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养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11-03 17:5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素养的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素养的培养

篇1

【关键词】英语;文化;素养;节日;音乐;电影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171-01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主要表现形式,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

1 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英语文化是指所学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

因此,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真正掌握语言的人,应该能在具体的话题、语境和文化背景中灵活运用语言。如果缺乏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一个语法再好、词汇量再大的人,也很难达到与他人真正的沟通和理解。因此,英语教学中语言能力的培养不可脱离文化背景。

2 发掘高中英语教材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

现行高中英语教材设计了大量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背景,为培养高中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准备。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掘高中英语教材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

2.1 英语国家地理历史方面:涉及英语国家地理历史方面的以Book1B Unit18 New Zealand《新西兰》为例,本单元的中心话题是新西兰,具体涉及新西兰的地理概况、气候特点、风俗民情、历史等方面的知识等。教师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该利用下面的单元目标词汇和句型导入课文:(New Zealand , lie off/on…, eastern coast of Australia, be made up of …, be surrounded by, to the north/south/west/east, the capital city, have a mild sea climate, subtropical, a beautiful natural landscape/harbour, be famous for …, hot springs, heat near the earth’s surface, make electricity, national bird,Kiwi, the earliest people, Maori)。由此将语言技能训练和语言知识的讲授自然地融入介绍新西兰这一中心话题,使学生在话题中掌握并运用这些单元目标词汇和句型,描述新西兰的地理方位和地貌(位于澳大利亚东海岸外,主要由南 北两大岛组成、北岛多温泉,靠近地面的热量用来发电)、首都(惠灵顿位于北岛)、气候特点(其海洋气候温和多雨、环境优美洁净,季节与中国正好相反)、文化历史(新西兰的最早的土著居民是毛利人,现在的新西兰人既说英语也说毛利语)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新西兰最著名的动物是一种不能飞的小鸟Kiwi,它是新西兰国鸟(national bird),也可以用它指代新西兰人(New Zealander)。学生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增 加了语言知识,扩大了词汇量,同时也丰富了有关新西兰地理、历史、气候等文化知识。

2.2 英语国家人的生活方式、宗教习俗:学习英语就是要了解英语国家人的生活方式、宗教习俗,避免因为文化误解导致交际失败。例如:下面的几个单元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材料。Book1A Unit6 Good Manners的中心话题是礼仪,比较全面介绍介绍了西方餐桌上的礼仪和生活中的道歉致谢。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必须掌握以下有关的英语词汇和句型等语言技能和英语知识,其中包括:西餐食品用语(toast/ roll/ dessert/ starter/ tender white flesh);西餐餐具用语 (knives and forks/ napkin/platess);餐前礼仪用语(knowing how to use knives and forks/ when to drink a toast,how to behave/ two pairs of forks and knives/ forks on the left /knives on the right/two spoons);餐中礼仪用语(never touch beef or meat on bones/finish eating everything/don’t take more food than you need); 饮酒礼仪用语(drink wine or soft drinks,/drink to someone’s health).

教师要有目的引导学生熟练运用这些语言知识,了解西方饮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的差异(如中国人认为饮酒碰杯、一饮而尽是礼貌,而西方人祝酒时不碰杯只喝一小口,以此表示礼貌)。

2.3 英语国家节日:了解英语国家节日方面的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浓缩,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信仰选择、风俗习惯、民间文学、神话传说等等;中国和英语国家在节日方面也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中国人有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Festival端午节, Mid—Autumn Day中秋节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Mother’s Day(母亲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通过学习英语国家的传统节日的诞生背景、庆祝活动的形式,以及节日所反映出的一个民族习俗和文化,学生对英语国家主要节日、宗教传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多元文化的意识。此外,相同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中也具有不同的意义。Book1B,Unit21 Body Language,《身势语》涉及什么是“身势语”,“如何理解身势语”“身势语的跨文化性”等,具体介绍各种文化背景下身势语的异同。在日本是指金钱,在法国人看来是零的意思,但在巴西和德国这个手势表示不礼貌。

通过以上几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学会了如何与说英语国家的人交往,提高了自己的礼仪修养,了解不同国家人的生活方式,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误解,增强跨文化理解及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篇2

外语习得理论认为,学习者学习和使用英语应该在了解语言文化内涵前提下懂得语言表达的意义,不仅有助于学习者加深对语言理解感悟,还能够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表达能力。根据上述教学理念,在英语课程教学中关注培养学生的英语跨文化交际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拓宽学习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运用素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的培养,能够让他们在感悟文化与语言相互交融中,深入体味其中的发展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促进他们学科综合素养的生成发展。这也是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不可忽视的核心要素。

[关键词]初中英语 学生 跨文化交际

一、前言

英语跨文化教学(English InterculturalTeaching)主要是指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内在的文化背景知识来影响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运用,进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素养。这也说就是说,在英语教学中,关注跨文化发展意义,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感悟语言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使用规范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合理地运用英语,提高他们语言交际准确性和丰富性。学生通过对英语语言知识表象意义理解,从而加深对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够激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学习和使用英语的信心。中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素养培养就是要在围绕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教学发展目标,创新教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素养,以满足他们的交际发展需要。

二、培养中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素养依据

2.1文化是语言表达内核,具有一定内涵

语言与文化之间始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载体。正如法国著名符号学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所言,“无论从哪方面看,文化都离不开语言。”由此可见,语言是文化的外在存现形式。

2.2文化异域特征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前提

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异域特征,是一定民族在发展中的积淀,体现在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诸多领域额。学生只有在了解和掌握跨文化前提下,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英语。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才能够得到提高。

