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个体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3: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物中个体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在对生态伦理学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结合生态伦理学所涉及的主要流派对其内部自然观念的发展变化进行梳理,指出生态伦理学发展的基本理论趋向;进而厘清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发展路向,即个体主义路向和整体主义路向。
关于生态伦理学的界定问题,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生态伦理学是环境伦理学内部以生态学为依托对传统伦理学进行改造的环境伦理学。…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生态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是指自然界有机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生态系统,所以生态伦理学强调人只是生态共同体中的一员,而非其中心。正由于生态伦理学以生命实体乃至整个自然为研究范围,关注生态系统中所有自然存在物,强调生态的整体利益,所以理论相对较为激进,因此在环境伦理学中具有独特的理论地位。
就生态伦理学的特点和关注的问题而言,可以把动物权利论/解放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整体主义涵盖在其研究范围之内。其中,生物中心主义立足传统伦理学理论,以生命个体的权益作为自己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而生态整体主义立足于生态学,以生态整体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试图把伦理关怀的范围由生命个体拓展到整个自然系统。
在生态伦理学内部,针对自然的伦理观念从生物中心主义到生态整体主义经过了一个从关爱生命实体到关爱整个生态系统的过程,其目的都是要扩展人类道德关怀对象的范围。而这种自然伦理观念的转变恰恰体现出它的两条基本致思理路,即个体主义路向和整体主义路向。
一、生物中心主义视角:从个体生命角度出发的生态伦理学
生物中心主义包括施韦泽‘傲畏生命的伦理学”、泰勒“生物平等主义伦理学”以及辛格“动物解放的伦理学”、雷根“动物权利论的伦理学”,它们的基本观念是把人以及人之外的其他生命个体纳人道德关怀对象的范围之内。
1923年,施韦泽提出一种以生命为中心的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冲破了传统伦理学只限于关注人与人之间行为和关系的观念束缚,力图把善赋予其他的生命。在他的哲学视域里,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有道德的人,不在于他是否是一个理性的存在物,不在于他是否具有内在的善,而在于他是否把一株植物、一个动物的生命看得与自己的同胞的生命同等重要,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没有所谓的高低贵贱之分。敬畏生命的基本原则就是:‘菩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生命原理。”这一伦理观念的显著特点就是要求我们对生命采取一种敬畏的态度,其目的是通过直觉、体验等培养、提高我们的德性。本质上,这种伦理观对以往的传统伦理观提出了革命性的挑战,使人们发现伦理在本质上不是有限的,而是无限的。
泰勒尊重自然的伦理思想是对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的延续和发展。生命在施韦泽的观念中不仅仅指的是人类的生命,还包括自然界的其他物种,像动物、植物等。泰勒继承和发展了施韦泽的生态伦理学思想,以善为基础概念提出,任何生物均是由自己的本性决定了它们都拥有自己的善,善是对其生命事实的描述,所以,人类与其他的生命形式一样都拥有绝对平等的天赋价值和道德价值。
从理论形态上看,这类生态伦理学关心的对象仅限于生命个体,只重视生命个体的权利和价值,而对生物共同体所具有的实体属性却视而不见,而且也没有看到人对生物种群及生态系统的道德责任。但是,无论是动物权利论还是动物解放论,乃至生物平等主义都是从关爱个体生命出发,试图重建人类对自然的伦理观念。
二、生态整体主义视角:从生态整体角度出发的生态伦理学
生态整体主义以生态学思想为理论范式,利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把自然界的有机体、有机体及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过程和生态系统整体都预设为道德主体。其目的是通过道德主体范围的拓宽,对生态环境问题做出伦理解答。生态整体主义主要有三个流派: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学、奈斯的深层生态学和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伦理学。
三个流派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力图转变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建立一种生态的、整体的观念。例如,利奥波德大地伦理学的基本思想是要扩展道德共同体的边界,他说“土地伦理只是扩大了这个共同体的界限,它包括土壤、水、植物和动物,或者把它们概括起来:土地”0141193生物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丽被大地伦理学视为最高的善。利奥波德同时认为现代生态学已经证明人类只是生物共同体中的一员,他曾这样表述道:“……土地伦理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重,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重。””我们人类要学会像山一样思考,大地伦理学的建构不能缺少人类对自然的情感体验,共同体的拓展过程不光要依托生态学所提供的知识,而且也需要我们的情感。
从理论形态上看,同前类生态伦理学相比,生态整体主义认为不仅生命个体具有道德主体的地位,而且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道德主体,所以人类应把自己伦理关怀的范围从个体生命延伸到整体生态系统,应对整个生态系统负有道德义务和责任。为此,生态整体主义的哲学家们都从整体生视角出发,依托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力图对生态系统所具有的道德主体地位的合法性进行确证。他们认为,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是其他有机个体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在其中无论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都处于相互依存、内在关联之中,生态系统本身固有的整体性、过程性、相关性使其具有不依人为判据的内在价值,所以自然本身就是一个价值主体、伦理主体。
正是基于上述两个理论视角,生态伦理学内部形成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两条基本进路。这一方面是源于生态伦理学内部自然伦理观念的变化;另一方面是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应用伦理学,担负着一个责任,即为解决环境危机所表征的一系列问题提供指导人类行为的道德准则,但在理论实践上,它却无现成的伦理原则可以直接运用。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就在于,从起源上说,应用伦理学不是单独发展了传统伦理学中‘原理’之后的‘应用’这一部分,而是起源于现实生活中无法‘应用’传统伦理学的原则来加以理解和解决的问题领域,换言之,是起源于现有的原则在同一问题上的相互冲突、以至相悖而使现实实际上无原则的问题领域”。所以,生态伦理学采用了多元化的方法来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是它的两条基本路向。
三、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进路:个体主义路向和整体主义路向
如何把道德身份拓展到人之外的其他自然存在物,既是个体主义路向,也是整体主义路向必须回答的首要问题。一般意义上,传统伦理学只承认人的道德身份,认为人对自然并无直接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所以,道德身份范围的拓展是否具有合法性以及如何拓展的问题,是生态伦理学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作为个体主义路向主要流派的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和生物中心论是以人之外的生命个体作为道德的主体,从个体生命的权益、价值出发论述它们应具有何种道德地位、道德权力和责任等问题。在本质上,这些理论是建基于传统伦理学的情感范畴框架之内,用人的情感来感知动物,所以具有西方传统情感主义的理论特质。就具体而言,个体主义路向的生态伦理学是对边沁、密尔的功利主义思想和康德的道义论思想的借鉴和运用,其实质是对传统伦理学理论及概念的延伸和移植。例如,辛格对平等的基本准则进行重新诠释和扩充,试图使平等原则运用于其它物种,论证了所有动物拥有平等权益的正当性。他提出,各种动物之间感知能力、智力水平的差异并不能成为他们能否享有平等原则的依据。这一思想直接源于边沁功利主义伦理学,边沁认为感受痛苦和享受快乐的能力是获得权益所不可或缺的条件。
整体主义路向在对个体主义路向进行批驳时,首先肯定了个体主义路向以生命本身作为判据对道德身份的拓展,是伦理思考的重要转折点。这一思想把道德关怀的对象由人推及到自然界的大多数生命存在物,从而赋予伦理学新的理论意义。但是这一思想过于强调生命个体的权益,而没有考虑非生命自然存在物和生态共同体的实在性以及整体性,使其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显得过于片面。而‘一个完整的伦理学必须给非生命的自然物体(比如河流和山川)和生态系统予以道德关注……生态伦理学应当体现‘整体性’,比如物种和生态系统以及存在于自然客体间的关系等生态‘总体’应当受到伦理上的关注”。整体主义路的这种观念的确立,完全得益于生态学思想蕴涵的整体性。现代生态学的深入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的物种是普遍联系的和相互依存的。受到现代生态学对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之间相互依存关系以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间紧密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启发,整体主义路向的学者通过强调系统的整体『生使道德身份拓展到人类以外的其他非生命存在物。他们基于生态学的相关知识提出,这些非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是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系统整体的观点来看,它们本身就具有价值,这种价值是道德身份的判据。
篇2
关键词: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线索;生物基础知识;复习
