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2: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动物医学的专业认知

篇1

【关键词】任务驱动式,教学,中职,物流,应用

中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因此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目前,物流行业是我国的热门专业,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出具备专业的技能型人才,使物流专业的学生更加适应工作岗位,教学应该积极的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物流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务驱动教学方法的特点。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特点

(一)教学任务具有针对性

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差异性,因此教师进行物流专业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对物流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首先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认知能力等,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因材施教。

(二)教学目标具有实用性和具体性

中职物流专业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通过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教学完成教学任务,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指导教学,还能更好的提高评价教学的教学效果。物流专业的教学内容应该结合物流教学任务,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还应该重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三)将“以人为本”作为教学的重点

任务驱动式教学任务应该具有驱动性,能够使学生主动进行物流教学内容的思考,进行教学问题的探索。作为物流专业的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使学生能够按照教学任务自主的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物流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一)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

中职物流专业的教师进行《仓储作业实务》的课程教学为例,进行课讲授之前教师可以设置如下教学情境,首先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以小组为单位将每位学生安排成为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身份,而不再是一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小组为单位的“物流企业”起一个好名字,学生作为物流仓储企业的员工都持有股份。每次教师进行《仓储作业实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训任务都使用这一教学情境,使小组之间能够良性竞争的同时,还能相互合作。实训教学任务的设置在原有情境的基础上,设置相关的小教学情境,例如仓储计划的制定、仓储库房库区的规划、物流商品的检验、商品入库的正确操作、商品的打包和分装、商品的盘点以及商品的出库操作等情境,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这种具有连续性教学情境的设置,不仅能够使物流专业的教学保持相对独立的同时,还能环环相扣。教师在传授物流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有效的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明确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学

中职物流专业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时,应该重点把握“任务”,充分体现分层式的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中进行任务的设计,是展现教师专业性并且十分关键的过程。对于任务的设计需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物流知识和技能,不断在此基础上渗透新的物流知识与技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进行课前准备工作时,应该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总任务和分任务的设计,使学生能够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提高教学任务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除此之外,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更好的接受和完成教学任务。例如,进行《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课程的讲授时,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结合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基本了解,设计与计算机操作相关的任务,比如带领学生了解物流信息的管理软件,能够利用计算机为供应商提供商品的货位分配服务。进行任务的拓展练习时,可以将任务设计为,如何为单个供应或多个供应商提供多种货品的货位分配服务,利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的货位分配问题。通过任务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得心应手的进行计算机的操作,并且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探索的兴趣,完成梯度性的实践教学,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三)优化教学评价,丰富考核形式

教师对物流专业学生进行学习效果评价的过程中,不仅应该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应该通过多样化的考核形式,检验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中职物流专业教师的最终目的不是完成教学任务,而是通过教学任务的设计,驱动学生掌握最新的物流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因此,中职学校应该优化教学评价,使教学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明确学习的方向。例如,通过建立学生个人的成长档案、课堂物流知识答辩、小组之间的竞争评比、教学实训任务成果展示等方法,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的评价,不但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帮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了解自身的不足,从而更好的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比如,教师在进行《仓储作业实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设计的优秀仓库平面图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给大家或者将实训教学做成视频课件到网络与学生进行共享,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从而树立信心,逐渐发展成为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

结束语:综上所述,中职学校为了能够培养物流专业的优秀人才,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树立正确的物流专业教学理念,进行任务设计时,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提高实践教学任务的可操作性、趣味性、梯度性等。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价。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出适应物流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晓利.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高职物流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11,17:242-243.

篇2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学科特色;结合途径

【中图分类号】

R197.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096-01

医学应当是无国界的,在当今世界更应当注重医学之间的融合发展,从而更好的造福全人类,为世界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中西医结合学科主要就是以增强治疗效果为出发点,以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相关医学治疗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重点关注中西医之间内在联系,建立一种全新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手段,并在世界范围内重塑对中医的认识。我国一直以来都很重视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建设,早在九十年代就已经将中西医结合设置为医学类的一级科目,并且不断完善中西医学科的理论体系,众多医学人才也将中西医结合看作是未来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纷纷投入到中西医研究项目中来,可以说,中西医结合学科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要更加重视对中西医学科内容的完善,不断探索创新中西医结合的途径,提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实效性。

1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特色

1.1治疗方法的有机统一

中西医结合学科的一大特色就是实现了中医学与西医学治疗方法的有机统一。我国传统的中医学治疗方法讲求辨证,对患者采取望闻问切等治疗手段对疾病进行整体把握,重在疾病的外在表现与身体内部之间的关联。西方医学的治疗方法讲求实验,即通过对患者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发病原因,重在对疾病的微观分析。这两种治疗方法都具有各自的优点,而经过中西医结合学科的融合,能够将这两种方法合二为一,汲取各自的长处使之完整的用于疾病的治疗,通过这种有机统一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临床治疗方法。

1.2治疗理念的和而不同

中医学和西医学体系都有着各自的发展环境和历史渊源,在这两种学科长期演变的过程中,形成的医学治疗理念存在本质的区别,中医学理念的精神内核是以人为本,西医学理念的发展基础来源于近代科学。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目标不是要将这两种理念进行融合,也不是單纯的寻找两种理念中的共同点,而是要发现中医学与西医学之间的不同,寻找两种理念存在的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西医结合学科不是对中医和西医的简单总结,而是要通过对矛盾的转化形成中西医理论基础上的新的理论认知,从而更加全面的认识疾病,拓宽疾病的治疗空间。

1.3治疗手段的推陈出新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在对一些重大疾病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想取得突破,就不可能只考虑一种治疗方向,而是要转变治疗思路,实现治疗手段的推陈出新。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为探索多种治疗手段提供了可能,指明了发展方向,近年来很多国外的医学专家通过对中医理论的研究发现了很多可借鉴之处,这在促进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的同时实现了治疗手段的创新,还为世界医学作出了相应的贡献。

2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途径探讨

2.1疾病诊断的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学科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重视对发展途径的研究,只有找准了研究方向,才能真正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进行疾病诊断的过程中,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在诊断阶段,首先通过先进的仪器设备对病人进行科学的病例分析,获得更为直观的诊断依据,再通过一定得中医理论对疾病进行整体的把握,分析患病症状与病人内在身体状况之间的联系,在获得较为完整的认知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治疗,最终能够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2.2临床实验的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学科要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就要重视相应的临床实验,在组织临床试验的过程中验证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一般的临床试验是在动物身上进行的,在实施实验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验目的合理的设置实验过程,将中医理论知识与西方医学解剖方法结合起来,在中医的用药指导下,观察实验动物的治疗效果,或者结合西医治疗理念,创新中医的用药方法,最终达到辨证诊治和综合治疗的统一。

2.3治疗手段的中西医结合

治疗手段的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结合学科的一大创新。传统的中医学对人体的经脉有着较为清晰和全面的认识,所独创的针灸疗法具备重要的医学价值,西方医学则通过解剖学和病理学对人体的微观组织有着科学认知,将其与中医针灸疗法进行结合是治疗手段的一大突破,在此基础上已经产生了较为完善的针灸麻醉等的治疗方法。

2.4人才培养的中西医结合

要想实现中西医结合学科的长远发展,就要重视人才的作用,培养专业的中西医结合学科人才。中西医结合专业需要中医和西医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在对病人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能够综合的运用治疗方法,即能够实现同一个医生既能采用中医的方法也能采用西医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培养这种综合型人才能够使中西医结合工作获得新的发展。

