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成为“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战略重点之一,这些都为大力发展农业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建设发展的方向,我国农业只有加快现代化进程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实现现代化必须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提高机械化的综合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更好的市场及口碑。
1、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仍存在着生产结构不和理, 产品无论从价格上还是品质上相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差距。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技术向前发展一步,其在农业中的应用,都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发展现代农业靠科技,科技推动了农机的迅速发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机械,用现代的物质条件准备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因素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息息相关,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由于农业机械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小于8%,而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比重的46.9%,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的情况看,农机化水平高的地区,农民收入也比较高,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增产、直接创造财富,也是可以发挥农业的替代功能,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就是通过农业生产增加机械,大幅度减少劳动人数,增加收入的过程。再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吸纳功能,安置部分农民实现农业内部再就业。经营农业机械已经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2、农业机械现代化发展的现状
农业装备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作业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近年来在发展生产机械化的同时,也在因地制宜走特色式是农业发展道路。农机服务体系初具规模,服务体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但在农机化事业发展持续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利因素制约农机化的发展,与农机化的发展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2.1是自然条件对农机化发展的制约,如丘陵半山坡耕地。地块小而分散、交通不便利,经营规模小,这样的农耕区难以发挥农业机械的作业性能及效益。
2. 2是基础设施的因素的制约。有些农业区基础设施薄弱,灌溉设施不完善,机耕不配套,机械下到田间作业和转移困难。
2.3是经济基础的制约,有些农区经济基础差,农民人均收入低,农民对农机具购买力还是不足,经济困难。
2. 4是有些农区的农民素质制约,随着打工经济发展的增高,农区普遍是留守人员,这些人员的科技文化水平素质比较偏低,导致操作技能和维护保养农机具水平低下。
2. 5是农机具机械装备的制约。对丘陵半山地区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研制、开发力度不够,使事宜丘陵半山区机械作业发挥不了其性能,并且事宜的机具品种品种也比较单一,不能满足受地理条件制约的农业生产的机械化需求。
这些现象都制约农机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就要求从事发展农机事业的部门人员加大工作力度,探索工作思路。研究出更新更好的农业机械,采取新措施、应对新形势,更快更高的加快农机化事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结束语
农业机械化是构成农业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业推广和农机体系改革的建设,建立推进农业机械化可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为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和保障。必须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我国农机化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伴随国家“十一五”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新的步伐,农村经济不断的向前稳步发展,这就需要我们用运更先进适用的现代化农业机械来投入的农业生产当中,改变以往的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及质量。使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对农机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总站紧紧围绕全省农业发展需求和工作目标,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真抓实干,全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为全省实现农业机械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近日,本刊记者就我省2011年农业机械管理工作的重点与方向采访了省农业机械管理总站站长艾青瑞。
艾站长说:“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任务十分繁重的一年,我们决心在省农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站同志勤奋学习,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在谈到2011年的工作目标时,艾站长说:2011年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机服务体系、农机信息体系;推进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工作,拓宽农机化技术的应用领域,促进农机跨区作业的发展,确保农机化水平稳步提高,农机化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就是“一个突破,两个提高,三个加强”,即农机化生产薄弱环节有新突破;农机信息宣传质量有新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有新提高;加强农机化生产组织与管理、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
同时艾站长对管理总站2011年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抓好农机化生产组织与管理
2011年省农机管理总站将进一步强化农业机械化生产的组织与管理,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和服务,加强调度制度建设,开通网上调度。依法组织开展农业机械的跨区作业、连片作业,提高机械效率,促进规模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机化水平,实现农机化生产薄弱环节――水稻机插秧达到55%,玉米机械收获达到25%,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5%的目标。
抓好机械深松整地作业和补贴实施工作
