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小学生 小学数学 逻辑思维能力

所谓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指:人类在学习中通过对事物概念的理解、以及推理判断等所有的思维形式和思考活动,是有条理、有顺序、有步骤的一种综合性的思维分析方法。小学生正处在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的黄金阶段,而小学数学则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学科,老师应该充分对此进行利用,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运用和迁移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一 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必备能力

小学数学在小学阶段是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它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刻苦、努力、钻研的学习精神,还要求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无论是哪个阶段的数学知识都具有比其他学科更强的逻辑思维性,这主要是由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特殊性所造成的,生硬刻板却又灵活多变,是数学知识的最大特点,学生学好数学的标准是其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有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能力,还要求学生有知识迁移的能力,以及开拓创新的能力。这些能力都要以学生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基础,尤其是小学生,没有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就变成了枯燥、痛苦、无奈的过程,也不可能有很好的数学成绩。

二 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手段

(一)注重抽象思维能力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抽象性极强的学科,无论是数学概念还是任何运算法则等都是通过数学家们运用其抽象性思维研究得出的,由此可见,我们必须要重视学生抽象性思维的培养,让学生熟悉并适应用抽象性的思维来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思考。这要求老师在教学时尽量的将数学知识的推理过程进行介绍,对于数学概念、运算公式等要向学生讲明其来源以及结论具的体含义等,并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和观察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不断地将学生的表象认识提升至抽象思维的高度,帮助学生养成一种思维习惯,在学生的头脑中构建一个系统性的、关联性的数学知识脉络,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在现实的观念基础之上逐渐形成一种抽象的数学思维模式。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思维模式,就代表其抽象性思维已经形成,也是提高其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方式。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的“四边形”教学时,可以以生活中的四边形物体作为例子进行教学,也就将书本上的抽象知识转变成为了实际生活中的具体知识,便于学生学习。

(二)注重综合、分析能力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综合、分析的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种能力是密不可分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长发育特征都决定了其学习特征,因此老师在教学时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这种特点对其进行正确的积极的引导,激发其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应用题的教学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例如,老师在讲解人教版小学数学中的应用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进行分析,即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进行罗列,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然后对已经罗列出来的已知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最终的答案。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以这种能力进行逻辑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知果寻因和知因求果的习惯和能力。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整体的分析,在其中找到可利用的条件进行详细划分的过程,就是将一个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之后再按照解答问题的基本步骤就可以达到解题目标,同时也完成了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训练。

(三)注重判断、推理能力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逻辑思维能力中包括判断和推理的能力,所谓的判断和推理就是指对一个事物的性质和展现出来的状态进行正确与否的判断推理,在数学中,公式、定理和法则、结论等就是学生进行判断和推理的依据。老师在培养学生这种能力时,要首先让学生记住只有符合客观规律和事实的事物才可以给予肯定,反之都要给予否定,用这条原则来进行判断和推理就是学生正确解答数学问题的必然条件。老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时,应该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进行理解,而非死记硬背,因为只有基于理解而掌握的数学知识才可以被学生灵活的运用。例如:老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测量”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在教学开始时让学生估计书本、课桌的长度、宽度,并找同学来回答估计的过程和依据,最后再由学生进行动手测量,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一来就完成了一次推理和探究的学习过程。

(四)注重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注重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老师应该只扮演一个引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切记要适当“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应该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然后由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独立的阐述。学生要想进行独立的、有条理的理由阐述,就要求其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足够优秀,并且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都是学生具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表现。由此可见,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也是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例如:老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时,可以提出问题:有20盆花,每一列要摆4盆,那么可以摆几列呢?待学生算出答案之后,再提出:如果是22盆花会摆几列,多几盆?23盆呢?25盆呢?然后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再通过观察和老师引导得出“余数永远小于除数的规律”。

由此可见,小学生正处在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提高的黄金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并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建莲.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9.

