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2: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 逻辑思维能力 重要性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092-01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概念、推理、判断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它是一种有条理、有步骤、有依据、循序渐进、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看学生所掌握的推理判断等思维方法的程度和运用是否灵活。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具有核心价值的关键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小学数学的课堂学习内容相对而言较为简单,然而同样离不开判断推理分析归纳等思维方式,这些都是逻辑思维的范畴。由于逻辑思维属于思维的高级形式,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少具备这样的思维能力,而小学阶段恰恰又是最适合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为以后高年级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 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现如今,辅导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很多孩子在课堂学习之余,纷纷走进这些辅导机构。然而如此劳心劳力,并非所有孩子的成绩都能够有质的提升,尤其是数学。相当一部分升入中学的孩子,学习数学感到困难和吃力。固然可以说孩子学习不认真,不努力,追根溯源,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逻辑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可见,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从长远来看,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思考。
2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直以来,众多一线教师纷纷反映,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小学。此种情况反映在学生身上,主要体现为解决问题时,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找不到突破口,做题容易卡壳,也缺乏一定的灵活性。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呢?
2.1 以兴趣入手,让学生爱学爱思考
孩童的好奇心最盛,因此,要恰到好处的利用他们的好奇心。老师在讲课之前,可以根据本节课的课堂内容设置一个小悬念或者以一个带有开放式问题的小故事开始,这样就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得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去积极思考,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课。
老师首先要具备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意识。在日常教学中,切不可一味灌输,机械化的去讲课,这样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没有任何好处,甚至适得其反。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所以教学环境的创设很关键,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教学环境下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去养成这种能力。比如,老师在讲到数的整除问题时,老师可以以游戏胜负的方式告诉学生:“同学们,我们做一个游戏,只要你们能随意说出一个数,我就马上能说出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看看我们谁是最后的胜利者。”这样学生就开始争先恐后的发言,老师当然说的又快又准确,学生的好奇心和不服输的劲头一下子就来了。屡次实验之后,肯定会追问老师为什么,这时候老师就趁热打铁,给学生讲解这个知识点。这样做,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一改沉闷沉默的封闭状态,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敢想、敢说、爱想、爱说,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在思考中学会方法,寓教于乐,教学相长。
2.2 以方法助学,让学生学习更有效率
在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有很多方法可以借鉴。
2.2.1 重阅读
很多老师都会发现学生在做应用题时,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不读题。也许很多老师和学生觉得只有语文才需要阅读,其实应用题就是一个微型阅读。尤其是现在很多应用题的设置越来越生活化,有一些信息隐藏在字里行间,必须通过阅读才能准确识别关键信息。在阅读中,要弄准概念,区分已知和所求,分析有效信息,总结同类型题目的解答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都会体现出阅读在培养逻辑思维中的重要性。
2.2.2 空间感
小学阶段涉及到的几何学习比较简单,但是如果学生缺乏对空间的认知想象建构能力的话,做题会有一定的困难。如在教学中涉及到行程问题、面积问题等,如果借助于线段图及图形图案,不光是解题会准确快速,更重要的在于这是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一个方面,学生会通过练习不断地加固脑子里的空间感,为今后高年级几何的深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2.3 生活化
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一般比较差,需要借助一些直观材料以唤起学生的联想,这些材料最好来源于生活,学生熟悉且有亲切感。比如,学习多边形面积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折纸的方法,来体会出不同图形面积公式的演变过程。学习分数时,可以提倡学生回家使用苹果或者橡皮之类的小文具去练习。这些动手的过程同时也是动脑的过程,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新学的知识,更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养成。
在实际学习中,这些方法往往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综合使用。学校老师应根据不同的年级,按照教学计划,仔细思考,认真研究究竟哪些逻辑思维方法可以很好的应用到某个学习模块中,这样才能不断创新。
2.3 以重复固学,让学生做题更快更灵活
任何一种能力的培养都非一朝一夕练就。对孩子要多点耐心,反复讲解,逐渐让学生掌握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生学东西的速度比较快,由于种种原因,也会出现善忘或者不能运用自如的情况。这个时候老师就要注意,当学生的逻辑思维初步形成之后,要通过练习让学生加以巩固,使这种思维方式根深蒂固,自然的发挥。这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的、灵活的运用数学思维方法,通过多角度的思考和举一反三来引导学生,使学生真正的学会用逻辑思维思考问题,掌握这种思维的能力。
3 结语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与我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目标是一致的,能力的培养需要方法,学会了方法能力便逐渐培养。总之,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非持之以恒不能达。如此,对老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师们要不断的努力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方法,积极地钻研新问题,主动和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有的放矢,为教学研究和革新尽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罗淑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尝试[J].吉林省教学学院学报,2012(28):105.