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是促进土壤蓄水保墒、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农民受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影响,习惯使用中小型机械旋耕或翻地作业,致使土壤耕层变浅,板结严重,抗旱排涝能力越来越差。农机深松整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是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手段。对土壤进行深松,降低了土壤的容重,促进了土壤理化性状改善。“虚实结合”的土壤结构,能改善作物根系生长,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各级农业部门的头等大事。在地、水、肥等资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大力开展深松作业来改良土壤性能,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作物稳产高产。
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是促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推进农机化科学发展的有力措施。开展深松整地作业,一般需要80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机及配套的深松机具,吉林农民亲切地称为“要整地,大马力”。近年来,我省对深松整地作业进行了补贴,推动了大马力拖拉机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也带动了全方位深松机、联合整地机、秸秆还田机等高性能配套农机具的全面发展。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是新时期农业机械化工作的一条主线,迫切需要以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等为工作抓手,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和推广深松整地作业技术,作业深度一般超过25厘米,打破犁底层,有效地提高了土壤蓄水能力。2009年榆树市遭遇了严重旱情,但伏旱期深松地块平均含水量比未深松地块高7%,作物耐旱时间延长10天左右。在当前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大力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能切实提高旱作地区的防灾、避灾、抗风险能力。
过去的2010年,吉林省气候异常,为深松整地作业带来了一定影响。面对不利条件,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反应,专门召开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采取措施、全面部署,确保了机械深松整地工作的顺利进行,较好的完成了机械深松整地作业任务。
据艾站长介绍,2010年吉林省深松推广工作具有五大亮点:行动比往年快;作业质量比往年好;连片作业地块比往年多;作业的大型拖拉机数量高于往年;补贴标准比往年高。
2011年,我省将继续完善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实施方案,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提高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质量,争取全年完成农机深松整地1700万亩。
抓好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
信息宣传是农机化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农机化方针政策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新时期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各级农机部门充分利用政务信息、网站信息和新闻媒体等渠道,全面实施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发展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组织农机跨区作业、建设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等重点工作,不断创新工作形式,丰富信息宣传内容,为农机化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011年,省农机管理总站将加快网站建设步伐,完善应用软件建设,加强农机政策法规宣传,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加大农机化重点工作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导向功能,突出宣传重点,大力宣传农业机械化法律法规和农机补贴等国家各项扶持政策、农机化重点工作取得的成效、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效果;加强重大信息的。对于重大新闻事件要及时上报,重要信息报送实行分级审核。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广泛的新闻焦点、热点及时向社会,增强信息的时效性、权威性,满足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进一步丰富信息和宣传形式,继续办好《吉林农机化信息简报》,发挥信息简报、宣传小册子、张贴宣传单等便捷、灵活的优势,扩大宣传覆盖面,形成协调、贯通的宣传格局;加强农机化信息员队伍建设,保持信息员队伍稳定,强化信息管理和信息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信息员的素质和编写能力。2011年计划全年编印12期共6000份《吉林农机化信息简报》,网站更新信息3000条。
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2010年是我省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较大成绩的一年。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按照农业部关于推进农机示范点建设活动的要求,筛选出基础比较好的6个农机合作社、9个农机大户和3个农机维修点定为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示范点。为了抓好示范点建设,各级农机管理部门在组织领导、政策扶持、经营管理、技术培训和拓宽服务领域等方面普遍加大工作力度,使得示范点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服务功能不断增强、经济效益显著提高。6个合作社、9个农机大户和3个农机维修点全年总收入分别达到1000万元、1100万元和110万元,比2009年分别增加39.9%、12.1%和19.6%。示范点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在他们的带动和引领下,一些农机户发展成为农机大户,一些农机大户发展成为合作组织,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勃勃生机。目前,全省农机化作业专业户达7000户,推动了农业技术的集成应用,推进了粮食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和专业化。
2011年,省农机管理总站将进一步抓好国家农机示范点和信息点建设,推进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通过典型示范引导作用,促进农机规模经营,增强经营服务能力;计划新培育农机合作组织100个,农机大户500个,以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模式,切实加强对乡镇农机站的业务指导,关心和支持乡镇农机站的建设,配合各乡镇政府切实履行主管职责。
强化职工队伍自身建设
好的作风彰显好的队伍,好的队伍才能创造好的业绩。为着力推进民生农机、和谐农机,全面提升农机化装备水平,一定要把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农机队伍建设。
篇3
关键词:乡镇农业;机械化;问题;方案
