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2: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篇1

一、强化文化交流,把握学习语言知识的关键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各个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文化因素是影响语言理解的重要因素,英汉文化差异直接影响中国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了解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

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我们就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意义。,所需要的文化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五千年来沉淀下来的优秀传统的中国文化和当今中国的基本国情;另一方面是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 、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所以教师要在课内外着重上述文化内容的交流。

二、遵循教学规律,处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

首先,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同步、互补、循序渐进,要以中国文化作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对比对象,通过这两种文化的比较,找出其中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发现英语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最终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其次,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英语教学,在吸收英语文化的同时,注意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要结合课文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介绍与教学,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优化语言教学模式,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了解文化的前提是学习语言。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遵循语言教学的基本模式。语言教学的实质就是交际和语言的应用。目前我国中学英语学习的周学时很短,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除了完成基本的语言学习,包括单词、句法、语法外,还应充分为交际提供时间、环境和实践的机会。精讲多练、大信息量的现代英语课堂模式,对我们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选择和语言材料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如何利用这些手段调动学生去理解文化背景知识,是需要我们努力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外来文化的侵入给国内青少年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文化交流,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盲目地全盘接受外来文化,摒弃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最终实现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同发展进步。而且中国文化的传播需要英语作为媒介,因此,在文化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内容的今天,要想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就需要加强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让西方了解中国文化,喜欢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与英语应用能力,这都需要学生要有自己的思维与思想。在英语的教学中的文化交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思维与思想。

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提升跨文化交际水平与能力

篇2

关键词法律文化 法治 异质性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0)12-007-02

一、两岸法律文化的同根性

(一)法律文化的内涵

自从1969年劳伦斯·弗里德曼正式使用“法律文化”这个概念以来,法律文化便开始在社会流传开来。一般认为,法律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所认同的、相对稳定的、与法和法律现象有关的制度、意识和传统学说的总体。所以法律文化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包括国家政权所创制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以及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态度、价值、信念、心理、感情、习惯及理论学说的复合有机体。

(二)两岸传统文化的同源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中华民族在上下五千年的繁衍生息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瑰丽灿烂的中华文化,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拥有博大精深和海纳百川的深刻内涵。这种优良的传统道德文化品质不仅造就了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而且对海峡两岸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历史上看,台湾是一个移民社会,主要是由福建、广东移民开发的,随着移民不断移居台湾,中华文化也在台湾得以传播。对台湾文化的追根溯源,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台湾文化的源头在闽粤,在河洛,在辽阔的华夏大地。我们不仅看到两岸人民在语言文字、饮食起居、民间工艺等风格上十分一致,还发现两岸拥有着共同的风俗习惯、民间信仰,诸如敬天思想、祖先祭祀、宗教崇拜、婚丧礼俗、节日习俗。由此可见,台湾文化是建立在中原文化传播基础之上的一种地域文化,它的形成和发展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两岸文化同属中华文化,具有共同的文化根基。

(三)两岸法治思想的同一性

1.儒家法治思想对两岸法律文化的影响

儒家法治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三、两岸法律文化的融合

(一)两岸法律文化融合的途径和方式

当前两岸在经贸、文化等方面已经形成较为稳定的、经常性的沟通平台,而法律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却刚刚开始,这方面的交流对于促进两岸关系在各个领域的持续加强,推动海峡两岸的和平至关重要。

两岸法律文化融合的途径和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开展:首先,由法学界的交流作为平台,加快法学交流的步伐,深入探讨并积极付诸行动的重要问题。其次,应当加强司法协作,特别是涉及民生与经贸等司法实务问题上的交流合作,进行更深入的交流和协作,从而为两岸的民众往来和经贸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服务。最后,应当多开展一些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法律文化互动交流活动,这样必将有力地推动两岸的法律交流和司法协作,开创两岸法律交流合作的新境界,擘画两岸法律交流合作的新前景,从而有力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二)两岸法律文化融合的意义与目标

海峡两岸法律文化的交流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两岸法律文化的交流与合作,这对于增进相互了解,加深彼此友谊,促进两岸和谐,推动和平发展,维护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随着两岸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的发展,涉及两岸的各种纠纷会日益增多。内地法院如何更好地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更好地维护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达到合作双赢的目的,是摆在各级法院和法官面前的重大课题。五十余年来,两岸法律文化各有所长,互有所需,双方差异性和互补性既是交流的基础,也是促进交流的动力。大陆丰富的传统与地方资源,为台湾所需;而台湾融汇近代西方思潮,所蕴涵的公平、效率、民主等可贵经验,也正是最大的特色。这些具体成果,经由双方接触交流,相互分享,撷取所长,将可丰富中华法律文化的内涵与精神,逐步达成文化整合的目的。

总之,中华法律文化是一个开放、多元、相容、和而不同的文化多样性的体系,不同的地域、历史传统和文化价值观形成不同的法律文化思想,要在相互理解和对话中,为中华文化的未来提供一种共同的“法律文化环境”的相互融合,在相互交流与发展中建构有整理

参考文献:

[1]l.friedman,“legalcultureandsocialdevelopment”,lawandsocietyreview,6(1969).

[2]张文显.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篇3

关键词: 国际交流与合作 剑桥商务英语 教学探索

一、国际交流与合作在高职院校的进行现状

1978年中国进行改革开放,以政府牵头的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迅速展开。经过政府完全主导和政府为主、民间为辅的两个阶段,2001年以后,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进入官民并举阶段。教育部颁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把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作为国家教育战略的关键环节,实行“政府与民间并举、双边与多边并行、兼顾战略平衡、保证重点、注重实效”的方针,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向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发展。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内涵不断丰富,取得较丰硕的成果。政府间项目效果显著,如中国和澳大利亚两个政府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了迄今最大的交流与合作项目――“中澳(重庆)职教项目”。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把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引入专业教学体系,不少高职院校直接与国际知名跨国公司交流,参照其企业技术标准制定课程标准。高职院校招收留学生开始启动,学生国际流动人数明显增加,中外合作办学的数量较之以前有显著提升。另外,高职院校纷纷加大全方位的师资培训,将教师派去海外,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二、国际交流与合作背景下剑桥商务英语教学短板

剑桥商务英语是高职阶段商务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教学中使用的阅读和听力材料分布在各种商务背景中,融合了国外许多经典案例,非常成熟和详尽。但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潮流中,剑桥商务英语教学出现与此背景不相适应的地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对课程涉及的教材内容做详细的讲解,把内容孤立地局限于一些特定的商务情境中,没有很好地把英美文化融入情境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往往只是从语言知识方面进行学习,过于强调语法、词汇的习得,对于材料的理解只是逐句看懂,而没有对深层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教师和学生很少或几乎没有从文化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阐述、分析。该课程所涉及的所有的商务情境其实都是在英国或者其他西方国家的文化环境中创设的,中国学生在学习这些商务情境中的案例时,没有从跨文化的角度认真考虑和探讨,以至于学习流于传统形式,不能和现在的高职院校积极地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背景的有效融合。

