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残疾学生的心理教育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1: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残疾学生的心理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国外;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一、国外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一)学校与社会共同参与减少污名在残疾大学生中的使用增强其自信心
污名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Gofman在1963年《污名:受损身份管理诠释》一书中引入的,他认为“污名是个体的一种不被信任和不受欢迎的特征,简单地说,这种特征使得他们从有用的个体变成了无法最大实现自身价值的人。研究表明,污名对残疾学生有两种影响,一种是直接的,一种是间接的,直接的影响就是污名使其心理受到伤害,从而使其本身的残障程度更加明显;间接的是影响残疾学生的社会交往。为了消除公众污名对残障学生的不良影响,国外机构从社会环境、公众态度、人际交往等方面提出了许多的策略,实践证明这些活动限制污名对残障学生的侵害,极大的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全纳安置有助于残疾大学生人格的健全
美国在1975年以前对残疾学生都是进行隔离教育的,但是这样不仅花了很大的精力还给残疾学生带去了心灵的创伤,于是美国政府在1975年颁布了《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规定要保证残疾儿童在“最少受限制的”教育环境中接受适当的免费教育,要最大限度地让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在一起接受教育。”这样在大学阶段就更好的适应大学环境,30多年的实践证明,全纳安置政策对残疾大学生人格健全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用法律手段为残疾学生顺利实现其权利保驾护航
法律手段是残疾学生顺利实现其权利的重要保障,这点在国外做的很好。我们知道在1975年之前,美国的残疾儿基本上被童安置在隔离的环境中,但是当人们发现这已经影响残疾儿童教育后就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保障残疾儿童的教育权利。如1975年颁布的《全体残疾儿童教育法》及其后来的多次修正案都规定要保证残疾儿童的权利。1983年的《残疾人教育法修订案》、1990年的修订案、1997的《残疾人教育法案》修订案、2004重新审定通过的《残疾人教育法案》等一系列法案,都强调了这一点。
(一)残疾学生一般易产生孤独、自卑、敏感等不良心理
目前我国高校给残疾学生的资源和服务有限,残疾学生在学习、生活、经理上存在的困难更容易引发他们的心理障碍。残疾学生由于身体上的缺陷,往往自卑,缺乏社会安全感,社会对残疾人尊重理解程度不够,加上校园设施的不完善,使得残疾学生理想和发展目标不稳定,从面导致其自我价值观迷失。残疾学生由于身体的残疾容易使自己过多地注意自己,因而对别人的态度和评论特别地敏感,尤其是容易计较别人对他们不恰当的称呼且容易情绪激动,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
(二)学校社会给残疾学生的空间太少,无障碍设施器材缺乏
北京残奥会有20个大项,在世界和国家的体育赛事中,我们都能看到残疾同胞的身影,可是在学校体育活动中却怎么也看不到残疾同学的身影。在学校的体育活动中,由于学校没有考虑残疾学生的需要,无论设备还是道路都阻碍了残疾学生的参加和观看比赛。
(三)学校对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不够
残疾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我们对其的仅仅停留在经济方面,而对他们的思想,心理善关注甚少,而且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很多用人单位都不愿意招聘残疾大学生,即使是非常优秀的残疾大学生所面临的职位或待遇也令他们心灰意冷。因此,残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变成大学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现实中因各种客观因素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三、国外残疾大学生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们应该为残疾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注意和重视污名对残疾学生和学生家长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对他们的伤害。同时要关心和引导残疾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生活丰富多彩避免孤独和自卑心理的产生。
(二)政府不仅要在小学、初中阶段加大全纳安置教育的投入,并且高校要优化校园环境,完善无障碍设施器材建设。高校校园不仅要景色宜人,更要给予残疾学生更多的关爱和关注,尽量让每一个残疾学生融入集体,让他们能感受到集体的关爱和温暖,从而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三)政府和社会在加强为残疾立法保障其权利的同时,高校也应该为残疾学生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加强残疾大学生心理引导,建立残疾大学生心理档案,帮助残疾大学生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增强残疾大学生自我调适能力。同时学校对残疾大学生的学籍管理要灵活有别,奖学金评比体现关爱。在残疾学生就业上也要切实创造条件,为残疾学生毕业后的出路负责。
参考文献
[1]甘开鹏,刘 洪.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M].云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9)
[2]张韦韦.关爱特殊人群: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7,(7):83~84.
[3]崔凤鸣.美国《残疾人教育法》与残疾人高等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6,(10):70~81..
[4]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综合能源状况调研报告[R].