2.3跨文化表达内涵是学生语言表达基础

学生在接受跨文化表达内涵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中西方语言表达异同,便于学生在学习运用过程中能够运用合理的学习策略。学生英语表达需要借助一定的词汇,而词汇的文化内涵则是影响表达语义的重要因素。

2.4跨文化交际素养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体现。

学生要想掌握纯正地道的英语语言表达思想和方法,了解和掌握跨文化知识必不可少。语言交际的得体和地道不仅体现在用词造句的语法正确上,还应该注重表达语义的丰富上。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培养中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素养的原则

3.1多元化原则

跨文化本身就具有丰富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根据文化的丰富性来制定多元化的教学思维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素养。课程标准在“文化意识”的五级学习目标中列出了14种类型。这些类型,不仅是学生进行语言交际的重要体现,更是学生进行灵活运用必不可少的。

3.2互动性原则

文化是存在语言中的一种静态意识形式。这种形式一旦与交际进行有机融合,不仅能够有了动态展示过程,更能够让文化变得“鲜活”,体现其应有的价值意义。这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交际的发展需要,将文化内涵有机融入表达过程中,不仅能够很好凸显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更能够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3.3思辨性原则

文化作为一种发展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在使用上稍有不当,则容易产生消极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文化的使用特点,予以辩证的对待。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够在发扬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运用辩证的观点对待西方的跨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

四、培养中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素养的途径

4.1关注词汇文化内涵,优化语句表达

词汇是语言表达的基本组成的单位,也是体现语句意义的重要物质载体。在教学中,关注词汇文化内涵,不仅能够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表达效果,还能够体现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综合素养。在英语词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在语句使用的过程中能够紧扣词汇表达意思进行优化组合。

我们在掌握词汇文化内涵时,应该根据语句表达意境进行合理地尊和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1)准确感知语句的使用表达语境,挑选合适的英语词汇,达到“句里有意,词中有文”,让词汇发挥应有的文化表达价值意义。(2)关注词汇的多样化文化背景,让词汇的使用真正发挥其内涵价值,在使用过程中,应该围绕词汇的感彩、故事典故等方面予以综合考虑。(3)拓宽词汇文化交际内涵。我们知道语言中词汇的内在文化内涵是交际的核心要素。英语中有许多词汇来自神话、寓言、传说或典故。学生了解这些词汇蕴含的文化,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予以理解和应用,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中西方表达文化差异往往影响人们的表达思维和效果。例如,“狗”在我们中国人眼中,大多具有贬义,像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等。但在西方国家,则与此相反,像这样一句话:Millie is called aluck,dog.如果不知道lucky dog(幸运狗),喻指“幸运的人”的内涵,翻译出来的语句肯定会闹出一定的笑话。还有像sea dog(海狗),喻指“老练的水手”;dog-ear a book(在书上折个狗耳),意思是“折书角”等等。学生只有掌握了上述文化的表达内涵才能够真正学会使用语言表达。

4.2关注故事典故寓意,掌握交际规则

任何语言都有一定的产生背景典故。这种典故的产生,一方面,为语言的丰富使用提供了更为宽阔的使用空间,增添了语言的表达内涵;另一方面,能够开阔人们的表达思维,让语言表达变得更为轻松自由,便于人们能够灵活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

在教学中,关注故事典故寓意,除了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之外,还能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习惯,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典故的使用,还能够让学生的综合语言使用能力得到体现。学生在这样的前提下更能够进行交际。学生在这样深入探究的过程中更利于使用英语。具熊的憨厚可爱,其实不然,该词源于美国的罗斯福总统。美国老罗斯福总统(Theodore Ro.

osevelt)(被人们昵称为Teddy)。他在工作之余,喜欢打猎,尤其是熊。有一天他和一群朋友到林中打猎,突然看到一只站立在他面前的小熊,非常可爱。罗斯福一时起了恻隐之心,放走了这只小熊。此事经媒体宣传报道后,美国的爱护动物者趁机大肆褒扬罗斯福总统的一念之善。这时一位面包店的老板灵机一动,根据那只可爱小熊的造型,制成一批玩具,命名为Teddy bear。不料深受小朋友的喜爱,立刻销售一空,大量制造Teddy bear出售,至今经久不衰。这样,Teddy bear就有了表示仁慈善良的词汇内涵。倘若明白了该词的用法,定会恍然大悟。

4.3关注表达风俗习惯,提高学识修养

语言的表达习惯往往是语句运用的核心。这些习惯的运用,不仅能够体现在文化意识领域中,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比较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表达思辨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学识修养。这种习惯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这些表达风俗习惯运用于语言交际,不仅能够体现文化的内涵,还能够彰显学生的学识修养。

对此,笔者以为,在教学中注重跨文化表达丰富习惯,应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1)注意语言交际的禁忌用语,像英语习惯,亲属之间是直接用名字相称的,如果不用名字而用表示亲属关系的词称呼长辈时,可降一辈来称呼。而讲英语的人这类称呼则比较简单:一般在姓氏之前加Mr.、Mrs.、Miss即可等。(2)注意人们的饮食用餐习惯。像美国餐馆里,点菜的顺序一般是这样的:饮料(drinks)、汤(soup)、色拉(salad)、主菜(main dish),甜点(dessen)等。学生在了解这些饮食用餐习惯的同时,更能够进行灵活运用(3)注意节日的庆祝方式迥异。像在《牛津初中英语・Fun with English》7AUnit3 Let’s celebrate!教学中,西方人对于像Halloween、Thanksgiving Day(感恩节)等。像在感恩节,美国人都在每年十一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四团聚,通常有一顿丰盛的感恩宴,人们见面时互相问候:“Happy Thanksgiving Day toyou(to your family)”火鸡(turkey)是感恩节宴会上最具有传统特色的一道菜,感恩节宴后,一家人一般围坐下来看感恩节橄榄球赛。学生如果有机运用,定会有不同的效果。