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8-250-01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过于死板,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课堂沉闷,枯燥乏味。而新课程改革注意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改革重点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得作用。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和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结合进行教学,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主动的学习知识,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讲,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一个过渡的阶段,承上启下,所以初中数学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一个关键环节,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不仅能够对今后的数学学习起到帮助,而且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一个过渡的阶段,承上启下。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高中甚至大学的数学学习,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另一方面,初中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发展。不仅局限于数学知识水平,对学生的办事能力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激发逻辑思维兴趣
学习和生活是伴随着人的一生的,孔子曾说过,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和生活是相互影响也是相互促进的。逻辑思维不仅局限在学习知识的领域,也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学会用生活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在现实生活学寻找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或者一些有趣的现象,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教师要尽可能的带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使学生养成动脑动手的好习惯,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索,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学习起来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让学生在生活中激发逻辑思维兴趣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被广泛的应用在实践教学当中,为数学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利用抽象概念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抽象概念的引入,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先教给学生概念,然后再对概念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含义。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容易形成学习懒惰的坏习惯。而抽象概念恰恰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所谓的抽象概念指的是教师并不直接的教给学生新概念,而是通过设置悬念等方式进行慢慢引导。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不断的进行思维训练,使学生对概念有更深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并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有效的引导,而且要从整体上掌握和监督课堂教学进度,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通过思维基本功训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1、搞好数学概念的教学
思维基本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训练,首先,要搞好数学概念的教学。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概念进行正确的细致的讲解,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简单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此外,教师也可以列举一些负面的例子,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因为选择判断能力不仅对学习很重要,而且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同样重要。换言之,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过程。选择判断反映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形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获取信息,然后进行判断并做出选择。这种学习分析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思维方式,不论在数学学习中,还是在以后的生活中,它都能够帮助你解决一切问题。
3、通过加强解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加强解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比如,一道数学题可以有多种解题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思考其他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二,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某一类型题的训练。老师将同一类问题的所有典型题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统一的训练,培养学生对该类型题的思维方式。第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难题的训练。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设置难度较高的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方法,都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能够有效的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身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学周刊, 2012(05):32―35.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创新
逻辑思维是合理、正确思考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对相关事务进行比较、观察、分析、概括、推理、判断的能力,通过科学的逻辑方法,能够有条理、准确的展现思维过程。它和形象思维有很大的不同,它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特征,从培养思维能力出发,保障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一、逻辑思维对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不只是数学教育的实施,同时也是灌输知识,增强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尤其在教学方法上,通过逻辑思维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当前的教育方法来看,它能帮助学生提升能力,并且生成综合性人格。在初中学生思维培养中,思维方式作为领导组织以及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方法,在素质教学不断深化的环境下,我国很多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逻辑思维培养对提升教学水平的作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逻辑思维作为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方法,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教育改革的今天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训练思维是各个学校教学的重要任务,逻辑作为想象与联想的守护神,虽然它不能事先告诉人们,但是只要众多表象显现,就会拒绝和已经确立的科目相对立的运动。也正是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才能生成统一的变化图形,并且得到科学的结论。从中学生的年龄、性格特征来看,正处于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对完成统一的逻辑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强初中数学学生逻辑思维训练的途径
(一)强化各环节相扣
历来,数学都被作为高度抽象的学科,它含有大量定理、公式、概念,所以很多学生都将数学视为晦涩、枯燥的学科。新旧知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以为了教好数学这门学科,数学老师必须根据教学要求以及内在联系,做好教学工作的每个步骤,在知识环环相扣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教学方法和规律,进而生成有效的知识网络。这样在新知识出现时,通过原有的知识结构就能找出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并且转换、改组,生成对应的知识,确保各个知识点顺利完成。
例如:在“冥的乘方”法则教学中,可以从冥的意义入手,掌握冥的乘法法则;在旧的知识体重,得出冥的底,并且由此得出推理过程和乘方法则。又如:在正方形面积公式中,通过矩形面积公式,我们可以得到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再得出三角形与梯形面积公式,最后得出梯形面积公式。这种知识点延伸的方式,就能很自然的将各个知识点构成知识网,并且扩展原有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思维。
另外,在教学中必须整合学生思维方式,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各个知识点。例如:在一次式同类项中,我们也可以利用环环相扣的方式帮助学生分解,巩固加法和同类项法则,在有目的的教学与顺序思考中,帮助学生发展逻辑记忆和思维能力。
(二)注重引导和启发
从对逻辑思维构成影响的因素来看,老师指导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教学中,老师只注重结论,忽略了思考,那么学生在解题中大多数都会是机械模仿,缺少解决问题和旁通能力。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不仅要学生学会,更要会学,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必须努力启发学生推理,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并且从多个角度和层次进行探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必须引导学生活用逻辑思维,精心设计相关提醒,从各方面启发学生逻辑思考问题。通过长期综合、比较、概括、分析,学生就能从一般的演绎、归纳中,推进逻辑顺序实施,同时学生还能在学习中一直保持学习兴趣。
(三)有意识的训练和培养
