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与生态建筑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建筑与生态建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建筑与生态建筑

篇1

关键词:绿色建筑 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TS958.1+7文献标识码:A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废水随意排放,建筑垃圾、白色垃圾随地乱扔等。种种的迹象表明,我们的生态环境正在被破坏,人与自然的平衡正在被打破。为了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生态环境。在这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在建筑行业里,我们相应的提出并推行发展绿色建筑,为协调人类生活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而努力。

一、 绿色建筑

(一) 绿色建筑的定义为: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由绿色建筑的定义里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绿色建筑,不仅仅是能够提供给人类健康、安全、舒适的内部居住空间,它同时还要具有能够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外部建筑环境。

绿色建筑内涵我们可以做如下的理解和归纳:以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建筑对环境负荷的压力为前提,运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的建筑方案和技术,为人类提供健康、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空间,最终达到人及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绿色建筑的意义 “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是在全球范围内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对于生活与消费方式的深刻反思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现实生活中,一望无际的森林被蚕食和毁灭,沙漠化风暴席卷了广阔的绿野,生物物种的生命力在人类前进的步伐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城市中的人们很难见到湛蓝的天空与明媚的阳光。 建筑师们跳出曾经习惯了的思维模式,开始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建筑的真意所在,思考建筑所应担负的社会责任。虽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足够理想的技术与材料支持“绿色建筑”的设计实践,虽然这一理论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只限于纸上谈兵,但它的提出至少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指出了一种美好的方向。人们开始提出这样的问题:建筑师的社会责任以及建筑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绿色建筑的提出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背景,试图对于这些问题给予回答,这也正是“绿色建筑”这一概念提出的最大意义所在。

(三) 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是宏观上的总体概念,如何从整体上把握好“绿色”二字的定义,建筑师不应该只局限在个体的建筑上,而是应该从整体出发,着眼于大局,将绿色理念放在整体规划和整体设计中去进行思索。因为在绿色建筑中融汇了许多现代的理念和技术,像污水的有效处理、太阳能、风能的采集及利用等。许多技术范畴超出了建筑行业的知识认知水平,这就需要建筑设计师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略知一二,勤于与其他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进行及时的交流和学习,在多方的配合下,共同实现绿色建筑行业的开发和兴起。

设计师在实际的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循绿色建筑的基本原则,在尊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将“四节”: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落实到实处,达到既满足人类对建筑的功能和空间的需求,又让建筑与自然协调一致的目的。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加对自然环境的理解,使人们的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发展协调统一。因地制宜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和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正确处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环保及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建筑师在建筑设计早期规划中就应制定出绿色建筑技术的导则,利用简单的实用技术、使用节能的建筑材料。要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避免使用易破坏环境、产生废物的建筑材料;同时还应注重地域性,尊重民族习俗,依据当地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状况、气候特点等,因地制宜地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绿色建筑。

二、 生态环境

(一)生态环境的定义为:生态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二) 生态环境保护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在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同时,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彻底扭转一些地区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应充分考虑区域和流域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把城乡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三、 绿色建筑与生态环境

(一) 推行绿色建筑是生态环境的需要 由上面的定义和分析,我们知道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如果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则会反作用于人类的生活,所以,针对绿色建筑和生态环境,中央提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广节能技术,制定并强制执行节能、节地、节材、节水标准,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搞好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 绿色建筑的误区

1. 绿色并不等于高价和高成本 绿色建筑和生态环境近几年里才逐步被人们所了解和认识,所以很多人误以为绿色就代表着先进的技术和前沿的科技,由此将“绿色”与高价和高成本无形中画上了等号。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错误的。我们所倡导的绿色建筑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它并不意味着高价位和高成本。对于承建单位和开发单位来说,其目标之一就是尽可能地降低建筑的成本,那么如若将眼光放的长远些,从整个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角度去计算整体成本,那么采纳和利用低能耗的环保建材是极为划算的。为了眼前的利益,在建筑的修建初始,采用成本低廉,但质量一般、能耗大的材料,其结果是往往在使用过程中,能耗量大,维修费用高,总体的消耗远远大于低能耗环保类建材的使用效果。所以,着眼于未来,采用低能耗的环保材料,提倡和全面发展绿色建筑势在必行。

2. 绿色建筑不仅局限于新建筑 提倡绿色建筑并不是只建设新建筑物的时候我们所采用的模式,它还涵盖了对于老建筑和已有建筑的绿色改造,使原本的建筑通过相应的节能环保措施达到绿色建筑的相关指标,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日常生活中的水、电、气等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生活要素说起。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供水、供电已实现了插卡制度,用户购买水卡、电卡,插卡取用能源,杜绝了换表偷水、偷电的行为,加强了人们节约的意识。污水收取治理费用,符合国家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也让百姓有了环保的观念。对此,我们对于供暖的计量改造也有了新的想法。以往的集体供热使得许多家庭在冬天里开窗过冬,这无疑是对能源的一种浪费。实行单户改造,一户一表,在上班和出差时可以停止室内供暖,即经济又节约能源,符合生态环保的概念。就我国目前的形式来看,当今任务之一是北方的供热体质改革将要全面启动,对于新推行供热地区和供热城市,应采用新的供热体质;二是就我国耕地保护行事严峻的国情,率先在沿海地区推行紧凑型的城镇、小区和建筑规划设计模式;三是因地制宜,加强本土的建筑绿色改造。

3. 建筑节能不只是政府的职责 生态环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推行绿色建筑不仅是政府的一项政治措施,更是人民福利的工程。因此,要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绿色建筑,不是有鲜花绿草、喷泉水池、绿化得好的楼盘就是“绿色建筑”。如果老百姓都能关注到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都注意到房屋的能耗、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那么大家的共识就会形成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有了市场需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才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

一、生态建筑的特性

生态建筑在重新审视人和自然关系的前提之上提出, 生态建筑在设计、建设及运用的进程中详细地斟酌了人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间的关系,以便可以连续发展为指点理论, 综合使用科学技术、生态学、建筑学等理论,就建筑设计、建设以及运用中的各个环节, 进行合理科学计划的整体设计, 达到建筑环境的生态平衡、舒适健康;达到建筑的运用中高效、无污染、低耗等。它是以自然为根基, 增加以科学合理的人工创造, 创建统一与谐的环境, 达到人、建筑、自然的生态平衡。

因地制宜在建设进程中使用生态建筑的地区性很显明。这种地区性表示为以下层面:

1)生态建筑和气象、地理等实体要素的统一;

2)生态建筑和人文、历史等抽象要素的统一。

生态建筑其本身即实体元素, 达到建筑正常功效的根本请求是生态建筑和当地的地理、气象等地区自然要素特点相适应, 同时建筑也是人类文明的体现部分与参与部分, 必定请求和地区历史、人文要素特点要相互适应。在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 请求设计要尊敬地区特点,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是建筑生态理论的很好实践, 这个进程也赋予了生态建筑的一定地区特点。[1]

