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美学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1: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插花美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插花美学

篇1

1868年,美国教育家哈里斯在圣路易州创立了“活动分团制”,又称为“弹性制度”,是差异化教学的雏形,它是将学生按照学力能力分班或者分组的一种差异化教学形式。

上世纪初,美国开始大力推广义务教育,各阶层子女纷纷入学,加之大量移民儿童涌入美国,这些儿童教育背景各不相同,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此,美国教育部门认为,有必要按照学生的能力和以前的学习成绩对他们进行分层。这一时期,各种能力分班(组)分层教学形式在美国被普遍采用,尤其是“活动分团制”从小学教学逐步扩展到中学,并且出现了以加速升级为原则的能力分班(组)分层教学形式。例如:纽约市的“加速班”、洛杉矶市的“机会班”等。与此同时,各地的工业城市和大型城市设立了因材施教的“天才班”“特殊兴趣班”等。

由美国教育家卡尔顿・华虚朋1919年提出并在芝加哥市试行的文纳特卡制,和由柏克赫斯特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试行的道尔顿制,二者完全打破了班级授课制教学形式的限制,倡导个别化教学,主张学生可按照自己的能力、速度顺次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

二战后,美国推崇“优质教育”,二战期间备受冷落程的分层教学法又得到了重视。1958年,《国防教育法》颁布,“优质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课程和教学方法领域,恢复和研制了新的分层教学形式,设立了选修课程。美国的中小学再一次采用了能力分班(组)分层教学形式,“分科选修制”“学科分层”等新的分层教学形式不断涌现。

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的分层教学井喷式发展。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罗杰斯提出的“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等,都对分层教学的繁荣和多样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美国,个别化分层教学已成为教育改革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更多形式的分层教学实践纷纷展开。一方面,“学科分层”“分科选修制”和“不分级制”仍然盛行;另一方面,一批有国际影响的个别化分层教学理论与模式不断涌现,如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掀起了一场运动,波及世界各国;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至今仍在许多国家被运用;凯勒的个人化教学系统为高校的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开创了个别化教学的另一体系。此外,个别规定教学(IPI)、个别指导教育(ICE)、按需学习计划(PLAN)等个别化分层教学模式都各具特色,在当今世界教学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

上世纪70年代,为了巩固国际竞争力,美国政府和教育领域一致认为,所有的美国高中生都应该接受严格的学术类课程,各州制定了最低高中毕业标准,要求学生在英语、数学、社会学和科学等核心学科修满一定数量的课程。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美国高中教育重点的转移使分层(组)教学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学校根据学生在各个学科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类,在学科内,根据以往的学习成绩,安排学生学习高级、普通或基础课程。

美国的教育工作者普遍支持学科内的分层教学,认为分层教学有利于更有利于学校教学的开展,更易于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能力水平调整教学;学习成绩优异学生的家长也十分支持分层教学形式,家长们认为,和学习能力强的同伴一起学习,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能力。从1980年以来,连续几年,每年参加AP课程考试的学生增加了7倍多。1995年全美国有493263位学生参加了767881人次的AP考试,1999年的考试人次迅速突破100万,2003年的考试人数超过100万,共有1017396位学生参加了1737231人次的考试……AP课程考试逐渐成为一种国际潮流。

篇2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美学特点;差异与融合;美育;美术教学;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225-01

一、中西绘画美学特点及差异

中国绘画脱胎于工艺装饰艺术,古代中国绘画三大体系中的院体画、文人画、民间画都不同程度地传承了装饰艺术的典型特质,即平面性与装饰性的审美趣味,画者将表现对象依照自己的理解进行美化加工,而非追求写实的准确性。西方绘画则溯源于古希腊艺术,写实与理想的结合,从他们的雕塑中就可以看到这点,正如柏拉图所说:“艺术是摹本的摹本”。

(一)造型上,“平面性”与“立体性”的对比

中国绘画中也很少表现光影,因此给人以强烈的平面感和装饰性,这也养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习惯。这种既非写实又非抽象的画法使中国绘画带有浓郁的写意美,表达了作者对于物象的理解。

相比而言,西方绘画有明显的立体性特征,画家忠于表现物象的素描关系:明暗、透视、空间感等表面性因素,追求逼真的明暗及细节的表达。

(二)用色上,“鲜明”与“调和”的对比

在西方绘画中,画家以物象的固有色为依据,根据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的变化精准用色,表现自然化的效果。对自然的渴望与追求充分体现在西方绘画的色彩关系中。

中国绘画则更注重整体颜色的协调。大多数中国绘画都给人以淡雅宁静的色彩印象,宁静致远,悠扬长存,表现了中国文化对自然美以及作者本身人格追求的认识与品位。

(三)构图上“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的对比

西方绘画中对透视有着至高的追求,无论是素描还是色彩关系都要求画家对透视学有绝对把握。文艺复兴时期透视学的发展使西方绘画的写实特质达到极致。

相比之下,中国绘画则呈散点状。绘画时画家亲历游观记录,正面、侧面、背面都可取景,再将不在一个平面上的风景整合到一个画面上。“高远、深远、平远”正表现了中国绘画的写意性。

尽管有诸多不同,但在中西方思想强烈碰撞的今天,中西方绘画的差异已变得越来越小,双方相互交融渗透,展示出绘画更多全新的风貌,绘画是在变化中寻找可能、在联系中创造奇迹的。不论在中西方,绘画始终与创造联系在一起,艺术让我们学会重新“看”世界。

二、中西绘画美学特点对美术教学的要求

在了解了中西方绘画美学的差异后,我们不难看出,在美术教学上,我们要根据这些美学差异去教学,但与此同时,也要兼顾不同特点,使美术教学更广泛、更包容、更丰富。在美术课堂中,教师既要尊重孩子发展的差异性,培养其看待问题的独特性,又要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其拥有包容的内心和丰富的人文关怀。鲁道夫・阿恩海姆认为,许多人天生具有的通过眼睛来理解美术的能力沉睡了,因此必须唤醒它。苏珊・朗格指出:“想象同时也是一种引起种种不同的洞察力和真正的信仰的源泉。”在美术教育中就要秉承这样的观点:激发孩子的美术潜能,挖掘孩子对于生活中美的感悟能力,保存并开发孩子最原始的想象能力。

在探讨美术教学的时候,我们还必须去探讨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艺术、哲学、教育、生活四者的关系。十八世纪法国著名后印象主义画家高更在他代表作《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向我们提出了艺术乃至人生的一个重大哲学沉思。同样,在美术教学上,我们也面临着关于人生的哲学思考。

所谓美术学科教育哲学,就是研究美术学科教育的根本问题,回答美术学科教育是什么、干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即研究其本质、特点与价值;研究美术学科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社会和个人对美术教育的需要;研究美术学科的教育目的以及制约美术发展的因素等等。美术是人文的,所以美术教育必须也是人文的。作为美育的一种方式,美术教学就是要让孩子,也就是“人”这一主体,感受到生活、生命赋予我们的力量,并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中始终怀有一份热情、一份关怀。海格・庞蒂曾这样说道:“人们也不明白一个心灵何以能够画画。正是通过把他的身体借给世界,画家才把世界转变成了画。”美术教学的过程,就是这样一个让孩子们把身心交给世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可以尽情想象、发挥自我,借助画笔和颜色,去理解这个世界的真善美。

时至今日,中西方文化相互渗透、艺术更多的融入生活,生活变成一种艺术,美术也应从更包容的角度出发,成为一门真正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学科。

参考文献:

[1]华梅,要彬.中国工艺美术[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2(1).

