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1: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

篇1

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仰望历史的星空,那举世闻名的传统文明还在星光闪烁,熠熠生辉。认识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化,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是当前语文教育的总目标之一。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现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浅谈如下。

一、注重读写,感悟积淀

读和写是我国语文传统教学的精华,也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读,是人们有效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基本手段之一。它是以了本文由收集整理解文字意义为中心的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这种活动,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是一个不断接收信息、处理信息、贮存信息、提取信息的过程。阅读能力对于一个人的发展,特别是对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塑造作用。写,是把人们思维活动的内部语言转化为表情达意的外部语言的一种活动,是人们运用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写作,能更准确、严密、快速地反映身边的客观世界,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注重读写,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还更有效地引发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形成文化积淀。

1让感悟贯穿学习的始终。语文学习中的感悟,像是一条线,贯穿在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之中。感悟是读者把所感知的材料联系起来,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想象与联想、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判断与推理等的一种思维活动。感悟是了解事物本质含义的能力,是提升阅读能力的核心,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引领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环节来体会文本资料带来的心灵感应。

2在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诵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财富,也是学生走进文本、对话文本、融入文本的重要途径。在诵读中引领感悟,能使读更加有目标、有层次、有质量。如《矛与盾》这篇文言文寓言故事,在指导诵读时,可用在文中标间隔号的方法强调语句的停顿,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体会文言文简约精练的美,感受文章诵读时的节奏美,品味传统文化的古典韵味。

二、多元学习,形成内化

培养学生语文方面的综合素养,注重“基础训练”的教学长期以来是以读读、写写、练练为主,枯燥乏味,缺乏情趣。长此以往,不仅会削弱学生学习的情趣,还对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也很不利。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积淀传统

文化,单靠几本教材,依靠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扩大阅读范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运用,形成内化,是必不可少的补充。

1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较好地利用教材资源。如利用“语文园地”精心设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成语故事”旨在让学生了解成语典故的奇情妙趣;“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旨在让学生体验祖国语言文字的奇情妙趣;“趣味语文”则从阐释、概括各种常见专用“语文”的角度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奇情妙趣。

篇2

所认为的艺术是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在人类头脑中所形成的主观反映。所以音乐作为艺术形式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人们对现实生活反映的结果。我们要学会对优秀的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欣赏和感悟,从中获取艺术所表达的意义和哲理,吸收精华。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在音乐的教育中重视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教导学生增强对音乐欣赏与人文素养的理解,丰富个人文化素质和音乐素质,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一、音乐的本质

(1)声音是音乐表达的媒介,是人们把现实存在的原始的声音进行改造和加工形成的人道声音,这就是音乐艺术和其他艺术类别的根本不同之处,所以一些人把它称之声音艺术。

(2)音乐是客观存在的,是随着时间开始运行的,不可倒流和逆转,所以又有人称之为时间艺术。

(3)从人对艺术形式的感知和表现特点来看,音乐是靠人们的听觉器官感受体会的。声音是一种无形的客观存在,所以有人称它为听觉艺术。

(4)从音乐的特性和价值中可以看到,音乐的内容就是情感,音乐是表达感情的载体,音乐所要表达的就是人的情感状态。所以它还被称为表情艺术,音乐代表感情。

(5)我们可以把音乐艺术形式和其他文学艺术形式相比较,可以看到音乐和其他文学形式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表现为非描写性和直观性。任何艺术形式都是在相互比较中被人熟悉感知到,音乐的本质是从其他的艺术形式中相比较得出的,从而被人们逐步认识的,因此把握和理解各种艺术形式的关系更有利于我们理解音乐的本质。

二、关于音乐欣赏

音乐是有着巨大感染力的,这种巨大的感染力对各年龄阶层的人有不一样的影响。在音乐教育中,每个人都有着不尽相同的思想感悟。在我们只注意韵律和节奏的欣赏阶段中,感官感受是我们追求和接受的;当然,如果我们是被动地进行音乐的欣赏,那我们就不可能真正领会得到音乐所表达的思想真谛。例如学生在欣赏《献给爱丽丝》这首经典钢琴曲时,在欣赏它的感性初级阶段,可以感受到它非常动听,其实这只是只停留在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吸引我们的只是它优美的旋律和圆舞曲的节奏,所以在音乐欣赏的教育中,我们可以讲述它的创作背景。其实在这个阶段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这个钢琴曲为什么这么有吸引力;不了解这首钢琴曲和其他钢琴曲在实质上有什么不同;不了解它的演奏技巧。我们仅仅被旋律所感动。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音乐欣赏的课程,来教育人们更好地理解音乐。

首先,当我们欣赏音乐的时候,我们必须有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做一名积极的欣赏者,而不是简单的听觉感受和随意聆听,这样我们才可能从更深层次去欣赏。在音乐课程中我们可以教导学生猜想创作的初衷和背景,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造诣,了解音乐的流派和曲式主题等。这样,学生就会在音乐欣赏方面比别人更深一层,感悟也更加深刻。

