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01:5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发酵技术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发酵技术论文

篇1

1选取合适的教材

发酵工程优秀教材很多,像《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微生物工程》、《发酵工艺原理与技术》、《生物工艺学》、《现代工业发酵调控学》、《发酵工艺学》等,我们在前些年的教学过程中也选用了多个版本的《微生物工程》,结合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培养方向,目前我们选用全国高等学校发酵工程专用教材、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华南理工大学姚汝华教授编写的《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此书按照发酵工艺操作单元的先后顺序排布各章,脉络清晰,系统性好,该书在难易程度上很适合我们的学生,但是该书侧重于发酵机制的讲授,发酵工艺和设备没有涉及。因此,在前期教学积累的基础上,我们授课团队正在努力编写一本适合于我们自己的教材,增添发酵工艺及设备,以及基因工程产品的发酵工艺。同时为提高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推荐了《发酵工艺原理》、《发酵设备》、《发酵工程实验技术》等参考书。

2开展发酵工程实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发酵工程是利用工业微生物的特定性状和功能,通过发酵过程来生产目的产物或将生物直接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体系,是建立在发酵工业基础上,与化学工程紧密结合的一门学科,它是连接生命科学研究与应用的桥梁[7]。在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应用中,要想把定向改造的物种转化成产品,也需用到发酵工程技术。发酵工程实验开展的场所是发酵罐,这是发酵工业独有的特点,同时有一套严密的工艺流程让发酵原料通过菌种吸收转化成我们所需要的发酵产品,发酵周期长,步骤繁多。通过发酵工程实验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发酵罐,开展发酵罐空消和实消操作,以及常规发酵产品如酒精、柠檬酸、青霉素的发酵,使学生真正的达到学以致用,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性、创作性和责任心。师范院校的理科学生,普遍缺乏工艺概念,但他们又非常渴望了解真正的生产过程。我们针对发酵工程的主要内容,组织学生到啤酒厂、白酒厂、制药企业开展生产实习,使学生亲自到白酒、啤酒和药物的生产线上了解工艺流程,切切实实的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工艺联系起来,学生反映收获很大。总之,发酵工程实验集成度较高,牵涉到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发酵工艺学、化学原理等学科的实验内容,有别于普通实验课程的是工厂生产实习,真正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培养目的。

3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取决于教师本身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方法改革服从人才素质培养,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密不可分。生动、丰富的教材,有价值的有说服力的理论,以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态度、思维以及能力的开放式教学,无疑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1案例教学

发酵工程是一门实验实践极强的学科,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建立于具体的发酵机制和工艺案例的基础上。在授课过程中,典型的案例不仅使课堂生动形象,而且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触类旁通,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例如在讲青霉素的发酵这部分内容时,通过详细讲解青霉素的发现,引出伟大的科学家弗莱明,进而讲解青霉素发酵的发酵机制、过程控制、提取及纯化相关内容,学生被激起兴趣,学起来也容易接受。学习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抗生素的种类、我们生小病的时候用到了哪些抗生素、抗生素对能治疗那些疾病、滥用抗生素有何危害等等问题,使学生从思想上真正理解“抗生素是一把双刃剑”,从而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以致用,进而影响身边的人及下一代合理利用抗生素,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3.2启发、讨论式教学

讲课的过程中首先讲授难点、重点,善于提出问题,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随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归纳、总结。比如在讲授发酵过程的控制这部分内容开始时,引入酸奶的发酵。酸奶在生活中很普遍,同学们也不陌生,有的同学家做过酸奶,因此对酸奶的发酵还有一点常识,接受起来更容易一些。首先提出问题,酸奶发酵的原料和菌种从哪里来?酸奶发酵是好氧发酵还是厌氧发酵?发酵多长时间合适,夏天和冬天发酵时间一样吗?通过这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最终引出酸奶的发酵工艺及注意事项,随后在实验课时让每位同学亲自动手做一款自己喜欢的酸奶,巩固和吸收理论学习。

3.3比较归纳教学法

比较式教学法通过对不同知识点的对比分析,找到其相同和不同处,在比较的过程中对知识点归纳概括,有助于从本质上理解和记忆知识。比如在讲授培养基的制备过程中,让学生比较种子培养基与发酵培养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说出两种培养基C/N比有何不同及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又比如在讲培养基的灭菌时,在讲述了分批灭菌和三种常见的连续灭菌流程连消塔——喷淋冷却流程、喷射加热——真空冷却流程、薄板热交换器连续灭菌流程之后,让学生对分批灭菌和连续灭菌进行对比总结,学生就容易理清楚,弄懂复杂的内容。

4优化考试模式,重在平时学习的思考与探讨

在发酵工程实验及理论教学考核方法中,一是包括到课情况。在开课之前详细向学生讲述发酵工程课程在生物技术专业的应用及其重要性,课程的讲授和考核方式,通过到课率来约束学生学习及实验的自觉性。二是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多样化,加强课堂考核、作业考核,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成绩的比例由原来的3∶7加大到6∶4,综合反映发酵工程课程实践性强的特色。三是实践教学实施“以考促训,以赛促练”,强化技能培养,规定技能考试不过关,不允许参加理论考试。四是在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

5小结

篇2

1.1启发式教学要求在书法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

在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指导思想当中,要求学生要培养德、智、体、美多方向的发书法教学展,德育尤为关键,其融入于各科教学之中,书法教学也是其中之一。书法融入德育,书艺结合人品。

(1)教学中传授爱国情感

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蕴涵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是无与伦比的“龙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法不是画而有画的灵动;不是诗而有诗的韵味;不是舞而有舞的飘逸;不是歌而有歌的悠扬。无论从中小学生到专家学者,从家庭妇女到政府官员,书法作为一门实用艺术得到广泛的应用推广,作为高雅艺术得到我国广大群众的推崇。

(2)教学中传授道德情操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情操教育中结合着书法史中的典型范例,让他们懂得“字如其人,心正则笔正”的做人道理。学生受到熏陶再加之书法艺术本身的引导作用,这就能明显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同时也加强了他们自我约束能力,陶冶了性情,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奠定了优良的品德基础。

(3)教学中传授哲学伦理

书法是我国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枝精华。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的滋养与哺育下,中国书法除了具有东方文化艺术的特色特征,而且能够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气质、伦理道德和哲学思想。在平日欣赏和讲解字帖的时候,不但要求学生理解字体结构的完美,还要懂得书法字帖的内容,书法艺术所体现出的形式美、线条美以及内涵美。

