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质量处罚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11-03 17:29: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供应商质量处罚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供应商质量处罚管理办法

篇1

关键词: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政府采购法》对采用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和询价采购等非招标方式的采购活动仅作了原则性规定,对非招标采购方式的适用范围、采购程序、成交供应商的确定等各方面缺乏全国统一的具体程序制度规范。2014年2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此方面的制度空白,对规范非招标方式采购行为具有重要意义。但《办法》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权威部门出台相关条规解释予以明确。

1、政府采购的意义

我国《政府采购法》中明确的规定了政府采购的含义,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团体组织利用财政性资金,对依法制定的采购限额标准以上及集中采购项目以内的工程、货物、服务的采购行为。《政府采购法》第四十三条提出了政府采购合同适用合同法的概念,对政府采购合同的法律做出了规定,明确了供应商和采购人间的义务和权利,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以合同的方式进行约定。第四十四条中还规定政府采购合同要以书面形式为准。在采购的过程中,采购人还可以对采购机构进行委托,代表采购人和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合同中要以采购人名义签署,并提交采购人的授权委托书,作为合同附件。签订合同后,各方要依法履行合同,不能擅自对合同进行更改,或中止、终止合同,对于过错方,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双方均有过错时,则要按照过错的大小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2、政府采购的方法和条件

根据《政府采购法》中的第二十六条规定,我国政府采购的方式主要包括询价、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单一来源采购、竞争性谈判五种形式,并对各级政府的采购条件进行了限制。招标的主要形式就是公开招标,以招标公告的形式来邀请供应商参加投标,采购人根据标准选取合适的供应商,同中标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根据《政府采购法》中数额标准的规定,只要政府采购符合规定限额即可进行公开招标;邀请招标指的是采购人参考不同供应商的业绩和资信,选取若干供应商,发出投标邀请,经过被邀请供应商间的竞争,选取中标者,条件是只能从有限范围内选取。

3、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方式

3.1、分散采购管理

科学确定分散采购范围。分散采购范围的确定应根据各级政府采购总量规模情况而定,对江北区而言,因采购总量不大,可缩小分散采购范围,甚至尝试取消分散采购目录,将所有采购项目统一委托集中采购机构操作,对于集中采购机构尚无能力或满足不了时间要求的项目再委托中介机构操作,有助于政府采购工作的强行入轨。

出台分散采购管理办法。根据《政府采购法》等上位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江北区采购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制度,对分散采购的程序、方式、采购活动组织、合同签订、资金支付、投诉处理、责任追究等事项进行明确,从而使分散采购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着力做好采购文件备案审查、开评标现场监督、合同验收等主要环节的监管工作。采购文件合规性审查及开评标现场监督是采购项目监管中工作量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两项工作。对于采购文件的审查,可尝试对一些区域内采购量较大的项目分门别类地进行采购文件标准化研究,主要是拟订采购文件中投标人资格条件、评分标准等核心条款的参考标准,并通过专家认证会等方式对参考标准进行认证,以达到科学监管目的;对于开评标现场监督,采购监管部门应作为一项日常性工作看待,可探索利用电子监察系统进行远程监督以减少工作量,对金额较大或影响较大的项目,必须进行现场监督,必要时可邀请监察、审计等部门进行全程跟踪,以保证采购结果的公正性。同时要着力解决项目合同验收这一短板,明确采购人为责任单位,可规定统一由采购监管部门牵头,根据项目情况选择采用委托国家检测机构检测或专家验收小组验收的方式,验收中一经发现有违规行为严格按照既定的惩戒措施处罚并记入不良行为记录,以解决当前实际供货与投标承诺及合同条款不一致这一突出问题。

3.2、供应商库建设

在各地的政府采购制度中,很多地方已经建立了供应商库。但各地的做法并不一样。《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规定了供应商库建设的基本要求:“符合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条件的供应商可以在采购活动开始前加入供应商库。财政部门不得对供应商申请入库收取任何费用,不得利用供应商库进行地区和行业封锁。”其中,允许“在采购活动开始前加入供应商库”尤为重要,这意味着各地的供应商库应当是开放的,任何时候都应当允许加入。如果供应商库入库的时间是有限制的,如一年加入一次,这意味着加入供应商库有一个行政许可程序,没有经过这一程序就无法参加政府采购的竞争。而行政许可必须有法律或者行政法规为依据,而我国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这样一项行政许可。如果不把进入供应商库作为一项行政许可事项,当然,也不可能对供应商申请入库收取费用,不可能利用供应商库进行地区和行业封锁。总之,供应商库的建设对于非招标采购具有重要的意义。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应当尽快按照《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的要求建立供应商库。

3.3、网络采购模式

3.3.1、网络采购适用范围。

政府采购目录内不能形成批量集中采购的物品;政府采购目录以外限额以上的特定物品;采购机构难以按一般程序进行采购的特殊物品;经批准已明确采购品名型号的物品;正常采购程序难以满足用户紧急需求的物品;6.其他适合采用网络采购方式的物品。

3.3.2、适用网络采购物品类别和特点

适用网络采购方式的物品有:标准统一、货源充足的产品,例如,家用电器、数码产品、办公设备、服装家纺、装修材料等;规格型号特定、货源短缺的物品,如配套维修用的零部件、生产研发用的专用物品等;种类零散需要打包采购的物品,例如,教学用品、部分食品等。

3.3.3、网络采购程序

拟订采购方案。采购人根据自身采购需求开展拟采购物品市场调研,建议到大型商场、超市、专卖店等实体店了解拟采购物品的品牌、型号、配置、参数及价格等情况,确定网络采购方式。履行审批程序,填写《政府采购审批表》、《网络采购方式申请表》,经区财政局、区政府采购中心批准后,方可进行网络采购。网络商家比选,采购人在网络电子交易平台中选择不少于3个符合采购要求的商家对拟采购物品从买家好评度、月成交量、全国联保、退换货保障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将比选商家按照综合价格高低排出顺序,初步确定供货方,填写《网络采购备案表》报区政府采购中心审核备案。下单支付平台,网络采购下单后,原则上选择公务卡关联的支付宝、易支付等有保障的第三方预支付平台支付,谨慎选择直接支付、银行汇款等有风险的支付方式,建议选择货到付款。

3.4、优化制度建设,实行采购验收

要加强政府采购的验收工作,县级政府采购部门要指定专人或者聘请专业人员对采购的商品或者服务进行最后的验收,保证采购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把好最后环节,避免给国家造成损失。

3.5、建立监管机制,严格监督管理

财政和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政府各部门采购行为的监管力度,对不通过政府采购部门自行采购的单位,要加大处理和处罚的力度。政府及纪检监察部门要全程介入,全程监督,使政府采购行为实现程序合法,公开公正,真正实现县级政府全方位的政府采购。

3.6、优化制度建设,实行采购验收

要加强政府采购的验收工作,县级政府采购部门要指定专人或者聘请专业人员对采购的商品或者服务进行最后的验收,保证采购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把好最后环节,避免给国家造成损失。

3.7、建立监管机制,严格监督管理

财政和审计部门要加强对政府各部门采购行为的监管力度,对不通过政府采购部门自行采购的单位,要加大处理和处罚的力度。政府及纪检监察部门要全程介入,全程监督,使政府采购行为实现程序合法,公开公正,真正实现县级政府全方位的政府采购。

4、结语

《办法》的出台从多个方面完善了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细化了操作规则,为规范非招标方式采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正如文中所述,《办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能还存在某些问题需要监管部门尽快予以进一步明确,以及早统一和规范采购行为。

参考文献

[1]龚云峰.浅议《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式管理办法》[J].中国政府采购,2014,05:32-35.