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8-250-01

新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过于死板,学生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课堂沉闷,枯燥乏味。而新课程改革注意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改革重点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得作用。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和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结合进行教学,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主动的学习知识,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讲,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一个过渡的阶段,承上启下,所以初中数学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一个关键环节,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不仅能够对今后的数学学习起到帮助,而且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一个过渡的阶段,承上启下。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高中甚至大学的数学学习,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另一方面,初中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关系到学生以后的发展。不仅局限于数学知识水平,对学生的办事能力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激发逻辑思维兴趣

学习和生活是伴随着人的一生的,孔子曾说过,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和生活是相互影响也是相互促进的。逻辑思维不仅局限在学习知识的领域,也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学会用生活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在现实生活学寻找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或者一些有趣的现象,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研究。教师要尽可能的带学生进行实地调查,使学生养成动脑动手的好习惯,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索,从而锻炼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学习起来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教师让学生在生活中激发逻辑思维兴趣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被广泛的应用在实践教学当中,为数学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利用抽象概念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抽象概念的引入,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先教给学生概念,然后再对概念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含义。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容易形成学习懒惰的坏习惯。而抽象概念恰恰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所谓的抽象概念指的是教师并不直接的教给学生新概念,而是通过设置悬念等方式进行慢慢引导。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不断的进行思维训练,使学生对概念有更深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并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有效的引导,而且要从整体上掌握和监督课堂教学进度,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通过思维基本功训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1、搞好数学概念的教学

思维基本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训练,首先,要搞好数学概念的教学。数学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对概念进行正确的细致的讲解,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简单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此外,教师也可以列举一些负面的例子,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因为选择判断能力不仅对学习很重要,而且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同样重要。换言之,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过程。选择判断反映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形成。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获取信息,然后进行判断并做出选择。这种学习分析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思维方式,不论在数学学习中,还是在以后的生活中,它都能够帮助你解决一切问题。

3、通过加强解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加强解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比如,一道数学题可以有多种解题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引导让学生思考其他的解决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二,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某一类型题的训练。老师将同一类问题的所有典型题结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统一的训练,培养学生对该类型题的思维方式。第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难题的训练。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设置难度较高的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无论是哪一种教学方法,都能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能够有效的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身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学周刊, 2012(05):32―35.

篇3

摘要: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中一个重要的素质,也是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应该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

一、培养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逻辑思维能力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基础,小学数学的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数学科目本身就有很多判断组成的确定体系,包括大量的数学术语、逻辑术语和相应的符号系统,通过逻辑推理,一些理论能够生成新的理论,一些判断能够生成新的判断,数学就是由这些理论和判断组成的。由于小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思维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小学数学内容上较为简单,没有很深的推理论证。但是只要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判断推理,因此,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小学生还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在数学的教学之中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符合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要求,适应了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更为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

逻辑思维能力是多层次的,要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就要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进行培养,思维品质的培养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影响,关系到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是思维品质的培养过程是复杂漫长的,教师要时刻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抓住思维品质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1、思维具有灵活性。思维的灵活性特点表现在思维的主体能够根据思维对象的变化,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灵活调整原来的思维方式,使新思维能够更高效的解决问题。对小学数学来说,思维的灵活性非常重要,数学的解题方法不是唯一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根据题型的不同转化解题方法,转变解题思路,从而找到更适合的解题方法,主要表现在一题多解、变题练习、同解变形等解题方式。例如:200 千克海水能够制盐 2.5 千克,那么 50000 千克的海水能够制盐多少千克?这属于一题多解,可以通过2.5÷200×50000;50000÷(200÷2.5);2.5×(50000÷200)几种方法来解。

2、思维具有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它是思维品质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主要表现在通过表面现象能够引发深入思考,从而发现问题的内在规律和内在联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习题进行思维的训练。