二、生态建设的设计原则

2.1设计科学,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应该是设计的基本原则,这因人是社会的主体,寻求高效勤俭不能以下降生活质量,捐躯人的健康与舒适性为代价。在前面设计的一睦太阳能建筑中,有较小部分是服务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其室内热适度较低,没有认真达到合理设计与以人为本,伴随着我们生活水准的不断进步,这种标准的“绿色生态”建筑很难再发展,也必将被社会所淘汰。从另一个层面来说,这与国家宏风请求也相符。

2.2从实际出发,不照搬盲目从

绿色生态建筑应该着重强调的是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盲目从,国内的绿色彩生态住宅设计存在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很多设计者喜欢照搬西方的现成设计,认为西文的就是好的。并且未知,西文发达国家和国内的建筑模式不同,其次,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应讲究地区性特性,建筑设计应充足联合当地的气象特性以及其他地区条件,最大限度地应用自然采风,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与制冷,从而缩小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与污染。

2.3讲求勤俭能源

绿色生态建筑,最主要的是要遵守节能原则,也是勤俭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建筑材料运用应该尽可能应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还要严厉达到建材的无害化。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请求应用各种手法来创造一个利于我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达到向自然索取和回报平衡,构建一个与谐高效应用资源的生存环境。[2]

三、生态建筑的发展

跟国外相比,国内的生态建筑起步比较晚,还须要进一步地完美与发展。因为国内环境与其它发达国家的环境不同,所以在建筑节能方面,与同地形同气象的国家相比,国内要运用的建筑材料大约是其他国家的几倍左右;在绿色设计上、可再生能源应用、绿色环保建材等技术研究方面,国内也须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

生态建筑在能源的运用上,要充足地应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再生资源,要安装太阳能热水体系、太阳能空调及雨水收集体系,在资源应用上达到全方位的节能减排。在建筑材料上,达到建筑材料的循环应用,大量采用再生材料,如再生混凝土、再生石膏墙、再生骨料、工业废渣等;达到生态建筑的智能化,最近几年在我国也涌现出了不少生态型建筑的典范,例如国内著名的皖南民居,宁波五龙潭山野间的山居酒店,上海的佘山国家旅游公园,上海的手动生态样板楼等等,这些生态建筑很好的与当地生态环境相联合,达到了建筑的生态化。再如新疆昌吉世纪花园,它是集生态、环保、高科技、人性化、智能化于一体的“世纪花园”,广泛采用国内领先水平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计划设计超前性、先导性与高起点、高标准相联合,充足体现面向21世纪住宅建设“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它在具备了节能减排与新能源运用技术的同时,与新疆特有的地形与地貌有机地联合起来,为居民创造了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也大大提升了生活品质。[3]

四、生态建筑景观设计

对于生态景观设计是建筑环境创造不能少的主要部分。在进行建筑景观设计进程中,应该把景观看作是自然生态体系与人工生态体系的复合体,通过借助生态学的原理与方式来进行处理,使其在满足人类须要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满足自然生态的须要,并尽可能恢复已毁坏的生态体系,成为注重生态的景观。传统景观设计的首要内容都是环境要素的视觉质量,而“生态景观设计”是通过兼顾环境视觉质量与生态效果的综合设计。其中的操作要素与传统景观设计类似,但设计中既要斟酌当地水体、气象、地形、地貌、植物、野生动物等比较大范畴的环境现状与条件,同时也须要兼顾场地日照、通风、地形等具体条件与需求。可以说,建筑景观生态问题的妥善解决,有赖于对景观生态体系更加深入而体系的科学研究,有赖于更先进与可靠的地理信息体系与分析技术及其与景观生态计划的联合。(目前景观生态学定量分析根基上的景观计划还远没有成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景观生态计划还刚刚开始),更有赖于一种新的生态景观计划与建设理念及思路的形成,即注重景观的整体个态效应,同时将人类视为影响景观的主要因素,从整体上协调人与环境、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从而最终达到建筑生态景观的保护与可连续发展。[4]

五、生态建筑的节能分析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建筑就像有机生命体―样,是须要不断输入能量并进行能量消耗而得以生存与运行的,在其整个生命周期进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建筑从其周边环境中获得能源的能力及对能源的有效应用水平是体现建筑生态性的主要方向。如何在满足我们生理、心理须要的同时,使建筑有效应用能源,将建筑能耗降至最低,从而不但勤俭能源同时又能缩小对环境的污染与毁坏,是生态建筑所关注与探寻的主要内容。

建筑能耗通过生产能耗、运输能耗及其建造能耗所组成,在各种能耗中,狭义的建筑能耗一般是指建筑运行能耗。显然在绿色生态建筑的理念下,对于建筑被运用的全进程中,应该充足而有效地运用各种能源。其可以通过三个层面来说,即场地选择及其计划节能、建筑设计节能及其辅助设备体系的节能。对于建筑护结构是建筑能量消散经过的主要部件,外窗、外墙及其屋面保温隔热与防热对于达到建筑的热工节能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外窗的的热工节能来讲,有以下一些主要技术措施,即控制各朝向窗墙面积比,进步窗的气密性,进步窗玻璃、窗扇与窗框的保温隔热能力,用活动装置保温隔热;窗的日照涉及房间在冬季应用太阳能采暖,而窗的遮阳与通风是达到房间夏季防热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外墙的热工节能来讲,在北方寒冷地区,建筑保温尤其主要;在南方炎热地区,建筑防热尤其主要。外墙保温隔热主要采取外保温隔热、内保温隔热与单一材料承重保温隔热。而对于外墙的遮阳与通风是南方炎热地区防热的主要途径之一,各种通风墙或防晒墙可以起到较好的防热作用,其中应用植被对外墙进行遮阳防热效果很好。对于屋面的热工节能技术,北方地区寒冷,采取倒置屋面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做法;而针对南力地区炎热,在屋顶设置通风间层、运用植被绿化遮阳、应用屋面蓄水及被动蒸发冷却,都可达到屋面防热的目的。充足应用自然光是达到照明节能的关键。

六、结语

生态住宅是多种技术集成的结果,它须要科学技术的进步,理乐能离开在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鼓励与正确引导,只有在设计进程中各专业人员的相互合作与共同努力,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建筑技术科学,生态学及其它科学技术的成果,从技术,经济,环境,能源及社会等角度出发体系地评价与设计住区的室内外环境,才会有更多更好的生态住宅问题。

参考文献

[1]朱奎.绿色生态住宅室内微环境建筑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谷云峰.环保生态住宅的设计与建设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9(6):56.

