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1: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篇1

【关键词】实验教学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改革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7-0014-02

随着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全球化的经济、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科学领域的迅猛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大学生除了应该具备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以外,还应该在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领域有丰富的知识,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品德、个性、情感等方面全面发展。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崇高的思想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把培养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作为重要内容。

1995年我国明确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并在全国52所高校进行了试点。1998年4月教育部又颁发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建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存在着许多不足,如缺乏必要的文化素质教育教材和配套设施,没有建立完整的教学实践体系等等。由此可见,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除了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以外,还需要有相应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从而建立一套完整的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模式。

目前大学教育存在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就是大学生实践能力不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高等教育界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配套,各教学环节内容缺乏内在联系;其二,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未能遵循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实践教学环节学时严重不足。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上,将实验教学引入本科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中,是一种新的尝试,特别是对综合性大学的文科学生来说,实验教学对他们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一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实践模式

笔者根据文化素质教育特点结合高等教育客观规律,结合多年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实践经验,提出“课堂教学——环境熏陶——实验教学”结合的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模式,其主要内容包含三个方面:

1.以课堂教学为主

针对全校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背景,充分考虑各学科之间的差异性、适应性等特点,建立新的课堂教学体系,该体系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多向的兴趣选择、丰厚的文化底蕴。这是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可以按照文学、历史、哲学、艺术、自然科学、应用技术等类别,设置成若干个教学课程模块。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特长以及兴趣爱好自由选修,但必须在大学生的培养计划中明确规定,学生选修一定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2.文化环境熏陶

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需要一个好的文化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这种氛围会给置身其中的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深刻的感染与熏陶,催人奋进。大学成为一个陶冶人的烘炉,培养的学生才能具有高的文化品位。

利用学校的现有文化资源,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对照实物讲解古陶瓷收藏的相关知识,在这样一个高品位的文化环境中,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过程中得到陶冶,使他们的文化品位、文化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3.实践教学

素质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为基本,通过后天接受的教育、环境的熏陶,以及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基本品质。个体生理的、心理的成熟水平的不同决定着个体素质的差异,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以及实践中体验、感受和领悟,可以使人的素质得到升华。

陶艺实验的开展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鼓励学生在教学实验中进行学术研究、文学艺术创作、特长展示等,使学生在不断实践创新中将学到的古陶瓷相关知识内化和升华为自身的素质。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使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二 实验教学引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目前文化素质教育的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接收,缺少独立探索和实践的空间,学习缺乏主动性,形成一种惰性心理。

基于这种教学模式,提出将实验教学引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创新模式,特别对于实践机会较少的非工科类学生,这样的模式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实验教学具有实践性的特点,自由度大、时间灵活、渠道广泛,能够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发挥较大作用。

从“知识、能力、创新”着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与动手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现有的实验室资源,将实验教学引入本科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强化本科生(特别是非工科类学生)在学校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培养适合社会需求、具有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的人才。

笔者在六年的文化素质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陶瓷鉴赏与陶艺》课程中的陶瓷制备工艺很感兴趣,但在学校的文化素质课程设置中,没有引入实验环节,只能将学生介绍到校外合作单位进行实验。特别针对非工科学生,大学学习期间,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工科试验,希望通过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了解陶瓷制备的基本工艺过程。

专业实验室现有的陶艺实验设备,除了开设专业的基础实验外,其他时间设备均闲置,对《陶瓷鉴赏与陶艺》课程的学生开设实验课,可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组织学生分批次进行实验,每个同学独立完成一件陶艺作品。通过实验,掌握陶瓷原料的制备、成型工艺、烧成工艺、陶瓷的装饰。

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诗词、书法、绘画等特长进行陶瓷的后期装饰,通过评比,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

学生可在实验过程中,将课堂上学到的陶瓷鉴赏知识融入实验教学,使知识内化,陶冶学生的情操。

把课堂教学与实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结合起来,可促进学生把学到的人文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身的素质教育,从而塑造他们的人文精神和高品位的文化气质。

通过实验教学,使大学生在浓厚的艺术审美熏陶下,获得更全面丰富的文化知识,使他们在人文精神的塑造下,获得更加健全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获得科学知识、生活技能的同时,具有健康的道德心态、高尚的气质,达到文化素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中高职衔接 人文素质课程

传统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按照学科内容自成体系,课程之间缺乏沟通,中高职课程之间缺乏层级性。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必须改变传统学科式建构模式,按照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要求,以工作任务分析为线索,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职业化方向、模块化建构。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衔接正体现了这一理念。

一、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的教育目标

“教育实践是以课程为轴心展开的”[1],人文素质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起点和关键是课程目标。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的培养目标要把握未来社会发展对幼儿教师的要求,参考幼儿教师职业标准确定。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职业精神的职业人”和“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人”的统一。学前教育专业既有职业教育的共性,又有教师教育的特性,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育,其人文素质课程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教师职业精神和健全人格,把未来的幼儿教师培养成既具备教师职业核心能力,又有良知、智慧、美好情感、温暖情怀和健康人格的人。

二、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内容建构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教育目标,结合工作岗位――幼儿教师的工作内容分析,把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分解为人文通识素质、人文专识素质和人文特识素质三大模块。按照学前专业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阶段性培养目标,将三个模块的内容进行层递化设计,最后形成学前专业中高职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一)人文通识模块――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人文通识素质模块着力于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培养,旨在关注学生心灵成长和精神发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以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旨归。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社会与人生,包括文学、历史、哲学、美学等人文学科,目的在于浸润文化传统,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素养。第一,文学是最具有人文性的学科。饱读诗书的教师具有儒雅的气质、人性的光辉,学生受益良多。第二,历史从本质上讲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教师不仅要关注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而且要关注人在历史进程中的推动作用,更要关注人类文明成果的接续。第三,哲学是研究人对待世界、对待自身的学问。教育要把人的解放当做理想的目标,正确引导学生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第四,美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化,审美教育让学生与世俗人生保持适度距离,生活得有情致、有活力、有价值。

第二部分为沟通与表达,内容涉及自我心理素质、人际沟通和合作、信息采集与处理、演讲与口才,设置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第一,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内容,是与他人沟通合作的前提,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素质。第二,人的根本属性在于其社会性,人际沟通和合作能力是社会人必备的素质,是教师教育儿童的先决条件。第三,信息采集、筛选和整合的技术与技巧是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支持。

第三部分是形象与礼仪,内容包括自我形象管理、礼仪与人际交往、职业道德、职业形象。高职学生未来的岗位形象取决于在校形象的塑造。大学生形象内涵的三大基石是道德、学识和健康的心理。道德是大学生形象的第一块基石,是最基本的基石,包括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礼仪是形象的外延,是形象塑造的关键要素。大学生以自我形象塑造为基础,成就未来职业形象。

