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精神文化素养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2: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高精神文化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职业道德修养,要从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
3、要学习先进人物的示例,不断激励自己。
4、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5、经常进行自我反省,提高自己的自律性。
篇2
美术教程中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他突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打破学科知识的界限,教学活动从学科基础转向更广泛的生活和人的身心发展的基础。本文浅谈精神文化的含义与价值;及在美术教程中人文精神的体现,进而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体验生活乐趣、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了解人类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整合美术与其他学科使身心得到协调发展;加强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1.人类精神文化的含义与价值
所谓精神文化它关注着人类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着人类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终棕关怀”。是一种高度重视人与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
现代课程观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态度,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以及宽容乐观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以人文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感受和发现自己独立的体会人生的道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己求知、探索、发展、判断、澄清从中获取知识和成就感。在人文主义教育内涵中不仅情调自我意识的完善并且倡导关系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人文精神正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生成的精神品格,其中教育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1.1 美术的实践活动可以帮助我们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大家都知道人类生活的世界是极其广阔的,生活的内容是无比丰富的,但对每人来讲,不管他如何见多识广也不可能观察和体验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然而,借助于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却可以使我们形象的接触到许多个人生活经历远远不能涉及的广阔领域,使我们认识生存的意义,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正如英国的怀海特所说“艺术的教育就是唤醒智慧和美感”。
1.2 美术的实践活动可以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这也是一种感觉与理解,感情与认识统一的精神活动。因此通过美术课程的欣赏与活动对提高认识受到教育的过程表现为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同与纯粹抽象的理论教育或某种带有强迫性的法纪教育,通过这样的教育也可以使我们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对思想感情也是一种很好的陶冶,而陶冶思想感情的过程,其本身就是提高精神境界的过程。
1.3 在美术的实践活动中营造了宽松、民主、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中,这样的学习气氛形成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精神追求,促进个性的完善与身心和谐发展,强调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他自己,追求一种“个体的真实性”已达到美术学习与人性培养并行和谐的发展。
2.美术教学与精神文化的培养
2.1 人类精神文化的背景,多元文化的并存。
我们接触过很多美术作品,其形成的多样化象征的多重意义,这是由文化的不同,种族的不同,历史背景的不同而产生的。如苹果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着不同的象征,在基督教艺术中,由于苹果是夏娃从智慧树上摘取的禁果,一般象征着人类的堕落;而婴儿耶稣手拿苹果,其实是象征着赎救人类。这些都是源于希腊神话的象征。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些规定性,就不可能真正读懂作品,甚至不能理解作品的真正用意。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符号性记载体之一。记录和再现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全过程。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文化行为。通过美术与文化的联系可以了解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学会尊重多元文化。
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多元文化的总体效益。社会、家庭、个人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引领学生走向社会,走向自然,走向生活,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认识自然美,对美术材料形式有内容和对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了解其中的民间美术艺术等文化,让学生了解相关国家的地理、历史、风俗人情、社会风貌,对不同国家的民族、不同风格画派相应了解与尊重。
2.2 美术与人。
美术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美术中的形、色、质是人类情感的载体,作用于人的感知器官,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是唤起人情感体验的符号,任何表现形式都蕴含着一定的情感和思想。美术可以称之为人类情感的温床,是情感交流的方式。学生通过对美术的学习与自己情感生活的相连接,使其用美术方式表现和宣泄自己、释放自己,从而获得创造、表现和交流的能力,达到健全人格陶冶情操的目的。
美术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人类不同历史所创造的杰出的美术作品中,包含着人类对真善美等最高价值的不屑追求。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将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不断提高,情操不断得以陶冶,从而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形成尊重和保护生命和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2.3 美术与生活的关系体验其生活的乐趣。
艺术源于生活,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学习美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生活、自然环境、自然景观等,并对点、线、面、色彩、空间、明暗、等绘画要素,进行对比、和谐、节奏、韵律、均衡、黑白、排列、组合等构成因素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或将自己对生活和美的理解写进美的成长记录。
美术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并联系学生心理、生理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经验相联系。如利用游戏、表演等方法,让学生来参与、交流、体验、表现生活,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方法和形式,挖掘其内涵,使学生从自我中心走向与他人共处。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交流能够积极主动学习,由生活激发兴趣,带着饱满的热情去创作。