[2].政府采购非招标方式的十三个细节[J].中国招标,2014,07:35-38.

篇2

一、岗位职责及要求

1.负责物资采购工作

(1)掌握所负责物资的储备情况、生产物资使用情况及物资到货周期,根据物资采购计划,把握物资需求情况;

(2)执行公司物资采购管理办法,遵守公司相关制度规定,依计划完成物资采购任务;

(3)物资的采购要按公司规定做到先计划后执行,因生产急需先行购置的部分物资,要及时补签《材料计划》。

2.负责物资到货验收工作

(1)根据采购合同的约定事项,跟踪货物,督促到货,保证生产物资正常供应,对逾期到货的物资根据采购合同约定做出相应处罚,并将该客户诚信等级降级;

(2)根据公司相关规定、物资采购合同,组织相关人员对到货物资技术参数、外观质量、检验合格证等进行现场查验,并办理物资验收手续;

(3)对验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妥善处理,积极与供货商沟通,对不合格物资进行退换货处理,并与相关部门积极协调沟通,保证生产物资正常使用。

3.负责物资入库管理工作

(1)根据合同内容及物资实际到货情况,及时将验收合格的物资入库,并办理物资入库各项手续;

(2)根据公司相关规定和程序、供应商提供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核对物资名称、型号、价格正确无误后,办理物资到货结算手续;

(3)到货物资与合同约定内容不一致的,不能办理入库,如实际数量多于合同数量、型号不一致、技术要求不一致等。

4.负责物资质量反馈工作

(1)定期深入一线使用单位调研物资使用情况,不定期从材料员、库管员手中得到第一手物资使用信息,跟踪记录物资使用周期;

(2)在质保期内的物资质量出现问题时,及时与供货商协调按“三包”协议进行处理,保证生产物资的质量状况;

(3)根据物资质量反馈体系,建立质量信息库,从而给供应商排队建档,进一步加强供应商管理。

5.协助物资退库管理工作

(1)根据公司物资退库管理办法,协助提出物资退库申请的单位,做出退库准备,将退库物资整理放在待验区;

(2)组织相关部门对需退库物资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的物资进行退库处理,并做好相关账务处理;

(3)对申请退库的物资,未经过验收不准予退库的物资,根据公司制度规定,找出原因,对问题责任人做出相关处罚。

二、作业标准

1.根据生产状况、施工进度、物资使用周期,把握物资需求情况,核对物资采购计划,合理掌握物资储备,及时了解库存动态,保证矿井生产物资供应。

2.严格按照《合同法》及公司物资采购管理办法,遵守法律法规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把握煤矿物资市场价格变化情况、坚持原则不徇私舞弊、努力降低采购成本,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物资采购合同谈判工作。

3.严格按照物资验收制度对到货物资组织验收,保证到货物资质量符合采购合同约定事项,满足生产物资需求,严把质量关,杜绝不合格物资验收入库。

4.严格执行物资入库管理制度,协助相关人员进行入库管理工作,确保入库物资质量,保证合格物资按时入库,并及时办理结算手续。

5.深入基层调研物资质量,跟踪记录物资使用情况,及时做好质量问题解决工作,坚持质量至上原则,保证矿井生产物资质量良好、正常供应。

6.严格执行公司物资退库管理制度,进一步准确反映生产成本,规范物资积压、滞留或多余时的退库管理,规范物资采购程序,敦促退库物资的及时处理,创造健康、健全工作流程。

三、事故案例

天水采油公司“2·23”爆炸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2 年2 月23 日甘肃天水采油公司,凌晨开始,聚乙烯新线工艺参数不正常,降负荷生产,值班班长发现悬浮液接受罐压力急速上升,于是安排3 名操作员到现场关阀门,进行停车处理。不到1 分钟,新线就发生了剧烈爆炸,造成8人死亡,1 人重伤,18人轻伤,事后统计,公司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00多万。

(二)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经事故调查取证分析,认定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一块不合格的玻璃视镜。是物资采购人员、验货人员严重失职,使不合格的视镜安在了装置上,埋下了事故隐患。

2.间接原因:本次事故属于采购、验收人员严重失职,监管部门监督不力,造成的安全责任事故。

(三)防范措施

1.加强物资采购管理,严禁采购不合格产品。

2.严格遵守公司物资验收制度。  

篇3

一、围绕政府采购项目实施过程,对采购项目实行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全过程监管

1、严格预算采购和方式管理,公开采购

信息,做好采购项目实施的事前监管。严格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对预算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经费来源、实施步骤等全面进行审核,对采购计划的申报、审批、实施全过程监控,从源头上规范采购行为。严格采购方式变更审批,对于采购人因特殊情况申请变更采购方式的,要求提供相关文件依据,或召开专家论证会对特殊需求进行论证,依法从严审批。规范采购信息披露,建立了××市政府采购网,将所有政府采购方面的政策法规、办事程序以及招标文件、评分标准、中标结果等信息在指定的媒体上,提高采购透明度。2、加强评审专家的管理,重大项目现场监管,对采购执行过程实时监控。政府采购评审对整个采购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而作用的发挥必须依靠政府采购评审专家,为此市财政局建立和使用评审专家库,实施对政府采购评审过程的间接监管。通过自主开发专家管理软件实现了专家资源共享和随机抽取。通过扩充专家数量、实施动态管理,提高专家的“数量”和“质量”。加强政府采购现场监管,对政府采购监管工作人员进行内部分工,各自负责对口单位采购项目的政策咨询、采购指导和项目现场监督,及时发现采购过程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3、加大国库集中支付力度,加强资金监管,建立政府采购合同鉴证备案制度,完善采购项目事后监管。进一步增强国库集中支付的力度,将政府采购资金直接支付给供应商,减少支付环节。加强资金审核,对采购人违反政府采购规定发生的支出拒绝支付。通过对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数据的分析,对年度内政府采购支出发生极少或违规采购项目较多的采购人进行专项检查。针对合同签订环节可能出现的擅自变更合同等行为,市财政局制定了合同示范文本,规范合同必备条款,同时要求市政府采购中心对合同内容、价格进行鉴证,并在合同签订后送财政部门备案。

