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素养课程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素养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学素养课程

篇1

关键词:高校 文学素质 素质教育

一、市场经济大潮洪波汹涌的今天,传统文化在大众传媒中越来越变味走样。中国文学,这门古老而传统的人文学科又以其重要的份量,成为素质教育的“先头兵”、“重头戏”。那么,中国文学在高校教育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它与素质教育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应是我们人文教育的传播者首先思考的问题。

1.文学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良好的国民素质是21世纪中国繁荣发展的基本保证。高等教育的培养对象是社会的高层次人才,他们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即不仅需有精深的专业素质,而且应具备相当水准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及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使很多青年学生的自身素质畸形发展,思想贫乏,兴趣不广,境界不高,孤陋寡闻,有的甚至连文明礼貌、生活习惯和社会道德等方面的修养都不到位……这样的患了“软骨病”的人才无疑难以担当起建设祖国的大业。针砭其“病”因,则是人文精神内涵的极其弱化。我国教育部早在1998年《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是指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此后,我国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近几年来,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内的一些知名大学在积极地呼吁并切实地从事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通过开设一系列的人文素质普及课,开阔了学生的人文视野,对于实现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目标产生积极作用。

2.文学作为珍贵的精神遗产仍然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经济利益的驱使,使得实用至上的学习理念呼声日高,文学作用于精神的作用被漠视,文学的价值被淡化。特别是古典文学,往往与无人问津的“故纸堆”一词联系在一起,成为曲高和寡、望而生畏的象征。与国门外的热销相比,中国文学在本民族的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不受重视。时至今日,青年一代已被西方现代生活方式严重浸染,甚至对西方文化趋之若鹜,而本国的传统文明却迅速流失。

3.中国文学对学生感情世界、心理气质有着微妙而持久的潜移默化作用。中国文学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能够满足人类高级的精神需求。文学作品中内含丰富的“人生意蕴”,包括封建士大夫的思想观念、人生哲学,乃至生活情趣、审美心理。文学作品简直就是各代知识分子如何体验人生的“心灵文献”以及如何颐养性情的“经验总结”,其心理指向直接作用于读者的感情世界,激励、净化、升华,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等。

二、高校素质教育虽然已倡导多年,多数高校也都以各种形式,多层次有节奏地开设文学素养课程,无疑为在校学生涵养丰富人文知识底蕴提供了可能。但教学过程中所暴露出来负面因素同样促人深思。

1.起码的古典文学常识的缺乏为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目前的在校生多为80年代生人,读书不多,阅历尚浅,知识面窄。多年来,学生主要面对应试教育的教材,其中古典文学知识含量极低,必然缺乏起码的古典文学常识。加上主修专业的观念很深,对选修课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轻视,学习十分被动。作为任课教师,虽然不奢望学生对选修课投入过多精力,但起码的文学常识的缺乏的确为教学带来障碍。

2.已有的文学知识多由大众传媒得来,难免断章取义。据考察知,在校学生获取古典文学的途径主要通过大众传媒: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影视作品、流行歌曲等,由于传播形式所限,只能一知半解、断章取义。学风浮躁无法静心读书,又想走捷径,利用古典文学装饰“门面”,注重收集所谓的“名句”,不求甚解,常背离诗文原意妄加运用。这种急功近利、囫囵吞枣,不想通读全诗、全篇的“快餐化”行为,使原本就浅尝辄止式的授课更加浮光掠影,领会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空谈。

3.注重故事性、传奇性,对小说戏曲与诗歌散文厚此薄彼。多年的教学中可见,学生对于戏曲小说的兴趣则明显超过诗歌散文。究其原因,无非有二:一是前者或郎才女貌,或英雄好汉,或神仙妖怪,既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又有相当的传奇色彩;二是往往不再需通读全诗、全文,由老师来复述情节,可跳开通读全文、全诗的枯燥环节。虽然这种行为本身并无可厚非,但显然差异的课堂氛围不能不令人堪忧。诚然诗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深刻的哲理与严肃的思考已不再为人所追求,但将曾在凝铸和塑造中国文人思想性格和文化心理方面发挥过重大作用的古典文学的“正宗”――诗歌、散文轻易抛之的确可惜可叹。

三、高校的文学素养的教育与研究应该突破传统的授课范式,建构起自身的开放的模式,全新的文学素养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多向度、广视角、开放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倡导文学知识应当内化为个人素养的教学观。著名的美学家叶朗曾经谈到:人文教育的对象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人的精神世界的教育是包含价值导向的教育,在于向受教育者传达一种理想人格的目标和典范,引导其去追求人的完美化,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当前时代语境下,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一味强调工具性或单一审美性的文学教学观念,把“文学”和个人的素养结合起来,不再局限于语文知识的掌握,而应强调对文本本身的整体关照,可以不求甚解,全面打通文、史、哲、艺术、宗教等学科之间的知识界限,树立“文学素养”的教学观,让广大学生在教学中充分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塑造出健康的具有开创力的精神品格。

2.遵循学术性、趣味性与时代性、应用性并举的课程教学原则。当下,传统文学所面临的反对的声音无非是内容过时,缺乏应用性等几方面。学者吕永林说过:“必须将时代性和世界性作为两个重要元素带入其中,尽可能的避免教材滞后于时代的被动状态,以便更好地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他们进入更加深远广袤的精神领地”。此外,课程应有一定的学术品位,内容涉及入到本学科的前沿地带,探索最新研究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并将其链接文本,引入课堂;同时,以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的文史知识、耐人寻味的作家生平、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任课老师不断发掘,推陈出新,从而达到满足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的教学效果。

