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传播概论范文

时间:2023-11-03 17:29: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新闻传播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新闻传播概论

篇1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开设有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新闻院系已近20所。这其中的少数学校,还成立了网络传播学院、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系与网络传播研究中心。另一方面,在那些没有开设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院系中,也几乎都在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等专业中开设了网络传播概论、网页设计与制作等课程。

还有一些高校,如南京大学,已经不仅在新闻院系开设网络传播概论这样的课程,而且把它作为全校的公选课,供各个专业的学生选修。其实,笔者认为还可以更进一步。比如网页设计与制作,完全可以与科学社会主义和大学外语一样,作为基础课在大学里面普及,成为各个专业的必修课。

这样的认识,是基于个体在互联网上的“数字化生存”,对专业人士都有必要,是其专业交流与专业拓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面向人类数字化的未来,受过高等教育者不能在网上进行富于个性的自我展现(并非博客),与不能熟用外语当视为同样令人遗憾的重要缺失。

可以说,我国高校网络传播专业或方向的人才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观照互联网应用在全球日新月异的态势,观照网络传播事业在大陆的飞速发展,甚至可以说,在我国高校对网络传播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无论在量与质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专业设置、教材编写与师资力量等方面,均有着较大的提升与变革的空间。

首先,在专业设置方面,还过于笼统,缺乏专业侧重与约分。目前国内大部分开设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院系.其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新闻学或传播学的一些核心课程,二是网络新闻传播方面一些主干课程,如网络传播概论、网络新闻学、网络广告学、网页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多媒体制作、电子商务等等。再往下,就没有专业侧重了,使专业设置过于单薄,与这一学科丰富的涵盖面不相适应,亦不利于奠定一个良好的学科基础。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由于对网络传播的理解过于狭窄。网络新闻传播学科的交叉性.涉及面大大超过了新闻学和传播学。美国的有些大学的网络传播(Internet Communication)专业或新媒体(New Media)专业,在开设类似于上述的一些网络新闻传播主干课程外,还给出了5-6个专业侧重面,如:网络媒体。互联网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短信与无线传播、建康情报学,等等。选择不同的专业侧重面的学生,除了必修主干课程外,还有更为“专业”的课程需要学习,如选择“网络媒体”的学生,就要学习网站建设、网站营运与管理等课程。

这样的专业设置,也是由网络新闻传播人才是复合型人才的特点决定的。以前,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大多到报社工作,广播电视专业毕业的则大多到电台、电视台工作。但如果受此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网络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的人才,就只能或主要应到新闻网站工作,就未免狭隘了。现在,有些学校不敢设立网络传播专业或有此专业的亦不敢扩大招生规模,就是怕毕业生找工作难,因为中国的网络媒体数量有限。殊不知,网络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并非只能到网络媒体工作,在传统媒体亦能大显身手。近年来,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渗透与影响有目共睹。试问,现在还有哪一家传统媒体的编辑、记者不在大量地使用互联网和调用网络资源呢?还有哪一家传统媒体的工作方式或工作流程还能离得开电脑与网络呢?作为复合型人才的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主,理应比新闻院系的其它专业的毕业生更具有竞争力。

不仅如此,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以到电信传播、远程教育、网络游戏等行业或产业工作。甚至可以说,在一切以数字信息处理为特征的行业和岗位上,网络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都大有用武之地。

其次,网络新闻传播的教材,存在着内容重复和相关课程空白的问题。一方面,有关网络新闻传播总体介绍性的教材,不仅内容重叠的成份较多,而且缺少真知灼见。例如关于《网络传播概论》的同名书籍就有好几种,从例证到章节编排均大同小异。大学教材,通常是编撰者在此学科上科研成果一定程度的体现,然而,“迄今为止描述性的,对策性的,解释性的成果为多,真正能够在传播理论上有所建树的目前还不多见”(闵大洪:《网络传播学科发展报告》)。另一方面,一些重要课程还没有教材,或没有理想的、典型的教材。例如,在网络新闻方面,缺少“在线新闻调查(Online Ivestigative Journalism)”、“桌面出版(Desktop Publishing)”;在WEB应用方面,缺少“交互式动画(Interactlve Animation)”、“动态网页接口(Dynamic Web Interfaces)”、“数字广播(Digital Audio)”;在网络技术方面,缺少“数据传播(Data Communication)”、“数据库应用与设计(Database Use andDesign)”,等等。

在教材编写方面,当务之急不是“把精力放到网络新闻传播的学科名称和性质上,或者用传统的学科分类法来套‘网络新闻传播学一’”(赵志立:《中国网络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及趋势》),要避免教材选题与范围总是大而宽的现状,而把力量集中在那些“相对窄而深入的研究课题”(彭兰:《视野、焦点与方法: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的三个待突破》)。例如,关于黑客、闪客与博客,都是可以写出专门的教材的。

篇2

关键词 网络新闻;采编;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6-00010-02

网络新闻的采编作为当前新闻采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很多的方面都发挥着新闻价值的作用,但是应该看到当前的网络新闻采编过程中的一些不良的行为,往往是导致网络新闻传播失真、失实的一个重要的不足。新闻的价值就是在事实的本身面前所包含的能够引起社会各界人士能够共同关注的一个内容,这种内容往往是能够更加直接的接近于新闻真实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也决定了在对网络新闻进行采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网络新闻媒体的传播往往是全球化的传播过程,网络新闻的编辑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应该强化地域性的新闻价值观念,同时还应该注意的就是新闻价值的普遍意义和价值也是网络新闻需要重视的一个内容所在,在当前网络媒体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的就是网络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以及网络新闻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所在。网络新闻媒体应该处理好的一个事情就是如何把握好,网络新闻的新闻普遍价值以及网络新闻的独特价值之间的关系,只有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把握好,才能够促进网络新闻你在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尺度。

1 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

1.1网络新闻传播的地域限制相对减弱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世界连接成了一个地球村,网络的传播速度之快已经让人们感觉到了这个世界范围之小。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网络新闻传播受到地域限制的程度相对较小,网络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条新闻的传播往往需要的就是剪切、复制、黏贴的过程,接下来就会有成千上万的读者来看到这条新闻,这种新闻的传播速度之快,往往加快了新闻传播不受到地域限制的程度。在过去的新闻传播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就在于新闻的传播过程往往受到了地域的限制,这种地域的限制,往往导致的就是新闻没有办法能够充分的展示出自身的因素。有的时候一条新闻传播开来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这种情况在最开始的新闻传播过程中是经常发生的,一般的新闻也就成为了旧闻。网络新闻传播就打破了这样的地域限制,这样给网络新闻传播带来了一定的生存的空间,为促进网络新闻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网络新闻传播的覆盖面之广

网络新闻传播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就在于,网络新闻传播的覆盖面之广,这里应该看到网络新闻你传播的覆盖面广的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相对比较广泛的将受众的需求更加立体化、多方面化起来。网络新闻在传播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互联网是一个可以同时能够传播文字新闻、音频新闻、图片新闻、视频新闻的一个综合的媒介,在这里我们应该非常清楚地看到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一个覆盖面之广,它的意义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义,一个层面就是所覆盖的受众人数的广泛,另外一个就是传播内容的广泛,这两种广泛性所带来的内容就是导致了网络新闻传播的覆盖面的广泛性。当前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应该重视的就是网络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的特点,针对受众的接收范围的广泛性以及网络新闻传播内容的广泛性,在这个条件下应该充分的认识到网络新闻传播的各种有利因素所在,为网络新闻的更好传播提供可靠的保障。

1.3网络新闻传播的裂变性

裂变性不是新闻学当中的一个术语,在这里将裂变性应用到网络新闻的传播过程中有着其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里将网络新闻传播的裂变性,往往是和互联网的技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当前需要注意的一个内容就是产生这种裂变的基础和技术的手段是互联网的发展,在一定的技术条件的基础上,网络新闻传播才有可能产生裂变性。这种裂变性往往所带来的一个内容就在于,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信息的爆炸性,这种爆炸性的开始和结束往往都是在非常重要的一个前提下面,这个前提就在于能够充分的使用互联网技术,将网络上面所产生的新闻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发送出去,这才是网络新闻最重要的一个内容所在。

2 网络新闻应该重视网络选稿

网络新闻的来演上面由于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其中,这里应该看到在对于网络新闻你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忠实对于选稿这个过程的筛查。对于网络新闻的采编人员来说,衡量一个新闻是否可以转发的标准就是要去伪存真,只有这样才能够将网络新闻的真实性进一步的完善和进一步的鉴别。另外由于网络新闻的使用一般都是借助其他的新闻媒体的现有的素材进行的挑选。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要保证这些新闻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在保证这两个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够进行采集和编辑。另外还需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该新闻是否和自身的新闻传播的媒介有着一定的联系,如果没有一定的联系的话,那么再好的新闻也不应该当成新闻来进行采集和编辑,如果采集和编辑了的话所导致的后果就是往往产生与自身的媒体不相适应的内容。网络新闻的特点就是:快速、全面、准确、客观。网络新闻的这个特点就决定了,网络新闻编辑的过程中,对于编辑而言应该时刻都必须关注的就是从这个大量的信息里面,找到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以及那些能够对于人们日常的生活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内容出来。网络新闻的编辑应该找的就是网络新闻中,哪些是可以使用的稿子,哪些是不可以使用的稿子,这种选择对于网络编辑来说是有着一定积极的作用的。网络编辑在选取稿件的时候应该本着,客观、公正、公平的角度进行选取那些有价值的新闻稿件。