二、大力推行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努力提高采购工作的透明度和绩效

1.强化服务、加强监管,构建政府采购电子化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管理系统的特点是按照采购项目的流程和步骤,围绕资金全过程流转进行管理和监控,并着力体现监管与服务并重的原则:采购人网上报送计划、委托,财政部门网上审批,采购中心网上分解计划,采购实施后及时将采购结构录入系统。此系统的实施,不仅省去了采购人过去纸质传输的程序,而且监管部门可以查询相关单位的采购信息和采购执行情况,使采购过程更加高效、透明。2.公开透明、规范高效,开发政府采购电子化操作系统。在采购的操作环节,××市政府采购中心积极尝试网上采购,一是网上询价系统。将规格型号标准、市场货源充足的货物如汽车、计算机等,通过网站采购信息,供应商网上报价,计算机自动确认最低价供应商成交。二是网上公开招标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网上在线招标、供应商网上远程投标、评标专家网上评标。该系统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并取得了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三、建立履约验收制度,高度重视供应商质疑投诉工作,强化政府采购质量监管

1.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履约验收。市财政局将政府采购质量监管作为一项专项工作,建立与工商、质监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共同加强对政府采购合同履约和质量验收管理工作,制定了《××市政府采购合同履约和验收管理办法》、《××市政府采购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对采购人验收、付款进行了规范和指导;建立财政和质监部门对政府采购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联动制度,共同构筑政府采购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网络。市政府采购中心也出台了《加强政府采购货物抽查验收措施》,设有专门的部门负责接受质量和服务方面的反映,对违规违约供应商进行处理。2.通过投诉处理,保护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违规采购行为的监管。我们十分重视政府采购供应的投诉处理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处理供应商质疑投诉,处理过程中做到讲程序、重事实、依法律。几年来共协调处理各类纠纷三十多起、投诉7件,保护了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了政府采购活动规范有序进行。同时,通过投诉处理过程中发现的典型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并对薄弱环节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促进采购行为进一步规范,发挥以点促面的作用。

篇4

自*年全面实行政府集中采购以来,我市各级政府采购监管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投标管理办法》、《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办法》、《集中采购机构监督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认真履行职责,大力改革创新,较好地发挥了监管作用,保证了政府采购工作规范有序进行。*年,市财政局被省财政厅授予“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特等奖”,成为自设立该奖项以来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分析我市政府采购监管工作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基本实现了管采分离。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年市财政局设立政府采购管理处,具体承担对财政政府集中采购的监管职能。随后,各辖市、区也先后将政府采购部门和管理部门进行分离。目前,我市市、区两级已基本形成管采分离的政府采购运行机制。二是基本形成了多位一体的监管体系。由于我市政府采购监管工作起步早、起点高,目前已基本形成以财政部门为主,其他专业监督机构为辅,社会中介机构、供应商、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为补充的多位一体监督管理体系,特别是通过公告或公示政府采购法律法规和采购程序,组织政府采购当事人学习培训,推行重大项目采购事项公开报道和政府采购行风监督等,有效拓展了监督渠道,完善了监管体系。三是监管模式实现了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相结合。在日常监管方面,针对不同的监管对象,分别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如对采购机构的监管,只要涉及重大政府采购项目,均由财政局和监察局驻场监察;对采购人的监管,主要通过编制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手段加强源头控制。专项检查由市各有关部门根据当年实际情况,分别确定不同的检查范围和重点,单独或联合组织进行,*年以来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四是监管制度体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我市相关职能部门一方面紧紧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开展政府采购监管工作,另一方面注重通过制度创新完善制度体系,提升监管实效。如《*市政府采购廉政准入规定(试行)》、《关于*市市级工程类政府采购项目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明确工程建设项目货物政府采购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印发〈深化政府采购工作监督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等等。这些制度的出台为有效规范政府采购工作提供了重要补充。

二、当前政府采购监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采购监管法规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业务发展

一是监管主体法规缺失。《政府采购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部门是监督管理部门,监察、审计等部门也依法享有相应的监督管理职责,但政府采购相关法律中鲜见对上述政府采购监督主体的职责、义务作出明确的解释,致使政府采购监督权力的虚置。同时,人大依法也应享有对财政性资金使用进行监督管理的职能,《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对其的监管地位却没有作出明确,致使监管主体缺失。另外,相关制度之间界定模糊。比如,《政府采购法》和《招投标法》之间关于招投标的范围界定不清,工程项目政府采购管理办法不完善,从而导致工程项目政府采购多头管理。二是监管操作法规缺失。现行政府采购监管工作缺少配套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如非招标性采购管理办法、政府采购回避制度、供应商管理制度、集中采购目录中有特殊要求项目的自行采购审批制度、特殊情况采用公开招标以外采购方式的审批制度、采购文件保管制度、采购合同备案制度等,影响监管工作的规范化。三是责任追究法规缺失。对政府采购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缺少强有力的责任追究手段,特别是一些“违规不违法”的行为,由于没有相应的处罚标准和法律法规依据,很难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往往只能协商解决,简单了事。

2、政府采购管采模式的多样性导致监管工作缺乏标准化指导

当前政府采购管采模式呈现出多样性特征,仅苏锡常三地就有三种模式。苏州市采用完全化市场模式:政府采购中心负责建立采购平台,供应商通过资格审核后进驻,政府采购机构项目采购信息并进行程序监督,出价最低者中标。无锡市的模式是:政府采购中心设在政府办,由财政局相关处室承担监管职能。*市的模式是:政府采购监管机构与采购机构同设在财政部门内部,为两个平行部门,相对异体监督而言,这种同体监督模式的力度还略显不足。应该说,三种模式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优势,同时在实际操作中也不可避免会遇到各自的问题。管采模式的多样性导致没有统一的规范要求,各地实施监管各自为政、各搞一套,不利于上级机关、部门进行标准化指导。

3、监管队伍现状不适应当前政府采购监管工作要求

政府采购监管人员应该具备较高的素质要求,包括思想政治、作风操守和业务能力等各个方面,要能熟悉政府采购、财政管理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具有调查研究、文字综合、分析判断、语言表达、微机操作等能力,对一些专业性强的采购项目进行监管,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目前各地特别是部分辖市、区,政府采购监管机构设置普遍不健全,人员匮乏,业务素质偏低,不管采取何种政府采购模式,均无法保证监管工作取得实效。此外,按照相关规定,价值30万元以上但不在政府采购目录中的采购项目,原则上必须参照政府采购程序进行采购,这些项目的采购标的都是一些专用器材或物品,监管人员更是难以监管到位。

