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文化的创建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1: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级文化的创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c)-0194-01
构建公平正义、民主法制、诚实守信的和谐社会是国家和人民的共同理想,构建奋发向上、严格自律、团就友爱的和谐班级则是每一个班主任的毕生追求。因为和谐的班级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理想环境,学业能进步,心灵能舒展,人格能健全;因为和谐的班级是学校卓越发展的坚实基础,质量能提高,安全能保障,目标能实现。如何建设文明和谐的班集体呢?下面就自己在创建班级文化入手建设和谐班级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以求同仁共同探讨和研究。
创建班级文化是构建和谐班级的首要任务。
对国家而言,文化建设可以为经济建、政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十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班级文化作为和谐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和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班级力量的精神支柱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推动力量,有利于提升班级形象,丰富集体内涵,凸显团队特色。
由于班级文化以其对学生思想明确的引领导向功能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是良好班风和学风形成的前提,在班级建设、学生管理中发挥着独特的指导性作用,因此,我在构建和谐班级过程中,把班级文化建设放在首位,来取得管理的奇效。
1 确立班级核心价值,扬起团队奋进风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班级管理中,也要为班级建立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兴班之魂,决定着和谐、特色班级的发展方向和成就。
班级核心价值体系包括班训、班级目标、班级口号、班歌等。我今年中途接手一毕业班,结合私立学校学生特点和毕业班的特殊性,经过对学生情况的调查,同学生一起确定了“明思、笃行、团结、奋进”的班级目标、“天道酬勤、恒者能胜”的班训、“今天我为我班而自豪,明天我班为我而骄傲”的班级口号、《爱拼才会赢》的班歌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为班级的发展和学生的努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精神力量。共同的班级奋斗目标从一开始就凝聚了全班同学的心血和精力,为和谐班级的创建奠定了精神基础。如今班级已经走上了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健康道路,学生正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中考的洗礼。
2 师生共建班级约定,人文关怀民主显德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和谐的班级需要严明的纪律,严明的纪律呼唤健全的规章制度,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规章制度,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及主人翁精神、民主意识的培养乃至良好班级的建设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制度显得严肃,强调老师的管理,显得教育“无情”;为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体现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我在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时,把规章制度更名为“师生约定”,并与学生在一起商量,共同完成这份既要求学生也要求老师的“共同约定”,约定中不见了“要怎样”的硬性规定,再现的是“我可以……”的正面引导,老师和学生一起签名,制作成卡片。这些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班级家庭的温暖、和谐、团结、民主,感受到作为班级主人的地位,增强了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也制定“师生约定”过程中得以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谐的种子在人文关怀、民主管理中生根发芽。
3 美化班级教室环境,精神内涵引领成长
教室作为学生学习、生活,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师生交往、交流的重要场所,也是班级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一种有形无声的隐性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对学校建设中提出:“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我们都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出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所以,作为班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室环境可在建设和谐班级中发挥奇兵的特效,给学生启迪和教育,指引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我特别关注教室这一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让教室成为“会说话”的教育者:
(1)“四境”引导:教室前面悬挂四境:“敬、静、净、竞”,即人际交往要做到尊敬他人、维护纪律要做到宁静致远、清洁卫生要做到干净整洁、学习做事要学会竞争合作,为学生学习生活指明方向。
(2)名言激励:教室四壁的名人挂像和名言,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和精神内涵,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3)竞争促长:后黑板上的“才艺展示台、谁与争锋”栏目,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平台,在相互竞争中实现质量的跨越。
(4)图书丰智:教室的书柜变成迷你图书室,充分利用学生闲置的图书资源,营建出爱读书、读好书的班级文化氛围文化气息,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共享交流意识。
(5)与时俱进:教室设立专门的园地,供学生展示当今、当前的前沿科学、热门话题,最新新闻,提高学生参政议政,关心国家,关心集体的积极性。
4 丰富班级行为文化,充实课外精神家园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不是高分低能的庸才,所以,我在班级管理中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等行为文化来填补课堂教学的缺憾,来培养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和素质,体现教育面向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本质,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1)专题活动: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日开展各项专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愉快活动之余收获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如,雷锋纪念日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精神伴我成长”活动,学习英雄事迹,弘扬民族精神,凝聚班级力量,促进健康发展。
(2)生日聚会:在班集体中为过生日的同学送上生日贺卡和衷心的祝福,让远离父母的孩子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凝练学生自立自强的意志,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3)课外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丰富学习生活,提升文化品味,学习更多本领,提高综合素质,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一个富有特色、充满朝气、催人奋进的班级文化环境,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视野得到拓展,能力得到发展,品位得到提升,一个和谐的班级便应运而生。我们班主任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以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为首发点,构建和谐班级,凸显班级特色,更好地推动学校持续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淑巧.如何创建和谐班级[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7):14-15.