篇3

关键词:茶文化;英美文学;渗透;实施路径

英美文化构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日益被专业教师所重视。通过加强英美文学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能拓展他们在学习英语时的视野。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可以感知到,随着对英美文学教学的重视,教师在课堂上也能较好的与学生进行互动。但随着教学实践的推进,也陆续出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选择怎样的英美文学元素。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在接触英美文学作品时,往往缺乏对其内容的历史把握,进而在阅读中和听课中也难以发挥自身的主体性,而更多的体现在对相关知识点的机械记忆。因此,还需要从学生所熟悉的文化类型中来入手。为此,探究茶文化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渗透,便成为了破解当前教学困境的途径之一。由此,这也就构成了本文立论的出

1对“渗透”二字的内涵界定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界定“渗透”的内涵:

1.1“渗透”的目的渗透的目的直接与英美教学的目的有关,英美文化教学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拓展他们的英语学习视野。正因如此,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在内容的选择上不能超越学生的认知能力,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阅读和听课中形成能动的反映,进而切实拓展自己的英语学习视野。由此,通过引入茶文化信息便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具体而言,我国作为茶文化古国,茶文化已经深入到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通过国别茶文化的比较便能在学生认知能力范畴下,拓展他们的国别视野。1.2“渗透”的方式渗透方式则是从手段的构建上来进行探讨,而这也是将茶文化引入到教学中的关键之处。需要指出的是,英美茶文化只是英美文学的构成要素之一,所以在渗透式需要寻找到恰当的时间和载体。这里的“时间”主要指向,在日常教学时以怎样的课程时段来引入茶文化;这里的“载体”则指向,在教学中以怎样的引子来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若要形成有效的渗透方式则需要占到承载茶文化的文学载体,如诗歌、散文、小说等。1.3“渗透”的结果正如茶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要满足英美文学教学的目的那样,这里也需要建立起与其结果相匹配的“渗透结果”。毫无疑问,促使学生了解英美茶文化,并从整体上把握与茶文化有关的英美文学的特点。以上从三个方面所做的内涵界定表明,在茶文化的渗透中需要解决好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

2茶文化的功能分析

在这里,主要从以下三点来分析茶文化在教学中的功能:2.1适应认知能力的功能这里所提到的大学英语属于公共英语范畴,所以针对那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需要考虑到他们对英美文学的认知能力,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兴趣使然。由于茶文化在我国存在着悠久的历史,所以学生在接受以茶文化在要素的英美文学时,并不会感到陌生。再者,在教学中通过形成比较视野,则可以使学生在自己的认知范围下,能动的进行比较分析和比较记忆。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在比较分析和记忆过程中,会因国别茶文化的差异性而激发起他们的兴趣来。2.2培养阅读兴趣的功能上文已经提到了“兴趣”问题,对此笔者在教学中深有体会。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任课教师,在公共英语教学中时常引入较为专业的英美文学素材,这样就难以在课堂上形成共鸣,进而不但打压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挫伤了教师的教学激情。因此,围绕着茶文化的英美文学教学,能够在专业中引起学生的共鸣。另外,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学生也能在网络上了解英美文化信息,而他们几乎不关注茶文化,所以引入茶文化还能弥补他们的认知缺陷。2.3拓展文化视野的功能拓展文化视野的目的在于增强他们的修养,进而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保持一种思想格局,也能较好的助力今后的英语学习。对于学生而言,最为熟悉便是中国茶文化,而对于英美茶文化则几乎是一无所知。但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作为第二大经济体的现实要求,大学生群体需要通过一点带面来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进而以一种更为开放的心态来面对世界。

3茶文化在渗透中的思路

这里所要讨论的问题便是,怎样建立起适合的茶文化渗透之路。对此,笔者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经验体会:3.1话题的铺垫这里需要注意一点的是,茶文化在向英美文学教学进行渗透时,往往是以茶文化作为内容的题材选择和教学,若是在向学生进行传递时没有足够的铺垫,则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而且在学生缺少对英美茶文化拥有足够储备的情况下,则无法实现兴趣引导下的视野拓展目标。因此,这里话题的铺垫则主要指向,通过布置预习任务,来促成学生自主、自觉的完成相关茶文化信息的搜集工作。通过对这样任务的履行,来加强他们对茶文化主题的探究意识。3.2载体的找寻前面已经提到了载体问题,即英美文学题材。在英美文学中存在着与茶有关的诗歌、散文和小说。它们作为一种载体各具特色,并且也都蕴含了丰富的英美文化积淀。但在实际操作中则需要思考一个老问题,那就是那种题材更能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不难看出,诗歌和散文存在着翻译上的难度,在翻译上往往需要意译,而且其中所蕴含的内容较为晦涩,需要专业人士在足够的英美文学修养下来解读。因此,这里应以小说为载体来进行渗透。3.3兴趣的培育兴趣的培养在于激发起学生自主探究英美文学的意愿,而这也是促使他们在今后不断拓展自身国际视野的必要之路。兴趣培育的关键在于,英美茶文化本身的新奇性和人文性,为此在完成英美文学教学时,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上单独就英美茶文化进行教学。

4实施路径

根据以上所述,实施路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对英美文学题材的解构尽管在上文的讨论中找到适合承载茶文化的题材,但作为公共英语教学而言,则无法以小说作为整体来面向学生。因此,这里需要根据教学需要对小说进行章节选择。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知晓,这里的选择需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第一,小说整体的难度,这里的难度包含翻译和文中思想两个要素;第二,小说所蕴含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若是长篇作为景物描写,也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可以围绕着以上问题的破解,来进行章节选择。4.2设计出前置性预习任务为了实现话题的有效铺垫,这里就需要设计出前置性的预习任务。在设计预习任务时需要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展开:第一,给出学生明确的中心任务,这是任务设计的原则;第二,向学生介绍茶文化搜集的有效途径;第三,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引导学生在组内进行分工协作。第四,在线上建立信息反馈通道,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时时互动。笔者在按照以上方式设计出前置性预习任务后,发现学生在听课和阅读过程中能带着已有的经验来展开,这样就促进了他们文化视野的拓展。4.3规划英美文学教学时段这里所涉及的问题便是,如何在正常的英语教学中植入茶文化教学。笔者认为,这里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施:第一,从正常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来引入茶文化的思想内容,这样就能在拓展视野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二,在章节教授完毕之后,以1-2节课的时间来开设茶文化专题讲座。通过进行中外茶文化的比较,来促使学生能区别记忆英美茶文化的特点。这样一来,实则就如同上文所提到的那样,能显著培育学生的兴趣。4.4合作学习下的兴趣培养在上文中已经就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阐述,而在合作学习下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兴趣。这里的合作学习不仅反映在英语文学学习中的相互讨论,也反映在完成前置性预习任务上。通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促使学生获得英美文学的学习体验。另外,在英语文化教学中,还需要重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为何英美人具有直线思维的特质,并反映在阅读材料上具有“是什么就是什么”的特征,这与国人的喜欢绕圈子不同。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在特定的哲学意识下,所逐渐形成的民族特性。如,在日常交往中的原则性极强,并尊重制度安排。由此,使学生明白这一点将有助于他们在涉外岗位上,能适应英美人士的行为习惯,而不至于陷入中国人臆断的尴尬之中。(2)价值观念的不同也充分体现在中美文化的差异中,而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又受到移民文化的深刻影响。众所周知,移民文化所推崇的竞争、自由、平等,深深影响着美国社会,并植入到了每一位美国人的意识形态中,这就使“自信”、“创新”、“冒险”的特质植根于美国人的行为习惯里。在语言逻辑上则表现在,如面对需要冒险的事宜,国人常常从消极的一面进行表达,而美国人则从积极的一面进行表达。

5小结

本文认为,英美文化构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日益被专业教师所重视。通过加强英美文学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也能拓展他们在学习英语时的视野。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探究茶文化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渗透,应成为了破解当前教学困境的途径之一。茶文化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渗透路径可从:对英美文学题材的解构、设计出前置性预习任务、规划英美文学教学时段、合作学习下的兴趣培养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张芳玲.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12-13.