4、高科技手段运用程度低制约政府采购监管工作开展

当前政府采购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和数据资源的水平普遍还比较低,许多集中采购机构从政府采购预算、采购执行到资金支付等流程都还处于半手工状态,各采购部门上下级之间的纵向联网,以及集中采购机构与采购人、供应商、政府采购监管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网还未实现,资源不能共享,信息沟通不及时,人工监管任务繁重,致使政府采购高效监管难以实现。

三、政府采购问责制度建设的工作进展和思路对策

我市当前对政府采购工作实施问责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政府采购监管机构对采购部门“应采未采”情况进行问责;二是政府采购监管机构对采购机构实施采购过程中存在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问责。第一个方面主要是部分单位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违反政府采购政策规定自行采购物品,政府采购监管部门依法对其进行问责,责令其停止或纠正违规采购行为,并实施相关处罚。第二个方面主要是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在预算管理、价格核查、供应商资格审核等环节发现问题,责令采购机构及时整改。上述两个方面的问责,由于没有完善的制度规范,仅由政府采购监管机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监管问责,方式大多采用通报批评、责令整改等较为温和的方式,目前尚未有采用组织处理或给予党政纪处分等方式的案例。鉴于此,加快政府采购问责制度建设显得很有必要,建议在制定过程中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要素:

1、问责依据

由于现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我们在制定政府采购问责制度时不可避免将面临依据不足的问题。虽然可以笼统地说依据《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缺乏配套制度支持,特别是在确定政府采购问责方式和问责内容等的时候。建议国家在现行《政府采购法》等的基础上,根据财政体制改革的新要求和政府采购工作的新变化,尽快修订、完善和细化与财税体制改革和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相配套的政府采购监管工作法规、制度和办法。作为省一级层面,应该借鉴安徽省的做法,制定对政府采购中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分的相关规定,进而保证对政府采购实施问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问责主客体

依据《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当事人包括采购人、采购机构和供应商。我们制定问责制度,主要是一种政府部门内部的问责,因此应当将采购人和采购机构作为问责客体;同时,采购监管机构在依法履行监管职能过程中的不作为、乱作为和违纪违法行为,也应当作为问责内容。为此,可以认定各级财政部门和监察部门为问责主体,采购人、采购机构、采购监督管理机构为问责客体。为了确保问责主体有效获取信息,必须加强政府采购监管体系建设,通过全方位监督扩大问责信息来源,特别是要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规定凡是可以公开的政府采购信息必须向全社会公开,对达到一定规模的项目、单体达到一定数额的项目和社会影响较大的项目等,必须有人大、政协、新闻媒体和社会监督员等的参与监督,同时加快建立畅通的以供应商为主体的质疑和投诉渠道。

3、问责方式

问责作为对过错行为实施的一种警示、纠正或处罚行为,应当具备强制性和威慑性。政府采购工作是干部群众关心、各级领导关注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采购质量、预防腐败发生,将会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在确定政府采购问责方式时,不光应包括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软”的措施,还应包括进行组织处理、给予党政纪处分等“硬”的措施,对于造成经济损失的还可酌情并处罚款。

4、问责内容

篇5

(一)规范管理,在制度建设上求创新。

一是规范制度的建设管理。根据《政府采购法》及相关规定,不断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机制,规范程序,提高监管质量和效率。共制定出台3项制度:《浠水县政府采购机构管理办法》,对政府采购过程中,规范政府采购机构的行为和提高执行效率具有指导意义。《浠水县公务用车维修政府采购管理办法》,有针对性地对政府公务用车的维修操作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政府采购协议供应商诚信管理办法》,对提高政府采购中的供应商服务质量和法律责任起到促进作用。鉴于协议定点供货不同行业的范围和标准作了调整,新修订了《浠水县政府采购定点采购证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定点采购行为,方便单位日常采购,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益和效率。

二是规范财政性资金审批程序的管理。鉴于政府采购中采购资金来源渠道广泛,政府采购中心根据项目资金的类别及用途,制定规范的制度,我们对集中采购项目的政府采购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制度,一般财政性采购,严格要求进采购资金专户,由采购办直***接划转到供应商账户,有效监督资金的运行方向。对政府项目资金,严格执行政府采购项目审核及资金审批程序,实行自下而上,分级审批的原则,由采购单位报告采购项目,根据采购执行情况落实采购资金来源,采购办审核报县领导审批后,由财政局安排使用资金,保证了政府采购资金的高效、安全使用。

三是规范国有资产的管理。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的现状,严格实行更换车辆报告制度,对单位更换的旧车辆和其它处置的固定资产及时函告国有资产管理局,处置拍卖的国有资产资金上缴国库,对新购车辆实行台帐跟踪管理。防范国有资产和资金的流失,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

(二)拓展领域,在规模范围上求突破。

二是拓展工程建设采购领域。随着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财政支出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县近年来政府投资的工程增长较快,政府投入资金很大,但根据年初县治工办对我县工程建设专项治理检查情况发现,有大部分政府财政资金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没有进行政府采购,根据《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凡是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的工程项目必须纳入政府集中采购,政府采购办按照有关规定和县委、县政府的会议精神,加强对水利、交通、城建等系统的工程建设项目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工作,切实履行政府采购职能。(三)强化监督,在执行上求突破

二是强化采购单位的监督。近期,政府采购办组织对我县30家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检查中发现,大多数采购单位的政府采购执行情况有明显的好转,大宗商品和大项目建设基本通过了政府采购,对部分检查中的问题当场作出了纠正,并就零星采购等普遍突出性问题作出具体分析,对改进和完善我们的采购工作提出了要求和方向。

三是加强协议定点供应商的监督。为更好地做好下年度的协议定点供应商的

(四)营造环境,在宣传教育培训上求突破

一是查找责任岗位廉政风险点。政府采购中心通过人人查找责任岗位廉政风险点,从计划审批、信息、项目监审、业务采购、资金支付等五个不同的岗位,制定出各自的控制标准和控制措施,并制作“责任岗位廉政风险点警示牌”,放在各自的办公桌上,时刻提醒自己,按规定办事,廉洁奉公,落实“十个全覆盖”精神,建立政府采购廉政安全网。

二是加强组织学习培训。年初,在全省政府采购从业人员学习培训会上,我县组织了政府采购工作人员4名和机构人员6名通过了培训考试,集中学习了《湖北省政府采购工作规范》和有关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知识。5月13日,采购中心又组我县18名供应商代表培训学习《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工作操作流程。6月底,我中心还将对本次中标的61个协议定点供应商进行培训,以达到凡参与我县的政府采购从业人员都掌握采购知识,做知、用、精的采购人员。通过广泛学习,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了工作标准,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政府采购工作的执行力,形成良好的政府采购环境。

