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在经济中的作用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1: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消费在经济中的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消费在经济中的作用

篇1

结构性减税政策作为政府优化调整税种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可以达到减轻居民和企业税负,增强社会的发展动力,提高市场的能动性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显著效果。

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我国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发展的都还不成熟。但自2008年以来,其为增强国际金融危机抗冲击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做出来巨大的贡献,因此成为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消费需求大幅度增长。为了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平稳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扩大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提高他们的净收入,这从根本上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他们的消费水平也会相应得到提高,这直接推动了消费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储蓄存款利息从08年开始,其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在3月份因提高工资水平的基础上进行一定标准的降低,为广大个体户降低了税负,同时14年开始对700多种进口日用品降低关税,从而有效的增强了居民的购买力,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加快了产业的结构化进程。结构化的进程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因此加快产业的结构化进程刻不容缓。增值税从09年改革至今,总共减少国家税收达到创纪录的5000多亿元,对于广大企业的帮助是明显的,一方面企业降低的税收可以进行投资;另一方面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科研,从而让技术水平也有了相当水平的提高。国家为了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多方面入手来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改制,文化创业产业实施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国家税收优惠政策,保证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此外,国债利息免征企业所得税,计税时允许扣除,农村商业银行营业税的优惠措施等等,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提高了科学技术的创新性和先进性。结构性减税政策作为科学技术的支柱政策,结构性减税是当前最重要的税制改革问题,调结构,转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上海首先开始实施的“营改增”,新的企业所得税法,高科技产业税收优惠,鼓励开发先进技术和自主进行科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也提供了最直接的支持,让产业在一定程度上重新焕发活力。

促进了就业与再就业。按照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的要求来说,从2008年起,我国开始实行有关促进就业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针对农民工、大学生以及就业困难群体等的就业创业税收扶持政策也相继出台。

二、营改增

2012年8月1日起,“营改增”的新试点在全国的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逐步展开。同时,相关影视行业也开始纳入试点。

“营改增”在我国经济结构中促进消费的作用如下:

重复征税的问题得到控制。通过其逐渐由“道道征税、全额征税”转变为“道道征税、道道抵扣”的模式,使我国的税制结构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促进三产业分工、融合与发展、减轻纳税人负担、实现服务业的国际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直至13年2月底,全国试点企业已达到约一百多万户,总体规模也相当庞大。

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营改增”通过优化税制来引导生产方式,从而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导向,也吸引了更多的资源,越来越多的服务业企业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同时扩大了服务业企业的规模、增强了行业的竞争力。同时,营改增在制造业方面,也通过大幅度的减轻制造业的税务负担,提高了创新、先进性。

就业或再就业比例大幅度提高,物价波动程度有效降低。“营改增”使得纳税人不用再负担那么高的税收了,相当于增加投资者剩余,投资者口袋里的资金多了,自然有利于投资和消费需求也就相应增加了。而就业规模的扩大和居民收入的提高是以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增强为前提的。据有关专家测算,“营改增”的积极效应还体现在:上海在实施“营改增”的当年就业的人就已经增加到了十多万人左右。同时“营改增”有力的消除社会生产和流通环节的重复征税现象,这直接使企业的经营成本不再像往年那么高,消费品价格随之降低,物价的波动率明显降低,物价逐渐趋于固定水平。

篇2

[关键词]消费;需求;经济增长

一、问题的提出

本文通过对河北1995-2008年的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数据的定量研究,试图剖析在当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消费需求对于促进河北经济可持续增长所起的作用,为进一步提出促进河北消费需求增长的现实的、可操作的对策和建议奠定基础。

二、变量的选取

1.消费需求衡量指标的选取。消费需求作为一个宏观经济分析的范畴,是指一定时期内常住单位形成的对最终消费品的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总量。本课题研究消费需求的衡量指标是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最终消费。是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根据消费主体不同,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又可细分为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

2.经济增长衡量指标的选取。经济增长是由产出能力的增加带来的总产出的持续增加,如果考虑到人口和价格因素,经济增长就是人均实际产出的增加。基于定量分析的需要,同时考虑到目前世界各国都采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从研究问题的一致性出发,本课题所涉及的经济增长是指总产出的增长,并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表示经济增长率。

三、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分析

消费率又称最终消费率,是最终消费需求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作为一项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它不仅能反映一国(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最终使用格局,还可以直观地反映消费增长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经过分析我们发现:

1.最终消费率在低位徘徊,波动中呈下降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1995年以来,河北的消费率始终在50%以下徘徊,年均消费率为43.4%。由于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落后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按照当年价格计算,1996-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速为14.3%,最终消费的年均增速为13.2%,两者增速相差1.1个百分点。其中,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为18.1%,而最终消费增速为14.3%,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慢3.8个百分点。由于消费需求增长慢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导致消费率在2008年降至1995年以来的最低点,仅为41.8%,比1995年下降了5.5个百分点。

2.消费需求各组成部分比重变化不平衡,农村居民的消费率下降是消费率下降的原因。从图2可以看出:政府消费率呈平稳的上升趋势,由1996年的9.0%上升到2008年的13.5%,2005年开始已超过农村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率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比较大,从1996年的37.9%下降为2008年的28.3%,下降了近10个百分点,降为1995年以来的最低点。可见,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是造成最终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居民消费构成中,城镇居民消费率基本表现出平稳的上升趋势,2005年起已超过农村居民消费率成为消费需求的第一主力,2008年已达到1995年以来的最高点19.2%,比1995年上升了近7个百分点;而农村居民消费率则呈现出反方向变化趋势,从1996年开始一直呈下降的趋势,到2008年降为1995年以来的最低点9.1%,下降了14.4个百分点,可见,农村居民的消费率下降是居民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

四、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

为进一步量化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动力作用,我们计算了各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各需求的增加额/GDP增加额×100%)和各需求对GDP增长拉动的百分点(GDP增长的百分点×各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两个指标,并绘制了折线图(见图3-6)。经过分析发现:

1.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是第一位的,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二动力。1996年以来,在河北经济平均12.7%的增速中,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以及地区间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3%、54%和5.7%,分别拉动经济增长5.1、6.9和0.7个百分点。可见,投资目前已是三大需求中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主动力,消费需求仅次于投资需求。图4显示:除1999-2002年这四年消费的贡献率大于投资和2003年、2005年消费和投资共同拉动经济增长以外,其余年份主要是投资需求在支撑着经济的增长。图5显示:1995年以来,河北的国内生产总值呈现出高速持续的增长,而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较快的年份中,投资的拉动作用显著,可见,投资对经济的拉动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短时间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成为政府提高经济增长率的首选因素。

2.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为持久和相对稳定,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图4显示:相对于投资需求,河北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足,但是与资本形成拉动经济增长(3-10.1)及货物和服务的净流出拉动经济增长(-1.5-4.96)相比,消费需求增长对经济的拉动(3.1-7.1)波动较小,是拉动经济增长最为稳定的因素。由于消费需求具有刚性,决定了在地区生产总值的年新增额中,消费需求波动幅度远远小于投资等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惯性最大。在经济增长扩张期,消费需求增加不如投资明显;同样,在经济收缩期,消费需求的下降幅度也最小,因而,消费需求成为河北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3.消费需求中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从消费需求的构成来看,1996-2008年,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为14.7%,低于同期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25.69%。图5显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的总体水平要高于政府消费,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保持平稳,平均水平为1.86个百分点,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的平均水平为3.27个百分点。

从居民消费内部构成来看,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波动中呈下降的趋势,相对差异较大,从1996年的19.8%,下降至2008年的2.38%,下降了17.4个百分点,平均贡献率仅为5.06%;而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波动中呈上升的趋势,从1996年的2.5%,上升到2008年的20.77%,平均贡献率为20%。图6显示: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拉动的平均水平(0.64个百分点),不仅远远低于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的平均水平(2.62个百分点),也低于政府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水平。

五、消费需求和经济增长的灰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GRA)是建立在灰色系统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分析方法,对于小样本,该方法要优于经典的数学分析方法。其目的是寻求系统中各要素的主要关系,并确定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和对系统行为的贡献程度。