[2]余明兰.制约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及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12):22-24.

[3]白雪.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发展,2010(12):44-45.

篇4

【关键词】中美 教育 教学 文化传统 差异

【中图分类号】G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01-02

中美的教学无论是命题、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还是教学模式、作文评价都存在很大的差异,那么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中美文化传统的差异是导致中美教育差异最根本、最深层次的原因。

一、文学源头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源头,对我国的文学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诗经》以抒情为目的,奠定了我国文学的抒情性。其次,《诗经》抒写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经验,其材料基本来自现实生活而很少有幻想的成分,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三,《诗经》有着显著的政治和道德色彩,敢于对统治阶级中的腐败现象提出批判,所以后世写作评价中政治性和道德性都是重要指标;最后,《诗经》在表现个人的情感上有些克制,故而显得平缓,这种含蓄委婉的抒情方式同样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同样持续到现在,并且将继续持续下去。所以我国的作文题抒情意味浓郁;字数较少而且含蓄笼统,有很多隐形限制;作文材料主要来源于生活,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观察。

朱维之、赵澧编写的《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中指出:“欧美各国,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文学发展的历史关系比较密切,因此,尽管它们的文学有各自的民族特征,也存在着种种复杂的情况,我们仍然可以把它看成一个整体。”与《诗经》同时代的荷马史诗被称为“英雄史诗”,是欧洲文学的源头,是欧洲叙事诗的典范,奠定了西方以叙事为目的的文学风格。其次,荷马史诗反映了广泛而又丰富的社会生活、社会斗争,美国的写作题材更体现个人对社会现实人文历史的关注。再次,荷马史诗在描述人物和事件时,运用了丰富多彩的比喻,构成“荷马式比喻”,对后世文学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最后,荷马史诗在刻画人物时,很少进行心理描写,而多用动作和语言写人物性格等对欧美文学同样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文化心理

“求稳”是中国人普遍的文化心理。我国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相对封闭的封建制度下,以农耕经济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这种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人们的小农经济的思想——仅仅满足于维持简单的生活和基本的生存,整个社会封闭保守,运行节奏缓慢迟滞。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很容易滋生永恒意识。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之上的,“中庸之道”是儒家的最高道德准则,主张“折中调和,过犹不及”。中庸与平和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国人缺乏创新意识与进取精神。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这些从欧洲大陆到达殖民地的人中有贵族、地主、资产阶级,以英国人、爱尔兰人、德意志人和荷兰人最多,这些人大多数受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特别是那些遭受宗教迫害和政治迫害的人,往往思想激进、见解独到。他们人格独立、思想解放、强调个人价值、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讲究速度与效率,勇于应付各种挑战,“求变”是他们普遍的文化心理。

“求稳”和“求变”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文化心理折射到教学上,自然使中美教学呈现明显差异:

中国的基础教育举世闻名。“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求稳”,自然特别强调“基础”。建国以来我国的几次大规模的教育改革中,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这一点丝毫没有撼动。强调基础知识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基础知识的内容和教授的方法都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

在中国人的印象中,美国教育似乎并不强调基础。有人对中美中学生素质作了八点对比,中国惟一的强项就是基础好。为什么我们基础好却创新少?为什么我们参加国家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可以拿奖,却拿不到诺贝尔奖?因为我们培养的是“考生”,他们只会答题而没有创新意识。美国的教育并不是不强调基础,只是他们的基础是“活的”基础,“变的”基础,是随着时展不断变化着的基础。正因为这“变”才有生命力、创造力。

三、价值取向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重人伦、重集体。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永远是“小我”和“大我”;而“小我”和“大我”的关系是牺牲“小我”成全“大我”。人们习惯在‘大我’,甚至‘无我’的集群化共同体或等级共同体中生活。从儒家的“修己以安人”,到墨家的“兼爱”,到法家的“废私”“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群体至上”的价值观就这样不断地得到确认和强化。在此过程中,也论及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但这种主体性永远让位于“大我”,服从于“大我”。“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等就反映出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已经自觉地依附和归顺于群体。在中文里,“私”是明显带有贬义色彩的词,如自私、私心、私情、私生子等。同样,“公”则带着明显的褒义取向,如公平、公道、公德、公仆等。

“首孝悌,次见闻。”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友爱兄长的道理,其次才是学习知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社会人伦,因此中国古代教育从《三字经》到“四书五经”基本上是道德教育,极少涉及自然现象以及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这些故事经久不衰,代代相传。从“修道之谓教”到“温良恭俭让”,中国人从小学的就是道德仁义,教育注重的是道德教育。而道德教育的核心就是儒家的“仁”。于是,中国德育直接和最终指向的都是社会而不是个体,个体的存在是为了调和社会、利于他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就要“兼济天下”。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这种教育引领下,学生要逐渐学会隐藏、忘记乃至放弃自我。于是教育的目的是让受教育者成“仁”而不是成人,学生学习的重点就是求善而不是求知。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这些从欧洲大陆到达殖民地的人大多数受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他们人格独立、思想解放、强调个人价值、崇尚开拓和竞争,追求民主自由和个性解放,喜欢标新立异,其核心是个人中心主义。在美国人的价值观念中,至高无上的就是个人、个人利益,个人凌驾于集体之上,甚至凌驾于制度之上。集体为个人存在,制度为个人设立。美国的德育更多地直接指向个体,把道德的问题归属于个人,还原了道德的本色,道德不再为政治服务,同时保证了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所以美国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成“人”。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两种迥然不同的价值取向折射到教育上,自然使中美教育呈现明显差异:

1.统一与多样

汉初,董仲舒复兴了被扼杀达百余年之久的儒家文化,即“大一统”的政治思想,为维护封建统治帝王的绝对统治服务。冯天瑜、何晓明编写的《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汉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这个“统一思想”的“大一统”统治了中国汉以后的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折射到教育上,自然就排斥个性而寻求共性: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方法、单一的评价机制炮制出一批又一批相同的“人才”。所以我国的作文教学没有因材施教,对所有的学生都要求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甚至每篇作文不少于800字。教育的“大一统”压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特征的发展。

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和教材。也没有一个教育管理机构来掌管全国一切教育事务。美国高考SAT的最初的组织者是美国12所著名高校校长,SAT的命题不是由国家组织,而是由受到普遍认可的专门的私人测试机构组织。美国把教育自选择权下放到每个州乃至每个学校,因为只有州最了解当地的情况,只有学校最了解学生的爱好与能力。所以,美国每个州都有自己的课程和教材,每个学校都各有特色,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计划以及课程安排。美国人的自信、健谈、敢想敢做、想象力、创造力和他们从小所受的多样化的教育密切相关。

2.师生关系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如果把孔子的这个观点普遍运用于师生关系的话,中国的整个教育状况都会有质的变化。然而,随着董仲舒“大一统”的封建政治体制的稳定,孔子的这一思想与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严重冲突,荀况的师道尊严思想日占上风,师云亦云的陈腐风气逐渐盛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训取代了“当仁不让于师”。教师的形象高大威严,不可侵犯,只可仰望不可平坐,在“高大”的老师面前学生自然就变得渺小,老师说的就是对的,从来没有人质疑,有疑问也不敢提,提了是对老师的不敬,该当何罪!在这种师道尊严压迫下,学生的个性、批判精神、怀疑精神根本没有生根发芽的土壤。虽然现在的教育环境、师生关系改观了很多,但这种潜意识影响的消除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在美国,教师交给学生的不是“是什么”而是“为什么”,不是“学什么”而是“怎么学”。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崇尚个性、主见,他们鼓励孩子自己拿主意、提出自己的看法、处理自己的问题。美国人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权威或者专家,他们通常都不是全盘接受,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反映到教学上,更是如此。学生质疑老师跟师生关系没有关系,质疑的是学术本身,所以学生能够毫无顾忌的向老师“发难”,老师也能够不存芥蒂的接受“挑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另外,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接受心理等都对中美两国不同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目标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中美教育的差异根源是文化的差异,包括学习源头、文化心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这些差异使得中美教育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方面呈现较大差异,中美不同的文化孕育了不同的教育。美国的教学经验我们不可能完全照搬,但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吸取一些好的做法,来推动我国的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 陈园园.美国大学入学考试SAT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教育考试,2008年第6期.