3.将教学内容课题化,实行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专题化教学是指运用以文本为中心链接相关知识内容,向四面八方发散,把与文本相关的内容、知识收集起来,形成小课题,集小课题为专题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法,既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也对老师提出要有深厚的知识背景,多方面的学科知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第二课堂的主动性,将课堂涉及的冰山一角,号召、指导学生课下通过多种渠道和手段自己去丰富、充实、掘取,并分组查找资料和讨论,然后提供交流平台,这有利于双向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学生鉴赏文本的能力、自我运用知识的分析能力都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文学素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虽像韫玉怀珠那样重要,但却与时代语境存在着难以某种程度的悖离。在市场经济的巨浪滔滔中,一名教育工作者唯有对文学――这门古老而传统的学科,其尴尬处境予以足够的重视,才能为更好的教学实践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詹效之:《燕喜词序》(施蛰存:《词籍序跋萃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篇2

关键词:学校教育;中小学生;科学素养

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是当代社会发展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历次对教育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教育改革,都包含了对科学素养的追求。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培养科学素养。但我国在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教育实践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揭示这些问题,探讨其原因,提出改善科学素养培养的建议,应是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问题

1.重科学的实用价值,轻学生的发展价值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实际上是学生自身的发展。因此,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应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根本目的。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不是着眼于学生本身的发展,而是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用价值。一般认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这种重科学实用价值、轻学生发展价值的倾向,充分体现在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目的要求中。人们一般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科学知识,并能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预先设计好的问题。这个要求,归根结底是为了科学的运用目的,而主要不是学生自身的发展。

2.畸重知识与能力,忽视非认知因素

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上,片面强调知识与能力层面的内容,而忽视非认知因素层面的内容。这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在课堂学习中仅提出知识和能力要求,不提非认知因素的要求。其二,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仅注重考试范围中的知识与接受知识的能力,探究、批判、创造的能力则不在学习的视野中。其三,误解非认知因素,仅把它视为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学习的内容。如认真的态度、学习的兴趣被认为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手段。其实以科学旨趣和科学精神为核心的非认知因素,是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也是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标志。

3.重理科课程的学习,轻文科课程的运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学校课程分为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由科学的档案记录而形成的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直接体现为理科课程。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途径上,认为只有理科课程才能形成科学素养,文科课程则少有形成科学素养的价值。新课程改革前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大都包含着这种思想。综合课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内容,在小学以综合课为主,但在小学综合课中,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其他综合课程中则较少提到科学素养的要求。

4.重课程学习,轻学生生活经验

课程学习主要是以学科教材为依据、受教师课堂教学制约的学习。在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上,强调课程学习,轻视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认识上,认为学生的发展是教师教的结果,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主要是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只有课程学习时间,缺少学生独立钻研时间。在学习管理上,对课程学习有严格的管理、指导和检查,对学生课外的学习生活则缺乏足够的关心。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独立钻研被排除在科学素养的形成方法之外。其实,科学研究能力、科学精神只有在学生直接的钻研活动中才能真正产生和发展。

5.重学习结果,轻钻研过程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在科学素养形成的实际评价上,常常只重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又常常只重知识和在试卷上知识运用的评价,忽视只有在活动过程中才能反映出来的实际能力和非认知因素的评价。在试卷评价上,常常只重解题结果,忽视解题过程,标准化的考试是其典型表现。因此,科学素养的形成最终被看成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不是一个随着学习生活的进行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二、我国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诸多问题的影响

学生在科学素养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许多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科学素养被曲解

学生的科学素养应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以科学文化为来源、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的个体素质。它应是一个以科学文化为支撑、体现着科学文化的事实存在与个体素质的内在逻辑结构系统,包括知识、能力和非认知因素三个层面。前述五种现象,实际上曲解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其一,颠倒了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目的,将为了学生发展的目的转换成了科学的直接运用。其二,割裂了科学素养的内容,将知识、能力、非认知因素分离,并将作为科学素养核心内容的非认知因素排除在学习生活外。其三,割裂了科学与教育。科学内含着丰富的非认知因素,它们作为思想、观念和情感,既充盈在科学活动中,也表现在人文学科的内容和学习过程中。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中将理科课程与文科课程分立并对立,客观上造成了理科方向的迷失和科学素养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因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成为书本知识的记忆,远离学生生活,学习成为一种负担,科学越发展,学习越艰难,厌学越严重。

2.学生发展片面化

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曲解,实际上将学生视做为了科学的附载体,而不是将科学作为学生发展的原材料。因而导致学生片面发展的结果。这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以学科的完整性取代学生发展的完整性,表现为单一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内在逻辑性。但是,学科本身的完整性并不等同于学生发展的完整性,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并不是各门完整学科学习内容之和。二是学生的畸形发展。由于割裂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内容,学生这种被割裂的科学素养越发展,学生的发展就越畸形,如知识日益丰富,情感日益消失,学习兴趣日益削弱。科学过程本来是一个反复与失败斗争的过程,是一个不怕失败与挫折的过程,由于科学素养中非认知因素被排除,尽管学生的科学知识日益丰富,认知能力日益增强,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却越来越弱。

3.教育背离社会需要

当代社会是一个充满发展机遇与危机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发展曙光,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被破坏,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过分压制,导致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困境。不论是满足新的发展需要,还是克服危机,当代社会都需要具有高度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从最基本的要求来看,他们应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能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具有基本的知识、技能与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能够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能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做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我国学校学习生活中片面强调知识与识记知识能力的科学素养,与当代社会对人的这种需要是不相符合的。它能培养出有知识的人,但不能形成创造性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人;它能培养出学校学习生活中需要的读书能力,但不能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它能培养出工具理性高扬的生产者,但不能形成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情感和态度的社会人。

