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临床护理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临床护理的意义

篇1

【关键词】PACU;护理查房;临床意义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5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03-01

1查房内容

1.1工作制度、流程查房,规范工作程序我院麻醉恢复室成立较晚,制度设备不健全,加之年轻护士多,临床经验少。在增加设备和改善工作环境的基础上,健全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通过护理查房的形式:使护士全面熟悉恢复室的工作制度,遵照流程接送患者,提前准备好监护用品,和麻醉师、巡回护士面对面交接病人的手术麻醉情况。针对监测的要点和出现危急状况的处理,出科的标准和程序等,每位护理人员集思广益、积极发言、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在查房时提出来,共同分析讨论,寻找解决的方法,便于工作顺利进行。

1.2消毒隔离措施查房,预防交叉感染PACU是一特殊单元,收治病人相对集中,又因手术期的病人抗感染能力差,如遭遇重大流行感染事件(如甲流)的发生更是易发生院内交叉感染,所以对消毒隔离措施要求甚高。通过查房使护理人员意识到预防感染的重要性,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学习,自觉遵守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各项防感染工作落实到位。

1.3麻醉恢复期常见并发症的查房进入PACU的患者,和麻醉诱导期一样,仍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有可能出现程度不同的并发症,如舌后坠、喉痉挛、呼吸抑制、苏醒延迟、恶心呕吐、高血压、低体温等。作为PACU的护理人员不但有要了解患者的手术过程、麻醉方式、术中状况、生命体征等基本情况,更要熟悉恢复期出现并发症的原因,掌握处理方法,还要观察及时到位,防患于未然。针对常见并发症采取不同的查房形式,促使护士重温课本知识,查资料找文献,结合临床实例,发表个人见解,如何重点观察和及时处理并发症。

1.4危重病例回顾性查房PACU经常收治严重复合创伤及多发骨折术后的患者,虽然手术顺利完成,但是由于机体受创伤严重,同时受物的影响,随时有可能出现危情。通过回顾性查房的方式,总结经验,谈心得体会,寻找工作的不足,让护士意识到严密观察此类病人的重要性,主查者分析出现危情的原因,处理方法及时到位与否的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并针对如何更好地应对危急情况进行讨论,为以后的工作做指导。

1.5高龄患者手术病例查房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行手术的高龄患者也越来越多,老年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体质弱、手术风险大,麻醉恢复期危险同样极高,针对老年患者疾病特点进行护理查房,如对一90高龄患者全麻行股骨头置换术麻醉恢复期的护理查房,让护理人员了解老年患者的特征,如何重点防范易出现的并发症,对原有疾病症状的观察,如有意外立即报告麻醉师,采取有效方法正确处理,同时加强高龄患者风险管理。

2查房形式

2.1质量管理查房管理是质量的生命线。为了提高我院护理工作的质量,有效减少护患纠纷,我院护理部制定了详细的质量管理查房措施。对护理工作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具体内容包括:①由护士长带队查房,所有在岗护理人员参加轮值工作。②护理部专人督促监督,安排每期查房人员,通知到人,以使参加查房的护理人员做好巡查准备。③查房内容要详细具体,各项内容可打印成文,查房中逐一核对:病人病情,值班护士仪容、仪表,病区的陪客管理,病区环境,消毒隔离,交接班,危重病人护理,急救药品管理,护理记录等,检查各个病区护理工作是否到位。质量查房以查制度、查患者、查培训、查管理、查规范为要领,以督促落实科室业务,解决工作问题,提高医疗质量为目的,查后系统总结评价,医院的医疗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

2.2个案查房针对不同的病人,开展个案查房,能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通过实际护理操作解决患者问题的能力。个案查房以护理程序为核心,有效地提高了护理工作的内在质量,逐渐成为现代医院护理工作的常规内容。个案查房需要详细记录查房时间,参加人员,主查人,病人床号,床病人姓名,诊断情况。个案查房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分管护士简述病情经过;②分管护士汇报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③讨论护理中实际操作的要领,如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正确的等;④老师进行提问学生,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等等。

2.3教学查房实行全院性教学查房,护理部根据实际需要同一安排主查老师和教学查房时间。制定周详的教学查房程序和评价方法,代教老师必须是学历达标,代教经验丰富的老师,具有良好的组织沟通能力。代教学生是本院各病区具备条件的护士,参加全院的观摩学习。查房过程,要把握两个环节,首先要清楚每一位参加观摩的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是否了解,观摩护士对患者的基本资料和其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如何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其次,要在观摩后对参加观摩的护士作查房教学评价,测评观摩护士通过查房教学学习后在知识和能力认识方面的提高,以使教学查房得到实际意义

2.4随机查房为了提高所属护士的职业能力,做为护士长,我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我在所管辖的病区开展了随机查房工作。从最初责护士接收新患者开始,就跟踪查房,了解初责护士对患者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叮嘱针对患者病情科学落实护理措施,指导下一步的护理。尤其要嘱咐护理人员除了做好入室主要诊断的护理外,还需要注意患者其他疾病的观察和护理。随机查房对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改善护患关系具有明显的效果。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5健康教育查房每月安排2次查房,根据手术种类及麻醉方式还有PACU工作性质以及比较突出的问题,提前通知护士准备,选择恰当的时间,进行查房,查房时间1小时左右。

3查房意义

3.1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工作流程,物品准备齐全有效,交接情况、管理责任到位,根据不同年龄、手术、麻醉方式,掌握监测重点,使常规工作有条不紊,抢救工作忙而不乱。

3.2责任心得到了升华,意识到麻醉恢复期和诱导期同样具有危险性。所以监测观察更加细心、谨慎、认真、记录及时准确反映病情变化,总之工作处于正性状态。

3.3激发了护士学习的兴趣。通过查资料,找文献。了解国内外PACU护理发展的动态,提问题、发表见解,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欠缺。激励了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思考和研究,适应了护理工作发展的需要。

