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03 17:29: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

篇1

关键词:防灾减灾;水文服务;应急体系;

中图分类号:P331文献标识码: A

广西地处南亚热带,降雨量在不同地域、不同季节分布不均,尤其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洪灾和旱灾频繁发生,季节性、工程性和水质性缺水严重,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需要水文承担的任务更加艰巨繁重,而梧州市水文事业发展还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水文监测能力不够强、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不高、投入机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还不能满足梧州市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构建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的要求,还不能全面适应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水文防灾减灾服务和旱涝灾害应急体系建设亟需加强。

1 我市防灾减灾水文服务和旱涝灾害应急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代化水平不高、投入机制不建全

相对于传统水文,现阶段的水文行业无论从设备设施、监测能力,还是从资金投入、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底子薄、基础差、发展后劲力不足依然是水文的实际。许多水文监测站点(水文站、雨量站)远离城镇,地处偏僻地带,工作条件和周围生活环境恶劣,职工结婚难、子女上学、就业难成为基层测站的主要矛盾。测验方式仍然为固守断面,测验手段还处在半机械半自动状态;水文办公自动化水平不高,水文数据库尚未建立,应对突发水事件监测能力低下无不彰显着水文投入的严重不足,无法适应梧州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需求。就梧州水文而言,市局办公条件和环境目前处于全区水文系统最落后状态,水情测报中心机房和办公室总共才只有三十多平方,没有会商室,接收天线和其他设备没无法安装;水环境测报中心暂用梧州水文站站房,实验室设施陈旧简陋,没有交通工具,快速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水质监测能力不强。

1.2站网布局不完善、站点布设稀疏、测报手段和能力相对落后

传统水文主要是围绕大江大河以及重要支流“量”和“质”的变化而开展监测工作,各水文站点以流域控制为原则而设置,雨量站点随流域汇流区间自始至终稀疏布设,而对中小河流、大中型水库、暴雨灾害易发区、城市内涝、旱片区、地下水等领域的水文监测少有涉猎。这就形成了只有重要河流才有水文监测站点,其他地方(包括梧州市区和各重要城镇)为水文监测盲点的局面。在山洪暴发和地质灾害发生前无法进行水文预测预报预警,造成灾难的发生。水利工程对水文资料和洪水预报影响大。近几年来,浔江长洲水利枢纽、桂江梯级电站、北流河金鸡电站相继建成发电,蒙江太平站下游陈滩电站大坝加高,致使各河道失去了天然性,水量受到了人为控制,使得传统水文所倚重的单一业务架势和长期形成的水文情势态势已发生根本改变。原有的监测站点(水文站、雨量站)水文资料已不能满足防汛要求,必须重新规划站网布局,布密监测站点,建设合理的覆盖全市区域的水文监测站网和自动遥测系统。

1.3旱涝灾害防御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旱涝灾害防御平台没有建立,多部门联动防御机制尚未完全形成。水文是弱势群体,虽然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但由于长期的自我禁锢和封闭,形成了社会民众对水文知之甚少,了解不多的事实,各级党委、政府各届领导存在着“有灾想起水文,无灾忘记水文”的思想,造就了水文事业在自身改革和发展上独行其道,没有更好地融入到地方经济建设当中,与其他行业一起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形成相对滞后的局面;没有完全进入到梧州市旱涝灾害防御决策平台,与其他行业形成多部门联动防御机制。在水事预警预报方面和应对旱涝等自然灾害时,只能与水利、气象、防办等几个涉水部门沟通连接,其他行业需要水文支撑时,水文却无法知情并提供及时服务。在涉及农业用水、饮用水安全、用水量调度等水资源管理方面以及工业用水、城市规划与建设、生态建设等等,现阶段的水文工作因投入资金不足、基础建设滞后,自身作用难以发挥。水文防灾减灾和应急监测体系急需加快建设。

2 梧州市防灾减灾水文服务和旱涝灾害应急体系建设采取的措施

2.1提升水文监测能力和预报水平

“十一五”时期,抓住西江中下游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和国家防汛指挥系统梧州水情分中心等项目建设机遇,以工程项目促发展,大打水文基础设备设施攻坚战,水文监测能力和预报水平逐年提高,水文支撑和服务经济社会建设能力得以全面提升。表现在:

(一)基础建设不断夯实,监测能力逐步增强。由于历史原因,水文欠账一直很多,站房陈旧、设备老化、监测能力低下是不争的事实。为彻底改变水文落后状况,我们用十多年时间,在国家建设资金的有力支持下,对各水文测站原有站房和设备设施进行大规模的更新或改造,同时推广和应用了大量的高新设备仪器。目前,90%的水文站站貌已焕然一新,监测设备先进实用。雨量、水位全部改装自动遥测,实现雨情、水情不间断实时在线监测;流量测验一个小时内可完成并传输到梧州水情分中心计算机网络;各水文站可实测到最低水位和百年一遇最高洪水。建成了区域内(含大中型水库)各地雨量、水位、流量24小时随时可查询系统,实现了水文信息自动收集、传输和计算的历史变革。

(二)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水文预报工作成效卓著。

水情预报是水文工作的重点和核心,预报工作不仅对梧州市及下游广东沿江各地防汛抗旱、防灾减灾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对整个西江水系水情预报牵涉重大,是真正的“耳目”和“哨兵”。长期以来,我们的洪水预报是在经过广大水文职工长年累月对江河的监测和摸索,积累大量洪水规律宝贵经验的基础上,依靠预报人员经验和使用合成流量法计算以及预报方案相结合方式,在预报中再考虑区间降雨、洪水涨速、流量增量等因素而作出。2008年,随着中国洪水预报系统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梧州洪水预报工作开始进入到用计算机自动计算分析收集到的雨情、水情并作出预报时代。2008年西江梧州站“6.15”洪水和桂江昭平站“6.13”洪水;2010年北流河“6.02”洪水和贺江贺州站“6.15”洪水就是采用传统经验和现代洪水预报技术相结合手段而做出的预报,准确率高,有效预见期长,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高度赞扬。

(三)服务范围不断扩展,行业管理规范有序

经过多年的发展,梧州水文的现代化水平已初具规模,服务领域在不断拓展,服务质量得到稳步提高,不仅在水情水质测报预报、基础设施建设、法制体制改革等行业管理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还为珠江调水压咸、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和高质量提供为满足水利发展规划、水利水电工程及道路桥梁,港口码头、工矿企业、城镇规划和建设等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所需要的基础信息和技术服务,所编写的梧州水文年鉴、水资源公报、水质通报和地下水通报等基础资料正逐步被交通、航运、铁路、农业、环境等部门以及社会公众涉水旅游、城市景观、娱乐休闲等领域广泛运用。

2.2加强防灾减灾水文应急监测预测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决策依据。

作为全国25个首批重要防洪城市之一的梧州市,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防治水患灾害历来就是梧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任务之一。按时水情简报、水质通报、汛期水情月报、水情专报等、在作业洪水预报时,与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局及相关市水文局、流域机构水文局互通水情信息,相互协商,密切合作,做到雨水情报预报和水质监测通报及时、准确、统一。

(一)提供水情短信服务

为了给各级党政部门和防汛指挥机构提供及时准确的水文预报,给防洪抢险当好参谋,广大的水文工作者不辞劳苦日夜监视雨情水情,跟踪天气、雨情、水情变化,加强对水情信息的收集,发报工作。雨水情信息的短信服务从2008年开始,多年来,为地方政府的防汛工作与防御地质灾害发生提供了决策依据。我们根据梧州市委、市政府要求,每天提供雨水情信息给市防汛成员与各县区党政领导手中,雨情发送标准按区局制定的标准,雨情监测点则按雨量站的详细地址提供,大大方便领导进行科学防洪决策与防御地质灾害发生,如5月底与6月份的发生在蒙山县、藤县、岑溪市、苍梧等县的局地强降雨,我局水情人员及时地将雨情信息发送领导手中,为地方领导及时转移受灾群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把灾情减到最低。

(二)配合开展梧州市地质灾害水文气象预警预报工作。

为了做好梧州市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我局积极配合梧州市开展地质灾害水文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加强与梧州市国土资源局、气象局联系和沟通,进一步明确地质灾害水文气象预警预报业务流程细则,做好业务流程的准备工作。进入业务流程实施阶段后,汛期每天按要求向市国土资源局提供雨水情数据,为防御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该项目工作取得了不错的工作成效,进一步拓展了水文服务领域。我们提供的雨情信息在2010年藤县、蒙山等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灾害预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3提供水文应急测报服务

按照《广西突发公共水事件水文应急测报预案》的有关规定,我局也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将演练纳入每年的汛前准备,积极开展水文应急测报工作。2010年5月27日至6月1日,北流河上游岑溪、南渡、马路等乡镇出现特大暴雨,连续的大降雨导致岑溪南渡镇社垌村等地出现严重的山体滑坡事故,南渡镇出现严重内涝,最大处水深约1m,交通中断,12人遇难,2人受伤,岑城镇甘冲社区一座二型水库发生垮塌重大水灾害事件,造成当地居民受灾并紧急疏散转移800多人。灾情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迅速开展抗洪救灾工作,我局先后分别立即派出应急测小组前往现场进行监测、调查和研究,对雨情、水情、污情和灾情实行跟踪监测并快速报告有关部门,及时作出《岑溪市暴雨灾害水文调查分析报告》、《苍梧县沙头镇质灾害水文调查初步分析报告》和《黄华河死鱼事件原因调查及分析报告》,报送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为有效处置灾害,定性分析灾害成因,作出了指导性意见。