3.在美术教程中精神文化的体现
“美术教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美术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的一段表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美术作为人文科学的核心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人文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教育、生存状态、智慧、美、爱、自由等人文特征都内蕴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美术作品中。所以引导学生关注美术知识、技能与人的情感、价值观、个性、生存状态等关系,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的变化现象是十分必要的。同时,美术课程所阐述的“基本理念”更是从人文教育出发,从不同侧面,体现出鲜明的人文精神。
3.1 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文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2 发挥美术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适应不同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使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和教学方式活拨多样,丰富多彩,并强调美术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
3.3 开扩学生美术文化视野,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4.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息息相关,使身心协调发展
在新课标,新教程中充分体验到科目之间相互的联系,学科间整合是现代教育的理念,通过建立在广泛的社会,文化情景中,美术为主体并联合其他学科部分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究,发现与美术有关的问题,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时,主动底融合不同学科内容使各种知识与技能相互融通,彼此联系,使他们真正获得探究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求得和谐平衡。
美术与其它学科相结合的活动内容可表现为:
(1)美术与文学:创作童话故事的插图、连环画等。
(2)美术与英语:创建趣味英语课程让每个字母、单词生动地表现在学生面前。
(3)美术与音乐:用造型艺术的方式来表现音乐。
(4)美术与地理:绘制地图、设计、制作游乐园模型等。
(5)美术与物理:设计与制作会发光、会转动的环境艺术模型等。
(6)美术与自然:创作昆虫、植物、风景、地区风貌的美术作品等。
(7)美术与历史:用报告、画、雕塑或建筑模型表达调查结果等。
(8)美术与信息技术:运用摄影、摄像、影视、电脑等多媒体设备进行创作活动,或利用互联网丰富的美术资源信息,开阔视野,展示美术作品,进行交流等。
此外还可以密切配合学校活动。如设计与布置艺术节、运动会、音乐会场,设计与布置平时的教室和节日中的教室等。形成多学科结合,方式灵活多样的立体式教学。
5.艺术修养的提高,审美素质的加强
篇3
一、以人为本,彰显教师情怀
作为学校持续发展的倡导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校领导的水平决定一个学校的层次,校领导的思想主导一个学校的精神,并直接影响着学校管理机构的运转效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的发展,呼唤管理者的重新定位,以期形成高效、优质的工作与管理环境。
以情为先,注重人文关怀。以人为本就是要激活自我意识,尊重人、信任人、培养人,给个人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因此,在管理实践中,要重视运用情感内化机制,以情动人,创建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首先,学校管理者要树立服务意识,工作中以真诚、平等的姿态面对师生,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其次,关心教师,重视人文关怀。
2、率先垂范,注重精神引领。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它影响着师生的价值取向、人格塑造、道德情感等。因此,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首先应当用学校精神统领师生,并在实际工作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孔子言:“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长期的学校管理实践中,我对此深有感触。面对活生生独具个性特点的教师群体,单靠行政命令或枯燥说教进行管理难以服众。因此,学校管理者首先必须塑造好自身形象,以良好的精神风貌、高尚的道德情操、出色的处事能力面对师生,使他们感受到强大的人格力量的激励和驱动。其次,必须抓好行政班子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
二、革新除弊,重构管理机制
学校的人文化管理是在管理中注入更多人性化的东西,体现柔性的一面,但并不意味着管理制度的软化和随意性。
1、优化内部设置,整章建制、规范行为。学校的精细化管理要求学校由人管人向制度管人转化,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出一套“管而不死、活而不乱、宽而不松、严而不苛”的管理制度,用制度去引领和规范师生的行为。
基于这种思考,我们首先着手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做到条块清楚,层次分明。规范各处室内部设置,使之分工明确,人尽其责,职尽其能。同时深入师生,了解校情,多方征询教职工意见。
2、强化过程管理,注重落实、讲求实效。为提高管理效能,强化过程管理,努力提高精细化水平,我们致力于“三抓”,即在管理中注重抓细节、抓平时、抓落实。例如在教学管理中,从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课后反思各个环节入手,结合学科特点,确定了从“量”到“质”的具体要求,分阶段、分层次、分步骤加以分解和落实,以保证方案落实到位不走过场。
在学校工作中,我们注意转变管理方式,重构“尊重、赏识、激励”的管理文化。如改变“话语方式”,布置工作任务更加人文,讲究艺术性,关注教师的心理感受;改变“检查方式”,如行政听课由原来的“随意捕捉”转变为“有备而听”,与教师的单向交流转变为互动研讨。实践中我们欣慰地发现,这些用文字清晰地表述出来的各项创新制度,在坚持不懈的执行中,教师由不适应到习惯,进而内化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彰显了制度文化的魅力。
三、以美启真,培育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是催生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生命发展的深厚土壤。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学校文化能激励师生奋发进取、开启智慧,它对塑造校园文化精神、打造学校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校长必须学会用文化的力量来感染师生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校向前发展。
1、环境孕育,启人心智。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就是正确认识人、鼓励人的自主发展,开发人的心智以及提升人的道德素养。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管理过程就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与组织过程,其本质在于激励。基于这种认识,我们首先在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风等方面下功夫,把“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贯穿始终。
2、活动引领,搭建平台。活动是学校文化体系的核心概念,它意味着“合作、探究、体验和创新”。为此,我们积极开展多种活动,为师生成长搭建平台。例如。在教师中,坚持不懈地开展“忠诚履责,爱生乐教”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培训和教科研活动。与此同时,学校充分发掘地域特色资源和传统文化内涵,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教育相融合,拓展实践活动,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
篇4