这里需要举例的就是,在近期刚刚出现的一个假新闻:“主席打出租车”的假新闻事件,通过这个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在没有澄清这个新闻是真的还是假的的情况下,我国的大量的网络新闻媒体就转载了这个虚假的新闻,最后才得知这个新闻是假新闻,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就是在于,网络新闻的编辑没有很好的去审查这个新闻的发稿者所使用的内容是真的还是假的,就将这个内容转发到了网络上来,最后导致的就是网络新闻的受众都不敢相信新闻媒体所讲的话,到底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呢?所以说,在新闻的选稿过程中应该杜绝的就是凭空捏造虚假或夸大新闻来吸引眼球。另外还有就是网络新闻媒体应该杜绝那些相对低俗的新闻内容。最后就是三是杜绝传播谣言或者“小道消息”。这里所说的小道消息就是那些没有经过证实的内容。

3 积极有效地编辑和改正是网络新闻采编的基础

网络新闻编辑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编辑要对于一些新闻进行适当的改编,这里的改编往往不时那种单纯的复制、粘贴。对于新闻传播而言应该看到的就是网络新闻编辑应该有着自己的特色,将同一个新闻事件通过自己的编辑成为从另外的角度进行分析的一个情况,这个情况非常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能够给网络新闻的受众以一种另外的视角来评价新闻,来看到新闻背后的另外的内容所在。所以说,对于网络新闻编辑而言在挑选新闻稿件的时候,应该对网络新闻的内容以及当中的一些语言文字进行适当的修改,这种修改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网络新闻更加接近于新闻媒体的受众。经过网络新闻媒体的编辑在其中的用字、姓名、时间等有关内容概念上面都需要不断地小心,避免因为不礼貌的文字激起对于新闻受众的不满意,这种不满意往往表现在一定的地域性的差别上面。还有就是网络新闻的编辑还应该看到网络新闻媒体在不断地采集和编辑的过程中,将那些新闻稿件中原本需要更改的内容更加的具体化和完善化,以便能够达到网络新闻受众所接受的程度。

4 结论

综上所述,整合要满足需求, 服务大众。网络新闻在整体上是由众多条新闻报道组成的, 这些独立的新闻报道彼此有类别和内容上的相关和接近性质。如何把众多的新闻归类整合,形成若干大类,构成新闻频道或者栏目, 这也是网络编辑需要做的事情。新闻信息整合看似很简单,实际上有很大学问。所以说,对于当前的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进行创新型的采编是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其中的,这里我们应该更加清楚地看到,网络新闻编辑和新闻媒体之间应该更加切合实际的进行资源的整合,让网络新闻通过采编的改善,达到能够促进新闻更加完善的发展的目的,同时也是促进网络新闻沿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脚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谢新洲著.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张海鹰,滕谦编著.网络传播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3]张永霞.网络新闻的特点及对编辑的要求[J].新闻爱好者,2010(16):127-128.

篇3

事实证明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网络媒体获取传统媒体已的新闻的机会相对平等,“千网一面”的现象的确存在,但也有少数佼佼者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其他网络媒体――传播工具的优势是一样的,如果都在简单地“搬运”,而没有网络新闻编辑创造性的工作,是不会出现佼佼者的。

对网络新闻编辑来讲,网络媒体其实是把“双刃剑”,其传播优势为新闻业务带来大量矛盾。编辑只有充分运用辩证思维,才能解决传播工具的优势所带来的矛盾,才能使网络新闻得到有序、可控、有效的传播。人民网、新华网、东方网、新浪网等的新闻报道能够在成千上万的网络媒体中脱颖而出,原因主要在于此。

一、海量即时与有效把关

和传统媒体一样,“把关人”是网络新闻编辑基本的角色定位。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一条新闻在时效性、纵深性等方面做得再好,一旦失实,便毫无价值,乃至产生相当大的副作用。进行真实性的把关是网络新闻编辑最基本的职责。

网络媒体需要海量的新闻加以支撑,网络新闻编辑也面对着海量的新闻。这些新闻的来源非常复杂,大量的来自传统媒体,有的来自隐性的众多网友;海量的新闻需要及时的传播,甚至需要追踪新闻事件的发展进行即时的传播,否则就可能被其他网络媒体抢占先机。与此同时,网络媒体进行的是全球化的传播。失信的新闻一旦发出就几乎是失控的,即便是立即删除了,也可能早已被其他网络媒体广泛地转载。可见,在海量、即时的前提下,网络新闻把关的压力之大。

目前,网络媒体已成为假新闻的泛滥之地。当重大新闻发生时,许多人最早是从网络上获取信息,但他们往往还要到有传统媒体背景的权威网站去核实,或者等一些时间再到传统媒体上去核实。这充分体现了一些网络媒体在新闻失信上的严重性。①因此,海量即时的报道与充分有效的把关成为网络新闻编辑面对的最大矛盾。

二、海量即时与有效展示

网络媒体容量无限,即时的传播又使海量的新闻在迅速地增加。中国大型网络媒体的新闻日登载量大多超过2000条,最多的超过10000条。海量是网络媒体的一大优势,但没有得到有效展示的新闻,数量再多也没有多大的传播效果。海量新闻本来就对有效展示带来挑战,况且网络媒体在新闻的展示上存在着先天不足。

首先,网络媒体的高效页面不多。大多数普通网友使用的计算机屏幕是15到17英寸,屏幕分辨率的设置标准是800×600,一次只能浏览页面的头4英寸长范围内的信息,几乎无人能够一次性调阅一个典型页面的所有内容。②因此,高效的页面位置只是屏幕的第一屏。与此同时,网络媒体是分层展示新闻的,高效的页面一般只是首页;其次,网络媒体在主要的页面上,主要通过标题列表的形式来展示新闻,大量的标题集中在一个页面上,网友很难立即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再次,文字仍是网络媒体表现新闻的主体形式,在电脑屏幕上进行浏览比较耗费视力。一些上了年纪的网友,经常是将较长的新闻打印出来,恢复成“纸质新闻”后,再进行阅读。

在这么多不足的前提下,海量的新闻又不能都引起关注,有的新闻对网友来说就是“信息垃圾”;海量的新闻容易形成“信息沙漠”,网友要找到想看的新闻,可能要“沥尽狂沙”;海量容易导致“泥沙俱下”,一些信息对网友来说就是“信息毒药”……大型网络媒体的确需要海量的新闻,即便价值不大也可以作为备检资料,但对新闻传播的实效性的追求,又要求新闻必须适量。

那么,从海量新闻中选择哪些新闻进行突出展示?在24小时不间断的即时更新中,重点新闻在页面上应该有怎样的更新频率?一条新闻的标题如何做才能使其在“标题的丛林”中跃然而出?每天多少新闻才是适量的……这都对网络新闻编辑出了较高的要求。

三、充分互动与有效引导

网络媒体大都有互动设置,包括论坛、留言板以及即时聊天功能等。借助这些互动设置,网友对新闻传播的参与度得到空前的提高,“在互联网时代,话语权被重新分配,人们似乎得到了更多的民主,平民与王孙拥有平等的权力,能够在网上畅所欲言,施加自己的话语影响。”③这或许正是网络媒体的魅力所在。

网络互动是无限的,参与的网友数量在理论上可无限多,而且什么人都可以参加;网络互动是平等的,网友可以主动地拉出一条新闻发表评论,可以自己选题在论坛或聊天室中吸引网友进行讨论,而不必完全根据编辑的安排进行互动;网络互动是即时的,网友可以一边看新闻一边发表观点,尤其是网络新闻的直播和网友发表看法,在时空上可以互不干扰,网友可以在直播进行中、新闻发展中就将观点贴到网络媒体上。

网络媒体强大的互动功能为网络新闻编辑在新闻线索的捕获、新闻事件的评价等方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源。但“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谁都可以随时把未必无害的信息在网络媒体上张贴。当然网友提供的信息不可能直接在新闻页面上体现,但网络新闻编辑必须对这些信息进行核实、判断,而网友在网络上是隐性的,其提供信息的目的也非常复杂,网络新闻编辑很难、甚至不可能做出准确判断。

难以核实的内容可以不释放到页面上,但多数内容在把关后是可以上页面的。这些内容的导向未必没有任何偏差,这就带来一个更大的问题:如何对网友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这种引导的难度远远超过了对网友贴文内容的把关。

四、滚动报道与深度报道

越快,新闻性就越强,作用和价值就越大。反之,速度慢了,新闻成为“旧闻”,就会贬值,就无人去阅读。因此,新闻学把坚持新闻的时间性,定为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特征。③和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新闻报道的这一基本要求,它可随着新闻发展,不断滚动推出最新消息,甚至推出大量的一句话新闻。这的确体现了新闻的时间性,但这不利于网友宏观掌握事件的全局,难以满足网友对新闻深度的追求。这就构成了一对矛盾:速度与深度。