三是扩大政府采购知名度。我中心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网站上准确的政府采购信息,宣传政府采购知识,通过《黄冈日报》、《政府采购信息报》等媒体报道我县的政府采购重大事项和好的采购经验。还定期编制《政府采购简报》,向省、市、县主管部门和县“四大家”主要领导汇报我县阶段的政府采购工作重大事项和工作动态,以取得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五)廉洁行政,打造阳光采购的保障机制。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队伍建设是政府采购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政府采购工作的生命。队伍不强,重任难当。今年是开展“三提升”“十个全覆盖”“五个基本”活动和机关效能建设年,我中心以此为契机,把“凝聚人心,强化素质,创造整体最优”作为队伍建设的主题,一方面在局党委的组织安排下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凝聚了人心,人人撰写万余字学习笔记,造就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政府采购队伍,队伍的规范化建设取得全面进步,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二是强化制度建设。规范化管理以健全的制度为保证。根据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先后制订和完善了“政府采购业务操作规范”、“政府采购民主理财制度”、“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政府采购人员岗位职责”、“内务管理工作制度”、“廉洁自律十不准”、“供应商询问、质疑和投诉处理暂行办法”、“违反政府采购行为处罚处分暂行规定”等系列规章制度,充分体现了制度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使我们的政府采购工作既有法可依,又有章可循。

篇6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6号),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鼓励、扶持自主创新产品的研究和应用,规范政府首购和订购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以下统称采购人)使用财政性资金开展首购、订购活动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首购,是指对于国内企业或科研机构生产或开发的,暂不具有市场竞争力,但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技术发展方向的首次投向市场的产品(以下统称首购产品),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由采购人或政府首先采购的行为。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订购,是指对于国家需要研究开发的重大创新产品、技术、软科学研究课题等(以下统称订购产品),通过政府采购方式面向全社会确定研究开发和生产机构(以下统称订购产品供应商)的行为。

第五条首购和订购的产品应当具有首创和自主研发性质。属于自主创新产品的,应当按照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政策执行。

第六条政府首购和订购活动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科技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政府首购和订购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首购管理

第八条首购产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属于国家认定的自主创新产品;

(二)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技术发展方向;

(三)生产和制造供应商为在中国境内具有中国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

(四)首次投向市场,尚未具备市场竞争力,但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需要重点扶持;

(五)具有潜在生产能力并质量可靠;

(六)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规定。

第九条首购产品的认定按照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制定的《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国科发计字〔*〕539号)执行。

第十条首购产品由财政部会同科技部等部门研究确定后纳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予以公布,在有效期内实行首购。

各地区、各部门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向科技部推荐符合首购政策精神的产品,经科技部会同财政部等认定和评审后,可以补充进入《目录》。

第十一条采购人采购的产品属于首购产品类别的,采购人应当购买《目录》中列明的首购产品,将政府采购合同授予提供首购产品的供应商。

第三章订购管理

第十二条订购产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

(二)属于国家需要研究开发的重大创新产品或技术,但目前尚未投入生产和使用。

(三)产品权益状况明确,开发完成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四)创新程度高,涉及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或者应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方面对原有产品有根本性改进,能显著提高产品性能;或者能在国内外率先提出技术标准。

(五)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较大的市场前景或能替代进口产品。

第十三条采购人应当通过政府采购方式,面向全社会确定订购产品供应商,签订订购产品政府采购合同,确保充分竞争。

政府订购活动应当以公开招标为主要采购方式。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订购产品政府采购合同应当授予在中国境内具有中国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

第十五条采购人及其委托的采购机构必须在采购文件的资格要求、评审方法和标准中明确对订购产品供应商的具体要求、订购项目成果的详细技术要求、以及相关评分要素和具体分值等。

第十六条采购人及其委托的采购机构应当根据项目需求合理设定订购产品供应商资格,包括技术水平、规模、业绩、资格和资信等,不得以不合理的要求排斥和限制任何潜在的本国供应商。

第十七条以联合体参与投标的,投标供应商必须为在中国境内具有中国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

第十八条政府订购合同不得分包或转包。

第十九条订购产品政府采购合同应当约定考核验收、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等内容。

第二十条政府订购产品的知识产权归属,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在首购、订购产品政府采购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依法变更合同条款或者签订补充合同的,不得违背促进自主创新的原则和首购、订购政策。

第二十二条双方当事人依法变更首购、订购合同条款或者签订补充合同的,采购人或者其委托的采购机构应当将变更后的合同、补充合同副本以及变更、补充合同的理由报同级财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采购人不执行政府首购、订购政策的,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财政部门视情况可以拒付采购资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关给予处分,并予通报。

第二十四条采购机构在政府首购和订购业务中有违法行为的,给予警告,可以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取消其进行相关业务的资格,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五条中标、成交供应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并予以公告。财政部应当及时将相关产品和供应商信息反馈给科技部:

(一)获得政府首购、订购合同后将合同转包的;

(二)获得政府首购、订购合同后分包给其他供应商的;

(三)提供的政府首购产品质量不合格、影响正常使用,或者承担的研究开发任务不能按照采购文件和合同约定完成的。

供应商有前款情形之一,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按照有关民事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承担民事责任。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对于符合政府首购基本条件的试制品的采购活动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未作出规定的,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首购产品公布前的政府采购合同继续执行,首购产品公布后的政府采购活动,应当按照政府首购政策执行。

篇7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6]6号),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鼓励、扶持自主创新产品的研究和应用,规范政府首购和订购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以下统称采购人)使用财政性资金开展首购、订购活动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首购,是指对于国内企业或科研机构生产或开发的,暂不具有市场竞争力,但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技术发展方向的首次投向市场的产品(以下统称首购产品),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由采购人或政府首先采购的行为。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订购,是指对于国家需要研究开发的重大创新产品、技术、软科学研究课题等(以下统称订购产品),通过政府采购方式面向全社会确定研究开发和生产机构(以下统称订购产品供应商)的行为。

第五条首购和订购的产品应当具有首创和自主研发性质。属于自主创新产品的,应当按照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政策执行。

第六条政府首购和订购活动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和科技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政府首购和订购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首购管理

第八条首购产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属于国家认定的自主创新产品;

(二)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技术发展方向;

(三)生产和制造供应商为在中国境内具有中国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

(四)首次投向市场,尚未具备市场竞争力,但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需要重点扶持;

(五)具有潜在生产能力并质量可靠;

(六)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政策规定。

第九条首购产品的认定按照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制定的《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国科发计字[2006]539号)执行。

第十条首购产品由财政部会同科技部等部门研究确定后纳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以下简称《目录》)予以公布,在有效期内实行首购。

各地区、各部门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向科技部推荐符合首购政策精神的产品,经科技部会同财政部等认定和评审后,可以补充进入《目录》。

第十一条采购人采购的产品属于首购产品类别的,采购人应当购买《目录》中列明的首购产品,将政府采购合同授予提供首购产品的供应商。

第三章订购管理

第十二条订购产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

(二)属于国家需要研究开发的重大创新产品或技术,但目前尚未投入生产和使用。

(三)产品权益状况明确,开发完成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四)创新程度高,涉及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或者应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方面对原有产品有根本性改进,能显著提高产品性能;或者能在国内外率先提出技术标准。

