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的要求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2: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交流的要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交流的要求

篇1

关键词:文化交流:翻译;异同;

前言: 翻译工作的目的和特点是思想文化交流。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民族或社团之间希望互相理解、互相学习的愿望,产生了互译精神产品的要求。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是不同民族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里的独特创造,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对待和处理外来文化,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是一个重大的课题。通过翻译,尽量加强和增进不同文化在读者心目中的可理解性,缩短由于缺乏理解甚至误解所产生的障碍和距离。

1.文化交流与翻译

1.1有关文化交流

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 译界虽对此一直多有讨论 , 但并未取得共识。从翻译实践来看 , 不论是在当代还是在历史上 , 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即归化)的原则似乎是占了上风。近十多年来 , 随着文化研究日益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关注的焦点并逐渐向边缘学科广泛渗透 , 翻译理论界越来越注重把翻译放在全球文化交流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 , 人们更多地从文化的差异与渗透来看异化与归化问题 , 即把翻译不仅仅看作不同语言的转换 , 而且把它看成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关系及它们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本文试图从翻译的本质出发 , 通过讨论译者的使命 、读者阅读的认知过程及信息时代与全球化对文化交流的影响 , 来重新诠释归化与异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处理归化和异化关系的总原则 , 即在不排斥归化法的前提下 , 尽量采用异化或异化加释义的方法来处理作品中含有文化色彩的语句。文字间意义的传达或功能的对等等方面的研究 , 而对意义与功能之外的因素关注甚少。近十多年来 , 随着文化学研究的兴起及各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 人们越来越注重从文化层面来探讨翻译的本质。翻译的文化学派代表人物巴斯奈特和勒弗维尔在他们合编的《翻译 、历史与文化》中正式提出了“翻译的文化学转向” 这一口号,这也标志着翻译的文化学派的正式兴起。在以后的几年中 , 他们又各自或一道陆续出版了几部专著来讨论翻译与文学 、意识形态 、权利及文化的关系。与以往翻译中的文艺学派或语言学派不同 , 文化学派是当前翻译理论界中具有相当强“革命”因素的学派 , 有人甚至认为他们的观点对以前的翻译理论具有“颠覆” 性。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特别强调文化在翻译中的地位和翻译对于文化传播 、推动社会和文化进步的重要意义。他们认为 , 通过翻译可以引进新概念 、新文体和新的表达手段来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翻译的目的是使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起原文在源文化中同样的功能。另外 还有一些翻译家如兰博和雷恩也推出了此功能。

1.2 文化交流中的翻译

著名作家于冠西说:“人类文化从整体来说,是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汇聚、交流的产物。”不同文化的交流必须通过翻译来完成,没有翻译就没有文化交流。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相互转换的过程,更是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环境氛围,独特思维方法、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造就了不同文化的独特内涵和文化特色,呈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阻碍了信息的交流和沟通,给翻译带来一定阻碍和困难。因此,如何成功跨越文化阻碍,寻求恰当翻译策略,从而实现高质量跨文化交流,进而推动文化传播,是翻译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翻译是不同语言社会的交流工具,通过转述语言文化信息,促进双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和进步。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翻译应该充分重视语言中的文化因素,注意不同文化间的相似和差异。如果两种语言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思维和表达方式大致相同,两种社会的文化内涵也会大致趋同,这种情况下,翻译就可以实现互译,保留原文文化色彩;如果两种语言社会的地域环境、文化习俗、人文历史、、价值观念等存在较大差异,则需要注意,因为这种文化差异影响着翻译活动的范围和方式,制约着翻译内容的呈现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因此,解决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困境,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关键。

2 .目前影响翻译不同的因素

2. 1不同语言社会的历史和习俗等文化内涵差异

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根源因素。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民族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点的历史文化;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孕育形成了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和词汇;语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本民族交流情感和表达思想的独特工具。由于受价值观念、社会风尚、道德情操、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各民族形成独特的文化习俗,这些不同的文化习俗也产生出内涵丰富的文化差异。因此,要重视不同语言社会的历史和习俗差异,把握翻译中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根源。

2.1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环境等文化背景差异

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客观因素。文化作品以整个社会为反映对象,用独特视角反映社会生活,形成浓厚而鲜明的时代色彩。作品的创作离不开身处的地域环境,还与个人的生活经历、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只有充分关注作品、作者的相关背景,才能充分了解作者传递的信息,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揣摩作者写作时心境,感悟作品深刻内涵。因此,不考虑社会时代背景对作品翻译的重要影响,就会产生翻译的文化偏差,无法保留和彰显源语文化特色。

2.3 翻译者的价值观念和语言功底等文化素质差异

是影响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主观因素。翻译者是作品翻译过程的主体,是两种文化的传播中介。不同翻译者,所翻译的作品意蕴和内容各不相同。一方面,由于受社会环境、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翻译者逐步形成相对固定的思维方式、行为特征和价值观念,进而影响翻译用语和价值选择;另一方面,翻译者要对原作品进行解读、评价、加工和改造,仔细把握作品的文化内涵,领悟作品的内容精髓,品味作品的思想精神,用精准的语言进行文化传播和再造。因此,翻译者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扎实的语言功底是翻译优秀作品的必备条件。

3 .当前文化交流中翻译存在的问题

3.1加强全球文化交流与融合,减少翻译语言障碍

今天,文化融合成为世界文化交往的发展趋势。作为开放的动态性系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渗透力,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吸纳、融合,增进了人们的相互理解,增加了人们的相互认同。这使得跨文化交流――翻译的障碍越来越少,语言沟通越来越顺畅。因此,翻译者要把握原作品所属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习俗,强化保护源语文化意识,深度了解原作品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同时,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增进文化融合,加强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和传播。

3.2合理恰当运用翻译方法,扫除文化交流障碍

翻译者是联结原著作者和译著读者关系的纽带,在翻译过程中,若以原著作者为中心,就不免会给译著读者带来诸多困惑和不解;若以译著读者为中心,就不免会失去原著文化特色。因此,需要正确处理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差异,灵活采用音译、套译、移植、译注、重创、摹仿等方法,找出传递文化信息最恰当表达方式,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或以源语或原著作者为依归,以原著内容特点为基础,采用“异化”或“直译”翻译方法,最大限度保留原著风貌和风格;或者以目的语或译著读者为指向,把握原著作者思想,关照译著读者态度,采用“归化”或“意译”翻译方法,促进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融合。

3.3提高翻译者综合文化素养,增强翻译实践经验

翻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翻译作品质量的优劣。作为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要求翻译者既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两种语言,又要熟知两种文化差异;要求翻译者不仅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和文化意识,牢固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努力积累翻译实践经验。在翻译时谨慎处理文化差异,准确把握文化内涵,真实再现原文风貌,恰当传递文化信息,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快文化交流步伐。文化交流是人类交往的产物,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人类交往的广度和深度的发展,文化交流的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层次越来越深,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冷战结束之后,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文化多元化日益发展。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合作的程度不断加深。社会发展日益将整个世界紧紧连在一起。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以至最不发达国家,都不能自外于这一历史潮流,都必须在这一浪潮中趋利避害,以求得自己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必然促进全球性的文化大交流,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的有机统一。文化受制于经济和政治,又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经济、政治和文化相互协调发展,社会才能协调、和谐、有序运转,走向良性循环,否则就会失衡,甚至瓦解。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又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过程。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发生发展的。从这个意义来说,经济全球化本身也是文化交流的产物。 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由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矛盾决定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文化的个性、特殊性决定着文化交流的必要性;文化的共性、普遍性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可能性。正是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矛盾运动,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不断碰撞和交流,促进文化的不断发展。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有其长处,也有其局限。它只有从其他文化中吸收营养,才能永葆青春,具有活力,否则就会变成“死文化”。古代中国非常强大,文化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四大发明”对人类社会作出过巨大贡献。但后,中国却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其原因之一就是闭关自守。