【关键词】高等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方式;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传统文化教育既要承传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实际,对高校而言更是如此。高等学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抛弃传统、忘记根本,就是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增加对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且长远的意义。
一、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质的基本情况
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为90后,他们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有着相对明显的特征。
(一)价值观偏差和信仰缺失。
90后大学生普遍成长在信息多元化的社会,各种价值观念和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相互碰撞与融合,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90后大学生在安逸的生活中,存在一定的惰性,尚未形成稳定而正确的价值观念。在崇尚个人选择、强调个体意识的90后大学生当中,近1/3的大学生处于无信仰状态。“对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大学生信仰的缺失,对大学生保持正确的价值观,明确个人奋斗目标,社会的不竭发展造成影响。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缺乏。
从教学实践来看,大学生普遍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认知,对传统文化中的基本内涵缺乏理解。从大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名著的学习和阅读来看,大学生普遍对中国传统文化书籍学习阅读兴趣不高,传承情况不佳,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整的看过“四大名著”,对身边的传统艺术和民俗也了解甚少。刚入学的学生中文化品位有西方化的倾向,也证明了传统文化教育阵地的缺失使大学生很容易接受外来不良文化的侵袭。
(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不足。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学生普遍更乐意谈最新的娱乐八卦等非主流文化和西方的流行文化,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大部分学生表示希望自己能够有较高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养,但往往因为觉得传统文化学习较为枯燥,较难理解或者不够时尚等原因不能主动学习。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大部分学生能够谈到中国在国外设立的孔子学院将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起到巨大作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内的不断发展也表示出了乐观的态度,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信心不足。
二、高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和不足
(一)课程设置的边缘化。
在市场经济和高校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尤其是二本以下的普通高校,课程设置越来越倾向于就业导向,在专业设置上更加接近市场需求,相应就弱化了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大学人才培养上更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教授,忽视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除了专业课程之外,接触更多的是外语和计算机,较少主动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高校自身对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认识不够,缺乏明确的指导也是造成传统文化课程教育边缘化的重要因素。
(二)教育内容的附属化。
大部分高校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列为选修课,作为学生获得课外学分的资源,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只是作为主要学习课程的配角。另一方面,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工作长期以来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开展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加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是指出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比例。
(三)教学形式的简单化。
高校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几乎都是采取课堂教学的方式。近年来,部分高校开设了国学班,专门学习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形式也相对丰富,但也是作为一个专业来开展教学工作的。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理解只限于课堂教学,尚未安排其他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对于中传统文化知识的感触也都来源于书本,没有开展体验式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三、加强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改革传统文化教育方式
目前,各高校普遍开设有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但绝大多数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的,属于零散渗透式教学。在大学生中普遍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就是要突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零散渗透式的教学形式,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体系,完善教学课程和教材建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自身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以立德树人活动为载体,引导大学生形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
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与开展立德树人活动的目标相一致。世界各国文化融合日趋增强,文化在增进彼此的交流沟通,增进共识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在高校中普遍开展立德树人活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生中深耕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在对外交往沟通中实现,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篇5
关键词:数学文化;数学素养;数学教学
1 数学文化的内涵
“数学文化”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数学哲学、数学史的研究中。美国学者怀尔德提出了“数学是由一个由于其内在力量与外在力量共同作用而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的文化系统,数学文化即是数学传统及数学本身组成”的观点。
我国学者对数学文化内涵的认识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两种观点:
一是文化意义论。主要从数学与文化的关系这个角度,认为数学文化的含义应为文化意义下的数学。数学家齐民友先生认为:“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数学的出现,确实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历史已经证明,一种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一个不掌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也是注定要衰落的。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永恒的主题是认识宇宙,也认识自己”。
二是认为数学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含义。南开大学的顾沛教授认为:“数学文化狭义上指的是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广义上指除上述内涵以外,还包括数学家、数学史、数学美、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联系,等等。”
不管学生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深深铭刻在头脑中的数学的思想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看问题的着眼点等随时随地发生作用,这种数学素养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2 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教育教学工作者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技巧训练,轻思想方法和人文精神的揭示;重演绎论证,轻归纳推理;教师往往都是就数学讲数学,给学生展示的都是经过加工的、完善的、最终的数学结果和形式,很少涉及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来源和数学家进行教学创造的过程和思维的方式。这些欠缺使不少学生学了十多年数学但并不真正认识数学科学,当然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从文化的层面上认识数学本身。为了弥补上述缺陷,也是对传统课程教学的补充和发展,开设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等选修课程。数学建模是数学与实际问题的桥梁,是数学知识与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数学实验是使用数学软件进行生动直观的演示模拟,以高精度、高速度及图像功能通过实验形式学习和研究数学理论。这些选修课程注重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都是大学数学的后续课程,是为数学知识丰富、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提供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课题的窗口。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数学与应用关系的理解,但这些课程主要是以应用数学为线索,数学文化层面的内容仍然很少涉及。因此,开设一门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为主的数学文化课程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3 面向高职高专学生开设数学文化课程的实践
数学文化虽然要以知识为载体,却并不以系统传授数学理论知识为主要目的,而是以教授数学思想为主,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主。通过数学文化课程的学习体会数学精神、学会数学思维、掌握数学方法、使用数学语言、理解数学思想、提高数学素养。与要求学生完全理解与掌握的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不同,数学文化更看重学生对数学的喜好程度、基本态度和看法,还应包括数学的鉴赏和喜欢,对数学的喜欢和爱好。当学生对数学的基本认识是以文化为积淀而不是单纯以知识为基础的,就可以获得更长久、更真实地对于数学的印象、定理和公式是可以慢慢淡忘的,而严密的推理论证的力量却会长久存在。
由于受课时的限制和专业课对数学知识需求的制约,高职的数学文化教育课程不可能作为必修课开设,所以把它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出。本课程主要教授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注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的统一,注重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
课程不以讲数学知识为主,而以讲授数学思想为主、启发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主。作为载体的知识,尽量选得通俗一些,能说明问题就行,以适应听课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课程选材原则是:
(1)以数学史、数学问题、数学知识为载体,介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精神;
(2)涉及的数学知识深浅适当,以能讲清数学思想为准,使各专业的学生都能听懂,都有收获;
(3)开阔眼界,纵横兼顾,对于数学的历史、现状和末来,都要有所介绍,对于数学与人文的各种关系,都要有所涉及。
通过数学文化课程的开设,使学生从课程中获得的收获:了解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会以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观察世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终身受益。
4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多元化的评价目标
充分考虑授课对象特点,合理选择课程内容,采用新颖授课方式。数学文化课程采用专题系列讲座,辅以课堂讨论以及课外撰写学习心得的方式,并利用多媒体穿插着给学生放映百家讲坛中的内容,这就好比将名师请进了数学文化课堂。每一讲给学生布置1~2个小论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专长撰写论文或心得体会。以多种形式开展数学文化课,宣传数学文化的做法就是让数学文化学习不拘泥于课堂,而是让其走出课堂,实现课本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师生的数学素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发展。可开展一系列活动,内容包括:专家专题讲座、以数学文化为主题的数学文化展览、数学爱好者有奖征文、速算24点擂台大赛、数学之美演讲比赛等。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从多角度渗透数学文化的教育,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加深了教职工对数学的认识,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评价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目标,使教学评价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数学文化氛围,这有利于数学教与学活动过程的调控,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以发展的观点来认识数学教学并进行教学评价,就要利用数学科学的特点,注意考察学生在感悟数学的思考方式、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体会数学家的创新精神以及数学文明的深刻内涵、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以及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锲而不舍的精神等方面的情况。这些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方向和依据,有了这些评价目标,才能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才能不断反思并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而发挥评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耀德,李福兴. 触摸数学文化[J].中国西部科技,2008,10:76-78.
[2] 郑强,邱忠华,杨鹏.教育形态数学文化的研究对数学教育的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2008,17(3):21-22.
[3] 胡炳生,陈克胜.数学文化概论[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4] 蒋志强.关于寓于数学文化于数学课程的思考[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07,(6):32-34.