篇3

关键词:生态建筑、植物绿化、环境、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plants i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further clarify the specific form of building green should be noted that i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the fusion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nature coexist in harmony.Key words: ecological buildings, plants, green,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追求健康和幸福是人的本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规模也愈来愈大,各式各样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高科技的发展和现代建筑装饰材料的广泛使用,使城市空间变成了一个由钢筋混凝土围合而成的冷漠世界,使人远离自然,使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使城市空间环境越来越缺乏人性味,极大地危害着人们。

在这种背景下,绿色建筑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活动空间,同时最高效率的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是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可的绿色建筑的定义。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筑设计领域内的具体运用和实践。而植物也成为建筑绿色化的主要形式,所以正确合理生态使用绿色植物加快了实现建筑生态化、绿色化的进程,为人类更好的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保证。

一、生态建筑

所谓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本质就是能将数量巨大的人口整合居住在一个超级建筑中,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从建筑设计上看,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将建筑融入自然。第二种是将自然引入建筑,运用高科技知识,促进生态建筑化,人工环境自然化。建筑是住宅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城市高速发展时期,协调人、建筑、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建筑设计逐渐汇入设计主流,生态建筑设计成为研究的热点。

二、绿色植物在生态建筑中的作用

建筑绿化的意义:优美的环境绿化是构成良好建筑群外部空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改变城市面貌,而且在改善气候、美化生活和提高绿视率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具有节能、健康舒适和与自然融合三大特点的绿色建筑已在世界各地的各种类型的建筑中尝试和实施,在国内上海、重庆、北京等大城市也有一些成功应用的实例。但是目前国内系统的对绿化对绿色建筑环境的影响的研究较少,还没有专门针对绿色建筑绿化体系的研究,不能满足目前绿色建筑绿化发展的需求。上海市在2004年建成了绿色生态建筑示范楼,同时建有绿化示范区。以上海市为例,采用实测、专家咨询和植物资源信息库中提取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绿色建筑绿化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室外绿化植物群落的植物种类、层次结构不同对绿色建筑的室外环境影响不同,一般层次结构丰富,乔、灌、草盖度大的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发挥的较好,层次结构简单的草坪的生态效益较差,因此在绿化过程中如无特殊要求应尽量以乔、灌、草复层结构为主,而且在不同功能要求的地段应选择相应的功能性群落。(2)室内绿化能使室内CO_2浓度平均降低8.1%、室内飘尘含量PM10平均降低61.6%,但对室内温湿度影响不大,在绿色建筑中应充分利用室内空间进行绿化。(3)屋顶绿化夏季可使屋顶外表面平均降低24.6℃,内表面平均降低5.4℃,冬季可使屋顶内外表面平均升高3℃左右。同时可使屋顶外表面空气相对湿度平均提高12.5%,有利于建筑的节能和健康舒适环境的营造。

(4)距垂直绿化墙面0.2m的空气湿度平均比裸墙同距离高1%-1.9%,距墙0m空气湿度平均比裸墙同距离高6.7%-9.2%;距墙面0.2m温度平均比裸墙同距离低0.4℃-0.9℃,距墙0m温度平均比裸墙同距离低5.3℃-6.6℃;不同垂直绿化材料之间降温增湿能力相差不大;垂直绿化对室内温度影响效果上午不显著下午较明显。

(5)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绿色建筑绿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6)通过专家咨询得出了绿色建筑绿化评价体系的各级指标权重,其中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权重系数相差不大,说明人们对绿化植物生态效益的重视程度已达到了和景观效果相同的高度。

(7)对上海生态办公示范楼和甘泉苑住宅小区绿化体系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示范楼整体绿化体系评价分值为7.0属于高等级绿化体系,是适合绿色建筑的高质量绿化体系,但垂直绿化亟待加强和改善;甘泉苑住宅小区绿化体系评价分值为5.0属于一般等级绿化体系,无屋顶绿化,垂直绿化也急需加强和改善。

(8)推荐了部分适合上海市绿色建筑绿化的植物种和一些功能性植物群落。 建筑绿化的效益与绿色建筑的主题相一致,应充分利用建筑空间进行绿化。在建筑绿化时应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植物。

植物具有碳氧平衡、蒸腾吸热、吸污滞尘、减菌减噪、涵养水源、土壤活化和养分循环、维持生物多样性、景观功能和防灾减灾等多种的生态功能。在植物运用上不但只是栽种植物,或者单纯追求数量,还应更准确地引导植物以利于平衡城市内的新陈代谢,这就需要通过合理的选择树种和配置来达到目的。选择各项生态功能都较高的树种是决定城市园林植物生态功能能否高效发挥的关键,进行住宅区绿色空间系统的设计并不是植物种的越多其生态效益就越好,而是需要对植物的特性有足够的了解,做到适地适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建筑本身环境和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绿化作为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但能够美化建筑的外观和改善城市环境,还能减少建筑能耗。正确合理生态使用绿色植物加快了实现建筑生态化、绿色化的进程,为人类更好的与自然和谐相处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生态建筑》(西)帕高.阿森西奥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2

[2]葛盛;;浅谈绿色生态住宅[J];山西建筑;2007年04期

[3]曹伟;生态社区新理念及其人居环境的探索[J];建筑学报;2002年09期

[4]李寅生 ,王建华;发展城市绿地 改善生存环境[J];河南林业;2000年06期

篇4

关键词:绿色生态建筑现代建筑设计理念 必要性 对策建议

一、推进“绿色生态建筑”的必要性

绿色建筑以美国的奥杜邦协会总部为代表,它是纽约曼哈顿最节能的建筑物,被认为是建筑环保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何谓绿色生态建筑。目前,国内认为它必须是一种节约型建筑。它将作为21世纪建筑业的主旋律,应体现在健康、节水、节地、节能、制污、循环利用。

1.有利于人们健康

人们对于“健康建筑”的重视,主要是由于出现了“建筑综合症”产生的原因有: (1)建筑材料。尤其是现代名目繁多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和室内用具的存在,使新装修的房屋室内含有大量的甲醛、氡气、石棉、氧化物及CO2、CO等等,影响人体的健康。(2)不恰当的节能措施。降低了室内空气的质量,联合国卫生组织WHO统计,近30%的新建及改建的建筑是有病的。(3)厨房及其它污染。燃料在灶具中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和烹饪过程中发生的油烟,主要成分为焦油、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焦油中的3.4-苯并芘有强烈的致癌作用,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易引发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另外,室内用的各种清新剂,除厕剂等散发的气味亦会影响到人体的健康。

2.合理控制城乡居民建设用地

近几年来,我国因建设用地平均每年减少50万hm2耕地,由建国50年人均耕地面积0.2hm2多减少到0.1hm2,故有关节约土地的方针十分重要。 积极推进墙体材料的改革,要大力发展节能、节地、利废、保温、隔热的新型墙体材料,鼓励采用绿色建材。采用各种板材,空心砖砌块等来减少墙体厚度,并对墙体进行合理设计,以先进的建筑结构来增加使用面积,节约用地。旧城区改造要有新模式,以便节地,严格控制城乡居民建设用地是一项长期的措施。

3.水资源的平衡分配

全球淡水资源短缺。我国北方城市的资源性缺水,南方一些城市的水质性缺水已经到了对经济和社会亮红灯的程度。城乡居民用水是水资源平衡分配的重要环节,这既包含了水量问题,也包括水质问题。