三、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

1.工业经济教育观的支撑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产物。工业经济下的教育观,以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工具为根本目的,其着眼点在经济的增长,而非人的发展。因此,它强调的是人的劳动力价值,而非人之为人的价值。现代工业生产以科学技术为基础,因此学校教育和学习突出科学的实用价值,学习科学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科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科学技术从潜在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第一生产力。从劳动者角度来看,知识和能力正是人成为劳动力的重要要素,是劳动力水平高低的评判依据。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力,从本质上讲是活的机器,它们获得生产中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知识,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学习理科课程。夸美纽斯在论证班级授课制时,也正是从工业生产需要出发,把工业生产模式运用于学校教育中,将人的培养活动转变为劳动力的生产活动,人从本质上转变为“物”,学校中的人被赋予了更多的物的因素。因此,作为整个工业经济的折射,在教育上则形成了科学知识灌输、培养人力的教育观,它内在地忽视了人之为人的要求,强调人之为物的因素;在科学素养的形成上,则必然强调科学知识的获得与运用。

2.科学主义知识观的影响

科学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示,真正的知识是实证的知识,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相符合,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知识是发现的,只有科学家或研究人员通过观察、实验或推理的方式去发现知识,其他人只能学习科学家发现的知识,而不能自己去发现知识;科学家发现的知识是通过概念、范畴、符号和命题加以表述的,是客观、确实和唯一的。科学知识在学校通过教材的形式来呈现,因此,学校教学被认为是知识的授受过程,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则是发挥科学知识的作用,学生被视为知识的潜在作用与现实作用之间转化的中介和工具,学习过程就是记住已有知识的过程,学习结果的好坏以知识的再现程度来衡量。

3.教育选拔功能的强化

教育本是培养人的活动,但我国的教育负载着更多的人才选拔功能。自我国学校教育出现以来,人们就将教育与人才选拔相联系。1840年以后的一系列民族屈辱,使得“强国”成为人们一直以来的追求。这种“强国梦”民族情结进一步加强了教育的人才选拔功能。强国需要人才,人才就是较好地掌握着科学知识的人,就是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能够不断升学的人。因此,整个学校课程定位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侧重于科学知识的学习。这种课程定位,从根本上限制了学习生活在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中的范围与程度,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接受得到了突显,而科学旨趣与科学精神的形成则被削弱。

4.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

教育者缺乏科学素养,这是我国教师职前教育的一个固有毛病。我国教师培养采取分学科专业方式进行,这有效地提高了培养效率,使得每一门学科的教师在自己学科范围内的技能得以比较熟练。但是,在科学素养的发展上则存在诸多的残缺。其一,文科教师缺乏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训练;其二,理科教师也只懂自己的专业领域知识和基本技能;其三,理科教师的科学素养呈现出片面性,表现为有知识而没有科学精神与科学旨趣。因此,从师范教育出来的教育者能够胜任教书的工作,但却难以胜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工作。教师们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难以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一个典型表现。教育者科学素养的欠缺正是成为影响教育实践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最大障碍。

四、当前改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基本措施

1.树立正确的学生科学素养观

科学是人类对自然认识的结果,也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自我印证。科学是以人为依托的,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也就是从科学的角度对人自身素质的一种认识。科学素养,就人的精神而言,是一种内心自由的精神,表明人在处理与他者的关系上,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由的;就人的行动而言,表现为人的创造性,人在行动中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完成各项任务。因此,内心自由精神和人在行动上的创造性实际上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创造,才有自由;只有自由的,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以科学文化为材料来培养学生内心自由的精神和行动上的创造性,而不是让学生臣服于科学。

2.树立恰当的知识观

尽管后现代主义对科学主义的知识观进行了解构,但从学校教育角度来讲,必须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知识观。它至少应包括如下要点:其一,知识是人们经验的总结。这种经验既可能是人们解决生产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经验,也可能是人们观察事物得出的经验。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都有产生知识的可能性,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人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其二,知识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总是人的知识,人只有在活动中通过与对象的相互作用才可能产生知识,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每个人的创造性只能表现在活动中。其三,知识具有视角性。它是与问题相联系、从某一个视角得出来的一整套方法体系,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与某一个问题相关的一整套方法系统。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是培养中小学生拥有或创造新的方法系统的品质。

3.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素质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方向。教师只有自己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才有可能指导学生通过科学研究式的学习形成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应实现两个转变。其一,从专业型教师走向综合型教师,实现文理兼顾;其二,从教学者走向教育者,从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转变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师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必须要走研究型教师之路。通过研究,使自身得以成长,在内心自由与外在创造性上都有新的发展,从而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4.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养成的。学生没有一定自由度的活动,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科学素养。因此,学校应建立一个人才选拔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的宽松的学习氛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地尝试错误;教师也应从注重活动结果转变为注重活动过程,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需要付出大量劳动的过程,它既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亲自钻研的过程。学校教育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教育行为,才能真正达到有效形成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瞿葆奎,雷尧珠,余光,黄荣昌.中国教育改革[C]//教育学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篇3

关键词:人文 科学 学科壁垒 创造力

对“探索文理分科”的讨论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但现今的制度下,高中教育依旧遵循着这条规则,有些学校在高二开始文理分科,而那些以高考为唯一目标的学校,在高一下期就开始文理分科。造成了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某一方面的缺失。创造力的匮乏甚至已成了民族之痛。现今的教育一味地去区分文理科,大学之后学科壁垒更加严重,学科分界更加明显,学生的知识背景单一,创造力很难发挥出来。学科交叉、知识的碰撞应是创造力的来源,但这一点恰恰为我们的教育所忽视了。要想学生高中阶段做到人文和科学素养的兼顾,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丰富选修课程类型

比如,美国的高中阶段课程主要分为英语、数学、外语、历史、社会科学等几大类。每个门类下都有选修和必修课程。学生可以任意选择门类和课程,不受文理科的限制,这样学生就可以依照兴趣和特长拥有多种课程组织形式。反观我们的教学,学科界限太明,理科班缺少除语文课外的人文素养的熏陶,文科班的学生不具备任何数的概念和理科思维。学校在开设选修课程时不应拘泥于文理科的学科背景和界限,可提供多种类型选修课供学生自由选择,并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但是选修课程的开设应与日常课程有所区分,如针对理科班开设的人文类课程要以加强其功能性、实用性,注重学科思维的开发为目的,而非单纯的进行知识传播。选修课的定位,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健全其知识体系。