由于从传统媒体获取信源的机会相对平等,即便有一定的差异,一条新闻只要在一家网络媒体上出现,其他网络媒体在几分钟内就能跟进。因此,在重大新闻报道的过程中,网络媒体之间的竞争不仅仅停留在即时性上,深度报道往往成为竞争的主要内容。各大网络媒体目前高度重视即时新闻的盘整和新闻专题的制作,正是出于这一考虑。

好在网络媒体有“非线性”编辑的优势。编辑们“可以随意提取任何文本,可以把任何一段子文字文本、图画文本、声音文本和影像文本等编入任何主文档,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子文本的长度,可以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进行编辑部与新闻现场的沟通和编辑。”④也就是说,网络新闻编辑在新闻之前、之后,对新闻的改动非常方便。

那么,在什么节点上要对滚动报道进行深度整合?什么情况下用单篇文章、小型专题或大型专题进行深度整合?深度整合的内容从哪里获取?这是每个网络新闻编辑随时要考虑的问题。

五、个性需求与大众传播

网络媒体的传播对象是高度个性化、自由化的,对于处于开放式竞争格局中的网络媒体,网友的选择有着高度的自由性,一旦不合他的口味,他会立即转向;具体到某条网络新闻,网友的阅读也是非强迫性的,他如果不点击,网络媒体的工作都等于白做。因此,网络媒体即便有非常明确的传播意图,也要适应网友的个性化阅读,进行个性化传播,以求取得一定的传播效益。

宣传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受众的本我是趋向“享乐”与“刺激”的。美国著名的网络杂志站点《沙龙》(Salon)的一项调查发现,凡是标题中有“性”这个字眼的文章,阅读量比其他新闻高出2倍。⑤

但是网络媒体最重要的角色是大众传播媒介,必须进行大众化的传播,如果完全依照这种阅读量(网友的个性需求)来进行报道,网络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将无从谈起。网络媒体肯定不能一味迎合网友的个性化需求,但又不能无视网友的个性化需求。那么,在满足网友的多种个性化需求、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和吸引网友的点击等三者之间,就需要进行有效取舍,其分寸的把握是很困难的。

六、新闻的地域性和传播的全球性

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⑥地理上的接近性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素质。一般情况下,同样一条新闻放在全国的范围来看、放在其他的地区来看,未必有多大新闻价值;放在全球的范围来看,甚至就不是新闻了;放在事实发生的当地,这条新闻可能就有较大的新闻价值。也就是说,一个事实的新闻价值在不同地方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很多新闻的新闻价值还是有地域性的。网络媒体进行的是全球化的传播,网友的地域分布情况非常复杂,网络新闻编辑在新闻报道中,应该强化地域性的新闻价值,还是应该强化普遍性的新闻价值,这的确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

七、信源共享与特色内容

目前,有关政策还没有明确网络媒体的采访权,但并不意味着网络媒体不需要原创新闻。网络媒体的海量性要求有大量的新闻加以支撑,任何一家新闻媒体的原创新闻都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此网络媒体的绝大多数新闻必须从大量的传统媒体中获得。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既然大家都转载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上“千网一面”的现象必然形成。也就是说,网络媒体如果没有所谓的原创独家报道,的确很难在内容上超越本来就雷同的同行。

就算是网络媒体拥有一定规模的采访队伍,每天有上百篇原创新闻,可把它们扔进数千条的新闻“大海”中,可能连个浪花都看不到。在这些原创新闻中,即便偶尔有几条独家新闻,把它们放到网上,几分钟后就会被其他网站转载――这种独家新闻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由此可见,新闻的转载是网络媒体的需求,新闻的原创也是网络媒体的需求,但这两个需求的本身就存在矛盾,这两个需求之间也存在矛盾。在内容方面,对现有的、二手的新闻资源进行重组、整合,本身就融入了网络新闻编辑的再创造,这种二次加工、深度开发也是一种原创。⑦因此,网络新闻编辑目前主要通过加强内容的整合和页面的配置,在信源共享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特色来。无论怎么做,要在趋同的大背景下做出特色,的确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八、形式多样与特色页面

网络媒体实现了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表现形式的有机结合,使网友浏览新闻可以同时拥有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的诸般乐趣。即便是单一的文字表现形式,也可以有变体的文字、滚动的文字、闪动的文字等多种形式。网络媒体的多种表现手段还可以组合运用,对同一条新闻、在同一个页面上,可以同时有文字、图片、声音和图像等多种表现手段的组合。

新闻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成为网络媒体引以为豪的优势。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网络媒体在页面设置上也出现了“千网一面”的情况:首先,新闻页面布局雷同。新闻页面大都分为三层,第一层展示各栏目要闻的标题,第二层展示具体栏目所有的标题,第三层是单篇文章的正文页面;新闻页面结构一般分三种,一种是页面左右两边为专题或功能性设置,中间较宽区域是一串新闻栏目;一种是页面左右两边为新闻栏目,中间是一串重要新闻的标题加摘要;一种是页面左边为功能性设置或新闻辅栏目,右边较宽的区域是两列新闻栏目;其次,新闻栏目设置的雷同。一般都有国际新闻、国内新闻等,区别大多在于名称略有不同,还有一些地方性网站多了个地方新闻栏目。当然,这是大型综合性网络媒体不可避免的现象;再次,表现手段运用的雷同。应该说不同传统媒体背景的网络媒体,都有不同的表现手法。由于目前网站和网友技术条件的限制,视频和音频在网络媒体中运用的不是很多,表现手法还是以文字为主。

这三方面形式上的“大同小异”,再加上因平等的转载机会而造成内容上的“大同小异”,常让网友觉得这个网站像新浪网,那个网站像东方网……仔细看一看,除了底色有差别以外,众多网络媒体的新闻页面几乎一样。当然,网络媒体的页面结构、栏目设置等不可能不重复。传统媒体都有地域的限制,重复了,问题不算太大。但网络是没有地域限制的,面对众多雷同的网络媒体,网友去一家就可以了。

九、传统体例与网络体例

网络媒体的新闻绝大多数来自传统媒体,传统新闻的体例和网络新闻的体例并不完全一致。如,报纸登载的新闻可以有引题、主题、副题,可以有虚有实,网络媒体登载的新闻大多只能有一行标题,而且以实题为主;报纸平面展示新闻比较直观,正文略长问题不大,而电脑屏幕浏览费力,长稿的确难以阅读到底;报纸针对的读者群比较固定,文风可以软也可以硬,网络媒体要吸引更多的网友,还要对新闻进行一定程度的软化。

事实证明,传统的新闻体例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报纸版面上的一条新闻如果有引题、主题和副题,其冲击力远远超过网络媒体的一行标题。目前,各大网络媒体已不完全运用一行标题了,他们在要闻区也逐步借用了报纸的三段题的形式,如新华网和东方网首页的头条新闻都采用了这种形式。

根据传统媒体制作标题的基本要求,重要的新闻事实或观点要进入标题,这也是制作网络新闻标题的基本要求。但如果主要的新闻事实或观点都进入了网络新闻的标题,网友看标题就知道了新闻内容,这条新闻完全有可能吸引不到网友的点击。因此,标题的虚与实也是网络新闻编辑需要辩证把握的内容,他不能简单地根据传统媒体的要求去做。

此外,非新闻类的文体对新闻报道的辅助作用很大,但在传统媒体的新闻板块中应用得不是很多。网络媒体可发挥多媒体、容量大的优势,较多地应用非新闻类文体。如在纪念英国王妃戴安娜的组合报道中。东方网把文字新闻、图片新闻和视频新闻作为报道的主体,再辅助以纪念性的诗歌、散文或歌曲(音频)――这种新闻文体和非新闻文体的简单组合,取得了单一新闻文体难以达到的效果,相关歌曲成为当天点击量最高的内容。

十、超链技术与迅捷浏览

网络媒体的优势源于技术的优势。网络新闻编辑对网络技术的充分应用主要体现在新闻的展示方法上,充分的技术应用使网友高度自由化的阅读成为现实,“网上冲浪”、“点击之间,阅遍天下”是网络媒体很有鼓动力的宣传语,尤其“超链接”技术的应用可使网友根据自己的喜好,逐步点击,找到更多自己关注的新闻。

但网络新闻编辑对网络技术的过度应用,也为网友的浏览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在一个链接众多单篇新闻的页面上,花样繁多的链接不仅会分散网友对重要新闻信息的注意力,影响网友对这个页面的整体把握,而且网友在点击链接后如同身陷“信息迷宫”,很可能找不到回来的路,因为这篇新闻在这张用超链接技术结成的内容大网中,可能是把握这张大网的网绳,更可能是一个小小的、不知在大网的哪个位置的网结。为了提高高效页面的利用率,强化一些专题、广告等,一些网络媒体还常在首页推出较多的弹出框和浮动标签等,让网友不胜其烦。

此外,传播技术越进步,媒体对技术的依赖就越大,网络媒体的传播技术是最先进的,它对技术的依赖也最大。经常有网络媒体被黑客攻击或感染病毒,导致网站暂时无法新闻或网友无法登陆该网站,甚至有的网站出现了致命性的瘫痪。2000年2月7日至9日,美国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黑客袭击事件,包括Yah oo在内的8家世界著名网站遭到黑客的猛烈攻击,网站瘫痪数小时。⑧一张报纸如果因技术问题不能编辑、印刷,可以找另一家报社,利用其有关设备就可以救急,而对网络媒体来说,这是不可能的。