篇6
依托人文积淀 引领文化追求
汉中中学拥有深厚的人文积淀,引领和昭示着历代学子非同凡响的文化追求。学校将图书馆、阅览室、书画室、心理咨询室设在书院明伦堂各教室。老师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坐在古人的位置,打开书页,与先哲对话,聆听古圣时贤的谆谆教诲。师生经常在这里举办“桂园读书会”、“凌霄文学研讨会”、“红枫诗会”、“读书沙龙”等活动,邀请国内外文化大家、各领域专家、教授学者及校内名师在此开办文化大讲堂和学术报告会。每年举办的“校园艺术节”活动,也在此展出师生书画作品及其他艺术作品。学校凭借汉南书院的文化设施,依托汉南书院的文化氛围,经常举办各种高品味的文化活动,让全校师生在此感受浓郁的文化熏陶、受用精粹的文化食粮、享受醇厚的文化滋养,在这种无形的文化陶冶中,颐养身心,积存学养,提升境界。
提高读书品位 升华精神境界
在经济全球化、资源市场化、信息全球化、文化产业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并行的时代,多元文化的交汇与碰撞,多层次文化的交织和杂糅,使不少人在文化选择和教育诀择中深感无所适从,良莠难辨。正如别林斯基所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好书籍对学生进行心志激励、心灵启迪、心性陶冶的深远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学校经常开展“我为大家荐好书”活动,除教育部《大纲》指定的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书目外,学校又让师生共同作主、民主推荐,编制适合中学生成长需求的励志类、文史类、科普类和高雅艺术类的书籍和期刊目录,引导学生阅读。学校开展以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好读书,读好书”活动,举行“我读名著的感受”为主题的读书演讲会。学生还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加大阅读量,将自己写的读后感、书摘和书评,贴在教室和墙报专栏里展示和分享。学校每周一次的“读书交流课”,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程之一。各班建立的“班级图书馆” 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亮点。
学校开展“读好书、做名师”赠书活动。每到新学年伊始,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制订本学年的读书计划,写读书笔记、书评或随笔;他们利用零星时间,走近经典,品味名著,进行自我充电,提升综合素养。每学期期末放假前夕,学校征求教师意见,选购教师需要的教育书籍,送给每位教师。学校尽力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各类文学书籍、学术论著和报刊杂志以供阅读;提供各种工具书、教学资料和方志汇类以供查阅;提供不同版本的教材、教案和教学参考以供借鉴;还向教师推荐教育名著、教育名家论著及其他论述师德、教学和教育的文章,让教师在阅读中体悟,在欣赏中成长。
积存精神营养 提升创造能力
篇7
关键词:素质教育;跨文化交际;培养策略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其重视培养人的思想道德、思维能力、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全面教育。长期以来,作为培养高精尖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责。因此,高校的素质教育便成为高校诸多人才培养任务中的核心所在。
一、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
1.主体性。主体性是指教育的主体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教育既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作用、彼此影响的过程。主体性是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素质教育中的这种双主体性决定了只有教育双方的主体共同发挥作用,教育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2.创新性。素质教育的创新性,主要是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把教育的重点转移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上来。素质教育创新性的最终目的在于实施全方位、多领域的教育,是高层次的人才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工作,重点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方面的培养,也包括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知识的积累。
3.发展性。素质教育的发展性,主要指培养和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其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拥有学习的自觉行为,教师是否拥有教学生学习的意识和教学策略。教师要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学家海姆斯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语用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即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不仅需要知道交际用语的语法结构正确与否,还需要知道交际用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可行性、适应性和目标性。也就是说,交际能力使本族语者能够在合适的场合、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有效交际。对于本族语者如此,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外语学习者也是如此。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重要产物,二者密不可分,语言的学习也是文化的学习。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中对外来文化及本土文化的传授重视不够,忽视了文化的继承和传授。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往往无法顺畅地沟通与交流思想,导致交际失误屡屡发生。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用文化语言观去指导语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进行有效的交际,所以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起和发展与二语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跨文化交际教学是一种立足于目标语国家文化的教学形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文化素质教育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不够重视,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部分高校的外语教学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重点一直围绕语言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导致学生人文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对中西方文化了解不足。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学生对中国本土文化了解不够,对一些传统节日、风俗习惯不够熟悉;另一方面,学生对西方文化也知之甚少,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障碍重重。
