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2: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篇1

【关键词】课堂教学 常用方法 科学思维能力

多年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趋势。我们的教学方法必须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提倡创造性思维教学,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流畅、变通、独创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等。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是各种能力之核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关键是要教给学生科学思维的具体方法。

1.比较法和归类法

1.1比较法 这是一种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以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法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

比较法通常采用两种方式:

一是同时比较。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有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是前后对比。通过比较,不仅可以使学生“温故而知新”,而且提高学生分析和判断能力。

1.2归类法 这是一种按照一定的标准,把事物的本质特性抽将出来,以区别于具有另一种本质特性事物的思维方法。

生物学通常采用两种归类法:

1.2.1 一是科学归类法 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这种归类法,因客观地反映了生物本质的特性,有助于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生物的本质特点。

1.2.2二是实用归类法 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比较法和归类法是互为前提的。一方面只有通过比较,认识生物的异同点后,才好进行归类;另一方面只有把生物进行归类,才好进行比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无疑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2.分析法和综合法

2.1分析法是指把事物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属性)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法是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属性)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

2.2分析法和综合法是生物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是培养学生思想能力的重要方法,两者紧密联系,不可截然分开。在实际运用时,一般采用三种方式:一是先综合,后分析;二是先分析,后综合;三是边分析,边综合。每种方式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优点和不足,因而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来选择。这三种方式在实际运用中,也不是泾渭分明的。一般而言,对中学生以采用边分析、边综合的方式为佳。

3.系统化法和具体化法

3.1系统化法 这是把几种有关事物或材料,归出一定的顺序,纳入到一定的体系之中的一种思维方法。实际上,知识系统整理的过程,就是学生对知识深入地理解,灵活地掌握,牢固地记忆的过程。

3.2.具体化法 这是指把已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或用实例来说明理论知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4.抽象法和概括法

4.1抽象法 是把事物的共同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抽取出来加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法可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种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抽象。

以高中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为例,它涉及到真核细胞、染色体、DNA分子、RNA分子、基因、“转录”、“翻译”、“中心法则”、脱氧核苷酸、遗传信息、遗传密码、氨基酸、蛋白质、遗传性状等诸多知识。它们都是十分重要而又高度抽象的。但是,这多半是属于非本质的抽象而已。

其本质的抽象仅两个字:基因!因为:基因才是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功能和结构单位;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能复制、能重组、能突变等)DNA分子的片段;基因由成百上千个4种脱氧核苷酸排列而成;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代表着遗传信息等。生物的性状遗传是通过基因脱氧核苷酸序列来传递信息和表达遗传信息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讲授生物遗传的3条基本规律,就是讲基因在传种接代中的活动规律;讲授生物的变异,主要讲的是基因的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既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又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见,基因才是真正本质的抽象,务必使学生清楚明白。

4.2概括法 是把抽象出来的事物共同的非本质性或本质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是两种水平层次的:一种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也叫感性概括;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也叫理性概括。

仍以遗传的物质基础为例,涉及到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染色体的同源与非同源;DNA分子和RNA分子的关系;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的异同;氨基酸种类和蛋白质种类之繁多;生物性状之纷杂等,实均为非本质属性概括之范畴。

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随着染色体“行为”的变化(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非同源染色的自由组合;非姐妹染色体单体间部分的交叉互换)而引起的基因“行为”之变化(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上基因的互换),即有关基因的特性,包括独立性、分离性、随机性、变异性以及基因遗传的表达等,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生物之所以形形,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其根本原因在于基因多样性和特异性。

抽象法和概括法也是互为前提的,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有意识地对知识进行抽象中以概括,在概括中以抽象,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有益处。

5.归纳法和演绎法

5.1归纳法 是从特殊到一半的思维方法,即根据大量已知的事实,作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5.2演绎法 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即从一般的原理出发,去认识特殊事物的方法。

归纳法和演绎法在生物教学中经常使用.使用得当,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客观分析事物的片面性、形而上学都有裨益。

篇2

关键词:科学实验;思维能力;实验教学

初中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最有效的途径。《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由于7-9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因此教师要重视科学思维的培养。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事实和科学结论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模型,因此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和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形成质疑、反思的科学思维习惯”。如何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本文从课堂实验的视角,对教学中的一些实践进行了思考,提出几点具体做法。

一、理解“实验模型”,促进学生记忆

由于科学问题源于生活,而学生的学习主要集中在课堂,其学习过程可表示为:真实情景(问题)――实验模型(模拟)――抽象理论(原理)――相关情景(应用)。其中实验模型起到承上启下的核心作用,所以,只有真正理解模型结构(即条件与问题、现实与实质的关系),学生才能在有意义的思维路线上进行探究。如何才能有效地让学生理解模型的内涵,教学中应突出以下两点:

1.从需要出发建立实验模型,激活学生思维

在教学实验中,所有的实验模型往往是由教师提供的。教师重点关注的是如何使学生运用教师给定的实验模型解决问题,但是往往忽略了模型建立过程的理解环节。实际上,这种忽略不仅仅是削弱了学生对引入模型过程的认识,而且也不利于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所以,当学生认识模型与自主建立模型有困难时,教师应该意识到这是否是由于自己在一些操作环节上的忽略所造成的。要解决这一困难,必须要让学生体验到模型建立的整个过程,由扶到放,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思考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关键因素,可以选择什么等效因素替换,让学生经历设计、评价、反思、完善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例如“流体的压强”教学片段中,在教师出示的飓风破坏等级的背景资料中,学生形成了空气流动速度越大,气压越小的猜想。

师:哪些因素需要模拟来代替呢?