4.治污

要加强对污染物的排放及治理工作,达到利废、节约、环保的目的。

二、现代建筑设计理念探析

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可以从“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环保,可持续发展”这几个角度展开。但是具体到不同类型的建筑物,要突出个性,有他自己的建筑设计理念,例如,博物馆可以是“以人为本,以文物为本,服务社会。”例如,对古建筑的修缮,也有一个建筑设计过程,可以是“修旧如旧,再现辉煌。”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节能

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

2.节约资源

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

3.回归自然

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4.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5.绿色建筑的建造特点

对建筑的地理条件有明确的要求,土壤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地温适宜,地下水纯净,地磁适中。

6.绿色建筑应尽量采用天然材料

建筑中采用的木材、树皮、竹材、石块、石灰、油漆等,要经过检验处理,确保对人体无害。

7.绿色建筑不局限于新建筑

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建筑使用能源所产生的CO2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来源。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也应运而生。

我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做得较好,基本遵循了绿色建筑的标准;但把大量既有建筑改造成绿色建筑的工作推进得不是很顺利,许多既有建筑仍是耗能大户。凡是财政投资的项目,都必须达到建筑节能的最低标准,一定要应用建筑节能的标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不管哪个公司或机构建造,都必须是节能的绿色建筑,这需要政府去实施,老百姓都能关注到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都注意到房屋的能耗、材料、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那么大家的共识就会形成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有了市场需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才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

三、发展绿色建筑的对策建议

1、完善绿色建筑法规体系

完善《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配套措施,提出推进绿色建筑的各项法律要求,建立起规划设计阶段的绿色建筑专项审查制度、竣工验收阶段的绿色建筑专项验收制度等;修订《建筑法》,建立符合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的部品材料及设备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建设行业绿色转型;指导各地健全绿色建筑地方性法规,建立符合地方特点的推进绿色建筑的法规体系。

2、构建全寿命周期的标准体系

修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等标准规范,完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竣工验收、维护、使用、拆除等各环节的标准;建立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评价标准体系;修订《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出绿色建筑技术要求,率先在夏热冬暖地区实现推广绿色建筑的突破;指导各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编制绿色建筑标准规范、施工图集、工法等。

3、出台强制推广与激励先进相结合的绿色建筑政策

以政府投资的建筑为突破口,包括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公益性学校、医院、博物馆等建筑,规定必须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在部分有积极性、有工作基础的地方试点,强制推广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新开发的城市新区新建建筑必须全部满足绿色建筑技术标准要求,将发展绿色建筑纳入各级政府节能减排考核体系;大力推进供热计量收费制度,加快供热体制改革;研究出台绿色建筑财税激励政策,制定财政资金扶持鼓励绿色生态小城镇与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建设的实施方案,研究鼓励绿色建筑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4、进一步扩大绿色建筑示范

争取利用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组织实施绿色建筑相关的示范工程。一是单体绿色建筑的示范,组织实施“低能耗建筑与绿色建筑”、“农村农房节能改造”、“农村中小学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示范;二是城区或小城镇的区域性示范,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低碳生态城(区)建设”、“园林城市”等示范;三是单项技术的应用示范,如“太阳能屋顶计划”、“新型节能材料与结构体系应用”等示范。

5、研究完善绿色建筑产品技术支持体系

编制《绿色建筑技术产品推广目录》,建立健全绿色建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机制,加快成果转化,支撑绿色建筑发展;组织绿色建筑技术研究,在绿色建筑共性关键技术、技术集成创新等领域取得突破,引导发展适合国情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建筑新材料、新技术、新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理念和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6、大力推进绿色建筑相关产业及服务业发展。建设绿色建筑材料、产品、设备产业化基地,形成与之相应的市场环境、投融资机制,带动绿色建材、节能环保和可再生能源等产业的发展;培育和扶持绿色建筑服务业的发展,加强人员队伍培训,建立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推行绿色建筑检测、评价认证制度。

7、提升全社会对绿色建筑的认识

篇5

【关键词】: 绿色建筑;生态规划;设计

1绿色生态建筑的优越性

1.1 无害性。室内装饰的建筑材料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存在于新装修的房屋室内,不正确的节能方法使室内空气的质量降低,厨房和能在灶具燃烧产生有害物质的其他污染燃料,还有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等导致造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利用绿色生态建筑材料可以有效预防装修产生的有害气体。

1.2 节省用地。通过大量节能、节地、利废、保温、隔热的新型墙体材料,积极促进墙体材料质量的提高,激励使用绿色建材。

1.3 节约水源。城乡居民用水是水资源平衡分配的重要环节,这既包含了水量问题,也包括水质问题,住宅小区水系统问题,因此,应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强制性措施。

2 绿色建筑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有效措施

2.1 绿色建筑植物系统的生态规划设计

2.1.1 系统性。在绿色建筑的场地的组织与设计、绿色建筑的护结构方面,室内环境中,注重植物系统与绿色建筑的和谐统一,注重系统的整体性与连续性原则,把绿色建筑系统看作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强调系统的经济原则,降低从外界环境的能量输入和物质投入,通过合理配置,为动物栖息、觅食与迁徒提供良好空间结构。

2.1.2 主导因子。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功能,绿色建筑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对植物功能的需求是综合的,选择适宜的植物设计合理的植物系统,重发实现植物系统的最佳功能,它是对适地适树具体原则的有益补充。此外还要注意主导因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2.1.3 适地适树。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习性,使得几乎绿色建筑系统的各类生境具有不同的植物生长。配置适宜的植物系统,发挥植物系统最大服务功能是绿色建筑绿化的一个主要目的。

2.2 绿色建筑能源的生态规划与设计

2.2.1 很好的采用自然风光。合理利用阳光采光,使室内充满阳光,从而改良建筑采光和在建筑物中安装日光反射器、反射板之类的设备,应用相关的技术措施,实现对日光的引用可以联系智能控制。

2.2.2 智能化遮阳体系。就是建筑设计让建筑的遮阳系数对阳光的更改施加策略-----智能控制技术,从而达到互动均衡,以及室内光环境采光匀称和创造不平凡光线效益。

2.2.3 提高隔热保温特性:譬如针对热桥运用独特的方法,为了实现这个设计目的所推广使用的技术,应采用房子里的百合花和双层玻璃隔热体系。

2.2.4 充分的自然通风。有无充分利用气候条件式建筑物自然通风或利用建筑智能控制技术改善建筑通风状况,维护建筑内空气流通。自动风挡在智能控制下对建筑空气流通实施有组织调整是实现此目标的常用技术。

2.3 G色建筑风环境系统的生态规划与设计

2.3.1 充分发挥风对建筑热环境的影响。不同环境地区以及不同季节中建筑对风的要求都有所不同,如在湿热地区的夏季加强风的利用对建筑环境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降温、除湿、改善人体的舒适度。

