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税收一体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03 17:29: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车辆税收一体化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车辆税收一体化管理

篇1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会议精神,提升发展理念,凝聚发展动力。

1、认真学习党的***会议精神,做到有部署、有落实、有成效。

2、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地税工作,认真落实税收政策,正确处理依法治税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完成收入计划和优化纳税服务之间的关系,促进地税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继续大力组织收入,努力完成市局工作目标。

1、落实组织收入原则,促进依法征收。

2、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强化执法监督。全面运行省局统一的法制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税收执法行为的过程监督与考核,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促进执法水平的提高。

3、加强重点企业和重点行业税收征管,进一步抓好房屋出租和车辆税收征管。

(三)进一步抓好管理基础工作,提升征管水平。

1.继续加强税源管理,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突出抓好落实一个制度;推广一个手册;应用好一个平台,建立统一的税源管理制度。

2、落实税收政策,严格税收征管。认真落实《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逐步推进全员申报;认真落实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措施,统一管理办法、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征收标准。

3、进一步推进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体系文本建设,强化规范化管理的审核、评审,确保工作岗责日益明晰、流程日趋规范、效能日渐增强。

(四)进一步完善、丰富地税文化建设内涵。

1、继续推行地税文化管理实践活动,以文化建设引领地税事业跨越发展。强化《江西地税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和《九江地税文化管理手册》和《市局机关地税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学习宣传。

2、创新地税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拓展地税文化建设阵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营造健康、祥和、温馨的文化氛围。

(五)进一步推进效能建设,推动地税工作迈上新台阶。

1.推进效能建设,坚持权由法授。建立健全行政权力约束机制和行政决策责任制,规范决策程序,严格规范性文件备查备案制度,严禁越权制定出台规章制度,确保依法决策。

2、实施绩效管理。强化目标责任意识,创新考核激励机制。

(六)进一步加强素质建设,努力打造能驾驭新时期地税工作的干部队伍。

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勤政廉政教育,倡导廉政文化,强化干部勤政廉政意识,筑牢地税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篇2

关键词:环境经济政策 环境税费 排污权交易 绿色信贷 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F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2-120-02

20世纪以来,生态环境问题已经由地区性问题演变为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严重的环境危机不仅影响到了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更是影响到了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危机,实现经济发展的绿色变革,各国政府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解决方案,从早期的环境立法和 “命令—控制”型的行政总量控制工具,到现行的环境税费制度、排污权交易、绿色信贷和生态补偿等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呈现多样化和科学化特点。

欧盟及其成员国在七八十年代主要环境政策采用的是“命令—控制”型手段,之后随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激化,基于经济手段的环境政策受到广泛采用。目前,欧盟在环境税费、排污权交易、绿色信贷和生态补偿等领域的实践已取得巨大成功,而我国现行环境政策的主体仍为以排污收费和总量控制等为标志的行政控制手段,远不能满足经济与环境矛盾解决的需要。因此,研究欧盟的环境经济政策并总结其实践经验,对我国环境政策的改革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1欧盟成员国的环境税费

欧盟各成员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进行着环境税费改革,并制定了多项环境税费政策,几乎涵盖了生态环境的废水、废气、固体污染物和声污染处理等各个领域。

1.1德国的机动车辆税和包装税①

德国的机动车辆税是真正意义上的税,它并不是因使用公共道路而征收的,该税是由于机动车排污而向机动车使用者征收的。对于交通法上许可的总重量在3.5吨以下的载重汽车、公共汽车以及机动车辆,每200公斤(或以下)重量每年须缴纳数额不等税款。

包装税征收目的在于避免或者减少由包装对环境产生的负面作用。首先要避免包装垃圾,其次要将包装的重复利用、原料利用以及其他形式的利用置于包装垃圾清除的优先地位。征收对象为作为出售单元被提供的并被最后消费者使用的包装

1.2英国的气候变化税和垃圾税

气候变化税自2001年4月1日起开征该税,旨在节能和保护环境,向特定能源(主要是电力、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固体燃料)的供应者(主要供应给工业、商业及公共部门)一次性征收。2010年4月1日英国财政部出台了气候变化税的减征制度:企业根据自愿原则,与财政部核定每年的减排目标,凡是如期完成任务的,可减免80%的气候变化税。对农业部门生产企业在5年过渡期内减免50%的气候变化税;对达到国家标准的节能建筑,提供40%的印花税优惠,对零排放建筑免征印花税;对中小企业能效设备返还公司税(7%);使用石油产品、热电联产和可再生能源均可减免税收。

垃圾税是对倾倒在地上或地下(垃圾填埋场)的废物——垃圾所征收的税。此项税收收入专门用于垃圾填埋方面的环保项目,并鼓励人们回收利用废品。2009年11月起,英国政府在伦敦又启动了按照垃圾的容量征收的垃圾桶税,对生活垃圾按类按量征收垃圾桶税。

1.3法国的硫、氮税和水税②

硫税是二氧化硫税的简称,开征于1985年,征收范围有二氧化硫、硫化氢、盐酸等,其税率逐年在变,1985年纳税率为一吨二氧化硫征收180法郎,到1999年已调到一吨征税240法郎,其征收方式是按排放量计征;氮税是氮氧化物税的简称,开征于1990年,其税率也是逐年在变,1999年的税率为一吨氮氧化物征收200法郎,其征收方式与二氧化硫税相同。

水税包括水污染税和水资源税。针对非家庭用污水和家庭用污水征收不同税率的水污染税,目的是为水净化(如建立水净化厂)筹集资金;水资源税是对水的抽取和消费所征收的一种税,其自在于保护珍贵的水资源,以避免浪费,它的纳税义务人为开采和消费水资源的个人和单位,缴税额取决于水的类型(地表水或地下水)和取水的地理位置。

1.4荷兰的燃料税和噪音税

燃料税是对汽油、柴油、重油、液化气、煤等主要燃料征收的一种税,是荷兰政府实施环境保护政策的主要资金来源,燃料税实行定额税率,但定额每年在变,由政府每年根据环境部确定的环境保护目标所需资金数额来决定。

噪音税是对民用飞机的使用者在特定地区产生噪音的行为征收,税基是噪音的生产量,目的是为政府筹集资金,用于在飞机场附近安装隔噪设施、安置搬迁居民的搬迁费等等。

2欧盟及其成员国的排污权交易

欧盟及其成员国都不同程度的采用了排污权交易制度,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德国,国家管理部门制定排污总量,发放排污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可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同时非排污者也有权参与排污权交易;在英国,1999年6月,40余家企业和交易协会组成了英国排放配额交易团体,并提出了一系列排放配额交易安排的建议。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欧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它是目前世界上最成功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它实际上是属于排污权交易体系:即将碳排放总量分割成一定数量的碳排放额,然后通过免费发放或者拍卖等形式分配给各生产企业,生产企业可在交易市场上出售或者购买碳排放权。在这个交易体系内,所有企业都必须强制执行欧盟相关碳减排政策,若违反相关规定,将受到欧盟的严厉惩罚措施。所涵盖的范围主要是对排放有重大影响的工业部门,包括电站、炼油、炼焦、钢铁、水泥陶瓷和造纸等。

此外,EU-ETS还包括了《京都议定书》中其它两种灵活机制:联合履行机制(JI),即所有欧盟成员国可视为一个义务履行整体,实行内部成员国分配控制,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和清洁发展机制(CDM),即发达欧盟发达国家可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后者削减排放量,经主管机构认证后可以抵扣本国的排放量。

在实施进程中,该交易体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5年到2007年,市场规模限定为欧盟国家,会员国95%配额免费分配给企业;第二阶段从2008年到2012年,范围包括欧盟以外国家,会员国90%配额免费分配,且排放许可可以自由交易;第三阶段为2013年到2020年,该阶段交易范围将扩大,几乎涵盖所有行业,且运输、建筑等行业排放水平相对2005年减少10%③。

总之,欧盟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为体系内的各个企业提供了灵活的碳减排政策,保证了碳减排的效率。据统计,到2010累计成交额达1198亿美元,占全球碳交易成交额的84%。

3欧盟成员国的绿色信贷

绿色信贷是指将信贷申请者对于环境的影响作为决策依据的信贷经营制度,即有限向低碳、环保的信贷申请者或者项目给予贷款,欧盟绿色信贷产品主要有绿色项目融资、绿色信用卡、汽车贷款和房屋净值贷款等。④

3.1绿色项目融资

爱尔兰银行开展了“转废为能”项目,企业只要与地方政府签订废物处理合同并承诺处理合同范围内的废物,就能够得到长达35年的贷款支持。

3.2绿色信用卡

截至2007年底荷兰合作银行已向100万银行客户发行了气候信用卡,该行以该信用卡进行的各项消费为基础计算出CO2 排放量,然后购买相应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减排量;英国巴克莱银行推出的信用卡此行向该卡用户购买绿色产品和服务提供折扣及较低的贷款利率,并将卡利润的50%用于世界范围内的碳减排项目。

3.3赤道原则

2002年,国际金融公司和荷兰银行联合推出了“赤道原则”,这是一项企业贷款准则,该准则要求金融机构在向一个项目投资时,要对该项目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并且利用金融杠杆促进该项目在环境保护以及周边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全球已有60家金融机构宣布采用赤道原则,占全球融资额的85%。

4欧盟成员国的生态补偿

国外一般不使用“生态补偿”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使用“生态服务付费”(PES)或“生态效益付费”(PEB)。欧盟国家的生态服务付费,主要用于流域环境服务付费、矿山开发环境恢复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补偿以及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付费等。

4.1德国和捷克的易北河共同治理协议

德国和捷克为保护经捷克流向德国的易北河流域的水质,达成了共同治理协议。协议规定德国在流域范围内新建了7个国家公园、200个自然保护区,并通过法律的形式禁止在保护区内办厂、建房等从事影响生态环境的活动。在整治过程中,德国政府通过排污费等多种形式筹集资金,由政府出资在两国交界处新建了城市污水处理厂,使流域的水质得到改善以及生物多样性都得到保护。

4.2英国的北约克莫尔斯农业计划

英国政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制定的北约克莫尔斯农业计划,北约克莫尔斯国家公园的园区面积1436平方公里,其中83%的土地属私人所有。1990年北约克莫尔斯农业计划在1981年的《野生动植物和农村法》和1985年的环境法案基础上开始实施。依据1981年的《野生动植物和农村法》相关规定,农场主和国家公园主管机构依照自愿原则达成协议,对促进并增强自然景观和野生动植物价值的农场主提供补偿,而1985年的环境法案要求农场主在经营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生态保护,该计划实施后在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取得了多元化的成效。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如何通过经济手段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欧盟及其成员国的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成功实践,形成了一些普适性的原则和经验,为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本文系欧盟委员会JEAN MONNET项目研究课题“一体化背景下的气候政策”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周晨.德国环境税费制度概述[J].中德法学论坛,2006(4):7-14.

② 杨芬,吕凌燕.法国环境税对我国的启示[J].学习与实践,2007(7):2-3.

③ 张焕波.中国、美国和欧盟气候政策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61.

④ 冯丽欣.绿色信贷在中国——论我国绿色信贷法律制度的构建[D].复旦大学,2011:13.

参考文献:

篇3

近些年,车辆逃税、骗保、伪造车辆证件、克隆智能芯片、涉黑绑架、盗抢车辆、盗窃能源等违法违规现象经常发生,国家财产遭受损失,人身安全受到危害。潮电封印施封装置是一种打击上述违法违规行为的强硬武器,全力支持平安中国建设。一旦投入生产应用,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广东省潮州电力设备厂创建于 1996年,现占地面积 45亩,已建成厂房 35500m2,是一家集科研、开发、生产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品企业,并获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家强制性 CCC认证,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认证,生产的多项产品获自主知识产权。各类产品应用效果良好,取得了辉煌业绩,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针对层出不穷的高科技窃伪手段,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与潮州电力设备厂投入巨资,引进高科技设备,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终于成功研制出一种可防窃、防伪、可识别施封装置——“潮电封印”,独创了防伪、防撬、防开启、可转、可动、可识别等十多项机械式防伪技术,又传承古老的手签图文作为防伪标记,内置有智能芯片和卫星定位管控芯片,芯片的合作单位广东天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了中国北斗、交通部、公安部的认证。智能芯片可为需施封行业的管理系统输入独一无二的信息资源“基因”管理数据库,卫星定位管控可提供精准位置服务,机械式防伪技术为智能芯片和卫星芯片“穿”上一件“多重防弹衣”,形成多方位立体化防护措施,防止被施封物体身份非法调包、张冠李戴,为使用单位组建全新的安全管理架构图。

“潮电封印”科技项目应用效果

2010年由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立项为科技项目,并在广东电网公司潮州供电局属下 的117个台区的计量装置上试点应用。经过半年的试点运行,线损率逐月下降,平均线损率下降 8.68个百分点。以此类推,全国 2010年度用电量约为 3.7万亿度,假如按线损率减少8.68%计算,全国可省电 3.2千亿度,如果每度按 0.7元计算,可为国家节约 2.3千亿元,该项目已成为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的科技成果。

窃伪案例触目惊心

广州警方捣毁一个“产销一条龙”的伪造机动车号牌“窝点”,缴获未寄出车牌近万块,其中有一批军警牌,固封装置十多万套。军警牌及固封装置是近年国家投资更换的车牌,短时间内就被伪造者复制,形成“产销一条龙”的产业链,在全国还有很多伪造复制“窝点”存在。不仅危害原车主的利益,更危害到人民的生命安全,采用潮电封印强硬武器,斩断“产销一条龙”产业链,可保证人民幸福平安。

据新华网报道,广东警方组织 1800精英警力,成功破获在广东汕尾、揭阳两市交界处的盗抢汽车、改装、销售团伙,抓捕行动仅用一个多小时,抓获犯罪嫌疑人 50名,缴获大量枪支、子弹、伪造车牌、证件等作案工具及赃物 。据统计,在广东近几年登记的车辆被盗案中,高档车达 2.2万辆。据媒体报道,在全国报案登记的被盗车辆高达几十万辆,平均每天约 400多辆车被盗。盗改销汽车的“地下窝点”非法存在,被盗车辆将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数字。当务之急须尽快铲除盗改销“地下窝点”,还给人民一个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

据新华网报道,一个小机动车检测站用 1000多万元买通广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在短短 20多个月里就为 10多万辆报废车、拼装车、赃车等不合格车辆办理成为合格车辆,顺利上路,并从中获利 2亿多元。这仅是冰山的一个小角,全国这类机动车检测站难以计数,等于在全国机动车安全方面埋下了千千万万的不定时炸弹。本案例给企图危害人民利益的人敲响了警钟,最终将害人害己。

广东警方成功破获的案例中,非法克隆智能卡,盗窃占用他人财产,利用报废车、赃车进行非法营运,非法营运车一套牌多辆车使用。以套牌形式生存的车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导致交通事故频频发生。

据央视报道,在湖北十堰查获了非法拼装大货车窝点,这些拼装车通过伪造车牌号上路行驶,一个小小的十堰拼装车年产量就高达 4万多辆,全国还有很多拼装车违规上路行驶,这将使国家遭受巨大损失,上路行驶的拼装车辆是马路上的隐形杀手。

广东省公安厅破获一个盗车团伙,涉案金额达 3000多万元,仅一夜就盗走6辆轿车。

所有赃车通过伪造车牌号及证件,造成交通事故后肇事者逃逸,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成功破获一家小型汽车修理厂伪造车牌号、车架、发动机号码、更换车辆部件进行骗保的案件,涉案金额达 1000多万元。

据报道,江苏省常州一施工单位的 10多辆同型号重型卡车只办理 1辆车的车牌及证件,全部车辆竟用同一号码车牌。按全国大、中、小型车队统计,将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数字,上路行驶车辆存在安全隐患,是路面隐形杀手。

据媒体多次报道,随着实行限号限行城市的增多,车辆套牌上路现象普遍兴起,由此引发的伪造证件和车牌的案件呈上升趋势,套牌车上路破坏正常的交通秩序,严重损害正常车主的合法利益,还导致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