生:屋顶,风。

师:选择什么器材?

生:可以用白纸模拟屋顶,用嘴吹气模拟气流,同时控制嘴吹出来的气流,大小进行对比即可。

(教师给予肯定,并实验验证。)

师: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替换白纸和用嘴吹气来进行实验?

生:可以用塑料膜、细线悬挂两个轻质物体(泡沫、乒乓球、气球等)来代替白纸,用电风扇、注射器、吹气后的气球等来代替嘴吹获得气流。

让学生从需要的角度去理解模型,有助于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激发。虽然学生最初的思维漏洞比较多、范围也比较狭窄,但经过长期的积累,在方法内化的同时,也为自主创新奠定了基础。

2.从模型出发演绎问题情景,开发灵动思维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是围绕某一个知识点提供一些相似的情景加以模拟应用。实际上这种做法存在很大的弊端,学生由于受到了教师的暗示,只要机械地代入与模仿也可以获得正确答案,并非一定要自主弄清需要什么原理或信息。但实践中一旦面对新的情景,学生就会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克服这一困难要从模型出发,突出模型对于生活情景的演绎过程这一教学环节,有效强调学生自己去发现,运用比较和类比的思维方法对生活经验加以分析,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理解,并使学生在非逻辑思维即“直觉”方面也能得到训练。

例如杠杆教学,以生活中的扁担为情景,引导学生经过抽象思考建立杠杆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探究得出平衡条件原理。此时,笔者并没有急于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练习。因为对学生而言,并没有理解直尺也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型,铁架台上的那把能转动的直尺也是杠杆。在他们的感知中,生活中的剪刀等机械和眼前的这根直尺差异实在是太大了。在教学实践中,增加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从模型出发寻找这把直尺所能代替的生活情景,并把模型上的支点、作用力、力臂等要素与生活情景进行一一对应分析。学生在自主思考后,几乎想到了啤酒扳、跷跷板、剪刀、指甲钳、煤钳、塔吊等教师所能想到杠杆原理在生活中的体现,同时,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信服了模型所代表的普遍意义,为后续学习储备了必要的经验。

二、重视“实验因素”,培养整体分析能力

教学中,经常会碰到学生胡乱猜测的情况,或者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中顾此失彼的现象。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一个科学现象中往往牵涉到多个科学量,这些科学量中与问题的本质既有相关联的量,也有无关联的量;既有主要变量,也有次要变量。由于学生缺乏对问题进行整体认识的习惯与方法,同时教师以自己的思维水平和知识储备为基准,课堂中只片面追求相关因素而省略了无关因素的探究,造成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学生问个“为什么”或“怎么样”,总问不到关键处,也说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培养学生整体分析一个科学问题中涉及的科学量,是学生能进行合理的猜测与设计可行性实验的有效手段。

例如,浮力的教学实践。在定量实验并记录表格中的数据后,让学生猜想影响浮力大小物理量有哪些?在下面表格数据的指引下,学生较为统一的归纳出了三个因素:①物块浸入液体的体积;②液体的密度;③浸入液体深度。

到此分析仍是片面的,实际上学生心中还有较多困惑,诸如物体形状因素。而这些困惑的存在,也必将为以后的学习造成障碍。此时,引导学生以浮力这一物理量为中心,完整分析它周围的相关物理量。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列出物体的体积、形状、质量等因素。对于这些因素,有些通过理论判断就能加以排除,而那些不能作出准确判断的因素,设计对比实验加以探究。最后,从实验中学生归纳出了ρ液、V排这两个关键因素。

三、拓展“实验案例”,探索实验衍生趋向

实验能力的最终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具有独立的设计能力和一定的探索能力。通常的课堂实验大都是“填鸭式”的,即教师与教材设计好了一切,为保证实验正常进行,学生只管“照方抓药”,根本谈不上独立思考。若能对课本实验进行变化衍生,也能很好地达到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1.改变实验控制条件衍生新实验,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课本实验是在控制一定的因素,保证排除外界的干扰的情况而获得的正确结论。所以,有时只要对某一实验条件加以改变,就能衍生出新实验,而新实验可以与原实验大相径庭。

例如,在气体密度知识的学习中,基于学生对课本中CO的灭蜡烛火焰的实验认识,笔者将“向烧杯中倒入常温CO”这一实验条件加以改变,提出了这样一个设计:一只大烧杯倒扣在一高一低的两只燃烧的蜡烛上,观察哪一支蜡烛先熄灭。实验以前,学生们一致认为是低的一支,然而实验结果却出乎意料,形成了剧烈的认知冲突。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比分析了两个实验的控制条件,在对一氧化碳是上升还是下降的核心思考中,找到了气体密度与温度条件的关系。