篇2
一、用优美的班级环境陶冶人
班级文化是学校德育的隐形课程,要以“无声的语言”来熏陶学生的人格,一些空洞的宣传标语,学生看不懂难以理解和感受,在班级里不要随意张贴。走进我们学校的教室,整个教室的布置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文化氛围,在教室的前门处立有一面镜子,为了让师生走进教室就能看见自己的形象,做一个衣着、形象都端端正正的人;教室正前方悬挂国旗与校训:“勤奋、文明、求实、创新”,其含义是让学生从行为、心理、外在表现上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黑板左侧的班级园地里设有班徽、班歌、班训等内容,这是时刻在提醒学生,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你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教室后面有一栏两角等设施,一是涂鸦宣传栏,它重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生的成长展示,可以是他们的照片、好的作业与作品、新学期的愿望以及奖状与证书等;第二部分是学生的成长评价,以贴星星、加减分数、升降级等形成,对全班各个学生予以全面的评价与激励,确保人人身上有指标,人人争当好少年的局面。二是办好一个图书角。学生最好的习惯就是一种爱读书的习惯,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书架,然后发动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带到学校来,放在图书角与其他同学交流,图书角还配备了一名图书管理员,以保证图书的完整与借阅图书的有序;三是开辟一个植物角,可以在教室里放一盆四季常青的植物,让学生轮流值日养护,既可以增长他们的生物知识,又可以使教室里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用“制度形态”的班级文化规范人
养成教育是寄宿制小学班级文化的重点,而只有养成制度形态的班级文化,才能成为班级良性循环的保证。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具体抓了以下工作,以保证养成教育取得实效。
健全制度。结合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学生的具体实际,把对学生的管理要求具体化。班级依据小学德育大纲以及新《学生守则》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对一些奖惩制度要全班讨论修订,所有制度都上墙张贴。
大力宣讲。班主任本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原则在每学期开学初两周内利用多种手段大力宣讲各种制度,不断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遵规守纪的认识水平,提高学生行为的主动性、自觉性,逐渐由他律向自律过渡。
常抓不懈。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只有常抓不懈,才能使学生成为有良好品德和文明修养的人。因此,我们重在落实到位、管理到位,并形成班主任总体管理、班干自行管理、学生自我管理的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通过不断的努力实践,抓住学生的心理规律,逐步引导学生从管理过程的被动者变为主动者、能动者,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人意识、责任意识和行为意识。
开设一门别具特色的班本课程———生活课程。由于本班学生寄宿生很多,双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也很多,所以针对这一实际,我们开发了一本《四会读本》,即“学会吃饭、学会睡觉、学会洗澡、学会整理”,讲的是起床、吃饭、洗衣、洗澡、管理钱物等生活技能。重点是培养他们文明、守纪、讲卫生、合理作息的习惯与能力。在这种班本课程中有平等观念的教育,有劳动观念的教育,有勤俭节约的教育,有效率和时间观念的教育,还有团结友爱的教育。
三、用和谐的师生关系感染人
班级是教师与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我们应该倡导一种和谐共进的班级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有效的教育取决于有效的交往,师生间相互传递着情感、知识、思想,彼此交流,增进了解,达到和谐统一。为了师生相处真正达到和谐,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要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和谐相处,成为学生学习和人格成长的促进者和引路人。二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要树立平等意识和民主意识,关爱全体学生,决不歧视任何一个差生;要学会鼓励和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的一面。三是真心关爱每一个学生。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状况及生活情况,想方设法为学生排忧解难。
开设亲情教育课,弥补学生情感上的缺陷。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寄宿制教育是不完美的,过早地让一个孩子离开家庭,把他抛入集体生活中,会导致儿童早期的情感发育的损伤。但这些孩子由于父母在外务工,家里又距离学校较远,寄宿制学校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因此,在寄宿制学校的文化建设中,亲情教育尤为重要。我们学校在每一个寄宿制班级都开设了每周两节的亲情教育课,就是在固定的时间里对学生进行情感、感恩、亲情、关怀教育,激发学生对父母和社会的感恩情怀,使这些学生感到师生情的温暖。其上课的形式和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发了亲情教育课本,上好亲情教育课程,二是开展学生进社区走访调查活动,三是学科渗透,四是教师、学生及家长演讲报告会等。
四、以多彩的活动锻炼人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们特别注意以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来锻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艺术特长。
以寄宿生在校的周末时间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为了让学生根植于火热的生活,每周的寄宿生活动营都举办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的班级文化艺术活动,内容包括书法、绘画、演讲、唱歌、舞蹈、特长技艺展示等。大多数学生都能广泛参与才艺展示,在参与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艺术能力锻炼。这些活动不仅启迪了学生的心灵,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还会给他们留下终生的回忆。
以重要节日和纪念日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例如,每年的三月五日学雷锋实践活动日,班级精心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学雷锋做好事教育活动,清明节远足祭扫烈士墓,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举行隆重的忆苦思甜活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教师节,通过布置亲情作业,引导学生做家务,道一声感谢父母的话,写一封感恩的书信等,使学生在情理中受到教育。
篇3
一、充分认识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班级作为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最基础的组织,也是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的基层集体。一个班级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班级教学质量,创设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是提升班级管理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的措施。因客观因素的出现,部分人认为班级建设就是桌椅加学生这种模式,这一思想导致班级形成“知识牢狱”,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换句话来说,就是未把学生当做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忽略学生潜在的向上性和求进取之心。班级文化作为师生共同创造的财富,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综合体,能够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达到教育的效果。因此,做好班级的文化建设对改善学生学习效果和氛围,促进其成长和成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学生快速融入优秀的文化氛围中,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和熏陶,不断规范自身的不良行为,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因此,班级文化的建设应摆在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位置上,综合本地区及学校具体情况,建设一些实用的,可以为学生学习、素质发挥积极作用的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要严格遵循“实用”的原则,建设时针对班级和学校、农村的具体情况,重点做好硬件和软件建设,积极创设健康文明、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搞好班级文化硬件建设,给学生一个安定的家
农村在校的初中生多数为住校生,他们远离家乡和父母,与本地学生来比,这部分学生最容易发生变化,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受教育环境,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恰当的布置教室,让学生把教室当做家学生在校期间在教室的时间较长,教室不仅仅是学习的场所,也是调整学生心态的港湾,因此,合理的安排座次和布置桌凳尤为重要。要从学生学习程度、脾气性格等多方面考虑,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学习伙伴,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沟通后适当调整分组和座次,促使学生尽快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