其次,在音乐欣赏的感性阶段,我们还可以通过很多作曲家对标题的标注或后人对原曲的感悟来增强我们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例如贝多芬的钢琴曲《献给爱丽丝》,我们在欣赏的过程中结合对标题文字的联想,就能更深的理解这曲著名的曲子;在欣赏<<乘风破浪圆舞曲>>时,我们从标题中就可以体会到曲子中所描绘的浪花,海鸥和在大海上航行的愉悦心情;在欣赏<<中国花鼓>>时,我们从音乐名称就可以看出音乐所表达的是中国风的热情而又快乐的曲调。在音乐的世界中有很多的标题性音乐,只要我们可以在音乐欣赏的教育过程中更深地教给学生欣赏技巧,就会提高音乐欣赏水平,提高文化素质和艺术造诣。

三、有关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一种精神,是人类对于自身生存的一种人文关注和关怀,是人在社会中的一种为人处世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其中还包括对待科学的态度,对艺术的欣赏,对道德的评判标准。人文素养要求人们追求一种美好的社会环境,提倡人的感情的真实状态和自由想象,以及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人文素养的显著标志是自由想象和思想解放,它以人的思想,行为,人生价值为主体来对社会现实进行主观创造。人文素养是衡量个人健康发展的标准之一,是人类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社会文明发展的结果。所以在音乐欣赏的课程中,我们也要重视人文素养的教育。

四、人文素养与音乐的关系

音乐作为众多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形成和发展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审美方式,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在人们体会它丰富的文化内涵的同时,养成优秀的思想品德。优秀的音乐艺术对人的人文素养起着积极地促进和发展作用。所以在音乐欣赏的课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音乐欣赏可以提高培养人们的高尚情操,素造独立健康的人格,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所以,目前世界上很多地区和人民对音乐的欣赏都很重视。在我的两千多年以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是一名音乐欣赏的倡导和爱好者,他提出“移风易俗,莫过于乐”。柏拉图也曾经提出,在音乐中“我们一向对于身体用体育,对于心灵用音乐。”只要我们经常用音乐教育学生,将人文素养灌输到课程中,就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在无形之中收到熏陶和影响,提高他们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所以在音乐欣赏的过程和课程中,我们要教育学生在音乐中形成高尚的人文素养。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中学生;人文素养

历史是一门具有丰富人文教育资源的学科。本文拟就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般说来,人文素养主要是指通过对语言文学、历史、哲学、音乐、美术等社会学科进行学习,结合内心反省、感悟而形成的关于道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稳定的心理意愿和倾向。这种素养体现了对人的价值和精神的价值的肯定和支持,反映了人类对自我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怀。作为对人类过往实践的具体记忆的历史,不但充分记录了历史上人类因理性价值而创造出的卓越成就,也展现了历史上人类因非理性价值作用而带来的惨重教训。通过学习这些历史过往,不管是理性的价值及其产生的卓越成就,还是非理性价值及其导致的惨重教训,均有助于唤醒和呵护人的心灵,建构人的精神家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学习者懂得基于人的角度去关怀他人、群体与社会,从而形成尊重他人、公平对待社会的良好人文素养。由此可见,初中历史学科对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长期以来,历史学科的人文素养教育的优势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掘。根据多年的历史教学经历和相关的访谈活动,笔者发现,部分学生认为历史是所有科目中最没有意思、最枯燥的科目。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学科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但是,在升学压力下,历史教学放弃了原本应该丰富多彩、富有趣味的内容,代之以呆板的说教、枯燥的记忆,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学生的历史思维方式逐渐僵化,个性被严重压抑,就渐渐失去了探求历史知识的欲望。有鉴于此,历史学科教学必须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程改革的洪流中去,努力恢复历史教学的真正面目。

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深刻领会《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如何有效培养中学生人文素养。在历史课改精神的鼓舞和推动下,不少历史教师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对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做了有益的探索,初步明确了历史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主要方向。

首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学历史教材中,关于爱国主义的内容和题材比比皆是,如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意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担当精神,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生动深刻的富有时代气息的题材,让学生知国耻,明国情。

其次,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探究精神。学习历史,不但要识记相应的知识点,而且还要发扬求真务实的探究精神,从史实中感悟和反思相应的道理,进而从中吸取智慧。例如,在学习近代文化知识章节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讲授哥白尼、牛顿和达尔文等近代杰出科学家为人类做出贡献的那些死知识,而不能引导学生了解他们的成长背景、个人努力的实践情况和成功的人生经验,就很难让这些科学家的形象具有立体感。

再次,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一个人能不能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有没有作为一个审美者应该具有的人文素养和感悟。在历史教材中,美的素材很多,教师在教授历史知识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识记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感受这些美好事物,并将其内化于身,升华成情感态度。比如,在学到关于中国汉字文化的章节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视频材料或实物教具等来展示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感知美。