篇2

摘要:以STM32F103VB处理器和甲烷气体传感器为核心,设计了一种基于GPRS无线远程通信的水稻田甲烷气体在线监测系统。首先,介绍了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与核心结构,包括系统的硬件系统结构与软件系统设计;其次,针对甲烷传感器进行了标定、稳定性实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甲烷浓度预测模型;最后,选取安徽省农科院水稻实验田作为对象,连续监测了144小时的甲烷排放情况,甲烷排放速率呈周期性变化,变化周期为24小时(1天),甲烷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144小时的甲烷气体平均排放速率为2.935mg•m-2•h-1。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水稻田甲烷气体单位面积的排放通量及排放速率情况,为水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监测与控制提供理论基础与数据支持。

关键词:CH4监测;嵌入式系统;预测模型

我国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1],农业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密切关注。甲烷(CH4)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2],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CPP)报告指出,单位摩尔甲烷的辐射强度是二氧化碳的21倍,它对全球温室效应的贡献达到二氧化碳的1/3[3-4]。水稻田是甲烷气体最主要的排放源之一[5-6],水稻田甲烷的排放速率及排放通量信息的快速获取是一项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7-8]。目前普遍采用的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存在着采样程序繁琐、成本高、不能实时监测等问题[9-10]。为了有效监测水稻田甲烷气体排放,急需一种实时快速获取甲烷气体浓度的监测系统,它能够长期监测水稻田中甲烷气体的排放速率、单位面积的排放通量。在此背景下,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传感技术、嵌入式技术与远程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甲烷气体排放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具有实时、稳定、高精度等优点,为水稻田甲烷气体浓度在线检测与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与方法。

1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包括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两大部分。其中硬件设计主要含核心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获取传感器以及数据无线发送等部分。数据获取传感器选用高精度红外甲烷气体传感器探头(英国Dyna-mentMSHia-HC)、高稳定温湿度传感器芯片(SHT20)。甲烷气体传感器探头采集的电信号经信号调理电路由微处理器ADC采集并处理得到甲烷浓度,而温湿度传感器则通过IIC总线的方式与微处理器进行通信;系统选用低功耗的32位ARM处理器STM32F103VB作为主控芯片,由独立电源模块进行供电,并引出标准JTAG接口,方便程序的烧写与调试;STM32控制器的实时时钟(RTC)模块,为定时采样、实时存储提供时间依据,利用STM32控制器的SPI接口将采集数据与采样时间同步写入SD卡中,实现采集数据与采样时间的本地存储。此外系统通过RS232接口将采集数据经GPRS模块实时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实现数据的远程存储与调用。

2系统硬件设计

2.1控制器选型

控制器是整个监测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负责数据采集与处理,将获得的甲烷浓度与温湿度等数据存储到本地的SD卡中,同时通过RS232串行接口经GPRS模块将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上进行远程存储,方便调用。系统控制器采用意法半导体(ST)公司的基于Cortex-M3内核的32位ARM处理器STM32F103VB,该处理器具有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等特点。其内部带有128kB字节的FLASH和20kB的SRAM;最高工作频率可达72MHz,具有丰富的高速I/O端口,3路12位ADC(可达21通道),2路DAC,4路16位通用定时器,2路16位PWM;可达13个通信接口:2个IIC接口,3个SPI接口,5个USART接口,1个CAN接口,1个USB2.0全速接口,1个SDIO接口。完全能满足甲烷排放、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要求。

2.2甲烷传感器

目前检测甲烷气体的传感器有催化燃烧和红外吸收两种原理的,通常用来检测煤矿中甲烷等可燃性气体浓度(精度要求不高)的为催化燃烧原理的传感器。催化燃烧式传感器设计和制造相对简单、价格低廉,但是该类型传感器存在以下明显不足:①精度差,目前市面上的催化燃烧式甲烷传感器检测限约为100ppm,无法有效检测水稻田中的低浓度甲烷气体;②抗干扰性能差,对大部分可燃性气体都产生响应,环境中其它可燃性气体对其检测结果干扰较大;③容易失效,当环境中存在含硅、氯、硫的化合物时,传感器会发生中毒现象,所以催化燃烧式传感器要时常校准。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采用基于红外吸收原理的高精度红外甲烷气体传感器探头(英国DynamentMSHia-HC)作为甲烷气体检测单元,该传感器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适用恶劣环境、维护少、寿命长等优点。该传感器运用了非色散红外原理,能够实现对甲烷气体的高精度检测。该传感器为高分辨率的全量程甲烷传感器,在0至1%范围分辨率为1ppm,在大于10%范围分辨率为100ppm,且响应时间小于25秒。符合水稻田甲烷气体排放浓度测量需求。该传感器具有0.4V至2V模拟电压输出与串口输出两种模式,本系统选用模拟电压输出模式,其与STM32控制器的接口电路如图2所示。本设计使用STM32控制器的ADC直接读取传感器的电压值,经处理运算得到实际甲烷浓度。

2.3温度传感器

采用TYX-CTWS1型土壤温度传感器,其测量精度高、响应快。采用12V供电,输出电流为工业标准4mA至20mA输出,抗干扰能力好,其分辨率为0.1℃,适用于对农田土壤温度是检测。由于其输出的为电流信号,因此需要个转换电路转换成模拟电压输出,然后被stm32的ADC所采集,经运算得到土壤实际温度值。

2.4GPRS模块

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模块采用厦门才茂(数据传输单元,DTU),CM3160P采用高性能工业级嵌入式处理器,以实时操作系统为软件支撑平台,超大内存,内嵌TCP/IP协议栈。支持AT指令,方便用户进行参数配置,同时支持TCP、UDP透明数据传输,采用RS-232串行接口,能够实现用户串口到无线网络之间的转换,使传统串口设备更好的加入无线网络,从而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CM3160P外接SIM卡,支持固定IP通信方式支持固定IP通信方式,通过合理配置,可以通过GPRS网络连上服务器端。CM3160P完全能胜任水稻田复杂环境下数据无线传输的要求。

2.5其他硬件模块

(1)电源模块整个系统控制单元需要用到3.3V电压,甲烷传感器工作则需要5V电压,而GPRS模块则需要用12V供电。本设计由外部12V锂电池供电,通过MORNSUNK7805-1000稳压芯片降压到5V,再由ASM1117-3.3稳压芯片将5V电压转换成3.3V,用于控制器最小单元、温湿度传感器、甲烷传感器、存储模块、GPRS模块等供电。

(2)存储模块为防止数据丢失,系统将采集的数据在上传发送到服务器端的同时,还进行了本地存储,确保采集数据的完整性。本系统设计有SD卡存储电路,利用STM32的SPI接口,将采集的数据与采样时间同步写入到SD卡中,实现了数据的本地存储。

(3)RS232串口模块监测系统需要通过串口将采集的甲烷浓度与温湿度数据经CM3160P(GPRS模块)以透传模式上传至服务器,而CM3160P采用的是RS232接口,要实现控制器与CM3160P之间的通信,必须先将控制器的TTL电平转换成RS232电平。本设计利用MAX232电平转换芯片,将STM32USART接口的TTL电平转换成RS232电平。

(4)时钟模块本地存储传感器数据时需要存储对应采样时间,以便作后期数据处理。本文直接利用STM32的实时时钟(RTC)模块,因此需要使用外部LSE晶振,本文在STM32第8、9引脚接有32.768KHZ的晶振电路,同时在STM32的VBAT引脚接有3.3V纽扣电池,以便在断开电源后使用后备电池进行供电,维持RTC的正常运行,为本地存储提供时间依据。

3系统软件设计

3.1嵌入式软件设计

本文采用库函数法进行嵌入式软件设计,采用ST官方固件库3.5.0进行驱动与软件开发。采用固件库开发,无需了解寄存器底层操作,只需调用库提供的函数,即可轻松的完成各外设的配置,极大的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编程效率。本文中嵌入式软件主要任务包括系统初始化、甲烷温湿度数据采集与处理、SD卡存储、串口传输。首先进行系统初始化,包括系统时钟初始化,sy-stick滴答定时器、RTC、GPIO口、嵌入式中断嵌套、通用定时器、ADC、SPI、DMA等外设初始化,SD卡模块、温湿度模块、串口通讯等模块初始化。RTC提供时钟,每个整点启动数据采集,采集的传感器值经过算法滤波后得到相应甲烷浓度值与温湿度值,分别由stm32的SPI接口写入SD卡中,USART接口传输给服务器,之后关闭传感器以及传输模块,使系统处于待机状态以减小功耗。

3.2服务端软件设计

服务端软件开发平台采用VisualStudio设计,采用C#编程,该软件启动后进入监听模式,一旦有GPRS无线模块上线,便可直接建立连接、通信。该软件可以管理各设备节点的接入情况,设置工作模式,同时可以控制数据采集终端的采集时间间隔,从而达到远程监控的目的。该软件建立有数据库,将GPRS无线模块传输回来的数据实时保存至数据库中。

4验证实验测

试实验主要针对系统甲烷传感器进行标定,同时针对系统数据采集精度、测量范围、稳定性等方面对系统性能做出分析。现场监测实验用于证明其实用性,即该系统确实是否可以用于水稻田甲烷排放量的监测,以及存在改进的地方。