三、剑桥商务英语教学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融合

1.教学内容的融合

立足国际交流与合作,在教学内容的编排和选定中,不应单方面考虑商务情境的创设和商务活动的开展,而应适度融入跨文化意识。在教学内容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充实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英美文化知识,将商务情境的内容与文化有机融合,以便学生在学习各种商务活动的同时,从跨文化角度了解各个情境所涉及的英美文化知识,从而培养国际视角。例如在进行“公司选址”的教学时,课程内容涉及一个地方:爱尔兰都柏林。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一些关于都柏林这所城市所牵涉的文化层面的知识搜寻任务。要求学生上网了解都柏林的城市建设、人口、地理位置;了解都柏林最著名的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及其著作《尤利西斯》,以及现在慢慢向其他城市延伸的“布鲁姆日”。通过这些文化知识的渗入,有助于帮助学生洞察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背景知识,增强他们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更好地理解课堂所学内容。

2.教学重点的转换

我国高职院校要与世界高水平学校建立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需要拓宽国际视野,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具体在剑桥商务英语这门课程中,就需要在教学重点上立足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传统进行颠覆。(1)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时,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语言知识和材料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要对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有跨文化背景的了解。随着高职院校国际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应该培养学生国际化的视角。教学中不能脱离西方文化的养成,应该将文化背景知识贯穿于每个知识点,最终帮助学生增强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了解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这两种体系在历史、地域、民族及宗教上形成的各种差异。(2)教学组织。剑桥商务英语课程内容涉及各种商务情境,在国际合作与交流背景中,这些商务情境要求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们应该彼此理解和顺畅交流,积极协调相互关系。因此,在教学组织方面应该把学生从传统的语法、词汇等语言习得中解放出来,强调学生从跨文化角度探讨各种商务活动在文化影响下如何获得更好的商务效果。例如在“道德经济”的教学中,在教学组织上就应该先偏重文化方面的知识拓展。可以首先提醒学生了解埃塞俄比亚、肯尼亚、拉丁美洲国家的地理、气候、主要经济支柱,以及经济落后的原因,再引导学生从道德层面和文化层面扩展到经济层面,把两种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挖掘出来,最后对案例进行细致分析、学习。通过这样的教学组织,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对该知识点进行掌握,并扩大视野,从不同的侧面正确了解道德和经济千丝万缕的关系。

3.教学效果的评估

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否理想、教学反应是否积极,需要有一个完备的教学效果评估体系。以往的传统教学效果评估注重学生对语法、语言等知识点的掌握,虽然也提出一些有新意的评估方法,但只是纯粹从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前面的准备和后面延伸加以强调,没有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角度进行评估。在跨文化理念和意识的指导下,应该明确评估的方法和最终结果。

上述表格从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体现了剑桥商务英语课程的评估体系。在评估中除了传统的作业、课堂练习、课堂对话以外,还特别注重英美文化的融合,将跨文化的理念有效地贯彻到课程的最终评价中。

四、结语

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持续开展给剑桥商务英语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把跨文化理念和意识引入日常教学中,明确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加快剑桥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为铺开一条适应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之路提供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用活外宣品牌,“最特色”文化活动走向世界。在省委宣传部的重点打造下,“感知江苏”文化交流品牌已走遍美国、法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的40多座城市。特别是2014年“感知江苏”活动,将版画、农民画带出国门,大大提升了活动影响力。成功举办了“土耳其―中国江苏文化周”和“塞浦路斯―中国江苏文化节”活动,塞浦路斯总统亲自出席活动,当地民众在“脸书”、推特等网络社交媒体上自发推介文化节各项活动并予高度评价,外交部专门致电江苏表示祝贺。

用活文化符号,“最江苏”文化名片享誉海外。江苏符号全球征集活动,吸引了世界各地15万余人次参与,评选出112个最能体现江苏特色文化及人文价值的符号,已列入“符号江苏”系列丛书出版计划。“符号江苏”精品丛书中文版在伦敦国际书展首发,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丰富内涵深受国外嘉宾喜爱,英文版权由英国新经典出版社购买,所出书籍分送英国各主要公共图书馆收藏,成为江苏版权输出的经典案例。在英国伦敦书展“符号江苏”系列口袋书首发式及版权签约仪式上,国际通行小开本、全彩印、图文并茂、内容深入浅出的《昆曲》、《明孝陵》等13本中英文版《符号江苏・口袋本》,受到国外读者、出版商和媒体的热捧和青睐,被誉为精巧便捷的“江苏符号指南”,为英国最大的中文图书馆查令阁图书馆所收藏。丛书版权也成功输出到英国仙那都出版公司,电子书、数字APP等衍生产品随即进入大众市场。

用活文艺精品,“最精湛”文化地标立足全球。江苏打造了一批对外文化交流精品项目,形成了江苏特色的文化地标,如省演艺集团出品的昆剧《1699・桃花扇》、音乐杂技剧《猴・西游记》,在海内外都引起了轰动。苏州昆曲团的《青春版牡丹亭》、《桃花扇》,无锡的舞剧《绣娘》,在美欧多次成功商演,打开国际市场之门。凤凰出版集团和省演艺集团联合出品的大型原创音乐剧《锦绣过云楼》,作为中国唯一原创音乐剧亮相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用活民间力量,“最亲和”交流方式联动内外。通过官方渠道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往往会被认为是宣传;以民间身份出现的传播主题,更容易获得国际受众的信任。联合麦秋传媒文化企业赴扬中、阜宁等地举办“洋眼看江苏”活动以及江苏工艺美术体验行、美食体验等活动,20多个国家120余位在江苏工作、生活、学习的外国友人参加活动,深度感知江苏城乡发展风貌。

用活传播媒介,“最时尚”宣传方式接轨国际。按照提出的“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要求,江苏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好新兴媒体,传播正能量。在“同乐江苏”、“洋眼看江苏”等系列活动中充分发挥新媒体全时、全域、全民、全速传播优势。中江网将全省各市推送的300多部形象片同时上线展播,并开通网络投票,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在凤凰网、联合早报网、江苏国际频道播出,同时利用青奥微博、微信和微视平台,以及脸书、推特、优兔等社交网站进行。省广电总台推出的全媒体大型系列节目《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不为人知的中国故事,深受观众好评。