2.改变实验器材衍生新实验,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课堂实验中,有时会因为准备不足,遇到实验器材缺损,或实验器材型号不能相互匹配,或只有一些其他的器材的情况,教师要灵活处理,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的条件设计出一些新的实验方法,解决原有实验所需解决的问题。有时只要通过增减或替换实验器材的方法就可以衍生出新的实验,从中培养学生设计新实验的能力。

例如,测定小石块的密度实验中,如果选择较大的石块,使得石块不能顺利浸入量筒。在不能换取大号量筒或敲碎石块的条件下,怎样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设计方案,进行密度的测定。在笔者的诱导下,学生们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解决方案:将石块浸入烧杯中排水,在烧杯壁上作好记号,然后取出石块,用量筒中的水来补充至记号所示位置,从而用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来替换出石块的体积。成功实验后,笔者进而要求学生不使用量筒,可但以增加刻度尺,设计方案测定石块的体积。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后,设计出新的实验:用刻度尺测量排水后烧杯中液面上升的高度,再利用细线绕烧杯一周,由周长换算得面积,并根据数学公式计算小石块的体积。仔细分析,此方案设计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大大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抓住“实验外象”,剖析原因实现生成

为了取得正确的实验效果,教师很少给学生思考机会以解决实验中所产生的意外问题。实际上这仅仅是考虑到“教”的需要,忽略了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忽视实验的意外现象,也扼杀了教学的生成空间。教师要关注一些实验中产生的意外的问题,给学生一个强烈的反思的机会,能有效促使他们开展积极的心智活动。

1.用次要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

其实演示实验的主要现象,教材或实验手册上已有较完整的描述,若学生已预习过再实验,探究实验实际已变为验证性实验,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功效大为减弱。若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全方位观察,让学生注意到除书本描述的现象之外,还可能有其他一些意外的现象,并对此加以探讨,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使思维活动向更深层次拓展。

2.用失败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探究实验难免会有失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对课堂的知识目标的达成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所以,教师往往会以实验存在误差等理由加以掩盖。事实上,失败的实验提供了一种具体生动的问题情景,由此引发的思考是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如能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实验成功的条件与原来的不足,从失败中再研究,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思维的方法与态度,其作用比起教师只做成功实验要大的多。

综上所述,只有基于“学生主体发展”的这一教学理念,以实验为载体,创设出多种机会,才能让学生在亲身参与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获取事实证据,检验自己的想法和科学理论,真正实现动手与动脑的结合,在有意义的学习体验中,逐步发展智能,内化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想象;质疑;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教育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和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发挥语文学科的思维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是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主要内容。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呢?

1.营造课堂和谐氛围,培养学生创新个性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创新思维只有在自由自在的思维空间才能孕育诞生,培养学生乐于创新的个性,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环境。

1.1 正确对待学生,发现其闪光点。

在教学中,教师的情感起着引导和激发学生开拓创新的作用。我首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每一名学生,坚信每一名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赏识他们的言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尊重别人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由于身体、环境、家庭背景的差异,成绩不好、调皮捣蛋的学生各校各班都有。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面向全体,要注意不同程度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不仅把目光对准学优生,同时也关注学困生,给予他们信任和鼓励,不断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思维活跃,学有所获。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有所提高,获得知识,增长能力。

1.2 科学对待答错或“插嘴”的学生。

教师要宽容学生的不成熟和学习中的错误,鼓励学生在尝试错误中学习,避免引起儿童害怕的压力。有些学生答错题,答得牛头不对马嘴,惹得同学哄堂大笑。这时教师不应简单地给予对或错的评价,而应深入思考该生的回答中有无创新的成分,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能源”。

课堂上,常常有些学生爱“插嘴”,扰乱了鸦雀无声的课堂秩序,很多教师往往不予理睬或者加以训斥。事实上,课堂上“插嘴”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的,情不自禁而主动发言。学生的插嘴常常体现了求异思维、创新精神。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明确告诉学生:提问的大门随时向你敞开,你有疑问尽管提出来,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分析解决问题,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锻炼求异思维、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2.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想象是人类创造活动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语文教学一旦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学习活动便会情趣横生,引人入胜。

2.1 巧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力。

人的想象力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一个良好的情境对于激发人的想象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譬如在《荷花》一文的教学中,我先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激趣导入,再配着乐曲富有感情的诵读,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荷花的动态美。随后出示荷花图,让学生欣赏后用词语描绘看到的荷花。如此激情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让学生进入积极的状态。

2.2 抓住“空白”,引导学生想象。

空白思维,渗透于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课程中的“空白”,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用想象填补“空白”,可以获得对作品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譬如,在教学《小姗迪》一文,利用“空白”填补的方法,我精心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请学生想象小姗迪被马车轧坏身子以后,在血泊中寻找硬币的情景。