3.4开展多元化的查房形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涉及范围广泛,使护士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拓宽了思路,工作的主动性得到了改善。

参考文献

篇2

目的:分析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对于产妇疼痛及生产方式的影响效果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选择自然生产的200例足月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产妇则增加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分级情况、转剖宫产发生率和产后大出血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过程的疼痛发生率及疼痛级别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转为剖宫产的发生率则明显高于观察组,P值均

关键词:心理护理;疼痛;转剖宫产;产后大出血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196-02

分娩是女性正常、自然的生理过程,产妇在临床产前、中、后期生理和心理都会出现较为复杂的反应。特别是初产妇由于没有分娩经验,对分娩过程缺乏认识,对分娩的期待及对疼痛的恐惧等常常引起紧张、焦虑情绪,导致疼痛加剧、产力降低,影响产程的顺利进行及分娩的结果[1]。我们对200例初产妇分娩过程实施心理护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初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皆自愿采用自然生产方式分娩,排除患有精神疾病、妊娠合并症及其他并发症。将200例产妇随机双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100例产妇年龄段位21岁-37岁,平均年龄为26.2岁,孕39.1±2.1周。观察组产妇20岁-38岁,平均年龄为26.8岁,孕38.9±1.1周。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整个分娩过程予以心理护理,具体由一名有生育经验的助产士在分娩过程中加用心理干预方法。统计两组产妇的疼痛发生率和疼痛级别、转剖宫产率和产后大出血率。

1.2.1 分娩前的心理护理:初产妇在产前都有或多或少的紧张、恐惧和焦虑,护理人员要通过有效的沟通,全面地将医院信息、产房环境和设备、医护人员的资历和技术水平、已经成功分娩的产妇数量等积极信息传达给产妇,向产妇讲解分娩过程以及医护人员将采取的护理措施,分娩过程中需配合医护人员的注意事项等等,使其对分娩过程有明确的了解,以轻松、积极的心态配合分娩过程医护人员的各项工作。

1.2.2 分娩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总体来讲,在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将每一步骤都采用温和的语言讲出来,吸引产妇的注意力,使产妇的关注度都集中在如何配合分娩上来,而忽略疼痛、焦虑等不良生理心理反应。第一产程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时期。由于第一产程时间较长、宫缩痛,容易使产妇疲劳,个别心理素质较差的初产妇甚至会顺应自身心理弱势而吵闹不休。此时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鼓励安慰或温和批评方法,及时指导其放松,用拉玛泽呼吸法辅以呼吸镇痛,必要时采取适当的肢体语言如触摸方式安抚,从而达到减少体力消耗、缩短第一产程的目的[2]。第二产程中医护人员一方面要从容镇定、熟练果断,增加产妇的安全感,在与身边其他医护人员的相关工作交谈中注意语音语调、规避敏感用语,避免对产妇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刺激;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产妇心理状态的观察,每次宫缩时指导其保持均匀的腹式深呼吸,从而增加其腹压,促使胎儿尽快下降至娩出。在进行检查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防止导致更多的疼痛刺激。第三产程的心理护理仍以稳定情绪为主,产妇在经历分娩疲劳之后应避免情绪波动导致宫缩乏力,甚至产后大出血。一方面医护人员应及时告知其婴儿性别及健康状况,使其感到做母亲的欣慰,保持愉悦心情。注意个别初产妇由于胎儿性别、健康程度与原有预期差异导致的心理变化,及时予以疏导。另一方面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其配合共同安抚产妇解除顾虑。

1.2.3 分娩结束后心理护理:胎儿娩出后可将婴儿和产妇稍作接触,使其情绪舒畅,利于恢复。顺产妇通常需留院2-3天,在此期间应特别注意是母婴联结的建立。医护人员应主动为产妇讲解产后生理变化,指导母乳喂养技术,宣传新生儿护理知识。同时要指导家属协助产妇做好产褥期健康保健,适应母亲角色,注意观察产后抑郁症的症状,做好预防和护理。

1.3 统计学标准与处理方法:疼痛分级标准[3]:0级-无痛或轻微不适感;1级-可忍受的酸痛;2级-酸痛明显、呼吸急促;3级-腰酸腹痛不能忍受、产妇喊叫。2级疼痛率+3级疼痛率=疼痛率。对文章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将两组产妇的疼痛情况、转剖宫产比率和产后大出血比率进行比较,由附表可见,观察组产妇的分娩过程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且疼痛严重程度也较对照组轻,观察组的转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产后大出血率也略高,总体分析发现P

附表 两组产妇疼痛情况、转剖宫产率比较

3 讨论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在分娩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比例仍然较低。分娩属产妇的一种应激状态,该过程会使产妇对疼痛的敏感性提高。而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提速和80后独生子女陆续进入婚育轨道,来自社会的压力和家庭的过度呵护使得年轻母亲面对分娩表现出更加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由此造成的不良情绪如紧张、恐惧、焦虑、怀疑使得子宫收缩乏力,极大地降低了产力。本组研究资料显示,在产程的各个阶段有侧重点的实施心理护理,可以有效地安抚产妇情绪,建立对分娩的自信心,有利于产妇在产护人员的指导下从认识、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降低对疼痛的敏感度和产后出血量。产前的心理护理应侧重于信息的全方位输入,以了解促信任,消除产妇对医院环境的恐惧和紧张情绪;进入产程后,心理护理的侧重点应放在引导产妇在产程中正确调整呼吸、配合用力、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消耗,注意根据产妇的个性特点加强与产妇的交流,耐心听取她们的询问和想法,采取疏导和压制相结合的办法应对她们的情绪反应,有效实施语言和非语言的鼓励手段,从而帮助其缩短产程顺利度过分娩期[4-5];产后心理护理应侧重于帮助产妇尽快适应母亲的角色,降低产后并发症及抑郁情绪的出现。综上所述,产护人员应掌握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在临床推广心理护理,通过有效的控制情绪降低产妇的心理应激程度,维持分娩过程中生理指标的稳定,降低对疼痛的敏感性,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利于顺利分娩和产后恢复。

参考文献

[1] 夏海鸥. 妇产科护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1351.

