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2: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教育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我国教育的大力改革,和大学教学的扩招,近年来,又兴起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提高我国公民素质的重要的教育形式,也是对大学教育的补充,职业教育是以技能学习和工作经验的学习为主要教育目标的,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不但扩充了人才市场上技能性人才稀缺的空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下面让我们分析分析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
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融入社会的需求,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谋生手段和出路。职业教育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沟通的桥梁,特别是企校合作模式的开启,增强了企业和学校的沟通,能及时的调整其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等的安排,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就业,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职业教育灵活而开放重视多元合作、教学内容更新的速度快,专业设置、课程取舍都建立在大量的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使教学规划既符合当前市场需要池要符合教育规律还要具有前瞻性。教学方法不是大众式的教育,而是开设不同的技能培训学习班,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人的基础和喜爱的培养,注重因材施教,和综合培养学生的技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和与时俱进的目的。
职业教育在中国教育的改革中的意义是重大的,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在教育层次和市场跟进上都有较大的发展,并且已经慢慢的渐成规模。
篇2
一、开放教育资源对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
1.开放教育资源,能够促进职业院校办学理念的多元化,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要不断适应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人均GDP、产业结构都各自不同,因此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都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在利用本地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各自不同的办学特色,不断适应着区域发展的市场需求。各地区在共同的职业教育理念中也都各自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资源,开放教育资源,取长补短,互相补充,互相借鉴,对于促进职业院校间的学习交流,在实践中创新,共同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国际间交流,各国都有适应本国的职业教育特色,建立交流互通的平台将会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2.开放教育资源,有利于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利用优质的、开发成熟的教育资源,可以保证知识和技能的高效传播,并且降低学校的成本,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可以考虑共同开发职业院校的基础课程,诸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和思想品德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对于不同院校的相同或相近专业而言差别不大,可以选最优秀的教师团队进行课程设计、教案编写并进行授课内容、实践环境的教学录像的录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跨区域的网络教学,以实现资源共享。
3.开放教育资源,能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鼓励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不是单靠一所院校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当今信息时代的学习者的需求在不断的变化、提高,已经不满足于基于生存、求职需要。学习的概念是以人为本,完善人性,学习者可以更大的发挥自主性,按照自己的职业兴趣进行选择。开放教育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鼓励和支持学习者完成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4.开放教育资源,鼓励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教学的进步,更大限度地促进教师的创新意识。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师忙于教学任务,彼此进行校际交流的机会较少,许多在实践中产生的新的教学方法、新思路、新体会得不到及时的沟通和交流,推广周期长、效果不明显,使得理念、经验的学习和借鉴相对滞后。而职业教育随着新技术的更新和推广,其人才的培养需要紧跟市场的需求,服务社会。开放教育资源,使教师能够及时借鉴和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对自己的教学有所启发并加以发挥和提升,有利于知识的创新和技能的传授。同时教育资源的开放,给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供很好的平台,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职业教育与远程教育结合是开放教育资源的依托
1.开放职业教育资源要坚持政府主导,以学校为主体,发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原则。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开放教育资源的目的,所依托的远程职业教育应由政府制定发展规划,同时完善管理标准。学校是传播知识和技能的主体,通过网络将学校内部的优质资源快速传播给学校、企业、学习者以及社会中其他有需求的组织。而职业教育资源的发展完善离不开行业、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企业可以将技术发展的前沿信息及时地传递给教育者和学习者,并将实践中的经验和技能、技术规范和标准等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地反映在教学中,并且对自己所投资的领域进行定单培养,进行一些相关的技术和资金投入。
2.利用远程教育开放职业教育资源,建立职业教育资源网络平台,以保证先进的技术支持和优秀的教学质量。建立完善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网络,运用信息技术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提炼出精华,使知识更加多元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并为教师提供研究和工作的平台,为师生的沟通和交流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组织和选用优质的师资进行课程和教学设计,使之能够有效地保证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3.建立相关机制,提倡优势资源互补。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均衡,因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不同,各地的经济、资源优势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为了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满足劳动者的不同就业需要,促进人才流动,需要建立灵活多样的优势资源互补机制,促进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在实践中,可以以政府主导为主,鼓励各职业院校积极参加,建立互换的平台,还可以兼顾市场原则,由互补双方进行资源的交换。
4.建立和完善远程职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其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在实际生产中的工作效率以及接受新技术、创新技术的能力,同时也影响着学校的信誉度。如何通过远程手段来实现和检验实际能力是实施远程职业教育尤为需要突破和解决的问题。为保证远程职业教育的质量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三、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关键因素――教与学的两个主体对开放教育资源的认识。首先,教师对开放教育资源的正确认识对于保证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尤为重要。其次,学习者对于远程职业课程学习的认识还有待于社会大环境的引导。他们缺乏主动地利用教育资源的意识,习惯于课堂上的被动传授。归根结底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还没有充分利用开放教育资源获得更宽泛的知识的认识。
2.核心问题――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使开放的教育资源的开发理念、质量和内容满足需求,并且对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最大限度地利用是开放教育资源的宗旨。开发者要了解和掌握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实际需求,在适合学习者学习特点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开发课程、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方法。
3.前提条件――硬件建设,网站的建设和发展,基础设施,师资力量。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需要,还要求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质量和更新速度。基础设施的规模建设和相关培训的推厂,这是实现资源开放的前提。例如网站的建设,学习者对信息技术的培训,名师、名课的推厂等。
篇3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职业教育 项目设计要求
项目教学法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程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按照行动回路设计教学思路,不仅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这里的能力已不仅是知识能力或者是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的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
1、项目教学法的职业教育意义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发挥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学校发挥引领作用,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做到使新增劳动者基本上能够受到适当从业岗位需要的基本职业技术训练,在一些专业性技术性要求较高的劳动岗位,就业者能较普遍地受到系统而严格的职业教育,初步建立起从初级到高级结构合理、行业配套、形式多样,并能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项目教学法实现了面向岗位需求,结合实际工作设置项目情景,以项目目标作为刺激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寻完成任务的方法,学习完成项目的程序,掌握完成项目必备的各种基本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特别是团队协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对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很有针对性,对培养学生素质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有重要意义。
项目教学法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实现了“三部曲”:理论知识的掌握一能力的培养一素质的提升,其中素质的培养是职业教育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在高中教学中,可以应用这种教学法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间接提升学生对职业的意识。主要表现在:(1)突出了与精神生活的联系,强调了“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突出了与“学习型”社区生活的联系,强调了学习方法和信息技术手段的学习、应用与掌握。(3)突出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强调了“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4)突出了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了“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开放意识”。
2、项目设计的要求
项目设计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可实践性,以保证学生可操作,并有收获。因此,项目的设计应采用结构化的方法,自上而下,逐步细化的原则;项目的实施,则采用自下而上,由易到难,逐步完善的原则进行。
第一,把好项目设计关,以“项目”的方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
“项目”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在学体目标的框架上,通过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实际教学过程中,使用项目教学法常会出现下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法的优势。
(1)一次课的时间未必能完成一个项目,造成了教学上的不连贯。项目是根据生产生活实践中现实存在的状况,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模拟,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课外研究,课内讨论的方式。
(2)设计项目过程中,难以照顾到所有的应知应会的知识点。
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在项目设计之初就应该尽量多地考虑这样的问题;另一方面,应该加强项目完成过程中的交流和辅导,并更多地把项目应用到教学中的巩固知识阶段。