最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如果不是从事相应的专业工作,在学校教育中学到的具体知识学生大多都会忘记,但是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养成的生活观念、态度,乃至养成的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会一辈子受用。因此,历史教学不仅是历史知识的传授,更是基于知识之上的健全人格的培养。这方面的素材在历史教材中大量存在,关键就在于教师怎么去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语文素养 知识 能力 习惯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笔者参加了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许多同仁对五年制高职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语文素养不甚明晰,时常问及,下面就将自己对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问题的思考谈一点粗浅的认识:所谓语文素养,就是指语文素质和修养,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素养涵盖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丰富内涵。语文素养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思维品质、文化知识、人格修养等多种要素的复合体,还是这些综合要素的动态生成过程。我们谈语文素养应该紧紧扣住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来谈,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来思考,从学生身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角度来定位。如果我们把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学习实践活动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素质称作“语文素质”,那么“语文素养”就是指学生通过学习、训练、实践所获得的语文素质和品格修养及其动态的发展状态。语文素养是以过程与方法为经纬、以语文知识为外壳、以语文能力为核心、以精神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动力的综合素养。过程与方法贯穿于语文素养形成的全过程,反映了语文素养的动态生成过程,过程为经、方法为纬,纵横交织,所以说它们是经纬;语文知识是形成语文素养的基础,因此它处于语文素养的外层,是语文素养的外壳;学习语文的最为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且在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意志品质、审美能力、价值观念,人生境界都得到了提升,因此它处在语文素养的内层,是语文素养的核心;精神品质这些情意因素是语文学习的原动力:语文学习动机是语文学习的开端,正确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学习过程的保证,兴趣爱好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学习过程的情感支撑,因此情意因素越强,学习语文的劲头就越大。所以语文素养的培养生成过程就是语文课程本质属性的内化和三维目标的具体演绎生成的过程。语文教育就是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宗旨。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程,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的基础;对学生培养自身审美情趣,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里突出了外在应用能力与内在素质修养的结合,突出了综合职业能力、创业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强调了教育的整体。

“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要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语文能力的培养,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未来发展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读、写、听、说训练。要加强人文教育,注重发挥其德育、智育和美育的综合功能,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积极人生态度的形成,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因此笔者认为语文素养应该包括知识和能力的素养,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素养,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的素养,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素养和必备的科学文化素养等这样几个方面,它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文道并重”、“知行统一”、“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育人功能。坚实的语文素养基础是学生成人、成才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下面分条进行阐述:

1 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结构

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工程,博学才能多才,要拓宽知识视野,发展个性特长。这个知识结构体系包括字词知识,语法修辞知识,实用文体表达方法知识,课文背景知识,作家作品知识,语体知识,科普常识,文化常识,专业文化知识,字词句篇的积累等等。在所有这些知识体系中,课标强调的不仅仅是识记、了解,课标使用较多的词语是理解、辨析、应用,强调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从而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2 形成应用语文的综合能力

在语文素养的内涵体系中,语文能力素养是核心素养,语文能力就是以已有的知识基础、智力、天赋为基础的语言操作能力,按传统的说法语文能力主要是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笔者认为语文能力除言语能力和读写能力外,还应该包括思维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这充分体现了语文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对字词的品味和感悟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章熊先生把它分为“认知能力”“筛选能力”“阐释能力”“组合、调整能力”“扩展能力”),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的能力(搜集、加工、整理,鉴别、评价、整合,批判、创造等),在专业学习和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这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

3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学生要养成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自觉行为。高职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建立民主、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增强内驱力,使学生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养成学语用文的习惯。“逐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形成勤观察、多体验、爱思考、善积累的习惯;形成认真听、准确说、常写多改的习惯”。“优秀是一种习惯”,要使学生养成广泛阅读、勤于记诵、乐于感悟体验的习惯,养成勤摘抄、勤批注、勤写读后感的习惯――养成读书必动笔的习惯。(2)要重视积累。古今中外的文人大师无不是满腹经纶之士,现在的语文教学过于追求形式的翻新,课堂的热热闹闹,强调互动、感悟、理解固然是正确的,但是绝不能搞虚假“繁荣”。现在的高职生传统文化的积淀太少,热衷于上网聊天的多,读武侠言情小说的多,能真正读完四大古典名著的学生并不多,所以有识之士呼吁:语文教学要返真归朴。建议大家都读读《那一代人的读书功夫》这篇文章,或许会深受启发。钱穆能背诵《史记》,茅盾能背诵《红楼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积淀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最为重要的途径,加强积淀,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一些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的底子。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决定楼的高度;语文积淀的厚实程度影响着学生未来发展的高度。

4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教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中自觉地进行运用。要使学生掌握加圈点、作批注、作摘录、制卡片、列提纲、编文摘、绘图表、写心得的方法,掌握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的方法,掌握筛选、提要、概括、归纳等阅读方法。掌握理解文题、句子、段落的方法,掌握鉴赏文章词语句子和评价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的方法以及各种写作方法。在阅读鉴赏中学会质疑、辨析、探究和批判的方法。

5 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因素,优秀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成人成才的基础,是自我积极进取的核心力量源泉,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最重要的资本,也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竞争力。