(五)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较大的市场前景或能替代进口产品。

第十三条采购人应当通过政府采购方式,面向全社会确定订购产品供应商,签订订购产品政府采购合同,确保充分竞争。

政府订购活动应当以公开招标为主要采购方式。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的采购方式的,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订购产品政府采购合同应当授予在中国境内具有中国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

第十五条采购人及其委托的采购机构必须在采购文件的资格要求、评审方法和标准中明确对订购产品供应商的具体要求、订购项目成果的详细技术要求、以及相关评分要素和具体分值等。

第十六条采购人及其委托的采购机构应当根据项目需求合理设定订购产品供应商资格,包括技术水平、规模、业绩、资格和资信等,不得以不合理的要求排斥和限制任何潜在的本国供应商。

第十七条以联合体参与投标的,投标供应商必须为在中国境内具有中国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

第十八条政府订购合同不得分包或转包。

第十九条订购产品政府采购合同应当约定考核验收、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等内容。

第二十条政府订购产品的知识产权归属,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在首购、订购产品政府采购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依法变更合同条款或者签订补充合同的,不得违背促进自主创新的原则和首购、订购政策。

第二十二条双方当事人依法变更首购、订购合同条款或者签订补充合同的,采购人或者其委托的采购机构应当将变更后的合同、补充合同副本以及变更、补充合同的理由报同级财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采购人不执行政府首购、订购政策的,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财政部门视情况可以拒付采购资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关给予处分,并予通报。

第二十四条采购机构在政府首购和订购业务中有违法行为的,给予警告,可以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取消其进行相关业务的资格,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五条中标、成交供应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警告,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并予以公告。财政部应当及时将相关产品和供应商信息反馈给科技部:

(一)获得政府首购、订购合同后将合同转包的;

(二)获得政府首购、订购合同后分包给其他供应商的;

篇8

关键词:规范约束采购评审专家评审行为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是指经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按照规定程序审查合格后,可从事政府采购评审、咨询工作的专业人员。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无论是招标采购、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的评审,还是有关政府采购咨询工作,都少不了评审专家的参与。随着我国政府采购规模及其对社会经济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行为的规范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由于政府采购评审环节决定了采购的最终结果,评审专家在政府采购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评审专家的问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如何规范和约束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评审行为,是本论文讨论的重点。

1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评审专家不足、评审专家组成结构不一

专家不足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家库中专家总体数量较少。二是专家库中专家总体数量不少,但分具体评审项目后,不同项目之间的专家数量冷热不均。三是随着政府采购范围的不断扩展,许多新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项目基本未建专家库,导致评审专家在一年内连续三次参加评审工作的现象经常发生。

一些地方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设立的专家库基本上都是技术性专家,评审时对一些基本的政府采购常识不知道,对采购文件的商务条款和资格要求理解不了,造成对供应商的投标或响应文件的资格性审查把握不住。

1.2评审专家水平参差不齐,针对采购项目了解不够

在许多项目的评审过程中,发现不同的评审专家之间的专业水平相差很大。有些评审专家对采购项目的实施背景不做深入了解,存在凭经验评审的问题;对评审办法和具体评分标准不认真分析,对供应商的投标或响应文件不认真核对,存在凭印象评审的问题。

1.3评审过程中专家把关不严。

一是对实质性条款审核不严,造成不符合实质性要求的供应商成为了中标或成交候选人;二是综合评分时滥用自由裁量权,该给供应商分数的不给,不该给的乱给。

2所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1综合因素造成专家库数量不足

目前我国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的人员普遍较少,专家库大多委托采购机构或其他单位代建,部分地方的监管部门对专家库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有些地方由于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社会因素,符合《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评审专家资格条件的人员少;建设专家库时缺乏预见性,仅对已开展政府采购比较成熟的项目建库,对可能出现的新采购项目未能及时建库。

2.2多种原因使专家水平参差不齐,评审程序造成对项目了解不够。

一是有些地方监管部门为了弥补评审专家数量上的不足,放宽资格条件,个别不符合条件的专家滥竽充数。二是由于设立专家库时,库的结构、分类不合理,造成评审专家评审自己不熟悉的项目,无法发挥专家的作用。三是评审专家之间水平本身存在差距,真正既精通本领域专业知识和市场情况,又了解政府采购法律规定的专家少之又少

2.3缺乏监督使评审专家把关不严。

一是管理制度问题。《管理办法》对评审专家如何规范评审行为未作规定,对采购机构在评审中的作用也未予以明确,二是工作责任问题。个别采购机构为了迎合采购人,在评审标准上设定明显不合理的内容或在评审过程中对评审专家进行暗示,致使中标或成交结果事前内定,参加评审的专家成为摆设,长此以往,评审专家对认真评审失去耐心,主动迎合采购人和采购机构的意见,使评审活动流于形式。

3规范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行为的对策

3.1细化违规处罚情形,建立权利和义务相对等的管理制度。必须对评审专家的处罚规定进行修改,进一步细化对评审专家的违规处罚情形,明确监管责任人,缩小评审专家的自由裁量权,杜绝评审过程中不负责任、胡乱评审的现象。

3.2完善专家管理规定,建立管理与使用相协调的监管制度

评审过程监管规定的缺失,是评审专家自由裁量权过大的原因之一,因此,应建立日常管理与评审过程管理相配套的监管制度,关键是增加评审过程中采购机构如何对评审专家(包括采购人代表)监管的内容,使采购机构有“法”可依

3.3夯实专家基础建设,建立结构与分类相适用的评聘制度

专家库的建设是整个评审专家管理体系的基础工作,所有评审环节出现的问题,都与专家库的建设相关联,因此,建立一个既能满足评审时对专家数量要求,又能保证评审质量的专家库,是目前评审专家管理迫在眉睫的一项工作

3.4加强评审现场监督,建立独审与合议相互补的评审制度

为了避免评审专家独立评审时出现的乱评、错评现象,应充分发挥出评审小组中每个专家的特长,取长补短,促进评审结果的公平、公正

3.5普及政府采购常识,建立专业与常识相结合的培训制度

鉴于目前评审专家大多为技术专家,不能完全符合政府采购评审要求的现状,监管部门应加大对评审专家的培训力度,不仅应让其了解政府采购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普及性知识,而且需针对不同的采购方式,强化政府采购专业知识的培训,如招标方式和竞争性谈判方式的评审过程不同,对专家的知识结构要求也不同,招标方式要求专家必须按照既定的评标方法和标准进行评审,而竞争性谈判则需要专家掌握一定的谈判技巧。同时,应根据已开展的政府采购项目,分不同的项目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交流、培训,力争把评审专家培养成满足政府采购评审需要的复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篇9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廉政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采购,是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行为。