本文选取河北省1995-2008年按当年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参考序列,最终消费、政府消费、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构成序列作为比较序列。用均值法对原始数据序列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即同一数列的所有数据均处以该数列的平均值,得到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新的数列就是各个时刻的数值相对于该数列平均值的倍数的数列;然后,根据参考序列和各个比较序列计算差序列,从差序列表得知最小差值Δ(min)=0.0011719,最大差值Δ(max)=0.820203;由灰色关联系数的公式,令计算出各个因素在不同时期的灰色关联系数;最后,根据关联度公式:,计算各个变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

河北最终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很高为0.942,且各年的关联系数大部分都在90%以上,而且变动幅度比较小,说明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河北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

在最终消费构成中,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0.846)比政府消费(0.801)稍大,但是二者相差不大,说明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都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居民消费构成中,城镇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0.761)远远高于农村居民消费(0.597),这也表明虽然在总人口中,农村居民所占比重远远高于城镇居民,但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农村居民消费。分阶段来看,居民消费的关联度从九五时期的0.692一直上升到十一五时期的0.787;城镇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从0.752上升一直上升到0.862,说明居民消费尤其是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上升的趋势。

六、结论

上述定量分析方法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说明消费需求是河北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1995-2008年间河北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拉动,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高于消费;在最终消费构成中,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尤其是城镇居民消费快速增长是促进河北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农村居民消费增速慢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导致农村居民消费率下降,是河北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当人均GNP超过1000美元之后,经济增长动力开始出现转折性变化,消费率开始步入上升阶段,投资率则逐步降低(刘成林,2007)。从河北的现实情况来看,投资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理论分析表明,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以消费为基础。因为投资需求具有“名为当期需求,实为下期供给”的双重性。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投资需求只不过是中间需求,只有消费需求才是最终需求,消费需求规模的扩大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从短期来看,投资需求的扩张虽能一时拉动经济的增长,但从中长期来看,投资本身不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如果投资结构不能适应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投资的增长超过了消费需求的增长,这种投资形成的供给实际上是无效供给,会加剧下一阶段的供给过剩和需求不足。只有建立在消费基础上投资,通过消费与投资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增长的态势来共同拉动经济增长,才能有效的扩大内需,使整个经济运行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因此,要加快河北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更大地释放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首先要找出制约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逐一加以解决,为经济增长扫除障碍。

参考文献:

[1]刘成林:消费需求变动与河北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J].河北学刊,2007(1)

篇3

一、评价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标准。

在论证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时,目前,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证上都还没有一个一致的结论。正如伊斯特林(Easterlin)所言:“没有证据证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系统相关关系究竟是正的,还是负的。”(注:李建民、王金营:“中国生育率下降经济后果的计量分析”,《人口与经济》2000年第1期,第8-P16。)这样,在评价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时便缺少一个统一的科学标准。人多一定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吗?仅从人口密度上来讲,根据资料(注:《国际统计年鉴》,(2000)年。),1998年的人口密度印度是每平方公里295人,而中国香港6690人,日本334人,韩国469人,英国239人,德国230人。这些国家或地区并不认为人多是其主要的人口问题,有的国家还苦于生育率低和劳动力短缺。因此把人口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妨碍是不科学的。

在讨论印度人口对经济增长造成巨大压力可考虑:人口与消费、人口与投资、人口与分配、人口与就业、人口与耕地、人口目标与经济目标等。本文主要从需求角度探讨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人口增长对经济的妨碍按现代马尔萨斯主义观点是从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通过如下途径实现:人口增长—总体消费所占比例大—杜会积累比例少—储蓄、投资受限制—经济增长受限。这样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但关键在于按照这样的途径是需要一定条件的。

二、对印度1991-1998年(注:本文选取印度1992-1998年的数据,是因为1991年6月拉奥上台后,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支持下,印度对传统的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进行了大胆改革,1991年7月了“经济改革计划”,9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口与投资的实证分析。

按人口对经济增长妨碍的这条途径看,人口增长压力使经济增长的努力集中在消费品生产方面而不是生产资料生产方而。同时人口增长会减少个人储蓄,特别是用于投资的储蓄更加困难。这就妨碍生产的改进和增加,限制经济增长。这样来看人口增长应该与储蓄和投资增长的受阻有一种强相关关系。现将1992-1998年的人口增长与投资及储蓄联起来分析:

表1:(单位:%)

附图

资料来源:1、表格中①、⑤数据见《国际统计年鉴》1997,2000,其中1995年前后统计基数不统一,这里对①做了一下处理,(⑤1994年数据缺失,为了计算的方使估计为19.0)。

2、②③④数据见ImternationalFinancialStatisticsYearbook。IMF,1999(②1998年数据缺失),第513页,并进行了计算。

3、⑥数据见StatisticalYearbook,forty-fourthissue,UN,1997,其中1998年的数据见《国际统计年鉴》,2000。

从表1的数据可直观地看出人口自然增长率(Pr)、投资率(Ir)、总固定资产增长率(GFCr)、私人存款增长率(PDr)定其存款增长率(TDr)的年度变化轨迹发现: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出整体回落的趋势,与经济增长关系不大,这应该说是七十年代以来印度推行“国民节育”人口政策的结果,当然也有经济发展带来的子女抚养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不过至少可以判断人口增长率下降带有极强的外生性。而投资率(Ir)尤其是总固定资产增长率(GFCr)与经济周期性波动几乎一致,经历了90年代前期迅速上升和后期的稳定回落,带有极强的内生性。而对经济发展后劲很重要的储蓄的变动对投资和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滞后性。

从表1中数据可看到经济增长(GDPr)与投资(Ir、GFCr)的关系比校紧密,但人口与储蓄和投资的关系并不明显,储蓄(PDr、TDr)的变动甚至与投资的关系都不明显,人口增长、储蓄、投资都有各自独特的变动途径,这是一个与前面的推断很矛盾的结果。为更好地验证这个结果,以下先取表1中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投资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定期存款增长率进行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分析(注:本文中的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是用SPS510。0软件做出来的。)。

附图

据此也可以得到结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定期存款增长率和投资率的相关性很差;人口增长,储蓄存款和投资形成各有自己特殊的途径。

从另一角度来,人口增长—总体消费所占比例大—社会积累比例少~储蓄、投资受限制~经济增长受限这样一条途径要发挥作用还依赖于这样一种假设:印度经济发展是“投资约束型”而不是“需求约束型”,这一条件在“短缺经济”成立。但“短缺经济”只是“转型经济”国家特有的现象。且对印度来讲经济发展没有“投资瓶颈”的问题。这里有三个表现:(1),对外开放,外资大量涌入(实际上,在全球化的趋势之下,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只要自己不搞封闭,如果存在良好的投资机会,不会没有投资资金的涌入,全球仅游动资金就有10几亿美元)。(2),居民储蓄存款大幅增加。(3),外汇储备增加。见表3:

表3。(单位:DI和PD为亿印度卢比,FR为美元)

附图

资料来源:见IntrnationalFinancialStatisticsYearbook,IMF,1999。其中的数据同WorldlnvestrnentReport,UN,1999,有所不同,不过并不影响问题的析。

这样看来,印度经济发展尤其是到了现在不是缺少资金,而是常常缺少投资机会,告别“投资饥渴”,挑战“需求不足”。这可能是印度经济以后所需要接受的更大挑战。

三、印度1991-1998年人口、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宏观经济学中有“乘数原理”,人口增长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就通过如下渠道由“乘数效应”给经济增长带来积极影响:(1),新增人口增多—消费人口增多—消费需求增多~经济增长。(2),新增人口增多—对新增人口的生活、教育、住宅投资增多—经济增长。1998年印度个人平均消费支出为287美元,通过“乘数效应”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就很容易看出来。