二、改变测评制度

现今教育的许多问题和无奈,都是高考所决定的。政策与教育工作者没办法去抗衡,但这并不意味着束手无策。许多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程鲜有人问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惧怕这个学科的考试,如文科生不敢去选修一些理科类基础课程,害怕考试不通过,那么我们在制定选修课时就可以再进行细分,将课程等级分为:“通过或不通过”。比如,一个理科学生选修了古诗词鉴赏,如果他觉得这个课程有难度,那么他可以选择“不通过”,即不参加期末考评,不用提交期末报告,如果他再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了兴趣并进一步研读了相关的著作可以再选择“通过”。但是,为了避免学生懈怠不认真对待选修课程,“通过或不通过”还应与学生学分挂钩,即二者不能享有相同学分。

三、扭转教师观念

许多教师过分关注学科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科思维的培养,殊不知“思维”即“能力”。学会做再多的题目,如不能将各学科融会贯通,去影响自己的思维方式,那么这种学习只是在培养单纯的“做题机器”。学科之间看似独立,实则联系紧密。例如建筑设计,除去美术相关知识,它还需要物理学、几何学等学科支持。孤立的学习只能让知识碎片化,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学科发展。所以,教师必须扭转观念,关注学科思维。

四、把学生从学校解放出来

如今,高中生被学校和家长社会保护得很好,以至于在很多地方“早熟”,不该知道的都知道,很多地方“晚熟”,该肩负的“责任”知之甚少。社会实践,在许多高中已经开展,但“作秀”的嫌疑较大。在美国,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美国孩子一般从12岁开始起参加社区服务活动。所谓社区服务,是指到所居住的区域内参加义务工作,这些义务工作包括,到医院、老人院、孤儿院、福利中心、收容所等地的服务。主要是帮助孤寡病残者料理生活,参与社区的义卖活动以及不以盈利为目的各种商业活动,等等。美国成立了许多相关的组织机构,开发了一系列主题性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包括自然与社会研究、设计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服务性学习等。甚至立法规范和保护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成长,更大的意义在于让他们在活动中学,在社会中体味人文的精神。

对“探索文理分科”的讨论一直争论不休,姑且不论文理分科的利弊,我们先来关注两个人:斯蒂文・乔布斯和爱德华・威滕。乔布斯曾说过:苹果之所以能与人们产生共鸣,是因为我们的创新中藏着一种人文精神。高中时期的乔布斯除了痴迷电子学,还痴迷文学,他认真研读过莎士比亚的很多作品,语文老师是他的偶像。当年他参加过一个书法培训班,在这里,他的审美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而这种能力日后也极大地体现在了苹果的所有产品和广告上。

欧洲文化源于渔猎文明,长期的生存经验教会他们,不管用什么手段,最后能够抓到猎物才能免于饥饿。正是受这种观念的熏陶,西方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应尝试不同的学科知识,来发现自己的兴趣和长处。中国的文化源于农耕文明,我们强调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观念体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就造成了我们的知识背景的单一。而创意,往往是各种知识碰撞得来的。

中国学生创造力的匮乏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当中牵扯太多的规则、漏洞。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在今后去注重学生学科背景多样化的培养,学科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唯有此,才能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石毓智.中国教育与世界的距离[M].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

篇4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小学;语文课程;百年;流变

核心素养,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对21世纪学生新基本能力的思考和评价,指的是“覆盖多个生活领域的,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的重要素养”[1]。2014年3月30日,我国在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2015年,《人民教育》在第7期刊发编辑部文章《核心素养:重构未来教育图景》一文,明晰界定了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即它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2]

自此,基于核心素养,进行顶层设计,重构课程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成为我国下一步深化教育工作的“关键”因素和未来学校教育改革的灵魂。那么,对于核心素养,基础教育语文课程做好了哪些准备?或者说,走进核心素养,语文课程经历了哪些流变?未来又将怎样与核心素养深度贯通?追本溯源,鉴古知今。对此,本文通过梳理百年中小学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结构、主要理念等的变迁,以期为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的深度贯通提供一些参考。

一、白话文普及: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的首次对接

1904年之前,我国童蒙教育主要是古文教育。其语文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培养少数精英人才,为社会统治阶级服务。从殷商甲骨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五经”“四书”,再到《昭明文选》《古文观止》,语文教学主要是识字、读古文、写文言文,应付科举考试。1904年,清政府开始废科举兴学堂,民主、科学成为社会思想主流,语文也开始单独设科,语文课程开始面向普罗大众。但是,不像其他学科,古文读写仍占据着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这导致中小学语文教育不得不大量承袭传统科举考试的陋习,存在着大量言文脱节,远离现实生活、学习、工作需要的现象。五四时期,在我国一大批学者和政府的大力倡导下,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开始在中小学语文课程中发挥作用。在此影响下,小学《国语》开始学白话文,中学《国文》主要学习文言文,其中也涉及一部分白话文。自此,两汉以来的“言文脱节”开始变为“言文一致”,白话文正式进入语文课程,并逐渐普及占据主要地位。语文课程与中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职业准备即核心素养首次接轨。对此,高度评价,说此举“把中国教育的革新至少提早了二十年”。