[2] 王效道, 徐斌, 蔡雄鑫等. 医护心理学[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156 -157.

[3] 应莉, 张琳. 拉玛泽分娩减痛法对分娩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07, 14(11): 5.

篇3

冠心病是临床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不但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同时还会让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冠心病的发生几率和临床病死率也在不断增加。在我国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治疗冠心病的医疗手段和药物也越来越多,然而主要是对冠心病患者发病后实施干预和补救,而在冠心病患者康复期,为其提供有效和科学的康复护理显得更加关键[1]。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康复护理对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现做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80例,全部患者均满足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冠心病的诊断标准[2]。全部80例患者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45例、35例;患者年龄为61-84岁,平均年龄为(70.6±2.5)分;51例患者伴高血压,12例患者伴糖尿病,2例患者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2 康复护理方法

①入院评估: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详细登记患者的发病原因、病史、治疗情况,同时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了解,进而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科学和合理的康复护理计划,让康复护理计划更具针对性。

②康复宣教: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机体训练和体育锻炼的优点;同时应详细告知患者相关的疾病知识,如冠心病的发生原因、可能导致的并发症等,让患者能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并了解和掌握康复训练、体育锻炼的意义。

③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讲,其康复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力量训练、气功、有氧训练以及医疗体操等。护理人员应患者进行鼓励,让其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坚持进行运动,让患者掌握适量、科学进行运动的作用。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对运动量、运动内容以及运动时间等进行确定,例如确定每天的康复训练次数为2次,运动时间应控制为每次20-30分钟,训练内容则包括慢跑、起坐以及慢走等方式相结合。

④膳食: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讲,饮食应该以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食物为主,对脂肪和热量的摄入进行严格控制。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不能进食辛辣和刺激的食物,严格戒烟,并对饮酒量进行严格控制。如果患者肥胖,则应对患者进行帮助和指导,让其减肥,同时为其制定科学和合理的饮食计划,坚持少吃多餐的原则,避免诱发糖尿病、高血压等,让患者通过康复训练来增强自身身体素质,让其抵抗力提高。

⑤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和患者的交流沟通,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安慰,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能更加信任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应通过交流沟通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解和掌握,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提供有效的心理疏导,进而来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有效缓解,让患者的自信心得以有效提升,让患者能更好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

1.3 康复护理的相关注意事项

①加强监护:在患者运动锻炼期间,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护其心率等,保证患者的安全。如果患者自行进行运动锻炼,没有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监护,其运动强度则应该控制为最大心率的70%-75%;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指导,让其学会数脉搏的正确方法,完成运动后麻醉数脉搏半分钟,并将所得数值乘以2即为运动时的最大心率。告知患者在喝咖啡、浓茶和大量进餐后,应休息1小时才能锻炼。运动之前不能吸烟和喝酒;在实际的锻炼中不能穿着太厚,进而对散热造成影响,让心率增加。锻炼不适合在炎热或者寒冷的环境下进行,如果在寒冷的环境中暴露胸部和头部,则会导致冠状动脉收缩,进而导致心绞痛,多湿、高温状态下运动会让患者末梢血流和体温增加,多汗,减少循环血量,降低血压。除此之外还会增高代谢异常,增加心肌耗氧量和心律,可能引起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如果患者精神状态不理想,则应加强监护和心理安慰,避免出现意外。

②康复训练应严格遵循患者的具体情况:在开展康复训练时,应严格遵循患者的实际情绪,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康复训练方式时,应将患者的兴趣、爱好作为基础,而且应坚持。在康复训练中,不能出现负荷过重、运动量过大的情况。如果患者出现急发病症或者发生外伤,则应马上停止康复训练,防止出现其他意外。

1.4 观察指标

在患者入院和出院时,向其发放SAQ问卷调查表,调查前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患者条目的意义,让其充分理解,然后由患者进行自评。该调查表的调查内容分为疾病认识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情况、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满分为100分,患者分值越高则表明其生活质量、机体功能状态越理想[3]。

1.5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若(P

2.结果

康复护理前,患者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为(15.23±0.83)分、心绞痛稳定状态评分为(6.04±0.22)分、心绞痛发作情况评分为(2.52±0.15)分、疾病认知程度评分为(14.79±0.31)、治疗满意程度评分为(20.46±1.17)分、总分为(59.81±1.36);康复护理后,患者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为(25.18±1.03)分、心绞痛稳定状态评分为(9.17±0.24)分、心绞痛发作情况评分为(4.65±0.58)分、疾病认知程度评分为(19.33±0.37)、治疗满意程度u分为(30.26±1.41)分、总分为(82.32±1.96)。康复护理后患者的疾病认识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情况、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康复护理前(P

3.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中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而老年人群则是冠心病的主要发病人群。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不断会让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同时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让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加重。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讲,通过科学和合理的治疗方式虽然能让患者脱离危险,然而在患者康复期,一旦出现疏忽则可能导致前功尽弃。所以加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研究中,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有氧训练、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等综合康复护理干预,不但能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显著改善,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血管功能,提高患者的工作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能及时回归社会;除此之外通过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和控制,对疾病发展进行有效逆转和阻止,让冠心病的复发率和残疾程度有效减轻。对于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来讲,因为其客观支持高于健康老年人群,然而和健康老年人群相比较,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主管支持和社会支持总量却更低,因此在为患者提供康复护理的基础上,还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让其主观能动性显著提高。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康复护理后患者的疾病认识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稳定情况、

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康复护理前(P

总之,加强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护理,能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血管功能进行显著改善,让其生活质量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夏明嫔,张琦,彭昌孝.综合康复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3):2075-2077.