2010年科技项目 “潮电封印”应用之前,在中国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潮州供电局 117个台区中查获的窃电案例有:窃电团伙破解封体,拧松计量装置的二次接线端头螺钉,注入微量酸性、碱性液体锈蚀接线端头,用少量无影胶绝缘接线端头,故意造成计量电压回路接触不良或开路,然后把封体恢复原样,而少计电量。检查时,窃电者却把漏计原因变为设备自身老化,让检查人员取证无据,无可奈何。窃电团伙更加肆无忌惮,把帮人窃电的有偿服务作为牟取暴利的合法途径,把国家能源变成私有银行,随心所欲提取。从被查获的种种窃电案例中,窃电的方法虽然五花八门,但除了利用干扰源以遥控手段窃电之外,其它窃电手段的“必经之路”是破解、开启加封在用电计量装置中的封体,蓄意对计量装置中内部结构进行隐蔽式的改造更换,然后用封体恢复原样的方式来达到窃电目的,原因是:传统封体加封后存在重大缺陷,给窃电团伙以可乘之机,它们从弱点处切入,达到窃电目的。如果所采用的封体被解封后恢复原样,反窃电、防窃电所遭遇的是稽查难、取证难、定量难、执行难的处境。窃电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造成设备烧毁、火灾事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潮电封印”招招制敌、利国利民

交警部门在车辆管理中,如果在车辆内置潮电封印,将车辆信息录入“潮电封印车辆管理系统”,把该管理系统与交警车管系统相整合,也可采用系统独立运行,可为车辆管理建立一个资料“基因”管理库,为每辆车录入独一无二的“DNA”身份,以套牌形式存在的不合格车辆无论如何化妆变身,都再无立足之地,寸步难行。对遮掩车牌或套牌而超速行驶等违规车辆,在管理系统覆盖下一键锁定,管理者便对车辆身份了如指掌,可轻松适应不同管理需要。为确保现场应用随需而动,“潮电封印”车辆管理系统为管理者提供三种管理模式:固定式(含环联网固定式)、移动式、便携式,可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配置需要设置。“潮电封印车辆管理系统”包括车辆身份判别、车辆自动识别校对、时间计算、历史记录、区间测速等功能,显示功能为自定义显示内容(车牌全称)。环联网固定式支持多工作站监控功能,既可以集中管理也可以分散管理的分级区域管理,可有效监测车辆行驶方位、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防止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等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查询一目了然,实现互联互通互动,110快速响应,及时处理各种事件,指挥拦截违法车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急速增长的机动车需求,使可寄管车场严重紧缺,车主只能把车辆停放于无寄管地带,导致车辆被盗频频发生。如果在合法车辆上加封“潮电封印”,使车辆有了可追溯之源,“潮电封印”发明创造的机械式多防技术,为封印中的智能芯片和卫星芯片“穿”上了一件 “多重防弹衣”。它是电子科技与机械技术的完美结合,难于克隆,可彻底解决车辆被盗问题。一旦车辆被盗,在卫星/移动网络覆盖范围将可锁定位置,使其无法通行,被盗车辆无法使用、没有市场,盗窃者没有利益,就没有盗窃,从而保证了合法车辆停放安全。

智能卡和卫星定位管控的普及应用,是面向数字化、网络化、安防 IT化及实现导航位置服务,状态信息实时性的综合系统集成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实现集中、高效、快速定位的管理服务,但智能卡和卫星芯片易被克隆或调包使用,张冠李戴。潮电封印发明创造的机械式多防技术,给智能芯片和卫星芯片“穿”上一件“多重防弹衣”,使智能芯片和卫星定位芯片处于安全空间。使用单位谁施封谁管控,非法拆除无法恢复原样,造假者虽然拥有智能芯片和卫星芯片技术,但它无法仿制潮电封印整体。被施封物体的状态信息、位置实时掌控在管理者手中,让企图以假乱真的违法违规者无法规避管理者监督,从而使之相互制约。它在交通/交警、场馆安全等方面的定位管控上发挥“多重保险”作用。

车辆配套“潮电封印”,可涵盖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停车场等,实现智能管理。停车场管理系统可非接触式读取车辆中潮电封印芯片电子档案,对出入停车场的车辆,实施判断识别、准入/拒绝、记录、收费等智能管理,能中、远距离对电子档案读取,从而实现停车场道闸自动启闭,停车场进/出口自动化和车辆不需进出停车场,保持出入口畅通无阻。为防止停车场内车辆被盗现象发生,车主随身配置出口验证卡,让安全多一层保障。同时大大降低了车辆管理人员成本。

“潮电封印”可堵住赃车、拼装车、报废车、走私车、套牌车上路行驶,由于该类车辆没有经过交警车管所的安全、环保等方面的机动车检测,安全性能根本得不到保障,存在重大的事故隐患,重新上路行驶,就成了路面安全方面的不定时炸弹,滚滚车轮不只是一个经济数字问题,而是关系到生命安全的大问题,是民生之大事。

在交通管理中,车辆配置“潮电封印”并将智能超远距离数据读取装置安装于公路工作站,可自动识别车辆通行费收取情况,实时给予准行/禁行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交通流量管理,可管制指定用户类型的车辆在指定的时间段内禁止从该通道通行,有效引导和分流车辆通行,避免拥堵,提高车辆通行效率,缓解交通压力,节约能源,节省时间,绿色环保。

由保险公司在投保车主车辆上加封“潮电封印”,车辆出险时,保险公司有了可追溯之源,理赔有依据,使保险资金不流失,真正实现“平时节约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的保险目的,使保险资金在急需时发挥重大作用,参保人在困难时候得到救助。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也是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是国家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杠杆。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人民群众的社会福利、社会基础设施的投资都来源于税源。“潮电封印”应用于机动车管理,可防止逃税,为税务保驾护航。

在海关集装箱管理中,当前所使用的海关集装箱的封体极易被走私者破坏并恢复原样,给走私团伙以可乘之机,对已核查合法的货物进行偷梁换柱。应用“潮电封印”系列产品后,可沉重打击非法走私行为,让走私者无孔可钻,还可对大量集装箱体进行无线远程管控,大大提高海关集装箱管理的效率。

在电能供应中,窃电行为造成了窃电者无计划用电,使用电负荷超过供电设备容量的极限,存在重大隐患,造成设备烧毁等火灾事故,严重威胁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潮电封印”应用于供电管理中,加封于计量装置上,可堵住计量漏洞,降低线损,促进有序用电,电价结算公平、合理;推动节能低碳健康发展;避免设备烧毁,造成重大火灾事故、人身伤亡;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给管理者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综上所述,“潮电封印”系列产品可堵住盗窃能源的发生,从根源上封死各类违法违规车辆的利益链,让非法车辆造假者无法生存,可谓“莫伸手,伸手必被抓”。没有了造假的实际利益,也就没有了市场,这既封住了窃伪现象,彻底消除危害社会的重大安全隐患,还可防止各种合法税费的逃漏,使车辆管理更加高效便捷,纳税秩序更加规范有序,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潮电封印”系列产品应用

“潮电封印”系列产品在发明创新的基础上,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力求满足各行各业的管理需求。各型号产品的共同点是:1、标记取自于手签图文,由经办者操控的手签图文钢印章经封口钳压印成型,谁经办、谁盖章。2、结构上都具有自锁、防撬、防开启、可转、可动、可识别的防伪机械装置封闭组件,封闭组件可徒手施封,并封住壳体内连接于被保护物体的钉头/端头,非法开启无法恢复原样。为保障封印的合法身份,封闭组件须由执法管理者亲自施封。

各型号产品的不同点是:FQW-C1-2为螺钉型,适用于车牌施封,不带智能芯片。FQW-C2、C3、C5、C8为钢丝绳型,FQW-C2不带智能芯片,FQW-C3、C5内置有智能芯片,智能芯片可供执法管理部门写入/读取信息。其中 FQW-C8增加了可供卫星定位管控的一体化功能,是一种综合型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交警车辆、供电计量装置、海关集装箱、保险车辆等需施封行业的智能化管理。钢丝绳在穿过被保护物体后的防撬端头与智能芯片和卫星芯片同处于一个受封闭组件保护的安全空间。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给封体中的智能芯片和卫星芯片“穿”上一件“多重防弹衣”,同时潮电封印智能芯片可为需施封行业的管理系统输入独一无二的信息资源“基因”管理数据库。例如:机动车管理中,车辆配套潮电封印和管理系统,可构建强大的车辆资料“基因”管理数据库,为每一辆机动车输入无法伪造复制的“DNA”身份,并将伴随机动车从购买使用到报废的完整生命周期。有了“潮电封印”的机动车,无论走到天涯海角,其车辆身份、税费等信息只需轻松一读便一目了然,上路出行信息实时掌握,核查有据,而套牌车、拼装车、赃车等不合格车辆的伪装手段再狡猾也只能掩饰其外表,在“潮电封印”对其“DNA”的鉴定下将原形毕露。“潮电封印”的自动化智能化能提升全国机动车的管理效率,减少不合格车辆违法、违规上路行驶引发的各种交通事故。以上管理模式,同样适用于其他行业,可供借鉴。

FQW-C1-2是一种适应于车牌加封的施封装置。FQW-C2、C3、C5、C8可根据需施封行业的使用环境和配置需要选型。“潮电封印”无法破解、无法恢复原样, 可有效打击赃车、拼装车、报废车、走私车、套牌车等不法车辆和盗窃能源的行为。

FQW-C5可涵盖交警、交通管理,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住宅小区等的车场物业管理等,它是 FQW-C3的升级版,能中、远距离对电子档案读取。实施判断识别、准入/拒绝、记录收费等智能管理,执法者可在路边移动式稽查室/车或固定处实时读取过路车辆中“潮电封印”的电子档案,通过移动网络核查车辆存档信息。远程识别距离可达 50多米,识别速度最高可达 200公里/小时,完全符合智能系统管理的要求,FQW-C5与智能管理系统整合,对潮电封印中智能芯片信息的采集与交换,可构建以“人、物、地、事件、组织”为要素的空间化、决策化的动态信息资源库,实现“集中+分散”的大规模全系统的智能安防管理,同时可满足未来平安中国建设。在“利用已有的社会资源,引导新建资源”为背景的联动报警管理体系中,110快速响应,一键封锁,一键全开,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FQW-C8是针对导航与位置服务而开发的新一代产品,它具有 FQW-C5的功能,是 FQW-C5的升级版,增设了卫星定位管控功能,高精度、高可靠定位,适用于车辆的定位管控,实时跟踪车辆位置,推动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FQW-C8装置已进入实质性试验)。

“潮电封印”系列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车辆税收管理、车险管理、供电管理、交警部门车辆管理,海关集装箱等需加封执法管理中。“潮电封印”给执法者提供强有效的技术支撑,共同构建联防联控的新机制,使管理工作得到快速提升,是执法管理的得力之选。

篇4

第一节  选题意义 1

第二节  研究目的 1

第二章 物流配送中心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分析 2

第一节  配送中心的概念及特点 2

一、配送中心的概念 2

二、配送中心的类型 3

三、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 7

四、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 8

五、配送中心的地位与作用 21

第二节  配送中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22

一、我国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 22

二、配送中心的展望 23

第三节  第三方物流为配送中心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23

一、第三方物流概念为配送中心带来新的机遇 24

二、配送中心面临的挑战 24

第四节  我国配送中心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5

一、我国配送中心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5

二.加快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对策措施 26

第三章  比较我国配送中心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区别 27

第一节 介绍几个物流大国的配送中心 27

一、美国的配送中心 27

二、日本的配送中心 29

第二节  各物流大国与我国的配送中心特点的比较分析 30

一、产生原因 30

二、配送中心的特点功能 31

第四章 华东医药配送中心的需求分析 31

第一节  配送中心选址的需求分析 31

一、配送中心合理选址的重要性 32

二、问题的描述 32

第二节  自动化技术的需求分析 33

一、华东医药厂原来的系统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33

二、需要引进的技术 33

第五章  华东医药配送中心的需求设计 36

第一节  配送中心的选址需求设计 36

一、定性分析 36

二、定量分析 40

第二节 自动化技术的需求设计 43

一、电子自动订货系统 43

二、分拣自动化 47

三、仓储自动化改进 49

四、全球定位系统的模拟设计 55

五、配送线路的规划设计和车辆调度 57

第六章  结论 63

参考文献 64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意义

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已成为一个新的学科,配送是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我国很多城市的物资部门建立了配送中心,因此配送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样,渐渐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流通模式和方式。发展配送可以大大减少生产企业的库存,实现生产企业“零库存”的可能。同时,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应用,逐步实现了配送中的流通现代化管理。再加上,周全详尽的设施使用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从而提高了流企业的效率。

但是配送中心的发展进展缓慢、设备落后、信息化程度低是目前我国的一个基本状况。具体表现在:配送的规模小,物流网点没有统一布局,配送中心现代化程度低,机械化水平程度低,整体物流技术水平比较落后;配送中心的功能不健全,信息没有得到充分的加工和利用,离信息化还有很大差距等等。

针对这样的社会环境和物流行业背景,我对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器材化济分公司的配送中心作了深刻的调查与研究,并根据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器材化济分公司的配送中心特殊的经营模式,提出了个人的的看法与建议,其中包括:配送中心选址、信息系统的改进、作业流程中的自动化改进、设备存储的改进和配送方式的改进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设计,充分利用了我所学的专业知识,包括物流管理作业流程管理、物流信息管理、仓储与设备管理、配送流通与加工等的应用,我相信通过改进设计不但可以提高员工的管理水平和作业效率,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达到配送中心资源的最优配置。

第二节  研究目的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连锁商业的发展,各种形式的物流配送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各种类型的物流配送中心1200多家。其中上海和广东数量最多,发展也较为成熟。此外,一些物流业较早发展的国家,如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在我国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建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很多物流企业无法形成规模化,设施陈旧且利用率低,布局也不合理,造成效率低并使资金大大浪费。由于信息化程度不高、物流专业知识缺乏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配,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因此,研究我国配送中心今后的发展问题,探讨未来配送中心的建设就会显得非常必要。

本课题在针对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配送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前提下,对其基本模式作出初步了解,以及对配送中心的整体流程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其效率和运营成本的可行意见,希望对今后的发展有所帮助。

第二章 物流配送中心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分析

第一节 配送中心的概念及特点

一、配送中心的概念

在实际生活中,配送和其他经济活动一样,通常也是由专业化的组织来进行安排和操作的。简单地说,配送中心指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

作为物流运动枢纽的配送中心,要发挥其集中供货的作用,首先必须采取各种方式(如零星集货、批量进货)去组织货源,其次必须按照用户的要求及时分拣(分装)和配备各种货物。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及提高配送水平,配送中心还必须有比较强的加工能力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流通加工。从这个意义上讲,配送中心实际上是将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和流通加工中心合为一体的现代化的物流基地,也是能够发挥多种功能作用的物流组织。

现代的配送中心与普通的仓库和传统的批发、储运企业相比,已经存在质的不同。仓库仅仅是储存商品,而配送中心绝不是被动地接受委托存放商品,它还起到集配作用,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和传统的批发、储运企业相比,配送中心在服务内容上由商流、物流分离发展到商流、物流、信息流有机结合,在流通环节上由经过多个流通环节发展到由一个中心完成流通全过程,在经销方式上由层层买断发展到制,在工商关系上由临时的、随机的关系发展到长期、固定的关系,它的这些特点在社会化的共同配送中心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配送中心是集多种流通功能于一体的物流组织。在商品流通实践中,配送中心要开展多种活动和完成多项目的物流作业,因此,一般来说,它的经济实力和经济规模都很大。配送中心的形成和不断完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建立配送中心也是实现物流运动合理化的客观要求。不同国家、不同领域、不同产业、不同学者对于配送中心的不同认识和描述,反映了在“效率优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主要追求的是配送中 心带来的效益,而不是过分拘泥于形式。这应该说是一种有益的现象。但是概念的过分混乱和长期不能求同就会降低配送中心推广型和指导作用,也会使一个新的经济现象失去应有的理性,从而使发展受挫。2001年7月开始施行的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配送中心做了如下规定:“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以下要求:a)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b)配送功能健全;c)完善的信息网络;d)辐射范围小;e)多品种、小批量;f)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

二、配送中心的类型

(一)按配送中心的经济功能分类

1.供应型配送中心

供应型配送中心是专门向某些用户供应货物、充当供应商角色的配送中心。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从事货物配送活动的经济实体,其服务对象主要是生产企业和大型商业组织(超级市场或联营商店),他们锁配送的货物以原料、元器件和其他半成品为主,客观上起着供应商的作用。这些配送中心类似于用户的后勤部门,故属于供应型配送中心。在物流实践中,那些接受客户委托、专门为生产企业配送零件、部件以及专为大型商业组织供应商品的配送中心,均属于供应型配送中心。我国上海地区6家造船厂共同组建的钢板配送中心、服务于汽车制造业的英国HONDA斯温登配件中心、美国SUZUKI MOTOR洛杉矶配件中心,以及德国MAZDA MOTQR配件中心等物流组织,就是这种配送中心的典型代表。