篇2
【关键词】聋生 心理健康 原因 克服心理障碍 培养
以往的学校教育中,学校往往相对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对人才需求的要求的提高,学校的教育逐步由以往的应试教育向现在的素质教育转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特殊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和重视。在我国特殊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的特殊教育也向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转变。我们要把残疾孩子培养成为适应21世纪的有道德、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全面发展、自强、自立的人,健康的心理是全面发展的基础。现就我所从事的聋教育来谈谈聋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聋生心理健康障碍的原因
1.先天因素的影响。 聋哑生的先天语言缺陷,给她们的心理蒙上了阴影,使他们形成了自卑、冷漠、孤僻、多疑等不良性格。
2.后天因素的影响。(1)家庭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对孩子心理素质培养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良好的家庭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聋生的家长往往对于聋生的降临心理准备不足。很多聋生的家长对于聋生的教育问题认识肤浅,认为孩子有残疾就不用注重对他们学习和生活等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孩子过分溺爱、百依百顺,采取听之任之、放任不管的状态,造成聋生当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产生强烈的不满、怨恨、以及对抗情绪。(2)社会因素。虽然国家大力发展特殊教育,提高了对特殊教育的宣传力度,也花费很多人力物力普及有关于残疾人的知识,但是社会上还存在对聋哑人士歧视的现象。在社会上,聋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常遭受歧视与不公正的待遇,她们或被人戴着有色眼镜嘲笑,或被人认为可怜,使他们认为自己被排斥在社会之外,于是逐渐对生活失去信心。其实,聋人并不需要别人的怜悯和同情,她们需要的是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宽容。另一方面,特殊教育滞后于普通教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限制了残疾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加上聋生意志比较薄弱,社会上的不良思想、作风时常动摇着她们的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她们的心理健康。(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影响聋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特殊教育学校为了学生的安全起见,采取封闭式管理,很大程度上缩小了聋生交往的范围。聋生所接触的、所能交往的人员并不多,绝大部分局限在聋生与聋生之间交往,使聋生的交往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内容和方法单一化,缺乏对聋生进行健康的心理教育的系统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会孤立、片面地对聋生进行心理教育,没有从聋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发展需要出发,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
二、聋生如何自我克服心理障碍
1.聋生要正视自身的生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不管是与生俱来的残疾,还是后天形成的残疾,既然那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么聋生必须学会端正自己的心态,正视自己的生理缺陷,不能抱着自卑、愤恨的心态过日子,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爸爸、妈妈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身心健全的孩子,但是事物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虽然爸爸妈妈的愿望是美好的,但是也不能改变既成的事实。聋生必须要学会体谅爸爸妈妈,不能抱着一种抱怨的态度去埋怨爸爸妈妈。
2.主动交良师益友,改善人际关系。 提高聋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她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对发展她们的情感、认知具有独特的作用。聋生们的生活圈子很小,接触的人不多,可以交接的朋友也不多,聋生们必须学会交往的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聋生们可以和别的班级的孩子、老师、邻居、甚至朋友的朋友交朋友。首先,在交朋友过程中待人要真诚、守信用。其次,不要盲目交朋友,要交良师益友,切不可和社会上不良青年交朋友。
3.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来充实和丰富自己文化底蕴。社会上一些人对聋生存在一定偏见,认为她们是笨蛋。其实,聋生的智力是正常的,只是由于语言方面的残缺,在学习的时候会碰到比正常儿童更多的困难。面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偏见,聋生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满怀信心投入到学习中去,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自身能力,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来改变人们对自己的偏见。
三、重视聋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聋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特殊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把残疾孩子培养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知识、有能力、全面发展、自强、自立的人,健康的心理是全面发展的基础,特殊教育学校应当重视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聋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品德教育的范畴,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培养聋生稳定、健康的心理素质。其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养,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一些心理调节的方法,例如如何调节情绪、怎样磨练自己的坚强意志等。针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心理辅导。此外,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家长开聋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给家长家庭教育方法指导等。
篇3
因生理原因使部分生活功能受限影响,受家庭社会环境过度关注,以及来自社会的歧视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导致多方面的心理问题。调查小组对高职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残疾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样本以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在校学生为主。发送调查问卷16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同时对特殊院校的相关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政老师、政治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老师、毕业生用人单位通过QQ、邮件、电话、实地走访的方式进行了访谈。结果显示心理健康评分处于中等分数达到65人;有15人测评分值较高,有焦虑紧张症状或倾向;30%的残疾大学生存在不平衡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自卑敏感与健全学生相比,因为生理上的缺陷,残疾人会遭遇各种困难,多次经历过挫折的内心逐渐变得脆弱敏感,过分关注自身不足,不能正确和乐观地看待自己生理缺陷。74.67%的学生认为自己受到过歧视,60%的残疾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不够关心。孤独自闭孤独感是残疾人普遍存在的内心体验,残疾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限制,活动场所少,交流对象有限,残疾学生在假期大都选择闭门不出在家上网,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孤独心理,甚至孤僻、自闭行为。调查发现,84.2%的残疾学生不喜欢见陌生人,缺少交往意愿。悲观失落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残疾学生对自身不幸的了解和感受越来越深刻,会与家庭的其他成员或社会上的健全人作对比,抱怨命运的不济,严重的产生意志消沉。尤其是后天因素造成的残疾,悲观情绪和受挫感最为强烈。在考试、情感受挫时也容易产生退学等逃避心理,62.5%的残疾学生觉得自己不是自己,自我否定,只有31.5%的残疾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焦虑易冲动特别是即将面临毕业的残疾学生,容易对个体生存和未来发展产生焦虑。部分残疾学生焦虑心理以爆发式情感表现,表现为烦躁、愤怒,有的则将内心痛苦掩饰在心。34.67%的残疾学生有头痛、脖子和肩膀酸痛的体验,长期压抑、抑郁,容易对生活丧失信心,并产生冲动的行为。14.67%的残疾学生曾经“想轻生”,有过自杀倾向,聋人学生所占比例较大;5.3%的残疾学生曾有过自杀行为,以肢残学生和后天致盲残疾学生居多。偏执自我,人际交往障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残疾学生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呵护和关照越来越多,表现为思想简单,情商低,容易在人际交往遭遇挫折,部分残疾学生因此产生社交恐惧心理。