当前,全省文化交流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方式方法比较单一等等。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江苏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要不断创新对外文化交流方式,推介江苏特色文化,塑造江苏美好形象,讲好江苏故事,传播好江苏声音。

理念融合,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形神兼备”。进一步深化拓展“同乐江苏”等既有活动品牌内涵,把传统文化深刻思想内涵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引入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把中国当代价值观念与世界各国人民价值观念联系起来。以“美好江苏,快乐汉语”为主题举办外国人汉语演讲比赛,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江苏特色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江苏人文环境的魅力,提升江苏国际影响力。通过承办外交部“欢乐春节・美好江苏”等大型文化交流活动,把中国梦的对外宣传不断引向深入,把中国梦的宣传与江苏实际、民生现状、凡人故事结合起来,使中国梦成为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生动载体。

内容融合,推动对外文化交流“无缝对接”。丰富内容,创新方式。一是以艺术途径感染人。充分借用微电影、动漫卡通等新颖时尚的交流形式,把江苏声音、江苏形象转化为国外受众爱读爱看的故事、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增强亲和力感染力。今后努力将近年来涌现的如赵亚夫、王继才夫妇等时代楷模、“最美人物”、“江苏好人”的凡人之美、生活之美,用文艺的形式表现出来。二是以文化途径吸引人。在“符号江苏・口袋本”系列图书推介中,我们将围绕《论语》等文化经典素材,结合江苏历史文化名人,编写翻译更多适合于不同国家、各种文化背景的人阅读的中国文化经典故事丛书。三是以教育途径培养人。支持省重点文化企业自建共建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和中文学校,促进世界多元文明的交流。四是以活动途径凝聚人。借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契机,在米兰举办“感知江苏”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向世界展示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江苏文化的多姿多彩。

平台融合,推动对外文化交流“高屋建瓴”。全媒体、大数据时代,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要善于借助和利用大型海外平台、国家级平台和各种有效的传播平台。一是充分利用国际平台,提升江苏国际知名度。利用国际性书展会展、大型体育赛事、经贸活动、节庆庆典等活动契机,积极与目标国建立广泛联系,推动社科文学精品的版权贸易输出。借助法国巴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国际平台,联合商务厅举办淮扬菜美食展等活动,集中展示被列为技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江苏美食品种。二是充分运用国家平台,提升江苏对外影响力。借助国新办、外交部、文化部等中直部委的“欢乐春节”、“感知中国”等大型活动平台,开展“欢乐春节・美好江苏”江苏民俗彩灯文化展和江苏非遗展示活动;三是充分整合利用江苏外宣海外阵地。充分利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江苏文化产业(欧洲)促进中心、“符号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江苏广电总台的金色梦想英、美分公司,以及省教育厅、省商务厅在各国办事机构的场地人员等资源,组织城市形象宣传、江苏书画文艺精品等活动,打造江苏形象常态化展示窗口。

篇5

关键词: 文化融会翻译异化同化

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的广泛传播,国际间的经济、政治、教育和科技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渗透加速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在此文化趋向融合的大环境下,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异化还是归化的问题显得尤其突出。我国翻译界长期以来存在着直译派与意译派之争,直译派主张保留原文中的语言的方式,即要输入新的表现法,意译派则反对引进欧化表达方式,而主张使用汉语的表达方式。异化与同化的矛盾实际上是二者之争在新形势下的代名词。

语言、文化和翻译是紧密相连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交流的工具。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桥梁、思想启蒙的先导、科技进步的中介,与其说它涉及的是不同的语言,到不如说它所涉及的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交流必然影响语言的变化,而语言的变化势必会反映在翻译当中。

文化的趋同性使异化可能并使其成为一股不可阻挡、难以逆转的潮流。所谓“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的一切精神和实践活动的总和,包括人类世世代代所共同享有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东西。狭义的文化则是使用特种语言表达思想的某一社群的独特生活方式及其表达形式。文化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双重特征。从历时的角度来看,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化;从共时的角度来看,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并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文化进化的主要趋势是趋同,即随着文化的发展各种文化越来越趋向于统一,只要文化还存在着,文化趋同的过程就是无止境的。随着不同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融合,不同文化中不断增加的共核成分和不断减少的各民族之间的特殊差异,为语际翻译中的异化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可能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交通工具、通信方式的快速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由于新闻媒体的传播介绍和因特网的日益普及,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念、管理技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日趋减少,而共核成分日益增加。这就使得翻译中异化的可能性变大了。在中国,人们对穿西装、系领带已经习以为常,对股票、证券、刷卡已经不再陌生,对情人节、圣诞节已经不感到稀奇,老年人会对子女在母亲节、父亲节送来的礼品喜上眉梢。外国人对饺子、春卷、豆腐等中国美食赞不绝口,学习气功、太极拳、功夫等来强身健体,欣赏二胡、古筝等中国民乐。成功的异化的例子很多,例如许多进入日常生活中的外来词语:快餐(fast food)、白色污染(white pollution)、超市(supermarket)等。美国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在1784年写的论文《致青年商人》(To Young Tradesman)中有句名言:“Time is money.”对此句的翻译现在多采用异化的方式译为“时间就是金钱”,它常常与“质量就是生命”一起成为许多公司或厂矿企业的宣传口号。而且此种译法比起过去采用归化译法“一寸光阴一寸金”更加准确贴切。

首先,文化本身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具有不可估量的吸纳包容的能力,外来文化的新鲜事物容易被人们接受,并逐渐约定俗成,化为自己文化的一部分。其次,文化又有渗透的力量,凭借社会生活的种种契机进入其它的文化,依靠那里的文化环境维持着自己的生命力。文化的吸纳、渗透作用使得异化成为可能。例如,西方文学作品中的“鳄鱼的眼泪”(crocodile tears)、“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橄榄枝”(olive branch)、“酸葡萄”(sour soup)等,西方社会科学著作中的“民主”(democracy)、“科学”(science)、“逻辑”(logic)等。如今这些带有洋味的词语不仅为国人所理解和接受,而且已经成为汉语词汇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字“13”在汉文化中本无贬义,更无任何不吉利的含义,中国人对“13”并无恶感,但是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现在不少人把“13”当作是不吉利的数字。这些都是由于文化的吸纳包容使得外来新鲜事物在文化交流中被译入语的人们所接受,并成为译入语文化中的一部分。这些就使得异化成为可能,异化对宣传新思想、传播新文化和新科技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归化是某一特定阶段的折中。由于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可能完全相同,各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不尽一致,因此,两种文化接触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局部的交叉、碰撞和冲突,从而给语言的翻译带来种种困难和障碍,使得翻译在一定阶段、一定程度上采取归化的方法。然而,这种归化只是为了保证成功的文化交流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程度上暂时采取的方法而已。当文化的趋同性、统一性使得采用归化的方法翻译的原信息在文化交流趋向融合的趋势下被译入语的人们所理解、接受时,异化也就成为必然结果。在此之前,归化还须存在以确保文化交流的成功。例如,过去中国人在得到别人的恭维时,常会自谦地回答说:“哪里,哪里。”对待这种习俗文化差异,过去常采用归化的方法翻译。随着改革开放,中西方文化的频繁接触和交流,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理解和融合日益增强,对这种差异的翻译就无需采用归化的方法而直接采用异化的方法,因此“Long time no see.”的中式英语在英语中的广泛应用也就不足为奇了。据说,有一次陪外国客人观看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作了很多说明也没能让外国客人明白故事内容。这时提示翻译:“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中国的罗米欧和朱丽叶。”外国客人很快就明白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历史文化差异变得越来越小。现在对梁祝的翻译恐怕就无需归化了。