引言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农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农业体系建设发展的重点基地,乡镇农业发展越发受到社会关注。机械化作为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对建设农业产业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阶段,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发展契机,本文就乡镇农业机械化中存在问题展开探讨,寻求解决方案,以推动农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1乡镇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问题
1.1财力资源不足
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产业化经济体系形成的重要手段。当时推广乡镇机械化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在后备资金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机械化设备难以更新,乡镇农业机械化体系建设难以维系。另一方面,进行机械化建设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没有财力资源的支撑,村民无法获得相关技能及经验,欠缺实际操作机械的能力,不利于乡镇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及应用。
1.2基地建设不完善
要形成乡镇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必须建设好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实验基地。现阶段,大部分农民的专业素养与农业知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难以认识到乡镇农业机械化推广的重要性。只有建设好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实验基地,让农民认识到机械化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性,才能进一步推动乡镇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及应用。
1.3推广机构作用低
要想加强对乡镇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效力,建设专业培训机构必不可少。只有在专业人员及合理推广方案的推动下,才能使乡镇农业机械化理念更快、更好的在村民间传播,推动农业产业化经济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建设专门的推广机构也可以提高农民学习农业知识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乡镇农业健康发展。
1.4机械设备出现老化现象
机械设备只有及时更新换代,才能更好的满足时代要求。在乡镇地区,由于农民农业知识缺失及相关部门指导工作不完善的问题时有发生,导致农业机械化设备应用率低,机械化设备不能及时更新换代,且出现局部使用,整体利用率低的状况。机械化产业难以在农村打开市场,也间接导致了新产品使用率低的状况,极大的影响了乡镇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及应用。
2乡镇农业机械化推广方案
2.1完善机械化服务体系
推广乡镇机械化建设必须要考虑农民需求与接受能力,要坚持农业机械化服务于农业及农民的原则。建设乡镇机械化体系首先要考虑农民对农业机械设备价格的接受能力,同时也应注意机械化设备的后期维修保养问题,超出农民承受范围的机械化设备必然难以在乡镇地区大范围推广。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调控,大力推进乡镇农业机械化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加准确的机械化推广政策,机械设备维修、作业信息,进一步推动乡镇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应用。
2.2建设特色化机械化体系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地形条件极为复杂,不同地形地势对农业机械化设备的要求也各有差别。在做好乡镇农业机械化推广时,除了对通用型设备的推广应用,还应充分考虑本地区作物生长、收割特点,结合本地区农业的发展状况推广不同类型的农业机械化设备,既要考虑设备的使用效率,又要结合设备的磨损程度和维修费用,选择更符合本地区农业发展情况的机械化设备,从而更大程度的提高本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率,打造特色化农业产业体系。
2.3完善质量监管及后期维修工作
农业机械化设备的质量问题不仅关乎农业生产效率的高低,其安全性还关乎操作人员的安全。在机械化设备使用过程中,一旦质量上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从而对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当前阶段,相关部门应加强质量监管,避免质量不过关的三无产品在市场的流动性,政府应实施相关政策,对投机取巧的不法分子予以处罚,建设安全、高效的机械化应用体系。企业也应遵守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严格监督机械化设备的生产环节,保证产品的安全性与高质量,严格处置不合格产品。
2.4完善农民农业知识体系
只有切实提高农民的农业知识水平,才能改善乡镇机械化的推广及应用。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培训会,增强农民对乡镇农业机械化推广及应用的认识,使农民群众认识到机械化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乡镇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加强机械化在乡镇地区的推广,建设更高效的农业产业化经济体系。
2.5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
提高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对乡镇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及应用也具有重要意义。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技能,有利于完善推广人员与农民的交流,使农民群众更好的认识到乡镇农业机械化应用的重要性。相关机构应加强对推动人员的培训,增强工作人员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同时,要完善推广人员的服务体系建设,使其在工作过程中能选取农民群众更易接受的方式,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及高效性,更好的推动乡镇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及应用,推动乡镇农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3结语
加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做好乡镇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工作既可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又能推动乡镇农业向科学化、安全化、产业化发展,从而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当前,农业机械化建设仍然面临财力不足等问题,这要求我们立足现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推动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佘锦慧.加强乡镇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方法与路径探索[J].科学导报,2015,(21):109-109.
[2]马忠勇.乡镇农业的机械化新技术推广和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3,(3):25-25.