2.3.2 利用风对建筑形态的影响进行设计。绿色建筑风环境的被动式设计对建筑的规划设计布局形态影响很大,尤其是对大型公共建筑、办公、会展等。对建筑形体及内部空间进行设计,可以实现良好的通风。

2.4 绿色建筑水环境系统的生态规划与设计

2.4.1 水环境与建筑结构。建筑屋顶设计影响到屋面雨水的径流量与水质情况,如沥青屋面比瓦质等无眠的雨水污染严重,有屋顶花园时,屋顶花园、绿色屋面材料等对建筑结构、建筑效果、热岛效应等也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建筑师应结合以上因素认真考虑建筑屋面的设计。

2.4.2 水环境与建筑规划。小区建筑规划需要考虑自来水、污水、与雨水,还可能包括直饮水、市政再生水、地下水或地表水等的引入、输送、排放和处理等。建筑区域内如设置水处理构筑物,其规模和位置也需要与整个建筑规划相配合。

2.4.3 场地水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场地水环境除了雨污水排放或收集、处理利用系统外,水景池,也是一种主要形式,它们都需要考虑并妥善处理与建筑的关系。除了水景形式和景观效果上需要与整体风格相协调外,还需要考妥善解决水景环境与建筑、园林、道路给排水等不同专业之间的关系,合理设计水景的形式、位置、规模、水量与水质保障等。

2.4.4 水环境与园林景观环境。 水是建筑园林景观中的必备,园林景观环境中如绿化植物的灌溉就需设计供水管线。植物灌溉系统应考虑节水技术的应用。建筑水环境的水量的保障问题,还需考虑自身水质保障问题,需要有综合的思路与技术以保证其景观效果。

2.5 绿色建筑生态交通道路系统的生态规划与设计

2.5.1 生态策划方针。 城市是一个非静态的大环境,交通出行需求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明显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由于轿车的迅速增加而逐渐下降,导致交通的不便利,加重城市环境的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所有策划和生态设计均有缺陷;

2.5.2 交通往来和整顿方针设置。 激励自行车交通、通车共乘、交错出行、交通优先等绿色交通观念,包含在绿色出行策划中,而对场地道路系统实行特殊的设计却包含在交通抑制策略中。经过更改路面物理条件以及设置结构,避免了不必要的交通往来,确保行人和路边住户的路权排在第一位。

2.5.3 空间及景观策略设计。 生态交通系统理念框架下的道路空间设计包括道路的功能性设施、空间规划组织、自然景观的营造、人文景观及社区可识别性。生态道路空间及景观的策略设计即是结合生态规划,从人性化角度入手,着眼于绿化的构建、空间组织、营造生态道路交通系统,使道路交通网络成为城市中的绿色体系,串联整个城市人居活动空间,成为真正的生活化道路。

结束语

绿色生态建筑比起以前更受世人的喜爱,它必定成为21世纪的领潮者,它的发展前景特别客观,很显然,科技、信息业的发展定会在绿色建材出现的带领下发展,所以未来的建筑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 小区绿化 生态 改造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小区绿化是城镇园林绿化中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居住地中间建设一些绿地和绿化设施,给人们创造了一种花繁叶茂、美丽舒适的生活、休息环境,使其充分享受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优越条件。油田小区90年代开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园林绿化建设与改造作为小区建设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发展的速度也是突飞猛进。尤其是居住小区绿化建设与改造更为人们所重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其息息相关。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和生活之余来到这些舒适、清新的自然环境里调剂精神、陶冶情操。小区绿化成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之,小区绿化的生态功效越发显现出来,小区绿化是否适合居民的需求,是否适合居民的承受能力。

(1)绿化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需求为最高价值取向,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小区绿化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小区居民的需求为第一价值取向。

我们知道,人类有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等。现代化的住宅小区,更要注重居民的交流、运动和休息。如何围绕小区绿地这一共享空间,组织一些有益的户外活动,丰富小区居民生活,密切人际关系,规划设计时就要考虑为居民提供类似的绿化场地。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的绿地仅考虑了美观,没有从实际出发,导致挺好看的绿地得不到利用,居民缺乏休憩的场所。小区绿化要适合居民的需求,在小区内要多设计可以满足居民交流、运动休息的场所。

小区绿化要适合居民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地区居民对绿化的理解不同,绿化要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结合,住宅小区绿化不同于公园设计,在住宅小区和建设中,要注重实用功效和美学艺术。现代的情感与文化品位取向的生态化人居环境,因而在其景观效果表达上要结合人文内涵,创造出充满情趣的生活空间。这就要求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风俗习惯,对绿化的实际要求已形成当地的特色。仙河的小区与很多的小区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油田很多小区的居民都有较高的栽种热情,有的人喜欢栽一些花草,有的喜欢栽种树木,也有个别的居民喜欢种菜,这对小区的绿化影响很大。在以前的管理中,主要采取堵堵的方式,收效甚微,还跟很多居民之间造成了不小的矛盾,后期采用疏的方式进行引导,对居民中的树木进行规范,鼓励居民在斑秃的地方栽种、地瓜牡丹、夜晚香等花卉,对于乱种的住户坚决清理,这样既满足了部分居民的种植习惯又美化绿化了小区可谓一举多得。

(2)绿化的建设维护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本着创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因地制宜开展好绿化管理工作,使居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小区绿化要以节约型绿化为主。节约型园林的概念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其次是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再次是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与各种能源,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率;最后是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目前,节约型园林的研究和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体现在节地、节土、节水、节能、节材、节力等几个方面。绿化讲究的是三分种七分管,很多居民区的绿化刚建时很漂亮,但在后期维护时就差了许多,有的甚至成为荒地,主要原因就是维护资金的不足,所以小区内的绿化要考虑节水、节力型。如协作小区种植的鸢尾、夜晚香、马兰等花卉就属于这类花卉。

小区绿化要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绿化的成本投入和栽种与本地的气候湿度土壤都有很大的关系。东营市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受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共同影响,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基本气候特征为冬寒夏热,四季分明。适合这种气候的植物即使不去管,它也会一样生存下去,而不是这种气候的植物,就需要适应这里的环境,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管理。仙河地区的土壤含碱量较高,虽然建设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还是经常反碱。在进行绿化时就要充分考虑仙河地区的气候及土壤环境,绿化时要尽量选择合适的植物,如苦楝树、马尼拉草坪等。

(3)小区绿化改造设计要重视整体效果,小区内的绿地给人们提供了活动和相互进行交往的场所,人的一生约有1/2以上的时间是在居住环境中度过的,小区绿地又是人们居住环境不可缺少的户外生活空间,是人们休息活动与人际交往的最佳去处。