篇3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又称为转化研究。这个概念主要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research)一词———1993年,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cancersusceptibilitygene1,BRCA1)被发现,并成为新一代的生物标志和靶点应用于早期诊断,从而把实验室内的的发现真正转变成临床的应用工具。自此,“转化研究”开始逐渐被人们所认知[2]。作为一个新兴的医学概念,转化医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实验研究在人类中验证新的治疗策略;②研制新的医疗仪器和发展新的诊断手段;③在以治愈疾病为目标的同时,加深对人类疾病及其复杂性的了解[3]。作为基因组和生物信息学革命的时代产物之一,“转化医学”虽然是一个专业术语,但却贯穿于医疗研究与疾病防治的始终。

国外医学界近年来非常重视转化医学的研究工作。2003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董事Zerhouni在Science发表了名为TheNIHRoadmap的文章,引领全世界的研究人员把目光聚焦在转化医学[4]。目前国际上多间大学都已开始设置临床和转化科学中心,NIH设立了“临床和转化科学奖”,JournalofTranslationalMedicine、TranslationalResearch、Science子刊TranslationalMedicine等期刊陆续创立,更加体现了现在医学界对转化医学这一“桥梁”的迫切需求和向往。在国内,国家新科技体系构明确了“一个中心:国家转化整合医学研究中心;三个支撑:研究型医院、研究现场、协同科技环境体系的科技支撑战略”的新思路。目前,医学临床、药学等领域的转化医学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各研究中心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但在预防医学中对转化医学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许多学科还是一片空白,亟待广大卫生工作者的关注和涉猎。

2预防医学中的转化之路

大量数据表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慢性病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然而慢性病是可以预防和早期诊断的。因此,只有构建强大的预防医学创新体系,将高速发展的预防医学基础研究尽快应用到实际公共卫生服务中,才能达到更全面更有效的三级预防,以最小的投入赢得最大效益,增进全民健康水平,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宏伟目标。

2.1转化医学在毒理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在预防医学领域中,毒理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是描述机体与外源化学物的中毒机理,对外来化学物进行安全性评价,从而为制订有关卫生标准和管理方案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现在,大量新化学物投入使用,给人类健康带来了许多潜在的隐患。而现行的化学物危险度评价体系,尤其是对毒效应无阈值的化学物的检测评价,存在多种局限性和缺陷,如可以测试的化学品数量少;动物实验周期长;评价的费用高;化学物危险性评价存在物种差异等,这些缺陷正是转化医学在毒理学应用的重大课题[5]。

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是转化医学在环境和职业毒理学应用的中心环节。新的化学物毒性评价策略提出,应该把当前以死亡、突变、肿瘤形成等终点事件(apicalendpoints)为观察指标的毒性效应评价体系,转换为基于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以毒性通路(toxicitypathways)相关生物标志表达异常为观察指标的高通量(high-throughout)毒性效应评价体系。即利用高通量的生物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测定毒作用导致的“通路”或“关键事件(keyevents)”改变,建立相应的细胞预测模型并进行剂量-反应关系的检测,结合环境检测水平和人群暴露状况进行危险度评价,从而开展预防医学现场的推应用,以此为基础提出实际有效的防治措施。这一依赖灵敏快捷的细胞试验进行危险度评价的理念能大大减少动物试验体系所需的花费和时间,因而与转化医学概念相呼应[6]。

为此,近年来,部分学者已经致力于开展毒理学细胞模型的研究,力图以体外细胞取代传统的动物模型,以获得更快速,更具代表性的检测工具和评价手段。例如,Lundberg等[7]于2002年通过成功导入了猿猴病毒40(SV40)的早期区和端粒酶催化亚基———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构建了永生化的原代人类呼吸道上皮细胞,这些永生化细胞可被H-ras或者K-ras致癌基因诱导致恶性转变。在随后的研究中,亦提示出该类细胞株模型对于致癌物的检测可大大缩短细胞转化的间期,从而具有潜在的应用于化学致癌活性筛查的价值。这些研究成果,将为环境致癌物毒性检测带来快速简便的应用手段和工具[8]。综上所述,对于卫生毒理中的基础研究来说,必须在研究过程中始终贯穿转化医学的理念,才能真正实现基础研究成果与预防实践指导间快速有效的转化。

2.2转化医学在营养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从18世纪起源至今,营养学已经从单纯的食品安全和膳食结构的研究开始走向分子营养学的突破期。近年来分子营养学的研究,尤其是对植物化学物的研究更是方兴未艾。如大豆异黄酮,最初是由于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食用豆制品对女性围绝经期症状、心血管疾病、某些癌症有着重要的防治作用而被发现的[9-12]。经过多学科证实其具有类雌激素的作用。随后,其他植物化学物质如番茄红素,花青素,大蒜素等植物化学物质也逐渐通过基础研究阐明其健康促进的功效,而被广泛应用于改善人群的健康状态和辅助治疗各种疾病,使得营养基础研究的成果发挥了重要的保护人体健康的功效。

如果说植物化学物的研究使得营养学领域更为广泛,那么营养基因组学、营养遗传学的兴起使人们对于人类营养的研究更为深入。从实验室到临床,基因多态性的存在被认为是一个许多基础研究成果无法应用于临床实践的主要转化障碍[5]。而对于营养学,这一障碍却恰恰成为营养学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营养素具有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同时由于异质性的存在,决定了不同的个体对不同的营养需求的质和量的不同。参考摄入量、推荐摄入量、适宜摄入量等名词对由基因多态性引起的个体差异已显得不完全实用了。而近年来日渐成熟的生物芯片、蛋白组学等高通量技术则为营养膳食摄入的个体化指导提供了可能。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的常见C677T多态性便是饮食-单基因多态性相互作用的一个经典例子。过去的研究发现,叶酸和神经管畸形、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相关[13]。而MTHFR是叶酸代谢的关键酶之一。缺乏这一关键酶将导致严重或者中度的高半胱氨酸血症。MTHFR有两种多态现象:C677T(A222V)和A1298C(E429A)[14]。在欧洲人中,MTHFRC677T的发生率是0.233%~0.410%。包含前者的MTHFR可降低酶的活性,从而导致在缺乏叶酸的情况下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上升,从而增加神经管缺陷儿童的出生率。

由此可认为,对于携带MTHFRC677T基因的个体,需要补充更多的叶酸,才能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和优生学的预防作用。此外,基因多态性和饮食的相互作用与多种慢性疾病和引起慢性疾病的危险因子之间关联紧密,包括癌症、冠心病和肥胖等[15-17]。国外的一些公司,如Genova和MetaMetrix等,已经开始就基因-饮食的相互作用特点开展专业诊断,为个体的饮食补充决策给予指导和帮助。由此可见,从人群膳食指南到个体化膳食指导的转化,将会是新世纪的营养学发展趋势所在。

2.3转化医学在妇幼卫生学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耳聋是一种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每100名新生儿中就有1名患有先天性耳聋[18]。而我国每年新生听障儿童也多达3余万人。不可忽视的是,遗传因素在所有致聋原因中占有高达60%的比例。如何通过快速、敏感的筛查方法进行产前诊断,减少遗传性耳聋患儿的降生,是妇幼保健的关注重点之一。

