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于职业教育的认识

篇1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体制;创新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政府对教育的重点一直在于推进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而对职业教育始终关注不够。2001年“两会”期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发展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逐步形成大众化、社会化的教育体系。”现在职业教育正在迅速的发展,政策倾斜,大量资金投入,大力宣传,相关企业的自身需求和配合,使职业教育大规模多形式地发展开来。我认为职业教育有以下几点。

一、义务教育已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职业教育却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2005年11月,在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上,总理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把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统筹安排。从时间看,职业教育发展还不长,经验还不足,师资力量缺乏,社会还不太认可,尤其是学生及家长。职业学校面临着巨大的招生压力及与普高学生数量的比例也说明了这一点。

二、职业教育要适应市场,教育体制要创新

1.转变教育观念

职业院校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市场观念,要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做到市场和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职业教育一定要有市场意识,要努力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专业学科向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彰显自身的质量、品牌和特色,提高就业率,增强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

2.创新办学体制

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办学体制是基础。(1)要加快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要大力扶持民办职业教育机构,支持民营企业举办职业学校,在学校用地、税收、基本建设、师资队伍、招生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2)大力推进公办职业学校的体制改革。各级政府和教育、劳动等部门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公办学校进行股份制、国有民办、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体制改革试点,允许各地引入民间资金改造薄弱公办学校,鼓励公办学校利用社会资源、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推动公办学校重组和整合。(3)大力推进公办职业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各地要采取有力措施给职业学校松绑放权,在招生、学籍、专业设置、课程改革、经费使用等方面扩大学校自,帮助学校构建面向市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主办学的运行机制。

3.加大就业指导,广开就业渠道,扩大就业市场

学生的就业问题对于中职学校而言是一个不可忽视也无法回避的问题。中职学校在狠抓教学质量、努力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前提下,也应把学生的就业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促进学生的就业:(1)要加强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学生开拓思路,提高认识,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引导毕业生树立面向基层和生产第一线就业;帮助毕业生树立创业意识,鼓励毕业生到社会中去创造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2)要鼓励学生通过考学或考证,获取更多、更高的学历证书和资格证书,如导游证、会计证、技工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各类资格证等,提升毕业生的竞争能力。(3)是学校要广开就业渠道,建立和扩大就业市场。

4.加强领导,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

发展职业教育,主要受益在地方,主要责任在县(市、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制定的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律,对职业教育的规划布局、政策、经费、办学、资源配置等进行统筹协调。

篇2

[论文关键词]德国 职业教育 双元制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被国内职教界特别是高职教育领域广泛学习、研究和借鉴。笔者最近有幸参加了交通运输部组织的“交通职业德育管理培训班”赴德进行了19天的考察与培训,访问了达姆施塔特工商会、联邦德国职业教育研究所、联邦德国交通建筑及城市发展部,听取了关于德国工商会、职教研究所、交通部等行会、政府部门对德国职业教育以及交通行业的情况介绍,参观了法兰克福大学、波恩大学、萨克森州开姆尼茨市的BBV跨企业培训机构,并与相关教师进行了交流,对德国的职业教育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一、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

德国联邦政府于1969年颁布了《联邦职业教育法》,规范了德国的职教体系和各级政府、政府部门、行会、企业、学校和公民的职教权利义务。1970年联邦政府成立了联邦职教研究所,专门从事职业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指导行会、企业、学校以及学徒的职业教育和企业培训行为。各州政府设立职业教育委员会,负责制定职教发展规划,指导职业教育的具体实施,对职业教育学校行使管理职权。由于各州情况不同及历史发展的原因,存在着以下几种类型的职业教育形式。

1.职业准备阶段。职业准备阶段是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前的一种培训形式,培训对象是普通中学辍学或学习成绩差以及学徒不合格者,属于义务教育性质,培训期间不算工龄,没有津贴。除了勃兰登堡州没有这种形式外,其他州都有,学制一年。一年培训结束后,由州政府劳动局负责找企业进行三个月的实习,并找到学徒位置(签订学徒合同),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如果学生实习三个月后企业不接收,则由州政府劳动局组班送到跨企业培训机构进行企业培训(实习),由联邦政府负责三年的培训费用,州政府不再出资,学生在跨企业培训机构三年的培训期间与企业签订了学徒合同的,要付给学徒津贴,若三年培训后再找不到工作,则由州劳动局办理失业登记领取失业金。

2.职业基础教育阶段。职业基础教育阶段是从1978年开始建立起来的,其目的是不要让学生进行过早的专业分工和职业选择,而是通过职业准备阶段一年的学习,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自然地熟悉了解各个专业的基础知识和自己的专业方向,进行职业选择。在一年的学习时间里讲授13个职业领域的职业基础知识,作为全日制义务教育向职业教育的一种过渡形式,性质仍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只是把职业教育与义务教育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任务的同时,做好接受职业教育的准备。这种教育形式,也为没有达到义务教育毕业资格的学生提供了通过职业基础阶段课程的学习达到义务教育的毕业资格。

3.职业学校。职业教育是德国普遍实施的职业教育形式,典型的“双元制”模式。在德国的各类职业教育中,有60%的学校是这类双元制职业学校。入学学生首先必须与企业签订学徒合同,也就是先要找到学徒位置,才能入读职业学校。同样,找到学徒位置的中学毕业生,也必须到职业学校学习。这是联邦职业教育法所规定的。在课程安排上,一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课堂里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一部分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接受职业培训,学制一般为3年,根据所学职业的不同,学习年限也可为2~3.5年。在授课形式上,有全日制授课形式和集中模块授课形式两种,一般为全日制形式,集中模块授课形主要为公务员以及流动性行业如木工、舞美等职业设置的。职业学校的授课依据是以联邦文教部主管部门制定的框架式教学计划和州文教部主管部门制定的实施教学计划及课程表来组织教学。毕业考试由工商协会(AHK)和手工业协会(HWK)等行业协会组织,考试合格者发给职业资格证书。

4.职业技术学校。德国的职业技术学校为全日制教学形式,学校既负责理论教学也负责实践教学,学生的工作实践经验取决于在企业的实习。到2007年,全德国职业技术学校有2500多所,2万多个教学班,每校平均10多个班级,每班不超过24人,有4~5万人规模。职业技术学校在专业上主要培养经济类、技术类、康复类、医疗类专业人才,另有少量培养参加一些国家认可资格的,但不是广泛应用的职业,如钟表匠、制造弦乐等专业的人才。入学要求为德国实科学校毕业或具备相同学历资格的学生,对于一些特殊的专业还需要提供良好的外语知识及健康证明。学习时间按照专业分类可为1~3.5年,课程结束后需参加国家举办的毕业考试取得毕业资格。相比于职业学校,职业技术学校要高级一点,职业学校主要以手工业职业为主,职业技术学校则以商贸、技术服务、健康服务为主,号称小大学。