1.2读帖时引导想象

例如宋代秦少游非常欣赏政黄牛的书法,秦少游问他的笔法,政黄牛答说:“书,心画也,作意则不妙耳。顾喜儿童字,观其纯气。”政黄牛认为孩童的字如水成文,出于自然,有纯美之韵。他通过自己不断摸索和想象,领悟到儿童字的单纯之气。同理,学生读帖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从中领悟到一些道理。

1.3书写之前引导想象

王羲之曾有:“意在笔先,然后作字”的宗旨。上课时,要经常抛出一些问题,适当的教导学生关于字打算怎样去写,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通过提问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1.4书写时也要具有想象力

写字是把心中的字的形象通过笔墨技巧而显现在纸面上,要边写边想,边想边写。

2.启发式教学方法在书法教学中需要加强的方面

2.1加强审美教学的建设

我们的书法教学首先让学生从练习书写姿势开始,然后慢慢的掌握书法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感受美的能力。因此在书法课堂上一定要强化欣赏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2增加学生自由空间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意识到,学生没有自由这种不良现象广泛存在于传统教育教学中,必须要进行转变,加大学生学习自由度的基本措施。要给学生评价学习成果的机会,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到自我学习成果的评价中去,既能用评价的手段发现知识、技能及学习态度上的不足,同时还能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去调整和矫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良习惯。

2.3加强素质教育的建设

篇3

目前在高职师范类院校的各个专业中都开设专业教法课程,专业教法课程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多数师范院校教师除了讲授本专业教法理论知识外,都会留给高职师范生一定的课时量,进行本学科课程的试讲,这样除了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业教学方法的特殊性外,还可以训练学生在真实环境中进行授课的能力。通常学生进行试讲时是在微格教室中进行,但学生在试讲过程中,极少能充分利用微格教室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结合本专业教育方法进行试讲的。教法课程教师由于课时、教学内容和专业知识所限,又无法用过多的时间对学生在这方面的不足进行指导,这就使得学生的试讲变成了专业教法理论知识的简单应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形同虚设,严重浪费了教学资源。那么如果整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与教法课程,将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内容目标定位于辅助单一专业教学上,将现代教育技术的评价方式改为微格教室试讲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程度,使真实的教学授课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评价方式。这样做即可以使得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的教学内容明确、评价方法合理可行,又可以弥补教法课程实践环节中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不足,以及使得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得以充分利用,让学生在教法课程实践试讲过程中真正融入现代教育环境中。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与教法课程进行整合不但可以解决两门课程设置问题,还可以使高职师范生很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1.使高职师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使其更多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

2.让高职师范生学习到如何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际中,而不是纠结和关注某种信息技术的使用。

3.让高职师范生更多的加入到教学环节中去,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以高职师范生为中心的学习情境,让其在互动活动中领悟如何学习。

4.使得课程成绩的评估手段多样化,改变以往将教师作为课程成绩评价的唯一主体,取而代之以高职师范生的自评和互评作为评价主体,教师进行评价审核。

二、整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与教法课程的方法

1.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课程内容的整体把握。整个内容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模块,其中理论部分包含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部分包括案例课程的分析与设计、素材获取、素材处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等。内容突显了以教学设计为主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2.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课程具体课程的编排。为了适应高职师范生的学习特征,课程总体上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参与式”的“活动”设计方法,“案例”分析式的教学手段。具体教学中将课程分解为7项基本任务:任务一:了解现代教育技术任务二:学习图像素材采集与处理任务三:学习视频素材采集与处理任务四:熟悉现代教学媒体系统环境任务五:教学设计、教学和评价任务六:利用网络资源任务七:回顾学习历程每个任务中以“课件制作或授课演练”为情境编排“活动”,各“活动”给出活动要求及“学习要点”,引导学生从“学习要点”的资料“案例”中探究、获取所需的理论与技术,在自主学习、教师指导下完成整个“活动”流程,达到“任务”要求并自主设计完成课件或整个授课过程。

具体活动流程以任务二(学习图像素材采集与处理)为例:活动1:学习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学习要点1: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活动2:讨论并分析信息技术如何与所在专业课程整合学习要点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活动3:小组为单位研讨《认识物体》课程并制订课件制作计划学习要点1:课程教师用书电子版学习要点2:计划提示活动4:了解数码相机的功能和基本操作规范,和教师一起学习,并利用说明书仔细熟悉学习要点1:数码相机的介绍学习要点2:数码相机的使用技能活动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拍照活动6:学生得到数码相片,用扫描仪扫描书中图片,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图片处理学习要点1:图像素材处理活动7: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完成课件制作学习要点1:flash相关知识点讲解学习要点2:《认识物体》课件案例学习要点3:《认识物体》课件案例视频教学活动8:每个小组选派一名同学用所做课件进行试讲,小组其他同学作为学生进行配合。活动9:根据试讲修改完善课件。每个任务完成后学生会提交成果,教师给出评价,并组织学生互评讨论。

三、整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与教法课程有利于高职师范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1.整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与教法课程后,教学方法由原来的以“教”为主替换成以“导”为主,引导学生完善学习能力,提升科学素养。高速发展的社会对高职师范生的科学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高职师范生缺乏创新的意识、探索的精神,就无法适应这个社会。所以我们要改变单一的知识教授,以设计为中心,活动为引导,使学生走进实践进而走向社会。将以教师为主讲解和实践的方法,改变为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分组合作,自主探究和学习。科学探究活动应是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要用切实可行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科学探究,并激励学生通过动脑、动手自主学习知识,提高各方面能力。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和培养需要反复的练习和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创设探究性活动,多引导学生积极合作,开展小组学习和自我学习,完成探究性活动,不断提升完善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2.整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与教法课程后,课程的案例中所需素材由原来的教师提供,改变为学生自主收集,提高了高职师范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学生在每个任务中都有一个活动进行素材的采集,有很多素材需要学生分组收集和处理,通过这样的设计,鼓励引导高职师范生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资源,网络环境中搜索功能,解决素材缺乏的问题,还使高职师范生的学习自主性在网络环境中得以实现,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高职师范生的收集处理信息能力。