综上所述,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只是相对的,盲目地、片面地说发挥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只会为网络新闻的有效传播带来众多的障碍。一个合格的网络新闻编辑绝不是“粘贴匠”,海量的新闻,进行即时的报道、有效的把关、充分的互动、积极的引导,这本身就对网络新闻编辑提出了远远高于传统媒体编辑的要求。而如何辩证地发挥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是网络新闻工作对网络新闻编辑提出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这种要求本身已远远超过传统媒体对编辑的要求。

(作者单位:上海东方新闻网站)

注释:

①徐世平主编:《网络新闻实用技巧》第16页,文汇出版社2002年版

②金梦玉主编:《网络新闻实务》第159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③任晓雯:《网络时代的写作――探讨与展望》,《新闻大学》2003年夏季号

④明安香:《新闻运作方式的改观―关于信息高速公路将给大众传播带来的巨大影响之二》,《新闻战线》1999年第4期

⑤李希光主编:《网络记者》第198页,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年版

⑥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262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篇4

强大的“议程设置”能力

所谓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是指“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①

网络新闻在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方面展示着越来越大的能力,大大影响受众对环境的认知。这种强大的“议程设置”能力在很多时候引领了社会一时的潮流,对推进社会的进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华南虎事件中,正是网络新闻将华南虎的“假”置于广大公众的视野中,使对华南虎的质疑成为公众的重要“议题”,在公众中引起了越来越大的注意,从而引领了社会的一次又一次“打虎”行动。正是在“打虎”的过程中,社会底层的力量一次次地推动政府不断进步。同样的还有厦门的PX事件,通过网络新闻的传播,原本素不相识的厦门人为了自己和这座城市的利益,聚集到了一起。一次次的行动,终使厦门市的政府官员对民意由堵至疏,及至良性互动。“他们的行动,也许会帮助中国敲开现代公民社会的大门”。②

而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强大的“议程设置”能力带来的不仅是社会的进步,还有对公众注意力的极大浪费和“议程垃圾”的产生。“芙蓉姐姐”、“凤姐”以及刚刚走红网络的“小月月”无疑都是此类“议程垃圾”。其中,作为网络新闻的重要载体的个人博客、论坛等为这些“丑”的存在和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空间,并使“审丑”成为网络的一大风景,这种无聊的、令人厌恶的“议程”占用了本就有限的受众“注意力”资源,导致受众对社会其他大事的冷漠和熟视无睹。

“民粹主义”开疆拓土

所谓“民粹主义”,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对平民百姓、未受教育者、非知识分子之创造性和道德优越性的崇信”,“民粹主义天然地排斥受过专业训练、掌握专业知识、拥有专业权威的人,其核心在于要求新闻业体现与普通公众的联系,一是代表大众,反映底层人民的疾苦;二是参与社会行动,帮助底层人民解决实际问题”。③

传统媒体因其定位和固有的互动性弱的缺陷,导致其与普通公众的联系并不密切。网络的兴起让普通人可以参与到新闻的生产过程中,甚至可以作为传播者去新闻。这种天然的优势让网络新闻一直以民粹主义标榜自己,并在民粹主义的的路上一直走得很快:社会新闻的海量出现、博客的兴起和快速增长、论坛的火爆……

但是,我们不应因此欢呼网络新闻正在一步步走近草根,并真正地站在草根的立场和视角,为底层民众鼓与呼。正如谢静指出的:“新闻场域的言说者并非泾渭分明地使用民粹主义和专业主义这两套话语系统,他们常常游走在两者之间。一种常见的策略是把民粹主义作为专业主义的基础,而非对立面。”④也就是说,民粹主义很多时候只是专业主义的一种手段,它的背后依然是专业主义,之所以要使用民粹主义,是因为它更容易接近受众。

另外,网络新闻的民粹主义不只是接近受众的一种手段,它还是网络盈利的主要手段:“一般而言,民粹主义有着鲜明的反市场倾向,但由于其强大的动员力量,却反而常常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依托,成为媒介企业的盈利工具。”⑤

近年来兴起的民生新闻可以说就是用民粹主义进行市场开拓的表现。何谓民生新闻?“民生新闻就是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民主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以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资源的新概念新闻。”⑥对照定义,我们可以发现,网络新闻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此类民生新闻,虽然有时候并没有体现“民主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但至少在形式上网络新闻做到了“民众视角”和“民生内容”,并吸引了大量的网友参与这类新闻的生产,为网络新闻的发展大大开拓了道路,也为网络新闻赢得了巨大的受众资源,而有了受众资源,媒体就可以进行这种“资源”的买卖了,也就开始了其“双重出售”之路。

也许,网络新闻的民粹主义确实催生着中国的市民社会或者公共领域,但是,大众文化在拓展公共空间和民主化方面的作用常常是在其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产生的附带结果,而不是有意识的政治诉求,因此,对民粹主义在网络新闻领域的开疆拓土不应太过乐观。

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增权”平台,但效果不明显

所谓“增权”,可以理解为“主体能够进行自我控制,它既可以表现为一个结果,也可以表现为一个过程”,“增权是对现存社会的挑战,增权能够抬高一个个体或群体,帮助他们变得卓越。增权允许人们对其存在状况进行言说,传播作为一种机制有可能使得增权得以实现。传播的意义在于为增权提供了实践工具,即通过传播过程在压力性关系中实现社会变迁”。⑦增权研究的对象不是所有人,“增权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失能的人群,而不是探讨非失能性人群获得更多的能力……失能群体与社会弱势群体具有大量重叠的意义……已有的研究表明,这些失能的群体主要指的是女性、少数民族、工人阶层及其他弱势群体”,“理想的增权在于失能的人群能够参与社会自由活动”。⑧

网络的出现,无疑为弱势群体的“增权”提供了极好的平台,而网络新闻,无疑是在这个平台上唱主角的。如果有哪个新闻引起了一些人的共鸣,通过这些人的博客或者其所在的论坛,这些新闻就获得了更快更广的传播。这类新闻有很多种,但毫无疑问,关于弱势群体的利益受到了不合理侵犯甚至是暴力侵犯的新闻,总会引起很多人的共鸣,尤其是弱势群体自己的共鸣。通过这种途径,或是弱势群体的不满得到宣泄,或是促使政府部门改正错误,总之使“失能性人群获得更多的能力”,从而能够“参与社会自由活动”。不过,截至目前,网络新闻的这种“增权”效果并不明显, 这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弱势群体不能或很难接触到网络,一方面是因为即便可以接触网络,想要实现“增权”依然要经过很大的努力。但不管怎样,“增权”已经行进在路上了。

如何看待网络新闻,正如我们对待历史的态度一样,应该是“同情与理解的态度,这种态度归根结底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一种设身处地的态度”。⑨虽然我国网络发展速度极快,但毕竟还是处在“发展”阶段,而不是“成熟”阶段,因此,出现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因噎废食显然也是不可取的。

但是,对网络新闻的这种理解态度不能作为任其无序发展的理由,我们呼唤的仍是用新闻专业主义来使网络新闻变得更好,“新闻工作是门职业,其内容就是新闻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和扩散……‘专业主义’的概念则远远超出了职业的基本社会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它还包括一套关于新闻媒介的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系列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服从政治和经济权力之外的更高权威的精神和一种服务大众的自觉态度”。⑩

注释: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页

②《2000~2007南方周末年度人物》,《南方周末》,2008年12月11日

③④⑤谢静:《民粹主义:中国新闻场域的一种话语策略》,《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3期

⑥朱寿桐主编:《民生新闻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⑦⑧谢进川:《试论传播学中的增权研究》,《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4期

⑨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1页

篇5

上世纪末以来,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人们获取新闻信息又一主要渠道。人们发现自己不再只是新闻传播的接受对象,而且可以成为传播者。互联网的交互性为新闻图像传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在现代报纸、杂志新闻报道中,新闻图像的使用情况,无论是图幅的数量和图幅面积都有大幅增加,图像的质量也有很大提高,印刷精美、清晰的彩色图片也越来越多。现在稍微有点名气的报纸、杂志都纷纷建立了网络版。由于网络版不再像纸质版那样受制于版面空间,而且新闻图像的排版、编辑也更加灵活,图像报道也更加迅捷,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这一切使新闻传播如鱼得水。如今,新闻图像已经成为媒体和受众关注的焦点。新闻图像的运用情况及其视觉效果已经成为一份报纸销售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电视新闻中,新闻画面一直占据主导位置。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那就是新闻报道中关于事发现场的图像越来越多,使观众能够第一时间亲眼看到现场情况。目前很多电视台也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能够进行网络直播与重播,延伸了电视播放新闻图像的功能,并克服了电视画面稍纵即逝的弱点。随着电脑、网络宽带逐渐普及,在网络浏览新闻已经成了很多人每天的必修课。一些门户网站,如搜狐、新浪、雅虎等还专门设置了新闻图片、视频专栏和图像专刊专辑。与传统传媒相比,互联网传播新闻图像更具有优势。首先,网络新闻可以同时展示多种新闻图像———照片、视频、漫画等,能够使受众更为全面、更有深度地了解新闻事件,而且多维度的图像报道,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性。其次,新闻图像的制作过程更为简洁。不仅新闻媒体制作者很容易将摄影师或业余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新闻图像传到其网络媒体上,而且普通百姓也能很容易将图像传播到网络上。在实际新闻图像传播中,有很大一部分图像是制作者直接从相关报道中复制过来的。互联网无疑为这种复制提供了极大便利。最后,网络新闻图像为保存、查询提供了便利。网络新闻图像的存在时间也比较长,只要不被网站删除,通过搜索引擎总会查得到,这无疑增加了新闻图像的暴露次数。目前新闻图片和视频已成为影响网站新闻点击率、阅读率的重要因素。智能手机上网看新闻也早已是家常便饭,它比电脑看新闻更为便捷。手机的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和观看网络新闻。尽管手机的屏幕大小有限,但是手指轻轻滑动,一般就可以使矢量图像收缩自如,满足观者阅读需要。智能手机本身又是摄像机,可以随时随地把图片、图像上传到互联网上。微信、QQ等软件更是使手机传播图像如虎添翼,如果图像再被网络大V或大的网站进行转载,短时间就可以迅速走红,影响极大。手机真正成为一种廉价、便捷的传播新闻图像的交互式媒体。