在初中数学训练中,逻辑思维作为长期性工作,它需要老师不断加强训练,并且将其贯穿到各个环节中。不仅新知识、新概念要学,在复习、练习、考试中也必须培养。在拟定教学计划时,就根据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
为了推动直观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进程,在逻辑思维不断变化的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工具进行教学;通过操作、观看,让学生在综合分析中,生成清晰的空间概念,减小培养坡度,促进逻辑思维稳步发展。
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逻辑思维培养作为一项系统、艰难的工作,对提高教学成果,帮助学生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从符合学生发展的层面,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逻辑思维;数学;培养
一、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1.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思维的范围非常广泛。思维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性的。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人们对待同一件事情的处理方式也不相同。在我们的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生创造性的逻辑思维是其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同时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会独立分析事情的根本。试想如果我们不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他们就不会有条理的去做事情,他们做任何事情都不会成功,会做的乱七八糟。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在遇到任何困难时都能有完整的思路,不被打乱。他们在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常常比别人更优秀。
2.怎样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复杂的但逻辑思维能力却对我们很重要。所以我们应该对其引起重视。这对我们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综合分析能力是逻辑思维的一部分。老师应该在教育孩子学习时,善于引导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分析问题所在。逻辑思维能力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的,所以我们就应该从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等各种能力。我们应该进行学模式,学生养成找问题,好奇的习惯,同时注重将找到的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
二、为什么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
1.小学生的特点
逻辑思维能力归根结底为人们在平常生活对事物的了解,然后将其综合考虑的一种能力。小学生是身心发展的时期,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时间。小学生年龄小如果不注重培养他们的能力,他们没有逻辑思维能力,老师的教学就会很困难。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感到困惑,枯燥,更好的学习。小W生的习惯等都没有养成,从小培养起来更容易,且这对他们以后都是有益的。如果小的时候不培养,那么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就困难重重。
2.数学课堂的本质
数学课堂本质上是充满意义的课堂,但是大多数学生都觉得数学课堂太过于枯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不会利用已知的条件去寻求答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我们从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善于分析问题。将数学课堂回归到他本该有的面貌。学生分析能力提高,对数学充满兴趣,是我们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最终的目的。小学数学老师应该用应用题进行辅助培养。应用题就是要对给的条件进行罗列,最后分析。
三、小学数学课堂培养的优势
1.学科优势
数学则是培养这一能力的最好学科。数学学科是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最高的学科。这就对老师的教学目标提出了要求,老师应该让表面认识提高到形象思维上去。老师应该把公式等总结起来,让学生不仅记住它们,更要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终合能力去探究它们。数学学科本来就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极强的学科。不管是数学中的概念还是数学中的公式定理都是数学家们运用逻辑思维能力所探讨出来的。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就潜移默化的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也让他们这一学科学得很好。在这个学科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2.时间优势
小学是我们培养他们良好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机,小学生的年龄和性格决定了他们的学习特征。小学生如果没有逻辑思维能力会对其学习的学科产生厌烦情绪,小学生是我们国家的希望,所以应该从小培养。
不管怎么说,在小学的教育阶段,我们都应该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综合 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且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 也应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相信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更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姜学民.关于独创性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零陵师范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1(01):23.
[2]苗逢春,陈琦.计算机辅助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反思训练的实验研究 (下)[J].学科教育,2011,9(22):89.
[3]杨冬菊,李云三,张云里,等.怎样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 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3,8(02):75.
篇5
一、化被动为主动,建立能动机制,师生合作,共同培养逻辑思维
其实,想做成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动力机制。有了动力,才会有主动意识。而动力,简言之,一是丰硕的利益成果,二是有亟待进步的必要性。对于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也适用于“动力机制”原理。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就眼前来说便是成绩,可以称为“亟待解决的必要性”。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在解题过程中,会有条理地分析,会理性地思考,会把握出题人的意图,这自然就会提高卷面分数。而长远来看,初中衔接小学与高中,也是心智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过渡期,在这个阶段培养逻辑思维,对于未来人生的发展都有着无可比拟的意义。像语文的地基作用一样,学习这个“大工程”建筑中,数学是“高效工人”,用它来工作,会推动物理、生物、地理等诸多学科的学习进程。因此,初中数学教学的逻辑性培养要先让学生明确培养的意义所在,将过去的“被动教学”转化为“主动教学”。只有学生自身认识到了逻辑思维的重要性,他们的“动力机制”才会运转,他们才会能动积极地接受课堂的思维训练,甚至主动在课下探寻思维逻辑培养的方向和方法。
二、鼓励独立思考,促进问答教学环节
逻辑思维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思考”。人类进步的发展史也是“思考”的功劳。头脑风暴会使大脑机器保持长期运转的状态,进而使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问答奖赏制度,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提出的问题可以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楼房选购应该考虑的因素,买彩票中奖的概率,下象棋和对手之间的博弈心理战等等,这些问题看似与数学并无直接联系,但是其中隐藏的逻辑思维过程都可以应用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实用,实战,实时解答,实时进步。同时,教师可以进行多元问答,比如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传统模式基础上,进行生生互问、师生反问等各种环节。其实,制造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要复杂得多,如此一来,学生在制造问题中进步,在解决问题中培养逻辑思维便成为一件趣事,在阐述和表达问题时也需要条理性和简洁性,这无疑将抽象思维的培养反转至可以实践的课堂教学中,其高效性和实用性可见一斑。
三、寓教于乐,转入生活情境,创立逻辑思维实感
初中数学教学已经和小学数学划清了界限,转入抽象思维就意味着学习过程已经渐渐脱离生活中的实用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教师教学的利弊之处可谓智者乐水,因人而异。某些教师没有把握这个机会将生活新鲜事物与抽象思维结合,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比,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大打折扣;而某些教师却将此作为契机,成功与生活实际问题接轨,通过游戏环节或情景再现等方式轻松教学,寓教于乐。比如,在“偶然事件与必然事件”的概率问题讲解中,教师可以将教材中出现的黑白球问题直接在课堂中演示,与学生进行小游戏,这不失为一条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的捷径。再如,正方体、长方体的正侧面辨别问题,教师依然可以在课堂中与同学们动手制作,这种直观的方法相比起抽象的讲解,教学效用会大有提高,而且也会打破思维定势,强化学生的立体几何思维能力。这种实地操作情境教学法裨益多多,教学成本低,而又能发挥教学的实践性,师生互动性,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压力,但同时,这对教师而言无疑是个挑战的契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教师正确的引领和指导,因此在我们苦下功夫,埋头钻研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应着重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比如,定期参加教师培训,数学教师技能大赛等等,将自己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完备发展。不仅如此,数学学习对很多学生而言更是一个“心理战”,他们不是缺乏思维能力,而是没有较强的心理素质。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通,并打破数学学习中“性别歧视”思想,比如鼓励女同学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倡导积极思考,打破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如此一来,可以发挥师生共同的优势,能动地学习数学,师生互动,共同进步,共同促进逻辑性思维的养成。
参考文献:
[1]罗瑞芬.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J].山东教育,1997(17).