由于供应型配送中心担负着向多家用户供应商品(其中包括原料、材料和零配件等)的任务,因此,为了保证生产和经营活动能正常运行,这种类型的配送中心一般都建有大型的现代化仓库和储存一定数量的商品,占地面积一般都比较大。以欧美汽车制造业的配送中心为例,据介绍,成立于1987年3月的英国斯温登HONDA汽车配件配送中心,其占地面积为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经营的配件有6万种。该配送中心存储货物的能力,大型配件可达1560间格,小型配件为5万箱左右。位于美国洛杉矶的SUZUKI汽车配件中心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200平方米,经营的汽车配件达1万种。

2. 销售型配送中心

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的、以开展配送为手段而组建的配送中心,属销售型配送中心。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许多生产者和商品经营者为了扩大自己的商场份额(即提高商品的市场占有率),采取了种种降低流通成本和完善其服务的办法和措施,其中包括代替客户(或消费者)理货、加工和送货等,为用户提供系列化、一体化的后勤服务(包括销前和销后服务)。与此同时,改造和完善了物流设施(如改造老式仓库),组建了专门从事加工、分货、拣货、配货、送货等活动的配送组织——配送中心。很明显,上述的配送中心完全是围绕着市场营销(销售商品)而展开配送业务的。从本质上看,这种配送中心所从事的各种物流活动是服务(或从属)于商品销售活动的。

因隶属单位不同,销售型配送中心又可细成为三种:

第一种,是生产企业(或称制造商)为了直接销售自己的产品及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而建立的销售型配送中心。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这种类型的配送中心数量很多。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加工业的配送中心(如美国KEEBLER芝加哥配送中心、美国MARYKAY COSMTICS公司所属的配送中心)均为这种类型的配送中心。

第二种,是专门从事商品销售活动的流通企业为了扩大销售而自建或合作建立起来的销售型配送中心。近几年,在我国一些试点城市所建立或正在建立的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多属于这种类型的物流组织。

第三种,是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联合建立的销售型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类似于国外的“公共型”配送中心。

3. 储存型配送中心

这是一种有很强储存功能的配送中心。实践证明,储存一定数量的物资(包括原料和成品)乃是生产和流通得以正常进行的物资保障。从商品销售的角度来看,在买方市场条件下,由于企业在销售商品(包括生产企业自销其产品)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迟滞现象,因此,客观上需要有储存环节予以支持;而从生产的角度看,在卖方市场条件下,生产企业常常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以保证生产连续运转和应付急需。在这种情况下,同样需要设立储存环节予以支持。再从物流运动本身来看,欲大范围、远距离、搞水平地开展配送活动,客观上也要求配送组织储存一定数量的商品。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大型配送中心是在发挥储存作用的基础上组织、开展配送活动的,这样的配送中心多起源于传统的仓库。在国内外,这种类型的配送中心也不乏其例: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天津物资储运公司唐家港仓库即是国内储存型配送中心的雏形,而瑞士GIBA—GEIGY公司所属的配送中心、美国福来明公司的食品配送中心则是国外储存型配送中心的典型。据专业刊物介绍,上述的瑞士配送中心拥有规模居世界前列的储存仓库,可储存4万个托盘。美国福来明公司的食品配送中心的建筑面积为7万平方米,其中包括有4万平方米的冷库和冷藏库、3万平方米的杂货仓库。它经营的商品品种有8.9万个,其中有1200个品种是配送业务委托方——美国独立杂货商联盟开发的。

(二)按物流设施的归属分类

1. 自有型配送中心

这种类型的配送中心指的是:包括原材料仓库和成品仓库在内的各种物流设施和设备归一家企业或企业集团所有,作为一种物流组织,配送中心是企业或企业集团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自然,这种隶属于一个企业集团的配送中心只属于集团内部各个企业,通常,它是不对外提供配送服务的。例如,美国沃尔玛商品公司所属的配送中心,就是公司独资建立、专门为本公司所属的连锁店提供商品配送服务的自有型配送中心。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多数自有型配送中心均已转化成为公共型配送中心。

2. 公共型配送中心

顾名思义,这类配送中心是面向所有用户提供后勤服务的配送组织(或物流设施)。只要支付服务费,人和用户都可以使用这种配送中心。从归属的角度看,这种配送中心一般是由若干家生产企业共同投资、共同持股和共同管理的经营实体。在国外,也有个别的公共型配送中心是由私人(或某个企业)投资建立和独自拥有的。此外,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美国,有的公共型配送中心的土地属于某一方,而设施的兴建和经营管理工作是由专门的经营公司来承担的。

3. 合作型配送 中心

这种配送中心是由几家企业合作兴建、共同管理的物流设施,多为区域性配送中心。合作型配送中心可以是企业之间联合发展,如中小型零售企业联合投资兴建,实行配送共同化;也可以是系统或地区规划建设,达到本系统或本地区内企业的共同配送;或是多个企业、系统、地区联合共建,形成辐射全社会的配送网络。北京粮食局系统的八百佳物流中心即为系统内联合之一例,上海市政府、流通主管部门所规划发展的百货、粮食、副食等四大配送中心为区域内联合之一例。另外,还可以对原有不规范、无规模、无效率的配送中心进行联合重组,向规模化发展,赋予新的生命力。

(三)按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分类

1. 城市配送中心

城市配送中心是只能向城市范围内的众多用户提供配送服务的物流组织。由于在城市范围内货物的运距比较短,因此,这类配送中心在从事(或组织)送货活动时,一般都使用载货汽车。又由于使用汽车配送物资时机动性强、供应快、调度灵活,因此,在实践中依靠城市配送中心能够开展少批量、多批次、多用户的配送活动,也可以开展“门到门”式的送货业务。

2. 区域配送中心

这是一种辐射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大,可以跨市、跨省进行配送活动的物流中心。美国沃尔玛公司下属的配送中心、荷兰NEDLLOYD集团所属的“国际配送中心”,以及欧洲其他国家批发公司所属的配送中心(如瑞典DAG AB公司所属乔鲁德市布洛配送中心)就是这种性质的物流组织。

区域配送中心有单个基本特征:其一,经营规模比较大,设施和设备齐全,并且数量较多、活动能力强。如前所述,美国沃尔玛公司的配送中心,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投资7000万美元,每天可分布在6个州的100家连锁店配送商品,经营的商品有4万种;荷兰的“国际配送中心”,其业务活动范围更广,该中心在接到订(货)单之后,24小时之内即可将货物装好,仅用3—4天的时间就可以把货物运到欧洲共同体成员国的客户手中。目前,该中心不仅在国内外建立了许多现代化的仓库,而且装备了很多现代化的物流设备。其二,配送的货物批量比较大而批次较少。例如,有的区域配送中心每周只为用户配送3次货物,但每次配送的货物都很多。其三,在配送实践中,区域配送中心虽然也从事零星的配送活动,但这不是其主要业务。很多配送中心常常向城市配送中心和大的工商企业配送商品,因此,这种配送中心是配送网络或配送体系的支柱结构。

(四)按运营主体的不同分类

1.以制造商为主体的配送中心

这种配送中心里的商品100%是由自己生产制造的,这样可以降低流通费用,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及时地将预先配齐的成组元器件运送到规定的加工和装配工位。从商品制造到生产出来后的条码和包装的配合等多方面都较易控制,所以按照现代化、自动化的配送中心设计比较容易,但不具备社会化的要求。

2. 以批发商为主体的配送中心

商品从制造者到消费者手中,传统的流通过程中有一个环节叫批发。一般是按部门或商品类别的不同,把每个制造厂的商品集中起来,然后以单一品种或搭配形式向消费地的零售商进行配送。这种配送中心的商品来自各个制造商,它所进行的一项重要的活动便是对商品进行汇总和再销售,而它的全部进货和出货都是社会配送的,社会化程度高。

3、 以零售商为主体的配送中心

零售商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可以考虑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为专业商品零售店、超级市场、百货商店、建材商场、粮油食品商店、宾馆饭店等服务,其社会化程度介于前两者之间。

4、 以仓储运输业者为主体的配送中心

这种配送中心最强的是运输配送能力,而且地理位置优越,如海港、铁路和公路枢纽,可迅速将到达的货物配送给用户。它提供仓储货位给制造商或供应商,而配送中心的货物仍属于制造商或供应商所有,配送中心只是提供仓储管理和运输配送服务。这种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往往较高。

三、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 

配送中心是配送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

(一)集货。配送中心为实现按用户需要配送,须从众多供应商手中购进大量的品种比较齐全的商品。一般来说,集货批量大于配送批量。

(二)储存保管。为保证正常配送的需要,在配送中心应保持一定的储备。同时做好这些储备的保管工作。

(三)分货、拣货、配货。将储存货物按用户要求分拣配齐以后,送到制定配货场,经配装送至用户。这是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之一。

(四)装卸搬运。集货、储存、分拣、配货等过程,都需要进行装卸搬运。装卸搬运作业效率的高低、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配送的速度和质量。

(五)加工。配送过程中,为解决生产中大批量、少品种和消费中的小批量、多样化要求的矛盾,按照用户对商品的不同要求,应对商品进行分割、分装、配装、配载等加工活动。

(六)送货。将配好的商品按到达点或到达路线进行送货。运输车辆可借用社会运输车辆,也可自配专业运输队。

(七)物流信息情报收集、汇总、储存及传递。配送中心必须有灵敏、完整的信息情报系统,这是保证配送中心业务顺利进行的关键

四、 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

在自动化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转中,不论是机械化的物流系统,还是自动化或智能化的物流系统,如果没有正确有效的作业方法配合,那么不论多么先进的系统和设备,也未必能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为此,我在这里介绍下物流配送中心的基本作业流程。从供应货车到仓库的码头,确认货品“进货”作业的开始,便依序将货品“储存”入库。为了良好地管理在库品,则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盘点”,之后根据处理后的订单信息,进行从仓库中取出用户所需货品的“拣选”作业。拣选完成,一旦发现拣选区所剩余的存货量过低时,则必须由储存区进行“补货”作业。如果储存区的存货量低于规定标准时,便向供应商采购订货。从仓库拣选出的货品经过整理之后即可准备“发货”,等到一切发货准备就绪,驾驶员便可将货品装在配送车上,向各用户进行“配送”交货作业。另外,在所有作业进行中,可发现只要涉及到物的流动作业,其间的过程就一定有“搬运”的作业,所以“搬运”也是重要的作业。

综合上述作业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九项作业,即①进货作业;②搬 运作业;③储存作业;④盘点作业;⑤订单处理作业;⑥拣选作业;⑦补货作业;⑧发货作业;⑨配送作业。

(一)进货作业

进货作业是实现货物配送的前置工作,是货物从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的第一步,基本的环节包括货物从货运卡车上卸货、点数、分类、验收,并搬运到配送中心的储存地点。其流程大致如图2-1所示。

 

图2-1 进货流程示意图

(二)搬运作业

搬运作业是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物流中搬运是把不同形态的散装、包装或整体的原料、半成品或成品,在平面或垂直方向加以提升、放下或移动,可能是运送,也可能是重新摆放物料,从而使货品能顺利地到达储位或指定位置。

搬运作业的目的在于提高生产力,降低搬运成本,提高以降低存货成本为目的的库存周转率,改善搬运工作环境,确保人与物的安全,以提高产品的完好率,以及促进销售成效。

众所周知,良好有序的搬运系统可消除瓶颈现象,使物流畅通,确保生产水平,使人力和设备有效利用。有效搬运可以加速货物移动,缩短运输距离,减少总作业时间,降低储存和相关成本。良好的搬运系统不但可以改善工作环境,而且保障货物的安全和完好,降低保险费用。

在物流配送中心的工作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搬运活动。比如,在卸货,数量、质量检查,储区,拣选区,拣选取货,包装点,分类点,发货准备区,码头和装车点等之间,都离不开搬运活动。虽然不一定包括全部搬运作业,但是可以说,不管搬运作业多少都会增加成本,而不会增加产品价值。为此,必须尽力改善搬运作业,减少货物搬运次数,降低成本。

为降低搬运成本,应该考虑距离和数量的原则,即搬运的距离越短越好,搬运的数量越多越好。这样,每单位移动成本就越低。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应该对搬运的对象、距离、空间、时间和手段进行研究。

搬运对象是指搬运物的数量、重量、形态。利用良好的搬运作业,可使各个工作点都能保质保量地收到完好的货品。考虑距离就是要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和最有效的方法在水平、垂直或倾斜方向移动距离最小。谈到考虑搬运空间,就是使无聊和搬运设备占一定得空间,满足搬运需要,既不拥挤也不浪费厂房。在考虑搬运时间,使搬运物到达各个环节的工作点时,既不“过快”,又不“过慢”,使真个物流过程也难怪的节拍有序不乱地进行。所谓搬运手段,就是根据搬运对象按照最经济,最大效率的原则,,采用合理有效地搬运手段。改善搬运工作的原则与方法见表2-1。

表2-1  改善搬运工作地原则与方法

 研究对象 目标 想法 改善原则 改善方法

 搬运对象 减少总重量,总体积 减少重量,体积 尽量废除搬运 调整厂房布置

     合并相关作业

    减少搬运量 

 搬运距离 减少搬运总距离 减少回程 废除搬运 调整厂房布置

    顺道行走 

   回程顺载 掌握各个相关性 调整单位相关性布置

   缩短距离 直线化、平面化 调整厂房布置

   减少搬运次数 单元化 托盘、货柜化

    大量化 利用大型搬运机

     利用中间转运站

 搬运空间 降低搬运使用空间 减少搬运 充分利用三度空间 调整厂房控制

   缩短移动空间 降低设备回转空间 选用合适、不占空间、不需太多辅助设施的设备

    协调、错开搬运时机 时程规划安排

 搬运时间 缩短搬运总时间 缩短搬运时间 高速化 利用高速设备

    争取时效 搬运均匀化

   减少搬运次数 增加搬运量 利用大型搬运设备

  掌握搬运时间 估计预期时间 时程化 时程规划控制

 搬运手段 利用经济效率的手段 增加搬运量 机械化 利用大型搬运机

     利用机械设备

    高速化 利用高速设备

    连续化 利用输送带等连续设备

   采用有效管理 争取时效 搬运均匀化

     循环、往复搬运

   减少劳力 利用重力 使用斜槽、滚轮输送带灯重力设备

搬运路线是否最佳将直接影响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效率和效益。为此,必须对搬运路线进行研究。根据物流配送中心的实际经验,搬运路线可以归纳为直线式和间接式两类。无论采用哪种搬运路线,都必须从提高物流效率和效率的实际情况出发。

对于短距离、高密度流量,采用叉车或抓举机等复杂的搬运设备;而对于短距离、低密度流量时,则采用手推车之类的简单搬运设备。对于长距离、高密度流量时,则采用无人搬运车、自动输送机等无人操作的复杂运输设备;而对于长距离、低密度流量时,则采用如动力托板车之类的简单运输设备。

(三)储存作业

储存作业的主要任务在于妥善保存货物,并对在库品进行检核,善用空间,对存货进行科学管理。

在选择储区位置时,应考虑的问题是:根据货物的特性选储区,大批量选大储区,小批量选小储区,笨重、体大的货物储于坚固的货架及接近发货区,轻量货物储于上层货架,相同和相似货物尽可能靠近储存,小而轻并易于处理的货物储于远储区,周转率低的货物储于远离进货、发货区及仓库较高区,周转率高的货物储于接近发货区及低储区。

良好的储存策略可以减少出入库的移动距离,缩短作业时间,充分利用储存空间。一般常见的储存方法有:

1. 定位储存。即每一项货物都有固定的储位。例如:有的货物要求控制温度储存条件;易燃易爆物必须存于一定高度,并满足安全标准及防火条件的储位;由管理条理指出某些货物必须分开储存;化学原料和药品不惜分开储存,以及重要保护物品等。

这种定位储存方法易于管理,搬运时间较少,但是需要较多的储存空间。

2. 随机储存。即每一个货物的储位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机产生的。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共同储位,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储区空间的利用率。但是,给货物的出入库管理及盘点工作带来困难。特别是周转率高的货物不能置于离出入口较远的储位,否则增加了出入库的搬运距离。