二、以图像为主的新闻播报形式出现

现在不仅在新闻传播中使用了越来越多的图像,而且以图像为主的新闻播报形式也悄然出现。新闻图像不仅不再是新闻报道中的花絮,而且对于文字报道而言开始“喧宾夺主”了。在搜狐、新浪等各大门户网站,都有专门的视频新闻,主要是关于时事的新闻播报。而且一旦点开,会有大量的相关图像报道跟进,在“召唤”观众收看,使观众对某一问题能够有深入的了解。图片新闻也得到很大的发展。图片新闻是指以图片为主,附有简短说明的报道。比如搜狐网的“看图说话”栏目,就是用各种图表解释复杂的财经问题,让人既容易理解,又免去了枯燥的文字报道。正如搜狐财经“看图说话”栏目说的那样:“我们通过图表向您呈现复杂的财经信息,以我们独特的方式。给您一个理解财经事件新的视角。”另外,许多大网站,如网易、搜狐、新浪、凤凰等都设有“一周图片”栏目,对国内外大事等以图片形式进行展示。

三、受众对新闻图像的偏爱

本研究对中国计量学院、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一共271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了关于新闻阅读习惯的调查。其中男性66名(24.4%),女性205名(75.6%),读者的年龄范围是19-31岁,平均年龄是21.23岁。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后发现,有79.7%的人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是1-5个小时;71.6%的人每天浏览网络新闻的时间为10-40分钟,而在30分钟以上的人占了26.2%。说明大部分学生在他们有限的业余时间中阅读新闻的时间比较长。感觉新闻图像“多”和“非常多”的人比例占了59%,而认为“不太多”人只占10%左右,说明新闻图像引起了大部分被试的关注。对于网络报道中的新闻图片,“基本都看”的人占了46.9%;“经常看”的人占了31%;而“不怎么看”只占了3.7%,“基本不看”的人没有。这说明,新闻图片是大学生很喜欢的新闻报道形式。对于网络新闻报道中的视频,“基本都看”占24.44%;“经常看”占20.37%;“有时看”占了40%。这说明观看网络新闻视频的比例也比较高,但看新闻视频要比看图片费时间,因此读者一般更倾向于有选择地观看视频。对于网络新闻来讲,读者一般主要是由于标题的吸引而进行点击链接打开新闻网页,在具体阅读新闻内容时,占“42.4%”的人选择“图片———文字报道———视频”这种阅读顺序;其次是“图片———视频———文字报道”,占了21%;再次是“文字报道———图片———视频”,占了18.5%。这一切都说明了被试对新闻图像的偏爱。同时,这一调查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受众目前以图像为主的新闻阅读习惯。

四、新闻图像市场化

当代新闻图像的生产方式与以前的图像生产方式有明显的区别,目前新闻图像生产更多的是一种商业化运作。以前的新闻图像主要是由报社、杂志社等单位自己的摄影师拍摄而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一些著名的媒体机构,如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都专门建立了自己的图像库、图片网。他们把自己的摄影师或其他众多的摄影者拍摄的照片储存起来,进行销售,或购买一些有版权的照片进行出售。我国新闻图片网站的建设和图片营销晚于国外。目前著名的图片网站主要有美联社图片网、路透社图片网、法新社图片网等,它们都拥有几百万张新闻图片。我国主要有中国新闻图片网、中国日报新闻图片网等,也都储存几十万张以上的新闻图片。这些图片不仅丰富了新闻报道,也为其他媒体及用户检索和购买新闻图片提供了方便。近年来,一些视频网站迅速发展起来,美国的Netflix、YouTube、Hulu,中国百度、腾讯、搜狐、优酷、PPTV等视频网站为人们所广泛熟知。对于新闻图像来说,目前视频网站的营销模式主要采取“免费+广告”的盈利模式,网民在观看新闻视频前要收看一则或几则广告,这种模式以广告收入为主;另外一些媒体机构也采取版权分销模式来获得利润。这些网站本着“让每个人都成为生活的导演”的营销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互动功能,把受众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成信息主动寻找者、信息者,极大地推动了网络视频业的发展。如腾讯视频推出了“拍客频道”,采取付费方式向广大网友征集“有新闻价值、精彩瞬间、奇闻轶事等内容”的视频,从而为新闻图像的群众路线营销提供了有效通道。

五、新闻图像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传播技术的发展首先为新闻图像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20世纪中晚期,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就大众传播而言,信息的传播经历了印刷媒体为主向以电子媒体为主的转变过程。一系列诸如电缆、光纤、网络等数字电子传输技术的出现使得新闻图像的传播更快更方便。照相机、摄影机、电脑、手机的接踵而至令新闻图像的传播异彩纷呈。尤其是物美价廉的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使新闻图像的传输和接收变得非常便捷。这种手机具有拍照、上网功能,随时可以把某些事件拍摄下来传输到网上共享。同时手机也可以随时接收来自网络的图像,食指和拇指的轻轻滑动就可以将新闻图像扩大以便观看得更为清晰。其次,大众文化消费方式的改变也为新闻图像提供了市场。如果说传播技术的发展为新闻图像的大量生产、传播提供了保证,那么大众文化的狂欢性消费则为新闻图像提供了巨大市场。大众文化的通俗性、消费性、娱乐性、商业性、产业性等种种特征极大地促进了大众对新闻图像的消费。从生产视角来看,新闻、新闻图像已不再是阳春白雪,不再是国家、传媒机构的专有物,而是变成了人人都可以生产、的廉价品。从接受视角来看,新闻图像正以图解的方式冲击着文字报道,而且新闻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娱乐性质,使人们更乐于接受。因此,处于这样的大众文化中的新闻图像呈现出的娱乐性与通俗性迎合着大众的口味。最后,广告和新闻图像的合谋。尽管人人都是新闻图像的生产者,但毕竟传播机构拥有更为强大的传播能量。许多网站都打起了新闻图像的主意,它们免费提供新闻视频。人们在打开新闻视频链接观看之前,常会发现应该出现新闻视频的地方都有广告停留几秒钟的时间,或在播放新闻视频的网页中不断跳出各种形式的广告。这些网站就是利用人们想看新闻视频的心理推销它们的广告。观众在看新闻图像的同时,也不知不觉被网站推销给了广告主。总之,现当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受众阅读习惯的图像化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图像消费市场的大量需求,迫使媒体机构、编辑和摄影记者在引进成像、传播高新技术、掌握数字技术、提高图像制作和传播速度等方面都有很大进展。同时,也使新闻图像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六、新闻图像对社会实在的建构

篇6

一、媒介融合对传播学专业的影响

“媒介融合”(MediaConvergence)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如报刊、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介融合在一起。媒介融合对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具备“多元融合”的知识背景,新闻传播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要求从业人员既具有现代传播观念和全面深厚的知识结构,又具有熟练使用现代传播技术和新闻采编能力。很多专家就媒介融合时代,如何把握“融合”的度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可以看出,媒介融合要求当前的新闻传播人才不仅能应对传统媒体的采、编、播等任务,还要熟悉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传播特点,熟练掌握新媒体传播的技能。以上研究虽然没有直接谈到网络传播技术方面的课程群或体系建设问题,但涉及媒体环境下传播学人才培养理念较多,进而影响到课程的设置问题,为本课题的研究间接提供了指导和参考。网络传播技术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根据媒体形式的变化,将技术融合到新闻传播学科中,以“融合”应对“融合”,建立完善“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体系,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将会为培养应用型传播学人才提供更好的帮助。

二、“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存在的问题

传播学专业是山东省首批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虽然经过长期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定位不够明确

由于历史原因,课程群中的部分课程仍旧按照理工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并没有按照应用型传播学人才的发展目标来设计。主要原因是授课教师对传播学专业缺少一定的了解,造成授课内容难度大,学生学习困难。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传播学专业来说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要求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大致理解,不必掌握过多的原理,够用即可。

