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与学校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2: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心理与学校心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心理与学校心理学

篇1

 

一、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

 

我们知道,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发展,仅仅有百余年的历史。在过去,心理学主要是以研究各类心理问题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心理学潜在的观念将人类的本质嵌套进一种病态模式———身体缺陷、脆弱不堪、生存环境残酷、不良基因影响等,忽略了对正常人群的研究。这种消极心理学的研究模式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人类心理问题的消极层面,而忽视了人的积极品质、自我实现,以及社会的和谐等影响,导致了心理学的片面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到: “如果一个人只潜心研究精神错乱者、心理变态者、神经病患者等,那么他对人类的信心逐渐变得越来越小,这样的研究,只能产生畸形的心理学和哲学。”因此,这种消极的心理学模式,不可能全面、真实地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本质。

 

而积极心理学的创立,修正了这种心理学的不平衡,并向深入人心的心理疾病模式展开挑战。它向心理学家和大众呼吁:心理学不仅要关注心理疾病,也要关注人的力量;不仅要修复病损,也要帮助人们构筑生命的美好;不仅要致力于治疗抑郁的创伤,也要帮助健康的人们实现人生的价值。正如美国当代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所说:“当代心理学的研究者们,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青少年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公众称心如意,使社会和谐美好”。

 

积极心理学基本的假定是,人类的美好和卓越,与疾病、混乱和痛苦同样都是真实存在的。它反对心理研究中关于“障碍”“问题”“失败”的消极心理研究倾向,而是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层面、优点与价值,倾向于用心理学比较完善和有效的试验方法与测量手段,对最理想的人类机能进行科学的研究,探究和发展人的潜力和创造力,致力于构建一个积极的支持环境。

二、积极心理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分析方法,使我们能够通过以积极的品质、力量和潜力为研究对象,重新认知和理解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这无论对于心理科研本身,或者是教育工作实践,都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挑战。如果能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视角,设计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则会发现令人欣喜的角度与视野。

 

近年来,学校各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条件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然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多数沿袭了20世纪心理健康教育以研究各类心理问题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注重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矫正,忽视了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品质的开发,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积极心理学提供了全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与视角,那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增加学生的幸福感为主要目标。以往的教育模式定位于消除各种心理问题,以预防各种危机事件的发生。它关注的不是人本身,而是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而积极心理,强调幸福感的教育,通过幸福感的体验,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形成良性的循环。

 

另一方面,来自工作的实践也告诉我们,人际关系问题、情绪情感问题、学习困难问题、就业压力问题、个性与人格缺陷等是导致学生心理适应不良的几大主要问题。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只是表面现象,其根本原因是学生价值感和存在感的缺失,没有深刻的幸福感和快乐体验。而我们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面对学生心理适应不良或危机时,我们惯用的干预手段往往就是介入辅导和密切防控,注重问题的预防和矫正解决,缺少对学生积极品质的开发和培养给予足够的重视。

 

而积极心理学展示了一种积极教育的方向与途径,通过重塑或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模式,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取得平衡,在治疗和矫正的同时发展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促进他们真正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向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积极人性论的倡导者;它应该真正体现教育应有的功能和使命———使所有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并生活得幸福。

 

就学校心理教育而言,要统筹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单一性和多样性。单一性是指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考虑不同的个体主观能动性和差异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和完善;而多样性是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关注压力、焦虑等问题,更重要的还要关注幸福感、满意度、乐观等积极指标的发展和培养。

 

目前多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以心理问题为专题,通过统计、分析问题的原因,然后给予解决消除问题的建议、方法和策略等,最后让学生结合实际进行讨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提倡,每个人都可以是积极的自我教育和管理者,都有其解决问题和发展的支持资源,拥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和成长能力。这种理念,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讲,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包括:积极的情绪体验教育、积极的认知方式教育、积极的意志品质教育、个性完善教育、适应性教育、人际技能教育、生涯发展和适应教育以及心理疾病教育等。

 

因此,在重新塑造和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层次和内容的基础上,构建新的、适合当前社会发展和学生心理特点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首先成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借助学校、家庭、社区的力量,通过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以及指导家庭教育,充分利用社会发展资源,对学生的心理施以积极的影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完全依靠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还应该与家庭联动、宿舍社区联动、后勤社区联动以及各学科教育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有效的组织支持系统。

 

其次是全面教育的互动模式。心理辅导(咨询)的对象不应仅仅针对于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包含所有的学生,实施发展性和预防性相结合的教育策略和方式,多途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开展工作。如何拓展覆盖其他学生,充分利用策略去引导学生的注意力、快乐、兴趣、挑战性,干预的关注点在学生体验主观幸福感受而不是心理疾病,建构积极的自我概念、希望和生活满意度,促进其人格和个性更加完美,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的形式和内容上体现出更专业化的思考和设计。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特别是以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的《积极心理学》这本著作的问世,开拓了整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而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以积极心理机能为培养目标,以积极的心理体验为主要方法,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多元化、立体化的系统网络,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发展。

篇2

二十世纪末,心理学研究领域逐渐出现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在研究人们心理问题的同时,相关人员更加注重对人们的美德、力量等积极方面的研究。高校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也要更加注重对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和心理品质,这对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理念;策略

