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1: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儿童心理健康重要性

篇1

摘要: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时对整个人生性格塑造产生决定性作用,对周围群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塑造儿童良好的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过程中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本文首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了教师在儿童心理教育中的作用,最后提出婴儿童教育的途径,以期为提高婴儿童教育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童心理;教育行为

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儿童一生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儿童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今社会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也成为当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儿童健康教育的主题。关注和研究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父母培养孩子的必备素养,也是儿童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儿童心理教育的研究,有助于为儿童从小树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对其健康成长,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教师的教育行为重要的影响着儿童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发展,对儿童的教育也更加全面,既要培养孩子学习知识能力,又要培育其情感、能力、态度以及技能等多方面的,必须从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等多个角度、全方位来对学生进行培养,而在这些方面当中,儿童的健康教育应该放在第一位。必须高度重视儿童的身体健康教育,保护儿童的生命,同时要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而儿童教师,则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健康教育水平,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综合能力和素养,从提高自身的素养和能力入手,作为培养好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同时强调不断学习,知识更新,用新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武装自己,达到教学相长。

1、教师应该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

学习环境是陶冶情操和培养性格的主要决定性因素,儿童时期的学习环境对儿童的性格塑造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玛利亚蒙台俊丽在对儿童的长期观察和研究后,也认为: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这也是形成健康的独立意识关键时期。在儿童的成长当中,与周围人群的接触和交流产生的感受,形成了他们对社会最为真切、最为深刻的感触。而这一时期,是培养儿童最佳的时期,如果能够积极的鼓励和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逻辑思维等能力,这样有助于培养儿童追求正确方向、形成意义的能力的勇气。

相反,如果对孩子形成了不好的教育,不但会使儿童形成信心缺乏、内疚等不良心理,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健康,这在儿童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如果处置不当,没有修正的话,将对儿童今后的发展形成了较大的决定性作用,使儿童期的不良状态,容易延续到青少年的发展,甚至影响着一生的发展。从小的角度来说影响儿童个人的一生,从群体性角度来看,影响着国家发展后备力量。

2、教师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会贯通于生活中

我们应该把儿童各项教育融入其生活当中,期待儿童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新的成长,特别是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同其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形成生活中有教育,教育贯穿于生活之中,可以在生活中,通过儿童兴趣爱好、特长技能的培养当中,塑造儿童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在性格塑造的同时,完善儿童的心理健康。

而在儿童的知识、技能教育当中,应该更加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他的教育以及生活当中,通过与其他儿童或者同伴的相处,形成自我意识的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以及社会化、个性化的协调发展,这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必然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儿童的合群意思对儿童团队协作能力、接触社会的愉悦性等均产生着重要的意义。

教学活动中有机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既不需要挤占其他教育的时间,而是将心理教育有机的融入其他教育的各个环节当中,通过各环节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结合,并通过教师的实时动态跟踪和观察,有意识的去培养儿童的心理,形成心理教育与其他教育的配合。

二、加强教师对儿童关爱、滋养儿童健康心理

1、教师的关爱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因为关爱,才让生活更加美好,对于儿童的教育更加不能缺少关爱。儿童正处于性格塑造期,老师的关爱会让儿童更愿意与老师、与周围的群体接触,形成外向、乐观的性格。老师的关爱,有利于老师对儿童的了解,同样有利于儿童对老师的兴趣和加强其与老师沟通的偏好,形成老师与儿童之间的友谊桥梁。

教师的关爱会给儿童带来安全、自信、信任感,同时也能够形成儿童对教师的信赖和好感,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对儿童全心全意的关爱,是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教师对儿童的了解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途径

沟通了解是教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前提,只有真正了解了儿童心理的需求或者欠缺,才能及时的对其更在。但是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掌握他们的心理状态却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往往儿童有不良情绪时,他们一般不太愿意正面向他人表露,但大多数孩子会以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大部分儿童是喜欢和老师分享心情,但也有一部分儿童不愿意这样做,当然他们很愿意和同伴分享,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悄悄话”等活动形式,让孩子们把自己的心情去和同伴、老师、家长去分享。通过多种形式,可以通过语言交流、画画卡片等形式表示出来,也可以写信、打电话,多种渠道让孩子们把所想的表达的出来,使其苦闷情绪得到宣泄,这其间对儿童的形成自我认识,情感的表达,与人的交往有很好的发展实现。总之,教师发挥自己的优势,去了解儿童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途径。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儿童心理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在儿童成长过程当中,接触时间最长的就是家长、老师以及玩伴,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出生之后接触最多的人群,与儿童之间已经形成了亲密的关系,对孩子有了较深的了解,对孩子的教育有着先天的优势。作为与孩子接触时间最长的群体,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家长对孩子教育的作用。

而儿童教师必须利用好家长对你孩子了解的优势,多与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加深对儿童生活经历、性格习惯的了解,同时加强与家长互动配合,形成合力,在儿童后期发展过程当中,能够及时的掌握儿童的信息,从多角度对孩子的状况进行分析,与家长一起完成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也能充分的得到儿童家长的认可和肯定。

四、总结

儿童心理教育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和儿童的培养都发挥着较大的影响,其研究也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首先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分析了教师在儿童心理教育中的作用,最后提出教师应该通过全心的爱、充分沟通交流以及和家长默契的配合等方式提高对儿童心理教育的培养水平。(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参考文献

[1]龚立峰 苏霍姆林斯基儿童心理教育思想及其启示[D] 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李妮,李曼 沙盘游戏与儿童心理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8:(2)

[3]戴浩 略论特殊家庭儿童心理教育[J]当学生之友(初中版)上,2011:(11)

篇2

近年来,随着对儿童教育的普及和重视,很多教师和家长意识到情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情感和情绪从来都不是应该被忽略或者轻视的,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情感以及情绪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年龄越小,情感的影响越大,因此,构建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平台对儿童今后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作用。

首先,情感对儿童心理活动以及行为的发生具有激发和刺激作用。对于很多儿童来说,他们的行为完全是受情感和情绪的控制与影响,情感让他们去做或者不去做这样那样的事情,比如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下,他们就会积极地区做任何事情,而在情绪不满的情感体验下,则会表现出不听话、不配合、不积极。当一个儿童认可或者喜欢一位教师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听老师的话,对老师教的知识也能容易的吸收,而当儿童对一个教师具有排斥心理的时候,则老师说的就不愿意听,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对老师讲的知识也掌握不好。儿童所谓凭兴趣做事,高兴不高兴、愿不愿意就是情感对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其次,情感可以帮助儿童组织构建心理活动。儿童认知活动的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受情感情绪的影响较大,很多心理学家都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做了研究,表明情感和情绪对其心理活动的作用,比如利用一些刺激与激励手法去帮助儿童掌握一些教难的知识,具体表现为:对于外界新鲜事物的刺激,儿童的情感表现在兴奋和恐惧两种情绪之间;愉快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开发,而消极和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则会阻碍儿童智力的开发;即使同一种情绪在不同的强度下,对儿同的影响效果也不同,过低和过强的情感体验都不如适中强度的情感体验。总之,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同一情感的不同强度都对儿童的认知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