只要有不同的文化,就有文化的差异,在翻译中就有异化与归化。异化是总的趋势,归化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对文化差异某种程度上的折中。两者之间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强调任何一方的地位和作用而忽视另一方的做法是不能称为翻译的。在语言文化交流和传递过程中,在保证尽可能减少信息丢失的前提下,翻译应该寻求异化与归化之间的平衡,掌握好两者之间的“度”。

参考文献:

[1]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2]王宁.全球化时代的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中国翻译,2000,(1).

[3]许崇信.在异同与得失之间.中国翻译,1999,(3).

[4]王东风.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中国翻译,2000,(4).

篇6

关键词:舞蹈编导;不同文化;影响

在当今社会,由于政治、经济全球化的脚步进一步加快,各个国家和民族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艺术、文化,都出现前所未有的大融合的盛况。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一直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我国传统舞蹈艺术形式有更多的素材来源,时刻掌握舞蹈编导最新的资讯。从而,舞蹈编导可以在继承我国传统舞蹈艺术形式的继承基础上,积极学习、借鉴、融合西方先进的舞蹈编排方式和舞蹈教学技巧,使我国的舞蹈艺术发展能够与时俱进、空前繁荣。

纵观中国历史,早在晚晴年间伴随着外来的侵略战争,西方文化被传入中国,并开始对中国人民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使得我国传统文化与外来的西方文化之间产生冲突,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裕容龄首次提出中国的舞蹈艺术要学习西方先进的舞蹈艺术,并且将西方先进、突出的舞蹈和舞蹈编导元素引入中国,积极应用于当时的舞蹈编导和舞蹈教学之中。可以说,裕容龄这一举动对我国舞蹈艺术的编导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不同文化的融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进行舞蹈编导时,编排舞蹈的老师、艺术家都会从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之中寻找题材,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民族艺术的基础上,与舞蹈编排者自身的实际经历、感悟紧密结合,确保在舞蹈编导的实际编排过程中能够赋予舞蹈情感。

(二)西方优秀文化的融合

我国舞蹈编导和舞蹈形式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积极学习、借鉴、融合西方外来元素。舞蹈教师、艺术家在舞蹈编排和舞蹈表演中融入了大量先进、优秀的西方文化艺术,经过舞蹈编导和舞者演绎、诠释之后,使融入西方文化艺术我国的舞蹈形式赋予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并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二、不同文化的传承

(一)不同文化相互包容

在术的世界里,不存在地域差别,也不存在国家差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不断加快和扩大,将全世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个国家、民族的人民之间频繁地进行交流、学习,使得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融合,从而可以达到多种文化共同发展的目的。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交往愈来愈频繁和深入,两种文化的交流、碰撞必然会对本民族文化产生一定影响。但是,不能因为引进西方文化对我国本民族文化会产生影响就闭关锁国、切断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联系,应该辩证地去看待这种影响,对好的、积极的影响要及时学习和吸取,对不好的、消极的影响要及时管理和纠正,对于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应该采取一种包容的态度,这样才能使我国的舞蹈编导水平和舞蹈艺术形式具备深厚的、多样性的文化内涵,从而使我国的舞蹈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比如《女儿河》等一些继承、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舞蹈作品,其通过舞者舞蹈动作的表达、舞蹈情感的传递,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与众不同的地方,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色彩。《女儿河》这部舞蹈作品,通过舞者的舞蹈动作和舞者的情感、神态,将中华儿女这种坚韧、顽强、倔强的性格特征进行生动形象地表达,对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进行真实地演绎和完满诠释。

现代舞作为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包容、相互融合的典型代表,以其独有的舞蹈特点,迅速征服了我国观众。现代舞,作为西方一种比较新的舞蹈形式,被中国引进国内舞蹈编导和舞蹈表演的创作之中,与我国文化相互结合,在舞蹈老师、舞蹈编导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下,编导了许多成功的舞蹈作品,这些舞蹈作品包括《饥火》、《传音》等。舞剧,作为一种舞蹈编导和舞蹈表演新的表现形式,在我国舞蹈艺术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作用。舞剧作品《宝莲灯》作为舞剧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使舞剧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在此以后,舞蹈编导的老师们、艺术家们开始对舞剧进行不断的探究和革新,创作出了诸多舞剧,这些被创作出的舞剧大多舞蹈形式多种多样,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舞蹈艺术形式。这类舞剧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并且能够繁荣发展,使得我国舞剧的发展进入白热化阶段,使舞蹈这门艺术被更为广泛地关注。

(二)不同文化相互吸收

无论是哪个国家,其本国文化的发展不能只单独依靠自己国家本身进行发展,需要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积极地进行交流、合作,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大融合,吸收其他国家、民族优秀、先进的文化。因为处于全球化时代洪流之中的每一个国家、民族,都具有自己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其文化和历史是经过长时间的反复推敲、凝聚才积淀而成的,因此具有本民族的十分鲜明的文化特征。现阶段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还处于持续发展阶段,要想实现我国舞蹈艺术的繁荣发展,就必须夯实国家基础,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兼容并包的世界大国、世界强国。近几年,我国的经济水平持续提高,发展速度缓中提升,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占用重要地位。在世界发展进程中,积极的同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民族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综合实力的提升,推动我国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在舞蹈编导和舞蹈表演中,对不同文化的相互借鉴、吸收,对观看舞蹈表演的受众影响深远,使其在观看舞蹈表演的同时,可以更新自身的思想、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塑造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舞蹈源于现实生活,是源于人民的艺术,积极将不同文化进行吸收和融合,有利于我国舞蹈编导和舞蹈艺术多样性的向前推进及创新。