小姗迪的伤情如何?他是怎样拖着受伤的身子回来的?以及假设小珊迪如果不退还那13个便士,他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等……抓住这些细节,引导学生开展合理想象,使学生感受到了饱受饥寒的小姗迪的美好品质,明白了做人就要像小姗迪那样诚实、善良。

3.引导学生质疑求异,培养创新意识

要大胆鼓励学生说“不”,支持学生求新、求异,并敢于说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只有敢疑、多疑、善疑,才能从疑问中不懈地寻找新办法、新答案,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逐渐发展起来。

3.1 设计提问,启发质疑。

质疑就是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质疑是创新活动的开始。小学生发现了问题,创新思维或活动就有了方向。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创设质疑情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比如在执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针对“阳光千万缕”,我提示大家思考“什么叫千万缕;阳光无处不在,为什么会出现千万缕”;学生开始思考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随即我又趁机进一步引导:“既然千万缕阳光能照射到草地上,那怎能说森林被封得严严实实?”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学会了抓住语句,从“什么”、“为什么”等思维角度去质疑的方法,从而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3.2 变通思路,注重求异。

所谓求异,即不苟同于传统的或一般的答案或方法,常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应该说,创造性潜能是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的。一个人的创造性无法展现的原因,不是因其没有这种潜能,而是因为受到外部条件或内部因素的限制,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和开发所致。

在课堂上,老师不应拘泥于教学参考书的模式而对学生各式各样的答案予以否定,而应听取学生不同的见解。如果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变通思路,引导学生变换角度思考,那么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有益的。

综上所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但教师必须彻底更新教学观念,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努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让学生敞开思路。只有这样,语文课教学才会生动活泼,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候典慈.以创新为灵魂实施语文创新教育[J].教育探索.2005,(6).

篇4

1.抛出疑问,让学生主动思维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思维和激发求知欲望,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会思考,思维就无法积极主动地展开。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富有创新意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求欲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直观、生动的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多渠道观察认识、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帮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原理和方法,获得新知识,形成新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学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有利于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讲NH■的实验室制法时,为什么是用固态的铵盐和碱来制备?通过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与积极性。

2.积极质疑,让学生喜欢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提出启发性问题和质疑问题,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让学生思考、分析、比较,设计或改造一套比原来更完善的方案。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材中《盐类的水解》这一节:

提出质疑:为什么纯碱是盐却叫“碱”?

分析:想找出规律,就要多进行探索实验。

设计:分组设计,找不同类别的盐类物质进行酸碱性测定。

分组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均收到良好效果。

通过上述实验操作设计,学生找到了盐类水解的规律,很有成就感,激发了积极思维的欲望。

3.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者成功的内驱力。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的灵感。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化学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化学思维积极性的高低。教师可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利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在讲金属钠时,做了一个钠与水反应,现象很多: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的使用早已进入课堂,CAI多媒体课件集声、光、色、像等视听俱佳的素材为一体,图文并茂,具有信息的广泛性、传播的高效性、形式多样性的优势。利用CAI课件创设教学情境,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可通过拓宽情景打开学生的思路,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具有独立的情感活动,具有求异思维和发现能力,具有创新思路。

4.动手实验,让学生自觉思维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其他化学教学内容和形式所不能代替的特殊作用。

4.1通过实验反应原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验原理”即是反应原理,指的是每个具体的化学实验,反映了或说明了或推断了什么样的物质发生何种变化的理论。可以从以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①变化实质――选用哪些化学物质?发生什么特征的反应?属于何类型的变化?结果如何?为什么得到这样的结果?

②反应条件――实验时应选择怎样的物质的状态、变化温度、压强或催化剂?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条件?

4.2通过装置原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装置原理”指的是为了达到某个具体实验的目的,应当选择的何种仪器、何种设备、采用何种组合连接方式,可以从以下方面引发思考:

①仪器选用――根据实验原理,对特定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应选用哪种量取,混合反应,加热,除杂质,检验,干燥,收集,吸收,分离,缓冲(安全)的仪器?为何选用这些仪器?

②连接顺序――为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选用的仪器应采取怎样的连接顺序和安装与拆除的先后顺序为何要这样?不遵守此顺序会带来何不良后果?

5.针对训练,让学生多样思维

5.1分析、比较思维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新知识不断涌现,新概念不断引入,这些知识和要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师应经常将易混淆的概念有意识地提出来让学生展开思索,进行比较,使学生掌握概念的精髓,将错误扼杀在萌芽之始,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

例如: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都是容量仪器,都能量出一定体积的液体,所以学生使用时容易混淆。只有引导他们从容量范围、刻度规格以用形状对精确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各自特点,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每一种仪器的用途,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哪一种仪器。

5.2抽象、概括思维的训练

信息的输入诱发了思维,引起了质疑,从而产生了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对若干对象的认识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认真探讨点拨的最佳时机,选择最优的知识媒体。

例如在讨论电解质的导电性时教师提出硝酸钾什么情况下能导电呢?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播放硝酸钾导电性实验视频,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红色的胶团在阴极附近上下浮动的情境,仅用五分钟就看到了Fe(OH)■的制备、净化和电泳的全过程,固体硝酸钾不能导电,而熔融状态时可以导电,使学生很快得出固体硝酸钾不能导电是因为其中的自由电子不能自由移动。