(二)人文专识模块――提升学生教师的职业理念和职业精神。

根据教师教育专业的特性,进一步设置与教师教育专业相关的人文专识模块,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以通识模块为基础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实践演练。学生以未来教师的身份,从教师角度进行演习,强化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人际沟通和合作部分,注重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的角色演练。演讲与口才部分,强化教师口语的学习与训练和教学语言的应用实践。形象与礼仪部分,重点训练教师礼仪,塑造未来教师形象。

第二部分着重教师职业理念和人文精神的塑造。人文精神是教师人文素养的核心要素,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对学生的关爱情怀。人文意义上的爱是对“人”的尊重与珍视,是教师发自心灵深处的、指向终极的关爱。第二,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拥有教育理想才能立足现实、改造现实。第三,以学生生存和发展为本。教师要提升教育质量,让学生在现实学校生活中积极勤奋,心灵充实,为未来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有浓烈的生命意识。教育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是生命的和谐、充盈与完满,教师既尊重学生,又关注自身,师生共同享有完整的、发展的、健康的生命教育过程。

(三)人文特识模块――改进学生学前教育人文方法。

特识模块将幼儿教师的文化素质要求及人文精神内涵引入人文素质课程,为学生将来尽快适应和融入幼儿教师工作做好充分准备。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部分继续以通识模块为基础进行职业核心能力的实践演练。与专识模块着重教师人文素质不同,人文特识模块将幼儿教育理念、幼儿园日常管理规范引进课堂,模拟幼儿教育现场情境,引领学生认知、熟悉幼儿教育。人际沟通和合作、演讲与口才、形象与礼仪部分,则重点加强与幼儿教师直接相关的各项能力的训练。特识模块的设置,使学生高仿真地生活在幼儿园文化中。

第二部分着重培养人文主义的思想方法。人文方法是教师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得以实现的手段。在模拟的幼儿园教育情境中,培养未来幼儿教师三方面的人文方法:第一,直觉。对幼儿状况和幼儿教育进行直接觉察,培养对教育教学问题的敏感性、解决问题的流畅性和灵活性。第二,体验。既从教师角度体会、品味、觉察未来职业的意义和价值,从幼儿角度出发感受、经历幼儿的学习与成长过程。第三,内省。省察自己的师德修养、敬业精神和职业习惯,反省自己是否符合幼儿教师规范和标准,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的应用效果。

三、学前教育专业中高职人文素质模块化课程衔接的实现

(一)通识――专识――特识,人文素质职业化衔接。

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构成金字塔式模块课程体系。底部是人文通识模块,针对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升社会文化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中部是人文专识模块,主要针对教师职业,培养幼儿教师需要的精神及文化素质,提升学生的教师职业理念和职业精神;上层是人文特识模块,针对幼儿教师职业,提升学生学前教育人文方法。三层模块课程由普遍职业到教师职业,再到幼儿教师职业,实现人文素质课程的职业化衔接。

(二)能力基础――初级能力――中级能力,人文能力提升式衔接。

模块化课程内部根据中高职学生知识和能力基础,设置层级化能力标准,逐步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与能力。以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我心理素质为例,其总体目标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发展学生优良个性,健全学生人格。根据中高职学生的年级不同,将中职目标定位为培养适应能力、自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及初步的情感调节能力;高职一二年级在巩固自理能力的基础上,重在培养活动能力、情感调节能力;高职三年级重在培养社会化心理和工作能力。

(三)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方法,人文内涵递进式衔接。

教师的人文素质包含递进式的三部分内容,即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方法,其中,人文知识是基本组成材料,人文精神是核心要素,人文方法是人文精神得以实现的手段。学生人文素质只有经历知识习得、精神涵养和方法演练,才能真正实现由外在规范到内在价值的转变,内化为个体生命的内容。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的模块化建构正是基于这一思考。中职阶段主要积累人文知识,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高职一二年级重在涵养学生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渗透人文方法;高职三年级训练人文方法的同时,结合专业教育不断强化学生人文精神。

学前教育专业兼具职业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双重特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以职业化方向、模块化设置和人文精神与方法的目标定位,建构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将在培养优秀的学前教育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

[2]武怀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启示[J].职教论坛,2005(7).

篇3

【关键词】学前教育 民俗文化 发展价值

我国作为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这也是我国民族的根源和文化的精髓所在,推动着我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上不断的前进。学前教育界对于民俗文化的教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但是由于当时不健全的教育结构,没有完善的民俗文化课程体系,这些都导致了民俗文化课程的教育没有取得其应有的效果,甚至对儿童真善美三方面的追求也逐渐发生误导,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对于现阶段学前教育中民俗文化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 学前教育中民俗文化课程教育的含义

对于现阶段的学前教育中的民俗文化课程来说,就是为了将我国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悠久的民俗文化以简单的形式传递给儿童,为其以后更好的了解我国的民俗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进行民俗文化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其所在地域的民俗文化为主进行重点介绍,同时也要兼顾好其他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

针对于当下学前教育界的民俗文化课程来说,将传统的普适性知识和境遇性知识进行完美的结合,使其满足于当下儿童对于民俗文化知识的需要,并在教学方式中实行体验式的情景式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运用故事、视频、声音等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接受民俗文化知识,并将知识进行深刻记忆,以至于在未来的生活中充分运用和传承,同时还能很好的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协调发展,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

二、 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主要内容

对于现阶段的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内容来说,本文经过相关的总结分析,将其总体上分为以下几类:

(一) 社会组织民俗文化资源类

这类民俗文化课程主要是指以家庭、社会组织和宗教等集体形式存在于组织类型中的文化。它是以个人为主体,通过逐步的向外延伸,不断的发展到家庭、社会、宗教等其他组织之中去,主要包括传统的节日风俗和人情世故等方面的内容,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民俗文化类型。

(二) 物质民俗文化资源类

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辛苦劳作中积淀下来了丰富的物质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传统的农业、渔业、商业等方面的内容,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的需求,也大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可以算是一种常见的民俗文化类型。

(三) 口头语言民俗文化类

自从人类进化开始,身体语言就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交流的方式存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身体语言也作为一种经典的民俗文化类型存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当下许多民族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历史文明和发展。学前时期的儿童,由于其不健全的语言组织结构,有很多语言是用他们各自的身体来进行传达,因此,口头语言民俗文化的类型能够引起他们高度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于民俗文化的理解。

三、 民俗文化课程对于现阶段学前教育时期儿童的重要影响

学前教育时期的儿童,由于其年龄还比较小,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还处于十分不健全的时期,同时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促使儿童进行民俗文化课程的学习,不仅有助于他们对传统中国文化的理解,也有助于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其对儿童成长产生的重要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 增强文化认同感

所谓的文化认同感就是指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产生的一种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强烈的肯定心理和情感支持。这是一个民族在长时间的发展中对于本民族人们的强烈文化形式影响,是最主要的引起人们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形式。在学前教育时期就对儿童进行民俗文化的教育正是增强这种民族认同感的有效方式,值得广泛推广。