最后,情感以及情绪对儿童的个性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人的个性是后天环境影响的结果,但是婴幼儿时期的情感体验对人的一生的性格有重要影响,一是在儿童时期接触到的不同的人和事物中,儿童学会了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人和事并以此产生情感体验,比如,有一个儿童由于家长做生意而平时很少有时间陪伴,甚至连参加家长会都是委托亲戚来的;而另一位儿童的爸爸妈妈从他一出生就学习和研究儿童成长方面的知识,并且懂得如何处理儿童的一些心理情感问题,因此,这两个儿童在以后的上学以及为人处事方面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前面的一个有点自闭,不爱与学生交流,而后一个自信、乐观。因此,儿童情感体验对儿童今后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需要教师以及家长各方面的配合与努力。

二、构建儿童心理情感的主要平台

(一)家庭平台:儿童心理情感构建的基础

家庭教育是终身性的,家庭对儿童心理情感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家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一是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和谐宽松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家长在处理矛盾的过程中要克制情绪,给儿童温暖和幸福的环境。儿童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会对家长的一些言行举止进行模仿,因此,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儿童起到榜样示范作用。除此之外,家长要适当地与儿童进行交流沟通,对孩子讲述的事情要有耐心、要做出及时的回应,对孩子取得的成绩要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对孩子的挫折要鼓励克服,在于家长的交流沟通中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使儿童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学会与其他的人进行交往。

(二)学校平台:儿童心理情感构建的主体

学校为儿童提供了健康发展的主要平台,尤其学校教育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在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将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化的开发,为此教师应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热情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努力。首先,儿童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儿童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且掌握一定的儿童心理方面的知识,要有实施心理教育是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和儿童发展的意识。其次,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需要展开针对性的心理引导教育,比如寓教于乐,使儿童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再次,儿童教育工作者要具备博大的胸怀和无私的情感,对学生能够付出真挚的情感,对每一位学生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下课,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变化。最后,尊重儿童的尊严和人格,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对一些事物难以判断对错,对此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错误宽容对待,让儿童了解过失的原因,教会他们如何改正错误,慎重使用惩罚措施。

篇3

关键词: 心理状况 心理健康 听觉障碍 影响因素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康复,一方面是身体机能的康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心理康复。学生的成长不仅是身体的发育和思想的成熟,而且意味着心理的日益健全。在关注学生生理变化和思想动态的同时,不能对其心理状况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不能只有生理上的照顾和思想上的关心,还要加强心理辅导。《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章》第3章第29条规定:特殊教育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卫生习惯、提高学生保护和合理使用自身残存功能的能力;适时、适度地进行青春期教育。这里所说的“身心健康教育”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身体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熟知和重视,但是,对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内容与学校德育有何不同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义等问题,特殊教育学校还有待进一步熟悉和加强。

何谓心理健康,英文表达为mental health,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指心理健康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二指维护心理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

一、影响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影响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如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

1.社会条件的限制。由于缺乏语言沟通,听觉障碍儿童在学习或生活上常常受到挫折。一些健全人对他们有所偏见,持有异样的眼光,不愿和他们交流做朋友,甚至对他们讥讽和嘲笑。例如,称呼他们做哑巴、哑子、聋子……

残疾人教育落后于普通教育影响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缺乏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和环境,社会上成年残疾人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对听觉障碍儿童有着一定的影响和诱惑作用。

2.不良信息的影响。当今知识信息时代,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便利快捷,孩子们深受影响。在拓宽视野、丰富知识面、娱乐生活的同时,一些言情戏说的影视作品、打打杀杀的动画是孩子们在电视上常常看到的节目。由于听力有障碍,听觉障碍儿童的眼睛就成为最主、最活跃、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他们从外界获取信息很大程度上依赖视觉,而且视觉记忆保持得比较好。内容低劣粗俗的图书、光盘充斥听觉障碍儿童的眼睛和心灵。对身心稚嫩、辨别是非能力较差的儿童来说,很难忘掉内容不良的视觉信息,对他们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二)家庭的影响

1.家庭教育方式。部分家长出于失落感、低下感等心理,有意无意地限制儿童外出,力图使儿童处于自己的安全保护下不受外来“欺负”、“污染”,使听觉障碍儿童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阁楼儿童”,实际上是堵塞儿童认识自我,发展和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家长限制听觉障碍儿童的活动,使他们的生活范围狭窄,缺乏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和经验。又由于听觉障碍和语言发展迟缓的特殊性,导致听觉障碍儿童与健听儿童相处时说不清、听不懂,无法与人沟通,会出现经常无意识违反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现象。他们的交流方式与行为方式是大多健听儿童不能理解和接纳的,所以听觉障碍儿童很快被孤立于伙伴范围之外。逐渐丧失对活动或事情的兴趣,没有自信,进而自我封闭。

2.家长的态度。家长对孩子听觉障碍的事实要么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听觉障碍是不可逆转的事实上,忽视听觉障碍儿童个性发展,要么不愿承认听觉缺陷的事实,希望他们像健听孩子一样生活和学习,较为突出的教养态度是:我的孩子和健听孩子一样,甚至比他们还要好。在解读家长这种教育态度时不能一味赞同,需要从两个方面理解:首先,听觉障碍儿童与健听儿童一样具有心智发展的潜质;其次,由于听觉障碍儿童在感知和接受外部信息时受到一定限制,他们在完成生活和学习任务时需要更多努力和帮助。有的家长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具有听力缺陷,在牺牲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帮助孩子康复的时候,同样抱着望子成龙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克服听力缺陷,像健听孩子一样完成各种生活和学习任务。他们急切想要看到每次语言训练之后的进步和变化,一旦短期内不能看到进展,就急着给孩子换另一个“更好”的教育机构。家长和孩子就在各种机构之间周转,孩子一边要完成语言训练,一边要适应新的环境,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3.自身生理缺陷带来的认知障碍、交往障碍。由于自身听觉缺陷和语言障碍使他们不能很好地与他人进行语言交往,他们不但无法与健听人建立适当的关系,而且容易对人产生误解。例如:有的听觉障碍儿童当自己的生活用品用完了,看到别人那里有,不征求他人同意就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用,认为:“我的没有了,他有,我拿了他的来用是应该的。这样才叫公平。”可见他们对“公平”的理解是多么肤浅。

听觉障碍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听觉缺陷、语言障碍等生理缺陷会对其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水平造成消极的影响,他们很容易产生自我贬低、恐怖、焦虑、过敏、行为不当和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

二、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一)听觉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

听觉损害和语言缺陷对听觉障碍儿童的学习和认知活动及个性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在情绪、个性及行为等方面都会出现一系列障碍。

1.对自我的不良认识

自卑而孤僻,由于听觉能力一定程度上的丧失,影响听觉障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障碍重重,使他们觉得很难融入社会生活,进入同龄人圈子,导致他们喜欢独处,形成不合群的性格。

2.对外界事物的不适当反应

(1)敏感而多虑。他们对周围事物非常敏感,不管与自己有关无关,都会表现出猜疑和焦虑情绪。

(2)任性而依赖。这是大多数听觉障碍儿童共同存在的不良心理特征。由于听觉障碍儿童在家中作为弱者总是受到过多照顾,一部分父母对孩子听力的残缺有负罪感,认为孩子的耳聋是自己疏忽造成的,就千方百计地补偿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溺爱放纵。导致他们执拗任性,爱干啥就干啥。在生活上、心理上总是依赖父母,即使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不愿做。