4.1传感器标定

本系统所采用的甲烷传感器输出为0.4V至2V模拟电压信号,因此采用标定的方法来确定传感器输出电压和实际甲烷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实验对浓度0至2000ppm范围内21种不同浓度的标准甲烷气体进行标定,记录相应浓度下的电压输出值,并设传感器的分辨率为1ppm。每种浓度下的电压值均为经过STM32微处理器采用最小二乘法、RANSAC等算法软件滤波后的值,重复多次实验后,求取平均值。

4.2稳定性测试

针对0至2000ppm范围内三组不同浓度的甲烷气体(400ppm,600ppm,800ppm),本项目进行了传感器稳定性测试。每组测试时长5天,每隔10min采集一次数据,实验结果如图11所示。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甲烷气体的测量误差均小于0.01%,具有较高的监测精度,且传感器的稳定性良好,不会随时间产生漂移。

4.3农田监测实验(2周实验数据)

现场试验在安徽省农科院水稻育种基地开展,由于育种基地中施用有机肥量较大,所以释放的甲烷量较多,具有代表性。我们利用有机玻璃制作了一个密闭的长方体气箱,气箱尺寸为80mm×80mm×(25+30)mm,其中在水面上方的部分搞25mm,水面下方部分高30mm。一方面光线可以通过有机玻璃直射到农田中的作物上面,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另一方面保证了农田淤泥中释放的甲烷气体不会扩散到大气中。为了减小对水稻生长环境的影响下,我们设定监测周期为6天,系统每小时采集一次甲烷气体浓度数据和有机玻璃气箱内泥土温度数据。由于我们采集的甲烷浓度数据是甲烷的累积值,理论上讲应该是一个直线上升的趋势,但是从图中可以看出数据的变化总体上升,但是上升的速率(及甲烷的排放速率)是有近似周期性变化的。这个变化周期与监测的泥土温度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了直观显示水稻田中的甲烷气体排放速率,我们对甲烷排放累积浓度变化曲线进行求导,可以得出甲烷排放速率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①甲烷排放速率呈周期性变化,变化周期为24小时(1天);②甲烷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土壤温度越高,甲烷排放速率越快,反之越慢;③144小时的甲烷气体平均排放速率。

5结论

篇3

一、统一思想。增强做好防灾救灾大演练的主动性

按照政府防灾救灾大演练的总体要求,市也将开展一次规模大、范围宽、实战性强的防灾救灾大演练。开展好这次大演练活动,对我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开展防灾救灾大演练是纪念“512大地震和“全国防灾减灾日”有效形式。2012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四周年和第四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开展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既是对我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全面检验,也是对“512汶川特大地震和“全国防灾减灾日”有效纪念。通过这次大演练,不仅可以向全社会展示我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成果,同时也能有效地提振全市人民应对各种灾害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开展防灾救灾大演练是提高各级党政有效应对自然灾害能力的重要手段。全市组织开展贴近实战的全民防灾救灾大演练,通过各级党政的高效指挥,应急救援队伍的快速集结,应急救援物资的及时调运,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必将有力提高政府综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有力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应对处置各类灾害的决策指挥能力,有力增强各类专业救援队伍抢险救灾和群众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能力。三是开展防灾救灾大演练是应对自然灾害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个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洪涝、干旱、地质灾害、雨雪冰冻、持续高温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次生灾害较为严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由极端天气引发的自然灾害更是呈现出多发频发态势,较大以上的自然灾害每年发生10多起,特别是近几年来,渠江段连续发生多起特大洪灾,给我市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时刻警醒我任何时候都务必增强防灾减灾责任意识,时刻绷紧防灾救灾这根弦,全力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

市坚持把防灾减灾与经济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二客观估价防灾减灾工作的成效和问题。近年来。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市向中、争取到综合减灾救灾项目10个。目前,防灾减灾救灾物资储备库、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等项目正有序推进,累计完成投资7100余万元。从今年起,全市还将投入2000余万元建设山洪预警系统,投入1000余万元在华蓥、邻水3区市县建设森林防火在线监控系统,这必将进一步增强我市江河防洪、森林防火的预警能力。二是地震安全性评价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建筑安全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全市城市建筑和农房建设必须达到6度抗震设防标准;对在建城市建筑严格图样审查,凡不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对新建城市建筑从规划、设计到施工进行全程抗震设防管理,并将关口前移,特别是加大了对重大建设、生命线工程,以及学校、医院、电力、天然气、通信等公共设施抗震设防的监管力度,有效提高了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同时,各地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移民搬迁、扶贫新村建设等项目,大力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农村安居工程防震能力得到提升。三是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不断强化。今年6月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修订完善了地震、自然灾害救助、防汛抗旱、地质灾害、森林火灾、低温雨雪等自然灾害方面的应急预案,形成了较为健全的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预案体系;公安、水务、林业、商务、民政、粮食、卫生、消防等部门建立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不断更新应急储备物资,防灾减灾救灾物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各地还建立了以专业队伍为基本力量,以公安、武警、消防、民兵预备役为骨干力量,以兼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为群众力量的防灾减灾救援体系,防灾减灾救援队伍不断壮大。四是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各级各部门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科技“三下乡”等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杂志、宣传专栏、手机短信、知识竞赛等载体,采取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广泛宣传防灾减灾法规,大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积极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心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市整体的综合防灾救灾能力还不强,政府救助方面还存在协调联动不够、整合资源不力等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的不足;防灾救灾基层基础工作仍较薄弱,特别是部分农村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城乡居民群众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还亟待提高。为更好地防范和应对各种灾害,务必针对防灾救灾存在薄弱环节,切实抓好防灾救灾大演练工作。

常态下政府主导的全民防范非常关键,三准确把握防灾救灾工作的总体要求。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实践和国际国内大量经验告诉我有效应对突如其来的各种自然灾害。灾害来临时政府应急处置能力、公共救助能力、公众自救互救能力至关重要。特别是由于自然灾害往往是一条灾害链的起点,不仅始发的灾害本身危害极其严重,因灾害衍生的其他自然和社会灾难危害更难以预计,这就特别要求各级政府必须具有很高的综合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全市上下务必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治高度上来,统一到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来,准确把握防灾救灾“预防为主、防救结合,有效施救、减少损失”总体要求,扎实抓好防灾救灾大演练工作。

二、突出重点。切实提高防灾救灾大演练的针对性

采取市、县、乡分级组织演练的方式进行。其中,一明确演练形式。这次大演练。市上在区举行,由市委、市政府统一指挥,市县乡三级联动,军警民协同参加。市级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主要模拟应对处置特大洪灾以及由此引发的地质灾害、隧道塌方和高层建筑灭火等次生灾害。各区市县要分别确定一个乡镇开展县级综合实战演练,并根据本区域内灾害防范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灾害防灾救灾演练。各乡镇村组、街道社区、学校、医院要分别开展以提高自救互救能力为主要内容的逃生避险演练;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防灾避灾演练。

全市主要以抗洪抢险、森林防火、矿山救援、特大地震波及和由此引发的次生灾害为重点,二突出演练内容。结合自然灾害特点和实际。以应对本区域、本行业可能出现或客观存在灾害隐患为基础,分类组织开展防灾救灾大演练。演练的场所、对象和区域上,突出以人员集中场所为重点,以城乡居民为主要对象,延伸到乡镇、街道、社区、村组、学校、医院、机关、宾馆饭店、企业等基层单位和其他社会群体,全市全域全民覆盖。对城市大型商场、批发市场、大型居民区等人员密集场所,要开展紧急疏散演练,训练逃生技能,帮助群众熟悉逃生路线,辨别逃生标识,充分体现演练的针对性。

明年4月上旬进行排练,三统一演练时间。2012年4月12日至5月12日为全市应急演练集中月。市级防灾救灾大演练与上同步。5月10日前合成预演3次,5月11日1400开始正式大演练,1800结束。其他市县和各级各类医院、学校、企业防灾救灾排练和预演,由承办单位具体组织实施,正式演练从4月中旬开始,5月上旬结束。

以矿山救护、水上搜救、地质灾害、道路交通、通信保障、电力保障、医疗卫生等为专业力量,四统筹演练人员。全市重点以武警、公安消防、民兵预备役等为骨干力量。以企(事业单位专兼职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等为社会力量。各地各部门要精选人员、组织队伍,加强培训、改善装备,切实提高快速反应和实战能力。尤其要通过加强日常培训演练,让参演人员熟悉演练的相关流程和具体要求,熟练操作救援设备装备,确保大演练安全顺利进行。

结合大演练的实际需要,五做好准备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提前筹划安排,加强防灾救灾基础设施建设。要及时摸清所属区域内的应急设施情况,把监测预警网络是否健全、设施设备是否到位等基本情况了解清楚、掌握透彻,有计划、分步骤地作出安排,添置完善必要的装备设施;要加快建成全市统一指挥调度的应急平台体系,力争早日实现市县三级互联互通,为我市应急处突提供有力保障;要加强应急基层基础工作,特别要加强乡镇村组、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的防灾救灾基础设施建设。

抓紧启动筹备工作,六制订演练方案。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全市防灾救灾大演练总体方案要求。精心制订演练方案。方案的制订要在摸清本区域、本行业内灾害隐患的基础上,紧贴实际存在灾害隐患和最易发生的灾种,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战性地演练,真正达到检验预案、完善机制、磨合队伍和提升能力的目的市政府应急办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从各行业、各部门推荐的专家中选聘5名专家,组建大演练专家顾问组,为科学规范制订演练方案、开展演练提供指导。各区市县和参加演练的基层单位分级分别制订演练方案,其中市级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方案和工作方案明年1月底前完成;各区市县和基层单位演练方案明年2月底前完成。各区市县演练方案和准备工作情况,明年2月底前报市防灾救灾大演练筹备工作小组办公室。