(1)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我们首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树立起责任意识、成才意识、诚信意识、团队意识。

(2)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体验。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努力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幸福感和积极健康快乐的心态。自尊、自重、自爱,以热情助人为乐,以勤奋成才为乐,以团结进取为乐;以诚实守信为荣,以学有所成、学有所长为荣,以勇于担负起自己应付的责任为荣,让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体验形成不断前进、不断进取的内驱力,进而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具有正确的道德行为。在市场经济大潮时期,多元文化交流和多种意识形态的冲撞,各种各样的现实利益和诱惑,使得学生的道德行为很容易出现偏差。我们要帮助高职学生养成正确的道德行为规范,在家庭、学校和社会道德教育以及正确舆论与风尚的影响熏陶下,使道德规范真正被高职学生吸收、内化, 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纠正不良道德行为习惯成为高职学生自觉的行动,并形成坚强的道德意志,使良好道德行为常规化和自觉化,使高职学生真正成为良好道德行为的自律者和自动者。自觉遵纪守法,自觉遵守校规校纪,体贴家长、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做到文明、勤奋、诚实、守信。

6 养成积极健康、高雅纯洁的审美情趣

五年制高职的学生,要能够欣赏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人性美。五年制高职的学生,处于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在审美情感体验方面,他们还处在一个情感直觉倾向时期,对于真善美、假恶丑的判断,往往还不完全是理性的思辨,而是情感直觉多于理性判断。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审美理想,提高审美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具体、形象、可感的审美活动使学生进入审美状态和审美情境之中,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求真、向善、崇美。通过阅读、感悟、比较、联想、评价,使学生能够欣赏自然美,自觉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珍爱风景名胜,热爱祖国壮丽山河,能够自觉美化自身的生存环境和学习环境。能够感受艺术作品中美的情感、美的意境,欣赏美的形象,并能挖掘形象的美学意义。能够鉴赏社会美,能够认识那些典型人物和新人新事新风尚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意义,领会其所代表的真善美和正义、光明和进步的本质;能够识别假恶丑,自觉抵制以低级、庸俗、畸形、怪异为新潮、时髦的情趣,培养积极健康、高雅纯洁的审美情趣。能够欣赏人性美,不仅能够欣赏包括外貌、形体、仪表、行为美在内的外在美,而且能够欣赏心灵美、品德美等内在美;能够不断丰富美好的情感体验,形成―定的审美理想,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追求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做到内外兼修,外修仪表、内修品德,外树形象、内塑心灵,做到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进而自觉地去开阔审美视野,不断地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塑造美好的人生。

7 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1)确立明确的人生目标。中考的冲刺过后,由单纯的升学考试到进入五年制高职院校学习,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外部压力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要很快实现从初中生向高职生角色的转变,不然难免迷惘彷徨,甚至消极颓废。确立一个目标至关重要。人生目标是人生前进的方向,有航向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没有方向的人生,就如在激流漩涡中打漩的船只,失去了方向,很容易出现偏差和意外。高职学习阶段要拿几等奖学金、考什么职业资格证书、参加什么社团、发展什么特长、是否参加自学考试、是否准备专升本或者专转本等等,都要有一个筹划,要“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这样才不至于虚度光阴、感到空虚和无聊。除了要有这些阶段的目标外,还要有长远的发展目标,要有职业理想和科学的人生规划、人生定位,为未来的发展奠定思想意识的基础。有高远的目标才能有开阔的视野,鹰击长空,心游万仞,“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没有目标理想的人生是可悲的人生,每位学生都应当有为个人建一份功业,为国家做一份贡献的目标。

(2)培养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有了目标还要有实现目标的恒心、毅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要求真务实,少说空话多干实事,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日有所长,月有所进,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辉煌的人生长卷,是用具体行动的画笔绘出来的。要不怕困难和挫折,斗志昂扬,乐观自信,执着追求。要敢于面对竞争和社会就业的巨大压力,在竞争中锻炼成长,增强自身实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8 培养高尚的人生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肩负着继往开来、建设祖国的重任。高职生是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技能型生力军,高职生如何生活、如何发展,关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当代高职生要树立起科学、高尚的人生价值观,在奉献集体、奉献社会的实践中逐步实现个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使人生实践有意义,人生奋斗有价值,肩负起应负的责任,做出应有的贡献,逐步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在个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赢得社会的承认。消除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以奋斗为乐、以成才为乐、以创造为乐、以奉献为乐,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

9 具备必需的科学文化素养

“文化是对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统称。”范围十分广泛,“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笔者在这里只谈高职生必备的专业文化素养。作为高职生应当热爱所学专业,了解专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能够自觉地熟悉职业道德规范,阅读与专业相关的科技作品,感受专业领域内的人文情怀,提高专业素养,掌握专业科学文化知识,具备必备的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科技发展的进程以及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影响,了解企业文化……”(《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能根据专业、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掌握写作日常应用文、一般的职业岗位专业文书和一般的科技文的方法。树立职业理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爱岗敬业,具有团队意识,能够团结协作。

注释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行).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

参考文献

[1] 巢宗祺.谈谈“语文素养”在苏教版小语教材实验总结研讨会上的发言.