[2] 阎银夫.《中学作文教学现状与教材建设构想》.《语文教学通讯》,1999年第6期.

篇5

关键词:文化差异 英美文学评论 影响

纵观英美文学评论,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种,比如,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知识及文化结构、专研方向以及从事的专业等。对于不同的文化来说,其铸就的灵魂来各不相同,因而便给各国文化带来不同程度的差异。事实上,评论家批评英美文学的论据、角度以及手段的不同,均会使英美文学评论的内容及其侧重点产生一定的差异,当然,在英美文学评论中,文化差异对其产生的影响最为显著。

一、英美文学特点及其发展史

1、英国文学发展史及其具有的特点。英国文学在整个英美文学体系中,当得上“源远流长”的称谓。英国文学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内部遵循自身的规律,同时还受到相应的政治、历史以及宗教等的影响,早期的英国文学为盎格鲁萨克逊阶段,然后出现了文艺复兴,接着便是新古典主义的诞生,随后从浪漫主义发展到而今的现实以及现代主义等。英国文学在二战之后,基本上由过去的写实,变成多元和实验的趋势[1]。英国文学的首要特性为帝国叙事,其特有的传统即为乌托邦文学及反面乌托邦文学,而其包含的一个基本精神则是经验主义。

2、美国文学发展史及其具有的特点。十九世纪末从英国文学中脱离并自立的美国文学,其早期尽管仍然处处透露着英国文学的味道,然而在随后的数百年光景,其逐渐孕育出了自己的风格。美国文学共出现过三次大的的变化,第一次是十九世纪前期形成的民族文学;第二次和第三次乃是美国文学在一战及二战后两度给世界带来极大的影响,其中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便有近十位。乡土主义作为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先声,其在早期的美国各地不断涌现。随后美国文学的文学结构逐渐向着三十年代的新批评派,五十年代逐渐兴起的结构及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以及新历史主义等方向发展[2]。

二、分析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本身隶属于文学一个种类的文学评论,具有特定的内涵,且评论语言均被加以严格整理,因而可以从语言差异上来体会其对文学评论带来的影响。

1、语言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作为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本质象征,语言在本国或本民族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国英语作为英语的正宗语言,具有长达1500多年的历史,其漫长的历程经历了OldEnglish、MiddleEnglish以及ModernEnglish三个阶段,其文化传承作用可以通过语言的使用体现出来。由于语言传承具有悠久的历史,所以英国评论家在使用英语时,或许出于对语言传统神圣性由衷地崇敬,或许是顾忌对语言传统造成随意破坏,所以张狂程序远及不上美国英语,其应用与文学评论上的语言比较正统[3]。而美国语言因为是从英国语言衍生而出的,其伴随着英国英语与北美大陆印第安土著语的接触而生,尽管核心仍然秉承着对英国英语,然而作为一个新生的国家,美国的民众、政治以及文化均充满创新与叛逆。同时,由于美国在政治、历史及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包袱很轻,所以在使用语言方面的顾忌很少,比较张狂和大胆,并且处处彰显着美国一度推崇的“一切皆有可能”精神。

2、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从英国文豪《哈姆雷特》之中,可以从其主人公哈姆雷特苦苦挣扎的复仇之中,看到其被抒发的淋漓尽致的优柔寡断性格,这就好比是英国文学评论,无论是在十七世纪及十八世纪充满宗教神秘色彩的文学评论,亦或是当今荒诞派、边缘体验以及非个人化理论等,无不体现出英国文学评论徘徊于受传统束缚以及脱出传统束缚之间。自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英国文学评论便再没出现能够于世界批评界呼风唤雨的顶尖人物,因而其文学评论界不仅需要深刻反思过去那种荒诞及迷离理论,同时还应重新阐释和铸就传统理论,构建全新的评论思潮。以人道主义文学评论为例,由于发展历史情境各异,所以在人道主义方面,英国文学比较保守,美国文学则取向激进。英国文学在莎士比亚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大都反对暴力革命,如歌德倾向的改良主义,狄更斯强调“用爱战胜恨”歌颂博爱,提倡宽恕,是英国人道主义的主体思想。

而美国文学评论的文化内涵则充分体现其独立性,是开放性的文学评论,就像是混血儿。不存在沉重的历史文化负担,所以能够将北美大陆印第安土著及欧洲大陆的优秀文学加以充分吸收,以世界视角,将全世界优秀文学评论理论收归己用,所以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在人道主义文学评论方面,美国直接绕过“革命是否能够作用于道德”的思想,因而比较激进,且具有极强的创新性。

结束语:纵观英美文学评论历史,其中给英美文学评论差异造成最大影响的还是英美文化方面的差异,从传统性上看,英国文学评论由于具有悠久的历史,因而占据极大的优势;但从创新方面来说,由于美国文学评论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其文化内涵充分体现出独立性和开放性,所以其创新性明显要强过英国文学评论。

参考文献:

[1] 盖颖颖.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时代文学,2012,(4):183-184.

篇6

关键词:英美文学;中外茶文化;地域特色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通过千百年来社会文化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茶文化。本文从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出发,探索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特色并进行比对分析。以此促进中西方茶文化的理解传承与交融发展。

1中外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探究英美文学视域下的中外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不仅要从英美文学作品中寻找寻找中外茶文化的影子与内容,还要进行具体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找中外茶文化起源流变发展信号,与中西方茶文化发展的根源流变发展的具体影响因素以及茶文化根源流变整体的发展走向。通过探究中外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进一步了解到中外茶文化对国民的生活影响与审美作用,促进中外茶文化的交融发展。

1.1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发展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颇深。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茶文化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茶文化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增添新的内容扩大和完善其原有的知识体系。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劳动经验过程中,茶叶同样中居于重要位置,不仅具有养生保健与清热解渴的功能作用,在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加工作用下形成了自成一脉的系统茶文化,对中国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2西方茶文化的起源发展

中国是茶叶的起源地,西方茶文化的源头在中国。在茶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中国茶叶通过对外贸易与交流,将中国茶叶远销海内外。西方传统茶文化由此开始漫长的发展历程。西方国家茶叶生长的环境与中国大不相同,再加上西方国家人民的饮食口味与生活习惯各有差异。因此,西方国家所喜爱流行的茶叶也与中国有所不同,西方茶文化以红茶文化为代表,吸收西方文化内涵与社会发展特色,不断地充实壮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茶文化体系,成为西方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

1.3中外茶文化的根源差异

中国与外国茶文化的根源启蒙与发展历程也不同。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文化最早诞生的国度。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茶文化诞生于本土,在代代相传中不断地赋予茶文化新的时代意义与内涵一脉相承,富有浓厚的民族特点,也体现了国民的精神风貌。外国的茶文化以中国茶叶的引进为基础,以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启蒙,并结合自身茶叶发展的区域特点与国民的生产生活习惯为依据进行发展。与此同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有力推动下,让极具欧美特色的西方茶文化普及于世界各地。