人类文化史表明,一个封闭的文化系统,必然走向衰落以至灭亡。只有实行开放,不断碰撞和交流,文化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从而长盛不衰。古代日本比较落后,但它不断从中国文化中吸取积极成果,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明治维新”之后又积极向西方学习,从而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亚洲“四小龙”基础并不很好,但战后积极对外开放,吸取别国的长处,取得很好效果。今天的美国之所以在许多方面能保持领先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吸引了来世界各国的大批优秀人才。党的之后,我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学习并善于学习别人的先进成果。正反经验说明,文化交流是通向文化繁荣、经济发达、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商务交流;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4-0245-0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代。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日益频繁,经济上的依赖促进了相互的合作与交流。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文化间的差异引起的不同文化的冲突,严重的影响了相互的合作与交流,这使人们认识到,国际商务活动和商务谈判的效果不仅取决于市场、价格、质量、运输等与利益取向相关的直接因素,还取决于人们的语言、价值观念、民族文化背景、传统的社会观念和行为原则等间接因素(统称为文化因素)。这就要求从事国际商务活动者不但要具备经济、商业知识,还需要深刻理解对象国的文化,文化也是影响国际间经济交往和商务交流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跨文化交际学理论框架下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跨文化商务交际。世界上许多大公司在国际商务活动中都十分重视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和培训,许多经贸类大学也都把跨文化商务交流作为学生的必修课。

跨文化交流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首先由外语教师结合语言教学,引进介绍国外跨文化交流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把跨文化交流理论应用到商务活动的时间研究就更晚。近年来,随着涉外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不同国家的文化的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对商务活动影响的问题日渐突出,跨文化商务交流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出现了不少介绍国外跨文化交流的著作、文章及有关跨文化交流的论文,在高校教学中,除了在外语专业中增加了跨文化交流的内容外,一些院校还在对外经济贸易专业中开设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课程,以提高所培养的人才在商务交流中的实际交流能力。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部分矿业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在国外寻找矿产资源,参与国际矿业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由于对所在国的文化了解较少,对文化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出现了不少问题,影响了商业活动的正常开展,甚至影响到两国关系,惨痛的教训使这些企业在实践中认识到了跨文化商务交流中文化因素的作用。其中科蓝煤矿枪击事件就是教训深刻的一例。

科蓝煤矿是在赞比亚南方省锡纳宗圭地区的一家中资企业,近年来数次发生示威和肢体冲撞,发生了致使双方15人受伤的枪击事件。此事不但对在比亚的中资企业影响很大,其影响甚至上升到了两国关系。

科蓝煤矿在经营中忽视了中赞两国的文化差异,导致劳资双方及当地群众的关系恶化。首先是制度文化冲突。由于该国曾长期被英国统治,受西方影响很大,有非常健全的劳工保护法律。科兰煤矿作为外资企业不遵守当地法律并且引发了严重的冲突事件就使当地政府和民众无法容忍了。其次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冲突,和大多数非洲人一样,赞比亚当地员工的生活习惯是有钱就花,没有积蓄,“理财”观念是过一天算一天,和中国人虑后、储蓄的习惯截然不同。他们没有储蓄,而每天的生活需要钱,在这种情况下该拿到的钱不能及时拿到,他们的不满情绪就可想而知了。其三是不同文化中行为习惯的冲突。非洲人性格外向,喜怒哀乐均形于外,表达诉求的方式比较简单,在其要求得不到合理回应时就容易发展为暴力,以宣泄不满情绪。科蓝煤矿的管理者没有考虑到这种文化差异,从而使一些小矛盾发展为大问题。

综合归纳分析,国际商务交流活动可以从语言、宗教、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几方面体现出文化差异。例如,一国际公司在卡塔尔进行谈判时,由于负责人忽略宗教因素,携带了白兰地准备在仪式上与同事庆祝,结果使公司成为了不受欢迎的公司。又如,一中方企业为欢迎俄罗斯公司的代表团,特别布置了鲜花,可是他们不了解俄罗斯人认为双数是送给死人的,使这次会晤非常尴尬。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各国国情不同、政治因素不同,对商品的包装材料、结构、图案以及文字标识等都有不同的要求。如阿拉伯国家规定进口商品的包装禁用六角星图案,因为六角星与以色列国旗中的图案相似。就是这样一个文化细节上的失误,导致了贸易合约的损失。

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文化因素对国际商务活动的影响,以及了解不同文化差异在跨文化商务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在对外商务活动中应用跨文化交流理论妥善处理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对于提高对外商务交流水平、减少对外商务交流中的矛盾和摩擦、促进对外商务活动的开展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交流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之,在国际商务交往中。如果我们对异文化缺乏必要的认识或学习不够。就常常会出现摩擦,影响国际合作,甚至还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因此,在从事商务交际活动时,我们必须具备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敏锐性,了解多元文化,掌握异文化与我国文化之间的差异。通过以上对跨文化商务交际中中西文化差异的论述,可以看出,文化差异对商务交际活动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我国企业要想在多元文化的国际舞台中取得成功,就必须要在跨文化商务交流中灵活地应对多元文化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常婧.简议文化差异与商务沟通[J].经营与管理,2007(5).

[2]王颜敏.浅析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文化冲突[J].绥化学院学报,20l1(4).

篇3

【关键词】 外语教学;异文化交流;外语学习

不同国度的人们由于生活环境和接受的教育的不同,形成了完全不同的文化意识。不同国家的人在交际往来时,除了在语言上进行沟通外,还要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信息的交流,这就产生了“异文化交流”。“异文化交流”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以前,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所关心、研究的问题,但是,近年来,我们的外语教学对之产生出了浓厚的兴趣,也开始对其进行研究,这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人们开始从异文化教育的角度对外语教学进行深入思考。

1 在我们的外语教学中,异文化交流研究的基本目的

1.1 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文化是有差异的,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忽视大量的共同之处。

1.2 培养不同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初次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Cultule shock),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要使交流得以继续下去,必须想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

1.3 培养异文化交流的技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与外国人交流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在我们亚洲的邻国日本,除了在大学里设有这方面的课程之外,在社会上,如商业界也有许多机构专门负责跨文化交流技能的培养,以适应国际化社会的需要。可以说,正是基于这一点,异文化交流的研究在外语的教学与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在文化人类学的范畴内,异文化交流的基本研究内容

2.1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看法,包括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诸多哲学方面的概念。仅从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来看,东西方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西方文化认为,人应该主宰自然,自然是人的征服对象,人类可以利用不断提高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战胜自然,人是万物之中心。与此对应,东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协调关系,人与自然紧密相关,人类不是改造自然,而是适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条件为人类服务。所谓价值观,就是判断好坏、是非的标准,它会将人的行为引至某个方向。因此,价值观就构成了文化与社会结构的基干。对于隶属于某个文化的人来说,什么行为好,什么行为不好,都是受这个价值观的支配的。价值观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人们很难得把握住它,但是通过语言的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往往可以窥视出某种文化的价值观。

2.2 言语行为的文化特性,这是跨文化交流中的又一重要研究内容。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产生差异,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上,就成为语言上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语言的使用一定得遵循文化的规则。换言之,文化决定思维、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我们设想一下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情况吧。外国人要学会正确使用“我对大家的意见基本上完全赞同,但还有一点稍微不同的看法,不知道能否给大家说一说?”这样的句子时,除了需要语言本身的知识以外,还必须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方面的知识,了解到中国人文化和思想中的那种尊重别人的客气和谦逊的说法。而那些不需要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而能造出的句子,几乎都是有关事实或状态方面的简单描写。例如:“小王是一名大学生”、“日本的富士山很美丽”等等,这些句子按原样译成任何语言都说得过去。然而,有许多有文化背景的句子直译过去要么不通,要么不符合对方的社会、文化规则而不被理解,这在外语教学时需要特别的注意。 例如,同样是接待顾客,不同国家的商店,营业员使用的语言也不相同: 转

中国:你买什么?(或“您要点什么?”)

日本:いらっしべいませ。/欢迎光临。

美国:Can I help you?/我能帮助你吗?