(二)课程之间衔接不良,内容重复

由于课程大纲往往由任课教师单独编写,因此难免会造成课程之间衔接出问题。部分知识点在先修课中没有讲到,但在后续课中却需要用到;或者有些内容在先修课与后续课中重复出现。如,HT-ML语言既可以出现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也可以出现在“网站建设与管理”中,如果两者没有协调好就会出现衔接问题。

(三)部分内容不适应新媒体发展,有待更新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出现,部分课程内容出现与当前实际情况脱离的现象。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备课时,按照教学大纲指导的内容进行准备,没有结合行业的实际情况。而高校的教学内容往往滞后行业的发展,这样一来就造成学生对授课内容学习积极性不高,认为所学知识对今后的就业没有帮助,产生烦躁厌学情绪。因此,应适当增加新的课程内容,如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对媒体数据进行挖掘、统计分析显得日益重要,可以在相关课程增加此类内容。

(四)技术与传播理论的融合程度不深

在多年的授课过程中发现,技术类课程往往容易脱离传播理论而单独存在,成为纯粹的技术。人们往往欣喜于一种新的媒体传播技术的出现或互联网应用形式的更新,却没有对其传播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没有从传播学的视角来审视这些日新月异的技术。从传播学角度而言,技术存在的价值恰恰在于利用它能为信息传播提供哪些服务,实现传播的目的,因此,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应该在传播学的专业理论框架下进行深度的融合。

三、“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体系建设方案

(一)建设思路

首先,传播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规格是面向社会生产一线,具有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能熟练运用多种媒体传播技术,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这样的人才社会需求量更大,网络传播技术类课程要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这一总体目标。其次,网络技术课程群的建设要调研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掌握当前行业采用的主流技术、发展动态,特别是行业为适应当前媒介融合的发展形势,对用人提出了哪些新的标准,知道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再者,课程体系建设中应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传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在媒体高度融合的情况下,新闻传播工作者不仅要能提供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还要深谙各种媒体形式的传播要领,而这些仅仅通过理论学习是不能掌握的,必须通过实践反复练习。网络传播技术课程群体系重构与优化过程要将整个实践课程贯穿到各个学期。

(二)课程群体系重构与优化

课程群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其重构一般采用“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方法,纵向来看将课程群分为基础课程、主干课程、方向课程三个阶段,横向上看每个阶段分为传播理论、网络技术理论课、网络技术实验课三个部分,这样总体上形成了“三个阶段,三条主线”的课程群结构。第一阶段为基础必修课,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学习网络技术课程打下基础。“网络传播概论”让学生了解网络传播的概念、传播方式及其相关理论,为今后学习其他课程做好准备;“计算机导论”是了解计算机的第一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及学科知识;而“程序设计语言”是今后学习网络技术类课程的必备基础,培养学生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编程能力,所以放在基础课阶段开设,同时还配备课内实验,实验规模较小,可以单独完成。第二阶段为主干课程,是课程群最为核心的部分。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出发,本着“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的原则,无论今后学生的专业方向是选择前台美工还是后台编程方面,该阶段的课程设置都可以满足需要。此阶段的传播理论课主要是“网络传播实务”,该课程从新闻传播实务的角度明确学习技术类课程的目标,让学生从传播学的角度去把握技术类课程,而不是单纯的唯技术论。“计算机网络技术”侧重于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层技术。通过安排课程实习,让学生能够动手搭建计算机网络环境,为今后的网络传播应用建立基础。“网站建设与管理”让学生掌握网站建设的需求、设计、开发、部署、测试等完整流程。而“网页设计”与“数据库技术与应用”分别为网站的前端、后台的开发奠定基础,实际工作中需要前后台开发互相配合。第三阶段将侧重方向课程的设置。课题组通过到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以及青岛市软件园等开展行业企业调研,结合自己的办学情况,设置为网站前台和后端开发两个方向的课程模块。根据当前行业需求,开设网站美工课程,主要讲授色彩、字体、创意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的内容。另外,还根据当前网络媒体的发展需求,开设“网络新闻编辑”课程,讨论网络新闻编辑活动的方方面面及新近发展,从理念、运行、事例到版面、图片、音视频以及新兴媒体等。这两门课都是在网页设计的基础上延伸。而在后台开发方面,承接“数据库技术和应用”课程,学生可以选择“网站应用系统开发”以及“手机媒体APP开发”两门课,为媒体行业培养后台开发人员。特别是手机媒体APP,随着近年来移动传媒业的发展,具有较大市场空间。“网络媒体经营与管理”为较高层次的媒介管理理论,可以作为该阶段学生的传媒理论选修课程。同时,该阶段实习任务设置为“网络传播毕业实习”,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新闻专题网站的设计、开发和部署工作,可以为PC版,也可以是移动版,以此检验学生对课程群的掌握情况。纵向来看,三个阶段整体上又有三条脉络,分别为传播理论、网络技术理论课程、网络技术实习课程。传播理论从概论、实务再到管理,层次逐渐提高;实习从课内实习、课程实习,再到毕业综合实习,难度也逐渐加大。这样,在三个阶段形成了以网络技术课程群为中心主线,同时以传媒理论为辅助主线,而又同时兼顾实习实践能力培养主线,三线齐发的课程体系。在设置课程体系的同时,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知识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使得各门课程间有良好的衔接,同时增加新的授课内容以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

四、结语

篇7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由于金钱在社会上杠杆力量的加大,造成了一些新闻人对于新闻价值与人生价值观方面的重大迷失,使得有些人在金钱的诱惑面前不仅把握不住正常的新闻价值标准,而且连基本的做人的准则也被顷刻打倒。最典型的就是山西繁峙矿难中,竟有11名记者被买通。两万元加一个金元宝到最低只有五千元的贿赂,就把这些新闻人的眼睛全部遮蔽,这使得他们在放弃了尊重新闻价值的同时,也连着他们的人生价值全都发生了严重倾斜。这些记者首先是因为偏离了新闻人的最根本的“人的价值”,自然也就无法正确地把握好新闻价值,这无疑是一个因果互动、连锁发生的问题。

在此,笔者提出“大新闻价值体系”的观点,在传统新闻价值体系中引入了“人的价值”之内涵,使得专业新闻人在理解和认识新闻价值的时候,能够同时与自己的人生价值发生联系,以便在新闻从业过程中严格地走好自己的专业和人生的每一步。

所谓“大新闻价值体系”,其基本构成是这样的。

首先是对“新闻价值”内涵的分层理解。第一层次的“新闻价值”,就是把“新闻”作为一般的新闻活动以及整体的新闻事业,来看取它对于人与社会的有用性,即从“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②这样的“价值”意义上把握“新闻价值”;第二层次的“新闻价值”,即从具体的传播过程角度,把“新闻”作为一个个单个的和个别的新闻事实,来看取它们所特别具有的符合新闻标准且能够加以传播的“特殊素质”,这一层次的理解实际上是把以往“素质说”和“标准说”③的观点揉到一起而得出来的;第三层次的“新闻价值”,则是把“新闻”作为经过新闻人(传播者)的采集、加工之后,制作出的新闻产品和特定媒介,来看取它所具备的能够进入市场流通的“交换价值”。要全面理解新闻价值,必须首先从这三个大的层面上加以把握。而在这三个大的层次之中,还可以细分出许多更小的意义层次。这就是“新闻价值”内涵的极端复杂性,或者也许应该叫作意义丰富性。

这三个层次上认识和解释新闻价值,其所包含的意义完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之间有着非常严密的逻辑关联。首先就第一层次的意义而言,强调了新闻对于人和社会的有用性。因为归根结底,任何事物的价值衡量与判断,都最终是要以人的需要为依据的。所谓“价值”,任何时候都首先是指事物服务于人及有效于人的程度。所以,我们在考虑新闻价值的时候,也不能不首先从整体和宏观的层面,来关注新闻对人与社会的最基本的有用性。新闻具有了这样的价值,才有了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也才具有了作为新闻价值的最大和最根本的前提。其次,就第二层次的意义来说,是对于新闻价值在应用层次上的具体化。最后,在现代社会,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被职业新闻人和媒介机构制作成新闻产品,要通过具体的媒介和载体进入流通和传播,而最终实现新闻价值,这就很自然地又同时产生了它的商品的交换价值。

在大视野下的新闻价值的理论体系中,如果要把这样的理论体系建设得更加充分完美和完善,还必须引入一个“人的价值”的观念。因为,新闻活动归根结底是人的活动,新闻价值的判断也最终是以人为根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的。作为新闻人,在追求新闻的价值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这样的逻辑关系中,可以这样理解新闻人的价值与新闻价值二者的关系:

(新闻)人的价值:新闻价值(二者为正比例关系)

单个新闻价值:总体新闻价值(二者为正比例关系)

总而言之,对于一个新闻人来说,最终的人生价值的实现无疑是要通过自己所做的新闻作品的价值来体现的,而他所做的全部新闻的价值,又必须是由一个个单独的新闻作品和媒介产品综合起来实现的。作为职业的新闻人和传播者,要更好地树立新闻专业主义思想,不能不时时想到,我们所做的每一件新闻,都联结着我们自己的全部人生价值。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次新闻事件,做好每一个环节上的新闻工作。如此以来,新闻价值的实现,就直接联系着每一个新闻人的主动自觉的价值追求。而这种对于新闻价值的自觉追求,又植根于每个新闻人的更高的人生目标。在这样的一种更为开阔的价值体系中,不仅为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业做了更清晰的定位,而且也使得新闻传播主体更加明确了自我个体在这一事业中的地位和意义。这对于更自觉地做好新闻工作,显然就具有了更加实际的理性引导和情绪激励作用。