四、总结

篇4

在传统的经济法教学中,授课主要是通过老师陈述和书写板书来向学生传授知识点,主要是依赖老师的陈述表达能力。但在经济教学中一些辅助学习的案件例子,是无法直观的表达出来,只能将其大概的过程陈述出来。因此在经济法教学中,会产生模棱两可的现象,从而致使学生无法正确的理解案件中想要表达的知识点,这样的教学也是不利经济法教学效果的提高,发展高素质人才。因此在经济法教学中,要迫切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改善当下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跟多高素质的人才,也正是因为这样多媒体教学在经济法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实行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

在经济法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进步的表现。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多传统教学模式无可替代的教学优点,可以将经济法的知识点形象、直观、易懂的表现出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并能深刻的记住相关的知识点。在进行教学前,可以结合相关的知识点,以图像、视频、音乐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这样可以快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更为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和主动去学习相关的知识点,探讨、发现、解决问题。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首要前提,因此在经济法教学中,想要提升教学的效果,首先就要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为主动的学习,从而就能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效果。这也说明在经济法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因此要正确对待多媒体教学,有效的将其应用经济法教学中。

三、在经济法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一)可以快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经济法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动态图像、视频以及声音等功能,将枯燥、乏味、抽象的经济法知识点转换为形象、具体、生动易于理解的知识点。在进行教学前,可以给予学生播放与本节教学内容有关的背景视频或者是音乐,这样可以快速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引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快速的融入到经济法学习中。在经济教学中,兴趣才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对经济法学习的激情,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样可以是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从而让学生更为主动、积极的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法教学的效果。如在进行刑事教学时,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刑事犯罪事件,来加深学生对刑事概念的认知以及记记住相关的规章制度。

(二)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开拓视野,丰富教学的内容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多数照着课本读,不就知识点进行相关的拓展,造成经济法教学课堂上沉闷、教学内容单一、乏味等现象,从而导致学生对经济法教学的内容不感兴趣,上课也无法进入状态,这种局限课本知识的教学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对经济法知识的认知。但多媒体教学就刚好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在教学中可以将知识点进行拓展,找出更多相关的知识点,并可以通过图文相结合的模式将知识点表现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是教学的内容更为直观的表现出,还能将知识点简单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还可以改变以前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对经济法的认知。

四、如何在高校经济法教学课堂上有效的实施多媒体教学

在经济法教学课堂上,如何有效的实施多媒体进行教学才是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最终目的。在教学中正确的对待多媒体教学,才能将多媒体教学效果最大化。因此高校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应正确对待,了解多媒体教学好的一面也要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且不能过分的依赖多媒体教学。下文将会分析在经济法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实施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一)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避免过分的依赖多媒体教学在经济法教学中,正确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的改善传统“独白式”的教学模式,在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课堂上都是以老师为教学中心,并没有将学生放在教学的首位。多媒体教学可以将老师从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转换出来,改变老师在教学课堂上“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增多的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注重学生的想法。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组织和指导学生来获得相关的法学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虽然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改善教学模式,提高法学教学的效率,但还是要正确的对待多媒体教学,并不是说,所有的经济法教学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只有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中板书、详细陈述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才能带来最大化的教学效果。经济法老师还应在课堂上做到语言精炼、风趣,随时在黑板上写出对教学内容的所想,并进行详细的讲解,最避忌的就是老师一整节课的时间都站在机位上单纯的操作电脑,这样教学没有起到任何的效果,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

(二)多媒体教学的课件的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精辟程度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的效果,因此在进行经济法教学时,首先有一个好的课件,这样才能起到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文本、图像、动态图片、音乐、视频是制造一个课件的重要素材,想要制作出好的经济发案例教学课件,就必须要正确的选择合理、生动、形象的素材,这样才能制造出一精辟的课件。这些经济法教学材料经济法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图库、期刊以及声音库来收集,并特别注意有法律特色的素材,如国旗、法律条文、司法判例等。在课件的制造过程中切忌将课件游戏化,把课件弄得花里花俏的,这样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了,不利于教学的有效进行。课件要具有经济法的特色,信息量适当,不能一次性该学生灌输得太多,这样不但不利于学生做笔记,还不利于学生的消化和吸收,所有恰到好处就刚好。

篇5

1.1从教材上来看

现在高中的信息技术教材已经不再定位为一个零起点知识的学习了,而是在认为小学和初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基础上编写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除了较少一部分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外,其他的小学、初中根本就没有开设这一门课,所以很多的高一学生并没有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就一味地按照教材走,很难取到好的教学效果。

1.2从教学方式来看

信息技术课一般都采用大课堂的形势,教师用广播在前面讲解,示范操作,然后学生就跟着后面去做,养成了学生学习上一定程度的依赖性,不会主动去寻求帮助,解决问题。同时信息技术课学习的内容十分多和杂,并且学校安排的课时有限,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完成教学任务。

1.3从学生自身来看

在上机操作时,一个教师往往要面对十个学生,班级十分的庞大,有时候甚至会出现两个学生合用一台电脑的情况;而另一方面,由于小学、初中的学习环境不一样,导致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有很大的差异。继续利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需求。

1.4从课时安排上来看

新的课程改革对信息技术的学习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大多数的地区和学校中,都普遍存在这信息技术教学的课时严重不足的现象。一般的学校加上实践操作课一周也不过1节的课时,稍微重视的一周也不会超过2个课时,这样的课程时间安排,不用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了,就是完成最基本的教学内容都是很困难的。在近几年新课改的要求下,江苏地区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进行了不很多的尝试,以求改变现有的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真正的达到新课改下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在众多的方法中,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总结,我们发现在江苏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采用嵌套教学的方式,进行高中信息技术的嵌套式教学,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先进之处,更加适合现有的江苏高中对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是改变教学现状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2嵌套教学方法的含义

嵌套一开始是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上最早出现的一种应用思想。顾名思义,嵌套教学就是对计算机嵌套程序设计思想的借鉴和学习。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在以下两个方面:

2.1对学习的主体进行嵌套应用

对不同的学习主体要进行分层教学处理。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不同层次的设计,在教学内容的宽度和深度上对学生进行无形中的分组,这一分组并不是要求教师将班级的学生进行真正的分组,而是要求在教学的内容上表现出层次性,从而体现出分组的思想。也就是说从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分层次的教育,在无形中体现出了将学生进行分组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实际分组中所花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避免在实际分组中给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层次上的划分,才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嵌套的本质要求。

