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违法处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11-03 17:28: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交通违法处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 教育出版融合发展是新时代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传统出版的转型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出版社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推动出版业进入融媒体时代,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出版业融合发展。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在2015年3月的《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把传统出版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延伸,是出版业巩固壮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迫切需要,是履行文化职责的迫切需要,是自身生存发展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教育产业也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考试改革。比如,201了年9月起,北京、天津等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区、市)进入高考综合改革实施阶段,新一届高一学生将在三年后采用“3+3”的高考模式。河南省2018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将开始实施新的学考办法。在社会新环境的影响下,传统教育出版社应自觉担负起出版创新的历史责任,在提供内容更加优质、服务更加精准的传统出版产品的同时,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和互动交流平台,使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能长期、有效地融合发展。
在新技术不断创新、新思维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教育出版社必须进一步适应和把握融合发展新常态,积极寻求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笔者所在的大象出版社(其前身是河南教育出版社)就非常注重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融合发展。近年来,在出版转型的发展过程中,大象出版社构建了富有特色的数字教育产品生态圈,打造了多种产品体系。这些产品相互融合、互为补充,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了除传统教辅图书外的高附加值服务圈0 2016年11月,大象出版社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发展(郑州)重点实验室;2016年12月,“大象e课”被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主办方授予“出版与教育行业创新融合品牌”荣誉称号。进入新时代,出版业跨入融合发展这一历史进程,出版社应积极搭建融合发展平台,提升传统教育出版的服务价值。 二、教育出版融合发展重在实践创新
在出版融合发展的趋势下,融合只是手段,发展才是最终目标。融合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新技术,让产品内容增值,维护原有的客户群体,扩大产品市场。我们以大象出版社的考试与教学测评服务系统为例,探究融合发展的特点。
篇2
关键词:违法记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确认;救济途径
2021年12月17日,公安部面向社会公布第163号令即《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该办法将于2022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立法主旨在于通过发挥管理、教育、引导的功能,提升驾驶员交通安全意识,减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违法记分作为交通违法处理的方式,在我国交通行政管理领域中由来已久,其得以适用的法律依据散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以及前述的公安部单独新制的部门法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中。依据现行法律规范,违法记分对交通违法者将可能引发严重的法律后果,包括驾驶资格的剥夺以及驾驶证审验期的延长等。正因为此,实践中被予以违法记分的驾驶人迫切关注的问题,毫无疑问地始终聚焦在记分是否符合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以及认为违法记分使用存在违法情形时的救济途径。
一、交通违法记分的法律规定
依据现行法律规范,违法记分是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对发生交通违法行为的驾驶人给予行政处罚的同时,另依据其违法行为的程度在一个记分周期内作出的分值记录。
(一)违法记分分值相关法律规定
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决定违法记分的分值等级。对于严重妨碍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如:酒后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或代替实际机动车驾驶人接受交通违法行为处罚和记分牟取经济利益等行为,一次记12分。对于性质较为恶劣的,如: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违法停车,驾驶故意遮挡机动车号牌的机动车上路行驶,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机动车的等,一次记9分;对于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使用灯光、不按规定系安全带的行为等记1分。而对于情节轻微的交通违法行为,仅给予警告处罚的,免予记分。违法记分实行固定周期内累积制度,也即机动车驾驶人如有多起交通违法行为的,将分别给予记分且全部记分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计算。在一个记分周期期限届满时,如驾驶人累积记分不满12分的,该记分周期内的记分将予以全部清除。但记分清除须以违法记分所依附之行政处罚的罚款已由驾驶人缴纳完毕为前提条件。也即:如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虽然累积记分未满12分,但驾驶人有罚款逾期未缴纳的,则记分周期内未缴纳罚款的交通违法行为对应记录的违法记分将自动转入下一记分周期。
(二)违法记分执行相关法律规定
违法记分依附于驾驶人因交通违法所受到的行政处罚而存在。具体表现在,行政机关在告知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同时应一并告知违法记分的分值,并在实际做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同时一并记录违法记分分值。除此之外,在行政处罚决定被依法变更或撤销的同时,违法记分也应一并变更或撤销。
(三)违法记分减免相关法律规定
为了加强违法记分的教育与引导作用,现行法规在优化调整记分分值的基础上,设置了学法减分的规定,即:驾驶人在违法记分累积不满12分的情况下,可通过参加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学习或参与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的交通安全公益活动,来实现违法记分的扣减。其中,参加网上学习的,在3日内累计满30分钟且考试合格的,一次可扣减违法记分1分;参加现场学习的,满60分钟且考试合格的,一次扣减违法记分2分;参加公益活动的,满1小时为一次,一次扣减1分。但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计扣减分数以6分为限。学法减分旨在通过惩罚与教育并举的措施,引导驾驶人自发提升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一般而言,驾驶人通过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等形式申请扣减交通违法行为记分的,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均应依法受理。但倘若驾驶人存在一些法定情形,则将依法丧失申请扣减违法记分的资格。包括:1.在当前记分周期内或者上一个记分周期内,已有两次以上参加满分教育记录的;2.在最近三个记分周期内,驾驶人曾出现过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校车标牌,或者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行驶证,或者买卖违法记分行为且受到过行政处罚的;3.机动车驾驶证尚处实习期内,或者机动车驾驶证已逾期但未审验,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扣留、暂扣期间的;4.驾驶人名下登记有安全技术检验超过有效期或者未按规定办理注销登记的机动车的;5.在最近三个记分周期内,驾驶人在参加交通安全教育扣减交通违法行为记分或者机动车驾驶人满分教育、审验教育时,存在有弄虚作假、冒名顶替记录的。
二、交通违法记分的法律性质
交通违法记分制度是行政机关即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行使的行政职权,针对行政相对人即驾驶人,就特定事项即交通违法行为,作出的有关其权利和义务的单方行为。违法记分毋庸置疑可定性为行政行为。但具体而言,违法记分到底属于何种行政行为?学术界和实务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目前,主要包括以下观点:
(一)交通违法记分属于行政处罚
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每一次违法记分都是对驾驶人驾驶资格的一次量化,当记分达到一定数值时,将导致驾驶人驾驶证被吊销的法律后果[1]。从实体上看,是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某种资格的限制与剥夺;从程序上看,是基于行政相对人违法行为而产生的处理结果[2],兼具惩罚性与处分性,符合行政处罚的本质,因而应将违法记分定性为一种行政处罚,且是交通行政处罚的并列处罚[3]。司法实践中,该观点已在个案中被采纳。在上诉人班某明诉被上诉人某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行政诉讼二审案件(案号:(2017)黔27行终6号)中,上诉人认为正是由于其被上诉人一次记12分的行为,导致了上诉人驾驶证被扣留、驾驶许可被直接剥夺、合法权益受到实质影响,因而主张二审法院在审查案涉其他行政处罚行为的同时一并审查违法记分这一行政行为。二审法院虽然最终做出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但却对案涉违法记分的法律性质旗帜鲜明地给予了定论,即:违法记分并不是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对其行政行为许可的一种监督检查,而是一种行政处罚行为,因此上诉人在二审中要求将违法记分与其他行政处罚行为一并处理于法有据。
(二)交通违法记分属于行政许可
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违法记分关联的是行政相对人即驾驶人的驾驶资格,而驾驶资格的取得毫无疑问源于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许可行为。依据我国《行政许可法》第十条之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从事行政许可事项的活动实施有效监督。驾驶人对驾驶资格的取得、持有、丧失并非一成不变,其往往会因驾驶人违法行为的发生而处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也即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对于驾驶资格的行政许可行为不仅包括行政许可的做出,还自然而然地应体现在对行政许可的监督上,而违法记分登记以及因违法记分所产生的后续法律责任正是行政许可监督的应有之义。从立法角度看,依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第八条关于行政处罚种类的规定,违法记分既不属于罗列的六项行政处罚种类之一,也不属于兜底条款所述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反倒是违法记分所显现的过程附属性、单次记分效果隐性以及累计记分惩戒效果叠加性等特点[4],使得其作为行政许可的后续监督环节,与行政处罚行为存在明显的区别。司法实践中,也有个案在裁判中采纳了这一观点。在再审申请人松原市某交警大队诉被申请人于某林行政诉讼再审案件(案号:(2020)吉行再24号)中,再审申请人主张一、二审法院将违法记12分认定为行政处罚,进而又以该行政处罚对被申请人权益影响重大应适用一般程序而非简易程序为由,最终判决撤销案涉行政处罚决定,乃系适用法律错误。再审法院经审理查明:除认定违法记分依法不属于法定行政处罚种类外,还根据机动车驾驶人管理的相关记分、审验及监督管理的规定认定,违法记分虽然根据不同情形可能导致驾驶人参加学习、考试以及降低准驾车型等后果的发生,但其实质上仍系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对驾驶人取得驾驶资格后所实施的行政监督管理措施,其性质属于许可驾驶后的监管行为。违法记分依法依附于相关的行政处罚,违法记分的后果并不能改变其所依附的行政处罚的处理程序。最终,再审法院基于此观点,撤销了原一、二审判决,驳回了被申请人的诉讼请求。
(三)交通违法记分属于行政确认
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违法记分完全符合行政确认的法律特征,即:是一种“判断”或者说是一种客观认识活动,其并不需要行政机关主观意志发挥作用,行政机关只有依法作出或不作出的义务,而不具有任何自由裁量的余地[5]。依据现行法律法规,违法记分仅仅是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对于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对应记分分值的确认,是一种行政主体基于行政职权实施的以影响和改变事实状态为目的的对行政相对人的提醒[6],其并没有直接剥夺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也不具有实质制裁性。即使是在一个驾驶周期内,违法记分达到或累计达到12分,也并非直接实现对驾驶人驾驶资格的剥夺,而是需要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依据“违法记分已达12分”的事实另行作出一个“扣留机动车驾驶证”的行政处罚决定才能完成。由此可见,违法记分实质上是且仅是一种行政确认行为,旨在实现对违法行为在性质和数量两个维度上的数字化管理。在后续行政处罚行为作出前,违法记分作为独立的行政确认行为而存在;在后续行政处罚行为作出后,违法记分便作为行政处罚行为的必要前提,被后续行为所吸收,成为行政处罚行为的组成部分[7]。
三、交通违法记分的救济途径
实践中,违法记分均因驾驶人交通违法行为所引发,但依据现行法律规范,并非所有的交通违法行为都会产生违法记分。有些交通违法行为既不产生行政处罚,也不产生违法记分,如“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或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行为;有些交通违法行为仅产生行政处罚,而不产生违法记分,如违法行为属于应记分行为范围之外的;有些交通违法行为既产生行政处罚同时也产生违法记分。对于既无行政处罚也无违法记分的,因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并未做出任何影响到驾驶人实际利益的行为,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救济。对于仅有行政处罚而无违法记分的,驾驶人可依法在法定期限内向作出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的同级人民政府或上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提起行政复议,或者向作出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所在地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而对于既有行政处罚也有违法记分的,依据公安部最新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规定》第十六条之规定,违法记分仅随其所依附的行政处罚之变更、撤销而变更、撤销。因而,在救济途径上,如仅针对违法记分直接提起复议或诉讼,往往会因司法实践中个案裁判对于违法记分法律性质的认定差异而被驳回①。更为适当的,是驾驶人首先以违法记分所依附的行政处罚行为为客体,通过复议或诉讼的方式先行获得复议机关或司法机关对行政处罚行为的变更或撤销,进而引发对违法记分的连动变更或撤销,以最终实现对违法记分的救济。
参考文献
[1]王春英.对驾驶证记分行为属于行政处罚驾驶人有权提起行政诉讼[N].人民法院报,2016-08-17(6).