针对以上现象,教师在外语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教师可以以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核心,以人文素养为诉求,以创新能力为动力,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
高校外语教学肩负着素质教育的重任,理所当然地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具有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这也是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篇8
近几年来,肥城市丘明中学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到,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华夏文明一脉相承,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培养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传统美德。
教书育人德为先,文化引领是关键。为此,学校领导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研究和建设工作,挖掘当地文化资源,探寻历史文明足迹,逐渐找到了适合自身的特色发展之路:以“左丘明优秀文化”为依托,以“品德・礼仪・生本”为办学主线,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素质教育整体规划部署中,以卓越的品质、高尚的品格、独特的品味装点温馨校园,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传统文化教育特色。
丘明中学地处左丘明故里,左丘明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为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奠定了厚重的人文基础。肥城市丘明中学遵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念,把“左丘明优秀文化”引入校园,从左丘明优秀文化中提炼出“品德・礼仪・生本”的办学主线,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强化环境育人,实施“校本课程多样化”“分类分层选课走班”课程与教学改革,打造以左丘明优秀文化为依托、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的校园文化特色学校。
学校从“认真学习,大力营造改革创新氛围;统筹规划,全力加快课程课堂改革;创新发展,努力提升校园文化品味”三个方面推进特色文化建设和课程课堂改革,找到了学校发展的路径,找回了教育发展的自信心。随着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主题活动丰富多彩,各项发展科学高效。
科学探究抓文化特色。肥城自然风光秀丽,历史文化悠久,素有“君子之邑”之美称,这里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春秋鸿儒左丘明曾经在这里成长、生活和立业,此地文化历史沉淀厚重,博大精深,一直令人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和左丘明文化的神秘、庄重与伟大。2008年初,曾经有过50余年辉煌历史的矿区中学移交地方政府管理,从此开始了新的征程。面对崭新的发展形势,针对当时的生存环境,构思未来的发展思路,学校领导班子带领老师们认真学习上级有关素质教育的文件,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统一思想认识,把握发展方向,提升了发展信心,全体教职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接下来,学校领导科学调研、集思广益,决定以左丘明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内涵,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左丘明文化成为学校发展的特色和亮点。
规范措施抓文化培育。文化特色业已确定,学校陆续出台了一些相关措施,指导此项工作扎实有效。2008年,学校因时而谋,顺势而动,决议将“左丘明文化”作为发展依托,将“重德、尊礼、生本、成才”作为校园精神。领导班子带领部分学生拜谒左丘明墓,缅怀左丘明的历史功绩,学习左丘明的崇高精神,让左丘明文化深入人心。学校与当地小学进行联谊活动,共同探究传承左丘明文化的思路和方法,在许多方面交流了看法,达成了共识。2009年,学校从左丘明文化中提炼出精华部分,将“品德・礼仪・生本”作为学校育人主线,提出“品德让学生健康成长,礼仪让学生修身向上,生本让学生远航”的教育理念。在校园内举行研讨会、交流会、座谈会,大张旗鼓地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左丘明文化充盈校园的每一个角落。2010年,全校教师集资筹建了左丘明铜像,建设了刻有旅美华人丘恩处博士题词的新校碑,组织教师编辑创作了弘扬左丘明文化的系列校本教材,部分教材在省市级评比中脱颖而出,深受好评,这证明校本课程资源研发走在了省市各级各类学校的前列。2011年,学校将矿区中学更名为“丘明中学”,组建了校园文化建设领导机构,了具有左丘明文化特质的校旗、校徽和校歌,在国际左丘明文化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丘明中学左丘明文化研究会,各项文化研究工作有条不紊,成绩显著。2012年,学校筹资建设了含有“品德、礼仪、生本、左丘明文化”内容的文化墙,“一像二亭三场四墙”文化建设规划初见成效。宣传介绍左丘明文化的报告会、故事会、演唱会、书画展、演讲比赛精彩纷呈,影响深远。2013年,学校通过了《特色文化近期发展规划方案》,制定了《班级文化建设指导方案》,校园文化建设走上了规范有序的发展之路。“开放式阅览室”的启用进一步证明丘明中学“书香校园”工作新上台阶,“品德・礼仪・生本”理念深入人心,特色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回顾总结看文化成就。自2008年以来,丘明中学全体教师密切协作,勤勉工作,各项研究工作扎实高效,一大批研究作品逐渐问世:《走进左丘明》介绍左丘明文化的历史起源、发展过程和精神实质,以及丘明中学传承左丘明文化的背景、过程和研究成就;《校本课程指导》(品德礼仪生本篇)演绎了新的思想:品德塑灵魂、礼仪展风采、生本传神韵,介绍了丘明中学在德育工作、礼仪教育、生本课堂改革等方面的办学理念和典型做法;1~5期《左丘明文化研究会会刊》紧紧抓住民族文化的根和血脉,大力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在周边地区起到了延伸辐射、帮扶带动的作用;《家校导报》向学生和家长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宣传学校的主题教育活动,架起了家校之间思想交流的桥梁;《特色文化发展之路》与《教学教研》宣传读本作为对外交流的宣传媒介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色文化系列教材的陆续印刷出版昭示着校园文化研究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学校申报的国家级、省市级研究课题正在深入进行中……2012年10月,学校荣获“全国首批中小学传统文化特色学校”称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研究工作得到了高度认可。国际左丘明文化研究会参观团多次前来参观视察,韩国济州教育考察团慕名前来商谈教育交流事宜,省市各级领导专家多次前来调研指导,兄弟学校同仁纷纷前来学习交流,这一切都说明,丘明中学传统文化研究赢得了海内外高度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
目前,丘明中学正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坚定改革的信心,积极打造“文化高地,幸福校园”。学校利用桃乡历史名人左丘明的影响,搭建有益的研究平台,在上级领导专家的帮助指导下,采取分层次推进的发展方法,拓宽深化左丘明文化发展的内涵,将校园建成布局合理、特色高雅的精神家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加快课程改革的推进步伐,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篇9