3.不良的情绪体验。听觉障碍儿童如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或曲解其原意时,就过分激动,态度生硬,乱发脾气,不听劝告,甚至大打出手。

(二)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聋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唯有个性良好、心态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开展聋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加强聋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应该在聋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先行。

2.聋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目标就是培养听觉障碍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

3.聋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由于听觉障碍儿童有特殊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上需要进行专门研究和开发。

4.聋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聋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上可以借鉴普校现有的教育模式,根据听觉障碍儿童的特点进行内容、组织形式、方法上的探索。

三、维护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

(一)提高聋校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要想让听觉障碍儿童身心得以健康和谐地发展,教师首先要保持心理健康。

(二)教给听觉障碍儿童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常用方法有:

1.积极参加学校集体活动,从中表现自己的才能获得集体认可;

2.珍视友谊有几个知心朋友,时常将自己的心事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看法;

3.学会利用保持心理平衡的宣泄方法,如可以写日记、写作文、给亲人或朋友写信;

4.开展适当的体育活动,发展特殊的兴趣爱好等;适当的时候接受心理咨询。

(三)营造促进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环境

1.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环境系统支持。

环境支持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方方面面的协作和支持。

2.加强学校教育环境建设。

(1)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例如,营造语言环境,设置音响环境,开设生理补偿的特殊课程,张贴激励听觉障碍儿童自强奋发的名言……

(2)重视心理健康环境建设。心理健康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游戏等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活跃的教学环境,充分运用听觉障碍儿童心理补偿功能,营造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

(3)努力营造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学校应该有计划地组织听觉障碍儿童走出孤独世界,参加社会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如去参观、访问、为社会服务,和健听儿童开展手拉手活动,参与书画、舞蹈、体育等各种竞赛。

3.加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

(1)建立心理档案,分类辅导。

(2)开设心理健康活动区。

(3)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

(四)通过团体心理咨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团体咨询活动能有效提高聋生的社交能力和社交主动性,使聋生取得社交成功,增强社交自信,促进健康心理品质形成。

(五)满足青春听觉障碍学生同伴交往的需要

1.青春期听觉障碍学生同伴交往特点有:(1)选择同伴具有一定的盲目性;(2)有迫切与他人交往的需要;(3)在同伴交往中感情投入大。

2.创造能让听觉障碍学生与各种人交往的机会。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听觉障碍学生心理成长。这方面工作需要长期、细致、艰苦、富有创造性,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积极配合与协作,需要考虑个体差异和社会文化背景的特点,更需要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毛颖梅.特殊儿童心理咨询概论,2007:157-169.

篇4

【关键词】 心理虐待和忽视;心理健康;自尊;情绪稳定性 ;横断面调查

中图分类号:B844.2,R74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10)009-0705-06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0.09.015

国外研究显示,儿童期的心理虐待和忽视不但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功能与个性特征的形成与发展[1-2],而且与成年后的低自尊、人格障碍、抑郁障碍、饮食障碍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等有关[3-5]。国内的研究也表明,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与躯体化、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健康指标存在显著相关[6-8]。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的阳性组与阴性组大学生之间在情绪稳定性上有差异[9]。

自尊是自我概念的评价性成分,是个体对自我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许多西方学者认为,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高自尊与乐观、成功应对、情绪稳定等合乎社会要求的事物相关[10-11]。在国内,关于自尊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如大学生的自尊与SCL-90的多数因子得分负相关,高自尊的个体有较高的自我和谐水平,自尊与自我接纳密切相关等[12-14]。

情绪稳定性(神经质)是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的三因素人格模型的因素之一。研究显示其与认知方式相关[15],与互联网社交、娱乐和信息服务偏好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16],对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17-18]。

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统计学的发展,研究者们开始关注中介变量的分析。已有研究显示,自尊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之间、被接纳感与心理健康之间均起着中介作用[19-20];情绪稳定性在中专生的成就目标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中介作用[21]。目前关于高职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相对比较滞后,已有研究表明,高职生在儿童期的心理虐待和忽视发生率要高于一般大学本科生,且心理健康的水平更低[22]。对于因儿童期的心理虐待和忽视导致的心理健康受损,干预重点不可能是去改变过去的不良经历,而应该是寻找可明显改变的中介因子。如果自尊和情绪稳定性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成年后的心理健康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则揭示在高职生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可以通过自尊培养、情绪管理等来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此外,还能对当下功能失调家庭给出调整建议。

综合以上,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验证早期的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是否对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性、自尊有直接影响,情绪稳定性和自尊是否对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其次探讨自尊、情绪稳定性是否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对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以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医学专业的2007级新生为调查对象,自愿参与,发放问卷760份,获有效问卷740份,其中男生134人,女生606人,年龄17~24岁,平均(19±1)岁。

1.2 工具

1.2.1 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量表(Child Psychological Abuse and Neglect Scale,CPANS)[23]

为自我报告问卷,主要调查个体儿童期(小于18岁)在心理上所受到的家庭虐待和忽视等,可作为回顾性测量工具使用。共31个条目,包括心理虐待和心理忽视2个分量表,每个条目0~4级评分,得分越高,表明个体主观感受到的在儿童期遭受的心理虐待和忽视越多。本研究中该量表总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8。

1.2.2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24]

共90个条目,分为10个因子。唐秋萍等研究表明,将量表结果作为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参考是可行的,但不适合做出个体间的差异比较[25]。施章清等在研究中指出强迫、抑郁、焦虑与大学生关系最为密切[20]。因此,本研究选择SCL-90中的强迫、抑郁和焦虑3个因子来反映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每个条目1~5级评分,得分越高,心理问题越严重。本研究中3个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7。

1.2.3自尊量表(SeIf-Esteem Scale,SES)[26]

共10个条目,包括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2个因子,每个条目1~4级评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量表总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8。

1.2.4 艾森克人格调查问卷-N维度(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neuroticism,EPQ-N)[27]

包含24个条目,要求受试者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1=是”或“2=否”回答,得分越高,情绪稳定性越高。为便于计算,本研究将条目按奇偶数性质打包,得到2个数据包,记为情绪稳定性1和情绪稳定性2。本研究中EPQ-N维度总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1。

1.3统计方法

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进行理论假设的验证分析。用两个假设模型(图1,2)验证自尊和情绪稳定性之间的相关对整个模型拟合程度的影响。

在收齐所有问卷后,使用统一的规则编号、定义变量,使用SPSS 16进行数据录入,计算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性、自尊、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变量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了解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进行了Pearson相关分析。最后,运用AMOS 7软件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以获得各拟合指标、路径系数、因子载荷。

2 结 果

2.1 高职新生各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性

高职新生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量表得分与SCL-90分正相关,艾森克人格调查问卷-N维度得分与自尊量表得分正相关,艾森克人格调查问卷-N维度得分、自尊得分与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量表得分、SCL-90分负相关(表1)。

2.2 两个假设模型的拟合数据比较

检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程度的指标有多种,本研究采用传统的模型拟合检验指标(χ2/df

2.3 高职新生各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分析

图3显示了假设模型二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和因子载荷,从图3可以看出,4个变量的因子载荷均>0.5,具有统计学意义(P

采用温忠麟等结合依次检验和Sobel检验所提出的方法[28]进行自尊、情绪稳定性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情绪稳定性在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z=25.81,P

