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的属性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2: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艺术的属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艺术的属性

篇1

在翻译的过程中,文学艺术作品的模糊性语言影响了作品翻译的效果,同时也对广大读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阅读障碍和交际障碍,使文学作品的意识能量和传播效果不能得到有效的价值认同。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模糊语言在本文由收集整理文学作品中的广泛应用,既可以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实现叙事能力的地域化转移,也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引导读者阅读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自觉地完成阅读。从实践来看,文学作品的外译受到模糊性语言的语法体系边缘控制,难以在翻译作品中还原文学作品语言的精妙,但也更加增强了模糊性语言的不可取代性。

从文学作品来看待语言模糊性的翻译,其实是要从语言的本质上去美化语言的艺术能力,在叙事过程中注重语言的张力,凸显作者对言语的驾驭能力,更为主要的是模糊性语言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占据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文学作品的翻译必须对语言叙述的歧义给予规范和控制,促进外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精神、心理以及知识体系的完全接受。以下,笔者就语言模糊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以及翻译策略提出一些必要的思考。

一、模糊性语言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和地位

模糊性语言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应用不仅是语言艺术的具体表现过程,更是语言艺术在叙事过程中的生活化状态,生态型的语言叙事脱离不开模糊性语言,生活化的语言彰显了语言能力在文学作品中应用的广阔空间,同时也完善了在文学写作中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深度融汇,所以,我们在观察模糊性语言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翻译时,必然要以传统的文本能力泛化到翻译的策略上来,一方面是为了体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衔接,另外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模糊性语言来体现文学作品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兼容了多元文化的基础上实现语言能力的再造。通过观察文学艺术作品的翻译,我们首先来审视一下模糊性语言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一些应用、地位和现状。

(一)模糊性语言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应用范畴

模糊性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比较早,起初在古典希腊语和古典拉丁语为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载体的年代,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性语言应用就形成了一定的派性,而且随着语言叙事能力的演进和文学作品的文化意识在各国文化生活中的渗透,英语、法语和德语在近代的文学作品创作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并随着欧盟文化、美洲文化以及各个区域性的文化体系的建设,文学作品中的模糊性语言的应用不仅彰显了区域文化对文学作品语言上的功能再造,同时也通过区域语言的叙事能力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文学语言能力体系。不可否认的是在文学创作中,模糊性语言的应用脱离了文学作品的鼻祖——拉丁语和希腊语的范畴,形成了区域性的语言能力,所需要的语言支撑一方面是区域性的官方语言,另外一方面是以区域性的平民用语为主。相对我国的文学作品创作来看,模糊性语言的应用从语言的类别来看,以修辞和形容居多。特别是在小说创作过程中,模糊性语言既能反映传统文化的积淀,又能通过语言的艺术魅力展现文学作品的文化意识、生活意识、生命意识和强烈的主体意识;还有就是在诗歌创作过程中,我国的诗歌语言的朦胧性和修辞性内化了文学创作的艺术内涵,在更大程度上已经完全超越了传统文学语言的修为能力。

(二)模糊性语言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功能释放

模糊性语言在文学创作中的功能是不可取代的,一方面模糊性语言具有乡土性,在文学的叙事模式中,模糊性语言对于弘扬文学的主题起到了内化和提升的作用,另外一方面模糊性语言的独特文化能力和区域性结构展现出了文学语言的多元互动。特别强调的功能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模糊性语言的不规范性和不确定性,真实地展现了生活场景,让更多的作者丰富的抒放生活情结,让更多的读者在阅读行为中进行情感体验;其次,模糊性语言“有别于精确语言的作用和特点,它给人们带来感受和认识上的多样性、灵活性,它是精确语言无法替代的”:模糊性和精确性是语言的两个基本属性的范畴,当某个符号和符号使用者所指的对象有不确定的关系时,语言就会表现出模糊性。如“高”、“低”等表示抽象概念的词就不容易给人清晰的印象,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可以说“刘翔很高”,也可以说“东方明珠电视塔很高”,但“刘翔”相对于“东方明珠电视塔”却是非常渺小的。第三,模糊性语言的量性标准,比如说“多少”和“长短(时间)”相对于具体量化的标准来说,模糊性语言的表达就比量化的词汇更加幽默或者更加生活化一些;第四,模糊性语言是对客观事物评价的外延,通常我们在文学作品中形容“美丑”、“高矮”、“胖瘦”的时候,采用生活化的语言或者是贴近生活化的模糊语言,那么其释放出来的功能则有助于读者对事物本质的根本认知;第五,模糊性语言的约定成俗性,我们常说到的“估摸”、“大约”、“月头”和“黄昏”它是大众口中的俗语,那么在文学作品中的功能就能反映出作家的乡土气息和区域意识,更有助于文学作品在本土的认知和接受。

(三)文学艺术作品中模糊性语言的多元化状态

模糊性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是多元化的,它所呈现出来的不确定性也是多方面的。“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把文本中的不确定性空白视为一种‘召唤结构’,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读者的形象思维能力,概念外延没有明确界限的模糊语言留有想象的弹性空间,能创造美的意境,传达诗的意象。”这是模糊性语言多元结构的一个侧面;其次是模糊性语言的边缘性,在文学作品中看到的模糊性语言的应用,它的边缘性一方面证实了作家的创作情感体验,另一方面在针对事物的本质描写中辅助创作艺术结构的形成,在文学作品中具有“软化”的作用;再有,模糊性语言的文化承载能力,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文化意识的自觉载体,显然,在创作的过程中,对于生活的印象,对于生活的感悟本身所具备的不确定性淡化了文学语言的刚性,在忽略了语言的正统性的同时,文学创作也就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状态,诸如眼下流行的网络文学,其中的网络用语则更加深层次刻画了模糊语言的应用状态。

(四)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模糊性语言策略局限性

文学作品的外译是语言、文学使命、文学主题宣扬的主要途径。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由于受到模糊语言的不确定因素影响,文学作品的翻译收到了很大的局限:首先,汉语与外语的语法布置的不协调,会造成模糊性语言的词性不准确,定语、宾语和主语的所处位置不同会造成翻译过程中的颠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文学作品良好的传播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其次,模糊性语言是汉语创作中的生活化用语,而在翻译过程中,生活化用语不仅没有准确的翻译词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不同语法的修辞和结构安排都可能形成翻译过程中的“死角”;再有,模糊性语言没有量化的标准,随意性强,而翻译过程中外语对翻译基础语言的精确性是有严格要求的,比如我们说的“一会儿”和英语的“for a while ”就存在着量化不协调的关系;再比如“黄昏”和“the evening”,根据语法的定义来看,两词之间的互译就存在明显的歧义。

二、模糊性语言在文学艺术作品翻译中的多元化

模糊性语言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所变现出来的多元化是具有一定原则的,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不是彼此服从的关系,而是相互协调的关系。以下,笔者就模糊性语言的多元化原则做一些简单的分析。

(一)意识升华

在翻译作品的过程中,准确地传达文学作品的信息,本身就是文学作品的意识宣扬,而翻译过程中出现对语言的理解不力的现象则可能造成对文学作品主题的意识升华的削弱。“文学语言是一种模糊语言,其模糊性特征表现为:用词的模糊,句意的模糊,主旨的模糊。文学语言的模糊化是作家语言艺术处理的结果 ,其手法是对生活话语的陌生化,它是创造主体的一种深层无意识积淀的升华与再现。”[1]鉴于此,在翻译中,外译者是无法通过语言的本身去理解汉语对外语的影响和能力控制的,只能通过更加异化的模糊效果去美化语言的叙事,而不可能达到还原,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语言艺术对文学作品翻译的贡献,也在更大程度上制约了文学作品的主体意识。