(3)完全使用项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显得疲于应付,导致项目完成质量的下降。频繁的项目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和抵触的情绪和疲劳感,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可以采用变连续的项目为间断性的项目。
第二,“项目”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
(1)项目教学法是以小组讨论形式开展教学,这易使得学生把持不住自己,方向偏离目标、影响教学;而教师的精力有限,不能兼顾所有。(2)容易导致一两个学生包办整个小组的任务,出现遵从现象或个别学生主导整个小组的现象。(3)学生更喜欢合作的过程,而不是学习知识,更注重人际关系交往而偏离了学习的主题。(4)小组中某些学生提出的正确观点可能被忽视。
针对出现的这些情况,就要重新考虑引入项目教学法的目的是什么?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工作首要的是满足教育教学的目的,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是一个更高的要求。所以,引入项目教学法不是目的,而是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手段。为了使教学效果更好,就不妨借鉴以往较好的教学方法,在满足教育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利用项目教学法发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第三,“项目”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
篇4
关键词:美国校企合作;我国职业教育;借鉴意义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8-0033-02
一、美国的校企合作
尽管美国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可以上溯到19世纪晚期,但是校企之间大规模正式合作却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的。80年代初期,美国公众对公立学校教学质量的质疑,企业对新聘员工素质的抱怨,以及知识经济对劳动力的更高要求,促进了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关系的蓬勃发展。在1983年至1988年五年之间,美国“校企合作伙伴关系的数量从42 000上升到了140 800”[1]。在校企合作的初始阶段,基本上是学校主动寻求企业进行合作,学校方面希望“增强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为学生学习提供动力,扩展教学内容及补充师资,获取教学设备”[2]。而作为被动的一方,企业同意合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公共关系及提升公司形象”[3] 。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美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遇到其他工业国家尤其是日本强有力的挑战。为了赢得竞争,美国企业需要具有更高素质的劳动者,雇员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为了保证能够雇用到合格的员工,企业意识到和学校合作可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同时,美国公众对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也提出了很多批评,要求学校进行教学改革。为了给美国的劳动力市场输送优秀人才,学校需要整合教学内容,学术性和实践性并重,与企业合作变得越发重要。为了双方共同的和各自的利益,学校与企业开始相互靠近,双方的努力使得校企合作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加,而且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也得以全面提高,从起初的简单的一对一的合作协议逐渐发展成为复杂的多方面的全面协作关系。
在美国校企合作的过程中,美国政府发挥了积极的引导和协调作用。1991年6月美国劳工部为了帮助学校了解如何改革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以期让学生取得将来在职场成功所需的高效率的技能,成立了“获取必要技能部长委员会” SCANS,(The Secretary’S CommiSSiOn On Achieving Necessary SkillS )。该委员会强调学校必须通过教育让学生“学会生存”,为此发表了“职场要求学校做什么”的报告,要求学校、家长和企业帮助学生获取在目前和将来的职场上所必需的三部分基础和五种基本能力。三部分基础为基本技能,思维能力,以及个性品质。五种基本能力,包括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类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与系统分析的能力;以及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3]。这份报告反映了美国雇用单位对学生学习的要求,报告建议上述能力应该在实际的环境中获取,故而校企之间的合作成为最佳选择。这个报告极大地推动了美国校企之间的合作。
进入90年代,更加先进的技术、越发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及变化莫测的市场使得美国用人单位对雇员的要求更加严格,要求他们具有更加广博的理论知识与更强的实践能力。为了帮助学生迎接来自劳动力市场的挑战,顺利地从学校进入职场,美国总统克林顿于1994年5月4日签署了学校至职场机会法案 (Sch001-to-WorkOpportuni“eSAct),简称STWOA。该法案要求各州建立“学校至职场机会”教育体系(STWOA,1994,Sec.1)。该体系包括下列三项核心组成部分,即以企业为基地的学习活动(注重实际工作经历,现场辅导,掌握技能,工作培训等)、以学校为基地的学习活动(注重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教学大纲及内容的融合)和连接性活动(把学生和雇主联系起来的各种活动,以及帮助学生获得附加训练的活动)[4]。该项法案的签署及实施,对规范、促进美国的校企合作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
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制度,美国的校企合作有多种培养模式,常见的合作形式有合同制教学、合作教育、注册学徒、职业实习、服务学习、技术准备教育等多种模式。其中合作教育,即我国所说的半工半读,是美国校企之间合作影响最大和最为成功的合作模式。
美国的校企合作,帮助学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既拥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又掌握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应该说,美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得益于各行业优秀的生产和管理人才,而校企合作为造就这些人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美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展是和下列因素分不开的。首先,联邦政府及州政府对校企合作高度重视。1991年美国劳工部要求全国各级学校把上文提到的三项基础和五项职场所需的基本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的并建立合适的评价体系,把学生获取上述能力的情况记录在案。同时所有用人单位都要把上述能力纳入自己的人力资源开发内容[6]。1994年克林顿政府通过的学校至职场机会法案 (School―to―WorkOpportunitiesAct)更是把美国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要求各州政府建立“学校至职场机会”教育体系,同时联邦政府拨出专项资金用以开展校企之间的合作。其次,企业积极参与。上个世纪 8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美国企业加入了校企合作的队伍,联邦政府及州政府提供的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及专项资金支持等政策在吸引企业加入校企合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更多的企业意识到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的员工对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发现并培养将来的优秀雇员,对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学校重视。美国的职业教育之所以能够走在世界的前列,主要原因在于学校通过与企业的联姻能够对当地劳动力市场需要迅速做出反应,及时调整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整个人才培养方案,跟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步伐。为此,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精力和财力,发展与企业的合作关系。最后,校企合作项目的质量。美国的校企合作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而不衰,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校企合作项目本身的质量。学校以及企业充分认识到,只有保证合作项目的质量,双方才能各取所需,从中受益。双方从人员的配备,教学实践内容的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到技术技能鉴定标准的设立,以及项目评估标准的实施等方面密切配合,从而确保了合作项目的质量。
二、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
首先,各级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切实加强对校企合作工作的领导要加快立法工作,把学校和企业双方在校企合作中的责任固定下来,维护并保障企业、学校以及学生各自的合法权益,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其次,各级政府应大力鼓励支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目前国内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通常是学校主动寻求企业进行合作,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常见模式是建立实习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和实现订单式培养。由于学校的最终目的是把所培养的学生“推销”出去,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中,企业实际上是处于买方市场,所以大部分企业对校企合作并不是十分主动。有鉴于此,政府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到校企合作是双赢之举。校企合作可以帮助学校了解企业对员工所需知识与能力的具体要求,从而解决了学校与企业之间所教非所用的矛盾,最终受益的还是企业。因为学校培养的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合格人才多了,可以降低企业的招聘费用以及所聘用人员岗前培训的费用,从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
第三,政府对企业除了“晓之以理”外,还要“诱之以利”。仅仅让企业了解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是不够的,企业更看重的是直接的经济收益。政府可以仿效美国的做法,对接受学生实习并支付实习报酬的企业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利用经济杠杆调动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同时拨出专项基金,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与适当的财政补贴和其他形式的专项经费支持。
第四,院校要充分发挥能动性,充分利用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关于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积极拓展与企业的联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校企合作的特点,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评估模式、学籍管理、学生管理及招生就业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争取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
第五,校企合作参与各方要坦诚合作,确保校企合作项目的质量。中国的校企合作能否顺利开展,关键在于合作项目的质量。要保证项目质量,必须建立起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要尽早建立起全国性的职业技术技能鉴定标准体系和职业教育办学水平评估体系。同时校企双方要紧密合作,相互理解:合作院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征求企业意见,为企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劳动者;企业要为学校发展提供人员、设施等全方位的支持,实现学校和企业合作互惠、共同发展。
第六,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企业有关各方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校企紧密合作中探索职业教育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政府与教育主管部门要转变观念,转变思路,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并逐渐弱化管理职能,强化服务职能。容忍、鼓励学校和企业在实践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学校与企业要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在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上与企业接轨,尽快解决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要求不符的结构性矛盾,真正实现学校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将来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前校后厂”的企校结合模式。
第七,“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应不断研究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动态,借鉴他们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方案、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管理等方面加以借鉴,促进我国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Grobe,T.et al.SYNTHESIS OF EXISTING KNOWLEDGE AND PRACTIC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PARTNERSHIPS.Washington,DC: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1993(10).(ED 362 994).