[2]万红.道路交通违法记分的法律属性与立法完善[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4):90-94.
[3]王学辉,王亚栋.论作为行政处罚种类的交通违法记分[J].西部法学评论,2019(3):46-56.
[4]徐晓明.行政许可后续监管体系中的违法行为记分制度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4(4):55-63,157.
[5]胡淑丽.交警行为之定性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25):32-34.
[6]陈燕.初析交通违章记分的行为性质[J].文教资料,2006(30):175-176.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五整顿”、“三加强”以及“五进”宣传活动工作,努力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此次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专项集中整治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乡政府成立集中整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工作领导小组,由*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刘坚任组长,*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兼派出所所长阿永亮、戛洒交警中队中队长王弟才、*乡农机站站长李天寿、*乡安监站站长马恒强、交通管理所所长兼路政工作站站长罗有华任副组长,交警中队民警及协管员、派出所部分民警及协警员、农机站、安监站、交通管理所、路政工作站人员为成员,*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兼派出所所长阿永亮负责集中整治行动的组织、指挥、协调。领导小组下设集中整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工作办公室在戛洒交警中队,由戛洒交警中队副中队长(*片区民警)莫兴家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集中整治期间信息收集汇总和上报。
三、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此次行动,重点整治一批突出交通违法行为、秩序比较混乱、事故隐患多的路段和点,依法查处一批涉及酒后驾驶、违法载人、无证驾驶、超员超速、脱检车辆、报废车辆上路行驶等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进一步净化道路交通环境,坚决遏制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高发的态势,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特别是群死群伤特大道路交通事故。
四、工作措施
(一)集中整治时间为7月20日至28日。
(二)严查各类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1、严查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结合辖区酒后驾驶违法行为的发生规律和事故特点,集中开展统一行动。同时,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做好取证工作。
2、严查客车超员违法行为。要继续保持客车超员的查处力度,坚持对7座以上公路车辆逢车必检,逐一核查乘载人数并做好登记。要采取流动巡逻与固定执勤、区域联勤相结合的勤务方式,加强事故多发路段、时段的巡查,及时发现和查处客车超员以及倒运超员乘客逃避检查的违法行为。要严格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对客运车辆超员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对超员车辆所属客运企业两年以内有超员违法行为记录并受到处罚的,应当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第四款规定对客运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依法处罚。
3、整治小组要结合辖区实际,投入全部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科学合理设立固定测速点或流动测速点,加大对夜间等重点时段和路段的管控力度,严查超速行驶违法行为。
4、严厉查处农村地区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摩托车违法载人、货运机动车违反规定载客的违法行为。在本辖区农村赶集日、节庆日和婚丧嫁娶日,设立重点路段和集市执勤点,加强路面秩序管理,严厉查处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摩托车违法载人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5、严厉查处无证驾驶以及脱检车辆、报废车辆上路行驶的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小组要结合辖区实际,开展“错时”工作制,坚决打击利用交警下班时间出行的违法车辆。
除上述严重违法行为外,要结合辖区实际,将未按规定让行、违法会车、违法停车等其他严重违法行为一并纳入整治的重点。
(三)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1、7月15日以前,要组织各村委会领导成员,各村委会驾驶员及车主,通报戛洒“6·18”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和此次开展的集中整治行动。
2、积极协调新闻媒体,向社会通告此次开展的集中整治行动。要发挥各新闻媒体和公安自身的宣传力量,有力组织好集中整治行动的宣传报道。要公开曝光一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以及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导致的道路交通事故,营造全社会关注交通安全的良好氛围。
3、充分利用在电视台、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设置的交通安全宣传栏目、专版等,大量刊播集中整治宣传报道,持续不断地扩大宣传面,提高影响力,争取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在国道、省道和旅游线路等主要交通干线粘贴集中整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宣传标语,发放酒后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宣传材料。
4、积极推广丘北经验,充分发挥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四支队伍”的作用,要建立和完善农村地区“一盯一”“一帮一”的监管办法,完善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基础台帐工作,强化对重点单位和重点人群宣传,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运输企业特别是长途客运企业一个不漏,重点驾驶人一个不漏,中小学校一个不漏。
5、动员辖区各单位及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发现交通违法就立即禁止并报告相关职能部门处理。
(四)在8月1日以前,对辖区路段再一次进行事故隐患点、段排查,将排查情况形成材料,及时上报当地人民政府和县交警大队。
五、工作要求
(一)认清形势,全力开展专项集中整治
各参战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道路交通安全的严峻形势,集中力量和装备,全力以赴抓好专项集中整治行动各项工作的落实。领导既要靠前指挥,以身作则、做出表率、落实责任。又要充分调动广大参战人员的积极性,克服麻痹懈怠、疲劳厌战的情绪,发扬连续作战精神和不怕吃苦的优良作风,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积极主动,当好政府的参谋助手
各参战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对本地道路交通安全形势进行研判,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全面落实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职责,大力开展“平安畅通县区”“平安畅通乡镇”创建活动,深入推广丘北经验,努力解决农村群众出行不安全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全面推动“云南经验”在我乡深化落实。
(三)形成合力,加大农村道路和城乡(镇)道路管控力度
结合本地实际,紧紧围绕农村地区重点管理区域、重点路段和重点时段,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客运车辆、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及其驾驶人的教育和管理,落实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的措施。
(四)严格执法,注重执法效果
要形成严查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严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压态势。对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依法该罚款的一律罚款、该扣证的一律扣证、该吊销的一律吊销、该拘留的一律拘留,切实做到处罚一起,纠正一起,教育一起;要严格执行违法信息异地转递制度,严禁对异地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只罚款不转递;要严格依法对超员客运车辆所属客运企业和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整治小组在专项集中整治中贯彻落实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的要求,切实规范路面执勤执法行为,将安全教育、安全提示有机融入执法,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篇4
春运期自1月11日开始至2月19日结束,为期40天。
二、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国家和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组织有序、优质便捷”的原则,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综合施策整治,确保春运期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指数不超过去年同期,不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客运车辆超员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率不超过3%,超速、超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有所下降,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在春运期间的出行安全。
三、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春运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领导责任机制,确保春运工作的顺利进行,市政府成立春运道路交通安全保卫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春运工作的组织调度和督查落实。各相关部门也要成立春运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春运道路交通安全有序。
四、具体要求
(一)强化路面管控。科学调整警力,加强路面管理,进一步加大对超员、超载、超速、强超强会、酒后驾驶、无牌无证、闯红灯、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特别要加强客运车站周边道路,长途客车出市路段和事故多发路段的巡逻力度,严格查处长途客车违法行为。对农村地区无牌无证机动车、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等严重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惩治,确保交通安全。禁止一切车辆在江河湖泊冰面上行驶。辖区内如有危险路段,要协调有关部门采取阻断和封闭等有效措施,设立明显标志。
(二)抓好源头管理。交通管理部门要强化对交通运输企业的监督管理,认真落实“三关一监督”制度,对所有参加春运车辆进行安全检验,检验不合格的坚决不允许参加春运,把住客运车辆出入口,严防车辆“带病”上路。要突出抓好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管理,严禁易燃易爆危险化学物品进站上车。落实超长线路客运班线配备双班驾驶员的规定,充分发挥GPS等先进科技手段的作用,加强对客车运行途中的动态监控;交警部门要同客运企业法人及驾驶员签订责任书,明确监管责任和安全主体责任,明确责任追究标准和办法,保证责任落实;对交通违法计满12分、在重大交通事故中承担同等以上责任、连续两次超员20%以上的驾驶人,要禁止驾驶春运车辆,同时抄告企业并令其停驶;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的管理,深入企业提前对车辆进行检验,对检验不合格的收回准运证,停止其运行。
(三)充分发挥交通安全检查服务站的作用。今年1月5日起已全面启动春运交通安全服务站。服务站要严格做到有点、有警、有记录,对违法行为形成震慑力。杜绝“有站无警、有警无为、有错不纠”的现象发生。各服务站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对经过的7座以上公路营运客车、危化品车辆逐车检查登记,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为过往车辆提供便民服务。对超速50%以上、客车超员20%以上的交通违法行为,除依法处罚驾驶人外,及时通报车辆注册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确保行车安全。
(四)加强重点车辆管控。把校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作为春运期间的管控重点,坚决预防校车及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在寒假和开学前对校车安全隐患进行集中排查,确保校车安全技术状况良好。坚决取缔货车、拖拉机和非法营运客车接送学生。对取得驾驶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资格的驾驶人集中进行一次以危险化学品运输装载、行驶速度和发生事故后处置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教育。安监、交通、质监部门要组织对辖区内所有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进行集中安全检验,重点检查车辆安全技术情况,罐体安装是否牢固,以及罐体后部、两侧是否喷涂和悬挂符合国家标准的危险化学品警示标志。
(五)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各部门要严密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细化宣传教育活动。要组织客运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和所有从事春运的客运驾驶员进行一次集中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教育面要达到100%。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常识,随时春运期间道路交通安全信息,提出交通安全注意事项。特别是要抓住春运“宣传日”等时机,开展以“关爱生命,平安出行”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效果。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为指针,以巩固城市街道改造成果为目的,以树立城市交通文明形象为目标,在市区联合整治机动车扰乱城市交通秩序、妨碍群众安全出行、污损城市街道的交通违法行为,规范城市道路交通秩序,树立遵章守法、文明交通、安全出行的良好城市形象,为深化“三优”文明城市建设做贡献。