(二) 有助于培养文化包容的意识

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来说,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种环境下生长起来的孩子很容易没有集体意识、不懂得包容他人。因此,对于其进行民俗文化的教育就可以很好的提升他们对于他人的包容意识,同时也能很好的提升其对于外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学习,充分了解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时期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和家长在这一时期对其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授工作,有助于其深刻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对其未来的健康成长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应该大力推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家雄.幼儿园教师要不要教学:一个原本无需讨论的问题--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反思之八[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09)

篇4

关键词: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人文素养;高级英语;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武昌理工学院自2011年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任务以来,开始逐步实行以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课堂授课做到讲重点、讲难点,还课堂于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开发内化教学模式既对教师的备课、课堂提问、讲授、辅导答疑以及批改作业练习设置等环节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对学生如何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科学有效的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师和学生而言,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既对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教学质量的改善、学生素质的提升带来了机遇。

《高级英语》课程在我国各高校英语专业的地位不言而喻。在武昌理工学院2012版的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高级英语》被确定为该专业两门核心专业课程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将文化知识融入课文讲解中,注重培养高年级学生的人文精神,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吃透课文中精深的语言及其深刻的寓意。这一教学理念符合教育部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即高级英语的一个重要培养目标是:“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同时,也符合新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的要求,即从2005年3月开始,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试题中取消了快速阅读,代之以人文知识的考察。这也体现了现阶段大学高年级的英语教学正由功用主义向人文主义转变。

二、《高级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与技巧

虽然教授高级英语的教师越来越重视教授人文知识,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方面有以下困惑:人文知识哪些部分可以有学生自主学习来完成?把人文知识安排在什么时候讲解更合适?以什么的形式来呈现人文知识能达到绝佳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以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为基础的《高级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宜安排在教学导入环节,重点是学生在完成教师设置的思考题的过程中掌握相关人文知识的精髓;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安排学生就自己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教师最后点评和总结,使人文知识真正成为学生的知识素质。笔者以总结《高级英语》教学实践为基础,结合教学督导的指导意见,谈谈以开发内化教学模式为基础的《高级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方法与技巧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背景知识导入法

《高级英语》这门课程在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阶段中占据核心地位,因此编者在课文的选材上花费较大的功夫。以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2011年修订版)这套教材为例,不难看出有不少篇章选自英美知名作家的作品。当教师在讲授这类篇章时,可以采用背景知识导入法。背景知识导入法可从作家生平,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品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入手,充分利用对名人名篇的关注导入新课。

如讨论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2011版)第一册第6课“Mark Twain: Mirror of America”时,教师布置自学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马克.吐温的生平以及影响。在课堂上随机安排学生进行展示,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其他同学展示马克吐温的背景信息,例如:

1 Early life

2 Writing career and success

3 Awards and other recognition

4 Controversy and criticism

5 Selected works

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自学、其他人的展示和教师讲解会全面了解马克吐温的生平、写作生涯以及文学影响。本文认为,在此基础上,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更容易理解文章所表现的主题。

(二)师生互动导入法

师生交流导入法是比较常见,通用的一种方法,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运用简练的语言展现文章中重要的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利用新课前开始前十分钟左右时间和同学进行自由交谈,或者顺着学生课前做的Oral Presentation 进行交谈,这样不知不觉地把文化背景知识渗透给学生。这种方法比较自然,而且有利于学生接受。 如教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第1册第1课“Face to Face with Hurricane Camille”时,笔者首先与学生对文章的体裁进行了讨论,并对课文的背景知识设置了如下的自学任务:knowledge of American states and cities; information of hurricane;并让学生在自习并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绘出飓风行进路径。教师可以采用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历年真题中的相关的人文知识部分来检测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效。这样做既做到了检测的科学权威性,又体现了任务设置的针对性,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另外,第1册第3课“Blackmail”,第14课“Speech on Hitler’s Invasion of the USSR”等课文亦可采用此种方法进行人文知识的导入。

(三)课堂讨论导入法

设置问题和情景是激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有效方法,科学的提问会让学生产生悬念效果。例如讲授 “Every Use”和“Way to Rainy Mountains”时,教师可以提出“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African American and Native American literature?”这样开放性的问题,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从自己感兴趣的角度来学习和理解美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本课中出现的大部分与非裔美国人以及印第安人有关的文化知识被学生挖掘出来,并在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过程中被消化吸收。笔者认为,文化信息不仅可以被记忆,也可以被吸收理解。通过这种开放式的讨论,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英美文化,成为更成功的跨文化学习者。

(四)学生表述导入法

学生表述导入法充分体现了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这一方法的运用如下:在新课之前,教师把要讲授文章中的文化信息归纳出来,布置给学生查找,并要求课上向同学们做讲解。这样做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例如:在讲授第1册第4课“The Trial that Rocked the World”时,将每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从课文中挑选出相应数量的文化知识,每组负责准备一个知识点。由于课时限制,课上选取3-6名同学讲授文化知识,其余制成讲义发到学生电子邮箱,供其参考和自学。

三、《高级英语》教学中运用文化导入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熟悉教材,把握教材中重点的文化知识

教师在选择文化知识点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选择那些干扰句意理解甚至篇章理解的知识点。例如很多学生不理解,在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每顿饭勇于吃“鸡腿”的家庭主妇怎么就具备了牺牲精神?他们认为这里Virginia Woolf用到了Irony的修辞手法。其实,如果学生了解一定的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他们就知道鸡腿在西方并不像在中国一样受欢迎。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刚一开始就向学生大量灌输深层文化知识,否则文化教学就成了高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因此,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意识要适度,要考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高级英语课中文化输入不能独立于语言教学之外,讲授的重点、份量和方法要和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及教学目的要求相符合。

(二)注重文化导入方法的灵活性,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在文化导入环节中,教师的语言要有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沉淀教学的艺术魅力,使自己的课堂能引人入胜。因为《高级英语》中蕴含大量有深度的文化知识,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研究,精心准备,讲解时用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把复杂的人文知识简单化,做到深入浅出。注意文化导入方法是灵活多变的。文化导入,“导”无定法,切忌鹦鹉学舌,东施效颦。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文化导入方法。即使是同一本教材,同一个教学内容,文化导入也要因时因地因对象的不同而不同,既要具有趣味性,又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在进行文化导入时,应充分利用图片,音频、视频以及网络来丰富教学资源,增加文化导入的趣味性,使得该环节具有新鲜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注意课堂文化导入与课外自学文化知识相结合

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人们言行举动无不表现出其民族的文化特征。《高级英语》课堂学习时间毕竟有限,因此我们必须多途径、多方法、多侧面实施文化教学计划。教师应该以检测为手段,以学生内化为目的,鼓励学生课外大量阅读英语国家文学作品,积极参加文化专题讲座,观看英语影视作品等,使文化输入成为课堂的延伸和补充。

四、结束语

本文认为,文化导入是《高级英语》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人文知识的有效途径。科学有效的文化导入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精彩的人文知识导入能够为学生理解文章主题思想、习得语言知识扫除障碍。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尝试有效的文化导入方法。经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探索,笔者相信科学的文化导入一定能帮助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开阔眼界,扩大视野,增长人文知识,为学生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以及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做好充分的准备,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

参考文献:

[1] 曹英华. 人文教育与高级英语课程教学[J]. 鸡西大学学报, 2010(10).