5.技术高级学校。技术高级学校是德国职业教育学校中的一种过渡形式,只有在实施13年义务教育的州内存在,如巴登-符滕堡州就不存在这种学校形式。专业方向由各个联邦州提供,不同的州所提供的专业方向各不同。入学要求为普通中学毕业或同等毕业水平的10年级毕业生或实科中学毕业生,很多州要求实科中学毕业分数在3.5分以上。根据各个州的不同情况而定,职业学校或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可以参加技术高级学校学习。入读技术高级学校的学生,12年级毕业可以入读应用技术专科大学或读完13年级后可进入综合大学。

6.职业高级学校。职业高级学校,等同于德国的文理高中,仅在德国4个州(拜仁州、巴登-符腾堡州、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存在的一种学校形式。只要学生具备初中毕业证书、专科学校毕业证书、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就可入读职业高级学校。通过在职业高级学校的学习就可以获得应用技术专科大学、专门学院和综合大学的入学资格。职业高级学校12年级毕业并选修两门外语或13年级毕业就可以获得应用技术专科大学入学资格。13年级毕业可以进入综合大学但要求有两门外语成绩,可以选择的外语有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俄语、拉丁语和土耳其语。职业高级学校培训方向有技术专业方向、经济与法律方向、社会学方向。

7.职业高中。职业高中属于职业教育范畴内的一种学校形式,只有在原东德的勃兰登堡州、下萨克森州、萨克森州存在。职业高中有农业、营养学、生物工学(生物技术应用在工业领域)、技术科学(侧重于建设设计、数据处理技术、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化学技术、电子技术、木工技术)、经济(经济职业高中)、社会教育(社会教育职业高中)和健康学几个专业方向,在职业高中里,技术学科及经济学课最为突出。职业高中不是一个单独的教育机构,而是职业教育中心的一部分,大概两个职教中心就有一个职业高中。

8.专科学校。德国的专科学校属于职业继续教育范畴。在德国职业教育历史上,专科学校出现在19世纪末,也就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时候。1880年,柏林技术工人参加了刚刚建立的由工程师、建筑师、商人授课的私人培训机构,这样的专业学校后来变成了培养工程师的高等专科学校,1971年的时候转变成了专业技术学院,1980年10月27日关于专科学校的两年制教育与考试框架协议正式签署,2002年10月7日文教部长会议通过对专科学校框架协议有了更广泛、完整的规定。东德时期的专科学校被视为职业教育范畴,但它的入学要求至少是综合技术高中毕业水平,技术专科学校有工程技术学校、教师进修学院等,学制四年。技术专科学校是全日制的,并且很注重学生的实践,东西德合并的时候大部分职业专科学校的学历被西德认可。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在德国的学习培训和考察过程中,所到之处,听到的、看到的和人们所谈论的,几乎都与双元制职业教育有关,成为德国的骄傲。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时,其身份是双重的,即既是用人企业的学徒,又是职业学校的学生,这是由联邦职业教育法和联邦各州学校教育法所规定的。政府、企业、学校和行会承担着各自的责任。

政府的职责分为两个层面,在联邦政府层面,由联邦政府制定《联邦职业教育法》,规定了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负责人、职业培训合同、职业培训资格、职业培训规范、考试、职业继续教育和转岗培训等具体内容。在州政府层面,按照州教育法和联邦教育部制订的框架式教学计划制订具体的教学实施计划和课程表,并负责监督、检查。企业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主体,企业招收的学徒,必须签订学徒合同,明确企业与学徒之间的权利义务,负责为学徒联系与所学职业相关的职业学校,成为一名职业学校的学生,并负责规定的2~3年学徒期的实践技能训练,支付学徒的培训费用和学徒报酬。

“双元制”职业学校由州政府举办。每一个职业由州政府按联邦政府的框架式计划制订具体的教学实施计划和课程表,由职业学校组织实施。学生在职业学校中所学的课程,包括一部分为普通必修课,如德语、英语、宗教伦理、经济学、交际等课程,各州不尽相同;还有一部分是与职业领域相关的课程,包括专业课,有理论教学内容,也有实践训练内容,理论与实践的比例根据专业不同也各不相同。在职业学校的学习时间每周为1~2天,而每周的3~4天时间到企业去接受实践训练,也就是去企业顶岗实习。在企业的实习训练按年级的不同所训练的内容也不一样,一年级的基础训练,二年级的综合训练,高年级的强化训练,其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得以不断强化和提高,最终要通过由行业组织的职业资格考试。

行业协会(手工业协、工商业协会等)在“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联邦职业教育法所规定的职业教育负责人,是职业教育中企业培训的组织者,也是企业与学徒(学生)的联系人。相关企业都要在当地的手工业协会和工商业协会注册登记,成为行业会员并交纳会费,在行会的支持协助下开展职业培训。企业与学徒签订的学徒合同须到行会注册,行会也为企业和学徒提供各种培训咨询。考试由行会组织和实施,考试通过颁发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企业的实习教师(实习师傅)也由行会组织和实施培训。

三、对德国职业教育的体会

通过本次考察,笔者对德国职业教育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和体会。在职业教育形式上有职业准备阶段、职业基础教育阶段、职业学校、职业技术学校、技术高级学校、职业高级学校、职业高中、专科学校等,学校分工细致,学生分流人性化、科学化;各个州因地制宜,各种职业教育形式存在于各个州内,各州并不完全相同;企业的参与性极高,最为典型的是“双元制”职业学校;培训考核分离,兼顾就业资格与继续高一层次学校学习资格,学生的选择是多元化的。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分别由企业和学校双元来实施的,职业教育的对象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徒又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在两个不同的场所,实践培训在企业,理论学习在学校;教学的实施依据由两部分构成,企业依据联邦职业教育法规定的职业培训规范和职业培训框架计划实施职业培训;职业学校依据州教育法规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表实施基础和专业理论教学;教师由两类人员担任,在企业是专业实践教师(实习教师),在职业学校是基础和专业理论教师;主管机构由两个层面负责,在企业的实践培训由联邦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受联邦职业教育法的约束,行会负责监督与管理;职业学校的组织、管理则由各州负责,其法律基础是各州的学校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教育经费来源于两个渠道,在企业的职业培训费用大部分由企业承担;职业学校的费用则由联邦政府及各州政府负担。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特色;技能

一、职业教育也是教育

高等学校存在的终极理由和根本使命是培养人,就是要在受教育者年轻而又最具可塑性的时期教育他们,塑造他们,这一真理是古今中外多少教育工作者探索和实践的结果。目前讲到职业教育,大家通常归纳其有四大功能(也称四位一体),即学历教育、社会服务、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几乎所有的职业院校都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虽然大学(含职业院校)的发展过程中承担着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文化引领多项功能,但无论如何,培养人是大学的根本目的。

