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学科能力;教学质量;教师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教师的学科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教师的学科能力对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教师更多更大的课程自,这是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大挑战。学科能力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体现教师教学质量、满足新课程改革需求、促进教师个性发展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能力。教师课程能力高低也直接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所以,当下,要高度重视并尽快提高全体教师的学科能力。
一、要尽快提高教师自主学习研究的能力
教师自主学习研究的能力由学科教育理论素养、学科素养及学科知识、学科学习习惯三部分组成。教师的知识结构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教师的知识结构至少包括“教育理论知识、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三个部分。教师要上好课,就得有深厚的个人功底。既要有全面、综合的知识素养,还要弄懂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既要非常熟悉自己学科的知识体系,还要了解、研究学科学习习惯。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自己就得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自觉学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要深入学习古今中外的教育教学理论,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新知识,要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动向,特别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理念直接影响教育行为、教育方式、教育态度和师生关系),还要特别关注本学科的学科特点,不断提高学习素养。古人云:“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教师要成功完成教学任务,首先要精通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有深入透彻的了解。不断地关注本学科发展的新动态,关注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提高学科素养。要自觉养成良好的学科学习习惯,努力研究、探索本学科的学习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很快适应新课程的改革,尽快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二、要尽快提高教师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的能力
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能力包括在教学设计中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开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课程评价,课程创新;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四方面的内容。原有的课程体系保守、呆板,教师只要循规蹈矩地照着现成的东西进行教学就行了,新课程方案则给教师提供了自由发挥才能的广阔天地。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充分运用新课程方案赋予自己的自由权利,用心地去钻研、构思教学设计,做到在自己的教学设计中,对课程资源、对自己所占有的资料进行大胆、科学的整合、调适、开发和利用,以期使课程更加科学、丰富。教师还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和特点,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研究、整理和开发,编制出既体现地方、学校特色,又适合学生学情,还能够开阔其视野,有利于提高其能力的校本教材和课程。教师还要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设计,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综合规划,大胆设想,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真正提高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良好品质,为他们的长远发展、终身发展打下根基。教师还要改变观念和思维方式,积极开展课程评价,推进课程创新,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教学活动设计得科学、合理、实用。通过这些活动,教师的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能力一定会得到很大提高,为课堂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要尽快提高教师教学实施的能力
教学实施能力分为四种能力:有序活跃课堂氛围;呈现与交流教学内容,凸显学科特征;选择和运用适度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调控与管理教学过程,到位地组织学生活动。
教学实施的能力,实际就是教师熟练、科学、高效驾驭课堂的能力。新课程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都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 。这一理念决定了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对教师将是一大考验,学生参与度大大增加,课堂气氛肯定十分活跃,课堂上意想不到的情况会不断出现,这就需要教师做好预判、调控、引导,简言之,就是需要教师有很高的教学智慧和很强的课堂掌控能力,要使课堂活而不乱、放而能收,课堂氛围活跃而有序,教学内容(信息)的呈现与交流,凸显出本学科的特征,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和运用适度而有效,教学过程的调控与管理及学生活动的组织非常到位。这是教师必备的一项重要能力,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四、要尽快提高教师教学评价的能力
教学评价能力分为灵活编制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工具、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学业、教学中的自评与他评及课堂延伸性的反思三种能力。
教学是一个十分完整的过程,课堂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的结束,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学评价。客观、公正、科学、富有鼓励性的评价将对教学活动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教师要高度重视这一环节,多开动脑筋,在学习和工作实践中积淀自己的评价能力。要结合自己的教情、学情、学科的特点,灵活编制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工具,并运用好它;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不同学生的学习作出科学的评价;还要特别重视教学中的自评与他评以及课堂的延伸性反思,不仅仅是教师要评价,更要积极引导学生自评与互评;每一节课都会有自己的亮点和成功之处,肯定也会有缺陷和需要改进之处,教师要及时进行延伸性反思,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扬长避短。
五、要尽快提高教师教学科研的能力
教学科研能力由对问题的发现及研究课题的确定、对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掌握及形成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对科研成果的运用和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三个方面组成。
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好课,还要积极参与到教学科研之中,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提高认识。要制订自己完整、系统的科研计划,注重实践积累,结合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选好课题;要努力掌握教育科研基本方法,并努力使自己的研究形成系统、科学的研究成果;还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指导教学并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越是优秀的教师,科研成果就越丰硕;科研成果越丰硕,就越会视教学为一件富有创造性的且有意义的工作。所以,教学科研是教师迅速成长的捷径,是教师获得幸福的必经之路。
教师在具备了这些能力之后,就会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教学优势,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将会空前广阔,教师的潜能将会得到最大释放!
在2014年教师节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曾经明确指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这里特别强调教师要有“过硬的教学能力”,这“过硬的教学能力”实际就是教师的学科能力。由此可见,教师的学科能力是多么的重要!