一个良好的储位系统中,采用随机储存能有效利用货架空间,减少储位。通过模拟实验,随机储存比定位储存节约35%的移动储存时间及增加了30%的储存空间。这种方法适用于空间有限,以及货物品种少而体积小的情况。

3. 分类储存。即按产品相关性、流动性、尺寸和重量,以及产品特性来分类储存。

4. 分类随机储存。这种方法是每一类货物有固定的存放储区,但在各类的储区中,每个储位的指定是随机的。其优点在于吸收分类储存的部分优点,又可以节省储位数量,提高储区利用率。

5. 共同储存。这种方法是当确切知道各货物进出仓库的时间时,不同货物可共同用相同的储位。当然,这在管理上带来一定困难,但是能减少储位空间,缩短搬运时 间。

在指定储位时必须遵循一定得原则。这些原则是:

1. 靠近出口原则。即刚到的货物指定在离出口最近的空储位上。

2. 周转率原则。即货物在仓库中周转率来安排储位。周转率越高离出口越近。

3. 货物相关性原则。即相关打的货物在订购时是同时订购,并置于相邻储位。

4. 货物同一性。即把同一种货物存放在同一保管位置。

5. 货物类似原则。即把类似品储存于相邻的储位。

6. 货物相容原则。相容性低的货品决不能储于一起,以免损害品质,如烟、香皂和茶不可放在一起。

7. 先入先出原则。即先入库货物应先出库。这一原则特适用于寿命周期短的商品,如感光纸、胶卷、食品、药品等。

8. 堆高原则。即为提高物流配送中心的空间利用率,能用托盘堆高的货物尽量用托盘储存。

9. 面对通道原则。即货物面对通道,便于识别条形码、标记和名称。

10. 产品尺寸原则。为有效地利用空间,在布置仓库时必须知道物品单位大小和相同物品的整批形状。

11. 重量特性原则。即按货物重量大小来指定储位高低。重者置于地面或货架下层,轻者置于货架上层。

12. 产品特性原则。即易燃易爆物储于有防火设备的空间,异窃物储于加锁之处,易腐物储于冷冻之处,易污染物加套储存等。

(四)盘点作业

在物流配送中心的工作过程中,货物不断地进库和出库。在长期积累下,理论库存量与实际库存量是不相符的。有些货品因长期存放,品质下降,不能满足用户需要。为了有效地掌握货品数量和质量,必须定期对各储存场所进行清点作业,这就是所谓的盘点作业。下面是盘点的目的:

1. 确定现存量

由于多记、误记和漏记,使库存资料记录不实。此外,由于货物损坏、丢失、验收与发货清点有误,也造成库存量不实。有时盘点方法不当,产生误盘、重盘和漏盘时,也使库存量不实。为此,必须定期盘点确认现存数量。

2. 确认企业损益

众所周知,企业的损益与总库存金额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而库存金额与货品库存量及单价成正比。为准确地计算出企业的实际损益,必须进行货物的盘点。

3. 核实物品管理成效

通过盘点,可发现呆品和废品的处理情况、存货周转率,以及货物保养维修情况,相应地可谋求改善良策。

(五)订单处理作业

从接到客户订单开始到着手准备拣货之间的作业阶段,成为订单处理。通常包括订单确认、存货查询、单据处理等内容。订单粗粒是与客户直接沟通的作业阶段,对后续的拣选作业、调度和配送产生直接影响。

订单处理分人工和计算机两种方式。人工处理具有较大的弹性,但只适合少量的订单处理,一旦订单数量较多,处理将变得缓慢且易出错。计算机处理则速度快、效率高,适合大量的订单处理。目前主要采用计算机处理方式。

计算机处理的基本内容及步骤如图2-2所示。

 

图2-2   计算机处理的基本内容及步骤

(六)拣选作业

拣选作业的过程首先要收集下游客户订单,对订单按客户或货物分类,然后确定拣货方法,规划拣货路径,最后发出拣货指令,进行拣货并更新库存记录表。

众所周知,每张用户订单中最少有一种以上的商品,如何把这些不同种类、数量的商品由物流配送中心集中在一起,就是拣选作业。一般拣选作业的程序如图2-3所示。

 

图2-3   一般拣选作业的程序

在物流配送中心内部所涵盖的祖业范围中,拣货作业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其重要性相当于人体的心脏部分。拣货作业的目的在于正确而迅速地把用户所需商品集中起来。

经过实践证明,物流成本约占商品最终售价的30%,其中包括配送,搬运和储存等成本。一般来说,拣货成本约是其他堆叠、装卸和运输等成本的总和的9倍,占物流搬运成本的绝大部分。为此,若要降低物流搬运成本,首先应以拣选作业着手改进,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拣选作业最简单的划分方式,是将其分为按订单拣取、批量拣取与复合拣取三种,下面分别介绍。

1. 按订单拣取(也称摘果式法)

所谓的摘果法指让拣货搬运巡回于储存场所,按某个要货单位的订单挑选出每一种商品,巡回完毕也就完成了一次拣取作业。将配齐的商品放置到发货场所指定的货位。然后,再进行下一个要货单位的拣货。

从以上的方法可以看出,摘果法的优点为:作业方法单纯;订单处理前置时间短;导入容易且弹性大;祖业人员责任明确,派工容易、公平;拣货后不必再进行分拣作业,适用于大量、少品种订单的处理。摘果法的缺点是:货物品种多时,拣货行走路线过长,拣取效率降低;拣取区域大时,搬运困难;少量、多批次拣取时,会造成拣货路径重复,费时,效率降低。

按订单拣取适合于订单大小差异较大,订单数量变化频繁,季节性强的拣货。货物外观体积变化较大适宜采用这种方式,如化妆品、家具、电器、百货、高级服饰等。

2. 批量拣取(也称播种法)

所谓的播种法指将每批订货单上的同种商品各自累加起来,从储存仓位上取出,集中搬运到整理货物场所,然后将每一场(即要货单位)所需的数量取出,分放到该要货单位商品暂储待运货货位处,直至配货完毕。

播种法拣货有以下优点:适合订单数量庞大的系统;可以缩短拣取时的行走搬运距离,增加单位时间的拣取量;越要求少量、多批次的配送,批量拣取就越有效。其缺点是:对订单的到来无法做及时的反应,必须等订单达到一定数量时才做一次处理,因此会有停滞的时间产生。

3. 复合拣取

复合拣取是将订单拣取和批量拣取组合起来的拣货方式,即根据订单的品种、数量及出库频率,确定哪些订单适合按订单拣取,哪些适合按批量拣取,然后分别采取不同的拣货方式。

分拣作业的关键是规划拣货路径,发出拣货指令。不同层次的单品要采用不同的拣货路径,有两种类型的路径可供选择。

1. 无顺序的拣货路径。无顺序的拣货路径就是由拣货人员自行聚顶在配送中心内各通道拣货顺序的方式。现在很多配送中心都不采用此种拣货路径,它的拣货效率最低,因为:拣货员完成一批订单可能要在同一条路径上行走多次;由于增加行走里程和手的拣货动作使拣货员产生疲劳;拣货员要花大量时间来寻找货物所在的位置。

2. 顺序的拣货的路径。顺序拣货路径是最常用的拣货路径,就是按货物所在货位号的大小从储存区域的入口到出口顺序来确定拣货路径。按这种拣货路径,拣货人员首先拣去储存区域内某一通道上所需要的货物,拣货人员从通告的一端向另一端行进时 ,下一个要拣出的货物的或为离上一个最近,这样走完全程就一次性地把所有货物拣出。按这种拣货路径拣货的优点是缩短拣货员的拣货时间和拣货里程,减少疲劳和拣货误差,提高拣货效率。

无论采用何种拣货路径,均要考虑如何准确、快速、低成本地将货物拣出,同时还要使拣货员操作方便、行走路径缩短等。

不同的商品,会有不同的拣选设施。目前,一般拣选设备大多采用货架拣选式叉车系统、拣选重力货架系统以及电子标签拣选系统。

1. 叉车、货架拣选系统

商品入库是使用旋转侧移叉式叉车将托盘商品放入货架上;拣选时用拣选叉车。拣选叉车的货叉上设置载人和载货平台,操作人员在平台上操纵叉车,到达一定得货格位置,人工拣货,把商品搬到平台的托盘上。这种拣选系统的特点是投资少,货架走道宽度小(仅1.7米),而普通货架走道宽2.5米以上。

2. 拣选重力式货架

这是一种应用较为普遍的货架拣选设施,适用于以纸箱为单位和开箱拆零的人工拣选。它是轻型的重力货架,一般高度人手可取,约1.8-2.3米,可放纸箱6-10只。几个单位可按需要的长度,连接起来。货架以带坡度(约4度)的滚轮轨道作为货箱的支撑架,货箱两侧有导向条,作为箱间的分隔。

拣选人员在货架前面拣货,开箱拆零;当第一箱商品取完后,拿走空箱,后面一个箱子自动向前移动补充。

这种拣选方式的优点是:先进先出,保证商品质量;节约仓间面积,减轻拣货人员往返步行之劳。如一个储存1200箱商品的仓间,采用普通货架,面积为78平方米,拣选人员步行距离43米;采用拣选重力货架,面积为72.6平方米,步行距离为11米,分别为前者的93%和25%;拣选商品面集约化,拣选方便、省时、省力、减少差错;货架前面拣选,后面补充,存取分开,可同时作业、互不干扰;如在货架一侧设置一条出货输送带,便于实行分段拣选的流水作业,以提高拣选的工作效率。

3. 电子标签拣选系统

在现代化配送中心,拣选货架已与计算机控制系统配套使用。在重力货架的每一货格上安装有电子数字显示器,客户(即商场)要货单输入计算机后,货位指示灯和数字显示器立即批示所需商品在货架的具置和数量,操作人员只要按指令取货即可。几个人可同时作业,实现所谓“无单拣选”。结算、抄单和库存管理均由计算机系统来完成。

(七)补货作业

由客户订单资料的统计,即可知道货品真正的需求量;而于出库日,当库存数足以供应出货需求量时,即可依据需求数印制出库拣货单及各项拣货指示,做拣货区域的规划布置、工具的选用及人员调派。

补货作业是从保管区把货品晕倒另一个拣货区的工作。补货单位一般是托盘,其主要作业流程如图2-4所示。

 

图2-4   补货作业流程

根据保管区存货量多少来进行补货。其补货时机有如下三种形式。

1. 批次补货。每天由计算机计算出所需货品的总拣取量,再查看保管区存货量后,在拣货之前一次性补足,从而满足全天拣货量。

2. 定时补货。把每天分为几个时点,当保管区存货量小于设定标准时,立即补货。

3. 随机补货。巡视员发现保管区存货量小于设定标准时,立即补货。

(八)发货作业

把拣取分类完成的货品经过发货检查,装入容器,做好标示,根据车辆趟次把商品运到发货准备区,待装车配送,这一过程叫做发货作业。其作业流程如图2-5所示。

 

图2-5   发货作业流程

(九)配送作业

配送作业是利用配送车辆把客户订购的物品从制造厂、生产基地、批发商、经销商或配送中心,送到客户手中的过程。送货是一种短距离、小批量、高频率的运输形式。它以服务为目的,以尽可能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从日本配送运输的实践来看,配送的有效距离最好在50千米半径范围内,国内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其配送经济里程大约在30千米半径范围内。

1. 配送管理的重要性

配送管理困难在于收到从订货到发货很费功夫、制定配送计划困难、难以选择配送路径、配送效率低、难以按时交货、配送业务的评价基准不明确、驾驶员工作时间不定、易疲劳,以及货品在配送过程中的遗失与损坏等因素的影响。总之,约占35%—60%左右。为此,降低配送费用对提高物流配送中心的效益有极大贡献。图2-6为影响配送费用的因素。由图可知,配送费用包括:人工费、奖金、福利、车检费、保险费、事故费、车辆税收、燃料费、修理费、轮胎费、折旧费和过检费等。这些费用和配送频率、时间、用户的远近及车辆的损耗状况有关系。为此,可通过严格管理来降低成本,如提高车辆出车率、装载率,降低空车率等。

 

图2-6   影响配送费用的因素

2. 车辆配送服务要点

车辆配送服务是物流配送中心直接面对用户的服务。服务优劣对物流配送中心的效益和信誉影响较大。为此,必须注意如下几项:

(1)时效性。时效性就是指要确保能在指定的时间内交货。如途中因意外不能准时到达,必须立刻与总部联系,由总部采取紧急措施,确保履行合同。影响时效性的因素很多,除配送车辆故障外,所选择的配送路径、路况不佳,中途客户卸货不及时等均会造成时间上的延误。因此,必须在认真分析各种因素的前提下,用系统化的思想和原则,有效协调,综合管理,选择合理的配送路线、配送车辆和送货人员,使每位客户在预定的时间收到所订购的货物。

(2)可靠性。将货品完好无缺地送达目的地,这就是送货的目的。影响可靠性的因素有货物的装卸作业、运送过程中的机械振动和冲击及其他意外事故、客户地点及作业环境、送货人员的素质等。

(3)沟通性。配送作业是配送的末端服务,它通过送货上门服务直接与客户解除,是与顾客沟通最直接的桥梁,它不仅代表着公司的形象和信誉,还在沟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些物流企业甚至把卡车司机和送货人员称作是“公司的形象大使”。因此必须充分利用与客户沟通的机会,巩固与发展公司的信誉,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便利性。配送以服务为目标,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要求为宗旨。因此,应尽可能地让顾客享受到便捷的服务。通过采用高弹性的送货系统,如采用紧急送货、顺道送货与退货、辅助资源回收等方式,为顾客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便利服务。

(5)经济性。实现一定得经济利益是企业运作的基本目标。因此,对合作双方来说,以较低的费用完成配送作业是企业建立双赢机制、加强合作的基础。所以,不仅要 满足客户的要求,提供高质量、及时方便的配送服务,还必须提高配送效率,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

配送的基本作业流程图如图2-7所示。

 

图2-7   配送的基本作业流程图

3.制定配送计划主要原则:

(1)生意需求原则

根据生意的需求决定配送资源规划的重点。

1) 时效性原则

时效性是流通业客户最重视的服务指标,确定配送路线就是要将各商店的时间要求和先后到达顺序安排妥当,确保在制定的时间内交货。

2) 可靠性原则

指将货品完好无缺地送达目的地。主要控制因素如下:装卸货地质量水平;运送过程中对货品的保护;司机对客户地点及作业环境的熟悉程度;配送人员工作操守。

3) 便利性原则(服务弹性)

尽量满足顾客的需求,增加配送的附加价值。送货计划应采取较具弹性的系统,才能够随时提供便利的服务,例如紧急送货,信息传送,顺道退货,辅助资源回收等等。

4) 人员素质原则

配送人员与顾客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服务态度是配送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5) 经济性原则

(2)成本最低原则

以最经济的运作成本到达最佳的服务效果。

(3)路程最短

通常路线的长短与成本成正比,在选择最短路程时,应权衡道路条件,道路收费等因素对运输成本的影响。

(4)吨公里最小

吨公里最小通常是长途运输所选择的目标。

(5)人员消耗最低

以司机人数最少,工作时间最短为原则。

(6)车辆故障损耗最低

当车辆周转超过一定比例,维修费用将大增,因此,将每辆车的平均周转控制在一定水平,以控制维修费用对成本的影响。

(7)安全性原则

车辆运行的安全保证,包括车辆状态,驾驶员安全素质和安全保险等要素。

4. 运输调度管理

运输计划编制包括合理的行驶路线和时间安排。同时受以下约束条件的限制:

(1)送货点对送货的品种、规格、数量的要求。

(2)送货点在一天内可以收货的时间。(商店位置的社区、交通和运作等方面所要求的交货时间范围。)

(3)车辆在具体线路上的连续行驶时间。

(4)所使用的车辆类型的载重量和载货容积。

(5)司机工作时间允许的短时间休息和进餐时间。

(6)运输量应在配送中心的最大运力范围内。

五、配送中心的地位与作用

在现代物流活动中,配送中心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供货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各种商品的市场需求在时间、季节、需求量上都存在大量随机性,而现代化生产、加工无法完全在工厂、车间来满足和适应这种情况,必须依靠配送中心的调节、适应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与变化。

(二)经济高效地组织储运

从工厂企业到销售市场之间需要复杂的储运环节,要依靠多种交通、运输、库存手段才能满足,传统的以产品或部门为单位的储运体系明显存在不经济和低效率的问题。故建立区域、城市的配送中心,能批量进发货物,能组织成组、成批、成列直达运输和集中储运,有利用降低物流系统成本,提高物流系统效率。