随着人们对心理学研究的深入,逐渐有了新的视角,也就是积极心理学,这主要是注重开发和应用人们身体中固有的、潜在的、积极的力量,通过这种方式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某种方式积极宣传和培养学生构建自身积极健康的心理,维护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随着心理问题出现逐渐的低龄化、极端化,我国的各个高校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也提高了与之配套的软硬件设施。目前,在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向学生介绍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和心理品质。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解析各种心理疾病或者是心理问题的现象,向学生传授进行心理调适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心理问题的预防,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不定期地开展心理健康的讲座和主体活动宣传。通过这些方法,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有效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但是这种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对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的预防,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实质上属于一种“消极心理学”。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理念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教育以及时代的发展要求,需要及时进行改进,加强学生对积极情绪的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和积极人格,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改变传统的心理学教育的理念

教育理念约束着整个教学活动,是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理论基础,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观要求和理性认识。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逐渐增加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心理学教育理念下,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注重缓解和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学的重点是“预防”。在这种教育理念下,人们会对心理教育产生误解和偏见,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是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心理疾病或者是心理健康的问题直接等同于心理健康,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就是为了处理和鉴别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这种理念是典型的问题取向,没有正确、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出学生固有的、潜在的积极力量。通过让学生不断地体验积极地情绪,培养出积极的人格和心理品质,达到预防心理问题的目的。转变传统的心理学教育理念,需要做到的是在知识观方面的转变,通过在高校中全面的普及积极心理学相关的知识,使学生正确认识和意识到积极心理学对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积极心理学的内容

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生命教育、人际交往、挫折和压力的应对、自我认识、常见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防治、心理健康的标准等。从教学内容可以看出来,目前更加注重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在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下,学校应该增加相关的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积极的情绪,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和获取幸福的能力。积极的情绪包括爱、感激、自豪、兴趣、满意、快乐等,主要是人体感受到愉悦,可以是受到身体内或者是外部的刺激以及个体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积极的情绪有利于预防疾病,有助于身体健康,同时能够让人们充满幸福感,有助于心理健康。因此,高校的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应该注重使用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增加学生在积极情绪方面的体验,培养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

3.对心理学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拓展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和心理品质,教师需要注重拓展心理学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多渠道对向学生灌输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首先,教师是要注重课堂教学,这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根据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目标,注重加强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完善,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其次,在其余的时间,教师可以积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掘朋辈资源,在日常的沟通中促进互相之间的了解,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学的指导和培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转变为积极心理学,是时代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和人格,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在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理念下,首先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其次,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积极心理学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积极心理学的作用。最后,教师需要对心理学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拓展,在日常的生活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屠鸣,李晓彧,魏春燕,邱建国,王媛.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2]米豆豆.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途径探究——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

篇3

一、进一步明确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应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充分挖掘其潜能,培养勇敢顽强、乐观向上、勤学好问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正确认识自我,对人生有积极的态度,增加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人际关系和谐;团结协作;对少数有心理障碍或心理困扰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其摆脱障碍,能自我调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特点,虽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且面临不少问题,但发展前景很好,实施的主要途径:

1.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质量。

长期以来,以知识本位为特征的课程思想占据主体和核心地位,从而忽视了人文精神、文化素养的陶冶,没有把人格的完美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培养目标上考虑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就是弥补以往忽视人文课程的缺憾,体现把人格的发展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的直接途径之一。但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新课程改革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师资培训,建设一支相对稳定、教学教育业务水平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从目前情况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数量不够,二是质量不高,专职少,兼职多,大部分是体育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校医等。他们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对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缺乏必要的理解,这就影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以专职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势在必行。建议教育行政部门严格规范并科学加强这支队伍的专业培训,国家和地方要逐步建立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严格审查制度,使之逐步职业化,做到持证上岗,从而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就其目前的情况分析,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要求应有较丰富的人生经验;能友善、乐于助人;能尊重需要帮助的人;能接纳自己,且有健康的自身形象;能不断进取,学习和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辅导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质量,应加强课程绩效的考核评估,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适当、师生关系是否平等、活动安排是否合理、每位成员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是否和谐宽松。评估的目的一是检查课堂的效果,二是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和辅导水平。

2.心理学讲座

这种讲座是科普性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学常识。例如有关心理健康的意义和心理保健的常识、不同年龄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情绪与情绪自我调控的意义、人际关系的意义和自我意识的意义等。这部分内容的讲授要淡化心理学概念,重在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心理学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尤其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必须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收到明显效果。总之,普及心理学常识可以大面积地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生活质量。

3.组织心理活动课

心理活动课的特点以有目的、有计划、操作性强的活动为主,给予学生充分地参与机会,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活动内容要与学生的年龄相符合,与学生的需要相吻合,促使愉悦、高兴和满意等情感的产生。可以搞些人际交往规则和技能的训练、交流与合作能力的训练、自我展示能力的训练、独立能力的训练等。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可演讲、辩论、角色扮演。可小组讨论,主题班会与队会、游戏、聚餐等。在活动中,尽量做到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均等;对学生的参与,教师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对个别参与活动有困难的学生应给予帮忙;教师全身心投入,最好能以自己的威信引导、启发学生从体验中升华,让学生在活动中摆脱精神压力,享乐愉悦和成功的喜悦,从而对自己的能力和表现的能力充满信心,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养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

4.针对不同情况,给予正确引导

一是针对学生共有的带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引导,培养和提高学生共性心理健康素质,预防行为偏差和心理问题的产生。二是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学生所特有的心理偏差进行正确指导,如有效的心理辅导、心理诊断,矫正不良心理问题和行为。对这些学生重在关心爱护引导,同时可以搞些针对性的养护培养,如培养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增强自尊、自信、自爱;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挫折,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等。这样做,可把共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个性的心理指导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心理健康都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5.优化社会环境