[2]Clark,T.aCollaboration to Build Competence:The Urban Superintendents' Perspective.ERIC REVIEW 2,no.2(Fall 1992):2-6.
[3]Secretary's Commission on Achieving Necessary Skills.WHAT WORK REQUIRES OF SCHOOLS.washington,DC:SCANS,U.S.Department of Labor,1991.(ED 332054).
[4]Laanan,munity Colleges as Facilitators of School-to-Work.ERIC Clearinghouse for Community Colleges Los Angeles CA,1995(3).(ED 383360).
[5]Secretary's Commission on Achieving Necessary Skills.WHAT WORK REQUIRES OF SCHOOLS.washington,DC:SCANS,U.S.Department of Labor,1991.(ED 332054).
篇5
一、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建立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当代数学理论也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心理互换的过程,通过情感的作用去影响学生,是达到最佳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首先建立起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特别是职校生,他们在入职校前大都是被老师”遗忘“的一族,他们自己也以“差生”自居,习惯于紧张、不平等、甚至是敌对的师生关系,为了改变这种职校固有的师生观,让学生找回信心,激发兴趣,教师应先和学生交朋友,在师生关系融洽的前提下,再上课。通常情况下,师生刚接触时,是教师对学生了解的较多,而学生对老师了解较少,这并非是学生对教师不感兴趣,事实上,学生也希望多了解自己老师的为人、学识等各方面,教师应该尽量满足学生在这方面的好奇心,因为,你若想让师生关系和谐,就该与学生以心换心。于是,从上第一节课开始,我就让学生大胆发问,对于学生向我提出的各方面的问题,我都尽可能实话实说,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的思想、感情、经历与为人等,我对他们说:“在我眼中,没有差生,我不会以学习成绩论人之优劣,也许你文化课不好,但专业课好;也许你的学业不好,但你在体育方面有专长。总之,在你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别人肯定、学习的地方,我不会把你们当差生,你们也决不是差生。”这些话,让学生看到了自身的价值所在,他们不再自暴自弃,不再以“差生”自居,他们从中感受到了平等。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他们对语文课的兴趣也会因喜欢、尊重教师而产生。
二、寻找共同,架起语文学习和专业学习的桥梁
语文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许多相通之处,在课堂教学中,尽量贴近各专业学习实际,让学生发挥专业特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使语文学习有益于学生的专业学习。伟大的教育家乔治?罗扎诺夫把外语课设计成音乐课,学生看着课文,老师打开选择好的音乐并和着音乐的节拍朗读外语,有意识地和着音乐节拍将词汇戏剧性地表现出来。罗扎诺夫说:“这里面没有什么魔力,只是因为,学习一首歌的歌词要比记住一整页的词汇容易得多。音乐是某种形式的载体,老师的朗读和着音乐起伏,几乎就像抓住了浪涛的节拍。”语文和外语一样,是门语言课,同样可以设计成罗扎诺夫的“音乐课”。如学习苏轼《明月几时有》,因有现代人的谱曲,就可以让艺术专业的学生用优美动听的歌声来诠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歌声、读书声相映成趣。斯托史威尔十分强调图画的重要性,他们:“出色的画会在长期记忆中造成一种强烈的印象……。它们是围绕学习者的刺激物,它们的不断呈现会把它们的内容印在你的记忆中”。总之,教师可以随机应变,根据不同课文的不同特点,彩用不同形式与专业课搭桥,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专业学习相得益彰。
三、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体验,享受快乐
篇6
关键词:职业学校 ;教育 ;改革 ;就业
现如今,社会的发展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其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要求也愈加严格。高职毕业生在进行就业选择时,各个职业院校务必先做好那些企业的沟通工作,这样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将会更加多种多样,学生们的就业机会相比以前而言明显会增多。高职毕业生还需对自己的职业制定出一系列计划,找准方向,并积极参与各种就业培训活动,以此来让自己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同时,在选择职业时要尽量挑选最适宜的岗位,以确保自己能够快速找到工作。
一、就业导向对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1.“就业导向”是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职业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其不仅有助于学生职业知识和技术的学习,而且能进一步推进社会劳动力的教育。长时间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人们往往会对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产生错误的理解,很多人认为职业教育仅仅只是为了确保企业的需求得到满足、促使经济持续向前发展,并没有意识到职业教育对于个人发展的巨大功用。在满足职业教育需求主体的时,相关人员要仔细分析企业以及相关岗位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同时,职业学校还应制定出一系列目标和计划,促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能够不断提升,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有用的人才。
2.就业导向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的模式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内部的职业明显与以前有所不同,各个职业均会面临着一定的威胁,各种新型行业纷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原先的行业在这种环境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正在呈现出衰退趋势。故劳动人员无法始终坚守在一个岗位,他们往往会变换自己的职业。职业学校应以就业为导向。管理者要注重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过程,而不能仅仅只关注学生的首个职业岗位。就业导向不仅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们的要求,而且可以促使职业教育得到进一步升华。
3.就业导向是职业学校自身发展的推动力。就业对于人民群众而言意义重大,当前,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就业仍然是我国发展的一大难题。最近几年以来,就业导向观念被人们所提出来,其对于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有着良好的推进效用,在职业教育中施行就业导向,使得市场需求得以满足,学生发展情况日益改善,从而带动就业率不断提升,最终吸引更多的初中毕业生来报考该院校。
二、职业院校高职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职业院校高职毕业生就业体系还有所欠缺。我国正在推行社会就业方面的改革,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然而,伴随着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持续推进,有关高职毕业生的问题纷纷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比如就业服务有缺陷、咨询体系不完善等等。由于人力资源网络所包含的区域并不大,部分企业和单位的招聘服务不到位,管理情况比较差,使得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体系存在诸多漏洞,同时部分职业院校所构建的就业平台并不具备相应的技术指导,使得该平台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
2.社会就业平台的效率明显偏低。通过调查不难发现我国目前的社会就业体系并不规范,很多企业为了确保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从而并没有严格管理自身与其他职业院校共同构建的就业平台,对于该平台的运营管理要求明显偏低,这不可避免会致使该平台的服务水平偏低以及管理效率不断下降,就业平台的运行管理模式也会愈加糟糕。除此之外,很多企业和单位的招聘人员在开展招聘工作时也比较随意,常常敷衍那些应聘人员,这样必然会造成损失。同时,社会就业平台也无法帮助高职院校毕业生来精准确定自身的就业方向,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从而会促使社会智力资源无法被充分运用。在进行就业岗位选择时,很多高职毕业生并没有审视清楚自身的实力,他们的就业观念明显有着一定的偏差,因此在找工作期间会感到非常迷茫,无法做好自身未来的职业规划,在选择岗位时会觉得乏力,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延时就业情况。
3.高职毕业生没有明确自身的就业目标。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就业的情况越来越严峻,许多高职毕业生并没有认清自身的长处以及不足之处,不管什么类型的职业都想去试试,从而无法找到最适宜的工作,致使自己的就业目标非常模糊不清。通过察看大量的信息资料,不难发现很多高职毕业生只要发现哪个公司在进行招聘就会将自己的简历投过去,他们往往不会考虑该工作岗位是否合适,这种盲目的手法对于他们的就业是极为不利的。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有效措施