篇4

【关键词】 责任包干制; 层级管理; 护理模式; 护理质量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工作的范畴与内在意义不断拓宽。护理工作正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这些转变也催化护理工作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即由功能制护理向小组制护理,再过渡到现今的责任制护理。

责任制护理是一项新的临床护理制度,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大改革,是以患者为中心,由责任护士对患者的身心健康进行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整体护理。作为责任制护理的延伸,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强调的是对患者实施连续的照顾,即责任护士对其“承包”的患者全面负责,包括生活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康复和健康指导等。责任护士不仅对患者的机体进行护理,还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关系和家庭生活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配合患者康复需要,给予最佳的护理。责任制护士还配合医生寻找出患者的生物致病因素与社会心理致病因素,以便彻底消除病因,取得最佳治疗效果。本文旨在探讨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较,在儿科病房中实施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所取得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科有床位31个。护士9名,护理师4名,主管护师3名。其中,大专学历10名,中专6名。

1.2 方法

1.2.1 舒适的住院环境 为了使患儿减少心理上的恐惧感,特别营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笔者所在科增配了绿色植物,并在墙上张贴活泼动感的漫画,病室窗户墙壁使用适量色彩鲜艳的墙纸装饰。允许患儿的父母白天一起陪护,晚上可由父母任意一方陪床。

1.2.2 层级管理护理人员 为了能合理调配科室人员,笔者所在科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科内实行责任组长-高责护士-责任护士层级管理制度。护士长按照能级对应关系,不同级别的护士护理职责不同。责任组长每日督查患者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并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质量评估,对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高责护士指出,要求其提出改进措施并监督落实。高责护士每日密切留意病危、病重和一级护理患儿的病情变化,对病危、病重及一级护理质量标准,包括基础护理、导管护理进行评估,指导并督促本组护士完成相关的治疗护理工作,确保工作的落实。责任护士负责一切基础治疗性护理操作,内容包括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并建立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包括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舒适护理、皮肤护理和分级护理。

1.2.3 重新分配岗位职责 按照护理工作量和病情危急状况,将病区分为两大区域,分别为重病区和普通病区。重病区的患儿病情危急,须24 h专人看护。疾病多为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小儿肠炎合并重度脱水、脑病、癫痫持续发作、小儿哮喘发作等;普通病区多为病情较为稳定的患儿,多见于单纯性腹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根据这2个不同等级病情所需要的护理需求,按照笔者所在科护士人数,将16名护士分为两组。其中每组各8人。责任小组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年资、学历、实际工作能力、经验和责任心进行新老、强弱合理搭配,按照每组护理工作量和病情危急情况,设2名责任组长。每组分管11个床位,并实行分层不分等制度,人人参与基础性护理。

1.2.4 APN连续排班 为了避免过多的人力资源耗费,减少不必要的交接班次数及时间的浪费,将原有的排班制度改为以责任包干制护理为单位的APN连续排班方式。A班8:00~16:00,P班16:00~23:00,N班23:00~8:00;责任组长8:00~12:00,14:30~17:30,夜班后休息2 d。休息期间责任护士分管患者由其高责护士代管;高责护士休息期间,其分管患者由本组年资高的组员代管,护士工作时间得到合理调整,休息时间更为集中。

1.3 评价方法 随机抽取笔者所在科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患儿病历560份,对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实施前后的服务质量,包括患者满意率、基础/专科护理落实率、健康教育覆盖率、医护关系满意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 字2检验,P

2 结果

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实施前后各项指标情况详见表1。

P值

3 讨论

3.1 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从表1可以看出,在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实施后,患者满意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2 基础/专业护理落实率大大提高 实现责任小组包干制整体护理后,基础/专业护理落实率大幅度提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2.1 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模式中,高责护士带领责任护士一起做好患者交接工作,并重点掌握本组危重患者、新入院患者及病情有变化者的情况。责任组长指导高责护士和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拟定护理计划,制定并落实护理措施和评价护理效果等。难度较大的护理操作由年资高的护士来完成,并让低年资护士在旁观摩学习。高责护士对责任护士的工作进行检查分析,对出现的错误做到“早发现早纠正”。责任组长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起到了监督作用,保证了本组组员的工作质量。相对于低年资护士,高责护士在操作技能上更加娴熟,经验也更为丰富,在技术上对低年资护士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护士长、责任组长和高责护士层层把关护理质量,将护理缺陷的发生率降至最低。责任护士与患者建立了一一对应的责任关系,护士更加清楚地知晓自己所管患儿的病情变化,治疗、护理效果和心理状况。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实施后,避免了护理缺陷的发生,护理质量上去了,同时也避免了医疗事故和纠纷。

3.2.2 层级管理又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宗旨,充分发挥了各层级护理人员的作用,还促进了小组组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帮助,最终全面提升了护理操作的落实率和质量。层级管理更与APN连续性排班相辅,在处理危重患儿及难度系数较大的护理操作时,新老护士的搭配充分发挥了年资高护士的丰富经验,不但很好地配合医生的抢救工作,而且减轻了低年资护士的心理压力。

3.3 提升了健康教育普及率 实施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后,责任护士健康宣教更为积极主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4 医护关系的满意率升高了 医护关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责任包干制护理实施前,由于护士没有固定管理的患者,医生经常不清楚医嘱的执行者,护理措施很难一一落实;实施后,责任组长每日与医生共同查房,详细掌握病情,了解诊疗计划,及时沟通信息,制定护理方案,使医生和护士共同围绕患者,完成各项诊疗、护理工作,增强了医、护、患三者的沟通。护理工作质量上去了,医生、护士的关系融洽了,医护关系的满意度极大提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是为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和有效的护理模式[2]。笔者所在科在实施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后,实现了患者从住院到出院、出院后全程护理,初步建立了以优质护理服务为目标的长效运行机制,切实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不仅家属放心,而且病房医生也放心,同时也意识到,完善各项后勤保障和各级护士的绩效考评的必要性。在这个问题上,笔者将自己的意见与本院护理部继续探讨研究,在工作质量、制度执行、服务满意度等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基础上,增加对护士基础护理工作量的考核评分[3],让护士劳有所得,优劳优得,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使护士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广东省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S].2010.