篇4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意义
1 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现实意义
近几年,我国农村也在呈现翻天覆地的改革景象,农业生产上已经不再是传统的耕种方式,农业的发展而是进入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结合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使农业生产的质量逐步提高,同时也提高了生产产量,更好的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在我国农机化技术稳步推广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技术领域的不断拓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为国家粮食的供给和安全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指数,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农业机械是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的物质手段,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也就是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是提高农业发展领域,提升农业生产质量的重要阶段。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使农业生产发展的方式发生质的改变,为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技术体系提高有利条件。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还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省更多的劳动力,使农业稳步发展,增强农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
2 做好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有效措施
2.1 明确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指导思想
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时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有效贯彻,是农业技术革新的物质体现。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更好的提高农产品的生产产量,更好的满足农民的持续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转变。同时农业机械化推广也是一种公益,离不开推广体系的建设和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建设,要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发展提上日程。
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展的,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大各方面的社会力量进行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农业机械化推广要坚持试验示范,农民自愿的原则,要从试验示范的方式进行加强对技术的推广力度,从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2 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推广体系
要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强队伍和机构的建设,实现多元化的服务理念。在机构建设上,要明确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是一个公益性的服务工作,在推广上要符合机构的公共服务的职责,根据农村自身发展的特点,制定机构人员的合理编制,设立专业的技术人员岗位,形成有的管理体系,加快推进机构职责的高效性;在推广队伍建设上,强有力的专业队伍的建设,是农业机械化推广的有力支撑,要切实把机构人员的素质进行提升,建立完善的推广队伍,可以鼓励和引导农科专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中,培养大学生骨干力量;在条件建设上,农业机械化推广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全面投入,要为推广机构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要采用先进的设备设施,选取合理的试验示范基础;
2.3 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
推广农业机械化先进技术离不开示范区的建设,示范区是具有良好的宣传作用,只有在试验示范基地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规范,才能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具有一定的示范性,为全面开展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可能。农业机械化推广是一个工艺化的流程方式,要有一定的示范模式,在作物的品种选择上要做到精准,采用农业化的技术手段,为农民展现出机械化的技术手段在提高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的启发农民对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深入认识。农业机械化技术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在推广中也要注重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要以专家和技术骨干为主体,深入到农民群众中,把农业机械化技术的要领和技巧进行有效的推广,如果农民在应用中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要为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2.4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制要进行创新
在对农业机械化推广中,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根据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而进行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机制的创新。要协调好各部门的机制作用,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全面突破部门性、地域性的界限阻碍,统筹农业机械推广工作,把产学研进行有机的结合,使这种公益性的推广工作能够发挥其良性作用。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工作责任制度,对推广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让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工作人员认识到岗位职责的重要性,并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对工作优秀的人员要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人员进行适时的培训,增强其专业素质。还有创新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推广手段,如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化的服务方式进行推广。
3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的生产方式也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摒弃了传统的耕种模式,增加了更多的资金保障,转变了农民的思想认识,从生产方式和专业的技术手段上都有了更高的提升。特别是近年来,加快进行对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工作,更加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普及和应用,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机械化;有效路径
1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毋庸置疑,在目前的乡镇发展中,农业机械化发展就可以进一步促进城乡协同发展。高度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可以使农业机械化资源利用率提升,农业集约化水平不断提升,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压力与劳动强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农业生产效率[1]。
2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农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在农业生产体系中大多是传统的农业为主。根据2018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来看,机播面积为70.81万公顷,主要农作物农机化作业面积为69.92万公顷,农机化作业机播总体水平为28.46%,主要农作物农机化作业机播水平为31.91%;机收面积为223.69万公顷,主要农作物农机化机收面积为199.22万公顷,农机化作业机收总体水平为89.91%,主要农作物农机化机收水平为90.92%,可以看出我国还尚未实现全面的农业机械化生产经营,这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需求,使得农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竞争力越来越小。就我国目前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已经由原来的缺乏农业机械向农业机械数量增多转变,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2]。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还尚未达到发展要求。而且,因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受到传统农业生产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地区还尚未对低碳经济、现代农业以及农业机械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民认识不到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在农业生产中仍旧使用传统的农业生产发展方式,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应用了农业机械,但是还缺乏科学的使用技巧,导致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对比较迟缓。