[2]谷文山.浅谈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J].数理化学习,2012(10).
篇6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逻辑思维 培养
开发智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己成为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所谓智力,指的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等因素,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部分。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在思维时,要求做到概念明确、评断恰当、推理有逻辑性、论证有说服力,或通俗地说,思维要合乎逻辑。这是正确思维最起码的要求。可见,逻辑思维能力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思维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多方面的途径。而数学这门科学,由于它是以客观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这就决定了它是一门抽象性很强、逻辑性很强的科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
一、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好传授数学基础知识,有关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关系;处理好培养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关系。努力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智能,在发展智能的指导下传授知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上达到高质量,在智能发展上达到高水平。在数学概念的教和学两个方面,一定要重视概念的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要深刻揭示数学概念的内函和外延,对学生掌握概念的要求要严格,使学生能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概念。如学生在学习函数这个概念时,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楚在函数概念中涉及到的两个集合――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及它们之间元素的对应关系,弄清这个概念,才能更好地掌握函数这个概念。在数学公式、定理的教学方面,不能仅仅背会这些公式,知道怎么用就行了,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推导公式、定理的过程,掌握这些公式定理与教材其他内容的逻辑关系,从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二、重视教材中逻辑成分的讲解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途径是教会学生在运用逻辑知识进行推理论证过程中,提高他们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推理证明的能力。在中学数学教材中运用了许多与逻辑知有关的数学内容的推理证明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和内容,通俗地讲授一些必要的逻辑知识,使学生能运用它来指导推理、证明,这会有助于他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当学生运用穷举法证明问题是,经常容易出现遗漏或重复等情况。那么为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就需要学生掌握概念的分类方法和要求。数学内容的讲授应加强逻辑严谨性。例题、习题应适当增加些思考题、证明题、讨论题等,借以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长此以往,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会有很大帮助。
三、加强学生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教学
智力的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与知识的增长,跟年龄也有很大关系。一个人的知识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丰富,积累和更新,即使老年人,通过学习,也还可以获得新的知识;但一个人的智力增长最佳年龄是在从出生到十七岁,错过了这个时期,智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加强学生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教学十分重要,它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要严谨、文字要精炼、准确、规范、富有条理性逻辑性。对学生证题的叙述要从严要求,着力纠正学生所犯的逻辑性错误,对于学生不同的正确解题法,教师首先要给以肯定,以鼓励学生不断开阔思路,敢于创新。在平面几何证题的教学中,不主张把过于艰深、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难题给学生去做,在教学上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应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在学生解题过程中,发现学生可能遇到难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克服困难,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重视章节的教学
在数学各科、各章节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归纳、总结、教给学生以规律性的知识,引导学生不断形成知识新的概念结构。初,高中数学课本的每一章,都设有小结一节。教师要重视小结的教学,要突出新知识之间及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圆、椭圆、又曲线、抛物线,分别是不同的知识体系,但均可统一在二次曲线的概括结构之中。在向学生讲授数学归纳法时,可向学生介绍推理形式,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及探索解题方法时就要常常用到它们。这样进行教学,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把分散在中学各个学习阶段的推理方法归纳上升到新的概括结构。这种引导学生的把新旧知识和技能按不同的系列、不同的层次不断形成新的概括结构,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健所在。
五、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应强调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多媒体教学相结的手段。在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例题的教学中,在复习课、练习课中,在条件可行的情况下,尽可能组识学生的探究活动。讲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时,可以配以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察实形,加强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从而找出正确、简单的解题方法。另外在课处活动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写数学小论文、出版数学学习园地或举办数学智力竞赛等,都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好办法。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智力活动进入积极的状态;要培养学生具有坚忍不拔的学习态度,使智力水平迅速地得到提高。总之,中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做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去完成这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一批批有知识有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篇7
关键词: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模型;胜任特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也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作为培养科研人才主要途径之一的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历史的使命。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持续扩大,2001年全国在校研究生人数为39万,到了2010年,在校研究生人数已增长到140万。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保证并稳步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首先要求在研究生入学选拔时把好生源质量关,其次在研究生培养上要注重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研究生入学选拔和科研能力培养,都涉及到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的问题,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尝试构建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的结构模型,探讨其结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胜任特征状况进行分析。
一、问题调查1: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一)调查目的
了解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主要包括哪些基本要素及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的结构模型,为研究生入学选拔和科研能力培养提供依据。
(二)问卷设计
问卷针对科研工作的特点及其规律,通过开放性调查和专家访谈,在对研究生科研活动内容和过程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研究问卷。通过对研究生科研活动的分析,并借鉴胜任力研究的最新成果,我们认为,以往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探讨多局限在认知特征、实践特征方面,并不能全面反映科研工作的素质要求,动力特征、自我监控特征和创造性特征同样影响着研究生的科研活动表现,故我们在编制问卷时将这些因素也考虑在内。
经过开放性调查和专家访谈,并对文、理、工科研究生科研活动进行了分析,力求编制的测验项目能符合研究生科研活动的真实情况,最终编制了反映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要求的条目共87条。问卷还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调查。问卷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要求被试对这些能力条目的重要度作评价,重要性程度从低到高依次记为1-5分。
(三)调查实施
对广州地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四所高校12个学科的800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76份。
(四)调查统计结果
1.能力结构的研究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以西方为代表的因素分析法及以前苏联为代表的活动分析法。[1]这两种方法均有其合理性,但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关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的探讨主要采用了因素分析法,同时也吸收了活动分析法的合理因素,将活动分析引入因素分析过程,以克服西方传统因素分析法存在的主观随意性,将因素分析建立在现实活动的基础之上。