三、强化保障。务必确保防灾救灾大演练的实效性

统一指挥。这次大演练规格高、规模大,一强化领导。时间长、任务重。各地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注重点面和虚实结合,确保大演练安全顺利进行、取得演练实效。市上成立了全市防灾救灾大演练筹备工作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市防灾救灾大演练面上工作和市级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研究决定演练工作重大事项。市政府应急办要从市级相关职能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大演练办公室,负责整个大演练的综合协调、方案制订、指导督促等工作。同时,市上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指挥长的防灾救灾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演练涉及的抢险救援行动。区要成立防灾救灾应急现场指挥部,贯彻落实市防灾救灾应急指挥部的决策部署和指令要求,全力配合做好市级防灾救灾综合实战演练。其他市县也要成立相应演练工作机构和指挥协调机构,及时研究、妥善解决演练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并落实工作力量和经费保障,确保大演练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篇4

【关键词】防灾减灾 体系建设 综合防御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河北省是我国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平安河北、富强河北和美丽河北建设的心腹大患。2016年7月28日在视察唐山时指出,“要总结经验,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河北省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期防灾减灾指导思想,全面提升河北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

河北省防灾减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防灾减灾组织和责任体系不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府及村(社区)等政府性机构防灾减灾职责和责任不健全和不落实;政府机关部门间的防灾减灾职责分工不科学不合理,同一灾种的防抗救不同环节分不同部门监管,同一源头的不同灾种也分不同部门管理,职权交叉重叠、缺位漏项,推诿扯皮、效率不高;政府防灾减灾公共服务事权不清、责任不明,保障不到位,特别是政府承担无限责任;社会法人主体、家庭和公民的防灾减灾主体责任不明确、不落实;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防灾减灾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第二,防灾减灾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我国尚需制定一部统筹各类自然灾害防范的防灾减灾基本法,亟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灾害防御法》;现有的法律法规也需要根据新变化新要求加快修订;部分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内容不具体,缺少实施细则和监督落实机制,致使许多法定职责未能真正依法“落地”;分灾种和分领域的气象灾害防御标准体系尚未建立,与法律法规相配套的防灾减灾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存有大量空白,且强制性和约束力难以保证;基层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不高,宣传演练不够,缺乏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应急演练。

第三,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等科技支撑能力滞后。现有气象灾害监测系统的探测要素、范围、精度、时空分辨率等方面尚不能满足精细预报、精准防范和风险管理的需要。水文、国土、生态、环境、交通、海洋等领域的气象灾害专业观测能力滞后,标准不统一,数据不能实时共享;灾害预报预警的精细化水平和时效性不够;省、市、县三级相互衔接、规范统一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体系尚不健全,全网和精细灾害落区的“绿色通道”均未完全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灾害综合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尚未建立;公众自救互救能力不强,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能力亟待提高。

第四,灾害风险管理能力薄弱。各地对气象灾害普查、区划和灾害防御规划编制等基础性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灾害基本情况不清,风险不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尚未实现从重抗灾救灾向重防灾的转变,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和高风险单位气象灾害防御准备认证等有效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应急防范和处置能力不足,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灾害防御管理与应急指挥水平有待提高;风险规避和转移机制缺失,气象指数保险和巨灾保险等气象灾害风险转移服务才刚刚起步,其能力和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还很大。

践行防灾减灾新理念,构建新型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

树立“综合防灾、全民防御”理念,健全防灾减灾组织和责任体系。一是健全综合协调、科学高效的政府气象灾害防御领导和监督组织以及责任系统。参照水、旱灾害防御领导体制,政府主导在省、市、县三级政府和重点乡镇建立常态化运行的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和办公室;推进政府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向基层延伸,明确行政村、街道和社区居委会防灾减灾具体责任,对高风险隐患点实行安全责任承包制;明确和细化指挥部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高效信息共享、联防联控、应急联动的综合防范制度。二是依法落实法人、家庭和公民的防灾减灾主体责任,推进全社会防灾和全民防灾。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公告制度,建立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防灾减灾等配套制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三是健全省、市、县三级气象灾害防御公共服务机构,明确各级公共服务事权和相应的财政保障机制。

树立“标准先行、依法防御”理念,完善防灾减灾法规标准体系。一是加快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防御和气象灾害防御立法,据此修订省级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二是制修订政府分灾种气象灾害防御办法和实施细则。三是制修订各级政府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分灾种应急预案,定期组织综合性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提升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水平。四是按风险区划建立气象防灾减灾标准体系,重点加强灾害级别、灾害调查、风险评估、防御要求等领域的标准制修订。

树立“精准防范、科学防御”理念,强化防灾减灾科技支撑体系。一是强化致灾气象条件监测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建设,与地方共建水文、海洋、交通、农业、环境和生态等专业观测系统,建立多部门实时共享的气象大数据中心。二是强化气象灾害风险评估预警业务系统建设,建立分灾种的风险预报预警业务服务系统。三是强化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综合系统建设,建立预警信息权威、全网及分区域机制,增强农村等薄弱地区预警接收能力。四是强化气象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建成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部门联动的气象灾害防御指挥系统。五是强化气象灾害防御科普宣传系统建设,强化全民防灾避险科学普及。

树立“关口前移、风险防御”理念,发展防灾减灾风险管理体系。一是建立气象灾害调查、风险排查和区划制度,开展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建成精细到乡镇的基础信息数据库。二是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标准和规划制修订制度,建立标准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执行清单和制修订清单。三是建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大项目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四是建立重点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气象灾害防御准备认证制度,由政府主导开展认证工作。五是建立气象灾害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纳入政府补贴保险和再保险机制发展巨灾保险服务。六是建立防御标准、措施落实检查督查制度,由指挥部成员单位联合开展落实情况检查,实施防灾减灾绩效管理考核,考核结果列入政府实绩、干部评优的参考依据。

加快实施“十三五”防灾减灾工程项目建设,提升气象灾害防御基础设施水平和科技支撑能力

实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构建全时空、立体化气象综合监测网络,提高中小尺度突发灾害监测能力;提高分灾种短时临近精细化预报预警业务能力,提高灾害预警的精准度;发展灾害调查、普查、区划和风险评估、预报业务能力,提高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能力;更新灾害应急、联动和指挥系统,提升应急处置防范能力;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示范工程建设,完善防灾组织、责任体系和法规标准预案机制,提高依法防灾管理能力。

实施“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工程”。建成气象大数据资源池,推进气象大数据云平台的社会化共享应用;完善精细化数值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建立延伸期、月、季、年的无缝隙客观气候预报业务;建立城乡精细化公众气象服务制作系统,重点建设省市县集约的公众气象云服务平台,发展智慧气象服务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建设气象科普业务系统、资源共享传播系统和气象科普场馆,打造气象宣传科普资源品牌和基层气象科普示范工程。

实施“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人影作业条件监测系统,提升对人影作业气象条件的监测识别能力;完善省市人影作业指挥系统,提高人影作业指挥协调能力;加快国家飞机增雨和科学试验石家庄基地和冀东、冀西北飞机人工增雨保障基地建设,在太行山与燕山山区、粮食主产区、黑龙港流域、冀北生态保护区新增山地催化烟炉和火箭发射系统,加强人影作业科技支撑能力建设,提升飞机、火箭、高炮和地面碘化银发生器联合立体作业能力,力争实现年增水50亿立方米目标。

实施“生态环境气象保障工程”。建成覆盖全省区域的环境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实现空气污染物扩散气象条件的连续实时监测;升级改造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业务服务系统,发展分县空气质量客观预报能力,建立应急减排效果检验评估业务系统,提高科学精准治霾气象保障能力。建立卫星遥感为主的生态监测评估系统,发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候资源监测、评估等业务服务,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气象保障能力。

实施“绿色产业发展气象保障工程”。建设农业、海洋、交通、旅游、能源、商贸物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业气象监测站网及省市农业气象中心、省市海洋气象预警中心和京津冀交通气象中心,完善省、市、县三级农业气象预警系统和服务平台,完善3个市级海洋气象预警中心业务平台和精细化海洋天气预报预警系统,建立跨区域交通气象综合数据库和京津冀交通气象综合服务体系,建设集旅游气象综合信息数据库、服务产品分发于一体的省市级旅游气象服务平台,基本满足河北经济转型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实施“气象‘一流台站’建设工程”。升级改造气象业务保障条件较差、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的气象台站,迁址建设气象探测环境不符合标准要求和难以长久保护的气象台站,重新建设不符合现代化气象业务需求的省气象台、影视中心、装备保障中心和资料档案馆等综合业务用房。切实改善基层台站环境,力争“十三五”期间实现全省气象台站100%达到“一流台站”标准,为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实施“冬奥会和冰雪经济气象保障工程”。建设冰雪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多维度精细化预报业务系统、气候条件预测及风险评估分析系统、冬奥会驻场气象台和冬季运动专项气象信息服务系统等气象保障系统,提高精细化天气预报预测能力、气象灾害预警能力、人工增雪作业能力、气象信息与新闻宣传能力,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举办。建设冀西北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加密布设火箭人工增雪装备和地面碘化银发生器,建成科学高效的冬奥会赛区人工增雪作业保障系统。

落实党政同责,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保障机制

强化党委和政府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防灾减灾结果导向和减少人员伤亡的刚性约束作用,将防灾减灾工作成效列入各级党委和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体系,纳入各地安全生产和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评先评优、选拔任用和问责追责的重要依据。