[2] 董兰菊,钟佩红.床位包干制管理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9):10-13.

篇5

关键词:护理 临床教学 教员素质

The nursing clinical teaching significance and the teacher quality to guidance and teaching influence discussion

Feng JianrongSun Xueqin

Abstract: This article has with emphasis discussed the nursing clinical teaching significance and teacher own quality to the clinical quality of teaching influence,discussed any is the quality,how quality should the clinical teacher have and to the practice students influence.From imparted knowledge and educated people,the one learns by teaching,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elaborated the nursing clinical teaching significance using the skill.So long as the emphasis each clinical guidance and teaching teachers all take the self-quality the unceasing consummation,takes the teaching work,pours into the compassion and zealous,will ponder over earnestly with the study,the nursing clinical guidance and teaching quality with steady steps enhances.

Keywords: NursesThe clinical teachingTeacher quality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1-0117-02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变知识为技能的必须过程,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使护士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进一步培养锻炼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和独立工作能力;充实、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实习,了解护理工作的意义,明确将为之献身的事业对自己的要求,找到人生的追求和楷模,临床带教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

1 临床带教的意义

进入临床,是真正护士生活的开始,学生要学的不仅仅是各项实际操作技能,首先要学的是做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乐于奉献的人,一个善解人意体贴病人的人。一个成功的护士首先是一个成功的人。

1.1 教书育人:初入临床时的带教老师往往令学生终生难忘,老师美好的职业形象、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就是学生的楷模,影响的常常不止是一个人、一批人,而很可能是几代人。美好的护理事业形象是护士内在美和外在美的有机结合和呈现。护士外在美包括五官、体态、举止、音色、眼神、语言、操作姿势等。护士内在美主要指护士职业行为效果美,包括积极的人生观,良好的职业心理品质,热爱护理专业,

有一颗同情和愿为人解除痛苦的心和一双愿为病人解除痛苦的手。护士本身良好素质加上职业相关知识的高度修养,把人追求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和生存价值的本质力量显示出来,能产生积极的、向上的有利于康复、有利于生活和工作的力量,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护理模式开始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性护理,通过护理过程,唤起病人生的欲望,恢复患者人的尊严、从而达到调动体内积极因素抗病防病。新的模式对护士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临床教员自身形象对实习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要成为一个让学生敬重的老师关键有两点,一是老师的人品、情操使学生敬重,二是老师的精湛的操作技能,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让学生重视。

1.2 教学相长:为使学生较快的把前期新学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工作结合起束,学生到科之初就应强调实纲中的重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实习。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各项理论知识不断更新,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学习过程。除通过阅读杂志,听讲座,参加自修大学学习外,临床带教也不失为一种学习新知识的好机会。既教了学生又充实了自己,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

1.3 运用技能: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因此特别强调实际操作能力。所谓能力是顺利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也是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本领。使实习生尽快熟练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是带教老师的责任。善于观察、善于总结是提高操作能力的捷径,总结就是抓住重点和要点。学生实习中除跟着老师边做边学外,还可在实习后期组织一次脱产一周的护理技术操作训练,掌握正规的护理技术操作。

2 教员自身素质对临床教学的影响

一个护士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护理质量,而一个护理临床教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什么是素质狭义的素质是指先天的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它的发展与成熟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它的某些缺陷是可以通过补偿作用而不断完善起来的。广义的素质,可包括人的性格、行为、毅力、兴趣、风度。护理教员的素质应首先具有良好的护士素质,热爱护理教育事业,善于把自己的爱心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一个好教员,首先是一个好护。

护理教员的素质应具备以下3方面:

2.1 思想素质:热爱护理事业,热爱生命,自觉担负起救死扶伤、保护人们健康的责任。象关心亲人一样关心病人。不侵害病人利益,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仅仅是靠制度约束,而用道德准则自律。这样的教员风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耳濡目染老师的言行,不仅肃然起敬,也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效仿。

2.2 专业技术素质:教员应具有较丰富的医学和护理学知识,熟悉本专科各种常见病的症状和体征,熟练掌握本专科各项护理技术操作,善于学习新知识,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才能正确、轻松的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知识在于积累,不断学习,不断的更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代,专业知识与相关知识掌握得愈是深广,技术才能的能量贮备就越雄厚,知识是才能的源头。

教员还需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较强的记忆力,创造性的思维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娴熟的护理技术操作能力,遇到护理问题,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学生弄不懂的问题,能结合基础理论深入浅出的讲解。

篇6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前间壁心肌梗死19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7例,下壁心肌梗死12例,合并顽固心律失常者3例,顽固心力衰竭静脉滴注者2例。采取随机数宇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24例患者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55 -78岁,平均年龄( 65. 42. 1)岁,对照组24例患者中女14例,男10例,年龄57-81岁,平均年龄(63. 82. 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急救期护理、溶栓药物的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饮食与病房的护理、保持大便的通畅和应用镇痛药物等护理方式。