近年,我国遗传性耳聋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在中国的遗传性耳聋中的基因位点较为集中。针对这一结果,中国人民总医院聋病分子诊断研究所联合博奥生物有限公司共同研发推出“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检测系统”,为遗传性耳聋的广泛筛查,尽早诊断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手段,同时也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了病因学方面的证据。从2006年到2007年,中国人民总医院进行的515例双盲对照实验中,芯片结果与测序结果符合率为100%,非综合征性重度和极重度耳聋患者的突变检出率为42.41%[19]。从而使得该技术在中国人民总医院、北京同仁医院、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等医院开始得到了应用。这一检测技术能否像唐氏综合症的产前诊断那样灵敏与特异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明。但是,在这个从基础到临床,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儿少预防保健技术的过程是明确的———从临床观察到实验室研究,再根据流行病学的调研结果,协同相应产业共同开发,推出相应手段应用于临床与预防保健。

2.4转化医学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域中的应用和前景2003年的SARS病毒造成的非典型肺炎流行和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发的流行性感冒引起了全球公共卫生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但正是这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出现,为疫苗的基础研究向实际应用的快速转化带来了新曙光:例如,传统的疫苗生产的方法从研发、毒理学和动物研究直到一、二和三期人体试验至少需要数年的时间,而近年来,疫苗佐剂改良、皮内接种节约疫苗用量以及反向遗传学技术和应用重组DNA技术直接细胞培养等研究成果均可大大缩短产品的生产时间[20],而采用鼻腔喷雾的方法也将使接种更简易快速[21],同时由于这些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政府对于疫苗管理审批制度程序化的改革也大大加快了疫苗投入使用的时间。因此应该认识到,以基础科研人员、临床医生、公共卫生工作人员的技术成果为支持,相关企业产业化为依托,多学科共同协作为平台,政府的决策支持为后盾,才能真正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基础研究的成果和科学实践结合,把“转化医学”的桥梁搭建于研、产、学的鸿沟间,实现科学进步、公众健康的双赢局面。

篇4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基础医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R-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056-02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人文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1]。目前,我国的高等医学院校往往重视向学生传授医学专业知识,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然而,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在“生物―心理―社会”新型医学模式下,医务工作者除了能够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还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这对医学生的教育提出更新的挑战。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的医学科学家和教育家吴阶平院士曾说过,“一个好医生应该具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艺术的服务”,三者缺一不可。医生的医德和人格修养是医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体现的是医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格特点。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特殊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医患关系呈现出日趋紧张的趋势,这不仅冲击着整个医疗服务市场的稳定性,而且已成为导致社会不和谐的因素[2]。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发生医疗纠纷7万件左右,医患关系紧张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社会因素、医患双方的认知差异、医患双方缺乏沟通。2014年8月10日湖南湘潭县一产妇因羊水栓塞死亡,引发广泛关注。在此次事件中,院方相关人员和患方家属沟通不够充分、院方应急处置机制不够完善是导致这次严重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此外,事后医护人员出于害怕等原因,离开手术室,留死者在手术台上的做法,缺乏对死者遗体的尊重,更加重了患者家属的不满情绪。一项对医务人员及患者的调查显示,沟通欠佳是影响医患和谐的最主要因素。有些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表现出不愿向患者多解释、不愿多倾听,缺乏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与情感交流,在与患者交往中也不太注重沟通技巧,因而会存在医生在门诊不愿意多听病人的病史,在病房使用简单或命令式的语言等现象。然而,针对上述问题,一味责怪或埋怨医生是有失公允的。我们从深层次分析中发现,出现上述问题与多年的医学教育体系存在缺陷有关,因为无论本科在校教育还是毕业后的医学继续教育,医学生和医生们几乎没有系统接受过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知识的教育及实践,而这些知识储备又与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医患沟通技巧密切相关[3]。由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对象是人,这种特殊性对医生的职业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等医学院校要重视学生的医学基础及临床知识教育,更要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医疗卫生工作岗位的需要[4]。

二、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理论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最主要的途径,医学院校要将人文素质教育的系列课程合理整合到医学教育体系中,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就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形成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并重的新型医学教育模式[5]。高等医学院校可通过“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技巧”和“职业礼仪”等课程加强对医学生医德意识的培养。我国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使医疗卫生事业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同时患者的维权意识在逐渐增强,这些变化都要求医务工作者要相应地增强依法行医的意识,增强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能力。对此,高等医学院校应通过开设“法律基础”、“执业医师法”等课程,加强医学生的法律意识。在学校教育阶段加强学生医、德、法并治教育,这样医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才能从容应对所出现的问题。

除了开设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外,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将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穿插其中。例如,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授课内容选用学科发展史上著名的科学家的事迹或者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启发教育学生,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讲到神经递质这个部分时,教师可引入20世纪初期德国科学家Loewi发现“迷走素”(即乙酰胆碱)的故事。通过17年的执着探索,Loewi终于在1920年首次成功地阐明了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他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医务人员和医学生很容易出现浮躁和急于求成的心理,在基础医学的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这种科学家对知识执着追求的精神,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当然,这种渗入到基础医学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精心组织,合理规划课堂时间。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环节。

(二)实验课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实验课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课的重要补充。作为多门基础医学实验课的实验对象,动物对医学发展的贡献不可忽略,因此,我们在实验课教学中要教育学生善待实验动物,体现人类对生命的关心和爱惜。例如,在实验中合理限制动物的使用数量,规范手术操作步骤,优化实验流程等。这种对实验动物的人文关怀要从规章制度层面上逐渐渗透到医学生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中,使他们在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就树立起爱护和珍惜生命的意识。基础医学的学习阶段,医学生还没有接触病人,实验动物是医学生首先接触的对象,珍爱生命,从正确使用和爱惜实验动物开始做起;严格规范实验动物的使用和操作步骤,培养医学生感受医疗工作的严谨和认真;实验结束后将动物处死后再统一丢弃,更是培养医学生尊重逝者的职业道德。

作为一门形态学课程,实验课在解剖学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尸体标本是解剖学实验课的主要教具。尸体解剖可以让学生直接体会到学习医学知识是多少逝者的奉献,尸体作为曾经活着的人,尽管生命已经结束,但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大部分医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尸体标本时,会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教师应该对此进行细致耐心的解释,消除学生的心理负担。在解剖学的实验课中,医学生应尊重尸体标本,满怀敬仰和科学的态度,认真仔细进行组织解剖,对组织碎片要妥善处置保管,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对逝者的尊重,践行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的伦理道德观。

(三)其他形式的人文素质教育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高等医学院校还可以结合各种宣传平台,如利用广播、板报、校报、特色校园网等宣传先进人物的事迹,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例如,2013年,我校护理学院的李娟同学被确诊患有黑色素瘤。在李娟患病期间,学校利用各种宣传平台举办了“‘捐’‘娟’细流,你我同在”的募捐活动,为李娟同学奉献爱心。2014年2月28日,李娟因黑色素瘤不幸去世,按照她生前愿望,遗体捐赠给母校用于医学研究。李娟的大爱行为在全校师生中引起了强烈震撼,报纸、网络和电视等多种媒体对李娟同学及其家人的大爱举动表示了敬意和感谢,对李娟同学热爱医学、献身医学的崇高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人民日报》以《生命虽逝 梦想仍在延续》为题,介绍了李娟的先进事迹。学生对于这种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典型事例印象深刻,学校可以利用正面的舆论和榜样的力量向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服务患者、回报社会的意识。此外,医学院校还可以开设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讲座,聘请医德高尚的名医或专家为医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讲座;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仁心仁术”的思想品德,让“医者父母心”从口号变成医务工作者实实在在的行为准则。

三、小结

一位合格的医学毕业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医疗技能,而且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从基础医学教育阶段就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将有助于塑造医学生的品德和人格,使其树立基本的医学职业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责任,能够为患者提供医疗和精神上的服务。由于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中国古代把医术又称为“仁术”,高等医学院校应通过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基础医学教育期间就融入医学生的思想和学习中,从而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萍,柳亮,陈罡.在基础医学学科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J].右江医学,2006,3(1):93-95.