(三)提供优质的保管、包装、加工、配送、信息服务

配送中心同交通运输设施一样,是经济发展的保障,是吸引投资的环境条件之一,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内部因素,配送中心的建设可以从多方面带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对于连锁店的经营活动是必要的

它可以帮助连锁店实现配送作业的经济规模,使流通费用降低;减少分店库存,加快商品周转,促进业务的发展和扩散。批发仓库通常需要零售商亲自上门采购,而配送中心解除了分店的后顾之忧,使其专心于店铺销售额和利润的增长,不断开发外部市场,扩展业务。此外,还加强了连锁店与供方的关系。

第二节  配送中心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一、我国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

(一)仓储业举步艰难

我国使用的仓库,多为平房库、半地下式仓库及露天仓库。这些仓库不仅占地面积大、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而且由于采用的多是简易的垛式堆码,给保管和养护带来诸多不便,加上仓储管理水平低、专业技术人员少、技术落后等原因,在库商品因挤压、书虫残损、霉腐、过期等原因,损失相当严重。

以现代化、自动化为特征的配送中心,以其及时、准确、稳妥、高效的配送,从其诞生之初就担负起了这样的使命:提高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保证程度,减少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对于库存的需要,以谋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总库存并使之趋于最低化,减少存储环节的损耗和损失。实践证明,专业化、社会化配送中心的建立,对于传统仓储业来说,将是一次彻底的革命。

(二)运输业好事多磨

我国运输业也同仓储业一样,宏观上的轻视、时空,形成了运输业的诸侯割据局面。各系统、各部门相互独立,自成体系,造成商品运输批量小、待运期长,运输设备利用率低,运力浪费严重。在铁路、水路、公路等运输方式之间,同样存在着相互分离、自成体系的问题。集运输优势于一身的多式联运,就是因为各种方式之间无法有效衔接,根本无法开展。因此,目前普遍存在于运输环节多、商品在途时间长、承托运手续繁杂、占压资金多、装卸搬运环节多、商品损失严重、运输费用偏高等问题。

(三)连锁业力不从心

在连锁商业发展过程中,能否同步建设、发展相应的配送中心,并且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展,不断地配套设施、完善功能、提高配送水平,将直接关系到连锁经营诸多“统一”中核心的“三统一”(统一采购、统一结算、统一配送)能否得意真正实现、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能否充分发挥。

国内外经验表明,配送中心对商品的统一配送及其相关的储存、包装、流通加工等多物流功能的完成,在连锁经营中发挥着以下重要作用:

1.  借助于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配送中心实现采购、配送的订单处理一体化,可以提高订货的准确性、配送的高效性和信息交流的通畅性,从而实现连锁企业的规模经营。

2.  实行大批量的统一采购和全方位的功能,可以通过在较大范围内选择有利资源,获得较大的价格优惠;同时,规模运输和合理配送的广泛开展,可以降低商品进价和物流成天,从而实现连锁的整体价格优势。

3.  配送中心特有的多元化服务功能,可以解除各连锁店的零售专业化水平,实现连锁企业资源的优化组合。

4.  配送中心较高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和较先进的专业技术经验,能够较大程度地保障配送商品的质量,并有效地提高物流效率,从而实现连锁经营高效、节约、优质的服务。

5.  具有协调、高效的配送系统和信息交换系统的配送中心,对于连锁经营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配送中心的展望

从整个国际物流的发展来看,大型的专业化、社会化、国际化商品配送中心将是配送中心发展的必要趋势。短期内我国的配送中心将有几下几个发展方向:

(一)企业集团内部配送中心将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大量的规模小、设施欠缺、技术与管理较差的配送中心,在为企业内部实施商品配送的过程中,不能体现价格、质量、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优势,必将走向消亡;少数大型的、具有较高组织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企业配送中心,将通过其规模优势的充分发挥,不断得以发展和完善,最终部分或完全走向社会化。

(二)专业批发企业、储运企业发展建设的配送中心由于其一开始就面向社会,开展全方位的共同配送,同时在设施、技术和管理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从而易于开拓市场,提高并巩固其配送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并通过扩大权、实现契约化配送,逐步走向规范化、专业化;但也会有一部分因为市场定位错误或经营管理不善而解体。

(三)多个系统、企业乃至地区,各自的商品配送中心,从突破自身制约条件、维持和开拓市场、最大限度地创造效益和获得发展的思路出发,携起手来,开展交叉配送;或者多个系统、企业或地区联合共建配送中心,实现集约化配送,“以市场还市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最终够造出辐射全社会的配送网络,形成“物畅其流”的世界。

第三节  第三方物流为配送中心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我国的物流也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我国发展物流业已成当务之急。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出现,为生产经营者提供了开放的、良好的物流服务体系,也为配送中心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即通过物流活动的管理和组织,将物流服务作为一种资源,提供给需要的企业。

一、第三方物流概念为配送中心带来新的机遇

(一)物流需求的产生为配送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企业的物流服务需求是配送中心提供物流服务的基础。OUTSOURING(业务外包)等管理概念的应用,会使更多企业接受和应用第三方物流。过去,流通企业常直接进行贸易活动,与生产经营企业共同分享商品利润,容易与生产经营企业产生利益矛盾。一旦条件允许,生产经营企业就跳过流通企业直接进行交易。表面上看,生产经营企业可从中收回一部分利润,实际上这些企业付出的物流成本之高难以计算。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出现,是企业从大而全的误区中解脱出来,寻求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管理其物流活动,由此产生了物流服务需求。配送中心以其专业化的管理、优良的设施设备、高效的服务,成为提供需求的首选企业。

(二)高品质的物流服务为配送中心带来更多机遇

当生产经营企业产生物流服务需求时,平稳配送中心应迅速准确地提高物流的设计、管理、组织、协调、沟通等第三方物流服务。此时配送中心与生产经营企业共同分享的乃是第三方物流服务所带来的物流成本节约的一部分,易于生产企业达成共识和合作,而良好的共识和合作则是形成供应链并保证供应链高效工作的首要条件。满意的物流服务供给,会促进更多物流需求的产生,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三)信息技术及供应链理论的应用,将为第三方物流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作为第三方,需与委托方和相关方面保持密切联系,共享需求和物流信息,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其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供应链理论的推广,使接受物流服务的各方都认识到第三方物流带来的好处,同时认识到协调和合作的重要性,支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二、配送中心面临的挑战

作为物流服务的提供者,配送中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在思想认识上,与第三方物流概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以往的物流,主要强调通过内部信息的利用和共享,达到高效的物流,赚取利润。而第三方物流,则更强调提供最有利于用户的服务,强调与供应链中其他成员的联系和合作,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来自于委托物流成本节约的一部分,两者间的利益是一致的。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管理策略,在认识上还没有意识到第三方物流或合同制物流应该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同时,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也没有充分认识到OUT-SOURCING管理策略对于改善其物流系统、提高其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二)在人员素质上,物流业将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第三方物流是高新技术支持下的管理策略,它要求物流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自动化技术,掌握物流优化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但是,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难以达到第三方物流概念要求的提供综合物流业务的要求;同时,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还缺乏有关实施OUT-SOURCING策略的业务素质。

(三)在硬件设施设备方面,我国配送中心的设施设备普遍比较落后,未达到第三方物流的条件,智能化、自动化的仓库还比较少,仓库运输系统的整合效能较低。尤其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还不能保证随时随地的资产可见,也不能形成对物流服务需求全面积是的了解,难以达到对物流过程合理、有效的控制,难以满足货主企业的要求。

(四)在管理水平上,第三方物流不但对物流物流企业自身的管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还要求企业有在复杂情况下(兼顾多方需求)的管理和协调能力。而我国的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经验管理、粗放管理阶段,未能解决好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设备等条件的落后,致使管理水平难以上台阶。

(五)信息技术上,第三方物流要求能及时获取各成员的信息,适时和适量地安排供应和存活。我国的网络普及情况较差,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还很落后,难以实现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数据的传递和交换,影响配送中心与用户的沟通和协作,阻碍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

第四节   我国配送中心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配送中心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已建成了一批融商流、物流、信息流为一体,集储存保管、集散转运、流通加工、商品配送、信息传递、代购代销、连带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但总体而言,问题还很多,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

(一)物流配送中心基础设施薄弱,利用率低,发展缓慢

长期以来,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基础设施投入较少。配送中心一般需要资金投入大,设备和设施都很昂贵,且回收期长,致使许多企业不愿投入和购置设备。尽管近几年来,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迅速,但总体上还比较薄弱,结构不合理,货场、低档储存库较多,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流通型库较少。

(二)现代化程度低,信息化水平不高。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实施物流配送的商业企业中,有超过58%的企业至今几乎没有采用过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进行过物流作业。在采用过信息技术的企业中72%主要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的管理手段。商业物流信息技术的采用仍然以互联网为主,但应用程度较低,仅限于日常事务管理,而对于物流中的许多重要决策问题,仍处于半人工化决策状态。同时机械化程度低,基本上是原有物流设施转过来的,无论是技术还是设备都比较陈旧。

(三)规模较小,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

我国长期以来受行业限制,地域分割的影响,物流网点布局还不统一。小、散、差的分散状态普遍存在,在此基础上建设的配送中心形不成规模优势,不能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

(四)配送中心的选址不够合理。

配送速度与配送中心的选址有关,由于我国许多配送中心选址不合理,因此配送速度较慢,影响了送货的及时性。目前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存在两种不合理的格局,一种是配送中心在店铺分散区域跨度很大的情况下进行配送,运输距离过远,成本居高不下;另一种是店铺相对集中,配送中心在距离店铺集中的地方配送。

(五)配送人员素质较低。

由于社会上高素质物流专业人员缺乏,不少配送中心没有专业物流管理人员负责且人员素质总体偏低,大多数都只能做看管装卸工作的体力劳动者,缺乏应用现代化手段管理物流中心的人员。

二.加快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物流配送中心的配送能力

要加快开发和引进先进的物流设备。如集装箱散装专用船、各种装卸器具、移动运输器具等。从内部运营硬件方面为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创造条件,同时要提高城市的内部交通的通畅性,减少交通堵塞现象等。

(二)提高物流配送中心的现代化,信息化技术水平

我国配送中心应将较多的信息化技术包括产品识别条码BC,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管理信息系统MI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地理信息系统GIS, 自动分拣系统ASS, 柔性物流系统AGV等应用于物流管理中,应向机械化、自动化的作业模式发展,从而提高物流管理水平,节约人员成本,改变目前这种半人工化模式。

(三)大力推动“共同配送中心”的发展

对于连锁门店数量较少的企业,如果自己建配送中心,投资成本非常的大,资金流量也会出现问题;如果利用第三方物流,对于企业长远发展也并非是一种有效的战略,而且利润也会分流。在此情况下使用共同配送,不仅可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也可通过不同零售企业之间的联合加强企业联盟的集团竞争力,对于中小型投资主体而言都是非常有利的一种物流配送模式。

(四)合理选择配送中心的地址

配送中心的选址直接影响配送中心各项配送活动的成本,同时也关系到配送中心的正常运作和发展,因此,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布局必须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自身经营的特点及交通状况等因素,在详细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对配送中心进行选址。配送中心选址应遵循的外部条件为:

1. 交通运输条件。配送中心地址选择应靠近交通运输枢纽,以保证配送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

2. 顾客分布情况。准确掌握配送中心现有服务对象的分布情况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变化情况,因为顾客分布状况的改变,配送商品数量的改变及顾客对配送服务的改变都会对配送中心的经营和管理产生影响。

3. 附属设施条件。配送中心周围的服务设施也是考虑因素之一,如外部信息网络技术条件,水电及通讯辅助设施等。

(五)更新传统观念,为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各地区政府部门应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增强全民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意识,提高物流从业者素质,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各种教育途径,建立高素质、专业配套、层次合理的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人才队伍。通过高素质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快对我国物流配送中心深入研究和实践检验的探索,从而为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章  比较我国配送中心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区别

第一节 介绍几个物流大国的配送中心

一、美国的配送中心

美国的配送中心以出现早、发展速度快、活动范围广、经营范围大和现在花水平高而著称于世界。它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主要的外部条件有:

(1)美国经济高度发展,市场消费相当可观,使物流量急剧上升;

(2)美国自20世纪开始,大力兴建州际高速公路,已建成数十万公里的高速公路,把全美各地连接起来,与铁路、港口、空运一起,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3)超市、平价俱乐部等连锁经营的出现,带动了物流的变革;

(4)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专业分工的细化、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制造商要求摆脱物流、销售等,集中精力开发研新新产品。

(一)美国配送中心的类型

美国配送中心大致分为三类:

1. 特大型生产企业独资建立的配送中心,主要为生产企业自身服务;

2. 大型零售企业或是连锁企业自有的配送中心;

3. 为扩大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的服务范围而建立的社会化配送中心。

社会化配送中心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本身没有商品所有权的纯物流性质的配送组织,主要依托众多的生产企业、依据生产企业的指令(或者说是受生产企业委托)向零售企业或其他客户配送商品。实践中,作为需求者的零售商要向工厂订货,工厂汇总用户的订单之后,通知配送中心按其指令进行配货、送货。具体的送货时间由各配送中心与用户(零售商店)协商确定,但贷款结算要在零售商和工厂之间进行(即贷款由零售商与工厂结算)。另一种是兼从事商品分销()活动的配送组织,主要依托零售商、超市等用户从事经营活动。在实践中,配送中心根据用户的订货单,先从生产企业进货,然后再组织配送。对于组织进来的货物,配送中心拥有所有权。

(二)美国配送中心的经营特点

1. 一流的服务

(1)一流的服务:美国的一些配送中心将供货方不但看作是服 务对象,而且看作是经营伙伴。

(2)即时制:每个配送中心均向客户承诺,客户要求什么时间送到,配送中心就保证什么时候准时送到。

(3)千方百计地提高配送正确率,以取得客户的信赖:在配送中心作业过程中,一般要经过10个环节,收获、烟火、输入收货记录、归档、发货、编制装运单、调整库存记录、装车、配送(或运输)、交货。每个环节的人员必须将外包装上的条形码与货架条形码同计算机储存的信息核对。

2. 确定合理的配送价格

美国公共配送的收费价格是按配送商品的服务项目、难易程度和商品销售金额来确定的,一般按配送货物销售额的3%—5%来收取。

3. 千方百计地降低作业成本

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降低成本:

(1)管理的电脑化、条形码技术在配送中的广为应用。

(2)合理选择和使用机械设备。

(3)选择合理的配送路线。

(三)实例:美国沃尔玛商品公司的配送中心

沃尔玛商品公司的配送中心是典型的零售型配送中心,是沃尔玛公司独资建立、专为本公司的连锁店按时提供商品、确保各店稳定经营的设施。该中心的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投资7000万美元,有职工1200人以上;配送设备包括200辆车头、400节车厢、13跳配货传送带,配送场内设有170个接活口。配送中心24小时运转,每天为分布在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等6个州的100家沃尔玛公司连锁店配送商品。

配送中心设在100家连锁店的中央位置,商圈为320公里,服务对象店的规模平均1.2万平方米。该中心经营商品4万种,主要是食品和日用品,通常库存为4000万美元,旺季为7000万美元,每周转库存24次。库存商品中和滞销商品各占50%,库存商品期限超过180天为滞销商品,各连锁店的库存量为销售量的10%左右。

在沃尔玛各连锁店销售的商品,根据各地区收入和销售水平不同,其价格也有所不同。总公司对价格差价规定有上下限,原则上不能高于所在地区同行业同类商品的价格。

二、日本的配送中心

日本的配送中心发展趋势是系统内自建的配送中心逐步缩小,而共同想用商品配送的社会化物流设施和物流配送共同化趋势日益显著。它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大型商业企业自由的配送中心;2.批发商投资、小型零售商加盟组建的配送中心;3.接受委托、为其他企业服务的配送中心。

(一)日本配送中心的管理特点

日本的配送中心由于实现较为成熟的电脑管理,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和配备比较先进的物流设施,所以确保来商品配送过程的准确及时到位,真正起到了降低流通费用、加速流转速度、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其管理特点:

1.普遍实现电脑网络管理,使商品配送及时准确,保证物流经营正常进行

由于采用计算机联网订货、记账、分拣、配货等,使得整个物流过程衔接紧密、准确、合理,零售商店的货架存量压缩到最小限度,直接为零售店服务的配送中心基本上做到零库存,大大降低了缺货率,缩短了要货周期,加速了商品周转,给企业带来客观的经济效益。