随着广东高考改革形势的新变化,高中生物科的高考也出现了新变化。在2010年以前,高考对生物科的考试表现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以生物专业的形式进行考试,这种考试题量大,知识覆盖面广,考得比较深,面对的是选择了生物为专业的理科考生;第二种是以理科综合(把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政治六科合成一科,生物、化学、物理占的分值相对较大,题量多,难度也较大)的形式考试,这种考试全是选择题,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面对的是所有参考的理科考生;第三种是以文科综合(也是把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政治六科合成一科,只是生物、化学、物理占的分值相对较小,题量少,难度也较小)的形式进行考试,也全是选择题,考查得更基础,面对的是所有文科考生。从2010年开始,广东高考对生物科的考试做出了新的调整:一是不再设置生物专业考试(也就不存在生物专业班了);二是在理科班以理科基础(生物、化学、物理三科合成,总分300分,三科各占100分)科目进行考试;三是在文科班以水平测试科目的形式进行考试,生物(包括化学、物理)不再放入高考科目中,水平测试成绩以分等次的形式作为来年考生录取批次的资格条件。针对以上所述,目前广东高考的新变化,即在理科班设置理科基础科目和在文科班设置水平测试科目,侧重对高中生物基础知识的考查。因此,我觉得在学习完高中生物新课程后,利用合理的时间对高中所学生物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系统性的复习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这种复习应该达到巩固基础知识并能将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构建一个有效的基础知识网络,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基础知识这一目标。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我认为,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线索来进行高中生物基础知识的复习可以很好地达到这一目标。以下我就粗浅地谈谈如何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线索进行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复习。
高中生物中,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这样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九个层次。以这九个层次的顺序为线索进行复习,生物必修中的主要基础知识就会很好地得以重现,而且能很好地将各知识点有效地联系整合起来,大大提高复习效果。
一、复习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着重复习以下知识点:
1.细胞的种类
2.观察细胞(显微镜的使用)
3.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清单式)
4.细胞的基本结构(识图)
5.各种细胞器
6.物质跨膜的方式
7.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8.细胞分裂
9.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二、复习组织
组织是由许多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在一起形成的细胞团,着重复习以下知识点:
1.动物组织的种类(以人为例)
2.植物组织(举例)
三、复习器官
把握以下知识点:
1.器官的概念
2.动物器官的种类与功能(以人为例)
3.植物器官的种类与功能
4.特殊器官(如胰腺与胰岛)
四、进入系统的复习
抓好下列知识点:
1.系统的概念
2.神经调节
3.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的功能联系
4.内分泌腺与激素
5.植物没有系统
五、关于个体
个体有单细胞个体和多细胞个体。分别举例进行说明就可以了。对于个体的详细描述,那是初中生物的范畴。
六、复习种群
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关键复习以下知识点:
1.种群的概念(要检查理解情况)
2.种群的特征
3.种群数量的变化(两种曲线)
4.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七、群落
复习建立在种群之上的群落,抓好以下知识点的复习:
1.群落的概念
2.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度)
3.种间关系和种内关系
4.群落的空间结构
5.群落的演替
八、复习生态系统
落实下列知识点:
1.生态系统的概念、范围、分类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九、复习生物圈
这个知识点主要是理解好生物圈的范围,知道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篇3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生物;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在城市绿化的过程中,为了满足不同的绿化要求需要使用不同的植被,因此,在绿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保证生物的多样性。
二、城市绿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根据城市建设以及开发进程当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环节。首先,城市生物的多样性这一个概念最早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被提出来的,其指的是生物在生存以及发展过程当中由于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适应温度以及气候的变化而出现的一种变异性的特征的体现,所以,总体的而言城市生物的多样性是由生物的遗传性、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和生态系统之间呈现出来的多样性等诸多影响因素所共同构成的。我们首先来分析生物遗传的多样性,遗传的多样性指的是同样一种遗传性物质在发展过程之中出现的变异以及个体上的差异。从生物发展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可能会在生态的群落之间呈现出来,同时也有可能会在族群之间显现出来,生物的发展有可能会由于环境的变化或者是外界因素的影响出现基因突变等现象。另外,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则进一步的阐明了生物发展进程之中的富集程度,生态多样性在同样一个生态环境系统当中,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由于生物的多样性而出现的个体差异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会导致生物群落之间不同的个体有着较大的区别。个体在实际的功能、结构以及种类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别。从生物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城市生物的多样性是当前阶段全球生物多样性一个非常特殊的
并且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全面并且直观的体现出生物的变异程度以及富集程度,同时还可以反映出生物发展的几个基本层次。首先,在城市的基础之上,城市是人们生活以及工作的聚集地点,而生物发展以及进化的多样性主要是人们发展以及生存过程当中建立起来的一种可以维护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以及高效运转的重要系统。另外,在区域的层次结构之上,城市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中心,具有非常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地理背景,最后,在全球的层次结构之上,城市是现代化教育以及科技发展的核心部位,所以我们有义务并且有责任参与到全人类生存以及发展的建设工作当中,不断的加大宣传教育以及培训,进而为生物的多样性发展以及现代化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不断进步做出必要的贡献。
三、绿化中生物多样性的要求
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的一项基础建设行业,是城市环境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化不仅为市民提供舒适的城市环境和游憩空间,同时能产生巨大的自然和生态效益。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扩张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再加上单一的管理方式和过度的娱乐要求,有限的绿地被商业和经营活动所占据,生境被破坏,污染严重,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威胁,特别是一些自然地被植物减少甚至消失。近几十年来,由于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的加快使得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当今世界环境保护的热点,生物多样性保护从科研、学术领域逐渐走向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融合在人类活动的各种环境中。城市园林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维持了园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具有许多功能和潜在的价值,其中包括经济功能(提供生物产品)、社会功能(娱乐、科学、文化教育、交往)、生态功能(促进营养物质循环、控制和改善小气候、水土保持、提高土壤肥力、控制害虫、净化水体和空气等)、遗传价值(基因库的保存)、美学价值(提高景观质量)。同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重建,可以改变人类对自然的传统观念和索取的方式,确立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关系,从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生物多样性是促进城市绿地自然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城市绿化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恢复和重建城市物种多样性。城市绿化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城市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因此城市绿地不应局限于仅仅作为视觉的欣赏对象,满足城市绿化的外在形象美观。作为城市自然生产力的主体,应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城市绿化应贯彻生态优先准则,同步参与城建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而不是工程建设的最后补漏和修饰。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完善城市绿地规划布局。建立城市居民与环境的协调有序结构。根据城市气候效应特征和居民生存环境质量要求,搞好城市绿化布局并进行城市绿化系统设计,提出城市功能区绿地面积分配、品种配置、种群或群落类型方案。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境斑块的连接度,减少城市内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给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
四、实施景观生态规划的几个步骤
1、确定生物中心和生物廊道
实施景观生态规划的第一步是构建以生物中心和生物廊道为主的完整生态网络。生物中心一般建立在具有重要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地区,并且通过生物廊道将若干个生物中心相连。如包头市的塞汗塔拉生态园就依地理位置建在建设路南,地处青昆两区与东河区之间,其间的物种丰富,又极具保护价值,是比较理想的生物中心。
2、构建维持焦点物种的方案
由于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生境要求,因此需要在不同场所针对不同的保护目的和规划目标寻找出几个具有关键价值的焦点物种,围绕它们进行方案的设计。如包头市的塞汗塔拉生态园的焦点物种就是极具地域特色的红柳树,围绕这个特色物种已经形成了相关的一系列产业链条,它也成为塞汗塔拉生态园乃至包头市的象征。
篇4
一、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能否称作基因突变?