篇7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设计;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green building is becoming a new kind of design thinking and mode, it is not only to provide a more healthy build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architectural planning, design, construction, operationmaintenance and removal or re-use of whole life process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nd to promote effective use of resources and energy, reducing pollution, protecting natural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ramatic shortage of energy, land, water, raw materials and other resources, and the actual use of less efficient, green building applications will promote China's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Green ecological concept in the desig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as well as the green ecological role of philosophy in all aspects.Keywords: Green Build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B03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言:建筑业在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功能的同时,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拆除或再使用的全寿命过程中也影响着生态环境。由于我国资源利用率较低,在对环境产生巨大污染的同时,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存在严重的浪费。发展绿色建筑,既能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同时还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绿色生态建筑的理念和内涵

所谓“绿色建筑”,并不是指字面意义上的立体绿化、花园或绿色的建筑,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者象征,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在满足人们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与自然资源,不对环境和生态平衡产生破坏,也不会危害人类健康的条件下建造的建筑。绿色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节约资源(如节约能源、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建材等)、保护环境及减少污染,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又常被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它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生活环境的,保护自然环境,尽量减少工业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而对于绿色生态理念在建筑上的体现,则可归结为可持续的建筑设计,将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建筑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力争寻求自然、建筑与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即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出一个使人们舒适 、健康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建筑各个方面都要控制污染,施工与原材料使用等各个环节都要坚持资源的节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此外,建筑不仅要传造出良好的使室内居住环境,还要在建筑周边要有良好的绿化及配景,甚至有田园的生态气息,营造出清新的氛围,使建筑周围处处透着绿色生态的气息。

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要求:

坚持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建筑工业中实现高效、节能、循环使用、不产生副作用的建材产品。减少污染,提高资源的使用率。

划定生态建筑的重要标准,确保建材原料从使用到回收不会影响环境,将生态污染减少到最低。

建筑建材的研发应更多地致力于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并最大范围地推广扩大可再生材料的使用范围。同时加大科研力度,为绿色生态建筑做好科技保障。

建筑工程建设中要节约能源,尽量节能减排,降低能耗,尽可能的使用可再生的天然材料

绿色生态建筑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与原则

绿色生态建筑作为城市的建筑发展的方向,应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与手段,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更和谐,并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的设计需要,让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绿色生态建筑规划设计原则有四个方面:首先,绿色生态建筑要讲究节约能源、资源,同时减少环境污染,建筑材料尽量使用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构建一个无污染的健康的生活与生态环境。

其次,绿色建筑的第二个原则就是要与生态环境和谐。建设绿色生态建筑,其次要做到建筑要与生态相协调。建筑本身要与区所在之地的生态环境和谐统一,也就是要注重研究建筑物旁边的动植物与人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规划设计建筑的同时要保持当地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强调各种物体之间的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和和谐统一,这样就营造建筑旁边的环境质量。

第三,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加持以人为本。建筑的主体是人,目的是使人的居住更舒适,追求绿色建筑,绝不是降低材料质量,牺牲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而是在保证人们的生命健康的前提下,融入绿色发展观念,使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实现环境、建筑与人的良性循环。

篇8

关键词:绿色生态理念;城市建筑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当代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同时也衍生出一系列环境与发展问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观。

一、绿色建筑的涵义

(一)、建筑与生态的结合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建筑物拔地而起,然而在建筑建设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对此也推出了绿色建筑来维持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建筑与生态的结合是绿色建筑的一种,通过节能能源,对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以及地热能、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再生能源的利用,而且,在建筑中开展的生态住宅技术评估也是建筑与生态结合的一种,充分实现了绿色建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

(二)、建筑与环境的结合

绿色建筑不仅要体现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建筑方式,同时对周围的环境也要进行充分的考虑,便于建筑与周边环境的搭配,例如,建筑风格、色彩、构造等,尤其是在一些地区存在民族习俗,这都将作为绿色建筑考虑的一项因素。建筑设计要从生态环境、物质环境、艺术环境、社会环境等几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要以回归自然、遵循自然作为建筑设计的主要设计原则。另外,绿色建筑还要遵循着生态平衡观点以及循环再生的原则,这样不仅有利于社会环境的保护,同时也可做最大化的节能。

二、绿色生态是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

首先,从文明发展的角度而言,人类历经了由野蛮到文明、由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发展,而在这一次次的社会变革与发展过程中,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工业文明虽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人类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尤其是生态环境上的代价。所以,由现今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向绿色化、生态化转变,已经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生态化的文明发展模式,是构建在工业化发展模式之上的,其摒弃了以往“重经济、轻生态环境”的唯经济发展模式,而是朝强调生态复合整体效益这一模式转变。

其次,伴随着人们生活收入与水平的不断提升,民众对自身的居住环境、工作环境等硬件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设计应当满足两大功能,即精神功能、物质功能。城市建筑设计在达到最基本的物质功能的前提之下,还应当满足居民对精神功能的需要。在未来的建筑中,应当创造出独具意境与风格,满足居民的审美需要,且造型亲切、形象,材料自然,节能又环保的绿色生态建筑。

三、生态建筑的设计要点

(一)、因地制宜

绿色建筑非常强调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绝不能照搬照抄。例如,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的建筑模式很不相同,西方多是独立式小建筑,建筑密度小,分布范围广。而我国则以密集型多层或高层居住小区为主。对于前者而言,充分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供热水、供暖等基本满足当地的能耗要求,而对于我国高层居住小区来说,就是将建筑物所有楼层的外表面都装上太阳能集热板或光电板,也不足以提供该栋楼所需的能耗。气候的差异也使得不同地区的绿色建筑设计策略大相径庭。某种建筑平面或户型在一个地区也许是适合气候特点的典范的绿色建筑之作,而搬到另一个地区则会成为一个普通的建筑,而不是原来的优秀的绿色建筑。

(二)、尊重基地环境

规划、设计时须结合当地生态、地理、人文环境特性,收集有关气候、水资源、土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系统、人文环境等资料,力求做到建筑与周围的生态、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舒适性,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

(三)、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包括: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材料,抑制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辐射、电波、气体等,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室内具有优良的空气质量,优良的温、湿度环境,优良的光、视线环境,优良的声环境。

四、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的实现

(一)、节能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对于任何一个建筑而言都是重点环节,设计方案是否合理对整体工程的能源消耗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在建筑的规模、功能以及场地等因素确定之后,建筑的外形以及朝向设计上会影响建筑的能源消耗量。在理论上来讲,建筑梯形的系数越小,建筑的外表面积也就越小,而且对降低建筑的空调采暖系统的负荷就越有利,然而,在实际中,这种理论性的推理仅是在一定程度上算是正确的,光从空调采暖系统来分析,负荷主要从三部分产生:建筑室内的设备、人员以及一些照明工具产生的热量;建筑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差以及太阳辐射而传输的热量;系统为建筑室内供给的新鲜空气而产生的能耗等三部分。而在三者之中的前两者的负荷存在一定的叠加性和相互抵消性。

(二)、能源系统的设计

在绿色生态建筑中,要想加强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这就要求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对常规的能源系统予以改进,同时还应当强化对绿色生态能源的高效利用。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将建筑设计提升到较高的水平之上;其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新能源改进方针;其三,追求建筑艺术和资源、能源的有机融合。此外,设计人员还应当做到因地制宜,对当地已有的绿色生态资源加以有效利用,例如地热资源、风能以及太阳能等等。