2.对问卷题项做项目分析(采用了区分度和鉴别指数两项指标)、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删除区分度、鉴别度差和在因子上负荷低的项目共20个,剩下67个项目组成正式问卷。
3.对正式问卷的67个项目做主成分因子分析,正交旋转,最后抽取出8个公共因子,旋转后的各因子负荷量均在0.35以上,67个项目共同度介于3.14-6.79之间。67个项目组成的问卷具有良好的测量学特征:在信度上,整个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达到0.95,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在0.75到0.93之间;在内容效度上,问卷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56-0.77之间,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其内容效度比较理想;在结构效度上,通过因子分析抽取的8个因素作为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的结构维度,与理论构想基本吻合,这8个因子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4.14%。
4.根据每一个共同因子所包含项目的内容,我们对八个分量表(基本结构要素)分别命名如下:成就欲、自主监控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借鉴Spencer的胜任力结构理论[2],我们对因子分析得到的八个科研能力结构要素作进一步分析,确定了四个二级特征维度:动力与监控特征、认知特征、创新特征、实践特征,从而形成了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的二级多维模型。
5.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重要度状况分析
对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重要性程度评价的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按重要性程度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成就欲>自我监控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对不同学科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重要度评价的差异性检验表明,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重要度评价存在着学科差异。在科研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三个结构要素上,文、理、工科的重要性程度差异显著。在科研创新能力要素上,按重要性程度排序,工科>理科>文科;在动手操作能力要素上,按重要性程度排序,工科>理科>文科;在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要素上,按重要性程度排序,文科>工科>理科。
二、问题调查2: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胜任特征状况
(一)调查目的
在构建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继续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胜任特征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生科研能力胜任特征及其学科差异情况,为更好地做好究生培养工作提供实证依据。
(二)问卷设计
研究2采用的调查问卷由研究1问卷修改而成,问卷的主体部分为研究生科研能力胜任特征条目,共67条,内容与研究1正式问卷确定的科研能力条目相同,科研能力结构要素采用了研究1确定的八个能力结构维度。评价方式由重要性评定改为胜任情况评定,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要求被试对能力条目的胜任情况作评价,胜任程度从低到高依次记为1-5分。问卷还包括了个人基本情况的调查。
(三)调查实施
对广州地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四所高校10个专业的450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37份。
(四)调查统计结果
1.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胜任特征的总体状况
统计表明,研究生八个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在胜任度评价上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在科研创新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三个维度上的胜任度评价处于中等水平以下(M
2.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胜任特征的学科差异分析
对不同学科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胜任特征的差异性检验表明,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胜任特征状况存在学科差异。在成就欲、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五个能力维度上,文、理、工科研究生的胜任度差异显著。在成就欲维度上,工科、文科的胜任度显著高于理科研究生;在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维度上,工科研究生的胜任度显著高于文、理科研究生;在动手操作能力维度上,工科研究生胜任度最高,理科研究生次之,文科研究生最低;在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维度上,文科、工科研究生的胜任度显著高于理科研究生。
三、分析讨论
(一)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及其意义
研究生科研能力是指研究生运用理论和研究方法去研究和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历史或现实的理论及实践问题的能力。研究1表明,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包括八个要素,分别为成就欲、自主监控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其中,成就欲、自主监控能力属于动力与监控特征,科研创新能力属于创新特征。与以往研究认为研究生科研能力主要包括认知特征和实践特征能力要素的看法有所不同[3],我们研究发现,体现动力与监控特征的成就欲和自主监控能力,以及体现创新特征的科研创新能力这三个要素在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中一样具有重要作用。
成就欲主要涉及研究志向、专业兴趣、科研态度、探索精神等内容。成就欲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中的非认知性心理特征,它对科研活动起始动、维持和强化的作用。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探索精神是研究生做好学习、研究工作的内部动机,它能给研究生巨大力量,并使其在科研过程中体验愉快和满足。
自主监控能力主要涉及时间管理、过程监控、情绪管理、独立性、意志力等内容。自主监控能力也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中的非认知性心理特征,它在研究生科研活动中起定向、引导和调节的作用。研究生科研活动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克服困难的意志行动,同时还需要持之以恒,能驾驭自己的情绪,克服各种干扰,不断对自己的科研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
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涉及对研究内容的归纳、迁移、演绎、推理、关系分析等内容。逻辑思维能力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先知条件,通过思维的判定和推断,对事物得出自己结论的能力。研究生在科研活动中正是通过逻辑推理过程获得对事物概括性的认识,对已观察到的事实或已认识到的规律予以说明,对将要发生的事实或规律予以预见和发现。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主要涉及研究问题的提出、问题的界定和问题的解决。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首先要关注的;解决问题则是综合运用自身知识和能力找到问题的答案进而提高科研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逻辑终点之一。
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主要涉及利用各种手段查找资料以及对文献资料的加工处理。文献搜集与处理能力是研究生从已知到未知,有所突破、有所发现的必备条件,在知识大爆炸、电脑和因特网日益普及的今天,这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科研创新能力主要涉及怀疑精神、课题创新、技术创新等内容,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究能力和发明新事物的能力。研究生科研活动中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用不同方法研究并解决问题;从不同视角探索解释现象的能力;把常规方法转用在新情况的能力;想象力的丰富性、思路的新颖性及发明才能;善于发现新的用途和新的课题等。这些方面既可作为考察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依据,又可作为设计研究生创新能力训练方案的参考。
动手操作能力主要涉及操作仪器、编制程序、绘制图形图表、数据运算、社会调查、课件制作等内容。其基本特征包括:在实际活动中通过一定的操作实现的;通常与动手相结合或表现在动手上;为保证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进行,必须善于把动手与动脑、实际操作与智力操作相结合。
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主要涉及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两方面的内容。在研究生科研过程中,撰写论文、学术报告、评审答辩等都需要较高水平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在研究生科研活动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的科研活动普遍注重团队合作,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在研究过程中取得别人的支持与配合,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重要度及其意义
研究1表明,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按重要性程度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成就欲>自我监控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由此可见,在文、理、工三科研究生所需的科研能力要素中,认知特征的能力要素(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是最重要的,科研创新能力次之,再之是动力与监控特征的能力要素。研究生科研活动首先是作为一种认知过程存在,因此认知特征能力要素是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所需的基本能力因素。科研创新能力则是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取得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关键因素。动力与监控特征能力要素是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激励和维持因素。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研究生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等认知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重视发挥研究生自身动力与监控特征的作用,激发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的兴趣和动力。