2残疾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生理缺陷影响由于生理缺陷,残疾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各种心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许多残疾学生因为自己身患残疾,与正常人不同,为避免他人的嘲笑和异样的眼光,会减少甚至拒绝与周围人接触,久而久之,形成自闭、自卑的心理。随着年龄增长,因生理问题遭遇偏见、歧视和挫折,容易累积诸多牢骚和不满,造成悲观消极心理。家庭教育影响家长的教育方法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残疾学生的心理成长有直接的影响。相对于正常孩子,父母与残疾孩子的心灵交流普遍缺乏,部分家长对残疾孩子未来缺少期待,或对入读高等学校的残疾孩子期望过高,而很少过问他们的心理。即使孩子出现心理异常,一些家长因养育孩子残疾一直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期焦虑而把不良的心理情绪和暗示传递给残疾孩子,使残疾学生产生消极低落情绪或心理偏差。学校教育影响由于特殊教育起步较晚,社会对残疾心理研究不多,高等特殊教育发展滞后,目前多数特殊院校重点着眼于学生的文化知识、技能素质等培养,忽视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特教师资薄弱,部分教师缺乏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专业素养,或不了解残疾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的特殊性、差异性。在教育学生时如果方法不当,反而会损伤残疾学生的自尊心,加重残疾学生的孤独、自卑心理。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对残疾人教育和就业方面的歧视依然存在,对残疾人的心理问题关注不够。虽然社会上愿意为残疾人提供支持的现象逐渐增多,但由于缺乏对残疾人心理的了解,多数给予残疾人的只有同情和怜悯,不能真正关注残疾人的自尊与特点。
3残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实践
篇4
一、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在学生快乐成长过程中获得技能
特殊教育学校是学生获得劳动技能的场所,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的的学习,学校应加强校园环境的布局、规划和建设,针對不同残疾学生的身心特点,整体营造文化环境,努力把学校建成师生向往的优美人文的花园、成功愉悦的乐园、阳光智慧的家园。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参与学校卫生的清洁,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分工:有的专门清理教室的垃圾,有的负责校园环境卫生的保洁,有的负责学校整理宿舍里的内务,干净整洁的环境可以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快乐,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家的氛围。学生们在快乐中成长,老师们在快乐中工作,为学生们能顺利步入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奠定基础。
二、研究学生,弄懂需求,注重个别化教育和差异性教学
特殊教育学校在把握教育普遍性规律的同时,更要注重个别化教育和差异性教学,充分采用符合残障学生身心特点的特殊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原有读书活动、教师技能比赛、观摩课、优质课、集体评课等活动的基础上,鼓励教师自发形成教师学习共同体,共同探讨教育教学工作出现的问题,坚持“学习——改变——成长”的学习理念。同时,要把握教育的差异化,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情况,做到教学目标分层提出、教学内容有机整合、教学知识分层实施、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分层布置、学生评价多元进行,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信心。如在为中度智障学生选择职业技能训练内容时,首先要考虑需要加工的产品工艺的简单化、单一性及康复功能等因素。例如,可以将成品包装“装袋”的加工任务,主要分为“挂板——装袋——撕胶——封口”四道工序,工序清晰,简单易学,又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康复训练,非常适合。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可以增强残疾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高沟通能力、动手能力,进而提高劳动技能。特殊教育学校中汇集了各类残疾学生,因此,学校应该经常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像美工专业师生作品展,串珠手工作品、水果拼盘、手抄报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开拓了视野,培养了情操,增强了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摒弃了自卑感和孤独感,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了信心,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了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
四、加强沟通,用心呵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特殊学生普遍存在着情感脆弱和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与老师沟通与交流障碍等问题。然而,学生要获得技能,首先得有良好的心态和自信心,为了驱散残疾孩子的心理阴影,教师应与学生朝夕相处,尽量摸清每个人的脾气和秉性,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特长,进行鼓励和引导。要更加关心残疾儿童的健康成长,决不能歧视他们,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们将来的就业对接起来,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学会一门技能,教师应该坚信这些特别的孩子个个都是天使,只要用心执着地去爱,每个孩子都会有一片成长的沃土,所有的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另外,让家长陪同学习的方法很好,特教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温暖。家长参与对他们的教育,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发育很有好处。通过不断与孩子进行互动游戏、培养感情,和家长进行交流探讨,与家长一同努力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篇5
摘 要:通过对高校弱势群体体育意识、体育保健课程现状、影响弱势群体参与体育的因素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提升高校对弱势群体大学生的重视,研究弱势群体大学生无法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提出高校弱势群体体育课形式多元化理念,如何针对不同类型弱势群体开展多元化的体育教育形式,改善弱势群体体育参与现状,最终达到在教育公平及全民健身基础上,促进弱势群体身心健康发展,体育课程完善和终身体育思想得以更好贯彻。
关键词:教育公平;弱势群体;体育教育
1、教育公平理念概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并进一步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受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权利平等主要是指从制度与法律上保证公民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教育机会均等则主要是指在相同的标准下能力相同的个人不应因性别、种族、地域、家庭背景、个人出身等差异而受到不同的待遇。