二、整治时间
本次整治活动自2011年9月28日起至12月28日止,共3个月。
三、整治重点
(一)重点整治违法行为。严格取缔乱停乱放、乱鸣喇叭、不遵守交通标志标线、超限超载、超员超速和不作密闭运输、污损城市街道的交通违法行为。
(二)重点整治车辆。城市客运车辆、大型货运车辆和城市建设工程车辆。
(三)重点整治区域。和平大街、中心大街、红旗路、鸡兴东路、文化路、园林路、火车站站前广场。
四、整治目标
通过联合整治,扰乱城市交通秩序、妨碍群众安全出行、污损城市街道的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和平大街、中心大街和红旗路成为交通文明样板街,达到车辆行驶有序、停放规范、无超载超限车辆、无污损不密闭运输车辆。
五、整治任务
严格取缔乱停乱放、争道抢行、随意调头、闯灯、压线等不遵守交通标志标线的交通违法行为。依法采取罚款、记分和拘留等行政强制措施。
严禁超限超载、大吨小标、非法改装、拼装车辆上路行驶,按照“一卸、二罚、三赔偿”的整治办法,依法处罚上述交通违法行为。区实行货运车辆限时通行办法,禁止时限内不准大货车出入区。
依法严格取缔不按照规定行驶的客运车辆;整治有密闭装置不用和密闭装置破损不修复的货运车辆;整治不按规定使用标准苫布密封、包扎、捆绑、覆盖的货运车辆;整治运输煤炭、建筑垃圾等散装货物过程中遗撒、泄漏,污染道路的运输车辆;整治随意倾倒、抛撒或者堆放建筑垃圾的运输车辆。
六、整治措施
由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市交通运输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联合在新闻媒体整治城市道路交通秩序公告,营造整治氛围。
建立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城市执法、市容环卫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部门负责人会议,总结工作情况,安排部署工作任务。各有关单位指定专人为联络员,及时沟通情况,反馈信息,协调联合整治行动。
成立联合检查组,由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城市执法、市容环卫等部门各派驻专人检查登记过往车辆,严禁违法货运车辆通过固定检查岗、出入市区。各检查组须配备车辆、手持对讲机等设备。
联合检查人员对和平大街、中心大街、红旗路、鸡兴东路、文化路、园林路、火车站站前广场联合检查,统一执法,对违法车辆按照各部门职责权限移交处理。在联合检查活动中要坚持严格执法、严肃处罚的工作原则,逐车检查,逐台登记,依法按照上限处罚。
(一)公安交警部门整治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运输安全法》,严格按照此次整治工作要求,负责货运车辆超高超载和客运车辆超员等违章行为的管理和处罚。
1.打破常规。全市交警部门要采取节假日串休等方式,确保节假日警力不少于日常工作的二分之一。市区白天12小时有警力,和平大街等重点路段要实行昼夜巡逻。
2.全警参战。整治期间,市交警支队、区交警大队机关民警在保证日常办公需要的同时,无紧急工作的民警全部投入路面日常管理,市交警支队机关除窗口单位民警外其他部门人员要参与路面值勤,区交警大队机关内业、宣传、事故民警编入现有中队参加路面日常管理。
3.死看死守。和平大街、中心大街、红旗路、鸡兴东路设立固定检查岗,路口指定专人值守,全天有警力巡逻。
4.定岗定员。以和平大街、红旗路、中心大街为重点,市区道路要全方位管控,各交警中队要包路段,民警要包路口,及时疏导车辆,取缔违法行为。
5.加强宣传。各主要街道设立永久警示指示标志,民警向过往车辆发放宣传资料。协调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定期宣传交通法规。组织民警深入学校、企业、社区宣传交通安全常识。
6.突出重点。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市主干街道公交线路进行调研,配合交通运输部门调整公交车辆流量、流向,设立公交线路,合理设置公交站点,做好驾驶员和车主思想工作,保证市内客运车辆有序运行。对主干街道,划设客运车辆专用线和停车站点。
(二)交通运输部门整治措施
开展治理超限超载专项行动,重点对车辆超限超载、大吨小标问题进行严管重罚,按照“一卸、二罚、三赔偿”的整治办法,严禁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过桥,强化源头监管,实施标本兼治。
1.广泛开展宣传活动。迅速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强化“治超”宣传活动,采取新闻媒体宣传、印发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和标语等多种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治超”宣传工作,取得社会舆论的广泛理解和支持,形成“治超”专项行动的强大舆论氛围和高压态势。
2.强化“治超”工作源头监管。建立超限超载源头治理工作机制,引导货源企业依法配载、货运企业依法装载,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货物配载、装载源头的监督管理。对货运源头单位实行巡查管理,对确定的重点监控路段或者货运站派驻专人监督管理,切实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对机动车维修企业的监管,对非法改装道路运输车辆的机动车维修企业,根据相关规定责令改正,并予以处罚;对货运经营者擅自改装已取得营运证的车辆,根据相关规定责令改正,并予以处罚。
3.加大路面治理力度。以“治超”检测站为依托,采取固定检测与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按照“执法权限法定化、执法内容标准化、执法程序合法化”的要求,采取“堵截、劝返、疏导、卸载、处罚、赔补”等方式开展“治超”工作。以“治超”检测站为管理重点,打击非法短途驳载运输行为,堵疏结合,控制源头,不断强化“治超”工作。
(三)行政执法部门整治措施
按照此次整治工作要求,加强对市区城市道路市容环境卫生秩序管理,对从事散装货物运输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友情告知,签订文明运输管理协议。
1.从事运煤、沙、水泥、渣土等易飞扬物体的运输车辆,应车容完好,箱体严密,并采用专用苫布密封。包扎、覆盖至车箱体,禁止易飞扬物体遗撒、污染街路。
2.实行“错时管理”货物运输车辆,做到提前上班、延迟下班、夜间延时执法,每天20时至凌晨2时对建筑工地运输车辆进行严格管理,使其达到百分之百密闭,减少街路污染。
3.运输建筑垃圾车辆应密闭运输,不得遗撒、泄漏,不得产生扬尘和随意倾倒。擅自倾倒建筑垃圾的,根据《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处以每车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并滞留运输工具。
4.运输建筑垃圾车辆须申办建筑垃圾准运证,未办理准运证运输建筑垃圾的,依法予以行政处罚。根据《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处以每车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5.进入城乡出入口和驶出施工现场的车辆轮胎未进行清洗,污染道路和运输建筑垃圾及散装货物、液体货物车辆不密闭运输、遗撒、泄漏污染街路的,根据《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处以每车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拒不接受处理,情节严重的,予以滞留车辆。
(四)市容环卫部门整治措施
按照此次整治工作规定的固定道口,对货运车辆违章行为进行监管的同时,设立巡逻中队,对市中心区各建筑工地运料货运车辆及重点路段货运车辆进行流动巡查,不留管理盲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对密闭装置破损不修复的货运车辆,予以警告并限期修复,未及时修复的,予以强制修复。
2.按照《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对未参加密闭改装的货运车辆严格管理,要求其使用标准苫布密封、包扎、覆盖、捆绑,并督促其进行车辆密闭改装。
3.对运输途中造成遗撒、泄漏的货运车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管理。
4.对城区货运、客运车辆的车容车貌进行监管,确保车容整洁,客运车辆随车配齐“三带”(笤帚、撮子、垃圾容器),禁止沿途抛洒废弃物。
5.严厉打击私排乱卸固体废物行为。
七、组织领导
为保证整治城市道路交通秩序工作顺利完成,成立市整治城市道路交通秩序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等日常工作,主任由李强兼任。办公地点设在市交警支队,联系电话:。
八、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相关部门要把此次整治工作纳入日程,摆上位置。要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逐级对应的领导体系,确保任务明确、责任到人。
篇6
今年下半年以来,凌云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在凌云县委、政府及上级公安机关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优化软环境培强软实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认真按照上级的部署和要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杨洪波书记2010年6月4日在全市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当前交警大队交通安全管理效能及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执法质量,优化软环境建设,促进交通管理等各项工作落实,使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6月4日全市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活动动员电视会议后,根据各级领导各级部对交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建议,耿交警大队领导班子多次召开班子和中队领导干部会议,研究部署优化软环境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大队长毕三华为组长、教导员李小山为副组长、各中队长、车管分所长为成员的大队优化软环境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公室在大队办公室。制定下发了《凌云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关于开展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活动实施意见》,同时安排组织全体民警认真学习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警车管理规定》以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增强软实力建设会等相关会议、文件和领导讲话精神。并联系实际,深入开展“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交警怎么办”的讨论活动,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把全体民警的思想统一到“一切着眼于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用发展凝聚人心,用发展破解难题,用发展为民造福,用发展创建事业”上来。通过对优化软环境建增强软实力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警心,营造了以交管工作要为耿马、为临沧发展作贡献的良好氛围。
为推动软环境建设工作开展,在半年工作总结会上,大队长在会上就如何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实际中优化软环,要落实的车管、交通事故处理、违法处理等业务的具体内容作了细化和强调,会后,大队领导深入各中队基层,对各中队优化软环境建设及行风、政风开展走访调查活动,主动听取社会各阶层对交警大队软环境建设的意见。走访中,大队领导积极与各行业人民群众沟通,主动向人民群众或一些行业代表人汇报交警工作情况,诚恳地征求对交警大队各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走访活动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赞同,人民群众从关心交警队伍建设和交通管理工作出发,对交警大队、中队日常工作提出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在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中,主要涉及交通违法处理、交通标志标、交通基础建设、民警和协管员规范执法、执法形象、车驾管服务、窗口作风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大队着手进行研究,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在落实整改上下功夫,达到了整改措施、时限要求、分管领导、具体责任人的“四落实”。目前,通过边学习,边整改,取得良好的成效。
二、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从落实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入手,进一步增强大全队民警开展交管工作为加快临沧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大队领导按分管对象,对各中队、车管分所负责,中队领导对民警负责的局面。使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工作职责清楚、责任明确,内容具体。通过明确分工和责任,通过具本抓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增强了大、中队领导和民警对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工作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三、制定措施,健全制度
为推进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建设工作,大队修改下发《凌云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考核办法》,侧重增加了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方向的考核管理措施。7月份推出3项便民措施和3项限时办结事项,并在抓落实上下功夫,现已取得较好的效果。下半年以来,在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方面,无一违规或违反服务承的诺问题发生;队伍未发生大的违纪问题,未发生有理上访和有理投诉案件;执勤执法和事故处理未发生一起行政诉讼案件。突出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抓执法细节,提升服务水平。进一不强化和规范处理交通事故的办案程序,加强办案检查和监督工作,确保办案公平公正。对于每一起事故的处理,无论大小,都能耐心分析,做好调解,尽量让当事双方达成协议,圆满和谐地解决。二是坚持执法办案回访制度。通过倾听当事人对案件受理、调查处理、办案结果、执法态度等方面的陈述和意见,不断提高执法质量和服务水平。三是在执勤执法工作实践中,坚持人性化执法服务,做到纠违先敬礼,态度要和蔼、用语要文明、违法要告知、轻微交通违法行为以教育放行为主,对 111项违法行为做到首违不罚。且无论何种违法行为在处理中都能做到耐心解释,认真教育,尽量让违法人员心服口服,避免因处理解释不到位而引发争执。四是送服务上门,将服务做到家。车管及宣传业务由专职民警或协管员根据群众需求,每月开展送牌下乡、送法下乡活动,让广大百姓能在家门口、机动车销售点、社区办理好牌证手续,同时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受到交通安全学习和教育。五是提高办事效率,要求事故处理要在程序规定的时间内用最短的时间办结;摩托车驾驶证办理业务不超过两个星期;摩托车登记业务要做到当日办结。六是改善服务设施,优化服务环境。大队在车管办证大厅、事故调解室、违法处理办专门设置了群众休息区,办证服务区、宣传教育室,配备了饮水机、纸杯、笔、剪刀等工具,免费为办事群众提供各种服务设施,大大方便了办理业务的群众。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