篇3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 职业素养 课外活动 企业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c)-0112-04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培养职校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渠道,笔者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方向、生源素质、区域人文环境以及办学理念等综合因素,从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4个层面加强建设[1],制定相应的策略,从各个单项抓起,借助各种活动平台,通过“活动”提高职业素养,着重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沟通协调、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四大职业素养,帮助学生打造别无选择的职业性格。

1 物态文化建设

1.1 校园文化彰显专业特色

笔者学院作为山东省专门从事外经贸教育高等职业院校,学院按照专业设置与本地区产业需求对接的要求,已形成了外贸、外语、外运、外包为主的鲜明的“外”字办学特色。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外语的学习,打造校园外语文化就成了学院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首要任务,因此由商务外语系牵头的英语俱乐部组织的“每每外语”活动应运而生。每天课外活动时间的英语广播、每周末的外语角活动、每月一次的外Z讲座、每年的外语文化节则顺势而为;该院每年举办外语文化节之英语话剧大赛,比赛中,声情并茂的对白、诙谐幽默的表演、别出心裁的道具和标准流利的英语,表现出了学生不俗的实力。

学院建成的完全模拟外语交际环境的场所――外语村和世界文化微缩景观区,为学生创造了原生态的外语文化氛围,为学生提高外语水平搭建了有效的训练平台。外语村集多种功能于一身,既可以开展教学活动,又是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实践基地,其交流和休闲功能更是让师生流连忘返,使得外语学习变成一种休闲和一种乐趣,这样一个到处都能感受异域风情、到处都能听到外国语言、到处都能学习世界文化知识的场所,不仅为该院外语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也有助于提升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外语表达能力。

此外,在办公楼、教学楼等处设计并安装了学院校训、校风、学风、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双语标识的形象墙;校园重要标识如导向牌、路灯旗、网站、展示区、大学生创业园等一律采用双语;在教学楼、实训楼和图书馆大厅、楼梯和教室设计了中英文对照的外国名人名言、职场警句等,营造了外语文化,让“一墙一壁”都说外语;举办外语版宣传栏,展示历届参加全国省市英语、日语、韩语大赛获奖的优秀选手以及外语文化节活动照片;及时更新学院英文网站内容,进一步扩大了学院英文网站信息量。校园外语文化环境建设对于提高大学生外语水平和综合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院外“字”办学特色更加突出,外语文化氛围更加浓郁,有助于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秀人才,为大学生强化外语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校园环境。

1.2 企业文化进校园,养成教育塑身心

注重学生养成教育,从小事着手,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泰安校区以专业技能实训和寝室卫生管理为载体,引进企业的“7S”管理模式:通过整理,取舍分开;通过整顿,取留舍弃;通过清扫、清洁,清扫垃圾,不留污物、美化环境;提高个人素养,养成安全、节约的好习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机电实验室和钳工实验室为例。

一是对于实验室里各个工位或设备的前后、通道左右、工具箱内外,以及室内的各个死角,都要彻底搜寻和清理,达到现场无不用之物。脏乱的现场会影响学生和老师的学习情绪,使人难以心静。因此,通过清扫活动来清除那些脏物,创建一个明快、舒畅的学习环境,受到了同学们的拥护。

二是实验室物品摆放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物品进行分类并贴上标签以便于寻找,消除因同学混放而造成的差错,以便于不同班级的使用。

三是加强实训标准建设,树立实训课堂教学标准意识,细节落实到位,对标准的操作和过程融合企业成分[2]。如在拆卸电机时,引导学生注意折装顺序和微小零件的存放位置,从进入工作场所到完成工作的整个过程都要做细致的要求,以培养他们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

篇4

【关键词】体育教育;学生; 体育文化素养;高校体育文化认知体系

1前言

1??1问题的提出

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是适应现代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体育教育是学校的体育的最后阶段,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点,是大学生形成良好健身意识,终身体育习惯和体育能力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另外,大学生的身心发育日趋成熟,其思维、认识和判断能力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是接受高层次教育,实现人格社会化的最佳时期。通过对专家学者、教师及学生的调查和访问,以及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得知,当前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普遍较低。笔者认为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素养,首先应转变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加强学生体育文化认知体系的构建,通过对于教学过程的改革,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促使学生树立多维体育观,促进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维和善于思考问题的能力,加强体育理论知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社会竞争及对人才需求规格的提高,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问题。

长期以来在传统、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单一的课程模式和不合理的课程结构严重影响下,现代大学生的体育文化意识普遍不够强,体育运动能力普遍偏低。不少专家学者对体育文化知识、体育意识、体育态度和行为、体育能力等曾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但较全面系统地对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素养进行实践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文立足于对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转变和加强对学生体育文化意识认知体系的构建相结合,通过对体育教学过程的改革、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从而促使学生树立多维体育观,促进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作一些探讨。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学生对体育的哲学理解深度不够及对大的体育教学观理解不深都对教学改革有一定的障碍。随着对学生增加体育文化课的教育,学生对体育为了什么,体育能做什么,体育精神对人成功要素的影响和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影响的理解和认识逐渐的加深,让学生摆脱过去对体育浅陋的认识,从而正视体育对于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对自己事业的成功,指导自己科学地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学生体育意识、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具有指导意义。