三、不同文化对舞蹈编导的影响

(一)国家形式影响舞蹈编导发展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此之后,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往来愈来愈密切,进一步加快了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吸收以及相互融合。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趋势下,西方经济和西方文化如同一支强心剂一般,及时地注射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之中,使得我国传统的本民族文化再一次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与活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进行的改革开放政策,让我国在全世界的大舞台上有机会和权利与其他国家、民族进行平等、自由地贸易和交流,获得更多的机会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推向世界,同时也有更多学习、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技术、思想的机会,对于提升我国舞蹈艺术水平具有深远影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文化做为其附属品,也实现着文化全球化的宏伟目标。将西方先进的、优秀的文化艺术引进我国,与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和民族文化元素进行积极、有效地结合,使不同文化进行相互融合,从而丰富我国舞蹈编导的主题和表现形式。在政治理论上讲,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这就意味着,当人们对自身的物质生活水平达到满足的程度之后,就会想要丰富自身的精神文化内涵,追求自身精神文化水平的修养。恰好,舞蹈就是一种表现不同文化的艺术形式,通过欣赏舞蹈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素养。在我国,上至国家下到基层,都会经常举办不同种类的舞蹈竞赛,不分年龄、不分阶层、不分国家......参加条件宽松,只要喜欢跳舞就全都可以参加,舞蹈类型也不设任何限制,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对舞蹈的热情。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舞蹈艺术的接受性,有利于让舞蹈编导有更多的创作元素,能够更好的与不同文化进行融合,从而在舞蹈舞台表演中,赋予舞蹈更多的可能性和创造性,通过舞者对舞蹈动作的诠释,使观看者能够得到关于舞蹈新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使我国舞蹈艺术能够更好更快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为我国舞蹈编导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更多优秀、先进的西方思想和西方文化进入我国,与我国舞蹈编导相互融合,为我国舞蹈编导发展的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二)文化融合影响舞蹈编导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洪流之中,文化也相应地形成了文化全球化。但是,所谓文化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只单纯地学习外来文化,摒弃本国传统和民族文化,而是在继承和弘扬本国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对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进行辩证地看待,对其优秀、先进的文化进行借鉴、学习和融合,对其不好的地方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摒弃。在文化全球化的氛围中,一定要辨识出本国舞蹈编导发展真正需要和能够接受的西方文化,不能盲目的胡乱学习和融合。伴随着中国与世界各个国家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可以使两个国家共同发展,在文化内容和形式进行互补,丰富本国舞蹈编导的观念和形式。

四、结语

纵观全文,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及趋势下,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不同文化随着本国与中国的交流,这些优秀的、先进的文化和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及弘扬。中国文化与多种不同文化进行交流与碰撞、融合与吸取,使得我国舞蹈编导的观念和形式得到革新和丰富,让舞蹈编导变得具有多样性,从而可以蓬勃发展。舞蹈,作为一门表达人类内心感情、传递不同文化的艺术形式,既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之中的精髓,又要对西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采取兼容并包的态度,就不同文化在我国对舞蹈编导产生的影响采取辩证的眼光,正确、合理地对待,为我国舞蹈编导事业开拓更新颖、更广阔的思路和方向。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网络文化;图书馆文化;文化的融合

前言

在21世纪,网络已经成为承载信息的主体,以因特网为主干的计算机互联网系统正在覆盖每一个需要科技进步的角落。为世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极大的沟通便利。在这场信息化的浪潮中,图书馆网络作为信息化的文献保障阵地,正在以一种全新的图书形式为高校创造一个更加便捷的交流学习的平台。图书馆网络文化是图书馆在进行信息化建设道路中的一个新的网络文化范畴,优化了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系统,不断完善了学术信息交流水平。当网络文化与图书馆文化不断的融合,就可以为教育、科研等各个领域,为大众提供最便捷的信息服务。可以说图书馆网络文化是当今社会乃至未来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文化将与图书馆文化的有机结合,达到优势互补的良好状态,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精神文明多样化的需求。

1 网络文化的特征

网络文化是当今社会科技不断发展所催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它是以计算机作为主要载体,以网络用户为运行主体,以虚拟平台为主要的信息交流与传播的领域,以数字信息化为最基本的技术手段,以信息的传播为工作的核心内容。[1]网络文化与传统的文化有许多不相同的地方,它本身存在着很鲜明的时代特色。比如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和交互性、信息交流的多元化、个性化、交流平台的虚拟化、渗透性等。

1.1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

网络文化本身就具有及其强大的开放性,这是网络文化最鲜明的一个特征。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使它更加有利于多种文化的融合和传播,各种文化能够在网络这个平台上得以充分的交流和促进。人类的文化必将在这种大的网络背景下不断的融合。不论是哪一学界的人员,不管身份地位如何,都可以在网络这个及其开放的平台上各抒己见,交流思想,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联络、访问,达到资源的及时共享。这中文化的交流形式,融合了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并且催化出了崭新的时代潮流。所以说网络文化以其独特的开放性,使得知识有了无限的生命力。

1.2 网络文化的时效性

网络文化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主要特征就是快,速度快效率更快,这种网络文化所具有的时效性是其他任何一种传统文化所不能比拟的。[2]这一特征促进着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能够让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在第一时间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的方便快捷。

1.3 网络文化的虚拟性

如果说开放性是网络文化最鲜明的特征,那么虚拟性则是划分现代网络文化与传统信息文化的最主要的特征。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可以将网络文化说成是虚拟文化的代表。在网络这个虚拟化的平台,任何的网络用户都可以采用虚拟的身份,多重的角色进行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信息。

1.4 网络文化的交互性

网络文化不仅有区别于传统文化的信息获取途径还具有与传统文化不同的信息和传递的方式。当人与人之间进行着文化信息的交流时所采用的信息发送、传播、接受的途径就是一种实时交互的操作。与之传统信息交互方式不同的是,这种网络信息的交互流向不再单一,来源不再单一,表现形式也不再单一,范围更加的宽广,层次也更加的深刻,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

1.5 网络文化的科技性

网络文化的载体是计算机,也就是高科技的文化。数字化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文化在信息的方式不再局限于纸质书籍的出版。更加具有传播速度和信息容量。实现了文化传播的时效性和交互性,使信息的方式更加的多样更加的生动。也使得信息的影响力无论是在范围上还是在思想上,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1.6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

网络文化是多元化的竞争。网络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的畅通快捷。但是与之俱来的就是当文化的传播途径变得宽广,阻碍变得更加小的时候,各种文化必然融入到其中,产生百家争鸣的局面,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

2 网络文化的优势

2.1 性质优势

网络文化的性质优势主要有包容性和开放性两个方面。网络不会因为文化体系的新旧,文化时代的归属,文化背景的色彩而对其进行排斥。无论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文化,无论是相促进的还是相冲突的文化,无论是通俗的还是高雅的文化都可以共居于同一个网络平台,网络文化以其极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造就了自身鲜明的时代优势。