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生理心理也随之发展变化,心理困惑也会越来越多,因此他们很希望得到老师、同伴和家长的指点。作为育人的学校来说,应优化育人环境,真诚爱护、理解、尊重、激励学生,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尽力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与生活。要开展各种有意义的体育、文艺及其它兴趣小组活动,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展示自我,释放心中的郁闷,缓解各方面的压力,消除不良情绪,从而达到增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和培养勇敢顽强,竞争合作,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的目的。现在不少学校怕学生出问题,学生的自由活动时间都没有,连中午也关在教室里看护起来,这不是好办法。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唯独闲暇时才有幸福可言,恰当地利用闲暇时间基础之上的行为活动,或是休息、娱乐,或是学习、交往等都能获得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产生多种放松、美好的感觉。多彩的学习生活,心理困感也就会自然减少。”

篇4

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性

许多青少年认为,唯有得到他人注意才有归属感,即使得到的注意是负向的也比被忽视要好。这就是中小学生的种种表现常常让家长老师觉得不可理喻,束手无策,万般无奈,更有甚者家长老师被“整”的焦头烂额,不断发出“当下的孩子怎么了”的喟然长叹。

学生怎么了?转念想:当一个人生活各方面都无法获得归属与安全感时,那种无根而漂浮的感觉,很可能就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他的人生取向,她或他是否也在思索:谁才是真正理解我们的人?静思之中,我只觉得内心的绞痛,又有那深沉的惋惜和遗憾。

教育前辈钟教授认为,没有爱不一定会出大问题,没有归属感一定会出大问题。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维持,主要是以人的中间层次的需要即“安全”“爱与归属”“尊重”的需要的满足为前提条件的。

1.安全需要

学生在学校最低层的需要是安全的需要。分班、升级,会问到谁教我们、凶不凶,反映了学生的安全需要。如果教师比较严厉,学生就不会有爱和归属感。

新生入学第一个月,是形成安全感的重要时刻,老师应引导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氛围!那些看老师第一眼垂下眼皮的学生缺乏安全感,老师应多关注他们。多年一线教学的经验,让我有这样一个认识:有成就感的孩子有更多安全感。一个班级中“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有什么能比得到同学认可,得到班级肯定,有当家作主的成就感更具安全感的呢?

2.爱与归属的需要

初中生来自于学习的压力,家庭的压力,社会的压力都很大,难免情绪激动,自暴自弃。这时候,老师就是他们的朋友,会静静听他们的倾诉;又是他们的长者,会给他们指明道路;又是他们的父母,用爱的甘霖滋润着他们的心田。

3.自尊的需要

“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方面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这样一些概念:威望、承认、接受、关心、地位、名誉和赏识。我们班主任最根本的任务是建设一个和谐、有归属感的班级,那些不被同伴接纳或遭到拒绝的儿童是高危的儿童,这些高危儿童最有可能辍学、有违法乱纪行为。如果某个学生自身基本需要的愿望被漠视,被压抑,或者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机会被剥夺,或者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行为不断遭到挫折和失败,那么这个学生的行为便可能出现异常,在没有人情味的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内心深藏着恐惧、不安、孤独、自卑、疑虑甚至是仇恨,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

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达成这样几点共识:

1.从事中小学个别心理辅导或者班主任工作,第一位重要的并非是技巧,而是理念。这个理念,就是指我们怎样看待学生,怎样看待他们各种心理问题的基本成因。

2.事个别辅导或班主任工作,既要从宏观上把握这一代青少年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又要精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具体的成长小环境,以及他们情感世界中曾经走过的曲折心路,方可察微著,抓住问题的本质与要害。

3.教育提倡“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教育更应该应该是“以心为本”的教育。

4.辅导的前提和第一要务就是“建立信任关系”;同理,班主任工作和学生“问题解决”的前提与第一要务也是“建立信任关系”。

这里有必要探讨一下这种信任关系如何建立:

首先,对师生之间“信任关系”影响最大的是教师的情绪失控和言语失控。因此,建议学校要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要努力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教师也要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这样才有可能为“以心为本,用心做教育”创造基本的前提。

其次,要帮助全体教师学习师生沟通的艺术,努力克服在管理教育学生过程中习以为常的命令、控制、训斥、说教、讽刺、挖苦、揶揄、不愿意积极聆听等错误做法,而代之以心理健康教育倡导的真诚、接纳、尊重、同感、倾听等理念、方法与技巧,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与教育氛围。

目前,如果各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切实落实存在下面几个现实问题:

首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够。我国学校心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匮乏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现在中小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大多来源于学校德育工作者、行政管理人员、班主任、医务人员等,他们对心理学知识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甚至有的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仅是为了应付检查,完成指标而已,这就很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其次,学校心理咨询的技术化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我国许多的中小学,心理辅导的形式主要是谈话和咨询,类似的形式可以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但因为心理教师的素质以及学生本身对自身问题的隐瞒,这就造成了所获信息的不全面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

再次,许多学校都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有认识失误。大多数的学校认为既然是心理健康教育,那么其对象就应当是“后进生”和“问题学生”。这样一来,由于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解的片面性,从而导致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误解,许多学生既怕被当成“后进生”,又害怕被当成“问题学生”,即使他们心理有困惑,他们也不敢去求助老师。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分离也是现实存在的问题。所谓“家校分离”就是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分离。一个孩子一天在学校的时间是8个小时,在外大约是3个小时,其它的时间在家庭。仅靠学校的单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孩子心理问题,特别是孩子的学习心理问题,一方面,来自孩子本身;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家长等外界对他施加的压力等因素。