(二)沟通障碍

对文学作品的翻译是文化沟通、人际沟通的重要体现。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分别属于两个语种的范畴,那么在语种的体系下,又分别属于语言能力的差异化属性,因此在翻译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沟通的障碍。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体现在语言的各个方面,包括语音、语法、语义和语用模糊。语言哲学家们指出语言的模糊性并不是无足轻重、制造交际障碍的因素,相反,它保证了交际的有效进行。”[2]既然如此,进行有效沟通的首要条件就是针对性地翻译文学作品,在翻译过程中关注模糊性语言的应用和互译,还要在多个范围内去构建语言体系的相互调整和控制。

(三)美学接受

文学服务于生活,文学的功能是宣扬美、传播美,成就美对生活无处不在的影响,即使是悲剧的文学作品它所宣泄的主题思想也是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肯定和认同。语言的模糊性不是为了淡化这一主题,而是为了更加丰富这一主题。恰恰是人们对美的感悟不同和认识的差异,成就了模糊性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广泛应用,在刺激人们丰富想象力的同时,模糊性语言以独特的方式传播美的价值体系也是文学作品外译的思想精髓。文学作品中的叙事描写运用模糊性语言是比较多的,特别是在叙述目标感知能力渐弱的情况下,对于文学作品的意识宣传要从不同读者的角度出发,同时还要顾虑到读者的知识层面、读者的心理感受能力以及读者的阅读习惯。所以,在文学作品翻译中,不仅要构建语言的选择范围体系,还要关注读者可能产生的心理感受并加以补充。这样才能促使文学作品的翻译更加传达美的感受,同时宣扬文学作品本身的主题。

(四)信息传达

定语、宾语、量词在翻译中的精确性不能满足读者在阅读外文作品过程中的阅读需求,继而也就不可能满足文学作品的信息传达。模糊性语言的应用就是要立足这个层面去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而不是机械地运用来增强沟通的难度。语言概念在信息传达的概念中要把丢弃的东西重新补全,才是真实的。也就是说,语言把模糊性变成清晰性,所以理解语言要模糊性理解,才能还原模糊性的真实。传统的理解和文学作品外译中语言是被大概那样指定的东西,而不是一丝不苟的东西,语言在人类对意识保持固定时,仅是模糊的刻痕,而不要理解为清晰的刻痕。在信息传达的范畴语言是一种指令的东西,是模糊性的指令,而不是清晰性的指令,更不能偏执语言本身。就像语言是为了看天上的月亮,而不是为了看夜空里的星星。这样的信息传达也就比较明确而且有指向,从而更加突出了文学作品的主题意识。

三、模糊性语言在文学艺术作品外译的翻译策略

“模糊语言是自然语言的一种必然属性,它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模糊性缘于对客观事物本身的模糊性和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确定性。”[3]但是反过来看,模糊性语言是加深读者对文学作品理解的必需元素,因此,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讲究策略,更要注重语言与叙事之间的逻辑关系。顾名思义,翻译是在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交流的信息传达手段,面对两种不同的语种,译者首先需要具备的是对两种语言能进行成功沟通的信息传达能力和知识储备,其次需要译者遵循两个语种之间语言叙事的规律和逻辑,如何实现文本的信息转换和信息传达不单单是照搬,而是需要在语言的修为能力上有所提升,最终促进文学作品有目标的交流和弘扬。因此,模糊性语言在文学艺术作品的翻译中可以采用三种策略,即:以精确对模糊,以模糊对模糊和以模糊对精确。

(一)以精确对模糊

模糊性是各种自然语言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就决定了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单词在一种语言中是精确的,那么在这种条件反射下,另外一种语言中的相对应的词则是模糊的,那么我们就能采用以精确对应模糊。例如“they locked the barn door after the horse was stolen.” 把这句话翻译就要灵活,不是“马被盗走后锁起马棚”,而是可以借用“亡羊补牢”。换言之,对事物的整体概括而进行翻译的首要条件就要把握事物的规律和逻辑关系,要切实联系到作家的写作意图和信息传达的驱动因素,而不能单纯去从语法上去进行提炼和概括。在这样的翻译文本中,译者必须要应用以精确应对模糊,有意识地运用与之关联的模糊思维形式去翻译。

(二)以模糊应对模糊

在翻译模糊性语言时,在另一种语言中会存在相对应的模糊词。那么,我们可以采用以模糊对模糊的翻译策略来应对。以下选自王佐良所译《思考与试笔》 中的一句:

“complaint is the largest tribute heaven receives, and the sincerest part of our devotion.”

“怨言是上天得自我们的最大贡物,也是我们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

将文中的模糊词“largest”和“sincerest” 译作 “最大”and “最真诚”恐怕是再适切也不过的了。根据惯例来讲,模糊语言的翻译中,以模糊对模糊的策略最常用、最省力。但在有些情况下,由于模糊词与其邻词缺乏清晰的边缘,导致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会用目标语中的另一种表达来翻译源语言中的模糊词。

两者的模糊性首先是加深了文学作品在两种语言之间的互动和协调,其次是两种语言的模糊性可以再角色互换的层面诱导读者的阅读兴趣,加快阅读的速度,满足读者的需求。

(三)以模糊应对精确

文学作品的翻译往往需要用外语的模糊性语言来应对汉语的精确语言。因为两种语言的精确性所表达的效果都不尽相同,为了使信息传达更加生动,而且相互形成对等,那么模糊应对精确则需要在理解了作家的创作语境和创作心理下进行互译。

本文指出文学翻译应当恰当地再现原文的模糊性,一方面要注重模糊性语言的审美观念和语言价值观念,另一方面,模糊性语言决定了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无论如何,针对模糊性语言的文学作品翻译必须建立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同时还要注重作家的创作环境、创作感受以及作家的乡土语言和对目标语言的认知体系构建,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跨文化的差异观念和思想价值的对等也是翻译作品所必须注意的原则。

篇2

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有诸多方面的相似性,例如:作品中对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把握、对表现内容进行意境的塑造以及想象空间的展开、作品中通常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精神内涵等等。

(一)节奏感和韵律感

节奏感和韵律感,共同存在于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中。音乐被称为声音的艺术,也被称为时间的艺术和情感的艺术。声音,是音乐的特质。音乐艺术以时间为载体,以节奏为基础,音高的变化为律动,旋律为主要的表现方式来塑造音乐形象。在音乐进行中,节奏与旋律成为音乐表现的核心,对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就是由两个节奏和旋律感不同的结构因素组成。第一主题是短暂、急促的节奏和音调,象征着不向命运低头的英雄性格。第二主题虽然由第一主题引申而来,但旋律悠长抒情,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在对立的因素中展开和发展,使音乐具有更鲜明的特点。

文学作品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则是通过语言的手段来表达。尽管这种语言是通过文字记录而成,但它同时也是可以朗读的,可以运用有声的语言完成对一部文学作品的欣赏,民间口头文学就是最好的例子。对文字的运用,字句的长短,造成不同的节奏感。叙述方式的运用,修辞方法的选择,采用特定的叙述方式,使作品具有独特的韵律感,也是文学作品的主要特征之一。诗歌的风格尤为突出。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借由诗句的长短变化,朗诵时节奏、断句的处理,经由听觉抵达听者的内心,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韵律感油然而生,并由此产生的特定艺术氛围。

(二)意境塑造与想象空间

无论是音乐艺术还是文学艺术,对作品的意境塑造以及想象空间的展开,都有着相同的要求。音乐艺术作为时间的艺术,它以流动的旋律,架构于特定的曲式结构,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段呈现。正如叔本华所说:音乐是活的时间,音乐所揭示的正是那个“由生命活动本身标示的时间。这个时间便是音乐的首要或基本的幻象;而这一切活动都是以一个有机体的生命结构所具有的逻辑式样进行的”。在特定的音乐结构里感知音乐的同时,在流动的音符中感知音乐所指向、塑造的艺术形象和情感的体验,这种体验开启我们的想象空间,把瞬间的音乐体验转化为情感的体验和对情感的想象,从而与音乐产生共鸣。