[2] 丰玉芳. 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英语专业《高级英语》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 外国语文, 2011(12).

[3] 李巧丽. “读者接受”理论与《高级英语》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11(2).

[4] 肖肃. 高级英语多媒体课堂教学探索[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5).

[5] 张向晖.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高级英语课堂教学改革[J]. 海外英语, 2011(8).

篇5

关键词:高校学生; 商务英语; 文化素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和商务活动日益频繁。由于经济全球化,中外合资、外商独资等外向型经济企业不断涌现,对具有较强的外语交际能力、掌握一般商务外贸运作知识、熟悉计算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的商务英语人才需求尤为迫切。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有着非常广阔的就业前景。如何培养应用型和实用型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对于目前的高等职业院校文化教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试图从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文化素质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手研究,探讨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期望能找到提高我国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可行性途径。

一.目前我国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是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对象,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关系到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效果。但学生们普遍认为,文化素质并不是他们毕业后寻找工作时最需要的。在社会大环境和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的巨大冲击下,一些学生认为文化素质远不如分数,奖学金和证书有用,文化素质教育的学习成果对自己的前途没有太大的实用性。同时,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组织总是把对利益的追求放在最重要位置。于是,也自然地把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应用专业技术作为选用人才的首要标准。相应地,各高校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也会把专业技术教育放在日益重要的地位,而对于人自身文化素质的培养却受到忽略。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这样的价值取向不仅影响高校领导和师生在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认同和教学行为,更使文化素质教育处于了一个尴尬的窘境。

(二)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方式随意性大

虽然目前不少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都已初具规模,但远未形成严密的课程体系。很多高校的课程设置缺乏科学体系,因人设课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且在高校中设置的文化素质教育相关课程普遍较多地强调政治素养的培养,而忽略了最基本的公民素质的培养。道德伦理和社会分析类等课程开设不足,对课程比例的合理性缺乏深入的探讨。许多高校安排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大多是选修课,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也比较散乱,工具性和实用性的人文课程居多,忽视了文化素质教育人文性和思想性的独特本质。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也较为单一,基本上都是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尚待进一步加强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陶冶情操、磨炼意志、笃行砺能、塑造自我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大多数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很多高校普遍存在对校园文化建设缺乏长远、整体的规划,只是小规模、小范围的开展一些活动,学生受益面窄,活动影响力小。校园文化活动功利色彩浓厚也是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一些学校为了完成任务,为了应付检查,满足于量的增加,而不追求质的突破,这不利于各学校最终形成具有普遍影响的“学校精神”。另外,校园文化活动的创新性不够、品味不高,娱乐性活动过多。校园文化活动精品不多,文化底蕴、科技含量也有待提高,思想性和弘扬主旋律的活动模式单一,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不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四)缺乏完善统一的文化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当前我国高校并未建立较为公认、统一的文化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各大高校所建立的评价体系很大程度上都是根据学校自身的特质而设定的。200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曾经建立了一套针对设置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高校基地的评价指标,但是其评估对象是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而不是对教育的成效进行评价。目前在各高校中的绝大多数评价体系都是围绕过去应试教育,以学业成绩为核心,在素质评价中,重知识,轻能力。而且相关的文化素质课程在许多高校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也很难从成绩上来对学生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评价。另外,当前高校的文化素质评价体系还存在层次性不够清晰,可操作性较差等问题。某些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评价指标涉及面较为狭窄,完备性不足,容易遗漏某些重要情况,致使评价者很难从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分析评价对象,从而造成评价结果的偏颇。

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

随着国际贸易、国际商务活动的频繁开展,商务英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突出,具有较强商务英语能力、素质较全面的人才越来越成为社会迫切需求的人才。这就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要精通英语语言、拥有常规的商务知识外,还要具有灵敏的商务意识、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表达能力等。

因此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正是这一时展的要求。

(二)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履行大学使命的需要

高校作为知识的集中地,是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高校文化建设对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素质教育薄弱是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面最为突出的现实,在这特定时期提出并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不仅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且有助于推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也有助于推动各高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大学越发展,文化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必定越来越强,越是优秀的大学,其自身的优秀文化传统对学校建设发展的意义越重大。当大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求从文化的层面来整体思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三)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保证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知识和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这更加促进了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和合作。因此21世纪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应该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更加注重对他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注重训练他们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跨进高等学府的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成才,但如果只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而欠缺文化素质,最终只能成为人们所说的“机器人”或者“工具人”。因此,一定要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三.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理清教育观念,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与德育相结合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首先要理清教育观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发展学生个性,挖掘学习和运用英语及商务知识的内在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素质和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的各个方面,需要全校各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学校可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成立“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等类似机构,由相关校领导挂帅,教务处、学工处、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有关教授、专家参加,负责规划、实施、指导、协调、评价全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并组织力量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各职能部门和各院系要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和具体措施,将文化素质教育和德育在课程安排及相关第二课堂活动中有效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并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始终。

(二)设置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发挥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

在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时,一定要加大对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在以选修课为主要课程开设形式的学校中,应加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比例。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中,也可采用必修公共课的方式开设一些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另外,各高校还应该设置规范的课程开设标准,合理安排课程比例。对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开设应遵循一定模式,即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分类开设。根据学生们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们的文化素质。这样可以使课程设置合理、规范,随意开设现象得以遏制。比如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是以提高学生实际语言表达为目的的课程,建议开设例如:《演讲与口才》、《实用口才训练》、《人际交流》等课程。

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文化素质教育的成效与否。教师即是专业领域的标杆,也是学生如何做人的标榜。因此,学校应该把提高教师群体文化素养作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核心和根本,采取选派进修、培训等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群体的文化素养,引导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充分发挥教师在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引导作用。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气氛。

文化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和环境的熏陶。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每所高校都要有自己特有的校园文化氛围,要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体活动,让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去。如举行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影视评论、演讲比赛、文体活动等,使学生获得知识,促进情商、智商的发展。

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素质教育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上,学生能够进一步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并扩大知识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例如,开展商务知识竞赛、商务英语论文比赛、模拟市场活动,假期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的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学科发展前沿,还能够促使学生在积极思考和共同探讨中提高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因此第二课堂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道德品质、人文素质、创新等方面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完善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相关评价体系

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各高校要重视对文化素质教育实施效果的评价和检验。首先是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加强对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实践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和监控,确保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要明晰评价体系检查的目的不仅包括对教育效果的评价和总结,更重要的在于对教育过程的检查、监督、总结、反馈及改正和完善。其次,要建立健全相关组织机构,明确权责分工,责任到实处。再次,要明确评价目标和理念,在文化素质教育评价过程中还要注意加强对评价体系自身的检查和监督力度,及时发现评价体系自身及其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改正,以保障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相关评价体系能够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承剑芬.试论高职文化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2]甘泉,胡俊英.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体系研究[J].高校辅导员,2011(1).