2中外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在英美视域下中外茶文化都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茶文化均作为各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国国民所重视。关于中外茶文化的中国与英美等国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在中国,茶叶常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具有着丰富的内涵意义,表达着读书人的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在英美等西方国家,茶叶在进入的初期阶段,茶叶是一种十分稀有罕见的物资,能满足人体多方面的物资供给需求,因此,视若珍宝,被赋予了高贵典雅的文化内涵。饮茶的习惯也为少数人所享有,因此,在饮茶是十分注重饮茶的仪式感,到后来即便茶叶的普及,这样正式的仪式规范也被保留了下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伴随着国民生活。

2.1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且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当时社会文化特色与社会发展趋势的集中体现。如,在唐朝时期饮茶文化盛行,无论是官宦人家还是寻常百姓都酷爱饮茶,在这当中,僧侣十分的精通茶道,并善于将佛家思想与传统茶文化紧密结合。因此,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十分看重饮茶时的平心静气与淡泊超脱的心态,并在饮茶的过程中,感悟人生的哲理哲思。中国传统茶文化受到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精华熏陶,并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之中逐步地深化文化内涵。

2.2西方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西方茶文化的传播发展开始于欧美国家茶文化的发展,在这当中,以英美两国的茶文化发展最为突出。西方国家十分看重下午茶,将下午茶列为了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早餐与晚餐一样的平常。在许多英美文学作品中,也经常有家庭用餐或是聚会时,先生、太太一同品尝精致优雅的下午茶的故事情节。由此观之,在西方传统茶文化的内涵中,茶叶被赋予了高贵典雅的精神品质与富有仪式感和实用性的内涵特点。

2.3中外茶文化的流变差异

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差异,为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的差异发展提供了依据。西方茶文化的发展与西方国家的社会发展与国民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如,中国人酷爱绿茶,喜欢绿茶清新自然,而西方国家偏好红茶,喜欢红茶典雅精致。因此,中国的传统茶文化以绿茶为代表,而西方的茶文化主要就是红茶文化。因此,中外茶文化的流变差异不仅仅起源于东西方不同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而且与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与饮食文化有着很大的联系。

3英美文学视域下中外茶文化根源流变的影响

中外茶文化的发展历程都经历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沉淀,渐渐形成了具有完整性的传统茶文化体系。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对于中外国家生活与贸易以及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英美文学的视域观察下可以进一步地了解到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对中外国民生活与贸易以及文化的影响。如,在英美的文学作品中,茶叶常常是其中故事情节或是文学创作的座上宾。经过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饮茶文化,展现了国民关于饮茶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风貌,体现了茶文化对于国民发展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

3.1中外茶文化根源流变对生活的影响

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因素来源与中外国民的不同生活习惯与审美思维,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对中外国民的生活有着诸多的影响。如,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常常会描写国人饮茶这一生活细节,表现国人饮茶的生活姿态与审美情趣。这体现了茶叶是国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国民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中国人饮茶品茗喜欢原汁原味,感受茶的清雅芳香,追求茶的纯真质朴。而英美等西方国家喜欢在饮茶时加入糖或牛奶,细细品味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调,营造中悠扬放松的氛围,让自己沉浸在这个享受的时刻。

3.2中外茶文化根源流变对贸易的影响

茶叶贸易对于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早期发展中,茶叶便作为中国贸易发展的具有中国代表性的物品之一,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运输到世界各地。为我国的贸易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增长,提高了国民的生活水平。当土生土长的中国茶叶传入海外后,也为英美等西方国家根据地域特色种植,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下,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此同时,也作为贸易发展中带有本国独特文化的重要物资远销世界各地,促进了本国的经济贸易的发展。

3.3中外茶文化根源流变对文化的影响

对于中国人而言,茶叶在一种功能性饮料的基础之上被挖掘出了更深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饮茶品茗更是一种需要多方面相互配合的行为艺术。如,人们在煮茶的过程中强调时间与水温的平衡协调把握,在二者相互平衡作用之下煮出来的茶可以达到好的茶效。这就发展了中国人所倡导的儒家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对西方人而言,注重饮茶的仪式感与实用感,饮茶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具备正式的礼仪,同时西方更为注重饮茶所可以满足的生活需求,这对西方文化中注重礼仪讲究实用的文化特点有着内在影响。

篇7

关键词:新视野大学英语 中美文化差异 阐释

前言:

《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版以下简称《新视野》)作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适合高等学校本科非英语专业通用的基础教材。2007年最新修订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到,大学英语包括跨文化交际内容,以便提高大学生综合文化素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因此,对于广大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习英语与了解文化密不可分。对于中美文化差异的阐释有助于英语的学习。

1.《新视野》的文化取向分析

《新视野》在选材上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美国文化的各个方面。教材一套4册,每册10单元,每单元2篇选文: SectionA,SectionB。在对1-4册的反映美国文化的语篇进行统计,得出:

SectionA&B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合计

语篇数量 14 15 13 12 54

比例 70% 75% 65% 60% 67.5%

可见,和美国文化相关的语篇数量占有相对优势地位。中国和美国由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社会实践等诸多因素的不同,使得各自文化在语言表达、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时空观念、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下面以教材中代表性语篇为例分析阐释其中蕴含的中美文化差异。

2.《新视野》的文化差异阐释

2.1时间观的差异

《新视野》第二册第一单元《时间观念强的美国人》介绍了美国人的时间观。为了节省时间,他们大量的使用各种省市机器:传真机、计算机、洗衣机、洗碗机、微波炉等。他们感叹生命的短促,人生有限,表现出对时间价值的高度重视。

文化心理学家在探讨社会文化现象时,认为存在着三种时间心理:过去观、现在观和未来观。中国人倾向过去观,体现为注重旧式生活,喜欢回顾历史,认为“温故而知新”,特别表现出对祖先的尊敬和对家庭的重视。而美国人是未来观的代表。他们常把眼光朝向未来,把希望寄托在未来,坚信“Tomorrow is another day.”,为了明天而在今天努力节省时间。

2.2伦理观的差异

《新视野》第三册第五单元《优雅的手》讲述了一位医生和一位即将告别人世的老妇人之间的故事。为了避免使家人伤心,她坚持在最后一晚,独自面对死亡。中国学生不禁要问,老妇人的家人为何如此不孝顺?

“忠孝节义信”向来被认为是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其中孝占有重要位置。“万恶为首,百善孝为先”也是流传甚广的古训。儿女们对父母要养老送终是人们的普遍观念。然而,在美国,人们以个人为中心,家庭观念相对淡薄。他们认为在家庭生活中,儿女与父母之间关系纯属感情关系,并非道德义务关系。

2.3价值观的差异

在中国,人们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至高无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主张个体融入集体,依靠集体力量,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美国是以个体主义为特征的国家,高度重视社会自由,广泛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和不受外来约束、干预和限制。

《新视野》第一册第七单元《与枪面对面》讲述了一位男性美国人侥幸逃脱一次持枪抢劫的经历。美国宪法允许公民拥有私人枪支,是近年来美国国内持枪伤人犯罪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那么,为什么这项法律规定至今仍然存在?因为他们信奉个人主义,强调以个人为中心,缺乏安全感,人人自危,只能以枪支武装自己,获得所谓的“安全”。中国人的安全感来自集体,如家庭的安定、国家的稳定。枪支只用于武装国家,抵御外侵。