1.基因突变的概念解析
教材P81页用黑色加粗字给出了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绝大多数学生对此概念的理解聚焦在前半句话,实际上后半句话才是精髓,稍作思考,就会有标题中的疑问.解答这一疑问,需要回顾基因的本质――有遗传效应的DN段,即DNA序列中存在无遗传效应的非基因序列,可称作基因间区.若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发生在此,就不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自然不能称作基因突变了.
2.基因突变的特殊情况
当笔者按照上述解释了问题1后,接着就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会不会同时引起多个基因的突变?”可见学生的思维多么活跃,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意识是多么重要啊!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目前有些病毒如某些噬菌体中发现重叠基因.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有一段DNA序列,或是指一段DNA序列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的组成部分.若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发生这段DNA序列中,就可能同时导致这些基因的突变.重叠基因仅在噬菌体和病毒中存在,在真核生物中尚未发现重叠基因.这可能因为前者基因组比较小,但又必须要编码一些维持其生命和繁殖的基因,在选择的压力下,保留了这种重叠基因的形式.
二、如何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1.基因重组概念解析
教材P83页关于基因重组的概念是这样描述的:“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言简意赅的一句话,学生至少需要提炼出三个信息点才能把这一概念的本质理解透彻:①对“有性生殖”的理解: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而单性生殖,如蜜蜂的孤雌生殖也属于有性生殖.在教学中,笔者将有性生殖的概念归纳为:“有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细胞参与的生殖方式”,学生更容易理解记忆;②对“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理解:这里的“不同性状”是不同种类的性状,学生很容易理解成同一性状的不同形式即相对性状;③对“重新组合”的理解: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在有性生殖发生之前已在一个细胞中,之后还在一个细胞中,而且“重新组合”是发生在减数分裂而非受精作用过程中.三个信息点同时满足才是基因重组.
2.如何理解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基于以上对教材中基因重组概念的理解后不难发现,基因工程中不包含上述三个信息点的①和③,又怎么称为基因重组呢?实际上,基因重组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三个信息点均满足的是狭义的基因重组,仅满足②的是广义的基因重组,即“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组合”.简单地说,基因工程就是人为地将外源基因接到某生物的基因组中,并使外源基因在此生物中表达的过程.又如,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第四步中,S型菌经加热死亡后,控制多糖荚膜合成的DNA在R型菌处于感受态时进入R型菌内,促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就属于广义上的基因重组的一个重要例子.
三、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片段增加为什么叫重复?
教材P85页图5-5染色体结构变异示意图“果蝇棒状眼的形成”显示的是染色体片段的增加,而增加的是原染色体上已存在的片段,所以染色体片段的增加说成重复更恰当.原因在于,细胞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片段可发生不对等交换,出现顺接重复染色体和反接重复染色体(如图1).同时,也不难发现,一条染色体发生片段的重复,另一同源染色体必发生片段的缺失.
四、单倍体都高度不育吗
4.单倍体概念辨析
篇5
关键词:环境整体主义;大地伦理;生态法西斯
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12)03000106
环境伦理学的价值取向是非人类中心的,但面对非人类的自然界,我们究竟应该优先考虑个体利益还是群体或整体利益,却始终存有争议。整体主义的道德关注点主要在自然系统整体和内在关系上,这让个体主义者担心。事实上,一种面对现实问题的整体主义不可能是纯粹的。环境整体主义并非只关心抽象的群体或整体,它正在越来越多地兼顾和平衡整体与个体的利益。因此,争议在理论上有助于我们明确道德关怀对象和边界,但环境伦理学未来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客观地看待环境整体主义。
一、环境伦理需要整体主义
在环境伦理学中,人们遵循着康德的义务论伦理思想,把所有的理性存在纳入道德范围之中,但在环境保护实践中带来了严重的界定问题(如植物人和可能产生理性特征的动物)。把康德的义务论伦理运用于环境伦理学中,实质上仍是“理性人中心”道德。现代的义务论伦理已经摒弃了把理性为唯一评价生物道德价值的标准,而代之以每个生命实体都具有生存权利,即每个生命实体均拥有自己的善,作为道德价值的评价标准,但这无疑是把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际范畴直接扩展到了所有生命。按照这一思路,资源保护主义“为了人类自身利益我们应该保护自然”说法就有了充分的理由;动物福利论者以“人和动物拥有相同的感觉能力”作为推论的基础,亦完全可以得到人和动物拥有相同的道德关怀权利的论证;生物中心主义者也可以通过论证一切生命皆有目的性是道德关怀的基本条件,要求尊重所有生命,从而将道德关怀对象从传统意义上的人扩展到了一切生命存在。
然而,上述观点均是建立在个体主义基础上的。他们相信,只有个体才是真实的,谈论个体才有意义,因此,他们通常不会考虑物种,更不会考虑生态系统——这都是一些抽象的理论实体,而非真实的经验实体。显然,这种个体主义的理解自然方式也是成问题的,有重大缺陷。我们在直觉上能够清晰分辨的道德价值,如小草、狼和人在价值分布上是有等级的,因而能在相互冲突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判断,但义务论把“天赋权利”向所有生命的扩展,却使我们无法判断,或者只能得出摘掉一朵花、杀死一只昆虫与杀死一个人是同等的恶的结论。于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常常陷入两难困境:我们能废除饲养业和动物实验吗?脱离了生存的环境,生命还能维持吗?如果不能,我们又能如何找到保护生物环境的有说服力的理由?正如较温和的环境伦理学家温茨(P. Wenz)所说,迄今为止,生物中心个体主义的非人人平等的提法是正确的,但由于是个体主义的,它不具备构造环境伦理学的坚实基础。[1]正是在理论和实践中个体主义的缺陷才催生了环境整体主义。
我们无法追溯环境整体主义思想的起源,但利奥波德(A. Leopold)的“大地伦理”却是学者们公认的最早系统阐述整体主义思想的环境伦理理论。“大地伦理”并非源于学者书斋中的沉思,而是直接来自作者环境保护的亲身实践。利奥波德早年深受吉福特·平肖资源保护主义思想的影响,然而,在美国西南部工作的亲身经历,使他认识到资源保护主义思想的问题,并从一只垂死老狼的嚎叫声中获得了新的意识,最后将这种意识提升为“大地伦理”。[2]121—124
“大地伦理”以叙事性的方式完成了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的阐述:大地伦理不仅扩大了共同体的边界,而且也确立了人类对大地共同体的义务;并将大地共同体的完整、稳定和美作为道德评价的基本原则。[2]191—124 然而,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是简短的、粗糙的,它留下了许多不确定的内容。此后的纷争也主要因它而起。环境哲学家克利考特(J.B.Callicott)将纷争的起因归结为三点:一是利奥波德的极其简洁的散文方式,通过一些句子、甚至一两个短语表达整个复杂的概念;二是利奥波德偏离了当代哲学伦理学的假设和范式;三是大地伦理的实践运用是令人不安的。[3] 实际上,争论既有思维方式也有写作风格带来的问题,当然,若是不对“大地伦理”的简洁内容作系统阐释,就可能在理论上为恶行或暴行开脱,后果将会是灾难性的。
二、环境整体主义的三种主要形态
“大地伦理”奠定了环境整体主义伦理的基本框架,但后续的发展却出现了众多的分支理论。在生态整体主义理论建构的主线上,至少有三种发展形态:一是克利考特等人继承与发展利奥波德的整体主义;二是以罗尔斯顿(H. Rolston III)为代表的自然价值论;三是由奈斯(A. Naess)等人以深层生态学形态发展的整体主义。
篇6
所谓生态伦理学,是关于人对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和自然界的其他事物行为的道德态度和行为规范的研究。它的主要特征是,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生命和自然界关系的领域,主张不仅对人讲道德,而且对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
生态伦理学的理论要求是,确立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的权利的理论;生态伦理学的实践要求是,保护地球上生命和整个自然界。为了阐释它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合理性,它要论证生命和自然界的价值与生命和自然界的权利,以及论证它在保护地球的实践上的必要性。
自然界有没有价值?这是生态伦理学的第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科学和哲学长期以来不涉及自然价值的问题,或者完全忽视和否认自然价值。它认为只有人有价值,生命和自然界是没有价值的,因而无需对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导下,人们对生命和自然界采取掠夺和滥用的态度,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当生命和自然价值的损害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才提出生命和自然界价值以及生态伦理的道德问题。