在论述印度人口压力时往往从人口和投资的关系出发强调对投资的妨碍性,其实只要换个角度,就有不一样的结论。看这样一条途径:人口增长—总体消费增加—刺激内需—乘数效应(同时对投资乘数效应)—经济发展受到鼓励。如果强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性时便涉及到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这是典型的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问题。从理论上讲积累与消费应该有一个最佳比例以促进经济增长,但仅就目前而言,并没有人能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做出令人信服的论证,从根本上讲无法判断出增加投资或是增加消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更大。各国具体经济情况不一样,有的可能需要较高的投资率,有的需要刺激需求,而更多国家要在需求上下工夫。现把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分析:

表4:总投资、总消费和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单位:%)

年份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总投资(I)2.65-1.024.134.52-0.341.801.84

总消费(C)3.033.745.425,885.604.828.01

净出口(E)-1.010.02-1.180.75-0.54-1.08-1.29

GDP(GDPr)5.45.08.17.47.45.05.8

资料来源:1,总投资、总消费和净出口见《国际统计年鉴》(2000)。

2,GDP数据见StatisticalYearbook,forty-fourthisue,UN,1997,其中1998年的数据见《国际统计年鉴》,2000。

通过观察表四中的总投资(I)、总消费(C)和净出口(B)对GDP增长(GDPr)的贡献可以看到,在印度总消费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是非常显著的,而投资对GDP的增长作用不是很明显,净出口更是发挥了反作用。这和中国比较有较大的区别。(中国就90年代以来,总投资在经济的增长中大体起到了50%的作用,净出口在经济增长中大体起到了10%左右的作用(注:见《国际统计年鉴》(2000)。))刚好印证了前面的强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性时发挥作用的那条途径。

为更好地验证,对总投资、总消费和净出口和CDP增长进行最小二乘法线性相关分析。

表5:抽出表4总投资,总消费的增量结果(注:这里做增量的分析是因为投资(Ir),消费(Cr)对GDP的贡献是从总量的角度来统计的,而GDP是增量结果,这里需要统一。实际也对表四的数据直接进行了相关性分析,但是结果并不显著,这也就验证这里这样处理的合理性。)

年份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Ir-3.675.150.39-4.822.140.04

Cr0.711.680.46-0.28-0.783.19

GDPr-0.43.1-0.70-2.40.8

表6: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附图

据此可得结论:无论单独做一元线性相关分析还是做二元线性回归分析,需求中的总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之间具有比投资更好的相关性(表6中的b和R[2]很明显);消费对经济有更强刺激作用。这样人口规模如果能够刺激消费,再由消费带动经济增长,则印度人口问题就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反而是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实际上就需求理论而言,消费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总是第一位的,资本需求是不能脱离消费需求而独立存在,消费需求减少,投资需求也会相应减少,两者之间并不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就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两者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影响,消费会引导投资,投资收入刺激消费,如此循环。正如伊斯特林指出“已建立的居民户的户主或成员从新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机会中已经获得收益。获得收益的居民户将可能产生一种乘数效应和新的消费支出,也可能导致新的工商业投资。”(注:彭松建:《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84页。)单独而言,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只有在“转型期”国家才表现得特别突出。

从一定程度上讲,人口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刺激因素和动力,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人口增长放慢,消费减少,如人们生活水平没有很快提高,就容易形成有效需求不足,不能创造出足够就业机会和产品市场,造成资本闲置和产品过剩,这就是凯恩斯和汉森所提出的“停滞理论”(注:黄乾:“试论西方学者关于人口与经济关系认识的演变”,《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第136-142页。)。从这一角度来讲,印度人口所带来巨大的国内消费需求使经济增长后劲很足。当然,这一理论也遭到了一些经济学家的否定,如熊彼特指出“欲望和有效需求并不是一回事”。罗宾逊指出,“有可能利用的劳动的增加,确实能使人的必需物品增加,但是能不能使有效需求增加呢?”(注:彭松建:《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44页。)。这些批评认为,人口带来的消费欲望不一定会形成消费需求,实际上有效需求问题是分配领域中的公平问题,解决好公平问题,也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应该是在别的领域探讨的问题,而且,人口规模的巨大从需求的潜力来讲,谁都不会否认。

另外,从印度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90年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积累(见下表),可以说正是第三产业巨大的从业人口数量才托起了印度经济的起飞。这一点中国有所不同,90年代以来中国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第二产业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70-80%的贡献率(注:见《国际统计年鉴》(2000)。))。这一区别是有很大的意义的,第三产业看消费,第二产业看投资。第三产业是直接面对大众消费者的,这说明了在印度的经济增长中,居民消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印度而言经济增长的重心是在于总需求中的消费。

表7:印度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年份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

第一产业1.631.041.490.062.36-0.251.83

第二产业0.951.412.182.901.491.440.98

第三产业2.113.113.403.943.253.392.66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1997,2000)其中1995年前后的统计基数不统一,但是从相对指标来讲不影响分析问题

人口增长放慢对经济的抑制作用还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近邻日本。日本人口总量已经由停滞到下降,可是日本人口的停滞乃至下降并没有为日本的经济增长带来推动,相反,日本人口增长的停滞和严重老化,正成为经济缺少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印度人口规模带来的经济增长潜力。

随着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国内总需求也进一步扩大。随着私营经济发展,印度出现了一批大垄断财团,具有极强购买力和消费需求;印度众多中小企业家,拥有相当经济实力;改革开放中出现了一大批暴发户,积累了数亿卢比财富,也具有很强购买力;长期以来印度对机关公务人员及知识分子实行较高工资政策,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购买力的庞大群体;60年代中期以来的“绿色革命”、“白色革命”和“蓝色革命”中也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形成庞大的农村富裕阶层。上述种种人形成的中产阶级队伍逐渐扩大,据估计其人数超过2亿(注:文富德:“世纪之交的印度经济发展及其前景”,四川大学南亚所,搜索所得。),这些阶层巨大的消费需求对印度经济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力量。印度市场潜力极大,为经济发展带来很强后劲,而这种市场潜力是由印度人口规模所提供的。

表8:印度消费品普及率

乘车普及率传真机移动电话

(辆/千人)(1996)(部/万人)(1995)(部/千人)(1998)

世界90.49355.3

印度4.411.2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00)。

篇4

关键词:消费 投资 净出口 国内生产总值

我国历年GDP中三大构成要素经济数据的描述

为了能从总体上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构成及其变化发展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本文根据1978-2012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中支出法GDP数据,首先进行描述性分析。图1用曲线来表示历年来三大要素在GDP中构成比重的变化情况,分析如下:

(一)投资需求情况

从投资即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总量的结构来看,1978年以来,总体呈现出提高的态势,投资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从1978年的38.2%提高到2012年的48.1%,年均资本形成率为38.78%。尤其是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之后,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一直高居47%以上,基本和最终消费率持平,这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少见的。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短期内存在着正向联系的特征,即高投资促进高增长,这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也为这些年来我国惊人增长所印证。2008年底,为了应对国际经济危机,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央政府启动了4万亿的直接投资方案,短期内对抑制经济下滑,带动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格局显然是不可持续的,会由于形成过剩的生产能力而影响投资回报率的水平,导致经济资源的浪费以及整个经济的停滞。

(二)消费需求情况

从消费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来看,与投资率相比较,我国的消费率则一直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并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消费支出率中居民消费支出率下滑趋势明显。1978年我国的消费率为62.1%,其中居民消费支出率为48.8%;然而到2012年,消费支出率下降到49.2,%,其中居民消费支出率仅为35.7%,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居民消费率一般维持在70%,投资率一般为20%左右,结构构成差异惊人。由此可见,我国目前的突出问题是高投资、低消费的矛盾局面。消费增长速度,尤其是居民消费增长速度长期低于GDP增长率,容易导致的明显后果是高投资率所形成的产能与消费需求不足的矛盾局面,生产与消费严重脱节,消费结构与生产结构不一致,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难以在长期持续下去,必然会造成将来经济的波动。

