行排序。

第二,分析这些任务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确定具体学习目标,预设评估标准。

第三,对于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选取一个篇目进行详细的举例和示范。从高支持力度的教学逐渐过渡到低支持力度的教学。在整个过程中,穿行必要的专项练习。

第四,经过教师的举例或示证,学习者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二)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

1.分析课程标准、学情及教材,确定学习任务群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的阅读总目标以及七年级上册学习者的具体学习情况分析可知,学习者处于小升初的过渡阶段,阅读教学内容不宜过难,主要以培养学习兴趣和阅读方法为主。本册书的第四单元主要内容以自然世界科学探索为主。共有五篇课文《化石吟》《看云识天气》《绿色蝈蝈》《月亮上的足迹》和《山市》。由于《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读懂这样一首诗并不困难,所以这篇课文可以作为一个预习任务,教师补充一些诸如鱼类进化、鸟类祖先等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这类文章的兴趣,让学生反复朗读,交流感受,这是预备阶段。《看云识天气》和《绿色蝈蝈》主要由教师进行高、中支持力度的指导学习。《月亮上的足迹》和《山市》教师基本放手由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2.确定学习目标、预设评估标准

如何说明一个事物或记录一种现象是任务学习的主要目标。学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和归纳方法为辅助目标。确定具体学习目标之后,预设评估标准、制定相应的量规,量规就是一种以二维方式呈现的、含有评价准则和等级说明的评分标准,是一种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检测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工具。”表1是美国教学设计专家马扎诺提出的一个简化的评估量规。根据这个评估量规,我们可以制定一个考察学生对文本说明方法的识别与理解的量规(见表2)。

表1 简化的评价量规

表2 考察学生对于文本说明方法的识别与理解的量规

3.针对学习任务,教师举例、示证

教师举例、示证过程采用扶放教学模型。扶放教学模型是从教师承担展示一个任务的所有责任到完全由学习者承担所有任务的责任。学习者通过这种逐渐承担学习责任的过程,会变成更有能力的独立学习者。

扶放教学模式含义如图:

如上图所示,左边的三角形是教师主导,右边的三角形是学生主导,整个过程自上而下分为四个阶段。通过这一过程,最终实现学生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并获得相应的能力。

根据扶放教学模式《看云识天气》和《绿色蝈蝈》属于模式的第一、第二阶段。以《看云识天气》为例:

学习目标一:作者是如何介绍云与天气之间的关系的?

教师示证指导:第一段是概述,先总说一句:“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然后教师引导学习者寻找文章具有概括性的语句。会发现文章第二段“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随后教师带领学习者分析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的主要内容,发现第三段对应的是第二段提到的“薄云”、“天气晴朗的象征”,第四段、第五段对应的是第二段提到的“低而厚的云”、“阴雨的预兆”这样教师就指导学生发现原来第二段是第三、四、五段的“纲”。通过这样的示证指导,就会在学生的认知图式中形成一个概念,介绍一个事物可以按照由总到分的顺序进行。先总说事物具有的特征,然后再对总说的特征进行详细说明。在举例之后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小结,目的是在学习者的头脑中形成两个概念和一个技能。两个概念分别是:介绍一个事物要有顺序;要尽量从多个角度介绍一个事物。一个技能是:通过查找关键句来理清文章的思路。

学习目标二:掌握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教师示证指导:分析作者如何说明晴天和雨天的云。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做表格的方法完成,重点强调晴天时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的形态变化,突出雨雪水雹云层的变化:

借助扶放教学逐步完成。完成之后,教师启发学生发现对云的形态描写的比喻句,强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4.学习者小组合作与独立展示

通过之前教师示证教学,此阶段学习者独立完成另外两个任务《月亮上的足迹》和《山市》。教师只罗列所要解决的问题,学习者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以《月亮上的足迹》为例,可以列出如下问题:(1)试把登月的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进行说明。(2)在说明这一壮举的过程中,作者用的最多的是哪种说明方法,找出一、二个进行解释。可以看出问题(1)的设置是考察学习者是否掌握文章的结构;问题(2)的设置是考察学习者是否掌握了说明方法。这两个问题均与教师示证讲解有着紧密的关系。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回答情况,进行必要的反馈。

四、结语

篇9

起高三师生的注意,更应引起高一高二师生的重视,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与时俱进,遵循新考纲,打造新课堂!