3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3.1构建完善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制度
要想实现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就需要我国的相关政府部门对农业机械化发展制定完善的制度,从而为促进农业机械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保障。政府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还可以出台一些农业机械化发展与农业低碳经济的发展惠农政策,从而使农民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农业低碳经济发展中[3]。
3.2加大对农业低碳生产、农业机械化的宣传力度
以行政村为单位可以针对当前本行政村内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有基本的了解,可以通过村内的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来展开宣传,并可以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与村委会干部深入到田间地头,让农民掌握农业低碳经济生产、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发展最直接的影响,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其农业机械化水平。一些农村地区还在该区域内构建了农业低碳生产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示范基地,这样就可以将该基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经济的榜样,引起周边村、镇农民的学习与模仿[4]。通过该示范基地内农民的经济收入增加这一比较直观的改变也可以较好地刺激附近的农民到基地内取经,并能够主动应用其中农业低碳生产与农业机械化的优秀经验。
3.3创新农业机械化发展技术
当地政府可以针对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使用农业器械以及农业生产技术等多方面的因素来选派专业的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村为农民提供专业的指导,使农民能够掌握农业机械的实际使用技巧[5]。例如在以往的农业生产中往往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严重威胁农产品生产与收获质量。在以往的病虫害治理中往往采用喷洒化学药物的措施,但是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有部分农民因为操作不当会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相关的技术人员就可以指导他们采取测土配方技术,或者是采取有害投入品减量替代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出现病虫害的地区的土壤质量与土壤肥力,还能使其抗病虫害能力增强,这对促进农业的生态和谐与低碳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篇6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推广;模式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经济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科学技术运用的载体,对提升农业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与增加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农业机械在推广过程的中,受到自然条件与经济条件等的影响,本文则针对农业机械推广模式展开具体探讨。
1 农业机械化推广的意义
我国农业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同国外相比,生产水平还有着一定的差距,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发展迫切需求,就现状而言,我国农业仍然大部分使用的是锄头、犁等较原始的工具,人力工作的现象仍大量存在,并且土地使用分散,利用率低,只有农业机械化的大力推广,才能够有效提升生产力与土地利用率。同时,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现代化也成为了发展的必然需求,而现代化科学技术同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就必须要在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实施。此外,从大的角度讲,农业机械化的全面推广,能够很好地促进我国工业发展,农业机械化需要水利、农村交通、企业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因而只要完善利用,大力发展机械化,就能使其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2 当前农业机械推广中所存在的问题
按照国际农业发展的评价标准看,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了中级阶段,但同时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机械推广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现就其问题进行分析。
2.1 农业机械推广人员分布不合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对技术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需要高专业素质的推广人员的指导,但如今由于乡镇条件差以及技术人员少等原因,无法满足农村需求,并且许多乡镇级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推广设备简陋,导致推广的效果大打折扣。
2.2 需求同技术供给脱节
目前一些推广人员由于对农村生产需求与农业生产技术缺乏了解,导致在实际的推广过程中无法做到针对性,只是简单地完成上级任务,无法满足农村对技术的需求,信息反馈同技术供给脱节,导致新的农业技术无法推广到农业应用中。如今许多地区农机配置中,适用于常规农作物的机械多,而满足特色农业发展的新型农具少。
2.3 服务体系不健全
推广工作在很多情况下处于被动状态,当推广组织或者推广者觉得有利可图时,就积极组织推广,而认为无利可图时,则无法得到响应。并且,许多地区的乡镇、村农机服务网络不健全,缺乏服务手段,导致农机现代化推广效果受到影响,阻碍机械化发展。
2.4 作业成本高
目前由于油价上涨、机械油耗量大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业机械化的作业成本较高。农民所追求的是经济收入最大化,高成本使得他们对技术的推广使用的热情降低,影响农机使用积极性,导致推广效率受到影响。
3 完善农业机械化推广的对策
3.1 提升农业机械推广队伍的综合素质
乡镇及村各个农业机械主管部门需要多形式、多渠道提升农业机械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具体可以采取多途径的培训措施,例如同高校联合办理培训机构等,不断提升队伍文化素质。并且要采取一定的方式,促进推广人员自学成才,主动接触新知识新信息,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理论及操作知识,了解相关技能,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完善推广。
3.2 建立行之有效的技术推广运行机制
推广部门可以利用奖励制度、薪酬制度等,建立起有效的推广运行机制,在薪酬制度上,使推广人员的素质同绩效挂钩,在任用制度上,采取公开竞争,优胜劣汰的策略,从而激励更多认真负责、爱岗敬业的推广人员从事农业机械推广工作。同时,推广部门需充分发挥系统优势,结合市场配置农业机械服务产业各个要素,实现经营管理一体化,构建起区、乡镇、村三级农机服务网络。
3.3 构建多渠道技术推广投资体系
各级推广部门需要在财力、物力与人力上给予推广工作大力的支持,利用各种渠道解决资金缺乏等问题。可以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经济组织、企业与个人等资金投入,利用开展农机科技开发、兴办农机租赁服务公司等,弥补经费不足的问题,建立起多渠道的投资体系,从而拓宽推广资金来源渠道,逐步完善农业机械化推广的服务手段,给予农民更多的技术与资金支持,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大力推广。
3.4 调整与优化农机结构
如今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由粮油生产向生态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等多方向全面发展,要适应这一现实需求,农业机械化必须要加快调整与优化自身结构,紧紧围绕着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需求,针对性地调整推广模式,加速发展投资少、见效快以及科技含量高的新技术与新机具,使农民买得起,用得起,实现经济与实惠的目标,提升农机推广的使用效率,促进推广工作的高质量与高效益。
4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农业机械化必须要在系统完善的推广模式下,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当中。推广部门必须要积极同科研、生产单位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农业技术需求,构建起新型的农机推广体系,促进农机推广模式的网络化、实用性,从而为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文英.关于我国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0(10).