2.2对教学的客体进行嵌套应用

嵌套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的表现就是:增加课上内容的宽度,对有深度的教学内容采用分层讲解的办法,从而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部分。其主要思想就是利用好课与课之间的内容嵌套来实现重复教学,从而达到弥补课时不足、学生基础不同、时间跨度长而有所忘记的缺陷,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3嵌套教学方法的具体设计

下面就选取对Excel表格的学习应用教学为例,具体阐述嵌套教学的思想。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首先还是要了解学生对将要学习内容的了解程度,根据具体主体的情况,再进行相应的课程教学设计。在教学大纲中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安排为三个课时,那么在嵌套教学中,我们一样也花三个课时的时间来完成这一知识点的学习。按照具体的调查情况,做如下的设计:

3.1对教学的客体进行嵌套

3.1.1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第一节:学习基本的概念;主要掌握各项数据的录入;难点就是一些数据的计算以及整理;了解Excel表格的具体应用和具体操作。第二节:掌握Excel表格中录入数据的归纳方法;着重点就是数据的整理以及分类;难点就是将数据转化为图形的操作。第三节:掌握数据的整理和归纳方法;重点就是将数据转化为图形的操作;最后针对学习的不足部分在习题中进行复习加以解决。

3.1.2针对一般水平的学生

第一节:掌握Excel表格的基本概念和各项数据的录入;着重点为录入数据的计算分析;了解表格中数据的归纳方法和转化为图形的操作。第二节:掌握数据的整理以及归纳方法;重点解决表格中数据的归纳以及汇总问题;难点就是将数据转换为图形的操作。第三节:掌握数据的汇总问题;很好地将数据表格转换成图表;难点就是对数据加工多元性的掌握。

3.1.3针对高水平的学生

第一节:掌握Excel表格的数据录入方法和数据的计算;重点学习数据的整理和汇总;难点就是在Excel表格中进行表和图形的转换。第二节:掌握数据的整理和归纳汇总;重点学习表格与图形之间的转换操作;难点就是数据整理中的多元化理解。第三节:掌握数据表格和图形之间的转换操作;重点学习数据的多元化加工处理;进行适当的延伸学习。

3.2对学习主体的嵌套教学

通过上面内容的设计,很好地把教学内容进行了分层处理,每一节课之间存在着内容上的关联性及嵌套性,但是要真正实现教学效果,关键还要看学习主体的发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地少讲,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指导学生的学习上。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让学生来辅导学生,教师从旁指导,让帮助别人和被帮助的学生都能在这期间得到很好的提高。在教学中做好不同水平学生之间的嵌套学习,而不是去专门的花时间进行学习小组的分组,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结语

篇6

论文摘要:项目教学法是师生为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文章介绍了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网页制作技术》课程中的经验及收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以实现培养网站构建人才的课程教学目标。

项目教学法简介

项目教学法的前提是“项目”,是一个人人参与的集学习、创作于一体的过程。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项目教学法的开始阶段,主要采用独立作业的方式。项目教学法更多采用小组工作的方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一般而言,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可以分五个阶段:

确定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的任务设想,与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制定计划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得到教师的认可后实施。

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的合作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开展工作。

评价考核通过项目的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查,包括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自评三部分。可分三个级别进行考核:第一级,由教师对各小组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定,如能否共同协作,是否实现预期功能,是否具有创新意识等;第二级,由各小组成员根据每个组员对本小组的贡献情况及参与意识进行互评;第三级,由学生本人进行自评,如自己是否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是否已经掌握本课程的知识点并熟练应用。最后,综合三级评定情况确定每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有企业参与的项目,必要时可由企业做出最终评价。

归档或结果应用项目应尽可能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应尽可能将项目的完成结果应用到企业和学校的生产教学实践中。

《网页制作技术》课引入项目教学法

《网页制作技术》是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等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实用性强,应用面广,操作性强、与岗位联系密切等特点。为了更好地讲授《网页制作技术》课,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实际项目引入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形式,较好地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网页制作技术》的课程目标《网页制作技术》的课程目标是结合职业岗位的需要,培养出能够从事网页平面设计或网站构建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和综合能力。

将项目教学法引入《网页制作技术》课本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是先由教师在多媒体教室授课,然后安排学生在实验室上机验证教师所讲内容。这种方式忽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学到的知识比较零碎,很难开发实际项目。随着课程内容的深入,很多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丧失了主动参与的意识,以致课程结束时,几乎没有学生能够设计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网站。为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我们分析了该课程的特点,并结合任课教师为企业开发网站的经验,让教师将所承担的网站建设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共同开发项目,让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积累项目开发经验,从而体现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项目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将项目教学法引入《网页制作技术》后,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协助作用。学生在项目的驱动下自主学习,边学边做。有些能力突出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与外界联系,承接小型网站建设项目。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他们主动与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交流,讨论问题,促进了项目教学法的发展。项目完成后所带来的成功的愉悦和满足感,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网页制作技术》课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

笔者在担任《网页制作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环境,将教学过程划分成以下五个阶段。(一)网站项目的确定

确立实用、优秀的项目是项目教学法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此,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首先,应选择切实可行的项目。在教学正式开始之前,可先对学生进行分组,尽量使每一组学生的能力都比较均衡。同时,结合相应的岗位能力要求,将选用的项目分为两种:一种是选用已通过验收的项目,另一种是选用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其次,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项目的难易程度。对于首次接触这门课程的学生,由教师负责选取项目,讲解知识点。所选取的项目必须简单、典型,并且最好选择已经完成的项目,以便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选定具有较高难度的项目,并且最好选择正在进行中的项目,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创造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实践的艰辛与乐趣。另外,应注意根据学生具体的培养方向,确立最适合的项目。

(二)网站项目计划

网站项目的计划应按照项目开发的需求加以实施。确定项目以后,让每一组学生针对该项目进行需求分析,启发学生主动发现身边的素材。对于已通过验收的项目,可由教师充当企业的角色,由学生向教师汇报自己所进行的关于项目需求的分析及收集到的资料;对于正在进行中的项目,可由学生直接面对企业,与企业沟通,做出需求分析。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起到指导的作用,另一方面,在对已验收的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事先对该项目内容进行定位,分析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完成的任务,确保学生进行需求分析时,不会定位过高。完成项目需求分析后,教师应根据学生所作的需求分析确定项目的能力模块,并将每个能力模块细分为一系列小项目,学生根据课程的时间安排,结合项目内容编写项目开发计划书。例如,根据我校《网页制作技术》课的实际情况,将首次接触这门课程的学生的能力模块划分如下(见下图)。