[2]周一思,李凯,黄俊,封国生.影响医患关系的不和谐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院,2011,15(9):58-61.

[3]张丽红,李英.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医德心理培育的必要性[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5):62-64.

篇5

医学的发展是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基础的。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将使下个世纪的神经外科发生质的飞跃。综观近几十年神经外科技术发展趋势,诸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MR)、正电子扫描(PET)等检查手段以及导航、血管内介入等治疗手段,究其根本而言,都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密切相关。在下个世纪,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将更趋完美,检查手段(影像)和治疗手段(手术)可以合为一体。神经外科医生能够在磁共振或其他实时动态影像的直接引导下,随时确定病变的切除情况,使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更准确,损伤更少。各种新型人工智能化的手术器械将使手术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完成,真正做到微创伤甚至无创伤。结合高速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远程会诊将由单纯的诊断扩展到远程手术指导。高水平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可以跨越地域限制,使更多的病人受益。

神经系统疾病基础研究也将不断出现新的突破。神经纤维瘤、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神经遗传学病因研究,已证实了特异性基因缺陷和变异。帕金森病、颅内动脉瘤、老年性痴呆、癫痫的基础研究,也正在不断推动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发展。遗传工程的启动拓宽了颅内恶性肿瘤的治疗手段,使之远远超出传统的手术切除、放射治疗以及化学药物治疗的范畴。

微电极刺激器的发明以及神经生长因子的广泛应用,给膀胱功能障碍、障碍(阳痿)的病人带来了提高生活质量的希望。失去视觉或听觉功能的病人也将会重见光明,再次听到小鸟的歌唱。以往因脊柱损伤而导致肢体瘫痪的病人很难有康复的可能,这给病人带来严重的身心损害,给其家庭和整个社会都造成沉重的负担。最新研究成果已证实,人的脊髓神经纤维像其他组织一样,同样具备再生功能。神经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多种能够增强再生能力的细胞因子和神经生长抑制因子的拮抗剂。如今,在动物试验中这些药物的疗效已经初步得到验证。相信使截瘫病人重新站立起来的日子已指日可待了。

随着功能核磁共振(f-MRI),脑磁图等大型神经功能检查仪器的普及与完善,临床医生将在治疗脑和脊髓病变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中枢神经系统物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从而使包括记忆、思维在内的认知功能的研究出现飞跃。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或疾病与外伤的损害,神经细胞将逐步凋亡,从而导致肢体残疾,记忆丧失,意识消亡。近年的研究表明,动物的脑中含有一种原始的胚胎干细胞,如果将其移植到有病变的脑中,这类细胞可以逐渐分化,进而替换受损伤的脑细胞,构建起新的神经网络。另一方面,低温技术、免疫学、器官移植技术不断完善,可使人脑移植不再只是科幻小说中的专利。

新世纪中,纳米技术肯定会给神经外科医生带来各种超精细的手术工具。纳米科技涵盖物理学、化学、电子学、材料科学、微电子技术、计算机以及生物学等诸多领域,正以超乎常人想象的水平飞速发展。人们正在积极研制各种纳米级的电子芯片,希望能够制造出体积比人的细胞还小的电脑。仅仅相当于1米的10亿分之一的纳米级微型机器清道夫将直接进入人脑深处,疏通堵塞的血管,消灭可恶的细菌;或者像蚂蚁搬家一样,不知疲倦地把肿瘤从脑内搬到体外。进一步发展下去,也许会出现可以在分子水平上治疗疾病的基因手术刀,或者是能够自动修复细胞结构缺陷的分子机器人。等到那一天,包括外科手术在内的各种传统医疗手段都成为历史,医学观念将彻底改变。神经外科医生将告别手术刀,在虚拟现实中完成对病人的治疗。您能说这些都仅仅是美好的幻想,可是在100年前,人类登月不也只是幻想吗?

在这个信息的时代,先进的技术成果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地推广。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会有统一的诊疗行为规范。目前欧美、日本等国建立的颅脑损伤救治指南,已显示出诊断、抢救和治疗上的优势。这不仅使专业医生有章可循,同时对相关的专业和学科,甚至对社会医疗保险部门也有指导意义。我国也将会制定出与国际接轨、并适合我国国情的各类神经外科疾病诊疗指南。

社会文明不断进步,使得病人的诊疗思想和要求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现代医疗模式正在由单纯生物学模式向社会一心理一生物医学模式转化。医学伦理学观念不断更新,人文关怀将贯穿疾病治疗的始终。神经外科疾病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有时相当严重,甚至会影响病人的远期生活质量。这就要求临床医生正确评估疾病对病人生存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治疗究竟会给病人带来什么?这是每一个步入场券新世纪的临床医生需要深深思索的问题。

篇6

关键词:超声医学发展趋势教学探讨

引言: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对医学教育中教学工具的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本专业年轻、发展迅速,导致很多高等医学院校的超声诊断学教育未能跟上这种变化,及时调整教育思路,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发生。在影像学专业教学过程中,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其示教课程具有连接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的“桥梁”作用,因此,如何在医学生的示教过程中应用不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其理解并掌握超声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并为进一步的临床实习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打好基础,值得探讨。

一、超声诊断学发展趋势

20世纪40年代,超声技术开始用于人体检查,并研制出了最早的一维超声技术仪―――A型超声仪,从此揭开了超声医学的历史篇章。随之至60年代初,相继研制出了超声光点扫描诊断法―――M型超声、超声显像诊断法―――B型超声、多普勒技术―――D型超声。70年代初,超声被应用于心脏结构的检查。8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成像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其在显示组织的微细结构、血流等方面彰显出了巨大的优势,所提供的诊断信息越来越准确、可靠,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临床医生对超声的依赖越来越大,超声诊断技术目前已成为在临床上应用最为�V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二、超声仪器旁现场示教的应用

单纯的课堂演示和超声图片会让学生感到抽象,不易理解,因此示教过程中超声仪器的现场操作必不可少。常规示教课程中,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学生可认识和熟悉超声诊断仪器,了解超声科的就诊流程和科室概况,以及实际工作中如何操作成像、各个扫查切面的手法和超声诊断仪器上图像的识别,能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很好地结合,提高了学生对疾病的认知能力,更好地掌握超声检查在临床中的基本应用,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但由于现场示教课时短暂,以及示教课上临床科室超声诊断仪器的使用受限,减少了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导致进入临床后需要更多操作技能的培训。