[2] 李睿.解读“语文素养”.中国教育报,2005-8-1(4).

篇5

[关键词]统编教材;传统文化;渗透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语文课程承载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一、挖掘文本元素,渗透传统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极力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引领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品味、感悟,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的拓展,以使传统文化在教学中得到有效渗透。如在执教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一课的时候,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先引领学生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再让学生仿照着文本中的样式,用上“先……再……然后……最后”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在这样的语言训练中,学生就能初步感受到语言表达要完整而有条理。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曹冲这个人物的聪慧就会有深刻的理解与感悟。最后,教师进行适当拓展:这篇课文是根据《三国志魏书邓哀王冲传》改写的,读起来特别有趣味,大家不妨课后去读一读。对于这个拓展文本的阅读,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内化过程,能在学生心中扎下表达有序完整的根。再如,在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一课的教学中,在教学之前,教师让学生搜集有关屈原的资料;在课堂中,在学生交流了自己家乡过端午节的习俗后,教师再通过多媒体把我国各地过端午节的习俗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白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的。这样教学,学生的感受更深刻,他们的文化素养也得到了提升。统编材中蕴含着传统文化元素的课文还有许多,需要教师独具慧眼,并抓住有利时机展开教学,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与熏陶,提升个人文化素养。

二、借助课文插图,渗透传统文化

统编语文教材中选编了许多美感十足、极具民俗特色的插图,这些插图与文本内容相得益彰,是激发学生兴趣,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如在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单元导语中有这样的阅读提示:“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在这个文字旁边配备了一幅中国结的插图,孩子们环绕在红红的中国结四周。这就给读者以恰当的暗示:这单元的内容都与传统文化有关。因此,教学时,教师就要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感受编者那独特的匠心。再如,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羿射九日》中配备了一幅插图,这幅插图中后羿身着皮毛,赤着足,身后有九个太阳在炙烤着大地,后羿正侧着身在拉弓……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认真观察插图,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去感受后羿这个人物形象的勇敢,从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统编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对于教材中的插图,教师要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以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6

在教育阶段,语文是提高学生个人价值品质及精神境界的重要媒介。而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精神品质的提升,形成良好的个人价值观。从教材本身而言,语文课本由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组成,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以及教育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难以发挥语文课本应有的作用,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兴趣不高。对教师而言,教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改进,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 文学素养 提升

初中是学生形成个人价值体系的重要时期,而良好的语文教育有助于学生精神品质的形成。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对文章本身内容和思想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自身的提升,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导致语文教学难以达到其最终目的。对教师而言,应该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在课堂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以达到锤炼学生精神品质的目的。

一、为什么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以往教学中,多数教师难以在课堂中传达教材中浓厚的文学意蕴,彰显教材真正价值。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将文学作品中的内容和思想传授给同学,达到应付考试,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然而,这种教法不利于提升学生个人精神境界,语文教学仅仅发挥其应试课程的作用。但语文所肩负的使命不止于此。它蕴含着古今中外文化的精髓,教师应通过课堂让同学感受到其深层次的意蕴,形成个人良好品质。以中华文明为例,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断绝的文明,每个炎黄子孙都有传承文化的责任。作为学生,如果仅仅能够背诵《唐诗三百首》,能够机械地背出其思想内容来应付考试,这并不是对文化的传承。语文课堂中应营造出一种浓厚的文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其文学意蕴,经过长时间的熏陶,形成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

二、怎样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应试教学中,教师为了应对考试,亦或是迫于教学任务的压力,只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束缚,对课程缺乏好奇之心,有的甚至产生了反感,这样不利于学生形成文学素养。因此,教师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的学生正是青春年少充满活力的时候,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师要和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性,让学生可以随心所欲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和文学中的灵魂有一个直接的碰撞,这样能够不断的提高学生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感悟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完善他们的思维方式。当学生们在学习《论语二章》一文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在对它进行简单的讲解之后,让学生总结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提高教师的文学修养

在做好学生工作的同时,教师也应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众所周知,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应该在做好平时教学工作的同时,要多读书,增大自己文学的储备量,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在这种方式下促进学生对文学的感悟和进步。教师的这种做法,可以为学生做表率,通过教师带动学生整体文学素养的进步。

(三)让学生涉猎更广泛

初中课堂,课本是主要教具。然而,由于课本内容的限制,多数文章并不完整。不完整的文章对学生的理解设置了较大的阻碍,不利于对学生文学素养的锻炼。因此,要想做好课堂语文教学,有必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教师可以每周抽几节课组织学生去阅览室或者图书馆上阅读课,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电影电视剧或者话剧等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图像比文字更加直观,表达的内容更多,对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很有好处。如《雷雨》这一课,教材中仅是截取了一小段,如果学生没有充分的了解故事背景,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恐怕很难理解其蕴含的意思。通过直观的视觉刺激,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有一定积极的意义。