深化和拓展气象防灾减灾专项政府绩效管理工作。继续推动政府实施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科学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狠抓过程管理,完善督查考核机制,编制绩效评估报告,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力度、问责力度与公开力度,持续改进工作。通过气象防灾减灾绩效管理,重点加强组织责任、法规标准、科技支撑、风险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建设。

健全与气象事权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保障长效机制。落实气象防灾减灾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明确地方气象事权和支出责任,促进中央气象事业与地方气象事业的协调发展。完善财政对社会防灾减灾的支持引导机制,扶植灾害防御社会组织发展;开发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设备投资等领域,充分利用市场资源,不断扩大全社会对气象灾害防御的资金投入。

(作者为河北省气象局局长)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县级气象部门

户县地形地貌复杂,气象灾害频发,每年暴雨、干旱、大风、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防汛、森林防火等造成严重危害,甚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近年来,气象部门积极开展部门联防协作,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各乡镇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乡镇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的规范运行、制度健全、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的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户县为例,分析县级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进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就今后如何提高当地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进行了探讨。

1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现状

1.1三级组织体系(县-镇-村)建设情况

1.1.1县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2012年户县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总指挥,气象、农业、水利、国土等29个部门为成员的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气象局,负责全县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日常管理。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编制地方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下达和考核乡镇、部门气象灾害防御年度目标任务;指挥全县气象灾害防御、预警、应急工作,在发生重大气象灾害时,负责实施组织指挥,协调、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做好防灾、减灾工作。1.1.2镇级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站2012年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成立各镇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站的通知》,全县15个镇、景区管理局、街道均成立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站。站长(气象协理员)由镇级分管气象工作的领导担任,镇级气象信息员由分管气象工作的人员担任。镇级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站负责落实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应急指令的传达和工作部署;负责各乡镇信息员的培训和组织管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和传递;辖区内气象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环境保护;落实本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开展应急认证工作,建立相应工作制度;辖区内气象灾情、农情信息的调查与上报工作;辖区内对气象服务需求和效果的调查,并及时向上级反馈;辖区内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等工作。1.1.3村级气象工作站户县气象局与县农业局、镇政府等合作共建村级气象工作站518个,全县村级气象工作站普及率达100%。村级气象工作站负责落实镇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应急指令的传达和工作部署;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和传递;落实村级气象灾害应急计划;辖区内气象灾情、农情信息的调查与上报工作;辖区内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等工作。

1.2三支服务队伍(信息员、专家、应急救援)建设情况

1.2.1气象信息员队伍成立气象信息员队伍,主要由气象协理员、镇级气象信息员、村级气象信息员和共享农业局气象信息员、重点部门防灾减灾气象信息员队伍组成。气象信息员职责是负责气象预警信息传播,气象灾情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开展农业气象服务知识和气象防灾减灾知识科普宣传,收集和反馈群众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需求和建议。1.2.2气象防灾减灾专家队伍气象防灾减灾专家组主要由气象、农业、国土等各行业专家组成。遇到重大灾害或高影响天气过程,及时组织专家会商、研判并拟定决策方案。不定期开展气象服务需求调研和学术研讨,共同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研攻关。1.2.3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队伍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队伍纳入各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加强与应急通讯装备、灾情采集与传输设备、救灾专用车辆、救灾办公设备技术装备建设的整合,加强气象灾害及气象衍生灾害救援能力培训,形成人员稳定、协调统一的气象灾害应急保障力量。

1.3三套业务系统(综合处理、数据监测、信息)建设情况

1.3.1县级气象综合业务服务系统依托陕西省县级气象业务服务系统、西安市气象现代化建设(Ⅱ期)平台(关中地区环境数值预报平台XaWRF-CMAQ2.0、西安市大城市精细化预报预警服务一体化平台、西安市气象台天气预报预警服务网、西安市气象局数值预报释用系统等组成)实现气象数据综合处理与气象服务信息,实现了全县15个镇、景区管理局6要素(降水、温度、湿度、气压、云量、雷暴概率)逐小时精细化预报以及各类预报预警的制作,并能通过综合业务系统向公众进行一键式。1.3.2现代化的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建成了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全县15个镇(景区管理局)全部安装了24小时气象灾害自动监测站,监测数据包括气温、降水等,同时可以实时调取最新雷达图和卫星云图。1.3.3全覆盖气象信息网络传播系统①全县共安装气象灾害预警大喇叭系统117套,每天下午16时定时发送天气预报,不定时发送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和气象科普宣传知识。②建设气象灾害预警电子显示屏22块,镇级覆盖率100%。每天实时显示辖区内自动站各类要素,播报气象新闻和气象宣传片,且每天下午16时定时发送天气预报,不定时发送天气预报预警信息。③建立了气象灾害预警系统。通过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手机短信、政府网、电话、传真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电视、微信、微博、镇级气象微信群等现有信息传播手段向公众预报预警信息。

1.4六项措施保障建设情况

现已构建了由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气象防灾减灾组织管理体系,县、镇各级政府机构出台了《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开展了人工增雨效益评估;部分镇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通过认证;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县委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县政府每年将气象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2气象防灾减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各级政府重视程度不同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开展以来,各级政府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存在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等情况。突出的表现有:气象信息员对气象工作理解不透彻,气象信息人员水平不一致,调动频率高,无长效激励工作机制,造成部分信息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其次辖区内气象预警设备如自动站、大喇叭、电子显示屏等设备虽然分布均匀,设置合理,但因设备缺电、缺网现象较多,严重影响气象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的问题。2.2政府资金投入有限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属于社会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加上气象防灾减灾在很大的程度上仅产生社会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影响整个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提高。2.3县-镇-村气象垂直业务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县-镇-村三级组织体系目前已经初步建设完成,但是县-镇-村三级垂直气象业务系统尚不完善,目前仅仅依靠大喇叭、手机短信、显示屏等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不能及时收到各镇村具体的天气实况、灾害收集等反馈信息,严重影响上级领导的决策和判断。2.4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覆盖面不足目前可依托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的渠道和手段较为单一,基本还是以防灾减灾日、科技之春、世界气象日等重大科普活动为主进行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群众覆盖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气象防灾减灾发展中的几点建议

3.1层层落实防灾减灾工作责任,建立完善体系。县级人民政府应严格执行防灾减灾属地管理、行业管理责任制,明确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切实把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个人,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同时按照气象职能法定“三化一到位”工作进一步细化镇办职责、工作流程,规范工作运行,强化考核管理,建立激励机制,促进镇办气象工作履职到位。3.2保障资金投入,提高气象防灾减灾基础水平。县级人民政府应将气象部门为地方提供服务的气象科研、电视广播天气预报节目制作、城乡加密气象监测站维护运行、气象预警信息等方面的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加大对气象工作的扶持力度,为气象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3.3加大气象信息员培训力度,完善县-镇-村三级气象业务系统应不断加强基层气象信息员气象知识、属地设备维修维护培训,定期召开气象工作会,强调气象防灾减灾重要性,让气象工作常态化,气象信息员落实自己职责义务。同时建议上级管理部门探索开发县-镇-村三级气象业务系统建设,实现基层气象业务工作统一化管理,提高基层气象业务工作水平。3.4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深入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是不断提高社会对气象防灾自救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气象防灾减灾战略目标的一部分。县-镇-村三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应广泛借助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做好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工作,要让群众明了各类灾害的风险以及正确的防灾避险措施,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

4结语

在推进气象防灾减灾进程中,需要县-镇-村三级组织体系共同支持,加强三支服务队伍(信息员、专家、应急救援)和相关业务系统的建设,坚持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总目标,分级执行,层层落实,将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领导重视、部门负责,抓住每一次发展机遇,这样才能逐步提县级气象防灾减灾整体水平。

作者:乐静 雷晓英 张颖梅 单位:1.户县气象局 2.西安市气象局

参考文献:

[1]钱文胜.提高六盘水市气象灾害预防能力的思考[J].贵州气象,2009,33(1):152-153.

篇6

1加强气象灾害的预报服务能力建设,为政府组织防灾减灾提供可靠决策依据

赣州市是气象灾害多发地,做好气象灾害的预报服务是气象工作的立足点。因此,要把提升气象灾害的预报服务能力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努力为政府组织防灾减灾提供可靠的决策信息和具有针对性的灾害防御建议。

1.1加强灾害性天气监测网络建设,为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提供可靠依据

为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赣州市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气象现代化建设。1995年建成中等规模静止卫星云图接收站;2000年开始兴建赣州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并于2002年9月投入业务运行;2005—2007年,赣州市连续3年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区域天气观测网,截至目前共建六要素自动站2个,四要素自动站227个,两要素自动站52个,基本实现了1个乡镇1个自动站的目标;雷达延伸系统投入业务运行,开发了区域天气观测网资料查询系统,实现了雷达资料、卫星云图资料、闪电定位资料、区域天气观测网资料及灾情信息的网上查询,强化气象监测资料的实时共享。这些现代化探测设施的投入运行,提升了对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对每次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都做到全程监视,并为气象灾害的预报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对:2002年9月下旬出现的秋汛,2005年6月19—23日全市性连续性暴雨,2006年的“端午水”,2006年1、4、5号台风暴雨过程,2007年6月2—14日汛期集中降水过程等的预报服务,这些监测系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1.2加强预测预报业务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预报水平