3、思维具有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思维具有独立创造的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寻找多种解题方法,不受到常规的解题模式限制,找出解题最简单的方法。例如:把 2.5.6 三个数字卡片进行组数,如果按照常规的思维模式,组成的数就只有25.26.256.265.52.56 ,除了这些数,学生还可以发现“6”的特点,把“6”反过来当“9”用,这样就会组成更多的数,也是思维创造性的一种表现。

4、思维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主体通过独立思考,有敢于质疑的能力和较强的辨别力,能够发现自己在思维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自觉纠正错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并在思考中善于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从而独立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检验和推理自己得出的结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还要鼓励学生多多质疑,提出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有利于学生思维批判性的培养。

5、思维具有敏捷性。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具有快速性和减缩性,思维敏捷的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思考,产生清晰的思路,对问题作出快速的判断。数学计算对学生的运算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快速的计算,压缩计算过程,在经过大量的训练后,对于常见的数,学生能够口算出问题的答案,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三、传授学生逻辑思维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离不了逻辑思维方法的训练,逻辑思维方法主要包括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判断与推理、抽象与概括几种。

1、比较与分类。数学学科的理论性很强,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思路都是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上形成的,而有些数学概念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表面上看很相似,实则有很大的区别,学习要区分开来才能掌握知识,这就需要对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概念进行比较与分类,比如质数与互质数。

2、分析与综合。有些数学知识比较复杂,难以理解,学生需要把复杂的知识进行分解,或者把一个问题中的知识点和难点进行分解,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这就是分析。而数学又是一门系统性极强的学科,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需要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根据它们的共性或者某些方面的特征结合起来,这就是对知识的综合,在解四则复合应用题时就会用到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3、判断与推理。判断是对某一个问题作出肯定或者否定,推理则是从一个判断或几个判断引出新的判断。小学数学需要教给学生比较初级的判断推理方法,让学生在不断运用过程中提高数学素质,比如让学生用正反比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4、抽象与概括。抽象与概括是建立在已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的,在形成概念时,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改造,发掘出事物的本质,形成科学的概念,比如对圆周率概念的学习。

总结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方法的培养与传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逻辑思维 培养

开发智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己成为当今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重要任务。所谓智力,指的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等因素,其中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部分。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在思维时,要求做到概念明确、评断恰当、推理有逻辑性、论证有说服力,或通俗地说,思维要合乎逻辑。这是正确思维最起码的要求。可见,逻辑思维能力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思维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多方面的途径。而数学这门科学,由于它是以客观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这就决定了它是一门抽象性很强、逻辑性很强的科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

一、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要正确处理好传授数学基础知识,有关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关系;处理好培养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与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关系。努力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智能,在发展智能的指导下传授知识,使学生在掌握知识上达到高质量,在智能发展上达到高水平。在数学概念的教和学两个方面,一定要重视概念的教学,不能流于形式,要深刻揭示数学概念的内函和外延,对学生掌握概念的要求要严格,使学生能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概念。如学生在学习函数这个概念时,首先要让学生弄清楚在函数概念中涉及到的两个集合――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及它们之间元素的对应关系,弄清这个概念,才能更好地掌握函数这个概念。在数学公式、定理的教学方面,不能仅仅背会这些公式,知道怎么用就行了,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推导公式、定理的过程,掌握这些公式定理与教材其他内容的逻辑关系,从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二、重视教材中逻辑成分的讲解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途径是教会学生在运用逻辑知识进行推理论证过程中,提高他们抽象概括、分析综合、推理证明的能力。在中学数学教材中运用了许多与逻辑知有关的数学内容的推理证明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和内容,通俗地讲授一些必要的逻辑知识,使学生能运用它来指导推理、证明,这会有助于他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当学生运用穷举法证明问题是,经常容易出现遗漏或重复等情况。那么为避免这类问题的出现,就需要学生掌握概念的分类方法和要求。数学内容的讲授应加强逻辑严谨性。例题、习题应适当增加些思考题、证明题、讨论题等,借以加强逻辑思维的训练。长此以往,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会有很大帮助。

