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2: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篇1

一、 通过知识积累丰富学生的表象

表象指经过感知的客观事物在脑中再现的形象。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重新组合建立新形象的过程。而任何新形象的形成都以感知材料为基础。知识经验的多少,决定着表象的多寡。表象贫乏,其想象狭窄、肤浅;表象丰富,其想象则开阔、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知识的积累来丰富学生的表象,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是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精读优秀诗文,重视课内外材料的联系组合,充实表象,并使之在学生头脑中有深刻而完整的印象;二是采用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增加学生对事物的表象的认识;三是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有目的地去直接感悟实物形成表象。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通过多种途径有意识地诱导学生去体味、观察、比较,以储备丰富的表象,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 通过语言训练增强学生想象的表达力

学生的想象活动是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的,语言始终都在指导和改进着表象形成的过程。有了丰富的表象,还必须借助于语言对表象进行分解和综合,加工、改造、形成所需要的新形象。如果仅有丰富的表象而无丰富生动的语言,就象“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学生的想象将永远停留在直观、表面的水平上。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一是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体会准确遣词造句的表现力量;二是教师教学用语一定要准确、生动;三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对所想象的描述,要求条理清楚,语言生动、流畅。

三、 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表象重组”,形成想象的能力

篇2

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加强想象力。

篇3

关键词:阅读教学;想象力;语言文字

想象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突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地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象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尝试从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个人真正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象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象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

二、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展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如阅读郁达夫的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又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组合起来,想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的裙一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地旋转。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们进入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三、赏析语言,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与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篇4

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笔者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学生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笔者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学生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地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篇5

关键词:素质教育 学生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

一、通过绘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乐于想象是儿童的天性,学生的学习也总是伴随着想象。为了诱发学生的想象,我常利用课外活动让学生画一些想象画。如给学生一个“O”形,让学生画出与之相似的物体;给学生一幅星星月亮图,让学生画出一些像月亮的物体,像星星的事物。这种绘画练习,不仅刺激着儿童去主动观察周围的事物,还丰富了儿童的生活,激发了情趣,活跃了思维,发展了智力。有了这些想象力的训练,学生的作文题材就丰富多了。在学生“画”和“说”的基础上,进行写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开拓作文思路。从一年级开始就可安排听儿歌表演,听故事补充结尾,中、高年级设计欣赏、分析、评论等练习,为学生创设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二、通过运用求异法,培养想象力

教学中要运用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时,应不拘于书本知识,不限制学生思维,学生有了更多机会表现自己,他们的思路往往会别出心裁。如教《司马光》一课,学习“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举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我问:“司马光为什么要使那么大的劲砸缸呢?”有人说:“缸又大又结实,不使劲,缸不会破。”这时,我趁势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有人又说:“司马光当时很着急,怕时间长了小朋友会淹死的,所以要使出最大的劲砸缸。”提问激起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火花,促使学生从各方面思考问题,多角度发表自己的见解。我又问:“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会不会有更好的办法救出落水的小朋友?”有人就说:“如果当时我在场,会马上搬来一把梯子,上去救小朋友。”这时,我又让学生从多方面考虑哪种办法好,最后一致认为还是司马光的办法好。这样,促进了学生在求异中创新,发挥他们的想象。

三、通过填补课文空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填补课文空白,进行创造想象,既训练语言,又发展思维。如《赵州桥》一课,从课文中已看出三种龙的姿态美,学生对赵州桥的美有着初步的认识。此时,我引导学生跳出课文之外,展开大胆想象,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加以描述龙的其他姿态,充实了课文内容,丰富了美的形象。然后,又从具体到抽象加以概括,让学生调动词语积累,用词语形容龙的美。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使学生充分享受“创造美”的乐趣,培养了想象力。

四、通过续编故事,培养想象力

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基础训练安排的命题作文训练外,还应注意发挥课文的作用。有些课文结尾意味深长,教师可利用这类课文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上下工夫。如《狼和小羊》一课,结尾写到:“狼说着往小羊身上扑去。”在教学时,我启发学生想象,把故事说下去,并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结果。有的说:“有一个猎人正好走来,把狼打死了。”有的说:“小羊被狼吃掉了。”有的说:“小羊知道不是狼的对手,就装出听话的样子来讨好狼,再想办法逃走。”