(三)、声光环境系统的设计

就光环境设计而言,在对绿色生态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倡导利用如太阳能等新能源来实现照明供应,以处理一些日常的照明。在室内应尽可能的使用自然光,且大力提倡使用节能型灯具,以降低能源消耗。就声环境设计而言,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应当把卧室安排在与噪声源相反的方向,亦或者是安装隔音窗,以降低室内的噪音,进而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

(四)、智能系统的设计

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现代化的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建筑中,进而构成了智能化的建筑,人们能依据风力、温度等状况,对“智能壳体”的开关与空调量加以有效地调整。绿色生态建筑的发展同样应当促进智能化的进步,开展智能系统的设计。

(五)、节约地球资源,充分利用天然能源

有数据统计,建筑耗能占世界总耗能的40%左右,因此如何在建筑中进行节能设计,发展节能节地有利于生态平衡的新建筑,成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建筑物耗能可分为三个阶段,既材料与构配件的生产耗能阶段,现场建设耗能阶段和使用耗能阶段。其中,使用耗能是建筑节能应抓住的主要一环,在建筑设计中,为达到保温隔热的目的应采用适宜的建筑材料,充分发挥建筑物自身的节能特性,并且尽可能多的利用太阳能。我国水资源极度匮乏,建造物广泛采用中水系统,循环利用水,对我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六)、水热环境系统设计的实现

绿色生态建筑的建设关键是节水,同时要考虑水质和水量两个问题。一般的,绿色生态建筑可采取的节水措施有:采用节水节能型供水设施;建立雨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就地将污水处理成中水(中水意为城市污水或生活用水经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景观用水要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中水系统一并考虑。热环境的实现更为重要。建筑物所提供的热系统应满足居民的供热舒适度的要求,以及建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譬如:夏热冬冷地区,冬季供暖的居住空间室内温度宜在16℃,夏季空调的居住空间室内温度宜为26℃。可采用采暖、制冷、生活热水三联供的热环境技术,或在各户安装散热器温控阀,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之路,如同大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样,倡导的人多,实际去做的人少。这一方面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另一方面也于人们的认识水平有关,在人们的印象中,一提到可持续发展,就认为必须采用高科技,新材料,就必须多花钱,其实不然,许多传统技术传统方法都可以达到使建筑节能降耗的目的,发展采用适应国情的中间技术将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篇9

1.1绿色建筑简介

所谓绿色建筑,并不是字面意思上的绿色而已,这里的“绿色”有着其特殊的含义。绿色建筑指的是可以不仅可以最大限度的提供人们所需要的舒适的、健康的、安全的生活环境,还可以在建筑自身的生命周期内,来实现最大化的对资源的节约,包括节能、节水、节省材料、节省占地空间等方面。另外,绿色建筑的衍生是人们为了达到减少污染、节省能源,从而更好地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一座符合标准的绿色建筑,应该达到健康适用同时又节能减排、高效使用,并且与自然环境可以和谐共存的标准。“绿色”是一种先进的理念,绿色建筑对于环境不会产生损害,并且将自然资源最大化的利用,还要保障在建造建筑时不会对基本的生态平衡造成威胁。正因为绿色建筑的这些特性,绿色建筑又被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等。绿色建筑是一种现今最适合人们的生活需求和生态需求的建筑,这也是其倍受推崇的原因。

1.2绿色建筑的现状与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也出现了很大的污染问题,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人们开始寻找一系列的解决方法,绿色建筑就是其中的一个。绿色的理念首先由国外知名的专家提出,并在之后得到了各界的广泛认同。之后绿色建筑便是受到绝大多说国家的推崇,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在联合国召开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大会之后,我国也开始了对于绿色建筑,并制定了相关的刚要与法规。随着“绿色”观念的普遍,我国的绿色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稳步的发展,并展现出了不错的前景。在我国设立了关于绿色建筑的创新奖之后,我国的绿色建筑便进入了全面的高速发展之中。绿色建筑对于生态有着强大的保护作用,因此绿色建筑将在将来得到更好地发展。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绿色建筑将发挥出自己对于环境保护的力量。

2绿色建筑的的设计原则及设计方法

2.1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主要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生态保护。一个真正的绿色建筑,应该具有着降低能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能力,传统的建筑的污染物排放量往往是达不到标准的,而绿色建筑几乎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绿色建筑要与生态环境达到互惠互利的目标,在绿色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及其使用过程中,都符合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是源于“绿色”这一被广泛认同的社会发展方向,这也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相适应的。总而言之,绿色建筑的理念就是节能减排与生态环境保护,将这些理念融入到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去,才可以建造出真正符合人们要求的绿色建筑。

2.2绿色建筑的具体设计方法

绿色建筑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于绿色建筑的设计要结合各种先进的高科技手段,使建造出的建筑不但要满足人们对舒适生活的追求,还要满足绿色建筑对于环境生态保护的一系列理念。在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时,要请专业的设计师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考察,制定出最符合当地特点的建筑,最后将几种设计方案进行筛选,最后确定最佳的设计方案。对于绿色建筑来说,绿色建筑的室内外都应该进行特殊的设计处理。对于室内来说,要对室内的温度、采光以及噪音等问题进行细致的设计。室内的温度,既要保障满足人们对于舒适的要求,还要控制为了维持温度所需要的能耗。室内的采光应该尽可能的采用自然的太阳光,这样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满足减低能耗保护环境目的。除了这些,还要对室内的空气质量进行控制,绿色建筑应该有着良好通风系统,空气的净化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将空气净化达到标准时再排放。对于室外环境来说,绿色建筑要综合的对当地的气候特征、经济条件等特点,绿色建筑必须要与周围的环境很好的共生才行,这样才可以达到整体的“绿色”。绿色建筑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其应该实现与当地的气候、资源、社会生活等方面有机的结合,良好的适应。我们已经提到了绿色建筑应该有着良好的通风系统,而为了更好的节省能源,绿色建筑的通风系统应该良好的应用已有的自然资源,可以将通风系统设置在天然的空气流动效率高的地方,来达到既减少能耗又良好的通风的目的。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本着降低能耗、减少排放、保护环境的原则,才可以建造出符合“绿色”理念的建筑。

3绿色建筑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绿色建筑素具有的能耗低、污染低,对环境有这良好的保护作用的特点,是现今社会所需要的,在未来绿色建筑得到推广可以说是必然的事件。绿色建筑可以使人们更好的享受生活,还可以对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将绿色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广泛的应用,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降低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改善地球环境日益下降的现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地球的环境也越来越好。总而言之,绿色建筑无论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还是对于地球的化境保护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4总结

篇10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策略;可持续发展

前言

我国建筑业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发展不断加快正蓬勃发展。建筑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其高能源消耗与资源浪费严重的现状令人十分担忧。绿色建筑正是建筑业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并重的前提下开辟的新的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所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绿色建筑是建筑业响应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号召的重要体现。