(三)网站项目实施

项目教学法中最重要的环节是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在该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督促学生根据项目计划书,按时按量完成相应的功能模块,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对于首次接触网页制作的学生来说,没有一定的网页制作软件操作基础,就无法进行项目建设。因此,应在《网页制作技术》课程项目实施过程的第一阶段讲授学生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为第二阶段奠定基础,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则是撰写网站开发总结报告,锻炼学生撰写文章的能力。

第一阶段实施过程对应上图中的能力模块划分情况,在第一阶段的实施过程中主要教授学生网页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使其形成相应的具体能力。具体做法是:教师首先通过简单的例子讲解实际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练习新知识、新操作,完成相应的实验项目。通过这种双教一体的教学模式、讲练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

第二阶段实施过程结合第一阶段学生具体能力的锻炼情况,根据所要建设的项目,按照项目计划书进行开发并完成设计。该阶段是项目教学法实施的核心环节。在此阶段,教师要根据各开发小组的具体情况、具体要求及时恰当地进行指导,解决学生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督促学生按时按量完成项目计划书中的各个开发环节,保证学生顺利完成项目的开发,实现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做好指导监督工作。如定期召开各项目组长会议,了解各项目组的开发进程;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进行技术引导和指导,收集各组遇到的难题,组织各组进行总结和经验交流,从中探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阶段实施过程该阶段的任务是在学生完成网站建设后,撰写开发总结报告,总结本次学习、开发的收获和经验,为下一次开发做准备。阶段性总结评价也是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和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结束后,都要对该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评价、总结,及时改进不足之处,巩固成果,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网站项目展示与评价

项目完成后,应对网站项目的建设效果进行展示,并加以讲解。在讲解展示网站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并结合相应的网站项目评分表,形成学生和教师对该项目各自的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还应结合其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参与程度、服务程度以及所起作用等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在对承接的企业的开发项目进行评价时,除上述评价角度外,还应结合企业的需求,即除了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外,还要有企业评价,并以企业的评价作为最终的评判标准。

(五)网站项目的总结和应用

项目完成后应进行总结,并将其成果应用到相关领域,体现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我校在《网页制作技术》课中实施项目教学法以来,完成了多个项目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如我院的网站、各系各部门的网站、思明网站等。项目完成后应总结思路、技巧并进行经验交流。思路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明晰项目完成的最佳思考方法,找到自己的不足;技巧总结着重总结解决开发环节中遇到的难题的方法,把握并吸收整个项目开发的精髓;经验交流主要是对学习方法、知识应用进行交流。最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项目进行拓展和延伸。超级秘书网

项目教学法的成果

《网页制作技术》课在实施项目教学法后,从本质上改变了课程的教学目的。这种改变使学生不再觉得学习该门课程只是为了获取学分,而是真正掌握一门技术,具备一定的开发能力,能够承担相应的工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撰写报告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培养和提高。

实践表明,《网页制作技术》课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枷锁中挣脱出来,实施项目教学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掌握了一门技巧,对教师也是一种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王栋松.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5,(11).

篇7

数学是科学之母。一门学科之是否成为科学,决定于该学科的问题描述是否能化归为数学。工程技术属于应用科学范畴,工程技术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与数学产生直接联系。数学问题的分析解通常是极难得到的,因此必须归结为数值计算问题。例如:人造飞船的轨道研究、汽车耐撞性问题研究、大型桥梁设计、天气预报等都必须数值求解。数值计算方法作为研究数学问题的近似求解方法的课程,既有一般类数学课程理论上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又有工科类课程的实用性和实验性特征,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该课程理论涉及面广、方法应用性强、内容丰富,再加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优秀数学软件层出不穷,数值计算方法更能与计算机相结合,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现已成为各高校大部分理工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数值计算方法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很多问题。本文对其中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教学改革建议。

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笔者所在的机械工程专业为例,起初该课程为学科选修课,选课学生少,且其中大部分是为了凑学分而来的,学习兴趣不高在所难免。后来学科培养计划改变,该课程归入专业必修课,选课学生数量增加了,但是学习热情还是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程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本课程主要解决以下几大类问题:非线性方程求根、线性代数方程组求解、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数值解法、插值与拟合、函数最佳逼近、数值微分与积分、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求解等。需要先修的数学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学生只有掌握这些课程中的基本内容,才能学好数值计算方法课程。而这几门课程均是难度较大的数学课程,学生的掌握程度本来就不好,甚至学过后已经忘记。由于同时要学习其他机械专业课程,学生不愿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或复习相关的数学知识,特别是本来就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所以在课程学习中,学生就会陷入“听不懂,听不懂就没兴趣,没兴趣就不想听课,不听课就不懂”这样一个死循环。

2.教学课时的限制。该课程的内容覆盖很广,如“插值方法”这一章,就算法而言就有Lagrange插值、Aitken插值、Nevile插值、差分与差商形式Newton插值、Hermite插值、分段低次插值、三次样条插值、B-样条插值等。然而,总学时设置仅为32学时。即使不面面俱到,挑选几种典型的插值方法讲解,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因此,教师的课堂时间主要用来讲解各问题相关算法的理论推导和算法设计,几乎没有帮学生回顾相关数学知识的时间,且在课堂内也没有时间及时将理论运用于具体问题。学生觉得这是一门纯数学课,枯燥无味又难懂,没有学习兴趣。

3.没有与计算机很好结合。数值计算方法的一大特点是面向计算机。一个好的数值算法要通过程序设计在计算机上实现,要求用最简练的语言、最快的速度、最少的存储空间来实现某种计算结果。要达到上述要求,要求教师和学生既要掌握数值计算算法,又要能熟悉并熟练使用计算机语言。而现在的课堂教学重点大都侧重在理论讲解上,没有很好地结合计算机编程,学生把这门课当成了数学课来上;且学生在课外也没有将课堂上学到的算法付诸于计算机上实现。导致该门课程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教学目的。

三、如何提高课程的趣味性

综合上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想教好这门课、使学生学到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课程本身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的热情,才会把精力付诸于课程学习上。那么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该课程的趣味性,主要从下面几点出发。