生态伦理学认为,生命和自然界是有价值的。
所谓自然界的价值有两层含义:一是在人类文化的实践转向”,从而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哲学层次,它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二是在生命和自然的层次,它满足其他生命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维持地球基本生态过程的健全发展。生态伦理学界把此称为自然界的外在价值和自然界的内在价值。
自然价值,是它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它的科学论证提供了生命和自然界权利的伦理依据。
自然界有没有权利?这是生态伦理学的第二个基本理论问題。
经典伦理学认为,地球上只有人有权利,非人类的生命和自然界没有权利。但是,生态伦理学认为,“价值”与“权利”这两个概念是有联系的,从对自然界价值的确认,会导致对自然界权利的确认。我们认为,生命和自然界有权利,因为它具有内在价值,为了实现它的价值,也就是为了它的生存和发展,它必须享有一定的权利。因而我们赞同把道德权利概念从人和社会扩大到生命和自然界的其他实体。当然,权利是有层次的,人的权利与生物的权利有区别。但是,按生态伦理学的要求,对于动物、植物和自然界的其他事物,应当确认它们在一种自然状态中持续存在的权利,我们要尊重它们的生存权利。
二、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主要派别
西方生态伦理学,有两种思想倾向:一是泛道德主义,主张从人的利益出发对非人类的生命和自然界给予道德承认。二是环境整体主义,基于人、生物和自然是统一整体,主张承认生命和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它们又依据不同的理论思想,从不同的视角思考环境伦理问题,形成三个不同的派别:
1现代人类中心论生态伦理
这是以人为中心、泛人道主义的生态伦理。美国学者诺顿和墨特是主要代表人物。
诺顿(BryanG.Norton,美国哲学家),区分了两种人类中心论——强式人类中心主义和弱式人类中心主义。认为强式人类中心论只关心人的感性意愿,但却不问这些意愿是否合理,是否应加以限制,因而一味放纵和姑息人们,把大自然视为满足人的感性意愿的原料仓库,鼓励了对自然的掠夺态度。他反对这种强式人类中心主义,赞成弱式人类中心主义,他肯定满足人的意愿的合理性,但还要依据合理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这种意愿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从而防止人对自然界的随意破坏。
诺顿的人类中心论,承认自然客体具有满足人的需要的价值,或“转换价值”。所谓转换价值,是自然事物可以转换为人类的需要,客体自然提供人体验和改变人的感性意愿的价值。但是,他不承认自然界的固有价值,拒斥把内在价值赋予非人类客体。人类的道德关心,之所以要延伸到子孙后代和自然界,这是由于人类幸福取决于环境质量,自然环境是人类实现自己目的和价值的手段。
墨特(WilliamH.Murdy,美国植物学家),从生物进化论、文化人类学、哲学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角度展开他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观点。他认为:
(1)人类评价自身的利益髙于其他非人类事物,这是自然的。人类为了生存,开发自然和利用其他生物,这是自然的。问题在于要区别,哪些开发方式是进步的,能促进人类价值的正当目的;哪些开发方式是退步的,是毁灭人类价值的不正当目的的。
(2)人对自然肩负更大的责任。人具有特殊的文化、知识和创造能力,使自己成为地球上占统治地位的物种。这样,既发挥人的优势,又使人类陷人困境。人类文化进步的负作用之一是,人对自然的物质需要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我们要关注这种负作用,修正这种负作用。
(3)完善人类中心主义,需要揭示自然事物的内在价值。他说:“一种对待自然界的人类中心主义态度,并不需要把人看成是价值的源泉,更不排除自然界的事物有内在价值的信念。”®因为,人类“自我利益的膨胀,不可能为生态的良性运转提供足够的动力。即使这个陈述能根据相应的工具价值而得到解释。但是,更重要的是,人类应该承认事物的内在价值,否则,人们不会有足够的动力保存包括人的个性和人的物种属性在内的生存生态。”®
(4)信仰人类的伟大潜力。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人的认识有两次飞跃:一是认识人与自然的区别,人与自然并不是同一的;二是认识人类行为的选择自由是有限度的,它被自然界整体动态结构的生态极限所束缚,必须保持在自然系统价值的限度内。
2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伦理
这是一种认为有机体有其自身的“善”,因而主张把道德对象的范围扩展到人以外的生物的环境伦理理论,包括施韦兹“尊重生命的伦理学”;辛格“动物解放的伦理学”;泰勒“生物平等主义伦理学”。它的主要观点是:(1)所有生物都内在地抵御增熵过程,以保持自己的组织性,维护自身生存,生命具有同一性;(2)维护自己的生存,是所有有机体的生命目的中心,这是有机体的内在价值,是有机体的“善”;(3)虽然不同的有机体,有不同的自组织方式,它们以自身的方式维护生存,但具有同等的内在价值,因而具有平等的道德权利,应当得到道德承认、关心和保护。
3生态中心论生态伦理
上述生物中心论,强调有机体个体的价值与权利,认为生物个体的生存具有道德优先性。这是个体主义伦理学。生态中心论的环境伦理学家认为,物种和生态系统比个体更重要,因而他们提倡整体主义的环境伦理思想。它强调生物及其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都是道德关心的对象。它强调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的价值和权利,认为物种和生态系统具有道德优先性。
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莱奥波尔德。他从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角度提出环境伦理学的道德标准,他说:“从什么是道德的,以及什么是道德权利,同时什么是经济上的应付手段的角度,去检验每一个问题。当一个事物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它就是正确的,当它走向反面时,就是错误的。”®这是大地伦理学的根本道德原则。他认为,这种道德,“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是对生存竞争中行动自由的限制;从哲学观点来看,则是对社会和反社会行为的鉴别。”
三、中国生态伦理学,从分立走向整合
生态伦理学的不同派别学者,依据不同的理论思想,从不同的视角思考环境伦理问题,提出不同的道德原则,这有利于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范式,往往使公众无所适从,这种状况又不利于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也不利于它的保护环境的社会功能的发挥。因而它需要从分立走向整合,建立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道德目标的生态伦理,一种开放的、统一的生态伦理。
这种道德整合,是由于各种派别的理论既有合理的因素,又有不足的方面。例如,人类中心论,高扬对人类包括子孙后代利益的关心,高扬人类理性和智慧,信仰人类的伟大潜力,发挥人类的主动性和创造积极性,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它大多只承认人类价值,否认自然价值,在伦理理论上有不完善之处;生物中心论,推崇尊重生命,信奉生物平等主义,这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这种道德理想或信仰,对于人类的道德完善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生物中心主义世界观缺乏可操作性;生态中心论,基于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对人类道德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整体论思维;但是,它的物种和生态系统优先的道德原则,带有太多信仰成分。道德整合要扬弃这些理论不足的方面,发扬其合理因素。
这种整合的基础是,他们一致认为,人类道德扩展是必要的,道德对象的范围应从人和社会的领域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环境伦理的道德目标: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他们的理论具有各自的合理成分。因而在这样的基础上,有可能建立既开放又统一的环境伦理学。
这种整合的要求是,既关注生态道德中的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又关注其中人与社会的社会关系。因为人对自然的活动,一方面,它不是个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的,而是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前提,通过一定的社会结合、社会交往和协作条件来进行;另一方面,人对自然的活动造成的后果,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既是对生命和自然界的损害,又是对他人和社会利益的损害,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不能脱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这种整合的途径是,环境伦理学基本理论的实践应用,“努力使一种新的道德标准种进行持续生活的道德标准得到广泛地传播和深刻地支持,并将其转化为行动”®。在这种行动中,实现各种生态伦理学理论的整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和统一的生态伦理学。
四、中国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伦理学
生态伦理学,它不仅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一种理论阐释,而且它制定的人类道德的新的原则和规范,提供了人类可持续生活的新的行为模式。因而,它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它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1,确立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的权利的观点,奠定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正确处理人口、环境和资源关系的理论基础。