目的意义:就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中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在纯“身体教育论”教学状况下难以实现的情况及我校目前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的“重文轻武”现状,笔者认为解决学生体育文化素养较低状况的方法,还需“文武”并举。必须遵循“以文化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根本,以终身体育的实现为最终目的”的指导思想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环,与社会体育紧密相连。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是适应现代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和未来社会竞争必须具备的个人品质。因此,对如何提高我国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文化素养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2相关研究综述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的不断改革,不少专家学者对体育文化知识、体育意识、体育态度和行为、体育能力等曾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但较全面系统地对培养学生体育文化素养进行实证研究的并不多见。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产生的主体错位、主体功能错位和国民体育意识的错位,都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要对错位的体育教育体制进行改革,也是改革过程中阻力最多、难度最大的一步。原教育部长周济提出“要把体育改革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的真实含义,就是要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的教育,但是很多体育工作领导者的思想目前还停留在“身体运动论”阶段。能否把具有适应社会竞争、全面发展、能力过硬的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合格人才输入社会,就成了高校体育教育的艰巨任务。树立“以文化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根本,以终身体育的实现为最终目的”的体育教育思想,尽快改变传统体育教育重技能、轻知识的现象,让学生了解西方体育发展过程中深邃的哲学思想和与社会进步、文明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非常重要。否则将制约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面对新世纪的机遇与挑战,社会竞争及对人才需求规格的提高,更要求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培养问题。

1??3体育文化素养的概念和内容

体育文化素养,是人们在先天自然因素(生理方面)基础上,通过环境与体育教育影响所产生的后天社会因素(精神方面)及其体育能力等品质相结合而形成的人的一种体育素质。简言之,就是人的各种精神要素及其品质的总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品德和体育行为6个方面。体育文化素养侧重体育对人的“文化”素质方面的影响。它是通过体育知识的深浅、体育技能的优劣、体育技术的好坏、体育意识的强弱、体育个性的突出与否来表现的。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是适应现代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和未来社会竞争必须具备的个人品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篇5

一、对学生进行体育兴趣的培养

体育兴趣,就是对体育事物感觉喜爱或对体育关切的情绪。根据学生对体育不同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讲解包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体育理论知识的兴趣、养生保健知识的兴趣和终生体育锻炼的兴趣等。俗语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育成绩较差的学生,除一部分是属于先天因素以外,其它大部分学生都是对体育缺乏较高的热情,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受到经济、文化、体育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更是兴趣不高。教师在这个时候,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体质水平、兴趣所向及农村特有的“土”文化体育,有针对性地去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提高对体育的喜爱和度,达到体育兴趣定型,这就为以后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及学生今后从事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对学生的体育技能进行培养

体育技能指在人们意识的支配下,借助于身体运动表现于外的动作方式或系统,对学生要进行基本运动技能、身体锻炼技能、身体娱乐技能、身体审美技能进行全面的培养,体育技能培养一直受到农村体育教师的重视,但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接受和掌握程度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往往是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受场地、器材、经费、师资的影响所造成的。在教学过程中,以田径教学为主,使学生形成单一的田径体育技能定型,缺乏多变性、灵活性、协调性、娱乐性和趣味性,减少了审美价值感,造成学生思想上对体育教学的反感与抵触,这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形成极为不利,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在困难的条件中积极创造有利条件,结合农村特有的、富有乡土气息的“土”体育形式,应用于培养学生体育技能的形成,把田径、体操、球类、游戏及韵律操舞蹈贯穿其中,严格按照运动技能形成的四个阶段(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阶段、自动化阶段)进行体育教学,全方位地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体育技能,这也是符合素质教育原则的。

三、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的培养

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体育保健知识、身体评价知识和各单项运动技术知识的培养。体育知识的培养有两务途径:一是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及课外活动中,随时随地,视其情况不同,用聊天或谈话的形式进行讲解与说明,让学生一点一滴地积累,天长日久,学生将会无形之中积累一定的体育知识。二是在开学初,学期未或雨雪天气而无法进行室外教学时,就要提前精心备课,在室内进行上述体育知识的教学。由于我国学校体育理论教学不尽人意,再加上农村小学受外部条件的制约,农村体育教师往往不进行体育知识的理论教学,或将室内课的教学课程移作它用,失去了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培养的一块主阵地,造成学生体育知识的匮乏,学生就不能指导自己的体育实践活动。

四、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的培养

小学体育意识指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对体育极其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产生的思想观念、心理活动的总和。主要包括对学习的体育理解和认识,竞争与合作意识,体育的参与意识、奉献与放弃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方面进行培养。综合来谈,体育意识薄弱性是当今小学生的一个弱点,农村小学生表现的特别突出,教师要在教学与活动中进行渗透与引导。实践证明,一个具有强烈体育意识的学生会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成为激发其身体锻炼的动力。

五、对学生的体育品德进行培养

体育品德指学生依据一定的体育道德规范,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体育道德品质在个体行为中的反映。在具体培养过程中,就要对学生的体育道德知识、体育道德情感、体育道德意识和体育道德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将农村小学生具有的朴实、善良、友爱等品质,加以引导与应用,在体育教学与活动中进行加强与定型,形成特有的体育品德,这对于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性格完善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六、对学生的体育行为进行培养

篇6

关键词:精神生活;价值观;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114-02

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这不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人文素养的渗透,还要注重和生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谈谈我的几点观点供参考。