2.2 形式优势

网络文化以计算机为主体,以多媒体进行辅助。从而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采集、编辑、储存、的形式,将信息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在大家的面前。[3]实现了文字、数字、图画、动画、音乐、视频等多种形式的组合,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在信息的传播交流中展现出了极大的主动性、多样性。是人类接受信息感知信息的有利途径。

2.3 载体优势

文化的载体是文化转播的媒介,是文化沟通的桥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文化传播的深度和受众面的广度。计算机的优势使得信息额储存、检索、复制变得更加的方便快捷,使得信息的来源更加的多样,使得信息的更加的及时。网络文化正在以其特有的载体优势对传统的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但是与此同时也为信息的共享提供了新的契机。网络载体正在以其储量大、速度快、时效性强的优势成为当今时展的主流。

3 图书馆文化的特征

3.1 图书馆文化的个性化

图书馆文化的个性化主要源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的差异性,使得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导致的文化特殊性。

3.2 图书馆文化的国际化

计算机的应用使得互联网成为了信息交流的主要形式,从而使图书馆文化走出国内走向国际,形成图书馆资源国际共享体系,拓宽了各国之间的学术交流,使单一的图书馆文化发展成为多元化的图书馆文化。

3.3图书馆文化的动态化

随着现代技术在图书馆中的使用,图书馆中的设备更新速度以及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各种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使用,使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变得全面高速。使用者不需要受到馆藏开放时间的限制,地点的限制,就可以随时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充分的展示了图书馆文化的动态化。

3.4 图书馆文化的网络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文化也有着越来越多的新形势的产生,物质的网络化、数字化。图书馆文化的精神升华和优势互补。

4 图书馆文化的优势

4.1真实可依赖性的优势

图书馆是公益性的社会惠民设施,所以图书馆的各种信息符合真实性和可依赖性的特点。使得信息服务变得无功利性,更加符合人民的查询目的以及经济要求。[4]图书馆在进行网络建设中一直是以知识性、服务性、真实性、可靠性作为发展的准则,努力建设成为大众信赖的网络文化,在网络消费中占据一定的经济地位。

4.2 信息资源及技能优势

当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经过数字化的加工处理,就会成为网络文化的主要信息资源。图书馆的这个机构,具有对信息收集、整理、储存的职能,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高效的管理,并且经验尤其丰富。图书馆在对信息的整序和开发、导向的新功能,在网络文化信息资源的建设、组织、管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图书馆还具有馆藏的优势,能够将传统资源注入新的活力。

4.3良好的社会形象及文化传统

图书馆是服务于社会的机构,良好的社会形象一直被大众广泛的认可,被誉为人类知识的宝库和人类精神的家园。因为它是传播知识,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是提高我国居民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的阵地。是人们成长和发展的良师益友,在社会上享有良好的声誉。

4.4 丰富的工作经验

图书馆由于长期的进行服务性的工作,所以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出了一条利于文化发展和传播的有效途径。在网络走进千家万户的时代,图书馆可以利用其长期积累的工作经验,独特的管理方法,运行带网络建设当中去。

5 网络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的互融互补

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文化特别需要有图书馆文化来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引导,加速网络伦理以及法律的建设,提高网络的安全意识。同时,图书馆文化也需要网络文化来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将网络文化与图书馆文化相融合,才能进行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其实质就是科学与人文的相互融合的过程。

首先,图书馆要从接纳网络文化开始做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网络给图书馆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其次要利用网络优势,将文献资源进行合理的归类整合,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存进行永久性的存档,加大传播力度,加深影响层次,使得网络文化和图书馆文化实现良性的合作。最后就是要加强对于网络安全的监管,树立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抵制信息污染,减少盗版信息、污秽信息、虚假信息对人们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使图书馆的文化和网络文化,实现资源共享,能够彼此促进共同发展。

6 总结

网络文化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够有效的推动图书馆的高效管理与服务,同时不断地对网络文化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地优化发展。在这种网络文化盛行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加应该认识到高校图书馆文化的深刻内涵。因为他是高校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裁缝,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力根据地,能够充分的发挥它的向导、激励、育人的作用,不断促进探索出新的建设图书馆文化的可靠途径。我们要不断的利用网络文化以及图书馆文化互融互补的特性,促使社会文化的繁荣昌盛,达到网络文化与图书馆文化共赢的良好局面。担当起弘扬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化的伟大重任。满足我国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消费需求,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龚雪慧.看图书馆文化和网络文化互融互补[J].办公室业务,2014,(19):133.

[2]陶正梁.看图书馆文化和网络文化互融互补[J].东方企业文化,2014,(23):363-363.

篇8

关键词:文化融合;翻译;不平等现象

当今世界,文化大融合已成必然之势。在此大背景下,语言之间的有效翻译成为文化交流的必行之路。然而,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势必会受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的影响,翻译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拙见。

一、文化的大融合及其对语言的影响

21世纪是一个“文化泛滥”的时代。对于文化的概念也是众说纷纭。“人类学之父”,英国著名的人类学家泰勒曾提到,“所谓的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① 而对于现代文化的解释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从哲学角度来讲,文化是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不同的哲学态度和哲学观点决定了不同的文化形式;(2)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讲,人存在于这个自然之中,文化便是对这种存在方式的具体阐述;(3)功能学派认为,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且都具有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各国的文化发展会趋于统一。“这里要强调的是世界文化具有融合这个倾向而非大同的状态。至于世界文化的高度统一,我们不否认其可能性,但这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②

文化的交流并不是单方面的。以肯德基、麦当劳为代表的快餐文化,迪斯尼卡通文化,NBA篮球文化和好莱坞电影文化深深地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学习汉语。然而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总会出现一种文化优于另一种文化的现象。从语言的影响力来讲,现在英语的在世界范围得影响能力要远远超过汉语。在这种大背景下,会出现一系列与语言翻译相关的问题,而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译者所应持的态度、未来翻译事业的发展趋势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文化融合背景下,翻译的不平等现象

翻译活动是在两种不同文化的交流推动下进行的。翻译活动,与其说是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不如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有效传递。

众所周知,文化无高低贵贱之分,可翻译的过程中出现的强势文化较于弱势文化的优先对待现象屡见不鲜。这种翻译的不平等现象又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于文化不平等的刻板印象。印度诗人泰戈尔在诗集《吉檀迦利》的翻译过程中,为了迎合西方人士对东方神秘感的思维定势,改变了原诗的风味、意境。③ 这种翻译行为背后的推动者就是强势的西方文化。