中国的营业员接待顾客纯粹从买卖生意的关系出发,日本的营业员把顾客当客人来接待,美国的营业员把顾客当作需要帮助的对象,由此而产生出以上不同的说法。

2.3 非语言交流方面的研究。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在异文化交流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非语言交流以往多被看作是体态语的代名词,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态语。从人的身体特征到身上穿戴的服饰品,从搽的香水的味道到身体内散发出的体气,从声音的高低到房间的摆设、光线、色彩,从时间观念到空间观念,这些都是非语言交流的因素。许多学者都指出过非语言交流的重要性,Birdwhisted、Ray通过实验结果估计,交际中非 语言信息约占65%。这说明,在人的交际中非语言的因素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日本人的鞠躬、欧美人的拥抱接吻、拉美人的脱帽致意,还有我们中国人的点头致意等都表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非语言信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弄得不好就会产生误解,有的时候甚至导致悲剧发生。例如,有一位在泰国旅游的美国人,不经意坐在寺院里一尊佛像的头上休息,被人拍照下来,结果被驱逐出 境;还有一对不会汉语的瑞士夫妇在香港一家中餐馆用餐,点了菜以后,对服务员比划让他给他们的小狗也弄点吃的,服务员自以为明白了比划的意思,把小狗带至厨房,过了一会儿端出来的是一盘红烧全只狗肉。这就是不懂文化交流中的非言语信息所带来的结果。

3 异文化交流与外语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是因为外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对外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从这个意义出发,将外语教学看作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更加恰当一些。80年代中期,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统一制定了教学大纲,全国统编了几套符合教学大纲的教材,87 年开始实施四、六级考试,这些都对大面积的英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迅速地走向世界,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调查,社会上对本科毕业生听、说、写的要求分别为67.25%、71.11%和61.48%,然而在这些方面,我们的教育却明显滞后。一方面,普遍的应试教育带来了相当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传统的外语教育观还深深地束缚着我们教师的手脚。

中国的学生,从小学直到大学,有的还进入博士生阶段,总共学习十多年的英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查词典、记单词、分析句子结构上。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有了词汇和语法知识就可以阅读,就可以应付考试,但是,外语的说和听,写的能力普遍不高,同时,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学习也不够,在跨文化交流时往往会出现问题。例如:日语中的“乾杯(かんぱい)”这个单词在我们中国学生的概念中肯定是“把酒一口喝完”的意思,但实际上,在日本人的酒文化概念中“乾杯(かんぱい)”只是“举一下酒杯,添一添”即可,不用一干而尽。如果用我们中国人的的“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思维来看的话,日本人跟你举杯说“乾杯”时都是虚情假意的“感情浅”,因为他们只是“舔一舔”!其实不然,这是误解,他对你感情再深也只会舔一舔的!这就是只重视语言学习,轻视文化交流所造成的后果。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对异文化交流的不重视带来了一些明显的问题。例如,有的人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作外语学习的全部,这样的人不但发出信息的能力很差,而且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很差,综合交际能力低下。

还有的人学习方法陈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受传统方块汉字学习的影响,学习外语也是一板一眼、循规蹈矩。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词、句的理解上,而较少注意篇章,这样的人往往只能重视信息的接收,而忽略信息的发出。另外还有一部分人综合语言能力较强,但是跨文化理解能力差,缺乏社会技能。当语言能力提高到相当的水平之后,文化障碍更显突出。语言失误很容易得到对方外国人的谅解,而语用失误、文化的误解往往会导致摩擦发生,甚至 造成交际失败。一个外语说得很流利的人,往往背后隐藏着一种文化假象,使人误认为他同时也具有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他的语用失误,有时令人怀疑是一种故意的言语行为,因此导致冲突发生的潜在的危险性也最大。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流,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大面积、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跨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外语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并在教学大纲、教材、课堂教学、语言测试以及外语的 第二课堂里全面反映出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出版的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里提出,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要求――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重新设计、 重新组织;国际教育界也一直在倡导“To know(学知识),To do(学做事)And to be(学做人)”。我们的外语教学应紧扣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流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祝畹瑾 《社会言语学概论》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2] 束定芳 《外语教学与改革:问题与对策》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篇4

[关键词] 文化交流 旅游资源 开发

一、前言

海峡两岸交流20年来,两岸文化交流从无到有、从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为维系两岸同胞情感、推动两岸交流发展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随着两岸的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促进了两岸经贸的合作;而两岸经贸合作的发展又进一步加强了文化交流,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现已成为推动两岸关系正常化的纽带。文化交流不但活跃了两岸关系,同时还给我区的旅游乃至整体经济发展带来良好机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泛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建立,给广西经济发展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大好机遇,同时也使我区面临严峻挑战。

二、广西经济发展现状与优势

广西虽然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但具有发展经济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国际经济关系优势。广西地处东南沿海经济圈、大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具有沿海、沿边、沿江三位一体的特殊优势,是我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走向东南亚,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国家从战略高度把广西推上了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泛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建立,给广西经济的发展又提供了新的机遇,并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国际环境与两岸文化交流的作用

两岸交流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基础的变革引起政治上层建筑的相应调整。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以往的经贸活动突破了地区、国家界限,甚至突破意识形态和敌对壁垒的制约。改革开放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为不同地区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条件。11月6日是两岸交流满20年纪念日,两岸文化交流的内容不断扩展,层次不断深化。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台胞来祖国大陆探亲,一些岛内文化界人士和歌手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先驱。据统计1991年~2007年,经文化部同意的两岸文化交流项目达5千多项,5万多人次,内容涉及文学、艺术、教育、文物、民俗等领域。见下表

近年来,文化部所属中华联谊会连续成功举办“情系三峡”“情系黄山”“情系香格里拉”等两岸文化联谊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可见,两岸文化交流成为维系两岸同胞情感、推动两岸关系正常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促进了两岸经贸和政治上的交往。总书记会见连战、宋楚瑜等台湾政党要人是两岸交流深入发展的结果。

四、文化交流和我区旅游资源的开发

旅游与文化有着天然的联系,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其实质是感受、体验一种有别于自己母文化的文化,这样就体现了两种文化或亚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台湾文化源于大陆,在某些方面依然保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例如佛教和民间祭祀文化、艺术和书法等。由于两岸长期的隔离,造成同一文化产生了源和流的分歧以及同一民族思想意识上的差异,但这给跨文化交流和发展旅游提供了动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泛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建立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区带来有利发展机遇和条件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挑战。任何与外界的交流都可能成为发展我区经济的契机。两岸文化交流发展形成跨地区旅游经济是可能的、是文化交流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近年来,台湾高校和学术团体直接和间接到广西的文化交流逐渐增多,除学术交流外,更多的是进行山水风光和民族风情旅游等。台湾年轻一代同胞对了解祖国大陆的需求胜过了对了解学术的需求,这是一个从两岸文化交流发展成为旅游的极好机遇。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港、澳、台三地的旅游业交往,将为广西的旅游业发展,甚至整体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五、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条件与市场供求关系

目前我区以文化交流为主题品牌的旅游还在酝酿中。广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推动广西经济全面发展不仅要依靠资金和科技,更重要的是创新思想观念和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环境是经济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并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广西拥有11个少数民族,分布地域零散,经济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这种经济水平和地域文化的差异阻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但我们要把不利因素转化为发展经济的有利因素,恰恰这种文化差异,是形成旅游需求的外在动力。目前,我区已经形成较系统的旅游产业结构,其中桂林山水和各种少数民族的风情游等,吸引游客留恋忘返;抗日、、湘江战役等红色旅游线路吸引了大批海外游客来追溯历史。这种以文化为主题的旅游市场虽然还没有系统开发,但巨大的市场需求已经形成,并有待进一步开发。

六、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的策略

1.广告效应

既然文化旅游巨大的市场需求已经形成,市场开发前期的广告、宣传要依据目前的发展状况有序地进行。创新思想观念,摆脱区域性规模发展的思想局限,与全国的大旅游圈密切配合。例如,把“牵手08―情系邕城”、“牵手08―情系漓江”等旅游品牌打出来,使我区的旅游成为全国大旅游圈有机整体的一部分。结合我区少数民族地处的不同山水风光、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情等,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广告宣传,将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迫切了解的需求转化为一种现实的旅游消费。在区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与宏观指导下,积极地发展台湾各大高校和中学生来我区学校进行相对应的参观访问,加深两岸青少年之间的了解,为吸引更多的海外同胞来访大陆和两岸关系正常发展打下长远的基础。