国外常将大学的功能概括为“Teaching,Research,Service”,其实三者都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如将职业教育的四大功能与之对比,我们会发现在职业院校中强调职业训练与研究型大学强调科学研究一样,社会服务是每所大学都应承担的责任,但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学历教育就是人才培养,且几大功能绝非等量齐观,而是主从关系,人才培养是“体”,社会服务和职业培训是“两翼”,体之不存,翼将焉附,我们切不可在教育功能多元化的今天迷失育人的根本。

现在一谈到职业学校,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学生初次就业率,且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这好像就已经明确认可职业教育等于就业教育。在近几年生源数量递减的情况下,又出来一个评价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指标:学生报到率。因为部分学校的招生计划数大于学生实际报考人数,造成计划都招不满,其次是即使理论上招满了,但学生实际报到不理想,许多学生中学毕业后选择了直接就业。这样,从入口到出口,高职院校从宏观上都在政府教育部门掌控之中。在今天的办学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管理者更看重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虽然有些学校甚至是为生存而挣扎,但请切记,我们是在办教育,不是办职业培训班。

既然职业教育也是教育,教育则必须以人为本。众所周知,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其先天禀赋、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基础知识、兴趣爱好、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客观差异,学校则要正视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恪守秉承“一切为学生,为一切学生”的宗旨。孔子在二千多年前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这一思想对今天的职业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职院校存在两大主体阵容:教师和学生,长期以来对谁是主体的问题有过争论,目前虽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逐步形成,但大学的评价许多指标都是针对教师,如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国家级、省部级精品课程,省部级科研成果以及重要比赛中获奖情况,这些对教师确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教育资源并未惠及所有学生,因许多获奖项目是以牺牲大部分学生的利益而实施的超常教育。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已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职业教育培养人的任务将更加艰巨。教育家前北京大学校长有精辟论述: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都寄托在教育者身上。

二、职业教育不只是技能教育

随着经济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的办学者总希望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教育效益。高职院校即希望在1-2年内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如何缩短校内学习时间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殊不知,人的行为养成、道德情操、理想信念、心灵净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速成将是囫囵吞枣,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现在缩短学制最典型的案例是3年制高职专业在校时间仅2年,最后一年是专业(社会)实践,师资条件较好、比较负责任的学校还有专业教师下企业指导或巡回检查,大部分是学生自由活动,社会管理、学生实习由原来的集中统一完全变为分散社会化,学校的人文环境如何培养人、陶冶人,在时间上都难以得到保证。

其次是学校训练的专业技能与社会岗位的适配性。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职业教育不只是学会某项技能,学会某种操作,所以在学校就提倡和号召学生“先做人,后做事”,所谓先“做人”,那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学校的大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会做人的关键因素,而教师又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引路人。如今的高职院校强调学生技能,出发点是希望学生走出校门能谋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有一份受尊重的职业,但我们更应为学生人生打好底色,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甚至优秀的社会公民。社会职业岗位千变万化,日新月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已经明显滞后于经济产业发展,尤其在信息技术时期,网络已改变了人的生活,因此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已成为高职院校的生命,之前的教训是深刻的,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等,生命周期如昙花一现,只有传统的经典专业尚在稳步中前行,这就更要求学校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在培养人才的基础上强化专业技能训练,而不是让学生只掌握某一项(工种)的技能,就迈出校门,虽然可以谋到一个饭碗,但其可持续发展及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几乎为零,那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未实现,正如杜威所言:“教育必须首先是人类的,然后才是专业的。”

三、职业教育是特色教育

职业教育的生命在办学特色。在体现教育的根本目的后,高职院校必须解决好“大而全”和“综合性”的问题,逐步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对于每一所学校而言,则要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和专业优势,但目前的状况不容乐观,各校的同质性有增无减,千校一面。据不完全统计,某省70余所高职院校,开办“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百分之百,开办“商务英语”、“旅游管理”等专业的也达百分之九十以上,如将这种情况推而广之,在职业院校中普遍存在。其原因是学校定位不准确,师资队伍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不相适应,即哪些专业投入少,经济效益又好又快,就办哪些专业。然而这种跟风式的专业设置,只会淡化学校的专业特色,影响学生培养质量。众所周知,世界知名大学,并不以学生人数的多少而影响其知名度。巴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仅二千多学生,但其美誉排世界前列。更有大学精神的牛津大学,拒绝沙特阿拉伯亿万富翁瓦菲支・塞义德340万美元的捐款,坚决不增设工商管理学院,对于这笔巨款,许多学校是求之不得,但有着千年办学历史的牛津却不为所动,将工商管理学院拒之门外,牛津人真正理解了大学的含义。大学的目的是培养人,不是以拓宽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为目的。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学校应不断总结和凝练专业特色,研究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企业行业新兴产业的特点,充分发挥办学的传统优势、比较优势,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保留自己的办学个性,而不是一味跟风而人云亦云。专业设置必须有广泛的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和学校本身的实际状况,利用自身优势条件,这样才能创出办学的品牌,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四、职业教育评价是长期的、隐性的

大家都知道,中学阶段教育的直接目的是追求好的高的升学率,所以大家都想挤进名校、读名校,其原因是名校升学率高。现在社会及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院校的评价常以就业率来衡量,而且将这一结果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所以各校在万分矛盾之中就虚报,造成统计渠道差错,如将各校所报的毕业生就业率相加再平均,已远远高于该年度学生实际就业人数,虽然这只是一种现象,但其本质反映了学校的被迫和无奈,也反映了就业率这一评价指标对职业学校办学的指挥棒效果。

应当承认,就业率作为职业院校一项评价指标,有其积极的促进意义,因为职业教育要瞄准企业和行业,培养一线生产、管理、服务人才,为社会所用,但是,如将职业教育全过程只盯在就业上,势必造成培养质量的偏差。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将几个新报到的未经职业教育的学生与已经过三年高职教育的学生同时参加企业招聘,结果有部分未经职业教育但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反而应聘成功,这些说明企业用人的标准重在看学生的发展前景,也说明本身的素质是职业选择成功的重要内涵。

总之,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对人本身的人格、养成、品质等教育是最根本的内容,弃本逐末而去追求表面层次教育,只会助长教育的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应。教育对人的影响是长期的,世界知名大学培养许多优秀人才都是以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成名的。

篇4

【关键词】网页设计 教育大众 认知观 实践

一、研究背景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其在办学思路和基础建设等方面发展迅速,并且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较大,然而社会大众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认可度仍然较低,缺乏认同感。在社会地位上,高职高专教育同本科教育相比,相对处在较低的地位。“后天弥补”是高职解决社会认可的良方,突出教学特点和学校特质是关键入手点。

高职院校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多数院校在促建宣传中遍布“拿来主义”,在网站网页设计上模式化套搬模板,造成同质化现象严重,且形式呆板、制作粗糙,缺乏视觉表现特殊化的意识和认知,缺乏突显特质的合理化、整体性的视觉表现语言,以及因此造成高职视觉系统认知缺失。笔者尝试以此为基点解决高职社会认可度低下的既有问题。