2,加深环境意识,促进环境意识和环境伦理从浅层向深层发展,有利于确立和实践环境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并把它作为人的可持续生活的行为模式。
3,推动哲学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转变,从牛顿一笛卡尔哲学到生态哲学的转变,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哲学解释和理论支持。
篇7
论文摘要:罗尔斯顿在反对“人类中心论”和“生物中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中心论”的自然价值论,它充分地体现了人类在其中的地位以及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罗尔斯顿在自然价值论中对人类采取了“双维度”的定位,既肯定了人类主体在自然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了生态系统的系统价值高于一切主体性价值。自然价值论对我们在推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参照指导作用。
一、生态中心论的理性定位
“后道德时代”[1]240,人的价值观、伦理观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正如法国哲学家吉尔利波维茨基所说,“人的义务超越了那种将其限定在即时的人际间范围内的传统伦理范畴”[1]241,人类的责任已经延伸到了整个生物圈。学者们开始对价值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由陈旧的主观价值论发展到客观价值论,把价值从人延伸到了整个生态系统。罗尔斯顿则是客观价值论代表人物之一。
人类中心论认为,人只对自身(包括其后代)负有道德义务,环境只是工具,生态环境中的动植物不具有道德意义,只具有工具价值,而不具有内在价值。生物中心论认为,人的道德义务的范围并不只限于人类,人对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的道德义务是直接的,所有的生命的价值都是等同的,没有高低之分。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是基于对“人类中心论”和“生物中心论”反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罗尔斯顿认为,“生命中心论”是不正确的,但“人类中心论”也是错误的。[2]98他认为,所有的生命并不是毫无差别地都处于中心位置的,生命之间不是完全等同的,是具有层次的。[2]98但同时,他又认为,生态系统在功能上也没有把人放在中心的位置,在人产生之前,许多其他的生物已经存在了,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作用比人更大。所以,他主张应该把人放置在生态系统中,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考虑生物的价值和人与有机体之间的关系。他的这种环境伦理的观点被称为“生态中心论”。德国哲学家奥特弗利德赫费称生态伦理学“新颖甚至比一种范式转换更激进”[3]90。
罗尔斯顿认为,人类的主观性的价值事件只是“发生在地球上的更大、客观的价值产生和价值支撑的一个子集”,这个子集是“一个以客观价值事件为基础的子集”[2]6。正如人是自然的产物是“通常被遗忘的第一个功能”[3]91。所以,人类的评价行为应该是一种“生态的评价”,即所有的事件、主体及其评价对象,都发生在自然场景之中[2]277。但同时,人类的主观性价值事件是在所有子集中处于顶点的[2]6,人是自然最高级的创造物[2]269,具有最高级的价值[2]259,处于价值金字塔的顶层,当然,这个价值指的是内在价值。但是,在系统价值的层面上,人类的价值是最小的,处于系统价值的底层。因此,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对人类的定位具有双维度。这种定位的方式是一种理性的定位,是对“人类中心论”和“生物中心论”的极端主义立场的纠正,为理论的实践性提供机会。
二、人类主体在价值与内在价值关系中的定位
大自然是一个客体的价值承载者。[2]4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所有的自然创造物都有价值,这些价值早已存在于大自然中,人作为评价者只是发现这些价值,而不是创造这些价值。罗尔斯顿反对克里考特把这个“发现”价值的过程描述成“由观察者的主观情感投射在自然客体或自然事件上” [2]154,认为人类的评价活动并没有任何东西从人传送到自然客体。所以,罗尔斯顿认为,评价过程中的“投射”最好被理解成“翻译” [2]155。价值与内在价值不同,价值具有工具性,是事物的特征或自然属性被人翻译后而形成的。人是价值的根源[2]157,是人把自然物的属性记录下来,并翻译成价值,人是价值的拥有者。而内在价值则不因人是否存在而存在,尽管不被人发现也真实地存在于自然物种。可以说,价值是由内在价值翻译过来的,与内在价值相比,仍对价值的显现只是一个副现象。
对于主体的定义,罗尔斯顿说:“所谓主体并非一定是具有判断能力的主体,但至少得是能够进行运动和作出感情反应的主体。” [4]189而人类是唯一的道德物种[2]6,是唯一的道德主体,是唯一的道德人[2]146。价值与人类的意识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人的参与就不会有价值的产生,但并不否认自然物的自身所具有的内在价值。
由此可见,具有人类痕迹的价值与内在价值之间是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图1)。
图1 价值与内在价值的关系示意图(个体角度)
从图1可以看出,对于自然物的个体而言,自然物的内在价值在经过人类的翻译活动之后,形成若干种不同的价值。
而在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对人的某种价值是由若干种自然物的内在价值构成的,是各种内在价值的有机组合。如图2,它反映了在生态系统的角度中价值和内在价值的关系,这种关系与图1所反映的关系是相反的。
图2 价值与内在价值的关系示意图(系统角度)
在此,人类是内在价值被翻译成价值的过程的评价者,罗尔斯顿在肯定自然物内在价值的时候,并没有否定处于本物种角度来评价外物种的合理性和能动性。
三、人类主体在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关系中的定位
如上所述,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对价值的定义是具有人类痕迹的,价值的概念是相对于人类的工具性为出发点的。尽管如此,价值并不等同于工具价值,工具价值的概念是放置于整个生态系统范围的,是对于生态系统中的所有自然物而言的工具性价值。工具价值按照罗尔斯顿的定义是:“指某些被用来当作实现某一目的的手段的事物。”[2]253同样存在于生态系统范围内的自然物的内在价值是与工具价值相对的,内在价值是指:“那些能在自身中发现价值而无须借助其他参照物的事物。”[2]6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都是客观地存在于生态系统中的,生态系统中的每种自然物都不以其他事物为参照而具有内在的价值,同时也对其他自然物具有工具性价值,两者的交织存在促成了生态系统的运行。在系统的层面上看,内在价值恰似波动中的粒子,而工具价值亦如粒子组成的波动。[2]297对于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关系,如图3所示。
图3对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关系的描述是基于个体角度的,在这一角度看,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是被包含和包含的关系。当主体对其他自然物显现工具价值的时候,主体自身的内在价值相对于其他不同的自然物有不同的工具价值。不同的工具价值是由主体的内在价值向其他自然物呈现的,相对于不同的工具服务对象而言,个体的内在价值具有不同的工具性。
图3 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关系示意图(个体角度)
从系统角度来考虑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之间的关系的,在生态系统的层面上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的关系与在个体层面的关系相反,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图4)。对于生态系统,一种工具性价值是由若干种自然个体的内在价值有机结合而成的,多种生物的特征的组合完成生态系统的一项功能。
图4 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的关系示意图(系统角度)
在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关系中,人类是如何得到定位的呢?罗尔斯顿在解决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关系时把两者区别了高低的不同层次。他认为,内在价值的等级大致是:人的价值最高,从高等动物到具有系统发育功能的或神经复杂性的动物,植物的价值更低,微生物的价值最低[2]164。在实践上,植物的价值就几乎是零[2]163,他认为:“植物的概念在伦理学中几乎没有什么用处。”[2]163
图5 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层次分布图
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在自然物中的比例是由“存在物等级”[2]305确定的,罗尔斯顿认为,比例分布的不平均不是一个“与平等有关的问题”,而是一个“与品级有关的问题”[2]99。显然,在这个品级中,人类是处于最高点的顶层价值者,是“最有价值的作品”[2]306。因此,罗尔斯顿拒绝对人以外的其他物种采取“伤感主义态度”,主张在生态系统规律允许的范围内牺牲它们以满足人的需要。
四、人类主体在系统价值中定位的调整
利奥波德认为:“土地伦理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重,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重。”[5]193罗尔斯顿对此是认同的,工具价值与内在价值都是针对个体的主体性而言的,但在整个生态系统的层面上,我们需要的不是某种“主体道德”,而是“客体道德”[2]277。从主体性的角度,我们使用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两个术语来描述个体的价值,但对于生态系统这个客体而言,无论是工具价值还是内在价值,都是不适用的[2]254。因为生态系统虽然拥有 “自在的价值”,但却不像有机体那样具有“自为的价值”,生态系统是价值的生产者,但却不是价值的所有者,也不是价值的观赏者。只有有机体才能是价值的所有者,只有人类才是价值的观赏者。