2.开发项目的建设与旅游资源的整合

整体规划上遵循系统的理论,坚持从大旅游观念出发的原则,以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实力及区位条件为依托进行逐步开发。具体可分为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有机联系。

纵向联系遵循从国家到地区、从中央到地方、从重点到普通的原则。台湾与大陆的文化交流一般都是通过文化部、教育部等级别的单位进行沟通的,往往都是从北京国家各重点大学进行访问后才有选择地到各省、市和自治区的大学进行访问,因此要保持我区与中央及其重点大学的密切联系,形成从上到下的一个链条式文化交流与旅游结构。横向联系一方面是指加强与其他省、市和自治区的大学或教育、文化等部门的联系;另一方面是指依托我区已经较为系统发展的旅游产业结构,将以两岸文化交流为主题的旅游整合到我区的大旅游圈中,与纵向联系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状旅游发展结构,并根据市场需求进一步完善。

3.开发的预期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

目前,两岸文化交流的经费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注重社会效益。但随着交流规模的扩大,以及旅游产业的规模式发展,逐渐转变为政府办和社会办相结合,并以后者为主体,这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趋势。良好的社会效益会促进经济效益的稳步发展。只要有隔阂,就会有思想、文化的差异,这是产生交流和形成旅游市场的原动力。以文化交流带动经济、政治方面的交流,是产生效益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自形成“三通”以来,两岸的交流不断增加,层次从平民百姓发展到政府和政党要人,发展规模的扩大促使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形成,目前,在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下,台商的投资已遍及我区各地,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给两岸交往树立了榜样,并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科学的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人,他既是管理的主体,同时也是管理的客体。加强在两岸文化交流和旅游活动中组织与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是旅游产业乃至整个广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所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发挥我区特殊的地理及国际经济关系优势,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已经成为广西经济再次腾飞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茆雷磊:文化部:两岸文化交流20年来从无到有、不断深化[EB/OL].省略/jrzg/2007-11/06/content_797820.htm.2007-11-06

[2]韦耀莹钟燕莫理宁:“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的广西经济发展对策[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18(4):4~50

[3]李祥福: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旅游[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30(2):61~64

[4]李玫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与广西经济发展对策思考[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6):5~6

[5]杜文宏龙:创新区域文化 推动广西经济发展[J].广西经贸2003,(8):16~18

篇5

关键词:电影 翻译 文化间性 伦理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005-02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全球化也日益突显,西方文化尤其是影视文化以汹涌的浪涛冲击着中国文化。各民族文化通过互相融合、互相渗透,突破地域限制和形式差异而走到一起。文化全球化也是经济全球化集中体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过我们需要警惕文化全球化中的两种趋势:一是以其取代文化多元化,就是西方文化霸权主义。这必然会造成民族文化的沦丧。文化的多元化是建立在文化的民族化基础上的,离开民族化,也就无所谓文化的多元化了。二是过分强调文化的民族化,也就是坚持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主张要维护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彻底否认文化全球化,一味地排斥外来文化。这很容易造成文化民族主义情绪,必将造成文化交流的倒退。

文化全球化并不是要削弱民族文化,也不是让某种文化一枝独秀,而是在文化多元化基础上的各民族文化之间互相交流和互补。文化全球化的主旨是使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就是说要各种文化共存,这就是文化间性。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译作为跨文化交流的枢纽,其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凸显。

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分析必然要落到文化间性的视野内,因为文化间性的共时观要求翻译体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对话。

一、文化间性的概念

文化间性这一术语在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中是非常常见的关键词。文化间性指的是国际各民族不同文化间的可交流性。文化间性的概念来自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是其交往行为理论中的主体间性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

文化间性以文化间的对话为前提,它承认不同,在互动对话的过程中强调维持差异,和而不同。其中,差异最为重要。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各异质文化之间才可能相互补充,并在相互的参照中重新审视本民族的文化。

文化间性本身就是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对话,而文本间性包括了文化的互相指涉,因此文化间性与主体间性和文本间性是紧密相关的。文化间性可以看成是文本间性和主体间性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种复合间性,它同时具备了它们二者的特质。

所以文化间性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异质文化碰撞时互相作用、交互借鉴的内在关联,它以承认差异、互相尊重为前提。文化间性的重心在于异质性和对话性,对话的目的在于沟通。

二、电影翻译中的文化间性

影翻译的宗旨之一就是要加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找到一个位于不同文化间的一个支点,以使不同文化得以平等互动,并通过沟通产生共同的文化表现形式。这要求人们要有包容异质文化的心理,唯有如此,对话才能实现,异质文化才能融会贯通,并通过文化共性来推进文化互动,从而达到各种文化的和谐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双方在被认同和接纳的同时,也均希望独立和区别,这样双方才能有文化交流的可能和发展的空间。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作为文化间性主义者的译者,在翻译电影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文化的共性与差异以及双方的共同发展,并以此切实加强文化间的互动,从而确保文化交流的顺畅、有效。

异质是文化间性的前提。两种文化在电影翻译中是有差异的,要将异质文化包含在一个译本当中,就必须以的翻译理念来生成既能使观众接受又体现源语文化的译本。

电影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途径,是发扬民族文化和融会异质文化的手段,因此电影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这就要求译者必须通晓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了解异质文化。这二者在译文中的契合度取决于译者的文化自觉,要求译者在欣赏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尊重其他文化,最终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而不同。电影翻译体现的是文化内涵,它实质上是一个文化对话的过程。

三、翻译的伦理

翻译理论学家切斯特曼(Chesterman, 2001: 139-154)归纳总结了五种翻译伦理,即:再现伦理、服务伦理、交际伦理、规范伦理和职业伦理。

其中“再现伦理”指的是准确再现原文或者原作者的意图;“服务伦理”指完成客户的任务,满足客户的需求;“交际伦理”指的是跨文化交流,要做到译出语及译入语的跨文化理解;“规范伦理”指的是要符合规范,符合译入语的文化期待;“职业伦理”强调的是译者的职业操守。

这五种伦理并非协调一致,而是一直处于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状态下。译者要做到各方面高度协调一致显然是很困难的,因为这里涉及作者、译者、客户、读者等不同的主体,各主体在交往和对话中一直要受到这些伦理关系的束缚和制约。因此,一个成功的译者要做的,就是要保证互为异己的各主体达成最大限度上的跨文化合作。

四、电影翻译中的文化间性伦理

文化间性对指导译者进行电影翻译实践、构建电影翻译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译者只有充分理顺由文化间性形成的错综复杂的伦理关系,才能真正做到和翻译中的各个主体平等对话、最大限度地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以使译者从文化的角度认识电影翻译的本质

翻译中的“交际伦理”指的是跨文化交流,要做到译出语及译入语的跨文化理解。在电影翻译过程中,译者在把异质文化映射到本民族文化的氛围里,一般都是本着不损失源语文化的原则。但电影翻译是两种文化主体的对话,是一种双向行为,每个文化主体都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因此译者必须考虑文化差异,正视文化冲突。只有解决了这种冲突,我们才有可能生成既体现源语的文化特质,又能融入目的语文化的和谐译本,从而满足电影翻译的交际伦理诉求。

为了突破文化藩篱、促进文化交流,文化间性翻译观要求译者用文化自觉的态度从事电影翻译实践,同时也更加强调异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文化反思:既要用开放的态度去包容异质文化的各种元素,又要积极突显源语文化。只有承认差异的存在,单一和多元、个人与他者才能在辩证的关系中融合。

因此,在电影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充分认识到翻译跨文化交际的本质,并能够以一种文化自觉的态度进行电影翻译实践,从而使译文实现继承本民族文化和吸纳异质文化的跨文化交际功能。

(二)可以使译者从文化角度把握电影翻译策略

翻译中的“再现伦理”指的是准确再现原文或者原作者的意图;“规范伦理”指的是要符合规范,符合译入语的文化期待。也就是说,译者一方面要力争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一方面又要满足观众欣赏电影的文化期待,译者唯有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才能实现最佳翻译。