1.结合专业特点,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课时和教学内容。由于课时有限,而且授课对象主要是机械这样的工科类专业的本科生,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机械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为后续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那么教师在安排课时要懂得取舍,选择与机械专业紧密相关的内容讲解,课程主要浓缩为如下几个主要内容:非线性方程的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插值与拟合、数值微分与积分、常微分方程数值求解。而每个内容应该针对其中的经典算法进行讲解。如非线性方程的求解,只需就二分法、简单迭代法、Newton迭代法进行详细讲解,其他算法如弦割法、简单Newton法等只需简单提及即可;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只需对Euler法和Runge-Kutta方法详细讲解,其他内容略讲即可。例如非线性方程求解中,判断迭代法收敛的充分条件,复杂的证明过程可以略去不讲。这样一来,教学课时和内容安排合理,整堂课就不会全在枯燥无味的数学定理推导中度过,即使数学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也能掌握并运用。而且学生能运用定理判断一种迭代法是否收敛,本身也会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感和自信心,而学习兴趣也可以在这之上建立起来。

2.对学生的计算机编程能力要求。该课程研究的是几大类数学问题的数值算法,懂得算法之后,一定要结合计算机进行编程实现。但本门课程又不是专门的计算机编程课程,且由于学时限制,课堂上不可能有多余的时间教授学生编程知识,因此该课程的先修课程还需要掌握一门计算机编程语言。现今的主流商用数学软件主要有如下几种:Matlab、Mathematica、Maple、MathCAD、C/C++、Fortran等,应选用一种熟悉或较易掌握的软件将各种算法进行计算机实现。另外,也可选用如Mathematica这类商用软件进行编程,该类软件界面简洁,语言简单,且功能也比较强大,自学便能很容易上手。

3.将数学理论与计算机相结合。在课堂上利用数学软件,绘制出直观的可视化图片,这样可以把课程中涉及的抽象原理、方法以及复杂的计算过程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对相关算法有更直观和清楚的认识,更容易理解,同时也可加强学生运用数学软件进行编程计算的能力。如对非线性方程求根之前,先要找出有根区间,这时可以运用数学软件先画出函数曲线图,找出有根区间的大概位置,然后选择某一算法编程,观察根在迭代过程中的收敛性特征;又例如讲解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时,可以运用数学软件将拟合出来的函数图与原函数表对比,可更加直观地理解插值和拟合函数中存在的误差。

4.课程中穿插实践环节,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某一算法或某类问题讲解完后,应举出一些算例,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讨论解决的办法,选择怎样的算法合适,怎么编程实现等。对于一些相对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请学生直接在课堂上编程求解并运行结果,然后一起讨论该结果的可靠性,或者对编程和运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怎么改正等。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同时能提高学生当场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编程能力等。

5.课堂教学生动多样化。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如在PPT中增加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多种感观刺激,使原来学生误解的枯燥、抽象的数学课直观化、形象化、生动化,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大大地提高学生汲取知识的效率。另外,还可以将教学方式多样化,避免教师“满堂灌”、“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出现。除教师讲解外,还可让学生一起参与到课堂中来,如分成小组讨论某个算法的优缺点,某个具体问题的解法,或采用小组竞赛模式,针对某一问题看谁的算法简洁、效率高、结果可靠等。

6.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算例。算例的选择应有特点,或与学生专业相关,或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相关,而不应该是单纯的数学习题,应联系相关的背景或出处。如对于车辆专业的学生,讲述曲线拟合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计算汽车车身外形曲线轮廓线为例讲述曲线拟合的过程,那么可先给出一些典型车型的外形轮廓图,然后针对某款车型,给出其轮廓线上某些型值点的数据表。学生在看到丰富多彩的汽车图时,首先会感到眼前一亮,兴趣马上会提高,课堂气氛也会得到活跃,而曲线拟合的知识也能很容易领会。

四、总结

篇8

关键词:电子技术;概念;现象;抽象;形象

电子中的概念是反映电子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电子技术事实的抽象。它不仅是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电子技术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论文百事通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过程,其实是在不断地建立电子技术概念的过程。因此概念教学是学生学好电子技术的基础,更是学好电子技术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理解并运用好高中电子技术概念呢,从实际教学的经验中体会到,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可以提高概念教学的效果。

一、联系、联想记忆法

电子技术中有很多抽象的概念,例如:电场、电力线,磁场、磁力线。电场、磁场看不到但却实存在(可以利用实验证明),而电力线和磁力线不存在为了分析问题方便而画出来的(可以看到)。利用电力线或磁力线的方向表示电场或磁场的方向,利用电力线或磁力线的疏密来表示电场或磁场的强弱。

半导体中载流子的运动也是如此:一般我们看不到,为了分析方便往往把空穴和自由电子画出来。空穴带正电荷,自由电子带负电荷,主要靠空穴导电的半导体称为空穴型半导体或P型半导体;主要靠自由电子导电的半导体称为电子型半导体或称为N型半导体。空穴通常用圆圈O表示,P去掉尾巴就是O;电子带负电N就可以想成三个负号。通过总结空穴、电子,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就比较容易记了。

二、教学实验演示法

电子技术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进行概念教学时,演示实验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一个生动的演示实验,可创设一种良好的电子技术环境,给学生提供鲜明具体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引导学生对现象特征的概括形成自己的概念。

如“整流”概念的教学,用直流电源和单向半波整流电路演示,让学生体会到外加电源的正极接二极管的正极,电源的负极接二极管的负极,二极管受正电压,二极管导通,电路中通过大的电流IF;反之外加电源的正极接二极管的负极,电源负极接二极管的正极,电路中几乎无电流通过。从而揭示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三、电教图像剖析法

有些高中电子技术概念,无法实验演示也无法从生活中体验。如PN结的形成,空穴和电子的扩散运动、漂移运动等。可以用图像、电教手段(如FLASH动画)展示给学生观看。电子技术图像通过培养学生的直觉,从而培养学生的高层次的形象思维能力,建立起电子技术概念的情景;电教手段能以生动、形象、鲜明的动画效果,模拟再现一些电子技术过程,学生通过观看、思考,就会自觉地在头脑中形成建立电子技术概念的情景。这种方法符合“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基本认识规律,是现代教学中提高概念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

四、兴趣引导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际生活,生产实践及现代高科技中一些有趣的电子技术现象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如对放大概念的认识,以门铃的工作过程为例。可以先不加放大三极管时接好电源和音乐片,门铃发声,声音很小只能在耳边才能听到;接着接好电源、音乐片,门铃发声,声音比较大,整个班都可以听到。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门铃发出声响的明显变化的现象。说明和分析什么是放大的概念,通过学生对“放大”现象切身的体会来理解掌握这一概念。利用振荡电路组成的闪光灯电路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电路的分析对知识的掌握。