2.4性格特点的差异

《新视野》第二册第三单元《里奇拜见未来的丈母娘》选自美籍华裔小说家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 这一节讲述了一个中国女孩带美国男友回家吃晚饭的故事。特别提到母亲谦虚地说自己的拿手菜没味道,美国男友信以为真,加了不少酱油提味,结果却令母亲异常吃惊。

在中国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天人合一”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了达成“和谐”,中国人形成了自制、内省、谦虚的性格特点。当受到别人赞扬时,中国人再三表示谦虚,说“不、不”或“哪里,哪里”等谦虚之词。而美国人受西方文化影响,强调主客两分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主动和张扬的个性。

2.5的差异

《新视野》第二册第九单元《生活面前永不服输》讲述了于一位母亲对她孩子的积极影响。一些学生对开头母子对话中“Christ”的感叹有点疑惑,不明所指。Christ 是指 Jesus Christ,在此表达惊讶,译为“天啊”。 基督教是美国的主要,基督教文化在英语中留下了浓重的印迹,由此产生了许多与基督教有关或直接来自《圣经》的英语习语。难怪美国人在感到震惊时,会发出“My God”或“Christ”之语。而在中国,道佛两教先后盛行,大量相关词汇由此而生,如“三生有幸”,“临时抱佛脚”等。

篇8

    英美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研究英美文学着作,对其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对文章展现的主题思想、表现形式、写作风格进行评析,从而为以后的英美文学创作提供蓝本和依据并且提高文学爱好者的文学欣赏水平。英美两国的文学评论家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中会对文学评论产生不同的表现,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

    一、英美文学发展史与特点

    英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悠久,经历了文艺复兴、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写实主义、实验主义等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特点和艺术价值。不同时期涌现了创作风格不同的着名的大作家,如莎士比亚、萧伯纳、拜伦等。英国文学做早的时候多以诗歌形式展现,以后逐渐发展成小说、散文等多样化的形式,慢慢的英国文学逐渐发展出一种浪漫理性的风格。英国文学作品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世界文化艺术这座大山中屹立不倒的一座傲人的山峰。

    美国文学史主要经历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这三个时期,各个时期分别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家,主要有马克吐温、狄金森、爱默生、惠特曼、海明威、庞德等人。美国文学因早期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原因,曾深受英国文学的影响并一直致力于模仿英国文学,但是随着美国文学的不断发展何美国独自自主意识的增强,美国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开始脱离于英国文学。美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独立意识被激发,再加上大批优秀文学家和作品的出现,让美国文学逐渐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文学分支并开始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独立革命是美国民族文学诞生的背景。

    二、英式与美式英语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的影响

    语言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基石,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思想是文学作品的心脏,语言是文学作品的躯干。语言这一载体能够把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展现的淋漓尽致。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都是英语,英语能够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以艺术性和象征性表达出作品中的主题思想,是一种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但是由于历史、地域等原因,英美两国的英语在某些方面略有不同,这些不同所具有的内在意义是除其自身外的其他国家都无法真正理解的。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其创作所用的语言是作者精心的提炼、汇聚而成的,英式与美式语言的差异无疑对英美文学评论产生巨大影响。通过分析文学评论家在进行文学作品评论时所使用语言特点、风格的差异,可以看出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式英语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可以说它击沉了传统英国文化的遗产,是英语正宗。一直以来英式英语在文学评论中呈现出一种中规中矩的状态,很多评论家在进行文学评论时显得小心翼翼。究其原因,可能是顾忌其英语正宗的地位和对传统语言神圣性的膜拜,害怕过于锋利和大胆会亵渎了英式英语的传统地位。

    众所周知美式英语是从英国语言中衍生而来的,但是由于美国这个新生国家本身文化、制度、思想等的全新性,虽然语言的核心没有改变但是美式英语充满了创新和不同。与英国语言不同,美国在历史、文化和政治等方面没有沉重的历史包袱,,也处处充满了创新精神。1930年以后,美国文坛呈现出一片百家争鸣的景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有人才。相比英国文学评论的保守而言,美国的文学评论则更为自由、大胆、创新。美国文学评论的这种特点无形中激发了作家的激情,促进了整个文坛思想的开化与前进,为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后来后来居上打下了基础。

    三、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的文学评论可以说是挣扎在接受传统文化影响和挣脱传统文化影响之间。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英国文学评论从具有宗教主义到逐渐荒诞的创作手法,都体现了该阶段英国文学评论家们在传统与挣脱传统之间的挣扎和徘徊。莎士比亚的经典代表作《哈姆雷特》似乎就无形中展现了这一时期英国文学评论的性格特点,文中的主角哈姆雷特苦苦的挣扎在复仇的道路上,对于生存还是死亡这个问题很好的展现出哈姆雷特那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性格。到了二十世纪以后,英国的文学评论家对于自身及其文学评论历史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这种走出现状的全新的审视与反思使英国文学评论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是朝着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的方向前进的。

    文学评论是建立在文学基础上的,对于美国文学评论的研究也要建立在对美国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受其殖民地历史因素影响,其文学受到欧洲大陆文学的极大的影响。但是美国文学仍有其特性,不然也不会逐渐发展成独特的一支。美国文学评论也是特立独行的完整个体,其虽携带英国文学的基因,却结出了全新的果实。

    四、文化历史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文学的历史文化传统特色是相对于禁欲主义和神权主义而言的人本主义。英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比较保守,究其原因与英国资产阶级自身在文化历史中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是分不开的。大文豪莎士比亚在说到自己的文学作品时认为其更多的是在多人本主义进行一种宣传,人本主义是要实现人类的和谐、自由、与爱,消除了人和人之间的阶级束缚。莎士比亚的人本主义观点的作品的评论可以说是英国文学评论中的典型,对英国后续文学评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观点逐渐受到不少人的质疑。人们认为社会要快速发展是离不开革命的催化作用的,创新是完善社会的必要条件,人本主义观随着社会发展已经显得太过于保守,而保守的人本主义观只有在某些特殊时刻才会发挥其作用。

    同样是对于人本主义观点,美国文学评论就显得比较激进。前文提到过,美国的文化历史不像英国那样有太多的顾虑和沉重的包袱。美国历史上的独立战争所形成的的自由民主的社会氛围同时也渲染了文化氛围,美国文学评论的发展可以呈现出一种轻轻松松的状态。

篇9

关键词:审美心理;商业插画;审美心理要素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0-0028-02

一、引言

审美心理学是一门将美学和心理学相融合的综合科学。它研究的中心内容是审美经验。那么审美经验又是什么呢?它是一种人们在欣赏美的事物的时候所产生的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是人自身感受与审美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既然审美经验在审美心理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在这其中的审美心理要素便是鉴赏者对于艺术欣赏的基本活动。在艺术创作的过程当中,我们往往总是从自身的对于艺术的理解上去考虑,而往往忽略了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很难与艺术的受众者进行交流,同时我们的设计也将缺少认同者。所以对于大众的审美心理活动的研究是我们对商业插画审美特点的把握与运用的关键。

当人们对于一类美的事物进行欣赏的时候,在这种欣赏的过程当中便产生了一系列不自觉地审美心理的基本活动。人们对于美的感受活动是一种高级的心理能力,不单单是遗传和本性所定,而是加入了个人后天的生活经验和心理能力的综合而获得的。“这个后天的生活经验不仅仅是指个人的特殊经历和感受,而且是指个人所在的社会集团,民族、地区、时代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模式的影响。”那么商业插画要运用于商业活动中,都必须将审美心理相联系,这样才能更好的用自己的作品与欣赏者进行互动,从而体现商业插画本身的价值,更好的被大众所认可,最终促进商业插画的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心理要素在商业插画审美活动中的运用

心理要素在商业插画中的审美活动是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它包括了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在对于商业插画的审美活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表现在了插画的商业用途当中。