三、加强学生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的教学

智力的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与知识的增长,跟年龄也有很大关系。一个人的知识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丰富,积累和更新,即使老年人,通过学习,也还可以获得新的知识;但一个人的智力增长最佳年龄是在从出生到十七岁,错过了这个时期,智力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加强学生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教学十分重要,它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要严谨、文字要精炼、准确、规范、富有条理性逻辑性。对学生证题的叙述要从严要求,着力纠正学生所犯的逻辑性错误,对于学生不同的正确解题法,教师首先要给以肯定,以鼓励学生不断开阔思路,敢于创新。在平面几何证题的教学中,不主张把过于艰深、不符合学生实际的难题给学生去做,在教学上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应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在学生解题过程中,发现学生可能遇到难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克服困难,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重视章节的教学

在数学各科、各章节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归纳、总结、教给学生以规律性的知识,引导学生不断形成知识新的概念结构。初,高中数学课本的每一章,都设有小结一节。教师要重视小结的教学,要突出新知识之间及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平面解析几何中的圆、椭圆、又曲线、抛物线,分别是不同的知识体系,但均可统一在二次曲线的概括结构之中。在向学生讲授数学归纳法时,可向学生介绍推理形式,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复习旧知识及探索解题方法时就要常常用到它们。这样进行教学,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把分散在中学各个学习阶段的推理方法归纳上升到新的概括结构。这种引导学生的把新旧知识和技能按不同的系列、不同的层次不断形成新的概括结构,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健所在。

五、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应强调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多媒体教学相结的手段。在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例题的教学中,在复习课、练习课中,在条件可行的情况下,尽可能组识学生的探究活动。讲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时,可以配以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察实形,加强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从而找出正确、简单的解题方法。另外在课处活动中,还可以组织学生写数学小论文、出版数学学习园地或举办数学智力竞赛等,都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好办法。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智力活动进入积极的状态;要培养学生具有坚忍不拔的学习态度,使智力水平迅速地得到提高。总之,中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做为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去完成这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一批批有知识有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将理论知识活用于生活实际中,对数学能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升,锻炼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完善性。就这点,根据笔者长期的经验及研究,提出一些粗浅看法和建议。

一、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思维的内容很广泛。然而,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很难发展创新思维。数学中有许多抽象问题,这就容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例如,小学数学高年级中的质数、合数等概念,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教具演示,使学生能更容易理解。只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就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考兴趣

逻辑思维方法有四种,演绎与归纳法、分类与比较法、综合与分析法、概括与抽象法。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将不同的逻辑思维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锻炼思维。例如,让学生认识数字5,教师可以让学生将5颗糖果放在两个盘子中,进而得到四种不同的分法。这样,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

另外,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兴趣也十分重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理论引入生活中,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这样既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又有利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与熟练。例如,(1)小明买了2元一斤的苹果,小李去另一家超市买,价格是小明的2倍又多1元,问小李买x斤苹果花了多少钱?(2)上海至南京的路程是a km,一辆汽车从上海开至南京,用了3 h,求汽车的速度?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列出算式:(1)(2×2+1)×x,(2)■。通过生活化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也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同时,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多运用现代化多媒体等。比如,在教授图形的割补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形象生动地展示过程,让学生在脑中形成思维过程。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愿意学,更愿意思考。

三、针对学生特点,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不同的学生往往有不同的思维。因而,不能采取一样的方法去对待每个学生。对于一道题,不能急于讲授解题方法而让学生产生思维定式,而是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不同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例如,在教授“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可以引导学生将其转化为长方形,也可以将平行四边形切割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进行计算。对于一个问题,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思维形式、自己的方法,最终解出题目。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同时也在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在思考过程中,学生要选择判断最正确的思考方向,摒弃不可能的,甚至是惯有的思维方向,并且进行一步步深入推理,每一步都需要缜密的思维,最终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四、学会思考,促进创新思维