作为当代高职,我们应当认识到网页设计是独具时代气息、包含了设计和网络的新兴领域,它是平面设计在信息时代的多元化发展和创新。网站网页对学校来说不仅是信息的窗口,更是特质展示的平台,其在视觉特质与信息传播中起着“口舌”和“门面”的重要作用。这对于提高大众高职教育认知观有着不可或缺的实际作用。

二、建设思路

鉴于我们专业建设上跳跃性的发展,知识系统脱节和应用真空现象频发。纵观全国高校网站网页多板式陈旧,设计拙劣,虽然当前一部分本专院校已经意识到网站网页建设的重要性,然而网页中单一区分、设计真空的现象比比皆是,尤其是职业类院校,这种粗糙的简单处理只会让大众在浏览的过程中加剧对高职的负面认知,在同类院校中没有了特质,等同于失去了竞争力。

作为当代高职院校,需要在分析和结合艺术设计中网页设计中版面的构成要素和文字、图片、颜色的视觉构成,从图形化页面出发,通过视觉原理、设计心理学相关角度的分析,探讨具有高职院校特质的网页设计,以达成体现高职职业性和技术性特质更为有效合理地表现和传达,就是在实际操作中把校园网站制作成一个健全完善的体系,让公众通过线上浏览,补完对高职的一部分认识缺失,并以此优秀和友好的交互过程,通过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心理作用的完成,让大众对高职的认知得到提升和强化,形成良好的印象。

三、创建步骤

国内高职校园网页设计以往因为认知局限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优秀完整的范本可以借鉴和参考,国际上先天优良的模块生搬硬套也不是灵丹妙药。可以说这种接轨也是逐步深入,并且用实践来检验和验证,就像高职教育从“校园作坊”到“校企合作、真实业务”,从“一技在手”到“学技终生”的改变。

(一)网页设计是职业院校对外宣传的窗口,并伴随着职业教育的进步而日益突显出其信息传达和形象塑造的重要地位。

(二)网页设计逐步渗透到高职建设的各个重要部分,如打造精品课程,大量的实际项目需要规划、布局、安排、经营、设计等,以达成视觉统一、美感完善的上线成品。

(三)高职的校办工厂、校企合作业务等都极具实际操作意义,而所带来的信息图形化传播必将带来标新立异、深入人心的支撑作用,达到提高高职的大众认知度。

(四)在专业教学中以校内工作室机制的引入,设计制作过程生产化,教学一体化,研究成果师生共享,教学相长。

(五)高职的网站实际设计制作过程是通过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引入,以设计工作室的教学形式为载体,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使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加入真实业务项目的设计与制作,通过真实的商业实例做临习辅助、真实的业务项目做实战演练、真实的商业团队化制作过程这三个完全来实现教学相长。

结语

网站网页是当代高职院校的信息门户,一方面,在表现其面临一线岗位技术性、职业性的特质上,应当通过特定图形元素组合形成视觉差异,突显高职类型特质;另一方面,大众的了解和认知是高职获得社会认可的基石,把高职院校相关的网页设计单独提取出来,作为一个完整的视觉表现系统来看待,用视觉系统来塑造高职时代形象,“以美育代宗教”的方式教育大众,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积极看待高职教育,让高职逐步提升社会认可,夯实发展的基石。

篇5

【关键词】教师 职业倦怠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8-0100-02

职业倦怠也被称为工作倦怠,它是美国学者费登伯格1974年在研究职业压力时率先提出的。职业倦怠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属于身心疾病范畴。每一种职业都有可能产生职业倦怠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那些做人的工作或为他人提供服务或帮助的人,如教师、医护人员、警察、心理医生等,由于其身心能量消耗较大,工作要求常超出个人承受能力,因而最易出现职业倦怠问题,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是最突出的。

一、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主要表现与危害

教师一直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具有很高的职业光环,但在赞美背后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过高期望与要求,教师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职业压力。进入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在不断攀高,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日益凸现,其身心健康正受到严重威胁,教育教学效果也受到严重影响。

1.教师职业倦怠的内涵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付职业压力而产生的各种不良身心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工作压力下产生的情绪、态度、行为等方面的衰竭状态。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后,会给他们身心健康和工作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职业倦怠将使教师产生严重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出现疲劳感、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喉咙嘶哑、背痛、内分泌紊乱、血压升高等身体症状。还会产生焦虑、易怒、抑郁、人际关系恶化、个人成就感降低、体罚学生等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出现精神疾患。职业倦怠还导致教师工作能力降低、工作热情减弱、工作绩效降低、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离职率增高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2.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

从相关调查统计看,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和新浪教育频道对近9000名教师进行了关于“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86%的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其中29%的教师产生严重职业倦怠。近40%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20%的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不佳。调查结果清楚表明:中国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已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

从教育实践看,近年来,教师因职业倦怠体罚、虐待、杀害学生的事件时有发生,如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在师德建设中发现,中小学教师使用消极否定言语伤害学生的现象很普遍。陕西某县的一名中学校长,在处罚擅自离校学生时,不惜拳脚相加,导致一名学生死亡。如此严重事件都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有密切关系。

从当前中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成果看,以下六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值得注意:一是教师的职业倦怠比例要高于医护人员和警察;二是已婚教师职业倦怠比例要高于未婚教师;三是31~40岁的教师职业倦怠比例最高,其次是21~30岁的教师。四是教龄在5年及其以下的教师职业倦怠比例最高,其次是11~15年教龄的教师。五是女教师的职业倦怠比例高于男教师;六是A型、C型人格特质的教师易产生职业倦怠。

3.教师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

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教师日常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之中。

(1)情感方面。由于教师对工作感到厌倦,情绪波动较大,常产生压抑、苦闷、怨恨、忧郁、多疑等消极情绪。在价值取向上,具有职业倦怠的教师不再认为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把追求物质享受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从而影响其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

(2)态度方面。有职业倦怠的教师会认为教师工作单调重复、枯燥乏味、毫无意义、毫无价值,他们对待工作只是消极应付,对待学生缺乏应有的耐心和细致。

(3)行为方面。职业倦怠的教师厌倦教学工作,减少工作投入,工作热情下降。教学方法呆板,对学生冷漠,工作有挫折感,得过且过。逃避与同事交往或拒绝与其合作,人际关系不融洽,感到无助和孤立。对学校管理和工作牢骚多,只关注个人待遇和福利。常通过抽烟、酗酒、暴饮暴食等不良方式回避现实。