是否有可行的措施呢?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全面性的教育,换言之,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只针对某一部分心理上出问题的学生。单一的针对“问题学生”和“后进学生”的教育,只是一种救火式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是杯水车薪。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在全面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个别教育。只有具有个性的教育才是有针对性的教育,才是真正适合中小学生的教育。

篇5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首先我们明确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思想,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学校德育工作之中。学校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领导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是时代教育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不断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需要,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的需要,是为学生终生不断进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的需要。在组织落实上,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严密非常。校长挂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管德育的副校长直接负责,政教处具体负责组织实施,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组织上的保证。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规划中,不论是学年还是学期工作计划都将心理健康教育例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学期要制定单独计划,进行总结。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做法:

1、在高一年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将心理学的基本常识直接引进课堂,来实现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学校一直在高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课的基本内容是:学习辅导、健康情感辅导、人际交往辅导、适应性辅导、自我意识辅导和自信心辅导等。每节心理课都要围绕一个中心,对学生进行情感、意志,及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指导,并运用故事法、情境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设想法等方法,在老师精心设置的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完成认识矫正、人格重塑、心理调适等。例如,在讲如何有树立自信时我们告诉学生:一个人要想成功,自信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如何树立自信呢?我们将自信比喻成三条腿小凳(即自信的三个条件)小凳无论哪条腿出了毛病,小凳都不会站稳,这三条腿就是:A:认识自己的能力。B:自己的能力得到别人的承认与欣赏。C:运用能力承担一定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树立自信,不断成功。一个人树立自信,不但与自己有关与别人态度也有关系,我们要学会欣赏、承认别人的能力,帮助别人树立自信。

在讲如何帮助自己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时心理告诉学生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对于外界环境影响接受较快,但遇事想一想,进行一下辩证性思维就会找出正确答案,人不论做什么事总是要冒一定的风险,决定是否冒这个风险要分析一下,利用批判性思维做出聪明决策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学生在学习了心理课之后,学生反映用心理课讲到的观点,处理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较为顺利。学生反映通过心理课对于少年期的心理变化有了充分的准备,在困难面前能树立自信。上课时能用合格听众的标准要求自己。处理同学之间关系上能退一步,让一步,同学之间的小矛盾不用老师,自己就可以解决了。同学之间如何建立友谊,要讲原则、方法;现在做事常常问一问为什么,做一做分析再去行动……。

2、在高二年级和高三年级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针对高二、高三年级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学习阶段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开展专题心理健康专题讲座。针对高二年龄段学生性心理出现的一些心理偏差,进行心理健康、性心理等讲座。针对高三年级的学生面临高考,择业等问题,开展心理讲座:《高考前的心理调节》、《考场快乐行》、《如何战胜考试焦虑现象》等。《考场快乐行》的讲座主要内容是学法指导,着重在对学生考试心理与考试技巧方面进行指导,包括考试动机的激发与考试技巧的应用,帮助学生较好地在考场上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如何战胜考试焦虑现象》的讲座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是考试焦虑,和同学们一起分析造成考试焦虑的原因,介绍排除考试焦虑的方法。在现场,主讲老师还教授学生系统的放松训练方法。经过辅导和训练,绝大多数学生消除了考试焦虑现象,以积极的心态完成升学考试。我校历年高考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3、把心理教育同家庭教育、学科教育相结合。

我们利用家长向家长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对家长宣传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常识,考前心理常识,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压力来源,并与他们及时交流学生心理状况,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延伸。我校还在教师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全体教师提高了心理教育的理论,提高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并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加以应用,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4、为使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断上水平,我校心理咨询室一直坚持开展团体、个别心理辅导、开设心理信箱、进行心理训练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三、反思与建议:

1、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进行,而且要纳入高中学生必修课中,可分年级制定不同的课时、教材及要求。

2、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有专家指导。建议建立心理教育网,实现资源共享。

3、坚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以科研带动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向更高一层的台阶。

4、继续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方面的探索研究,力争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方面创出一片新的天地,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增添新的内容。

篇6

关键词:语文;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课程人文内涵丰富,承载了社会学、文学、哲学及心理学等学科内容,具有非系统性、非逻辑性、非理性及非线性等特点,关注人的精神与心灵,并重外显学习与内隐学习,可赋予正确的行为与认知能力,培养良好心态,通过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培养文化素养、道德素质,树立信仰与提升情趣[1]。在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应关注体验性,开阔视野,挖掘生动、多元的语文教学资源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审美情趣、道德情感、生活态度,让学生明辨美丑、善恶、是非,统一心理机能与心理品质,建设稳定型心理机能、独立人格,重拾失落的人文精神,促进心理和谐、全面发展,减少逆反、冲动心态。