文学艺术中,也存在着时间性。例如诗歌、散文、戏剧、小说在作品结构上,以及他们的内容表现形式上存在的张力、矛盾的冲突、解决等等,决定了文学艺术的时间性。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在或长或短的时间里,由作品的客观表达方式唤起我们对作品意境的想象,进入一个由作者构建而成、由读者自己去体会的巨大的想象空间,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刻的情感体验。

(三)优秀的音乐作品和文学作品,都具有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内涵

情感与内涵,是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表现的主要内容,也是它们演绎的最终目的。正如康斯坦丁诺夫所说:“感情的方面进入所有艺术作品的内容,无一例外,它不仅是内容必备的,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们通过各自特有的表现方式和不同的艺术载体,既表达感情,又传达感情。文学与音乐,它们的作品无一例外的渗透着感情内容。一部小说当中,无论是描写、叙述还是对论,都带着不同程度的感情内容,诗歌中的每一句都是感情的抒发。音乐则与感情的联系更为密切,人们往往把音乐作为感情的艺术。

当感情在作品中展开、呈现、深入,才使作品具有灵魂,表现出丰厚的含义和深刻的内涵。尽管文学与音乐,它们的表现手段和方法不同,但最终的目的却是相同的。在这一点上,它们有着惊人的一致性。

二、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的相异性

虽然音乐作品和文学作品在节奏感和韵律感,对作品的意境的塑造以及想象空间的展开,以及作品都具有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内涵等诸多的方面有着相似性,但是这两种艺术之间还是有很多相异之处。

(一)音乐和文学的艺术表达方式不一样

中国古代名著《乐记》中,就有关于诗与歌的论述,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由此可见音乐与文学的差异。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也曾指出,诗借“语言”来表达,“留给我们某些从事思想的东西”;而音乐“通过感觉来诉说”,它比诗“更丰富多彩地激动我们的心境”。当代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莫.卡冈则认为:文学是“思想的直接表现和感情的间接体现”,音乐则是“感情的直接体现和思想的间接体现”。凡此种种论述,使我们认识到音乐与文学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音乐被称为“流动的建筑”。虽然音乐由乐谱记录,以一定的曲式结构创作完成,但所有的旋律都是稍纵即逝的音响,在非可视性的状态中进行。音乐中的每一个声音都没有被赋予具体的概念和明确的含义。它以声波的形态,在不间断的运动中营造出情绪的氛围和音响的声势,从而产生具有吸引力和渗透力的情感内涵,使听者不由自主的与它产生共鸣。而声波所体现出来的音调的高低与轻重;音频的急缓与疏密;音量的强弱与大小;音质的粗细与刚柔等等,所有这些付诸于我们的听觉,经由听觉进入我们的心灵,以此完成音乐对事物的表达。

文学与音乐不同,它有良好的可视性。文学作品以文字的形式存在。人们阅读文学作品,体会文字,词汇,语句中所包含的精确含义。通过例如小说情节的叙述,或是诗歌音调的抑扬顿挫,或戏剧中的矛盾、冲突、解决等等来使人追寻到隐藏于文字之后的情感所在,深刻的思想和充满想象的,把客观的文字化为主观的情感体会。

(二)思维方式不同

音乐艺术是感性思维,而文学艺术是理性思维。由于音乐的非语义性的特点,我们在欣赏音乐时更多依靠的是对声音的感觉和判断能力。在音乐里我们体会的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感情,它是模糊的、非具象的,并以情感经历作为想象的前提。这种想象所体现出的具象的感受,也是因人而异的。例如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就曾经说过,欣赏《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应该跪着欣赏。缘于这首乐曲,使他感受到中国民间音乐的纯粹、博大、精深,同时,也传达出他对中国民间音乐尊崇、喜爱的个人感叹!

文学艺术的语言,具有精确的语义性。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文字语言提供给我们精确的含义,依靠文字构建的理性思维达到解读作品的目的。阅读的过程,其实是作者提供理性思维的叙述空间,由读者跟随文字语言的思维产生想象、联想和情感的体验过程。这个过程是具象的,是语言思维和文字思维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关联性

音乐与文学的关系历来非常密切,研究音乐史假如不熟悉文学史是绝对不行的,文学史中也有不少与音乐有关的现象。文学思潮与音乐思潮相互渗透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其中最突出的是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思潮对音乐的影响。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当时的文学思潮有十分密切的联系。音乐与文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两种艺术真正意义上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以文学作品为题材进行音乐创作,就是最为常见的方式,尤其以艺术歌曲和歌剧最为突出。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数不胜数,例如门德尔松的艺术歌曲《乘着歌声的翅膀》,是以著名诗人海涅的一首抒情诗为基础创作而成;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是根据小仲马的同名悲剧改编而成;比才的歌剧《卡门》,以梅里美的同名小说为蓝本进行创作;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被柴可夫斯基以此为素材创作出了同名交响幻想曲;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创作的管弦乐曲《天方夜谭》,取材于阿拉伯民间故事等等。音乐吸取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戏剧成分、矛盾冲突、情节发展,作为音乐构思的基本线索,并且从文学作品中凝练出特定的精神气质作为音乐构思的基础。

在音乐与文学相互渗透、融合的过程中,文学为我们展开了理性、客观的过程,音乐则向我们开启感性、主观的世界。当客观世界的人与社会和自然在我们面前展现,以音乐来展示人的内心情感和体验时,音乐的想象和联想能力激发了我们对于客观主体所表现的喜怒哀乐,并投影在我们的内心世界。这时,我们能解读非语义性的音乐里流动着故事性、叙述性的元素,也能够感受音乐里矛盾、戏剧性的冲突。当音乐与文学产生高契合度的联动,我们就可以在音乐里体会文学艺术的理性、客观的描述;也可以在文学里想象感性、主观的情感体验。例如,舒伯特根据歌德的同名叙事诗创作的艺术歌曲《魔王》,歌曲保持了诗歌中叙述者、父亲、儿子、魔王这四个角色,运用不同的旋律、音色、节奏、和声等分别代表各自不同的音乐形象。当我们欣赏这首歌曲时,对比歌德的诗歌,我们会发现,歌曲和诗歌里对情感的展开是完全同步的,使抽象的音乐和形象的诗歌在内容的演绎上达到高度的契合。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性;创造性;表演性;审美性;情趣性

教育教学是艺术,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依赖更多的是人的情感、兴趣、需要和价值。教育教学应该讲究艺术,而语文教学更应该讲究其艺术性。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而且要调动学生各方面的内在因素,让学生能够自觉地使用所学的知识去探索、发现和创造,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工具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乐教乐学”这一原则。既要教会学生“学会”知识,又要教学生“会学”知识,也就是教学生学会一种正确的能够很好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的学习方法。为此语文教师必须不断钻研教材,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努力寻找最灵活、最细致、最可行、最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去教学生,让语文教学更富有艺术性,让我们熟练而富有情感地驾驭和营造轻松愉快的教育教学情景,使学生的认知、情感、个性及技能等和谐升华。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我认为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感性

教学艺术是运用情感,饱含热情,以情感人,激起共鸣。情感,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标。无情不能成艺术,之所以教学艺术能够活化知识,陶冶性格,能化险为夷、变尴尬为欢乐;能在艰涩中求得简明,在艰难中突得窍门,就在于教师和学生充满了情感,并且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融洽和谐、有利发展的情感气氛。师生热情、乐观、、合作,总比冷漠、忧郁、不和谐情况下教学效果好得多。学生的情感是丰富的,在教师富有情感的教学刺激带动下,会很快激活起来,活跃起来,形成热烈的课堂气氛,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