4.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危害

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一是职业倦怠会使教师产生严重的身心健康问题,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受到严重影响。二是职业倦怠使教师敬业精神弱化、工作热情下降,造成教学工作低效化,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三是职业倦怠易引发教师对学生态度冷漠,对后进生产生歧视、排斥和体罚,极大的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四是职业倦怠易严重影响教师的社会形象,激化社会矛盾,甚至引发社会冲突,对和谐社会构建产生严重危害。

二、教师职业倦怠产生原因分析

综合分析,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社会环境的压力

当前,中国社会对教师要求和期望过高,学生、家长、学校和各级领导、社会人士都以升学率高低来评价教师。教育主管部门和校长为提高升学率,通过各种形式向教师要质量、要分数。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转变为对教师职业的高期望,不允许教师有一点差错。“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思想较为流行,教师承受着巨大地心理压力。

2.多重角色的压力

教师是一种多重角色的职业:既是知识传授者、家长人、学生和班级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又是学生的朋友、思想教育者和心理疏导者。面对如此多的角色,如教师不能及时进行角色转换或不能顺利进行角色间调节,就会出现角色冲突,影响工作效果。心理学研究证明,个人承担角色越多,其担负的责任就越大,由角色转换不适而引发的心理冲突也就越多,心理压力就越大,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就越高。

3.教师职业的压力

教师工作是单调、重复、繁重和烦琐的。一般而言,一个教师所教授的科目是相对固定的,教材和大纲虽有变化但相对稳定,有的教师甚至一生都在不断重复相同工作。教师的创造性易受局限,久而久之就容易产生枯燥感和疲倦感,工作热情下降。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各类学校既要搞素质教育,又要全力应对应试教育,教师承受着双重、乃至多重压力。新的教育体制改革给教师又带来了新的更大的压力。随着“末位淘汰制”、“末位待岗制”、“教师资格制”、“绩效工资制”的实行,教师普遍产生强烈的危机感和不安全感,教师必须事事不松懈、时时争第一,才能保住自己的“饭碗”。

4.教师心理素质的影响

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个人心理素质也有密切关系。一是教师 “完美形象”的认知误区易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由于社会长期对教师角色的过高期望,教师已成为完美的化身,部分教师易将真实世界中的个人形象与理想中的教师形象等同起来,对自己产生一种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竭尽全力甚至超过自己能力扮演着社会期待的完美形象,这必然使教师身心超负荷,从而加速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二是职业倦怠的产生也与教师对自己专业能力的自我评价和认识有关。教师往往把专业能力的现状归结于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对自己进行消极心理暗示,放弃主观努力,导致信心丧失。拥有这种认知方式的教师,性格中往往存在怯懦、孤僻、狭隘、缺乏耐心等缺陷,易使教师在面临压力时放弃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策略。三是教师个人期望与工作现实的矛盾也易引起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受各种因素制约,难以集中精力按个人意愿进行创造性工作,教师产生这样那样的焦虑和痛苦,再加上教师工作如得不到社会的理解、同情和认可,就更增加了教师的职业倦怠。

三、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对策

1.提高教师社会地位,不断增强教师荣誉感。

改革开放后,虽然教师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但教师仍是弱势群体。因此,各级领导和部门要高度重视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关爱教师身心健康,用实际行动为教师减压,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努力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有利于教师身心健康的执教环境。同时还要注重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的作用,针对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要引导社会舆论,倡导新型职业价值取向,确立社会对教师的合理期待,不断增强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2.掌握正确的认知方式,不断调整自我心态。

职业就像围城,里面的想出去,外面的想冲进来。任何一种职业做久了,都会产生倦怠。教师职业也不例外,它是一个奉献的职业,其工作也不是全社会都能理解的,残酷的现实难以迅速改变,既然无法改变,就应该面对、接受并适应它。心理学研究表明,困扰人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人对事情的认识和看法。因此,教师要改变对自己职业的消极认知方式,在枯燥乏味、单调重复工作背后看到学生的进步,教师也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成就感、充实感,这样能极大改观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3.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构,有针对性的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教师介绍心理减压与放松技术,使他们缓解心理压力,以提高教师正确应对职业倦怠的能力。还可在学校建设心理咨询室、心理宣泄室,为教师提供心理辅导,及时缓解教师心理压力,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对于那些处在心理危机中的少数教师,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构要迅速实施心理干预,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

参考文献

1 郭瞻予.教师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6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专业 大学生 职前职业胜任力

自从以McClelland(1973)为首的研究小组引发“胜任力运动”(Competency Movement)以来,胜任力研究已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与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已经延伸和扩展到其他人类服务工作与专业技术领域。胜任力是在工作情境中,与工作任务密切相关,能够区分绩效优秀者与一般者,并可以用来预测员工未来工作绩效的个体价值观、动机、个性或态度、技能、能力和知识等潜在特征。在教育领域中,胜任力指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将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区分开来,包括知识、能力、自我认识、动机以及相关的人格特点等在内的个体潜在特征。基于此,本文着重探讨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大学基本途径。

一、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职前职业胜任力的意义

(一)提升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可促进高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胜任力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并且大多集中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教师胜任力起初只是作为一种教师评价方式存在,通常作为教师入职或职前测试的指标,主要测量专业知识和条件知识,即测试教师“知道些什么”,此时的胜任力与知识等同。随着对胜任力研究的深入,教师胜任力涵盖的范围更加宽泛,包括能将绩效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区分开来的知识、能力、动机、自我认识以及相关的人格特点等在内的个体潜在特征。而这些教师职业胜任力的构成要素,都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得到发展和完善。因此,为了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职前职业胜任力,高校必须结合时展要求,在分析职业胜任力主要构成因素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合理设置专业培养方案,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不断提高教师培养质量。

(二)提升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是其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对自身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展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自己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职业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职前职业胜任力的培养是该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内容,因此,帮助教师教育专业在校大学生总结自己从事教师职业所具备和不具备的胜任力特征,可以帮助其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采取措施尽快缩短与在职教师之间的差距,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为适应教师的现实工作情景做好准备。

(三)提升大学生职业胜任力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指根据教师职业自身独特的职业条件和培养体系,采取相应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措施,实施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的过程也是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紧密联系的连续性整体过程,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后备军,是即将担负起中小学生教育培养任务的特殊群体,提升该专业大学生的职前职业胜任力,可以促进其职前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为其职后的教师专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职前职业胜任力的途径

(一)实行专业分流,加强职业情感培养

由于传统师范教育培养模式的封闭性,许多被录取为师范专业的学生,虽然在思想上不愿当老师,但由于没有选择专业的自主权和专业分流的机会,所以不得不被动接受师范教育的培养。另外,学校对开展教师职业情感培养重视不够,使许多师范生在就读师范专业的过程中,对教师职业了解不多,对教师职业的喜爱程度也不高。