3 讨 论

本研究的相关分析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论一致,即,儿童期遭受的心理虐待和忽视越多,成年后更容易出现一系列问题,包括低自尊、情绪不稳定、抑郁、焦虑、强迫。自尊和情绪稳定性正向相关,且均与心理健康相关,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自尊越高、情绪越稳定,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本文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对高职生心理健康有直接作用,也就是说,儿童期的心理虐待和忽视会在很长的时间内对个体抑郁、焦虑等心理造成影响。此外,儿童期的心理虐待和忽视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自尊是自我意识的体现,伴随着个体的成长而发展,而儿童期的心理虐待和忽视经历会导致个体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的受挫,最终影响总体自尊;作为心理免疫系统存在的自尊,其受损必定影响到心理健康状况[29-30]。Stein等[31]对流女的调查研究显示,儿童期虐待对低自尊、抑郁和物质滥用等问题的出现有影响,其中低自尊起着中介作用;对拉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调查研究也表明自尊对抑郁症状产生影响的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32]。虽然调查的方法和对象有不同之处,但都表明了自尊在负性经历与负性结果之间起着中介作用。而从另一个角度讲,自尊的提高能促进心理健康,它是心理健康的保护因子。

在本研究中,儿童期的心理虐待和忽视对心理健康的间接影响除了经过自尊的中介作用外,还存在着以情绪稳定性为中介的路径。此外,本研究关于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对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直接、间接影响比例显示,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通过情绪稳定性间接影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比例最大(51.25%)。个体的情绪稳定性与后天的成长环境有关。心理虐待和忽视给儿童带来的是不安全的生活环境。缺乏安全感的个体时刻处于一种紧张状态,遇到生活事件时更容易出现焦虑、紧张、易怒等[33-34]。国内关于情绪稳定性的研究很多,目前已开始关注中介作用的探索,如情绪稳定性是个体所受的教养方式影响其产生社交焦虑问题的中介因子[35],情绪稳定性作为中介变量在应对策略和述情障碍之间起作用[36]。虽然关于情绪稳定性本质的界定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是其在改善心理健康的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本研究中两个假设模型的比较结果显示,自尊和情绪稳定性之间的协方差显著影响着模型的拟合程度。由于本研究采用的是方便样本的横断面调查,只适宜于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直接、间接效应分析,在不影响整体结论的情况下没有涉及自尊、情绪稳定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索,比如是情绪稳定性导致自尊的变化,还是自尊影响着情绪稳定性,抑或二者之间存在着共同的作用变量。此外,在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对高职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过程中,大部分是通过自尊和情绪稳定性的间接作用实现的,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中介变量,或者说以别的作用形式存在的变量,比如调节变量。这些问题可考虑通过对更多数量和类别的样本进行纵向研究来解决。

本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本研究建立在回顾性、自我报告问卷的调查基础上,被调查者在回忆某些儿童期的受虐事件时可能会出现因时间和心理原因导致的记忆错误,在今后的研究中最好能从其他渠道(如访谈、日记、家庭成员的回忆等)获得关于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的更多信息。同时,本研究仅对一所高职学校的大一学生进行调查,且只选择了SCL-90中的3个指标(抑郁、焦虑、强迫)代表心理健康,使得结论的推广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Grover KE,Carpenter LL,Price LH,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abuse andpersonality disorder symptoms[J].J Pers Disord,2007,21(4):442-447.

[2]Chartier MJ,Walker JR,Naimark B,et al.Childhood abuse,adult health,and health care utilization:results from a representative community sample[J].Am J Epidemiol,2007,165(9):1031-1038.

[3]Choi H,Klein C,Shin MS,et al.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and Disorders of Extreme Stress(DESNOS)symptoms following prostitution and childhood abuse[J].Violence Against Women,2009,15(8):933-951.

[4]Evren C,Evren B,Dalbudak E,et al.Childhood abuse and neglect as a risk factor for alexithymia inmale substance dependent inpatients[J].J Psychoactive Drugs,2009,41(1):85-92.

[5]Johnstone JM,Luty SE,Carter JD,et al.Childhood neglect and abuse as predictors of antidepressant response indepression[J].Depress Anxiety,2009,26(8):711-717.

[6]陈晶琦,廖巍.中专学生童年期羞辱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关联[J].中国学校心理卫生,2006,26(5):355-357.

[7]常宪鲁,邓云龙,,等.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在大学生中的应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3):273-275.

[8]杨子尼,丁宗一.儿童虐待与忽视研究的相关问题[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3.14(4):248-250.

[9]常宪鲁,王华云.儿童期心理虐待和忽视与成人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1):1239-1241.

[10]Owens TJ.Accentuate the positive and the negative:rethinking the use of self-esteem,self-deprecation and self-confidence[J].Soc Psychol Q,1993,56:288-299.

[11]Tideman E,Ley D,Bjerre I,et al.Longitudinal follow-up of children born preterm:somatic and mental health,self-esteem and quality of life at age 19[J].Early Human Dev,2001,61:97-110.

[12]陈建文,王韬.大学生自尊、自我统合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161-164.

[13]胡军生,李长庚,王登峰.师范大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6):620-622.

[14]高文风,丛中.医学院新生自尊与自我接纳心理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1,22(1):18-19.

[15]张利燕,郑雪.认知操作、认知方式与神经质人格特质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2):218-221.

[16]雷雳,杨洋,柳铭心.青少年神经质人格、互联网服务偏好与网络成瘾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6,38(3):375-381.

[17]娄文婧,李义安.人格特点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路径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137-140.

[18]杨明.221名大学生的EPQ和SCL-90调查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6,17(2):77-78.

[19]张敏,谢威士.提供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社会心理科学,2007,22(1-2):63-68.

[20]施章清,应贤慧,叶科.大学生被接纳感与心理健康:自尊的中介功能[J].心理科学,2009,32(2):456-458.

[21]张清霞,王赛男,王鹏,等.中专生人格特征、成就目标与心理健康之间的SEM研究[J].青年心理,2007,01:77-80.

[22]邱开金.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2):444-446.

[23]邓云龙,潘辰,唐秋萍,等.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2):175-177.

[24]陈昌惠.症状自评量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31-36.

[25]唐秋萍,程灶火,袁爱华,等.SCL-90在中国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1):16-20.

[26]季益富,于欣.自尊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 318-320.

[27]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人格特征问卷手册[M].长沙:湖南医学院出版社,1993,(2):31.

[28]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29]Boden JM,Fergusson DM,Horwood LJ,et al.Does adolescent self-esteem predict later life outcomes? A test of the causal role of self-esteem[J].Dev Psychopathol,2008,20(1):319-339.

[30]Birndorf S,Ryan S,Auringer P,et al.High self-esteem among adolescents:longitudinal trends,sex differences,and protective factors[J].J Adolesc Health,2005,37(3):194-201.

[31]Stein JA,Leslie MB,Nyamathi A.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parent substance use and childhood maltreatment to chronic homelessness,depression,and substance abuse problems among homeless women:mediating roles of self-esteem and abuse in adulthood[J].Child Abuse Neglect,2002,26:1011-1027.

[32]Umana-Taylor AJ,Updegraff KA.Latino 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Exploring the interrelations among discrimination,ethnic identity,cultural orientation,self-esteem,and depressive symptoms[J].J Adolesc,2007,30:549-567.