电影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是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行为中的两种不同的文化倾向。归化是目标文化为主导的译法,是为了照顾电影的目的消费者,而异化则是以源文化为主导的译法,是为了忠实于原剧本的作者。译者可以以目的语文化为参照而采用归化策略, 也可为彰显文化差异而采用异化策略。

在电影翻译策略的选择上,译界至今仍存在非常大的分歧。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再现伦理还是完全遵守规范伦理,这是一个千古难题。大部分的译者还是认为归化与异化都是不可或缺的。鉴于文化之间的诸多差异,电影翻译从根本上来说,应该适当传达源语文化中的各种要素,以促进双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因此,在电影翻译当中,异化策略应该是主导,归化策略应该是基础,这才能满足文化全球化的需求。与以往相对封闭的交流形式不同,如今以互联网为依托的信息高速通道使得文化传播快捷而方便。在这样的背景下,译者就更需要在译前研究分析作为文化消费者的观众对他者文化的消费能力和审美预期,以异化为主导,满足译作消费者对他者文化的客观需求。否则,电影翻译将失去它的市场。

(三)可以使译者从文化角度领会电影翻译的宗旨

“服务伦理”指完成客户的任务,满足客户的需求;“职业伦理”强调的是译者的职业操守。文化间性翻译观要求译者运用科学的电影翻译方法去影响一种因袭了千百年的文化思维模式,给目的语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它以文化共性为平台,力求满足双方的需要,使观众可以接触异质文化,并逐渐理解异质文化,最后可以融会异质文化范式。在这样的文化间性翻译观指导下,译者就可以把译出语中的异质性的相关元素呈现给观众,由此实现电影翻译的基本宗旨,使更多的观众得以感受全新的语言和文化境界,从而完美地完成客户所委托的翻译任务,身体力行自己的职业操守。

看一下西方的翻译历史我们就会发现,西方强势文化在翻译弱势文化的文本时,主要采用的是归化的翻译策略。归化策略用自然的语言来顺应译入语的文化范式,所以可以做到不露痕迹的翻译。韦努蒂(Venuti,1995)把归化翻译视为是主导的英美文化在翻译上的体现。有的学者甚至提出了“文化帝国主义的命题”。归化翻译以抹杀译出语的异质性为代价,将其看成是阻碍文化交流的元素,而且反映出了一种本族文化中心主义的倾向,这是有违职业伦理的。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就是一种弱势文化向强势文化抗衡的努力,是在后殖民语境下两个交际主体对话语权力的争夺。这点可以解释为什么我国出现不计其数的英译汉影视作品,而西方却只有少得可怜的汉译英影视作品这一现象。

在文化间性的翻译观下,译者可以从文化角度领会翻译的宗旨,在电影翻译实践中能够以文化自觉的态度有效地抵制文化霸权的侵袭,并积极发扬本民族文化,从而使二者真正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真正践行职业准则。

五、结语

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各民族的文化杂合是大势所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要想让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用开放的精神去融合他者文化。翻译是开启跨文化交流的一把钥匙,在跨文化翻译中,我们必须以文化间性为基础,以翻译伦理为规范,做到在世界文化的共性的基础上保护民族文化的特质,共同接受全球化浪潮的洗礼。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跨文化传播;影视翻译;译者

一、跨文化传播的内涵及其对影视翻译的启示

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建立的标志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经典著作《无声的语言》的出版,在书中他用大量的篇幅探讨非语言传播问题,提出了“文化即传播,传播即文化”的观点。他认为文化是人类的媒体,人类生活中没有任何一个方面不涉及文化或者被文化改变。这包括性格、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处事方式、城市规划布局、交通系统统筹以及经济和政府部门运作。学界普遍认同跨文化(Intercultural或Cross-cultural)是越过体系界限来经历文化归属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跨文化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参与和开展的交流。在跨文化交流中参与者不只依赖自己的语言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同时也经历和了解对方的语言代码、习惯、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所有关系。跨文化传播是伴随着人类成长进步的历史文化现象,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更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翻译是一种语际交流活动,交流过程不是简单的纯语言形式之间的对等转换,而是把一种文化中的语言代码转换成另一种文化中的对应语言代码,是跨文化传播的活性转换器。Susan Bassnett曾指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1]影视翻译就是通过媒体传播的方式所进行的跨文化交流活动,译者在此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他们打破了语言的隔膜和障碍,让本国受众通过影视作品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流。影视翻译的重要性正是源于现实生活中人们外文水平不高与期望接受大量优秀外国影视作品之间的矛盾。目前,很多国内受众由于外语能力欠缺,不借助于字幕翻译无法看懂国外的精彩影视作品,因此也就丧失了了解国外文化的机会。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讲,母语超越了任何一种外语对人类思维的影响,因此好的译制作品不仅有助于观众准确理解原作,满足情感需求,还能使人们在欣赏影视作品的过程中顺利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获得新的思想资源。而要实现影视作品的真正价值,就必须有一个既懂两种语言又熟知两种文化的影视译者架起这座桥梁。在影视翻译中,译者是精通两种文化的交流使者,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一种文化的含义在另一种文化的语境和接收空间中完美再现,在文化交流的层面实现意义对等。[2]他们为人类拆除语言文字壁垒,促进不同社会、不同地域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译者在影视翻译中担当着关键角色。

二、影视翻译中译者应具备的素质分析

与所有翻译一样,如何正确理解和表达是影视翻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原作进行翻译之前,译者必须对影视作品产生的语言文化背景及其内容了解透彻,才能准确掌握原作的中心思想,进而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目的语来表达原作的含义,使译作与原作内容尽量对等,这些是对影视翻译最起码的要求。翻译活动中要想生产出更好的译作精品,笔者认为,作为优秀的影视翻译工作者还应该具备以下素养。

(一)具有较强的影视鉴赏能力

审美是人类独有的一种高级而复杂的活动,包含了复杂的感觉、心理、思维和情感等一系列多样化的精神活动。[3]影视翻译不仅仅包含着语言文字的翻译和阐释,还包含着艺术和审美价值的再创造。译者在开始翻译之前要做足功课,那就是要通过观看鉴赏影视作品或剧本来了解作品内容。但译者不同于普通的受众,他们是服务于受众的特殊受众群体,要通过“看”来“感知、理解、调动情感,触发联想,进入一种再创作的境界”,即审美鉴赏。[4]影视的审美鉴赏包括对影视的民族性、时代性和社会性等文化特征的审美鉴赏和对影视艺术构成手段、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审美鉴赏,以求进一步从看到的东西中解读更丰富的内涵,去破译更深刻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5]事实上,影视鉴赏的目的不只在于欣赏评价,更重要的是对影视作品深层含义和内在价值的认同和理解,而这种认同和理解是译者能否完美再现原作的艺术效果、契合受众的审美情趣、融合目的语的文化特点、取得最佳观赏效果的必要前提。

(二)具备良好的跨文化理解能力

影视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活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必然会给译者带来极大的挑战。中西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模式、表达方式和文化背景差异等方面。在思维与表达方式上,汉语是一种意合的语言,它的句法关系主要依靠词序或语义来表现;西方语言注重形合,其句子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翻译家傅雷认为,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东方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惟恐不尽,描写惟恐不周。[6]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具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并承载着某种文化深深的烙印,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历史的积淀,都反映着该民族的劳动创造、艺术成就、价值取向和生活习俗。[7]而这些长久以来形成的文化习惯影响着语言的传播,对于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受众而言,由于缺乏背景知识而不能准确理解具有特定文化信息的词语是很常见的。基于这些原因,影视翻译要求译者充分考虑到两种语言体系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合理处置译作与原作间的关系。

(三)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

影视翻译是文学翻译的组成部分,文学翻译要求译者对源语和目的语都必须有相当深厚的文学功底。因此影视翻译也需要译者有文学家的灵感和艺术家的匠心。[8]影视翻译工作者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才能在准确感受原语文化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将其在目的语文化中展现出来并易为受众接受,使译作真正达到见之于文、形之于声、达之于受众的最佳效果。