五、循序渐进法

循序渐进,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是实际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复习已掌握的电子技术概念,并对此概念加以扩展,延伸,或使其内涵、外延发生变化从而得到新的概念。

篇9

2欠发达地区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设置现状

1)将现代教育技术课当作课件制作课。一些院校将PowerPoint、Authorware等软件的使用作为现代教育技术课主要内容,导致与大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缺乏对课件设计理念、理论的深入教学,而对这些内容的教学才是使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实现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益,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学结构深层次变革的重要部分。

2)认为教育技术课就是学习各种教学媒体,并且在各种媒体的教学中缺乏系统性,将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割裂开教学,不利于对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有机整合。一些院校因为课时较少,教学设备不足等原因,其上课内容主要集中在介绍各种教学媒体的使用方面,学生自己实践机会少,因此形成在学习过程中纸上谈兵,流于形式,达不到较好的效果。

3为适应时代要求所设计的欠发达地区高师院校

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体系课程目标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授课对象是高师院校非教育技术专业的所有师范专业学生,主要为了培养和提高在校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对现代教育技术形成正确的认识,传授师范学生教育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在教学中的作用;认识各种教学媒体的基本特点与作用,掌握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及简单维护能力;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实践能力,能够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软件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促使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为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培养合格的未来教师。课程内容基于上述所讨论的关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特点和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所承担的责任,关于课程内容,首要问题是如何保证教育质量。在课程内容构建方面要结合学科内容及其特点,秉承提高学生教育技术素养,针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目标的培养等展开设计和思考。基于以上思路,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内容建设围绕以下具体层面展开:设置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课,解决“如何教”的问题;设置教育技术实践课,解决“如何用”的问题,如教育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更具体的如对图形图像、音频、视频资源的获取、编辑和使用,以及对各种媒体在教学中的有机整合和优化使用。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得到协调发展,使课程内容与学生未来职业紧密联系,并为学生未来的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课程理念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应用性和技术性的学科导向,决定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原则。第一,弱化现代教育技术理论部分内容深度,降低难度,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第二,在与学生各自所学专业结合方面,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其专业特点采取多元化、开放性、可持续发展的课程理念,加深整合程度,拓宽整合范围。第三,在提高综合素质方面,加强学生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现代教育技术素养,进而促进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素质。最终达到在掌握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具有运用媒体(特别是信息技术媒体)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总结

篇10

关键词下一代网络软交换存在问题

Abstract:Itdescribesthestateofsoftswitchtechnologyintheworld,servicesprovidedbyNGNbasedonsoftswitch,relatedorganizationsonsoftswitchstudyandproblemsonitsdevelopment.

Keywords:NGNSoftswitchProblem

1国际软交换技术的发展状况

下一代网络(NGN)是一个建立在IP技术基础上的新型公共电信网络,它将话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集于一体。建设下一代网络是电信竞争的需要。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信市场的逐步开放,电信业的一个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业务运营和网络运营的分离,由网络运营商提供可靠、高效的基础承载平台,由业务提供商提供各种应用,他们与设备制造商三足鼎立,共同推动了电信业的繁荣和进步。

软交换技术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软交换思想吸取了IP、ATM、IN和TDM等众家之长,形成分层、全开放的体系架构,作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软交换不但实现了网络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业务的融合。

目前,欧洲电信运营商对于软交换(下一代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大体上采用比较务实和谨慎的态度,运营商都是根据自身网络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的发展来采取对策。德国电信聚焦海外市场,积极开拓国际IP网的话音业务,并在新技术投入使用之前,注重新技术和新设备的试验和评估。2001年开始在国际网络进行软交换的试验,放置了一台软交换机和4个媒体网关开展IP网络提供语音业务、呼叫中心业务和VPN业务的试验,其软交换的标准采用SIP-T协议。英国电信则逐步地在长途网和本地网实现分组话音,本地网有5个节点开展了软交换实验,部分已经商用,并且试验规模在逐步扩展。在提供话音质量的保证方面,英国电信已在其承载网络内全面采用ATM技术。比利时电信认为2004年以后引入NGN比较适当,但目前需注意跟踪技术和设备的发展,比利时电信的技术部门在NGN方面重点研究未来分组话音网络的体系架构和需求、开展NGN技术培训、建立NGN实验室,为开展现场试验进行技术准备。一些北美电信运营商也正在积极开展有利于软交换提供话音业务的试验,有些运营商已经开始提供商用业务。

2002年3月,中国电信下一代网络(NGN)试验项目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城市启动。中国电信与北电网络、爱立信、西门子、中兴通讯、上海贝尔5厂家签订了下一代网络试验工程设备合同。合同涉及金额近1亿元人民币。根据中国电信与北电网络签署的合同,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4城市部署北电网络的SUCCESSIoN下一代网络解决方案。NGN网络全国试验网项目涉及的技术面、提供的业务量、网络覆盖的广度、深度均在全球首屈一指。

在设备制造商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北电网络,其NGN产品为SUCCESSIoN(继往开来)解决方案,于1999年在BT-SPAIN首次正式商用,迄今为止,在全球超过24个国家的40多个网络中得到试验或商用。其商用客户中包括VErIzoN、SPrINT、中国电信、香港宽频(HKBN)、新世界电信(NEWWorLDTEL)及铁通等。

SUCCESSIoN的应用类型包括了长途及汇接(C4)业务、本地接入(C5)及多媒体业务、无线汇接及3G核心网业务以及有线电视多网合一业务。目前几种解决方案已经在实际网络中运用。其中,VErIzoN的软交换本地汇接网络包含2个软交换节点及70多个媒体网关,每个节点每天处理超过1100万次呼叫。SPrINT作为全美第一个实现TDM端局以软交换替换的运营商,其第一期工程(350万线)全部采用北电的SUCCESSIoN方案。香港宽频应用SUCCESSIoN本地IAD接入方案,在短短的17个月时间内,已拥有16万用户,是全球最大的基于以太网IAD接入的NGN网络,目前运营稳定良好。在最近的市场调研报告中,北电网络列全球软交换市场份额第一,也是全球VoIP和VoATM媒体网关市场份额第一。