改革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实行专业分流。大学生在入学时按照学院招生,不再区分教师教育专业和非教师教育专业,实行学分制管理平台上的自主选择,在修完一学年所在学科领域的基础课以后,再确定是否继续修读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一旦确定继续修读教师教育专业,除修读完所在专业规定的专业课程外,还必须修读完教师教育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所有理论及实践课程,并取得规定的学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实行专业分流,可以确保学生喜欢教师职业,对学生、学校和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和兴趣,并且具有教师必备的个人特质(如进取心、责任心、自信心、灵活性和影响力等)的大学生进入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该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后续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

在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高等学校要面向大学生积极开展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通过优秀中小学教师的观摩课或报告、定期举行大学生教学比赛等途径,开展教师职业荣誉感教育,增强其从事教师职业的兴趣和动机。通过增加见习时间,将见习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师教育学习过程中,采用边学习边观摩的方式来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及喜爱程度,为该专业大学生职业胜任力的持续提升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和比例,采用微格教学等方式增强实践性知识

传统师范教育培养模式基于提高教师教育学术地位的需要,认为只要加强对师范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就能增强该专业大学生的职前胜任力,因此,忽视了该专业大学生职前实践性知识的培养。基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传统课程设置所导致的课程结构失衡,是导致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效能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调整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结构和比例,在增加教育课程门类、延长教育实习时间、整合教育课程内容的同时,采用微格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教师职前实践性知识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合格教师的培养,提高其职前胜任力水平,也为其职后的专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微格教学是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训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或在职教师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微格教学要求学生或者教师将平时一堂课的内容在5—10分钟内完整呈现,并且能使学生听懂、理解,因此要求教师精简用词,说话严谨,同时要求教师的体态、表情等方面与课堂情境保持一致,是一个缩小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它使准备成为或已成为教师的人能集中掌握某一特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内容。微格教学是以现代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以及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技能训练过程,它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学法课程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信息反馈直观、形象、及时,有利于提高训练的效率,也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微格教学实际上是通过提供一个练习环境,使日常复杂的课堂教学环节得以精简,并能使练习者获得大量的反馈意见,对于提高本专业大学生或在职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信息搜集等职业胜任力有很大帮助。

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多元利用课程资源,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加强教育见习与观摩,做好本专业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前的教学技能培训等工作,使学生基本具备与从事教学活动有关的职业胜任力。

(三)积极推进顶岗支教实习模式,提升核心职业胜任力

传统的教育实习安排由于实习时间短且集中、教师指导不足以及实习基地学校的制约等原因,很难达到通过教育实习帮助学生积累教学经验、增强实践能力的目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通过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生成并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是教师在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通过独特的个体体验而创造出来的,包括人际交往、情境训练、突发课堂事件处理、教学策略应用等,具有开放性、突发性、个体性和情境性等特点,很难形式化或以形式化的方式教给别人,它以长期教学实践为基础,需要个体真正参加实际教学活动才能学习和体会到,是一种具有职业特色的个体知识。

顶岗支教实习是教师教育专业大学生通过顶替基层教师岗位任课一个学期的方式来完成教育实习任务的教学实践活动,为该专业大学生增强实践能力、积累教学经验、实现由“坐而论道”向“起而践行”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平台。在为期一个学期的顶岗支教实习时间里,该实习生承担所在岗位的全部职责,并协助实习基地学校教师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顶岗支教实习使大学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以及完成教学任务、寻找教学支持等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也使大学生的班级管理能力得到历炼,从而使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得到有效提升。

高师院校和实习基地校选派骨干教师组成联合实习指导小组,加强对顶岗实习支教师范生的全程指导,是保证顶岗支教实习工作顺利进行和大学生职业胜任力得到有效提升的重要保证。国内许多高校的实践已经证明,顶岗支教实习是切实可行的一举多得的有效举措,不仅是本专业大学生教师专业能力养成的新途径,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高师院校改革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

篇7

摘 要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实施,实践教学是我国体育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人才建设的重要环节,但是,基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体育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中的教学观念比较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比较重。本文就结合当前的实践教学,谈一谈我国体育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人才建设,并呼吁实践导向的教学观,以发挥教师的整体功能。

关键词 体育职业教育 师资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 研究

随着我国体育教育大众化的实现,我国体育职业教育的功能已从培养少数精英转变到着重培养应用型和实践型的专门人才中来。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要求,加强实践教学是我国目前体育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人才建设的方向。

一、实践教学在我国体育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人才建设中的作用

很长时间以来,以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为代表的旧思想深深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教师都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学生的实践能力将会在社会中加以磨练出来,忽略了知识与实践相互统一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机械的书本知识讲解,忽视了对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开发,学生的知识往往转化不到能力体现中去。事实上,实践教学正是起到了这样一种作用,它把理论与实践完整的统一起来,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目前,我国素质教育要求建立一批高素质的理论创新和实践人才,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在体育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人才建设中,我们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认识,把实践教学当作一项任务来抓。只有充分理解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所起的作用,才能提高创新型人才的质量与效率。

二、我国目前体育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人才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一)体育教师来源渠道单一,教学体系缺乏特色

目前,我国体育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来源渠道都是以非体育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或参加体育运动的体育生、即将退役的运动员为主要来源。前者往往缺乏系统的体育训练,对体育教学的实践能力不足,往往以理论为主进行教学;后者往往是在体育技战术水平上强,但是对体育理论的背景缺乏认识,难以用专业技能清晰的传达给学生。另外,学校的教学体系也是比较单一,往往与其他学校的教学体系雷同,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亮点,缺乏竞争力。

(二)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管理施教不到位

我国体育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目前均缺乏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在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走过场,不能很好的和学生进行互动。试想,一个不会打篮球的体育教师肯定不能给学生上体育课。当然,体育职业教育学校对实践教学的管理也是不到位,对教师的执教水平也是听之任之,从而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质量。组织管理跟不上,实践教学的质量就难以保证。

(三)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大部分教师都是以教材和课堂为中心来进行体育教学,教师围绕教材进行知识传授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被动的学习,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被剥夺,个性被压抑,忽视了教学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实践教学在我国体育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人才研究中实施的策略

(一)从传统教学到实践教学的转变

根据素质教育创新人才的需要,要加强体育职业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师资队伍结构,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让其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从本质上抛弃传统教学模式,转到实践教学模式中来。学校要积极培养适合学生需要的教师,在具备专业理论的同时,还要具备与本专业职业技能相关的实践能力,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二)从知识垄断到实践导向的转变

教师要抛弃知识垄断的教学模式,积极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要从灌输者转变成一个促进协调者,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此外,学校要重视科研导向,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研究,为教师提供研究的自由空间,让教师更好的向实践导向转变。

(三)从个体教学到共同学习的转变

很久以来,人们基本认为教学活动是教师个体的教学行为,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者,忽略了不同教师的不同表现对学生学习经验及成果的影响,无视教师整体性能的发挥。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加强信息的沟通,扩大信息交流量,让教师和学生成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在实践教学中,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四)学校要从单一引进人才到全面扩宽渠道的转变