(二)美化教室环境,增添学习的乐趣良好的教室环境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缓解学生学习疲劳、乏味的情况,有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集体的情感,对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起很大作用。因此,对班级文化进行建设时,要注重建设教室环境的重要性,督促学生做好班级卫生,不要出现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行为,自己范围内的垃圾及时清理,为创造整洁的学习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开垦墙壁,让墙壁会说话开学初期,老师组织学生设计和布设班级每一处环境,营造整洁创新、充满诗情画意的学习氛围,确保班级、学校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均能实现教书育人的作用。教室外部的宣传栏,可以不定期依据学生的状态实时更换,确保每一期的内容丰富多彩,独具特色。整个版面的选材、设计均由学生合作完成,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平台。同时,设计宣传栏有利于调动学生读书看报的主动性和兴趣,构建最佳的班级物质文化,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进步与发展。
(四)加强家校联合,让家长走进教室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成长环境是十分关注的,让家长参与教室的布置,例如家长擅长书画、有的擅长书法等,家长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条件为班级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家长会,便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班级建设情况,为班级的建设出谋划策,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三、抓好班级文化软件建设,让学生健康成长
一个班级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合理,是评判一个班级文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时,班级管理制度也能展示班主任的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与实施有助于学生一同参与管理并实施创新。在农村中学教学中,部分地区不能接触大量的的英雄人物、国情教育基地等情况,只能从已有的信息展开教育,尽可能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外部氛围。
(一)共同制定班级各项制度,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班级制度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时,要引导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采用全班民主表决的方式确定是否执行制度。如此一来,制定的班级制度能够获得学生大力认可和遵守,成为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表现。制定“班级目标”、“班级的口号”、“班规”等内容时,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展现学生对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人人均可参与设计,制定有效、可行的管理制度,形成可以量化的指标。例如早读设定为10分、两操、卫生均设计为10分,如果学生自觉主动遵守课堂纪律,上课积极发言、帮助他人等均可附加分;如果学生做坏事,上课开小差等就要扣分,一月一统计一公示,所得分数不同于学业检测分数,低于平均分一半的同学要写反思并张贴于班级公示栏内。
(二)明确班级管理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管理的位置创设形式各样的机会让学生活跃在班集体管理上,开展定期竞选轮岗制度,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机遇和挑战,成为学生积极进取、努力上进的源泉。在班级中除了设置正常的班委外,在各个小组中每个成员同样有和班委一样职责,除了常务班长外,其余成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更换,并且每周利用班会时间,分组对每位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做好记录,作为学期末班级评优树先的依据。如此一来,确保班级的各项工作均能划分责任到个人,形成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良好局面,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管理班级和自己的主人。
篇4
【关键词】职业学校 积极班级文化 形成机制 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180-02
在职业学校,班级文化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学生一旦置身于班级文化之中,他们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就会被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而形成一种与班级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学生的人格发展与班级文化的熏陶、导向、选择、教育有直接的关系,而且这种作用往往是潜在的、长期的、深层次的影响,可能终身受益,也可能终身受损或终身遗憾。因此,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很重要。
一 目前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班级文化是在班主任引导下班级全体学生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它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类,积极的班级文化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反之亦反。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带有挫败感和自卑感,在这种心理基础上,如果班主任引导得好、师生相互作用得好,其班级文化就会向积极文化发展;反之,就会向消极文化发展。当前,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得到重视,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重视班级管理,忽视创建积极文化
积极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班主任根据班级发展提炼其文化内涵,并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和内化。职业学校里的许多班主任在处理日常事务中勤勤恳恳,但班级教育与管理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忽视了积极班级文化的创建。
2.重视物质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也包含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现在走进每一班级,都可以看到墙上有名言、班级制度之类的文化内容,但是,这不能代表这个班级的班级文化能像墙上文化一样“好看”。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比较容易建设的,而积极的精神文化建设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容易被忽视。
3.重视思想说教,忽视实践活动体悟
思想教育是建设积极班级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的思想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认识,但更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增强体悟。相对而言,开展思想教育比开展实践活动要容易,这往往导致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出现重说教轻活动的现象,或者开展活动也流于形式。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积极班级文化难以形成,身处这种消极班级文化氛围中,学生的思想品行和心理素质就容易产生问题,进而出现班级文化和学生行为的冲突。因此,探索积极班级文化的形成规律和建设策略已成为提高职校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 职业学校积极班级文化的形成机制
积极的班级文化不是自发形成的,它需要班主任和同学们一起创建。积极班级文化的创建主体是学生,引导者是班主任。创建活动一般分为三步:
第一步,班主任与学生商讨后提炼出班级文化。这里的班级文化包括班级各项制度以及各种班级文化标识等,这些外显的文化,在文字上要做到简洁、易记、上口,在思想上要做到深刻、励志和启迪,在情感上要做到人文关怀。
第二步,努力促进学生对班级文化的认同和内化。学生对班级文化的认同和内化是创建积极班级文化的关键。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自信心、进取心不强,从而影响了他们对积极班级文化的认同和内化。班主任要努力促进学生对积极班级文化的内化。
第三步,加强班级的教育与管理,努力形成积极班级文化氛围。文化的本质属性就是非强制性的影响力,但是,在创建积极班级文化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强制力作为基础,尤其在班级建立的初期。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较小,自制力普遍不强,辨别是非能力不足。这些年龄特征使他们在创建积极班级文化过程中会出现抗拒改变自己不良行为习惯的现象。因此,加强对班级的教育与管理,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是积极班级文化形成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以上三步揭示了积极班级文化的形成机制,这个机制就是班主任与学生协商提炼班级文化、班主任促进学生认同班级文化并内化、班主任加强班级教育与管理矫正不良现象三者的有机统一。在创建积极班级文化的过程中,班主任与学生协商提炼班级文化是创建的前提,班主任促进学生认同班级文化并内化是关键,班主任加强班级教育与管理矫正不良现象是保证。
三 职业学校积极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
1.坚持思想教育、心理辅导、情感关怀相结合
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工作要做到在理论上占据制高点,在逻辑上有说服力,在频率上常态化。由于职业学校学生在心理上还不成熟,他们在认同和内化积极班级文化方面产生的问题许多是由他们的心理因素造成的,因此,班主任要懂得一些心理辅导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个人和集体心理辅导。同时,班主任还要积极接纳每一位学生,给学生以积极的情感关怀。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过:“没有情感的支持,理性也将毫无力量。”没有教师积极情绪情感的激发,无论多么正确的理论和道理,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最多就是正确而已,极少产生行动的冲动。