篇6

关键词:中职机械制图;空间想象力

一、强化三维空间认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教学内容由平面图形逐渐向立体图形过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首先,强化学生对三维空间的认知。在学维空间,也就是平面图形时,学生已对三维空间有了感知。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简单的涉及三维空间的思考题,让学生感受三维空间的无限性和复杂性。如有这样一道思考题:“在平面中,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所以会相交的直线就不是平行的。那么在空间中,两条永不相交的直线一定是平行的吗?”学生会在脑海中想象出异面直线的位置,进行简单的空间想象。通过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有效过渡和初步的空间感练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空间图形和机械制图,强化了学生三维空间的认知能力。

二、从实物观察出发,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到处都是可供学生观察的立体图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物品开始观察和想象。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讲桌上的粉笔盒,向学生提问:“一眼望去,我们可以看到粉笔盒的几个面?粉笔盒的三视图是怎样的?”等学生掌握了粉笔盒这一立体图形,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更复杂的物品。如观察一个煮熟的鸡蛋的剖面图。在进行实物观察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记住图形的样子,并绘制其图形。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尝旋转、移动这个物体,或者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想象。如在观察一个楼层时,想象被墙体挡住的部分,或者想象在线面不断延伸、延展之后的情况。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有意识地将看到的物体在脑海中绘制成立体图,甚至对其进行一定的延伸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随着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集图片、声音、视频等功能于一体,可以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和多样化。在传统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绘制各种不同类型的立体图形需要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导致教学效率低下,且学生在教师边画边讲的过程中很难集中注意力,无法有效提升空间想象力。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将机械制图中抽象的空间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也有了充分思考的空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如在学习空间组合体的三视图时,教师进行黑板绘制立体图具有较大难度,且难以展现出不同角度的组合体,而用实物展示,又难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近距离观察。此时,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事先绘制的图片,展示组合体的多角度立体图,还可以对组合体进行分解和组合,让学生了解空间组合体更多的信息,进而准确地进行三视图的想象;其次,教师可以用音频、视频展示三视图的绘制过程,让学生直观看到三视图的思考过程和绘图步骤。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可以从旁指导,又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使课堂更具活力,有助于开发学生飞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四、在实际作图操作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

篇7

一、引导感知,丰富想象

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但想象需要有丰富的表象作基础,而丰富的表象只有在大量接触并观察客观事物中才能形成。小学生缺乏必要的知识经验,对许多事物也不熟悉,他们的想象有时简单而贫乏。因此,我们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捕捉形象,积累表象。首先,我们可以在阅读教学和其它学科的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和其他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体验,丰富感性知识,明晰客观事物。其次,要尽可能让儿童多接触周围环境中的事物,如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形成感受,还可以组织参观、访问、游览等,指导他们观察、分析、比较,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深刻印象。此外,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经常向学生推荐好的文章、书籍、电视剧等,使学生不断地吸收大量的信息,获得丰富的表象储备。例如对于我们南方的孩子来说,雪是陌生的,因此在教学《第一场雪》之前,可让学生收集有关雪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对雪有一个感性认识。

二、感情朗读,唤起想象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准确、情感丰富才能唤起学生的想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描绘、设计一些情境,使学生边听教师读、讲,边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想象,如身临其境。《四季的脚步》是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诗歌第一节是:“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溪水唱起了歌儿――叮咚,叮咚,绿草和鲜花赶来报到。”在朗读时,“悄悄”这个词我读得较轻,较慢,前后略作停顿,意在表现春天在不经意中来临,在读“笑着”一词中,脸上要同时露出了欢欣的笑容,且“笑”字音稍长一些。象声词“叮咚、叮咚”要读得舒缓、清晰,读出溪水奔流的欢乐和清脆动听的流淌声,后一个“叮咚”比前―个略重。体现出溪水由远及近流淌而来。“赶来”一词要念得稍快一些,读出绿草、鲜花的急切之情,在教师朗读声中学生仿佛置身于春光明媚、溪水奔流、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美丽情境之中。