篇6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为校园文化的开展增加了内涵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与普通的校园活动相比,具有系统性和稳定性,为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为他们在校学好专业以及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有利于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加强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这些都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内涵建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为校园文化的开展改善了环境利用文化素质养成课程的实践,组织带动学生建设自己的校园文化环境。校园环境的整洁和绿化,校训和行为的规范,人文景点、教室与实验室布置,图书资料建设等等,都要有带有一种学术性和文化氛围,使大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得到熏陶,进而提高其文化层次。

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目前,高职院校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文化素质课程相对于专业课来说呈边缘化趋势,课程设置缺乏稳定性、系统性,课程组织缺乏逻辑性,且普及性较差,覆盖面不够宽,不利于教学质量提高和教学改革,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二是校园文化建设在层次上亟待提升、在内涵上尚有待拓展,从校风、教风、学风三个层面看人文精神比较欠缺。为解决高等职业院校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如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现代性与传统性、专业性与基础性、职业性与人文性的矛盾,我们探索实施了“一门课程、两个课堂、三个阶段”的解决路径。其中“一门课程”指由基础教研室设计开发的“理论-实践一体”特色课程,通过优化文化素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建设,全面提高文化素质课程质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培养出具有一定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两个课堂”是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尤其注重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第二课堂开展系列活动,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探索文化素质教育的多种实现形式;“三个阶段”是指文化素质养成课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在大一、大二、大三选修不同的课程模块,第二课堂活动也会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不同的活动以不同年级的学生为核心群体,带动和辐射全体在校生。详述如下:(一)一门课程:文化素质养成课1.理论教学部分:课程名称是文化素质养成课。其中包括传统文化、文学鉴赏、艺术鉴赏三个模块,由各系针对自己的专业培养目标任选其中两个模块组成适合本专业的文化素质养成课,实施模块教学,各模块培养目标如下:传统文化模块:《传统文化》课程的任务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讲授,帮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通过剖析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和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感受华夏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要让学生通过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思考和批判,从中汲取奋起自新、自强不息、兼容并蓄、改革创新的民族精神,促进中华优秀文化对学生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学鉴赏模块: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阅读和品味文学作品,培养良好的审美心态和纯正的艺术审美趣味,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并且能够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和审美能力。艺术鉴赏模块:通过对艺术与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欣赏与感受,对音乐、美术、影视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学习综合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进行艺术的感知与欣赏、创作与表现、反思与评价、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艺术能力;在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基础上,拓展审美视野,发展个性,塑造健全人格,使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程度得到提升,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实践教学部分:为了加强课堂教学效果,繁荣校园文化,探索文化素质教育的多种实现形式,以大学生文化素质养成课为基础,配合教学内容实施了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以校园活动为载体,每一个模块都对应设计比赛和活动。结合学生实际,主要设计了以下活动:传统节日活动创意大赛、开设“文化讲坛”、举办“大学生文史知识竞赛”、古典诗词朗诵比赛、读书沙龙、电影赏析等活动。对每项活动都从目的和意义、参加人员、具体实施办法、举办理由、可行性分析五个方面做了详尽的分析,目的明确,针对性强,操作过程可检测、可控制,结果可检验、可评价。实践教学的总体原则:活动契合每个模块的理论教学内容,由选修相关模块的学生和授课教师为核心,带动辐射全体在校生。每两个月举办一个主题活动,平时还设有常规活动,如文化讲坛和读书沙龙等。活动形式灵活多样,由老师、学生共同组织,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三)三个阶段:分阶段教学为完善文化素质养成课程体系、避免课程设置上重专业轻基础造成的结构性缺失,我们将文化素质养成课的三个模块放在三年中进行,每年开设一个模块。传统文化模块在大一开设,作为文学鉴赏和艺术鉴赏模块的基础和先导课。此模块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己任,重在“人文精神”的养成,将人文精神落实到高职学生的工作和人文道德实践中。在传统文化模块的基础上,文学鉴赏模块在大二开设。此模块能进一步展现语言之美、意蕴之美、创造之美,是前一模块的延伸和具体化。其中也会涉及到简单的文艺理论,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为第三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艺术鉴赏是前两个模块的后续课程,大三开设。大三学生有前两个模块的积淀,可以在这个模块的教学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他们即将结束学习走向社会,艺术鉴赏模块可以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为大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点。鉴于各专业在选择模块时通常只选择两个模块,缺失的模块可以通过举办第二课堂活动来弥补。通过参与实践课程来完素质培养目标。实践证明,“理实一体”的文化素质课程不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位。当然,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一门课程的推动作用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依据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经验,进一步提出了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的建议。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文化素质教育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154-02

爱因斯坦曾说:“光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确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素质教育目标

我国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传统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主要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教育以及实践技能的提高,强调“能力本位”,而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培养。“重专业教育、轻文化素质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工作中也许确实能够表现出很好的职业技能,但在社会交往能力、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等文化素质方面却往往表现不足。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以及职场化、市场化、专业化、竞争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日益突出,传统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人才需求模式和竞争模式。新形势新特征下,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确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素质教育目标,制定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并重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融合的办学理念。树立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念,确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办学理念,要深刻认识到学校不是“制器”工具,而应该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学生自身也应认识到文化素质教育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应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会“做事”又会“做人”,成为具有良好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健全人格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2 合理设置文化素质教育内容,优化教学体系

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关系到文化素质教育目标的具体落实。学校教育的全部实践活动是以课程内容为轴心展开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需要以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为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对文化素质教育内容进行改革,从整体上优化文化素质教育教学体系。一方面,合理设置教育内容,高职院校需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增设部分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丰富文化素质教育的选修课,举办文化素质教育讲座,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学习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需做好教材的编辑和遴选。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质量的教材对于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起到支柱性作用。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高职学生思想上和行为上均呈现出新特点、新问题。高职院校要深入研究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状况,优化教学系统,切实保障文化素质教育的成效。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开展专业教育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渗透,从而实现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高职院校必须紧紧围绕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这个中心点,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突出职业性与技能性,使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紧跟时代的步伐,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3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开展高职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教师。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人才结构单一、知识结构不完备、文史哲知识涉猎少、人文知识贫乏、文化素质欠缺”①的现状,加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全面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加强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杨叔子曾说过“教师多了解些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多了解些文艺知识,多提高些文化素养,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大有裨益的”。作为新时代的高职教师(包括专职教师、辅导员等)不仅承担着学生文化知识技能培训的任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也承担着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

第一,高职院校应当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和进修的机会,加大教师文化素质教育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文化修养。大力引进优秀的人才,增加新鲜的血液,形成良性的竞争环境,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潜力。当高职院校教师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并且能够将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那么,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也必然在潜移默化当中得到提高。