(一)感知在装饰插画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感知,一种是简单的感觉,另一种便是复杂的知觉。知觉和感觉的不同在于:感觉是对事物个别特征的反应,但是知觉是对于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如:形状、颜色、空间、光线、张力等要素而组成的整体形象的把握,甚至还有特定的含义和情感的表现。

因此在我们的商业插画创作中我们就应该注意插画设计的基本要素,如在形象的创意上,我们即要做到商业插画原有的装饰风格,又能在原有的元素上加入自我元素以及时代和民族的特性,这样的商业插画才会大放异彩。以十九世纪英

(二)知觉想象在商业插画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知觉想象是审美想象的一部分。知觉是需要依靠眼前的事物而进行的,没有媒介它的想象就不可能完成。

自从《哈利波特》风靡全球以来,商业插画中的魔幻插画就开始了它的新的历程,这样的魔幻插画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在电脑游戏宣传册、魔幻小说封面、以及网络flash中。这样的插画给我们最大的感触便是可以随着插画中神秘的色彩和魔幻的内容引导人们不尽的想象空间,那么这样的想象就称之为知觉想象。

欣赏插画大师Boris Vallejo作品,我们可以从整体的色调中,感受到一种原始的,富有力量的奇幻世界,这样的画面给人一种震撼的效果。富有力量感的女战神和她同样勇猛的战马,象征一种坚不可摧的斗志,还有那条吐着熊熊火焰的烈龙则代表着邪恶和阻力。从这样的色彩和画面形象中,我们便不由自主的会去想象这是在什么样的时代才会有的情景,是在另一个星球?还是在我们未来的某一天?对于这样的形象,如果是在遇到挫折的人看起来,便会感觉自己是否也应该象这位女战神一样,勇敢、无畏呢?在这种想象当中,眼里见到的形象并没有脱离对象而存在,却是从自身的某些感觉和经历与眼前的对象有了一种联系,这样才使我们对于这样的绘画作品产生了知觉想象。

知觉想象在整个的审美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知觉的想象也就不会产生在知觉想象之后的情感的流露,也不能真正的进入审美世界。

(三)审美情感在商业插画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审美情感是实际是 “审美经验的诸要素(感知、想象、情感、理解)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达到一种自由和谐的状态时达到的审美愉快。”审美情感是人们在知觉想象以后而出现的一种态度,一种对事物认知的态度,它会引导人们去更好的贴近作品还是远离它。

现代的商业插画的目的是主要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审美情感,与其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从而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在一种商品面市以前,就已经设定了一类消费群体。比如swatch的时装表,有一类是专门针对青少年的。因此在表的设计上面,它遵循青少年特有消费情感来取悦这类消费者。青少年是成长的一代,他们单纯、活跃、富有个性、对事充满了热情。所以设计者通过对这些特点,对于整款表的设计十分简练,概念表盘的设计――贴近了这类消费人群体充满个性、单纯的特点;色彩的设计――表盘上运用了跳跃的,纯度和亮度很高的黄、红、紫三基色,代表了青少年的活跃和热情,也是这类消费者喜好的色彩;从插画的设计方面――在构图上,整个表面运用的是一种不对称画面表现,感觉画面的气氛活跃,富有声气,同时配上富有童趣的插画,绘有可爱的天使,漂亮的心型,这样的插画首先可以吸引人的眼球同时也能激起这类消费人群的购买欲望,让他在审美的情感上得到共鸣。既然是这样,那么我们在进行商业插画创作的时候就应该了解我们所针对的消费人群,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审美情感。例如:对于30―40岁之间的消费者,他们所喜好的,不论从色彩还是从整体的构图以及插画形象的创作上,都偏向稳重与追求品味,那么对于我们商业插画的设计者而言,我们设计的插画就应该完全区别于青少年的表现。从而我们便能在色彩的控制以及在人物或事物的造型上面进行不同的分类,进而更好的贴近消费者,让我们的商业插画拥有更强的生命力。

(四)理解在商业插画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在审美经验当中,理解的含义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从艺术创作者出发,另一类是从审美大众对于审美对象出发。这两部分在我们的审美活动当中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所以对两者的理解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范围。弄清楚这两部分我们可以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创作方向,与审美大众能够深层次的沟通,才能有更好的商业插画作品呈现出来。

首先我们来看艺术创作者的理解。商业插画主要是在书刊、杂志、招贴、网络flash等等。那么所有作品都是和商业直接相联系的,既然是直接和商业相关,那么就应该了解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首先对于创作者来说,主要是对生活和时代的理解。如果在创作的时候你有了对生活的理解,但是所表现的方法确是几十年前的表现方式,那么,你的作品便会失去观众。就如一位演员,在一段含蓄的故事当中来表现悲凉情感,他用了嚎啕大哭来演绎自己的情感,但是这样的表演对于他自己来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但是,对于观众的感觉确实太不符合整个剧情的氛围,那么这样的表演必定会被人所否定。所以,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不仅要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更重要的是要从整个的背景出发来准确的表现自己对于社会和自己的理解,这样你的作品才会即具有自己的风格,又不失时代的特色。

那么对于审美大众呢?他们对作品又应有哪些方面的理解呢?审美大众对于审美对象来说应该对其象征意义、题材典故、技巧层次、技法等项目进行理解。台湾的插画家吉米的作品,大家都非常的喜欢。喜欢吉米作品的人,不光是因为他的绘画作品,还有他富有人生感悟的故事。如果你不了解吉米的故事内容,那么你就很难从他的绘画作品当中来读懂他插画中的另一层的更加深刻的含义。只知道,这是一幅比较童真的插画,色彩比较的丰富,形式丰富,富有想象力,那么在画当中的哲理和人生的感悟却是我们无法体味的,那就和一般的插画作品无异的感觉。所以作为大众,即要是自我的,又应对作品的背景有一定的理解的,这样才能更好的还原作品,来理解作品。从这里,我们就又不得不提到作者的理解部分,不同的地域对于文化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的商业插画作品是在特定的某一区域出现,并和商业相关联,那么我们对与当地的文化背景就是一定要有所了解,这样我们才可以通过我们的作品来更好的传达意愿,从而使得审美大众更好的理解我们的作品,从而达到更好的装饰插画的宣传效果。

三、结语

人的审美活动是离不开审美大众,那么审美大众的审美活动也一定离不开审美经验中的四种心理要素。在这篇文章中对这四种心理要素的分析也只是一种初步理解,但是在实际的审美活动当中,这四方面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如果没有对这四种心理对于装饰插画创作中的作用,那么我们就没有办法来了解审美大众的心理需求,就很难达到插画服务于大众的这样一种要求。因此,插画要有市场,就应满足审美大众的审美要求,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才可能达到商业插画的最终用途。

参考文献:

篇10

[论文摘要】中国山水画与油画风景两大绘画的形成,归根于他们各自哲学与美学理念的不同,两者存在鲜明的差异性。中国人信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中国绘画注重重心略物,注重表达画家的主观精神和理想,在绘画中追求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西方绘画遵循天人相胜的哲学观,偏重描绘客观对象的外在形态,采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方法塑造物体,追求真实再现客观物象的理念。通过相互比较研究,有助于艺术家和鉴赏者运用不同的艺术观念和方法,创造和鉴赏不同民族的绘幽艺术,获得各不相同的思想启迪和审美享受。

中国传统山水画与油画风景是中西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画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作为中西方两种不同类型的绘画艺术形式,表现对象都是以自然景观,但绘画形式却采用两种不同的审美理念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一、油画风景美学观念