1.2.2观察组:给予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综合护理干预:①准备工作:患者入院后立即行心电监护、吸氧、心电图检查等护理操作,床边旁备好呼吸机、除颤器、急救药品等。②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变化,每隔15-3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呼吸、脉搏、血压,记录出入量,患者若有烦躁、脉搏细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脉压差减小、T波倒置或高尖、ST段明显下降或一时性上升等情况发生时,应立即向医生报告。③药物护理: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时,护需认真观察注射部位,确保针头位于血管内,以防药液外渗。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变化;④疼痛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般会伴有胸骨后、心前区压榨性疼痛,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给予5-10 mg吗啡皮下注射,必要时重复注射;疼痛较轻时,遵医嘱给予0. 5 mg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或可待因片口服。⑤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常伴有剧烈心绞痛,患者会有濒死感,再加上医院的陌生环境易使患者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焦躁等负而心理,导致患者情绪波动,病情加重。护理人员需做好心理护理,热情、主动的询问、关怀患者,以坦诚的心与其交流,耐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其了解情绪稳定的重要性,认真聆听患者的倾诉,疏导其心理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

2讨论

AMI指的是患者心脏因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发的一系列心肌坏死症状。发作时危及生命,所以,有效的救治及护理尤为重要。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及患者需要的增进,固有的护理模式已不能适应需求,因此,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不同需要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它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自身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保健意识,从而提高治愈率,减少住院时间和经济费用。

篇7

望、闻、问、切是中医的主要诊断方式,而这种区别于西医的特殊诊断方式也体现出辩证的哲学思想并被运用到中医护理当中。进一步讲,医生借助观察患者的自觉症状和临床表现并将上述种种状况综合考量来辨识症候,查出患病的部位,明晰疾病的性质,总结患病的原因,这种独特诊断方式乃是中医护理中辩证思想的外在体现。所谓施护,就是指因人而异、因病而异,依据辩证结论制定相对应的护理方案。由此可见,辩证乃是中医护理的基础与前提,其决定着施护能否达到最佳效果。依照正确的辩证结论进行扶助正气、祛除病邪、标本缓急、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正护反护等合理施护对于维护被护理人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中医护理特点在临床中的应用

2.1整体观在临床中的应用对于治愈疾病我国自古便提倡“三分治、七分养”,这也与中医护理的辩证施护理念相契合,当然,优化生活环境,舒畅情志,进行合理的膳食和相应功能的锻炼也是中医护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总之,整体观乃是使得被护理人得到科学护理的保证。而通过望、闻、问、切进行分析症候,查出患病部位、明晰疾病的性质、总结患病的原因乃是对因人制宜得出科学护理方案的手段。实际上,中医护理的科学之处便在于其能够因人而异、因病而异、进一步讲,即使是相同的疾病也可能采用不用的护理方法,反之亦然。就以发热作为例子,外感发热邪气在卫分,所以,在治疗时采取解表并通过保暖、避风、药后多穿衣物、多盖被子、取微汗降温等方式进行护理最佳;但中暑所造成的发热则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因为此时邪气已经入气营,最突出的症状便是高热和口渴,因此在护理时最好采用降温的方式来祛病,比如,注意通风、多让患者引用西瓜汁等清凉食物进行解暑最佳。综上所述,整体辩证施护不啻为带动护理科学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中医护理的非常重要的特色所在。

2.2辨证施护在临床中的应用众所周知,人类疾病存在着病因繁多,种类繁多的特点,而这也恰恰使得中医护理单单依靠整体性还不能达成最佳效果,故此,在临床中应用辩证施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医护理中辩证观的价值尤为突出,比方说,对于惯性胃痛患者,中医护理在临床中会因病制宜采用不用的护理措施。进一步讲,倘若胃痛是因寒性刺激而引起,则采用局部温热的措施进行护理,进而达到驱寒与止痛的效果;倘若胃痛是因情绪不稳和情志不舒而引起,则采用心理干预的疗法来缓解患者的压力,进而减轻患者的疼痛。

3结语

篇8

[关键词] 压疮;紫黄珍珠散;特定电磁波;传统护理疗法

[中图分类号] R24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7(a)-130-02

压疮又名褥疮,是由于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血液动力学改变、组织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变性、坏死的病理过程和结果。中医学把压疮称席疮,老年性压疮则主要责之于机体阳气亏虚、无力鼓动经脉,敷布温运气血失司,湿浊浸渍皮肤,肌肤失养所致。老年性压疮一般多见于长期卧床及慢性疾患之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它不仅给患者身体上带来了一定的痛苦,更给患者心理上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笔者临床施护,采用自拟紫黄珍珠散外敷结合传统压疮护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4年间本科38例老年压疮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复合疗法治疗护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压疮的诊断标准,将4年间在本科住院患者中发生Ⅱ期以上的68例压疮患者全部纳入观察,其中,男性30例,女性38例,年龄65~80岁35例,81~90岁20例,90岁以上13例,平均76岁;脑梗死29例,脑出血13例,股骨颈骨折8例,其他骨折18例;属Ⅱ期压疮患者12例,Ⅲ期压疮患者42例,Ⅳ期压疮患者14例。病程1周~1个月32例,病程2~3个月 3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和分期上,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压疮分期标准

Ⅰ期:淤血红润期,局部皮肤因受压刺激后,出现红、肿、热及麻木者。Ⅱ期:炎性浸润期,皮肤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结节,皮肤因水肿而变薄,可出现水泡或破溃后呈潮湿红润创面。Ⅲ期:浅度溃疡期,表皮破溃达真皮层,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或伴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患者感觉疼痛加重。Ⅳ期: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浸入真皮下层和浅筋膜,深达肌肉层,感染可向周边及深部扩展,甚至可深达骨面[1]。

1.3压疮发生部位

68例压疮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单个部位40例,多个部位28例,其中骶尾部35例(深达骨面4例),面积4 cm×5 cm 2处,足跟部10例,外踝处8例,髋部15例;按压疮分期,治疗组Ⅱ期6例,Ⅲ期22例,Ⅳ期10例;对照组Ⅱ期 6 例,Ⅲ期20例,Ⅳ期4例。