(三)出口需求情况

从净出口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来看,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净出口率具有非常明显的波动性,容易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8年,我国持续实现了进出口贸易的顺差,外需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较大,2006-2008年这三年净出口占GDP比率达到了历年水平的峰值,平均为8.0%。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方式使得我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一直保持顺差,外汇储备规模逐年扩大,到2008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了2万亿美元左右。但是在2008年进出口率达到峰值以后,逐年开始明显下滑,从2009年4.3%,到2012年仅为2.7%,相对波动幅度较大。说明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关度越来越高,在全球经济下滑的、增长减缓的情况下,想依靠出口拉动中国持续稳定增长不太实际,从长远来看,我国不宜走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

综上分析可见,我国政府在2012年年底的十报告中指出的宏观战略目标是正确的,一国经济是一个完整体系,它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是按照一定的比例运行的,生产是基础,交换是条件,分配是结果,消费是最终目的。投资的提高要求相应的消费提高或者出口的提高,经济才能顺畅的运转循环。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柱,各有各自的作用,其中,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稳定、最长效、最可持续发展的手段。国际上大多数都主要是以消费带动经济循环,消费所占的贡献率最大,有的高达 90%以上,走以消费为主导的发展道路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大要素拉动经济增长轨迹的分析

为了进一步说明各个要素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程度,对宏观经济理论分析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本文再计算各个要素对国内生产总值提高的贡献和拉动率指标,用以测量出GDP增长量和增长率中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要素各自的贡献和拉动程度。计算整理得出我国1978-2012年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率统计数据,见图2。

对上述图2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可见:1978年以来,消费需求对我国GDP的年均贡献率为54.78%,年均标准差为16.13%,平均拉动率为5.39个百分点;投资需求对我国GDP的年均贡献率为39.45%,年均标准差为20.84%,平均拉动率为4.22个百分点;净出口需求对我国GDP的年均贡献率为5.77%,年均标准差为22.72%,平均拉动率为0.31个百分点。

从图2上看,整个35年期间,三大要素的相对重要性时有交替。资本形成有时与最终消费对应互补,有时与最终消费合起来一起与净出口对应互补。应该说,消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贡献率和拉动率最大,同时数据和图形也显示,其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程度多年来基本保持稳定,也是各要素中波动幅度最小的部分。如果分阶段来进行分析,2000年其贡献率基本一直低于投资的贡献率,反映我国投资驱动型的经济发展特征十分明显。尤其在2009年这个极端的年份,资本形成于净出口之间呈现非常显著的对应互补关系,国外市场需求疲软给国内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依赖国内加大投资弥补,资本形成对GDP增加的贡献率接近了90%,拉动程度为8.1个百分点。郑学工(2007)曾对中国和国际上多个其他国家的投资贡献率和消费贡献率进行了比较,文中指出“我国投资的贡献率比其它国家高,而消费的贡献率比其它国家低”,“1979-2005年,全球的投资贡献率为23.15%,消费贡献率为77.14%,几个发达国家中的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的投资贡献率分别为20%、18.16%、

10.19%和26%,消费贡献率分别为 89.17%、73.16%、69.12%和91.18%;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埃及的投资贡献率分别为13.19%、24%、20.11%和27.15%,消费贡献率分别为82.16%、75%、70.13%和 69.11%。形成对照的是,我国的投资贡献率为35%,消费贡献率为57%左右,投资的贡献显然高于其它国家, 而消费的贡献则低于别国”。因此,如何转变增长模式,提高国内消费是我们将来发展的重要问题。

此外,关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国外需求)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进出口一向被视为拉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而受到高度重视,然而经济运行指标显示,净出口贡献率和GDP的增长非强度相关。究其原因,我们知道净出口反映的是国外市场对本国产品的净需求,它是出口和进口两部分的差额,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调节资源的合理配置,应综合分析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结论与政策启示

(一)结论

首先,高投资、低消费是长期以来我国经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过度以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长对经济长期持续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有限,并且可能会造成不良的恶果,尤其是在面临着挤占需求情况下,会产生产能过剩、产品积压、利润下降、失业增加局面。此外,投资激增可能会带来经济过热的问题,一般说来,投资源于储蓄,但我国实际是高投资与高储蓄并存。近年来居高不下的投资并非来自储蓄,而是源于央行货币的超额投放。需要补充的是,大量依靠投资拉动还会使目前已经很严重的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

其次,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最有效果的手段,消费不足严重限制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和协调。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三大支柱,它们之间的比例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宏观经济效益和效率。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以消费为支柱,消费要素所占的贡献率远大于其它要素,2012 年全球最终消费率平均接近85%,我国只有49%,相差巨大。在三大需求中消费需求波动幅度最小,是经济增长中最为稳定的因素,而我国消费率偏低则严重削弱了这一稳定器的作用。消费率太低也反映国民福利水平低下,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经济问题,会加剧消费与投资比例进一步失调,增强对出口贸易的依赖,使经济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

最后,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波动最大,出口导向的模式难以支撑中国经济高增长。出口受到外部的不可控因素较多,过度依赖出口,经常项目一直保持顺差容易导致我国外部经济严重失衡。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作为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中国对外贸易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出口产品受阻,出口数量金额急剧下滑,外向型中小企业大量破产,失业增加,就业形势严峻。在目前全球经济恢复形势尚不明朗的局面下,想要依靠出口拉动中国经济高增长已不太可能。

(二)政策启示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政策的理性选择应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投资主导型、出口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走以消费为主的发展道路,形成消费、投资、投资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首先,我国拥有13亿人口,国内市场非常广阔,而且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阶段,消费潜力惊人,为坚持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战略方针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我们应分析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改变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的局面,提高中低层的收入水平;扩展农村消费能力和消费渠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消费者后顾之忧;健全金融体系,建立现代消费文化消费观点等等,形成围绕扩大消费需求发展经济的良性增长形式。第二,降低投资率,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提高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长期的高投资必然造成严重的产能过剩,造成投资与消费关系的不平衡。从国际情况和我国国情来看,投资率应该控制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以下为宜,才能提高消费率,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要注重对投资结构的优化,政府投资的重点应转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卫生医疗制度,住房保障制度,从而既能拉动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增加消费支出。第三,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调整,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过去我国建立在低成本优势尤其是廉价劳动力优势基础上的外贸格局将不复存在,当务之急是促进出口结构的升级,加强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的能力,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开拓新兴市场,借助市场多元化来规避市场风险。

参考文献:

1.郑学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需求走势分析[J].统计研究,2007(9)

2.张需松.三大需求要素对我国GDP的贡献[J].宏观经济研究,2003(3)

篇5

关键词:消费者行为 循环经济 绿色消费

一、消费者在循环经济中的地位

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原则,讲求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能源消耗和废物产生。为保障我国经济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于2009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明确规定了消费者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权利与义务,消费者作为循环经济的起点也是终点,有着其他经济主体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整个生产消费链中,生产者则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为获得最多的利润,企业在选择生产商品的种类、采用的原料、生产工艺技术时等均需要考虑产品的购买者的需求,消费者的偏好决定了企业生产的产品类型,消费者的偏好发生转变,企业也会随之改进生产方式、技术或转变产品类型。因此,如果消费者能在消费的起点就坚持循环经济原则,遵循循环经济消费模式,那将对企业形成明确的引导,促使企业向循环经济生产模式转变。

二、循环经济中消费者的主要行为及影响

消费者的主要行为及其影响对循环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引导和监督作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向循环经济消费模式转变。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增强循环经济意识,节约资源能源,建设节约型社会

由于过度的开采和浪费,现今我国自然资源面临着紧缺,总量并不丰富,社会公众意识不强,人为地增加了资源回收的环节和资源再生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强循环经济意识,节约资源能源,建设节约型社会迫在眉睫。

节约资源能源,建设节约型社会,消费者应当在消费过程中坚持从“大家”出发,而不是仅仅片面的节约“小家”。现实生活中,消费者往往钻政策的“空子”,例如:房屋装修中坚持符合节能环保标准,采用适当的绝缘隔热性材料,以防止冬季屋子里的暖气散逸,这样就可以减少冬季的供暖能源消耗;上下班时,尽量使用地铁、自行车等作为交通工具,少使用私家车,既节省汽油使用量,又能减少大气污染。