关键词:精神成人 活动
“精神成人”是著名教育学家夏中义教授着意提出的一个词语:“精神成人”旨在让一个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初具“ 独立精神、自由思想”之潜质, 且具有能否认真持续地向自己追问“如何做人” 这一特质。“精神成人”是指做人的道理和根基,包括:一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敬畏,二是对人生存意义的关怀。实现精神成人首先需要具备完全认知能力,拥有个体的独立和觉醒。其次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成果的学习和鉴别,理解和把握公民意识的深刻内涵,以及民主、平等与公正现代国家的基本理念。再者,信仰成人是成为“完整的人”的内在需要。
大学生的精神成人存在的问题
认知能力不足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在:对于大学这一概念认识的不清楚,部分学生认为大学只是离开高中强压式学习的缓冲场所,72.4%的学生则认为大学是单纯学习专业理论、培养专业技能的场所,而他们对于大学是培养综合性优秀人才,是创造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综合场所,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这一功能的不了解。认知能力的不足,导致大学生无法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想的的个体,在这纷扰复杂的社会形势中,无法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明辨是非,保持信仰。
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诚信精神不足,道德意识不够强
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各种社会思潮的涌现,极大的考验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诚信精神。依据大学生在诚信方面的调查显示:71.9%的学生在就业选择时,会选择保低签约,找到更好工作后改旗易帜,同样对于作业抄袭,考试作弊,拖欠国家贷款等现像在大学生中屡有发生。调查显示:学生感恩之心体现不太明显,44.3%的学生回达会一周打一次电话,但是电话内容多数是因为要生活费。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存在扭曲
在现代社会,强劲的技术生产力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形势,由此创造了各种需求的假像,这对大学生的内在价值和精神造成了消极的影响。精神需求北物质满足丢在了边缘,价值观念扭曲变形。
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仰缺失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表现为人类对崇高价值目标的敬仰和追求,为人类生活提供了价值追求的动力和目标。调查显示大学生的信仰出现偏差,主要表现在:对于入党动机的不端正,缺乏入党的纯洁性。大学生中功利性思想严重等。
开展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教育活动
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做好大学生精神成人教育的前提工作
精神成人教育需要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首先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情感教育。实现精神成人,需要个体具备完全认知能力,认清人与自我的关系。借助心理团队辅导开展“孤岛求生”等各类体现大学生独立性,加强自主、坚定意识的拓展活动,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使其具备健康的心理,坚定的意志,为促使成为精神成人作好扎实基础。
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活动,培养健全人格
“精神成人”的前提是个体的独立和觉醒,可以开展大学生成人礼教育,帮助他们进行 “自我意义”的确立,开展“20岁纪念”主题班会等活动,帮助学生进行成长回顾,进行自我分析,剖析,解放自己的心灵,摆脱对物质的依赖,培养博大而深沉的情怀,确认良知道德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运用自我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在这纷繁的社会中,解决思想矛盾,帮助学生在认知上进行知与行的整合,建立健全人格。
开展多种资源形势教育,培养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理念。
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激发人的行动,创造有效价值,促进精神成人。 高校应该积极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开展价值观的教育,端正大学生的价值理念。比如开展“是什么让无数先烈献出最宝贵的生命”主题讨论,激发大学生胸怀天下的情怀;培养他们崇尚和谐、爱好和平的民族品格。开展形势战略专题讲座,培养学生“全球视野”的人文素养,树立“民主、和平与公正”的现代国际理念。开展广泛的形势政策学习,帮助大学生了解当今世界格局以及中国政治、经济的变化发展。让他们学习要顺应时展,社会发展,紧跟国家发展的步伐。
建立正确思想文化的引导,进行大学生信仰教育
信仰是人类灵魂的家园,是精神力量的源泉,是统摄其他一切意识的最高意识。大学生是社会高知群体,是社会知识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创造者和传播者,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成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大学生自身的思想文化素养等都是影响其信仰的主要因素。应把爱国、爱社会主义以及遵循社会主义道德、法律作为教育的基石。加强理论教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核心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加强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道德风尚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理解、领会,强化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增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内容的学习。 对于大学生的信仰教育,主要采取宣传、引导,说服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树立榜样引导,进行感恩教育,提高学生道德意识
榜样教育是以现金典型人物为楷模,宣传先进思想,行为,理念。使学生从典型人物的事迹中收到教育和启迪。通过感恩教育,启迪学生内心感恩思想,并且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榜样教育源自学生身边人或事,生动形象,不同与一般的说教课程,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
现阶段大学生对大学教育的作用与任务认识较模糊,但其自身存在“精神成人”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认识到思想与价值理念成熟对自己成才的重要性。大学应创新教育途径,采用学生较接受的方式开展“精神成人”教育。最终让大学生达到“精神成人”。
参考文献
1.李迎新.“精神成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方法.科技教育,2008,8;90-91.