2.严格的规章制度使商品配送作业准确有序地进行,真正体现了优质服务

配送中心设立了一整套严格的规章制度,使配送中心的各个环节作业安排周密,按规定时间完成,并且都有详细的作业记录。如配送冷藏食品的菱食物流中心,对送货时间和冷藏车的温度要求很严格,在送货冷藏车上都安装来检测器,冷藏车司机送货到每个点都必须按照电脑排定的计划执行。配送中心对门店订货到送达之间的实践都有严格规定,一般是:保险程度要求高的食品,今天订货明天到;其他如香烟、可乐、百货等,今天订货后天送到。如果送货途中因意外不能准时到达,必须立刻向总部联系,总不采取紧急补救措施,确保履行合同。

3.先进的物流设施,节约了劳动力成本,并保证提供优质的商品

日本配送中心的物流设施都比较先进。一是自动化程度高,节约人力;二是对冷藏保险控制温度要求高,保证商品新鲜。收获发货,按相应电钮,电脑会自动记录,并将信息分别送至统计、结算、配车等有关部门。温控高架仓库的冷冻库和冷藏库设计科学合理,钢货架底座又可移动的轨道,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冷库的面积利用率和高度利用率。此外,在送货冷藏车上,可同时容纳三种温度的商品,确保各类商品的不同温度要求,并在整个物流过程中都能控制温度。

第二节  各物流大国与我国的配送中心特点的比较分析

一、产生原因

从表3-1中可以看出,尽管各国国情不同,但配送中心的产生原因却具有共性,即:随着商品消费市场的不断发达,仓储周转速度的逐渐加快,过去大批量的货物运输改为多批次少批量,以致造成物流成本上升、城市交通堵塞和环境污染等一些问题,为此采取“配送中心”这种高效率的物流活动方式。因为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配送中心的经营环境也不一致,有些地区还不具备建设配送中心的条件,但一旦上述情况出现,就可以考虑配送中心的建立问题。

表3-1  配送中心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国家

项目 日本 美国 加拿大 中国

    上海 台湾

产生原因 消费市场发达,多批次小批量,仓库周转加快,物流成本上升,城市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

特色功能 战略功能,控制功能,应变功能 顾客服务功能 批发商、零售商服务功能  

网点布局

设施设备 合理选址,规模适中,自动分拣,无线通信 立体仓库,环保设施,机械化与半自动化设备 大型单层,自动分拣,自动打包 立体货架高架叉车 中小规模,平房仓库,本土化设备

管理特点 网络管理,严格的规章制度 网络化信息处理系统、明确的服务范围和区域 电脑管理,条码技术 开发中的电脑管理与条形码技术 结合本土特点吸收国外经验,重视人才培养

发展趋势 无纸化,无人化 全球化战略区域性贸易  多功能化信息化优质服务 从整合到聚集

二、配送中心的特点功能

通常,配送中心应具备的基本功能为:进货和商检功能、保管和库存控制功能、受理订货功能、出库(分拣、配货、包装)功能、流通加工功能、送货功能、信息处理功能。

由表3-1可见,发达国家的配送中心除具备基本功能外,为了适应各自的需求特点,还特设了其他专项功能。

日本配送中心的特点功能主要有:①强化供货枢纽的战略功能。例如,提高商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增加供货频率等。②控制物流成本的功能。例如,将广大中小企业组织起来,推进综合物流管理等。③增强配送中心的应变能力。配送中心的物流量常需随经营规模的发 展不断变化,因此确保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物流中心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的应变能力,在日本受到充分重视。

美国配送中心的特色功能是顾客服务功能,即对客户提出的各种要求都考虑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例如,有的配送中心一开始提供的是区域,即在一个城市的范围内提供服务。但发展到现在,它已能提供长距离的服务,而且能提供越来越多的服务项目。

加拿大配送中心的特色功能是为批发商和零售商服务的功能。

然而,我国的配送中心却只具有基本功能。中国的配送中心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必须在完善配送中心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特色功能,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配送中心。

第四章 华东医药配送中心的需求分析

第一节  配送中心选址的需求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物流量不断地增长,要求有相应的配送中心及网点与之相适应。较佳的配送中心选址方案可以使商品通过配送红心的汇集、中转、分发,直至配送到需求点的全过程的效益达到最好。

然而目前我们医药配送系统建设相对滞后,突出表现在:配送规模较小、配送中心选址不合理、信息化水平低下。这些都导致了医药配送中心的配送成本居高不下。配送中心经营的规模化,低成本优势得以发挥,需要有高效的物流系统作为支持,而现代化的配送中心能够很好的以规模化的方式进行进货和配送,有效地提高配送中心的经营效率以及大幅度地降低物流成本。因此配送中心的选址是至关重要的。

一、配送中心合理选址的重要性

(一)实现配送中心库存的合理化 

配送中心的科学选址,可以使配送中心距离所服务的客户的总的距离最近、且运输方便,供给中断或在途运输以外事件发生的概率将会大大降低。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降低配送中心的保险存储周期和物品的保险储备量,从而降低了配送中心的库存水平,减少了不必要的物品积压和资金占用。

(二)优化配送流

配送中心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有效辐射半径,科学规划配送中心的选址。然后再建立区域优化运输模型,实行整体规划,优化配送路线和流程,统一制定配送计划,强化作业管理,达到最佳的配送效率。

(三)降低配送中的物流成本

合理地对配送中心进行选址,可以充分使用现代物流的先进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实现智能配送,从而大大降低配送中的物流成本。智能配送,是指在作配送规划时,运用计算机、图论、运筹、统计、GIS等各方面的技术,由计算机根据配送的要求,选出一个最佳的配送方案,其中包括配送路线、车辆使用、装载作业及充分利用回程车,提高了车辆的利用率等。

本文就是研究华东医药配送中心如何在客户群已固定的情况下选择配送中心的位置,使配送中心得以充分发挥规模化经营的优势,有效降低物流总成本。

二、问题的描述

华东医药器材化剂分公司的仓库分为3块:1.清泰街仓库:主要存放出货量高的体积不大的商品;2.祥符桥仓库:存放危险品的仓库;3.朝晖仓库:用于除了危险品和部分清泰街仓库存放货物以外的货物的仓库,也是最大最主要的仓库。按照每天的订单的需求会将订单中祥符桥以及清泰街两个仓库的货物运到朝晖集货,再统一由朝晖仓库的车辆运送到各个医院。因为清泰街为公司所在地,所以有专线负责带资料(支票,货款,公司文件及单据)并将货物带至朝晖仓库,祥符桥到朝晖可由司机回程时带回或者专门派车调库。

三处仓库之间调库不仅带来了车辆和时间效率的浪费,也使整个流程的灵活性以及响应速度慢了许多。所以应将3处仓库合并,可以在仓库内部分出3块区域来放置便可解决其中大部分问题,大大提高其运转速度响应能力和效率,所以选出这个仓库的合理位置便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第二节  自动化技术的需求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作用,要求对物流系统采取优化管理,逐步建立起满足当前物流需求水平、又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的现代化物流网络体系。

对于配送系统的要求,有多种提法,但是本质上讲就是以下几个层次,即准确、快速、高效和个性化。其中准确与快速是配送企业生存之本,只有在满足了快速、准确的前提下,才能发展个性化的配送服务,才能谈到提高企业运作效率。敏捷和迅速的配送系统的实现,一方面要靠配送业务的不断优化,另一方面也依赖于配送技术的发展,其中表现尤为突出的是自动化技术。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为:入库—搬运—储存—盘点—订单处理—补货—发货—配送,在这些环节中,需要有自动化的配送技术投入到使用中去,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一、华东医药厂原来的系统状况与存在的问题

原有仓库数量多,条块分割严重,占地面积大,储存量小,运作效率低,耗费人力。具体问题如下。

(一)库房种类多、布局分散、管理部门重叠,全局管理难度较大。例如,库房种类有成品库、原材料库,而成品库又分片剂、粉剂和针剂,原材料库又分为原材料成品、内外包装材料和标签类等不同的库房,这样的储存模式造成了运作效率低、浪费资源和人力等问题。

(二)库房管理采用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不能及时和动态地反映库存信息,使经营决策者在决策时有一定的苦难。

(三)仓库分拣盘点作业采用人工方式,出入库效率低、时间长,不能满足该企业迅速发展的要求。

(四)原有的库房设施不能使药品这一特殊商品实现先进先出的原则。

(五)原有库房的库存量大,占用流动资金多,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建立一个现代化的自动化物流配送中心势在必行。

二、需要引进的技术

(一)电子自动订货系统

电子自动订货系统(EOS)是指企业间利用通信网络(VAN或互联网)和终端设备,以在线联结(ON-LINE)方式进行订货作业和订货信息交换的系统。EOS安应用范围可分为企业内EOS(如连锁店经营中各个连锁分店与总部之间建立的EOS系统),零售商与批发商之间的EOS系统,以及零售商、批发商与生产厂家之间的EOS系统。EOS不仅能够及时掌握采购进货、仓储管理、拣货分类、发货配送等订单处理全过程的信息,处理商品交易的所有作业,而且还能构及时准确地交换订货信息,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的帮助,大大地提高了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和信用额度。

作为物流企业,在应用EOS时,首先应该做好如下的前期 工作:首先是订货业务作业的标准化。其二是商品代码的设计。商品代码一般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对于统一标准中没有规定的商品,则采用本企业自己规定的商品代码。商品代码的设计是应用EOS的基础条件。其三是订货商品目录账册的建立和更新。订货商品目录账册的设计和运用是EOS成功的重要保证。其四是计算机以及订货信息输入和输出终端设备的添置和EOS的系统设计。这些都是应用EOS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证。

EOS系统能及时准确地交换订货信息,从根本上改变了物流企业的订单方式,它对物流企业管理的好处有:

1. 改变了传统的订货方式,如上门订货、邮寄订货、电话、传真订货等。EOS可以缩短从接到订单到发出订货的时间,缩短订货商品的交货期,减少商品订单出错率,节省人工费。

2. 有利于减少企业的库存水平,提高企业的库存管理效率,同时也能防止商品特别是畅销商品缺货现象的出现。

3. 对于生产厂家和批发商来说,通过分析零售商的商品订货信息,能够准确判断畅销商品和滞销商品,有利于企业调整商品生产和销售计划。

4. 有利于提高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的效率,使各个业务信息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更加便利和迅速,丰富了企业的经营信息。

(二)自动识别技术

以条形码为代表,其对于配送应用的意义在于配送与信息流的结合。在没有应用条形码的时代,不管是人工系统还是计算机系统,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操作中出现差错的几率非常啊,如出入库、盘点等。这实际上就是由于配送与信息流脱节,在生成与配送对应的信息时易于出错。条码则紧密地将配送与信息结合在一起,大大减少了出错的可能性。比如在配送中的分拣过程时,自动识别技术能将不同方向、不同地点、不同聚到运输的不同物品按照类型、品种、尺寸、重量以及特殊要求进行分拣,然后输送到指定的主库或货架上,其分拣率可达6000~12000箱(件)/小时,分拣误差率极低。

条形码技术的特点:简单条码符号制作简单,扫描操作简单易行;信息采集速度快,是普通计算机键盘输入速度的20倍;信息采集量大,利用条码扫描一次可以采集几十位字符的信息,而且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码制的条码增加字符密度,使输入信息量成倍增加;可靠性高,误码率仅为百万分之一,首读率可达98%以上;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

据了解到,现在大多数企业的仓库还停留在这种人工分拣搬运的阶段,没有实现自动化分拣搬运。这其中存在很多原因,比如自动化仓库的投资过大,企业不敢尝试;企业习惯了传统的仓储管理形式,观念没有改变。就个人而言,自动化的分拣在仓库中的运用是今后的趋势。它不仅可以省很多人力物力,还能避免很多人为的误差,提高分拣搬运的效率。

自动识别技术除了条形码这一组件外,还有另一个关键组件:扫描处理。扫描技术可以说是条形码系统的“眼睛”。它从视觉上手机条形码数据,并将其转换成可用信息。

(三)全球定位系统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简称 GPS),是随着现代航天及无线电通讯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立起来的一个高精度、全天候和全球性的无线电导航定位、定时的多功能系统。

GPS系统与其他导航系统相比主要特点有:1.全球连续定位;2.定位精度高;3.接近定是定位;4.抗干扰能力强;5.被动性全天候导航。

整个GPS系统由导航卫星、地面控制站和用户接收机三部分组成,一般应用于航空、船舶导航、陆地导航定位、空间技术等领域,或与用心网结合构成专用监控网。在物流中的应用主要在运输方面,具体情况如下:

1. 判断确定移动运输中的货物位置、到发电等;

2. 传回车辆上的信号,如超速、途中维修等;

3. 与汽车维修公司沟通车辆状况信息;

4. 与交管、气象部门进行信息的沟通;

5. 监控车辆的状况。

(四)配送线路选择与车辆调度

配送路线选择和调度的基本原则:

1.将相互临近的送货点的货物装在一辆车上配送。

车辆的运行路线应将相互接近的送货点串起来,以使送货点之间的行驶距离最小化,并实现配送行驶距离的最小化。

2.将一起的送货点安排在同一天送货。

当以周为送货周期进行配送时,应将聚集在一起的送货点安排在同一天送货,要避免不是同一天送货的送货点在配送线路上的重叠,这样有助于缩短车辆运行时间,实现距离最小化。

3.配送路线离物流中心最远的送货点开始。

合理的配送路线应从离配送中心最远的送货点开始,将积聚区的送货点串联起来,然后返回配送中心。积聚区的送货点的数目以车辆满载为限。

在第一辆满载后,用另一辆车辆装载第二个最远送货点的货物,按此程序进行,直至所有送货点的货物都分配完毕。

4.同一辆车途径各个送货点的路线要成凸状。

配送车辆顺序所经过的送货点不应交叉,但送货点的送货时间约束和回程提货往往导致配送路线的交叉。

5.最有效的配送路线是使用大载重量的车辆的结果。

在装卸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使用载重量和容积大的车辆将尽量多的送货点的货物装在在一起,这样可以使送货点的总行驶距离和时间最小化。因此应优先使用载重量大的车辆。

6.提货应在送货过程中进行,而不要在配送路线结束后再进行。

零售商可以实施“回程提货”,但提货应在送货过程中进行,以减少交叉路程。而在送货后提货经常会发生线路交叉。能否回程提货主要取决于车辆形状和提货量对后续送货的影响。

7.对偏离积聚送货点路线的单独送货点可应用另一个送货方案。

对偏离积聚区的送货点,特别是送货量较小的送货点,使用较小载重量的货车是比较经济的。偏离度越大,送货量越小,其经济效益越大。另外,租车送货也是可行的方案。

8.应尽量减少送货点工作时间过短的限制。

送货点的收货时间太短会造成车辆调度的限制过多,造成配送线路的不合理。除特殊原因外,通常送货点收货时间约束并不是绝对的,如果送货点的工作时间确实影响合理的配送路线,调度应与送货点商量,调整其工作时间或放宽其工组时间约束。

第五章  华东医药配送中心的需求设计

第一节  配送中心的选址需求设计

一、 定性分析

 

图5-1   杭州市华东医药配送中心的主要客户(医院)的分布

图5-1是杭州市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客户(医院)分布图。首先,我们根据土价、交通等各方面因素选定了以上三个候选地为配送中心,从上至下分别标为1,2,3( 绿色);然后我们将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手段,对配送中心的建设以及建成后的运行情况进行经济与技术、生态,现实与长远的综合分析,从而却似那个一个比较合理可行的选址地点。

(一)各可选

表5-1  备选地的基本介绍与比较

                  可选地

分析因素 1号可选地 2号可选地 3号可选地

自 然 环 境 气象条件 各可选地气象条件相同

 地质条件 各可选地地质条件基本相同

 水文条件 各可选地水文条件基本相同

 地形状况 各可选地地形状况基本相同

通 运

输 中心位置距离高架出口远近(公里) 1.5 1.5 1

地域 周边状况 无 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第六人民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候选地

 面积(万平方米) 150 85 45

 形状 不规则 近似矩形 近似三角形

 位置 中河高架以西 中河高架以东 市中心

 周边干线 中河高架公路

 地价 15000 18000 20000

道路设施

 上塘路、德胜路、湖墅南路 上塘路、中山路、文辉路、环城北路、建国北路 庆春路、中河路、凤起路、建国北路

(二)选址评价过程

1. 针对配送中心选址过程中考虑的每一因素,选定6分为满分,分值越高,满意程度越高(情况接近时,分值可相同),最后合计总分,最高的可选地作为建议方案。评价标准见以表5-2:

表5-2   评价标准

分析因素 评价标准

自然环境 气象条件 温度、湿度、风力、降水、日照等气象因素适中

 地质条件 符合建筑承载力要求

 水文条件 远离泛滥的河流

 地形状况 地形坡度平缓,适宜建筑

交通运输 中心位置距离高架出口的距离 距离最短

地域 周边企业状况 周边环境和谐,企业密度适中

候选地 面积 考虑近期及远景规划,要求面积不宜过小

 形状 形状尽量规则,以矩形为宜,适宜物流中心布局

 周边干线 路况好

 地价 地价适中

道路设施 公共设施便利,符合标准

2.下面针对细分因素进行各可选地的评价分析:

(1)自然环境

考虑各可选地位于杭州市市区,其自然环境状况(风力、温度、日照时间、无霜期、平均降水量、冻土深度、平均蒸发量、地形、地质)基本相同,故评分无差异。

(2)交通运输

医药配送中心进行药品集散,一般与运输商有较多的业务,而运输距离与运输费用将会很大程度地影响配送中心的物流成本。因此,配送中心的选址要位于主要干线附近。而杭州市主要通过公路、铁路与外界联系,故在分析交通状况时,主要考虑可选地与高速公路出口处和火车站的距离;距两者越远,分值越低。

(3)地域

①企业密度:鉴于配送中心目前及今后的远景规划,可选地内企业密度不宜过大;另外,考虑配送中心经营的主要药品(试剂、化工药剂、危险品等),故可选地不宜邻近某些企业(食品店、学校等)。

②离住宅远近:由于配送中心进出车辆比较大,噪声污染比较严重,故不宜选在住宅附近。

鉴于以上分析,1号周围企业较少,无住宅区,故评6分;2号周围企业数量一般,多为医药企业,又小部分住宅区,故评5分;3号位于市中心,周围有大量的企业,包括一些学校和住宅,故评3分。

(4)候选地形状

①面积:鉴于配送中心今后的远景规划,面积不宜太小,故面积大者评分较高。

②形状:为便于建筑物配置场区收发作业需要,要求形状尽量规则,以矩形为佳,适宜物流配送中心布局。2号形状近似矩形,故评6分;3号地形近似三角形,故评5分,1号形状不规则,较为零散,故评2分。

③周边干线及地价:根据实地考察,各可选地均临近中河高架,其差别很小,故评分无差别。杭州市地价均较高,尤其是市区,位于市中心的3号地价相对高于1号和2号,故1号和2号评分为5分,3号为3分。

④公共设施:主要考虑企业建厂所关心的供电、水、热、排水、通信、废物处理,在这些方面,1号、2号和3号均正常。

(5)道路设施:道路状况方面,如果可以选择恰当的时间避免早晚高峰期,状况均良好;假如遇上高峰期,则1号最佳,评6分,2号为5分,3号为4分。

(6)其他公共设施:1号、2号和3号位于杭州市区内,公共设施较为完善,故均为6分。

三、方案比较:

根据上述评分过程,计算各可选地的总评分,结果见表5-3:

表5-3 各备选地的具体评分

         可选地

分析因素 1号可选地 2号可选地 3号可选地

自 然 环 境 各可选地评分不差别

交通

运输 中心位置距离高架出口远近(公里) 5 5 6

地域 周边状况 6 5 3

 面积(万平方米) 6 5 3

 形状 2 6 5

 位置 中河高架以西 中河高架以东 市中心

 周边干线 5 5 3

 地价   

道路设施 6 5 4

评分总计 30 31 24

2号可选地评分最高,为31分;1号地为30分;3号地最低,为24分。

综上所述,得可选地的比较结果表,按照分值越高,满意程度越高的原则,建议首选2号地,但因为三地分数都较为相近,所以我们还需做定量的分析。

二、定量分析

(一)参考方法:重心法

制药厂批发商与需求点的分布情况如图5-2所示。各点的供应量、需求量和运费如表5-4所示。需设置一个配送中心D,求D的最佳位置。

 

图5-2  资源点与需求点分布图

表5-4各点资源(需求)量与运费表

        品种 资源量或需求量 运费

A1 200 5

A2 300 5

B3 250 7.5

B4 100 7.5

B5 150 7.5

解:(1)求重心坐标

根绝重心坐标式xc= / 和yc= / ,得配送中心位置的初始重心坐标(xco,yco)为:

Xco= =5.16

Yco= =5.18

根据杭州地图显示,(5.16,5.18)大约在杭州市一医院附近,属于杭州市区中央人口比较密集的范围。

重心法并不能求出精确地最佳网点位置,有时候确定的点可能没有使用价值,往往结果在现实环境不能实现,因此只能作为一种参考结果。

(二)最小成本法

1. 建立模型的基本假设:

(1)各医院必须通过向配送中心采购医药器材才能将所需医药品运到各医院仓库;

(2)能根据以往的销售情况预测出该区域内各医院对各类医药器材的年需求量;

(3)医药器材的运输和配送都是以箱为单位来进行的;

(4)配送中心之间不能进行二次转运。

建立模型的基本思路是:在配送中心的备选地址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本文考虑了各医院到华东医药配送中心的运输费用,将3处仓库合成配送中心增加的基建投资费用、配送中心保管医药器材而产生的单位可变费用和平均固定管理费用,得出一个使总成本费用之和最小的模型。

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定义以下变量Xhi为从制药厂批发商i运输到配送中心第h种医药器材的箱数;Xhj为从配送中心配送到医院j第h种医药器材的箱数;Chi为从制药厂批发商i运输到配送中 心第h种医药器材的单位箱数的运价;Chj为从配送中心配送到医院j第h种医药器材的单位箱数的运价;Co为配送中心为保管医药器材而产生的单位可变成本;Ro为医药器材在配送中心期间的平均固定管理费用;So为将原有的3处仓库合成配送中心增加的基建投资费用;Ahi为制药厂供应商i的第h类医药器材的最大可供应量;Bhj为医院对第h类医药器材的最大需求量。

设F为配送中心选址方案的总成本,根据配送中心的选址概念,运用最小成本法,使总成本降到最低,于是建立模型如下:

MinF= ChiXhi +  ChjXhj + CoXhi +Ro+So

    s.t.    Xhi  Ahi      i=1,2,……,m

Xhj  Bhj        j=1,2,……,n

 Xhi =  Xhj

                     Xhi 、Xhj 、Chi 、Chj 、Co 、Ro、So 0

其中约束条件1)表示制药厂批发商i对配送中心的医药器材运输量不超过制药厂批发商i的最大供应量;2)表示配送中心对医院j配送的医药器材不多于医院j的需求量;3)表示制药厂批发商对配送中心运输的医药器材的数量与配送中心对医院配送的数量相等;4)以上所有数据均大于等于0。

2. 实际分析

已知华东医药配送中心主要有4家制药厂供应商供应医药器材;有客户医院R1,R2,R3,R4,R5,R6;3个备选点为D1,D2,D3。由于需要节约成本并提高运作效率,需从备选点选择一个建立配送中心点,已知3个备选点仓库扩建成配送中心的固定投资费用分别为100000,120000,140000;3个备选点所在地的原有仓库固定投资费用分别为70000,60000,65000;平均固定管理费用为3000,4000,3500;各医院的平均需求量为200,250,350,280,140,230,制药厂批发商的供应量及到配送中心的单位运费见表5-5,配送中心到各医院的单位运费见表5-6,由表5-5和表5-6可得出选择各备选地的总成本。

表5-5  制药厂批发商的供应量及其到配送中心的单位运费

           单位:元/箱

制药厂批发商 供应量(箱) 制药厂批发商到配送中心的单位运价

  D1 D2 D3

S1 300 10 12 8

S2 250 12 8 10

S3 350 8 10 12

S4 450 14 8 10

  

表5-6  配送中心到各医院的单位运费

                                                  单位:元/箱

配送中心到各医院的单位运费

配送中心备选点 R1 R2 R3 R4 R5 R6

D1 6 4 4 6 4 6

D2 7 8 5 7 5 5

D3 5 6 5 3 2 4

D1的进货运费=300*10+250*12+350*8+450*14=15100 (元)

D2的进货运费=300*12+250*8+350*10+450*8=12700 (元)

D3的进货运费=300*8+250*10+350*12+450*10=13600 (元)

D1到各医院的运费=200*6+250*4+350*4+280*6+140*4+230*6=7220 (元)

D2到各医院的运费=200*7+250*8+350*5+280*7+140*5+230*5=8960 (元)

D3到各医院的运费=200*5+250*6+350*5+280*3+140*2+230*4=6290 (元)

D1总成本=100000+70000+(15100+7220+3000)X=170000+25320X

D2总成本=120000+60000+(12700+8960+4000)X=180000+25600X

D3总成本=140000+65000+(13600+6290+3500)X=205000+23390X

        (X为使用年限)

从上述数值分析,长远考虑,选择D1是成本最低的方案。再结合定性的分析,D1为最佳选择,其次是D2。

第二节 自动化技术的需求设计

一、电子自动订货系统

作为大型的医药配送中心,如果还以电话订货送货,那么企业的配送效率将大大受到限制。而且由于各种特殊原因,可能无法收到订单,导致业务的流失。Aisino A6是设计比较全面的一个订单软件,经过推荐,华东医药正在模拟使用,希望它能够给单位带来更大效益。图5-3,5-4,5-5,5-6是该软件的运用流程,图5-7,5-8,5-9是其中一个订单的单据样板:

 

图5-3采购管理业务流程

 

图5-4  库存管理业务流程

 

图5-5  销售管理业务流程

 

图5-6  存货核算业务流程

 图5-7  销售订单

 图5-8  销售发货单

 图5-9  销售出库单

经过多日来Aisino A6的试用,订单业务明显有所增加,同时人员安排比以前减少,具体数据如下:

1. 每天平均接到82份订单,未试用前为75份,平均增加了7份。(增加原因:未试用前使用电话订购,经常因为电话占线,导致许多订单不能如期接到。试用后使用网络订购,工作人员只需按照通过Aisino A6发送过来的订单内容分配货物,避免了工作人员因为听错而造成货物分配错误或运送地点错误。)

2. 减少了人员分配,现工作人员为1名,未试用前为3名,节省了人力。

每年增加业务量的收入:7*800*30*12=2016000(元)

每年减少人员的成本:1500*2*12=36000 (元)

每年总利润增加=2016000+36000=2052000 (元)

由此可见,Aisino A6不仅提高了效率,利润的增加和成本的减少,使各大企业纷纷选择使用。

二、分拣自动化

新型的自动化分拣技术——采用自动传送装置及自动数据采集(ADC)技术(主要是射频数据通信(RF/DC)及条码技术),将产品传送到操作人员面前,而不是操作人员移动到产品所在之处。为此,配送中心需要安装一系列的自动化设施。这不但减少了人工数据采集系统所需的员工数量,而且提高了整个操作过程的效率。图5-10,5-11,5-12设计在验收、盘点、拣取中的条形码技术。

 

图5-10  使用条形码电脑辅助验收流程

 

图5-11   电脑辅助的条形码盘点流程图

 

图5-12  条形码系统拣取作业流程图

配送中心如果采用该新技术,纸张的用量将大大减少,工作的准确率大幅提高,对客户的需求反映更加灵敏。同时,员工也会非常欢迎这个分拣系统,这是因为它不像纸张系统那样枯燥无味;另外,该系统使员工更多地融入到高新技术体系中,使他们感到自身的存在更有价值。

三、仓储自动化改进

(一)库房基本概况

1.仓库位置和面积

新建的自动化物流配送中心位于厂区东北角,库区面积为:95m*45m=4275 m2

2.保管药品种类和规格,如图5-13。

(1)品种规格。共100个品种,129个规格,其中:器材(包括测压仪、氧气机、注射剂)品种58种;化剂(酒精、氢氧化钠)品种66种;片剂(包括颗粒剂、胶囊)品种64个,规格83个;针剂(包括粉剂)品种36个,规格46个。

(2)常年销售的药品(器材化剂)品种72个,规格87个,其中:片剂品种47个,规格58个;针剂品种25个,29个规格。

(3)一个月中销售的药品(器材化剂)品种规格23个,其中片剂12个、针剂11个。

 

 

图5-13  医药器材

3.货态

(1) 日入出库量

1) 日入库量:最多11320箱,最少5000箱;

2) 日出库量:最多8300箱,最少400箱;

(2) 重量     每箱重量:最大50KG,最小5KG,数量最多的品种每 箱16.8KG。

(3) 外包装箱规格

     1)片剂外包装箱规格:最大690mm*415mm*277mm;最小315mm*205mm*140mm;

     2)针剂用外包装箱规格:最大625mm*415mm*270mm;最小475mm*225mm*180mm。

(二)参数设计

华东医药厂库存品种繁多,数量巨大,尺寸规格不尽相同。在包装形式上分别有箱、桶与袋等。在尺寸规格上有100多种。出入库作业以批次作业为主,拣选作业较少。根据这些特点选用T—1000型托盘,有轨巷道式高层自动化立体仓库。

1.确定单位负载

设计自动化立体仓库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确定单元负载尺寸。这是设计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基础。确定单元负载尺寸的基础首先是决定入库品的尺寸。根据入库的规格尺寸进行排序,选出尺寸相近且占入库品体积百分率最大的几种物品。以此为依据设计托盘尺寸。此外,考虑到托盘的力学性能及价格,最后确定单元负载尺寸为:

W*L*H=1400mm*1100mm*1400mm

托盘尺寸为:

W*L*H=1400mm*1100mm*150mm

单位货格有效容积为:

W*L*H=1400mm*1100mm*1250mm

2.立体仓库的主要参数

库房占地面积:85m*45m=3825 m2

采用5巷道10层50列,每巷道2排。总货位数为:50*10*5*2个=5000个。

3.主要设备

(1)自动堆垛机5台;

(2)链式输送机(含工作台)15台;

(3)搬运台车5台;

(4)计算机终端8台。

(5)进出货能力

每台堆垛机的平均复合存取能力(处理复合进出货所需时间)为125s。复合存取是堆垛机把托盘运入、放入货格之后不出仓库,而是到另一货格把需要出库的货物运出。5台堆垛机的复合存取能力为:

(125÷5)s=25s

每天按8h工作制考虑,整个系统(5台堆垛机)的复合能力:

3600s*8÷25s=1152次

因此,一个工作日进出货总数为:1152*2次=2304次。

4.仓库结构特点

整个货架区为全封闭式,入库和出库作业区分开,入库品在入库前为整理和除尘等工序留有足够的空间。在货架区前面留有25m*40m的场地,作为货物的拣选区和入库前=出库后的暂存区,也为将来发展自动水平旋转库留有余地。

本系统由计算机统一管理,存放的货物既可以归类存放在某一巷道的货格中,这样可适应某些物品紧急入库的需要,而不影响整个系统作业。

(三)系统设计

本系统采用计算机对药品和原材料进行在库管理、储位管理、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入出库管理和输送机的控制。

1.系统管理范围

货品由入库开始到出库为止。

2.系统基本功能

本系统以托盘为单位,对在库品进行管理。

(1)储位管理方式(托盘与货架关系)。采用自由储位管理方式,即寻找货架的空货位的位置,高效率使托盘入库。

(2)分配管理方式(货物与托盘的关系)。当托盘上的物品全部被取走时,货物与托盘之间的关系就被解除。若其他新货物放入托盘时,则重新建立起货物与托盘的新关系。

(3)混载管理。在同一个储位中可以放置多个不同货物,叫做混载管理。这个系统最多可放5种物品。

(4)多储位管理。本系统可对同一货物,分别采用多个储位进行管理。

(5)空托盘管理。本系统能够存放空托盘,对空托盘进行科学的管理。

(6)出库顺序。完全按先进先出原则出库管理顺序。

(四)运转系统

1.基本方针

(1)采用自由货位和区域管理系统,为了满足药品器材的出库频率,把自动化立体仓库分成了3个区域来管理药品器材,在各区域内以自由货位的方式进行保管。

(2)自动化立体仓库之外的在库管理。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原则是以托盘为单位进行出库,但是有时可能出现不足一个托盘的“多余药品”。在这种情况下,把“多余药品”暂时放在自动化立体仓库之外的货架上进行保管,届时可再入库,所以,计算机必须掌握“多余药品”的库存信息。