第二,高职院校在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水平的同时,还需要注重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应该将学生从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中解放出来,打造独特的具有丰富性和生命力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推行辩论式、启发式以及讨论式等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与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摆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德、智、体、美等各项能力全面发展。

优秀的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全新的教学方法,必将为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 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学校办学理念、特色和品位的具体体现,对于加强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校园文化通过其强大的渗透力、震撼力和凝聚力,调节和激励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培养和激发着学生的集体精神和团队意识。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以及自我完善,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需要高职院校从多方面做出努力。第一,优化校园文化环境。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特色,从校园的人文建筑、人文风景及校训、校徽等体现学校精神文化方面着手,营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如主题教育活动、文艺演出、演讲辩论比赛以及体育活动等,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熏陶,学生的情感必将升华,心灵必将净化,意志必将增强,使得文化素质得到全方位的锻炼。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三,推进校企文化的对接,挖掘资源与地方共建校外文化素质基地、校外实训基地。高职院校职业性的特点决定其校园文化必须强调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要将企业中的文化元素、企业管理文化等融入到校园文化当中来,让高职学生在学校就能接触到企业文化,在工作前就能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一个深入的思考和更明确的方向。总之,高职院校应当结合自身特色,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校园氛围,打造具有自身鲜明职教特色的校园文化。

5 建立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评价与保障体系

科学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落实高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对文化素质教育起着导向、监督、调节和激励的作用。高职院校建立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文化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融合。

现代社会的高技能人才,除了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操作能力,还应当具有高情商和良好的创新能力等素质。同样,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u价时,不能仅仅偏重于对学生课程和技能方面的评价,忽略学生的文化素质。高职院校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机制,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设定更多的学分值,完善综合素质考评体系。将学生参加学校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到考核体系,创新考核方式和方法,建立科学、合理、多元的文化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有效实施高职文化素质教育需要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支持和参与。一方面,高职院校自身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管理体系。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学生弹性选修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制度、设立文化素质教育专门机构,开设文化素质教育分管机构等,从不同层次保障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推进。另一方面,国家应加强政策方面的支持,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力度,扭转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偏见,将高职教育做大做强做优,开创高职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谢丽.深化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34-36.

[2] 王文涛.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历史发展与基本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15(6):73-79.

[3] 梁春峰.高职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策略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2):21-24.

[4] 高彩霞.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篇8

第一,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首先需要明20确一个重要概念——文化。我们认为:“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体现。精神、思想、理论、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可称之为观念文化,除此还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政治文化、文学艺术、生态文化等。人们对于文化的研究,如果离开本民族的实体和民族生衍发展的历史,或者离开文化的核心,就难以抓住文化的重心所在,如果只是限于思想、理论、价值观的研究,而忽视文化结构的其他方面,就不能理解文化的全貌。”(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2版,第1页)由此可见,文化有丰富的内容,同时也有核心,即思想观念。在教学实践中,讲述丰富多彩的文化,不能离开思想、理论、价值观这个文化核心,同时还要注意说明文化的民族特色,并把文化放在历史的变迁过程中进行阐释,使学生了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对文化有客观的认识,进而作出恰当的评价。

第二,讲授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要在深入浅出上不断努力,尽量避免抽象的概念灌输。例如,在讲到“哲学”这个概念的时候,不能从现成的哲学教材或论著中摘录关于哲学的定义。而要结合自己的思考来谈对哲学的理解。哲学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它以问题为核心,以论证为内容,以理性为解释原则。它不仅仅是学校里的一门专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用清晰、简洁、易懂的现代汉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捍卫或者反驳某种观念的时候,我们已经在进行哲学活动了。哲学应该被看作一个动词或一种具体的活动,而不应被看作一个名词或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每个人在幼年时问父母“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等问题时,哲学思维就已经萌芽了。根据笔者的体会,这样讲解要比向学生列举概念好一些,如果同时再介绍几本简明的哲学概论书籍,以便学生阅读参考,效果会更好。

第三,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和读书体会,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化经典。每一种有历史积淀的文化,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经典。经典是文化的结晶和精髓,反映文化的本质和价值追求;经典具有无可替代的代表性,是民族智慧和思维方式最集中的表现;经典还经过了历史长期的检验,经久不衰。因此,文化素质教育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阅读文化经典。从笔者小范围的调查来看,大学本科生对中华文化经典的阅读和了解是很不够的。在30个来自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中,询问有多少人读过《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孙子兵法》、《金刚经》等经典。结果是通读过《论语》的有1人,通读过《老子》的有1人,通读过《孙子兵法》的有2人,其余几部经典只是读过一些片段或完全没读过。对西方文化经典了解的就更少,只有1人回答通读过柏拉图的《理想国》。由此可见,文化素质教育课应向学生介绍并引导他们阅读文化经典。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应向学生介绍《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中华文化经典。笔者向学生介绍《老子》书时,主要侧重于引导学生自学。开始时,根据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的记载介绍老子生平。然后,向学生说明阅读《老子》书,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老子》书的语言特点是“正言若反”(《老子》第78章),老子经常正话反说,提醒学生注意老子善于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二是《老子》书反映出的行为上的特点是勤勉、谨慎,《老子》书中有“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第41章),“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第64章)等说法。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常以为道家思想提倡无为,偏于消极,实际上并不是这么回事。明白上述两点后,再讲老子有无统一之道的含义和老子根据道的原理修身处世的观点,以及《老子》书对君主治国理政的影响等问题,就比较好理解了。因此,引导学生阅读文化经典,要循循善诱,步步为营,似不宜一上来就直奔主题,讲主要概念和理论体系,而忽略经典产生的文明史背景,那样做很有可能使学生听得一头雾水,知难而退,对经典敬而远之。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 文化素质 教育模式 顶层设计 实施

当前的中国,处于一个深化改革、加快开放进程的阶段。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部署、高等教育强国的新要求,面对工业化、市场化、大众化、全球化带来的种种新问题,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如何设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开启新思路?《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这为发展职业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更提出了本质要求。

一、重塑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理念:明确方向,知行合一

1.明确高职院校的使命,培养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的合格人才

大学的根本使命旨在文化的传承和丰富以及全人的培养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高职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高职教育不能等同于谋职教育、技术教育、岗前教育,更不能强调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以数量取胜的“订单式教育”。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曾说:“让无业者有业,让有业者乐业。”当前,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矛盾是现代的工业文化与落后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矛盾。党和政府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针对产业转型升级时期出现的文化冲突问题,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方针政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构建和谐的高职育人环境,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探索一条适应中国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双重转型的教育道路,确定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从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从产业技术向创新能力、从基本操作向复合实用的三大转型。高职院校转型和升级应构建与现代人才教育模式下的“人的发展”、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人的价值”、民生工程体系下“人的地位”相适应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要完成适应复合型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拓宽育人模式的视野,建立真正意义上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的教育模式。