三、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

超声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更需加大对实践性教学重视的力度。要让学生通过见习和实习过程中的观摩、上机操作,亲身体验获取所需图像,即让学生从患者的上感受探头的位置、方向、角度和施加在探头上的力度,以及图像清晰度的调节。这样做可以进一步巩固书本上的知识,使书本枯燥的知识变得具体,加深对图像的理解。同时,学生与患者广泛接触,并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养成良好的医德医风,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1报告书写规范化

超声报告是临床医生诊断患者的依据,更是患者的法律文书。因此,超声报告规范化书写十分重要。超声报告的书写过程是一个思维的逻辑推断过程,超声医师根据影像所见,通过全面分析、判断,然后做出诊断。所以超声报告可以直接反应对疾病的认识,一份规范的超声报告可以给临床医生提供更多准确的信息,也便于学生以后对相类似的病症进行比较。因此,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报告的规范化教育,做到描述准确,层次分明,使报告具有参考性。

1.2加强人际沟通能力培养

人际沟通能力对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及在诊疗时深入了解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十分的重要。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具体可选用医疗实践中具有特点的病例,通过临床跟踪,及时反馈病例情况,展开专题讨论,形成诊断结果。在讨论时,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对于学生的发言,要有专人进行记录,并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师生间的双向交流,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科学思维能力。

1.3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

近年来针对超声造影、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超声引导下活检和介入治疗的科研方向,进行了相关设备的配备和投入。通过申报自然科学基金,来满足医院实验室做动物实验、细胞实验基础研究的资金需求。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学术调研,参加学术会议和课题研究,并向学生介绍超声医学学科的前沿知识、先进成果和发展动态,以开拓学生视野,激发他们的科研意识和科研兴趣。同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等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并完成一些英文摘要及综述的书写。通过这一系列科研实践的过程,促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增强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研创新意识。

四、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课程教育改革策略

1.临床医学生学习超声诊断学的目的

1.1了解超声成像的原理、特点及发展方向,从而能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疾病、不同部位、不同要求正确选择超声检查方法。

1.2熟悉常用超声专业用语,能正确解读、分析超声诊断报告。③能根据临床实际需求,充分发挥超声诊断优势,不断拓展超声诊断应用范围。

1.3了解超声成像的常见干扰因素,并能向患者解释某些组织器官超声检查前特殊准备的意义。

2.高等医学院校应当对临床医学生的超声诊断学教育进行改革

2.1思想上重视超声诊断学课程教育,临床医学生的课程设置需符合医学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2.2编写适合临床医学专业的超声诊断学教材,明确学习目的和内容,完善医学生的知识结构;

2.3将超声诊断学纳入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增加学时及上机观摩、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加强对超声成像的理解和应用体会;

篇7

关键词:医学有机化学 教学 探索 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2(b)-0236-02

有机化学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和系统性为一体的学科。医学有机化学是医学、药学以及生命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衔接无机化学,并为后续的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药物化学、药理学和医学检验等课程提供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医学有机化学的内容虽与化学、化工、生物工程等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大致相同,但教学的侧重点、教学的方法须有所差异,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从以下4个方面谈医学有机化学教学实践中的

1 了解学生化学基础

笔者所在学校的医学专业面向全国招生,而现阶段各省或地区的高考政策不尽相同,部分新生参加了化学学科的高考,因而具有较为系统的中学化学知识结构,同时对基本的元素、物质以及化学反应有一定的认识,这类学生具备较好的学习医学有机化学的基础;另有部分考生,未参加化学学科的高考,在高中阶段学业水平测试之后便停止了化学的继续学习,这部分新生的中学化学基础薄弱,普遍存在概念模糊,对元素、官能团的认知不清以及对化学反应几乎一无所知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困难,课堂参与度低,进一步导致学习兴趣和信心的丧失,最终难以顺利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任务。针对不同生源的中学化学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我们不仅需要在合班上课时考虑班级合理编排,更需要在课堂教学中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同时满足基础较好的学生更高的学习需求。另外,我们尝试适当安排时间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单独进行中学化学的重要知识点的回顾和讲解,将有利于这部分学生跟上该课程的课堂教学进度,也有助于他们对后续课程的学习。

2 引导学生系统建立有机化学知识结构

多数有机化学教材,包括该校使用的医学有机化学教材均按照化合物类型(如烷烃、烯烃、炔烃、芳烃、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糖、氨基酸和蛋白质……)进行章节编排,虽利于学生依据化合物类型建立知识结构,但各章节内容仍稍显分散,知识点较为繁杂,学生掌握不易。为了学生能够从最基本的有机化学概念、原理出发建立完善的有机化学知识体系,我们有意识地加强了绪论部分尤其是关于有机结构和有机反应的基本理论的阐述。比如:绪论中我们介绍有机化学反应包含两个基本的组成:反应物共价键的断裂以及产物共价键的生成。共价键的断裂方式只有两种:异裂和均裂。前者产生自由基,后者产生离子对,两者均为有机反应的活性中间体,大多数有机反应与这两种活性中间体的生成及参与有关,从而派生出有机反应的三个基本类型:自由基反应、离子型反应(亲核或亲电反应)以及协同反应。在后续章节的讲解中,我们将具体反应归属到上述基本反应类型进行讲解。比如:讲解烯烃的化学性质时,引导学生关注碳正离子如何形成、如何稳定以及如何参与化学反应;讲解羟醛缩合时,引导学生关注碳负离子如何形成、如何稳定以及如何参与亲核反应。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够从根本上理解反应,并且能够围绕基本反应的类型及活性中间体,将内容庞杂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并逐步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

3 注重有机化学与医学的学科交叉

有机化学之所以成为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不仅因为有机分子是构成动物、植物体的基本单位,体内的物质转换及能量传递也均与有机化学反应息息相关。在医学有机化学的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入相关的医学知识,在强化对知识点理解的同时,阐释相关的生物学或医学现象,从而提升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在讲解立体化学这一章节时,我们开篇即以“反应停”(沙利度胺)事件为例,让学生认识到确定化合物立体构型的重要性。在20世纪50~60年代,“反应停”在临床上被普遍用于抑制孕妇的妊娠反应,但随之而来的大量“海豹畸形婴儿”的出生使该药物被禁止使用。后来的研究表明,当时使用的药物“反应停”实际为一对对映体混合物,即安全的R构型及致畸的S构型的混合物。通过这一实例,学生自然意识到立体化学对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性,课堂专注度也显著提高。

在具体章节的讲解中,我们还尝试以常见药物分子为例来阐释相关的官能团或者分子片段,做到医学、药学知识与有机化学知识点的融合。比如:在羧酸及其衍生物的讲解中,我们以青霉素等为例向学生介绍了含特殊结构片段――“β-内酰胺”的一类抗生素,使学生对酰胺的理解得以强化。同时,我们还对青霉素的发现、发展和临床应用背景进行了介绍,从而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对医学研究的兴趣。如图1

4 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有机化学虽然是一门经典的理论学科,但是课程讲授中也需要表达有如电子轨道、分子轨道、化合物空间结构以及反应机理、反应历程等较为具象化的内容,因而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培养空间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中,内容的呈现方法还应做到多样而丰富,比如:我们课堂上利用Flas等形式向学生展示反应历程、反应现象以及部分实验的操作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在教学中仍然需要板书课堂内容的提纲和要点,以便于学生课堂记录并迅速把握重要的知识点。