在认真总结今年以来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工作的基础上,对下一步,大队将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努力开展好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工作。一是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将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建设工作纳入日事议程,贯穿交管工作始终,求真务实,常抓不懈,千方百计地提升交警系统的软环境建设水平。二是要认真践行关于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的服务承诺,落实制度,为凌云县经济建设的大局服好务。对上级公安全交通管理机关制定、公布的便民措施以及优化软环境增强软实力的工作制度,要求全体民警和交通协管员入心入脑,时刻铭记,自觉付诸实践,决不允许违规、违诺问题发生。三是要加大纪检、监察的力度,商请有关部门深入执勤一线、深入办事窗口进行检查督察,对各级各部门发现和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查处,对影响和破坏软环境建设的人和事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篇7
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道路交通管理,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交通规划与设施、车辆和驾驶人、道路通行、道路停车、综合治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市道路交通管理应当坚持适应超大型城市特点,与城市规划、建设相协调;坚持绿色交通理念,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坚持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协调发展,合理配置道路资源;坚持依法管理,严格查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坚持以人为本,为公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公安机关负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道路与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以及交通综合协调等工作。
规划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财政、经济信息化、司法行政、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环境保护、城管执法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
第五条本市加强道路交通文明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以弘扬尊法守法,绿色、安全、文明出行等理念为重点,通过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文明素质。
第二章 交通规划与设施
第六条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组织编制道路交通专业规划,纳入相应的城乡规划。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与道路交通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并征求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市公安机关以及专家和公众的意见,根据意见对规划草案予以修改完善。
第七条市级系统层面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由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与市规划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共同组织编制;市级项目层面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由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编制。区级层面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由区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区规划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编制,并报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与市规划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在编制前款规定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时,应当征求市公安机关以及专家和公众的意见。
第八条本市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公安机关,根据公共交通客运需求和道路通行情况,编制本市公交专用道专业规划,构建适应超大型城市特点和符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的公交专用道体系。
设置公交专用道,应当综合道路功能定位、交通流量、客流需求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公交专用道上应当设置专用标志、标线,明示通行时间。
在公交专用道上设置的公交站点,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公布公交线路、车辆、班次到站时间等信息。
第九条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客流调查以及公共汽(电)车的线路普查,会同公安机关以及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制定公共汽(电)车线路的新辟、调整、终止计划,优化公共汽(电)车客运线网,推进与轨道交通网络以及其他交通方式的有效融合和衔接,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率。
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公安机关科学、合理地设置公共汽(电)车具体的线路和站点,方便乘客候车、乘车,方便公共汽(电)车停靠,方便路面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等交通方式的换乘。
第十条本市倡导慢行优先,改善慢行交通环境,保障慢行交通通行空间。完善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过街通道,优化交叉路口设计;完善系统、连续的非机动车道网络,优化非机动车标志、标线配置;加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非机动车道、步行通道的建设和管理。
改建、扩建城市道路,应当保障非机动车和行人安全通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人混合通行且存在交通安全隐患的道路,应当设置隔离设施。
第十一条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公安机关等相关部门对根据国家和本市规定需要开展交通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依法组织开展交通影响评价。规划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结合交通影响评价意见,对该项目的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审核。
第十二条建设项目的交通设计应当符合国家和本市相关技术标准。建设项目的出入口与道路衔接的,规划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对其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审核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征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的意见。
第十三条新建、改建、扩建道路,建设单位应当编制道路交通组织方案,并经公安机关审核同意;其中交通标志、标线和可变车道、路口诱导屏的设计,应当经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同意。
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应当经公安机关和交通行政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占用或者损毁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
第十四条已经投入使用的道路,公安机关可以根据道路交通管理的需要,及时调整道路交通组织方案。公安机关负责交通信号灯的新增和调整;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交通标志、标线的新增和调整。
对于常发性拥堵区域和路段,市公安机关应当会同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以及所在地的区人民政府,制定优化道路交通组织方案并推进实施。
第十五条城市快速路(含高架道路,下同)、隧道、桥梁等道路应当按照科学、安全、畅通的原则,设置限速标志、标线。
第十六条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科学、规范、合理地设置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和标线等交通设施,并依据职责分工,保持各项交通设施功能完好。对配时不合理的交通信号灯或者容易造成辨认错误的交通标志、标线,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
交通设施损毁、缺失或者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管理养护单位应当及时修复、更换,排除隐患。
道路两侧及隔离带上种植的树木或者其他植物,设置的广告牌、管线等,应当与交通设施保持必要的距离,不得遮挡路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不得妨碍安全视距,不得影响通行。
第十七条设置横跨道路的管道、横幅等物体的,物体下沿距地面不得小于五点二米;在沿街建筑物上向人行道延伸物体的,物体下沿距地面不得小于二点五米,物体边缘距车行道不得小于零点二米。
第十八条新建轨道交通站点、公共汽(电)车站点,应当按照规划要求,配套建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设施。
鼓励区人民政府对其辖区内现有轨道交通站点、公共汽(电)车站点进行停车设施改造,满足社会公众绿色出行需求。
第三章 车辆和驾驶人
第十九条机动车和按照本市有关规定应当注册登记的非机动车以及其他通行工具,应当经公安机关注册登记,取得车辆号牌、行驶证或者行车执照等登记凭证后方可上道路行驶;自行车、残疾人手摇轮椅车等非机动车实行自愿登记。
经注册登记的车辆,发生登记事项变更、所有权转移、用作抵押以及报废、灭失等情况的,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和注销登记。
第二十条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市交通发展规划、道路通行条件、道路交通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车辆登记限制措施,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一条本市对车辆号牌的发放实行总量调控。
机动车号牌额度年发放量、发放以及注册登记办法,由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二十二条尚未注册登记的机动车,因提取车辆、申请注册登记需要临时上道路行驶的,应当取得公安机关核发的临时行驶车号牌。
公安机关根据前款规定核发临时行驶车号牌,不得超过两次;每张临时行驶车号牌的有效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
第二十三条本市对符合国家和本市标准要求的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实行产品目录管理制度。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和本市要求的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
在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的销售场所,销售者应当在显著位置张贴本市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的产品目录。
禁止拼装、加装、改装的非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非机动车号牌、行车执照,禁止使用其他非机动车的号牌、行车执照。
第二十四条向本市公安机关申领机动车驾驶证,应当持本市户籍证明或者《上海市居住证》等在本市居住、居留的证明。
在道路上学习机动车驾驶技能,应当在教练员随车指导下进行。禁止教练员酒后教练机动车。
第二十五条公安机关对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除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驾驶证累积记分制度。
禁止由他人替代记分,禁止替代他人记分,禁止介绍替代记分。