因此,对于生态系统的价值,罗尔斯顿运用了第三个术语——系统价值[2]255。系统价值弥漫于整个生态系统,但它并不是生态系统各部分的价值的简单相加。对于系统价值,罗尔斯顿强调的是自然的一种创造性,他认为,系统价值是某种充满创造性的过程。这个过程创造的产物就是自然物的内在价值,是“被编织进了工具利用关系网中的内在价值”[2]254。生态价值这一客体性价值是高于一切主体性价值的,在生态系统的系统价值层面,人类的定位得到了调整。在从人到微生物这一内在价值下降的曲线的坐标上,大自然创造出的系统价值是呈上升趋势的(图6)。[2]164
图6 系统价值与内在价值的趋向示意图
可见,在客体性的系统价值中,人类的定位得到了调整,不再是如对于内在价值那样处于价值金字塔的顶层,相反,当人类置身于整个生态系统的时候,人的系统价值并不如植物或是微生物。
五、人类主体在内在价值、工具价值与系统价值三者关系中的双维度定位
有人认为,罗尔斯顿抛弃人类中心主义是过分理想化[6],笔者并不苟同。其实,罗尔斯顿对人类的定位是采取双维度方式的。在罗尔斯顿建立的内在价值、工具价值与系统价值模型中,把自然的生态价值分于七个系统中,这七个系统按照内在价值大小由上至下依次为:人类文化系统、人类自然系统、动物自然系统、有机自然系统、地球自然系统、地壳自然系、宇宙自然系统。七个系统由上至下形成一个金字塔形的模型,人类文化系统是处于塔尖的,宇宙自然系统处于塔底。从上到下,主观性价值逐渐减弱,客观性价值逐渐增强,到塔底的部分(包括动物自然系统的下半部分、有机自然系统、地球自然系统、地壳自然系统与宇宙自然系统)就完全是客体性的价值了。同时,由上至下,系统价值是逐渐增大的,系统与系统之间互为工具价值。
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生态系统中,作为生态系统本身,它具有高于主体性价值的系统价值。罗尔斯顿在强调自然物内在价值的时候,更强调系统价值、强调内在价值间的联系性,反对一味地把自然物的内在价值从生态系统中剥离出来,看成是纯粹内在的和基元的,他注重每一种内在价值与从其产生的价值之间联系,主张主体性价值要被放置于整个生态系统中来评价。人类在这三者的关系中是以内在价值最大,而系统价值最小的双维度身份出现的。对人的顶层内在价值的肯定是人作为生物群体对本物种的立场的维护,是对“生物中心论”由于价值中心的模糊而导致的实践上的无法施行的空泛的避免;对人类的底层系统价值的确认是人作为唯一的道德道理人明确自身对维护其他物种和自然环境,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价值的义务于合理性,是对“人类中心论”的盲目性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的纠正。
六、自然价值论对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发展的矛盾已成为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话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同时提出了要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十七大报告也重点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点的重要指导思想。笔者认为,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关键在于如何解决人类在人与自然两者关系中的定位,也就是人类如何理性地处理自身发展与自然生态发展的关系。这一定位的失误将可能导致人类对自身生存的迷惑即生物中心主义,或导致人类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藐视即人类中心主义。因此,对人类自身的正确定位是发挥人类在处理人类自身发展和自然生态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认为人类的主体性价值在自然生态中的重要性是应该予以肯定的,但从生态系统的角度看,人类的价值只是生态价值中微小的一部分,生态系统的价值高于一切主体性价值。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
(1)人类的主体性价值对人类和人类社会自身而言是崇高而不可低估的,人类的发展是以人类社会的繁荣为目的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社会要素的发展状态是衡量人类社会发展状态的重要指标,人类的繁荣需要这些社会要素的繁荣。自然在实现这些社会要素的繁荣中,对人类具有工具性价值,人类可以利用自然的工具性价值改造自然界。
(2)人类的主体性价值对生态系统的价值而言,是极其微小的。生态系统的平衡需要各种生物群落的平衡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剥夺其他生物群落的发展为代价。自然不仅对人类具有工具性价值,而且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它们的价值的存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和抹杀的。
(3)人和自然要和谐发展,必须在认识并利用自然的工具性价值的基础上,尊重自然自身的内在价值,并意识到人类自身的主体性价值是从属于生态系统的系统价值的,系统价值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主体性价值的消亡。
由此,人类在利用自然的时候,应考虑人类价值的实现是否严重损害了自然内在价值的实现和自然系统生态价值的维护。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必然要在尊重自然生物内在价值,维护自然生态系统价值的基础上实现。
七、总结
罗尔斯顿在自然价值论中对人类的定位是具有双维度性的,在主体性价值即内在价值的维度上,人类是顶层价值者,但在客体性价值即系统价值的维度上,人类是底层价值者。可见,罗尔斯顿在坚持人的主体价值的同时,更坚持把人放置于生态系统中来考虑;在强调生态系统的系统价值高于一切主体性价值的同时,并没有完全丢弃人的主体性价值。人在自然价值论中的这种双维度的定位对达到自然价值论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具有极大的意义,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吉尔利波维茨基. 责任的落寞——新民主时期的无痛伦理观[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 环境伦理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 奥特弗利德赫费. 作为现代化之代价的道德——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4]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 哲学走向荒野[M].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篇8
【关键词】生物学 概念性知识 学习方法
在近年来的高考生物学科评卷中,常常发现很多同学由于审题和表达不当而痛失分数,那么原因在哪里?如何避免此类失分呢,笔者认为原因是学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理解不透,下面结合例子谈谈生物学概念学习的几种方法。
一、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丰富感性认识
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对演示、实验、模型、标本、挂图、动画的观察和联系实际进行讲解,使学生理解掌握概念。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任何思维,不管它多么抽象多么理论,都是从分析经验材料开始的。”这里所说的经验材料就是指我们现在所说的感性材料。因为它比较直观,这样做也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而且我们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也是由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到实验生物学阶段再到分子生物学阶段的,这也说明在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首先要通过观察。
二、分清事物现象,抓住本质属性
在获取了一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要要求学生对已经获得的材料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对材料要进行“由外到内,由此及彼”的加工处理,达到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的目的。也就是说要通过分析比较,搞清楚材料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主要特征和次要特征。并且对具体的现象进行概括、归纳,最后得到完整的概念。例如:在学习减数分裂的概念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复习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启发学生思考:细胞两两结合形成合子的有性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目,必然是两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之和,从而引发出问题,以人为例,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如果是有丝分裂得到的细胞结合,则下一代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是92,以此类推,我们就会发现问题。因此在形成合子的时候,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相比必须是减半的。在讲解减数分裂过程时,我们又可以和有丝分裂进行比较,明确两者在间期染色体都只是复制一次,减数分裂的关键是联会,分离,减半,从而保证了染色体均等的分成两组(由2n到n),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的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似。最后归纳总结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成熟之前进行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在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分裂后所形成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来的细胞减少了一半。这一部分的知识必须要求学生有深刻的记忆,它对后面学习遗传的两大规律是非常重要的。