2.创造性

语文教学切忌单调的“照本宣科”,提倡艺术的创造性。教师要精心地、创造性地选择教学方法,注重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技巧的灵活运用,只有这样,语文教学的艺术性之花才会开得鲜艳无比,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才会真正的提高。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提出了一个题目给学生然后不管学生对题目理解与否,便让学生埋头作文;或者教师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一番,做一些框框套套给学生套上,便让学生去作文,结果是学生的作文水平老是提不高,导致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讲作文,原因是教师没有认真地指导学生去观察思考而致“无话可说”,就算有话可说也只是说一些“框框套套”里的枯燥无味的话。而一位教师充满创造性的作文课却给我们许多启示。那是一堂公开课,上课铃已响,听课的教师早已在教室里坐齐,然而上课教师却还没有到,学生们皆侧目扭头,焦急万分地等待,听课教师也感到十分奇怪。十分钟后,上课教师才大步走进教室,微笑着对学生说:“对不起,我迟到了,今天这堂课请大家写一段你们的心理活动,题目就是《当老师迟到十分钟之时》”然后老师便让学生立即作文。结果全班作文成绩较好,言之有物,细致入微,合情合理,把各自的心理活动写得跌宕起伏而又有条不紊。这便是创造性教学开出的灿烂花朵。

3.表演性

这是指教师教学中表演的艺术性。教师要能够把三尺讲台当做必表演的舞台,不断创设情境,把知识融入到各种体态,各种眼神,各种手势,各种语调,乃至一颦一笑、一喜一怒、一哀一乐。像相声小品演员一样艺术地加以表现,让学生从表演的精彩细节中获取知识,悟出道理,提高能力。如教师在教学《看戏》一文,先绘声绘色地用精彩的语言描述天气的闷热,看戏人如海水般涌动的情景,当讲到演员们踩着节拍走上舞台,梅兰芳出场唱戏的细节时,教师便清了清喉咙,轻轻甩动衣袖,踩着舞步,模仿梅兰芳唱了一段京戏,学生们便被吸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接着教师讲道:“梅兰芳大师唱的戏比我唱的好千倍,他的歌声清纯圆润,歌词像珠子似的从他的一颦一笑中,从他优雅的水袖中,从他婀娜多姿的身段中、一粒一粒滚落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尽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时,教师就在这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引导学生学会去领会梅兰芳歌声的柔和与铿锵。在这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演员的“角色”进入到导演的“角色”,指导学生去表演,在表演中去感悟知识,获取知识。当然,有的课文不便发挥表演性,但是教师可以当好“导演”,用不同的语调,不同的感彩创设情境,去暗示、启发、诱导学生获取知识。

4.审美性

教育教学艺术的美表现在教学设计的美,教学过程的美,教育语言的美,教态的美,板书的美,教学情景的美等等方面。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流畅自然,环环相扣,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师生情感密切交流,不时共振共鸣。美在本质上是自由的、和谐的,教学艺术使师生摆脱了功利、理性的约束,进入了自由和谐的审美过程。审美往往是从形式入手的,所以教学艺术具有形象特征。形象的语言,形象的动作,绘画、电视、多媒体的运用,是教学审美必须借助和依赖的手段,也是教学艺术必然的形式。

教学艺术总是在欢乐中给人以启示和教育,寓教于乐。成功的教学必须是美的教学。语文教学比其他学科的教学更注重审美性。要求教师用美的观念、情趣、语言、行为、教态、板书、教学情景等去调动学生对美的感知、理解和注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审美包括:语言美、仪态美、创造美、科学美、艺术美。这就要求教师要为美而教,学生为美而学。教师的语言要准确清新、幽默诙谐,具有人情味;仪态整洁而端庄大方。多角度创设情境,科学性艺术性地传授知识。

5.情趣性

教学的整个过程不能平淡单调,味同嚼蜡,而要如嚼橄榄,回味无穷。教师要用思维的逻辑力量去吸引学生,用强烈的情感去感化学生,用幽默诙谐而哲理闪烁的语言去启迪学生,用充满机智而结构严谨的方法去征服学生,用高尚的情操优秀的品质去陶冶学生。教师的教育有时如清风拂面,有时如薄雾绕山,有时如江海波澜,有时如山涧泉水。或优美,或朦胧,或壮美,或清新,都会让人心旷神怡,怡然自得。

语文教学中的情趣性就是教师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充满情感的环境中愉悦地获取知识,它要求教师授课时情绪饱满,讲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融入对学生的关心、教导和期望之中,充满着对学生的高度尊重与信赖。讲到动情之处,情绪高涨、慷慨激昂、滔滔不绝、扣人心弦,激荡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引导学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师生之间在相互理解沟通的前提下,共同营造出一种渴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烈气氛,教师往往要能妙手回春,把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具有神秘的趣味性和强大的吸引力,是学生不知不觉地汲取了知识,又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人格和情操。所以,教学过程中的情趣性最能体现出“乐教乐学”的艺术性。

篇4

1 提问要有目的性

课堂上我们设计问题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可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听到“对不对”、“是不是”、“会不会”、“这是不是一次函数呀”、“是不是应当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呀”等等这样习惯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毫无思考价值,使得课堂表面上看起来气氛异常的活跃,师生互动异常的激烈,但是细想在这热闹的背后,究竟有多少学生真正掌握了知识和方法。所以课堂提问一定要有目的性,一定要明确每个问题设计的意图,一定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能积极地调动学生的思维。否则,长此以往,学生将对教师有一定的依赖性,课堂上懒于动脑,不愿动脑。

2 提问要有激励性

高效课堂提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那么课堂就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教师的提问就应当尽可能的创设一种真实的、具有挑战性和激励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觉得这个问题有思考的价值,有思考的意义,让学生愿意去思考。例如,在讲授有理数的乘方前,教师把厚度为0.01毫米的薄纸演示对折,然后问:“请同学们估计,若对折32次后,将有多厚?”学生有的说:“电线杆那么高”,“五层楼那么高”……最后教师指出:“比世界最高峰――珠穆郎玛峰还高得多!”学生不信,教师及时提出:“如果利用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有理数的乘方,你会很快算出结果的。”这时学生流露出迫切的求知欲望,使问题产生了一种余味无穷的吸引,学生愿学,自然的引入了本堂课的学习。

3 提问要有梯度性

如果说课堂如同一个舞台,课堂教学如同一场戏剧,那么舞台中的戏剧演出就必须要有。怎样才能达到?除了课堂教学本身的内容决定外,更多地就在于我们的精心设计,用问题把教学的内容推向,把学生的情绪引向。好的课堂提问应当是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这些问题,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环环相扣,步步推进,由浅入深,由简到难,使学生能体验层层突破的喜悦感,使师生情感达到共鸣。

4 提问要有开放性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沿阵地,更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场所。要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真正的高效课堂,教师的提问应具备创造性和开放性,无论是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教师的提问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会对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满堂问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本质上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果用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用只有惟一答案的问题领着学生朝同一方向迈进,学生就没有了自我,没有了自己的方向。例如: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之后,教师提问:平行四边形的三要素,边、角、对角线具备了什么条件,它就可以转化为菱形、矩形或者正方形?这样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使学生好奇地,迫切地想要去探索。这样不仅复习了这几种特殊的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关系,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主要的是使学生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5 提问要灵活新颖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同样一个问题,提出时平平淡淡,既不新颖又不奇特,而是“老调重弹”,那么学生就不可能被吸引。相反,如果变换一下提问的角度,变换一下提问的语言,使学生有新奇之感,那么他们就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6 提问要有空间