第二十六条现场发现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公安机关未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出具《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或者《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当事人应当在接到上述通知书、凭证之日起十五日内接受调查、处理。当事人逾期未接受调查、处理,违法事实清楚的,公安机关可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第二十七条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公安机关调查核实无误后,应当及时录入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管理系统,并通过邮寄等方式将处理通知送达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也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提醒有关当事人。驾驶人或者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应当自处理通知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接受调查、处理;对违法行为无异议的,可以通过网络或者电话等形式接受处理。驾驶人或者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逾期未接受调查、处理,违法事实清楚的,公安机关可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的超限运输等道路运输违法行为,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调查核实无误后,通过邮寄等方式将处理通知送达道路运输企业。道路运输企业应当自处理通知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到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接受调查、处理。道路运输企业逾期未接受调查、处理,违法事实清楚的,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第二十八条公安机关应当为单位和个人查询道路交通违法、机动车驾驶证审验、变更机动车登记信息等提供便利。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和驾驶人应当经常查询车辆或者其本人交通安全记录;登记的通讯地址、电话等联系方式发生变更的,应当在变更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公安机关备案。
第四章 通行管理
第二十九条下列车辆,可以上本市道路行驶:
(一)经注册登记的机动车,但全挂车、三轮汽车、轻便三轮摩托车、普通正三轮摩托车以及外省市号牌低速货车除外;
(二)按照本市有关规定注册登记的非机动车;
(三)自行车、残疾人手摇轮椅车;
(四)市人民政府允许上道路行驶的其他车辆。
外省市号牌拖拉机以及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车辆和其他通行工具,不得上道路行驶。
第三十条市公安机关根据必要、合理和有利交通畅通的原则,可以对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采取均衡交通流量、分隔车辆通行时间、划定限制通行区域和核发机动车通行凭证、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疏导等交通管理措施。
采取前款规定的交通管理措施,应当通过设置交通标志、标线或者通知、决定等方式明示。车辆驾驶人和行人应当遵守上述交通标志、标线指示和通知、决定规定。
第三十一条禁止货运机动车在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客车专用道行驶。
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通过设置交通标志、标线等方式予以明示。
第三十二条城市快速路禁止拖拉机、非机动车、行人通行,并禁止下列机动车行驶:
(一)摩托车;
(二)轮式专用机械车;
(三)铰接式客车;
(四)全挂拖斗车;
(五)拖挂施工机具的车辆;
(六)专项作业车;
(七)带挂车的汽车;
(八)悬挂教练汽车号牌和试验用临时行驶车号牌的机动车;
(九)设计最高时速低于六十公里的机动车。
第三十三条公交专用道在规定时段内供公共汽(电)车专用行驶,其他车辆不得驶入,但下列车辆可以借用公交专用道行驶:
(一)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
(二)实施清障施救作业的车辆;
(三)正在运载学生的符合《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校车;
(四)正在载人的核定载客人数二十人以上的载客汽车;
(五)根据交通信号指示允许借用公交专用道的车辆。
双休日和全体公民放假节日全天允许其他车辆驶入公交专用道。
第三十四条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同方向有两条以上机动车道的道路未设置限速标志、标线的,在城市道路(城市快速路除外)上的最高行驶速度超过每小时六十公里,在公路(高速公路除外)上的最高行驶速度超过每小时八十公里;
(二)一次连续变换两条车道;
(三)机动车驾驶人未使用安全带;
(四)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超过座位数搭载乘客;
(五)安排未满十二周岁未成年人乘坐副驾驶座位;
(六)驾驶家庭乘用车携带未满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时,未配备或者未正确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七)拨打接听手持电话、浏览电子设备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八)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行为。
第三十五条驾驶非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违反规定,不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或者未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
(二)通过设置有交通信号的路口,不按照交通信号的指示通行;
(三)逆向行驶;
(四)驾驶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未随身携带本市残疾人证;
(五)驾驶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载人或者驾驶其他非机动车违反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载人;
(六)非下肢残疾的人驾驶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
(七)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行为。
倡导驾驶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上道路行驶时佩戴安全头盔。
第三十六条行人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人行道内行走,无人行道或者人行道有障碍物无法行走时,可以在距道路或者障碍物边缘一米宽度内行走;
(二)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三)不得跨越、倚坐道路隔离设施;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其他规定。
第三十七条机动车乘坐人在配有安全带的座位就座时,应当使用安全带。
第三十八条车辆和行人在道路上通行,应当遵守下列让行规定:
(一)同方向行驶的右转弯机动车和左转弯非机动车均被放行的,通过路口时左转弯非机动车优先通行;
(二)相对方向行驶的左转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均被放行的,通过路口时非机动车优先通行;
(三)车辆在有交通信号控制的路口遇放行信号时,先予放行的车辆和行人优先通行;
(四)车辆驶入、驶出、穿越道路时,在道路内正常行驶的车辆、行人优先通行;
(五)行人因无人行道或者人行道有障碍物借用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时,行人优先通行;
(六)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让行规定。
第三十九条本市外环线以内以及公安机关规定的其他区域为机动车禁鸣喇叭区域。
第四十条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道路交通情况的实时监测。发现道路交通拥堵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派员进行指挥疏导。
车辆在道路上发生故障、交通事故或者违反交通标志、标线指示,已经或者可能造成道路交通拥堵,驾驶人未及时自行移动车辆的,公安机关应当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
第四十一条本市实行机动车交通事故快速处置机制。对事实清楚、车辆可以移动的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当事人应当在固定证据后迅速撤离现场。撤离现场后,可以至交通事故保险理赔服务中心集中办理交通事故处理、勘验定损、保险理赔等业务。具体规定由市公安机关会同保险监督部门制定。
第四十二条交通事故死亡人员身份无法确定的,本市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可以要求保险公司和事故责任人承担赔偿责任,并代为保管赔偿款。
第五章 停车管理
第四十三条本市道路停车泊位的设置实行总量控制,并建立道路停车泊位动态调整机制。本市外环线以内一般不再新增全天性道路停车泊位,逐步减少现有全天性道路停车泊位。本市外环线以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设置时段性道路停车泊位:
(一)停车泊位与停车需求矛盾突出的住宅小区,其周边道路具备夜间等时段性停车条件的;
(二)停车需求集中但现有停车资源无法满足的中小学、幼儿园和医院,其周边道路条件允许的;
(三)夜间停车需求集中但现有停车资源无法满足的商业街区,其周边道路条件允许的;
(四)停车资源严重不足区域的人行道范围内,条件允许且不影响行人正常行走的。
第四十四条公安机关应当根据本市道路停车泊位设置规划,在不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前提下,结合区域停车资源供求状况、道路通行条件和承载能力,经征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意见后,确定道路停车泊位设置方案。
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道路停车泊位设置方案,划设停车泊位标线,设置道路停车标志,公示停车收费标准和道路停车规则,并按规定落实监管责任。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安装地锁、划设标线等方式擅自设置道路停车泊位。
在道路上停放机动车,应当在道路停车泊位内停放。
第四十五条区人民政府应当指定专门管理部门设置非机动车道路停放点。
在道路上停放非机动车,应当使用非机动车道路停放点,不得在停放点以外区域停放。
第四十六条设置禁止停车标志、标线或者禁止长时停车标志、标线,应当根据道路条件和通行情况,遵循规范、科学、合理的原则。
时段性临时停车需求突出的路段,可以设置禁止长时停车标志、标线并增设辅助交通标志,引导机动车在规定时段内有序临时停车。
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禁止停车或者禁止长时停车标志、标线的指示。
第四十七条机动车在未设置禁止停车或者禁止长时停车标志、标线的路段临时停车,应当紧靠道路右侧,机动车驾驶人不得离车,上下人员或者装卸物品后立即驶离。
第四十八条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区域停车需求,加强公共停车场(库)的建设和管理。
倡导道路沿线有条件的单位和住宅小区,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
第四十九条鼓励医院、学校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在满足自身停车需求的情况下,向社会公众开放其专用停车场(库)。鼓励住宅小区与周边专用停车场(库)对口协作,对停车泊位的利用实行错时互补。
第五十条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道路停车泊位的信息共享机制,推进停车诱导信息化系统建设。
鼓励利用移动终端应用软件等多种媒介,方便社会公众出行前查询停车泊位信息和预订车位,实现自动计费支付等功能。
第五十一条机动车违反约定且长期占用道路停车泊位的,道路停车泊位的管理者可以告知机动车所有人限期将机动车移出道路停车泊位。机动车所有人逾期未予移出的,道路停车泊位的管理者可以将机动车转移至路外停车场地。
第六章 综合治理
第五十二条本市建立道路交通综合治理机制,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加强基层治理,落实单位交通安全责任,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通过推广使用先进技术、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推进道路交通协调发展。
第五十三条本市倡导出行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倡导有条件的单位推行错时上下班、居家办公等措施;倡导依法采用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公共自行车租赁等方式出行。
本市倡导先取得机动车号牌额度再购置车辆,倡导先取得停车位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再购置车辆,合理调控机动车拥有和使用。
第五十四条区人民政府所属的城市网格化管理机构网格监督员,在对工作责任网格进行巡查的过程中,发现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收集证据、上报信息,并对反馈的处置结果进行核查。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利用城市网格化管理平台,加强对道路交通相关管理事项的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
第五十五条公安机关在完成车辆登记和驾驶证核发等相关行政程序时,应当对车辆所有人、机动车驾驶人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教育。
公安机关、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发还被暂扣的机动车驾驶证等证件,或者解除扣留车辆的行政强制措施时,应当对违法行为人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和交通运输法律、法规的教育。
第五十六条本市推广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科技手段,创新交通管理工作模式,提升交通管理工作水平。
公安机关、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充分运用先进的智能化手段,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应用软件、交通诱导显示屏等多种媒介,及时实时路况、交通拥堵指数,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引导服务。公安机关可以利用直升机、无人机等开展空中巡查,配合地面交通疏导和管控。
第五十七条本市实行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记录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挂钩制度,对保险周期内有多次或者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记录的,应当提高其保险费率。
鼓励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所有人投保第三者责任保险。
第五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相关信息纳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
(一)实施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依法被处以暂扣机动车驾驶证、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拘留等行政处罚的;
(二)由他人替代记分、替代他人记分或者介绍替代记分的;
(三)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
(四)一年内有五次以上道路交通违法逾期不履行处罚决定的。
第五十九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加强对所属车辆和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管理,并履行下列义务:
(一)组织制定本单位的交通安全制度,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目标,开展职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二)定期进行车辆安全检查,及时排除车辆故障,保障车辆安全性能,制止不符合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车辆上道路行驶;
(三)建立对所属车辆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教育学习制度,督促车辆驾驶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定;专业运输单位和机动车较多的非专业运输单位,每月应当对所属驾驶人开展不少于一次的交通安全教育;
(四)专业运输单位和车辆较多的非专业运输单位应当配备交通安全专职人员,并加强车辆营运安全管理和营运场所秩序管理;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交通安全管理义务。
客运车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和专门为工程建设服务的车辆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安装、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行驶记录仪、车载卫星定位终端或者转向可视系统,并接入相关政府部门的动态监控系统。
运输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车辆应当按照核定的路线、时间运输建筑垃圾、工程渣土。
公安机关应当对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所属车辆和驾驶人交通安全管理加强指导和宣传。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专业运输单位安全运输加强监督管理。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市公安机关应当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共享营运车辆、营运驾驶员及其交通安全违法、事故责任承担情况等信息。
第六十条利用互联网、软件工具等提供召车信息的服务商,应当向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客运服务驾驶人和车辆的信息。
第六十一条公安机关、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实施下列道路交通管理事项前,应当公告相关方案,听取与管理事项相关公众的意见:
(一)公交专用道的设置与调整;
(二)单行道的设置与调整;
(三)公共汽(电)车线路的设置与调整;
(四)道路停车泊位的设置与调整;
(五)禁止停车或者禁止长时停车标志、标线的设置与调整。
公安机关、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及时研究公众意见,对单位和个人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应当在决策时予以采纳;对反映集中的意见不予采纳的,应当予以回应。
第六十二条新闻出版、文广影视、教育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应当做好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学校应当开展交通安全专题教育活动,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课程教育的内容。
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在开展培训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教练员、学员的交通安全教育。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应当开展交通安全和尊法守法的宣传报道。
第六十三条鼓励社会公众有组织地参与道路交通志愿服务,协助公安民警维护交通秩序和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鼓励医院、学校配合公安机关疏导周边道路交通拥堵,劝阻周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社会公众发现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可以向公安机关举报。公安机关对社会公众提供的视听资料等证据材料进行调查核实后,可以对违法车辆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依法予以行政处罚,能够确定驾驶人的,对驾驶人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第六十四条交通事故当事人可以通过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等多种方式,解决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
人民调解委员会、人民法院可以在公安机关事故处理场所设置调解点;保险同业公会可以组织保险公司进驻公安机关事故处理场所,及时提供保险理赔服务。
第七章 执法监督
第六十五条公安机关、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等应当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培训、考核,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尊重执法人员,对其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予以配合。
第六十六条公安机关、交通行政管理等部门及其执法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定职权和执法程序。
公安机关、交通行政管理等部门应当推行执法标准和指引,根据道路交通执法统一的要求,为执法人员提供健全、完备、可操作的执法指引。
第六十七条公安机关、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等应当公开办事制度和办事程序,依托互联网平台和移动终端,推行预约、一站式等便民措施。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公安机关建立道路交通通行状况实时监测机制,交通信息,引导交通出行。
第六十八条公安机关、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与负有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职责的其他部门应当紧密配合,提高工作协同性,并建立排堵保畅、信息通报、联合执法、案件移送等协作机制。
城管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发现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应当将相关信息通知公安机关或者交通行政管理部门。
第六十九条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分离;不得以罚款数额作为行政机关绩效考核指标。
第七十条公安机关、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等应当加强执法指导和监督,实施执法质量考评、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度,并接受社会和公众的监督,防止和纠正道路交通执法中的违法或者不当行为。
公安机关、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等应当公布举报电话,受理群众的举报和投诉并及时调查处理,反馈查处结果。
第七十一条警务辅助人员在公安民警的指导和监督下,协助开展疏导交通、劝阻、纠正交通安全违法行为、采集交通违法信息、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工作;所取得的证据,经调查核实后可以作为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罚的依据。
公安机关应当加强对警务辅助人员的管理、培训、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
警务辅助人员履行职责时,应当统一着装、携带证件、佩戴统一的标识。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有处理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十三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三款规定,擅自设置交通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的,由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城管执法部门以及公安机关依据各自职责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责令立即恢复原状,拒不恢复的代为恢复,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未遵守横跨道路的管道、横幅设置规定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对单位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非机动车未按规定注册登记的,由公安机关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其他通行工具未按规定注册登记的,由公安机关处一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销售未纳入产品目录的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三款规定,使用伪造、变造的非机动车号牌、行车执照或者使用其他非机动车的号牌、行车执照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教练员酒后教练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并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情节严重的,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由他人替代记分的,由公安机关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替代他人记分的,由公安机关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介绍替代记分的,由公安机关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替代他人记分或者介绍替代记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七十五条违反本条例有关机动车通行管理规定的下列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据下列规定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三十二条规定,未遵守以通知、决定等方式明示的交通管理措施,未遵守城市快速路限行规定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项、第(四)项规定,驾驶机动车一次连续变换两条车道,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超过座位数搭载乘客的,处警告或者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在配有安全带的座位就座时未使用安全带的,对机动车乘坐人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一条、第四十六条第三款规定,驾驶机动车未遵守交通标志、标线指示的,依据违反交通标志、标线的规定处罚;
(五)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现场发现机动车违法临时停车的,公安机关可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将该机动车拖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或者公安机关指定的地点停放;
(六)违反本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机动车违法临时停车的,公安机关设置的警示牌、电子标识等给予的警告或者推送的即时信息视为警告、令其立即驶离,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处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第(四)项规定,公共汽(电)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超过座位数搭载乘客的,由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对车辆单位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四)项、第四十五条第二款规定,驾驶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未随身携带本市残疾人证,在道路上停放非机动车未使用非机动车道路停放点的,由公安机关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驾驶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载人或者驾驶其他非机动车违反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载人的,由公安机关处二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驾驶非机动车从事客运活动的,按照有关规定处以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七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四十四条第三款规定,擅自设置道路停车泊位的,由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并责令立即恢复原状,拒不恢复的代为恢复,所需费用由违法行为人承担。造成道路损坏的,违法行为人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第七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未履行交通安全管理义务的,由公安机关或者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必要时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造成特大交通事故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交通安全专职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五十九条第三款规定,运输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车辆未按照核定的路线、时间运输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的,责令改正,对驾驶人处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对车辆单位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提供召车信息的服务商未向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客运服务驾驶人和车辆信息的,由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九条执行职务的公安民警发现机动车在本市有道路交通违法行为逾期未接受处理记录累积达到五起以上的,可以先予扣留机动车行驶证,并通知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或者驾驶人及时接受处理,处理完毕后,发还机动车行驶证。