一、活用文本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包括小说、散文、诗歌等均经过精心选录,文质兼美,反映了科技之美、社会之美、人文之美、自然之美,传递了意志、情感、兴趣等信息,文本内涵丰富深刻,能够影响学生的性格品质、思想情感、审美观与价值观。可将文本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活用文本,深入解读与阐释文本意义,利用文学作品培养学生自尊自爱、无私奉献、开拓进取、真诚善良、诚实守信、不惧困难、乐观向上等优良心理品质,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机制,同时提升文化素质与心理素质。活用文本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有机书与育人,可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如持之以恒、刻苦耐挫等[2]。例如,教学《行路难》时,可挖掘文本中的美好道德情感,引导学生感悟这篇对宏伟抱负充满自信的文本,面对政治上的挫折、远大理想与险恶现实的矛盾冲突,尽管诗人感到痛苦茫然郁愤不平,但是仍不放弃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用李白宁折不弯、洁身自好、乐观自信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滋养心灵。同时利用迁移效应启发学生学习屈原忧国忧民、正道直行、九死未悔、上下求索的意志,陶渊明出淤泥而不染、追求自由、傲岸不屈的品格,让学生徜徉在文本营造的美好道德情感中,滋润道德心田,在春风化雨中消除不良心理。再如,教学《项链》时可通过阐述文本说明主人公的幸福观、悲剧发生的原因,喜欢打扮而又天生丽质的主人公向往豪华舒适的生活,因爱慕虚荣而丢失项链,美梦被粉碎,并对此付出沉重代价,分析文本后向学生说明爱慕虚荣与贪图安逸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可能对人生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学会顽强生存与诚实守信才能改变人生。此外,可以通过分析文本中的语言文字陶冶审美情操,促使学生形成健康心理与健康人格。教学《一碗清汤荞麦面》时可通过分析语言、神态、动作的描写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人物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追求,感受在巨大的不幸降临时,一家人相互关心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最终走出困境的美好,得到心灵的洗礼和情感的升华。

二、营造良好心理气氛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情绪、情感容易发生变化,逆反心理容易导致心理健康教育产生皮球效应,因此,应在语文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使心理健康教育随教入心不着痕迹。心理气氛属于中介学习因素与心理因素,在语文课堂中应创设良好的心理气氛,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在课堂中敢说、敢做、敢想。为营造良性心理气氛,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乐学心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力、活跃思维,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实现情感共鸣,在教学中结合师生双方情感、观点与意图,让心理气氛变得和谐愉悦,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拉近师生双方心理距离,进而影响学生的言语、行动与心理[3]。例如,在教学《我很重要》时,课文分析探讨结束后,可以播放贝多芬的交响曲《命运》,营造氛围,让学生在音乐中展开充分的联想,从自然、历史、生命、亲情、朋友、事业多个方面去关联,深刻地体会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从灵魂深处一点点、一层层地唤起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激起学生对生命、人生的执着、留恋,学会珍视生命、珍爱生活。此外,可运用高期望值影响学习心理、学习行为,激发学生为达到更高期望而自觉努力,感受达到期望时的喜悦与幸福,并体验成功,使心理状态、情感态度焕然一新。例如,教学古典诗词时,也可运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诗人、词人的崇高品质,如李清照、辛弃疾、李白等能正视压力,在作品中表现出壮志、超越与豪情,启迪学生正视压力,与诗人产生共鸣,延续升华自身情感与宣泄激情,明白面对压力要勇往直前,畏缩不前将会错过精彩人生。

三、结合读写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文章内容体现的高尚心理品质,教会学生披文入情,教师要找准阅读教学与心理教育相互渗透的契合点,鼓励学生进行阅读交流,在阅读过程中改变行为、意志、情感及认知等心理成分,进而形成高尚道德情操、思想观念,让学生将语文学习与心理品质的提升融为一体,加深阅读感悟。例如,在阅读《我的母亲》时可以让学生感受爱子之情,使学生学会敬爱母亲,同时联系《背影》中的内容让学生探讨父爱、母爱,学会关爱家人、感恩父母、孝敬父母,使内心情感世界变得丰盈健全。再如,教学《荷塘月色》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散文的过程中自主体会文字中流淌出的淡淡喜悦、淡淡忧伤,在欣赏月下荷塘时使忧伤、苦闷、郁闷等心理慢慢褪色,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收获喜悦,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认识到人生随时可能遭遇到不如意的事,要善待不如意、正视困难,正确宣泄与疏解心理情绪,以平衡心理,让心理状态趋于健康。在语文教学中还可以利用写作训练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写作训练结合为一个整体,在写作教学时应利用实践活动构筑写作载体,让学生在写作中想说话并有话说,同时倡导学生写含情、有理的作文,用文字表达真情实感、抒发酸甜苦辣,表达个人对社会、对人生、对物、对事及对人的看法,宣泄情绪、放松身心[4]。教师可在批改作文时从写作知识视角引导学生排除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解开迷惘、痛苦、忧伤等心结,促进其心理健康。教师写作文评语时应采用委婉、肯切、宽容的语气,不可讽刺或操之过急。

四、结语

在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成熟心理行为、坚强意志、文化品位、良好人格、适度情感、积极情绪,避免极端思想。在教学中要营造有效的心理氛围,寓教于乐,以情动人,合理解读文本,通过及时鼓励表扬、运用关切动作与信任目光调控心理状态,启迪人生与净化心灵,用情绪感染学生,用情趣点燃学习热情,增强中职学生的心理认知、心理交流,使学生珍惜生命、珍爱生活。此外,应根据学生心理条件、心理逻辑、注意力、感知能力、认知背景,从读写多个方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中职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程伟,耿晓伟.浅谈教育心理学在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6):32—33.

[2]黄辛,蔡篮,檀倩影,等.团体沙盘游戏治疗对考试焦虑高等职业院校护理学生应付方式及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效果[J].广西医学,2016,38(6):796—799.

[3]刘晓华,刘晓鹰.基于PAC理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策略研究———以重庆市6所职业院校土家族学生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6,37(10):227—231.