篇2
设计导入活动,发掘学生智能
课堂教学活动由多个教学环节组成,其中导入便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结合初中生的特点和英语教材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丰富的导入活动,从而发掘学生的智能。结合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设计导入活动,让学生的智能得以发掘,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8 Natural disaster,本单元讲述的主要是自然灾害,其中着重介绍了earthquake。为此,教师设计了如下导入活动:先让学生观看地震视频,内容中包括错误的逃生片段,引导学生观看后指出来,再让学生自主组合,演练地震如何正确逃生。这样的导入活动新颖有趣,学生们能够快速融入课文之中。在演练过程中,学生需要设计一些英语句子,如Earthquake, how do we save ourselves? Don’t be afraid,we should……等等,这些句子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由于还未接触阅读内容,学生们的演练过程自然也会出现错误的逃生方法,而之前的视频片段也会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动觉、语言等能够得到发掘。
由此可见,课堂导入非常讲究,在基于加德纳多元智能视域下的导入活动设计,需要注重以活动发掘不同学生身上的智能,也要注重顺利衔接过渡到新课的学习。如此,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设计讨论活动,培养学生智能
讨论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讨论,学生的语言、人际智能等会得到很好地培养。在新课改提出的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这种突出生本的教学方式。但讨论不宜过多,过多地讨论就会使课堂变的松散,学习效率也会降低。讨论的内容要与英语学习相关,并且符合学生的兴趣。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干预,但也要注重放手,并且实时观察。
例如,教学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7 Films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讨论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单元阅读是关于Audrey Hepburn奥黛丽.赫本的,讲述了她的生涯,值得大家崇拜与学习。针对此阅读内容,教师设计延伸讨论活动。Discussion 1: If you want to be a film star, how will you achieve it? Discussion 2. Do you think it is a good thing to be a stars truck? 在这样的互助讨论活动中,学生的交际、语言智能得到了培养。此外,讨论内容并没有固定的答案,学生的思维也很开阔,可以利用英语畅所欲谈。由于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教师在学生利用英语表达时,可以提供必要的语言帮助,从而确保学生能够积极运用英语进行讨论,促进学生语言智能的发展。
案例中,教师以讨论活动的形式让学生交流互动。在设计讨论任务时,教师要注重结合开放性原则,不设定标准答案,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化发展,同时也能助力学生智能发展。
设计表演活动,发展学生智能
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也渴望有某种趣味性的方式作为学习“调味剂”,而表演活动就是其中的一种。为了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智能,教师便可以结合英语教材内容,设计符合学生兴趣和学习需求的表演活动,一方面增强英语课堂趣味性,另一方面促进学生智能发展。
例如,在教学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8 Fashion这一单元时,教师设计表演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本单元的阅读主题是The fashion show(时装秀),因此,在学习完这一内容后,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小组成员发挥智能,模拟一场时装秀活动。时装秀活动要求:小组学生自主决定设计时尚服装,以绘画形式完成,再选一名学生当模特,以学走T台形式展示服装。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展示服装时配乐。为了烘托氛围,教师可以选出一男一女主持人,引出时装秀表演活动。如学生模拟拿着麦克风,利用英语说着: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our fashion show. You will have a good time here……每一组学生按照抽签顺序展示本组的服装,每一组派出一名学生担任“评委”,选出最具创意的时尚服装。这样的课堂,趣味性强,非常的吸引人,在“玩”中学生就牢固地掌握了要学习的英语知识。
篇3
关键词:检测评价 全面性 多样性 时效性 可行性
语文课程新标准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不仅要转变课堂教学理念,也要转变检测评价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现代语文教学检测评价,必须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标准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列为“三维”目标,并提出了检测评价建议。怎样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检测评价学生学业成就,成了关系课程改革的重大问题,那么语文教学应如何检测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呢,本人就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注意知识与能力检测评价的全面性
知识与能力全面性检测评价,应包括对识字与写字、成语的理解与应用、阅读、写作(含习作、写话)、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检测与评价。着眼于对学生读的全面检测评价,自然会引导师生把注意力由单纯注重书面表达及阅读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扭转一部分人在语文学习上考什么就学什么,不考就不学的不良倾向。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引导到注重日常积累,注重平时努力的正确轨道上来。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收集、感受、理解、评价和表达的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所学知识应强调在新的情景中的应用,让学生在回忆、理解、感悟、运用等多种心智活动的过程中完成练习,避免知识的平面搬移,充分发挥整合作用。
二、注意知识与能力检测评价形式的多样性
知识与能力检测评价形式上可以有口头检测和书面检测,前者是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掌握情况的检测,一般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后者通常是指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相比较而言,口头检测的好处是及时简便,但只适用于单个问题的解决,而书面检测虽然费时较多,却可以解决复杂问题。课堂教学中,这两种检测教师要互补兼用。具体地说,语文学科的口头检测主要检测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如字音、成语、文言实词和虚词,以及课文内容等的即时掌握程度,而书面检测则侧重于过程性较强的能力方面的检测,如针对具体写作技巧的作文训练和阅读活动。另外还可以通过观察、面谈、评价表格、测试题等方式来检测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及语文能力高低情况。
三、注意知识与能力检测评价的时效性
1.及时性。知识与能力目标最终能否达成是教师最应该关注的问题。所以,无论是从解决教师心中的悬念方面看,还是从尽快改进教学不足与提高教学效率方面讲,教学检测都应具有及时性。唯有及时,语文教师才可以更好地把检测结果和刚过去的教学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唯有及时,语文教师寻根究底的热情才不会降低;唯有及时,检测者的印象才会新鲜深刻,评价才会更准确、到位和有针对性。
2.客观性。知识与能力检测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语文教学。只有客观地进行评价,实事求是地认真分析,教学双方才可能和谐沟通。如果漠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单凭个人主观臆断的想当然提出观点,结果只能是与预想的良好愿望相悖。因为,检测失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反而会引发更多更大的问题。
3.持续性。知识与能力检测结束后,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会充分暴露出来。一般情况下,当事教师会认真反思并迅速采取措施改进不足,但是后续的课堂教学中前面暴露的问题是否真正解决了,以及是否又出现了新的状况,还必须时常进行跟踪检测。
四、要注意检测评价的可行性
(一)将知识、技能的测评与学习态度的考核结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态度等都以分数记入考核成绩中。如:每篇课文学习完毕,都安排一个环节让学生自发讨论,谈学习体会和感受,做到一课一得。采用抢答记分方式,根据所谈内容、认识的程度做出评价给予奖励记分,对那些课堂上不认真思考,不积极参与讨论,发言不主动的同学,则采取点将必答方式,答对答好给予记分,但无奖励分,答错、不答扣学习态度分。
(二)教师测评与学生自我测评结合。课堂除采用教师提问,学生抢答、必答记分方式外,还采取学生自学、讨论、对问对答记分,或将学生所写文章、所做的练习汇集,让学生分组进行评等并记分。如:在学完小说专题之后,让学生先分组进行人物形象的口头分析,后各组推出一名代表在全班同学中进行分析演讲,各组根据同学的演讲进行讨论、评价,并给予记分,再综合各组所得总分,以此作为该组全体同学的得分,并记入他们的考核成绩中。
(三)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有效的语文教学效果的测量和评价,绝不能仅仅限于取得考试数据,应当把定量与定性的测评结合起来。语文教学的测量和评定还可以采用客观与主观相结合的方法。特别是笔试与口试的结合,有助于促进平时语文课程的听说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根据以上具体方法,我们可以这样来构想对每位学生学期成绩作出评价。学期成绩由期中、期末、专题或板块检测、作文、生活随笔、口语交际练习、课外阅读等成绩构成。期中占20%,期末占30%,专题或板块占12%,作文占14%,生活随笔占8%,口语交际练习占8%,课外阅读占8%,另外有奖惩成绩。如,作业一贯认真、按时完成,课堂上一贯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的;积极参加语文竞赛活动并取得成绩的;对语文教学提出较好建议的,均可获得浮动奖励分。