在时代大潮流的发展下,处处都需要创新和进步。秦始皇焚书坑儒,众人思想统一的时代已然逝去。在这个时代,逻辑思维缜密,思维创新才能取得成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思维元素,让学生懂得审视题目,同样懂得审视生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一些开放性、研究性的数学题,融合生活内容,让学生去理性地思考。例如,一辆卡车要从A城开往B城运货。从A城到B城有两条路线。一种是直线,但卡车需要经过上山和下山的过程。一种是先绕到C城再到B城,全程平坦。问哪种方案更快。这种问题是讨论型问题,需要学生花不少时间去研究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到许多因素,例如,距离近远,上山快慢等,最终综合得出最佳的方案。因而,能够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小学正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黄金时机。然而,这并不是一时能达到的,需要依靠教师不断地改变教学方法,摸索前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创建良好的思维环境,积极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思考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让思维的火花得以延续与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心理学提出,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而智力是“在各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就是认识能力或认知能力”。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的核心形态是抽象逻辑思维(包括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按照思维结构的发展阶段来看,抽象逻辑思维是发展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分为初步逻辑思维、经验型逻辑思维和理论型逻辑思维(包括辩证思维)。显然,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开发智力的关键。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理论型逻辑思维能力,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是不可忽视的。

物理学科的研究,以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为内容。对于那些纷繁复杂事物的研究,首先要抓住其主要特征,而舍去那些次要因素,成为一种经过抽象概括的理想化的“典型”,在此基础上去研究“典型”,以发现其中的规律性,建立新的概念。这种以模型概括复杂事物的方法,是对复杂事物的合理简化。

在教学中,把握好物理模型的思维,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困难之一。然而,在物理教学中,模型占有重要的地位。物理教师应引导学生步入模型思维的大门,适应并掌握这种思维形式,提高学生对物理模型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高中物理教师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呢?

一、重视实例和图像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抽象问题现实化,尽量用学生可以直观观察和想象的事例和图标来说明问题,重视实例和图像,教会学生简化问题和画图。在理论上就思维发展来说,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需要和原有思维结构之间的矛盾,这是思维活动的内因或内部矛盾,也就是思维发展的动力”。环境和教育只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外因。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以学习的难度为依据,安排适当教材,选好教法,以适合学生原有的心理水平,并能引起学生的学习需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思维,从而创造条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量变”和“质变”。

二、应训练学生对题目的敏感度,关注题目中的重点字、重点词,提高读题效率。

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读题断句和分析题目,要有目的性,从每句话中提炼所能得到的信息,从信息联系知识点,并把读题观念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内化为习惯,从而引起质的变化。在理论上就思维结构来说,皮亚杰提出了“发生认识论”,强调“图式”概念。他的心理学思想中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图式”即心理或思维结构,“图式”经过“同化”、“顺应”和“平衡”,构成新的“图式”,不断发展变化,不仅有量变,而且有质变的思想是可取的。其中“同化”是图式的量的变化,“顺应”是图式的质的变化。

任何一门科学都是由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等组成的。概念、规律、方法等是相互联系的;不同的概念、规律、方法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从而形成了该门科学的知识和逻辑结构。当然,这种结构也在变化和发展着应该说,人的思维结构和各门科学的知识、逻辑结构都是人们对客观现实世界的反映,是紧密联系的。因此,从教学必须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上来说,正如布鲁纳所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也符合现代系统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科学认为结构与功能是对立的统一。不掌握学科结构,就难以发挥该学科的功能。不仅如此,他还认为任何系统都是有结构的,系统整体的功能不等于各孤立部分功能之和,而是等于各孤立部分功能的总和加上各部分相互联系形成结构产生的功能,物理学科更是如此。布鲁纳说:“制订物理学和数学课程的科学家已经非常留意教授这些学科的结构问题,他们早期的成功,可能就是由于对结构的强调。他们强调结构,刺激了研究学习过程的人。”