1.感受数学语言,显现文化韵味

数学语言是一种符号化的、由精确术语与关系语句所构成的语言,以其高度的抽象简洁地描述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为科学的发展提供精确的工具。但有些学生对数学语言往往表现为不求甚解、囫囵吞枣。为此,教师需要对数学语言进行合理加工,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领略文字语言的严谨美、符号语言的简洁美以及图形语言的结构美,让其显现出特有的文化韵味。比如,教学"倒数的认识"时,可采用师生互对"回文诗"的方式加深对倒数的认识。以"对诗"的形式引出"倒诗",学生在感知古诗韵律美的同时,加深了对"互为"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数学文化与人文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核心是把人当作"人"

语文教学属于人文教育,产生人文力量,培养人文素质。人文教育的目的归结为对人格完善的追求,以实现个性的解放;人文的力量既可以培养学生同情、友谊、责任和勇气等优秀文化传统中的人格行为,又可以加强诚信、独立、创新、自律等现代人格行为的培养;人文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从根本上体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人",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学生,要把学生当作"人"看,这是实现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先决条件。学生是主体的人,有自己的独立人格,独立的个性,独立的思想和主体意识,要相信并尊重他们。但事实上由于父母和老师没有把孩子当作有主体意识的"人"来对待,父母长期的包办代替,学校教育多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忽略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导致了学生缺乏思想和主见。

3.多向的学习交流方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立足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一方面,要用动态的、机智的、艺术的眼光巧妙灵活地提炼和组合教材,启迪学生思维。有位教师在讲授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学过程是这样安排的:首先,由"圣人"孔子的"圣"引出"诗圣"杜甫,激发学生思考,诗人"圣"在何处,"圣"在哪里?然后,亮出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目标: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关心民生痛苦和他的深沉的忧思;学习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精神。这种导入方式,有联想,有比较,有思考,显得自然。在课文学习之时,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在自己命运和民众生活里,能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表现出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的思想。最后一段使我们看到了诗人高大美丽的形象,这种深远感人的意境,令人回味不已。"结尾的认识,充满了激情,将情、景、理融合在一起,给学生以美的陶冶,美的熏陶,注重了人文性的教育。在语文课堂里,我们就是要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师生面对作品的平等对话,进而让读者与作者实现心与心的交流。另一方面,要让 学生在课外广泛涉猎,形成开卷有益、手不释卷的习惯,把课内学的知识迁移到课外加以运用,把课外学到的东西,再带回课内消化吸收。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风云和文学期刊,对那些富于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的文章,组织学生开展点评,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素材、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学习莫泊桑的《项链》等作品时,我要求学生不做机械读书的"看客",而是引导他们先深入作品,再从作品中跳出来,广泛地联系生活,看看我们生活中的 "玛蒂尔德现象",从而展开讨论,形成自己对作品独到的理解,并试图挖除我们自身的痼疾。有同学在谈到玛蒂尔德的形象时这样说:"玛"的性格的形成固然受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影响,然而更主要的还在于她自身,爱国诗人屈原就说过"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如果她能抵制物质享受的诱惑,就不会那么伤心,更不会出现"片刻虚荣,十年艰辛"的悲剧;在她身上有闪光的一面,也有丑恶虚荣的一面,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有这两重性,就看我们如何把握住自己,使自己朝善的方面发展。

4.阅读优秀的传统文化,吸纳人文之粹

文学宝库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人文世界,这些名著名篇中融入了人间真情,沉淀了历史精华,是人文教育的极好教材。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总是碰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勤奋专心,一丝不苟,但都不读课外书;他们能把老师课堂讲授、课本内容上有的知识学好,但一旦涉及课外知识就束手无策;他们写作能做到语句通顺,没有错别字,但作文思路不开阔,材料贫乏没有新意,因此他们能考好其他各科却无法考好语文。究其原因,发现相当部分的中学生课外阅读几乎是空白,他们有可能知道四大名著,但真正读过的寥寥无几,没有人读过茅盾、巴金、郁达夫、刘心武、蒋子龙等现当代作家作品,更不用说外国文学作品,充其量读过几本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究其原因,有的是想读但苦于手上无书,大多数农村学生没有这样的读书条件和读书氛围;有的是苦于没有时间,随着中学学科门类增加,教学内容的丰富,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而学习语文的一个很重要且有效的方法是多读多写,如果仅靠有限的几节课,无疑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有的是感于读书花费时间长,但受益不明显,往往有始无终,不了了之,而老师在课外阅读指导上让学生放任自流,没有加以系统性地组织,长期以来,这里仍是荒芜地带。

综上所述,加强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既是社会现实的需要,也是实现基础教育目标的需要。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融入到初中语文教育中去,才能有效提高初中生人文素养,从而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安全文化素质;含义;作用;培养;内容;方法

员工安全文化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本质要求,是理念文化存在的载体,是安全文化建设之根本。安全文化素质培养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决定了员工的安全行为,因而研究企业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对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生产具有基础性意义。

一、安全文化素质的含义及作用

安全文化素质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经过多种形式、各种渠道而获得的,对安全知识的全面理解,而形成的具有科学和人文精神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品质。

安全文化素质是控制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和基础工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拒绝违章指挥。(2)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制止违章作业。(3)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避免短期行为。(4)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督促隐患整改。

二、安全文化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

企业员工队伍由不同类型层次的人员所组成,不同层次人员所接受教育及生长环境的不同导致所具备的安全文化素质有大的差异。由于素质不同造成的不同层次岗位分工对人员安全文化素质的要求也有所不同,素质文化建设的内容应有所侧重。

1.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培养内容

(1)具有强烈的安全思想意识。领导决策层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一方面,表现为人本意识,即以员工的生命和健康为重,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首要价值取向,防止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管理的思想倾向;另一方面,表现为强化法治意识,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程、标准落实到具体的安全工作中去,并运用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新方法、新思路,不断提高所在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