2、高校弱势群体界定与基本定义
在本研究中,研究对象主要针对生理欠缺的学生。这里所说的身体欠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种是指天生的原发性身体欠缺的困扰,如大三阳、小三阳、色盲、色弱、小儿麻痹等;另一种是在学习过程中或生活中发生意外而出现的疾病,如骨折等;另外,还有由于体质弱而易受季节性疾病(呼吸道、肠道)困扰的情况。这些疾病对大学生的困扰轻重程度不一,有的只是轻微的影响,但有的疾病却可以使学生无法进入课堂,甚至在短期内学习的权力被剥夺。疾病的困扰并不仅仅是肌体的苦痛,必然在心理上造成相应的影响。
3、河南省高校弱势群体学生现状
截至目前,全国可接纳残疾人的高等院校近 20 所,2011年,河南省高等特殊教育学院3所,有401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42名残疾人进入特殊教育学院学习。高等教育在校生占残疾人在校生比例不到1.4%。
通过对河南生理弱势群体学生的抽样调查:学生生理弱势原因主要是患有某种疾病或身体肢残,他们的残障等级基本属轻级,生活基本能够自理;其残障类型主要包括小儿麻癖后遗症、脊柱畸形、类风湿、脑瘫、肢体残疾、关节异常和心脏病等。
4、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教育基本情况
4.1弱势群体学生体育锻炼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觉得需要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到了大多数,可有可无的和不需要的仍有相当一部分。上述结果说明大部分学生都愿意接触体育,对体育运动表现出了一定的热情,但有近2成学生对体育呈无所谓态度,而且还有少数对体育锻炼表现冷漠,存在抵触心理。
4.2弱势群体大学生对体育的喜爱程度
喜欢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有对体育本身就很有兴趣、喜欢体育的拼搏等氛围、觉得体育很好玩、体育锻炼使人心情好。而不喜欢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有畏惧体育活动、怕受伤,怕暴露自己的生理缺陷和怕别人笑话,这说明这部分残障学生渴望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但有些困难还需要克服。
4.3河南省高校弱势群体学生体育课状况
根据《纲要》第十条指出: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要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调查显示,河南师范大学为生理弱势群体学生安排了体育保健课,但课程并没有统一的特殊体育课程教材,均由任课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还有一些生理弱势较为不显著的学生跟随一般大学生体育课进行随班就读;也有一些身体情况较差的学生学校对其的体育课程实行免修制度。
5、河南省高校弱势群体体育教育形式缺陷
(1)体育设备、器械和场所缺乏
体育设备、器械和场所是残障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物质保证,没有必须的体育设备、器械和场所,生理弱势群体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教师对其的教学的实施都无法开展,河南省高校提供给生理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设备、器械和场所缺乏严重,在对生理弱势群体学生和体育教师的调查中,体育设备、器械和场所的缺乏分别排在影响残障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因素的首位和教师给残障学生授课面临困难因素的第二位。
(2)高校残障学生体育指导的师资力量薄弱
没有专业人士指导很大程度上影响生理弱势群体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目前河南省高校中缺乏既具有体育专业知识技能又具有特殊教育理论知识技能的综合性体育教师。尽快提升高校学校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尤为重要。
(3)残障学生体育教学落实不到位
目前,体育教学无适合残障学生的体育教学大纲,许多高校即使开设了体育保健课,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体育成绩评价方式的随意性很大。并没有针对生理弱势群体大学生是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提高做出贡献,缺乏相应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锻炼,无法达到提高生理弱势群体大学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目的,致使他们无法从体育活动中获取相应的幸福感。并且当前,高校中缺少适合残疾类别的体育活动项目,在体育锻炼方面忽视了生理弱势群体学生的需求
6、河南省高校弱势群体学生体育教育形式多元化建议
6.1高等学校应提升体育教育理念
随着和谐社会进程的推进和“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高校应提升教育理念,应该树立对残疾学生“零拒绝”的观念。可在部分地区的部分高校设立示范点,逐渐普及推广,还可以延伸到家庭、社区的支持,实现校内外体育活动的有机整合。
6.2特殊体育专业师资的培训和待遇改善相当迫切
我国目前专业的特殊体育教师极其匮乏,只有为数不多的专业体育院校开设了特殊教育体育专业,远远落后于特殊体育教育发展的需要。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切实加强特殊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对目前在岗的特殊体育师资应有定期的培养计划,并改善他们的待遇,在加强教师的学科专业基础上,计划、系统和可持续地增加特殊教育、心理和医学的一般训练,培养出各种专家型的教师。
6.3教学部门应完善教学规范
专设特殊体育研究室,制定出适应本校残障学生的普适性大学特殊体育课程指导纲要和体质健康标准。从体育课程开发的丰富性、多样性、教学措施的针对性、设施设备的实用性等诸多方面,做出科学、系统、完整、具体、可操作、可评估、可监测的规定。
6.4体育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
体育教育要与心理教育结合,理论教学以占总教学时数的 25% 为宜,内容应该重点介绍体育保健与康复的应用处方、推拿按摩保健、体育健康康复测评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另外,还可以在校园网上建设体育保健课理论内容,这样方便残障学生随时观看。实践教学部分要体现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民族传统健身内容为主,吸取国内外娱乐性、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并且要考虑到容易教、容易学、容易练。在充分考虑残障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选择编写教材,编教材时应把教材分为“主干教材”和“个别选用教材”两种,前者是适用于大多数残障学生的学习教材,后者是对不同病情残障学生分别使用的教材,充分体现教材的因材施教。
篇6
关键词:残疾人;就业权;就业保障;日本残疾人
劳动就业权是残疾人拥有的一项最基本人权,我国政府对残疾人就业问题一直保持高度关注。目前,我国残疾人就业服务项目少且简单,主要是进行残疾人劳动力资源登记、用人单位需求统计、就业培训,为残疾人推荐就业岗位等。由于职业能力测评、职业康复、职业培训等方面的专业技术落后、专业人才匮乏,使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的就业岗位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充分满足残疾人的就业需求。本课题结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统计公报所公布的最新数据,对我国城镇、农村残疾人近几年的就业状况、受教育情况、职业培训基地建设情况等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在研究日本残疾人就业立法、就业服务的同时,结合当前的新形势和残疾人就业的发展实际,对残疾人就业问题在理论和实践双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并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1残疾人就业状况分析