篇4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研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是为了培养本专业学生数字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技术技能以及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而设置的专业课程。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中,“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是该专业一个重要的专业方向――“机器视觉系统”的基础,也是掌握好该专业方向的关键。目前,该课程已经成为本专业信息获取与处理方向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学生的专业培养和知识获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该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既可作为学生继续学习的研究方向,又是后续相关课程重要的理论基石。随着数字图像处理理论在智能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图像处理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我校的“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能够服务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
2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智能科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与方法,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科学实验和初步科学研究的训练,并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自我更新和不断创新的能力。依据这样的培养目标,我校的“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循序渐进且兼顾相关学科的教学内容。由于数字图像处理融合了数学、电子、计算机软硬件、智能系统集成等众多先进技术,体现了诸如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光学工程等学科相互交叉和融合的综合运用,内容丰富,应用广,因此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既要重点介绍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又要介绍当今图像处理的重要应用领域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衔接与融合,使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完整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继续深化重概念、重基础、重实验、重综合的“四重”教学,突出学以致用的观念,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以能让学生较深入地理解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熟练地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过程为目的,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有最大的收获,并为后续的机器视觉、数字图像分析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 “图像变换”是“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核心内容,是理解后续的“图像增强”、“图像复原”等内容的基础,因此我们重点讲述了“傅立叶变换”和“小波变换”,将walsh变换作为学生自学内容。这样选择教学内容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明白“图像变换”的目的在于使我们所更关心的一些原始图像的特征更加明显,变换手段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变换结果。此外,以智能科学技术为核心的我校机器人足球项目在国际国内屡获冠军,形成我校智能专业一大特色和优势,并在计算机视觉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培养方向。因此,“数字图像处理”作为智能机器人重要的支撑课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们也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例如选择讲述有关移动机器人的视觉图像的获取过程,并根据该流程分析了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以及特征提取的要求。将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产生了极大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更能为我校机器人足球项目进行人才储备。可以说,“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正是专业培养目标的真实体现。
3 根据专业特色和课程特点,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涉及检测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等当代信息技术多个领域,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根据“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特点,我们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进行了以下的探讨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1 扬弃传统教学
虽然传统教学采用黑板板书加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形成主动思维的学习习惯,但在讲述数学公式的推导以及定理证明的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按步骤推导的过程是非常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数字图像处理”课程需要对大量的数学公式进行推导,如果将这些数学公式的推导采用投影方式直接呈现给学生,缺少了在推导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环节,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使学生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此时,传统的书写黑板教学方式在公式推导以及定理证明中是必要的。同时,传统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通过抑扬顿挫的语气以及丰富的肢体语言共同协助传达需要传授的知识,可以加强课堂的感染力,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因此,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既不能完全照搬,也不能完全否定。一方面采用多媒体教学,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方式在必要的时候要发挥它的重要作用。
3.2 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数字图像处理”是以图像为处理对象,其输出形式为图像、图形和数字。该课程非常适宜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如以图像的形式显示教学信息,图像比语言更容易被学生感知;采用动画和视频更能准确地显示事物的空间特性、时间特性和运动特性,提高了信息的表现力,有利于学生详细观察、分析,提高感受性。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时重现模拟图像处理前后的直观效果,大大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辅以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样化手段,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为简洁,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教学效果大为提高。例如在讲授图像的采样与数字图像的质量关系时,通过不同采样数据的照片的对比,加深了学生对图像的量化与数字图象的质量关系的理解,也激发出他们对本课程的浓厚兴趣。另外,“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具体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也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自身的知识要不断更新,授课讲义也要不断反映最新内容。通过近年的积累,我校“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在参考了其他学校的教学讲义、教学研究成果,尤其是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教材、讲义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制作了具有最新内容的课堂教学课件和实验教学系统。现代化手段教学的实践表明,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缩短学时,提高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过程,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有利于多方面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
3.3 建设网络教学辅助平台
我们已经整合各类课程教学资源,如课程介绍、主讲教师介绍、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作业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课程考试考核办法、授课实况录像等资源全部上网,建成网络化辅助教学系统,应用该系统开展网络化辅助教学。例如在“网络学习”栏目中,我们将“数字图像处理教学模拟系统”放置在这里,学生可以根据课堂讲授,结合该模拟系统在课后对课堂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深入分析试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论证。如在讲解采用线性变换进行图像增强的原理时,给出了曝光不足情况下,通过线性拉伸增强对比度的演示实例。学生在学习了模拟系统的示例演示后,对其中的数据进行修改,观察到经过不同的数据变换后的图像增强结果,加深了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借助网络,学生的学习和与教师交流可以跨越时空。通过网络教学辅助平台,既能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为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又能获取同行和学生的反馈信息,促进教学经验交流、教学资源共享甚至教学成果推广应用。
3.4 加强实践教学