5.3推理能力的训练

篇5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思维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力,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使用恰当的方法,而课堂教学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那种以传授知识为主,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既要渗透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形成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更要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重引导,重科学的过程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活动与探究能力,组织好课内外的学生探究活动,才能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一、科学思维有怎样的特征

1.1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考问题时,能够全在看问题,能够看到事物之间多方面的关系和联系,能够抓住一般的、关键的问题,但又不忽略与问题有关的一切重要细节。如在《溶解》一课教学中,老师提出----“现在很口渴,想泡一杯糖水来解解渴。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让教师快一点喝到这杯糖水啊?”泡糖水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一听到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更是来劲了,学生马上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教师献上了计策来:“用筷子不停的搅拌能够使糖快一点溶解在水里。”“用热水来泡溶解起来也很快的。”“把糖放进水里,然后再用两个杯子倒来倒去。”……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 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学生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的感兴趣了。

1.2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思考问题严密、敏捷、反应迅速等。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想出合理、敏捷解决问题的方法。它表现在能迅速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必须坚持:

l、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现熟能生巧。

2、课堂听讲超前思维,抢在老师讲解之前进行思考,把课堂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思维训练的活动。

3、定时作业,有意识地限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儿童发展心理学十分强调动手能力与思维发展的关系,并把动手能力视为儿童早期智力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

1.3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所谓思维的独创性,指学生思维具有创见,它是思维的最高层次,是一种典型的思维品质。如老师在指导学生做“使扬声器发出声音”的实验时是这样提示的:先把连接扬声器的一根导线压在电池负极下,再把连接扬声器的另一根导线在电池上摩擦,就会听到声音了。有的学生动作很快,当听到声音时,就高兴地叫了起来:“老师,我听到声音了!你来听听。”有的则由于导线连接不正确,怎么用力摩擦也听不到声音。这就激发了学生动手实验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提高。

1.4、培养思维的主动性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指出,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应用所获得的知识,认识和理解自然事物。这就要求在科学课教学中,老师要为学生准备恰当的感知材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主动探求知识,这是培养学生思维主动性的前提。如教学《植物的茎》一课,除了课前要求学生采集一些植物的茎以外,有的老师还有目的地准备一些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植物的茎,让学生动手解剖,通过横切纵切,仔细观察茎的构造,直到形成对茎的构造的准确认识。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发挥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主渠道作用,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2.1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动力,是教与学的结合点。在课堂中,教师首先应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精神饱满、相互感染,学生才会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激发学生。

比如,“浮力”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大量的演示实验,如“物体沉浮实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造一艘小船”等活动,让学生从生活现象中了解浮力的存在,这些活动必然会引起学生对学习后面知识的兴趣。在感受浮力存在的活动中,教师可采用分组实验,利用塑料、橡皮泥和烧杯等生活器材,让学生感受到浮力的确是存在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2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研究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规律,教师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要做好一些示范工作,与学生一起学习,引导学生在模仿中掌握方法。

例如,“摆的研究”教学中,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让学生认真地观察不同一高度处的小球从一端摆动到另一端,小球到达的高度是不是和起始位置同一个高度。当摆长一定时,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不是一样的,当摆长改变时,摆动一次的时间是否改变呢?通过观察思考、推理后,学生一定会加深对定律的理解。

2.3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有了兴趣,掌握了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的目的,就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自学,不仅是学好科学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有了自学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找出难点、疑点;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做好自学议论,学会合作探究;在课堂中强调自学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步骤段落反复读,对重点字、词、句加着重点画出,仔细揣摩,深入体会,准确理解。如,显微镜的概念,可画出四个点:(1)目镜;(2)调节旋钮;(3)物镜;(4)载物台;(5)反光镜。在讲解易混淆的概念如目镜和物镜,可以通过对比阅读等形式,让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对重要的步骤,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性操作结论,并结合实例说明用途,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标本,应让学生先学会看,再学会用,从中总结出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2.4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所谓思维,就是在感觉、知觉、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小学生要求简单的形象思维,建立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初步发展的抽象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的场景。

比如,在“月相变化”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本世纪第一次月全食和日全食情景来引入新课,学生马上会被月全食和日全食美丽壮观的情景吸引。教师适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其中包含了什么科学道理?接着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晨曦”画面及各种物体在阳光下形成影子的画面,教师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课本中的思考与讨论,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2.5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是整个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能使一些自然现象再现,使学生对自然知识与规律有更清晰地了解,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去主动探索,发现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例如,在“食物中的营养”实验中,教师强调验证有脂肪和淀粉的实验现象,如果在实验中看到这种实验现象,就说明有这两种营养物质存在,在滴碘酒时注意玻璃吸管的使用方法,这一系列的操作,要求准确到位,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2.6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科学教学中演示实验很多,许多概念、原理、规律都是教师通过实验传授给学生的。首先认识仪器,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尽可能自行设计方案,通过实验去观察现象,分析现象,从而得出可靠的结论,这样,学生的设计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都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比如,在“液体、气体、金属等热胀冷缩”,前面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为基础,推断气体和固体是不是也存在热胀冷缩,是验证性实验,即先向学生介绍一切物体都有热胀冷缩,再通过实验验证。其实作为教师,在课堂中可将其设计为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以培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为目标,而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人的一切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在科学课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课堂思维训练,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又能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纵横贯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只要教师导之有方,学生学之得法,教学相长。最后必定能够达到教师“不教”,学生“自悟”的境界。。科学证明,思维能力是可以由训练而获得提高的,一个智力平庸的人可通过正确引导,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思维方法,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因此,思维能力的培养成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郁波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3-6年级》,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2】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任长松著,《给教师的18个建议》,《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二期。