三、激发童趣,童话想象

“童话”就字面意思而言,就是“儿童的话”。它是作家揣摩儿童心理,模拟儿童语言而创作的方字作品。其实儿童自己就是“天生的童话作家”,比喻、拟人在儿童那里不是一种修辞手法,而就是他们说话的方式。这正如皮亚杰的“万物有灵论”所说的:儿童不能把精神的东西和物质世界相区别,在成年人看来无生命的惰性事物,在儿童眼里大部分是活的,有意识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儿童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童话作家”。但是,想象又要以物质为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凭借课文内容给学生提供一些物品,词语,或画面之类的载体,让其通过观察,互相联系,然后放飞他们的思想,让其尽情地想象,从而大胆写作。比如,六年制第九册《迷人的张家界》一文中,有一幅金鞭岩的插图,阅读教学之后,我就利用它,给学生提供几组词语,让其任选一组,自由组合,编写一段有关金鞭岩的来历的童话故事。学生对这道题目可感兴趣了,短短的半个多小时就想象出了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听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啧啧称赞,真是令我们不敢低估孩子们的非凡的创造力。又如,教学完《珍珠鸟》一课。我们可以让学生想象珍珠鸟与主人翁之间的对话。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诸如此类的练习,都是发挥孩子们想象力的极好的方法,自然而然地将潜存于孩子们心中的言语发掘出来。

四、主体教学,拓展想象

篇8

关键词:创新 表象积累 榜样示范 引导实践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当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又一次成为公众的焦点,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的教育该何去何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也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这些都告诉我们:仅仅传授知识应付考试是不行的,必须在学生心田里及早播下创新的种子――联想和想象能力。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语文阅读中感知和欣赏作品中所运用的联想和想象,又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多视角、多方位地再联想和再想象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积累,是联想与想象的基础

联想、想象是人的大脑对于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与改造而形成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想象不可能凭空,想当然,而必须在一定的表象基础上进行。因此,表象积累越多,想象力就越丰富。要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力,积累更多的表象,教师就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帮助学生广泛积累表象材料。

首先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诸如在娱乐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形象,记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如果没有这样观察积累,联想和想象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重视学生这种生活的审美经验的获得。他一周两次把学生带到野外去,到“词的源泉”去旅行,他把这称为“蓝天下的学校”“快乐学校”。其次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文学作品。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阅读,从感性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开始,到读一些凝练的诗歌,再到读大部头的小说。阅读范围越广,所获得的表象和情感体验就越丰富。随着学生的观察力、情感和语言的进一步发展,他们获得的表象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性质上都会发生变化。这样,联想和想象才有了物质基础。

二、示范,是联想和想象的先导

教师是学生最直接、最经常的语言交流者,其言行往往能对学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一个教师如果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心并积极探求新事物,他的学生就能保持并发展对世界的好奇心;一个教师如果常常以赞赏的姿态欣赏学生的创意,他的学生必能不断地出奇创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指出:“在优秀教师眼里,学生的求知欲之所以从不熄灭,是因为他们总感到自己是知识的挖掘者,体验到因自己边思考,边工作而带来的愉。”因此,要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要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首先就应当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长盛不衰的好奇心。教师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往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保持着一颗童心对藐小微物好奇,学生便能对世界好奇。其次,教师还需要丰富的表象储备。一个阅读不多也不喜欢阅读的教师,是无法引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的。当教师心中有了丰富的表象储备,就能在日常教学中表现出来:那个红头发满脸雀斑喜欢讲故事的绿山墙上的安妮,那个一直在思考人生的小王子,那个积极探索秘密花园的小姑娘玛丽和科林,那个能读懂“大王书”指挥军队对抗“熄”的牧羊少年“茫”……当教师不断吐露着一些新奇的故事,一个个动人的形象,学生主动积累的兴趣怎能不由此产生?再次,教师还需要有丰富多彩的语言和想象力。教师丰富多彩的语言往往来自于积极的态度,来自于丰富的阅读。她对于世界的观察和内心的感受通过她热情的想象,准确地外化出来感染学生,就能把学生带入情境。可以这样说,教师的好奇,教师的赞赏是联想和想象力产生的原动力。