(作者分别为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保定日报社记者)

注释:

①(美)罗兰・德・沃尔克著、彭兰等译:《网络新闻导论》第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篇8

1 “把关人”理论应该贯穿于理论教学中

1.1 “把关人”意识的缺失容易导致不良后果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最早提出了“把关人”这个概念。在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信息传播的渠道也多种多样,特别是在自媒体出现以后,信息的传播也更加便捷和散乱。在这个过程中,倘若媒体“把关人”没有做好把关工作,信息的传播往往呈现出无序和泛滥的特点。因此,媒介素养是媒体从业人员重要的职业素养构成。

在新媒体环境中,由于信息传播者“把关人”意识的缺失,会导致有价值的信息被肥皂泡般的无用信息挤占传播空间。例如,媒体上经常会掀起一些晒身材的奇怪潮流。“锁骨放硬币”一度成为盛行的微博热门话题,如果测试者能将一定量的硬币放到自己的锁骨上方,量多且不丢落的就说明有个好身材,相反量少或放不上则需要赶紧减肥。于是,许多网民的微博、朋友圈几乎被“锁骨放硬币”的照片刷屏。2015年6月11日,一个网上热帖“女孩子能反手摸到肚脐眼就是身材好”出现之后,杨幂、许飞等明星纷纷晒照片秀身材。更多网友也纷纷跟帖,掀起微博圈、朋友圈的刷屏新。

类似的晒身材的潮流如“马甲线”“酒窝放笔”“A4腰”等,这种跟风模仿的行为时隔不久就会再一次在各种媒体上上演。通常是由明星、网络红人的某种行为引起普通人纷纷模仿,一时间成了一种席卷网络的“时尚”。这种价值和意义甚小的信息泛滥成灾,不仅浪费了受众的大量有效媒体接触时间,甚至还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1.2 增加“把关人”理论的课时分配比重

媒体从业人员在自媒体或者传统媒体平台上所发表的言论和观点,往往在受众中意味着专业性和权威性,会对受众的观念和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言论不当、“把关”失误,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会误导受众,影响媒体的公信力,使受众对媒体失去信任,后果将不堪设想。作为未来的媒体从业人员,高校传媒专业学生应该充当合格的“把关人”角色,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因此,高校传媒在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将“把关人”的理论教育上升到一定高度。具体来说,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不同比重的课时量。特别是新闻采编专业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该加强“把关人”理论的教育。因为该专业的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时要在很多工作环节中筛选、选择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充当重要的“把关人”角色。

2 重视“议程设置”理论的媒介素养教育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在议程设置中处于主动地位。但是,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出现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议程设置的传统模式逐渐受到挑战,一定程度上来说,个人的议程设置开始“崛起”,传统媒体开始丧失对第一手新闻材料的独占权。[1]在新媒体时代,各种新老媒体发生融合,媒体的交互性特点明显。公众的地位在这样的形势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媒介的议程不再是由主流媒体来设置,公众的关注也能将某些事件变为媒体焦点,而在议程设置由单向转为双向的过程中,媒体与受众之间可以多次、持续地互动,两者的观点相互影响,这就意味着,网民开始具备了一定的议程设置能力。

篇9

【关键词】两会微博 公共领域 公众话语

一、微博公共领域的形成

1、公共领域概念的界定

“公共领域”概念最初由德国女思想家汉纳・阿伦特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在其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对其进行了充分阐释,并产生了广泛影响。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是一种独立于政治权力之外、并不受官方干预的社会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或公共场所,其范围包括团体、俱乐部、党派、沙龙、通讯、交通、出版、书籍、杂志等等,这个“由私人构成的公共领域”是“一个松散但开放和弹性的交往网络。”①

由上述内容可知,在公共领域中,私人较之于各种政治权力、官方机构具有独立性,私人就各种公共性话题与权力组织展开理性对话或批判性讨论,形成某种一致性的判断及取向(公众舆论)。通过这一系列讨论与对话,作为独立个体的私人逐渐形成公共领域的主体――公众。

2、微博公共领域的形成条件

微博,即微博客(Micro 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p、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小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实时分享。在后web2.0时代,微博的低准入门坎,吸引更多的私人参与到公共话题的讨论中来,使得微博信息传播更为迅捷广泛,受众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对事件做出反应,从而加快公共性话题的提出、传播、循环以及相关公众舆论的形成。

在如今的网络传播时代,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介打破了传统媒介时代单向线性的传播方式和严格的准入壁垒,其信息的易获取性以及传播的高效性、匿名性、去中心化等特点都为公共领域的形成奠定了有利条件。

二、两会微博营造的公众话语空间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形成的最大障碍是话语平台的垄断。传统媒体时代,公共舆论往往相对集中且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这是由于大众媒介“把持”了公众话语权,掌握了对话语平台的垄断,直到互联网兴起,网络传播媒介的出现才逐步打破大众媒介传统的“科层式”中央控制。随着微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新闻机构开通微博信息,微博成为其与公众沟通的一种新平台。由于微博言论具有快捷方便、匿名、不受限制等特性,通过微博平台,公众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微博赋予了公众更多话语权,拓展了公众的话语空间。

在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中,微博亦成为各种意见表达的重要渠道、公共政策的讨论平台。在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微博问政”初露锋芒,一些代表委员通过微博征集民意,晒提案议案,与网友互动交流,成为“微代表”,一时间两会微博问政现象方兴未艾。

众多主流媒体也不约而同地通过微博征集两会话题、报道两会,微博问政渐成风潮,其中人民网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于2010年2月1日正式推出的“人民微博”对外开放公测,成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推出的第一家微博客”。

2010年两会期间,人民网建立了“新闻专题”,其中下设的“微博报两会”成为新闻专题最大的亮点。人民网打出“微言大事 博论两会”的口号,开辟“代表委员微博”、“两会记者微博”、“微博放映厅”、“博眼看会”等多个栏目,极大地丰富了网络中的“两会”议题。②2011年两会期间,人民网再次以微博直播“2011,微播两会”形式报导对两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两会实时播”、“代表委员现场播”、“上会记者现场播”、“两会微博日报”,让公众轻松获取代表委员的两会提案议案及关注点、记者两会前方精彩播报、网友们的最新热门评论。人民网微博的尝试为公众进行微博问政提供了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便捷性和优越性,因而受到了众多网民的追捧。

随着我国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两会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和重视。两会期间出现的微博问政热潮,一方面是公众在两会微博营造的公众话语空间中,利用微博参政议政,发表自己政治观点及见解;另一方面,通过微博这一公众意见平台也使代表委员们,听到了更为广泛真实的民声,使得民意能够快速直达“两会”,因而两会“微博问政”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政治民主和现代化建设进程。

三、对微博传播及微博问政现状的反思

作为一种崭新的媒介形态,微博的兴起,拓宽了公众的话语空间;而两会微博问政热潮的出现,使微博成为推动民主政治发展的一股“微动力”。然而,纵观当前微博发展现状,微博传播亦存在许多问题值得反思。

1、微博传播层面

(1)信息传播的局限性。由于微博用户的每条博文都必须限制在140个字符以内,超过则无法成功,因而许多微博往往较为简短,缺乏必要的事件要素,内容呈现得不完整或者碎片化,微博的这种特征决定了其不能够对某一重大事件进行较为详尽的报道而只能着眼于对事件发展进程的及时更新。此外,这种短平快的微博信息也带来一些问题,如内容中充斥着大量无效信息,信息的真伪难以辨识,从而影响公众对信息的选择与判断。除此之外,微博强化了传播主体的个性,消解了专家、权威对现实社会公共领域的主导权,所呈现的微博信息则更为多元、分散、充满个人化色彩。

(2)传播把关人的泛化。“把关人”理论认为,媒体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具有“过滤”的作用,它们会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各个方面对的信息进行筛选。较之于传统大众媒介对公众话语权的垄断或控制,微博的高度开放性、互动性以及低准入门坎吸引众多的公众参与到公共话题的讨论中来。“权力精英的把关人被网络这一具有机械的角色所取代,传播的主控权力被削减。”③具体表现在:微博中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往往较为模糊,微博的去中心化,使受众不再局限于被动地接受经媒介选择加工后的信息,而可以在微博搭建起的更广阔的平台上自由地浏览信息,发表见解,因而每一个参与微博传播的人均可作为信息的“把关人”。

(3)传播中的议程设置。网络媒介的出现,改变了过去由传播者“推送”信息的方式而改由受众主动“拉出”信息,因而议程设置的主体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④在此前提下,微博中网民就某些重要的公共话题或某一重大突发事件进行信息交换和民意表达,相关议题的设置本质上由网民的评论转发行为形成,这种民意的公开表达是多方公众意见的集合,这其中便存在一种多向性的议程设置功能,它扩大了公众信息的选取面,打破了由于信息垄断及由此衍生的集权控制,从而促进民主不断向前推进。

