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的护理诊断范文
时间:2023-11-03 17:28: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骨折病人的护理诊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护理告知;骨折病人;;安全护理
护理告知是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指护理人员在病人就医过程中,将入院注意事项、有关疾病的相关知识、各种护理操作的相关内容以及出院后注意事项等内容向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讲解和说明[1]。一般是指人的身置和姿势,应用于临床是指根据治疗、护理及康复的需要,所采取并能保持的身体姿势和位置,根据其性质可分为:主动、被动及被迫[2]。骨折病人由于疾病的限制和治疗护理需要等因素,常需采取被迫,不当是影响骨折愈合及舒适原因之一;因此,正确的对防止骨折端移位、畸形愈合、压疮有重要意义。我科主要受治四肢、脊椎、胸椎等部位骨折病人,为使病人得到安全、舒适的,我们采取强化护理告知的方法,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9月我科共收住骨折病人94例,男67例,女27例;5-14岁4例,16-44岁51例,45-59岁20例,60岁以上19例,其中四肢骨折61例,脊椎骨折15例,胸椎骨折15例。
2护理告知
2.1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明确告知意义
通过晨会、每周一问、护理查房等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法律法规、护理常规、文书书写、护理核心制度及各项规章制度等,使其从思想上重视、明确病人的权利和义务及实施护理告知是护士的责任和义务,管理者严格把好环节质量关,不断强化护士的责任心,定期检查护理人员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如:交接班制度、健康宣教、病人告知制度、病房安全制度等;评价采取护理措施后的效果和影响因素等情况,如病人是否正确,不当的原因和危险性,应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等。
2.2加强健康教育,强化护理告知
2.2.1掌握护理告知的原则:护理人员要明确并遵循临床护理告知的原则:尊重、维护病人的权利,明确护理告知的主体和告知对象,护理人员是告知主体,告知对象严格说是病人本人,由于医疗行为的特殊性,特殊情况下是可以转移的,及时向病人传递信息和强化有关的告知内容,做好告知记录,注意告知的全面性、动态性、连续性、强化性。如病人或家属出现拒绝翻动病人等不遵医嘱行为时,应告知其后果,护理人员要做好沟通记录,并请家属签名,同时报告护士长和主管医师协助进行护理告知。
2.2.2明确护理告知内容:入院告知:在病人接诊及入院宣教时进行,责任护士及时进行相关知识告知。疾病知识告知:告知病情、诊断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告知与疾病的关系,指导病人采取正确,如何进行转换等方法,如对于一个胸腰椎骨折的病人,告知其绝对卧硬板床的要求和原因,讲解翻身的注意事项,指导并协助轴线翻身。
护理操作告知:进行护理操作时可对病人进行指导和观察评估,如需进行转换,要求操作前说明目的和要求,说明如何配合,操作后保持的稳定、舒适与安全的意义。出院告知:告知病人及家属功能锻炼的方式、复诊时间、活动注意事项等,避免骨折内固定病人尚未愈合就正常负重及过早下床活动,造成内固定植入物早期松动、折弯甚至断裂[3]。
2.2.3护理告知方法与技巧;一般有两种:口头告知和书面告知。口头告知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除书面告知以外的内容,如一般护理操作的注意事项、相关医嘱内容、解答病人提出的疑问等。书面告知是指在进行某些特殊护理过程前,需要病人或家属了解,同意并签字确认的书面材料,可应用于特殊的护理操作中。护理人员要熟悉病人的疾病特点和护理要求,根据病人知识水平、性格特点、情绪状态等具体情况,把握合适的时机和适度,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和方法,使用容易被感知理解的语言进行告知。
2.2.4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功能评估技术。要熟悉病人功能,根据病人病情结合人体力学原理进行评估和指导,如对于一个行牵引、打石膏、卧床病人的,能一眼看出是否正确,有无肢体受压;颈椎骨折病人颈部是否严格制动,有没有保持颈正中位等;四肢骨折病人患肢是否抬高;腰椎骨折病人腰部垫枕的位置和枕头的高度是否正确,翻身时是否保持脊柱平直位置,头、脊柱、下肢三点是否成一直线。护理人员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骨折病人功能评估技术,如病人功能是否正常、有无肢体受压情况等。及时指导其采取合适,使其在手术、特殊检查、专科治疗时均符合要求。
2.2.5重视医、护、患的沟通: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但会使患者和患者家属感到关怀备至、沁人心脾,从而大幅提高满意度。因此,在制订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时,医护双方要加强沟通,互通信息,密切配合,治疗护理措施要相一致,防止口径不一,病人误解。加强病人与家属的沟通,使其充分认识到正确的重要性而积极配合。与病人沟通时注意个体差异、语言的针对性、准确性及通俗性,把握沟通的技巧、时机、环境,使病人真正理解和接受告知。对于特殊病人、特殊情况告知有难度时,可请主管医师协助,必要时请医师在床边指导。
3效果评价
我们通过采用护理告知程序的方法,大大增强了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提高了病人对病情的知晓率和的医从行为。并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减少住院天数;病人在住院期间无一例因护理不当引起的并发症,均康复出院。
4讨论