高效课堂课堂不仅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更关注学生怎样学习,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提问这一教学要素中来。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在课堂提问中,我们更应注意给问题留有一定的空间,给学生留下充分的“自由度”,要让学生有问题可问。在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及时、正面地给予引导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允许学生答错,允许小组同学补充回答。坚决摒弃无思维价值的问题和简单否定、不作评价的互动方式,特别要关注学困生的自尊和心理认知。同时要把握问题的难度,要使学生跳一跳,便能摘到“桃子”。使学生有热情来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

7 提问要有示范性

要使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宰者,就要善于向教师提问,而要使学生善于提问,教师就要为学生做好如何提问的示范。如:“这个问题的方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解题关键是什么?”而不仅仅只是问:“这个题目怎么做?”并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在自己思考后还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寻找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

总之,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很多,有待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探讨、运用,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做有心人,将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只有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学生才会有“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1.083

现代课堂与传统的课堂不同,单纯的知识传授已经难以适应现代课堂的要求。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艺术性”这一名词原本并不运用于课堂教学,近年来,大力倡导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可见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比较单调,以语文知识的传授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更有效地调动小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被提上了日程。笔者有多年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经验,根据实际的调查研究发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性”的途径有很多种,本文据此展开论述。

一、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小学生活泼可爱,天真无邪,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使学生的天性与语文学习的规律得到有效结合,那么将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自律性差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小学生的注意力紧紧的锁定在课堂教学中,那么,小学生的注意力很可能会分散。为了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提高听课效率,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教学艺术性的提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性的基础,教师发挥其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能够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为课堂教学创造有利的环境,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充分发挥其教学的艺术。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性要以学生为出发点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艺术性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以提升。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并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应该是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并且这种互动要以小学生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因为只有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式才真正具有艺术性。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性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根据小学生独有的个性特点,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小学生爱上语文学习。

三、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应用

语文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结果,博大精深。小学语文虽然传授给学生的都是基础性的知识,但是小学语文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只有打好了地基,才能构建出语文知识的高楼大厦,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不可忽视,应该引起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广泛关注。

就课堂教学方式而言,怎样才能通过教学方式的有效应用来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呢?实际上,每一种教学方式都是通过广大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归纳总结得出的,只要运用于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环境,都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想要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就需要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做到以下几点:

1.努力掌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很多传统的教学方式还存在其可取之处,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正确地对待传统的教学方式。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出现了大量的新的教学方式,面对大量的新的教学方式,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耐心的学习,使自身的素质不断得以提升,与时俱进。教师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应该掌握大量的教学方式,使知识能够更加有效地传递。

2.在实践中对教学方式进行灵活运用。

掌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只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性的第一步,能否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对其进行灵活的运用,才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性的关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千变万化,没有定律,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通用的,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变化了的教学环境对教学方式进行灵活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新鲜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不断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广大教师因时制宜,灵活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有些老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游戏教学法,课堂很热闹,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小学生变得异常兴奋,但是,游戏结束,并没有能够有效地引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思考,学生做的游戏没有起到指导与教育小学生的目的,这就说明老师并没有真正了解设置课堂游戏的目的,只是贪图片面的热闹。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地反思,真正掌握每一种课堂教学方式的内涵。

四、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核心

篇6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229-02

问题教学法是指把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有效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过程,通过问题的发现、思考、理解这三个过程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通过有效的问题呈现,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从教学目标出发来设置问题,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和境界。教学内容的增删,教学方法的设计等教学活动都应始终如一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问题教学。例如:学习“分式基本性质”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导入新课。

1.分式■与■相等吗?

2.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3.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对于一个分数■,下列式子成立吗?为什么?(1)■=■;(2)■=■(只有当c≠0时才成立)。

4.分式的基本性质你能归纳出来吗?提出以上问题帮助了学生分析、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

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置问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是对信息的加工过程,认知发展具有渐进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主体不断的自我调节过程而实现的。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在认知发展上处于各种认知过程都在发展而又发展得不完善的状态中,因此,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创设适合的问题,精心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逐步理解,循序渐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和释疑明理的目的。

如:在“完全平方公式”的教学中,设计如下问题:

1.计算下列各题:

(1)(a+1)2= (2)(a-1)2=

(3)(2a+3)2= (4)(2a-3)2=

2.想一想:通过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3.你怎样验证这个规律的呢?

总结归纳得出平方差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

4.想一想:怎样用课本P154图15.2-2及15.2-3中面积的几何意义来验证完全平方公式?

本例运用特殊到一般的教学方法,先计算最简单的完全平方式,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然后逐步过渡到一般的完全平方式,再让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完全平方公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代数与几何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的认知。

三、从实际生活出发来设置问题,使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实际问题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来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例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中,设计如下问题:给你一张等腰直角三角尺和一条线绳,线绳的一端系着一个铅锤。①你能用这些工具检测出你坐的桌面是否水平吗?②如图1,线绳的另一端栓在等腰直角三角尺斜边的中点,把三角尺的斜边贴在桌面的下边,当线绳经过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时,桌面是水平的,为什么?③桌面不是水平时,线绳经过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吗?本例通过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从而加深了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理解。

四、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来分层设置问题,使学生更好地获得数学知识

多元智能理论框架的中心就是认识、尊重和充分利用个体智能差异。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人而异,设计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各类学生都能积极思考,真正参与课堂学习,人人有所收获。例如,在“一次函数”的教学中,在学习待定系数法时,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设计成有梯度的数学问题,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问题1.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3,-5)和(2,5)两点,(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画出函数的图象。问题2.如图2.根据函数的图象,求出函数的解析式。问题3.图2中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求AOB的面积。问题4.你能在线段AB上找到横坐标是0.5的点吗?横坐标是-2的点呢?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出有层次、梯度的数学问题,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在揭示知识的过程中设置问题,培养学生的能力

数学课堂必须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分析、抽象、概括等过程中来,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例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我设计出如下问题:

1.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搭2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搭3个呢?

2.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

3.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4.如果我要搭n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怎么得到的?

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经历了“搭n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根火柴棒”这一规律的探索过程,认识到用字母可以表示数,了解到为什么要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从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纽带来组织教学过程,把问题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样就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构建创新素质。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郭要红.数学教学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

篇7

批改作文是需要教师写上评语的,评语是否具有艺术性将直接影响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重视作文批改中的评语。我认为,给学生作文写评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考虑:

一、写出读者的感受,让评语走近学生

关注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一切教育之源。语文教师看学生作文,首先是一个读者,是学生作品的分享者,其次才是知识、技能方面的指导者。以读者的眼睛去看,就会获得前所未有的感受,写评语便是平等的交流,是跟学生的一种纸上谈心。老师在评语中真实地谈自己的感受,会让学生动情,在情感交流的基础上作一番指导也好,提出修改建议也好,学生容易接受,就不认为老师是在评头论足地指指点点,而是一个被习作打动了心扉的读者,一个真诚而善良的人。我班一名同学在自己的习作《陪伴孤独的外婆》一文中主要写道:外婆一个人住,十分孤独;放寒假了,我去陪伴孤独的外婆;在共同生活的日子里,外婆喜形于色;要开学了,我离开时,外婆潸然泪下。整篇习作线索清晰,条理分明,内容丰富,我写下了如下评语:本文介绍了一件颇为感人的事情,反映了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那些曾为社会做出过贡献的人,如今由谁去过问、由谁去关心?我读了这篇习作,既受到了教育又引起了反省:我善待那些人了吗?我为他们做了些什么?