在实验课堂上,一方面,把某些研究成果以图像、图形和数据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从中抽取与课程相关的内容进行重点描述,加强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进行实际的数据处理、软件设计和影像处理,以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案设计能力、编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中,重视使用Visual c++图像编程技术,使学生更符合社会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数字图像处理”按照课程内容设置了图像变换、图像增强及复原、图像分析、图像编码等4个实验和图像处理系统综合设计。其中前4个为设计性实验,利用基于Visual c++的基本实验平成。最后的综合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训练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手段。综合设计中不仅要编写程序代码并测试,还要撰写综合设计报告,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研究、查阅资料等方面的能力。通过综合设计,85%的学生认为动手编程能力得到了加强,92%的学生认为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83%的学生认为综合训练后可以比较熟练地利用Visual c++进行图像处理操作,90%的学生认为通过综合设计,激发了学习兴趣,锻炼了图像处理技能,对就业更有信心。
此外,在实践环节中,计算机学院为规范各类实践教学的环节,精心编制了实践教学管理实施细则,并建立了严格的考核制度。该细则包含了任务说明、实施计划、现场检查等多项附表,从各个细节入手进行规范管理,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提高。
4 结合科研课题教学,促进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我校湖北省重点学科一一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的学科优势,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师的科研课题讲授,从多方面促进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我校的机器人足球项目是“智能科学技术”专业的特色,以此为平台的计算机视觉也形成了特色培养方向。而“数字图像处理”是计算机视觉的重要理论和技术基础,因此,我们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将足球机器人系统中运用的大量数字图像处理前沿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引入课堂。如讲授了自主移动机器人视觉系统中针对移动机器人的技术要求与视觉导航的特点,运用了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与特征提取等图像处理技术。
课程主讲教师队伍目前承担了一批省(部)级的纵向科研项目(含教育部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和横向科研项目,这些项目都是与数字图像处理密切相关。在这些项目资助的基础上,创建了良好的实验平台。借助该平台,学生结合老师的科研课题,通过参加校内外科技活动,开展了一些与数字图像处理有关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培养了他们适应社会的竞争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本专业2007级15名学生依托教师的科研项目申请了三项大学生校长基金项目――“基于信息融合的半自主机器人系统研究”、“多源图像信息融合技术的分析及应用研究”、“基于内容和相关反馈的图像检索方法”,占本班级学生总数的54%。学生除了可以获得一定的金额资助外,还能获得学校认定的创新学分。以上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从另一个侧面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
篇5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高职生;社会融入
一、高职生社会融入能力
高职生发展的主要目标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学会做人,这些也是他们社会融入好与坏的重要表现。高职生社会融入教育的目标是教会学生在自身发展规律的约束和限制之下,根据社会的需求、发展动态和未来趋势,积极应对,进行自我改变,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增强适应外部社会变动的能力,以求逐渐地成熟和完善,这些都要求高职生具备良好的社会融入能力。高职生的社会融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心理适应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
二、影响高职生社会融入因素分析
(一)社会环境对高职生社会融入的影响
(1)高等职业教育体制因素
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形成一种惯性分流机制,人为地将一些基础知识薄弱、自律性差的学生分流到职业教育领域。通俗的讲就是学习好的考上本科院校,学习差的去职业学校。所以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有两大特点,即文化基础较弱、自我约束能力差。
(2)传统文化影响
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一直是主流价值观,儒家文化认为“学而优则仕”,科举制度和儒家教育目标致使中国教育几千年来不为生产实践服务,不培养有文化、有技术的劳动者。它还严重影响着人们对职业教育在当代社会的必要性的理性认识。人们普遍认为:职业学校是“落榜生”、“差生”才去的地方,是没有前途的选择;用人单位也常以学历、文凭作为选拔、聘用人才的门槛和标准。这些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既阻止了优秀人才进入,又使已进入的人产生“失败者”的自卑心理,严重阻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3)思想观念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青少年面临着社会中不良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导致整个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还没有形成,没有树立起“职业性人才培养”的观念,忽视区域经济发展对职业性人才的现实需求和职业适应能力培养,具体表现为:①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未形成良性互动;②“重学历教育,轻非学历培训”的观念深入人心;③“面向全民的职业教育”的观念还未形成共识;④建立在“大职业教育”观念上的终身教育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⑤缺乏突出地方性和实践性的特色职业教育理念。
(1)高职院校软、硬件资源不足
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和投入不足,使教育资源显得捉襟见肘,甚至出现办学条件已经达到了全面饱和,无法满足迅速增加的学生的需要问题,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的保证和提高。因为得不到足够的操作技能训练,致使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下降,动手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差,进而使他们毕业后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
(2)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滞后
很多高职院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和就业率,片面强调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性,而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有教育的系统化和教学规范性,才能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多元性、综合性。单纯地就某一种能力,开设具体的课程,效果并不理想,还会导致由于缺乏其他相关知识的铺垫和支撑,使能力形成的基础产生缺陷。现在很多职业院校只有第一年开展文化课和专业课,从第二年开始,学生开始到工厂去工作。这样造成高职生专业技能训练都没有进行到位,更不要说人文素质的培养了。他们以后进入社会也不能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来不断发展自己。
(三)高职生自身对社会融入的影响
虽然我们找到了很多影响高职生社会融入的客观因素,但谁都不能回避一个真理: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高职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来加以解决。就高职毕业生进入用人单位之后的表现而言,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非常的丰富,如毕业生们缺乏抗挫折的能力;心理素质也不好,缺乏毅力、没有进取精神和承受能力差;稍有成绩,便趾高气扬,得意忘形;遭遇挫折,便灰心丧气,斗志全无,很多生活小事就会使得他们无法承受等。通过访谈和对调查结果分析,作者总结出高职生有以下影响其社会融入的因素:
①自主意识匮乏。现在的高职生都是“90后”,他们生活在蜜罐里,没有感受过生活得艰辛,是“被”长大的一代。自己的一切都是父母安排好的,缺乏人生规划,对未来的态度是等待和观望,有较严重的依赖思想。
②心理素质差。现在高职生在社会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综合化,对其心理素质的要求更高。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自我调节的能力是对高职生融入社会的基本要求。但是,目前我国高职生的心理素质状况却不容乐观。
③自我认同度低。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大多在生产第一线工作,与传统的“好工作”、“体面”工作有一定差距,特别是面对同龄的本科毕业生,难免产生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和调整,容易造成职业院校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希望和前途,自暴自弃,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现象。
(四)学校与用人单位平台搭建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级技术人才,高职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倾向、课程体系主要由学校自主设置,很少与用人单位交流和沟通,这势必会导致供需错位。高职院校要达到职业教育目标,使高职毕业生更好的融入社会,就必须密切地与企业沟通,建立良性合作关系,将岗前培训与学校教学、毕业实习与就业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或者可以直接将用人单位的职业培训前移,学生在毕业前就能对用人单位的普遍性情况和对技能岗位的要求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三、课堂教育中加强社会融入能力的培养