[33]Edwards VJ,Holden GW,Felitti VJ,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multiple forms of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mental health in community respondents:results from the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study[J].Am J Psychiatry,2003,160(8):1453-1460.

[34]Chartier MJ,Walker JR,Naimark B,et al.Health risk behaviors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s mediator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hood abuse andhealth[J].Am J Public Health,2009,99(5):847-854.

[35]李波,钱铭怡,钟杰.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羞耻感等因素影响模型[J].中国心理卫生,2005,19(5):304-306.

篇5

关键词:学校、家庭、社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106

一、概念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或不在父母身边城里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与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2012年9月,教育部公布义务教育随迁子女超126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万。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不好的“留守儿童”事件,让人们对留守儿童问题心理的剖析深入,使得一部分留守儿童的成长压力增大。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状

1. 性格缺陷

冷漠孤僻、逆批任性。父母作为孩子依恋的对象,其作用不可忽视和替代,而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缺失父母的关爱所造成的创伤是挥之不去的,这使他们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变异,容易形成性情孤僻。自卑忧郁的性格特点。自卑是与自信相对立的负面情绪,认为自己在某方面或各方面都比不上别人,并且会过分放大自己的缺点,对自身缺乏理性认识,行为上以叛逆方式表现出来。亲情的缺失、同龄人的不相容,更容易使其形成任性自私、冷漠孤僻的性格。

2. 人际交往障碍

敏感多疑、缺少朋友。留守儿童的父母因家里经济条件落后而长期外出打工,儿童一般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隔代抚养的不足是祖辈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所接触的生活面与儿童的有很大不同,不利于儿童模仿学习人际交往方式;隔代抚养的另一个缺点是祖辈对孙辈的教养方式通常过于娇惯、迁就、护短,使得儿童性格浮躁、道德水平具有不平衡性;许多留守儿童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力,提到父母时,部分留守儿童情感冷漠,没有表现出对亲情的渴求,在看到非留守家庭生活较为富裕幸福之后,还会认为社会不公平,产生嫉妒不满的情绪,对自己的家庭情况有隐瞒、说谎的行为,这些都使其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劣势。

3. 人生观、价值观的偏移

打工主义,现实主义在“打工潮”带来的影响下,家长平时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并不关心,由于长时间见不到孩子,家长更多的是给予孩子金钱方面的弥补,使得留守儿童的道德水平呈下降趋势;并且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初中或高中一毕业就外出打工赚钱的不良影响,导致儿童对个人价值,人生理想狭隘化,固化;难以树立高远的理想,宏大的抱负。使得城乡结合部的留守儿童或以谋求财富作为人生唯一的追求,或以消极、不思进取的心态应对生活。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

1. 家庭应对措施

父母首先应该具备责任意识,客观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恰当选择监护人,同监护人合理搭配,改善留守儿童心理状态,强化沟通交流。首先,父母应加强同孩子之间的交流,让孩子充分体会到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其次,采用多种沟通方式。父母可在使用电话的同时辅以书信的方式,强化同孩子之间的交流,孩子也能通过书信的方式,将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再次,强化同监护人的沟通。父母应该及时同孩子的监护人沟通交流,获取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信息,进而采取有效沟通,对孩子的问题进行疏导解决。最后,沟通内容应宽泛。沟通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注重孩子的生活、学习问题,也应当注重孩子的健康问题,涵盖孩子的心理发展、变化等,注重孩子的健康发展。

2. 学校应对措施

学校应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心理档案。学校应让家长充分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多参加学校举办的关于心理方面的活动,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监护人、家长的心理辅助能力,推广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学校也应该为教师提供培训,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的了解,掌握儿童的心理特征,可通过心理机构培训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技能,提高心理健康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应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咨询室。

3. 社会应对措施

应加强对游戏厅、网吧等公共场所的监管,加强农村治安,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建立健全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对于大众传媒来说,应引导社会关注留守儿童问题,集合社会力量,鼓励爱心活动,关注留守儿童。进而帮助留守儿童自强、自信、自立,彻底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4. 个人应对措施

留守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对其心理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使得儿童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节,首先要对留守儿童的自我概念加以引导。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自我概念在儿童发展的多方面有重要作用,积极自我概念的养成在儿童教育目标中具有特殊地位。所以要引导儿童全面的认识自身,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以及合理的自我调节,完善自己的人格,不给自己贴被留守、缺少父母疼爱的标签,不一味自卑,而是发掘自己的闪光点,增强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克服困难的毅力,培养勇于逆流而上的意志品质;其次要改善留守儿童的自我体验,教会他们自我安慰、自我排解。

篇6

[关键词]留守儿童,舞蹈,教育

中图分类号:J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3-0248-01

21世纪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随着社会的发展,河南省逐渐成为第一劳务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由此产生的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心理障碍,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等等。而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以,监护的“盲区”,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社会环境存在“雷区”三个方面表现突出。解决问题需要政府、家庭和学校联手。

目前留守儿童的现状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而舞蹈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学校开设舞蹈课(以形体课为主),目的在于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从而展现全新的精神面貌,感受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带来的欢乐。同时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1 舞蹈学习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促进智力发展

舞蹈学习者都应该有这样的感觉,当美妙的音乐响起,心情便不由自主的随着节拍起伏,感情随着韵律激荡。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舞蹈训练与提高人的智力是大有关系的。幼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好动、爱跳的特点,在动作、节奏、娱乐中提高模仿能力,拓展兴趣爱好和感知能力。此外,舞蹈是舞者用其肢体动作语汇来表达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向往,通过动作语汇表现人类的内心境界。一个舞者在完成某个动作的过程时,要经过一个模仿、感知、理解、吸收、创造和发挥的过程,此过程本身就需要舞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智力因素。舞者只有在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舞蹈的内涵。激发想象力,进一步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1.2 有利于提升身体素质与气质美感

舞蹈是人体动态美的精华,科学的、协调的舞蹈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而且可以促进幼儿的骨骼发育,增强消化功,增进食欲,提高身体素质。留守儿童通过基本的舞蹈训练和舞蹈表演,可以大大提升形体美,而舞蹈通常还能提升一个人的气质,充满自信和面对生活积极乐观,为今后得体的待人接物打下良好的基础。

1.3 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审美意识

舞蹈以它寓教于乐的独特方式,可以潜移默化地使留守儿童习惯于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憎厌假、恶、丑的行径。既可以达到提高境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丰富知识的美育目的,又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对艺术美、自然美的理解、想象、感受和创造能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1.4 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长期的实践证明,舞蹈能够促进人格的态度、意志、情感和理解等特征的形成和发展,例如诚实、勇敢、自尊、自主、自制、自信、独立、镇定、果断、认真、负责、热情、奔放、细致、敏锐、等个性特征。舞蹈的节奏、姿态、动作能够塑造健美的形体,培养端庄的举止,净化整个心灵世界。舞蹈注重形、神、意的协调统一,以节律、姿态、动作的完美结合赋予舞者外在与内在独特的美感,气质和魅力。这一切都赋予了舞蹈独特的德育教育效果。

通过舞蹈排练和演出可以大大地增强孩子们的向心力。久而久之,孩子们会养成一种自觉、守纪律、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注意集体协作的行为习惯。