1.依据就业市场的需求来选取合理的教学内容,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以就业为导向,注重职业经验的直接获取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职业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边学边用,以这种方式来加深他们的学习,从而达成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进行教学改革过程中,相关人员首先需要不断改进和更新教学内容,同时并依照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来修正教学计划,高职院校要尽可能选用那些最新的课本,这样才能确保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是最前沿的。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仿真实践、场景活动来展开招聘流程,来让学生亲身体会招聘各个环节。[3]在这个实际与虚拟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出来,让学生能够在这种仿真环境中进行感性认知,这样有助于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同时高职学生可以从中理清各个职业岗位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并对各种法律法规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种真实性的感觉能够给学生们的学习带来诸多益处,比如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致、促使他们的知识体系由感性转变为理性。
2.制定出综合就业体系。在理论深化不断发展认识的今天,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发展的主体与客体的基本关系认识还没有形成共识。这种情况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其不仅会对就业能力理论的学科属性造成一定的干扰,而且会促使就业体系优化结构搭配的社会价值有所下降。在就业实习理论体系的社会服务化背景的下,人们对于思想创新体系的认识还有所欠缺,中国社会对于该体系的看法过于理性化,从而使得该体系研究模式非常固定化。伴随着我国的持续发展,要想促进我国社会的创新发展,那么就不能仅仅知识单纯地展开社会就业事务的探究,而需要认真分析我国就业的实际管理状况。
3.职业院校通过运用就业平台来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高职院校要尽可能为学生找寻到更多的就业渠道,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应该不断强化高职学生的培养工作,促使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能够不断提升,并进一步深化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们制定出明确的思想价值方向,让他们拥有自身独特的创新目标,指引他们不断发散自己的思维。同时创新教学的关键在于,是否时刻关注学习和的日常生活学习的细小环节。除此之外,还要求他们必须具备相应的创新意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创新教学能够起到最佳的成效,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能力提升的过程中,我们自身发展的特征往往能够体现出来。在我们日常生活过程中,人们对于那些未知的东西通常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这些事物的好奇心非常强,这将会促使我们自主展开创新性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该把握好每一处细节,并从多个角度来展开具体探析。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要加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教育方法的关注。
四、结束语
职业教育改革是一项需要与时俱进的工程,当就业市场情况有所变动时,则应该对其进行调整。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学校很有必要以就业为导向,这是实现现阶段职业教育革新的最佳选择。同时,高职院校还需与社会企业之间展开合作,以此来为帮助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礼仪教育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教改项目“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职业道德培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GJJG280)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介于本科学前教育和中等幼儿教育的中间层次,培养的是适应时展需求的幼儿教师,他们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更是实现“中国梦”的筑梦之才。幼教职业也被誉为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是园丁,更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然而,近年来不断曝光“虐童事件”:扯耳朵、粘嘴巴、扇耳光、幼儿人肉坐垫等等这些触目惊心的行为,严重损坏了幼教的形象,社会反响相强烈。“虐童事件”折射出的“幼教之殇”,实质是师德的缺失。
教师的职业道德,核心是“师德”, 师德教育是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转化为学生个体职业道德品质,礼仪是一个人内在美与外在美的有机结合,是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是一个公民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的标志,是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礼仪教育更是学生提高自身职业道德品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礼仪教育现状
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礼仪教育的整体情况来看,当前礼仪教育存在一定的困境。由于学生生源复杂,在文化程度、生活态度、周围环境、教养方式等方面差异明显,学生礼仪素质参差不齐,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普遍存在。
教师在礼仪培养方面存在缺位。礼仪教学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一些教师无论在自身仪表,还是精神状态方面,没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在现任礼仪教师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是其他相近学科教师转行过来的。
学校对礼仪教育简化、淡化甚至被忽视。即便开设了礼仪课,多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教学课时相对较少,无论在内容、数量及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迫切要求。
礼仪教育中还存在教学形式简单,学生受教育途径狭窄的问题。现在的礼仪教学多为教师课堂讲授,理论多,而操作的技能、技巧讲得少,甚至有的学生会认为,礼仪教学仅是“吃穿坐立走”的礼仪规范。除了在课堂上系统的接触礼仪教育,学生们大多会选择在网络上自学一些感兴趣的礼仪文字或影像资料,但主动学习礼仪知识的学生人数少之又少。学校的礼仪讲座也是学生们接受礼仪教育的途径之一,但由于场次、场地、学生自身认识等原因,起不到明显效果。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加强礼仪教育的途径
(一)把礼仪教育提高到必修课的地位
现阶段的礼仪教育中,课堂教学仍是系统学习规范训练的最佳方法,对学前专业进行系统的礼仪基本理论和具体规范的教育,礼仪教育与职业道德修养有机结合,既可以丰富他们的职业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
(二)加快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在实施礼仪教育中,教师展现出的良好礼仪风范,对学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材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学校要加大礼仪教师培养力度,划拨专门经费,创造条件让礼仪教师接受定期的培训、进修,不定期的参观考察,建立一支懂理论、会实训的优秀的礼仪课程教师队伍;定期开展教师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有计划安排礼仪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通过多渠道、大力度的培养,提升礼仪课教师的专业水平,为高质量的教学夯实基础。
(三)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知行合一
礼仪教学 “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错”。这个特点决定了礼仪课的教学应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实践教学、职业道德教育为一体,不能死搬教条、按部就班,而应生动灵活、寓教于乐,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倡“做中学”,通过布置教学任务和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有较强的教学艺术。