三、咬住关键字词,深入咀嚼推敲
面对一个概念,在总体上理解其文句意义的基础上,先从语法上分析其句子结构,找出并明确中心词和修饰成分,因为概念的关键字、关键词通常存在于中心词和修饰成分之中,然后再深入地推敲咀嚼、分析理解这些关键字词在概念中的确切含义。要“打破砂锅问到底”,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准确地理解概念。例如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是这样叙述的:“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通过句子结构的分析,明显可以看出:“两条染色体”是概念的中心词,“配对的”、“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是中心词的修饰成分,其中“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来自・・・”是概念的关键词。
四、联系相关知识,广泛延伸拓展
有些概念的理解,单纯理解其文句叙述和关键词的含义还不够,还要联系相关的结构生理,才能领会其深刻含义。因此,在学习概念时,广泛联系拓展延伸,对概念的学习也是重要的。例如“分化”是这样定义的:“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理解这一概念时,如果单从这一叙述和有关的关键字词理解,是很难弄清其深层次的含义的,我们应联系相关的生理知识进行深入分析,从“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一句,可联想到这实质上是指通过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即它们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但分化后却“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那么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概功能上从“相同走向不同”是如何产生的?引起细胞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是环境还是内部因素,还是二者兼而有之?为什么差异性变化是稳定的?在什么条件下能解除这种稳定性?通过深入的拓展延伸,刨根问底的分析,才能充分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
五、注重异同比较,力求融会贯通
篇9
一.常见的概念错误
错点揭秘1:水绵、蓝藻、黑藻都属于自养型的原核生物。
纠错&拓展:误认为生物名称中带有“藻”字的都是植物。
蓝藻(念珠藻、鱼腥藻、颤藻、螺旋藻、发菜等)属于原核藻类,但绿藻、红藻等属于真核藻类;黑藻俗称温丝草,属单子叶多年生沉水植物。
错点揭秘2: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与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
纠错&拓展: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都含有叶绿体。
蓝藻属于原核细胞,没有叶绿体,但它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它的光合作用是在细胞质的一些膜结构上进行的,膜上有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色素。还有一些光合细菌没有叶绿体,但是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错点揭秘3:基因突变只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且一定导致性状的改变;DNA的碱基序列的改变一定改变遗传信息;导致性状改变的基因突变一定能遗传给子代。
纠错&拓展:误认为基因突变一定发生在分裂间期,基因突变就是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改变。
①引起基因突变的外部因素包括物理因素(紫外线辐射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等化学物质)和生物因素(某些病毒)。外部因素对DNA的损伤发生在各个时期。
②外部因素可直接损伤DNA分子或改变碱基序列,而不是通过DNA的复制来改变碱基对,因此基因突变不只发生在间期。
③引起基因突变的内部因素包括DNA复制出错和DNA碱基组成改变等,其中内部因素引起的DNA碱基组成的改变是随机的。不要把“基因”和“DNA”两个概念等同起来。
④遗传信息就储存在DNA分子中基因的碱基序列中,不携带遗传信息的基因间的间隔区段的DNA序列碱基对的改变不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⑤另外,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中碱基的增添、缺失、改变引起病毒性状变异属于广义上的基因突变。
错点揭秘4:亲代DNA上某碱基对发生改变,其子代的性状一定发生改变。
纠错&拓展:
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
②若该亲代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产生的是一个隐性基因,该隐性基因传给子代,其性状不会表现出来。
③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可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
④性状表现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改变了的基因其性状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才会表现。
错点揭秘5: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属于植物生长的促进剂;脱落酸与乙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属于生长抑制剂。
纠错&拓展:对植物激素间的相互关系认识不足。
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任何一种生理活动都不是受单一激素调节的,而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激素之间,有的相互促进,有的相互拮抗,保证植物各部分正常生长。
乙烯、脱落酸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根和芽,延缓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促进坐果和果实生长。生长素促进顶芽生长,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都促进侧芽生长;生长素使雌花增加,赤霉素促进雄花形成;细胞分裂素促进气孔张开,脱落酸却促使其关闭;生长素抑制花朵脱落,脱落酸促进叶、花、果的脱落;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促进种子发芽,脱落酸却抑制其发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抑制叶片衰老,脱落酸却促进其衰老。
错点揭秘6: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注射从某种细菌中获得的物质乙后,动物对这种细菌具有了免疫能力。则甲物质是淋巴因子,乙物质是抗体。
纠错&拓展:对抗原与抗体的理解存在误区。注意以下知识:
①抗原具有异物性,但并非所有异物都是抗原,自身的组织或细胞也可成为抗原;抗原具有大分子性,相对分子质量通常大于10000。
②过敏原是指能引起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物质,不一定具有大分子性,且第二次入侵机体后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才能称为过敏原。
③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抗原引起的是体液免疫。
④进入细胞内的抗原引起的是细胞免疫。
⑤病毒感染先引发体液免疫,阻止病毒的散播感染,当病毒进入细胞后,再引发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后再由体液免疫把抗原最后清除。
错点揭秘7:下丘脑是内分泌腺调节的枢纽,也是血糖调节、体温调节以及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可直接通过神经支配肾上腺髓质合成与分泌肾上腺激素。
纠错&拓展:对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的理解存在误区。
①下丘脑有感受、传导、分泌和调节功能,具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水平衡调节中枢。产生渴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而不是下丘脑。下丘脑内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分泌激素。
②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有抗利尿激素和作用于垂体的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的激素有多种促激素,作用于相应腺体,并使该腺体分泌相应的激素,也能合成并释放生长激素。
③下丘脑发出的神经直接支配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和肾上腺髓质细胞分别合成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和肾上腺素。