(3)出库原则是先进先出。自动化立体仓库之外的“多余药品”和货格内的药品都必须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出库。

(4)管理系统。要求自动化物流管理中心的计算机能够做各种账票,查询有关信息,且管理精度高,具备盘点库存的各种程序。

(5)控制水平阶层化。这样即使出现故障,也能照常进行入出库作业。全部运转包括在线运转、自动运转和手动运转三部分。在线运转是在计算机控制下可实现正常运转和备用运转。正常运转是指全部机器正常工作时的运转方法,备用运转是当入库传送带的部分机器出现故障时启用的运转方法。自动运转是指当计算机发生故障时启用的运转方式,这时是在堆垛机面板控制盘上进行操作。利用这种方法入出库时,在返回在线运转之前,必须对计算机的各种文件进行修正。手动运转是指在堆垛机或传送带发生故障时选用的运转方式,这时分别通过堆垛机和传送带的手动操作箱来进行操作。

2.入库作业设计

(1)由叉车提供空托盘;

(2)将药品或器材放在托盘上;

(3)将记载了药品号或器材号及个数的现品票贴在托盘上的药品或器材上。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托盘上的混载物最多可达2种。

(4)叉车把“入库准备完成”的托盘放在输入传送带上;

(5)叉车离开传送带,托盘开始自动向货态检测部的方向移动;

(6)货态检测部对单元载荷进行货态检查,货态的最大尺寸为宽1100mm、深1400mm、高1400mm。然后,读取贴在托盘侧面上的票据数据,托盘停在“入库设定位置”;如果是空托盘,则在入库主线上自动合流。

(7)当货态尺寸超过规定值或读取托盘侧面上的票据数值发生异常时,操作箱的红色信号灯闪烁,并报警器鸣响,同时解除异常按钮也亮起来。

此时,如果按下解除异常按钮,发生异常的托盘将继续前进,自动向入库主线合流,被送入剔出线。向入库主线合流后,异常解除按钮熄灯。送到剔出线上的托盘,当异常原因除去后,再把它用叉车送到传送带上去。

(8)将放在药品或器材上的现品票收集起来,通过入库终端,输入“入库/再入库数据”。 入库/再入库数据是药品号或器材号和数量。一个托盘最多可输入2种品种。此时,计算机进行托盘号数据与药品品或器材号的连接处理。

入库/再入库数据设定结束后,当确定托盘几号机入库后向主线合流,达到指定的某号机时被自动搬运。

(9)当理论在库数与输入数量有差别时,在入库主动线合流后,物品被送到剔出线。如果理论在库数与输入数量一致时,则正常运行。

(10)当一个托盘从货态检测部移出时,下一个 托盘将自动刚进入接受检测。

(11)自动搬运到入库主线的托盘,将自动转到指定的某号机的入库通道传送带上。在同一入库通道传送带上可保存2个托盘。在入库站的托盘进入货格结束后,后续的托盘将自动被送到入库站。

(12)在入库站设有条形码阅读器,能够读出托盘侧面的托盘号。这个条形码阅读器与堆垛机地面控制盘相连接,读取的托盘号将自动被送到群管理控制盘中,若发生不良读取时,则送出空数据。

(13)托盘到达入库站后,等待进入货格。

(14)群管理控制盘把从堆垛机地面控制盘送来的托盘号作为入库要求数据,传输给计算机。

(15)计算机根据托盘上药品和器材的出库顺序查选该货区的空货格,并向群管理控制器发出入库指令。

(16)群管理控制盘接到来自物流管理计算机进入货位的指令后,向堆垛机的控制盘发出托盘入库指令(托盘在入库站待命)。

(17)堆垛机把托盘送入指定货位。当托盘进入货位后,把“完成数据”传送到群管理控制盘。

(18)群管理控制盘把进入货位完成的数据传输给物流管理中心。

(19)物流管理计算机接收到上述入库位完成的数据后,修改在库文件和相应其他文件,自动计入库存文件中。

3.出库作业设计

(1)收到订单数据。

(2)在办公室通过计算机终端整理订单,制定出库计划。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对在库和出库的货位进行查询处理,并打印出库指示一览表和发货明细表。

(3)根据订单,编制出库顺序计划,制作出库计划文件,并按机号打印出应取货的货位一览表。发货记录上记载机号、托盘号、订单号、药品或器材名称和数量等数据。

(4)通过办公室计算机终端,按照出库计划文件,计算机向群管理控制盘发出出库指令。

(5)群管理控制盘对堆垛机地面控制盘发出出库指令。

(6)堆垛机从指定的货位上取出托盘,并搬运到移动台车上。

(7)移动台车自动行走,此时出库终端显示订单号和其他有关数据,订单号用大号字体显示出来。

(8)叉车司机根据发货记录票和终端显示订单号,把托盘从移动台车上取下,送到指定的发货口;搬运完毕后,将出库记录票贴在托盘上。

当叉车的货叉刚离开移动台车时,通过传感器可以知道移动台车上的托盘被取走,此时,移动台车自动回到入出库站,并在指定位置待命,等待堆垛机再次搬运来的托盘。

(9)发货口待命的司机根据发货明细表和发货记录单,按指示数量从托盘上把药品或器材取出,并经过核对装入卡车的车厢中。

(10)叉车司机把拣货完毕的托盘送到下一个订单拣货的发货口。如果没有后续订单拣货时,则把托盘送到指定区域待命入库。

4.备用运转设计

如前所述,备用运转是在入库主线上的机器发生故障时采用的措施。备用运转的入库设定按照正常运转方式操作。但是,入库设定的托盘被送到剔出线上。

(1)在传送带控制盘面上,选择备用运转方式。

(2)移动台车自动待命。

(3)叉车将从剔出线运来的托盘放在移动台车上。

(4)当叉车货叉一离开,通过传感器作用,移动台车自动到入出库位置,并由条形码识别器读出托盘号。

(5) 地面控制盘把同一组数据传输给群管理控制盘。

(6)群管理控制盘把同一组数据作为入库要求的数据传给物流管理计算机。

(7)物流管理计算机更根据入库要求数据进行入库设定处理,并按托盘上制品或原材料的出库顺序查询空货位后,向群管理控制盘发出入库指令。

(8)入库指令入库指令被拒绝或条形码阅读器不良时,移动台车将自动返回待命,异常灯亮,并异常报警。此时,叉车把移动台车上的托盘取下,排除异常原因。

(9) 堆垛机地面控制盘接受到来自群管理控制盘的入库指令后,堆垛机把托盘放入货位中。

其余处理,按正常运转进行。

四、全球定位系统的模拟设计

运用GPS监控,可以从电脑中反映出货车的具置与医药器材的具体情况,如质量、温度的变化等。下图均为我运用GPS定位系统模拟设计出来某天配送中心的货物配送过程。

 

图5-14  实时监控界面

说明:

1)图5-14为车辆实时的位置,每隔3秒界面画面更新一次,各数字均为车辆编号;

2)红色表示装有货物的车辆,紫色表示空车,绿色正在装卸货物的车辆;

3)单击选择车辆,可以看到该车的信息,如:车号,驾驶员,驶往何处,载有何种货物,货物数据,车辆行驶方向以及时速。

4) 地图一般可以显示杭州地区所有道路。

 

图5-15  车辆历史记录

说明:

根据车辆历史轨迹图可以查询某辆货车在某一时间段内的行驶路线,历史路程,装卸地点,装卸货物的具体数据。

 

图5-16   医院与车辆分布

说明:

医院分布图与配送中心连接后,可显示现场正在装卸货物的车辆,途中等待的车辆,正在前往送货的车辆以及正在返回车辆的相对位置。

五、配送线路的规划设计和车辆调度

(一)配送线路设计

网络由节点和线组成,点与点之间由线连接,线代表节点之间的运输距离(或时间)。除起点外,所有节点都被认为是未连接的。起点作为已解的点,是计算的开始点。计算方法如下:

1.第N次迭代的目标;

寻求第N次起点最近的节点,重复N=1,2,3,4…直到最近的节点是终点为止。

2.第N次迭代的输入数值;

(N-1)个离起点最近的节点及之前的迭代,根据离起点最短的线路和距离计算而得。这些节点称为已解得节点,其余得节点称为未解得节点。

3.第N个最近节点候选点

每个已解得节点通过一个或多个尚未解得节点,这些未解得节点中有一个以最短得线连接,就是候选点。

4.第N个最近节点的计算;

将每个已解的节点及其候选点之间的距离与起点到该点之间的距离相加,总距离最短的候选点即是第N个最近的节点。

实际分析:    图5-17是华东医药配送中心与其客户的网络示意图。其中A是起点,J是终点,B、C、D、E、G、H、I是网络上的节点,节点与节点之间以线路连接,线路上的数字表明了两节点之间的距离。求从起点A到终点J之间的最短运输线路。

 

图5-17  华东医药配送中心与其客户的网络示意图

表5-7   最短路径

步骤 与未解节点相连的已解节点 与已解节点直接相连的未解节点 相关总距离 第N个最近节点 最小距离 最新连接

1 A B 80 B 80 

AB

2 A

B C

C AC=128

AB+BC=80+56=136 C 128 AC

3 A

B

C D

E

F AC+CD=128+146=274

AB+BE=80+80=160

AC+CF=128+80=208 E 160 

BE

4 A

C

E D

F

I AC+CD=128+146=274

AC+CF =128+80=208

AB+BE+EI=80+80+74=234 F 208 CF

5 A

E

F D

I

H AC+CD=128+146=274

AB+BE+EI=80+80+74=234

AC+CF+FH=128+80+50=258 I 234 

EI

6 A

F

I D

H

J AC+CD=128+146=274

AC+CF+FH=128+80+50=258

AB+BE+EI+IJ=234+116=350 H 258 FH

7 A

F

H

I D

G

G

J AC+CD=128+146=274

AC+CF+FG=128+80+122=330

AC+CF+FH+HG=128+80+50+38=296

AB+BE+EI+IJ=234+116=350 D 274 CD

8 D

H

I G

G

J AD+DG=338+38=376

AC+CF+FH+HG=128+80+50+38=296

AB+BE+EI+IJ=234+116=350 G 296 HG

9 I

H

G J

J

J AB+BE+EI+IJ=234+116=350

AC+CF+FH+HJ=128+80+50+100=358

AC+CF+FH+HG+GJ=128+80+50+38+150

=446 J 350 

IJ

为最短距离

计算说明:

首先列出一张计算表格表5-7。

第一步:第一个已解的节点是起点A,与A直接连接的未解的节点有B、C和D。B是距离A最近的接点,记做AB。由于B是唯一选择,所以B成为已解的节点。

第二步:找出距A点和B点最近的连接点,有AC和BC。从A点到B点再到C点的距离为AB+BC=80+56=136公里,AC直达为138公里,C成为已解的节点。

第三步:第三次迭代要找到与已解节点直接连接的最近的未解节点。三个候选点D、E、F与A点的距离分别为338公里、160公里、208公里,其中BE的距离最短,AE为160公里,因此E点就是三次迭代的结果。

重复上述步骤直达终点J,即第九步,最短距离为350公里,连接表中带符号,最短线路为A—B—E—I—J。

(二)车辆调度管理系统

通常华东医药配送中心采用的货车如5—18所示,每天每个司机平均出货5次,在运送的货物中,有的是重型的医药器材,如氧气机,测压仪等;有的是轻型的医药品,如胶囊,酒精棉花等;也有少量的危险品,如酒精、甲苯等。在运输的过程中,可能因为交通拥挤的缘故,导致送货延迟;也有可能因为危险品的意外泄露,导致事故发生;还有司机的个人原因,导致的送货成本增加。通过车辆调度管理系统,同时结合GPS系统,能有效地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监督与管理。

 重型大货车

 轻型小货车

 危险品车辆

图5-18 配送中心货车

车辆调度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在以前全部的登记表都是个人手工填写完成的,手续十分繁琐。所以有必要利用现代化的工具使其变的简单、耐用。配送中心可以轻松解决以下一些以前很难办到的问题:一些解决的问题如下: 1.可以随时了解车辆当前所去的位置、移动地点、车辆状态、里程信息等情况。 2.车辆的各项指标,行车轨迹记录与查询;3.车辆在行驶以后中的信息将被记录保存,方便事后查询;4.公司可以选定过去一段时间段,查询该时间段内指定车辆内指定车辆的历史回显。

 

图5-19  车辆调度管理主界面

 

图5-20   车辆信息登记界面

 

图5-21   车辆回车登记界面

 

图5-22  路单录入界面

软件得到良好应用效果的前提是对系统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全面、系统的培训。所以我建议单位应该多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意识,以保证跟得上物流的快速发展。

第六章   结论

本文较为系统的分析了配送中心的理论,并对国内外配送中心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比较。在综合分析了华东医药配送中心的现状后,指出了其配送中心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当前物流配送中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基础设施薄弱,利用率低,发展缓慢;2.现代化程度低,信息化水平不高;3. 规模较小,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4. 选址不够合理;5. 配送人员素质较低。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了配送中心的具体流程操作,本文从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及自动化信息化程度入手,进行研究和探讨,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一、配送中心的概念、功能和基本作业流程的介绍。

    二、研究了国内外配送中心的主要特点。在配送中心研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分析了我国配送中心今后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如何设计出一个适合中国市场特色的现代化配送中心。

三、在结合国外配送中心特点和优点的情况下,把它与传统的仓库区别开来,同时通过对配送中心的具体作业流程的分析,进一步指出了物流配送中心的地位与作用。在分析了国内外的配送中心的发展状况与现状并比较华东医药的配送中心后,指出了华东医药配送中心的主要问题。

四、针对上述华东医药配送中心的问题和需求,本文初步研究了华东医药配送中心的设施选址和运作流程上的改进,对成本效率、服务质量、自动化程度和信息化程度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参考了国内外配送中心在各方面的具体应用和获得的效果,选择具体合适的措施和方案。

五、根据华东医药的实际情况和目的要求,本文具体从1.配送中心的选址问题;2.电子订货系统的应用;3. 分拣盘点作业的自动化改进;4. 仓储自动化的设计改进;5. 全球定位系统的运用于模拟设计;6.配送线路的规划设计和车辆调度的管理六方面提出了改进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方案,以及可达到的预期结果和成效。

通过方案的改进,首先在效率上反映最为明显。通常以前拣货、盘点等作业会花费很多人力物力和时间,而现在只需要3名工作人员,花费原来1/5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相同的工作量。同时,人员的减少和自动化设施的引进,使得每年成本可以减少15万左右,而建立一套完善的配送中心自动化设备的成本在20万左右。从长期而言,建立自动化配送中心是科学合理的选择。除此之外,服务的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客户订单及时接受并安排车辆配送、售后服务管理等,使得华东医药配送中心对各医院的现状与需求更加了解,从而可以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更好的规划。

华东医药要不断壮大发展,建设好配送中心就等于有了坚实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才可以在其上建造高楼大厦,在配送中心合理的运用自动化才是打好这个基础的最切实有效的方法。自动化的进入可以让整个流程更加流畅,更高效,对其中各个环节都可以更好的控制,也可以让各个环节步骤达到标准化,以达到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的效果。因此,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华东医药配送中心中的问题,合理的自动化运用管理及各种有效措施的实施对华东医药配送中心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保证了配送中心这块后方阵地无后顾之忧,才能使前方的战士安心的驰骋沙场,才能使我们华东医药的业绩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汝宜红,田源,徐杰编著.配送中心规划[ 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2] 吴清一著. 现代物流概论[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3] 吴清一著. 物流管理[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4] 刘娜著. 物流配送[M].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4.

[5] 刘昌祺主编.物流配送中心管理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6] 姚城著.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运作管理[M].广州:广州经济出版社.2004

[7] 贾争现,刘康著.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 赫渊晓著.现代物流配送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9] 王之泰著.现代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10]李振著.仓储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11] 杨冰著.智能运输系统[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12] 金若楠,张文杰著.现代综合物流管理[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4

[13] 张永林著,李学工.国外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特点及启示[J].商品储运与保养.2000(6)

[14] 秋枫著. 高效物流配送是关键[N].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1.

[15]李长江主编.物流中心设计与运作[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16] Adrian Gonzalez. Wal-Mart Sets D-Day for RFID[R]. China & World Economy,2006.

[17] Steve Banker. The Warehouse of the Future[C]. 物流国际会议论文集.2006

[18] 宋华,胡左浩等著.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