礼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学中礼仪教育的因素,形成全方位礼仪教育的态势,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行注目礼、上课发言先举手、课堂谈吐举止文明,对照镜子、玩手机、零食进课堂等不文明行为“零容忍”,使学生的礼仪意识多方面反复强化,逐渐养成良好习惯。礼仪教学必须与修身、立德、养性结合起来,既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四)、以礼仪主题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提高礼仪修养要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寓教育于实践活动中。个体既要作为礼仪教育成果的受益者,又要成为整个礼仪教育过程的参与者。我校在全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礼仪素养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我院举办《国学与先进文化系列讲座》,自2006年以来,举办国学讲座400多场,听课学生达到6万人次,对于培养学生“传承中华美德,拓宽知识视野,学会为人处事,塑造健全人格,指导人生之路,励志成才报国”发挥了积极而独特的作用,突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触及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热情。
2、举办大学生逐梦行动“君子风度淑女形象”大赛,大赛的主题是“培养君子风度,塑造淑女形象;练就应用技能,助力健康成长;德才成就未来,奠基中国梦想”,彰显了学院独具特色的育人理念。为学生实现个人的梦想,并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梦想融入中国梦而助力。
3、为了增强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的思想意识,引导广大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和就业观,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以“规划精彩人生 铸造锦绣前程”为主题,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助推学生迈入大学校门后的自我规划、走向职场、实现幸福人生目标,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素质、礼仪修养水平,促进了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
4、强化高职校园文化的引领、育人、凝聚功能,多部门、多渠道组织系列活动,把礼仪教育从课堂扩展校园、社会。有效、有序的展开立体化、多样化的课外文化活动,利用有历史纪念价值的传统节日,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和开展影响深远、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贴进大学生的实际,走进大学生的心间,使礼仪文化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参与,事事关心”的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学礼,无以立”。高职院校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提升人才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职学生礼仪教育,提升学前教育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对深化高职生全面素质教育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只要我们坚持高职教育的特殊属性,遵循高职人才培养规律,不断深化礼仪教育教学改革,必将会对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建设人才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欧阳静.大学生礼仪教育手探析[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
篇8
关键词 价值主义;职业教育;核心理念
价值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价值功能应该是实现人、发展人、引领人类,教育活动是价值活动的基础,是实现和发展人的价值的活动过程。在所有的教育类型中,职业教育与价值创造关系最为密切。审视现在的职业教育发展,重知识、重学问、重办学、重教重学,正确的价值取向却没有受到重视。鉴于此,笔者提出了以价值主义观照下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以期纠正职业教育不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职业教育的境界——求真、向善、至美
无论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追求真善美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职业教育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价值主义观照下的职业教育,要求职教育学生在真、善、美各方面得到较全面的发展,以造就健全的人格、造就对社会有用的人,进而促进职业教育永续发展。
职业教育是求真的事业。职业教育的要义是鼓励人探索真知,在探索真知中增长智慧。它不仅传授学生生活生产技能,更重要的是寻求真理,启迪智慧,让学生拥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乃至发明创造,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增进人类文明福祉。踏踏实实办真事,勤勤恳恳育真人是职业教育的本真。职业教育就是要探求真知,坚持真理。
职业教育是向善的事业。向善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永恒追求。人类向善的活动和具体形式在客观上是丰富多彩的,善无止境。职业教育是向善地理解。是师善与生善的完美结合,是师生心智和情感地撞击与交融,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善于学习、善于合作、善于交往的习惯。
职业教育是至美的事业。“美”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一种判断的感受,是每一个人所追求、所向往的境界,也是人类社会的理想境界。有了美,个体才显得丰富、优秀,有了美,我们的人生才会充满幸福、快乐,有了美,社会才会和平、稳定,充满友谊和关爱。职业教育是唯美的艺术,是表现美、追求美、创造美地融入,让学生在师者包容、宽容的胸怀下感悟、成长。
二、职业教育的本真——生命、生存、生活
职业教育是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活动。职业教育以人为主体,从人出发,为了人的自由去全面发展,为了人幸福而进行的;职业教育的过程和目标追求都是为了生命的质量、生存的品质和生活的幸福。
职业教育是生存教育。学会生存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而职业教育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有重大作用。教育应该发展人的能力,有助于人的生活和生计。要“使无业者有业”,个人素质与职业和谐,生涯与理想和谐,个人志趣与社会价值取向和谐,这是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职业教育是生活教育。对职业学校而言,职教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学校教会学生如何生活、如何创造生活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生活教育存在的现实前提就是关注民生、发展生利。生活化的职业教育主张通过生活教育要恢复人欲,解放人性,张扬个性,让人们在生动的生活中接受教育、学会生计、懂得生活、获得尊严、开启心智。
三、职业教育的价值——乐业、精业、创业
职业教育应是乐业教育。职业的实质是人的智力和道德的增长,它既能满足个人的经济需求,同时又能为别人提供服务。职业是维持社会、培养学生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能力的最有益的途径,是个人获得真正知识、进行智力培训的最有效方法。职业教育给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理论知识赋予实践的价值,并给他一种对他周围环境的条件和制度的理解能力。如果一个人满意他的职业,就会醉心于工作,职业就会成为他发展的轴心,也会成为他生活幸福美满的源泉。
职业教育应是精业教育。“精”是指完美的、最好的,同时还有细致、严密之意。“精业”意义为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工作,认真负责、高效完美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精业是成就事业、完美人生的必选。精业是一种态度。精业的态度是精业之源,没有树立精业的态度,就不会有精业的行动,更难有精业的成果。精业的态度就是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事争一流的态度,就是用一流的精神状态,一流的工作标准,一流的工作作风,赢得一流的工作成效。
职业教育还应是创业教育。职业教育受教育者在获得社会先进生产力的新技术、新工艺、先进科学和技术发明的同时,懂得自立创业的知识,掌握创业的基本能力,总结自己的职业生涯的经验和教训,树立勤业、乐业的精神,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成为能工巧匠,实现人生价值。在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批具有强烈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人才,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职业教育办学终极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就业者,还要培养更多有创造力的创业者。
参考文献:
[1]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41.