(四)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

教师应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积极性,并且拥有自主性,能够用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教师应扮演主导者的角色。首先,教师要在课前要做好教学计划,仔细选择和准备相应的资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教师要有一定的课堂掌控能力,在学生们的情绪偏离原来的轨道的时候,及时矫正学生的思想。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能够给予解答。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营造的是一个积极有活力的课堂环境,但在这个环境下,学生应遵从一定的课堂秩序。初中生尚不成熟,难以控制个人情绪。学生一旦情绪失控,容易扰乱课堂秩序。如此破坏了教学计划,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负面影响。教师要有一定的威严,能够掌控课堂整体情绪的走向。同时,教师也要能够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在这种沟通关系下,学生和教师可以进行更多思想上的交流,对学生文学素养有一定积极的作用。良好的沟通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例如在课间教师可以选择在教室休息,利用这个时间和学生多交流,促进师生沟通关系的建立。

【结 语】

对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应以改进教学模式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个人精神品质为目的。在语文教学改进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在教师和学生自主交流中,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同时,在对教材本身有足够理解的前提下,教师要积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除此之外,语文教学活动应在良好的课堂秩序下进行,作为课堂秩序的维护者,教师要能够保护学生的情绪,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课程改革 职业素养养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27-02

引言

在高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非常必要。如何进行精确的课程定位与设计、筛选精彩的课程教学内容、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增强教学效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本文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开掘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达到“察古以鉴今,彰往而知来”的宗旨。

1.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现状调查分析

有最新数据表明,高职毕业生工作首年离职率达47%。通过对企业反馈信息和高职院校在校生的调查表明,学生职业素养仍不如人意。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基本素养。

本文旨在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改革与实践来推动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养成。

2.课程教学设计对职业基本素养的关注

2.2.1课程的定位和性质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法律文秘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一个知识领域,对拓展学生人文视野,积累知识和文化底蕴,养成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2.2.2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

为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学会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拓宽文化视野,形成文化意识,在课程的设计上遵循由浅入深,分为认识、体验与思考三个阶段,将理论引导与任务驱动相结合,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提升素养。

3.课程教学内容对职业基本素养的引导

3.1课时及选用教材

本课程共计34个课时,每节课45分钟,分13周进行授课,其中单周2课时,双周4课时,考查2课时,观看《中华文明五千年》相关历史视频2课时。教材选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3.2课程内容整体说明

课程内容分为三个模块。知识模块的主要任务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演进以及各个历史时期文化的特点,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总体认识;体验模块的任务是通过两个具体项目任务近距离接触文化,进行文化体验,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形成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豪感;思考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中国古代经典文化典籍,从思想层面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和思考能力,进而将其内化为学生个人素质和职业素养的一部分。

3.3课程具体项目(任务)要求

结合教材及市场、学生需求,依据历史分期及参观体验过程安排教学内容,具体见下表:

4.课程教学方法对职业基本素养的培养

每一个教学项目(任务)都有真实的教学情境,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的教学道具,制作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PPT,同时借助音频、视频播放来辅助教学,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参观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营造浓厚的人文情怀。

4.1师生互动式课堂

以90分钟的课堂教学为例,每次课教师都会将课堂分为四个环节,为学生创造识记三字经、成语故事解读、学习传统文化、提升职业素养的课堂氛围。

4.1.1识记三字经。利用课堂5分钟时间由教师讲解三字经。通常铃声响过学生还不能立即进入课堂状态,所以教师应边讲解边让学生记录在笔记本上,以便加深印象强化记忆有助学生转换脑筋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在解释“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时,字面意思还是很好理解的,教师引申为学生讲解“和氏璧”的小故事,告诉学生璞玉要经过雕琢、打造,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做人也是一样,只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通过精选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提升职业基本素养。

4.1.2成语故事解读。利用课堂5分钟时间由学生完成。每次课教师都会指定两名学生进行课前准备,要求学生脱稿口述成语故事,说清讲明史实缘由,不仅是事实的讲述,更要结合个人理解进行分析。孟母三迁的故事学生早已了解,但是细节性的知识大家并非熟知,通过课堂成语故事解读,学生才清楚地知道孟母带孟子从坟场搬到紧邻屠夫的镇子,继而又搬到学校附近,为孟子创造了积极求学的良好环境才铸就了孟子的卓越成就。同时学生又感慨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经典诗句,这一教学环节有助于学生增添文化素养,提高个人认识水平。

4.1.3学习传统文化。是教师在课堂上利用75分钟进行讲授,在多媒体教师中辅以生动精彩、逻辑清晰、内容简洁的PPT,让学生将视-听感受融为一体。在第一次课讲到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地位和作用这一内容时,师生共同观看奥运会的视频、图片、宣传语、文字等相关内容,引发大家思考,鼓励学生发言,让学生在观看蕴含悠久历史、辉煌成就的奥运会开幕式素材的同时,感悟祖先劳动生息的广袤土地,在有文字可考的4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祖先以非凡的创造力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4.1.4提升职业素养。是学生在下课前5分钟独立完成。教师随即点名提问,问题涉及到本次课课堂讲授的所有内容,学生结合课堂知识阐述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并引申至改善提高个人职业素养上。在讲完秦汉时期文化这一内容后,教师点名让学生结合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赞叹如此浩大的陵园工程时间近40年之久,征发近80万人修建,其中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对设计者李斯的智慧和修陵人的敬业表示极大的钦佩。当时虽然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和精密的仪器,但是依然能创造出号称“世界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留给今人众多的遐想与崇敬。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2学生体验式课堂