多年来,赣州市极为重视气象灾害预报技术的开发研究,除市、县气象台站自行总结研究外,还多次组织全市气象预报技术骨干进行预报大会战,成果汇编成册,并投入气象台站日常业务使用。近年来,以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为主线,重点加强预报预测系统建设:一是丰富指导预报产品,每天增加2次对17个县市局120 h的指导预报服务,同时在气象内外网、“12121”系统上。加强对雷电预警和人工增雨作业条件预报业务的研究,将成果投入业务运行,增强市台对基层台站雷电和人影业务的技术指导能力。二是全市台站普遍建立并开展了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业务,初步建立业务流程、工作制度。三是市台综合运用各种预报技术和经验,重点加强责任区6 h内气象及相关灾害短时临近预报警报和对基层台站的指导和对外服务。四是精细化预报进一步加强,市台开展7 d内分县预报,县局开展分乡镇天气预报,提升了台站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水平。

1.3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扩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

除传统的电话、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外,还通过12121声讯、短信、网络等现代传播媒体,广泛传播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使政府、组织、企业、群众等各界均能及时掌握气象防灾减灾信息,从而主动采取防灾减灾措施,避免灾害造成损失。赣州市气象台和会昌、信丰县等气象局积极争取地方资金,2005年就研制了短时灾害天气预警业务平台,将短时临近预报制作、资料及手机短信集成,有利于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的开展。2006年开始在全市气象台站推广应用短时灾害天气预警业务平台。为使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能及时在大众媒体中进行传播,全市气象台站加强了与广电部门合作,签订了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在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上的协议,建立了规范化的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度和业务、流程。

1.4建立突发灾害天气服务基本数据库,保障气象灾害服务的针对性

近几年,赣州市台站普遍建立了县、乡、村级及部门负责人手机号码库和山塘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数据库,绘制了山塘、水库及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图,为各地分类开展针对性气象服务和预警信号的奠定了基础。

2加强综合减灾体系建设,保障气象灾害防御有序开展

为进一步加强和发挥科学技术在抗灾减灾、趋利避害中的作用,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服务,开展综合减灾组织体系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气象综合减灾工作的开展。

2.1成立各级减灾委

为提高政府对综合减灾的管理和协调能力,赣州市、县人民政府均成立了减灾委员会,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当地气象局。通过减灾组织、减灾信息和减灾资源的整合,完善了灾害应急指挥、保障和防范3个体系。

2.2成立赣州市气象、水文—地质灾害防御技术中心

为提高赣州市地质灾害多发区、易发区的实时监测和实时预报能力,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赣州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的通知》(赣市府发(2005)8号)精神,赣州市防汛指挥部成立了由市气象局、水文分局、矿管局组成的赣州市气象、水文―地质灾害防御技术中心。中心设在市气象局,中心主任由市气象局分管副局长兼任,中心副主任分别由市水文局分管副局长、市矿管局分管副局长兼任。遇有重大天气过程时,成员单位派出主要技术专家,参与全市气象、水情水位、地质信息的联合分析会商和山洪地质灾害预警的、更新及解除工作。中心成立以来,每年组织10余次技术会商,并及时地质灾害预警报告,有效指导各地开展暴雨、山洪、地质灾害的防御。

2.3开展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工作

根据省局《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方案》的要求,2005年9月14日赣州市政府以赣市府办字〔2005〕126号文下发了“关于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工作的通知”,对全市气象灾害的普查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各县(市)政府也相继下发了文件。市、县气象台站根据要求先后开展了普查,并对重点灾害隐患地区进行了实地调查。截至目前,市、县两级灾害普查分析和评估基本完成,现已开始编撰《规划》全文。

2.4建立气象灾害信息员网络队伍

2007年初,赣州市建立了覆盖全市乡村的气象灾害信息员网络,并陆续开展了气象灾害相关知识和防灾减灾知识的科普教育培训,明确了气象灾害信息员职责:一是及时收集报告气象灾害情况;二是及时向群众传播气象台站接收到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三是引导或带领群众主动采取防灾减灾措施;四是协助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目前,兼职气象灾害信息员队伍已经发展至5 000人以上。气象灾害信息员在2007年6月上中旬集中降水、9号台风“圣帕”的防汛抗洪救灾及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抗冰救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2]。

3加强气象应急管理,保障公共突发事件应对有序

3.1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为加强对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保证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提高对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能力,2005年下半年,赣州市气象局就把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摆上了议事日程,安排专人负责编制《赣州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经过讨论和修改,于2006年2月24日经赣州市人民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2006年2月27日正式印发全市实施。《赣州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对气象灾害应急组织体系和职责任务,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明确。该预案的印发有助于保障各项防灾减灾措施的落实和应急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各县(市)局也在市局的指导下开展了预案的制定工作,17个县(市)当地政府全部印发了本县(市)预案。

3.2制定《赣州市气象应急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保障工作预案》

为保证在《赣州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及市政府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各有关专项应急预案启动后,赣州市气象部门能根据应急工作的需要快速、有序地组织起气象应急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气象服务工作,使部门内各有关单位能主动、迅速地进入应急响应工作状态,市气象局于2006年5月25日印发《赣州市气象应急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保障工作预案》,明确了各科室、台站的职责、任务,成立了应急指挥和管理机构,建立了应急预备队伍。该《预案》的建立,为气象应急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起到了重要作用,保障气象服务工作有序、规范进行。全市县(市)气象局也相继组织制定《气象应急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保障工作预案》。

3.3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除气象灾害应急外,赣州市印发的20个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中有11个预案把气象应急作为应急救援的重要支撑。为满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气象服务的需要,赣州市局加强了应急能力的建设,购置了车载式移动气象站设备1套,专门为应急配备了移动上网通讯装备、雷达延伸系统等一批业务软件投入应急业务运行,实现了现场与非现场气象资料的交换与共享,全市建成了18支人工影响天气标准化作业分队,并对气象应急人员开展了应急装备的操作和应急知识的培训,提高了应急人员的综合素质,其综合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明显提升[3-4]。为检验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气象灾害时的气象服务能力,锻练队伍,从2006年起,市县两级气象台站每年都组织开展1次以上气象灾害应急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气象服务工作演练。通过演练使应急队伍得到实战的锻炼,找出了应急管理、自身业务技术、仪器装备、后勤保障方面的差距,为今后应急体系的建设和应急能力的提高理清了思路。

4结语

气象灾害防御与应急管理是一项全民性的社会活动,不仅需要政府组织、规划,部门间密切配合,专家出谋划策,还需要广大群众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要实现对气象灾害的防御,不仅需要气象部门的准确预报,还需要完善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并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气象防灾减灾意识。

5参考文献

[1] 廖远三,陈文献.永嘉县气象灾害防御的应急实践和保障措施探讨[J].浙江水利科技,2011(6):62-63,66.

[2] 朱明.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11(6):200-201,206.

篇7

关键词:大连; 安全保障体系

Abstract: in the reference other international city security system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city of dalian, and raised the urban security construction goal, and from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water supply, energy, communications security and so on various construction measures put forward.

Keywords: dalian;safety guarantee system

中图分类号:P624.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国际城市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为贯彻落实国家振兴东北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正在修编的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市定性为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我国东北地区核心城市,文化、旅游城市和滨海国际名城。大连的区域综合地位得到提升,成为在东北地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起到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的国际城市,相应在城市安全保障体系构建方面,也应参考其他国际城市的做法。

1.1国际城市安全保障措施经验

1.1.1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布局是城市所有防灾避险活动在地域上的综合体现,当城市达到一定规模后,建设“多心组团”布局结构在综合防灾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①以轨道站点为核心、快速路为边界的组团。组团间由城市道路、公交系统、绿化网络、市政设施等联系,形成有机整体。②结合轨道交通站点形成组团中心,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围绕中心配置居住、工业等用地,使组团内功能多元化。③组团周边沿快速路形成开敞走廊。开敞空间内平时可安排绿化、步行便道、停车等设施;当灾害发生时,可作为救灾通道、搭建、停放救灾物质等。

1.1.2强化城市防灾

国际城市建设中的主要防灾措施是加强城市防灾工程建设。具体措施如:①建设防灾工程,提高防灾能力;②建筑工程建设,强化防灾性能;③工程管线综合,保持合理间距;④减少环境破坏,降低灾害发生。⑤危险仓储等隐患设施,远离中心。

1.1.3强化城市减灾

国际安全城市建设中主要减灾措施是迅速疏散受灾人口和财产,控制灾害传播范围和减弱灾害传播速度,提高救灾速度,保证城市在遭遇灾害时能维持基本运转。具体措施是:①控制建筑密度;②选择安全的城市形态,如组团式布局;③设置隔离地带,防止灾害扩散;④确保交通畅通,提高救灾速度。

2.大连城市安全建设目标

大连城市总体安全目标应与城市建设和发展目标相适应,即综合防灾减灾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城市抗御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满足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公众生命安全的要求。应形成完善的城市防灾减灾法规体系,具有完善的城市灾害预警和应急机制;高效的防灾与应急管理机构,完备的救灾专业队伍,并具备较强的救灾能力;公众具有良好的避灾安全意识。

3.大连城市安全隐患

3.1地理位置的影响

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南端,西临渤海,东濒黄海与朝鲜半岛近邻,南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对峙,是封锁渤海海峡,保卫首都的门户,其地理位置在我国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自古即是兵家必争之地。

3.2半岛地形的影响

大连的半岛城市特点致使与内陆相连的有限空间中(通称“蜂腰部”)集中了输水、输电、输油、输气、通信等管道,未来城区的水资源、能源、陆路交通运输仍需通过此区域,但该集中城市生命线的地区最窄处仅4公里。