三、实践,是联想和想象的途径

联想和想象力的真正形成,关键还是实践。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在审美观察的基础上,对所搜集的表象进行想象加工,再造出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文学形象。联想和想象力的实践,不是一时的活动,而应该贯穿于语文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其一,在理清课文思路中培养联想和想象。比如,教学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教师可首先让学生理清本文联想和想象的思路:诗人由街灯亮了联想到天上的明星,由明星想象这是天上的街市,然后联想街市上的物品和天上幸福生活的牛郎和织女。根据这样的思路,教师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把任何两个看似不相关的词语,通过几步递进联想建立联系:比如“钟表和事业”,由钟表联想时光飞逝,联想到到争分夺秒,由争分夺秒地工作联想到事业的繁荣昌盛。这样按照合理的联想思路把“钟表”和“事业”两个相距甚远的词语联系起来了。再如“月亮和钢笔”“水和桌子”等。经常这样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且可以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其二,由作品景趣情理丰富学生自身情感体验。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只用极其简练的背影轮廓画,创造出一种意蕴丰富的艺术境界,给人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教师边画买桔地形图,边引导学生由背影想象这位老态的父亲吃力的神态:或咬牙使劲,或气喘吁吁,想见其甘心为儿子奔波的情怀。从背影中似乎还可以想象父亲面对家道日衰时的表情和心情,也可以联想到在那个纷乱的社会中父亲苦苦支撑家庭的艰辛。再以此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产生共鸣。一男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父亲不顾自己牙痛,冒雨为我买止痛药,细心照顾我却不多言语,……父爱是没有声音的。”这样,学生在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时不仅锻炼了联想和想象力,更丰富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其三,在品味精美语言时开展联想和想象。一个汉字,往往融会了古代的文化知识,一个词汇往往凝聚着作家的情感。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推断汉字最初为什么造出来,要表达什么;在课文里作者又为什么用这个词,要表达什么。例如,作家老舍《济南的冬天》中就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描绘冬天的美景:写房顶上的雪时用一个“卧”字,让人联想什么,写小城的山景时,把山想象什么。在品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时,可以引导学生看到什么,闻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让学生带着想象走入冬天里的春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相似之处发掘他们所蕴涵的联想和想象,随之扩展开来让学生想象春草、夏雨、秋风和冬雪,甚至秋月甚至夕阳等景物形象,扩大思维面,进一步认识事物,增强其情趣。

其四,在作品丰富的表现手法中提升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课文中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每一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往往都凝聚了作者的联想和想象力。解读体验这些表现手法,便能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了。清人林嗣环《口技》借助对声音的想象为我们描摹了一个生动的失火救火的场景。这种把听觉转化为视觉的作品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受。教师再引导学生读《明湖居听书》体会刘鹗把听觉转换成视觉嗅觉感觉的艺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把“清香”化为“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然后,教师应让学生品味巧克力,把味觉转化为听觉或者视觉。在听觉、视觉和感觉的转换中,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得以提升。

其五,在质疑解难中发展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质疑与联想和想象能力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过去我们往往忽略了质疑解惑,不给学生留下想象的余地。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的新课改精神早已强有力地占据了语文课堂。在何处质疑,怎样质疑,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生疑;有疑了,联系生活,调动已有的经验去解难。质疑解难的能力提高了,联想和想象能力也便提高了。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会问:为什么《窗》里的人都没有名字,能不能用靠窗病人的感受写来?《孔乙己》开头为什么要插入“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这句话?学生思维活跃了,想象天空也更加宽广了。

其六,在阅读拓展中强化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课外阅读能够开阔视野,让学生在联系比较中获得新知识。例如刘心武在《错过》一文中谈到了面对错过要“习惯”要“品味”,更要有所行动,把握住最关键的最美好的。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经历了怎样的错过,态度怎样,结果怎样。教师再引导学生读张晓风的《山昙花》,引导学生解读作家经历了怎样的“错过”,怎样面对这个“错过”的。通过课内外阅读的结合,去体会作者不同视角的妙处,并指导学生开展不同角度的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这能够再次强化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高尔基称:“想象是预见未来的一种惊奇的思维,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也正是这种具有奇异思维的创造型、开拓型人才。”因此,我们需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我们必须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培养学生的想象习惯并多角度地训练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只要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就能引起思维的腾飞。这将有利于将阅读教学中的思维活动从浅层次延向深层次,从课内走向课外。这不仅仅是语文阅读的需要,更是现实生活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顾桂芳.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中国教育学刊,2000(1).