(四)具有严谨的翻译态度

翻译本身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影视作品看似有娱乐化的色彩,但是影视翻译依然要保持其严肃性,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本着对影视艺术和广大受众负责的态度去工作,而不应该只是为了机械地完成任务和单纯地追求物质利益而胡译、乱译。影视翻译中译者要注重把握好使用语言的“度”,即翻译时既不能故作高雅,也不能哗众取宠,而要尊重事实并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将原作内容用目的语表达得准确生动、恰如其分,与影视语言可听性、综合性、瞬时性和通俗性等特点相吻合。

三、译者在影视翻译中应遵循的原则

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人们相互了解和交流的障碍,影视翻译质量的高低对人们欣赏影视资源和文化交流也会造成直接影响。影视翻译中要尽可能地消除这种负面影响,缩小中西文化间存在的差异,注重使中西文化在译作中相互交融达到翻译的对等和平衡,才能不断提高影视翻译质量和准确传达原作意义。为此,翻译工作者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与普通翻译不同,影视翻译承载着不同语言文化之间传播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要特别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原则。在全球化语境下,译者要做精通中西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者,也要做合格的“把关人”。译者要具备国际化视野,摒弃过重的本土情结,用现代化、全球化的视界来观照中国的本土文化或中西文化的差异,稔熟地把握中西文化和中西审美差异。我们要完成中国影视“走出去”、外国影视“引进来”的战略任务,从某种程度上讲是依赖译者主体的才华和能力。影视译者要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影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积极的努力。

(二)忠实性原则

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其自身的特质,影视翻译要严格遵循忠实原作的原则,尽可能惟妙惟肖地反映源语文化和作品特征。译者要了解中西文化,把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态下产生的语言融会贯通,才能做到既忠实原文又让译作“活”起来。语言学家拉多曾在《语言教学:科学的方法》中指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懂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事实上,文化背景和影视翻译有着相同的目的和功用,那就是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符号传达思想、交流感情。因此,在影视翻译中应坚持把文化背景寓于影视翻译之中,而不能孤立于语言之外,使受众深切体会和准确理解影视作品的内涵,从而提高受众跨文化欣赏影视作品的能力。

(三)通俗化原则

外界环境在不断变化,人们的审美取向更加趋于个性化、多样化。众所周知,异质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传播是文化发展的动力。[9]影视作品受众的审美情趣既受到社会、阶层和民族等共同观念以及人类的普遍感情的深刻影响,又带有极其鲜明的个性化色彩。影视翻译工作者要照顾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就需要遵循通俗化原则。但是,通俗绝对不是低俗或者平庸,它是以一种目的语人群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阐释影视作品内在和外在的美,是以民族的语言展示民族特色,使“民族的”最终成为“世界的”。大众化的语言其实蕴含着更大的语言张力和更为丰富的表现力。全球化语境中影视翻译工作者坚持通俗化原则,就是要以朴素的语言反映普通抑或深邃的思想,表达简单抑或复杂的情感。

(四)灵活性原则

随着时代的进步,“全球化”不再只是世界政治经济的专属,文化多元化、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进行跨文化传播成为顺应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举措。[10]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文化也一样,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译者要发挥自己的功能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坚持优势互补、兼收并蓄、灵活处置,才能真正做到使源语和目的语之间借鉴和交融。影视翻译不能只一味追求语言等值转换,要实现两种文化之间的深层次的转换。因此译者作为文化交流使者,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文化交流层面的意义对等。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对跨文化交流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影视翻译工作者在面对一些敏感性、隐私性、差异性的话题时,应该在尊重源语文化的基础上灵活对待,进而推动不同的文化之间取长补短,,缩小影视作品折射出的文化差距。

四、结 语

跨文化交流和实现文化全球化是时代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途径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媒介桥梁作用。为了顺应这种文化全球化的走向,通过影视作品成功实现文化传播和交流,就必须充分考虑到目前受众实际外语水平不足的因素,深入思考如何让更多的人更加容易地享受来自不同地域和文化领域的影视作品。影视翻译承担着让观众享受视觉盛宴和满足精神文化需求的任务,承载着开展跨文化交流的使命,这必然对广大的影视翻译工作者提出更高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影视译者只有具备精湛的翻译能力、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应有的专业资格,才能真正实现影视作品的价值,达到跨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Susan Bassnett.Translation Studies[M].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eg,1991.

[2] Nida Eugene.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 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4] 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5] 蔡东东.英美电影鉴赏[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6] 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8]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9] 胡智锋.影视文化前沿[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渗透 探索 必要性 途径 作用

一、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1.体现在教育目的上。英语教学应为社会提供所需要的人才,应明确为社会服务的价值取向。英语的价值应在应试的基础上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探索,使学生真正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首先应为浅层次的习惯、风俗、行为准则的渗透,其次应为国家层面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价值体系的渗透。应注意遵循系统性的原则将文化传递给学生。

2.体现在知识本身的学习上。应注意到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真正实现需要了解一定的背景知识。空泛的理论无法使学生活学活用知识,改造和创生知识。如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如果不能结合知识的写作背景相应的文化去理解,则很容易造成生搬硬套的现象。从而使知识的学习僵化、不得法。

二、文化渗透的作用

1.有助于正确理解。体现在阅读和作文中,只有融情入境才能避免导致逻辑上和认知上的错误。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更应注意我们的认知背景,我们所原有的思维是基于中华文化、儒释道合一的背景,我们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认知方式无不受到它的影响,体现它的一部分。因此,必要的文化渗透让我们首先更了解自己,并为我们提供理解外来文化的依据和凭借。也只有深刻掌握和理解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包容性。中华文明是延续至今的从未被隔断的文明形态,它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必要的贡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西方文明的一部分受到中华文明的影响。因此,文化渗透是必要的。它使我们更清楚自己,更清楚自己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更清楚完整的文化形态。而英语教学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人才。人才关键在于思维和跨文化交流意识,其次才是基于此的实践和交际行为。

2.作用的长期实现。当然,对于理论与实践的转化需要长期的渗透和过渡过程,不过教师可以在充分研究跨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和相应理论的前提下,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适当改进教学方法或模式,为中国文化的渗透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教师也可在实践中逐步摸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能更好更快的实现中外文化的对接。因而在跨文化交流中,处于相对合理的地位,使跨文化交流能够顺利、有成效的进行下去。

三、文化渗透措施

1.教师自身素质。教师应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应基于教材讲解文化背景知识,拓展知识领域,变固定的教材为学生吸收异域文化的长效来源。对此,教师应积极参与进修活动,力争带给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感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更全面的体会英语文化圈与汉语文化圈的异同。从而相互借鉴、各取所长。

2.培育学生能力。 应使学生具有文化交流的意识,从该角度看待自身的学习内容。确立新的学习目标。数据表明,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存在难以用英语表达自身文化的问题。如用英语翻译儒家经典和道家经典著作,解释中国特有词汇和文化现象等。中外文化对接出现了文化层面上的障碍。

3.改进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以讲授知识如单词、句型、语法为主的教学模式为辅以文化熏染,使知识技能的获得带有一定的文化和民族色彩。西方文明与中华文明有很大的不同体现在民族信仰、追求、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情感态度上。教师应留心教材的可教点,向学生渗透中华文化,使学生能够在对外交往中,立足于自身文化,从而能有的放矢,使得与外国友人的谈话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四、文化渗透的方法

1.创设情境。英语教师应善于利用所教的知识,并能借助一定的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英文化。学生应持有一种对比参照的态度学习英语。英语的学习不仅是英语单词和英文知识,更是英语环境。

2.个别词汇讲解。中英语言系统中,会出现相同的词代表不同含义的现象。这与汉语言多音多义现象和西方符号语言的相应特点有很大关系。有时甚至感彩会出现差异。而褒贬混用则会造成很大的交际障碍。因此,在教学中明确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显得尤为重要。

3.课外活动。英语的学习重在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而仅仅局限于课堂的45分钟,是不能实现明显的教学效果的。教师应积极在生活中和其他实践活动中,与同学对比中外文化的差异,使学生能将自如应对中外文化的差异,从而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使学生能用英语介绍本国文化、能进行正常的文化交流,也能理性看待中外文化的异同,从而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和文化胸怀。