高职生的社会融入问题看似出现在毕业后,其实与整个高职阶段的教育过程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培养高职生社会融入能力和就业能力,体现了当前社会求才、高校育才和高职生个人成才等多方面的需求,对高职生、高职院校、社会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校园和社会的载体作用,培养高职生社会融入能力。第一课堂是指教师在课堂内,按照教学计划和大纲要求组织的以系统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是学生在校园内自主开展的学习、科技、文体、社团等活动;第三课堂是指在学校的组织和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学生校外实践活动。要从三个课堂入手,多管齐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教育。
(一)改革第一课堂,奠定理论基础
(1)注重学习策略指导,提高高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学习的程序、方法、技巧及调控。掌握学习策略是会学习的前提。也就是说,要发展就要学会学习;要学会学习就必须掌握学习策略;要掌握学习策略,就必须有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加强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能力是学生将来职业发展的基础。一个人的职业能力强弱,关系到个人在职业活动中的创造和发展,关系到工作绩效,关系到个人的职业成就感。
(3)加强心理教育,提高职生的应对挫折能力
加强心理教育已经不再是某一职业某一领域的问题,在高职院校加强心理教育,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引导和心理疏通服务。适应能力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人发挥自己才能,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
(二)活跃第二课堂,培养综合能力
第二课堂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学校专业特色的课外活动,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1)开展社团活动,提高社会能力
学校社团是一个由一群共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为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的组织。高校社团是社会的缩影,在这里所有成员既能提前体验社会,又能发展自己的兴趣、丰富课余生活、开拓自己的认知视野和交际范围,还能培养集体观念、增强协作精神、培养团队合作、交流沟通、环境适应、组织管理等能力。所以高校社团组织是最能锻炼学生社会融入能力的地方。
(2)邀请企业家、专业人士走进校园,宣传企业文化,直接提供实践经验
高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需要供需错位的结果是: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感叹“招不到人”和“我们被大学生害惨了”。要改变这种局面,需要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努力。高职院校主动邀请企业家走进校园,宣传企业文化、直接提供实践经验。此类活动意义很大,让企业家走进校园,搭建起沟通桥梁,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业智慧,引导他们正确择业就业,加快学生的职业化进程。这种实践活动对社会、企业、高校和学生来说都是大有益处。
(三)延伸第三课堂,强化社会融入能力的培养
(1)参加社会服务,培养高职生社会服务能力
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不仅能锻炼他们的服务意识、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更能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①学校或者社团组织学生到社区服务,如在社区做义工照顾老年人、残疾人等生活障碍人士。在这些服务活动中,能够培养高职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让高职生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②参加公益和志愿者活动,如开展废旧物品回收、自然环保宣传、开展防治艾滋病宣传活动等。③开展社会调查。高职生的社会调查活动一般通过科技下乡、民生调查等形式展开,通过调查、访谈、资料分析,最终形成调查结果分析和报告论文。
(2)建立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培养高职生社会融入能力
篇6
关键词:地理科学;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策略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78
0 引言
地理教育对于增强人们的基本素养有重要作用,地理师范教育更应该根据人们的需求和社会的改变及时变革。通过对河南部分高等师范院校调研以及相关文献整理,发现现有的培训策略与制度未能适应基础地理教育的发展,严重影响着未来地理教育的质量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为此,地理高等师范院校如何转变旧的教育培训理念、改变不实用的地理课程结构与培养机制,提升地理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值得深究。
1 地理师范生教学能力培训的策略与制度的研究综述
地理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实行,需要现有的地理师范培训体制给予后续的地理教育人才支持。而现有的地理科学专业师范教育却未能与之适应,培养效率低下,毕业生教学能力与基础教育事业要求严重不符。故应该对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培训机制进行策略与制度改革。
2 地理师范生教学能力培训制度与改革调查研究
2.1 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研针对南阳师范学院大二、大三年级学生以及河南省另外两所开设地理师范专业类院校的大三在校生。通过问卷发放的形式,共发放180份,有效问卷共147份,有效率81.7%。其中调研对象男女性别比为1∶3.45。
2.2 学校培养机制调研
此次调查问卷采用开放式与封闭式题目结合的办法,根据实地调研情况进行编写,共21道。围绕着地理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情况和教学能力现状、高校地理师范生课程设置、现有培养制度执行度、反馈突出问题展开调查。
2.2.1 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课外教学实践情况调研
147人中仅有22人有过从事家教或参加教育教学实践,仅占总比人数的14.97%。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第一,缺乏与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实训体系。第二,实践教学活动流于形式,缺乏相应的监管评价机制。第三,配套教学实践资源匮乏。第四,教育实践设置不合理大学将教学校内见习与校外实习集中安排在大四上半期,很多毕业生面临升学、就职压力,缺乏精力进行教育实践。
2.2.2 地理科学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调研
通过对基本现状的调查,及数据赋值处理,地理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自我认同度最低,经过系统的培训,教学能力有一定提升,但同未来的职业需求相差甚远。
2.2.3 课程体系调研
通过问卷数据整理,师范生对于开展教学方法策略、中小学管理(班主任课)、现代教育理念课的期望度最高,地理教学论的数据统计最低。应考虑增设相应必修与选修课程,将考试与考察结合。
地理师范培养课程体系整体得分中等偏下,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时数较少,未满足教学需要。二是课程安排僵化。三是教学重理论,教学实践类科目安排相对较少,成效地低下。
2.2.4 地理师范教学培训制度成效分析
通过数据处理得,经过地理师范体制培养,师范生的知识与技能有了一定提高。但教学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或制约师范生教学能力发展。
该模块是对当前地理培训机制成效评价,在提升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对从事中学地理教学作用、对推行新课改的作用三项均有较为明显提升,但其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得分最低总体仅为0.67,应更加注重教育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2.2.5 调研反馈问题汇总
如表4,该项为不定项选择题,反应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实训少,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育理念不能及时更新与所讲知识与实际教学工作不符。要加强师范生实训,实践机会与条件的欠缺严重束缚了地理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发展。
3 地理师范生教学能力培训对策研究
3.1 地理师范教学实践模式改革
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来提供良好的教学实践机会。如将大三年级下学期才集中安排的微格教学实践安排到每个学年的考核测评上,并对毕业生做好毕业意向统计工作,有效的安排他们的校外见习时间,我国华东师范大学的培养方案中建议为师范生提供“双导师”,即由在中小学任教的教师担任师范生的另一名导师。高校在地理师范生培养中,可以借鉴“双导师”制度并将实践教学切实落到实处。
3.2 地理师范课程体系改革
地理师范生教育类课程的安排,应由浅入深。当地理师范生在大一年级时,主要学习地理基本素养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大二年级,适当提升师范生的教学实践的比例,主要是通过教学技能培训课程,将实践教学的训练、考核综合起来。大学三年级,主要课程为地理教学论和微格讲说课,方式有仿真课堂、微格教学等。大学四年级,适当减缩理论课程教学,增开教育见习和校外顶岗实习。实习成绩不合格,针对不合格课程重点培训。
3.3 地理师范学位体制改革
在地理师范生学位体制改革中将教育实习、教学技能的成绩同毕业联系在一起。毕业证书的审核应有两个环节构成,首先要求专业考试通过,然后要求教学技能考试通过。在教学技能考试中,包含普通话水平测试、三版教学、课件制作、课堂管理等,通过者方可毕业;否则则要求重新考试,直至考核通过。
3.4 地理师范评价监管体系改革
改变单一评判机制,实行多层级复合评定,突出实训过程的参与度,强调结论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的综合。加强师范生教学活动的审核评审,建立贯穿实践活动全过程的监管体系,落实主体责任。将教育见习、实习活动规范化,制度化,以保证地理师范生在教育实践中提升教学技能与经验,与地理师范职业化教育形成衔接。
3.5 更新教育理念,革新教学方式
要改变传统僵化的培养理念,革新固化的师范生的教学方式。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启发诱导、合作探究、案例教学等对地理师范生进行培训。提升师范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意愿,积极的引导其学习相关知识,教师引导师范生思考并发表自身的见解,最后教师给予点评并进行总结。
3.6 完善制度保障
地理师范生培养策略与制度改革需要相应政策支持。第一,政府颁布鼓励政策,支持地理师范院校和相关教学单位,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协作。第二,加大对地理师范生培养的经费支持。可以联合成立专项教育培训规划指导机构,为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相应的指导。
3.7 利用大数据分析为地理师范教育提供技术支持
可借用大数据来进行技术支持。第一,支持地理师范生教学能力动态评估、实时反馈教学问题到最优培训模型的构建。第二,建立并管理地理师范生成长档案,并对采集的教育教学信息进行清理、存储及管理、分析、解读、应用。使大数据在地理教育领域中的获得广阔的应用空间。