[2] 史存银.我国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思考与分析[J].科技论坛,2013(17).
篇7
关键词:农机管理;农业机械化;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0.022
我国农业机械化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遇到过很多困难,这与我国农业机械化起步晚、底子薄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还是相对有一些落后,但是近年来通过农业机械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迅猛,成绩喜人。农业机械化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广大农业机械化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其中农机管理部门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笔者作为一名农业机械化管理部门的工作者,从事农业机械化工作多年,可以说当前我国农机管理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客观来讲,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作为农机管理工作者,要正视这些问题,迎难而上,总结问题所在,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笔者通过本文,总结了当前我国农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分析。
1 基层农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农业机械化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比较繁杂的工作,尤其是基层农机管理工作,工作环境特殊,程序多,同时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当中,还会受到很多客观因素影响,给工作带来阻碍。针对当前农机管理工作的困境,笔者总结主要存在问题:一是农机管理工作团队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农机管理信息化程度低,没有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三是对于农机管理部门缺乏政策扶持和保障机制。
1.1 农机管理工作团队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农机管理工作者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决定农机管理工作的质量,关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大局。从当前我国农机管理发展形势来看,存在农机管理工作团队业务能力不强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当前农机管理团队老龄化严重,工作在基层的一线工作者都年龄偏大,工作在基层多年,尽管有着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是知识结构老旧,能力有限,并且接受和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有限;二是年龄偏大的农机管理工作者,创新意识不强,工作过于程式化,思维不够活跃,很难适应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形势。
1.2 农机管理信息化程度低,没有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很多行业都带来了实惠,提高了工作效率。农机管理部门也要及时转变思路,利用网络信息化开展工作,通过网络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信息化办公在农机管理系统还没有得到普及,以往的工作方式还没有转变,没有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
1.3 对于农机管理部门缺乏政策扶持和保障机制
农业机械化服务工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适当的保障机制,如搞试验、购样机、示范推广等,如果政府对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农机化推广应用的投入减少,特别是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机管理服务机构,必然给工作带来困难,影响农机化的发展。
2 完善基层农机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
要想解决农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就要从问题的根源入手,需要广大农机管理工作者,团结一致,积极探讨,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总结对策如下:一是加大基层农机管理团队培训力度,完善农机管理体系建设;二是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培养信息化人才;三是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
2.1加大基层农机管理团队培训力度,完善农机管理体系建设
积极开展基层农机管理团队培训,定期分批次安排农机管理工作者参加,通过培训,不但可以提高农机管理工作者的业务水平,还可以为其创建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促进同事之间的感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按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要求,乡(镇)农机站是“国家设立的基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机构,应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无偿提供公益性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服务”,基层农机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提高基层农机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加强基层农机管理工作人员业务培训。
2.2 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培养信息化人才
农机管理单位要致力于信息化建设,致力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建议可以聘请专业信息化教师给大家做信息化办公普及,让更多的人了解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吸纳信息化人才,为农机管理注入新鲜血液。
2.3 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
农机管理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和理解,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同时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分配,想尽一切办法促进农机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在农机管理开展工作的一系列环节当中,对涉及到政策扶持的工作环节,国家可以适当给予政策扶持,保证其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燕之华.乡农机管理站要做农民的参谋和帮手[J].新疆农机化,2002,(02) .
[2] 于涛.农机管理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2,(01).
[3] 姚定法,王怀.关于乡镇农机管理站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湖北农机化,2000,(04).