1.1城镇残疾人就业状况。1.1.1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人数。2014—2017年间,我国城镇、农村残疾人新增就业人数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稳步上涨。1.1.2城镇残疾人就业形式。目前,我国城镇残疾人就业形式主要有5种,从中残联公布的近5年的数据可以看出,新增残疾人就业的主要形式是个体就业及其他形式灵活就业,其次是集中就业和按比例安排就业,最后是公益性岗位就业和辅就业[1]。1.1.3城镇残疾人登记失业人数。从2011到2014年,我国城镇残疾人新登记失业人数呈现上下波动趋势,依次分别为54037人、45146人、50237人、48925人。然而,实际失业人数不止如此,依然有大批残疾人处于待就业状态。1.2农村残疾人就业状况。1.2.1农村残疾人就业总体情况。对比近几年的数据可以发现,农村残疾人就业形势严峻,从2011年的1748.8万到2012年达到峰值的1770.3万,2013、2014、2015年分别为1757.2万、1723.6万、1678.0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1.2.2农村残疾人就业形式。在我国农村,残疾人以务农为主。从2011年到2015年,我国农村残疾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数分别为1367.7万、1389.9万、1385.4万、1360.4万、1323.2万。这些数据表明农村残疾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土地,实际上农村残疾人大部分处于隐性失业状态。1.3残疾人受教育状况。在我国,残疾人接受学校教育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义务教育、特色教育普通高中班(部)、残疾人中等专业学校(班)、普通高等院校、高等特殊教育学院。其中,全国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残疾人人数,2014年有7864人,2015年有8508人,2016年有9592人,2017年有10818人,这些数据表明有更多的残疾人能够平等地享受高等教育。1.4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建设状况。截至2014年,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多达6154个,其中残疾人联合会兴办2211个,依托社会机构兴办3943个,38.2万人次城镇残疾人接受了职业培训。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由残疾人联合会兴办的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的总数变动不大,依托社会机构兴办的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却增长迅速,这说明为残疾人提供的就业服务越来越贴近残疾人的现实需求。
2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经验借鉴
日本是亚洲福利模式的模范国家,尊重残疾人就业权,致力于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1立法保障在日本,涉及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法规有数十部,最主要的法律有两部,分别是于1960年颁布、先后修订多达25次的《残疾人雇用促进法》和1994年颁布的《残疾人基本法》。《残疾人雇用促进法》规定所有企业都要按比例雇佣残疾人,这是一项法律义务。公共就业保障办公室会依据企业每年递交的工作报告,对超比例雇佣残疾人的企业实施奖励,这些奖金将主要用于补助企业为雇用残疾人在工作设备、工作环境、福利设施等方面额外产生的成本,从而减轻企业负担,这有利于促进企业建立持续雇用残疾人的长效机制。而《残疾人基本法》更多地强调国家、社会公共团体有责任和义务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指导、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心理支持、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服务。2.2就业服务日本政府设立了残疾人职业综合服务中心和公共职业安定所,以促进残疾人就业。残疾人职业综合服务中心,主要负责调查研究职业康复的相关事宜,并就相关的技术性事务,为地方的残疾人职业中心以及其他相关机构提供建议、指导、帮助。目前已经形成了社区残疾人职业中心、地方残疾人职业中心、残疾人职业综合中心三级网络,在残疾人劳动就业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公共职业安定所,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主要负责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前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从业适应性训练以及就业后的调查跟踪辅导等。具体内容包含:(1)把有求职意向的残疾人的求职信息推荐到相关对口企业,拓宽其工作应聘渠道;(2)对残疾人进行适应能力检查,然后针对其特点进行特殊的求职指导和职业培训,以保证其找到合适的工作;(3)对已经雇用和有意愿雇用残疾人的企业提供必要的指导或者建议,为残疾人就业创造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2.3取得效果从2013年4月起,日本政府将企业雇佣残疾人比例从“1.8%以上”调至“2%以上”[3]。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日本残疾人就业人数首次超过30万,呈现逐年稳步增长的趋势。
3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建议
篇7
【论文摘要】调查报告选取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残疾人高职教育部29名专兼职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其教育教学观念、专业技能水平、教学心态及行为、继续教育和教学研究情况等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从事残疾人高职教育的过程中,多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较为正确,能跟上时展的潮流,基本能胜任当前的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学工作,但也存在主体意识不强、畏难情绪严重、成就感过低、对学生期望值过低、与残障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缺乏等问题。由此加强对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加强教学改革和校本研究,稳定师资队伍建设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目的
(一)了解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师的教育观念,包括:教师的特殊教育观、残疾学生观、特殊教育质量观、残疾学生成才观等;
(二)了解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师的专业技能情况,包括:手语(盲文)翻译与交流能力、组织教学能力、控制课堂能力、制作教具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等;
(三)了解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师的教育行为情况,包括:教学进度及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思想教育、个别化教育与因材施教、教学心态等;
(四)了解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与开展研究情况,包括:对残疾高职学生心理的学习、阅读特教书籍、经验总结、论文撰写与发表、课题研究等;
(五)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专业技能及教育研究的现状提出改进及培训策略,提高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师的综合素养,进而提高残疾人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长沙职业技术学院残疾人高职教育部29名专兼职教师为调查对象。被试的年龄范围为24-49岁,其中以35岁以下教师居多,占到72.4% ,男教师所占比例较大,占到62.1%,兼职教师和非师范专业毕业教师比例较大,分别占55.2%和65.5% ;教师学历方面以本科学历为主,占到72.4%,专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所占比例都不大。(见表1)
本研究在残疾人高职教育部相关人员的协助下由研究者本人亲自组织进行测试。为了保障测试的顺利进行,在测试前向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师说明了本次测试的目的和意义,消除了他们的思想顾虑。集中测试,一小时后收回。
调查完毕,由研究者统一对问卷进行编码处理,并输入计算机管理,最后采用EXCEL2003和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育观念
特教观方面,有93%的教师认为办好特教高职最重要的是领导的重视程度、管理水平和招收的学生质量,这说明教师的主体责任意识不够,把办学的质量更多地寄希望于院领导,更多依赖学生资质。有76 %的教师认为虽然残障生特殊性太明显,但不能因为怕受到外界的伤害便对其进行封闭式管理,这说明教师的教育思想还是比较理性,毕竟残疾学生将来也会走人社会,过度的保护对其没有多大益处。有34%的教师认为正常人的语言是有声语言,聋哑人的语言是手语,但有52%的教师否认这种观点,说明教师对于聋人语言问题的定位还是比较模糊,这可能与国内外学者对聋哑人语言归属问题的争论有关。93%的教师认为特教高职教师需要更多的爱心、耐心、细心、信心,这说明教师对残疾人高职教育可能面临的困难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和充分的心理准备,但对于困难的认识可能也有过分夸大的倾向,进而产生畏难情绪和抵触心理。
学生观方面,有69%的教师否认“残障生是可怜的,所以应该对他们的要求尽量少一些”,这说明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态度还是比较端正,同时这种认识也比较科学,毕竟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让残疾人通过大学的学习做到“残而不废”,过度的怜悯某种意义上讲是对残疾人的一种伤害。86%的教师否认“绝大多数残障生是很单纯的,但有个别残障生品性不好,是无药可救的”,这说明大多数教师还是认识到残疾人高职教育的复杂性,当然这与教师和残疾学生缺乏深人交流沟通也有关系。有31%的教师认为残疾人比正常人的智力差很多,有59%的教师认为残疾人比正常人的智力差别不是很大;有76%的教师认为残障生之间的个别差异性非常显著,这两点说明教师对残疾学生的可教育性还是抱有一定期望,但也注意到了残障学生之间以及残障学生和健全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个别差异。有21%的教师认为与残疾学生在一起,自己感觉到庆幸和幸运,但有79%的教师对此说不清,这说明教师面对残疾和残疾学生时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心态。