2.构建规范、引导和激励相结合的积极的班级制度
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学生的行为准则,也是班主任教育和管理班级的重要依据之一。班级制度要在班主任的主导下通过师生协商来制定,而且,在创建积极班级文化初期必须保证班级制度的严肃性。班主任要坚持最近发展区原则提出要求,即使学生不能马上逐条做到,也要通过沟通促使学生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认同。积极的班级制度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规范、引导和激励相结合,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要避免简单生硬的约束性规定。
3.正确处理班级文化与文化的关系,培育积极的班级舆论
要在一个班级创建积极班级文化必然要受到来自班级文化的影响,文化也分为积极和消极两大类,职业学校的学生极容易接受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创建积极班级文化既要汲取文化中积极因素,又要消除文化中消极因素的影响。文化对班级文化的影响最终会通过班级舆论表现出来,班主任要把握班级舆论导向通过多种方式培育积极的班级舆论,确保班级舆论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如果班级能够形成积极的舆论氛围,它能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文化的各种言行。
4.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增强积极班级文化的成就体验
积极班级文化的创建过程是学生价值观和信念的再造过程,是学生对积极班级文化在认知上接受、情感上认同和实践上成就体验三方面的统一过程,而且,成就体验就是决定性的环节,它可以使先前的认知和情感发生转变。对职业学校学生而言,单纯的理论说教式的思想教育和单纯以维护秩序的班级管理是很难实现文化价值观上的认同与内化的。班主任要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教育活动,重点是要让学生收获到一种按照积极班级文化要求做事的成就感。实践证明,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成就体验,对于积极班级文化的建设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中学生;班级文化建设;育人功能
一国家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积极作用,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的熏陶,对于教育教学来说也是如此,为了保证学生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教师要创建班级文化,增加学生对班级的关注度,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班级文化的有效开展
1.构建人性化的文化体系,增强班级文化的精神内涵
为了保证班级文化建立的完善性和科学性,首先,保证班级文化体系制度的人性化,开展特色文化教学和讨论活动,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加强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设立合理化的周期,开展师生交流会和谈心会,增加师生之间的亲近度,学生把平时的建议和意见用纸条的形式传达给教师,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要加强班级文化精神的建设。例如,教师可以建立文化角、读书角,让学生在空闲时间借阅文化角的报刊和图书角的书籍,培养学生爱读书和勤思考的好习惯。
2.利用多样化的形式创建班级文化
为了增加班级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教师在进行班级文化创建时,可以利用班级讲座的形式,邀请不同学科的教师或不同专业的人员,为学生介绍不同的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文化观、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为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指明方向。教师也可以增加班级文化内容的多元性,吸引学生关注班级文化,对班级文化的教学内容和传统的书本文化知识进行区分,提高学生建设班级文化的积极性。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教师要把班级文化内容的选择权利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在文化内容选择过程中进行探讨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其次,为了保证班级文化建设的实际价值,教师要注意结合文化资源和家庭资源,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班级文化的育人功能
1.宣传社会理念和不同的文化知识
文化具有多样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班级文化的建设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首先,班级文化和社会的发展理念紧密联系,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指导作用,在为学生展现不同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科学的人生态度,增强学生和社会联系。其次,班级文化的建设也可以增加学生对不同文化知识、生活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生活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从社会道德的角度来说,班级文化可以对学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班级制度规范和社会规范,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2.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学习积极性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集体凝聚力的体现,在不同的班级文化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互动,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其次,站在学习的角度来说,教师在班级中利用文化角、图书角和讲座等形式进行班级文化的宣传,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学生在阅读不同文化书籍的过程中,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在不同文化资源和书籍的熏陶下,学生提高了文化修养,提高了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增强了学习信心。
为了保证中学生班级文化建设的完善性和科学性,教师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构建人性化的文化体系,增强班级文化的精神内涵,利用多样化的形式创建班级文化,利用文化交谈会、创建图书角等形式举办文化活动,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吴光平,杨新建,李旭,田华明,罗春旭,文军,郑朝晖,刘绍荃,蒋涛,陈龙泉,陈若梅,张洁,石晓波,任小林,鲁奎,裴锫榆,代艳,钟莉梅.做人在先,艺体见长,多元出口――成都列五中学办学特色钩玄[J].亚太教育,2016(35):8-13.
[2]龙思.试分析班级文化建设及其功能[J].经营管理,2014(29):380.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具体目标,突出“文化育人、环境育人、德育育人”的理念,创建学生成长的优良人文环境,形成团结凝聚、积极向上的班风,建设富有怀远三色的班级,使班级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二、创建目标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通常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信念、价值观、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精神风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具有凝聚、约束、鼓舞、同化的作用。通过实施班级文化建设,逐步构建具有怀远三色的班级文化体系,不断丰富班级文化内涵,为班集体注入生机和活力,使班级充满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文化氛围。
三、创建措施
1.做好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
(1)建立班级管理机构和岗位责任制。①班长:班级实行班长负责制,在班主任不在时代表班主任,负责宏观调控班级所有事务,重点负责教室课堂自习的纪律,并使班级形成良好安静的学习环境。②副班长:协助班长搞好班级工作,并负责班级的黑板报。③学习委员:主要做好围绕学习开展的各项工作,协助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开展,带领各科科代表做好工作,建立一个富有浓厚学习风气的班级。④安全委员:协助老师实施各项班规制度,明确安全责任,调解并处理学生之间的一般矛盾或纠纷,配合班主任做好本班的安全防范工作。⑤劳动委员:负责平日及大扫除的卫生工作,主要是检查、督促、把关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同学清扫,班级集体劳动负责安排卫生或劳动工具。⑥各科代表:负责完成各科教师布置的任务,要做到腿勤、手勤。班委会成员各司其职,认真负责,在增强自身责任感的同时带动整个班级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提升。
(2)制定和选择适合本班的班级口号、班训,标语等。在制定和选择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突出班级文化主题,既鲜明又有特色,切合学生实际,受学生喜欢,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文化氛围,再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培养班级的责任感、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3)建立与完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制度要切合实际,包括班级公约、奖惩制度、值日生制度等等,所有班级成员都必须遵守,使班级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4)精心布置教室,让物质为精神服务。教室布置要注意四个“角”:①黑板报,要有专人负责,定期更换;②教室四周墙壁上悬挂的名人名言,要有专人负责监护和清洁;③室内宣传栏,要由学生自主设计,定期清理;④卫生角,要有序整洁。从整体来讲,教室布置要力求做到简洁、实用,既不影响到学生的视觉感官,又可以通过感性认知而影响着学生的理性认知。