从学科差异来讲,对工科、理科而言,比较显著的科研能力结构要素是科研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文科而言,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呈现出相对重要性。之所以产生科类差异,是和各科的学科特点分不开的。因此,在考察和培养文、理、工不同科类研究生时,既要考虑到共性,又要照顾到个性。
(三)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胜任特征状况
研究2表明,研究生八个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在胜任度评价上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科研创新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三个能力要素的胜任度评价相对较低。这启示我们,目前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水平相对落后,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要给予重点关注并加强培养。
在科研创新能力上,目前我国研究生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为“四个简单”:一是简单移植,只是对他人方法的应用和重复;二是揭示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研究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三是简单延伸,只是进一步证实他人的工作;四是简单推理,只是采用一定的实验证实已知的结论。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历来是我国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研究生不会拟定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拟定的研究内容过多过杂,缺乏针对性;有些研究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低,特别是一些工科研究生面对工程实际问题不知如何动手解决等。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上,我国研究生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问题意识不强,不善于发现问题;不善于明确地表述和界定问题;不善于根据问题和现实条件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不善于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不善于评估或验证解决方案的正确性等。
从学科差异来讲,在成就欲维度上,工科、文科的胜任特征要显著好于理科研究生;在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维度上,工科研究生的胜任特征要显著好于文、理科研究生;在动手操作能力维度上,工科研究生胜任度最高,理科研究生次之,文科研究生最低;在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维度上,文科、工科研究生的胜任特征要显著好于理科研究生。
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的胜任特征状况存在学科差异,这主要与学科特点、培养要求有关。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学科专业为单位,受学科的影响较大。工科研究生的科研活动过程多是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对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所以他们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普遍较好。理、工科研究生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对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较高,且基本都是要通过实验过程才能完成研究任务,故其动手操作能力普遍比文科类研究生好。文、工科类专业的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往往要深入社会现实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与人交往、接触社会的机会多,锻炼大,因此其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好。
四、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从以上调查结果和分析讨论,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1.反映研究生科研活动所需的基本能力要素包括八项:成就欲、自主监控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其中,成就欲、自主监控能力属于动力与监控特征,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属于认知特征,科研创新能力属于创新特征,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属于实践特征。除以往揭示的认知特征和实践特征外,动力与监控特征、科研创新特征在研究生科研活动过程中一样具有重要作用。
2.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按重要性程度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成就欲>自我监控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在文、理、工三科研究生所需的科研能力要素中,认知特征能力要素最重要,科研创新能力次之,再之是动力与监控特征能力要素。认知特征能力要素是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所需的基本能力因素。科研创新能力则是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取得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关键因素。动力与监控特征能力要素是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激励和维持因素。
3.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重要性程度存在学科差异,科研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工科、理科具有相对重要性,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对文科具有相对重要性。
4.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要素的胜任度评价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科研创新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三个能力要素的胜任度评价处于中等水平以下,相对较低。
5.本研究编制的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研究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整份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达到0.95,各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在0.75到0.93之间;抽取8个因素作为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的结构维度,各公共因素解释了问卷方差总变异的54.14%。本研究问卷根据需要修改后可应用于以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相关研究中。
(二)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和分析讨论,提出如下建议。
1.创建研究生选拔与培养的科研能力评估体系,推进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改革。[4]目前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单凭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分数录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的研究结果,以研究发现的八个能力要素为重要指标,借鉴美国研究生入学能力倾向测试(GRE)的思想和原理[5],根据心理测量理论[6],研究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科研活动潜能测试测验及人机测试系统。测验既要包括对认知特征和实践特征的测试,也要包括对研究兴趣、自我监控、创新能力等非认知特征的考查,测试系统既可用于研究生的入学考试选拔,也可用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科研能力发展的定期评价,从而为研究生的科学选拔和有针对性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2.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首先,改变以往研究生培养以课程教材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将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训练与专业课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对于不同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既要考虑到共性,又要照顾到个性。要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差异,在保证综合开发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科类特色。可以通过开设相关选修课程,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
3.认知特征能力要素是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的基础;科研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关键;动力与监控特征能力要素是激励研究生持续、深入地进行科研实践的保障。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研究生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等认知特征能力要素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注重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和动力。
4.目前我国研究生在科研创新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科研能力结构要素发展上整体相对滞后,研究生培养单位对这几方面要给予重点关注并加强培养。
参考文献:
[1]莫雷.能力结构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方法论问题[J].心理学报,1988(3).
[2]Spencer, L.M.(1993).Competence at w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3]孟万金.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调查研究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4]孟万金.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江苏高教,2001(3).