参考文献

[1]陆阳,刘俊义.有机化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篇8

康复医学包含的医学知识理论多,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要求高,涉及的疾病范围广,康复技术多样化以及实际操作较复杂等,致使在教学中,教与学双方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引导式教学法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结合广泛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变成一个个具体而实际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让学生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获得解决问题的答案。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围绕已学临床知识进行独立思考,综合归纳演绎,例如,在讲述“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按教学大纲要求及课堂讲授内容,将此章节按照“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怎样处理和改善”的递进关系,将知识点的重点难点设计成一个个问题,并将授课内容和教学大纲提前发给学生预习此章。授课时通过多媒体展现脑瘫患儿的临床表现,引导学生思考患儿出现临床症状的机理和方法处理。据此,教师提出小儿脑瘫康复的总思路:

①康复评定:包括小儿身体发育、躯体功能、平衡反应、协调能力、站立和步行能力、心理、智力及言语功能评定等;

②估计预后;

③确定康复治疗总目标;

④制定康复治疗的阶段计划与总体计划;

⑤实施具体的治疗计划以及处理这些症状的过程,并多媒体录像和图片演示Bobath法、作业治疗、认知、言语治疗等。通过问题引导,结合多媒体教学,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有助于学生对小儿脑瘫这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为了进一步说明引导式教学法和传统式教学法的区别,笔者曾在教学中进行教学实验,将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2010级中医康复专业120名学生按照学号分为传统教学方法组(60名)和引导式教学方法组(60名),在进行言语疗法、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神经康复技术、肌力增强技术、关节活动技术这六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对两组学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和引导式教学方法,进行对比教学,最后对学生12项指标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引导式教学方法组在概念原理的理解、基础知识掌握、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与传统教学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学生学习兴趣、自学能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分析归纳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综合能力方面与传统教学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我院2011级中医康复本科两个班124名学生,在讲授“脑卒中的临床康复”一章中,按班级其中一个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另一个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讲授,将此章节按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以及“怎样处理”的递进关系,将知识点的重点难点设计成一个个问题,并将授课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成多个问题让学生课前预习并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查阅相关基础知识,授课时结合多媒体教学展现脑卒中的临床表现,课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估。结果表明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及康复治疗技术的掌握运用方面与传统教学无显著差异(P>0.05)。在自学能力、学习兴趣、分析归纳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综合能力方面与传统教学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引导式教学法能较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2加强临床教学见习,引入临床先导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

临床先导教学法(observationteachingdiscussion,OTD)是以理论学习(teaching)、临床观察(observation)、病例讨论(discussion)为中心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临床思维是需要反复思考反复观察并进行必要验证的过程,临床思维在康复治疗的临床决策中意义重大,因此康复专业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临床综合分析能力,由此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医学专业课程量多知识抽象内容广,许多医学生不自觉地采用死记硬背作为主要学习方式,而课堂教学活动也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形成教师灌输式的教学,致使学生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脱节,临床思维能力较弱,笔者在09级康复专业物理因子疗法、运动疗法课程教学时,带领学生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观察典型临床病例表现以及康复治疗,并与患者进行交流以次获得临床信息,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主动学习以解决相关问题,理论教学后以临床病例为切入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此法加强了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3改进教学手段,加强网络教学

在康复医学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与手段展开积极的改进,可提高教学质量,场景式教学、形象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会诊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于康复治疗学的教学过程中。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将现代化技术下的高效教学手段予以充分利用。当前,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网络教学日益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教学传递模式。国家教育部2012年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要求,力求为学生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如何实现信息技术和继续教育的深度融合,关键是发展和采用有效的网络教学模式。笔者在康复专业的教学中,加强网络教学的运用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重庆医科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上和康复教研组教师们将康复医学基础、运动疗法、物理因子疗法、康复治疗学、临床康复学、中医康复学等康复专业的必修课程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教学网站,网络教学为师生互动提供交流平台,教师在网站上公布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教学计划、习题、课程讨论、拓展阅读、课程答疑、师生互动、视频等相关内容,和学生进行网络互动,学生可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复习,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培养学生自我表达、主动学习、利用信息资源和逻辑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并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利用幻灯片、教学视频等相关影像资料等在课堂上展开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4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思路

篇9

关键词:科普从业人员;科技史;科学素养;测评

中图分类号:G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4-0253-04

1 前言

科普事业的发展并非是自身独立进行的,它与社会的经济水平、政治制度、思想意识、哲学文化等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是分不开的[1]。科学史独特的研究视角决定了它在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中可以发挥其它学科无可替代的作用。根据科学素养五维度测评模型[2],科技史是科普从业人员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普从业人员科技史维度科学素养的细化研究,能为科普行业乃至学科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科普从业人员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运用科学原理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以及所达到的科学意识的水平。由科学术语、科学意识、科技社会功能、科技史、科技副作用五维度构成[2]。这五个维度虽然没有包罗科学素养的方方面面,却是基于国内外对“科学”含义的大致共识而来[3],具有较强的相对性、比较性和通约性。由此而设计测评指标和问卷,能对包括科普从业人员在内的各类职业人群开展测评和比较研究。

2.2 科技史

科技史是关于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知识。科技史的创始人、英国著名学者萨顿说过,科技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桥梁,它能够帮助人们获得自然科学的整体形象、人性的形象,从而全面地理解科学、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4]。因而,不同的科学观往往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形成对科技发展历史的不同看法。按照不同科学观的视角,科技史又可分为科技通史、科技编年史、科技思想史、科技社会史、分科史、国别史等等。本文科普从业人员科技史的考察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自然科学发展进程的了解,包含对有关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发展史的了解等;二是对有关科学事实的判断和有关科学原理的判断。对于普通公众来说了解科技史是必要的,对于科普从业人员这样的专业人员来说,科技史更是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

3 研究方法

3.1 科技史维度权重值确定

按照“最小公约数”原则,由“科学”的共识性含义推导出科学素养的结构,分析提出科普从业人员科学素养五维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一种改进型的AHP,即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AHP)并结合专家排序意见来确定各个维度的权重,分别为:科学术语0.20000、科学意识0.33333、科技社会功能0.26667、科技史0.13333、科技副作用0.06667。

结果表明,科技史作为科学素养基础维度之一,与科学术语具有相似的功能定位,两者的权重值也较为接近。为此,本文单就科技史维度作测评研究,以求更深入的研究结果。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修订

科普从业人员科学素养的测评体系,是由多级指标构成的。科学素养作为整体概念构成了测评的顶层目标,维度的选择构成了一级指标,调查问卷的题目构成了二级指标。调查问卷的内容是整个问卷设计工作的关键环节,要根据国情适应性、国际比较性、科普行业特殊性等要求,设计具体的问卷题目内容。题目的来源和构思主要考虑3个方面,一是我国历次科学素养测评中使用过的调查题目,这样的题目便于理解及与其他测评的衔接;二是国外科学素养测评通常采用的国际通用题目,这样的题目能够从某些角度与国际对照;三是基于本课题研究目标而新编的题目,这样的题目能够根据测评需要反映目标要求。当然,对前两类题目的选取,也是要从中选出符合科普职业特点的相关题目,这是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

3.3 样本选择与资料收集

本研究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法,样本选择涉及多个单位,主要有:科技主管部门、中学、高校、科研院所、科学技术馆、自然历史博物馆、国土资源博物馆、湿地类博物馆、专业科技博物馆、水族馆、天文馆、自然保护区、文化宫、活动中心、动物园、植物园、标本馆、图书馆、农业科普基地、其他类型科普基地、非科普行业等各类型科普单位。此次问卷共收集有效访问样本数630份,其中科普从业者524份,非科普从业者106份。