【4】蒋翎,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6(9):114,126

【5】顾金水著,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N】,江苏教育报,2010年。

篇6

关键词:思维能力 高中生物

一、引导学生明确思维目的

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人类的思维才具有真正的目的性。生物课堂教学应当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明确思维目的,明确思维目的,其实质就是通过分析未知和已知的矛盾,为最终解决矛盾找到恰当的途径。

二、创设条件营造良好的思维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把问题的答案一下子交给学生,而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最佳的思维状态,善于为学生架设“台阶”,在反复的思维训练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思维的目的。

1、通过课堂提问启迪思维

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提问过程都是思维教学过程。如果所提的问题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过难或过易、缺乏提问的方式等,都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设置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启迪学生思维,要实现这个目的,必须具备目的明确、层次分明、把握时机、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

2、通过思路教学激发思维

所谓思路教学,就是教师在研究教材思路和学生思路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思维特征,设计一条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并有目的地促进其发展的科学思路,让学生循着这条思路的正确线索而探索知识的教学过程。

3、通过生物实验活跃思维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生物实验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三、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要设法营造良好的思维情境,还应指导学生怎样去思考,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生物教学中,启发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和逻辑方法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和其它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做出合理判断和正确推理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

1、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把整体分解成若干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来认识、学习的一种思维方法。

2、归纳和演绎

归纳是根据个别事物具有某种属性而推论某类事物具有该属性,从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般结论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归纳法能从经验事实中找出带普遍性的规律和原理,扩大和获得新知识。

3、比较、分类和类比

比较是在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确定这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的本质特点和相互联系。

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品质

思维的发生和发展,既服从于一般的、普遍的规律性,又表现出个性差异。这种差异体现了个体思维活动中的智力特征,这就是思维品质。思维品质包括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等。在生物教学中,训练提高思维品质是我们培养学生生物思维能力的一个重大突破口。

1、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迅速程度,它反映了智力的敏锐程度。表现在思考问题时反应灵敏,推理过程简捷、快速。这种思维品质我们可以在生物学习的训练中得到提高,比如辨析概念,归纳类比,遗传计算等。

2、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它反映了智慧能力的“迁移”,是对原来他人或自己所确定的思维框架的突破甚至摒弃,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新情况及时调整改变研究的方案、思考的程序、实施的途径,求得更新更快更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这种品质使学生从简单的或复杂纷纭的现象中揭示事物的本质,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思维的升华,属高层次的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必备素质。

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需要教师充分体现在指导系统中的主体作用,而且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在学生中的主体作用。现代教育强调把人作为发展中心,因此我们应积极帮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善于质疑,勤思好问,注重反馈,学会反思,提高思维质量,为终身教育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1、善于质疑,勤思好问

疑问是思维的契机,思维总是从解决某个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从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开始,让学生养成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的习惯。问题是思考的开始,又是思考的结果,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主动学习。

2、注重反馈,学会反思

篇7

一、诱发提问,引发思维的深刻性

问题是思维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不仅会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起到启发引导作用,激发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如讲“基因工程”时,教师先问学生:将来会不会出现强壮如象的猪、小巧如鼠的狗?已经绝灭的植物会不会复活?学生一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教师稍作停顿,再微笑着告诉他们这已不再是异想天开,科学家正在攻克基因工程,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征服自然界。这样,就诱导学生产生疑问:基因工程为何如此伟大和神奇呢?于学生无疑处诱发提问,使学生经历了一个“无疑 ――有疑――无疑”的过程,既帮助学生全面而准确地掌握了知识,又能引导学生善于观察问题和深刻思考问题,从而实现思维的深化。

二、梯次递进,调动思维的积极性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对于难度大内容多的知识点,教师可设计用一环紧扣一环的连串问题发问,由浅入深。如在讲授“减数分裂过程”时,为了解决“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特点”这一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连续的几个问题,依次发问“①减I期包括哪两个阶段?②一个四分体包含几条染色体?几条染色单体?③减I中期两对同源染色体在细胞中央有几种排列方式?④减I后期染色体有什么变化?这将导致什么结果?⑤减II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相比,有何区别?”这样从易到难,环环紧扣,学生思维活跃,既掌握了知识,又获得了探求知识的思维方法。