体验式课堂是转换师生角色,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体验场,启迪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体验学习成果的过程。本课程在体验模块上共安排4个学时,主要是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进行PPT汇报。

在本课程的第一次课上,教师就简要介绍了首都博物馆的情况并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游览,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制作PPT汇报参观感悟。首都博物馆是北京悠久历史的浓缩,其中展现当代文化、艺术和建设成就及城市未来发展,馆藏中有丰富的珍贵文物,学生身处其中既可以学习历史及科学知识,又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无疑是课堂学习内容的有效拓展。

为保证体验式教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会向学生发放任务单,告诉学生体验式式教学的具体任务和目的,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探访文化古迹,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体验,制定参观计划,收集相关资料,小组协作进行参观,制作PPT,汇报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欣赏馆藏陈列品,这些具有历史、科学、艺术等价值的文物标本,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传承,学生切身的感受会引领他们进入忘我的传统文化的多彩世界中,之后再让学生走上讲台打造魅力课堂,让学生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有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小结:

本课程教学将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与传统文化的实际体验相结合,采用项目教学法,以任务驱动为途径,运用多种方式进行使学生近距离接触文化、感悟传统、理解文化,并推动学生综合运用多方面的能力完成项目任务,对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蔡映辉,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11月

篇8

设置情境,唤起情感

针对学生作文真情流露不足,我曾设计了一堂感悟真情的情境随笔课。在轻音乐的缓缓流淌中,我让学生思考并慎重地在纸上写下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五个人,再一一划去,划去后就意味着这个人永远从世界上消失,直到剩下最后一个。这堂课我在初一每个班都上过,在划去名字的过程中,许多孩子泣不成声。正如一位学生所描写:“真不知如何下笔,这五个人都是我最爱的人,都是对我最重要的人。我不愿将任何一个人划去,多少次在梦里梦到亲人离去,耳边响起令人窒息的抽泣声,天上的黑云沉得仿佛要塌下,压垮我的整个世界。每在纸上划下一笔,都是在我的心上割上一刀。”

这堂课诞生了不少催人泪下的文章,更给孩子们上了一节生命课,使他们感悟到了也许从未注意到的亲情,并懂得了珍惜身边点滴的幸福。

以情动情,渲染情感

教师只有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学生。我在设计《感悟真情》一课时,想到了自己去世三年的奶奶,流着泪写了《怀念奶奶》这篇文章。课上,我把自己的文章读给了学生,一位学生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当老师读着自己的作文,悲伤的气氛把我们全渲染了,瞬间全班同学都在啜泣。也许他们想起自己曾经的过错,为自己的行为而伤悲……老师的文章勾起了他们的回忆。”

有位老师在讲授《散步》时,这样导入:“你们知道我现在最快乐的事儿是什么吗?那就是每周五的晚上8点准时往家里打电话,因为在那个时候一定会有两个老人守候在电话机旁,等待着他们儿子的电话,而我要做的永远都是将同样的话说给一个老人,再说给另一个老人。父母老了,和我在一起得时间越来越少了,所以工作以后我总是在提醒自己:尽量多找时间陪伴父母。就像莫怀戚先生一样陪父母散散步,和父母聊聊天。”恰如其分的引入,打动了学生和听课老师。

升华体验,情感共鸣

语文课应能给予学生情感教育和熏陶,并充分给予学生实践的平台,学以致用。在学完泰戈尔抒写母爱的散文诗《金色花》后,我设计了“亲近泰戈尔,感恩慈母爱”的环节。那天正好是感恩节,我告诉孩子们:“其实泰戈尔是极不幸的,当他还只是十三岁的懵懂少年时,母亲便病逝,中年时妻子和一对儿女又相继离世。然而,这些打击并未使他消沉厌世,而是用感恩的心,感恩爱的馈赠,将爱的光辉洒遍世界。”最后,我让学生给自己的母亲写一首小诗,作为感恩节的献礼,表达感恩之情。

《感悟真情》这堂课,让孩子们流下了悲伤、心痛的泪水,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亲情的可贵和生命的美好。这种情感共鸣使他们知道原来自己有那么多珍爱的人在身边。语文要唤醒的不就是这样一些美好的情感吗?