二、语文名称确立: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再度亲近

20世纪30年代后期,为进一步拉近语文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人们开始大力关注口语交际能力对个人未来成功生活和社会良好运转的影响。为了在语文教育中“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以叶圣陶、夏D尊为首的语文教育家倡议把中小学的语文教科书“国语”和“国文”合称为“语文”。1949年8月,叶圣陶主持中小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起草工作,并编撰《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此后,“语文”首次作为正式术语确立,并随着《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的推行流行开来。其中,“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文本于语,不可偏废,故合言之”。至此,语文课程开始听、说、读、写并重,口头语言在语文课程中获得了和书面语言同等的地位。因此,国语、国文更名为语文,不单是名称的改变,更是语文课程自觉走向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实际运用,追求学科核心素养建构,力图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追求。自此,中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安排充分考虑听、说、读、写训练的比重,作文一律用白话文,语文课程再次向中小学生个人成功生活的核心素养迈进了一步。

三、“一语一文”观滥觞: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渐行渐远

1956-1958年,我国中学语文课程进行了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其时,教育部颁发了汉语、文学的教学大纲,并组织人员编写了各自的课本。尽管改革仅试行了三个学期便匆匆结束,为中小学生母语运用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知识技能基础,但自此也造成了“一语一文”观的长期流行。所谓“一语一文”指的是语文课程主要由语言和文学两种要素构成的语文观。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人们片面强调语言学和文学在语文课程中的应用,忽视实用文章学对语文课程的理论奠基地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语文教育向核心素养的前进。这种观念表现在教材编写领域,就是“文选组合”式教材长期占据语文课堂,教材编写则是以不同主题组织单元。1978年,面对“”后以此种观念为主导编写的第一套全国中小学统编语文教材,胡乔木同志做出了“跟过去差不多”的论断。对于此套教材,叶圣陶也同样尖锐地指出:“连革新都说不上,不要说革命了”,并发出了“中小学语文教材五十多年来可以说很少变革”的感慨。

进入21世纪,“一语一文”的语文观又以新的形式主导着第八次语文课程改革。自1997年,由《北京文学》发起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声声“误尽苍生是语文”的叹息,揭开了语文教育界与外界对话的帷幕,但也由此形成了新型的“一语一文”观,即语文是由语言和文化构成的语文课程观。这种观念集中反映在2001―2003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描述:即语文既是人们思维、工作、学习的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的载体。在这种语文即语言和文化的“一语一文”观影响下,识字和写字、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实践活动都涂上了过于浓厚的文化色彩。以至于北大教授惊呼初中3年6册教材,二三十个主题,初中学过,高中再学,学到了人文,丢掉了知识和技能。学生课业负担重不说,走到社会上,连用实用文章办事的基本能力都没有。语言文学和语言文化观,本来是为了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过犹不及,语文课程逐渐偏离了现实应用的轨道,学生的核心素养也逐渐被边缘化。

四、“一语双文”言语观:语文课程与核心素养的再度融和

觉察到“一语一文”式的语文观所带来的众多现实弊端,一些专家学者开始关注语言使用的情境,从功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语用角度,重构语文课程言语观。其突出表现是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提出了“文本”概念,并在修订版的高中语文课标中明确地建构语文核心素养。其中,以语文教育家、实用文章学家曾祥芹教授为首的学者提出的“一语双文”思想较为系统地概括了这种课程观。在这里,语文首先二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继之,书面语言的文章又二分为文学作品与实用文章。[3]其中,文学作品主要指小说、戏剧、诗歌等。实用文章主要指与文学对举的传递真实经验的叙事类以及说明类、论辩类文章。其具体包括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等普通文章,新闻、学术论文等专业文章以及传记、游记等两栖文章三类。

“一语双文”的语文观,强调建立“语言、文学、实用文章三足鼎立”的语文课程结构,凸显“双文教育,实用文章教育第一”的应用取向。其旨在矫正顽固潜行于百年语文课程中的“学文学,用实用文章”的学用不对称弊端。

“一语双文”的提出引发了学者对现行中小学语文教材的审视。结果发现,中小学语文教材有63-76%的实用文章。但由于受传统“红领巾”文学教学模式(1953年)的影响,加之语言文学观的滥觞,课堂中很多实用文章的教学变味为“文学分析”。“把语文教材当成文学教材,把语文教学变成文学教学”的现象愈来愈多,以至于现阶段中小学生实用文章读写素养差强人意。因此,彰显“一语双文”观,重构语文课程,拓展21世纪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势在必行。

综上可知,我国语文课程自设科伊始,就是为了构筑社会民主平等的政治生态,同时为学生成功工作、学习、生活做准备。其后百年,尽管遭遇各种困阻,但语文课程发展的主流方向始终是努力朝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建构,即始终朝向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发扬传统,牢牢把握语文课程的现实应用方向,理性看待各种语文课程观与实践形态,关注学生基本语言、文学和实用文章素养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和谐发展,何尝不是走向21世纪核心素养的一条捷径呢?

参考文献:

[1]张娜. 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和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3,(10):42.

[2]人民教育编辑部.核心素养:重构未来教育图景[J].人民教育,2015(7):1.

[3]曾祥芹.“一语双文”时代渐行渐近―全球化语境下语文内容结构改革的必然趋势[J].语文建设,2009,(11):4-8.

篇5

一、利用农村自然的课程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我们国家美丽的自然风光90%都分布在农村,如,绿树红花、百虫啾啾、新鲜的空气,春之绿,夏之泳,秋之游,冬之雪,在不同的时段,让学生置身在这大自然的怀抱,尽情地玩耍,嬉戏,深深地感受这大自然之美,当学生心满意足之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会,感受这些自然风景,或口述、或描绘、或讨论、或演讲等多种形式表达所看、所思、所感,既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的审美素养得到提高,观察能力得到培养,所学语文知识得以应用,作文素材得到积累,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的家乡观念更强了,热爱自然的情感更

浓了。

二、利用农村家庭的课程资源,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家庭,每个家庭里都有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因为低年级学生年龄、生活范围、认知水平都是有限的,利用家庭的课程资源显得尤为重要,要让学生感到“家里处处有语文,家中时时有学问”。