2.借助特色活动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在班级开展责任认领活动。让每个同学都能为班级的管理分担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如检查、修理桌椅、修剪花草、监护公物等等,全班同学根据每个人能力不同分别认领不同的责任。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动一点心思就能把这些活都干得很好,这样不但能锻炼他们的自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增强其使命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2)在班级内部开展“一帮一”活动。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优缺点,每两人一组,通过“一帮一”活动不仅可以起到彼此帮助、共同提高的作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班级特色
篇7
【关键词】 班级文化 特色 经典文化 人文 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3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2-013-02
以人为本,品味情调,领略精神,激扬情怀。
班级精神文化包括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内容,是班级凝聚力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班集体中,既要有学生严谨的学习、刻苦的钻研,更要有学生对宇宙自然人生深入的领悟;要有融洽和谐的氛围,须要有师生、生生情感的交流。作为班主任,必须与时俱进,在班级文化建设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走适合班级的路,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和班主任,我以学校德育工作为指导,以班级文化建设为抓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利用特色班级文化――经典阅读特色班级,努力创建上进和谐的班集体,逐渐形成班级文化浓郁的人文风貌。
经典阅读特色班级创建的目的是什么呢?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努力形成一种主题鲜明、方向正确、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班级文化,促进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的形成。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园地、发展的沃土、施展才华的舞台;是学生个性发展的乐园,是学生开启人生的起点。每个学生内心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未知世界,充满着求知的渴望、自我实现的设想、成长的烦恼……学生渴望了解社会,了解校园以外色彩斑斓的世界,渴望追求真善美,而阅读就是广阔的,它能展开最微乃至最大的大千世界,包含着人类几千年文明、文化的泱泱大气和浓缩精华,散发着璀璨的光彩;经典阅读,蕴含着作家大量的智慧与创造,对成长期的学生而言,它是精神的营养,是美的熏陶,美的净化,美的感染,美的教育。
一、提供学生成长沃土,创建班级特色文化
陶行知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花是灵魂的粮食。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要有“美”的仪表风范、美的心灵,品行端正,善于思考,乐观上进,须热爱人类优秀文化遗产,注重对文化经典的解读和领悟。
学生进行经典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呢?一是通向接受美感的途径,即在阅读中领会文学文化经典,与作者作家灵魂对话,情感上产生共鸣。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壮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别情美。二是让学生受到作品中形象的激励,受到作者情感的鼓励和美好精神、品质的感化,增强识别真善美的能力,以明辨是非,精神升华,如辛弃疾的“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报国壮志,也如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情怀。
大浪淘沙。在人类浩瀚的书海中,作家作品何其之多。而在当前,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不少思想内容贫乏,艺术粗糙,格调低下的作品与文化精品混杂,致使泥沙俱下,鱼目混珠。学生从社会获得的书籍可以有很多,但“不良刊物”也会乘虚而入。我们在学生的书包可发现教材之外的漫画书、言情小说等,良莠不齐,学校与家庭均为之担忧。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接触经典,了解经典,已是特色班级文化创建的当务之急。
二、灵魂对话情感共鸣,熏陶净化感染教育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创建特色班级文化,通过文化经典,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美好的心灵,实现育人的目的,将班级文化内化为学生前进的动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真、善、美滋润心田。
下面是我在班级中推行经典文化阅读,创建特色班级文化实践的一些做法:
1. 每周课外阅读:推荐阅读篇目并要求学生写作随笔
首先,按照教育部推荐,我先向学生列出高中生课外阅读书目:
《论语》、《三国演义》(罗贯中)、《红楼梦》(曹雪芹)、《呐喊》(鲁迅)、《女神》(郭沫若)、《子夜》(茅盾)、《家》(巴金)、《雷雨》()、《围城》(钱钟书)、《谈美书简》(朱光潜)、《哈姆莱特》(莎士比亚)、《堂・吉诃德》(塞万提斯)、《歌德谈话录》(艾克曼)、《巴黎圣母院》(雨果)、《欧也妮・葛朗台》(巴尔扎克)、《匹克威克外传》(狄更斯)、《复活》(列夫・托尔斯泰)、《普希金诗选》(普希金)、《老人与海》(海明威)、《泰戈尔诗选》(泰戈尔)
其次,指导学生阅读并要求学生写作随笔。
通过文学讲座、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在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时,要端正欣赏文学作品的态度,站在正确立场上,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鉴别文学作品,对作品作出较客观、正确的评论,从文学作品中培养出健康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情操。
在我们的中学教材中,不乏中外文学的佳作精品。例如:初、高中语文教材均有《红楼梦》个别章节的选入,《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的高峰的作品,对其评论历来是众说纷纭。鲁迅先生说:“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我在指导学生阅读《红楼梦》时指出:对宝黛的爱情悲剧,要从历史、社会背景的角度要找社会的根源。这样,宝黛悲剧不仅有自身爱情的意义,而且更有历史时代的意义。对照时下的言情通俗小说,前者更具有崇高的感人的精神内涵和深远的审美意义。通过让学生学会感知作品形象,鉴别、选择优秀作品,让优秀的文学作品开拓他们的精神世界,丰富其内心感情,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对丑恶事物的厌恶,并逐渐学会选择自己的精神食粮。
2.学生阅读讲坛:每周课外阅读随笔优秀作品交流
创建经典阅读特色班级文化,指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博览群书。力求学生在作品展示的形象和情节的感召下,自觉进入作品描绘的天地,见作者之所见所听,思作者之所思,爱作者之爱,恨作者之所恨,体悟作者的感情,“亲临其境”。利用文学讲座的形式,给学生介绍哲学、美学乃至文学评论等方面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促使学生不断地学习、积累,仔细推敲、琢磨,提高理解能力,分清文学作品的高低、粗细之分,正确评价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影响、文学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心灵逐渐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最终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达到班级管理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借助经典,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收效明显。读《简・爱》时,指导学生明白女主人公精神的可爱可贵之处,她的个性的独立与精神的追求;读《红与黑》时,指导学生了解作品除了反映主人公于连的“个人奋斗史”外,更是反映了1830年法国的社会广阔画卷;而读《欧也妮・葛朗台》时,我们也等于在阅读十九世纪中叶法国资产阶级上升发迹和贵族阶段衰亡没落的历史的“人间喜剧”。
设立“学生阅读讲坛”,每周都有课外阅读随笔优秀作品交流活动。一学年下来,先后有学生高纪君主讲的“《红楼梦》之林黛玉”、周梓健主讲的“三国讲坛”、湛炳发主讲的“《水浒传》之话说宋江”、湛晓彬主讲的“赫思嘉和简爱”等,学生反响很好。活动形式多样,思想火花碰撞,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净化、感染、教育。
3.阅读材料
⑴教育部推荐的高中生课外阅读书目:(见上文)
⑵具体阅读篇目、讨论问题及其德育意义(例举)
附学生读书笔记摘抄:
赫思嘉和简・爱(摘抄)
湛晓彬
赫思嘉和简・爱这两位女性文学形象,我更喜欢简・爱。简・爱是一个出身低微,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女性。简从小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她遭受众多不幸,却没有绝望,没有自我摧毁,没有在侮辱中沉沦,取而代之的是,她从所有不幸中换来了无限的信心,拥有了坚强不屈的精神,拥有了一种可战胜内心的人格力量。在爱情的面前,坚贞不渝,她对罗契斯特的爱是简单的、单纯的,丝毫不夹杂些私心杂念,功利色彩。当简得知罗契斯特在火灾中不幸失明,躯体严重残疾,完全丧失生活能力,家财尽毁后,毅然回到他的身边。这让我敬佩,她的精神人格值得我学习,所以我喜欢简・爱。
⑶校本阅读资料:《故事与时评》、班级自编的多期班刊等;
⑷班级宣传栏及标语:“我读书,我进步,我快乐!”,“阅读经典,观照人生”。
“我读,故我在”等,规模大、影响深,对于创建经典阅读特色班级文化,形成健康向上、团结进取的班级精神作用很大。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学鉴赏犹如采矿,你不动手去采,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
创建经典阅读特色班级,我和学生一起领悟经典,感受和领悟作家的智慧和创造,关照人生,去采撷人类精神的奇葩,去享受人类文化的满径花香,去收获璀璨夺目的“宝石”,去获得人生的大智慧,雕琢心灵的天使,收获了和学生一起成长和发展的快乐。经典文化,是灯,照亮前方的路,让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成才。
携经典同行,书香满径;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创建文明的和谐校园!