地理师范教育的改革是推进地理基础教育改革的后续动力,应不断创新并丰富地理师范生教学能力培训策略与方法、使现有地理师范生教育教学培训与体制策略走向自我发展,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孟令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办培训策略研究――基于教师教育一体化视野[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3.
[2]刘呈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校地理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广西师大、华东师大和西南大学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3]余新武,吴琴,等.新课改视角下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探索――由一堂精彩的培训课说起[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3,(3):119123.
[4]胡选萍,陈文强等.新课程背景下高校师范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的重构[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5):5759.
篇7
关键词:体育教师; 实践教学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6)01-164-001
一、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身体素质下降、对体育课学习兴趣不高、体育专项素养较低等问题,为保证完善以上问题,一支有能力的教师队伍是确保素质教育实施的根本条件,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是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必须培养和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以胜任现阶段乃至未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以此为方向,国内众多专家、学者也对其进行了研究,例如陈艳茜《浅析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水平的提升》;张卿《高职院校专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张宇华《高职院校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探索》;范玉红《浅议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赵景馥《试论成人高校教师的信息能力》等等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方向对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师资建设现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因此,我们要针对性的对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培养及提高。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和方法
研究思路:对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的校园体育课程教师及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包括:体育教师专业基础、设施器材、学生兴趣爱好、运动环境。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提高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体育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方法对策。
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实地调查法。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解决的问题
1.主要研究内容
1.1体育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内容。体育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又被称之为职业能力,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所要具备的特殊能力,要求教师既要具备体育教学认知能力,又要能够具备相应的体育操作技能,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以克服部分学生对体育的恐惧感。具体而言,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胜任教学的能力。胜任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所需要具备的一项最为基础的实践教学能力,其关系到教师对体育课堂组织能力的高低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体育课教学效果。大多数高职院校都不注重体育教学,比较青睐于采用“结构化”“封闭式”的教学形式,这不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提升。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则改革了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将体育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将体育课教学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学生兴趣点来组织教学,从而很好地驾驭了体育课堂。(2)参与组织比赛和裁判的能力。体育是一项竞技活动,有体育的地方必然存在体育竞赛。对于体育教学而言,体育竞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体育教学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努力培养体育赛事组织能力,提高竞赛意识。此外,体育教师还要加强对体育竞赛相关知识的学习,学习各种体育竞赛项目的比赛规则、裁判规则以及竞赛编排能力等。(3)专项训练培训的能力。专项训练培训能力是体育教师有别于其他教师的一种特殊能力。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体育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体育项目进行专项能力培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专项技能。首先,教师要具备示范能力,要能够正确、优美、完整迅速地完成示范动作,然后引导学生做模仿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讲清楚关键点和注意事项。其次,教师要能够对具体的体育项目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其难点、重点以及突破点,从而帮助学生在该项目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再次,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真实的竞争环境,让学生提高竞争意识,并培养其健康的心理。
1.2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影响体育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因素。影响体育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生参与体育教学实践动机的影响。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的教学,体育教师通常会组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但就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的体育实践活动而言,许多学生并不重视这些实践体育活动,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兴趣,从而影响到了体育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其次,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虽然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体育教师一直在创新实践教学能力,但其仍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深,体育课程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进行训练,这与实践教学目标是相悖的。
1.3方法和对策。首先,提高学生对体育实践活动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学习动机。教师要树立科学、合理的学习动机和创新的教学目标,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去教导学生要勇于正视体育学习和实践活动。这样才能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体育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采用创新性的模块教学法、兴趣教学法、组织竞赛等活动,以学生为主体,突破传统教学限制,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
2.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对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体育教师整体进行剖析,从体育课程内容、体育教师专业方向、社会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建设性对策,试图提高我院体育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3.特色与创新
本文首次对广东创新科技学院教师能力的分析研究,从宏观上评价了我院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对于未来体育教师岗位培养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对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体育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则开创了我院教学评价的先河,从源头上对体育教师能力的影响因素做了科学、系统、合理的分析。通过这些分析,我们能从微观上把握教师能力的培养方式,从而更为细致地开展各项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能力的薄弱环节进行加强特训,并能杜绝不良因素的发生、发展,全方位提高我院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彩霞.谈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与高师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5,(18):43-44.