2.认清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理想兼备的社会人

在这个知识、技能和技术快速更新的时代,专业技术人才在职业生涯中的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适应能力问题愈显突出,高职院校也要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身体素质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然而,当前某些院校过于强调对人才职业技能方面的培养,而忽视了文化素质教育,模糊了高职院校和高等教育的性质,对高职教育的功能、性质、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认识不清,在培养目标的全面性上降低了考核标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评价指标权重过低,导致培养目标的偏离。文化素质教育有助于健全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诚信敬业的责任意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文化素质教育应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学习、实践、就业、创造、创业的能力,使之成为一个科学精神与人文理想兼备的社会人。

3.遵循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提高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全面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还原教育本质,打破工具理性在高职院校的话语垄断,提高价值理性的地位,这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但由于高职教育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专业技术特性遮蔽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本质,校园文化的历史积淀不够深厚,无论校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还是行为文化等都难以形成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文化环境。爱因斯坦说过:“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高职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方面应该以职业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为凸显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色,应提高人才的职业素养,有助于学生就业创业,使学生具有可持续职业发展能力,让学生在通识性、基础性、广博性的基础上提高职业素质,这是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应有的内涵。

综上所述,从教育规格来说,系统、完整的高职教育体系应当既包括专业技能的培养,也包括文化素质的教育。高职教育应理清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路,形成文化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明确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是育人为先、知行合一。

二、重构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模式:全局视角,系统配置

1.基于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

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一开始就必须从人才培养方案的高度进行总体设计,抓好教育课程体系、学分认证体系、制度建设体系、目标评估体系的建设,以此为纲,纲举目张。

“顶层设计”是源于自然科学及工程设计领域的一种理念,它针对某一特定的对象,运用系统的理论,自上而下地提出总体战略构思及实施方式,着重强调其分析的准确性、结构的优化、资源的整合、目标的递进、执行有力、控制即时和反馈及时等。文化素质教育顶层设计就是指对文化素质教育的愿景、总体思路和培养目标等进行系统的分析、设计、执行、控制及反馈。在宏观层面,文化素质教育顶层设计主要包括愿景、思路与目标;在中观层面,主要包含分析、设计、执行、控制及反馈等方面。

文化素质教育的愿景是通过人文精神的感染,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从培养人的高度入手,将其纳入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规划之中。文化素质教育的总体思路是以能力培养为源头、以教育功能为依托、以教育形式为保障,推进其常态化。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树立高职学生职业自信、理想自信和人生自信。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包括长期、中期、近期三个阶段。文化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还必须有执行、控制及反馈等重要环节。

2.基于系统化的模块架构

基于对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顶层思考,其教育体系应该具有明晰的模块架构,主要应包括语言与文学、历史与文化、哲学与人生、艺术与审美、社会与职场五大类。在课程体系设计与构建上,以此为指导,其功能依次为明智气华、善美容秀,修身保真、汇通今古,启迪智慧、明晰航向,触及源泉、归之自然,不在能知、乃在能行。通过五大模块的内容及功能,培养学生十七项具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演讲与口语交际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博闻强识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文化理解力、信仰能力、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审美能力、艺术创造与想象能力、艺术感知与欣赏能力,社交能力、创新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身心素质发展能力等。各项能力的培养又依靠课程、讲座、社团、竞赛、培训、社会实践、文艺活动、科技创新、人文展览等来实现。

3.基于可操作性的体系构建

(1)学分认证体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文化素质教育开展得是否全面、有序与学分认证是否合理、有章可循有直接关系。文化素质教育学分应为必修学分,是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应同时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分和文化素质教育学分。文化素质教育学分主要涉及课程、讲座、社团、校园文化、科技创造活动等五个方面,累计修满规定的文化素质教育学分方可毕业。与此同时,应在推优评奖工作中将文化素质学分情况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学生毕业时的学业成绩单和文化素质教育成绩单同时装入学生档案。

(2)制度建设体系。对于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来说,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文化素质教育运行制度规范,整个文化素质教育实施就难以开展。首先,应制定《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制度建设实施方案》,从行政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教职工年度考核制度、课程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五方面明确制度建设范畴,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其次,明确建立文化素质学校(基地)的总体目标:完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校园文化活动考核体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和理论成果建设、和谐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育人环境。

(3)管理与评估体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大胆改革与实践。究竟做得如何,效果怎样,必须有管理机构和一套执行有效的检测考评办法。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与评估体系,对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和管理,应该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学校管理,成立文化素质教育委员会或办公室,制定考核办法,并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值得一提的是,评定过程要对核心评测指标进行收集和提炼,例如,组织领导、师资队伍建设、文化环境、服务与保障、多学科渗透、教学效果、特色创新等。简而言之,目标评估体系要求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工作规划翔实、执行措施到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文化素质学校教师人才库,每年拿出专项资金,支持课程建设、文化素质活动和校内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等,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教材建设、网站建设,促进学术交流与研究等。同时,对教育活动要进行过程控制和效果评估。

三、重筑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阵地:多管齐下,渗透融合

高职院校应全面论证并制订实施一套系统的文化素质教育实施方案,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地搭建文化素质教育多种支撑平台,并不断拓展、加大文化素质教育的辐射面和影响力,提升高职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职业素养。

1.育人为本,促进成才,创新文化素质课程形式

文化素质课程应覆盖全体学生,鼓励优秀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设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学习,课程内容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应加强对课程的监控和管理,采用学分制考核,学生修满规定的文化素质教育学分方可毕业。同时,要确保整个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课程门类模块化、选课指导化、教程规范化、任课资格化。课程设计与教学形式的安排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务处通过对各个专业的结构与特点的分析,开设与之对应的课程,规范专业选修课程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保证课程设置科学有效。同时,由相关部门,例如文化素质教育学校办公室会同教务处选拔一批业务水平高、教育理念新、教学方法活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开设五大类别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由教务处进行课程教学质量监控和定期检查。二是创新课程教学形式,授课形式不再仅是传统的守正,而是多管齐下,丰富教学形式,包括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互动课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阅读课程和以“翻转课堂”教学为主的体验课程。三是规范课程建设,推进优质资源课程开发。课程建设需严格按照提出申请、专家答辩、审批立项、资金资助、专家论证验收等流程执行,以提升课程实施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2.拓展视野,开坛布论,拓宽素质教育创新平台

作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有效补充,系统化的主题讲座是促进高职学生“精神成人”的良好场所。例如,有些高职院校举办品牌系列讲座,每周一讲,被生动形象地称为“领航工程”。由文化素质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安排,邀请校内外教授、学者、企业专家、业内翘楚和各领域精英讲学,使学生有机会与专家“零距离”接触。讲座相比传统授课层面广泛、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3.创设和谐的育人环境,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有序开展各类文、体、科、创活动,倡导主流文化,全面贯彻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要以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契机,精心打造“校园之星歌手大赛”“新人新作舞蹈大赛”“社团科技文化周”“高雅音乐进校园”等文艺活动,举办各类体育比赛、知识竞技比赛、专业技能大赛等,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载体,学校应加大对优秀社团建设力度,关注并支持优秀学生社团的发展。与此同时,进一步强化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校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充分利用区域内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与有关单位签订合同,加强学校与校外基地的联系,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外延。