2.张兰,车蕙.独立学院“精神成人”文化环境的营造和构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21(11):71-72.
作者简介:杨悦,(1983―),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专业,助理教师。
篇10
一、组织领导有力,为文明创建保驾护航
学校领导班子结合上级部门创建文明城市的方针政策,通过学校相关部门成员的集思广益和教代会的审议,以完善制度建设为基础,以情感管理和情感教育为动力,以目标管理为导向,以激励机制为手段,制定系统的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案。方案的制订关注教师的师德建设、关注课堂的精神文明渗透、关注学生的文明修养的提升、关注教育途径的延伸、关注家校的合力沟通,所有领导班子成员人人有责,相互配合,以确保精神文明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拓宽宣传途径,为文明创建营造氛围
通过致家长一封信,与家长形成教育的合力,发挥文明创建辐射的作用;通过广播、大屏幕等媒介宣传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校园的重要意义,达成思想的共识;通过开辟“创建文明城市,共筑美好家园”校园文化的展示区域,展示在假期生活中拍摄的文明城市新面貌摄影作品,让校园文化墙成为哈尔滨文明美丽的宣传窗口,营造校园精神文明氛围。
三、提高教师素质,为文明创建催生力量
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育能力关乎着对学生的文明素养的培育,关乎着一所学校的精神文明品味的提升。我校以“重师德、强能力、促发展”为核心,以“教师实践活动”为抓手,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为提高教职工的师德素养,学校通过开展师德演讲、宣传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学习“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先进事迹、学习书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开展文明教工、文明教研组的评比等一系列活动,激发教师的文明意愿;组织教师制定个人师德发展规划、师德问卷,签订师德承诺书明确文明的方向;学校为全体教师购买《如何做最好的教师》和《如何做最好的班主任》,组织教师利用假期阅读并在开学初开展交流汇报活动,提升教育教学的能力;开辟网上论坛,撰写科研案例和论文、交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通过积极加入香坊区网络文明志愿者群,加入维护交通秩序的行列中,极大增强了全体教职工争创文明的意识,全校形成人人争做“好学之师、智慧之师、快乐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局面。
四、强化德育教育,为文明创建夯实基础
学校紧紧围绕“创建文明单位”工作指导方针,以学生“美德素养教育”为主线,以“重养成、健心理、塑品格、重实践”为重点,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全面发展。
1.加强课程建设,渗透精神文明教育。学校重视将精神文明建设融入到校本课程之中,《带着希望起航》、《放飞希望超越自我》是学校结合文明创建工作自己撰写的德育校本教材,通过晨会和专题讲座的方式对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文明教育;通过心理课程和“校园之声”心理广播,将文明内化为学生成长的动力;通过节能环保手工制作、爱国歌曲传唱、文明城市图画绘制等方式,学生心中升腾起对文明的向往、对家乡的热爱、对发展的渴求。
2.开展主题活动, 深化精神文明教育。
——纵深挖掘雷锋精神,培育阳光美德少年。评选出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团结互助、尊敬师长、孝老爱亲、勤奋学习等方面的美德阳光少年,在学生的身边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雷锋精神。
——弘扬民族精神,提高学生道德修养。以新颖的活动为载体,以“两史一情”为内容,激发学生民族精神。学校将“两史一情”纳入到政治、历史的学科教学之中,开展了“两史一情”手抄报比赛、历史剧比赛,同时以“献给党的祝福”为主题的大型诗歌诵读会,以“心汇感恩情”为主题的大型故事会。通过绘制、表演等方式,让学生走近中国的发展历史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学习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崇高精神。
——颂扬道德力量,养成善行习惯。通过广播、升旗校会、黑板报等宣传媒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学校开设道德讲堂,由政治教师孙迎春、苗雪从道德的内涵、道德的力量等方面对“道德”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发现并抓住身边的善行机会,让善行成为一种美好的习惯,同时学校还组织学生进行学子园和后楼分担区的清扫维护,聘请专业的礼仪教师为学生讲解礼仪的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劳动与感恩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