(二)绿色消费、绿色产品

绿色消费是指在消费过程中消费绿色产品的行为。绿色产品是指在产品生产全过程中节约资源、无危害环境和健康,达到国家相关机构规定标准的产品。包括一系列的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有机食品、节能商品等等。绿色消费的另一方面则是倡导简约消费,在消费心态上提倡简约,不铺张浪费,不追求奢侈品,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注重以上提到的因素,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健康,同时也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引导企业的生产模式的转变。

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应当坚决抵制、拒绝购买不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商品。杜绝使用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规定中注明的不符合节能环保标准选择商品,这些商品的面市会直接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物种灭绝等严重后果,消费者抵制或拒绝购买此类产品,可以缓解对环境、资源造成的压力,同时也能迫使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和工艺技术。

(三)绿色休闲

绿色休闲倡导以环保的概念享受休闲生活,表现为与大自然的亲近,与阳光,新鲜空气的亲近,以积极的观念带动健康的生活方式。强调休闲娱乐活动中保持轻松、从容的心态,不会使人产生消极疲倦的感觉,同时,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破坏,不浪费资源。

(四)垃圾分类、资源回收,提高资源利用率

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大量地消耗资源,产生大量的垃圾废物,垃圾处理成本昂贵。及时有效的垃圾分类能够降低处理垃圾成本,降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实现废物再利用。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五)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念

消费者作为社会活动中的重要一员,在自身坚持循环经济的消费模式的同时有义务积极宣传循环经济知识,影响尚未具备循环经济意识的人群,使越来越多的居民响应号召,参与到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活动中。同时,如上文提到的,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对企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技术有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消费者应当理性消费,绿色消费,不购买不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商品,不铺张浪费,拒绝购买过度包装产品、一次性产品等产品,以使这类产品市场萎缩,促使企业转变生产技术和方式。

三、引导消费者行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在我国,循环经济发展还刚刚起步,相关的法规制度尚不健全,循环经济机构设置仍不完善,消费者的循环经济意识还很欠缺,参与程度还较低,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教育,加强公众循环经济知识的普及程度,培养消费者的健康、绿色消费观念。

(一)制定政策正确引导,立法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明确了消费者作为循环经济的主体之一不可或缺的作用,规定了公民有义务增强节约环境和保护环境意识,合理消费,节约资源。并且鼓励和引导公民使用节能、节水、节财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及再生产品,减少废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同时,该法中明确了公民有权利对不符合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要求的行为进行举报,有权了解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但目前国内针对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可以借鉴国外循环经济发展成熟国家的经验,在正在制定的一系列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规中强调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在制定用能设备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等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准规范中强调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逐步将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理念,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培养消费者的循环经济消费观念。

培养健康的消费观念,可广泛开展绿色消费、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发挥新闻媒体、网络、政府和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利用网络媒体强大的宣传平台,广泛宣传绿色消费、绿色环保知识,使消费者清醒意识到注重环境保护、倡导绿色消费的重要性,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健康,同时能够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活环境。注重基础教育,将环境保护知识、绿色消费意识带入校园、课堂,对学生进行知识普及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带动社会教育,使社会大众树立可持续的消费观念。

(三)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模式

日本在2000年前后相继颁布了《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资源有效利用法(修订)》等多项法律构成了建立循环社会的法律框架,明确了政府、地方主管、企业和公众的责任,增加了企业的“生产者责任”;同时,通过产品向消费者宣传灌输循环经济消费模式,引导消费者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环境、对员工、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企业自身应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的“3R”要求:“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建立健全科学发展观念,以引导消费者树立回收意识,提高包装物重复使用率,不从濒临绝种的物种或资源中获取材料以生产商品,严格按照国家,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无污染商品。

(四)重视环保组织作用,建立健全环保组织管理法规依据,发挥最大效用

我国首家民间环保组织—“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 于1994年3月31日经民政部注册获准成立(简称“自然之友”)。数年来,经过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和政府部门的扶持,截止2008年10月,全国共有各类民间环保组织3537家,其中包括由政府发起成立的环保民间组织1309家,占37.01%;学校环保社团1382家,占39.07%;草根环保民间组织508家,占14.36%;国际环保组织驻中国机构90家,占2.54%;港澳台地区的环保民间组织约250家,占7.07%。随着政府、企业。社会越来越重视环保组织的作用,环保组织也正在发挥着其巨大的民间环保力量:监督、指导政府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监督企业在生产销售环节履行环境保护职责;在社会大众中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带动消费者更好的理解、接受循环经济观念,尽快转变传统的消费观念,树立健康绿色消费理念。

四、结语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发展循环经济,发挥消费者行为的重要作用,应加强政策引导,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理念,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培养消费者的循环经济消费观念;同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消费者行为,影响企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倡导企业、社会、公众关注和参与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1] 王晓英,循环经济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年8月下: 26-27

篇6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 竞争法 市场经济

竞争法与消费者权益概述

竞争法指市场经济国家为规范市场行为,保护和促进市场竞争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竞争法不仅是一种在社会经济中调整竞争关系的法律总和,同时它也约束商品拥有者之间的关系,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商品经济市场的有序性。随着商品经济的全球化态势,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成为了竞争法的主要组成部分。竞争法是通过对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进行查处,净化竞争环境、规范竞争行为等来恢复市场正常有序的经济活动的。

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有偿获得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以及在以后的一定时期内依法享有的权益。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一般由安全保证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依法结社权、求教获知权、维护尊严权、监督批评权等组成。

竞争和消费者权益内涵。竞争是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运行机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商品经济市场上,没有竞争就没有市场的活力,市场就无法实现优胜劣汰的转变,商品的经营者就没有了动力,整个商品经济市场就无法维持。在市场经济中,正当公平的竞争,可以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工具,革新技术,创新工艺,提高商品质量,同时还可以促使商品销售者改善经营模式,改革创新运营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优胜劣汰,这对消费者也是有益的。尽管我国在2003年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了修订,但是由于消费者自身的经济能力有限,消费者对商品的熟悉度不高,更多的只是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在商品的交换中,消费者的权益很容易受到侵害,这不仅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造成的,也是对消费者权益不能很好保护的结果。消费者权益是否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市场的成熟度。

竞争法与消费者权益法的关系。从宏观的经济法可看出,竞争法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在市场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竞争法中包含着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不正当竞争和垄断对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危害极大,竞争法是调节商品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关系,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则在商品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扮演着调节者的角色。在商品经济中,经营者和消费者是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的,经营者在交易活动中是否有活力完全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力,在经营者的竞争中,谁占有消费者的份额多,谁就会在竞争中获利,所以,在买方市场中,经营者只有通过不断地竞争加大对消费者的占有,才能在交易中获胜。与此同时,经营者要想得到更多的消费者支持和青睐就必须提高商品质量,降低商品价格,提供周到的服务以及不断创新,这些做法都是对消费者有益的,所以消费者和经营者在商品市场中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交易关系和经营者之间的竞争关系反映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竞争法之间的关系。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在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推动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促进社会的进步,因此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

竞争立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自古以来,社会上一直存在着竞争。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经济的发展模式也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垄断的出现,对自由竞争、国家的经济结构、人民和整个国家的利益造成了非常大的伤害,为了社会经济有序和长远的发展,各个国家从以前对经济不干预到开始通过法律行为对交易过程中的经济行为进行约束。我国1993年颁布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开始对社会主义市场中经营者的行为进行约束,以维护经济的健康发展。