质量观方面,有76%的教师认为“残疾人高职教育的目标应当是残障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并行发展”,有45%的教师认为残疾人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将来能独立谋生。这说明大多数教师对残疾人高职教育还是抱有较高的期望,部分教师的态度较为现实,强调对残疾学生生存技能的培养。
人才观方面,有10%的教师认为通过教育和学习,绝大多数的残疾学生能够成才,但有31%的教师否认这种观点,另有59%的教师说不清,这说明教师对残疾学生通过大学成才没有足够的信心。
(二)教育技能
教育技能是教师能否顺利从事残疾人高职教育的专业能力,它制约着残疾人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交流能力方面,只有2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手语(盲文)比较准确流利,与残疾学生交流.自如,有65%的教师说不清,这说明多数教师的交流能力和交流手段有待加强,有34%的教师感觉与残疾人的信息交流很慢很难,有65%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板书的方式进行教学,这说明教师与残疾学生的交流手段比较缺乏,信息交流比较缓慢。
组织教学能力方面,有45%的教师认为残疾人高职教育中教学方法是次要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学懂;有93%的教师经常通过实物、多媒体、角色扮演等直观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对残疾学生再三问一个同样的问题,93%的教师的回答是已经习惯了。这说明多数教师能够不断探索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而适应残疾人高职教育的要求,同时也表现出教学中的某些被动和无奈。
教学研究能力方面,有93%的教师平时有意识地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间题加强对残疾人学习特点的研究,100%的教师经常通过观察、提问等方式来了解残疾学生的学习水平,90%的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措施、教学效果,59%的教师经常翻阅特教书籍和相关杂志,24%的教师曾发表过相关的学术论文,35%的教师参与或主持过相关的课题研究。这说明多数教师的教学态度比较积极,能够主动学习探索和研究残疾人高职教育的内在规律。
(三)教育行为
行为是观念的延伸。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教学进度方面,90%的教师按学生可接受的教学进度基本上完成教学计划,有41%的教师认为残障生掌握知识的速度比常人慢很多,48%的教师认为残障生掌握技能的速度与常人差不多,这说明教师基本上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残障学生在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过程中与健全学生有一定差距,所以这种教学任务的完成仅仅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从而导致整个教学进度缓慢。
在教学中69%的教师对学生经常无形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86%的教师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常常进行个别化教学和分层教学,41%的教师经常利用残疾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来加强实践教学,69%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针对学生个别差异进行教学比较有效,这些说明多数教师能够主动积极的投人到残疾人高职教育教学中,能够主动改变教学方式方法来适应残疾学生,同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加以运用。
在教学心态方面,所有教师否认一见到残障学生就感觉不自然,86%的教师否认聋哑学生上课时注意力容易分散,时常感觉很无奈,这说明大多数教师基本适应了残疾人高职教育和残疾学生,能够较好的控制课堂;93%的教师认为聋哑学生的语言表达常让人啼笑皆非,觉得比较好笑,这说明教师对残疾学生的学业现状和语言水平比较无奈,同时也是一种苦中作乐的表现;59%的教师觉得从特教高职班上完课走出教室,感觉很没意思,没价值,说明多数教师的教学成就感很低,这与前面的特教观中教师的“四心”要求是相矛盾的,说明教师们的特教观只停留在观念上,还没有转化为具体的行为。
四、讨论与建议
(一)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的培训力度
教师和残疾学生交流手段欠缺、信息沟通不畅是调查中呈现出的突出问题之一。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力是顺利进行教学的基本保证,为此残疾人高职教育中要大力加强教师的手语(盲文)翻译能力训练,并制定相关制度进行考核,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教学技能水平。在教育观方面,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基本正确,基本跟上了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成才观方面,教师的态度比较消极,对残疾高职学生的成才期望值比较低,这与国内相关的表述比较一致,同时多数教师的主体意识也不够,把办好残疾人高职教育的希望寄托于学校领导和优质生源。多数教师们的特教观只停留在理论上,还没有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这些都不利于教师整体上高质量投人到教育教学中去,因此,加强专业理论培训,加强观念诱导是十分必要的。
(二)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适合残疾人高职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
教师的教学成就感很低是调查中呈现出的另一个突出问题。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包括从事残疾人教育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舆论不利、信息交流不畅、教学方法不当、残疾学生学业水平较低、教学准备复杂、领导不重视等。其中从教师自身而言,对教育对象(残疾高职学生)不熟悉,教育教学方法不当,是间接造成自身教学成就感过低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对残疾人高职教育内在规律的研究与探索,寻找适合的教育教学方法并加以运用,让教师在教学中感受从事残疾人高职教育的乐趣,增加教学成就感是非常重要的。
(三)加强校本研究,编写适合残疾人高职教育的系列教材
在调查中,研究者了解到多数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都是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这似乎很合理,实则不利干残疾人高职教育的发展。这是因为,其一,学生可接受的范围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这与学生自身身心特点和学业水平有关,无法把握好尺度。其二,由于身心发展上的特殊性,残疾人高职教育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十分重要,如果把教学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那么残疾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将会十分有限。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症结在于目前国内残疾人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大多是照搬照抄普通高职教育,没有按照残疾人身心发展的特点作特殊化,更没有专门为残疾人编写的专业教材。这就导致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只能按照“可接受”的要求选择教学内容。虽然就课堂本身而言,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实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对残疾高职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目标而言,可能还有较大的偏差。这就要求我们在从事残疾人高职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校本研究和校际交流,编写适合残疾人高职教育的专业教材,也只有这样,残疾人高职教育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健康发展。
篇8
一、学生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当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学习压力感,即由学业带来的心理压力,一听说考试,心理就紧张。②偏执,当代的学生总觉得别人不可信,觉得身边的人不可信,不可靠。;③人际关系的敏感。与人相处时,非常小心谨慎,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不喜欢自己,对自己有危害,不知道怎样跟异性相处。④抑郁,精神苦闷,对学业、前途未来没有希望。⑤焦虑,心情烦躁,心事很多,总觉得有什么事情。⑥适应不良。对新的学校生活,班级的活动都不能适应。⑦情绪不稳定,情绪忽高忽低。⑧虚荣心强,总喜欢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