篇8
关键词:电子班牌;教育信息化;德育;校园文化;班级文化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8-0010-03
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系统工程,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许多传统的班牌上,不再是简单的数字,有的加了班级的班徽,有的加了班级的照片,有的加了班级的荣誉等等。总之,班牌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大家都希望班级的特点尽可能浓缩在这小小班牌之上。[1]班牌与信息技术的应用融合也应运而生,电子班牌是德育信息化的重要载体与抓手,其在班级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引领等方面的应用,可有效促进人文性智慧校园的形成。
一、电子班牌使用特点
电子班牌即数字化形式的班牌,是一种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电子显示设备,可以是数码相框,也可以是平板电脑等。电子班牌的存储与交换介质采用USB接口、网络接口或存储卡模式等,通过音视频、网络、电视信号等格式进行内容的呈现,可以实现与班级文化建设相关的班徽、音乐、视频、照片幻灯式播放、时钟显示、通知公告、班级考核等。
二、电子班牌分类概况
经过实践应用,电子班牌的理想屏幕大小以15寸为宜,一般采用普通LCD/LED屏幕或触摸式LED液晶屏。两者性能参数对比如表1所示。
液晶触摸屏广泛应用于医院、宾馆等公共场所,技术条件成熟。虽然成本较高,但制作简单、人机交互性较好,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使用。普通液晶屏成本较低,呈现方式缤纷多彩,设备耐用性高,对特色文化展现效果较好,但是制作的技术要求也较高,比较适合高年级学生使用。
三、创建人文性智慧校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校园建设的深入推进,数字化人文性教育迫在眉睫。我国《辞海》中就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对于青少年来说,首先体现在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从文艺复兴的历史看,人文应该是重视人的文化。[2]电子班牌的应用,对于创建人文性的智慧校园,以及在学生的德育培养、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1.电子班牌对德育教育的影响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礼仪文明、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师生关系、课间文化及励志教育方面,电子班牌可以成为学生德育培养的一个重要抓手。通过电子班牌丰富学生的课间生活,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德育教育生活化、综合化、生本化、开放化。[3]
(1)生活化
遵循学生的生活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通过电子班牌呈现出来。以学生的真实面貌、生活场景及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中国传统文化、礼仪文明、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及良好师生关系的相关内容,建设美好的课间文化,引领学生德育的健康发展。
(2)综合化
根据学生的各学段认知发展水平,跨越知识界限呈现综合化教育内容。通过整合国学、数学、英语、科学、体育、美术、音乐等多种学科内容,呈现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教育、品德教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开发相关课间学习与交流内容,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成长。
(3)生本性
电子班牌制作内容从学生成长、发展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德育教育主张,形成符合学生特点及认知水平的生本性德育资源。
(4)开放性
促进知识内容的开放性与教育群体的开放性。从封闭的教科书知识扩展到所有对学生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从面向学生逐步扩展到面向家长、教师。形成开放性的知识内容与开放性的受众群体,从而影响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
2.德育培养的引领者
学校的德育教育主要通过说服、榜样、修养、陶冶、表扬、奖励、批评、处分等方式进行,电子班牌能有效通过活动展示、宣传等方式引领学校的德育工作。其主要实践路径有:
(1)学生自主创建方式
以学生自主制作为基础,运用学生身边的素材、热点事件和生活实例,采用电子班牌呈现德育活动展示、德育知识与宣传,营造数字化德育教育环境。
(2)教师辅助创建方式
教师通过德育内容制定进行辅助,确立本期德育主题,由学生运用主题相关的身边实际素材、学生作品和视频等内容,采用电子班牌呈现好人好事、表扬、奖励、榜样等德育相关活动,引领课间德育教育环境。
(3)德育主题创建方式
由学校德育部门制定系列德育主题,教师或学生搜集相关知识与内容形成综合性的德育主题教育资源,通过电子班牌进行并形成全校性的德育主题教育和德育文化创建。
通过以上三种实践途径,学校的德育创建效果将更加突出。其一,课间德育文化载体得到创新。电子班牌促进了学生课间德育文化的形成,使得德育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从而更多地引起学生共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展示学生良好的风貌,引领学校德育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其二,德育教育针对性更强。电子班牌位于每间教室门口,是学生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德育教育阵地。德育教育运用数字化手段体现了德育的实时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感知、体验与交流,深入到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针对校园热点事件、教育问题、德育培养进行主题式学习与讨论,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3.校园文化的传承者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电子班牌的应用,使隐形的学校办学理念、校风、校纪等校园文化因素显性化,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学习观,传承学校礼仪文明、校风学风,营造美好的校园学习和生活环境。
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必修课,电子班牌将安全教育常识渗透在日常教育工作之中。例如,可以将图文并茂、或者简短视频的交通安全知识、防火用电知识等等在电子班牌中随时展示,配合学校的主题性安全演练等等,安全教育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学校的特色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班牌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学校的读书节活动,通过学生的手抄报、好书推荐、读书笔记、课本剧等学生原创性的内容及班级书社、跳蚤书市等活动,运用电子班牌以多媒体呈现出来。不仅让活动深入学生生活,也拓展了学生的参与舞台,再配合学校的大型活动,产生更好的叠加效果。
学校的四项竞赛考核是评价班集体及学生日常规范的重要措施,结合电子班牌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的班级荣誉感、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四项竞赛的常用呈现方式是采用校园大墙面展示,而学生对该评价的关注度却局限于扣分单发放或班主任提醒,从而导致学生不能及时获取相关评价信息。结合网络平台,在电子班牌上实时、动态呈现四项竞赛考核结果,可以让学生及时关注到班级的奖励与批评情况,增加学生对班级荣誉的关注度,促进学生逐步改善日常行为,提高班级凝聚力。