消费者保护在竞争法立法目的中的体现。竞争法设定的最终目的就是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消费者的价值观取向是经营者进行竞争的直接后果。在垄断竞争时期,经营者不是通过提高商品的质量、不断创新、降低商品的价格来提高消费者占有率,而是通过垄断手段直接控制投入商品的数量,以及商品的价格,降低商品的成本,并且以高额的价格卖出,从中赚取更多的利润,不但消费者的权益遭到严重的损害,激化了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矛盾,还损害了整个社会的利益和经济的安全。现在的反垄断法已经超越了一国范围,更多的是针对大国对于弱小国家在经济上的威胁,所以竞争立法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在一个公平、正义、和谐、合理的经济竞争中,不断促进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建造新工艺、采用先进的技术,还能使商品经营者改善经营方式、提高商品质量、降低商品价格,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让消费者得到更多实惠。但是以强制的手段对经营者实施的管制,不但对经营者甚至是消费者都是一种负担。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购买力不断地加大,一个国家更注重的是在市场经济中如何使社会的整体利益不断提升,使国家的经济安全更有保证,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消费者的利益比经营者的利益更加重要。为了更多地占有消费者,提高商品的购买力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设立法律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就显得更加地重要了。在合理的竞争中,经营者应该在如何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扩大商品的需求量上下功夫,这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一种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正是为了约束在竞争中变相地危害消费者权益的经营者。所以竞争立法在保证市场经济有序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竞争法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竞争法是处理社会经济中经营者之间竞争关系的法律,在对经营者经营行为制约的过程中,间接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从20世纪开始,各个国家纷纷设立了旨在规范经营者行为的竞争法,竞争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内容不尽相同,但是其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目的是始终不变的。在制定竞争法的过程中,核心和目标都是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前提的。竞争法中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不但规范了经营者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的行为,而且对于一些企图损害经济秩序健康发展的行为或是不利因素,同样作出调整和规定。例如对损害市场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如虚假宣传、假冒伪劣、强买强卖、集体定价等行为,都给予严厉的处罚。竞争法中还规定了消费者应该享有的各项基本权利,设置了监督机关,直接对经营者行为把关,一旦消费者的利益受到损害,经营者就要对消费者进行经济和精神上的赔偿,对于打假、告发欺诈等行为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所以竞争法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我国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从1984年就已经开始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国际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地改善,人民的购买力不断地提高,与此同时,消费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不够,消费者在经济活动中由于经济能力的限制,对消费常识认识不到位,以及长期以来被看做是弱势群体,所以在交易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产品不合格、强买强卖、缺斤少两、售货服务跟不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等欺诈行为,这不但给消费者带来金钱的损失和精神的侵害,也给整个国民经济的长足发展带来了恶劣的影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所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

结论

由于我国竞争法的制定和实施都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对消费者保护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于经营者的违法行为涉及面比较小,对于经营者损害消费者的某些行为,仍然是无法可依。反不正当竞争法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旨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建立健康有序的经济环境,但是由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危害消费者的行为依然存在,这主要是因为竞争法没有对经营者的行为给出确切的定义,也没有建立完善的应对措施,所以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仍需在建立健全法律体制方面努力,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篇7

[关键词]菲德模型;电力消费;溢出效应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8-0136-02

1 引 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力生产和消费呈现飞跃似的增长。电力消费是投入到经济增长中的电力能源,因此涉及最优投入与产出问题,这也是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一直研究的问题。随着电力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研究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强弱程度,对经济增长,电力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经济政策的制定有着重大的影响,同时也为电力平衡等能源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对于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均衡关系,是大部分学者致力于研究的问题,通常是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等方法,得到的结果几乎大同小异。本文从电力投入的角度分析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产出效应。

2 模型的构造、样本与数据选择

2.1 电力消费的溢出效应模型

菲德模型是由菲德(Feder,1983)提出的,通过运用一个纳入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的两部门模型来分析出口在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出口对非出口的溢出效应;二是出口部门与非出口部门之间的要素生产率差异。本文基于模型的优点,将菲德模型引入电力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分析,分析我国地区电力消费的产出效应。根据菲德模型,构造两部门模型:

E和N分别代表电力部门和非电力部门的产出量,Y代表社会总产出,K和L分别代表劳动力和资本要素。在式(2)中,我们假设电力部门的产出水平E会影响非电力部门的产出水平N。K和L的下标E和N分别表示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的分配。

令δ为两部门之间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其中ΔK为总投资,令其为I,假设劳动生产率与劳动率(Y/L)成正比,则GL=β•[SX(]Y[]L[SX)]。令GK=α,因此α表示非电力部门资本的边际产品,β表示非电力部门劳动力的弹性系数。令λ=[SX(]δ[]1+δ[SX)]+GE,表示电力部门对经济增长的全部作用,这个作用包括两部分:一是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二是电力消费通过对非电力部门的作用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

假设非电力部门的产出弹性不变,式可整理为:

2.2 变参数模型

随着时间的转移,由于经济政策,社会各种外力冲击等,社会经济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是传统的普通最小二乘法等固定参数模型无法反映的。因此考虑经济结构的变化影响,本文利用用空间状态模型构造可变参数模型。

量测方程:yt=xtβt+ztγ+ut

状态方程:βt=ψβt-1+εt

假定参数βt的变动服从一阶自回归模型,ut和εt分别为量测方程和状态方程的扰动项,且ut和εt是相互独立的,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δ2,协方差矩阵为Q。

根据本文研究目的,构建基于菲模型的变参数模型:

2.3 样本、数据的选择

本文研究的是中国电力消费的产出效应,选取的样本是我国历年的电力消费总量和电力工业总产值,时间跨度是1995―2008年。模型中的Y是国内生产总值(GDP),L为就业人数,I是固定资产总投资,E为电力工业总产值。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3 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3.1 电力发展的状态分析

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电力供给和需求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的同时,社会经济也发生了跨越式的发展。随着电力消费的增加,社会经济总量也会随着变化(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电力消费的急剧增长并没有给经济带来同等速度的飞跃。1991―1994年,我国电力消费的增长的速度几乎是2~3倍的速度于经济的增长。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电力短缺依旧存在、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等原因,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出现了放缓的军面。进入21世纪,经历了几次重大的电力改革,电力短缺的局面得到解决,加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电力消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得到加强。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使得经济增长速度不能同步于电力消费的速度的主要原因,但电力消费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3.2 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在电力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研究,已经有大量学者进行了实证分析,其结果绝大部分是电力消费增加能促进经济增长,电力消费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等,但电力消费的增长是如何促进经济的增长方面并无突出研究。本文利用菲德模型建立了电力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模型,模型分析了电力增长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最后结合1995―2008年的我国经济增长和电力工业总产值数据,运用变参数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建立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的之间的变参数模型。运用1990―2008年的年度数据进行模型分析,给出θt的动态变化图。

从图2和图3中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电力增长对经济的效应出现了巨大波动。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直接效应是正的,而间接效应是负的。这主要是由于在这段时期,我国正经历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经济增长一直是仍然以粗放式增长方式为主,经济增长对电力能源投入要求非常高,因此电力消费增长的直接效应就是经济的增长。而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电力能源的高投入的浪费,其高投入对其部门带来的间接效应不是很理想,从图2可以看出,其间接效应出现了负的结果。在20世纪90年代的后期,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步转变,我国电力能源的利用得到了充分的提高,从图3可以可看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单位电力消费的GDP产值得到了迅速提高,从1990年的3元/千瓦时提高到2000年的7.5元/千瓦时。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由1997年的1变为2000年的-1.5,而间接作用则由1997年的-3.5增加到2000年的3,其变化的巨大主要是由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各部门技术上的改进,结果带来了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变化。20世纪初期我国一直倡导科学发展观,其主要意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带来经济的快速健康的发展。因此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对电力能源的需要逐步走向稳定,电力消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逐步稳定在对其他部门的溢出效应上,即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