篇9
人们对“指标”的兴趣至少可以追溯到18世纪,指标最初多运用于经济和财政领域,随着对指标开发研究的深入以及受质量理论和管理运动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起,教育领域对指标运用的兴趣得到了快速增长。从教育评价学的观点来看,“指标是指具体的、行为化的、可测量或可观察的评价内容,是根据可测或可观察的要求而确定的评价内容,用具体的项目反映抽象的内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回答了“职业教育质量应评价什么”的问题,它是教育评价的依据。关于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学界存在以下四种代表性观点:
(一)学生(职场)能力说: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就是学生的能力或职场能力评价正如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EuropeanCenteroftheDevelopmentofVocationalTraining,CEDE-FOP)指出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评价由过去重视投入(input)和过程(Process)因素到目前越来越重视产出(output)和结果(outcomes)的评价。毫无疑问,学生是教育的一大直接产出。陈宇(2011)认为,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职业学校毕业生最终在职场上获得成功,职场能力是检验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职场能力又集中体现为三个方面:职业核心能力、通用管理能力和通用生产能力。与此类似,肖化移(2004)也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应采用职业标准而非如普通教育的学术标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标准是能力标准。”并进一步指出,“不同的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的方法,就会导致不同的质量标准制定的模式”。
(二)“投入-过程-结果”说: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既包括教育结果或产出的评价,也包括对投入和过程的评价针对第一种观点,将职业教育质量等同于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过分强调学生的就业率、学业成绩或学生素质,有学者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职业学校学生质量或素质所体现出来的职业能力或就业能力等固然是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但不能仅仅把教育的结果视为质量,如果没有生产过程和原材料的保障,也不可能生产出优质产品。所以,职业教育过程,包括师资、仪器设备等投入应该是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对各类学校不但要有结果评估,还应有学校培养的过程评估。这种过程评估涉及到影响教育质量的各种要素,包括人员、财物、信息(教育内容)、管理等各个方面。“学生的测验成绩可以告诉我们,学生的普通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及在一定时间段内的进步状况,但仅有测验成绩并不够,它忽视了普通文化知识成绩的背景,包括学校的目标和使命、学生的需求和目标以及学生和学校所在的经济社会环境。”职业教育质量界定既要从结果角度,也要考量那些对结果的取得起促进或阻碍作用的背景因素。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指出,“教育质量取决于学习者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身心准备;环境安全,资源充足;学习内容与基本技能的获得相关联;在学习过程中持有儿童中心的理念;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与国家教育目标和公民参与相关”。这一解释也体现了教育质量既有过程质量,又有体现在学习者身体、技能等方面的结果质量。“职业教育项目评估永远不应该忽视劳动力市场结果,但是除此之外,更要关心导向结果的过程。包括项目的实施,学习过程,劳动力市场和工作中经济行为的改变,长期的就业和非就业方面的结果。”CEDEFOP所开发的职业教育质量指标也包括了背景(context)、投入(input)、产出(output)和结果(out-come)这四个方面。此外,国内很多学者也都认为教育质量体现在教育输入、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中,不能仅将教育质量局限在学生的发展结果上。
(三)“学生评价、社会评价和学校评价”说:根据评价主体或被评价对象的不同,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分为学生评价、社会评价和学校评价根据评价实施主体的不同,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可分为学生评价、社会评价和学校评价三类。不同评价者眼中的职业教育评价指标又是不同的,职业教育质量监测指标应包括“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就业再就业、改善生活质量的满意度,学生对职业教育供给的满意度,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从被评价对象的不同来分类,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现在对学生的评价和对学校的评价,学生评价包括对在校生的评价和毕业生的跟踪,对学校的评价体现在办学水平上。
(四)“内部—外部”质量评价说有学者将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分为学校内部评价体系和外部评价体系。很多学者也持相同意见,并进一步指出,职业教育质量内部评价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进行,主要评价办学条件和教学过程;“职业教育内部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应围绕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过程和资源管理方面。”外部评价主要由社会中介组织和用人单位进行,评价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是一种结果评价。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四类关于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观点并非完全相互独立,而是存在着互相交叉和包含,只是从不同角度和切入点论述了职业教育的评价内容,为我们设计和构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和参考。
二、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追问
上述四种不同的观点,虽然内部逻辑和视角有所不同,但如果从中抽出具体的评价指标,不管用什么术语去表述,都包含了对学生学习结果或者职业教育使受教育者个体发生变化的评价。但在这一重要教育产出方面还存在一些争议:
(一)学生职场能力还是学生综合能力?学生的质量是用学生职场能力还是学生综合能力来反映?随着生产组织方式的不断变迁,扁平化的组织使得分工界限日益模糊,个人能力要求日益综合化,狭义的职场能力或学生的职业技能已经不能满足当今工作世界的要求,综合能力是未来职业对人才要求的一大趋势。在学生的培养结果方面,目前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注重可测量的事实判断层面,即量的记述占多数,而忽视了内部深层次的作为职业人应有的职业素养、职业伦理、职业性向等的检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青年人和技能:将教育置于工作中》(YouthandSkills:puttingeducationintowork)称,有三类技能是所有年轻人需具备的:基本技能(foundationskills)、可迁移性技能(transferableskills)、技术与职业技能(technicalandvocationalskills)。“基本技能包括读写算等普通文化知识和技能,是获得工作保障基本生活所必须的技能,是继续教育和接受培训的前提,也是获得可迁移性技能以及技术与职业技能以获得更好工作的基础。”职业是个体社会性存在的重要体现,但并不是全部,对学生普通文化知识尤其是与职业密切相关的普通文化知识的关注,反映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强调,体现的是对学生长远发展和职业生涯、职业转换的关注,是“以人为本”职业教育价值理念的体现,同时这也有利于消除职业教育是特定职业技能训练的负面印象,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因此,学生的普通文化知识及综合素质在评价时应予以重视和加强。
(二)职业资格还是职业技能?毫无疑问,职业技能应是职校学生质量的核心,用什么指标去表达和反映职业技能?JAMESR.STONEHI(2009)认为首要的一个挑战是如何界定“技能”(technicalskill),最常见的界定是,该职业领域专家所指出的该特定职业所需要的绩效目标和能力以及个人在工作场所成功所需要的知识、技能(skill)和能力。在美国,2006年颁布的《帕金斯生涯与技术教育法案》要求采用工业界认可的标准来评价学生技能,工业界认可的标准的重要体现是各种职业资格要求,但如果完全等同于职业资格,是否会导致很多职业学校以培训学生使其通过该领域内的职业资格考试为主要教学任务和目标而忽视了其本身所承担的“培养”和“教育”职责,忽视了并非包含在职业资格考试中但对学生的入职、职业发展都至关重要的品德、态度及其他技能的培养呢?况且目前我国很多职业资格考试的题库更新速度滞后,能否准确反映出当前职业领域技术技能要求还有待于商榷。因此,如何考量和评价职业技能还需进一步探讨。