4 结果与讨论

4.1 测评的综合结果

调查形式采用了集中式问卷调查与限时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科学素养的分值,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得出。我们在设计题目时基本上考虑到答案的唯一性,因而问卷题目的答对率去掉百分比的单位就是一个无量纲的分值,再用这个分值乘以相应维度的权重后经加权计算,就可得到科学素养的综合得分。

测评结果表明,在科W意识维度上,科普从业人员和非科普从业人员的综合得分分别为69.90、67.45,在科技史维度上,科普从业人员的综合得分略高于对照人群,但是两者得分都不高。科普从业人员在科技史维度上没有显现出其专业优势,与其他职业让人群相当,这说明科普从业人员亟需加强科技史方面知识的学习。

表1表明,科技史维度的试题也有一些特别之处,在第1题采用了一道4选项的系列题目,这是考虑到各学科知识面而设计的。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科普从业者对科技史维度13个问题的测评,答对率超过60%的只有3个,仅占到问题总数的23.08 %。因而从总体上看,科普从业者对科技史的认知程度亟待加强。

4.2 科技史各指标的测评结果比较

4.2.1 请您判断以下几个说法是否正确

(1)古希腊自然科学最大特点就是自然科学知识与哲学思想交织在一起。

表2表明,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组人群认为“古希腊自然科学最大特点就是自然科学知识与哲学思想交织在一起”的正确答对比例都很高,分别达到93.70%和87.74%,说明对古希腊自然科学的基本情况认知程度普遍较高。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科普从业者与对照人群存在显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科普从业者在该项指标的测评上略高于对照人群。

(2)19世纪末,物理学上出现了三大发现,即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

表3表明,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组人群认为“19世纪末,物理学上出现了三大发现,即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正确答对比例都较高,分别达到68.89%和70.75%,说明人们对近代科学发展的认知程度普遍不低。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科普从业者与对照人群无显著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3)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表4表明,两组人群认为“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是错误的正确答对比例都很低,分别只有66.60%和67.92%,说明人们对古希腊科学家名言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科普从业者与对照人群在该项指标的测评上没有显著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4)英国科学家布朗是同位素的发现者。

表5表明,两组人群认为“英国科学家布朗是同位素的发现者”是错误的正确答对比例都不高,分别只有57.63%和59.43%,说明对近代科学一些重要发现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科普从业者与对照人群在该项指标的测评上没有显著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4.2.2 请问以下哪一位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表6表明,两组人群认为“近代科学之父”是伽利略的正确答对比例都很低,分别仅有53.44%和54.72%,说明对近代科学兴起历史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科普从业者与对照人群在该项指标的测评上存在显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科普从业者在该项指标的测评上高于对照人群。

4.2.3 请问您知道近代科学诞生至今大概有多少年

表7表明,两组人群认为“近代科学诞生至今”大概年数是400多年的正确答对比例都很低,仅有26.53%和19.81%,说明对近代科学诞生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缺乏哥白尼革命的知识。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科普从业者与对照人群存在显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科普从业者在该项指标的测评上高于对照人群。

4.2.4 请问您知道电磁波是哪位科学家发现的吗

表8表明,两组人群认为“电磁波的发现者”是科学家麦克斯韦的正确答对比例都较高,分别达到63.93%和58.49%,说明对电磁波历史发展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科普从业者与对照人群在该项指标的测评上存在显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科普从业者在该项指标的测评上高于对照人群。

4.2.5 请问发现太阳系行星运动规律的科学家是

表9表明,两组人群认为“发现太阳系行星运动规律的科学家”是开普勒的正确答对比例都很低,分别仅为50.00%和53.77%,说明对经典天文学和力学历史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科普从业者与对照人群存在显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科普从业者在该项指标的测评上高于对照人群。

4.2.6 请问您知道以下哪一位是经典遗传学阶段的著名科学家

表10表明,科普从业者认为“经典遗传学阶段的著名科学家”是孟德尔的正确答对比例较高,达到56.49%,说明科普从业者对经典遗传学历史的认知程度比较高,而对照人群的答对比例仅为54.72%。统计检验结果也表明,科普从业者与对照人群无显著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4.2.7 请问您知道著名的四体液说是谁创立的医学观点吗

表11表明,两组人群认为著名的“四体液说”是希波克拉底创立的医学观点的正确答对比例都较低,分别只有45.61%和44.34%,说明对古希腊医学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科普从业者与对照人群无显著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4.2.8 请问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的大事

表12表明,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组人群认为“显微镜打开了微观世界”不属于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的大事的正确答对比例都很低,仅为 16.41%和17.92%,说明对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大事的认知程度普遍不高。统计检验结果表明,科普从业者与对照人群无显著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4.2.9 请问您知道第一台电子显微镜是什么时候问世的吗

表13表明,科普从业者认为“第一台电子显微镜”问世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的答对比例比较高,达49.81%,而对照人群的答对比例仅为45.28%。统计检验结果也表明,科普从业者与对照人群存在显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科普从业者在该项指标的测评上明显高于对照人群,说明科普从业者对电子显微镜技术比一般公众有更高的认知程度。

4.2.10 请问您知道是哪几位科学家因为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一起获得1962年度诺贝尔生理W或医学奖的吗

表14表明,两组人群认为克里克和沃森、威尔金斯“因为发现DNA双螺旋结构而一起获得196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正确答对比例都不高,分别只有33.78%和40.57%,说明对DNA双螺旋结构发现历史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统计检验结果也表明,科普从业者与对照人群存在显著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科普从业者在该项指标的测评上高于对照人群。

5 结语

调查结果表明,科普从业人员的科技史素养普遍较低,这可能会成为推进科普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在科技发展史方面,科普从业人员的总体认知程度较低,特别是对古希腊医学的了解和把握、对近代自然科学诞生阶段的大事以及科学史上的一些重要发现等的认知程度还有待大力提高。对科普从业人员来说,掌握科学传播事业的发展规律,学习、认知、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都离不开对科技史的了解和把握,这也是实现科普创新发展的主要根源之一。因此,大力加强科技史教育,是科普人才培养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调查结果表明,科普从业人员对科技史的认知程度与对照人群相近,两者都偏低。主要的原因可能是与我国文理分科过早的教育现实相关。科技史是典型的文理交叉、融合、渗透的学科,而文理分科过早则会造成学生知识结构残缺,过于重视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这就必将造成科技史认知的缺乏。因此,要改革大学课程、成人继续教育课程,首先是科技史教育是当务之急,普遍开设科技史课程,也是最佳的补救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徐祥运,张祖贵.科学技术史教育的重要性[J].科技导报,1997(2):29-30.

[2]王可炜.羊芳明.公众科学素养与职业差异性[J]广东科技,2011,20(24):22-24.

篇10

鲁超(安徽医科大学医学系,安徽合肥230032)

〔摘要〕医德教育是培养医学生人格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将来医务人员的

质量.在目前市场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下,医德教育效果受到医德教育自身规律,校园文化氛围,社会与家

庭教育环境,医德课教育形式等客观因素和医学生思想状况,心理发展规律等主观因素影响.只有正视这些

事实,不断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才能开创医德教育的新局面.