篇7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26-01

数学是一门重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在小学阶段夯实基础,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通过数学直观和方法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解题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立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感性思维占据他们思维方式的重要地位,只有依托基础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体会到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来感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结论。学生可以通过画出图形,并量一量各种画法的长度来得出;也可以通过举出生活中的例子来感知。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讨论利用上面结论你可以知道什么?这样教学,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活力,学生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就可以得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进而提高了思维能力。这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两根木棒长分别为3厘米和4厘米,那么要构建一个三角形,需要再选择一根多长的木棒(长度取整数)?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得出2cm、3cm、4cm、5cm、6cm都可以,由此又可以总结出“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这样也就完善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二、借助数学直观,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的数学学习需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验证等活动可以在直观的基础上发展其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思维的方法。数学直观是“因”,逻辑思维是“果”,只有将因果关系厘清,并从众多“因”中得出“果”,才能使数学教学呈现出理性发展的需要。数学直观让教学形象明了,而通过理顺其中的逻辑关系,则可以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猜想圆柱体体积和圆锥体体积的关系,然后通过实验的方式来验证。在实验前,学生可以将本次实验设计为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不等底等高三组,准备好相应的容器,并用水作为实验材料。在实验中学生就可以发现在等底等高的一组实验中,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正好需要3次,而另外两组实验则没有这样的结论,由此得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的结论,并从实验中感受到“等底等高”这一前提条件的重要性,从而避免出现“圆锥体积等于圆柱体积三分之一”这种不严谨的说法。

数学直观并不是学生的“做”,由做到总结才是教学的根本,“学会了”并注意了关键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只有经历了知识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寻求思维方向,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注意思维的多向性,既要注重顺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要注意逆向思维和散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寻求正确的思维方法,让学生认识到思维的方向性,从而让学生善于从问题中找到思维的方向。如教师可以为学生精心挑选感性材料,让学生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也可以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利用联想和类比的方式来探求问题的正确答案。

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时,教师先让学生熟练掌握每一种运算定律的结构,从而为下一步的运用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在运用运算定律时,除了运算律直接套用,还需要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从而寻求出正确的思维方向。如在计算58×102时,学生会将102分成100+2,但在做125×32时,学生就不会将32分成4×8,这是一个思维的跨越,也是思维方向的转变,只有让学生实现“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

篇8

关键词:随迁子女;逻辑思维能力;教学素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制定一份具备针对性逻辑思维训练的培养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为其日后更好的学习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随迁子女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现状

1.随迁子女在逻辑思维方面处于弱势地位

大部分的随迁子女来自农村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农村地区小学硬件条件比较差,学生很难自主学习把握教学内容,教师也没有意识到教学的重要性,对待教学工作一贯采用敷衍了事的工作态度,严重导致学生学习基础差,知识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因此,随迁子女在进入城市后,与城市学生在同一个屋檐下学习,面对不熟悉的教材,学生会不自主地感觉到恐慌,逻辑思维也没有办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

2.原因分析

现阶段,虽然我国大力提倡城乡教学资源共享,但是在实际落实过程中依然是以服务城市为主,随迁子女想要接受正规教学,就必须要提供大量的证件。在相关部T核实证件真实性后,才会予以批准。由于需要提交的书面材料过多,工作流程较为复杂,致使随迁子女不能及时入学。同时,在随迁子女入学后,由于部分教师教学素质较低,对随迁子女的关心照顾不充分。甚至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严重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当随迁子女面对学习失败需要教师安慰时,教师没有第一时间给予其关怀与鼓励。因此,若是教师的教学关怀足够多,随迁子女就一定不会感到伤感与无助。教学环境的突然变化、人际交往难度指数的不断加大、教师教学工作的失职等因素导致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导致随迁子女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二、提升随迁子女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具体策略