篇8
关键词:项目教学;实践教学;职业能力;学科整合;工作平台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发展至今,已经将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前提的实践教学模式作为专业教学的主导模式,模块化、项目化的教学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研究表明,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基本职业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基本职业能力是学生未来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能力,是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包括单项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综合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关键能力是学生获得为完成今后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任务而应获得的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以及具有不断地克服知识老化而终身持续学习的能力。它包括专业关键能力、方法关键能力和社会关键能力。“幼儿园活动的设计和实践”是实践教学中占较大比重的一个工作任务,其主要任务是学习设计和组织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其中所包含的职业能力是幼儿园教学所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提高教学技能的方法以及教师间合作的态度和能力。因此,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各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是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学科整合的意义
1.提高教学效能,节省教学资源
以项目为核心的“学科整合”教学,能避免重复教学、无效教学,增强学科之间的相互促进,提高教学效能。
2.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要完成幼儿园教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学生需要具备一般教育技能和综合教育能力。大体上,专业的一般教育技能是指幼儿园教师必备的说、写、弹、唱、画、跳、做(编创、制作)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综合教育能力则指幼儿园教师在保教活动中应具备的各种教育能力,可包括观察分析幼儿能力、策划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能力、组织游戏活动能力、班级组织和调控能力、创设教育环境能力、利用教育资源(家园沟通、与社区合作)能力、教育评价和反思能力等。“学科整合”的教学能有效地关照学生上述各项能力训练的需要。
3.实现高职高专教学与岗位需求的深度对接
围绕项目开展“学科整合”教学,项目多来源于幼儿园教材,这就使得教学与幼儿园实际工作需求紧密联系,学生能最大可能地了解幼儿园的教材、活动要求、幼儿特点、教学教研工作要求,实现教学与岗位需求的深度对接。
二、学科整合教学的特点
1.实效性
围绕项目开展各学科的整合教学,可以大大节省重复教学所浪费的课时,提高教学实效。以幼儿园音乐活动设计与组织模块为例,该模块包含多个项目,如幼儿园歌唱活动、幼儿音乐欣赏活动、打击乐活动、音乐游戏活动等。通常音乐课教师会教给学生一些幼儿歌曲、幼儿欣赏乐曲,使学生了解儿童音乐。“幼儿园活动设计和组织”学科的教师实践性教学中,也需要运用音乐案例。从表面上看,这两个学科的教师似乎是不谋而合的,都意识到师范专业课教学必须与幼儿园实践相结合。以项目为核心的学科整合教学,促使两科教师互相沟通,在选用教材和案例上,双方可以达成共识,避免重复教学和无效教学,在有限的学时中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幼儿园教材、演绎教材、设计幼儿活动方案、组织幼儿活动的能力。以下图示就是围绕幼儿园歌唱活动教学,由音乐学科、语文学科、教师语言、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学科、美术学科和幼儿园活动设计与组织学科开展的学科合作模式图:
2.可操作性
学科整合的教学,应强调可操作性。实践教学的实质就是利用可操作性的素材,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具体的教学中,从选材、教学、学生练习到教师评价,都必须考虑可操作性。教学方面,应结合幼儿园活动从分析、设计到组织各个环节的要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确保教学过程与幼儿园工作任务的对接。学生练习时,应按照幼儿园工作流程一步一步展开训练,使学生熟知幼儿园教学工作的流程和要求。教师给予学生评价时,也应根据幼儿园工作标准开展评价。这样,就能逐步实现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学与幼儿园工作任务的深度对接,实现学科整合教学的可操作性。
3.可迁移性
学科整合教学的教学素材,应选择典型的幼儿园教材作为项目的主要案例,在案例中包含完成幼儿园活动设计和组织所需要的关键要素,相关学科的教师围绕这些关键要素备课和组织教学、开展学生实践活动,使这些关键问题得到最大限度地解决,使学生具备解决同类问题的关键能力,便于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并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逐渐改善和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在以上图示中显示的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学生掌握了对歌曲《小树叶》的分析方法、表演方法、教学方法,把握住对该歌曲教学目标的表述,这些关于幼儿园歌唱活动设计和组织的关键能力就能帮助学生胜任其他歌曲的教学设计和组织。
4.互动性
以项目为核心的学科整合教学,应强调相关学科教师之间的互动。在具体执行时,必须有一个专门的机构统合教师之间的关系,学校层面应打破以往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工作格局,建立新的工作单位和工作平台,如,可以建立教师工作室,由该工作平台根据项目的需要,围绕项目,组织相关学科教师展开协商、分工、备课等活动,以确保项目的实施。除了相关学科教师之间的互动外,教师工作室同样还应成为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与幼儿园教师之间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的支持下,学科教师可以和幼儿园一线的教师展开交流,了解幼儿园教材更新、教研动向等信息,并与幼儿园教师开展项目讨论,使教学与幼儿园工作的实际情况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幼儿园培养适用的、有发展潜能的未来幼儿园教师。
三、围绕项目进行学科整合教学的实施步骤
1.选择整合的素材
学科整合教学,一个项目需要数名教师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段才能完成,这个项目必须具有典型的特质,能帮助学生在该项目完成后初步具备完成幼儿园某种工作项目的基本能力,因此,项目的确定、学科整合素材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可以从学前教育机构的教材中选择某个教材作为教学的素材,使项目教学与幼儿园具体工作项目融为一体,使项目更具有操作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其次,所选择的素材必须具有代表性,完成该项目应尽可能多地涉及各种能力的锻炼,这样,才能便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使学生在完成项目中真正获益。
2.研究整合的方案
“学科整合”教学,在选择好合适的素材后,项目工作平台要承担分析项目的任务,首先分析出与项目相关的各项知识、能力及工作态度以及完成该项目涉及的学科和活动。以上述音乐活动项目为例,幼儿歌唱活动的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态度:
(1)分析幼儿歌曲的风格、情感、节奏等知识和能力。
(2)即兴伴奏幼儿歌曲的能力。
(3)演唱、表演幼儿歌曲的能力。
(4)掌握和运用幼儿园音乐活动教学方法。
(5)掌握幼儿园歌唱活动设计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6)设计和制作教具的能力。
(7)书写教案的方法。
(8)说课的技能。
(9)组织幼儿园歌唱活动的能力。
(10)评价和反思教学设计和组织的知识和能力。
(11)小组合作、交流的态度及共同完成项目的能力。
以上十一条知识、能力和态度,涉及音乐学科、幼儿园活动设计学科、语文学科、教师语言学科等好几门学科的内容和活动。工作平台在分析结果出来后,就应组织各学科教师开展集体研讨和备课,制订出完成该项目教学的具体方案及学时安排,编制项目手册,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3.项目教学
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各科教师即可围绕项目有序地实施教学。需要强调的是,在项目教学过程中,依然要突出各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与项目相关的每位教师,都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各方的要求和期待,不断修改教学方案和要求,以使得项目各方的要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当然,各科教师更应该借助工作平台,与幼儿园一线教师保持密切联系,征求幼儿园教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使项目教学更加贴近幼儿园实际工作,和幼儿园教学更精准地接轨。唯有如此,才能保证项目实施的现实价值。
4.能力迁移
一个关键项目的实施,其实只是打开了学生能力发展的一个窗口,要想使学生的能力真正得以发展,更重要的是在关键项目实施后,通过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不断扩展训练的范围。因此,教师还应讨论选择更广泛的相关项目,布置更多、更具体的项目训练,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开展相关的知识运用和能力拓展练习。开展此类练习,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工作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训练,同时,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见习和实习活动,到幼儿园实际工作岗位去验证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科整合”工作平台可以采取专业教师跟踪观察、辅导,邀请幼儿园教师观察、辅导和评价等措施,保证每位学生得到具体的指导。
总之,以项目为核心的“学科整合”教学模式寻求的是一种以点带面、层层深入、与幼儿园工作深度融合的教学途径,旨在提高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实际成效,有效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尽快进入职业状态,同时,可提升教师的专业敏感度和教学研究能力,并提高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从中受益。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篇9