第八十条机动车一年内在本市有下列道路交通违法行为记录累积达到十起后再发生交通违法行为的,公安机关依据法律规定给予有关证照的处罚:
(一)在未设置禁止停车或者禁止长时停车标志、标线的路段违反停放、临时停车规定;
(二)违反规定驶入公交专用道;
(三)在高速公路路肩上行驶;
(四)在本市外环线以内以及公安机关规定的其他区域和路段鸣喇叭。
第八十一条执行职务的公安民警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予扣留车辆或者通行工具,并通知当事人及时接受处理: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未按规定注册登记的非机动车以及其他通行工具上道路行驶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三款规定,拼装、加装、改装的非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使用伪造、变造的非机动车号牌、行车执照或者使用其他非机动车的号牌、行车执照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第二款规定,未遵守以交通标志、标线或者通知、决定等方式明示的交通管理措施,采取其他措施无法避免危害发生或者无法控制危险扩大的;
(四)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非下肢残疾的人驾驶残疾人机动(电动)轮椅车的;
(五)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扣留车辆或者通行工具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接受处理后,应当立即发还车辆或者通行工具,但未按规定注册登记的非机动车以及其他通行工具,其领取人应当采取托运措施。
对拼装、加装、改装的非机动车,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恢复原状;对伪造、变造的非机动车号牌、行车执照或者使用其他非机动车的号牌、行车执照,由公安机关予以收缴。
当事人逾期未接受处理,并经公告三个月仍未接受处理的,由公安机关将拼装、加装、改装的非机动车送交有资质的企业拆解,将其他车辆和通行工具依法处理。
篇8
一、 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为第一要务,以增强人民群众交通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为核心,以科技强警和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队伍正规化建设为保证,紧紧抓住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不断推进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三项建设”,着力提高实战打击能力、预防管控能力、排堵通畅能力、应急处突能力、优化服务能力。以新的思路、新的理念、新的举措、新的作为、新的业绩努力实现公安交管工作新跨越,以昂扬向上的资态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实绩全力营造安全畅通、和谐稳定、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二、工作目标
20__年全县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总体要求是创新特色、打造品牌、营造亮点,争创一流,单项工作求跨越、重点工作求突破、整体工作提档次。要达到的目标是:(一)道路交通保持平稳态势,重特大交通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不发生恶性特大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低于全市水平,交通死亡事故逃逸案件侦破率达×%以上;(二)管控措施扎实有效,道路交通畅通有序,不发生长时间、大规模、区域通拥堵;(三)“三项建设”不断深化,信息化建设强势推进,规范化执法明显提升,警民关系进一步和谐,各项重大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四)应急处突能力不断提高,特勤警卫任务圆满完成;(五)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警务管理进一步规范,杜绝发生严重影响公安交警形象的违法违纪问题,杜绝因管理和执法不当引发的和舆情危机。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认同度、社会认知度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切实增强。
三、 任务措施
坚持“警力跟进警情,执法力求规范,服务顺应民生,管理紧扣警务”的原则,围绕全年总体目标,20__年公安交管工作任务概括为:把握两个重心、力促四个突破、建立六项机制。
(一)把握两个重心:一是牢牢把握队伍正规化建设这个重心,精心打造学习型、创新性、服务型、廉洁型警队。大队将20__年确定为交警作风建设年,全队要通过扎实深入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下茬立势解决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执法执勤、为民服务、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以“忠诚、为民、公正、奉献”为核心价值,凝聚力量、鼓舞斗志、引领队伍。要坚定理想信念,把政治建警的要求落到实处。要增强实战本领,把教育训练落到实处。要激发生机活力,把科学管理落到实处。要整肃纪律作风,把廉洁从警落到实处。要把和谐警营建设作为新时期建警之要、带警之道,积极营造心平气顺、率先力行、和睦共事的领导班子,全力构建荣辱与共、风清气正、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的民警队伍,大力弘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交警精神。领导班子要着力练就领导艺术、指挥调度、宏观调控的本领;科室民警要提升作风硬、有素质、会指导、能协调的能力;车管、事故等窗口岗位民警要锻造快节凑、高效率、守规程、讲正气的作风;一线执勤民警要坚持每日一练、每周一学、每月一考活动,切实提高事故处理,应急处突、排堵保畅、抢险救灾、特勤警卫等的演练,不断提高善战能力。要狠抓民警日常行为规范和作风养成,进一步规范指挥动作、规范执法行为、规范举止言行,努力做到警务管理像部队一样严格,学习氛围像学校一样浓厚,民警间关系像家庭一样和睦。与此同时,全体民警要按照文化育警的要求,不断加强法律法规、政治理论、科学文化、人文经济等系统学习,大队领导班子及科所队长学习笔记×万字以上,每位民警学习笔记不得少于×万字,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不断充实完善自我,切实提高维护社会稳定水平、打击违法犯罪水平、事故预防水平、道路管控水平和服务群众水平。要建立问责律警制度,针对民警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可能存在违反各种制度、规定和工作纪律的苗头,及时惩戒警示,防患未然,以“零容忍”的铁腕严整警风警纪,确保交警队伍健康发展。二是牢牢把握道路安畅这个重心,确保道路交通平稳态势。要紧紧抓住事故预防这一要务,以安全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健全社会化事故预防工作机制和源头预防、查纠预防、基础预防、科技预防等管控措施。国、省道重点预防×人以上特大事故,县乡道路和低等级公路重点预防“冷门”事故。全面推行交通事故民事赔偿人民调解制度,年底前建立人民调解工作室,调解案件比例达到×%以上。不断健全社会救助基金机构,确保受害人得到救助。要进一步深化“平安畅通县”和示范公路创建活动,严历惩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实行精细化目标管控,确保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年内开展三次有规模、有声势、有目标、有重点的“雷霆”系列整治行动,对那些影响道路交通畅通安全的超员、超速、无证驾驶、酒后驾驶、无牌无证行驶、摩托车、三轮车、低速载货汽车非法营运载客,出租车、客运车、工程车、不按规定行驶经营以及机动车乱停
乱放、乱鸣喇叭、不系安全带、行人横穿马路等违法行为进行强力整治。要认真落实领导包片、中队包线、民警包段的工作责任制,及时掌握路况路情,因情施策,大胆探索,不断创新管理模式,促使交通管理更加科学严密、实用有效。要大力推进交通管理服务站建设,不断延伸管理触角,努力促使交通管理网络化、系统化、社会化。
(二)力促四个突破:一是车驾管工作要有新突破。以等级化评定为载体,加快素质型、规范型、服务型、廉洁型、高效型车管所建设,广泛深入的开展人民满意车管所评选活动,不断延伸车管业务,尝试在中队设立车驾管业务,尽可能解决群众报户办证难的问题。积极推行流动车管所服务,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优质服务。要争取推行告知服务,对机动车临近检验、报废和驾驶人换证等提前告知,提醒群众按期办理相关业务。要严格执行考试工作纪律,规范考试程序,完善考试流程,确保驾驶人考试质量,尽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机动车登记、驾驶人管理系统信息应用功能,进一步完善场地驾驶技能考试系统,切实加强机动车登记、检验工作的监督管理,实行摩托车“带牌销售”,提高机动车注册登记率、检验率和报废率。二是信息化建设要有新突破。坚持以信息化引领公安交管工作现代化,加快实现由传统警务向现代警务转型。要以信息化高端应用为突破口,加快科技强警步伐。以信息化综合应用为载体,牵引警务机制改革。以信息化基础应用为支撑,大力推进警务工作网络化,以信息化执法应用为抓手,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要不断完善信息平台、车辆和驾驶人管理、交通违法处理、交通事故处理、剧毒化学品运输等信息系统功能,全面提高信息化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水平。一线民警实行“警务通”执法,减少执法环节,确保及时有效。要尽力争取多方支持,加快电子监控系统,建设和公路卡口建设,强力使其在查缉布控,纠违治乱中发挥应有作用。要利用先进的交通控制系统,监控系统,定期分析路况流量,增强道路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进一步完善互联网服务平台,加快公安交管信息与社会信息的交换共享,积极有效的向社会提供交通违法告知、车驾管服务项目、工作流程、收费标准。要积极探索网上预约服务,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要狠抓现代科技技能的学习掌握,×岁以上民警必须掌握微机基本技能,×岁以下民警必须熟练应用微机开展本职工作。三是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有新突破。要广泛深入的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执法为民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纪律作风教育和廉洁从警教育,确保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要不断规范执法用语、执法动作、执法态度、执法文书和执法程序,健全执法制度,坚持执法质量考评和每月案卷评查,积极推行摄像、录音等执法音像记录和电子文档,使执法更具有权威性和保障力。四是优警强警要有新突破。要积极回应广大公安交通民警的所需、所想、所盼、所求,促使民警身心均衡发展。要进一步净化优化执法环境,坚决依法严厉打击袭警、辱警等不良事件,要理直气壮的为民警撑腰壮胆、排除干扰、解除忧患。要想尽一切办法为民警提拔任用、职级待遇、生活工作、住房办公等创造条件。要舍得投资,为民警装备必须的交通工具、警械器材和防护设备。要灵活把握政策,搞好民警福利待遇,为交管工作注入活力,增添后劲。
(三)建立六项机制:一是建立月讲评工作机制。按照“十先百优”创评活动的总体部署,全队每月进行一次讲评,通过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工作汇报会、对策研讨会以及明察暗访等形式,总结工作得失,分析交通形势,研究管理对策,部署交管任务。二是建立联合考核机制。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半年、年底抽调各科所队长及骨干进行联合考评,增强考核工作的透明度。三是建立督导包干机制,继续实行大队领导分包科室责任制,在加强日常联系的同时,凡所包辖区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或重大拥堵,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调指挥。四是建立基层锻练和“热点”岗位轮换交流机制。为锻练机关民警,解决一线警力不足的实际问题,大队抽调×岁以下年轻民警下派进行锻练,体验下情,积累实战经验。热点岗位满3年以上的民警分期轮换交流,盘活警力资源。五是建立交叉检查机制。重大专项行动,由大队统一指挥,实行分包片区交叉检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六是建立新闻机制。及时通报公安交管工作和队伍建设情况,交通动态,宣传交安法规,教育鼓舞群众。
四、工作要求
(一)20__年公安交管工作迎来新一轮机遇和挑战,全力做好公安交管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对此,广大民警务必保持清醒头脑,坚决贯彻和执行好县委、县政府、县局党委和市支队的重大部署和决策,做到不折不扣,令行禁止;坚决树立争先恐后,勇创一流的决心和信心,严格岗位目标管理,强化交管措施,誓夺优秀警队;坚决执行各项警令禁令,视形象为生命,全力塑造公安交警新形象;坚决关注民生,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不断拓宽为民、利民、帮民的服务举措,争取人民群众的最高奖赏。
(二)各科室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的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突出抓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要以牢牢把握队伍建设为重点,规范执法为生命线,安全畅通为要务,提高全民交通意识为主题,建立交通管理长效机制为主攻方向,多策并举、狠抓落实,努力实现事故少、秩序好、党委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
篇9
一、指导思想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規规定,以构建规范有序、人民群众满意的交通运输市场秩序为目标,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依法惩处的原则,采取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整顿交通运输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营运行为,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畅通、有序的交通运输环境,为推动振兴和群众安全满意出行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专项整治行动的领导,成立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三、工作目标
在客运站、出租车站点等人流集中区域,广泛搜集道路运输领域的违法信息线索,根治重点领域,全面净化运输市场秩序。
(一)坚决打击非法营运行为。
坚决取缔无证无照、利用报废车、“套牌车”、假冒出租汽车标志车等非法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黑车”,取缔非法从事客运经营的私家车。重点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客运站周边、历史形成的“跑线车”站点及各乡镇自发形成的“黑车”出租车“跑线车”站点等违法经营重点区域。
(二)严厉惩处非法营运组织活动。
严厉打击利用徽信、电话、APP等即时通信方式建立的黑平台”,非法组织客源、调度车辆定线运营的牵头者和组织者。
(三)重点整治道路旅客运输市场秩序。
严厉打击客运班车擅自终止经营和增加班次、不按规定站点停靠和不按规定线路行驶、转卖旅客行为;严厉打击出租汽车以欺骗、胁迫或暴力手段招揽旅客、漫天要价、不打表、中途加价以及拒载、议价、途中甩客、倒客、故意绕道行驶、打骂乘客等违法行为。