篇7

一、引导小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理念

 

积极心理学相对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是对传统消极心理学的修正,也是新时期结合社会发展和人类心理发展变化规律提出新的教育学理念,对延续了近一个多世纪的心理学教育提出的一种质疑和挑战。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关注每一个人的积极品质,强调每一个人的人文价值并进行人文关怀,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和思维去研究、解释心理学问题。教育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更新教学理念,接受和理解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人文理念,纠正传统心理学教育认识的误区,对传统的主流心理学模式采取一定的批判继承的态度。要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在生活和工作当中做出自己的成绩,更好地获得一种满足,更加积极地工作、学习,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和更多的幸福感。因此,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注重树立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帮助学生更好地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乐观心理。

 

二、增强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情绪体验

 

对小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学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和理念的灌输,让学生了解心理学的知识,也应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真正体会到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小学生对积极心理学的情感体验。立足每一个人内心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不断放大和增强这种积极力量,从而使消极的因素和力量得到抑制。小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必须适应社会角色的要求,树立更加自立、自信、自强、自尊的意识。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的心理情绪体验氛围、感官愉悦心理享受,其中首倡就是主观幸福感。进行主观幸福感体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促使自我认知的发展,提高学生应对消极事件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环境适应能力,从而更好地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特质。这既是积极心理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

 

三、营造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组织系统

 

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各种社会问题都会对学生产生种种影响,因此,对小学生进行积极心理教育,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克服自卑、紧张、焦虑等心理问题,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不同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对各种问题进行必要的预防,对各种不理想问题及时做好消除。我们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层面做好宏观的统筹与把握,建立一个科学、合理、有序的积极心理学组织系统,充分利用种种正面社会关系对学生进行文化规范,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借助于家庭的影响给学生全方位的影响、帮扶和疏导,构建集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的综合心理学教育系统,充分利用多方力量和有利因素,发挥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适应各种突发或不利环境,在不断地调试自己适应环境的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形成坚定的意志,培养不懈的耐力和卓越的品质,学会健康、快乐地学习,全面、有效地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的综合人才。

 

四、构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模式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

 

增进小学生的幸福感。今天的社会,人类的一切活动不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生存得更幸福。传统心理学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是减少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走得更远,它的工作目标是提高小学生的幸福感。这里的幸福感,包括了五个方面:积极的情绪、投入的状态、生活的意义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成就。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重心不再是防患于未然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而是从提升小学生的幸福感入手让小学生获得更深意义上的心理成长和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

 

多种活动提升小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在实践中,为了让小学生体会到积极的心理体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开展“现场心理测量活动”,通过测量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个性特征、心理品质,增强小学生对自我的认知,鼓励他们提升自我的幸福感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开展“心理电影展播活动”,通过开展“幸福来敲门”“天生我有才”“我的未来不是梦”等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自信和动力,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通过团体活动传递给小学生;开展“积极心理学课程”,课程涉及如何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如何获得身心健康、成就感和永恒的友谊等。

篇8

长期以来,在中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还是延用传统的教师口头讲述、灌输,学生被动、机械接收的教学模式,完全没有起到相关的效果,也没有对学生将来的工作有任何的指导作用。因此,在为了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心理学的教学效果,需要从学生的学法以及教师的教法等方面对其进行改革。

1.1将学生的实验参与与教师的讲授相结合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心理学的许多内容具有理论性、概念性强等特点,假如仅仅凭借教师在课上进行简单的讲授,中职学生们可能能记住某些理论知识与心理学条文,但是对于其实际的应用,往往还是感觉模棱两可的。因此,需要将心理学的相关实验引入到课堂的理论教学中去,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其中,用亲身的感受,去深化对其原理的理解。

1.2倡导学生们进行独立的学习

现代的教育理念,往往是比较倡导学生们进行探究式、自主式学习的,因此,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讲授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新知识的时候,授课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学习提纲,将学生们编排成独立的学习小组,让他们通过组内讨论、合作等方式,完成对新知识的预习工作,然后再让他们通过自学、合作学习等方式去掌握课程整个的体系,让学生在独立、主动探究中,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自己内在的认知。

1.3突出教学的实践性

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开设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就是为了帮助学生们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原理,对其未来的学前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因此,为了早日让学生们进入角色,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工作务必要突出其实践性,通过一些案例教学、模拟学前学生的心理问题、带领着学生们亲自去幼儿园见习等方式,去培养学生们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他们明确地认识到学科知识对将来职业岗位的实际应用价值。

2取得的教学效果

2.1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虽然说课本上的理论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但是在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些差距的,因此这便要求广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师生们,通过某些途径将两者结合起来。在广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们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心理学知识绝不仅仅是摆设,如何将其合理地、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的职业生涯中,这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广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们可以对幼儿园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把它们引入到课堂中去,放在相应的章节上进行讲解。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增添了实质性的问题,而且还对学生们起到了促进作用,促使他们进行思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到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职业生涯中表现的更有信心。

2.2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中职学校可以通过布置案例讨论、资料查询等任务,让更多的学生共享网络教学资源,开拓学生们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不仅增强了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开放性,而且还利用了网络教学手段,去促进了学生们的自学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去开发课件,进行教学。特别是在讲解一些枯燥空洞的内容时,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更加的鲜活、生动,可以让学生们更为形象、生动、立体的感受到教学的内容。

2.3提升了作业的实效

由于在当前的教育工作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必须在有限的课时内,将大量的专业知识讲解完毕。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们对这们课程缺乏兴趣,觉得它枯燥无味。假如想要改变这样现状,就必须从课外作业入手,改变其形式。这里就课外作业形式的改革方式举两个例子。一种方式可以是通过布置手抄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们对某章的重点内容,以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总结、归纳能力。第二种方式可以要求学生们课后去找一些学前儿童教育心理学的故事或者是案例,并把它们背诵下来,在课前进行演示,让其他的同学对其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他们的思维创造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3结语