1.4方法

1.4.1 常规治疗和护理

临床积极治疗原发病,饮食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等支持治疗。保持患者皮肤干燥清洁,定时翻身,维持良肢位摆放,压疮部位避免再次受压,床单、被褥保持干燥清洁和平整。

1.4.2换药

1.4.2.1自拟紫黄珍珠散由紫草、大黄、黄柏、生黄芪、珍珠等炮制为末,经高压灭菌后无菌保存备用[2]。

1.4.2.2治疗组:第1步,首次以有效碘含量0.45%~0.55%碘伏溶液[3]消毒创面及周围皮肤;Ⅱ期创面若含有1 ml以上胞液者则用无菌注射器抽取;Ⅲ、Ⅳ期创面则首用3%过氧化氢溶液及0.9%NaCl溶液清创[4]、清除坏死组织,至创面红润略有渗血为度;第2步:创面均匀喷洒自拟紫黄珍珠散干粉;第3步,暴露创面予以特定电磁波(TDP)照射30 min;第4步,用凡士林纱布单层覆盖,外以无菌敷料固定。每日换药1次,7 d为1个疗程。

1.4.2.3对照组:第1步,创面换药采用传统疗法,首先采用治疗组第1步处理;第2步,创面喷洒庆大霉素[5](80 000 U加0.9%NaCl溶液20 ml)溶液适量;第3步,暴露创面予以TDP照射30 min;第4步:用有效碘含量0.45%~0.55%碘伏纱布湿敷,外予无菌敷料固定。换药频率与疗程与治疗组相同。

1.5临床观察指标

两组均在治疗换药时分别对患者压疮局部皮肤颜色、分泌物的多少和新生肉芽组织生长及创面收口大小等情况予以记录。

1.6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局部组织完全恢复;有效:创面干净或缩小,分泌物减少;无效:创面色泽紫黯或无变化。

1.7疗效评定时间

治疗组及对照组对Ⅱ期压疮分别以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Ⅲ期压疮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以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Ⅳ期以4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2结果

治疗组:治愈26例,有效12例,无效0例,平均治疗时间Ⅱ期5 d,Ⅲ期10 d,Ⅳ期22 d。对照组:治愈7例,有效21例,无效2例,平均治疗时间Ⅱ期6.5 d,Ⅲ期13 d,Ⅳ期27 d。经临床观察评定,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目前临床对于压疮的治疗护理方法较多,笔者认为寻找一种能够尽快缩短疗程,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疗法尤为重要。今采用中西医结合复合疗法,经两组对照治疗后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采用紫黄珍珠散结合传统换药疗法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传统疗法,达到了复合疗法的预期目标。

紫黄珍珠散由紫草粉、生大黄粉、黄柏粉、生黄芪粉和珍珠粉各等分而成。该药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及托疮生肌等功能,其中紫草具有活血、凉血、清热解毒的功能,据药理试验,紫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大黄有泄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的功能,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及某些革兰阴性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对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生黄芪能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并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珍珠粉则有凉血解毒、祛腐生肌的作用,特别对疮疡久不收口功效卓著。故本方具有扶正益气、活血化瘀、生肌敛疮的功能,在老年性压疮的外治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本法在常规传统护理结合中药外用并予TDP照射[6]时,通过TDP热效应作用于组织后,可使局部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充分扩张,促使局部血流加速,有效改善了压疮组织的血运营养,使细胞分裂增生加快,促进了中药的充分渗透和吸收,有利于创面的炎症消散和愈合,进一步发挥了其活血化瘀、托疮生肌的作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通过临床实践及统计证明,采用中西医结合紫黄珍珠散、TDP及传统护理复合疗法治疗压疮,其临床疗效、治愈率及治疗时间均明显优于以往单一的传统护理疗法。故笔者认为此方法能综合减轻老年患者的痛苦,并且有利于原发疾病的康复以及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马遇荪.实用护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426-427.

[2]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3,44,104,1494,2032,2038.

[3]林菊英,金乔.中华护理全书[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02.

[4]殷磊.护理学基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1-222.

[5]李庆平,胡刚.药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27.

篇9

 【关键词】护理告知;护理工作;临床意义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并对医疗护理质量及安全问题有了更新的要求[l]。为了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我们根据我院病区的护理特点,实施了护理告知程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程序不仅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法律意识,而且充分尊重了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从而缩短了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减少和避免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共有床位120张,护理人员47人,年龄在19~47岁之间。其中,主管护师为9人,护理师为28人,护士为10人;本科学历者有10人,大专学历者有21人,中专学历者有8人;最长工龄为25年,最短为1年;1~5年的护士有15人,占临床一线护士总数的40%。

        1.2 方法

        1.2.1 加强护士的法律意识教育  组织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法》、《刑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每年进行1次法律知识的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上岗。

        1.2.2 建立合理规范合理的告知制度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制定能保证医疗护理知情权得到落实的制度。

        1.2.3 制定完善的护理服务流程规范  如入院流程、手术病人流程、危重病人流程等,科护长及科室质控小组成员对告知内容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抽查,从而使告知程序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2   明确护理告知的内容

        2.1 入院时的告知内容  患者入院时,首先由接诊护士对病人进行系统的告知,如介绍病区环境及住院须知,规章制度;科主任、护士长、管床医生和责任护士及科主任查房时间;介绍治疗、作息、探视、就餐时间。了解患者的身心需要,耐心听取并解答患者及家属的询问,把相关内容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并得到患者的同意后方可执行。

        2.2 公示告知  其优点是具有广而告之的作用,可以减少部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如医院简介、就医指南、收费查询、药理信息、就诊手册等。缺点是告知的对象不具有稳定性,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就医人员,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