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分为二个层次
1.学生心理健康维护。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包括:①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的不同训练活动等;②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③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如敏感性训练、自我表达训练、放松训练等。④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⑤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对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⑥自我心理修养指导,即通过训练和教导帮助学生科学的认识自己,并在自身的发展变化中,始终做到能较好地悦纳自己,如悦纳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培养自信、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等;⑦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同,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往的知识及技巧,如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理调适等。
2.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而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包括:①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②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③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策略
1、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例如,政治、语文、历史、地理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塑造高贵优雅的品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可以进行科学思维的训练;美术、音乐可利用特有的旋律、线条、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课可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培养学生竞争、拼搏、进取的精神。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渗透有关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处处都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且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不仅在知识上影响着学生,而且教师的人格也会在教学的师生互动过程中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2、联系家庭,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方式
篇9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4023002
1 引言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良好,行为表现规范,行为与年龄相符等等。这种健康的心理对人生成长的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显得越来越突出。由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因此,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发展的有效途径,它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对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都将起着积极的作用。
2 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分析
2.1 健康的心理,有利于良好品德的形成
道德品质是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在言论和行动上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心理特征。良好的道德品质,能较好地支配学生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就是看能否培养出一批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而这种人才必须是知识渊博、品质高尚的人。要有高尚的品质,就应具备健康的心理,因为有了健康的心理,就使人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健康的发展,就会在挫折障碍面前能正确对待而不犯错误,不失去理智。目前中小学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目,这对帮助青少年儿童形成健康的心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注重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这种健康的心理教育应从学生的道德行为和方法入手,道德行为和方法是实现良好品德的手段,是一个人道德认识的具体表现。如在“奉献爱心”的活动中,中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都是首先在全体教师会上讲明了活动的意义,接着在全校对学生进行了专门讲解,还利用广播讲话进行宣传,使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受到了教育,认为“伸出缓助之手,帮助有困难和残疾的人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由于学生有了这种健康的心理而产生了具体的行动,每次活动,大家都能纷纷将自己的零花钱捐出来,同学们感到: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种美德。故每次捐款活动都开展得非常顺利。可以看出,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注重在各种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终身受益的。
2.2 健康的心理,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提高
素质教育,虽然目前对此说法很多,但究其根本,还是教育者运用多种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全面发展,成为高素质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只有当学生在良好的心态下接受教育,才更利于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才更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的提高。如学校除了开展必要的常规教育,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外,还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采取激励机制,使学生在行为上有标兵,在学习上有榜样。在这方面,中南民族大学附属小学每学年坚持评“十佳学生”,办“学习的榜样”专刊,每学期坚持评“行为规范标兵”和“行为规范达标生”,并在全校公开授牌,同时,还长期坚持了对全校“每周数学无错题”的学生每周进行公布表扬,将文化知识教育与良好地养成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还通过每周升国旗仪式评选出各班的3名好学生和利用主题班队会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等等。这一系列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大大促进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使每一个儿童都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只有当儿童有了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理,才能“抬起头来走路”。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只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还应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因素,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做”,这样,每一个学生都会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也就更愿意接受更多的外界信息,努力学到更多的文化知识,使自己各方面都得到很大发展,这就更有利于学校开展素质教育,使学生的素质不断提高。目前众多的学校教育都力求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武汉市教育局每年都评出一批心理健康,具有高素质的“创新素质实践行”突出的学生名单,并给予中考加分的奖励,这都将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提高。