翻译的不平等另一个方面就是体现在“译入的多,译出的少”这种不平衡现象。我们每年从世界各国翻译的图书近万种,而从中国翻译出去的图书只有几百种。如此一来,我们不能把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充分介绍出去,让世界更全面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④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对于从事翻译工作的人来说,如何让中国的历史文化“走出去”,甚至是融入到西方人群生活之中,是一项艰巨而又必须完成的任务。

三、直译还是意译

直译还是意译的问题一直是翻译界长期争论的焦点。其实,直译还是意译并不是绝对的,因为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传达原作的思想。

从社会文化发展的历程以及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强大渗透力来看,直译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兰亭集序》中,林语堂将“修禊事也”译成…to celebrate the Water Festival.对于“修禊事”的翻译,林语堂没有采用意译的手法,因为这是当时中国盛行的一种活动,具有浓重的中国元素。而孙大雨将其译成“…for washing off ill luck”。笔者认为,林语堂译作更能传递中国文化特色,直译更加有效。当然,为了能够使读者更能快速彻底的了解,还可以加注。又如,将“好久不见”直译成Long time no see,“丢脸”译成lose face, 纸老虎译成paper tiger现在已被西方英语国家认可并接受。

然而,直译的做法不可能短时间内让人们完全接受,这时就需要意译来进行过渡。在美国,中国人的商城“龙城”直接译成Dragon City. 美国人对Dragon形象的了解使他们尽可能地远离这些“恐怖之地”,这也迫使很多“龙城”只能意译成Chinatown. 而经过长时间的适应和了解,Dragon City逐渐被人们接受。在美国,甚至有专门的餐馆取名Dragon City Restaurant,深受当地人喜爱。

结语:面对不同的时期和环境,我们也需要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我们要善于坚持自己的文化。真正实现文化的平等对待,任重而道远。涉及到翻译和文化融合,译者理应更偏重于反映我们本国的文化,高质高量地翻译我们本国的优秀作品、优秀文化。文化的大融合是不可改变的趋势,在顺应这个趋势的同时,我们需要让中国的文化因素站稳脚跟,广大译者应该有这份担当。

参考书目: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 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1

[2]徐丹《文化融合中的语言翻译问题》 ,《中国翻译》1998年第3期

篇9

论文摘要:跨文化网络传播是当代人不得不面对的一种生存境遇,对人的文化生存带来诸多影响。在这些文化影响中,文化认同危机的加剧、文化冲突的易发性等问题构成了网络空间跨文化“交流的无奈”。这种交流困境的存在可以从全球化的文化影响以及技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加以解释。摆脱这种交流的困境,跨文化网络传播也需走向伦理结构。

如今,没有谁会否认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伴随着地域性界限不断地被打破以及跨国、跨地区之间各种往来的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于彼此之间“相遇”和“交流”的渴望也日益迫切。这正如上世纪末美国衣阿华大学教授彼得斯(john durham peters)在佼流的无勘一书中预言的“‘交流’问题是一个典型的现代问题,越是看不见的东西,渴望便越是迫切”。

    1990年以来,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又为跨文化传播构筑起全新的场域—来自不同文化区域的信息在网络空间加速流动,人们对于异质文化的信息接触量与日俱增,一些地域性的文化景观经由网络迅速成为全球性的文化焦点,世界在人们面前加速呈现。在网络中,属于不同文化类型的个人、组织或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整合于一个平台,网络建构了一个跨文化传播的立体化空间,提高了人类跨文化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不同文化在网络空间的交锋、碰撞日益加深。网络似乎“从技术上为我们找到了一个文化间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

    大众传播媒介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使信息的流动达到一个新阶段,但它同时也增加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难度。彼得斯早就对所谓“技术说”的乐观主义倾向提出过批判,“今天有关交流的紧迫问题一—时空的远望(如因特网)、经验和身份的复制(如虚拟现实)—在过去的年代,就曾以类似的方式探索过了”,在他看来,这种随着大众媒介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交流难度的增加并非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对原本就存在的障碍的“扩大”,或者是使某种希望在最基本意义上的再次“落空”。

    于是,不得不怀疑人们对跨文化网络传播所做的浪漫期盼只是一种新技术到来时常患的“欣快症”。互联网技术虽然进一步强化了詹姆斯认为不可能存在的“中央转换器”的作用,在接触层面上增加了文化间的交往机会和频率,或重或轻地在“唯我论”所宣扬的那堵无法逾越的“心灵之墙”上凿穿了几个小孔,但这种交往方式的改变却难以从根本上改善跨文化传播所面临的基本困境。网络绝非是在跨文化传播中可以将隔阂一捅就破的“传心术”,在本原的意义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无法直达心底或真正分享内心经验;网络空间的跨文化传播仍被重重迷雾所围绕,无法绕开“交流”所固有的“宏大而哀婉”的属性。

    一、数字化文化冲突如期上演

    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融合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结果,几乎没有一种本土文化能够固守自己的边界而不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随着跨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间的吸引渗透促使每一种文化做出一定的调适甚至转型,当某种文化打上了异质文化的标记时,文化融合便发生了。在自主选择和均衡传播下发生的文化融合是跨文化传播的一种自然的过程,它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发展。就这一层面而言,网络空间整合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各种传播形态,技术的融合的确增加了文化融合的机会。

    然而,文化融合必定要经历各种文化缓冲体的抵御,特别是处于文化深层的审美取向、价值观念、情感定式、思维方式等,这些往往难以穿破。“网络交往中虚拟身份依然可以演绎出多重交流情境,但现实文化身份还是起到统摄的作用,越是深人的交往,越是能接近面具背后的真实脸孔”。彼得斯曾明确地指出,“无论如何,交流问题的最终答案在于人自身,人们真正担心的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力量或文化的降格,……,我们内心深处也塞满了不速之客。人与人的心灵交流原本就存在着许多不可逾越的‘鸿沟’和‘无奈”,上述基于不同文化心理结构层面的差异正是彼得斯所言“内心深处不速之客”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构成了跨文化传播中文化冲突的主要根源。

    在网络空间的跨文化传播中,文化间的相互吸引渗透并未轻易逾越文化深层的基础结构。网际交往虽然以在线身份来进行,但虚拟文化身份背后的真实文化身份却起到制约与统摄的作用。近年来,以黑客攻击、网络抵制为代表的跨国网络传播事件凸显了人们对于民族主义的热情,“植根于现实文化心理结构的文化差异并未因数字代码的兼容性而被抹平”。因此,网络空间的跨文化交往并没有真正打破现实的藩篱,文化深层结构的排他哇导致跨文化冲突难以避免,文明的冲突只不过换了种数字化的方式加以呈现。