篇8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现代农业 必由之路 农机化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点是要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农民收入。发展农业机械化是题中应有之意,在现阶段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战略意义在于它是解放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
一、现阶段农业机械机型发展趋势
我国在户均只有7.8亩土地的小规模生产实行了农户承包经营的情况下,小型农机主要是以“手扶”、“小四轮”为主的小型低性能农机,它得以发展的条件和优点是适合大多数农户的收入水平和家庭经营规模的需要。但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小型农机只是起到了代替人畜力的作用,远远满足不了生产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的需要。
因此,今后农业的发展主要是靠提高单位面积生产能力。除了采用优良品种外,利用农业机械为载体推广农业新技术是最重要的途径。从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技术要求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主要推广提高土壤生产力的技术如深松、免耕、秸秆还田等;先进栽培技术如精量播种、化肥深施、植保等复合作业;旱作节水技术如覆膜保水和灌溉、秸秆覆盖等;高效收获技术如割晒、收割、脱粒、烘干等联合作业。
从对农机的要求看,第一,这些技术只有以农业机械为载体才能实现。第二,必须使用大中型农机具。第三,高性能农机的优越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农机化节本增效的基本属性和农业技术进步的要求,使人们对高性能、高可靠性机械有了新的认识。以往因高性能农机价格较高而很少考虑它的推广应用,现在我们已经看到它能有效实现农业技术的高性能,它的性价比、综合效益大大优于性能较差的小农机,今后将有越来越广阔的用武之地。
二、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意义
1.农业机械化是应用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推动型转变。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技术每向前发展一步,其在农业中的扩散与应用,都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农业机械是科技的物化,是农业新技术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的主要载体。大面积地推广应用精量播种、化肥深施、秸秆还田、节水灌溉等农业节本增效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离开机械化是不可能完成的;进行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大规模病虫害防治,以及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农业生产活动,增强农业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必须依靠机械化作业才能得到较好实施;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单位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也必须借助机械化手段才能得以有效实施和广泛应用。
2.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和农民收入水平,是衡量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农业机械化是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因素,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息息相关。已经实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发达国家,由于农业机械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均小于8%,而我国农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比重为46.9%。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的情况看,农机化水平高的地区,农民收入也比较高,生活相对富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一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增产、增效功能,直接创造财富。二是可以发挥农机的替代功能,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就是通过农业生产“增机、减人、增收”的过程。三是可以发挥农机的吸纳功能,安置部分农民实现农业内部再就业。我省农机社会化服务规模日益扩大,通过发展农机化可以吸纳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事农机服务业,培育一大批从农业劳动者队伍中派生出来而尚未脱离农民范畴的农机大户、农机作业公司、农机服务合作社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在提供蕴藏巨大商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发家致富,经营农业机械已经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3.农业机械化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一是可以极大地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文明生产,体面生活”。农业机械化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将农民从繁重的农业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充分地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成果。二是可以促进农业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造就新型农民。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过程,要求农民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文化素质和修养,才能较好地掌握农业机械的操作、使用、维修等农机化技术。目前,农业机械已进入我国农村的千家万户,而且主要为农民个人所有和经营,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和农机化新技术的普及推广,必将相应地提高农民机手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使他们率先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跑者和致富带头人。三是可以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可以有力地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距,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通过推广应用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节水灌溉、高效植保、畜粪无害化处理等新技术,能够有效地保护农业生态条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节约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篇9
1富乐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富乐镇的机械化水平在不断的提高,播种机、收割机、大小型的拖拉机等机械设备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大型的农业机械化设备的使用使农业生产由传统农业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变,部分地区在农业生产上实现了全自动化和机械化的手段,有效的缓解了广大劳动者的压力,而且还减少了一定的劳动成本,使农业生产的效益大大的提高。虽然富乐镇的农业机械化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富乐镇在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尤其是相对于其他乡镇的技术水平来说还比较低,机械化的相关设备不够先进,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阻碍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不能够满足日益发展的新型农业的需求。要重视富乐镇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当前富乐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富乐镇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速度和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不适应,一部分地区由于大部分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造成了资金困难的问题,这就出现了大部分农民买不起农业机械设备的现象,一些政府针对此问题出台了相关的补助措施,但是由于实施的力度不够导致了效果并不明显。由于农业机械化管理的相关部门缺乏经费和有效的管理,这就导致了农业机械设备技术使用的培训工作和推广使用的工作不到位,大部分机械设备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效用,从而出现了买得起农业机械设备却用不好的现象。此外大部分的农民文化素质水平都比较低,因此在使用农业机械设备时不能够科学合理的使用,造成了农业机械设备的故障频发,且生产效益不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农民的积极性;二是由于我国各个地区之间存在着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的差异,再加上农村劳动力过剩和土地相对稀缺等等,这就导致了富乐镇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在全县范围内的不均衡,在该县一些经济水平较高的地方,农民的人均收入较高,拥有一定的购买力,整体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对较快,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农民的农业机械设备购买地很低,这就造成了各地区之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三是富乐镇的农田基本建设不能适应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目前由于富乐镇普遍的农田基本建设较为落后,耕地田园化的程度不高,这就呈现了土地经营的规模小、土地不能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经营等问题。