[2]江清源.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3).

[3]孙武臣.是什么束缚了想象的翅膀.成才之路,2009(29).

[4]范利.重议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几个基本理念.当代教育论坛,2010(3).

篇9

[关键词]语文教学;想象力;多途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8002201

小学生眼里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认知能力差,但是却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对陌生事物的探索欲望,而这恰恰就是创造的源泉。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如何贯彻新课程理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深挖教材内容,引发学生联想

小学生和成人的差别在于,小学生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敢想,敢于探索,而成人对于一些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在想象时会考虑这样是否合理,受到各种因素的束缚。每个小学生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强大的灵魂,他们的潜力是无穷的。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中有着很多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要利用好教材的优势,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进而引发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在讲解《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我丰富了教学目标,在授课过程中不仅加强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了生字词,使其有效地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加入了素质培养目标,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想象,提高了他们的想象力。比如,在导入环节,我说:“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孙悟空有72变,想变什么就变什么。如果你们有着变化的魔力,你们想要变成什么呢?”有的学生说:“我想变成一滴水,睡在一片绿叶上,在阳光的照耀下,我会变得闪耀夺目。”有的学生说:“我想变成一只蝴蝶,那样,我就能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有的学生说:“我想变成一轮圆月,在晚上给予人们光明。”学生们充分地发挥着自己的想象,我也为他们的想象力感到惊@。

学生们的想象力是极为丰富的,有时会超出教师的想象,教师需要丰富自己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的潜能都得到发挥。

二、鼓励学生质疑,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会形成惯性思维,并且不敢打破常规,而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对于所谓的规律的挑战。小学生认知能力差,但他们勇于探索,并能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甚至对一个很简单的问题,都会刨根问底。比如,他们可能会问“月亮为什么有时像圆盘,有时像镰刀”,解答之后,他们可能又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对于学生们的这些问题常常会感到哭笑不得,有的教师会忽视学生的这些问题,甚至有的教师会责怪学生提出这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其实,教师不应该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当无法解答学生的问题时,可以虚心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并鼓励学自主进行探索。

比如,在讲解《嫦娥奔月》这篇课文后,我说道:“嫦娥为了不让逢蒙拿到长生不老药,机智地与其进行周旋,你们能想象一下嫦娥是如何与逢蒙进行周旋的吗?”学生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话对当时的情景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最后,我说道:“同学们,学习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们问道:“月亮上是不是真有嫦娥?月亮上有没有人生活?”听了学生的话后,我并没有进行否定,而是思索片刻后回答:“可能有吧,等你们长大了可能就会明白了。”

其实,所谓的“科学角度”的回答并不一定有好的效果,留给学生们悬念,随着他们认知能力的提高,他们对问题就会有一个深入的理解。由此可见,教师不仅不能扼杀学生的想象力,还要对其进行引导,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三、开展综合学习,拓展想象

综合性学习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读、写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队合作等综合素养。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就需要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利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优化课堂教学,可能有人会质疑:综合性学习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在综合学习的过程中,必然要进行联想与想象,这可以说是提高学生想象力的一种更高级的手段。

比如,在讲解《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理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的人物。首先,我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使他们对这个故事有一个具体的认识。然后,我鼓励学生根据这个剧本进行表演。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会对人物的心理、性格等进行揣摩,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同时,他们还会对当时的情景进行想象,以此来丰富自己的表演,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想象力也能得到提高。

篇10

为此,本人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 激活文字,形象创设

对于我们的语文课本,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象,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在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的时候,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境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境?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象,却似乎看到了一幅秋天落蕊的图画,通过这种想象,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又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想象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随着想象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象中得到了复活。

二 架设桥梁,理解内涵

我们所选教材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象,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

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还用身边的例子来阐释此种深情。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象,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象,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如此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三 拓开思路,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昭示的相对于整个浩瀚而复杂的宇宙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长江后浪推前浪,当悟新人换旧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位学生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象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是错的,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