三、误区设疑,训练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独立地估计思维材料,检查思维过程,明辨是非。当学生对某个问题产生了错误认识时,教师如果总是简单地予以否定,则难以让学生信服,有时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此时教师可采用误导法,先给学生适当地设谬,再创设适当的排谬情景,让学生走出误区,以训练学生的独创性思维。如讲到判别遗传系谱中某一性状是否属于伴性遗传时,教师首先举出白化病的遗传系谱,让学生按伴X隐性遗传来完成问题要求,结果一部分学生糊里糊涂就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一部分学生就感到疑惑,少部分学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白化病不遵循伴性遗传的规律,如果按伴X隐性遗传来对待是错误的。最后学生弄明白了老师的“观点错误”原因所在。这样经历了一个“设谬――排谬”的过程,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再如: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能产生几种基因型的细胞?大部分学生信口应答:“4种”针对错误结论,我在指导学生简要回顾减数分裂过程的基础上,继续提问“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细胞的基因型是否相同?”学生答:“相同。”继续设疑:“现在既然能产生4种基因型,那么这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能产生几个细胞?”“8个。”众生齐答,紧接着学生哄堂大笑,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学生至此恍然大悟,得出正确结论:一个该基因型的精原细胞产生4个细胞,两种基因型,而该生物个体能产生4种基因型的细胞,继续拓展到含有n对等位基因的精原细胞会怎样?如果为雌性动物又会怎样?通过这样误区设疑,学生就把本难点完全掌握了。

四、连环提问,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篇8

关键词: 化学课堂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方法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课堂教学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学生智力开发的有效途径,也是适应新教材的关键。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化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建和谐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相互依赖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和谐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途径。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被激发,其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构建和谐课堂,使学生善思乐学、思维和学习心理产生“共振与共鸣”,才能更加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培养思维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学习过程就是一种思维活动,学生思维能力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思维活动中的深刻性、逻辑性等方面。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在接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化学新教材中一些小栏目如“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科学视野”、“实验探究”等是旧教材中所没有的,更没有现成的教学方法供参考,教师利用这些教育素材,摸索出适当的教学方法阐述教学内容的同时,应有效地挖掘这些栏目的教育功能,指导学生思维活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和方式及相应的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是思维的始点,问题决定思维方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多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矛盾,进而提出和解决问题。同时调动学生问“问题”的积极性,努力创设“问题”的时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为“问题”而思、而学、而创新。教会学生问“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由“敢问”走向“善问”,并指导学生展开讨论,启发学生思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设问。

1.在导课中设问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讲新课盐类的水解时,首先复习初中知识(酸显酸性,碱显碱性,盐显“中性”)。其次分别取出1mol/L的盐酸,NaOH,NaHSO■,CH■COONa,NH■Cl,NaCl测其酸碱性,引导学生分析并不是所有的盐都显中性,从而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逐步回归到盐的水解问题上。

2.在教学的中间过程设问

如在必修1中讲解钠的化合物时,可以把Na■O和Na■O■、Na■CO■和NaHCO■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设计成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对比起来学习,启发学生自觉参与对知识的归纳与总结,并通过思维活动把从实验中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层层设疑,让学生通过对比、讨论析疑、释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后留一些启发性的问题

学完原电池这一课后,让学生用导线、电流表、锌片和铜片、水果设计成原电池,并演示和讨论,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原电池相关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做到了学习和思维相结合。

4.在习题中设问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在高中化学课上,习题课约占1/3的课时,通过习题课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教师可以利用综合性习题,例如一个选择题就可以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所有知识和电化学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可通过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变通性。例如在标准状况下,用3mol/L体积均为1L的盐酸和碳酸钠反应,求CO■的体积。有的学生会思考两者滴加顺序不同得到的体积就会不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可通分析讨论型习题,例如,将双氧水滴加到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引导学生分析颜色褪色的原因,并用实验验证,提高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和严密性;教师还可利用错例分析、质难释疑,这在高三后期尤为重要,例如在书写离子方程式中,不同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这就要求教师分析出各种出错的可能性,并查找出根源实质,从而提高思维的敏捷性,保证学生思维的准确流畅。

5.在化学实验中设问

化学源于实验,以实验为手段,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思源于疑”,由一实验现象产生了疑问,由于好奇心与进取心,就要对疑问解答,开始对疑问进行思考。在实验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特别是一些探究性实验,例如氯气的制取、除杂、收集、性质的检验、尾气的处理,学生会用不同的药品,不同的仪器组成多套装置,教师再组织学生相互评价,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素质,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联系“科学”“技术”“社会”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篇9

一、 问题激活,让学生合作探究,生成灵动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使你的学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东西,使他们面临着问题,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是成功了一半。”因此,问题意识是激发思维的火花。