第一阶段: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新课内容,为听课作好准备,创造储存信息的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同时,要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为学生传输信息做好准备。我们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状况出现哪些变化?(2)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关系的变化是否消除了阶级对立?(3)判断资本主义国家是否消除阶级对立的根据是什么?(4)如何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阶级关系中“变化”与“没有根本变化”的问题等等。引导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阅读课文,把学与思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兴趣,达到预习的目的。同时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还会发现一些新问题,为教师第二阶段精讲作准备。
第二阶段:教师根据新课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和阅读新课时存在的问题,在学生自学基础上讲清关键性的问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学生自学本节内容的基础上,对这一节内容主要讲了两个关键问题。
(1)重讲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国家两大对立的基本阶级”中的“基本”两个字。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除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两个基本阶级外,还存在城乡小私有者和自由职业者。如小商人、手工业者、律师、医务人员等。
(2)根据关于划分阶级标准的观点,对战后无产阶级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逐点分析。使学生弄清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只是属于无产阶级内部结构及生活状况等现象的变化,而无产阶级由于它对生活资料占有关系没有根本改变,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关系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资产阶级仍然占有生产资料,无产阶级丧失生产资料,它们之间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变化”的只是现象,本质上“没有根本改变”,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懂得“变”与“不变”是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通过教师的分析,对内容繁、头绪多的问题层层分解,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由现象到本质,点明问题的症结,进一步拨动学生的思维,这样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强化了学生的记忆,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听完教师分析后,再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复习巩固。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不同观点,让学生评析。我们在讲完这一节主要问题之后,曾引用了当代资产阶级学者的一些观点,让学生进行判断分析。
篇10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评价
引言
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是尊重每个学生的自然个性和公平地看待学生,最后比较全面评估学生成就,发展学生潜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学习、思考、分析、研究并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对提高教学水平,了解学生个体差异性,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 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教学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简称MI理论)打破传统的将智力看作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能力的认识。该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在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是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九种智能,除了言语语言智能和逻辑数理智能两种传统智能外,还有视觉空间关系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探索 (加德纳在1995年补充) 和生存智慧(加德纳后来又补充)。这一理论向传统评估学生能力的观念提出挑战,对当前西方许多国家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近几年来,这一理论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成为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传统英语教学,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片面依靠语言分析、模仿和死记硬背,不可能发挥个体的最佳潜能并激发兴趣,难以保证教学效果。而多元智能理论 “以学生为中心”,提倡研究型、任务型教学,教会学生发现和运用自己多元智能中的强项或强项组合来掌握英语,确保学习的最佳兴奋点和最优学习效果,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也正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意义
加德纳不仅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而且在美国组织开展了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改革实践。他主张学校应成为“学生课程的人”,与学生、家长、教师、评估专家一起参与智能的发现和推荐,帮助学生选择特别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的课程。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关于课程开发的理念,对于我国当前“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有着重要的启示。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又具有时间、空间选择上的自由和方式灵活多样等优越性。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发挥自主性、主导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实践中,我们发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开设第二课堂的宗旨是一致的,这也恰恰是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完美契合点。
三、 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 以多元智能为主线选择教学内容
为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模式的多层次、多样化,我们必须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开展形式灵活多样,实践性强,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第二课堂活动,突破了课内教学的局限,通过自主学习英语、体验英语、实践英语,不断提高语用能力,发展多元智能。我们可以通过英文演讲比赛提高言语语言智能;组织英文辩论大赛发展数学逻辑智能;开展英语广告设计大赛等,培养视觉空间智能;举办英文歌曲大赛发展音乐智能;编排、表演英语话剧发展身体运动智能;另外,我们可以在第二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掌握互动方法,发展自主学习、与人合作的人际智能;鼓励学生写英语日记,定期召开英语学习经验交流会等,从而发展内省智能等等。
(二) 以多元智能为出发点确定教学策略
英语第二课堂教学实施应是一个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除了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也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和协助。而教师如果在指导和协助过程中,注意不同智能活动的各自作用,使用多样的指导手段,也会极大提高英语第二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 以多元智能为指导进行教学评价
过去,我们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语言和数学逻辑能力,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就是考试,这仅仅考察学生的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学生的其他方面的智能却得不到应有的体现,这是一种十分狭隘的智能观。所以我们应该克服这种观念,在评价学生的时候纵向横向一起看。因此根据多元智能论,英语第二课堂教学评价应树立多元评价标准,智能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智能倾向,只要以他的智能为标准去评价他,我们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是美丽的,都是可以培养的。
结语
每个个体都表现出不同的智能特点和组合,我们要更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英语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和鼓励学生多元发展。同时多元智能理论也向传统的评估方式提出了挑战,使我们重新审视教育教学的理论,并为外语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美)霍华德·加德纳,(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2] 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 (美)阿戈尔,陈琳. 英语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 上一篇: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比较
- 下一篇:旅游的文化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