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和动物医学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2: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畜牧兽医和动物医学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畜牧兽医和动物医学的区别

篇1

[关键词] 犬瘟热 预防 治疗 病毒病

[中图分类号] S858.2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5-0243-01

1 前言

犬瘟热属三类动物疫病,主要感染犬科及猫科动物,传染渠道主要是通过与病兽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空气或食物传染,但是其只是在动物之间传染,并不会涉及到人类。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百里畜牧兽医站成立以来,犬瘟热的危害极大,是宠物病的主要核心角色,最大时能占到宠物病例的37%,症状非常具有特点,死亡率极高。在不足六个月大的幼犬和猫科动物中,这类疾病更是宠物最大的威胁,其特点非常明显,症状典型,十分好辨认,但是目前这类疾病的整个治疗过程较为繁杂,治疗难度还相对较大。只是在发病初期的时候,通过注射方式治疗即可,但是到达发病的中后期,我们的治疗尤为困难,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去治疗宠物,帮助宠物恢复健康。

2 在我国犬瘟热传染病的症状

在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百里畜牧兽医站的调查显示,犬瘟热的治疗过程较困难,主要看的是百里畜牧兽医站医生的治疗方式方法符不符合这个狗的生病情况,因为就算这是种通病,但是每只狗的身体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发病程度也不太相同,这就比较考验医生的治疗技术,对于不够资深的医生来说面对传染性疾病是比较棘手的。当犬瘟热发病时的特征比较典型,有着很明显的症状,尤其是多数的犬瘟热患者动物会出现较典型的神经症状,主要表现为犬类动物口吐白沫,睡觉的时候时常明显增多,精气神表现为高度沉郁,与以往的精神饱满的状态相比是有着明显区别的。这只是表面上看出来的症状,而身体里的并发症也很多,在患病动物的胃肠道中大都会被病毒侵蚀,这种病毒侵蚀所表现出的临床现象就是呕吐、拉稀等。犬瘟热的发病已经进入更严重的阶段时,也有着脓性鼻涕,脓性眼屎,咳嗽等发病症状,在生病后的2-14天内会再次出现体温升高不下的情况。在犬瘟热的发病最初的一段时期,患者狗的体温会高达39-41摄氏度,没有吃饭的欲望,精神极度抑郁,总是打喷嚏,有腹泻和眼鼻流出水样的分泌物等情况都是患这种传染病的表现状况。这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疾病,患病动物的死亡率能够高达80%以上,大多数可以通过空气和食物进行传播,除此之外传播途径较为多的是与病犬直接接触而造成 传染,另一方面,猫科动物的患病率也是持高不下。

2.1 犬瘟热疾病的预防措施

定期的进行免疫接种犬瘟热疫苗时预防该类疾病的主要手段,针对于犬瘟热的高发期是6月龄以下的犬类,所以首免时间定在50日龄时候,二免定在80日龄的时候,三免在110日龄进行,在此过后,每年要免疫一次,目前市场上的六联苗、五联苗与三联苗都可以按照上述的程序进行免疫措施。

2.2 犬瘟热发病后的处理措施

如果一旦发生犬瘟热,为了防治传染病的疫情蔓延开来,必须做到彻底隔离病犬,严禁患病犬和健康犬相接触,用火碱、次氯酸钠、来苏等消毒用品把犬舍和生活环境进行彻底的消毒,如果有收到犬瘟热疾病威胁的犬,应该立即使用相应疫苗做紧急预防注射,或者用犬瘟热高免血清来替代注射,等待病情逐步稳定下来,再注射犬瘟热疫苗。

3 犬瘟热疾病出现后的治疗措施

3.1 犬瘟热的不同阶段的不同治疗方法

在出现患犬瘟热疾病的临床表现后,要是想控制病情的发展,可以注射大容量的犬瘟热高免血清来控制病情。此后,要对症治疗,注意补钙,补液,退烧等加强饲养的管理方法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继续感染。其中在犬瘟热的最初发热期可以注射大剂量的高免血清,就可以给病犬增强足够的抗体,可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要是发现不及时,让病犬拖到了发病的中后期,那么,光是注射高免血清效果微弱,尤其是是出现了犬瘟热特有的临床表现的神经沉郁症状,要记得对症治疗,加强饲养管理方法等。犬瘟热的发病严重程度和死亡率与继发感染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的病犬在神经症状出现后发生死亡,一岁以内的犬最容易感染此病,不同品种、年龄、性别均可以发生感染,潜伏期在4-6天左右,就像普通感冒一样体温升高,一到两天后好转,随后体温再次升高,食量逐步减少,表现出沉郁的精神状态。在一年四季中均可发生,主要的发病期在寒冷的冬季,

3.2 犬瘟热的治疗和预防要点

由于狗的5月龄前是犬瘟热的高发期,在狗免疫力低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打三免,此后的每年要打一次疫苗。在发现犬瘟热后,及时的治疗可以改善发病情况,对症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4 结束语

在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百里畜牧兽医站的研究告诫我们,随着养宠物狗的人越来越多,宠物病防范与治疗是我们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其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情况,是很多病的源头,只有解决像犬瘟热一样的宠物疾病才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安全以免受到疾病的侵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