身临一线,感觉目前作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主体的双方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以下问题:教师方面,精讲精读,舍弃了大纲规定的许多文质兼美,启迪心灵的文章,让学生阅读的少、做的题多,求其原因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多做题,熟悉答题模式、记忆答题术语、最终提高语文成绩!而学生方面呢,学习语文的时间仅限于课堂,甚至更少,把更多的时间给了数理化等其他学科。学生亦步亦趋,把语文的学习当做了高考时得分的机器,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教师没能利用课堂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试想,学生带着功利心来学习语文,何谈兴趣?长此以往,这样的语文课堂不仅已失去了其固有的味道,也背离了考纲的初衷,至于想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更是无从谈起!新课标早就提出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高考试题也已出现向课外延伸的情况,考查材料将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除了文学,还会涉及历史、政治哲学、社会经济、科技、时政等诸多方面,鉴于此我们一定要转变教学理念,遵循新考纲,打造新课堂!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要转变课堂教学理念。坚持贯彻“立德树人”的理念,发挥语文课堂文以载道的功能,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将提高分数当做教学的唯一目的!毕竟我们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不是考试的机器。

其次,优化语文课堂内容。即要改变以往“千人一面”的语文课堂,教师应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和《新大纲》,遵循新大纲,研究现行语文教材,其实我们现在使用的语文教材的编写本身就是遵循了新课标的理念,体现了新大纲的精神,体现了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辩证统一,具有鲜明的时代文化特点,还注重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注重文学作品的情感熏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立足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反映该学科的基础知识结构,并建立了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分编的体系。教材各方面的能力要求和训练目标层次清晰,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蓝本,基于此一线教师应一改以往将教材中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因为试卷中不涉及而随意删减,甚至干脆扔掉教材,将语文课都变成了习题课的现象。为此,新考纲也及时地做出了调整,将高考试题中的选考内容改为了必考内容,并在阅读量和书写量等方面都有了新要求。因此今后教师更要吃透教材,舍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回归教材,深耕细作,让学生通过广泛的课内与课外的阅读,提升思想品质,还真正的语文课堂给学生!

篇10

中医药文化翻译是加深了解、学习及掌握中医药技能的必备知识。本文将从近十年中医药文化翻译主要集中的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中医药术语英译标准化研究中医药翻译过程中,大量承载文化意义的术语成为翻译的障碍之一,故此术语标准化研究也就成了中医药文化翻译过程中的热点。中医药术语国际标准化的制定,大量词典的问世都彰显出国内外学者对中医药术语英译标准化研究不懈的努力。1980年由谢竹藩,黄孝楷主编在北京医学院内部发行的《汉英常用中医药词汇》是第一本中医英语词典,标志着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开始。在WHO协助下,经过各国学者不断努力《针灸经穴命名国际标准》于1991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为中医药术语英译标准化奠定了基础。《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和《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于2007年颁布实施,这标志着中医名词术语英译规范化、标准化工作的广泛开展。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中医药术语标准化的态度各不相同。GiovanniMaciocia认为中医术语翻译的研究应该注重术语内涵的解读,而不应围绕字词本身论争不休。不同的译法丰富了对中医的理解。核心概念的翻译必须一致(如阴阳、五行、脏腑等),一般术语的翻译则不必强求统一[3]。李永安比较早期西医名词统一的历程和目前的中医名词英译标准,以古今对比的形式,从多方面探讨了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过程中应该向西医名词标准化过程借鉴的内容[4]。李照国认为术语翻译固然很重要,但显然不是中医翻译的根本问题。

《黄帝内经》五部译本译名均不相同,体现出在中医药典籍翻译过程中不同译者对中医药文化具有不同的理解。除了对《黄帝内经》进行翻译之外,国内多位学者还对其英译版本进行评述性研究、描写性研究和语料库研究。2002年施蕴中对Veith翻译的《黄帝内经.素问》作出客观的评述性研究,她详细剖析了该译本的结构、举例说明译者处理难译问题的手段、并分析了该译著存在的问题[8]。肖平也给予了该译本高度的肯定。他认为该译本贴近原作,保持风格;层次分明,逻辑连贯;表达确切,生动传神;译笔灵巧,大胆创新[9]。兰凤利对《黄帝内经•素问》采用多元系统理论及相应的描写性翻译批评方法论进行研究,运用这一全新的方法对跨越近80年、产生9种译本的《素问》英译事业进行了描写性研究,包括不同时期译本的全面历时性描述以及对翻译历程脉络的勾勒。她认为用多元系统论的描写性翻译批评方法能够有效地解释一些由历史语境影响和决定的翻译现象,尤其适用于多年以前产生的翻译作品或是同一原作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不同译本进行研究。这一翻译批评的新方法可以弥补规定性翻译批评方法的局限性[10,11]。施蕴中对于建立汉英中医语料库的模型进行了构想,对其意义、知识结构、语言材料的选择、语言材料单元的构建及功能特征、智能结构等进行了详细描述[12]。至此,中医药古籍翻译以《黄帝内经》为主要研究对象,进入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阶段。