1.在交谈中利用课程资源

小学生每天放学回到家,家长应主动与孩子有一些交流和对话,如,“你今天语文学的什么课文?老师要求背的会不会背诵?生词会不会默写?数学学的什么运算公式?老师表扬你没有?”等等,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既是对学习的检查,更是对自己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在这样的一问一答中,学生是否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句子说得是否完整?用词是否恰当?态度是否自然大方?是否有一定的礼貌用语等,这些都要求家长留意观察和及时纠正,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在观察中利用课程资源

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现在农村的孩子不仅可看到电视、报纸、杂志、广告等,还可在家里看到城里孩子看不到的各种各样的农具和农副产品等,但“看到”不等于“观察”,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心理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识字渠道。例如,学生可通过收集化肥袋子,认识“碳酸氢铵”“尿素”“氮、磷、钾”“复合肥”“氯化钾”等,结合化肥的外观,如,颜色、状态,不但更容易认识这些字及写出这些字,同时也可增强学生对这些化肥的识别能力。同样的道理,通过收集粮食,认识“面粉”“大米”,通过收集种子袋认识“种子”“小麦”“玉米”“高粱”等。通过对这些实物的认识,学生的识字欲望就可大大增加,学生的识字量就会显著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6

【关键词】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提高

小学是一个人教育的开始,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成为了教育行业日益关注的话题。更何况,教师的责任十分重大,《师说》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是具有崇高地位的。小学教育在学生的教育生涯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之后不断接受教育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要具有十分出色的专业素养,成为一名专业素养过硬的小学教师。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道德素养

教师要提高自身认识,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小学教师是培养祖国未来花朵的园丁,因此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关系着学生今后的成长,所以可见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认知,要有坚定教育事业的信念,不仅是对新课程要求的执行,同时也是教师自身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之一。教师的道德素养要体现对学生的喜爱,优秀的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生像自己的子女一样,另外教师要为学生树立典范,做到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跟随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求,新课程改革下对于人才的需要越来越符合现在社会的需求。尤其是语文这项基础学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将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创新。例如在教师讲解“草原”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讨论,在课文中了解作者是如何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对草原进行描写的,学生将课文通读之后,按照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再由学生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解释,教师再对学生正确的观点进行总结,这样一来,教师要学生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真正需要什么,并且结合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让每位学生了解到语文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平时学习的习惯,不断对教育理念 进行更新,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素养。

新课程下新的教学理念是要教师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使自己能够更全面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要培养自己对课堂的调控能力,掌握根据课堂突发状况随时改变教学计划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师的应变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文化素养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身,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文化,面对小学生不同阶段的要求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教师要有比较强的语文实力,渊博的知识储备量,以及丰富的知识架构。另外教师面对不同事物要有独特看待事物的角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习更多语文知识。

从广义的角度看,小学语文教师要足够认识语文基础教育的未来和在社会上的作用,认识到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个性、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全面实现和谐发展的目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根本上将以开发学生智力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开发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全面实现智力与能力的和谐发展。树立学生创新的能力,在对待知识方面不要采用固定的思维,学会变相的看问题,并且形成知识的一体化。

全面开发学生潜能,采用不同的引导方法,依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发掘学生自身所具备的潜在能力,并且加以培养,使潜能转化为能力。教师要重视学生在品德方面、身体以及自身个性方面的发展,教师要科学的引导学生进行全方面发展,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师全面提高自身认知,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教学目标,将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就只是单一的教授语文这一门课程,对教师的全面发展十分不利,教师长时间只是研究语文这一门课程,不能全方位的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导致有许多教师养成了追求专一而非博学的习惯。另外受考试的影响,导致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只有考试,不是为了学习更渊博的知识而学习,从根本上失去了学习的意义。

三、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智力素质

智力是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并且能够运用自身知识以及经验将事情解决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需要自身具备相应的智力素质。让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基本前提,是教师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现在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最直接的功能是向学生教授知识,学校进行教书育人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知识储备量的提高,所以教师应该要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适应性的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师更应该具备全方位的知识结构,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都要进行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要具有创新性以及实践的能力,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每个学生的都有其成长的特点,教师要抓住每位学生的特点,运用自身具备的知识与专业技能,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解决教学问题的智慧。教师要是在教学中缺少创造性,那么在教育中就失去了活力,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进行创新,运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将教学重点传授给学生,拥有更强大的智慧与解决事情的能力。

在新课程中增加语文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活动课要求运用到新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要在新课程中不断进行创新,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有灵活的观察能力,分析不同的知识信息,从中了解学生的不同想法,选择课程方面要灵活,将学生错误的学习方法进行纠正。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不断充实自己,具备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以及文化素养,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学习观念,国家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目的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在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只要将新教学模式的精髓加以优化,见到成效,必然能够成为具备专业素养的小学教师。

参考文献:

[1]夏香花.论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175.

[2]陈秀英.论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J].课外语文,2013,08:60.

[3]全昌雄,赵明香.论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J].文学教育(中),2012,07:95-96.

篇7

物理课程教材在“观察与思考”“实验探究”“交流与讨论”等栏目中,安排了许多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实验。演示实验的作用是创设问题情境,展现物理现象,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建立物理概念,理解物理概念的本质意义。探究实验的价值在于再现科学探索的过程,引领学生经过实验验证,发现物理规律,认识物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物理现象必然发生、发展、变化的条件和规律,为形成较完善的物理知识体系做好铺垫。

二、物理思想方法资源

初中物理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方法,它们是连接物理现象、概念和物理规律之间的方法和纽带,学生只有掌握了物理思想方法,才能顺利地理解物理规律。例如,在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对问题进行简化,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矛盾。用这种方法将实际问题进行简化,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称为建立模型法。教材中的典型模型有:液片模型、光线模型、磁感线模型、力的示意图或力的图示模型、电路图模型、杠杆模型、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使用到的液柱模型等,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