(四)健全和完善组织开展打击辖区内道路客运非法营运管理和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工作长期坚持并实现常态化管理。
四、方法步骤及任务分工
(一)方法步骤
此次专项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时间从2019年9月日开始至2019年11月30日结束。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9年9月1日-9月6日)
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部署会议,全面启动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手段广泛宣传专项整治的内容以及非法营运的危害;同时利用宣传车进行常态化宣传,此项宣传工作贯穿整个专项行动过程;向社会公布非法营运举报方式,发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打击非法营运行为;搞好执法人员规范培训,提高执法水平;摸排全县非法营运活动基本情况,明确打击工作的重点区域、重点目标,为下步工作开展做好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打击整治阶段(2019年9月7日-11月24日)
各相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组织力量分片区对城区以及各乡(镇、街道)重点交通路段、客运站、高速路口、公交车站、城乡结合部等非法营运行为较集中的区域进行查处,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车辆和非法营运组织,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阶段(2019年11月25日-11月30日)
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对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和整治效果进行检查验收,按照坚持专项行动和长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研究建立打击非法营运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二)任务分工
县运管所:牵头组织实施全县打击非法营运工作。
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配合查处非法营运行为;在查处机动车超速、超载、无牌无证驾驶、违章停放等交通违法行为过程中,发现涉嫌非法营运的,移交运管部门处理。
县公安局治安大队:负责维护执法现场秩序,严厉查处行政执法过程中当事人威胁、辱骂、伤害、胁追及妨碍执行公务等违法行为;协助客运管理部门对不配合检查的当事人,按有关规定对非法营运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并依法打击处理。
县公安局巡警大队:负责配合查处非法营运违法行为及相关案件。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打击非法营运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上来,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促进道路运输市场健康发展的高度,把打击非法营运工作列为工作重点,认真贯彻落实打击非法营运工作的各项措施和任务,全力推动打击非法营运工作。
(二)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执法人员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严禁“粗暴执法”、“野蛮执法”,做到打击非法营运证据充分、程序合法。加强对非法营运人员的教育,依法进行处罚,对逾期不接受处理、不执行处罚决定、带头寻衅滋事妨碍执法的严格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三)严厉打击,加强源头管理。县运管、交警等部门要健全联动执法机制,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线路、重点时段的管控,对非法营运行为坚决依法严处,要做到“三个一律”:对查获的非法营运车辆车主和参与非法营运的人员,证据确凿的,一律依法从重处理;对有组织的非法营运组织,一律依法打击;对机关工作人员参与或保护非法营运行为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一律依纪依法从严惩处。此次打击非法营运专项行动结束后,各单位要按照“三个一律”的要求,继续从严打击非法营运行为,要切实加强非法营运的源头管控,对辖区内主要进出口道路、重点路段进行设卡,严厉查处非法营运行为。
(四)总结经验,建立机制。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及督查考核办法,定期做好总结、分析工作,建立打击非法营运联合执法制度化、常态化的长效管理机制,保持打击非法营运高压恋势。及时收集整理工作动态、查处情况,定期编写信息报送有关领导及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
篇10
【关键词】汽车租赁业,问题,发展,对策
汽车租赁业在国际上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行业。我国汽车租赁业至今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是一个新兴行业。近几年来,汽车租赁业发展很快,行业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发展,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发展,并开始向一部分乡镇延伸。汽车租赁行业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呈现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的态势。
一、发展汽车租赁业的重要性
汽车租赁是一种新型交通运输服务业态,是城市交通的一个组成部分。汽车租赁具有方便、经济、机动灵活的特点,服务于外资、大中型企业和广大民众等需求。其重要作用:一是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个性化的出行方式;二是为国家和省市政府举办重大社会活动提供交通保障;三是通过融资租赁形式给道路运输企业提供汽车装备,增加道路运输能力;四是发展汽车租赁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汽车租赁业是汽车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中,汽车租赁的上游是汽车制造商、下游是二手车交易市场与各类消费群体,汽车租赁的功能是在其上下游之间促进汽车所有权、使用权的转移和货币资本的循环流动。汽车租赁业和汽车制造业关系密切,汽车制造业通过汽车租赁为其新车的推广和销售服务。在美国汽车厂家销售给汽车租赁公司的车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30%以上,从发展趋势我国的汽车租赁在汽车产业链中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在我国旅游运输企业基本上客运的一个业务类别,车型相对单一,无法满足个性化旅游交通的需求。在很多城市,越来越多的自主旅行者都依靠汽车租赁提供交通工具和服务。随着旅游者消费档次的提高,使用小型交通工具,自主设计旅游路线的自助旅游需求量不断扩大,这为汽车租赁带来较大的潜在需求。
二、汽车租赁业的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租赁已成为新型的消费模式,租赁市场需求很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有驾照无车的本本族人数越来越多,潜在的个人租车用户在逐年扩大。二是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汽车租赁业,租车市场潜力无限;这就隐藏着汽车租赁的无限商机,是一个尚待开发的巨大市场。三是企业租车用户在不断增长:外资企业为了少占资金,节省用车成本,大多数都采取租车;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是长租客户;一些私营企业主比较喜欢租车;一大批持币观望的企业改买车为租车。四是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将派生出相当数量的租车用户。五是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医院等事业单位是潜在的租车用户。六是人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发觉买车不如租车。用车观念的转变,为汽车租赁业创造了新机遇。
以上几点,足见中国确确实实有一个潜力巨大的汽车租赁市场,汽车租赁业是一个前途光明的朝阳产业。
三、汽车租赁业发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我国汽车租赁业已有长足的发展,但存在一系列制约发展的问题,如政策法规不完善,诚信体系不健全,汽车租赁企业规模小、经营不规范、管理水平落后、网络化程度低,直接影响了汽车租赁行业快速、健康发展。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是:
一是租赁车辆的定位问题。汽车租赁是人车分离,汽车租赁企业向客户提供车辆使用权,不提供客运服务,承租人在车辆使用上与自备车相同。因此,租赁车辆不应该定为营运车辆。因为定位不准,严重挫伤汽车租赁企业的经营积极性,不利于汽车租赁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是汽车租赁行业管理问题。 2004年7月国务院取消了对汽车租赁的行政许可,汽车租赁市场全面放开,汽车租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行业管理滞后,一段时间处于无头管理的真空地带。自从国务院明确汽车租赁归交通运输部管理后,迄今仍未有全国性的汽车租赁统一法规,而各省市陆续出台汽车租赁管理办法、规定,差异性也很大。大体分为二类:一类行政许可制;另一类备案制。我认为全国统一法规,建议实行备案制为好。但还需要规定准入门槛,一般不少于20辆为宜,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县以下可放宽至不少于10辆。企业要具备法人资格,车辆不能私人挂靠,一定要在企业名下。对企业不按规定备案的要进行处罚,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限期整改,甚至取消汽车租赁资格。
三是汽车租赁经营车辆范围问题。现在不少省市地方法规规定,把租赁车辆限于9座及以下的小客车,我们认为这是不合理的。汽车租赁业务范围应该涵盖所有汽车种类的租赁,这样应该包括小轿车、商务车、大客车、货运车、特种车等,国外的汽车租赁就是这样的。如果从大客车租赁的安全考虑,关键是加强安全管理。如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安全专管员;增加乘座人员意外险;驾驶员要达到营运车驾驶员的标准。但不能为了考虑安全问题,就不让经营大客车租赁。
四是带驾租赁的问题。带司机汽车租赁是市场客观的需要,也是汽车租赁服务的延伸。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租车要求提供带司机的需求日益扩大,主要是外资企业、政府举办大型社会活动、高端客户商务活动等。可有的管理部门往往以带司机租赁会冲击包车和出租车业务为由,不允许带司机租赁。实际上政府举办的各类大型活动都指定汽车租赁要带司机服务,关键是如何实施管理的问题。至于中高档车辆用于商务活动的带驾租赁,运管部门可选择有一定经营规模的租赁企业,进行资质认定后允许带驾租赁服务。
五是租赁车交通违法处理问题。目前,公安交警部门对租赁车交通违法的非现场执法,是对车不对人,这给汽车租赁企业带来很多麻烦,如果客户不主动去处理,租赁公司只能代人受过,替人买单,既要罚款,还要记分。有的企业不得不买分或通过铲分机构,这样容易滋生腐败和危害社会秩序。我们建议将租赁车交通违法记录直接转移至承租人,真正处罚违法当事人。只有采取这种责任转移的办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六是防范骗车问题。由于信用体系不完善,社会诚信度不高。汽车租赁企业对骗车采取了不少防范措施,虽有一定效果,但骗车还是防不胜防,时有发生。骗车发生后,报案难、立案难、索车难,搞得汽车租赁企业有苦难言。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各汽车租赁公司继续加强自身的防范措施;二是呼吁国家尽快完善信用体系;三是公安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四是江苏省人大通过把汽车租赁行业列入特种行业管理。贵阳市人民政府出台“贵阳市机动车租赁治安管理办法”,这些地方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四、汽车租赁业的发展方向
从国际汽车租赁业发展经验和我国汽车租赁业发展环境来看,汽车租赁业规模化、网络化、品牌化是发展方向。汽车租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与汽车产业、金融保险、旅游等行业的相互合作,积极采用信息化先进科学技术,不断提升汽车租赁业服务水平。一是汽车租赁规模化。目前,世界汽车租赁市场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一些汽车租赁公司从最初的小规模经营,通过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发展成为租赁网点遍布全球主要国家、拥有数十万辆租赁车,数万名雇员的特大型跨国公司。规模化经营已成为全球汽车租赁业发展潮流,只有通过规模化经营,降低单位成本,才能产生规模化的效益。美国汽车租赁业走的就是一条不断整合、兼并重组的发展之路。20世纪90年代,美国汽车租赁企业多,规模也较小;90年代后,美国汽车租赁业开始兼并重组,逐步形成大的汽车租赁公司。通过重组,美国汽车租赁市场的集中度逐年上升,前三家最大的汽车租赁企业所占市场的份额2010年已达到86.6%,这三大公司是安特普利斯(占52.5%)、赫兹(占17.8%)、安飞士巴基特(占16.9%)。规模较小的租赁企业可通过与经营管理较好、规模相对较大的企业合作,实行合并重组、资源整合;也可以通过自强、自立,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发展特色经营,巩固原有用户群体优势,把自己的这块蛋糕做好。
二是汽车租赁网络化。网络化发展是汽车租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建立全面覆盖的汽车租赁网络,使各地租赁门店共享客户资源,可以降低汽车租赁经营风险,解决租赁车辆的调度问题,还能为消费者提供异地还车便利服务。国际上大型汽车租赁企业都高度重视营业网点的网络化建设,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建立了与现代汽车社会相适应的专业化、网络化的汽车租赁服务体系。
美国安特普利斯汽车租赁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租赁企业,已经在北美、南美、欧洲、中东地区建立了汽车租赁网络。我国一些规模较大的汽车租赁企业(神州、一嗨、首汽、安飞士等)也开始不断提升网络化服务水平,已经建立覆盖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一、二线城市的营业网点,形成统一品牌,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的服务网络,便于异地租还车。
汽车租赁的网络化发展,有利于为客户提供多方位的优质服务和产品,最终实现规模化经营的最优化和利润最大化,有利于汽车租赁企业拓展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
三是汽车租赁品牌化。品牌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国外大型汽车租赁企业高度重视品牌建设,把企业品牌当作生命,当作企业之本。汽车租赁企业要始终坚持汽车租赁品牌,既是对企业自身的自信,也充分保护客户权益,赢得客户的信任。国外汽车租赁企业的兼并重组较为频繁,但是为了维护顾客对汽车租赁品牌的忠诚度,打造“百年老店”。我国汽车租赁企业也开始注重品牌的培育。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