篇9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l心理学在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1.1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对中职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等行为规范的教育。这些对于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一线技术人才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这方面的培养大多数只是关注学生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规范方面的要求,对于如何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重视不够。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来的某些典型人才,他们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观点正确、道德品质高尚,但在心理方面没有达到健康标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运用心理学,能让我们教育的内容更加贴近中职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

1.2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师要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就要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前,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进行研究,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这有助于我们增强思想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把工作做在前头;在做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探讨和分析,可以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控制和引导其行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1.3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侧重于从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生理机制方面来研究人。运用心理学知识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增加教育的科技含量,提高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透彻的的了解心理活动规律,进而来指导实践,对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2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学所面临的困难

2.1学校缺乏跨专业人才。欠缺专业指导

2.1.1双师型人才欠缺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大多只研究本专业,专业心理学知识比较缺乏,因而在实践中能够游刃有余的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知识的教师少之又少。

2.1.2技术设备欠缺

在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心理学技术和工具未能在我国普及,因此在实践中往往很难把学生表现出的各种行为量化,并作出科学分析,影响了心理学的有效运用。

2.2中职学生的心理状态日益多元化,教育难度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中职学生在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上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也暴露出不少思想上的新问题;其一,政治意识淡薄,信仰模糊。其二,法制观念淡薄,对社会上出现一些违法现象很漠视。其三,意志力缺乏,不能经受打击、挫折。其四,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现象严重,性格孤僻、冷傲,缺乏合作精神。其五,价值观偏差,享乐主义严重,缺乏艰苦奋斗的品质。同学之间攀比风盛行,爱讲排场、讲高档。其六,独立自主意识差,依赖性越来越强,一接触现实生活往往束手无策。

3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运用心理学

3.1因人施教

古今中外的教育实践反复证明,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品德情操的陶冶,最忌”公式化”、”一刀切”。当前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收效甚微,其原因之一也往往就在于此。常言说,育人要“因材施教”,做思想工作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心理学角度看,其主要理论依据就是“心理的个别差异”,即每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不能忽视人的个性,采用强输的方法。

3.2因势利导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常见的学生心理现象主要有:挫折和逆反心理、嫉妒和攀比心理、表扬和批评心理。心理学的研究详尽地介绍了这些心理现象的特点、形成及规律。我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如果能掌握相关心理学的理论,就能够更好地分析和对待这些心理现象,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法,实现教育目标。

3.3持之以恒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于思想,人实现转变的过程是积极思想和消极思想互为消长的过程。心理学家认为,人总有某种惰性,很容易被多次重复的说法和做法牵着鼻子走。重复和暗示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一种自我意识,就会具备一种改变自己的魔力。也就是说人是可以转变的,人的思想也会被潜移默化。

篇10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概述

人本主义(Humanism)一词最早是出现在古罗马西塞罗的著作中,意思是指“人性”、“万物之灵”。美国《哲学百科全书》认为,人本主义是指以人作为万物的尺度;而德国百科全书《拉鲁斯辞典》认为,人本主义是把人看作核心和最高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人为本,研究人的本性、价值、潜能、经验、意向性、创造力和自我的科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创立,它所注重的是对人的健康人格和内在价值的研究,强调重视人的尊严和主体性,以人本身为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为人本论,是区别于行为主义的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教育目标及其课程论体系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的主要内容,即主张建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倡导教人的教育,以达到自我实现;主张开展智、德融为一体的人格教育;主张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此同时,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的主要内容也包括尊重学习者的本性、强调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发展以及关注学校课程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等。由此可见,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观有助于了解人的学习的主要特点,有助于把握体育教学改革的走向。

二、体育教学中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

1.“以人为本”是体育教学本质的回归

教育本身就是培养人的活动,而以人为本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从孔子开始,儒家教育就非常重视人潜能的发展,重视个性的培养。比如,《尚书·泰誓》中“人为贵”就是其最好体现。学校体育教学的本质是人的发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本身是学生本性的展现,而活动的内容是完善学生本性的媒介。学生本性的发展产生于学校教育的功能。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生理、安全、社会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等五类需要,而自我实现则作为人的本性的实现,是人的最高需求,能给人带来“高峰体验”,能成为改变人格的伟大力量,在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马斯洛认为,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是实现人的自我。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需要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内在动因,学生通过体育达成自己的社会化的需要。因此,人本精神贯穿体育教学就是向着实现教育超越,以达到人真、善、美的高尚境界,体育教学的真正意义就在于不断地实现学生的自我。

2.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体育教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认为,只有采取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学”,每个学生才能最充分地得到发展,达到完美人性的实现。《中国2l世纪议程》指出:“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人为本,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统一,要以弘扬人的主体精神来促进人类的协调发展。”1989年联合国教科组织《21世纪的教育》提出:“学习应当成为学习者主动和由学习者推动的过程。”因此,这要求学校体育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主体教育论。传统的体育教学一味地追求体育达标,造成学生爱体育而不愿上体育课的现象。这实际上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有独特功能。学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如学生的创新、思维、适应等方面的能力。除此之外,体育教师应把握和创设进行创新教育的时机,让学生能够获得体验成功的喜悦。

3.反对“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我国至今先后颁布了七次基础体育教学大纲,从历次大纲的内容可以看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理念的转变过程与发展轨迹。比如,1956年,我国基础体育教学大纲的任务主要以发展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为主;1961年,体育教学大纲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来设置课程。这两次教学大纲主要是以运动技术观念为主导,强调体育中“三基”培养,此时的体育教师被称为“卖艺式”的体育家。到了上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学校体育的价值取向强调体育教学的“工具论”。在这种体育教学思想的影响指导下,我国出现了以“劳动代替体育”、“军训代替体育”等现象。体育教学大纲忽视学校体育的心理、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功能,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人本主义教育观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本位,强调一切为了学生,体育教学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和发展的机会,使体育教学焕发活力。而“运动技术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忽视学生的内在需要,过分强调社会、集体利益。