其实,在给学生批作文时,我们老师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目中无人”,易把自己看作是高高在上的指导者、评价者。学生习作,固然需要知识、需要技能,但是更离不开人,离不开学生美的心灵、真的叙述、善的议论,这些既是学生为人的基础,更是学生习作的目的。为了“人”的发展,一个平等的交流氛围和空间至关重要。可惜,很多语文教师对此视而不见,往往以“选材真实,语言具体,条理清晰”等批语来评价学生作文,着眼于技巧,着力于知识,却忘记了作文的人,没有从读者的角度来关注习作中的“人性”。

二、教育要做到无痕,让评语走进学生心灵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在你教育时,学生感觉不到你在教育。在作文批语中,有时教师尽管只是短短的一句话,或许就是点睛之笔,是爱的教育的自然流淌。

上海语文特级教师贾志敏在这一方面很有研究。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了篇习作《粮仓历险记》,大体内容是这样的:一个暑假,小作者随爸爸一起“经商”。爸爸贩粮,租了人家的二层楼房,底层存粮,上层住人。自己阅历浅,经验少,不知天高地厚,加上贪玩成性,竟然为了消暑,躺在粮仓的米袋上乘凉。殊不知,灾祸正一步步向自己逼近。松动的两袋大米从顶层滑了下来,把自己压得不能动弹,怎么挣扎也无济于事。叫爹不应,叫娘不语,这下可惨了。幸好他急中生智,击碎窗户玻璃,用碎片划破米袋,米流了一地,终于得救。贾老师在评语中写道:“你把粮仓历险这一经历写得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吃一堑,长一智’,不仅淘气,更是聪明,你看,你写出的文章还很有灵气呢!愿你,也愿所有的小朋友,要懂得生命的价值,掌握自我保护的法儿。”贾老师的这最后一句确实是点睛之笔。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的一种练习,更是学生学会做人的一份记录。给学生的习作评语,我们要努力创设一种温和的犹如春风般的教育氛围,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赞扬,把批评建议等蕴含在一句话中。在心灵的对话中,学生的大脑会思考,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采用精美的语言,让评语为学生示范

篇8

关键词: 艺术高中语文教学 激发兴趣 绿色课堂 课外拓展

现代汉语词典对“幸福”的定义为:①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②(生活、境遇)称心如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首先,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教育学方面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的欢乐和幸福。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的重要阶段,接受美好的教育意味着一生的幸福。教育应当包含幸福。科学的教育,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学生的幸福;科学的教育,其内容和过程应该能够激起学生的幸福感受,让学生感到满足和兴奋。

艺术高中学生除了学习文化科目外,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专业内容,时间紧张。经过中考的拼搏后,在高一时出现不同程度的松懈,高一艺术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对高中语文学习不适应,内容多,时间紧;高二学年,艺术学生要通过所有学业水平科目测试;高三学年,艺术学生要通过专业高考和文化科目(语文、数学、英语)高考,艺术学生专业不同,高考文化要求不同,艺术生的高考文化要求逐年提高。面对基础薄弱及高考压力,既要避免艺术学生过早“高三化”和过度“理科化”,又要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寻找艺术生语文学习的幸福,非常有必要。

一、寻找幸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喜欢语文,享受语文。

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识,懂得它的人赶不上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赶不上醉心于它、以它为乐的人。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和内在力量,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促使他们增强学习情绪和克服困难的意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课前5分钟导入,激发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

高一学生有一个初高中衔接的过程,要结合高中学习内容和要求,利用课前5分钟,加强引导。每堂语文课安排1名学生上台演讲,分别有美文推荐、名人介绍、古诗欣赏、成语推荐、名著欣赏等项目。学生课后认真查阅资料,精心准备,不少学生说:“我站在讲台上发言不像以前那么紧张了,而且我还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

2.创建班级文化,激发学生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

利用黑板报、教室内墙布置班级文化;利用课间时间,创建班级文化;学生根据每课介绍的内容,自己编写班级语文报;建立班级QQ群,利用网络,消息,相互讨论,相互学习,增强班级凝聚力。

3.开展适当的语文竞赛活动,让学生的兴趣得到保持。

根据表播专业学生特点,组织美文诵读比赛;根据美术专业学生特点,组织硬笔书法比赛;根据教材特点,组织演讲比赛;根据高中教学要求特点,组织年级拼音、名句默写比赛;学生反映良好。长时间的兴趣积累会形成一种乐学语文的情绪,逐渐养成爱学语文的习惯。

二、寻找幸福,营造“绿色课堂”。

1.体会教材的精美。

希腊时期新喜剧作家代表人物米南德说过: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让艺术生享受语文学习,享受语文教材中语言的优美,享受课堂参与的乐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本身就是愉快的精神旅游,不仅可以使人智慧,而且可以使人享觉温馨。如《荷塘月色》的静美淡雅;《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月是故乡明”进一步体会家园之思和大自然之美,激发自己对家乡、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提升审美品位。《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与地坛》,史铁生对人生苦难的反思;“湖山沉思”,能通过与文本的对话,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增强生态保护意识。“经典的力量”,从基本的“读书求知”意识逐步上升为自我完善、服务人类的精神追求。

2.课堂是师生的精神家园。

(1)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发展。

寻找学生语文学习的幸福,首先保证教师学习的幸福。教师要有幸福感,爱是永远的理念,提高教师的素养,注重教师发展,不断超越自己。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怀有强烈的热情和激情,要有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多带点东西进课堂。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每一个亮相,每一个细微的神态,每一句话语,其背后的东西都很重要,以至于决定了一堂课的吸引力。教师要带给课堂精气神,平时要努力修炼两门功夫:一是每堂课不仅带着智力、体力去,还得带着心去,尽力忘我,真切地将自己袒露在学生面前;二是平日的学习和体悟,“90后”艺术生充满好奇心,随时会提出各种问题,其广度和深度甚至超过了老师,所以老师要“终身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自我反思,自我调整,自我提高,自我发展。

(2)师生间相互欣赏。

著名管理学大师戴尔·卡耐基说过,人性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得到赞赏。人需要欣赏,渴望别人的欣赏是人的一种基本精神需求。因此,作为日日相处的教师和学生,需要相互欣赏。教师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这样学生的优点才能充分展示出来,学生的才能也才会被充分挖掘出来。有些艺术学生专业出色,但是语文成绩不理想。教师要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由衷地信任学生。信息时代,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不断拓宽,社会上各种观念和思潮对他们产生强烈冲击,尤其是艺术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想法更加多样,思想观念呈多元化趋势,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存在多种看法。教师要与时俱进,包容理解学生,允许并且尊重学生的看法。艺术班学生个性更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专业不同、智商不同、语文基础不同、认知水平不同等方面,因而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必然不同,教师要欣赏学生多样化的个性,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潜能的挖掘。

《学记》有语曰:“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于教师的欣赏,主要表现在对教师的尊重上,学生尊重教师,一要尊重教师的人格,二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学生尊重教师的人格,首先对老师有礼貌,无论校内还是校外,学生看见老师都应该主动问好;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致敬;课堂发言先举手。其次,听从老师的教诲,履行老师提出的要求。学生尊重教师的劳动,就应该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积极配合,积极参与,师生课堂良好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相信教师,主动进行自我展示、自我提升。

三、寻找幸福,课外拓展,阅读写作。

有人说现在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了。简言之,传统经典文化遭冷遇,流行受青睐,文化价值观失衡。

艺术高中学生是有艺术特长的高中学生,艺术和文学关系密切,提高他们的语文课外阅读显得尤为重要。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推荐相关阅读书目,引领学生经典阅读和兴趣阅读相结合,进行读书笔记交流。同时向家长推荐书目及文章,希望能影响家长,促其和子女共同成长。

学生说:“寻找我语文幸福的方法是看自己喜欢的书。当我沉浸于自己喜欢看的书中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过去了,我从中得到的是巨大的精神享受而不是痛苦。”

学生又说:“为了寻找我的语文幸福,我自己也应该多写文章,自己尝试那些没写过的文章。我写文章时就如两只手,在钢琴上把自己想听的音弹出来,连在一起如一首曲子,可能会是慷慨的英雄交响曲,也可能是宁静的致爱丽丝,或是抑扬顿挫的卡农。”