篇8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数学是逻辑性比较强的一门科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学习数学有着很大帮助,同时对学生今后发展也有很大帮助,因此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成为必要任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有效措施,从而合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进一步发展。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重要作用分析
思维包括内容十分广泛,依据心理学相关理论,思维具有多样性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并且符合数学科学特点及学生思维特点。对逻辑思维而言,属于创造性思维基础,若在逻辑思维方面缺乏训练,则创造性思维无法得到较好的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则无法得到提高。所以,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进行有效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是现代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的一个问题,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1]。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逻辑思维方法分析
小学数学具有较强逻辑性,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小学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逻辑思维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分类比较法,对于该方法而言,其所指的就是依据一定要求对数学对象进行适当分类,然后根据学生想象能力比较数学研究对象,所以整个小学数学教学阶段该方法贯穿始终;第二,演绎归纳法,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演绎归纳法是应用得十分广泛的一种方法,其推理过程为将比较特殊的某一数学问题类推成为普通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相关法则及运算方法时均选择该类方法;第三,综合分析法,对于该方法而言,将所有研究对象联系起来,以研究对象整体为入手点,认清本质,之后逐个每个分析研究对象,在解决小学数学问题方面该方法是较强的一种;第四,概括抽象法,该方法所指的是对同类研究对象进行概括,从而将其共性找出,然后对其本质进行分析,在小学数学计算规律方面概括抽象法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2]-[3]。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1.重视引出问题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将其解决,这在数学教师引导及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方面属于十分重要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学都是通过问题得以进行的,换言之,小学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在问题教学基础上才能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较好的培养,并且使其得到较好的发展,为使学生将相关数学知识全面、灵活掌握,并且牢固记忆,使学生清楚所有数学知识原理及发展过程,同时有效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相关数学问题有意识且有目的地选择,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对数学问题积极思考,并且利用相关逻辑思维方法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使其得到更好发展。
2.对数学课程精心设计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理解能力及思维能力相对而言均比较差,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提出的要求更高。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教师首先应当对相关教学课程进行精心设计,同时应当对相关教学方法进行适当选择。在小学数学课程设计过程中,应当保证其比较生动有趣,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积极性,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好地开展。对于当前小学生而言,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均比较强,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小学生这一特点进行充分利用,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使学生不但获得知识,还得到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合理设计练习题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练习题能够对学生数学知识进行巩固,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印象,不但使学生数学知识实际运用能力得到提高,还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学生实际能力情况为依据,对数学练习题进行合理设计,保证设计题目难度适当,从而使大部分学生经过思考之后通过自身努力思考将问题解答出来,从而使学生成就感得以有效增强,学生更愿意思考及学习。另外,在设计数学练习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选择逻辑思维方法相关题目,使学生熟练运用逻辑思维方法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逻辑思维得以较好的培养。
4.依据学生特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学生而言,其数学思维及数学基础存在很大差异,因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选择同一方法对所有学生实行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对学生逻辑思维进行培养,并且使其得到较好发展,教师应当对学生特点进行了解,然后选择针对性方法进行教学。另外,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选择多样化解题方法,在解决相关数学问题时不能局限在单一方法及思维方面,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积极鼓励,使其在解题过程中选择多样化思维方式,从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3]-[4]。
四、结语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增强数学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成为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一项必要任务。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重要作用及意义有充分认识,并且积极探索有效策略,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进行较好培养,从而使小学数学教学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球.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学周刊,2012(23).
[2]高斐.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4(36).
篇9
关键词:逻辑思维 数学 高职
逻辑思维,又称理论思维,它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逻辑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分类与比较等。掌握和运用这些逻辑思维形式和方法的程度,也就是逻辑思维的能力。逻辑思维是一种确定的、前后一贯的、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数学是用数量关系(包括空间形式)反映客观世界的一门学科,它的抽象性、逻辑性很强。在现实生活中,数学学习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开发智力的主要途径。
1 逻辑思维对高职学生的重要意义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与能力,更要具备高的综合素质。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工作、生活问题所必须的能力。
学习方面,不论自然学科还是社会学科,对知识的分解、细化、理解,再综合、构建、体系化,都需要逻辑的思维方式方法。工作方面,不论是现代化的工业、农业还是商业,都需要既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又能够适应程序化、信息化工作需要的人才。越来越规范、程序化的工作,必然要求工作者具备较好的逻辑性。信息化社会要求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对各种信息做出正确的分析、比较、评价和取舍,才能胜任信息化下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 大学阶段是培养逻辑思维的重要时期
一般认为,小学阶段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期,中学阶段是逻辑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大学阶段是逻辑思维的巩固、提高期。实际上,由于中学阶段受高考指挥棒的控制,各个课程都忙于灌输知识,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大学阶段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愿望迫切,教师也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并且此时学生的逻辑思维尚未定型,训练思维的时间多、精力足,容易有质的飞跃。
3 在数学学习中提高高职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般认为,数学主要是高职学生专业学习的“工具”。而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数学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则将数学的作用总结为“数学工具”、“理性思维”、“数学文化”、“审美情操”、“终身学习”五个方面。所以,数学除了是“工具”,还应该成为训练学生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3.1 从实例中激发思维兴趣 教学事实证明,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动力,也是思维发展的前提条件。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提出一些与现实生活有关并使学生感兴趣的具有逻辑思维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贴近生活感受的实例不仅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揭示了实际生活中处处可以用到逻辑思维的方法,体现了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使学生养成遇到问题勤于思考、善于抽象概括的习惯。