2、微博应用层面――两会微博问政现状

微博的兴起、广泛应用以及产生的重大影响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微博问政”现象的出现,这其中更以两会期间最为明显。据统计,2011两会期间,共有160位代表委员(进入代表委员微博群)在人民微博(t.省略/)开通自己的微博。代表委员通过微博与网友分享两会新鲜事和自己的所想所思,晒提案议案、征意见建议、听民意民声,更有不少代表委员通过微博直播会议、讨论,让网友可以随时微评、分享。⑤

针对两会微博问政热现象,胡泳教授分析认为,两会微博火起来,主要是在这特定的时间段――两会,特定的人群――两会代表委员的一小部分人在使用。然而就2010年两会结束后,已有许多代表委员和官方媒体放弃了微博的使用,甚至有些微博像部分政府网站那样长期无人更新而荒废,这不禁让人质疑所谓的“微博问政”是否真正起到了吸纳民意、促进民主的效用?从网友对众多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中,我们看到公众对于微博问政寄予了一定期望,但是单单凭代表委员在微博上的寥寥评论和回复恐怕又很难兼顾庞大的网络民意。除此之外,一些公众对于微博问政还持有怀疑态度,因为目前看来多数政府机构、官方部门微博,更多发挥的还是信息平台作用,而在与网友互动及解决具体问题方面,却少有突破。⑥

四、展望微博未来的发展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2010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对2011年网络舆情展望中提出,“微博客将成为网络舆论的主要载体”,分析称“预计在2011年,微博客的巨大作用将继续体现在对公共事件走势的深刻影响上。随着微博客用户数量的持续增长,如果这种舆论载体能解决其合法身份的问题(目前中国内地所有微博客均为测试版),无疑将在未来的网络舆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政府管理部门对于是否允许微博客的发展,以及给予多大言论空间,还在观望和思考。”⑦

此外,针对目前微博传播存在的一些问题,相关主管部门应当完善技术控制微博的发表内容,制定与微博发展相适应的规范体系,在微博公共领域中为公众营造更为宽广的话语空间和更好的意见交流平台,从而让公众更好地享有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

参考文献

①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

②张庆永,《人民网“微博报两会”看微博传播特点》,《青年记者》,2010年4月下

③杜骏飞:《网络传播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P85

④彭兰:《网络新闻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⑤省略/BIG5

/32306/184620/215340/216898/

⑥谢建伟:《“微博问政”:进展与困惑》,《人民日报》,2011-3-29,第14 版

⑦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社会蓝皮书》,2011

篇10

在众人高喊“网络媒体必将取代平面媒体”的时候,从根本上认清两种媒体的优劣,才能从根本上找到两种媒体合作的有效途径。

侵略:网媒怀揣BBS杀来

就最近十年的发展来看,“侵略”二字已经不足以形容网络对于人类生活的改变,在某种程度上,对网络的广泛使用及随之产生的对网络的依赖,使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网络对人类以往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其实是一种颠覆。

作为对新生事物最敏感和领悟力最强的行业之一,新闻业在网络发展的大潮中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对于整个新闻业产生了这样的促进作用:

首先,对于传统媒体技术的革新。以平面媒体为例,对于最新信息技术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从采访器材到写作工具到排版印刷,整个工作流程都实现了数字化。

其次,也是更为明显的一个促进就是新媒体的产生。门户网站迅速攻城掠地,占有了原来报纸、电视、期刊以及其他媒体的受众。同时,手机报等更加新鲜便捷的媒体形式也不断在传媒市场确立自己的地位。

本文讨论的问题集中在网络对于新闻业发展微观层面的影响上。为了让这一论题更加具体和富有针对性,着力研究网络发展给平面媒体带来的挑战。对于这一挑战,有个网络现象极富代表性,那就是BBS的大行其道。

对于BBS的具体含义,百度给出了这样的答案:BBS系统最初是为了给计算机爱好者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地方。上世纪70年代后期,计算机用户很少且用户之间相距很远。因此,BBS系统(当时全世界一共不到一百个站点)提供了一个简单方便的交流方式,用户通过 BBS可以交换软件和信息。而在笔者看来,今天所谓的“第五媒体”,依然是伴随着BBS及其变体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博客、微博是BBS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因此“第五媒体”的发展引发的“重大的媒体革命”,几乎可以等同于BBS的发展引发的媒体革命。而在这一伴随着“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而产生的“重大的媒体革命”,给平面媒体带来的挑战是空前的。

其中最明显的一个挑战,来自平面媒体对于新闻线索的掌握不再有力。越来越多的新闻首先出现在BBS及其各种变体――论坛、博客、微博。这方面最经典的例子便是“犀利哥”系列新闻。借助于各大论坛网友的推动,“犀利哥”系列新闻成为当年影响最为深远的新闻之一。

不仅如此,BBS这一“人海战术”的优越性还体现在对于一个单一新闻事件的纵深发掘上,从全世界各个角落的海量信息足以全景式地展现一个新闻事件的真实面目。在BBS的这一双向冲击中,传统媒体的压力可想而知。

生机:在对手最弱的一环

网络与生俱来的优势并不意味着它就没有“软肋”。网络还未及发展到极盛状态,其固有矛盾就已日渐凸显。对于以日报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来讲,恰恰是网络的这些固有矛盾,为它们创造了新形势下的无限生机。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阅读方式的局限。全世界终端的联合、海量信息的是网络得以在信息时代称王称霸的最大理由。同样是这一点,使得比尔・盖茨大胆断言:“无论报纸和杂志记者是否高兴,10年后,纸张都将在事实上失去原来的意义,大量信息将通过电子途径,而不是以成堆纸页的形式,送达个人信息终端。届时,人类将全天24小时接入互联网。”

比尔・盖茨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全世界的读者对于信息的需求虽然千变万化、数量惊人,但是就每一个个人来讲,对于信息的需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过多的信息反而会成为干扰。“超链接的出现,本来是为了加强信息之间的联系,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常常体会到,原来的意图并没有以最佳的方式得以实现。它干扰了正常的阅读过程,使读者耗费大量时间去漫游既定目标之外的世界。不仅浪费时间,也使信息以一种非正常方式被消耗。”①

到目前为止,网络并没有找到合理的途径来解决这一问题。另外,网络植入广告的方式,多数是以强制性阅读的方式存在,这也大大地增加了阅读的障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报纸可以通过将新闻与广告分离的形式进行印刷时,以单一页面形势呈现的网络媒体,却很难想出更好的对策处理广告业务的增多与方便阅读之间的矛盾。

最后,正如很多人已经意识到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还有一个更难解决的根本性的问题――权威性难以树立。从表面上看,是网络的过分自由使得其权威性被极大地削弱。但从根本上来看,这却与网络的本质特征虚拟息相关,以虚拟性安身立命的网络如何在现实世界树立权威,是网络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携手:是怎样美好的未来

因此,当很多人在担忧传统媒体将面临消亡的悲惨命运时,有见地的学者却据此声称,传统媒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生机。

当然,在新媒体发展迅速的今天,完全站在对立面上讨论报纸的优越性有失偏颇。事实是,媒体从业者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危机,更多采用的是“”的原则。就微观层面来讲,在新闻业务上,更多的平面媒体鼓励记者从BBS上面获取新闻线索。在这方面,作为权威性代表的平面媒体记者需要做的是,甄别网络信息的真伪、挖掘网络新闻的共性以做出全面的、深度的报道,当然这其中涵盖了对于受众阅读的正面引导。

宏观层面,传统媒体正在努力寻求与网络媒体合作的各种可能。就今年国内报业市场的发展来看,这种合作至少体现出如下两种趋势:

一是技术上“新闻资源+阅读器”的合作模式。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专门针对iPhone开发的在线新闻应用已经上线。该项应用被命名为“解放新新闻”,是该集团根据iPhone量身定制的手机无线新闻产品。②

二是跨地域的“集团立体合作”模式。典型案例是浙报集团的跨地区尝试。4月16日,浙报集团与中国日报达成协议,将合作出版全英文周刊《钱江晚报・浙江新闻周刊》,并在条件成熟时随《CHINADAILY》全球发行。③

另外,电子书的悄悄兴起也是网络媒体与传统纸媒的一种合作方向。

以上论述都是基于纸质媒体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而阐发的,可以预见,由于传统媒体较为明显的优势和网络媒体显而易见的劣势,短期内二者合作的基础依然是在网络媒体向传统纸媒的学习过程中完成的。不过,在有的学者看来,依托于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发展也可能产生极为光明的前景。比如,有人就认为网络与纸媒的合作也将走向另一个极端:“让我们进一步设想,在网络传播高度发达的阶段,当大多数人都转向网络获得信息时,那时传统媒体也会直接地为网上的传播服务。日本一教授曾提出,未来的印刷报纸的功能将变成像电视报那样专门为上网者进行索引、导航服务。”④这一设想十分大胆,并非没有依据,毕竟,因特网在近几十年来做到了人们之前不曾想象的很多事。当然,如果网络媒体真的能够发展到如此完备的情况,相信讨论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高下优劣已经没有必要。

注释:

①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解放报业开发iPhone应用“解放新新闻”》,《新闻晨报》,2010年4月26日

③《浙报集团已与20家单位展开合作》,《钱江晚报》,2010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