4 结 论

篇8

人均GDP位列全国前三位的上海、北京和天津的产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三、二、一”模式,而宁夏目前仍是“二、三、一”模式,人均GDP位于全国中下水平。宁夏的第一产业低效、低产,第二产业只有一些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的产业(如煤炭采选业)发展较好,工业中多数产业缺乏竞争优势,第三产业虽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较高,但真正反映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层次与水平高低的交通通信、商贸物流、旅游、中介服务等行业,显著低于全国水平。2011年国内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北京和上海,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达到75.7%和57.9%,宁夏只有38.9%。这说明宁夏产业构成比例仍存在不合理,结构仍需改善。宁夏的重工业和建筑业产值占整个GDP的40%以上,二者之和超过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而重工业主要是能源产业及能源相关产业,因此可以说,宁夏的主导产业是能源(含能源相关产业)和建筑业,而能源产业又是资金、技术密集型和环境制约型产业,限于我国当前的能源利用制度、能源开采技术、能源交易市场的限制,其发展风险比较大,且生命周期短;另一主导产业建筑业,以其核心产业房地产为例,房地产是伴随城市化和城市整体竞争力而协同发展的,城市化、土地供给、城市竞争力是房地产发展的基础。随着中国人口接近高峰并开始递减,城市化发展速度将会减缓甚至趋于下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结构将会发生改变,宁夏也不例外。因此,长期内房地产对宁夏经济的贡献将会逐渐下降。以上通过对主导产业重工业和建筑业的产业周期分析得出,宁夏目前的产业结构不支持经济长期持续发展。

二、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

(一)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逻辑关系。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主要建立在影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选择上。具体而言,就是自主创新通过推进技术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方面进行分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要素投入结构的优化、需求结构的升级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三个方面;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分析,还涉及到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方面。从技术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看,技术对要素投入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以及低碳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技术又可以分为自主技术和引进技术,自主技术是在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形成的,分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和自主研发过程中形成的技术(包括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逻辑应该是: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并研究和开发自主技术,通过技术对要素结构、需求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自主创新对要素结构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传统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为主的结构向人力资本、知识和管理等高等要素为主的结构转化;自主创新对需求结构变动的影响表现为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两个方面。技术推动导致的需求结构的变化源于自主创新中的原始性创新导致的新产品的出现,需求拉动导致的需求结构的变化源于新需求出现以后企业利用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实时地进行新产品开发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从自主创新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中的作用来看,不仅仅表现为一般性技术创新在新兴产业形成和传统产业改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还表现为对产业结构层次性和协调性以及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动力作用。自主创新对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的影响主要是指低碳技术开发和环保技术的充分利用。(二)自主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结构模型。根据以上对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关系的分析,建立基本结构模型分析自主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关系。

三、宁夏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关系实证研究

(一)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变量选取1、自主创新变量的选取。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上述关于自主创新能力指标的分析,这里的自主创新指标选取了R&D经费内部支出占GDP比重、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占地方财政收总支出的百分比、高技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技术市场成交额、每万人专利申请量、普通高校数占全国的比重,这些指标主要是从自主创新投入、自主创新产出和自主创新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衡量。数据范围是2006~2011年,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提取三个因子,得到三个因子方差累计贡献率为90.03%,可以描述自主创新指标的总体水平。根据得到的旋转以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分析可以发现,第一公因子可以看成是自主创新产出因子,第二公因子可以看成自主创新投入因子,第三公因子可以看成自主创新环境因子。把三个因子得分分别看作是自主创新投入、环境和产出三个变量。(表2)2、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变量选取。根据上述关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关于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三个转变的实现,要素投入结构中选取全员劳动生产率变量,因为该变量能够较好地反映技术、劳动者素质以及管理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需求结构中选取最终消费支出在GDP中的比重变量,因为该变量能较好地反映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产业结构中选取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变量,因为该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结构升级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最后选取一个环境综合变量,因为该变量是测度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在环境综合变量的计算中,我们使用了主成分分析方法,首先选取万元GDP能耗的倒数、能源加工转换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以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四个变量,运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限定提取一个因子,发现这一个因子方差的累积贡献率为67.54%,基本能取代四个变量的信息,所以相应的因子得分作为环境综合变量。这样,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主要由全员劳动生产率、最终消费支出在GDP中的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以及环境综合变量这四个变量构成。(二)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换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通过对上述三个自主创新变量和四个经济发展方式转换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应的皮尔森相关系数表。根据表4的结果可以看出,总体来看自主创新分变量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呈现多元化状态。只有自主创新投入综合变量对全员劳动生产率以及环境综合变量有显著的正影响。值得关注的是,自主创新投入综合变量与最终消费支出在GDP中的比重变量之间表现出了明显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80,这里并不能说明创新投入在促进消费需求方面的副作用,只能说没有发现自主创新投入对需求结构的显著影响;同样,自主创新产出变量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之间存在正相关,这说明自主创新产出促进了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加。除了两个显著的正相关系数、一个正相关和一个负相关系数以外,其他结果并没有表现出自主创新变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变量之间的显著关系。如果我们把三个自主创新综合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综合成一个主成分,发现该主成分方差的贡献率为51.61%;把四个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变量也综合为一个主成分,发现贡献率为85.48%。可见,尽管两个主成分提取的变量信息虽然都大于50%,但是都小于90%,不能令人满意,但仍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宁夏自主创新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确实发挥着作用。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篇9

【关键词】电子商务; 国民经济; 经济增长。

一、电子商务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作用与影响。

电子商务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作用和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商务缓解了传统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压力。

改革开放 30 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大大提高。但是近几年中国的经济连年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靠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得以实现,消耗大量资源也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以煤炭为例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耗国,最保守计算,到 2020 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耗总量将直逼 30 亿吨标准煤,这是难以想象并且很有难度的。这些煤炭燃烧消耗之后产生的生有害气体严重影响地球的自然生态环境。如果这种状态一直进行下去而得不到改善,那么中国经济将面临资源严重紧缺甚至枯竭的风险,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造成巨大压力。

电子商务是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与重要举措。在资源配置方面,电子商务有着传统产业无法替代的优势。

电子商务大大提高市场效率,通过利益杠杆优化资源分配资源配置将趋向最优状态。电子商务降低了传统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从而降低资源消耗,减轻了传统产业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最终影响到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2、电子商务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

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互联网、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得到逐步提高。电子商务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电子信息等相关行业将会取得快速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方式向着低投入、低消耗、高效率、高产出、保护环境的集约型方式转变。电子商务通过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电子商务为中国企业创造发展机遇。

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础。如今的时代是市场激烈竞争的时代,企业若要自身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来提高交易水平和服务质量,降低商品成本来确保自身的竞争优势。电子商务的运用将给为我国企业经济的发展创造机遇。

首先,电子商务可以提高信息使用效率,降低信息成本。电子商务突破行业和产品物理特性以及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得在全球范围内随时随地进行网上交易,大幅度扩大了交易范围。通过互联网传递和储存,企业的信息成本大大降低,从而对电子商务发展也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其次,电子商务减少交易的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和购买成本。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为供货厂和消费者提供一个直接交易平台,大大缩短了买卖双方之间的距离,从而企业可以降低库存甚至以零库存的模式进行生产经营管理,降低了库存成本。另外,电子商务可以降低销售询价、报价和确定存货等活动的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电子商务使得供货商和消费者及时获得对方的最新数据。通过互联网,企业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市场上的各种需求信息,解决传统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信息交换的速度和准确性,降低交易双方的成本,从而为顾客提供所更好的商品或者服务。

二、电子商务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国内生产总值( GDP) 是国民账户核算体系( System of NationalAccounts,简称 SNA) 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指标,也是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被公认为能衡量测试一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佳指标。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支出法,收入法和生产法三种。本文根据支出法来对电子商务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详细分析。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总额。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用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国内生产总值( GDP) =消费( C) + 投资( I) + 政府支出( G) + 净出口( X - M) 。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增加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等因素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1、消费对经济的作用。

电子商务为人们提供了种类丰富的产品,更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物质和文化的需求,因此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热衷于网上购物,增加消费支出。电子商务的发展为计算机、互联网、物流,会出现更多的就业岗位,进而刺激消费。电子商务高效便捷、能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性,极大地吸引了商家与消费者,双方共同促进经济发展。网店规模将逐渐增加,消费者也更多地传统面对面的直接交易转向网上交易,从而促进了消费和流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势必会引起相关电子产品的消费大大增加,促进计算机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