西方近现代文化主要是从古希腊罗马的异教文化,再经过以希伯来文化为源头的中世纪基督教文明演变过来的。也就是说,迄至今日仍在西方文化中活跃地起作用的两大源泉,一个是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一个是基督教的文化。

古希腊人在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等方面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对欧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希腊艺术在现在看来,它的艺术高度仍是史无前例的。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希腊和古罗马奠定的基础,就不可能有现代的欧洲。”古希腊伦理学和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则表现为尚知和崇理,理智、哲学的沉思被强调为最高的德性。古希腊的艺术表现为“模仿”,主张以冷静的、客观的态度去再现自然,情感不占主要作用,而理性因素则占了上风,强调艺术的真实。雕塑和建筑是希腊艺术的最高成就,希腊的雕塑和建筑的立体造型、浑圆厚实的体积、光影下雕塑的明暗变化、雕塑在光影下的气氛、建筑的空间结构、体积等等,充分体现了希腊艺术尚知与崇理的理念,这些都直接的影响了西方传统的写实技法的方向,使西方绘画朝着注重体积、注重写实的方向发展。油画风景亦是如此,追求物像的体积感、真实感、可触摸感,以及物像所在的空间的光感与氛围。画面营造出一种真实空间的感觉,这些无不来源于希腊的雕塑和建筑艺术。

到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它是西方文明之源一两希文明(希伯来文明和希腊文明)的结晶。这也就决定了那时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必然会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色,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那时一切的造型艺术的最终目的都必须服务于宗教。基督教美术的作品内容它以宣传基督教的教义和讲解《圣经》的故事为宗旨,上帝在他们的眼里是世界与美的创造者,对外在美的准确、完美的体现,是对上帝一种虔诚的再现。希腊的美普洛丁也在他的《论美》曾说过美是从神那里来的。西方艺术由此形成了以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为依据的美学思想,成为油画风景起源与发展的美学基础,这也就成为西方艺术家以忠实、客观的态度描绘大自然的源头。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后,教会的信条已失去了原有的绝对权威,人们开始把目光从上帝的身上移开并聚焦在自己的身上,更注重世俗的现实生活,并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与宗教神权文化相对立的思想文化一人文主义。在人文主义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普遍关心人自身与周围的环境,大自然的美,于是独立的风景画也就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始形成。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画家达·芬奇认为:“画家应该研究普遍的自然,就眼睛看到的东西多加以思考,要运用组成每一事物的类型的那些优美的部分,用这种方法,它的心就会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面前的一切,就会变成好像是第二自然。”[’〕同时,达·芬奇把风景画理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他不仅通过自己的创作使绘画从手工艺的局限摆脱出来,还通过进一步的科学理论来提高人们对绘画的认识和重视。他认为绘画是一门真正的科学,要以感性经验为基础,同时能够像数学那样具有严密的论定,既来源于数学又高于数学。《分奇论绘画》中不仅总结了绘画的基础科学理论,而且对绘画的原理展开了全面的论述,为绘画与科学的结合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文艺复兴的建筑师、雕刻家、画家阿尔贝蒂曾提出:“必须建立一种新的绘画艺术,这种新的绘画艺术应该是这样的:自然是艺术的源泉,数学是认识自然的钥匙,而透视学则使绘画的数学基础。因为几何学上的盲人,是难以理解绘画的原则的。‑}z7美术理论家琴尼更直接的提出了科学与技艺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无论何时技艺都是离不开科学知识的。科学的方法和艺术紧密相连,这是西方艺术传统或者西方传统艺术的一个突出的特点。

艺术要真实的、科学的再现自然,注重空间、结构、比例的和谐,面对大自然,观察大自然,在现实中感受大自然,依靠丰富的色彩,细微的光感表现真实的大自然,以更真实、更有效、更直接的表现大自然,借此表达他们对大自然与世界的热爱,对现实世界情感的寄托。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绘画体系为西方绘画写实传统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传统山水画美学观念

中国绘画浓郁的民族风格,鲜明的美学特色,严整的艺术体系,是在代代传承、革故鼎新的历史积累中形成的。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形成与中国人哲学、信仰、处世之道是密切相关的。

在美学思想方面,受中国古代儒、道家思想的影响,中国所有的艺术门类依存的美学基础就有了儒家思想极探的烙印。早在春秋时期的先哲孔子就提出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儒家美学观,山水喻仁、智高扬人的道德精神和人格美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基础。孔子在《论语·述尔》中说道“至于道,据于得,依与人,游于艺”,反映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艺术批评标准。在孔子看来,艺术品的“美”是以“善”来体现的,“善”是艺术的内容,“美”是艺术的形式,内容可称为“质”,形式可称为“文”。只有这样的艺术、内容和形式必然是统一的,他的美学价值必然很高。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动乱时期,政权更迭频繁,统治阶级内部残杀不断,使士族名士朝不保夕。于是士族便纷纷退隐或半退隐,归隐田园山林,以退为进,相机而动,追求清静、安逸、自由的生活,慢慢的人们越来越受用于山林的慰藉,他们把大自然中的山水林泉作为描述的对象,“游戏平林,I}清水,追凉风,钓游鲤,一七高鸿。……逍遥一世之上,啤脱?天地之间。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Uai这山水渐渐成为心灵的寄托、情感的启发和人生的象征。儒家的思想统治基础因此动摇,他们强调“德行”的政策被取消,出现了以“无为”“自然”、“清静”、“虚淡”的老庄思想适

应了当时的需要。《庄子》中描述了三种隐逸模式:“嫉俗而避世、俱祸而遁世、悠游而出世”,这三种模式在东汉已全部成为现实。在这种玄妙、玄远的境界的追寻中,他们对自然产生一种特殊的亲和感,画家不自觉地把情感投向自然中蕴藏着生命和感情的山水之中,修炼自己的品性,获得一种独特的不同的审美理念,为山水画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推动了文人士大夫对山水画创作的参与。

中国山水画诞生的东晋,正是道家的玄学风靡四方的时候,道家的那种重“心”略“物”的思想,奠定了中国山水画甚至整个中国艺术的重表现而略再现的美学观念和基础。这不但体现在绘画上,甚至作诗为文也将天人之间的灵犀相通作为创作的最高境界。画家们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谐即天人合一。“最高、最广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就是主体融人客体,或者说是客体融人主体。坚持根本同一,泯除一切显著差别,从而达到个体与宇宙不二的状态。”随着道家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的思想渐渐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原则。山水是客观的自然,山水画则是大自然的体现。山水本身就是形与象的交融,画中的山水如可游可居的真山水,能使画家在其中任意寄托自己的情绪而落脚于安定之处。这样,不求形似,而意在表现宇宙精神的山水画,成为一种很好的体“道”的方式。“因再现的艺术而追求表现,因表现的艺术而追求再现’,[’〕便形成了中国山水画的重要特征。

五代画家荆浩提出了“气韵”二字,是说艺术家要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取出对象的要点,而且不要透露自己的笔迹,让欣赏者看不到自己的笔法技巧。经荆浩的发展,运用于山水画上又有了新的成果:在对外在事物的准确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之上,又不满足于对外在形象的模拟,不求形似,而要尽量表达出某种内在的风神。元代倪珊曾云:“仆之所未画着,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尔。,r }6}笔墨是他们的工具,自然景物是作者的对人生态度的载体,笔墨情趣不受自然的束缚,找寻的是“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悠”的艺术境界。要面对大自然要认真地观察和分析,重视深人生活,研究山川自然的特点,在游览山水,俯仰自然天宇之际,将绵远的无限的时空意识与自然变化结合起来,将其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山水画家借助自然得以尽兴,主体意识和情感与自然山川的精神的契合,统一在山水画中,于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便成了画家追求的终极目标,以至于这种艺术观念对以后的绘画思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