4.营造具有浓郁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华中科技大学的涂又光老先生曾提出了“泡菜理论”,即泡菜坛里泡出来的白菜、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水。同样,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取决于学校的文化氛围。要紧紧围绕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努力营造具有浓郁专业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例如,“航空报国,追求卓越”是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办学传统的重要内涵,航空文化也一直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之一。学院牵头发起组建了“西南航空产教联盟”,旨在建立教育与行业对接协作机制,有效服务航空产业发展。学校每年邀请众多航空类企业的负责人来校举行就业宣讲会,把优秀的航空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来。同时,全力打造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增设校园文化景点、人文景观、文化设施和服务场馆,提升校园育人环境的功能和内涵。

5.加强工业文明养成教育,培育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校企融合、学工一体”是高职院校与工业文化对接的核心内容,加强工业文明养成教育,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工业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以工业文化作为校企合作的共同文化基础,双向互动,在实习、实训、顶岗、社会调查、勤工俭学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教学意义。在实践中让学生体验工业文化精神的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进而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三观教育。同时,通过建立稳定的课外社会实践基地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常态化,更深层次地丰富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提高社会实践的时效性。

当前,中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加快开放进程的阶段,面对创新型人才发展的迫切需求,社会的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人才的“可持续力”上。高职院校仅通过专业技术素质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文化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可持续力”保驾护航。通过对文化素质教育模式的顶层设计与实施,全心全意地为高职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学院突破单一、刻板的培养模式,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拓宽视野,发展潜能,助力成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2000.

[2]俞步松.关于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及其实践[J].职教论坛,2011(17).

篇10

关键词:文化素质 人文精神高职学生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在调查对象中,82%的学生来自于湖北,外省学生占18%。来自于城市的学生占28%,来自于城郊、农村(包括偏远农村)的学生占72%。汉族占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学生(包括苗族、侗族、土家族和回族)占8%。同时我们还了解到,被调查的学生中家庭经济状况也参差不齐,家境中等的占52%,富裕或较为富裕的只占11%,而较困难或是很困难的占了总人数的37%。

二、调查总体情况

1 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和态度方面。第一,学生对文化素质重要性的认识比较明确。大多数学生对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调查中,有90%以上的学生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是当务之急,非常重要”持“赞成”或“完全赞成”的态度。有超过70%的学生对“人文科学的作用比不上自然科学”观点“完全不赞成”或是“不赞成”。同时,有超过70%的同学对文化教育方面的话题和最新进展表示“关心”或是“非常关心”。第二,学生对文化素质的内涵认识不够清楚。调查中发现,学生虽然对文化素质教育比较重视,但对什么是文化素质、什么是文化素质教育,以及人文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内涵并不十分清楚。第三,学生有意识地参加文化素质教育的活动比较有限。学生虽然思想上比较重视文化素质的教育,但是平时生活里却普遍存在着和思想有较大差距的行动。同时,学生对文、史、哲、艺等方面书籍的阅读也比较有限。我们调查了学生的藏书量,藏书30册以下的占35%,藏书30-60册的占40%,藏书200册以上的只有1人。第四,学生文化素质的整体状况较差,现状堪忧。我们对学生文、史、哲、艺等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学生文化素质的整体状况较差,如文学修养欠缺、知识面狭窄,历史知识较为贫乏,对哲学思想的接触认识很有限,艺术的修养爱好比较肤浅等。调查中72%的学生不知道司汤达是谁,70%以上的学生没听过康德其人,只有20%的学生“非常了解”或是“有些了解”沈从文。在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术语的了解调查中,只有42%的学生对“国民生产总值”“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有48%的学生对“知识产权”“完全、不太了解”或是“说不准”。

2 关于思想观念及其人文精神现状方面。第一,大学生的主流是好的,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向上,勇于进取,有正确的政治态度和行为方式,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首先,在政治态度方面,当今大学生政治信念比较坚定,对一些社会问题能用客观的眼光看待、冷静的头脑思索,对我国的各项建设和长远发展充满信心。其次,在价值取向上,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主流价值取向予以认同,人生态度、价值判断积极进取,勇于竞争,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渴望为祖国奉献智慧,施展才华。再次,在道德品质行为方面,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对大学生的人生态度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第二,主流之余存在的问题。首先,一些大学生在政治上虽然积极要求进步,但参与政治活动热情不高;对政治理论学习不主动、不积极,部分大学生还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对一般性政治活动不热心;部分学生对我国的政局稳定持怀疑态度,认为资本主义优于社会主义等。其次,价值判断标准的两重性。大学生积极进取,敢于竞争,人生价值健康向上,但价值观念还是不成熟,部分同学还不能用正确的价值目标来指导实践。当他们人生的价值目标和现实利益发生矛盾时,一般倾向于现实利益的考虑,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上的实惠性和功利性倾向比较明显。再次,理想崇高的同时也具有现实性。部分学生不能把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相统一,只注重个人的成长,没能树立共同理想,缺少远大目标的激励力量,思想趋于实际、实用和实惠。最后,人生观、恋爱观、道德观中出现的新问题。大学生群体的道德水准在社会范围内处于较高层面,但就部分大学生本身来说,其道德状况也是不容乐观的。面对社会变革,有些大学生感到困惑和迷茫,以致是非、善恶难分,道德观念模糊。

三、对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

1 以学生为本,大力增强文化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要改变过去只注重用社会意识约束人、规范人的传统理念,而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人、关心人,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自觉适应社会。既要重视大学生的内在需要,根据学生群体的需要组织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因势利导,使其自觉地接受思想教育,在受教育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又要考虑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给大学生创造自主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使大学生形成独立高尚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同时引导大学生开展积极的自我教育,触及大学生更深层的思想层面,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性。

2 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我们应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构建更加坚实宽厚的教育平台,从而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的预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解决好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一是要建设好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手段、考核评价测量方法等要素,使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化、规范化、科学化;二是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导人专业教学计划,使之成为实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的整体组装和文理渗透融合。

3 改进“两课”教育,发挥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层面存在的种种困惑与偏差,归结起来最根本的就是由于他们对“特色理论”不了解,对市场经济体制缺乏足够的认识,对改革及改革出现的问题不能正确看待,以及对社会变化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造成的。因此,我们要加强学生的思想理论和素质教育,要把理论教育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价值观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教会他们运用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正确认识与看待社会现实问题,提高自己的甄别力,并牢牢把握住自己思想道德选择的方向。同时,要加强素质教育队伍建设,强化教师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功能,用制度规范教师的育人行为,形成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高校不仅要有科研大师、教学大师,也要有育人大师;通过各种渠道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的“两课”教师队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要精、要管用”的指导原则;改革教育内容与改进教学方法,使“两课”教学既具有理论上的坚定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现实性,切实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