2、投资对经济的作用。

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方式,在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之后,逐渐被接受并成为业界热议的焦点话题之一。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企业在库房、存货、物流运输工具等基础设施方面增加固定资本投资。电子商务将促进网络广告的发展,激发了企业对广告的投资需求。从现实来看,电子商务可以扩大资金来源、支撑体系建设。面对 2008 年的全球金融风暴,我国电子商务利用其优势,成为企业度过经济寒冬的重要选择。因此,投资机构对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对其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充满信心。

3、政府购买对经济的作用。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与之相关的道路和交通工具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这方面的政府采购也相应会增加。这些配套服务需求的增长能够使得消费者对价格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会引起市场的波动,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此外,由于电子商务对网络数据安全性、企业商业信用和个人信用有严格的要求,政府也会增加相关采购支出来保证电子商务的正常运行,因此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4、净出口对经济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和谐社会;市场主体;社会责任

一、和谐社会内涵

和谐社会是指全面系统的和谐,要求矛盾的双方或矛盾的多方在运动过程中能达到并保持双赢或多赢的结局。具体说,就是既要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内部各阶层、各利益团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培育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又要形成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使之共同发展。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系包括经济和谐、阶层和谐、政治和谐、区域和谐、民族和谐、文化和谐、代际和谐、生态和谐等内容。

二、市场主体

在市场经济社会,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层次上指政府;中观层次上指企业与中介组织,微观层次上指居民。

首先,企业是所有市场主体中最重要的部分,这是由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所决定的。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

其次,市场主体不仅仅是企业,政府同样是重要的市场主体,因为:一是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管理机构(可以说,国家或全民是所有者,政府是人),对国有企业的市场行为影响很大或较大;二是政府作为投资者,投资决策需要直接与市场相联系;三是政府又是消费者,政府自身的购买行为也应该是在研究市场供求关系的基础上,以尽量节省纳税人的钱而自我约束;四是政府还是调节者,政府这个市场主体对其他市场主体所实施的调控能力与效果,都对市场有着其他主体所不可比拟的作用。

再次,随着改革的进程,我们产生了新的一类重要的市场主体,这就是市场的中介组织。通常讲的中介有两种:一种是企业,比如市场调查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等;另一种是中介组织,最重要的是各种行业协会、行业公会。

最后,居民个人也是市场主体之一。居民在市场中最重要的特征是作为一个消费者和要素的所有者存在。居民单个个人在市场中的地位很微弱,力量很小。但是个体的数量和规模是巨大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企业与中介组织、居民是市场的主要主体,也是社会的主体。和谐社会的构建当然也离不开这些主体。理所当然,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就落在这些和谐社会的构建主体身上。

三、各市场主体的社会责任

1.政府的社会责任

市场经济是一种典型的竞争经济、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下,市场运行有无秩序以及秩序的好坏程度,标志着市场发育的成熟程度。而维护和保护市场竞争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则有利于竞争秩序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的正当交易、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从而形成一个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良好市场秩序,所以作为国家机器方面的权力机关、执行机关必然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构建主体。

今天政府依法行政也就意味着政府应该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政府的权力和责任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不存在无责任的权力,也不存在无权力的责任。政府在权力的行使过程中,应时时被社会责任所制约,在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理的驱使下做好每一项工作。责任是权力行使的前提,通过责任对政府权力的制约,会使政府的权力更加合理、正当并真正赢得民心。没有责任的权力必然导致权力的放任和腐败。没有责任或者不负责任的政府,决不可能成为法治政府,结果必然会被人民所抛弃。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的各级政府,社会责任十分重大,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丝毫的失责。要建设责任政府必须培养政府官员和公职人员的价值理性。强化其作为公共权力机构人员的公共职业责任和公共职业道德,形成高尚的具有强烈责任心的现代人格。

政府公职人员担任公职不是一种纯粹的雇佣关系,手中的权力决不是可以用来“寻租”的工具,而是一项肩负公民赋予的重任,有着崇高的伦理精神意义的崇高职业,应该具有为人民服务的个人献身精神,努力谋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公职人员只有明确自己的权利价值和权力地位,才能确定承担公共责任,维护社会公正等行政道德和价值取向,形成健康、完善的道德人格,成为负责任的人民的忠实人。只有建立起负责任的政府,才能赢得民心对权力的信任,增强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威性,形成良好有序的社会秩序。

2.企业的社会责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企业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对社会影响范围涉及经济、文化、环境、政治以及个人。企业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构建和谐社会,企业对社会的责任至关重要。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除了创造财富之外,还应对全体社会承担责任,一般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护劳工权利、维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发展慈善事业、捐助公益事业、保护弱势群体等。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仅包括促进自身经济增长和发展,而且还包括促进社会经济福利的增加。因此企业主动、积极地承担社会责任,对构建和谐社会作用非同小可。

3.中介组织的社会责任

中介组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介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市场、政府与市场的重要主体。随着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以行业协会等形式体现的中介组织越来越需要发展,并承担过去由政府承担的或未承担的某些职能,但其承担的方式不同于政府,而更多是做协调、组织、规范的工作。协调,包括对行业组织内部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协调,行业与政府关系的沟通、协调,行业与其他关联行业关系的协调等等;组织,包括组织行业应对市场特别是国际市场的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组织应对贸易与投资所遇到的磨擦与纠纷,组织制定行业的生产标准与管理要求等等;规范,包括对行业内企业市场行为的规范、监督,形成行业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等等。其社会责任就是充分发挥对行业内外产生强有力的深入行业业务的组织、协调、规范作用。

4.居民的社会责任

市场经济首先是一种消费者经济,在各种经济活动中消费者具有主宰的权力,消费成为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只要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最终都是各方面、各种产品、服务的消费者。个人作为消费者每时每刻都要消费,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行为是一个人重要的行为。不同的消费行为,对社会造成不同的影响。消费者责任的履行有利于社会中消费者之间的和谐。既然如此,消费者在社会中的地位影响非同一般。和谐社会包括消费和谐。消费和谐包括消费系统内部的和谐和消费系统外部的和谐。消费系统内部和谐包括家庭、政府等消费主体内部的和谐,外部和谐则包括消费与生产的和谐、消费与流通的和谐,消费与自然的和谐等。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消费者责任重大。消费者责任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消费商品获得商品价值、满足心理需要、得到感官享受的时候,应该承担与消费该商品有关的连带责任,这些责任包括保护环境的责任、保护资源的责任、维护社会公德的责任等。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消费和谐了,社会自然就和谐了

四、市场主体社会责任对和谐社会的意义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的和谐与否,关键在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集权的管理。和谐社会构建主体比较单一,在和谐社会的构建方面其他主体不够积极主动,行政作用无所不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谐社会的构建主体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各市场主体。政府、企业、个人三大经济主体的行为,对经济活动是否承担社会责任是保持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这些主体的基本活动就是经济活动,他们的经济行为是其他任何行为的基础。按照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经济是一切的基础,所以在所有和谐的层面上,经济上的和谐是基础和关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谐社会的各方面各层次的各种构建主体最终都是以政府、企业、个人三大市场主体的形式出现。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和谐社会的构建主体很大程度上就是各市场主体。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市场主体的努力和作用,离不开市场主体各自自觉的、主动的承担社会责任。

居民在市场中最重要的特征是作为一个消费者和要素的所有者存在。在市场中,个人则最大化其作为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经济收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消费选择,最大化其消费效用。企业是生产者,提品和服务给消费者。企业则选择生产技术,以最大化利润为其目标。政府则是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以追求社会效用和政治效用的最大化。作为市场主体的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在追求各自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不忘对社会的责任。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做到和谐有序。

一个社会总是在不停地消费和生产。生产的和谐、消费的和谐、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政府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证。只有生产、消费以及相互之间和谐了,才有政治、文化的和谐,相反,政治、文化的和谐可以反作用于和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和谐。和谐社会应是全方位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政治、经济与文化各方面之间相互的和谐;城乡的和谐发展。所有这些方面的和谐其最终的主体都是政府、企业与中介组织、个人。所有这些和谐,需要各市场主体各自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董小麟.论当前推进市场主体建设的若干基本着力点[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