徐银燕的《精神》获“弘扬精神,树立理想信念,争做文明小公民”主题征文省一等奖、市一等奖。黄小益的《写给孩子们的一封信》获省三等奖。陈莹的《龙王爷逃荒》荣获“节约苏州校园行”图文创作大赛征文类市一等奖。任若雯获苏州市“金鸡百花杯”首届影评大赛二等奖。韩丽在“我和我的祖国”读书征文中获苏州市高中组特等奖。

正如学生所说:“有人说生活像杯苦咖啡,我认为语文就是加入苦咖啡中的一块方糖,它能为苦涩的生活增添一丝香甜。”“幸福就是快乐,体验到了语文的快乐就一定能学好语文。”

参考文献:

[1]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9

【关键词】猜想;尝试;思维方法;问题解决

数学问题是指人们在数学活动中所面临的,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经验和方法解决的一种情境状态.开放性问题解决和一般性问题解决同样重要,一般性问题解决重视问题解决的唯一性和规范性,而开放性问题解决是以它们为基础,是对一般性问题的补充和发展,现代数学教学提倡开放性及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一、大胆假设,积极思考

假设就是一种猜测,是问题解决中的一种有效的策略,也是问题解决的一种重要能力.尤其在寻找问题解决的途径与方法中,往往能起到顿悟的作用.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仅提倡学生大胆猜想,而且注意帮助学生学会合理的猜想方法,并使他们的思维不断得到发展和趋向精细.

该问题直接让学生解答是有一定困难的,为此引导学生联想和与积的最大问题,由此学生猜想:(1)大数应排在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不妨设第一个数的百位排最大的数8,则第二个数的百位就排数7;(2)再思考次高位(十位)及个位排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加法和乘法是有区别的,就加法而言,十位、个位依次从大到小排数其和就最大,但对乘法而言,则不一样,原因第一个数的最高位数是最大数8,故第二个数的次高位应尽可能大,才能使它们的积最大,为此,学生猜想第二个数的十位应排数6,而第一个数的十位排5,学生依此类推进一步得出第二个数的个位排4,第一个数个位排3.实际上,这两个三位数应分别为853与764,才使乘积最大.

这说明一个好的猜想应是一个合理的猜想,是有“道理”可言的,是有启发性的.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猜想,教师不仅要会引导提问,而且应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这样通过师生的大胆假设,积极思考,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设问和反思的良好习惯.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猜想的培养:

(1)应鼓励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经常地、大胆地进行一些假设,为获得问题解决的途径与方法创造条件.当然,这种猜测是一种有根据的假设,是在原有的经验与认知基础上的一种探索性的“试误”.

(2)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地猜测与思考.从不同角度进行问题表征,可能会有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的产生,这种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案,往往有可能会帮助我们获得某些最佳或最有效的问题解决策略和方法,甚至还有可能发现某些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式.

二、让学生尝试数学问题解决的思考方法

首先,要以学生理解问题为基础,问题理解得准确与否,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可能性与效果.例如:学生在对问题进行理解的同时,能否抽取有价值的条件信息和所缺损的信息?能否确认情境中的运算信息,从而帮助自己思考填补认知空隙的途径与方法?能否理解并抓住问题的目标信息,把握问题的本质所在?所谓问题的本质,就是在对问题情境进行理解时,能迅速抓住问题的本质,而不拘泥于问题的情节.即学生在理解问题时,能否摆脱问题情节的干扰,从中抽取问题情境所含的数量关系及空间形式,能否将问题情境有效地还原为数学模型,并用数学的思想方法予以思考和解决.

由此可见,数学教学应重视引导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知识,把问题同已有知识联系,填补问题解决的空隙,懂得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学会把握问题的本质,并努力把科学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教学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思考.

三、合理设问,培养思维的多样性

教师教学时,应合理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启发学生多维度思考,培养思维的合理性.

问题解决的训练,应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机械重复的训练方式,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动脑,乐于探究,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问题的讨论,重视开放性问题的设置与讨论,学生是彼此的听众和评论员,他们既要用自己的观点说服别人,也要学会接受别人的观点,并通过交流产生疑问,提出问题,通过合作与交流产生创新的火花,丰富数学素质.

【参考文献】

[1]马忠林.数学方法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戴再平.高中数学开放题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3]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10