在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全面性和专业性会得到最大化提升,因此,学校要根据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全面规划以及扩宽人才引进的渠道,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注意资源的优化配置,开展职业培训的服务,尽可能与专业有关的企业事业单位合作,改变单一的教师引进渠道,全面实施人才化战略,对那些理论与实践结合好的教师要高度重视,积极引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实践教学真正收到实效。

四、结语

实践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它能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优化整合,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是目前我国体育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人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教育日趋激烈的竞争下,学校要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高水平的人才,就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只有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出来的师资队伍才具有竞争优势,学校的创新才能在这些队伍中得到发展,学校的实践教学也才能走上一个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 模式 对策

1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和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内涵主要有高等职业教育理念、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系统设计和培养方式。

首先,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赖以产生的理论基础。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素质教育思想、能力本位思想、终身教育思想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其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质量规格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高等职业教育总体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的创新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质量规格则是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再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系统设计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它主要包含目标规格体系,涉及培养目标和规格;内容方式体系,涉及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实践条件、教学评价等。

最后,人才的培养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来实现其培养目标。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的方式培养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通过教、学、做三位一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人才。

2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新的困难和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许多高职学校的市场调研不够,课程开发脱离市场需求,没有进行岗位能力分析,达不到企业等用人部门的要求。社会需求论证不足,市场调研不够就导致一些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随意性大,盲目上专业,造成毕业生过剩,而有的急需人才又缺少相应的专业来培养。

(2)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教育模式仍占主导地位,重视课堂教学、课本教学,过分强调教师讲授的主导作用。很多教学改革并没有深入企业、深入市场对专业本身的需求进行细致的调研论证,成了为教改而改,盲目删减课程,这对兼顾学生终身学习以及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是不利的。

(3)教学经费不足,基础设施陈旧。在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上,国家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高等职业教育投入机制,国家省市在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中职责不明确,许多高职院校生均经费不足。这就造成了高职学校普遍占地面积小,教学用房不够,仪器设备落后,教学现代化程度不高,实验实习基地建设达不到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

(4)人才培养不注重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由于劳动力供大于求,企业缺乏合作的动力,而学校缺乏政策支持与长期发展目标,使得校企合作和产学结合的实际运行只是某一点和某一时段的成功,远没有良性循环。大多数院校只停留在教学实习层面上的合作,企业界和学校双方不能相互深度介入,未建立双方相互促进、互惠互利的“双赢”机制。2.2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原因

(1)外部因素

一方面是教育体制的制约观念上的偏差,违背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职教资源的运行规律,造成了目前职教资源的相对僵化。另一方面是整个社会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是最根本的、深层次的原因。近年来,高等教育扩招严重,毕业生众多,但是社会对一线劳动力的需要大幅度减少,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更加加剧了问题的存在。

(2)内部因素

导致高等职业教育陷入困境,除了以上外部因素之外,大多数高等职业学校自身办学思想不活,是其中更大的一个原因。现在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某些方面与我国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现状还存在着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如办学模式单一,缺乏职前职后的沟通;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经济、技术的发展有所脱节;课程在相当程度上还是终结性的,服务于学生第一次就业,使学生缺乏发展和适应变化的能力;学校的运作机制有的也没有转到市场经济的机制上来等等。

3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对策

3.1培养目标要面向学生发展未来

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首先涉及到的是培养目标问题,培养目标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职业教育要在培养学生直接成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劳动者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终身学习以及适应职业变化的需要,要使学生成为具有可教育、可培训性的劳动者,成为具有继续学习能力的劳动者。高等职业教育既要强调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生产一线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又要着眼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培养他们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

3.2科学调整专业结构,适应社会发展规律

既要突出特色专业又要优化调整专业结构;既要保证专业设置科学,又要有一定的超前发展思路。具体来说:首先,要保持适度的专业规模和专业的相对稳定性,形成专业结构的综合优势。其次,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要正确,专业划分要科学,名称要规范,内涵要明确,专业设置的操作过程要科学。最后,通过调查和科学分析,弄清科技发展的动向和趋势,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基础,抓住时机,长远规划,创造条件增设新专业和改造相对老化的专业,以满足学生、专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3注重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产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色,是培养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走出校门的首选工作是企业一线的技术性劳动,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大量依托现场作为学生学习技能训练的基地,为学生毕业后求职从业进行热身训练和能力强化。

3.4教学方式向现代教学方式转化

首先,教学方式要以人为本,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实现个人成材、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减少刚性,增加柔性,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其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要进一步完善学校的计算机网络,加快数字图书馆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从而大力提高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司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1999.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9.

篇9

摘要:依托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声誉与企业社会责任(CSR)密切相关,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声誉。当负面事件发生时,企业社会责任就会发挥潜在的“保险效应”,本文重点分析负面事件发生时,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策略和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声誉机制;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策略

声誉理论是以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契约理论、信号理论、理论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和规范性研究的方法,主要对企业社会责任绩效与企业财务绩效,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声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等方面进行研究。次贷危机的发生,安然事件,银广夏事件,三鹿奶粉和蒙牛致癌牛奶等负面事件的频频出现,使企业形象在社会公民心中一落千丈,企业良好声誉受损。这说明我国也逐渐意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但对于一直坚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受到的创伤远小于没有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这究竟原因何在?值的我们深思?

一、文献回顾

(一)声誉定义及作用机制

在学术界,对声誉的定义一直没有统一的标准,亚当﹒斯密认为:声誉是一种保证契约,是一种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机制,是对个人的隐性激励。到20世纪90年代,Fombrum的观点得到了认可:声誉是公众基于企业在本行业所处的相对位置信息,是所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认知的总和,而不是单一的个别的看法。张四龙,周祖成(2002,2004)认为,企业声誉能提高经济效益,而糟糕的企业声誉会损害经济效益,良好的声誉有利于促进企业与供应商在信任的基础上建立稳固的交易关系;韩兴武(2004),黄亮华(2005),谭洪涛(2007),郑秀杰和杨淑娥(2009)均认为良好的声誉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企业所拥有的独特资源,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都有密切的关系。

(二)企业社会责任定义

鲍恩(1953)在《商人的社会责任》一文中首次提出CSR的概念。随后,卡罗尔(1979)给CSR给了一个广义的概念,即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了在某个特定时期内,社会对组织在经济上、法律上、伦理上和自行裁量的期望,并且他还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三维概念模型”。James Weber(2005)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意味着一个企业公司应该为其影响到他人、社会和环境的所有行为负责。而我国对CSR的研究比西方国家晚的多,王秋丞(1987)是在我国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的,但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如卢代富(2004),周祖城(2005),并且后来学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把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分为了狭义和广义,狭义仅指道德责任,而广义指道德责任和法定责任。朱鹏锦(2012)把企业社会责任界定为企业在谋求利润最大化、所有者权益最大化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利益相关者所负的社会责任。

二、基于理论分析的问题思考

(一)企业声誉与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声誉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提高其自身声誉,进而或得竞争优势;不随行业,企业规模的变化而变化。需要指出的是,虽然CSR和企业声誉关系密切,但CSR并非是企业声誉的一部分。本质上,CSR是企业自身对社会公众的承诺或者是外界对企业的一种要求,而企业声誉则是外界对企业的一种评价或响应。所以说,CSR只是影响企业声誉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把企业声誉比作企业目标,那么CSR就是企业达成目标的重要手段。

(二)当企业发生负面事件时,企业社会责任将如何发挥作用?