错点揭秘8:在一个污水生态系统中,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该生态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初级消费者的总质量即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
纠错&拓展: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和能量分流的理解存在误区,误认为各消费者的摄入量等于同化量,没有弄清各级消费者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所含能量,粪便所含能量始终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因此,摄入量>同化量>储存量。
能量流动的去向包括以下三条途径:自身呼吸作用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其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是指未利用的能量。在一些特殊的生态系统中,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还包括有系统外输入的有机物所含的化学能量和化能合成细菌所固定的化学能。
错点揭秘9: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都是细胞的全能性。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脱分化阶段都不需要光照,再分化阶段需要给予光照的条件。
纠错&拓展:误认为“细胞全能性”与“细胞核全能性”等同。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但是“多利”羊的克隆实验只是证明了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成功地将单个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培养成新的个体。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分化的动物细胞不能直接培养成一个个体,即分化的动物细胞不具有全能性,但其细胞核有全能性。植物细胞可以经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一个个体,所以细胞的全能性往往指的是植物细胞。
在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中,脱分化阶段一般不需要光照,但的组织培养例外。
错点揭秘10:冲卵是从供体母体体内获得早期胚胎的过程,而不是获得受精卵或卵母细胞的过程;卵裂期是指从受精卵分裂到桑葚期前的一个时期;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移植的操作对象都是早期胚胎。
篇10
关键词: 生物知识 记忆效率 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始终是我们中学生物教师的一个研究课题。由于生物知识需要记忆的知识较多,且所占分值不高,学生既不重视,也不想学,使得本来就不易掌握的生物知识显得更难。针对学生状况,在多年的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不仅使学生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使生物成为学生高考科目中容易拿分的科目之一。以下是本人的一点教学心得,以供同仁借鉴。
一、通过介绍前沿科学,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识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反映,也就是对过去发生过的事情的识记、保持和提取的过程。实验表明,学生对于所学识记材料的目的、任务、意义与作用愈明确,识记的积极性就愈高,识记的效果也就愈好。比如在绪论课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有关生命科学的知识比电脑网络知识还多;在讲授生物生殖时,谈谈“克隆”的有关知识;在讲授遗传时,谈谈袁隆平是如何通过培育水稻的优良品种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的;在讲授生态学时,谈谈生态理论在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中的意义等。以上这些都是生物学领域的热点问题,都能引起学生的高度重
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理清概念、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任何知识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牢固记忆。生物学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这就更需要我们在理解上下功夫,以达到较好的记忆效果。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
1.理清概念。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抽象,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性的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形成的,如“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叫种群。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叫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叫生态系统。我们首先应弄清三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再分清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就可将三个概念同时掌握。
2.把握重点。重点即主要内容,教学内容有主次之分,大到一门学科,小到一个原理,一个概念都是如此。例如:减数分裂的概念,学生首先应知道只有有性生殖细胞形成时才会经历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其次是其过程中细胞要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过程中只复制一次,最后导致的结果是染色体的数目减半,记住三个要点就记住了概念。
3.掌握关键词句。关键的词句是语言表达中最重要的部分,往往几个字就可以起到带动思维链条的作用。如“光合作用”概念,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其中的关键词“通过”、“利用”、“把”、“合成”说出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产物,同时可以将几个关键词带出的内容以化学方程式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科学安排好复结时间,防止遗忘
记忆是在神经系统作用下在大脑皮层建立起的一个条件反射,需要不断巩固,否则会消退,而复习是对识记材料进一步加工的过程。适当的复习是增强记忆,是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大家都知道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的记忆遗忘曲线,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不是固定的,而是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慢了,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几乎就不再遗忘了,这就是遗忘的发展规律,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观察这条遗忘曲线,学生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因此,复习要做到及时、系统、多样。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学教材内容,遵循遗忘的规律,有效地组织好课内、课外,章节、单元,学期、学年等不同形式、不同时期的复习,使学过的知识点连成线、结成网、形成体,最终达到记忆的目的。
四、在运用中活化知识,增强记忆效果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知识的运用是指把已获得的知识用于解决作业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它是在实际活动中把知识推广到同类具体事物中去的过程。如教师在讲完性染色体后,请学生分析一个案例:一对年轻夫妇婚后生下一个女儿,丈夫埋怨做妻子的不会生儿子。请问他的埋怨科学吗?为什么?这类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五、利用一些辅助方法帮助学生记忆
1.比较记忆法。在生物学知识中可比较的内容很多,教师通过比较可以充分显示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加强记忆,加深理解,如通过列表比较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DNA与RNA的区别;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等。
2.绘图记忆法。绘图记忆法是根据生物学的特点、教学的基本要求提出的。中学生物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训练学生绘制生物图的基本技能。生物图能简明扼要、清晰、直观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绘图,不但能加强记忆,加深理解,而且能使知识结构层次化。生物学知识中可绘图的内容很多,如成熟的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图形、光合作用过程的图形、能量代谢的图形等。
3.形象记忆法。学生可以把难以理解、记忆的内容,以一个形象的动作或一个生动贴切的比喻表达出来,可增强记忆效果。如把学习酶的专一性比喻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