       3   效果评价

         因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企业医院,每月出院的病人平均为180~200人次,护理部每月向150个出院病人发放问卷调查表,调查的内容有护士的工作态度、责任心、专业技术水平、对疾病知识的讲解、护理措施的实施情况、最满意的护士及医生、出院的健康指导等15项指标,以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经统计,2008~2009年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0%,而通过实施护理告知程序后,2010年患者的满意度为96.7%,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2008~2009年无护理纠纷,仅有护理投诉4例;2010年无护理纠纷,护理投诉仅2例。由此可见,实施护理告知程序,可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4   讨论

        4.1 临床护理告知贯穿于患者诊疗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护理人员应该履行的告知义务及知情权,同时也给予患者技术性的建议和专业指导[2],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积极调动了患者及家属主动配合护理工作的积极性,是减少护患纠纷的重要手段。

        4.2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护士正确履行告知义务,减少护理纠纷的根本保证。护理工作是一种高风险职业,要防范风险事件的发生,就必须用制度来规范、约束各项护理活动,而护理管理体制正是护理安全的核心[3]。我院根据各种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完善规章制度,制定工作流程,使护理工作具体化、制度化、程序化,保证护理专业信息的准确性,有利于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使护士在告知过程中有章可循,护理管理监督有据可依,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护理安全隐患,从而真正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有效地实施护理告知程序,使护理工作变得积极主动,既保障了医护人员自身的权益及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增进了护患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让护理人员获得了成就感,使医护工作质量明显提高,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病人满意度不断上升,从而使患者在诊疗期间得到了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叶小平.“告知”医方面临的新课题[j].医院,2005, 5(2): 76-77.

篇10

【关键词】 临床;心理科;护理模式;危险事件;满意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也不断的加大,如果负面情绪或者压力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和释放,极容易引起人民心里上的疾病的产生,严重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以及工作。心理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心理科在我院属于特色的科室,主要是面向社会为存在有各类心理障碍以及轻度的精神障碍的人提供治疗以及帮助。精神科的患者不同与其他科室的患者,他们具有一定的特殊性[2]。精神上的疾病使患者在思维、意志、行为甚至是情感上不同于常人,经常会出现意识的障碍、缺乏自知能力、精神上一过性的精神兴奋或者意志,有的患者甚至会出现伤人、伤己或者自杀等过激行为。护理工作者在对待这样的患者群体时,要具备更加高的职业素质,探究心理科的新型的护理模式变得非常的重要。本研究中,在我院的心理科进行了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的实施,通过分析对比患者的满意度以及危险事件发生的几率,探究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在心理科的实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的72名心理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在26到50岁之间,平均年龄(37.5±3.5)岁。住院天数在15到55天之间。其中,有61例患者存在过自杀、伤人、逃跑或者毁坏物品的记录,这些患者中,抑郁症患者有23例,焦虑症患者有14例,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有11例,狂躁症患者有5例,其他患者有2例。

1.2 方法

1.2.1 改进病房的管理制度 提高病房的环境要求,建设更加安静、整洁的住院环境,在病房或者走廊内放置一些绿色的植物或者饲养一些鱼类、龟类等,刺激患者对生活的热爱。每个病房内设置两张床位,只收治一位患者,以减少患者之间的摩擦和其他不良的相互影响。护士要在入口处严格把握,对于出入的患者要掌握其去向,并鼓励家属陪同患者。

1.2.2 管理护理人力资源 心理科护理工作较多并且工作繁杂、任务重。经过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的改进,对人员的配备进行了调整,加强了白班护理力量,并灵活的调整护理班次,培训两名固定的护工,减少护士人员外出取药以及结账等杂物,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照顾患者身上。

1.2.3 改善护理的理念 ①护理人员一定要加强自己的专业的业务操作水平以及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伤害[3]。②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礼仪,不仅要有整洁的仪容仪表,更要注意自身的语言以及行为动作,要做到懂礼节、有修养、知礼仪,成为真正的美丽的天使。我科室对护士进行了统一的礼仪培训和技能培训,通过树立现代化的护理服务的理念,打造更好的护理服务的品牌,加持自己的特色,创造一流的服务,让患者更加容易融入到和谐的队伍中来。③落实护患之间的责任制,责任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动向。④锻炼护士较强的心理素质,随时面对突发状况的发生[4]。⑤突出人文的理念,怀有一颗同情怜悯之心对待患者,理解患者,并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1.3 效果评价标准 分别在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之前和之后对患者以及家属进行不记名式的问卷调查,调查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情况。记录开展新型护理模式之后发生危险事件的几率,与开展模式之前的资料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到的数据录入SPSS13.0数据库,采用X2检验或者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新型护理模式开展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分析 见表1。

结果表明,在心理科实行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

2.2 新型模式实行之前一个月内,患者出现伤人或者自杀等危险事件的有6例,新模式实施之后,患者出现危险事件的例数为0,新模式实施之后,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

3 讨论

临床上在对心理科的患者进行护理的工作当中要结合特殊患者的特殊心理状况进行更加人性化的护理,减少对患者的刺激和伤害。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能够增强护士的责任心,提高工作的效率,加强了护士的专业水平,让患者感受到亲切和包容,减少患者的敌对心理以及陌生心里,使得患者对临床的护理工作更加的配合。

本研究结果表明,以人为本的新型护理模式能够显著的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的质量,提高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也降低了心理科患者出现危险事件的几率。

总之,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是心理科的重要的发展方向,应该在临床上加强应用。

参考文献

[1] 姚云杰.浅谈心理科护士应具备的心理素质[J].黑龙江医药,2009,22(4):578-580.

[2] 那万杰.心理护理与护患关系探讨[J].医学创新研究,2007,4(27):1161.

[3] 赵芝.心理护理在精神科的应用与体会[A].河南省精神科护理管理学术会议资料汇编[G].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