(2)具有较高的安全决策能力。具有较高的安全事故评估能力、对本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对事故预测防范的能力、解决现场安全生产及系统安全工程等复杂问题的能力。

(3)具有强有力的执行力。能够组织协调各部门、各级人员按照决策层形成的意见去贯彻、去落实,杜绝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而不严、抓而不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现象的发生。

2.管理层的安全文化素质培养内容

(1)掌握安全生产方针政策,遵守法令法规,并结合本企业实际认真贯彻和落实。

(2)刻苦钻研业务,具有本系统安全管理技能,积极推广和应用现代管理的新技术、新办法,推进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3)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并督促落实。对安全工作认真负责、尽职尽责,不做表面文章。

(4)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及时补充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措施,使其切合实际,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5)不断探索安全教育的模式和有效途径,提高安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6)结合基层实际,发展和创新基层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方式方法,从基层抓起,建设好区队车间及班组安全文化,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文化素养。

3.操作层的安全文化素质培养内容

(1)有较高的安全需求,珍惜生命、维护健康,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2)有较强的主人翁安全意识,有安全为自己、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观念。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按程序、标准化操作;不违章指挥、不冒险蛮干、不违章操作;能够拒绝违章指挥,制止违章操作,做到隐患不排除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不安全不生产。

(3)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掌握与本岗位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

(4)有较强的安全技能,熟练本岗位的作业标准、安全操作技能、操作要领,熟知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非正常情况处理办法等。遇到异常情况,能果断采取措施,及时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杜绝事故的扩大。

(5)有较强的纪律性,能够自觉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三、安全文化素质培养的主要方法

加强安全文化素质培养的重点是提高员工以业务素质为主的职业素养,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人本观念,造就高素质、保安全的员工队伍。

1.领导者以身作则、积极倡导

领导者是一种特殊的组织角色,企业领导者是企业生产经营、制度建设的负责人,也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组织者、倡导者和示范者,在塑造安全素质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安全素质文化定格后,企业领导者在工作实践中要积极宣传、身体力行,让员工看到企业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以及以本着什么样的准则和规范从事工作才是可行的、安全的。如果相反,领导者不去倡导和身体力行,企业安全素质文化在员工中就不会得到强化,就难以变成全员共有的文化,久而久之,只能游离于优秀安全文化价值观的体系之外,陷入空谈,经过精心培育的积极的企业安全素质文化也就会逐渐枯萎、失去活力。

2.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确保安全生产的能力

要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根据企业的特点,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安全文化教育,具体就是要抓好三级安全教育、三不伤害教育、特殊工种培训和安全员的教育培训等。教育培训,目的是加快职工安全价值观的形成。向员工灌输“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创造效益”等安全观,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为安全尽责的良好氛围。当所有的员工都不违章,不听从违章指挥,做到安全生产,那么企业也就能够实现安全生产了。但是安全培训不是一阵子的事,而是终身为之的一件大事。通过培训,不仅要让员工明白其所在岗位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使命感,提高责任心,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能力,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使员工队伍的整体安全技能得到显著提高,将员工培养成具有现代企业所要求的有安全情感、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表现的人,实现自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从而有效的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活质量和生命财产安全。

3.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全员参与

企业为培育员工安全素质而挖掘的员工行为规范、安全价值观、安全实现目标、安全形象等安全文化内容,若不去宣传、推广,它就只是个摆设,像浮云流水,不会深入人心,更不会发挥实际效用。安全素质文化是全体员工的文化,企业要本着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的思路,引导全员参与。

首先要开展形式多样职工喜闻乐见的安全征文、安全警句征集、安全技能比赛、职工合理化建议、职工身边无违章、班组无事故、安全明星、安全班组、安全日等群众性活动,多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文化渗透,引导职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护能力。应用员工手册、宣传栏、图书、报刊、电视、局域网、安全演讲、安全会议、事故报告会、职工家属座谈会、安全形势分析会、知识竞赛以及安全文艺汇演等形式,寓教于乐,增强职工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效性,对职工安全文化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灌输安全理念要形式多样,采取专家授课、岗前培训、岗位练兵、案例教育、观摩学习、分析讨论、预案演练等。

第三,建立以“自我评价、自我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负责”为主要内容的“安全自主管理模式”。通过营造安全氛围,使广大职工对安全理念,安全制度熟读、熟记、了然于胸,全员皆知,转化安全行为,将职工的自觉行为,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确保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4.鼓励正确行为,把安全文化素质培养落到实处

安全素质文化的最终形成是一种个性心理的积累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不断强化。当员工的正确行为受到鼓励以后,这种行为才能再现,进而成为习惯稳定下来,并逐渐渗透到员工的深层观念之中,从而使员工的思想意识和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不仅如此,对正确的行为进行鼓励,让员工将企业安全素质文化的塑造更多地落实在行动上,也给其他员工树立了仿效榜样,从而产生模仿效应。因此,对符合安全价值标准的行为不断给予鼓励和强化,是巩固企业安全文化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全员安全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

篇8

初中学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中有一个现象:过量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初接触化学的同学们对于这个现象感到很神奇,此时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为什么会变浑浊?怎么又变澄清?多少才是“过量的”二氧化碳呢?对于前两个问题学生可能会设想出很多种可能的答案,发散思维得以很好训练。关于第三个问题可能学生就有一些难理解。定性概念对于掌握现象有一定帮助,但是对于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若仅仅只用定性概念,学生的接受程度会受到影响。在初中阶段适时引入定量概念,让学生构建定量概念并了解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可以避免今后很多学生容易出现缺乏定量的思维方式这一问题。