3.3现存的安全隐患

3.3.1 机场

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位于市区,飞机起降需穿越城市建设密集区,对城市公共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大连的“5.7”空难是由于驾驶员具有高度责任心,才避免了飞机坠毁于市区内,没有造成更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3.3.2大孤山半岛石化产业区

目前大孤山半岛已形成占地25平方公里的石化工企业密集区。区内有天然气LNG、液化石油气等易燃易爆、有毒物质,主要风险为:火灾、爆炸和泄露。由于该区域地理位置上位于城市核心区、新市区的中间部位,如发生灾难性的化学爆炸、泄露,将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对城市环境产生不可估量的破坏。

2010年发生的“7.16”新港油库爆炸及原油泄露事故,就对区域环境构成严重破坏,对全市安全构成威胁。

4.大连城市安全保障体系构建

4.1优化城市形态

大连未来要向腹地发展,城市结构将形成多中心,多组团的空间形态。

同时,在各城区空间形态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进一步加强城市道路建设管理,建设多个城市入口。有计划地新建、拓宽一批城市主次干路作为城市应急通道,道路宽度应能满足战时建筑物倒塌后,机动车辆仍能通行的要求,保证灾时外部救援和内部疏散的顺畅。

城区主要交通干道两侧高层建筑应错开布置;平时要搞好离城疏散道路维护,随时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加强危险物品的防护:禁止在城区内新建危险品工厂、仓库,有计划地将原有危险品生产企业和仓库向市区边缘搬迁。

4.2 建设应急避难场所

结合城市绿地、学校、大型活动场馆建设,规划城市避难场所。包括小区避难场所、街区避难场所和中心避难场所三种类型。

小区避难场所供居民临时避灾,是居民住宅附近的小公园、小广场或抗震能力较高的公共设施等。街区避难场所供灾民较长时间避难,需满足居住等基本生活条件。中心避难场所内应设救灾指挥机构、交通运输设施、伤员抢救中心、救灾物资储备库以及直升飞机坪等。

4.3建设应急救灾物资供应体系

大连的应急救灾物资供应体系可由应急救灾设备管理系统、救灾物资调配站和应急物流系统3部分组成。

其中需要在城市规划中给予用地预留的是救灾援助物资调配站,宜设置在城区北部交通干道附近,可结合港口、物流园区设置。

4.4对“蜂腰部”进行拓宽改造,强化生命线保护工程

具体做法是开展金州湾填海工程的研究,通过对金州湾实施填海工程,改变蜂腰部用地局促的状况。

同时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保护,健全生命线工程的应急处理机制,除城市道路外,还挺提高城市供水、供气、供电、通信等设施的应急保障能力。

4.4.1供水安全

制定城市应急供水保障措施,如应急供水管网、应急供水点、应急供水车等,以便在地震等突发灾害发生后,供应维持公众生存的最低生活水准及应急救灾所需的水。救灾用水水源可以利用城市现有水系,甚至可以考虑海水。

4.4.2能源安全

开展多气源供应保障的建设研究,实现清洁能源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发展利用电能、天然气,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

建立燃气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保障体系,提高本市燃气行业防灾、减灾、安全稳定供气综合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健全相应的燃气抢险系统。

4.4.3通信安全

提高通信设施的抗灾能力。电信局在城市的分布宜分散,以防止灾时几个局集中性的同时破坏。通信线路尽可能埋地敷设,埋地干线宜采用综合管廊。大力发展光纤通信网建设。强化通信手段的多层次、多系统化建设。

4.5建设新机场

目前大连新机场已落实选址,机场搬迁改造后,大连核心区空间结构将趋于合理,大大提高城市安全性。

新机场为填海建设,周围为海域,安全性较好,但东端净空为陆地,规划建设时应符合端净空有关要求,禁止建设易燃易爆等危险企业及设施。

参考文献:

[1] 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2] 戴慎志. 论城市安全战略与体系[J]. 规划师. 2002(01)

[3] 林家彬. 日本防灾减灾体系考察报告[J]. 城市发展研究. 2002(03)

篇8

(一)实施民政工作城乡一体化战略。筹备召开第十七次全省民政会议。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进一步增强民政系统科学发展能力。2012年,国务院将召开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我们将提请省政府召开第十七次全省民政会议。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民政事业发展的目标方向、改革任务、政策举措。各级各单位务必要高度重视,精心筹备。要全面回顾分析第十六次全省民政会议以来的工作实践,总结提炼浙江和本地特色的民政事业发展经验,提振信心,强化改革创新意识。要力争在保障改善民生上有新提高,加快完善适度普惠新型社会福利体系,不断提高改善民生能力水平:积极推进社会救助体系法制化建设,妥善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深化救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防灾减灾应急能力;规范深化慈善事业发展,充分发挥补充社会保障体系功能作用。要力争在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上有新突破,深化城乡社区建设,夯实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基层民主治理机制,引导城乡居民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稳妥推进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作用:全力培育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加快专业化、职业化社会服务建设步伐;建立健全民政行政执法机制,提高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服务水平。要力争在强化民政事业发展基础上有新举措,紧密结合“十二五”规划实施,强化机遇意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将民政事业发展融入本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大局和总体规划,持续推动民政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以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为重点,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同步健全机构和设施服务功能;以加强队伍及素质建设为根本,多途径充实民政工作机构和力量,健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基层单位及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民政系统干部职工整体素质。

(二)构建新型社会福利体系。重点是提升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完善孤儿等困境儿童保障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精神,配套完善社会养老服务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力度,强化公办养老机构的公益性特征,逐步向护理型转变,首先满足好高龄、困难和失能老人的机构养老需求。有序引导社会养老服务需求,为扶持促进民办养老机构建设拓展空间。要更加关注居家养老服务的制度创新和服务完善,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站)建设;根据《居家养老服务与管理规范》,积极引进社会组织参与服务提供。要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建立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开展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广泛开展“银龄互助”活动,稳步推进失能老人家庭照护“喘息服务”,探索失能老人照护、养老服务持证上岗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质评定制度。要按照机构、职责、编制、人员、场地、经费“六到位”的要求,全面加强市、县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加大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力度,强化养老服务中心功能,巩固五保、“三无”对象集中供养成果。加快完善孤儿等困境儿童保障体系建设,确保福利机构养育孤儿年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的70%,社会散居孤儿年基本生活养育标准不低于福利机构孤儿标准的60%。11个市全部建成规模适度,具备养护、医疗、康复、特教、培训功能的综合儿童福利机构,争取2―3个市儿童福利院创办特殊教育学校。探索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进一步创新完善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完善公益性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和慈善信息统计、公开制度,协调推动社会志愿服务发展,积极推进慈善立法。要确保福利彩票发行安全、健康,发行规模超百亿,规范公益金使用管理,推进福彩文化建设。力推社会福利企业管理政府规章出台。

(三)夯实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工作基础。重点是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关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民政行政执法制度建设。围绕筹备召开全省深化城乡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和实施《浙江省城乡社区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健全社区建设组织协调机制,合理调整社区规模,规范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加强社区服务制度建设,建立社区服务业发展规划评估和统计标准,培育发展社区公益性、服务性、互及治理型社会组织,广泛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加大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新建10个县(市、区)社区服务热线平台、120个乡镇(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1000个村级社区服务中心,努力实现外来务工人员社区服务全覆盖。围绕贯彻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会议和中央文件精神,筹备召开全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组织实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要积极推广嘉兴经验,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组织建设和相关配套制度建设,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推动建立社会工作领导协调体制。研究制定人才培养、职业评价、机构扶持、岗位设置等专项政策,建立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社会工作人才培训及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慈善公益社会组织扶持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多层次组织培训,加快实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由点及面、从城市向农村的全方位拓展。密切关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动向,深入研究,适时组织开展试点,切实加强登记管理机构建设。进一步巩固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成果,推动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继续推进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和直接登记试点工作,探索建立财政对社会组织资助、奖励机制,扩大社会组织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和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覆盖面,加大民办社工机构发展支持力度,支持社会组织更好发挥服务社会作用,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依法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行为和非法社会组织活动。积极推广衢州经验,加强民政行政综合、联合执法制度建设,抓住有利时机。争取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推动建立民政综合执法机构、队伍,整体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四)依法规范社会救助和灾害救助。重点是推进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综合能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经过2003年至今八年多的不懈努力,管

理体制协调顺畅,专项政策基本完备,工作效能稳步提高,下一步,要在全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社会救助立法进程,整体提升制度效力。2012年的重点是全力推进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这是确保公平救助、提高效能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关键和难点所在。务必要克服畏难情绪,按照落实“一个机制、一个办法、一个机构、一个平台”的要求,各市至少要有70%的县、市(区)启动核对工作,一半以上的县、市(区)落实“四个一”要求。进一步规范临时救助工作,加快省、市、县、乡镇四级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步伐,开展重特大病种救助试点。所有县(市、区)医疗救助人均筹资不低于10元,当年度资金结余率不超过10%。做好低保工作与扶贫政策的衔接,适时提高保障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年增幅分别达到10%和13%。确保低保对象每人每月最低救助金额不少于60元,平均救助金额不低于当地标准的50%。认真做好元旦、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和价格补贴发放工作。全面履行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职能,深入实施防灾减灾行动方案,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联动、信息共享、灾情评估、款物调拨机制。进一步优化避灾安置场所和救灾物资仓储建设布局,落实建设标准,规范管理,深化部门合作机制,提升应急避灾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救灾应急预案体系建设,适时演练,规范预案应急工作流程。切实加强救灾资金末端监管和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完成1万名村级灾害信息员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任务。继续推进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建立减灾宣传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严密关注灾情预警,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和水平,全力做好应急救灾和灾害救助工作。