五、总结

基于上述分析,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已有充分的实施理由和条件,教师应结合自身实际和学校发展状况,在教学中适当引入中国文化,使中外文化交流在更充分的条件下进行。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且有利于实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

篇8

一、多元文化语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

新时期的一大特征,即是多元文化并存、融合、创新、发展。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使用人数最多、使用范围最广,以其独特的魅力活跃在国际舞台上,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交流碰撞。它将世界地球村作为一个整体,让生活在这个整体内的各个民族有机会共享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成果。受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际学、语用学等研究成果的影响,应时展的需要,国内也掀起了一股浓厚的学习英语的狂潮以及研究英语教学手段、教育方式等的新课题。

文化的普遍性、多样性推动了英语文化的革新。毋庸置疑,这一革新对人们理解跨文化交流的种种问题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作用明显。英语教育兴起于中国近代,的滚滚浓烟惊醒了晚清中国人的泱泱大国梦,固步自封的状态被列强的破获打破,李鸿章和等人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由中诞生的“新教育”就是以“西文”与“西艺”为主,在晚清政治舞台上十分活跃。从1879年的存养书院到1900年的东京大学,都是以教授“西文”为主的主要学堂。另外,政府还允许传教士在中国传教,这些传教士开办的学堂也以外语教育为主。然而,传统英语教育总是遵循着死板的语法规则、句型结构、词汇解析的规律套路,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诞生的英语学习者在国际舞台中与外国人真正交流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文化之间的冲突难以避免,因缺乏跨文件交流意识造成的误解,阻碍着国人前进的步伐。如今,信息交流频繁、辩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碰撞更为直接,也给各文化提供了互相了解的舞台。为了适应国际化人才市场的需要,英语教学的变革势在必行。

二、多元文化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学弊端

“语境”是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的有机结合体,在语境的组成中,“语言的上下文”和“情景的上下文”贯穿其中。中文的学习和使用,就十分注意语境的培养,追求语境的塑造。举个例子来说,中国人表达“夜晚的灯光很美丽”,往往很少直抒胸臆,而是用优美的词汇构造出语境,来表达出赞美之情。在文人骚客的笔下,美丽的灯光总是跟其他美景构造成水墨画卷,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或“车马纷纷白昼同,万家灯火暖春风”,将灯火的耀眼跟白天的太阳相比,将万家灯火跟暖暖的春风联结,在一片通明中,让人恍然想起家的温馨,感激繁华盛世带来的宁静。受中华文化固有的“高权利距”思想影响,中国人注重礼节、头衔、地位、性别与年龄等细节,再加上应试教育的要求,导致中国在英语教学中依然保留着传统教学模式,通常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老师负责教授英语的句法结构,学生负责学习语法句型等,师生之间的交流甚少,同学之间也很少有机会互动,即使是有互动,双方也是处于同一文化语境中,难以接触到纯正的英美文化,形成了跨文化语境教学的沉默局面。

另一方面,很多学生接触到的多元文化是经过中华文化诠释了的,本身带着中华文化的烙印,并非原滋原味的异域文化。因此,真正在交流使用中,这些变了味的多元文化对学生的帮助并不大,还往往适得其反,也加强了很多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抵触情绪,多元文化语境教学的沉默局面进一步扩大。

最近20年来,跨文化语境教学的沉默局面格外突出,极大阻碍了教育产业国际化和文化交流全球化进程。顺应全球化对教育的新要求,迎接国际舞台对交际能力的新挑战,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新目标让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多元文化语境的研究逐步增多。中国学生在课堂中的“沉默”现象引起了学界的注意,跨文化语境教学的沉默局面终于被打破,好似冰山初融,改革的涓涓细流正流向大学英语教学中,滋润缺乏多元文化洗礼的广大师生。

三、在多元文化语境中开展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是一个自由、开放、民主的天堂,外来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正确的价值观,熟练的语言使用技巧,优秀的表达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文化的自觉性和跨文化交流的良好意识。但是,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交流活动并非一触而就,要碰触到一种文化的内涵,是需要时间的洗礼的。大学英语课堂的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发挥教育最大的价值,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首先是提高教学模式的灵活性。摆脱沉闷枯燥的灌输式教育,采用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新教育模式,课堂上形成以学生为主的教学风气,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枯燥无味的课堂氛围扼杀学生兴趣,灵活的教学方法则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学生的参与能力。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把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改变传统教育方法,以最优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篇9

关键词:交际民族文化;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162-02

跨文化交际研究近三十年的发展突飞猛进,成绩卓越。许多学者多角度地提出了系统的研究理论和方法。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研究涵盖了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与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与翻译、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非语言交际、词汇的文化内涵、跨文化交际与修辞、经贸领域的跨文化交际等。[1]不难看出这方面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外语教学界,研究的成果不仅数量颇丰,而且已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和普及。然而当今的世界发展需要具有跨文化能力的人才,要培养这样的新型人才不言而喻首先从文化入手。如何使这样的新型人才具有文化意识和跨文化能力自然也就是跨文化研究的任务和宗旨。

仔细分析跨文化研究成果,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大都以中西方文化作为比较的对象,却很少涉及一个国家范围内民族、种族及区域文化的差异。众所周知,许多西方国家跨文化交际除了探讨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们的交际活动外,还涉及到了同一国度内部主体民族文化与其它亚文化族群之间的交际问题。

一、跨文化交流的先决条件

所谓“文化”,是指借助于语言文字的运用,以内隐或外显的方式传出的意义,它构成了处于一定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下共同生活的群体的“特殊成就”―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特殊经验、智慧,它体现在可观察到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上,其核心要素是价值观念(包括与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2]从宏观上理解,文化是各民族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和社会活动中积淀下来的成就与经验,各民族文化共同建构了人类文明。因此,民族文化作为人类智慧的共同产物具有一定的共性。这种普遍性和共同性为各民族国家跨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另外,从微观的角度上审视,由于各文化群体、社会群体在各自不同的境域和时代背景下千差万别,因此各民族、种族所积淀的文化成就也就深深地刻上了民族的烙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也就必然存在了。这种各文化群体的差异和民族性决定了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必要性。总的来说,民族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各文化群体的互补性,这正是跨文化交流的根源所在。

文化交流就其内在实质而言,一种文化不论历史多么悠久,多么灿烂,如果只限于在同一宗族内流传,其社会价值也不可能源远流长。跨文化交流能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其本质的原因在于,各民族主流文化之间彼此竞争、排斥,具有一定的排它性。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是相对独立、自我演变、充实和完善的。正如法国作家丹纳所说:“一个民族永远保留着他乡土的痕迹……”。但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各种民族文化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在彼此渗透、交融、互补中,觉察到了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所必须克服的弊病,和相对于其它民族文化的优势和劣势。于是文化与文化之间开始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文化在这种优胜劣汰中,一方面不断地捍卫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同时又不断地吸纳其它民族文化的精髓。可以说,不同文化的相互竞争构成了跨文化交流的必然性。

二、文化的民族性对跨文化传播的促进作用

保持各民族、种族的优秀文化和历史传统拓宽了多元文化的并存空间。民族文化涉及到一个民族的伦理、社会制度、民俗、宗教、哲学、艺术等精神领域和物质生活领域。所以,一个民族文化的实质就是该文化群体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经验积累,是人们在各自的地理环境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智慧结晶。不同的民族、种族由于他们的生存空间受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方式也千差万别,因此其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态势。民族文化的进步与落后只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相对的动态过程。可见,民族文化不可能永远闭关自守,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继承和创新为民族文化创造了生命力。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提升传统文化的意识,也就会逐渐失去了活力。但必须警惕的是西方少数国家试图利用霸权文化强调文化的同一性,这种征服和统治“异族”文化的做法违背了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势必遭到其它民族文化抵制。

当今社会由于人类科技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各民族、种族在生产、贸易、信息等环境之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全球作为一个经济、文化共同体而存在的趋势越来越显著。民族文化的独立性日渐削弱,各民族都以空前的开放度和包容度与其它民族展开交流、沟通与融合,不断从独立、封闭、排斥的状态转为相互吸纳文化精髓以谋求共同发展的境界。