4.注重学生“健康意识”培养的教学观

迈入2l世纪和加入WTO后,要求学校体育教学更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和身心俱佳的人才。同时,现代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人类的健康正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学校对人们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形成身心健康意识。而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学是关键环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从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角度来指导体育教学。因此,应从人本主义教学观角度来研究体育教学,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内涵,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之目的。

除此之外,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体育教学观。自由创造既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又是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即敏锐的观察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因此,基础体育教学应强调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发展学生智慧和品质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和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在基础教育体育教学中的贯彻

1.体育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归宿,可分为身体发展、动作技能、心理健康、情感发展和社会适应等五大领域目标。我国《新体育课程标准》中已明确了体育课程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促进学生身心整体健康的提高为目标。新的发展目标,较以往的体育教学大纲都更全面、更符合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它提出了以整体健康提高为发展目标。在构建我国基础体育课程目标时,首先应树立明确的指导思想,了解新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差异,了解人本主义的学校体育健康观与以往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差异。同时,用人本主义的健康体育教学观去审视体育课程目标、内容、方法和结果,可以用人本主义体育教学观去评价学校现行的体育教学手段和措施。基础体育最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因此,一个科学的体育课程目标应是符合体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例如:在中小学校园中,应通过改进体育教学设备器材来体现人本主义关怀(如篮球架的高度、足球门的大小等)。

2.体育课程内容

(1)以“健康第一”为指导

在体育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要注重内容的生理、心理顺序。体育课程内容应按照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组织,使学生易于接受,从而终身受益。在教学内容上,要摒弃有害于青少年健康的课程教学内容,但不少传统的体育内容却没有重视学生的身心特点,在基础阶段就安排了大量影响学生健康的教学内容。如水平一阶段的体育考核项目中就有30米快速跑、立定跳运等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的内容。

(2)体育课程内容要具有弹性化和乡土化

人本主义教育观要求体育课程内容应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要求。体育教学内容要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有实用价值的体育锻炼内容,如娱乐体育、体育舞蹈、韵律操等内容。运用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体育课程要体现体育目的、课程、方法、教学组织等多样化和个别化。因此,在编制体育教材时要考虑系统性和科学性,要给予各地各学校一定空间。教育部颁发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大纲》体现了体育课程内容的人性化和弹性化。各地各学校应把握机会,编制适合本地本校的体育教学内容。对此,校本课程要积极利用宝贵的民间传统体育资源(如摔跤、歌舞、荡秋千、射箭、滚铁环等民族项目),充分利用自然地理资源条件,开发新的体育教学课程内容。同时,体育课程应有弹性和乡土性,加大教材的选择余地,加大地方、学校、体育教师、学生选择教学内容的自由性和灵活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更大自由发展的空间。

(3)完善体育健康理论知识

体育与健康密不可分,两者赖以支撑的理论基础共同构架健康体育体系,使其理论基础更加充实。因此,在充实体育专业理论的同时,也要注重健康理论的发展(如营养学、卫生学、心理学等)。与此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在要讲解技术的同时,要向学生灌输体育美学、奥林匹克文化等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体育观,以期达到更好的学习锻炼效果。

3.体育课程实施

体育课程目标、内容等都要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来实现,因此如何有效地实施体育课程,关键在于科学有效地体育教学。教学方法是教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体育教学是一个以身体活动为特征的特殊过程,这个过程的主体是具有能动认识的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这两个主体都是以体育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形成了师生教与学的双边关系。而教师对教学内容、组织方式、方法力求达到科学化和系统化,对学生“教之导之”,科学实施体育教学课程内容。然而,在当今的体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当教育方法(如公开嘲讽、偏袒、人身攻击、不当的师生关系、种族歧视、侮辱、错误指责等),影响着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体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只有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才能更有效实施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正如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观所说,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又决定于教师良好的态度品质。

4.体育课程评价

(1)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评价是对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体育课程评价或体育教学评价主要针对体育教学工作及对象等教学来进行诊断评价。体育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对“教”和“学”两方面评价。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促使每个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价值。同时,人本主义提倡评价的全面性,评价手段的多样性。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随着“健康第一”理念的深入,评价已逐步将学生的心理健康、运动参与、社会适应等纳入评价的范畴。

(2)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体育教学做出科学的评价,必须建立符合社会进步和符合人本主义教育观的科学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发挥评价反馈的功能,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首先,体育课程教学评价要从单一的评价转向多角度的综合评价,重视学生的进步幅度和努力程度。其次,评价指标多元化。如情感态度,创新精神、能力、学习态度、人生观、价值观等多项内容。再次,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绝对与相对评价相结合、总结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除此之外,评价应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如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同行互评等。

5.“以人为本”体育价值观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以人为本”就是要强调对学生的人性、自由、人权、价值的尊重。体育教学带给学生的应该是一种身心的愉悦与快乐,学生永远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为此,社会对学校体育提出了比“增强体质”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学作为特殊的教学过程,凝结了竞争、创新、进取和向上的品质。与此同时,人本主义学校体育价值取向强调了健康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 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 董凌.学校体育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体育与科学,2001(6).

[3] 胡巍,郑颐乐.当代中国学校体育发展趋势透视.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