2 舞蹈学习的普及

我国儿童舞蹈教育的主体除了教育培训机构外,另一个主要实施者就是学校。然而,不同于音乐、美术和体育这些纳入素质教育的课程,舞蹈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在一些市区的中小学,开设舞蹈课程的学校少之又少,大多都是以收费形式开设的舞蹈班。真正能够让孩子接触和学习舞蹈的是幼儿园,在幼儿园,与学习写字和唱歌相比,学生更喜欢跳舞,然而这种对舞蹈的学习和教育会在进入小学后结束。在河南省农村及偏远地区,大多孩子不上幼儿园,这些孩子几乎从未接触过舞蹈教育。然而,在西方发达国家,舞蹈早已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程。如美国21世纪初就已在小学,中学,大学设立了舞蹈必修课程,且非常完善,以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协调能力,纠正学生形体,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为目的,对“培养人、教育人、美化人、优化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 普及舞蹈课,让留守儿童校园生活更快乐

留守儿童已成为我国的一个庞大群体,他们在父母常年外出务工的情况下在心理健康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密切关注的现象。而舞蹈作为另一种语言,在很多方面有着话语无法替代的功能,尤其对于儿童,舞蹈更能够激发其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

增强交际能力,改善内向自卑的心理状况。舞蹈使之感受到热情活泼、开朗上进,从而慢慢改变自身的心理状态,变得活泼开朗,改变自卑的状态,获得自信心。在精神方面,舞蹈是一种表演性的艺术。因此,很多孩子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舞蹈学习后都会爱上舞蹈,喜欢欣赏与被欣赏的感觉,迷恋舞蹈的美,会更多关注生活中阳光、正面的事物,从而焕发光彩,展现出全新的精神面貌。现有的研究以及实践证明舞蹈确实在儿童的身心健康方面有着明显的作用。因此,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舞蹈是一种极佳的教育方式,在感受舞蹈艺术美的同时增强各方面的能力,并改善身心健康,让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留守儿童的校园生活更快乐。为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有所改善和提高,应极力倡导开设舞蹈必修课,提高孩子们的审美和对生活对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 昝发秀.留守儿童现状及原因分析[J].新校园:学习版,2012,8:219~219.

[2] 王海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基于对河南省泌阳县祥瑞学校的调查与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

[3] 刘小琼.舞蹈艺术在留守儿童群体中的组织与开展形式研究―以衡阳市为例[J].神州,2013,25:259~259.

[4] 周志健.浅谈少儿舞蹈的教育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2,S3:162~162.

[5] 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6] 平心著.舞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7

一、儿童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的现状。

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基础阶段,就像小苗之于大树,小苗的茁壮健康与否,为将来它是否能长成有用之才埋下伏笔。由于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理念的转变,不少家庭、婴幼儿教育机构也开始认识到幼儿时期的教育重要性。家庭方面主要表现为:不少家庭父母们通过电脑下载幼儿教育节目、购买相关育儿书籍,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贴心”地为孩子报名各种智力开发班,笔者就曾在一个幼儿智力开发机构中,见到了一个刚刚6个月大的“学生”。

应该说,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样做是不是真的可以让孩子将来比同龄孩子更容易成才、成功呢?笔者的一些走访和调研反映,不少原本自信开朗的孩子在经过这样“魔鬼”训练之后,出现了自闭、自卑的性格情绪,有的甚至出现了叛逆心理。学校方面主要表现为:一些教育机构尤其是各种智力开发培训班和幼儿园,让孩子通过各种类目繁多的智力开发活动和练习,但这些教育机构的教育目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这样的一些教育机构经营得红红火火,在家长们中间也是好评如潮,但笔者对这样的教育方式表示担忧。

二、儿童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的问题

目前幼儿教育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方面,一是学校方面。

首先家庭方面,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这一时期家长决定着幼儿的教育质量。有文化水平、教育观念和经济水平的不同,幼儿所接触的家庭教育也是千差万别。有的父母文化水平较高,对于幼儿的教育方式比较科学,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理乐观开朗、文明礼貌;而一些家庭不和睦、父母性格暴躁的家庭,动辄就对孩子连打带骂,这样环境中的孩子极易产生自卑、怯懦的心理,不利于将来孩子良好性格的形成。

其次是学校方面,有很长一段时期,“应试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深入人心,虽然目前新课标倡导素质教育,但考试体制仍偏重于卷面考试,这就迫使学校为了保证考试升学的水平而纷纷重视应试教育,疏于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工作,学生在面对各种身心压力和烦恼疑惑时,不知道如何疏导和排遣。这样的家庭和学校教育方式很容易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埋下隐患。

三、儿童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的方法

通过上述对儿童心理学视角下幼儿教育现在和问题的分析,下面笔者来谈谈幼儿教育的方法。基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幼儿教育问题起着决定的影响,下面笔者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方法的阐述。

第一、家庭教育方面。孩子的心理发展体现着一个家庭关系和谐与否。所以要对幼儿进行科学的心理教育,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必不可少。在和谐家庭氛围下的幼儿,心理是健康的、阳光的、有活力,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反之,心理则是病态的、阴暗的、忧郁的、对生活毫无希望的;心态不同,他们对待社会上的人、事、物,态度都会不同。首先,家长们一定要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提高自身修养,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树立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其次,家长要积极学习相关的育儿书籍和关于心理学的知识书籍,采取积极的教育方法,善于鼓励孩子,增强孩子信心,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心态。最后,家庭中的父母长辈要保持和谐的关系,做到相亲相爱,互敬互助,给幼儿一个安全、稳定、和谐、幸福的家庭。

第二、学校教育方面。学校教育对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其中影响孩子的关键环节主要有教材内容和教师引导两个因素。教材是幼儿学习知识的载体,教材的内容直接决定了孩子接触到的学习对象,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一定要严格把控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甄别,要保证教材内容的可行、健康,适合学生,切实确保孩子可以在教材上接触到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同时学校应当及时对教材进行更新、突出德育教育,使其与不断变化着的幼儿教育任务相匹配。

第三,教师因素方面。教师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应当采取全面科学的教学方法,比如,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说出自己对所讲内容的看法,对于回答好的同学,要不吝表扬,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要采取妥善的办法对其进行鼓励。让学生在有爱心的教育环境中,在有鼓励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这样才更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健康心理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张健忠;;幼儿教师及家长对幼儿健康关心程度的调查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Z1期

[2]李灵;刘伟伟;;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年11期

篇8

关键词:家庭教育;儿童健康发展;作用

在中国的教育史中最早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多样化,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家庭教育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最大课题。

一、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视的,但这种重视大都是学校教育,而对家庭教育的重视还不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家长没有将家庭作为教育的场所,更没有把自己当作孩子的教师。实际上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教育,可以说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的黄金期。

二、家庭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

1.家庭生存环境

根据最新的调查显示,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形成最佳的亲子互动关系,并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心理调查显示,在家庭中如果成员之间关系融洽,成员感到心情愉快的家庭中,儿童也会感到愉快、安全。而儿童的情绪方面则表现比较稳定,“不随意地发脾气”;在儿童的行为表现上由于他们的心理压力小,则表现得开朗、好奇心强、爱探究,而较少表现出退缩与焦虑。

2.家长的教养态度

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固然是父母教育的结果,但儿童个性的缺陷、

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是父母所造成的,父母的教养态度大致可分为四类:

第一类:老虎权威型

家长在教育行为上对孩子实行高压政策,要求过分严厉,过分限制,缺少宽容,奉行棍棒教育,孩子稍有不妥之处就严加惩罚。

第二类:母鸡溺爱型

家长只想为儿童提供无所不到的帮助和保护,使孩子养成极大的依赖性,就会形成自私、任性、放肆、易发脾气、好夸口的

品性。

第三类:山羊自流型

这种类型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儿童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爱而产生孤独感,逐渐会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显示甚至放荡的不良品质,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

第四类:老鹰民主型

父母能忍耐、平等、随和谅解、互相爱护、关心,父母能多给子女鼓励和诱导,而对子女的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提高子女的认识,改正缺点。

3.家庭结构变化

随着单亲家庭大量出现,家庭结构的稳定性正在发生动摇,家庭破裂造成儿童赖以生存的心灵家庭乐园被破坏。破裂的家庭结构使父母无力教育自己的孩子,给幼儿带来了过分紧张的生活气氛和感情冲突。

4.家长的教育方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研究表明:教育者的期望对受教育者有重大影响。因此父母对子女的美好期望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家长的期望越高,对孩子的激励越大,就越能强化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幼儿意志品质的锻炼,形成远大的抱负。

三、构建健康家庭教育环境

早期家庭教育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应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作风民主、态度和蔼可亲,家长对待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志随心所欲。(2)家长处处以身作则,凡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多示范,少说教。(3)家长应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以乐观、淡定、放松的情绪来面对孩子,将对孩子产生巨大的积极感染力。(4)为子女创造安逸的生活环境,让他们万事如意,免受一切挫折,这似乎成为许多父母,尤其是家境比较富裕的父母的共同追求。但是这种“厚爱”,致使大多数独生子女,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任性、脆弱、依赖的弱点,这与父母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娇惯是分不开的。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儿童家庭教育成功的根本条件。家长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尤为关键,孩子在鼓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信;孩子在平等中生活,他将学会公道和爱心;孩子在忍耐中生活,他将学会忍耐;孩子在偏袒中生活,他将学会自以为是;孩子在争吵中生活,他将学会诡辩与逃避;孩子在公正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尊和尊敬;孩子在埋怨中生活,他将学会责怪和抱怨;孩子在偏爱中生活,他将学会嫉妒和冷漠。

家庭环境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土壤,因此当前开展家长的素质教育,优化家庭教育最关键的问题是必须大力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提高家长的责任和认识,认识培养儿童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努力克服家庭结构变化等带来的障碍,为子女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儿童身心健康得到健康的发展。

篇9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不良心理

1.逆反心理

有关数据调查显示,很多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逆反心理,有较强的对抗情绪,个人安全感严重缺失,对于他人没有任何信任感。正是由于留守儿童潜意识中对他人存在严重的不信任,才会导致其产生逆反心理,在生活中表现出强烈的逆反行为。留守儿童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存在严重敌意,对于监护人、教师、亲属的管教表现出较强的逆反性特征。

2.厌学心理

很多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家庭的关爱与温暖,感情受到严重创伤。在此背景下,很多留守儿童在课堂中表现出精神不集中、萎靡不振、神情呆滞等,经常会受到教师的批评。这样就会造成留守儿童学习兴趣较低,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

3.失落心理

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家庭的关爱,也得不到他人的认可,教师、同学等经常会疏远留守儿童。这样,留守儿童的交际圈就会不断缩小,既渴望与他人交往却又表现出强烈的畏惧情绪。与此同时,即使留守儿童在学习及生活中有所进步,也很难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表扬。长此以往,留守儿童就会产生强烈的失落心理。

二、教师如何通过语文教学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思想的引领

对留守儿童来说,在他们身心发育成长阶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今后的人生及心理健康发展极其重要。教师应当在语文课堂上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准确而鲜明地向学生宣传民族优良传统及优秀美德,如勤劳、善良、孝顺、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等。

笔者身为班主任又是语文教师,所教班级学生大多为留守儿童,曾经多次在语文教学中对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选取适合留守儿童的优秀文章加以解读。如在讲解《满江红》中岳飞英雄事迹的时候,强调了岳飞精忠报国、忠贞爱国的优秀品质;在讲解《木兰诗》的时候则强调花木兰的孝顺;在讲解《过零丁洋》时,结合文天祥个人经历展开叙述,则让学生了解文天祥的个人信念与气魄。班级的留守儿童通过学习这些优秀文章,树立了爱国、爱集体、爱校、爱家、爱我们身边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意识,从而改善了自身冷漠、自私的心理。正是由于通过思想引领对留守儿童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才使其通过语文学习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培养自身的责任感。

2.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环境,辅以感人的语言影响学生,引起学生共鸣。

笔者在讲述《离骚》时,讲到屈原投汩罗江自尽时,声音低沉,眼含热泪:“一代诗人壮志未酬……”同学们鸦雀无声,有的女生甚至流下了热泪。这样,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还讲解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因为“莫须有”的罪名被当权者陷害、抗日英雄杨靖宇的肚子被日军剖开,里面只有树皮、草根等事例。留守儿童通过笔者的激情讲解,被那些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感染,从而激发了强烈的报国情感,树立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决心。

需要注意的是,真挚的道德情感来自于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作为教师,平时一定要修身、养性、自我完善,以此达到最高境界。此外,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还要多关心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无法给予的温暖,让留守儿童充分地信任自己。这样,留守儿童就会感受到教师给予的关爱,对教师无条件地信任,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切实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联系生活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各地丰富多彩的文化古迹是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活教材”,教师要充分、恰当地运用。

篇10

关键词:贫困家庭儿童;心理救助;儿童利益最大化

贫困家庭儿童属于儿童中的特殊群体,他们不仅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而得不到充裕的甚至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还难以得到正常的生活照料和情感关注,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国家应该建立一套心理救助制度,利用学校和各种社会力量对贫困家庭儿童进行心理救助,以保证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救助原则

笔者认为对贫困家庭儿童进行心理救助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

一般认为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起源于1989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该公约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关于儿童的一切行动,不论是由公私社会福利机构、法院、行政当局或立法机构执行,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该原则在以后的其他国际条约中也得到多次重申,已经被公认为一切涉及儿童事务的行动的首要原则。对贫困家庭儿童进行心理救助,当然也要遵循这一原则。

(二)国家引导和学校、社会救助相结合原则

国家有责任保护每一个儿童的身心健康,所以对贫困家庭儿童进行心理救助,国家是当然的义务主体。国家的作用应该主要体现在鼓励、引导和协调、监督各种救助力量上,而不是直接参与救助工作。具体的救助主体首先是学校,因为学校本身是教育机构,它的性质决定了它要关注教育对象的各种发展情况包括心理健康状况。但贫困家庭儿童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是多样的,对其进行心理救助需要大量具有专业性技能和强烈爱心耐心的人才,还需要一定的经济支持,仅仅依靠学校和政府很难完全实现充分有效的救助,而社会力量的参与可以弥补学校和政府资源的不足,更有效地进行救助。贫困家庭儿童的心理救助事业应“最大限度地与社会公众参与儿童公益慈善事业的需求与期待紧密契合,从而激发社会公众奉献爱心的原生动力和最大热情,将‘人人可慈善’的现代慈善理念落到实处[1]”。