三、科学精神教育资源

科学精神是指在求知过程中表现出的求真务实、尚善爱美、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教材中的科学精神教育资源蕴含在物理实验、物理学史料、科学家的故事中。

1.实验探究中的科学精神教育资源

实验探究既是学习物理课程的主要方法,实验探究是培养科学精神的主阵地。如,在实验开始时,设计了各种问题情境,使学生发现与已有经验和知识的矛盾冲突,使学生产生怀疑,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质疑与批判精神。提出假说后,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设计实验,验证各种假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受到科学实证精神的熏陶。在实验过程中,教育学生爱惜实验器材和实验装置,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规范的操作程序、准确的读数方法、科学的观察方法等,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收集信息和记录数据时,要求学生如实观察、测量、记录,不能更改、编造现象,不能拼凑数据,一切活动行为都要实事求是,培养学生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探索态度。

2.物理学史中的科学精神教育资源

在科学发展的历程中,出现过许多激烈的辩论,甚至残酷的斗争,也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例如,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观点,在很长时期占据统治地位。后来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伽利略采用试验的方法,经过科学的分析、推理,得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驳斥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写下了“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的至理名言。教育学生不要盲从权威,要善于思考、敢于质疑、敢于实践、勇于创新,才能获得真知灼见。

3.科学故事中的教育资源

篇8

一、巧设问题,激发科学的兴趣

兴趣往往能诱导孩子探索知识的奥秘,对科学产生热情和向往,并能使孩子在科学实践中体验乐趣。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在搞好语文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有关科技内容的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和思考,从中得到探索的乐趣和满足,以此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如通过《夜晚的实验》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科学家斯帕拉捷做的实验是分别蒙住蝙蝠的眼睛和嘴巴,塞住它的耳朵,得到的结论是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斯帕拉捷为什么不做有关蝙蝠鼻子的实验?是蝙蝠没有鼻子,还是科学家的疏忽?鼓励学生去观察,让他们在实际的观察中寻找答案,体验探索的乐趣。科学家根据蝙蝠夜间飞行的原理,制造出了雷达,造福于人类。针对这一发明,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你能根据自然界的哪些启示进行创造发明,为人类作出贡献,等等,以此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之情,让他们感受到科学的创造价值,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类似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学生的解答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而且能极大地激发他们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

二、积极引导,授予科学的方法

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使学生更迅速地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更准确、更透彻地理解科学知识,它一经内化就能使智力得到发展,从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如抽象、概括、归纳、比较、对比、分类等思维的方法非常必要。如《太阳》这一课的课后有这么一道练习题:要求学生先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第(1)题是:太阳离我们有()……如果日夜不停地步行,差不多要走();就是坐飞机也要飞()。(要是把填上的数字换成“很远”、“很多”好不好,为什么?)在括号里,应分别填上:“一亿五千万公里远”、“三千五百年”和“二十几年”,用上这些数字进行说明可以使文章具体、通俗、说服力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们比“很远”、“很多”显然要好。这样把词语进行比较,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课的第5、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了太阳和雨、雪、风的联系,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就要积极引导学生注意事物间的联系,培养他们思维的系统化。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动手画一画太阳和雨、雪、风的关系,加深印象,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它们之间的联系。这对于学生来说,既能动手、动脑、动口,又能加强思维的训练。

三、升华思想,培养科学的品德

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的品德是科学活动的灵魂。使小学生从小了解科学并从事科学活动,从而培养他们客观求实的态度和对科学的献身精神至关重要,这对他们的一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忽视这方面的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课文中出现的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来进行。《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介绍我国古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实事求是、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在教授本课时,我们可以在揭题时,较为详细地介绍李时珍的生平事迹。在讲授课文时,引导学生对内容进行分析的同时,体会李时珍当时面对的种种困难及他为了区分“鸡肠草”与“鹅肠草”药性的区别,不顾危险,亲自试验,使学生对他的科学的精神境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他产生敬仰,并受到感染,得到教育,使他们以后不论从事何种职业都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

四、课外延伸,拓展科学的知识

篇9

【关键词】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体系

1.新课程改革中,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与教育教学管理,增强课程和教育在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法国学者蒙泰涅说过:“我不愿有一个塞满东西的头脑,而情愿有一个思维开阔的头脑。”

新课改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简称,其目的在于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的快速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的结构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重点教育向整体教育提高,基础教育向高等教育推进,文化单一教育向素质整体教育迈步。

1.1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树立起全新的“学生”、“教学”、“质量”、“评价”四大“观念”,积极主动学习、领会新教改的相关知识,树立终身从教,终身学习的意识,博览群书,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指导教学,不懈追求新知识,了解新事物,更新、提高、拓宽知识结构、知识水平、知识面积,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积极探索、创新教法与学法。在不断学习充实的过程中,了解、调查、总结、研究,综合教与学的适用性、合理性与科学性。

1.2为学生构建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教育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实际,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知识。课程内容既要体现其时代性,又要反映其知识性,还要强调其选择性,更要包括其基础性,以满足不同层次、爱好、特长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团队意识和个体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1.3新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改变观念,更新理念、提高素质,所涉及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评价考试制度等一系列方案,是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变化的需要,将以人为本思想为核心,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正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为高一级学校培养人才奠定基础,进而培养出符合时代的新型人才。

2.课程改革下传统教学模式的语文课堂教学,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条件限制,所以很难培养学生更多更强的综合能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S着高效课堂的推进,教学方法也需要改革,语文高效课堂的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方法更具有灵活性和艺术性;老师在备课时,要留有余地,考虑一部分交给学生来完成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一种体现,因此教学中努力使课堂教学多样化、审美化、高效化是老师的不懈追求。