⒈积极创设逻辑思维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低年级阶段的随迁子女的学习依赖性比较强,大部分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性较差,经常依赖教师的教学引导。基于学生此种问题,教师需要及时为其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班级学生自主学习、预习,进而有效强化自我思维能力。在实际创设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深入挖掘课本教材内容,巧妙设计学习问题,进而深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课时,教师出示一个试题如“10-6=4”时,学生在自主思考解题过程中,花样百出,有一部分学生是借助数玻璃,有的则是数小木棒,还有一部分是死记硬背。面对学生的客观差异,教师需要及时予以引导:“还有更为简单便捷的方法吗?”在这一教学追问下,学生不自主调动学习思维,创新思考方式,有效提升自我逻辑思维能力。

2.以教材为切入点,不断强化学生思维机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形象思维较为发达,所以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富有儿童情趣且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和内容。

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找规律》这一课时,教师说:“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下面咱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下面由我先做一次。”口念:嘣 嚓 嚓,嘣 嚓 嚓,嘣 嚓 嚓;动作: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即,将“击掌拍肩拍肩”作为一组动作,不断地重复出现,至少3次。这样的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正确把握学生的起点,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给学生学习提供了思考、尝试的机会,使其在猜想中感知规律存在的同时,初步感知规律的价值。学生通过此类游戏对“规律”的感知、体验得到加强,已能判断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

3.加强学生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间的联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可以从书本中学量知识,再将学到的数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这样不仅有效深化了学生的学习认知,同时也帮助学生构建了知识体系。如,教师在进行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是这样借助CAI演示文具店的销售活动,适时向学生提出学习问题的,“同学们,今天是蓝猫文具店开业的日子,它邀请我们全班去参观文具店,你们想去吗?”

4.教师不断提升自我教学素养

教师若是想要切实有效地提升随迁子女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不断提升自我教学素养,将更多的教学目光放在班中随迁子女的身上,运用更为深切的爱与关怀去照顾他们,使他们深刻意识到自己被教师所爱着。在他们出现学习问题后,耐心讲解,不可以操之过急,重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心理的变化,及时展开心理疏导,不断密切自我与他们的关系,积极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培养随迁子女逻辑思维能力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随迁子女学习主体性,不断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进而有效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9

一、阅读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训练

《课标》中说:“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里的思维应该指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教学对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写人状物的课文教学是以形象思维带动逻辑思维,而记事说理的课文教学更多的是直接叩击逻辑思维之门。但是,所有的阅读教学都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作者)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因此阅读教学训练逻辑思维的方式是丰富多样的。

记叙描写类的文本教学中,在充分感受事物的形象之后,对景物特征的分析,对文章中心的概括,对关键信息的筛选,对人物性格命运的探究,都需要学生进行比较、判断、分析、综合、推理等一系列复杂的逻辑思维活动。如《装在套子里的人》的教学,在感受了别里科夫外在的形象特征之后,便由表及里地分析他的性格与命运。要求学生对主人公的身上的套子进行式的归类,对他不可一世与成天战战兢兢的矛盾进行辩证分析,对他的真正死因进行探究,甚至还可以就课后练习“如果他结婚了,能否走出套子”进行推理。学生的逻辑思维会因此向纵深处长足发展。

在说明议论类的文本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扎实的提高。说明对象的概念、分类、特征与用途,都与逻辑思维密切关联。如《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对建筑物及斗拱、举折、建筑的“文法”和“词汇”等相关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确定,是这篇课文教学的起点,其他的归纳、判断与推理等逻辑思维活动也都是严格建立在它们基础之上的。议论文的中心论点的提炼,论点与论据的对应关系的梳理,论证方式的判定,已经直接指向逻辑思维的核心。如《师说》对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都有论述,其中心观点是什么呢?教学中要求学生从对文中圣人与愚人、父母对自己与对孩子、士大夫与百工、古人与今人等论据材料的比较分析中,发挥逻辑思维的聚合性,提炼出“人要从师”这一中心。学生感受到议论文的强大说服力,逻辑思维能力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二、作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训练