从《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中,我们可知,到公元1000年前和1500年,中国的科技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所占比例约计71%和57%,即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隋唐为例,向学生提出问题:隋唐时期,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领先世界?学生们带着问题分组合作探究,在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上,概括出唐太宗执政期间唐代在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中外交流等方面的特征,从而分析哪些社会因素会对科技带来影响。因为设计的问题符合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这样,激发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个性发展,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多向思维,相互合作交流,课堂被激活了。通过讨论,学生的思维得到开拓,懂得了科技发展的规律性因素,涉及政治和经济状况、中外交流、文化教育等诸多社会因素。这一问题的解决,也就使问题解决了一半。接着我再引导学生分析公元1501~1840年中国和世界科技发明所占百分比的情况。这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全面落后于西欧国家造成的。通过引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并进行合理的迁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师生合作,构建知识框架,为能力培养创造条件

对于这道材料题所涉及的内容,教科书的表述精简概括,学生要是单纯围绕教科书是很难进行深入思考的。因此,我在学生具备初中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重点以隋唐为例,设计“为什么中国科技成就在这一时期能领先世界”这一探究性问题。在学生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形成了隋唐时期较为完备的知识结构。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经济的繁荣、民族的融合、统治者开明的对外政策、科举制的实施、前朝文化积淀等等,这些都促使隋唐文化形成博大精深、影响深远的体系。同样,明清时期科技落后于世界,也绝非偶然。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学生知道,从社会制度、经济形态、经济政策、对外关系、文化政策上得到答案。而这一时期,西欧国家已迈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快车道,中西方发展的差异一目了然。知识是思维的基础,结构化的历史知识能反映历史间的有机联系,能为思维活动的深入开展创造必要条件,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搭建知识框架。

三、创建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现行的高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挑战,摆脱盲从,这是高考注重历史思维能力考查的重要表现。质疑,是思维活跃并具有独立性的表现,常常也是创新的开始。教师需要更新教育理念,不能以绝对权威自居,教师要在课堂上及时表扬学生提问的精神,婉转、耐心地为学生作出解答。对于这道材料题,有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时就提出问题来,“为什么中国的古代科技发明对中国的影响远远不如西方大呢”,“为什么在唐朝时政治经济对外关系等方面的繁荣昌盛会对科技产生影响呢”,“近代的科技的落后对我们今天有没有影响”,本人在旁边倾听他们的讨论,首先鼓励并肯定他们提出的问题,然后对他们的讨论的结果加以指引,让他们不带着任何困惑,赋予学生自由的思想,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质疑的习惯,最终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篇10

【关键词】高中生物;创新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和现代教学观的形成,教师不仅需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是中学生物学习能力的核心内容,它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密切相关。

1.引导学生明确思维目的

根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人类的思维才具有真正的目的性。生物课堂教学应当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首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明确思维目的,明确思维目的,其实质就是通过分析未知和已知的矛盾,为最终解决矛盾找到恰当的途径。我们对已知和未知这两个方面作全面的分析和综合,让学生在教师事先设置好的思维目标系列指引、激励下,通过分解、简化、归类等方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整为零,从而明确为解决具体问题而设置的思维目的系列,从而缩小未知和已知之间的距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拾级而上,在不断的成功中实现从未知到已知的飞跃。

明确一堂课的思维目的是重要的,然而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思维目的,意义则更大。教师要让学生知道,思维能力不仅仅是各学科考查的重点,而且对自己将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常常告诫学生:体会一门课或一本书的思想精华有时可受益终身。知识的有效性是短暂的,而思想的有效性是长存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会明确思维的目的,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激发思维的活力,提高思维的效率。

2.创设条件营造良好的思维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把问题的答案一下子交给学生,而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最佳的思维状态,善于为学生架设“台阶”,在反复的思维训练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思维的目的。

2.1通过课堂提问启迪思维。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提问过程都是思维教学过程。如果所提的问题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过难或过易、缺乏提问的方式等,都不能引起学生的思维。设置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启迪学生思维,要实现这个目的,除了具备目的明确、层次分明、把握时机、面向全体学生等基本要求外,还应特别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

2.1.1提问要难易适度。在目标教学实施中,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问要按能级从低到高,由易到难逐层展开,其难易程度不能超过或低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不能高不可攀,徘徊不前,也不能唾手可得,失去兴趣,而是“跳起来摘果子”,做到伸手不得,跳而可获。实践证明,过难过易的提问均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2.1.2提问要艺术新颖。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艺术又不新颖,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学生就不可能被引起较强的注意,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方式和角度,学生自然会产生兴趣,被新奇之感所吸引,也会积极开动脑筋去思考。

2.1.3提问要有启发性。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提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富有启发性,达到激发思维,诱导思维的目的。教师提出问题后,要注意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以期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同时注意设计展现思维过程的提问,根据学生的实际,准确地点拨,及时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越过思维障碍,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2.2通过思路教学激发思维。所谓思路教学,就是教师在研究教材思路和学生思路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思维特征,设计一条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并有目的地促进其发展的科学思路,让学生循着这条思路的正确线索而探索知识的教学过程。思路教学的本质是以思维活动的显示来激发学生思维的。教师在教学根据教材思路,联系自己的领悟,理清思维脉络,先讲科学思维的方法和过程,再导出思维的结果,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和能力。在思路教学中我们坚持“三思”(教材思路、教师思路、学生思路)相结合,以教师思路引导学生思维,就可以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获得巩固的、灵活的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质,促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