2.重视异常现象或数据,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让“异常”现象合理、恰当地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5]。把化学实验中的“意外”变成教学资源,是提高学生思维分析能力的捷径。在实验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出现与学生现有的认知相矛盾的现象或数据。案例:学生们已经掌握“酸遇酚酞不变色,碱遇酚酞变红色”,但是,在一次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遇酚酞先变红后褪成无色了。这种“异常”情况的出现,正是教师为学生的思维留有一定空间,培养学生求知欲和进行科学探索的良好时机。是书本知识有问题吗?是哪种试剂出了问题吗?还是……?此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分析和思考,查找资料寻找原因,帮助他们认真分析。学生提出种种假设,再一一验证假设,最终发现碱的浓度与颜色变化的关系,同样用定量概念也可以很容易地解释这个问题。当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正是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好契机,科学实验中的“异常”往往是重大科学发现的源泉,这种“异常”是学生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3.故意犯错,巧设陷阱。

老师是权威的化身,是真理的代言人,学生对老师是怀着无比崇拜的心情的。那么老师是不是不能犯错呢?犯错是否就有损于老师的光辉形象呢?案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2012年6月第1版92页用红磷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这个实验,先用连接橡胶塞的玻璃管取黄豆粒大的红磷,安装回锥形瓶后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取下玻璃管,将红磷燃着后迅速插回锥形瓶,红磷燃烧结束后,天平仍保持平衡。这时细心的同学就有问题了:“这个实验有问题!这个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师问:“怎么会呢?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啊!”细心的同学:“红磷在锥形瓶外被点燃,虽然迅速被放回了锥形瓶,但是肯定会有少量的损失,而且开始还与瓶外的氧气发生了反应,所以早已破坏了反应前后的反应体系,而天平仍保持平衡可能是误差太小,天平不能分辨。”接下来的一番讨论大家又分析了天平仍然平衡可能的原因。老师这样的小失误换来同学们积极的思考与精彩的辩论值不值得呢?长此以往,精心地设计实验的每一个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小环节,那么我们的学生一定会被造就成有思想、有见地、不人云亦云的智者。

4.培养批判性精神,敢于向经典挑战。

篇9

关键词:素质教育;跨文化交际;培养策略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其重视培养人的思想道德、思维能力、专业知识、实践能力、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全面教育。长期以来,作为培养高精尖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责。因此,高校的素质教育便成为高校诸多人才培养任务中的核心所在。

一、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

1.主体性。主体性是指教育的主体涉及教师与学生双方,教育既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作用、彼此影响的过程。主体性是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素质教育中的这种双主体性决定了只有教育双方的主体共同发挥作用,教育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2.创新性。素质教育的创新性,主要是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把教育的重点转移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上来。素质教育创新性的最终目的在于实施全方位、多领域的教育,是高层次的人才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工作,重点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方面的培养,也包括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知识的积累。

3.发展性。素质教育的发展性,主要指培养和提升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其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拥有学习的自觉行为,教师是否拥有教学生学习的意识和教学策略。教师要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学家海姆斯认为交际能力应包括语用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即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交际双方不仅需要知道交际用语的语法结构正确与否,还需要知道交际用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可行性、适应性和目标性。也就是说,交际能力使本族语者能够在合适的场合、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有效交际。对于本族语者如此,对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外语学习者也是如此。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重要产物,二者密不可分,语言的学习也是文化的学习。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中对外来文化及本土文化的传授重视不够,忽视了文化的继承和传授。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往往无法顺畅地沟通与交流思想,导致交际失误屡屡发生。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用文化语言观去指导语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进行有效的交际,所以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起和发展与二语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跨文化交际教学是一种立足于目标语国家文化的教学形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文化素质教育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不够重视,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部分高校的外语教学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重点一直围绕语言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导致学生人文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对中西方文化了解不足。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学生对中国本土文化了解不够,对一些传统节日、风俗习惯不够熟悉;另一方面,学生对西方文化也知之甚少,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障碍重重。

针对以上现象,教师在外语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教师可以以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为核心,以人文素养为诉求,以创新能力为动力,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

高校外语教学肩负着素质教育的重任,理所当然地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具有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这也是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篇10

(一)对大学校园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大学校园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学校各种文明的总和。它在社会先进文化的指导下,以校园精神为底蕴,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师生文化活动为主体,通过课外素质教育活动的形式,以传承育人、精神渗透为目的,体现和彰显校园精神。大学校园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部分组成。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部分,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形成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基础,它主要包括校容校貌、教学手段、科研条件、课外文化体育科技活动及校园文化的载体等。校园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间层次,集中体现了校园文化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对个体和群体的行为要求,它起着规范、约束学校组织和人员的作用,规定了学校成员在学校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包括学习制度、工作制度、责任制度等。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不仅对其它校园文化起支配和导向作用,还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思想观念体系的形成。它集中体现为学校理念、思维方式、价值观和集体舆论等成分。它包括学校目标、学校精神、教育思想、校风学风等。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

1物质文化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物质基础物质文化包括校园文化景观、教学科研及活动硬件设施等。优美的校园环境使人精神振奋、触发灵感、启迪想象。先进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硬件设备为教师的创新教学、科研人员的创新研究、学生的创新学习提供便利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合作互动的第一课堂和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制度文化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保障在高校,创新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校园主体的行为,就必然导致纪律涣散、秩序混乱,甚至滋生各种不利于创新的因素,放任和过分自由都不利创新素质的培养,只有严格有序的制度才能保证教育的顺利实施,而灵活弹性的制度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3精神文化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精神导向大学精神是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精神支柱,是大学最珍贵的文化。当一所学校将创新教育作为自己的大学精神时,它就会促使学校将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人才,并将这种理念渗透到每个校园主体的头脑中,贯穿于办学的全过程。创新的校园文化必将营造一个处处有创新、人人争创新、时时有创新的环境氛围,而在这种创新的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下,必然激发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创新观念,争取创新行动。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功能的缺失