一般认为,作文就是写作,它是客观事物通过作者的主观意识在恰当的文字形式中的正确反映。这里的主观意识也就是作者的思维,而“正确”当然指的是作者的思维具有逻辑性。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难就难在它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反映,所以它对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1.审题立意中的逻辑思维训练

审题立意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首要阶段。它能训练学生思维的多方面的品质,如概括性、发散性、聚合性、逆向性、创新性等。材料作文的立意一般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正确、不脱离材料。“正确”考察的是学生思维是否符合事理(逻辑),“不脱离材料”则要求立意是对材料进行逻辑分析、合理推导的结果。如2016年新课标一卷的作文立意,其实考察的就是100、98、55、61四个分数与对应的吻印、掌印之间的逻辑关系。类似很多思辨性的作文题都是逻辑思维训练的好材料。

2.选材布局中的逻辑思维训练

朱光潜说过,在作文运思时,最重要而且最艰苦的工作是对材料加以选择与安排,给它们一个完整有生命的形式。选材训练学生甄别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大体上以是否符合主旨为判断条件,对头脑中林林总总的材料进行筛选,是则取,否则舍。同时,考虑典型性,同类材料再精选,力求覆盖完整。而布局更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如同排兵布阵,井然有序。在记叙文中遵循一定的顺序,彼此呼应,不颠三倒四。在议论文中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一般模式训练;同时还决定采用何种方式联合,是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还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既要有让步辩证的思路,又不能前后矛盾。人教版必修4的“表达交流”中四个专项主题“横向”“纵向”“反驳”“辩证”,都有以布局来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意图。

3.语言锤炼中的逻辑思维训练

篇10

1 引导学生认识初中几何教学的重要性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初中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大纲还特别指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初中几何的教学目的:掌握初中几何的基本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几何计算和有关几何作图的基本技能;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由实践到理论、由具体到抽象以及进行推理论证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与表达几何形象的空间想象能力。由此可见,发展思维能力在整个中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什么是逻辑思维能力呢?就是根据正确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证明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所有基本能力的核心。几何知识必须按一定的逻辑顺序编排,即利用前面所学的图形知识(概念、公理、定理)通过逻辑推理得到新的图形及性质(概念、公理、定理),这种逻辑关系本身就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极好教材,只有认清并高度重视几何的这种独特作用,搞清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才能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落实在几何教学中。

2 引导学生学习初中几何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今中外的学者之所以走向科学的殿堂,正是由于他们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几何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高度重视几何导言课的教学,精心设计并以极大的热情备好、讲好导言课,使学生产生一种要学好几何的良好愿望,这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起奠基作用。②要善于挖掘教材的实质,联系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原型,使抽象的几何知识变得具体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③配合教材内容介绍中外数学家在几何方面的成就,使学生了解有关的数学史知识,使他们把几何学习与祟高的理想结合起来,以此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化为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3 引导学生注意初中几何入门的学习

几何的入门教学,就内容而言,一般指几何的基本概念、相交线、平行线和三角形这三章,现行初中几何教材的这三章的内容已涉及概念、命题、推理论证、作图等几何作图的基本问题。这些内容既是入门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因此,形成初中几何入门难的主要原因是:①学科内容从代数到几何发生了由数到形、由计算到推理的转变,学生一时难以适应。②几何的入门概念多,而学生开始又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几何语言。③教学方法不适应,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较差。为了解决初中几何入门难的问题,人们已做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充分重视几何入门的教学,根椐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定出几何入门教学的整体计划及具体措施,是解决入门难的前题;选用符合几何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适当放慢进度,分散难点,逐步提高要求是入门教学阶段的原则;加强几何概念教学,注重几何语言训练与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搞好几何入门教学的有效途径。

4 把现代教学手段引入几何教学

4.1 老师要精心设计课堂的导入。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运用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4.2 老师要精心制作课件。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