4.班级文化的传播者
班级文化是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活动、学生风貌、班级人际关系的综合体。电子班牌能够拉近班级之间的距离,让班级特色为更多的人所了解,从而促进各班“百家争鸣”、“特色相长”的班级文化建设。电子班牌的出现,极大地促进班级文化的形成与传播。
(1)班级特色的有效呈现
班牌、班旗、班徽、班歌,甚至班级布置、黑板报、班级制度等等班级特色借助电子班牌充分展现出来。通过班级特色的呈现,形成各班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增强学生的班集体认同感。
(2)促进班级特色与文化之间的交流
电子班牌让班级特色呈现更加明显,促进班级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从而构建起以学生交流为桥梁、电子班牌为媒介的多元化班级特色文化交流空间。让学生在课间活动时间相互在班级间交流、体会、讨论,对校园热点事件积极发表看法,形成班级文化在校园中不同的影响力,逐步形成校内著名的书香中队、健康教育中队等班级特色中队。
(3)个体与群体的融合
电子班牌在每个班级门口向所有人展现班级文化、德育教育等内容,其构成主要以学生个体或班级学生团体活动的形式进行。每个学生的身影活跃在电子班牌前,使得每个学生都认为自己是班级的主人,促进个体融入群体,形成学生个体与班级群体的有效融合与班级荣誉、班级文化的认同。
电子班牌只是一种呈现方式。它将普通班级的班牌电子化,创建了实时、立体、无界的班级文化、校园文化和德育教育的新路径;它拓展了学生的课间生活,将德育教育融入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中,学生的日常规范和品德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它以小见大,关注学生、关注班级,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德育教育更接地气;它传播了班级特色文化,也形成了新的校园文化,促进了学生的个性成长和修养提升;它让个体融入群体,提高学生的班级认同感和学生的优良品质。电子班牌创新了德育信息化建设路径,引领了校园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尹恩德.电子班牌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14):41-42.
篇9
“基础达标”
让每一个班集体有了底层创建的共同准则
作为一个集体,班级必须要有基本的制度、标准。作为一个个体,学生必须要有基本的规范、要求。我校在班集体建设实践中明确把一些刚性的、基础的、统一的、可操作的内容列成常规,要求每个班级遵照执行,学校对照要求组织考核,此谓“基础达标”。目前学校列出的基础达标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班级的基本组织和运行机制;二是班级的常规管理。
班级基本组织和运行机制。学校对班集体的班、团、队的组织和运行有基本的指导要求:要按照规定确定班级的班、团、队的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岗位人数,形成规范的工作制度并正常开展活动;班级日常班务要有具体明确的分工,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要有明确、可实现的班级愿景,有具体、可操作的落实计划等。学校还专门设计了一套校本化的班集体创建工作台账,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分工合作,主要包括由班主任记载的《班主任工作台账》、由学生干部记载的《班、团、队活动记录》、由值日班长记载的《班级日志》等。通过学校相关处室、年级组、学生会的日常巡查和台账检查实现对班级管理的过程化监督。
班级管理“十项常规”评比。班级管理的事务是非常繁琐的,为了更好地促进班级日常事务规范化、高效化,学校以班级管理“十项常规”评比为抓手,实现班级管理的精细化。 “十项常规”把班级管理中的各种事务归并为十类:课堂纪律,胸卡、仪容仪表,班务管理,突发事件及其他,早自修、午自修纪律,眼保健操,环境卫生,广播操,自行车停放及公物保管。每一项目都有明确的评比要求、评分标准、检查方式、检查时间、检查人员和反馈方式。
如“胸卡、仪容仪表”一项:
(1)评比要求:学生每天须佩戴胸卡,胸卡上无乱涂乱贴;仪容仪表符合学校的有关规定。
(2)评分标准:进校查到1-5人未戴胸卡扣1分,6-10人未戴胸卡扣2分,抽查时有一个未戴胸卡扣1分,仪容仪表不符合要求有一个扣1分,每天10分,一周总分为50分。
(3)检查方式:进校检查和中午抽查相结合。
(4)检查时间:早晨7:00-7:20。
(5)检查人员:德育处老师。
(6)反馈方式:当天下发整改通知。
班级管理“十项常规”评比以“周”为周期统一评分、公布,并评选出“一周常规管理优胜班级”,利用周一升旗仪式时间给予表彰,授予流动红旗;以“月”为周期,评出“一月常规管理优胜班级”,进行实物奖励;以“学期”为周期,评出“学期常规管理优胜班级”,作为评选学期优秀班集体的主要依据;以“学年”为周期,评出“学年常规管理优胜班级”,作为评选学年优秀班集体的主要依据。
通过班级管理“十项常规”评比,极大地完善了班集体创建中的班级管理规范和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为整体提升班集体的创建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班本提升”
让每一个班集体有了个性发展的自由空间
教育的本质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发展,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新课程改革,都凸显了“人本教育”的理念和要求,以期最大程度地提高人的能力、发展人的个性。然而在现实中,以“班级授课”为主要形式的学校教育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分数论英雄”的特点依然明显,这是当代社会的困惑、现代学校的困惑。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始终有自己的定位:教育的真谛,我们不盲目强求,但我们始终追求。“班本提升”的提出正是这一定位的充分体现。虽然我们暂时还不能完全满足师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但我们要尽量创造师生个性释放的空间,让现代班集体创建更加精彩。
所谓“班本提升”即因班而建。每一个班的发展基础、师生组成、计划愿景等都是不同的,班集体建设的轨迹也不可能相同。学校要求各班在班集体建设中要树立协同发展、整体提升的理念,整体把握班级愿景、班务管理、班级文化、班团队活动、人际关系、特色建设等方面的构建内容,突破传统班级管理中片面强调事务性管理的惯性,注重教育过程中“导引”的作用。各班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学生一道,根据本班的实际基础、师生的特点特长、班级群体愿望,确立相应的主题,提炼一定的内涵,策划具体的活动,让师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提升。同时,各班在班本提升中要切实推进班级民主建设,加强班级文化建设,促进班级精神形成,使班级成为有群体特性、积极向上、主动发展的集体。
“班本提升”的操作程序是:1.基础评估。各班在学年初要对本班进行自我诊断,弄清班级学生的学习力、生活力、个性特点、爱好特长、个体愿望等,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班级整体性的自我评估。2.愿景规划。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由班级同学共同参与,初步制定班级发展的三年规划框架和详细的学年发展规划,使全班同学心里都有一个明确的班级目标和发展步骤。3.落实规划。各班根据自己的学年规划有序组织班级自主性教育、教学活动,并认真做好活动小结。4.评估总结。每班以学期为周期做好学期评估,以学年为周期做好学年评估,及时总结经验、理清得失,及时调整好下阶段班级工作计划。
学校在班本提升过程中,以德育处、年级组为主体,认真做好各班班本提升的定位指导、过程调控、反馈评价。在定位指导中,我们更注重班级个性,因此,学校采取班级自主申报的形式,促进班级个性化的特色建设,如“班”、“国旗班”、“王选班”等。在过程调控中,我们关注班级规划的落实程度。因此,更关注学生参与班集体建设的决策和管理的积极程度,学校通过德育信箱、专项调查等渠道了解班级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交流分享成功经验。在反馈评价中,我们采取的是发展性评价,更注重班级组织纪律的改善程度、班级凝聚力的提升程度、班级特色文化的形成程度等。