篇9

德育特级教师应是德育学科发展前沿的领跑者,德育理论创新的探索者,德育策略、方式、方法创新的实践者,学生人格塑造的示范者。其素质修养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政治思想素养

德育特级教师素养的第一要素是信仰崇高、信念坚定、理想伟大。坚定信仰,坚持用指导思想教育工作。牢固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应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这是中学德育的主题。深刻理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内涵。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形成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合作竞争、公平公正的时代精神教育是中学德育的精髓。

二、文化素养

德育特级教师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自觉承担文化传播的责任,引领学校文化的发展方向,引领学校师生形成的良好道德风尚、精神风貌和行为习惯;在知识爆炸、文化多元的时代,应具备文化选择的素质修养;面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应具备文化传承的素养;面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应具备创造新文化的素养。总之,应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得以保持和发扬。

三、教育创新素养

面对德育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德育特级教师更应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素养。德育教师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灵活机智的才能,应具有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对事物的探索、对未知的好奇,面对德育现象、问题,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新见解。例如,在德育观念理念方面,要树立大德育观,树立参与、体验、感悟、实践的理念,提升德育实效性。在德育课程建设上,树立多样化思想观念,能创新课程,开发德育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编创校本教材;在德育教学方法上,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四、理论素养

德育教师特别要做到博学多闻,需要涉猎人文知识、科学知识,并内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第一,应掌握学生发展和成长阶段方面的知识以及与学生交往、互动的知识;第二,具备德育课程内容和资源、课程组织和类型、课程目标和评价方面的知识;第三,通晓德育理论,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能够创新德育理论,出版专业著作。要及时了解国内外教育理论发展的前沿成果,善于吸收、应用新成果。例如在国内外教育发展进程中不断出现教育新概念,德育特级教师要能够透彻理解其中的涵义,如“文化”“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关于文化的概念,从而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工作。

五、科学思维素养

德育是具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德育教师要在认识德育、改进德育的实践过程中持续地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进步。当今时代,德育工作面临太多的挑战,德育教师要以心灵培育心灵,要遵循逻辑思维的规律,掌握辩论思维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

篇10

关键词 人文素养;语文素养;语文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3)35-0060-02

作者简介 刘玉轩(1962―),男,吉林省舒兰人,吉林省舒兰市天德乡学校教师,中学一级。

人文素养是学习者通过长期学习文学、艺术、哲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而获得的精神上、思想上的修养积淀。它包括人文知识的修养和人文精神的修养。人文知识的修养是通过学习各种人文学科而获得的文学修养、艺术审美修养、哲学理论修养等。人文精神的修养是在获得人文知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等。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

“中学语文教育应该多一些人文教育。人文教育落实到中学语文教育中,就是指给人建立一种精神的基础。在青少年时期一定要为对真善美的追求打好基础,这种教育是以后任何时期的教育所无法补偿的。人若缺少这种基础是会有问题的,这是最可怕的事情。”这些话道出了人文精神之于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语文实践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知识、探索规律、提高能力、培养情感。因此,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方法,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真正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把握教材,引领学生直接体验教材中作品的人文内涵

教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注重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领学生。在人文精神的价值观中,“爱”是一个核心概念,爱人类伟大的生命,首先应该爱子女、爱父母。如果在一般的情况下连家庭中也缺少爱,那么,人文精神就可以免谈了。教材中这方面的材料不多,所以教师必须对此更加重视。教学中,教师应研读教材,挖掘人文内涵,重视情感体验,体验感悟人文精神,点拨引导、提升人文内涵,要充分地利用作品自身所蕴含的人文内涵,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在教师范读、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进行体验、感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教育,给人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触。

二、挖掘教材,教师要挖掘教材中所渗透的人文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挖掘作品中的人文精神,整合课程素材,熔铸自己的教学情感,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研读教材,从中挖掘其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髓,认真审视那些既有知识又有思想内涵的人文瑰宝,让学生在语言的积累和感悟中领会深厚的人文内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进行人文教育,比如: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进行人文熏陶,设置品味语言的情景让学生领悟人文内涵,设计问题探究的环节提升学生人文思想等,从而培养和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大量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构建其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净化心灵空间,丰富思想感情,培养科学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材的人文价值,领悟作品本身所包含的感情因素和文化内涵,担当起传播真善美的使命,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从而使他们具备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文情怀。

语文课在情感培养方面似乎更具有优势,而文学作品从来都是人文精神的最佳载体。教材中的许多文本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教育的优势。实验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不仅要对文章内容有理性的探究,而且要有师生情感的投入。只有这种思想与情感的交融才使得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充满人文的魅力。这样,学生就能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人文精神,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引导提升人文素养。教师让学生情动于衷,要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和自己的生活积累,运用语言,表达审美情感,阐述审美见解,展示审美个性。

四、加强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实践活动是将已有的语文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又在运用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课程。它需要从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现实。语文实践是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的通道,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应该不能只是说说而已,而应该真正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总而言之,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是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语文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归纳重点,积累知识,扩大语文视野,提高对语文知识运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等等。这是重中之重。在中学语文实践活动中,一定要针对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个方面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思考,注重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三个维度为落脚点。把语文实践活动开展成既能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活动,从而真正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以达到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吴友智.教育:彰显学生“解放的智慧” J .教书育人,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