(三)学生就业率还是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指标设计的重要指导思路是用外在的行为反映内在的思想,用具体的项目来反映抽象的内容。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中,“学生的就业率”被广泛采纳,作为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2008年《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也将此作为一个重要指标。但问题是,首先,学生毕业时的素质反映了学生的先天素质、努力程度及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但就业率所反映的就业问题远不止如此,就业还受到社会资本、文化资本、政治资本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此外,高职教育在布局和结构上的缺陷也是造成其毕业生就业难,影响就业率的原因之一。其次,就业率并没有将入职后的职业发展考虑在内。“开始的就业可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成绩及职业教育的质量,但三、五年之后学生在该职业领域内的坚持(persistence)、晋升及工资增长等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已经为生涯而不仅仅是第一份工作做好了准备。”职业院校是否为学生在这些方面做好了准备?对毕业生毕业后三、五年内职业发展的评价反映了对学生生涯发展持久力的关注。教育质量应该看到教与学的“相关性”,对于职业院校质量的评价不能仅以招生规模、就业率为标准,质量是要考虑“教育如何适应在特定环境与前景下学习者当前和将来的需要”。而当今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内容往往止于校门,对在校生的关注较多,对毕业生尤其是工作若干年后的毕业生的发展关注不足。职业院校学生是否拥有职业生涯发展中所需要的管理能力、技能更新所需要的学习能力,是否具备长远发展的潜能,我们关注较少。最后,除了就业率外,就业质量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如,学生所从事的职业领域与所学的专业的相关性如何?学生在高技能、高工资、高需求领域就业情况如何?所学为所用,人职匹配,降低了人才浪费和教育资源浪费,反映的是更深层次的职业教育效率问题,因此,除就业率外,就业的质量同样值得考量。
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国际视角
(一)学生普通文化知识的强调以及职业教育转学功能的引导———美国的启示美国《帕金斯生涯与技术教育法案》第113章详细规定了各州(及各实施机构)在发展生涯与技术教育责任方面的核心指标。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包括:学生的普通文化知识、中等学校的完成情况、学生毕业率、技能获得情况、就业情况、非传统职业项目完成情况;对于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包括上述所提到的学生就业情况、技能获得情况、非传统职业项目完成情况等,还包括证书、资格和学位获得情况、学生在校或转学情况。美国将“学生的普通文化知识”作为中学及中学后阶段生涯技术教育绩效评价的首要指标,这反映了美国从“职业教育”(vo-cationaleducation)到“生涯与技术教育”(careerandtechnicaleducaiton)称谓的改变所体现出来的强调重点的转移密切相关,即,从单单局限于教授学生从事某种具体职业所需的技能,以及使学生为那些需要较低普通文化知识的具体职业做准备,转变为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培养学生从事当前职业群及未来新增职业所需技能,为学生进入高需求的职业做准备。此外,美国将学生毕业后入读2年或4年制大学的情况作为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反映了对职业教育在连接普职之间,使学生继续接受更高层次教育做准备这一功能的引导。
(二)效率与公平———CEDEFOP的启示CEDEFOP长期致力于从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和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2007年,该中心发表了题为《职业教育与培训中的质量指标:致力于提升欧洲合作》(IndicatorsforqualityinVET.ToenhanceEuropeancooperation)的报告,该中心的成员国和欧洲委员会以及社会组织提出了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三个政策目标:即,劳动者更好的就业能力;培训供需匹配;职业培训的可及性尤其是对劳动力市场上的弱势人群。将这三个政策目标进一步细化为8个质量指标:1.应用有效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者的比例;2.职业教育和培训中对培训者和教师们的投入情况(教师的资格以及教师的发展);3.根据性别和弱势群体分别计算的参与培训项目的比例;4.成功完成职业教育和培训或者辍学的比例;5.毕业率;6.就业率:接受教育和培训者完成培训一年后的出路;7.在工作场所运用所学技能的情况;8.背景性或起始指标(失业率、弱势人群在国家、地区这些不同层次上所占比例)。其中前两个指标是总体指标,旨在从总体上促进质量保障;第3-8个指标是反映和支持上述三个政策目标的指标。此指标体系将职业教育视为一个连贯的整体,反映了目标、背景、输入、过程、产出和结果。强调培训的供需匹配,反映了效率思想,同时关注培训的可及性,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参与比例,体现了公平的理念。
(三)国际总览世界有较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各个国家,包括美国、德国、英国、丹麦、新西兰、爱尔兰、苏格兰、南非都采用了多样化的指标来评价职业教育质量,其中有些指标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包括:取得的成就(attainment)、参与程度、进步程度(progression)、在校率(retention)、成功(success)和学业完成情况;同时,学习者经验的本性、以及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人力的、物力的、财力的资源也常常被测评。其他经常出现但代表性没那么强的指标包括:就业和其他劳动力市场结果、少数族裔的代表性、拓展服务(outreach)、机会的可及性和平等性。按照出现的频率,接下来出现频率较多的恰巧也往往是衡量职业培训质量的指标包括:所提供课程的范围、内容和可获得性;培训的有效性和可支付性;培训的过程管理;培训的地点和持续时间;培训的相关性、有效性和实用性;过程评价;教师讲授课程的胜任能力。出现频率最低的指标包括:合作、创新以及研究的开展。此外,OECD、UNESCO、ILO、WorldBank、EuropeanUnion、EuropeanTrainingFountation(ETF)等国际组织也都各自致力于在欧洲范围或世界范围为政策分析和绩效测量从事职业教育和培训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很多组织开发了关于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评价的指标。如,ETF所开发的指标围绕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可及性、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结果、经费开支、就业趋势这四个方面展开。
需要说明的是,国际上其他国家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设计为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但各国的教育价值观以及由此决定的教育政策环境有所不同,且各国职业教育体系运行存在极大差异,不能简单的照搬他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如,美国在衡量中学后职业教育质量时,“学生升学情况”是包含在“就业情况”下的一条重要指标,这是其背后“赋予学生教育选择权”的教育价值理念的体现,也反映了其教育体系间的互通性和灵活性。但是在我国,2007年颁发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各类招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不超过当年应届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5%的比例,并纳入当年普通本科招生计划总规模……高校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计划不超过当年应届中职毕业生5%的比例,并纳入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总规模。”这样,由于国家规定了升学比例上限,各个学校间的差异将不会很大,也无太多比较的意义和价值。此外,各国不同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政策也使得很难制定出一个可以在国际间进行比较的质量评价指标。但国外“培训的可及性”、“机会平等性”等指标所体现出来的公正、平等理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四、结论和建议
篇10
关键词:隐性知识;职业教育;应用
一、隐性知识的含义和特点
对隐性知识的研究始于国外,英国皇家学会成员、国际科学哲学学会成员迈克尔?波兰尼于1958年出版的《个人知识》和1966年出版的《隐性方面》是西方学术界最早对隐性知识进行较为系统地探讨和分析的著作[1]。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2]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他说,我们能够从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张脸中认出某一个人的脸。但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却说不出我们是怎样认出这张脸的:“这类知识的大部分都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