我们知道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声誉最直接的影响,它可以直接提升企业声誉,扩大声誉的积极影响范围。但当负面事件发生时,短时间内负面事件会对企业形象造成消极的影响,此时,企业社会责任会发挥它的间接作用,因为企业一直履行着自己应该履行的责任,在广大公众心中有良好的印象,最终企业社会责任会“保护”企业形象,即“保险”作用。

虽然负面事件将减少企业现金流量、提高企业面临的风险程度,而危机成本越高保险也越发显现出其价值,通常拥有好企业声誉的企业,在面对负面事件造成的各方惩罚性反应时,CSR表现会显现出更强大的缓冲力量。同时,企业类型的不同,其缓冲作用机理也不同:市场份额大,发生负面事件可能性高的大企业更有意愿履行CSR,从而形成更多的道德资本以缓冲由负面事件所导致的风险。

(三)一般情况下,企业社会责任(CSR)如何发生作用?

负面事件发生时CSR发挥的是间接作用,那么当企业正常营业,运行良好,市场份额稳定,各种财务指标合理的情况下,CSR发挥的是直接作用。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不仅可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也可以满足非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因为一般上市公司每年都会自愿披露CSR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这会直接提高或增强企业在社会公众心中的形象,并且这种关系是一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是一种显性的作用;可直接表现为CSR报告得分的增加或者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赞赏增加或者直接是营业额的剧增等等,久而久之,企业竞争力会不断的增强,获取有利地势。最终,该企业将会是该行业的龙头。

(四)在上述过程中,企业社会责任(CSR)实施的困难?

各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不管是行业属性、文化特征还是经济组织形式等都是不同的,此时,企业声誉机制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外环境随之不同。企业的获利水平越高,则企业潜在的风险就越大,那么实施企业社会责任的限制就会越多,尤其是法律法规的限制;这些因素有的可以确实,有的是很难把握的,所以这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信息的取得和交流是声誉机制实现的前提,但企业的透明度往往不足,使得外界一直存有怀疑的态度,企业是否隐藏了某些负面信息。若这种情况发生,一旦危机爆发,企业社会责任还能否发挥“保险”作用呢?若企业越在乎长远利益,那么企业就会越重视声誉,那么什么样的制度背景有利于激励企业建立长远利益而不摒弃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观念呢?利益相关者是企业声誉的评价主体,那么当负面事件发生时,利益相关方会以何种方式对企业进行惩罚呢?这种惩罚会因原良好声誉而减轻吗?声誉机制往往是在负面事件爆发后对CSR实施策略发挥正面影响,且负面事件越严重,声誉机制的正面影响越明显,那么危机爆发后,影响该效应的真正因素是什么?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有多大?

三、结束语

研究声誉机制下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的策略,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甚少,若真正的明白其中的来龙去脉,解决上述问题和克服现有的困难,在企业声誉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会有很大的突破,我国的经济也将会更上一层楼。(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幼师 学前教育 职业认同感 表率 课程设置 校园文化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伴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全国各大中专院校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纷纷出现了热招局面。怎样办好幼师、学前教育,培养出合格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已经是摆在我们广大幼师、学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笔者所在的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艺术学校,近两年来,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作为一名工作在幼师、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在与学生的接触中,发现了一个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不少学生对幼儿教师这一职业认同感比较模糊,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缺乏职业认同感。

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就是指幼儿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可以这样说,职业认同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前提与基础,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认识到这一点,学生职业认同感的有无与高低,其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

那么,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又是怎样呢?笔者通过问卷的方式分别对中专幼师和高职大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这一问题进行过调查,其结果很不乐观。在问题“你为什么选择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回答“喜欢或热爱”的,仅占百分之四十左右;更多的回答是“好就业”、“是家长的意见”、“天天和孩子在一起,觉得好玩。”等等,甚至有的回答是“中学毕业了,成绩又不好,总得有个学校读啊”。尤其是中专幼师学生的问卷反应出的职业认同感的问题更为突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社会和家长对幼儿园和幼教工作者认识上的偏颇影响了这些学生,使他们对于自己将来的岗位缺乏正确全面地了解和认识。

怎样在幼师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呢?笔者认为有如下途径:

首先,要充分发挥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广大教师的表率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各级各类院校的幼师、学前教育的教师虽然与学生们将来所做的幼儿教师有所不同,但对岗位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自豪感应该是一致的。一个合格的幼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本身就应该有高尚的师德、丰富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水平。因为“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

其次,以各种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对幼师职业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学校除了通过必要课程的课堂教学来实现这一目的外,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幼儿园的家长会,可以邀请优秀的幼儿教师来校做报告、开讲座等等。著名学者周国平说过:“你做一项工作,只是为了谋生,这项工作就只是你的职业,你做一项工作,只是因为喜欢,并不在乎它能否带来利益,这项工作就是你的事业。”“现在许多年轻人对职业不满意,然而,可悲的是,真给了他们选择的自由,他们却只有一个标准,除了挣钱多一些,谋生得好一些之外,就不知还要什么了。”我们的幼师教育就是要培养我们的学生把职业与事业融为一体,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幼教岗位是有所发展,有所成就。

第三,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科学合理。各级各类院校,一定要明确我们培养目标的首要一点就是培养有职业理想的幼儿教师。这一点,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只写在人才培养方案里,是要确确实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的。各级各类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就要科学合理,保证师德及人文素养方面的课程的课时量。笔者通过网络查询一些院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发现目前我国的各级各类院校(包括笔者所在的院校)更多的是重视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学生的师德及人文素养的培养。其直接结果就是学生对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缺乏对岗位的适应性。近年来,全国各地幼儿园虐童事件时有发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当事人的心理因素外,主要还是幼教工作者缺乏基本的师德和必要的人文素养,也就是缺乏职业认同感。

第四,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形成。各级各类大中专院校,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学校要着力营造人文情怀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校园文化,要利用校园网络、橱窗、广播电视、标识牌等营造富有文化内涵的环境,定期开展文艺汇演、书画展览、演讲比赛,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更多地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在这种校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其职业认同感必定很高。

2010年11月,《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出台,其中对幼儿教师队伍的建设有专门的要求,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我们广大幼师、学前教育战线上的教师要肩负起这份使命和责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