  二、文化认同难逃“离散化”梦魔

    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认同是另一个核心问题。“文化认同是指文化身份的确认过程,它为社会行动者提供意义与经验的来源,是个体进行文化定位、避免文化焦虑和不确定性的方式”对处于跨文化传播情境中的人来说,文化认同可以提供“方向感和宗教性的支持”。应该说,依靠文化接近性形成的在线聚集是跨文化网络传播的一个重要特点,处于跨文化情境中的人可以通过在线社区来与原有文化保持不断的联结,从而在新的旅居者文化身份和既有的文化身份之间建立一定的平衡。

    然而,彼得斯指出,“大众传媒的常规观念捕捉到的,仅仅是巨型信息系统中异化的潜在趋势,而不是人际魅力的多重技巧”,这段话的背景虽然是针对20世纪50年代造就的“大众传播”与面对面的“人际传播”相比所存有的缺陷,却也应验了当今网络空间跨文化传播的尴尬—尽管就技术而言,网络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文化调适方式,但这毕竟是一种虚拟的联结,“传媒和信息交流网在提供文化交流的非地域性的同时让我们轻信一种近邻性,而这种近邻性则是一种假象、一个陷阱。

    文化认同的危机不仅从未在跨文化网络传播中消失,而且伴随着现实社会深度文化依存的打破,在网络空间中反而不断加剧。在网上,人们通过建立各种虚拟社区发展出一些新型的文化交往方式,这些虚拟社群逐渐替代传统的社交场合成为最新的亚文化培育场所,并且不断地向现实空间延伸其利益诉求。在网际交往中,身体不再有效地限制主体在交往结构中的位置,主体的构型因此发生很大变化,“信息方式把主体重构在理性自律个体的模式之外,这种人所熟知的现代主体被信息方式置换成一个多重的、撒播的和非中心化的主体,并被不断地质询为一种不稳定的身份”。在网络中,构建和发展新型的文化身份变得十分容易,文化认同走向多重化和离散化,有学者指出,“文化身份认同问题随着全球信息传播的流动加速变得十分普遍,人们正在日益走向一种混合型的、拼接型的、多面性的文化生存。

    三、网络传播:反思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一面视镜

    跨文化网络传播可以将现实交往关系延伸到网络空间,以产生跨时空的高效迅捷模式。网际交往不仅是对现实交往的延伸,还是一种“数字化”的创造,它可以生产出具有网络文化特征的虚拟交往方式。于是,跨文化传播的所有关切问题都集聚在网络空间,演绎出跨文化网络传播的复杂格局。

    由此,我们需要拨开迷雾见本质—跨文化网络传播的核心是技术和文化的关系问题。解除人们成长于其中的文化所带给他们的观念的绝对边界,是达至跨文化传播目标的前提,然而传播技术改变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态,处于文化深层的心理结构作为历史的建构具有超时空的稳定性,网络空间并不能造成现实文化基础架构的崩塌和重组。跨文化网络传播延续了“交流的无奈”,这并不是技术导致的结果,而有其文化的根源。无怪乎彼得斯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在历史长河中,似乎只有当代人才会在“交流”问题上有如此的焦虑,他们彼此虽近在咫尺,却又相距万里!”

篇10

关键词:多元文化 人力资源管理 思路 探讨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社会,人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价值取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思想或多或少渗透进石油企业员工内心与灵魂深处,这必然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造成众多麻烦。在新的社会条件和文化形势下,企业如何把控社会局势、精确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对症下药,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尊重多元文化,承认各文化之间差异

在多元、复杂的文化情态下,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冲突无可避免,如果无法科学有效处理这些冲突与矛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受到威胁,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毋庸置疑,尊重多元文化发展,承认个文化之间的差异是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发挥人力资源管理效用的第一步,也是基础与前提。首先,人力资源管理者应树立平和、包容的心态。对任何文化形态不鄙视、不排斥,尊重与鼓励该文化形态的发展与壮大。其次,坚持本地文化与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原则。管理者应认真分析本地文化,尊重各文化之间的差异,并不断汲取各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用于发展,寻找本地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契合点,实现其共通与融合。最后,在文化差异基础上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石油企业应尊重异族、异地文化,实施跨文化管理工作。如可认真研究本地管理制度,创设基于多元文化的特色管理制度用于人力资源管理。

二、选择科学、恰当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石油企业应选择恰当、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这些模式主要有实地管理模式、母公司文化移植模式等等。众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各具特色、各有作用,不同的企业类型可基于自身经营与发展特征选择可行性的管理模式。国际化经营俨然成为当今社会石油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应将其作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加以重视。这就要求,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在尊重各国、各地区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要基于文化差异选择不同类型的高效管理模式。毋庸置疑,石油企业多元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各国、各地区乃至各民族多元文化的融合,故企业在实践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时应关注文化动态、不断推动文化的融合式发展。举例来说,中石油在中亚、东非等地实施文化融合创新模式,并将其逐渐辐射到各个子区域。当然,在海外项目还没完全统一之前,可采用文化移植、文化嫁接等模式。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原则

“以人为本”是多元文化下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原则,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可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企业用人要合法、合规。首先,在人力资源选拔上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严格筛选,坚持任人唯贤,拒绝任人唯亲,尊重每一位人才,给予每一位人才施展才华的空间和平台。其次,在人才任用上,要坚持违法必究,对于每一位违反法律法规、企业管理规定的员工给予合适惩罚,以儆效尤。第二,尊重文化差异,最大限度为员工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要将员工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尊重不同区域、文化员工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一视同仁,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及时解决职工工作生活中的难题,为职工消除后顾之忧。第三,为每一个员工建立人才档案。人才档案要将不同员工的技能、习惯、特长等记录下来,充分挖掘员工潜能,及时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四、强化文化交流,构建跨文化人资管理体系

强化文化交流,构建跨文化人资管理体系很重要。在强化文化交流方面,可做到以下方面:一是明确交流语言。在尊重不同文化的前提下,选择一种语言,如英文或者中文,用于日常工作交流,消除交流障碍。二是统一员工交流的行为规范。即在交流中,要制定统一的交流规范,强调坦诚交流,以最简洁、明了的方式澄清要表达的意思,尽可能避免交流的含糊不清。三是采用多元方式提高信息沟通的有效性。例如,可通过运用备忘录、任务单等方式达到目的。四是建立员工信箱、定期开展研讨会等解决因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在跨文化人资管理体系构建方面,石油企业要制定长期、中期、短期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强化人才培养与储备,多途径留住人才,壮大人才队伍。

总之,石油企业可基于自身发展实际,通过尊重多元文化、采用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原则、强化文化交流,创建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等方式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蔡文豪.多元文化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思路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