课例之一: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第一课时基本是启而不发,第二课时,先让学生口头说说鲁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感受,引出一对反义词“有趣”和“无味”,提示学生百草园的“园”与三味书屋的“屋”让人容易想到哪两种图形,要求学生利用两个图形和这对反义词组合,大部分学生动手、动脑,并且和同学有了交流;我见风使舵让一名学生设计,还提醒学生把作者对两个地方的情感也体现在板书中,把鲁迅对少年时期两个相邻的人生驿站的“乐”和“厌”巧妙体现,不得不令人拍手叫绝。

课例之二:教朱自清的《春》时,提出以下三个思考题:1.开头哪个字体现作者喜爱春天?2.文章结尾又体现作者的什么之情?3.中间主体部分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利用小组讨论分析,围绕“春”字,勾画了一枝花和两片绿叶的轮廓,明确了“花”的内容,学生轮流补充,相互取长补短,就在迎春图的“迎”字上略微提示了一下,经过师生合作后,一幅漂亮精巧的“春”呈现在学生面前了。

课例之三:教的《梅岭三章》这首诗歌时,将课题和作者竖写在黑板中间,展示环节在黑板指定的位置上,让学生来概括三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境界,集体挑选了六个恰当的词语,用三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并同六个词语组成了一幅树的图画,使得这首诗的重点内容和思想内涵显而易见,又暗示了革命形象像坚强不屈的大树。

课例之四:教《范进中举》一文时,学生更会奇思妙想,他们借助线条勾勒出了范进的肖像画,一个封建时代的举人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集课文写法和主题于一体,真是不得不佩服学生的创造力啊!

由此看来,老师把课堂全交给学生,就像让学生锻炼上台讲课一样,都是新课改所倡导的角色互换的一个体现,尝试把课堂交给学生,包括对教具的使用,教学思路的明确,也少不了教学的精心设计,能锻炼学生驾驭一节课的能力,大显身手的“小老师”使教学气氛十分活跃,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真正达到了在乐学乐学中提升组织和逻辑思维能力。

3.“核心素养”结构模式,主要解决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有“核心素养体系”一词,提出研究各个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任务。

3.1“核心素养”是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核心素养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主要是时代教育的需求,现代年轻人的特点两个重点问题;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这已经是一种世界趋势,也是我国面向未来培养人才的探索之路。

3.2“核心素养体系”在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上定位,是提升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研究各个学段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发展的任务,明确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社会发展的、终身的和必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国家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篇10

一、地方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使用的是高度统一的国家课程,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这为培养统一的国民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单一的教材越来越受到挑战。

一方面,教材的适应性差。特别是像我们国家,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这一情况就显得更为严重。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有效弥补国家语文课程资源(教材)的不足,使语文课程与地方实际紧密相连,更符合不同地域的实际需求。

另一方面,学生的兴趣不高。传统语文教学忽视了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本往往就成了唯一的课程资源,教语文等同于教课本,教课本就是教要考试的内容,老师机械地教,学生机械地学,往往就会造成“死读书、读死书”现象,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语文素养的提高却很有限。这也可能是许多学生与家长不重视语文的一个原因。

所以,大力开发利用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紧密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时代对我们语文教学的呼唤,刻不容缓。

二、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目前的现状和问题

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其中指出:“各地区都蕴涵着自然、社会、文学等各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可见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情况还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淡薄。学校与外界交流较少,导致大量地方资源处于“沉睡”状态,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开发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通过课堂渗透、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日常经验积累等非正式教育途径。

三、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切实有益于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切实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及语文实践能力;切实有益于加深学生对徽文化底蕴的体会,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同时,也能给各地的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

四、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研究的内容和途径

我们黄山市地属古徽州,不仅以神奇美妙的自然景观闻名中外,更以灿烂辉煌的徽州文化著称于世。徽文化是与藏文化、敦煌文化齐名的中国三大古文化,历史上这儿文风昌盛,文人荟萃,曾出现过朱熹、陶行知、戴震、程大位、等大师级人物,称得上是人杰地灵。这里名人层出不穷,景点纷繁众多,民俗丰富多彩,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可以说,我们拥有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最有利条件。

然而,我们的学生,土生土长的“90后”,他们对本土文化的认识却是模糊的、浅显的、片面的。身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徽文化传承下去,让古老的徽文化在新时期焕发新的光彩。

徽文化博大精深,它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充分、恰当地利用徽文化,必将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何将徽文化与语文教学巧妙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重点问题。我们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立足徽州,开发名人文化资源

1.开展“名人传记读书活动”。

通过阅读熟悉徽州名人,了解名人与徽文化的关系,写读书心得,记名人故事,并在班级中进行交流。

2.举办“我心目中的名人”演讲比赛。

参观名人故居,加深对名人的了解,学习名人精神,即徽文化的精髓,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3.开展“名人诗文朗诵比赛”。

搜集名人诗文,感受徽文化的底蕴,通过朗诵达到普及推广的目的。

(二)放眼黄山,开发山水文化资源

1.开展“徽州之美我来说”综合性实践活动。

推荐学生在父母带领下,利用假期或双休日,走进黄山的山山水水,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获得心灵的陶冶和美的感受,利用相机记录下美丽的黄山山水,并可以制作图片展,向同学介绍,尝试写以“家乡美”为主题的山水游记。

2.开展“我是小导游”活动。

3.收集有关“新安江”的诗文,开展“爱我母亲河”的活动,并尝试撰写小论文。

(三)融入生活,开发民俗文化资源

1.开展“我与民俗面对面”活动。

让学生推荐民俗,并在生活中感受民俗风情。

2.开展“徽州楹联文化的传承”活动。

组织学生到景点收集传统楹联,或到大街搜集广告语、标语、对联(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而让学生自己尝试撰写对联。

3.开展“家乡方言我来说”综合实践活动。

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处理好国家语文教材与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关系。国家语文教材是由专家开发的,有着更严密的思考,在学术品质上优于地方语文课程资源,仍然应该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