一、族裔属性斗争中的文化政治学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所反复确立的就是主奴辩证法,主人在征服他人的过程中确立自己的主体意识和精神强势,他者则在长期的蒙昧状态中失去自我独立精神。英国小说家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就是最明显的文本表征。鲁滨逊和星期五间的关系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但是人们通常从鲁滨逊的冒险开拓精神角度进行解读,从而掩盖了这一本质现象。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启发了大批边缘学者,他们开始把种族当做一个复杂的文化范畴,对其进行质疑、解构,“作为一个历史转折点,20世纪中期的民权运动(TheCivilRightsMovement)使大批西方少数族裔获得一种族性觉醒,他们中间的精英分子开始意识到自身的种族身份在整体文化观念中严重错位。为此,他们一面在政治领域发起抗争,不断要求主流社会正视种族问题,一面又在学术领域展开持续的反思、批判与创新。”他们开始质疑、颠覆、重构西方所谓的文学经典,揭示渗透在文本结构、故事情节和道德教诲中的种族等级制,进一步加深了文学分析的力度、深度,也拓宽了读者的视野。开始了对主流文学中所存在的习以为常的、隐含的种族歧视和偏见进行批判,“他们开始把种族视为一个复杂的文化思想范畴,而不仅仅从自然科学的的角度来解释,并同时借助西马与后结构主义的成套分析工具,对种族问题进行深入的质疑、解析与批判。”解构渗透到文本中的话语霸权和制度规范,使得“其主题、叙述策略和文化编码都可在新的层面得到考察。”黄玉雪的自传小说《华女阿五》则以自传的方式生动地揭示了种族文化身份建构的这一文化政治学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其种族斗争经历了族裔内斗争的文化政治学和族裔外斗争的文化政治学。族裔内斗争求独立,族裔外斗争求认可。这两种斗争共同成就了族裔文化身份建构的独特性和混合性。文化身份是个人区别于他人的一个重要属性,是得到他者认可的一种象征性存在。处于中国文化家庭中的华女,自小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在无形中习得了中国文化所蕴涵的孝道文化,如恪守中国传统道德,遵守孔子教诲:“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作乱者,未之有也。”家庭重于个人、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勤俭节约等中国文化价值观在无形中,自小深入到华女阿五的心灵中。父亲带着她一起诵读中国经典,她六岁时又被送到中文夜校读书。在学习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她形成了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她为自己所属的种族而骄傲,为祖先所创造的丰富文化而自豪,为自己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和突出的学习成绩而自豪,为此她看不起理查德,认为他的成绩根本无法和她相比。由此她得出结论:外国人生性愚蠢,不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体谅他人,他们天生冷漠。《华女阿五》的主要读者是西方白人,因此使美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彰显中国文化的优秀,使华人的成就得到西方社会的认可,打破西方固定化的华人形象是创作者显示其族裔属性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黄玉雪极力想使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得到白人主流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她笔下的‘华人之女’一改西方文学中负面的中国人概念化形象,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熟悉美国社会文化的模范女性。”为了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融入主流社会,更重要地是让主流社会熟知我的自身特性,展示自我。因此书中大量介绍了中国文化,如“华人的家庭教育、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华人的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尤其是饮食,以及节日、婚丧嫁娶等习俗;唐人街的华人学校、剧院、家族会馆、修鞋店、修表店、中药店,等等。”她对中国文化的这些元素并非全盘采取赞扬的态度,而是站在跨文化对比的立场上,根据美国这个多元文化背景采取了批判、赞扬和详细描述三种不同态度。对待美国文化则以华人的眼光来审视,但“也用美国人的眼光看到华人文化中的许多错处。因此,我们有这种双重视野、双重传承,但我们的人生因为这两种视角而更显丰富。”在面对两种不同文化时,黄玉雪把两种异质性文化置放在一起,发现其中的异质和同质,使之相互转化,实现超越于这两种不同文化的第三空间文化建构。她之所以大量介绍中国文化元素就是尽其所能争取主流社会的认可;对自己族裔文化的批判正是向主流社会发出一个积极信息:我们不是消极被动地、封闭式地、被迫式地融入美国社会,而是美国主流社会拒绝我们的融入。但是作为华人代表的阿五克服了巨大的种族歧视,取得了自己所认为的成功。儿童时期受到同龄学童的歧视,被称为;中学时受到学校辅导人员对华人的轻视。虽然在美国人的公司找到一份秘书工作,虽然极尽其力,把一份冷冻疫苗工作报告写得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独具创见,依然得不到认可,晋升的机会微乎其微,在男人的世界中女人想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难。想在白人男性的世界中得到认可,更是难上加难;结婚后,想在高档住宅区租房也是不可能,白人不把房子租给华人。“白人主流社会并没有把她当成平等的、独立的个人。苦思冥想之后,她灵感突来-把自己的奋斗经历写下来。”因为她想让美国人了解华人,了解华人文化,她想给自己,同时也给他人提供如何在成长及寻求独立的过程中汲取、拣选中美两文化的合用之处,以及如何努力促进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了解。正是她的这种不妥协的斗争精神才使她赢得了美国主流社会的认可,让那些不晓得中国文化是什么模样的美国白人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从这一方面而言,黄玉雪是成功的。同时,这本书的成功也改变了她的生活道路,她应美国国务院的邀请到东亚各国旅行,随后到世界各地旅游,以经营旅行社为业。她对自己的不妥协进行过阐释:“‘不妥协者’,因为只有不妥协者才能把事物做新的组合,如果妥协的话,每件事都照父母的话去做,这个世界就无法产生新事物。你可以做个不妥协者,对于任何事情都不妥协,不去扰乱社会,因为你做的是不同的事。……妥协意味着做其他人所做的事,不妥协者则与众不同。但他们都具创造性和保守性,那很好。这全都配合在一块。”这种不妥协精神就是一种文化政治学的僭越,或者称为抵抗的文化政治学。在不失时第4期《华女阿五》:两种族裔属性斗争的文化政治学机地跨过既定界限,对主流的价值、观念、习惯、规定等进行修改、颠覆。颠覆被传统称为正典的、普通的价值体系。“文化是一个充满意识形态争执的概念,也是一个典型的政治术语,声称‘文化’是一套永恒而普遍的价值体系,与纠缠于暂时世俗利益的纷争政治相对立,这种做法本身恰恰显露出强烈的政治动机和鲜明的政治倾向。”黄玉雪的自传小说《华女阿五》描述了自己以不妥协精神和族裔外的歧视进行斗争,以一种力求上进的精神求得主流社会的认可;进行族裔内斗争以求得独立,摆脱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结合西方文化,以一种超越两种文化之外的第三空间模式建构独具本族裔的文化模式,从而实现个人独立,族裔文化的独立。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必然离不开社会。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把人定义为“政治的动物”,因此“作为政治的动物,人就不能离开政治和道德观点来考虑文艺问题。”文化政治学中的“政治”体现为权力关系,即统治和被统治关系,而种族斗争就是争取认可权力和独立权利的斗争,以求得文化身份的解构、重构、建构的非中心式建构模式,这些都明显地打上了文化政治学的身份建构烙印。

二、性别所代表的族裔属性斗争中的文化政治学

文化政治学关注的是权力关系,权力关系不仅仅表现为强制的政治形式而且表现为非政治的、无所不在的触须、无意识渠道等方式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是充满斗争和喧嚣的政治场所在。“只有通过对文化问题的有效分析,正视文化的政治功能和含义,并且最终诉诸政治行动,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变革,把此岸世界建设成理想乐土。”文化政治学中,性别和政治联姻,从而出现了性别政治。“女性主义者大都认为,性别的政治性在于它是一种社会历史文化建构,反映着特定的权力关系。”《华女阿五》中的阿五由于小时候所受到的恪守儒家传统式的教育,学会了逆来顺受。孝顺是维系家庭的脐带,集体大于个人,家庭重于个人等观念渗入其幼小的心灵当中。父亲定下了各种各样的规矩,要求孩子们无条件严格遵守。在接受教育方面,父亲重男轻女思想很严重,父亲拒绝为黄玉雪上大学时支付学费。玉雪并没有气馁,内心抗议:“生为女孩非我所愿。作为女孩,我也许不想仅仅为养儿育女而结婚!也许我的权利不止是养儿育女!我既是女性,也是一个人!难道中国人认为女人就没有感情和思想吗?”在心理上,玉雪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反抗,反抗中华族裔属性对女性这一社会性别所限定的文化期待。她要做一个独立的个人,为个人幸福去追求,这是美国教师传授给她的价值观。但在她幼时,父亲就谆谆教导她应为家庭荣誉而牺牲个人幸福。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代表着两种属性:中华族性和美国属性。这两种属性在性别之战中体现出来,也体现出两种属性所各自代表的权力角力。父亲是第一代华裔的典型代表,其身上依然浓缩着中华族裔属性,他们内心中那种叶落归根的心理非常强烈,对故国的眷恋和回忆深深地刻印在内心深处。特别是当他们想极力融入美国社会而遭拒绝,处处存在的种族歧视让他们不断地回忆起故国,想躲进故国的回忆之中进行逃避。生活在唐人街之内,父辈感到惬意。有人聆听他们内心的苦楚,更有亲情、更温暖,可以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坎坷和痛苦。唐人街之外则处处充满了纷争、竞争,人与人之间只有金钱关系,毫无亲情。生活在唐人街让他们有种归属感。但代表着第二代华裔的黄玉雪则截然不同,种族歧视更坚定了其融入美国社会的决心而非逃避。她积极融入父辈所极力逃避的白人社会。在这个世界里,人人可以享受到唐人街所不曾有的自由和尊重,可以体验到隐私权受到尊重的幸福。和华人社会相比较,黄玉雪感到白人社会给了她更多的尊严和权利、温情和平等。而父亲所代表的“中国封建文化认为女性一般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智商低下,不适合从事智力活动,属于无才者,且不可教也。因此,为了她们自己,同时也为了社会公益,她们最好谦卑、缄默,不要抛头露面。”[2]为挑战父辈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歧视,她在一次开船典礼上,特意把一瓶香槟酒砸碎在船首,这是一个罕见的情形。因为在父辈所代表的华裔看来,女人触碰会给新船带来厄运和不幸。而黄玉雪竟然亲手把这艘船送出海,是她个人的殊荣,更是中国女性的殊荣和华裔的殊荣。“此举表现了黄玉雪在建立自我、肯定自我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同时也象征着她业已冲出束缚唐人街华人妇女的陈规陋习之藩篱。”[2]黄玉雪以自己自立自强的精神和行为颠覆了父权制对女性的想象性建构,同时也打破了西方对华裔女性的模式化形象。“在当时的美国流行文化中,东方女性毫无例外地不是居心叵测的狐媚,就是出卖色相的艺妓。甚至在美国华人自己的作品中,比如说在刘裔昌的自传中,华人女子也被称作‘尤物’,这是个具有性暗示的词藻。与这些模式化了的性感华人妇女形象作一比较,黄玉雪笔下的女主人公截然不同。有血有肉的五姑娘才代表着真正的美国华裔女性形象。

作者:唐利平 单位: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