篇9

关键词:气象;防灾减灾;构建体系

中图分类号:P40 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的国家,气候变化万千。气象灾害不仅在农业经济上造成了损失,还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据相关数据了解,平均每年受气象灾害影响的人数大约有3.8亿人,因气象灾害死亡的人数高达了4700人。由此可见,建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与完善。加强防灾减灾的意识还需结合气象服务配合,才能够加速气象防灾减灾体系的构建。气象部门利用气象服务可以及时的传播防灾减灾的信息,由此可见,气象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 建立组织机构与气象灾害信息系统

不论是省、市、区以及县和镇而言都应该建立一个防灾减灾的办公室,来进行上层传递下级防灾减灾的工作。并配备相应的气象专员,负责电子显示屏的录入和气象警报以及手机短信的发送等工作。还可以开展气象志愿者的活动,志愿者的任务就是协助气象专员开展一系列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在建设的过程中根据每个地方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气象灾害信息系统的构建。

1.1 采用手机短信的形式来气象防灾减灾的信息

在气象灾害通知系统中最主要的一个方式就是通过手机短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手机运营商几乎将国内的通信网络系统都覆盖了。通过与手机运营商的联合,利用这个通信系统将气象信息及时发送到每一位用户手机中,有效的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采用电台来进行防灾减灾信息的传播

现代社会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不管是在出租车还是私家车,不管是通过收音机还是手机等。都是可以收听电台的,气象部门可以与当地电台合作,将每日的气象信息通过电台的形式进行传播。

1.3 建立警报接收机系统

针对一些通信条件比较差的地方,气象部门可以建设无线警报接收系统。这种预警的系统就由气象专员或者是部门来进行信息的播报,这类的气象服务形式还能用于一些企业以及用户的防灾减灾。

1.4 通过网站的形式传播气象预警信息

就目前而言,计算机已经被广泛的使用,人们可以不用出门,在网上就能了解想知道的信息。气象部门也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将每日的气象消息到网络上,向精细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这个方法也是气象预报的主要方式之一。

1.5 安装电子显示屏来对气象预警信息或警示器进行播报

在一些人群比较集中的地方,比如广场、车场等地区,可以安置相应的电子显示屏来对1周之内的天气进行预报,以及临时气象的预警信息。而且还可以在电子显示屏上播放一系列气象防灾减灾的知识,提高全民的防灾减灾能力。在各小区、企业、学校等人群集中的地方装置气象警示器。在遇到紧急情况下,可以通过警示器来提醒人们进行防灾减灾措施,做到有备无患。

2 提高气象灾害监测的预警能力

对于灾害性天气预报气象部门要加强其研究的力度,最大限度将灾害性天气预报出来,提前让人们知道并做好防范措施。

2.1在各个地区建立进行气象科普的宣传,

加强人们对于一些基础的气象知识的了解,比如红色预警以及橙色预警代表的是什么,如何有效的进行气象防灾减灾。通过科普宣传的方式,向群众宣传气象知识,提高其防灾减灾的意识以及防御能力。还可以通过展览板、宣传画以及气象知识手册发放、电子显示屏、网络等方法来进行宣传,对气象灾害进行预防。

2.2建立一个防灾减灾的应急机制

从以往的气象灾害以及专家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气象灾害系统也是有一定的发展规律的。一个灾害系统的形成势必将引起上游的地区的反应,所有将上下游地区相结合建立一个防灾减灾的机制。在建立机制的过程中,要联系地区的实际情况。在灾情出现时,采用应急机制来提高人们的御灾能力。

2.3在学校、企业等人群集中的地方,可以进行不定期的气象防灾减灾培训

提高人们在面临气象灾害时的处理能力和应急能力。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进行气象防灾减灾的演练活动,让人们可以进行实地的了解。

2.4气象部门应该建立相应的流动气象车或者是当地气象站

发生严重的灾情时,可以将流动气象车开往灾情比较严重的地方,再通过先进的气象设备来对当地的气象进行预报。

2.5可以通过电视来查看每晚的天气预报

或者是通过手机打电话的方式拨打12121等天气预报的号码以及手机天气预报短信进行查询。做到及时掌握天气情况以及气象防灾减灾的自动化、日常化。

2.6建立一套灾情上报系统

当各个地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灾情时,第一时间将资料上传到灾情上报系统中,使得气象负责人能够及时的了解灾情并做好救灾活动的准备工作。当然,这方面也可以由志愿者或者气象专员来完成。

3 气象灾害专项资金的设立

建立气象防灾减灾体系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对于各级地方的气象部门需成立防灾减灾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其体系的建设。地方政府拨出一部分资金以及通过社会渠道来进行资金的筹集。具体一点就是,主要的经费还是由政府财政部门拨出,建设的经费就由当地的企业或者建筑单位、旅游景点等盈利性的部门各自承担一部分。再以政府牵头,气象部门从旁协助的形式来推动气象防灾减灾的体系建设。

4 结语

对于气象灾害进行监测预报的能力以及在信息及时的这一点上,还有待提高。通过对气象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来对预警信息的一些盲区进行消除。在进行防灾减灾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其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人们自身对于灾害的防御能力。气象部门要做到将监测后的防灾减灾信息及时的到各类传播设备上,使得人们都在灾害来临前做好防范措施。对于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以及各级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共同做好灾害的防御工作,落实气象防灾减灾体系的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郭杰,何丽.农村防灾减灾中的气象信息服务[J].吉林农业C版,2011(6):204.

篇10

关键词 公共气象服务;防灾减灾;监测预测

中图分类号 P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335-0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共权益保障强化,公共服务需求增长,公共服务政策的透明度提高,亟需对现阶段公共气象服务进行充分的认识和研究,以指导公共气象服务的科学发展[1]。以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基础,从公共气象服务的目标、现存的机遇和挑战及如何促进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对公共气象服务展开研究,从注重气象服务中的灾害监测、预测水平的提升及加强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进行了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研究。

1 公共气象服务概述

1.1 公共气象服务的目标

所谓公共气象服务是指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媒体以广大人民为服务对象进行的气象信息提示。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的重要前提是社会上存在的媒体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正确的气象信息。公共气象服务的目标主要有2个:一是要为民众提供正确的气象服务信息,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醒群众对即将到来的灾害进行预防,进而保障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二是提供正确的公共气象信息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幸福指数的重要的方法[2]。

1.2 公共气象服务现存的挑战及机会

内蒙古属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风沙较多,面对这种情况,公共气象服务要重新建立一个和现代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气象服务体系,同时要注重对公共气象服务队伍中的人才建设,提升气象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

1.3 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措施

要发展公共气象服务首先就要注重气象服务中的技术投入,要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武装气象服务。一是要建立完整的气象服务体系,该体系是包含气象服务系统、气象预报系统、气象观测系统以及科技支撑系统在内的一个比较全面的气象服务体制。4个系统是密不可分的,第4个系统是必须要服从于前面3个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二是要加强公共气象服务为民的特性,即将公共气象服务系统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以及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升作为其存在的意义及目标。三是要保证气象服务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时性,提高气象服务系统对灾难的预报以及预测性能。

2 增强公共气象服务的防灾减灾能力

2.1 注重气象服务中的灾害监测、预测水平的提升

2.1.1 注重气象服务系统的灾害监测水平的提升。对自然中经常会出现的灾害次衍生灾害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就要立即发出警报。对自然中的进行预测,旗县内的各个区域之间要加强合作,尤其是旗县内部的农村或者沿海地区、山区地带等地形地貌较为特殊的地方要特别加强气象的监测以及预报。

2.1.2 注重对气象灾害的预报、预测能力的提升。要求建立较为完整的气象预报体系,要提升气象预报的及时性、高效性,特别是对一些较为严重、摧毁能力较强的灾情的预测更要及时准确。要对旗县内部的各个地区的气象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一旦有灾难发生的征兆就要立即告知当地民众,督促他们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力将灾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旗县内经常发生洪涝以及冰雹等灾害,气象部门要对这些灾害进行更为详尽和集中的预报以及预测[3]。

2.1.3 对于可能发生的灾害要及时进行预警信息的。要注重建立一个全面、高效的气象灾害预警系统,该系统较之以往的气象灾害系统而言,在预警频道以及灾难信息功能、内容上都应当有所改进。并且该系统和气象卫星广播、气象信息服务网络等系统之间的联系都要进一步加强。

2.2 加强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理能力

2.2.1 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的预备应急处理方案。按照国内相关部门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理方案内的相关要求,对已有的气象灾害的预备应急处理方案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对于有些可能进一步引发其他类型的灾难的灾害来讲,要特别注重应急方案的设计。

2.2.2 注重灾难应急处理的队伍建设[4]。对于灾难应急处理队伍中的队员要定期进行培训,特别是新进的员工,要进行实训,增加他们的实战经验,灾害应急处理队伍中的员工应该对各种灾害都能够有一套应急处理方法。

2.2.3 重视抗击灾害以及救灾的实际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其中的一些灾害可能会引发其他类型的灾害,如滑坡、山洪等灾害的发生就是由于其他的一些灾害处理不当而引发的。所以,提升队员的实际抗灾、救灾能力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3 参考文献

[1] 王莘.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J].青海气象2011(4):2-10.

[2] 唐军奎.基层公共气象服务工作探讨[J].陕西气象,2011(6):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