2NGN提供的业务

软交换技术的引入除了对现有PSTN话音业务实现全面的继承以外,还在基于SIP的宽带多媒体业务、PSTN与因特网业务结合衍生的业务、用户个性化业务以及业务创新方面有着PSTN和因特网等单一网络无法比拟的优势。传统PSTN由于终端智能和带宽的限制,无法实现多种灵活的业务逻辑和多媒体业务。由于业务逻辑控制和网络智能在PSTN内每个交换机上呈分散式节点式分布,并且由于用户数据由各自归属的交换机管理,导致某些业务(如广域CENTrEx)难以开展。PSTN的终端种类非常单一且没有智能,业务的智能完全由交换机实现,因此一直以来难以实现用户对业务的个性化定制,而且由于终端智能的限制存在使用不便和各种电话补充业务难以推广的问题。引入NGN则在业务实现的简单性和灵活性上有了本质改变。NGN的业务逻辑控制和网络智能在软交换和应用服务器等少量网元上集中部署,因此可以方便地在全网实现业务部署和业务升级,NGN对广域CENTrEx的实现就非常容易。由于NGN引入了对等性控制协议(SIP),使得终端的智能大大提高,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丰富多彩的SIP智能终端。终端智能的提高及媒体承载能力的加强(如支持话音、视频等)使得用户对业务的个性化定制成为可能并且已经商用。如NGN的“呼叫屏蔽”这一特性,用户可以对不同来话进行筛选性的监控,可以在不同时间对不同来话实施不同的应答策略,应答的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接听、转发、挂断等传统方式,而是包括了话音应答、问候音播放、语音信箱转接、电子邮件转接、网页推送等多种不同的应答方式。这种灵活性在传统PSTN上是无法实现的。

此外,NGN能够实现许多PSTN所无法实现的业务特性,一号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PSTN通过IN方式也可以实现一号通业务,然而NGN基于SIP协议可以轻松实现IN方式的一号通所无法实现的能力。如NGN的一号通业务可以实现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设定对来话的振铃终端和振铃顺序,而这些策略可以依据来话者的不同和时间段的不同而变化。比如对自己的家人和同事可以实施两种完全不同的振铃策略,自己上班和下班时的振铃策略也可以完全不同。这就给了用户最大的自由和灵活性,保证可以有一种方式能联系到他,给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这种业务特性是PSTN所无法实现的。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如WEB800、点击传真等。

NGN不但在业务实现的简易性和灵活性上有独到之处,并且能实现许多PSTN无法实现的业务,而且具有业务的惟一性。NGN的业务能力主要包括:

A)全面继承PSTN传统话音业务(包括基本话音业务、电话补充业务、CENTrEx业务、ISDNPRI补充业务、IN类业务等);

B)基于SIP的宽带多媒体业务;

C)PSTN与因特网相结合的业务(即PINT业务,如点击拨号、点击传真、WEB800、ICW等);

D)用户可定制的个性化业务。3从事软交换研究的国际组织

NGN是目前运营商和设备厂商都在讨论的热点技术,也是国外许多标准化组织和论坛(包括ITU-T的第11和16工作组,IETF的IPTELEPHoNY工作组、信令传输工作组(SIGTrAN)、媒体网关控制工作组(MEGACo),ETSI的TIPHoN,国际软交换协会(ISC),3GPP,3GPP2,MPLS论坛,ATM论坛,DVB,DSL论坛,PARLAY等)的研究工作重点。我国网络与交换标准研究组和IP研究组于2000年开始制定NGN网络的相关标准。

其中,ISC成立于1999年5月,目前有近150个成员,是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交流需求和动态的场合。国际上大多数知名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如阿尔卡特、朗讯、北方电讯、CISCo、西门子、富士通、诺基亚、爱立信等,另外有一些电信运营商如美国的LEVEL3、QWEST、AT&T、日本的NTT等均为该协会成员。

软交换论坛包含5个工作组,负责网络架构、协议制定等技术工作。

业务应用工作组负责业务功能制定、协调以及API标准的应用。

网络结构工作组负责软交换网络功能架构的制定。

设备控制工作组负责软交换间以及软交换与其他网络设备间控制协议的制定和补充、增强,如MGCP、MGC和设备的兼容性等。

网络管理工作组负责网络管理的结构和协议制定。

SIP工作组负责SIP协议在软交换网络中的应用和增强。

此外,ITU-T和IETF在相关协议的标准化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如H.248协议、BICC协议、SIP协议和SIGTrAN系列协议等。

4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不少厂家推出了软交换的解决方案,各运营商也在积极进行相关的试验,但新技术的应用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完善。从目前厂家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来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A)国际上尚无大型网络的组网和运营经验。传统电信网经过长期的运营积累,在网络组织方面已经具有相当成熟的经验;而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组织目前国内外尚无成熟的经验,是采用基于软交换的全平面结构,还是采用分区域选路结构等,在技术和实践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B)协议尚未做到兼容性,标准还在发展之中。不同厂家的软交换在技术标准的选用及协议的兼容性方面还难以做到相互兼容。BICC协议、SIP-T协议和H.248协议也在发展之中,协议的选项需要运营商根据业务的需要来进一步确定。

C)API没有成熟的产品。基于开放的业务平台,采用标准的API接口为网络运营商提供新业务开创了未来美好的前景,但是相应的产品仍在探索和研发之中。

D)业务开发问题。标准、开放的API接口能够快速、灵活地提供丰富的业务,这是软交换体系的一个优势所在,但目前厂家能够提供的业务多集中为基本语音业务及补充业务、IN类业务、PINT业务、多媒体终端之间的同步浏览、统一消息、多媒体会议等,究竟什么业务才是运营商手中的杀手业务,才能真正带来收益,是目前运营商和设备商在共同苦思冥想的问题,目前并未出现使人眼前为之一亮的业务。

E)网络安全和网络Qos问题。目前业界还没有一个非常完善的方法来解决网络安全性的问题,只能通过要求TG、软交换等网络设备应具备一定的反入侵能力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用户账号、密码等用户数据的安全则只能采用加密的方式解决。在网络Qos方面,IETF组织已经提出了多种服务模型和机制来满足Qos的需求,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综合业务模型(INTSErV)、区分业务模型(DIFFSErV)、MPLS技术、流量工程等,具体这些方案如何组合使用、可行性如何,效果如何,有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