在波兰尼之后,许多学者如哈耶克、朱克曼、斯腾伯格、石中英等人纷纷从法理学、经济学、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教育学等不同角度出发,对隐性知识做出了自己的理解和阐述。业已经形成一些共识:隐性知识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在特定情景下的、难以明确表述的知识;它的获得一般很少通过他人的帮助或者环境的支持来习得,必须通过个人亲自去体验、实践和领悟来获得;隐性知识与个人经验有很大的关系,而且它对一个人价值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具有实际的价值;隐性知识是相对的,它反映了个体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和应用它追求个人价值目标的能力等等。
按照斯滕伯格的观点,隐性知识有三个关键性的特征:隐性知识主要通过个人的经验来获得;隐性知识是程序性的,是与行动紧密联系的、关于如何去行动、以行动为导向的知识;隐性知识对个人有实际指导实践的价值。隐性知识的三个特征相互联系,只有共同具备这三个特征才是隐性知识,仅仅具有其中一个特征并不能说明那就是隐性知识。
二、隐性知识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关键部分”,是人类所有显性知识的“向导”和“主人”。隐性知识研究了隐含在人们头脑中的经验、体会、直觉、诀窍等知识的价值与转化、学习的规律,揭示出隐性知识是当今世界上个人、组织、乃至国家竞争和成功的关键。对任何一个组织,隐性知识的数量和重要性远远大于显性知识,是“知识资产的冰山下部”。
职业教育院校同样是一种组织,其竞争力同样倚重于深藏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内心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在职业教育院校自身建设中属于核心竞争力部分,职业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组织者、领导者必须充分认清这一点,加强知识管理,特别是要从制度到实施等层面大力保障隐性知识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与其作用相匹配的重要地位。
隐性知识对于职业教育系统自身来说关乎到核心竞争力,那么它在学生的知识体系当中应该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呢?或者说,在教育教学教程中应该如何处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关系呢?波兰尼在《个人知识》一书中关于聚焦感知和附带感知的区分,为我们处理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路。其理论大体如下:当人们依赖对A事物的感知来认识B事物时,人们便附带地感知到了A事物。这时,B事物作为人们认识的焦点决定了A事物的意义。作为聚焦点的B事物总是明确的;附带地感知到的A事物可能是不明确的。这两种感知是相互排斥的:当人们把注意力转到曾经是附带地感知到的A事物时,A事物就失去了以前的意义。这一理论对我们的启示意义是要求教学的焦点从知识(A)和能力(B)之间作有机的转换,才能最终达到理想的效果。也就是说,课程设置应当先以(显性)知识为聚焦感知的焦点,这时学生们附带感知的是(隐性)能力,这是第一个环节;当学生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之后,要通过实践活动把能力作为聚焦感知的焦点,学生们在运用知识处理问题的过程当中培养了能力,同时加深了对知识的附带感知,这是第二个环节。理想的过程应该是基于显性认识的第一个环节和基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第二个环节之间的反复无限循环,人们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训练可以达到完美的结合。职业教育中由于受时间、师资、软硬件设施以及与企业的双向互动程度等具体限制,如何根据具体条件做出合理的课程设置就是问题的关键了。总体说来,职业教育教学应当是基于传授显性知识的,以隐性知识为终极目标的教育过程。
三、隐性知识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当中含有大量隐性知识,它既是一个传递和掌握显性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实践活动领悟和获取必要的隐性知识或直接体验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使隐性知识显性化、符号化,从而得到检验、修正与利用的过程。“教无定法”也侧面反映出教学领域中存在着大量有效方法和尚未规范化、显性化的知识,这就是波兰尼的著名命题“我们知晓的比我们能够说出的多”在教学领域的反映。教育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远不止已经被教育专家发现、归纳和格式化的、编码为各分支的教育科学知识,更丰富的知识和才能还积聚在每一个教师的教学和教育经验中。
首先,要高度重视实践活动在培养能力、传授隐性知识中的重要作用。隐性知识的有关理论表明:实践性教学、直接经验的获取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逻辑地位。再好的讲解式教学,即便是启发式的教学,也不能代替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或亲身参与的方式来获得相应的隐性知识。德鲁克认为:“隐性知识,如某种技能,是不可用语言来解释的,它只能被演示证明它是存在的,学习这种技能的唯一方法是领悟和练习。”因此,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参与实践,要认识到在学生掌握了一定背景知识的前提下,适机把其认知焦点转变到能力上来,是非常明智的方法。也就是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种模式的有机循环,系统发挥聚焦感知和附带感知两种认识模式对同一知识类群或能力目标的认知功能,以期对同一认知目标既得到显性知识又得到隐性知识。理论上这个过程应当是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现实中也是伴随着职业生涯始终的,但学生在校时间毕竟有限,因此在这种有限的时间里把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这一无限过程中相对完整的一环展现给学生,让他们从中体会到学习的流程、目标和方法才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是指隐蔽在教材中没有直接表述出来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在掌握教材中基本的显性知识之后,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也是对他们的一种能力训练。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教材中有些名称、概念的命名本身就反映了这一事物或这一概念的某些属性,应认真挖掘这类隐性知识;从教材习题中可以挖掘出一些正文中没有出现的、而且往往是与生产、生活、社会相联系的隐性知识;表格常常列举了事物的某些性质,对于表格中的数据、性质等要善于分析和归纳,这样既能挖掘出其中的隐性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注释是为了说明、解释正文的,这里面也可以挖掘出隐性知识;插图形象直观地反映了事物的属性,起到文字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要仔细分析插图的涵义,挖掘其中的隐性知识。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具备诸如分析、概括、归纳、综合等挖掘能力。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注意传授教材中的隐性知识,训练学生对教材中隐性知识的发现和挖掘能力,而且要把隐性知识有机结合,与显性知识一道进行梳理、归类,构成知识的整体。
再次,在学校成员中实现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良性转化。这种转化既存在于教师之间,也存在于师生之间,同时还存在于教师或学生自己身上:一是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这主要指的是教师将自己的隐性知识转化到学生身上,同时也包括教师之间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除了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亲身接触来实现之外,借助信息技术建立虚拟知识社区、BLOG等,则为在更广范围内实现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创造了条件;二是要将隐性知识尽可能的转化为显性知识,因为隐性知识并不稳定,而且难以把握,只有将其显性化得到精确表述之后,才更有利于保存、交流和传播。这种转化主要发生在教师与教师之间,当然也不排除发生在师生之间。隐性知识具有高度的个人性,但并非没有显性化的可能。某些人身上的隐性知识虽然自己说不清楚,却有可能被具有同类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同行从他身上挖掘并明确表达出来,或者是在他人的帮助下本人自己把隐性知识显性化。这个转化常用的方式有类比、隐喻和假设、倾听和深度会谈等。当前的一些智能技术,如知识挖掘系统、商业智能、专家系统等,也为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提供了手段。三是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这意味着,学校里的显性知识转化为各成员的隐性知识。也就是说,知识在学校成员间传播,成员接收了这些新知识后,可以将其用到工作中去,并创造出新的隐性知识。团体工作、干中学和工作中培训等是实现显性知识隐性化的有效方法。这方面,也有一些协助工具,如电子社区、E-learning系统等。
总之,隐性知识理论的提出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对知识进行重新审视:思考隐性知识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等基本问题、探索隐性知识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等现实问题,从而达到把职业教育进一步推向前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肖广岭.隐性知识、隐性认识和科学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8):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