(一)校园精神文化缺少创新导向

在我国,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大部分高校采用同一种教育理念培养人才,希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通才。在共性教育的指导下所培养的人才均是一个版本,没有自己的特色,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大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渐被僵化、创新思维很难被激发出来,创新能力也很难得到提高,创新素质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二)校园制度文化缺少创新理念

首先,当前大学制度文化强调管理的作用大大超越其教育引导功能。管理人员与学生之间建立的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不是平等、合作的交往关系,在这些制度文化下成长的学生,思想被约束,大多是一些循规蹈矩的守成者,他们倾向于从众与服从,少有创新和突破,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素质的培养。其次,制度文化体制僵化,束缚创新人才的培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使原有的制度文化在新的环境和时代背景下显得不合时宜,甚至陈旧僵化,但它又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制度文化不能与时俱进严重影响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抑制其创新潜能的发挥,也间接影响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第三,校园制度文化评价体系不合理。传统评价体系重学生成绩,大多停留在结论的评价上,往往忽视教师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这严重损害了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因素,挫伤了创新教学的积极性,间接扼杀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三)校园物质文化缺少创新保障

首先,高校在扩建新校区,在求新求大的同时,往往忽略在环境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内涵,学生很难从文化景观中体会到学校精神;其次,大多数高校教学和科研设备相对陈旧,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素质很难得到真正地提高;第三,大学生课外活动大多呈现出重数量、轻质量,重过程、轻效果,重形式、轻内涵,重娱乐、轻学术等特点,缺乏创新思维,活动内容和形式片面追求娱乐性,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但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三、基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

(一)丰富精神文化建设,指引创新方向

1凝练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独有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取向,是大学的核心灵魂和发展动力。它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有特色的且相对稳定的,并为大学人所认同、遵循、追求的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等组成的体系。大学精神包括自由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大学在社会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大学要在办学理念、培养模式、办学思想、教学管理等方面塑造自我,办出特色,没有创新是不行的。因此,大学精神的凝练,应该将创新精神作为主要的核心价值观,并以这种价值观为导向,指引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我国大学在各自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如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师范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正是这些极具个性魅力的大学精神及其综合形成的大学文化,影响和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创新人才。

2树立以学生为根本的创新育人理念以学生为根本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育人模式,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个性发展,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首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创新教学理念。把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积极开辟各种途径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本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学校在制定各种教育方案和进行各种教学实践时,都必须将各项创新教育的计划措施落实、抓好;其次,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创新管理理念。要转变管理观念,对学生言传身教,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要树立以生为本的创新服务理念。服务部门要增强育人意识,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并不断改进服务态度,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夯实物质文化建设,构筑创新氛围

1优化校园环境,彰显大学创新精神高校校园环境要“传达一种崇尚广博、深邃、自然的文化气息”,要让大学生“在这种文化气息的熏陶和鼓励下自由、自觉地学习人类文明的各种知识,进行理性思考和探讨,然后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中积极地进行创造。”因此,大学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应以科学观念为导向,传达创新理念,彰显创新特色,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大学创新精神,丰富创新内涵,让环境具有生命力,“会说话、能育人”,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导向功能、育人功能和熏陶功能,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2合理配置资源,驱使创新动力激发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逐步从“精英教育”过度到“大众教育”,而这种转变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全民素质得到提升。因此,高校教育资源在分配上要加大普通专业的对扶持力度,防范个别品牌专业的过度投资,要重视对青年教师和后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避免少数专家和优秀学生“垄断”教育资源。要使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专业成为资源投放的重点,为全体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提供物质基础。

3搭建创业平台,注重创新能力培养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高校正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以此来增加就业途径。而创新和创业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在高校应将创业教育与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积极开拓办学新思路:(1)开拓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走校企联合办学道路。开拓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大学生创业成果产业化;(2)建立健全创业组织机构,为学生创业实战提供物质保障。引导学生成立互补型团队,吸引风险投资的扶持,在共同创业的过程中,促进团队成员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完善制度文化建设,搭建创新平台

1完善校园文化活动制度

完备的学校管理制度是校园文化活动顺利开展并达到预定教育目的的保障,而这些管理制度的完善体现在:完善经费保障和使用制度,特别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素质的科研活动经费保障;完善校园文化活动基地支持机制,鼓励学生在各种类型的活动中参与实践、接受锻炼、努力创新,加快成长成才。另外,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知识结构体系的优化,还需要通过建设专业结构综合化的文化活动来实现。

2健全创新教育激励制度

高校要逐步完善政策,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管理机制,改善育人环境。(1)建立创新的教师激励机制。在制度的建设中,让以创新教学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整个制度建设的全过程,优先考虑学科创新发展的需要,将创新渗透到每个人的思想中;通过用人机制,把以育人为己任,以学术为生命的教师充实到学校师资队伍中,让这部分教师以科学的精神、高尚的人格魅力、严谨的治学方法做学生的表率,使学生始终处于浓厚的学术氛围之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对在创新教学和科研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提高待遇,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2)建立创新的学生奖励体系。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树立向传统观念、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将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学校对学生奖励的重要依据。

3创建创新教学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