第三条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效益优先的原则。除涉及国家秘密外,政府采购应当公开,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同等质量情况下,优先购买价格低的商品或者接受费用低的服务。

第四条财政部门负责政府采购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拟订本级政府采购具体管理办法;

(二)汇总编报政府采购项目和资金预算;

(三)审核采购人采购计划;

(四)编制集中采购目录、采购限额标准、公开招标数额标准。

(五)管理和监督政府采购活动;

(六)负责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的征集、使用,收集、和统计政府采购信息;

(七)审核确认进入本级政府采购市场的供应商资格;

(八)核拨本级财政支出的政府采购资金;

(九)受理和处理本级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事项;

(十)办理政府采购的其他有关事项。

第二章政府采购当事人

第五条政府采购当事人,包括采购人、供应商和采购机构。

采购人,是指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

供应商,是指向采购人提供货物、工程或者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

采购机构,是指集中采购机构和经省财政厅认定资格、受采购人的委托办理政府采购事宜的中介服务组织。

第六条采购人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必须委托采购机构采购;采购未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可以自行采购,也可以委托采购机构在委托的范围内采购。

采购人有权自行选择采购机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为采购人指定采购机构。

第七条采购人依法委托采购机构办理采购事宜的,应当由采购人与采购机构签订委托协议,依法确定委托的事项,约定双方的权力和义务。

第八条政府采购供应商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二)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

(三)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

(四)有依法缴纳税收和社会保障资金的良好记录;

(五)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前三年内,在经营活动中没有重大违法纪录;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采购人可以根据采购项目的特殊要求,规定供应商的特定条件,但不得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

第九条采购人可以要求参加政府采购的供应商提供有关资质证明文件和业绩情况,并根据上述规定的供应商条件和采购项目对供应商的特定要求,对供应商的资格进行审查。

第十条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供应商的身份共同参与政府采购。

以联合体形式进行政府采购的,参加联合体的供应商应当具备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条件,并向采购人提交联合协议,载明联合体各方承担的工作和义务。联合体各方应当共同与采购人签订采购合同,就采购合同约定的事项对采购人承担连带责任。

第三章政府采购范围和形式

第十一条政府采购范围包括办公、教学、科研、医疗、体育、广播电视等设施、设备以及有关的服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其种类、目录由财政部门分批制订。集中采购目录和政府采购限额标准每年公布一次。

第十二条政府采购采取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

集中采购,是指由财政部门所属的政府采购服务中心统一组织的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应当实行集中采购。

集中采购范围以外的货物或服务,由采购人在财政部门的指导、监督下实行分散采购。

第四章政府采购资金

第十三条政府采购资金的来源包括:

(一)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

(二)采购人的自筹资金(包括采购人的自有资金和其他收入);

(三)国内外贷款、捐款、赠款;

(四)政府规定的其他资金。

第十四条政府采购资金的管理,参照阜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阜阳市政府采购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阜政发[2005]47号)精神执行。

第五章政府采购方式与程序

第十五条政府采购采用以下方式:

(一)公开招标;

(二)邀请招标;

(三)竞争性谈判;

(四)单一来源采购;

(五)询价采购;

(六)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

公开招标采购,是指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供应商投标的采购方式。

邀请招标采购,是指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随机邀请三家以上经评审合格的投标人投标的采购方式。

竞争性谈判采购,是指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名单中确定不少于三家的供应商,就采购事宜进行谈判,以确定成交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询价采购,是指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名单中确定不少于三家供应商,对供应商提供的报价进行比较,以确定成交供应商的采购方式。

单一来源采购,是指采购人向唯一的供应商直接采购的采购方式。

第十六条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因特殊情况需要采用公开招标以外采购方式的,应当在采购活动开始前报经县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批准。

第十七条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可以实行协议转让,但协议供货和重点采购的供应商应当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

第十八条政府采购程序:

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根据实际需要,拟订本单位政府采购计划,编制年度政府采购预算,将政府采购预算与综合财政预算一并报县财政部门,由县财政部门汇总后,按预算管理权限和程序核批。单位政府采购应当按预算进行。未纳入采购预算且确属工作需要的临时性政府采购项目,采购人应于月初作出当月的采购计划并报送有关部门。

需要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单位,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对属于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范围的商品或服务,拟订本单位采购计划,并附拟采购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名称、数量、质量、规格、供货时间等有关材料,按照规定报县财政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在确定采购人的资金来源后,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节约的原则,审核单位拟订的采购计划,并按照本办法第十五条确定采购形式。

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达到规定的招标数额标准的,必须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招标采购单位不得将应当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货物或服务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特殊情况需采用其他方式采购的,按第十六条规定执行。在招标采购中,出现了下列情况之一的,应予废标:

(一)符合专业条件的供应商或者对招标文件作实质响应的供应商不足三家的;(二)出现影响采购公正的违法、违规行为的;(三)投标人的报价均超过了采购预算,采购人不能支付的;(四)因重大变故,采购任务取消的。

废标后,采购人应当将废标理由通知所有投标人。除采购任务取消情形外,应当重新组织招标;经过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可以采取其他方式采购。

采购人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自行组织招标:(一)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二)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招标能力,有与采购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度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采购和管理人员;(三)采购人员经过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组织的政府采购培训。

采购人不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必须委托采购机构招标。

采用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必须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媒体上招标公告;采用邀请招标方式采购的,应当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媒体上资格预审公告,公布投标人资格条件。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的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等具体管理办法,依照《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年第18号令)的有关规定执行。

招标采购单位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投标保证金的数额及交纳办法。招标采购单位规定的投标保证金数额,不得超过采购项目概算的1%。县政府采购中心除公开招标,其他采购方式原则上不收取采购中标服务费,向中标人收取的公开招标采购中标服务费按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收费,采购中标服务费和收取的标书按规定缴存财政专户。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有权部门批准可以采用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

(一)招标后,没有供应商投标或者没有合格标的,或者重新招标未能成立的;

(二)技术复杂或者性质特殊,不能确定详细规格或者具体要求的;

(三)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紧急需要的;

(四)不能事先计算出价格总额的。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有权部门批准,可以采取单一来源方式采购:

(一)只能从唯一供应商处采购的;

(二)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的;涉及救灾和临时性救助的采购活动,在保证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前提下,由采购单位自行以合理的价格向供应商直接购买。紧急采购活动完成后,其采购项目的品种、数量、单价与结果应当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三)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10%的。

采用询价采购方式的,应当遵循下列程序:

(一)经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审核确认询价采购方式;

(二)成立询价采购小组。询价小组由采购人的代表和有关专家共三人以上的单数组成,其中专家的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询价小组应当对采购项目的价格构成和评定成交的标准等事项作出规定;

(三)确定被询价的供应商的名单。询价小组根据采购需求,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名单中确定不少于三家的供应商,并向其发出询价通知书让其报价;