(三)直接救助和间接救助相结合原则

一般认为,家庭是儿童的最佳成长环境。因为家庭较福利院等公共机构,可以给儿童更多的个体关注和情感支持。当然这个家庭应该是能正常发挥作用的家庭,不是困境家庭。贫困家庭是困境家庭的一种,通常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需要外界帮助和支持。对于贫困家庭儿童的心理救助,除了直接给儿童提供心理救助,还要帮助其父母改善心理素质,改进教育方式等,以帮助儿童改善家庭环境,在舒适融洽的家庭关系中健康成长,这等于给儿童提供了间接的心理救助。

二、救助主体

对贫困家庭儿童进行心理救助的主体是广泛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国家

国家应该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重视对儿童尤其是贫困家庭儿童的心理救助。国家应该鼓励、引导学校和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家庭儿童的心理救助工作,比如为中小学教师提供免费心理知识培训,对为心理救助进行爱心捐赠的企业进行精神奖励,鼓励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定数量的免费心理咨询等。

(二)学校

学校应该把维护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当作教育的一部分,树立平等育人、全面发展的先进文明的教育观念。学校应该对所有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对贫困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进行特殊关注,并采取适当的救助措施。

(三)社会

对贫困家庭儿童进行心理救助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事业,需要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在资金支持上,应该鼓励有爱心有实力的企业和一般社会公众进行捐赠,用于设置必要的心理咨询设施和对从事这项事业的心理学专业人士进行必要的生活补贴。在人力资源上,应该要求所有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一定量的免费心理咨询,鼓励心理咨询师担任学校或社区的儿童心理顾问。在组织、协调上,各种社会团体比如共青团、妇联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起到良好的信息沟通、宣传引导作用。

三、救助措施

贫困家庭儿童面临的现实问题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对贫困家庭儿童的心理救助,应依据儿童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救助措施,分类型分标准救助。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一)对贫困家庭进行救助,改善家庭教养环境。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成长环境,家庭的经济压力、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对儿童成长的家庭进行救助,帮助其解决各种问题,无疑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等于对儿童进行间接的心理救助。

1、帮助贫困家庭摆脱贫困,减轻经济压力。

“贫困是儿童心理健康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因为它使贫困儿童及其家庭面临一系列的压力,将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消极影响,使儿童产生大量的外化问题(如违纪、攻击、冲动等)和内化问题(如抑郁、焦虑等);贫困持续的时间越长,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就越可能出现,等等。[2]”为什么贫困压力有可能导致儿童焦虑情绪呢?“长期的经济资源稀缺使贫困儿童常常感到挫折和受局限,对生活的控制感降低,对于未来生活可能发生的事情感到无法控制、无法应对,因而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3]”

要解决贫困家庭儿童的心理问题,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当然是有效的手段。具体的扶贫措施是多样的,应该以直接发放生活保障金为辅,提供职业培训、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为主,因为后者更能提高受助者的自我生存能力和自信心,更能帮助受助者从根本上摆脱生存困境。

2、帮助贫困儿童的父母改善教养方式。

很多研究表明家庭贫困压力会影响到儿童的情绪甚至心理健康,这一方面因为贫困给儿童造成匮乏感及不确定感,另一方面因为贫困压力导致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不良的教养环境导致儿童产生心理问题。贫困儿童的父母因为经济压力,容易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而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希望孩子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整个家庭的生存状态。在教育方式上,出于贫困压力下的父母容易采用压制、惩罚方式管理孩子,而较少采用说服、鼓励方式引导孩子。“Rander等人的研究发现,和一般家庭的母亲相比,贫困妈妈更倾向于使用高压强制手段。她们更强调使用惩罚使孩子服从自己,而和孩子说理的频率显著少于一般母亲。Banyard等人则发现贫困家庭的父母较少使用表达情感和关心的语言;同时,当孩子发出情感需求的信号时,他们回应的频率也显著少于一般家庭。[4]”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情感匮乏状态下的孩子,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帮助贫困儿童的父母改善教养方式,可以有效地改善贫困儿童的心理状况,等于对儿童进行间接的心理救助。

(1)各级政府应该鼓励各种社会组织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如妇联、共青团、居民委员会、社会志愿者参与贫困家庭的救助工作。基层组织贴近群众,更了解实际情况,应该与专业人士联合,经常深入学校、农村和贫困家庭进行调查研究,全面了解贫困家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以有利于各种社会力量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2)由有关社会团体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如妇联、共青团、居民委员会组织联系,邀请相关方面的教育专家走进社区,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和亲子活动,帮助贫困儿童的家长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培养正确的育儿观念。让贫困儿童的家长认识到“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还应多关心孩子的道德发展和人格完善,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5]”,认识到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让家长改变以惩罚、压制为主的教育方式而采取以说服、鼓励为主的教育方式。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能让孩子充分的感受到爱和自由,从而身心和谐的成长。家庭教育的完整和有效对儿童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是学校教育和社会关爱不可替代的。改善家庭教育,自然是儿童心理救助的应有之义。

(二)对儿童直接救助。

1、学校的心理救助。

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由专业教师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帮助贫困学生正确面对自己的家庭环境,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也帮助其他学生正确对待贫富差距,防止对贫困学生的歧视。当然这不仅是心理健康课的任务,也是所有教育活动的应有之义。所有教师都应该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防止带给学生不良影响,营造平等、和谐、友善的校园环境,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贫困学生产生自卑、厌世等消极心理。另外,可以设置心理咨询室或心理咨询信箱,由专业教师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对于没有专业师资因此无法开设心理健康课的学校来说,除了注意校园氛围以外,应该与校外爱心机构联合,定期邀请心理学专业人士走进校园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也可以设置心理咨询信箱,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烦恼、困惑等心理问题投入信箱,由心理咨询师及时解答。

2、社会的心理救助。

社会可以利用公共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让社会关注贫困家庭,关注儿童教育,树立尊重、爱护儿童尤其是贫困儿童的良好氛围。公共媒体可以开设心理咨询类栏目,为贫困儿童及其家长解答困惑,纾解心理问题。各种社会团体和公共媒体应该充分发挥组织、联络作用,为需要救助的贫困儿童和愿意提供救助的爱心人士提供信息沟通服务。

社会公众和爱心企业可以为救助工作提供救助资金;爱心企业还可以为贫困家庭提供救工作岗位;社会公众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参加合适的救助活动,如为贫困人口免费传授职业技术、提供就业信息、参加社区联谊等;专业心理人才应该提供适当的免费心理服务,如进行心理健康讲座,提供义务心理咨询、与贫困儿童一对一帮扶等。

结语:对贫困家庭儿童进行心理救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事业,需要国家、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贫困家庭儿童的具体情况和面临的困难是多样的,所以在救助方式上也要分类型分标准救助。但无论采取怎样的救助措施,

都要坚持以儿童利益最大化为首要原则。在制度设计中,要一切以儿童的健康、幸福和尊严为出发点,以儿童的良好生存和顺利发展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如何使儿童的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

[参考文献]

[1]中国首份儿童慈善需求报告.【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3(2):60.

[2]吴华清.贫困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3):52-54.

[3]毕玉,王建平,成吉祥.贫困压力和家庭教养环境对儿童的影响【J】心理研究,2008,1(2):71-75.

[4]李晓丽.试析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救助【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