一、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又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等。绿色建筑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城市立体绿化、楼顶花园的建设,而是在建筑的寿命周期内,在满足人类的使用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做到保护生态环境、节省资源,它是一种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为人们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生活空间的建筑理念。绿色建筑代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它的产生与运用说明人类的建筑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生态的发展,人类的生存方式为人类后代的发展埋下了巨大隐患。从另一方面看,流行色建筑也是改变当前严峻现实的有效手段。

(二)绿色建筑的特征

绿色建筑的“绿色”从建筑设计、施工过程到建筑材料的选用都不同于传统建筑。在建筑的设计上,要在保证建筑使用价值的前提下尽量选用清洁能源,如

风能、太阳能,进行施工,以达到环境保护效果;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首先选择符合国家检测标准的、不会对人体造成不利影响的绿色环保低污染材料,以减少在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施工过程中,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要保证整个工程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实行。

二、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绿色建筑概念的引入是在20世纪90年代。到目前为止,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2004年及以前。在这个阶段内,国家为加快建筑节能理念的推广,颁布了《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两项法律,为绿色建筑理念提供了法律依据,并在2003年设立“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以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进程。

第二阶段是2004-2008年。我国绿色建筑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主要表现为政府主导的相关技术研究。在这一时期,政府颁布了绿色建筑的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全国各地以此标准为依据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纷纷出台了具有地区特色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第三阶段为2008年以后。在此阶段内,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力量不再局限于政府部门,开发商与业主也参与到了绿色建筑的发展进程中来,关于绿色建筑的相关管理制度也逐渐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得到规范,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进程,加深了可持续发展观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时至今日,绿色建筑设计已深入人心,绿色建筑才是我国建筑业今后发展的出路。绿色建筑正在国家的支持下逐步推行,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即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绿色建筑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典型问题

(一)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耗费和节约资源。①土地。规划设计中适度开发土地,节约建设用地;降低建筑土地密度,城区适当提高建筑容积率。②水资源。选用节水用具;收集生产生活废水加以净化利用;收集雨水有效利用。③物质材料。选用可循环或带循环材料成分的产品;使用耐久性材料和产品;使用地方材料。

(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采用节约照明系统;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优化能源系统.提高系统能量转换效率;对设备系统能耗进行计量和控制;尽量利用外窗、中庭、天窗进行自然采光;利用太阳能集热、供暖、供热水;利用太阳能发电建筑开窗位置适当,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利用风力发电;利用河水、湖水、浅层地下水,采用地源热泵技术采暖窄调。

(三)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生态。保护水体、土壤、空气,减少对它们的污染;扩大绿化面积,保护地区动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尽可能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减少交通废气排放;减少废弃物排放,并对废弃物进行处理,使其不对环境产生再污染。

(四)保障室内环境质量。选用绿色建材,减少材料中的易挥发有机物质;减少微生物滋长机会;加强自然通风,提供足量新鲜空气;恰当的温、湿度控制防止噪声污染,创造优良的声环境;提供充足的自然采光,创造优良的光环境;提供充足的日照和适宜的外部景观环境;提高建筑的适应性、灵活性。

(五)社区环境。注重社区文化和历史;对传统街区、景观、城市空问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城市公共交通,便利居住出行交通等。

四、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首先,绿色建筑的设计要遵循舒适健康原则。建筑的目的即是提供人类以居所,人们对于建筑的居住感受是建筑设计考虑的第一要素。绿色建筑需要节约能耗、保护环境,但是建筑的核心作用是作为人类的居住场所,不能“舍本逐末”,为了节能环保的要求而忽视建筑的舒适性对人的重要性,也不能单纯进行建筑建筑设计而肆意改造环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紧”。

其次,绿色建筑的设计要遵循环境优先原则。针对传统建筑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求建筑施工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自然环境。尊重建筑施工当地的文化习俗,保护当地的历史建筑与人文景观,将建筑的设计与当地自然环境结合,体现绿色建筑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特点。

再次,绿色建筑的设计要遵循节能高效原则。选择可再生资源作为建筑的基本材料是贯彻环境保护理念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就地取材,在建筑材料的选择遵照就近原则,减少材料运输造成的能源消耗。

五、对于清洁能源的应用

(一)太阳能

太阳能是目前人类所掌握的清洁能源中储量最大、基本上是无限再生的一种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在建筑设计上采用太阳能转换装置,在住宅的屋顶及向阳面的外墙上建立太阳能集热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提供一部分的住宅用电;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在最新的科技研究成果启发下,“通风塔”设计理念也被提出。“通风塔”是利用阳光的热能加热底部的空气使其塔中上升从而带动温度较低的气流以产生降温的效果,在无风的天气中这种效果尤为明显。

(二)风能

风能与太阳能一样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只是在应用地域上受到较大的限制。风能适合在季风气候区应用于建筑设计中,通过一台小型的风力发电机进行风力发电就能够满足几户人家的日常用电。

六、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

(一)建筑现场设计

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工程的时候,需要以建筑的所在地址为根据,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设计,保证建筑工程和建筑产品与周围环境协调相处,最大限度减少工程的进行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建筑朝向的设计上,应根据我国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气候特点,将建筑进行平行设计,坐北朝南,这样的设计既能保证建筑在冬季的日照时间,又能避免夏季阳光的直射。

(二)环境绿化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已经满足,居民对于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环境的绿化工作不仅能营造优质的生活环境,还能创造空间,促进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设计师在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设计上,应该拓宽绿化面积,减少硬质铺地,用网格状地砖铺地就是一个有效手段。从立体绿化方面而言,在受到阳光直射的墙面上种植爬山虎之类的藤类植物,屋顶花园的建设及阳台绿化都能达到降低外墙温度以保持室内温度的平衡的目的。

(三)采光设计

对于用户心理居住体验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就是建筑在夏天的热环境。阳光直射和热辐射是夏天建筑热环境的决定因素。合理的建筑采光设计应该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进行,科学布局住宅区的建筑,满足建筑群的采光与遮阳的需要。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于自然环境的改造活动也愈加频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及资源消耗量巨大。传统的建筑模式已经不适应如今的经济现状,新时期里,绿色建筑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绿色建筑的迅速发展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观在建筑业推行的最好体现,是节能环保,具有高资源利用率的新建筑模式。绿色建筑的蓬勃发展是我国在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环境下对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新探索,响应了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号召,是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共生的重要证明。

参考文献:

[1]孙明君,冯余萍.浅析现代绿色建筑设计的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J].建筑界,2013(7)

[2]李燕微,吴青,赵凌云.浅谈温和中区公共建筑中被动式节能的运用--楚雄州新区医院绿色建筑设计[J].低碳世界,2013(09X)

[3]唐世华.以马鞍山御景家园为例探究绿色建筑设计[J].低碳世界,2013(09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