3.2 加强教学直观性,引导学生观察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教师在授课时尽量使用直观性教学手段,如电子课件、教学软件等,这样不仅可以把抽象、难讲的内容通过直观图形、影像清楚地表达,以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还可以在直观性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认真地观察,发现规律。例如,引入导数的概念时,用汽车行驶的动画引出瞬时速度的极限表达式,用割线逐渐逼近切线的动画引出切线斜率的极限表达式,再由这两个极限的实质相同,引出导数的极限定义式。形象直观的动画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在轻松的画面中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的逻辑思维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3.3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逻辑分析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而不是灌输的方式,让学生养成自己思考的习惯,并学会思考的步骤。启示太少不能起到引导作用,学生的思维可能混乱;启示太多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其不能自由发挥。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掌握好启示的“度”。例如,学生已经学会了在计算极限时,先判断极限的3.4 正确进行逻辑思维示范,训练学生逻辑表达能力 数学中的运算、证明、作图都蕴含着逻辑推理过程。数学语言是进行数学思维和交流的工具,也是培养学生准确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数学教师的语言要力求准确、精炼、科学、条理清楚、逻辑性强。在正确做出示范的同时,也要积极训练学生的逻辑表达能力。从内容上,首先,应培养学生准确表述数学概念。若没有养成准确表述数学概念的习惯,即使当时理解了,时间久了也会模糊,影响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再者,应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数学符号。数学符号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丰富的内涵,使用数学符号可以简化描述语言,清晰数量或图形关系,帮助学生养成表达精、准的习惯。另外,还应培养学生规范地表达计算、推理过程。规范的过程除了可以清晰表达解题思路,更是理清逻辑关系、表达前因后果的必须形式。同时它也能帮助学生养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有条理地进行分析、加以实施的习惯。
从方法上,第一,教师要创设情境、机会让学生“说”。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形,有些学生对于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不能流利地表达出来,而有些学生想要提问却不能正确地用数学语言描述,这就是数学交流能力比较低的表现。所以,教师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环境,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课堂上,教师要多提问让学生有机会说,在阐述思路的过程中训练口头表达,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交流;课堂外,教师也要放下架子,真正做到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与学生形成一个教、学共同体。第二,要及时纠正学生在口头或者书面中表现出来的错误。任何小的符号错误、过度简化、层次混乱、思路绕弯都有可能影响学生准确、简洁、条理清晰的做事风格的形成。
如此训练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精炼、流畅、清晰、完整地表述思维过程,日积月累,既可以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又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逻辑思维能力是高职学生当前学习和未来工作、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它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数学教师应当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独立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孙龙,曹勇.改进数学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0(9).
[2]顾沛.培养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的相辅相成――兼谈“大学文科数学”的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0(3).
[3]文海鸿,等.大学生逻辑思维调查问卷的设计[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1).
[4]周婷.数学教学中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J].河南科技:上半月,2013(6).
篇10
心理学提出,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而智力是“在各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就是认识能力或认知能力”。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的核心形态是抽象逻辑思维(包括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按照思维结构的发展阶段来看,抽象逻辑思维是发展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分为初步逻辑思维、经验型逻辑思维和理论型逻辑思维(包括辩证思维)。显然,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开发智力的关键。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理论型逻辑思维能力,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是不可忽视的。
物理学科的研究,以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为内容。对于那些纷繁复杂事物的研究,首先要抓住其主要特征,而舍去那些次要因素,成为一种经过抽象概括的理想化的“典型”,在此基础上去研究“典型”,以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建立新的概念。这种以模型概括复杂事物的方法,是对复杂事物的合理简化。
在教学中,把握好物理模型的思维,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之一。然而,在物理教学中,模型占有重要的地位。物理教师应引导学生步入模型思维的大门,适应并掌握这种思维形式,提高学生对物理模型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呢?
一、重视实例和图像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抽象问题现实化,尽量用学生可以直观观察和想象的事例和图标来说明问题,重视实例和图像,教会学生简化问题和画图。在理论上就思维发展来说,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和原有思维结构之间的矛盾,这是思维活动的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思维发展的动力”。环境和教育只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外因。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以学习的难度为依据,安排适当教材,选好教法,以适合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并能引起学生的学习需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思维,从而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量变”和“质变”。
二、应训练学生对题目的敏感度,关注题目中的重点字、重点词,提高读题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读题断句和分析题目,要有目的性,从每句话中提炼所能得到的信息,从信息联系知识点,并把读题观念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内化为习惯,从而引起质的变化。在理论上就思维结构来说,皮亚杰提出了“发生认识论”,强调“图式”概念。他的心理学思想中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图式”即心理或思维结构,“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和“平衡”,构成新的“图式”,不断发展变化,不仅有量变,而且有质变的思想是可取的。其中“同化”是图式的量的变化,“顺应”是图式的质的变化。
任何一门科学都是由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等组成的。概念、规律、方法等是相互联系的;不同的概念、规律、方法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从而形成了该门科学的知识和逻辑结构。当然,这种结构也在变化和发展着应该说,人的思维结构和各门科学的知识、逻辑结构都是人们对客观现实世界的反映,是紧密联系的。因此,从教学必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上来说,正如布鲁纳所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也符合现代系统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科学认为结构与功能是对立的统一。不掌握学科结构,就难以发挥该学科的功能。不仅如此,他还认为任何系统都是有结构的,系统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孤立部分功能之和,而是等于各孤立部分功能的总和加上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结构产生的功能,物理学科更是如此。布鲁纳说:“制订物理学和数学课程的科学家已经非常留意教授这些学科的结构问题,他们早期的成功,可能就是由于对结构的强调。他们强调结构,刺激了研究学习过程的人。”
- 上一篇:工业空气污染的应对方法
- 下一篇:理疗电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