2.3 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人的心理活动,是客观现实作用于人的大脑的产物,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所以,人的心理状况如何,决定着人对社会的适应程度。一个人在心理上健康的发展,这不仅有利于个人的生理方面的健康,更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个性和人生观,做到自如地运用自己的智慧与技能去适应客观环境,使个人的心理与社会现实的要求之间达到积极的平衡。这一点,对青少年来讲尤其重要。所以,在教育工作中,既要营造一种欢快、有趣的环境,又要让学生练就一种抗挫能力,这就是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去适应客观环境,这样,学生的智慧和技能就能得到很大的发展。
3 结语
学校一切教育目标的实施,德育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学生这个主体,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理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这样,学校的德育工作才更利于开展。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林建华.小学生心理教育原理与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 尹邓安.心理训练与学习方法[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特殊学校 关爱教育 问题 困难 措施
智力障碍的学生无论是心理方面还是行为上都需要特殊学校对其进行康复教育。本文通过分析智力障碍学生关爱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对智力障碍的学生实施关爱教育进行了有效的研究,并重点阐述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个层面对智力障碍学生实施关爱教育的几种方法。
一、智力障碍学生关爱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
在以往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一大部分智力障碍学生的家庭条件相当差。如张某,男,24岁脑瘫。一家三口住在只有20多平方米的小屋内,家里根本没有经济来源,只靠父母的一点退休金维持生活。还有街道的王阿姨,都已经70多岁了,两个孩子都患有智力障碍,平时只能帮着王阿姨扔扔垃圾,生活状况可想而知。在调查过程中这样的家庭不是少数。
(二)家庭的溺爱
有一些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不舍得孩子出去受到别人的冷落或欺负。这导致很多智障孩子无法走出家门,无法接受教育。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位31岁的女性,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刚开始的时候母亲让她自己吃饭,后来看到孩子笨拙着急的样子不忍心了,就自己上手去喂饭。久而久之,孩子的四肢没有得到有效锻炼,到最后失去了自理的能力。因此,在广大的智力障碍家庭,父母过度的溺爱只能让孩子们渐渐失去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行为与能力。
(三)智力学校和特殊教育机构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
学校的教育内容过于普通化,在教材方面也没有根据智力障碍学生的特点有效地创新改革。大多数的智力障碍学校都没有对学生进行肌肉训练和感觉综合训练,其教育水平和效果不容乐观,在管理教育方面的模式也非常松散。也有的学校把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学生集中起来一起看管,这种现象严重地影响着智力障碍学生的教育情况。
(四)专业教师队伍组建不完善
我国特殊教育专业的人才十分缺少,很多学生在选专业的时候,由于不想自己长时间接触智力障碍学生,都放弃了特殊教育专业的学习。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大多都是来自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教师队伍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在教育智力障碍学生的时候没有针对性,很难提高教学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智力障碍学生关爱教育中面临的困难
我国特殊教育的实施一直都是采取特殊学校教育的形式。我国大陆现有智力障碍儿童数量约5136.6万人,0―14岁的智力障碍的患病率为1.07‰,农村为1.46‰,而智力障碍儿童的入学率仅0.33‰。从以上显示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智力障碍儿童数目惊人。因此,目前我国智力障碍教育面临着很多困难。
三、关爱智力障碍学生的有效措施
(一)学校关爱层面
我国特殊教育实施的主要形式当属特殊教育学校,智力障碍的学生属于残疾儿童,他们离开了父母和亲人来到了学校,无法实现生活自理,他们的内心极其孤独。由于他们身体上存在缺陷,这导致他们无法正常地融入到集体中。对于特殊教育的教师来讲,让智力障碍学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和真情的关爱尤为重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二)家庭关爱层面
父母是儿童教育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它影响着智力障碍孩子的心理发展情况。因此,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与家庭关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孩子智力发展受家庭的诸多因素影响,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们。由于特殊儿童无论是在心理方面还是在生理方面都有一些残疾问题,这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和正常人难以沟通。在此情况下,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在生活方面也最了解他们,因此来自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对孩子日后的成长有着很大的作用。
再者,良好的家庭环境结合家庭教养方式能够有效促进智力障碍孩子的心理健康。相反,父母的漠不关心与责骂会给孩子带来很长时间都挥之不去的负面影响。据调查表明,父母和孩子的和谐关系与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有着相当大的关联。如果父母在生活中给予孩子充分的温暖和关爱,非常有利于智障孩子情绪的稳定和人格的发展,这样智障儿童在心理方面也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有一些智障孩子的家长不能够正面接受这个事实,也无法理解孩子的特殊性,对孩子不是过度溺爱就是厌弃打骂,这些都足以让智障儿童变得更加胆怯懦弱,并产生压抑和焦虑的不良心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孩子们会模仿大人的做法,用此方法去攻击别人,这样也很容易造成人际交往障碍。由于父母与子女存在一种特殊的关系,父母的态度会给智障儿童带来强烈的影响,因此来自家庭层面的关爱尤为重要。
(三)社会关爱层面
目前,社会特殊教育的发展给我国智力障碍学生的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国在智力障碍教育的发展起步较晚,更多的先进理念还没有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因此,在进行传统的智障教育的同时,我们必须要重新审视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只有找到了弊端才能够加以改正,迎头赶上。智力障碍的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提高自身的教育信念,还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关爱所有的智障儿童。只有这样才能让智障教育得以完善,使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越来越好。
从特殊教育的角度出发,关爱教育的实施是学校教育的使命,也是给予学生第二次生命的重要举措。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能让这些智力障碍的学生享受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毛荣建.国内智障儿童性教育探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
[2]廖小利.怎样培养智障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
[3]郑小冰.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