例如在“班”创建中,学校把创建“班”活动作为加强和改进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倡导班级自主申报,指导撰写班级创建方案,协助开展“八个一”创建项目,即观看一次与有关的爱国主义影片、组织一次生平图片展、进行一次学习事迹的国旗下讲话、收集有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出一期黑板报和纪念的手抄报、开展一次学习精神的主题班会、举行一次学习的征文比赛、举办一次缅怀和寻找伟人足迹的夏令营活动,逐步形成了以伟人精神为引领的“六大系列”特色活动,即励志篇、勤学篇、自律篇、奉献篇、发展篇、创新篇。在创建过程中,同学们以的言行引导自己,以的精神塑造自己,在思想觉悟、行为规范、团结协作、学习情态、为人处世等方面有了显著提高。
“班本提升”极大地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发展了师生的个性特点,丰富了班集体建设的本质内涵。“班”、“国旗班”等由于特色明显、成效显著,已成为学校班集体建设中接力传递的的品牌。
“活力指数”
让每一个班集体有了内涵提升的加油平台
篇10
关键词:班主任 创建 和谐班级 掌握特点 实施策略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搞好和谐班级建设,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能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新世纪人才。那么,班主任该如何创建和谐班级呢?
一、掌握和谐班级的特点
所谓和谐班级,就是把每个学生当作教育的目标,确立和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课堂主人,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着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正确的学习动机、张扬他们鲜朋的个性;尤其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掌握和谐班级的具体特点,然后才能根据实际,确定创造和谐班级的措施或方法。
l.和谐班级具有丰富的情感性。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往沟通中,应注意把交往方式控制在成人的状态里,把学生看成平等的交往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感情投资”,以情感人,使学生因感到温暖而把班级当作自己的“家”,容易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2.和谐班级具有真切的人本性。和谐班级,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思想,把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体,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自主、自律、自尊、自强品质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充分发挥班级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主人翁精神。
3.和谐班级工作要有一定的创造性。和谐班级,要求班主任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沟通办法与教育方法:对班级的软环境、管理措施,都应随时根据不同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既要考虑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变化发展的要求,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文化素质、道德水准的差异。因此,要想创建和谐班级,就应采取以新奇制胜,以巧妙攻心,以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等细枝末节为出发点,创造性地的进行班级管理工作。
二、讲究创建和谐班级策略
和谐班级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因此,应讲究创建和谐班级的实施策略:
1.目标合理。目标是前进的方向,也是前进的动力,在和谐班级的创建中,合理的目标包括个人目标和班级目标。
对学生个体来说,设立个人目标的主要途径是进行“自我教育”。班主任应经常引导学生品尝战胜自我的快乐,体现自我战胜的痛苦,从感情上激起自我教育的欲望;同时帮助学生制定自我教育计划,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向成切的彼岸。
对班级来说,设立集体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活动进行。如:学校的常规评比、运动会、故事会、歌咏比赛等等。班主任应利用好这些契机,与学生一起制定目标,一起向既定目标努力。
2.规范合情。创建和谐班级,应结合班情,制定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行为规范。如制定班规。班规分上学,做操,上课,活动,文明,礼仪五个方面。除了大家遵守的共同的内容之外,还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又与学生分别对以上规范进行变通。这样就有了因人而异的规范。规范合情合理,就能沟通学生的思想,融合学生的理想、信念、作风,情操,培养和激发他们的群体意识,使学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行为与整个班级联系起来,自觉地为创造和谐班级而出谋献策,流血流汗。
3.管理柔性。班级中的学生是一个流动的整体,文化状态,道德水准以及素质等都处在不断变化中,要驾驭好学生,就要在创建和谐班级中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相应的调整管理策略。表扬是班级管理的常用策赂。对学生要善于表扬,只要表现良好,不论是多么细小琐碎之事,都要加以表扬。表扬可以带来价值感和荣誉感,可以使人更加发奋地工作。运用柔性策略,需要班主任做一名有心人,细心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思想脉搏,然后有的放矢的采取教育手段,并且不断变化教育方式,以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4.决策民主。班主任要创建和谐班级,就要运用民主的教育决策才能对班级实行有效的管理。所谓决策民主,其实质就是“人人参与”班级管理,把决策权分散给全班学生。班主任鼓励学生做班级主人,积极主动地为争创文明班级,先进集体出谋划策,多做实事、好事。如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为创建和谐班级出一个好点子;每个学生都要给任课教师提一条好建议;每个学生都要设计一套集体活动的好方案等。另外,班规的制定和实施等权力,也可以放给学生,让学生参与班级的出勤、纪律、卫生、文艺等方面的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和谐班级建设的积极性。
三、抓好和谐班级创建的关键
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是校长,而创建和谐班级的关键在于班主任。班主任要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在创建和谐班级中的重要责任。
实践证明:班级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日常行为问题,大部分都发生在班主任所运作的常规管理之中。因此,班主任要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迎接这些常规管理对自己的挑战。作为班主任,要腿勤多跑,眼勤多看,耳勤多听,嘴勤多问,笔勤多记,时时留心,处处留意,从细微变化中发现问题,把问题解决于未然。只有做到这些,班主任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把握创建和谐班级的主动权。
- 上一篇:循环经济产业规划
- 下一篇:美育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