2富乐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及方向
2.1走绿色的节能型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
当前富乐镇是以建设节约型的社会为主导的,因此富乐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坚持走绿色化节能型的发展道路是非常有必要的,要结合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农业机械化设备达到零排放、零污染和低能耗的使用标准。发展节能型的农业机械化设备是目前相关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关键,富乐镇农业机械化务必要达到节约能源和环保的要求,这是未来富乐镇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向,也是重点。目前一些企业在生产农业机械化设备的过程中,注重其节能环保的效果,并将这一类型的农业机械化设备不断地推向市场,这也受到了广大农业用户的支持和关注。环保节能型的农业机械化设备不仅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产品的能源利用率,使农业投入的成本大大的降低,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这与富乐镇的基本政策要求是相适应的。
2.2农业机械设备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由于富乐镇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在技术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要想在国际上有所立足和进一步的发展,就要使富乐镇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向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必然趋势。富乐镇在农业机械化产品研发和生产时要充分的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设计方面不断地优化它的操作性能,增加它的操作的舒适性和便捷性,实现农业机械化系统的按钮操作,提高各方面的安全指标和技术指标,达到操作更加简洁化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它的工作效率的效果。
2.3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由于富乐镇各地经济发展和地理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中,要以分类发展,重点突破的原则为主。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除了要继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之外,还要加强农产品的深加工,实现高技术高水平的农业机械化发展,在富乐镇粮食生产量较大的地区要以提高烤烟、油菜、玉米等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为主,然后再逐步的发展粮食的机械化水平,使富乐镇整体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逐步地达到平衡状态,进一步提高富乐镇农业机械化整体的发展效益和素质。
3结语
篇10
关键词: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便是在现代社会生产活动中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人口众多,解决粮食问题是一项艰难的工作。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农业发展迎来了更大的挑战。对此,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农业更好地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对于农业机械的研发和推广,需要深入了解各地农业生产实情因地制宜、避免盲从、一切从实际出发。下面针对推广农业机械技术的相关内容展开论述。
1农业机械化的意义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生产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在不断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才能够更好的满足各项要求,才能够提升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实现农民效益的增收,所以农业机械化对于农业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制约农机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1推广人员素质偏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因此,发展农业生产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的推广,所以从事农机技术推广工作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然而调查显示,全国推广人员中,县级农机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67%,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总数的10%,初中以下无专业知识的人员占16%,可见推广人员专业知识薄弱,思想陈旧老化,限制了推广工作的开展。
2.2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目前,相关部门并没有充分地认识到农机推广工作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性,在农机推广过程中所给予的支持力度不够,必然会降低农民使用机械的积极性,自然降低农机推广的效率。为了能够提高区域的经济水平,相关政府一定要给予有力的支持,响应国家的号召,促进农业发展,加快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工作,提高农民使用机械的积极性。
2.3农机推广经费缺乏
政府部门对农机技术推广不够重视、农机技术推广经费投入不足甚至为零,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农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步伐。由于缺少农机推广工作经费、工作人员长期得不到投入和补充,工作条件十分简陋,纸上谈兵多,实战少,效果差,致使正常的业务无法开展,推广方式单一,严重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
2.4管理制度混乱
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受到影响,有些地方农机工作甚至空白,同时农机推广体系仍是计划经济管理模式,推广人员观念落后,不明确工作职责所在,缺少危机意识,推广机制未跟上时代步伐,服务内容片面,而推广方法仍依靠传统的言传身教,难以适应农业新技术、新机具的发展要求,满足不了目前农民的多样化需求。
3加快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建议
3.1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农机项目
加大农机推广专项资金投入,正确使用推广资金,增强推广实力。以基地建设和重点项目为龙头,做好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带动基地化、推广手段现代化,项目实施规范化、引导农民自觉选用新机具、新技术、增强推广效果,提高推广效率,促进农机推广工作的广泛开展。
3.2加强农机推广队伍的综合素质
农业机械主管部门需要多形式、多渠道提升农业机械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有计划的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具体可以采取多途径的培训措施,例如同高校联合办理培训机构等,鼓励农机推广人员学习各项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了解相关技能,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完善推广。
3.3加强农业机械化的宣传教育力度
农民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体,提高他们整体的认识水平和能力素养,是农业机械化稳步发展的前提。相关部门可以邀请农机技术人员开展一系列讲座,向农民普及相关知识,激发他们对农业机械使用的热情。也可以安排技术人员走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如何操作及维修农业机械,提高农机设备的使用率,真正让农民感受到农业机械化带来的福利。
3.4发展农机合作社
加强农机推广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要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变化的新要求,逐步培植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并把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与基层联系和服务的重要工作对象。
3.5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体系建设
农机化信息工作是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工作,是促进农业发展,加快农业机械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大方向、大趋势。农机化信息体系将在加强农机管理、科研、生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研究、农机销售和作业服务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灿,唐仕勇.基层农机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南农机,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