(四)询价。询价小组要求被询价的供应商一次报出不得更改的价格;

(五)确定成交供应商。采购人根据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相等且报价最低的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并将结果通知所有被询价未成交的供应商。

涉及救灾和临时性救助的采购活动,在保证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前提下,由采购单位自行以合理的价格向供应商直接购买。紧急采购活动完成后,其采购项目的品种、数量、单价与结果应当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媒体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采购人、采购机构应当依法组织对供应商履约的验收,保存政府采购文件。

第六章政府采购合同

第十九条政府采购合同适用合同法。采购人和供应商的权利和义务,应当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以合同方式约定。

采购人可以委托采购机构代表其与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由采购机构以采购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应当提交采购人的授权委托书,作为合同附件。

第二十条政府采购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二十一条采购人与中标、成交供应商应当在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按照采购文件确定的事项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第二十二条采购人应当自合同签订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将合同副本报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经采购人书面同意,中标、成交供应商可以依法采取分包方式履行合同。

政府采购合同分包履行的,中标、成交供应商就采购项目和分包项目向采购人负责,分包供应商就分包项目承担责任。

第二十四条政府采购合同履行中,采购人需追加与合同标的相同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在不改变合同其他条款的前提下,可以与供应商协商签订补充合同,但所有补充合同的采购金额不得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的10%。

第二十五条政府采购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

政府采购合同继续履行将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七章质疑和投诉

第二十六条供应商对政府采购活动事项有疑问的,可以向采购人提出询问,采购人应当及时答复,但答复的内容不得涉及商业秘密。

第二十七条供应商认为采购文件、采购过程和中标、成交结果使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应知其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采购人提出质疑。

第二十八条采购人应当在收到供应商的书面质疑后7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并以书面形式通知质询供应商和其他供应商,但答复的内容不得涉及商业秘密。

第二十九条采购人委托采购机构采购的,供应商可以向采购机构提出询问或者质疑,采购机构应依法就采购人委托授权范围内的事项作出答复。

第三十条质疑供应商对采购人、采购机构的答复不满意或者采购人、采购机构未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答复的,可以在答复期满后15个工作日内向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投诉。

第三十一条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投诉后30个工作日内,对投诉事项作出处理决定,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投诉人和与投诉事项有关的当事人。

第三十二条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在处理投诉事项期间,可以视具体情况书面通知采购人暂停采购活动,但暂停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0日。

第三十三条投诉人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投诉处理决定不服或者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逾期未作处理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和诉讼。

第八章监督检查

第三十四条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及集中采购中心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是:

(一)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执行情况;

(二)采购范围、采购方式和采购程序的执行情况;

(三)政府采购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

第三十五条财政部门不得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采购机构与行政机关不得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

第三十六条集中采购中心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采购活动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明确,并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经办采购的人员与负责采购合同审核、验收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

第三十七条财政部门应当对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活动进行检查,政府采购当事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材料。

第三十八条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政府采购负有行政监督职责的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其职责分工,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审计机关应当对政府采购进行审计监督。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政府采购各当事人有关政府采购活动,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审计监督。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国家机关、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实施监察。

第三十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违法行为,有权控告和检举,有关部门、机关应当依照各自职责及时处理。

第九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条采购人、采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的有关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处以行政处罚。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采购人对应当实行集中采购的政府采购项目,不委托集中采购机构实行集中采购的,由财政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停止按预算向其支付资金,由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关依法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分。

第四十二条供应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采购金额5‰以上、10‰以下的罚款,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在1至3年内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成交的;

(二)采取不正当手段诋毁、排挤其他供应商的;

(三)与采购人、其他供应商或者采购机构恶意串通的;

(四)向采购人、采购机构行贿或者提供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五)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与采购人进行协商谈判的;

(六)拒绝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

供应商有前款第(一)至(五)项情形之一的,中标、成交无效。

第四十三条采购机构在政府采购业务中有违法行为的,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处以罚款,可以依法取消其进行相关业务的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财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实施监督检查中违反本办法规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五条财政部门对供应商的投诉逾期未作处理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行政处分。

第十章附则

篇10

2020年是我市深化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改革,全面纵深推进政府采购工作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在市纪监委、市行政审批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建立完善政府采购工作机制为重点,以《政府采购法》为准绳,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采购改革。

一、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创新机制。经过认真研究讨论,我中心相继出台了《原平市政府采购中心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原平市政府采购中心廉洁自律规定》、《原平市政府采购中心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处罚管理办法》、《原平市政府采购中心服务承诺制度》、《原平市政府采购中心首问负责制度》、《原平市政府采购中心限时办结制度》、《原平市政府采购中心一次性告知制度》、《原平市政府采购中心档案管理制度》、《原平市政府采购中心领导干部外出报备工作的规定》、《原平市政府采购中心请销假考勤管理制度》、《原平市政府采购中心财务管理办法》、《采购业务流程及限时办结规定》、《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现场管理办法》、《原平市政府采购中心询价采购实施办法》、《社会监督员参与现场监督管理办法》、《政府采购项目跟踪回访监测制度》、《政府采购项目验收管理办法》等制度,进一步从严规定了政府采购的方法步骤,有力地推进了政府采购依法操作,有序运行。

二是规范操作。政府采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政府采购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我们严格程序,从严操作,2020年共举行各类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会议260次,采购金额9037.53万元,节约资金723万元,节约率8%,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公开招标采购15项,采购金额3316万元;竞争性谈判采购54项,采购金额635万元;竞争性磋商采购102项,采购金额4479万元;办公用品采购89项,采购金额607万元。

三是强化业务知识学习,提升职工素质能力。实行单位职工轮流讲授制度,每个职工根据自己的业务专长,轮流主持或讲授业务知识,带动职工在业务上不断学习提高。为了便于学习,我们组织整理编印了3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汇编》,既供职工学习,又向采购单位宣传。

四是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八不准》、《基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九要九不要”》、《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廉洁从政为官应“九思”》、《公仆铭》、《廉政歌》等规章制度,不断强化采购工作人员廉洁自律意识,坚决杜绝政府采购活动中的权钱交易、暗箱操作等腐败行为,自觉接受广大采购单位、供应商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五是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了内控管理领小组、“三重一大”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资金支付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内控管理制度,不断强化对公务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使之制度化,经常化,提高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的能力,切实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局面,推动政府采购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不断提高。

六是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坚持不懈对办公场所进行喷洒消毒,要求外来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并进行体温测试,原平以外人员必须出示健康码、行程卡。

今年以来,尽管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采购工作人员编制不足,业务技术水平不高,普遍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

二是县级政府采购的项目较小,本地评审专家水平有限,抽取数量不足。

三是新一轮机构改革后,政府采购中心主管局是行政审批管理局,监管部门是财政局,管理职能存在一定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