文化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全球化在文化领域的深层反映和体现。交际民族文化的发展无疑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交际民族文化主要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种族之间通过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文化渗透以及文化互补,最终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境域及传统模式的束缚而走向世界,实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文化的融合的过程。

各种民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各自的文化渊源。因此,大多数民族几世纪甚至更长时间的文化都是劳动人民从实践当中积累出来的经验,是隐含在一个文化群体内部的思维方式、价值体系、民族精神、、审美情趣等要素的结合。所有这些都是由其多年的经济发展状况,传统习俗,社会生产力所决定的。

同时,民族文化的发展需要注入新的生命活力,需要与其它文化相互交融,而不是文化间的相互排斥。

民族文化应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

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一书的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文化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正是由于文化交流,才形成了今天世界丰富多彩的文化繁荣景象。

众所周知,美国社会具有包容性。美国文化的包容性在于,美国容纳了各国文化之精华。美国文化兼容了德意志文化。到美国生活的德国移民带去了德意志文化,美国的德裔人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中把许多德国文化特征融入到的了美国的文化习俗中。犹如许多像汉堡包、啤酒等具有种族特色的食物一样,热狗也是德裔人在美国的即兴之作。美国文化也包容了亚洲文化,美国华人通过各种方式传承中华文明。美国文化还包容了拉美文化,印第安文化等等。而今由于美国文化的开放性,美国文化又被输出到世界各地。在这种情况下,各民族、种族在保持各自的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的同时,又将本民族文化输出到世界各地,吸纳、融合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髓,进而呈现出当前绚丽多彩的文化面貌。因此民族文化发展需要一种宽松的交际环境,要求多元文化共同发展与繁荣。

三、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意义

今天,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文化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跨文化交际变得越来越频繁,提高跨文化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彼此交流与兼容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重新构建使得接触甚少或是毫无接触的民族之间创建一种新的联系―“智力联系和精神联系”。民族文化的封闭态势将逐渐消退,多元文化的并存,世界文化的共享,民族文化的独特性都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跨文化交际责无旁贷地需要肩负起了这一历史重任。

(一)跨文化交际可以提升民族意识,抵制霸权文化的冲击

现在,不少国家已经意识到,如果不加分析的接受外来文化,盲目地使文化看似多样化,最终将忽视本民族文化的内在价值,阻碍民族文化传承的进程。身处如此波澜壮阔的全球化进程中,捍卫民族文化成为每个社会成员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人类文明的进程各不相同,必然会导致文化交流的不平等,甚至出现文化霸权和文化殖民主义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落后,思想愚钝不开化,以排斥的态度面对异族文化,也会阻碍民族文化发展的进程。但捍卫民族文化绝不意味着要导向“民族主义化”的自我孤立。借助跨文化交际思想所提出的“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为”方案,使全球化与本土化和谐统一、谋求共同发展。

(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行为诸方面的能力,交际者在跨文化交际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学习和顺应与之不同的文化习惯,并能创造性地处理交际双方之间的文化差异。[4]学习和借鉴异质文化的先进成分,坚决抵制异质文化的腐朽内容,把民族意识融入到全球意识当中,不断地创造出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只有“会同中外,融贯古今”,以宽广的胸襟批判地继承古今中外一切有价值的文化成果,才能很好地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丰富和完善自己。

随着人类共同利益的日渐增加,共识领域的日益扩大,民族文化发展的综合性趋势越来越明显。跨文化交流有助于自己民族文化的存在和繁荣,同时也吸收外来文化精髓,以文化交流促进科技、经贸、军事等其它领域的交流,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这正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根本所在。

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外语系

作者简介:邴(197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和中西文化对比。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323.

[2]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小凤.中西文化与英汉熟语比较研究[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成中英.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8.

[5]高宝虹.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2.

篇10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跨文化知识  渗透  方法

         近年来,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已成为语言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教学,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教学。不少有影响的外语教育家都认为,是否把跨文化知识的渗透纳入外语教学内容是区别传统外语教学和现代外语教学的主要标志。美国外语教学协会在其提出的外语能力要求中,已经把文化列入交流能力的重要内容。交流能力包括五个方面,即四种语言运用能力(听、说、读、写)加上文化素养(社会文化能力)。

        一、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是人们彼此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亦是人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媒介。中学英语中的文化是指使用英语的人民的生活方式总和,包括社会历史、风土人情、传统习惯、民间传说、寓言故事、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现行中学英语教材中,西方文化的内容比比皆是,为我们进行跨文化教学创造了条件。因此,英语教师应把文化教学融人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而发展成为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外语教学专家认为,交流中的错误主要有两种:语言错误和文化错误,且认为后者的性质更为严重。如果一个人缺乏相应的语言运用规范常识,缺乏对对方文化背景的了解,那么他的跨文化交流活动的失败就越惨痛。重视文化知识的渗透,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其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鉴别力,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使交流与沟通不至于受到影响,以达到良好的交流效果。

        二、文化渗透的方法与技巧

       文化教学方法和技巧可以借鉴如下方法:文化渗透(包括词义挖掘法、语法提示法、翻译对比法);文化旁白(即在上语言课或其他课程时就有关内加入文化的介绍和讨论);文学作品分析;文化片段;异同比较法(比较本国与目的语国家文化之间的异同)。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采取以下具体做法来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1.英语词汇文化内涵的渗透

       在影响语言的因素中,文化的影响是最明显的。一个民族的文化中有什么概念,这个民族的语言中就会有什么词汇指代这个概念。因此,我们可采“渗透”的办法来旋行词汇教学。例如:美国人和澳大利亚人对christmas(圣诞节)的概念不同,因为英国人生活在北半球,圣诞节时值冬季,圣诞假期在他们心里意味着寒冷的冬天,灰色的天空和温暖的壁炉;澳大利亚人生活在南半球,圣诞节时值夏季,圣诞假期在他们心里意味着炎热的夏天,湛蓝的天空和辽阔的海滩。尽管“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汇,但在“家庭团聚”、“节前餐”、“送孩子礼物”、“全社会放长假”等方面文化涵义上都差不多

2.英语语法文化内涵的渗透

 语法主要描述词的曲折变化、词在句子中的相互关系及词法和句法规则。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法规则。一种语言的语法不仅有逻辑形结构,而且是语言在交流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自然受到语言使用者在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影响。英语教师在教学上应注意英语语法,并且让学生懂得一些特殊的表达方式和惯用语。例如:汉语说“我想周教授明天不去昆明” ,英语中要说“i don’t think professor zhou will go back to kunming tomorrow.” 而不能说‘‘i think professor zhou won’t go back to kunming tomorrow.” 再如:别人问你“you didn’t win the football game yesterday,did you?” (你们昨天没有赢那场足球赛,是吗?),如采你的答案是肯定的,你要回答“yes,w

e did”(不,我们赢了),而不是“no,we did”。英语这种否定的表达方式与汉语的截然不同。这就充分说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思维方法不同,语言表达不同,句法结构也随之不同。

         3.英语对话和课文中文化内涵的渗透 

     在跨文化交流中,谈话的内容、话题的选择是产生交流失误的主要因素。究其原因,一个文化中人们习惯交流的话题,可能是另一个文化中人们设法回避的话题;一种文化人们常常涉及的内容,可能构成对另一个文化中隐私的侵犯。因此,在教对话的过程中,英语教师应让学生知道话题的选择和禁忌。教学英语课文时,我们可采取“文化旁白”的方法。例如:在abraham lincoln一课,英语教师可以介绍有关美国内战及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讲的情况,让学生知道美国的一些历史及林肯本人的一些情况,特别是林肯对美国的伟大贡献。另外,英语教师可采用“文学作品分析”的方法来教和欣赏教材中的文学名篇,引导他们随时随地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 

     4.文化片段渗透

         非语言交际的表达方式,如手势、体态、衣饰、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等(即描述跨文化交往中一个引起冲突或误解的具体事件,然后给出多项选择,针对这一事件作出解释,让学生选出正确答案)

     综上所述,中学英语教学,在新世纪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一定要大胆探索文化教学,做到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初步跨文化交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