中医药语言特性研究中医药语言特性概括为哲学性、抽象性、恒久不变性、模糊性、文学性,高度概括性[13~17]。李照国对中医语言特性分别从比喻(明喻、暗喻、借喻)、对比、比拟、代称、避复、复用、分承、举隅、避讳、连珠与双关等十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以大量实例进行分析比较,内容详实。但暗喻仍然作为一种语言修辞进行研究[18]。赵阳以音韵为切入点,对《素问》中的音韵修辞格进行了整理,并运用英汉音韵对比的研究成果,对《素问》英译本中的音韵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医典籍英译应兼顾其科学性与文学性,在确保译文内容正确的前提下,要利用音韵等修辞手段,增强译文的可读性[19]。傅灵婴指出中医语言是典型的模糊性语言,是中医模糊思维在语言上的体现,并且从术语、修辞以及数词三方面对中医模糊语言的英译进行探讨[20]。产生中医语言模糊性、哲学性、高度概括性、文学性和抽象性的原因,仍局限在对不同修辞格的深入研究中。中医药思维方式研究早在1986年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史教授UnschuldPaul就在其巨著《难经》前言中提出中医语言具有隐喻的作用,并强调中医用语隐喻形象对中国人接受中医理论具有决定性意义。指出如果想最大限度的再现其原文信息和内心感受就不能忽略中医用语的社会和生活关联性[21]。直至2008年,闫舒瑶在其文章中提出以已知喻未知、以熟悉喻陌生、以简单喻复杂、以具体喻抽象、以通俗喻科学为思维手段的隐喻是中医语言的特征[22]。至此,隐喻作为中医药理论构建的思维手段才摆脱修辞格研究的束缚,逐渐受到国内学者重视。汤思敏指出隐喻是中医语言非常普遍的现象,中医语言的病因、病症、治疗、用药等术语中存在许多隐喻[23]。甚至可以说“唯象”的中医语言“无譬,则不能言”[24]。中医学是在古代中医典籍的基础上系统化形成的;绝大多数代表中医学专门知识的概念在中医典籍中首次通过隐喻(metaphor)、以类比(analogizing)的方式命名、形成,体现着中医学特有的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25]。谢菁认为中医文化是基于隐喻的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学具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即在援物比类的背景下中充斥了大量的隐喻式思维模式,她将《黄帝内经》中普遍存在的隐喻思维表达方式进行归类,将其分为自然型、社会型、哲学型隐喻,并提出相似性是中医药理论中普遍存在的战争隐喻构建的认知基础,体验性是战争隐喻构建的哲学基础[26,27]。肖建喜对建构针灸学经典理论的阴阳、五行、藏象、精气学说到针灸学经典理论体系中的经络、输穴、刺法灸法、治疗学等子系统进行全面深入分析,认为隐喻是无处不在的。可以说,隐喻从根本上建构了针灸学经典理论体系[28]。殷平善、贾春华、屠金莉还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在1980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的概念隐喻对中医药理论中的隐喻思维模式以及文化进行分析,对比[29~31]。对中医药理论中隐喻思维模式的研究,有助于翻译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为作者和读者建立起尽可能接近的心理空间,有助于揭示先祖在与疾病抗争过程中认知客观世界的心理过程。

综上所述,通过回顾中医药文化的概念、研究范围、研究目的和中医药文化翻译相关文献,总结出中医药文化翻译主要集中于中医药英译术语标准化、中医药典籍翻译、中医语言特性研究以及中医药思维方式研究四个方向。翻译过程中对中医药文化的界定,研究范围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拓宽。

作者:王雨艳 张斌 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