〔关键词〕医德教育;效果;相关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565(20__)06-0031-02

医德是医务人员从事医疗服务的思想指导,行为规范,

也是调节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及医务人员与集

体,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总和.1医学生医德教

育是为培养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使其在将来的

医疗活动中能自觉遵循医德义务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

施加道德影响的活动.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不断冲

击,市场经济中的某些东西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

域.对医学生医德养成带来更多的冲击.高等医学院校如

何对大学生进行医德教育,成为目前教育界,理论界着力研

究的热门话题.本文就影响医学生医德教育效果的相关因

素进行分析,并寻求解决途径.

1影响医学生医德教育效果的客观因素

111医德教育自身规律

医学生医德教育有其内在规律,只有切实把握好其规律

性,并按规律办事,才能使医学生的医德教育起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11111医德教育的长期性医学生医德教育是高等医

学院校的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工作,它将贯穿于医学生学

习医学知识的全过程中.医德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日

积月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因为,一个人的思

想在社会生活中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当这种干

扰和影响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部分的以致完全改变人们的

固有态度,并必须反映到其行为倾向上.医德教育应伴随医

学生始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能因为对医学生曾经进行

过医德方面的教育而放松要求,必须坚持在医学生学习的过

程中不断"强化",以巩固已有的教育效果.

11112医德教育的阶段性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应把

握医学生认知的规律,分阶段采用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方式

来进行.对于刚刚跨入医学大门的新生,应该结合其对医

〔收稿日期〕20__-08-23

学的热爱,开展专业思想教育,全面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

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其对医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以

在专业教育中全面渗入职业道德教育,并与思想道德教育结

合在一起,重点培养学生学好知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而对

于高年级的学生,即将面临实习和就业,是医德训练的最关

键时期,应着重抓好人道主义教育,医疗卫生形势教育,敬业

爱业教育及医德规范教育,通过临床实践过程中的医德训

练,逐步把医学生的医德教育转化为医德规范和医德习惯.

112校园文化建设

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良的学风,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

医学生的思想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人的良好的医德的养

成,除了树立高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加强医德思想学习外,

营造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医德氛围是必要的.随着市场

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医学生价值观念和价值取

向趋于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可以"净化"社会大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促动作用.高等医

学院校应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举办人文学术讲座,

艺术选修课,社会实践,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

动来提高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时可以积极开展以爱国主义

教育,人生观教育为目的的医学史教育,让医学生在了解祖

国医学发展的光辉历史及医学专家的医德典范过程中,树立

勇攀医学高峰,报效祖国,服务于人民的决心.同时开展以

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

精神.

113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

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特殊部分,它的形成与发展取

决于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受社会生产力

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生活方式等因素制约.医疗

职业道德也体现了社会对这一行业的群体要求.医学生由

于其思想可塑性,经济的非独立性,其医德教育在很大程度

—13—中国医学伦理学20__年12月第15卷第6期

上受到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制约.几年来,由于市场经济

"趋利"观念的影响,人们对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逆反心

理.导致医学生在思想观念中凡是与思想教育有关的内容

都简单的进行排斥.认为高校医德教育无非是政治说教,不

感兴趣,加之近年来医疗卫生系统一小部分医务人员对自身

职业道德缺乏自律,都对医学生医德教育产生不少消极影

响.但从总体看,教育界与社会逐步认识到社会,家庭教育

医学生在成才中的作用.通过实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

方式大力开展公民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社会公德

教育,逐步提高了整个社会的公民道德水平,强化道德信念,

从而为医学生医德教育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14学校医德教育课

李桂枝等4研究表明:医学院校医德课普遍存在教学内

容枯燥乏味,方式呆板,形式单一及授课教师素质欠缺,教育

方法沿用传统的"单纯灌输"的方式,使学生不能认同,是导

致学生对医德教育产生逆反心理的直接原因.高等医学院

校应根据年轻大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思想丰富的特点,在医

德教育中采用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更易于得到学生的认

同,有利于改善教学效果.

2影响医学生医德教育效果的主观因素

211医学生思想发展状况

医学院校由于学科背景较为单一,专业学习任务较重,

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课,轻视人文科学,重医技训练,轻

人格养成问题.认为只要掌握好医学专业知识及加强临床

技能训练,就能成为一名好医生.而对于其职业素养,世界

观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的医德教育课,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存

在不同程度的轻视.加之市场经济条件下,医学生的人生

观,价值取向趋于表层化,更加深了医德教育的难度.

212医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医德教育只是外部条件,必须通过医德心理内化作用才

能奏效4.医学生在接触医学,学习医学及运用医学知识服

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同时,其对医疗职业道德规范的认

识,认同有一定的心理发展规律,一般低年级多表现为求知

欲强,心理阻抗小;高年级学生表现为思维理性,理解能力强

的心理认知特点.这也就要求对医学生医德教育要善于根

据医学生心理变化的特点,心理状态,调整教育的方法及教

育内容.

3提高医学生医德教育效果的方法与途径

311全面提高教育者自身素质

随着社会信息化,思想多元化,医学生价值取向趋于表

层化的进一步发展,医学院校医德教育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

增加,这对医德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

,教育者自身要具备较高的素养,要具有坚定的为社会主义

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人才的政治立场.廉洁奉公,乐于奉献的

思想情操和甘当人梯的个人道德修养.成功的教育者往往

是德高望重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充满激情的投入到教育活

动中去,才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其次,教育者应

当努力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充分利用医学生专业崇拜心理

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再次,教育工作者应具有广博的知识,

这样才能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深厚的医学知识或边缘学科知

识.将枯燥的医德理论融入到现实的可操作性的问题中,以

提高医学生自觉接受医德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

312转变教育观念,注重对医学生医德信念的培养

从医学生思想发展规律出发,分析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

从众心理,逆反心理,思想单纯,具有正义感等特点,引导其

完成由医德认识向医德情感,医德意志,医德信仰升华的心

理过程.在教育的方式上,要改革原有的"硬灌"教学方式.

当然在目前的形式下,我们不能否认医学生医德教育中"灌

输"依然是一种重要的手段,也很有必要,但"灌输"不等于

"硬灌",要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情况下,寻求有效的"灌

输"方法.在教育的内容上增加人道主义内容,教会学生用

仁爱,正义的观点去审视,认识医疗服务活动.

313在专业教育过程中全方位融入医德教育内容.

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医德教育内容,具有其他教育方式无

法替代的作用.高等医学院校要注重培养专业教师树立教

书育人思想,认真寻找专业教育与医德教育的结合点.根据

所讲授课程的内容,结合学科特点巧妙的实施德育教育,基

础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人道主义精神如在解剖

课中介绍前人捐献遗体的崇高行为,培养学生献身医学的决

心;在实验课中,培养学生对实验中的动物的仁爱之心;在临

床课教学中结合医德典范,医学名家的先进事迹教育学生.

这样才有利于医德教育"入耳,入心,入脑".

〔参考文献〕

1刘求梅1新形势下医德教育观j1中国医学伦理学,

20__,1:48-49

2马克中1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相关因素分析j1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__,15(4):109-111

3李桂枝,赵书云1加强医德教育改革,消除学生逆反心

理j1承德医学院学报,20__,18(2):170-180

4吴亚芬1德育与心理学的融合j1道德与文明,1995,

(5)

5程乐森,姜维茂,徐玉梅等1应注意对医学生医德信念

的培养j1中国医学伦理学,20__;76(2):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