临床护理告知是贯穿在患者诊疗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了护理人员履行告知义务及知情权、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积极调动了患者及家属主动配合护理工作的积极性,是减少护患纠纷的重要手段。正确的与姿势可以使病人放松肌肉,减轻骨折局部的异常应力刺激,减轻疼痛,防止骨质移位,有利于病人功能的恢复;不当可引起骨折端移位、畸形愈合、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给病人带太痛苦,影响疾病的康复,甚至引发医疗护理纠纷。由于各种原因,骨折病人经常自己不能或不知道如何选择正确的卧位,而且由于意外受伤、疼痛等因素,病人易于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影响医从行为,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有强烈的护理安全意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只有严格遵守护理告知制度,明确护理告知内容和意义,掌握告知技巧和方法,才能将护理告知告知落实到实处。使病人从心理上接受,行动上配合,采取正确的,有助于疾病的康复,使患者在诊疗期间真正得到了安全、有序、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陈 筠,杨 辉,王宝珠主编.临时护理告知程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11
篇2
脂肪栓塞综合征 (Fat embolism syndrome,FES):是外伤骨折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长管状骨骨折及较大骨科手术后,骨髓腔内脂肪滴在创伤血肿张力的挤压下从破裂的静脉窦进入血循环而造成的肺、脑、皮肤的血管栓塞,出现以意识障碍、皮肤瘀斑、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为特征的综合征。很少发生于上肢骨折病人,儿童发生率仅为成人的1%。
若发生脂肪栓塞,病情往往发展迅速且预后较凶险,其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很易被忽视。因此,我们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皮肤的变化,以帮助临床早期诊断,从而取得早期治疗和护理,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我科从2000年至2011年共收治多发骨折病人895例,其中并发脂肪栓塞者4例,均已抢救成功,现将1例典型病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历介绍 患者,男,48岁,于2010年6 月15 日10:00因右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伴左侧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入院,入院后给予右胫骨结节、左跟骨结节骨牵引、补液、抗感染等综合治疗,入院49h病人突然出现胸闷、呼吸急促、意识恍惚、烦躁不安、口唇发绀,小便失禁,即测T 38.5℃,P 130次/min,R 25次/min,BP 100/75mmHg,SpO2:80%~85%;立即给高流量吸氧,心电监护,应用强心、利尿、扩张支气管剂等处理。同时并急查尿脂肪、血常规、血生化等,报告结果发现尿脂肪滴(+),血WBC 12.6×109/L,Hb 110g/L,立即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以及镇静剂等治疗,同时吸痰。经过3天的抢救,闯过了危险期,抢救成功。患者病情稳定,顺利地接受了内固定手术,最后治愈出院。
2 预防 在外伤骨折的患者中应注意重视预防性措施:
2.1 纠正休克 及时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恢复呼吸、循环功能,有效地纠正微循环缺血缺氧以维护肺、脑、心、肾等脏器的功能。有效地进行止血、包扎,防止和减少脂肪滴侵入血液的机会。
2.2 进行正确的骨折处理 在骨折病人搬运和复位的过程中,强调有效的制动和轻柔的操作,以防止局部脂肪滴不断和再次侵入血液的机会。骨折肢体肿胀期应抬高患肢、持续牵引。不要急于手法复位,以免引起暴发型脂肪栓塞发作。骨折后切开复位及有效的内固定,可减少或杜绝脂肪栓塞的发生。
2.3 早期止痛 可以限制类交感神经反应通过加速脂肪滴分解而增加自由脂肪酸的释放。
2.4 药物的应用 抑肽酶、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的预防使用可降低创伤后的一过性高脂血症,防止创伤后血液的高凝状态。
3 护理体会
3.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并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意识状态、瞳孔的变化、监测血氧饱和度、氧分压等,尤其是创伤后24h~72h内病人在原无肺部疾病和损伤的情况下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在排除患者颅脑损伤的情况下,出现表情淡漠,躁动,谵妄甚至惊厥昏迷,并在颈、前胸、腋下等出现皮肤出血点,则可能发生脂肪栓塞,应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抢救。
3.2 保持呼吸道通畅 脂肪栓塞后可发生呼吸衰竭和昏迷并存,气管黏膜充血痉挛或痰液滞留以及咳嗽反射消失,均影响肺通气,所以确保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是至关重要的。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确保有效供氧,氧气应先经蒸馏水湿化,流量2~4 L/min,持续24小时,为避免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使用氧气时,应先调节好流量后在接鼻导管,停氧气时应先拔出鼻导管,再关闭氧气,以免一旦关错,导致大量氧气冲入呼吸道[1]。用持续高流量面罩吸氧,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面罩放置不宜全封闭,要留下透气间隙,否则患者有胸闷加重的感觉。定时翻身、拍背,每日雾化吸入至少2次,以利于稀释痰液,便于咳出,也可减轻气道充血痉挛。对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应每6~8小时清洁内导管,气管周围敷料被痰液污染或渗液渗湿后应立即更换,用1~2层纱布覆盖气管导管口,以避免干燥空气损伤气管黏膜,给予雾化吸入,使痰顺利吸出。吸痰时应注意无菌操作,以避免肺部感染,每次吸痰都要更换吸痰管,操作应轻柔,抽吸力不宜过大,吸痰管必须放置一定深度后连续抽吸,边吸边外移并轻微上下移动以及旋转,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间隔3~5 min,以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氧气的吸入[2]。
3.3 注意骨折肢体有效制动此类病人往往是多发性骨折,早期应进行及时妥善有效的固定和牵引,少搬动,抬高患肢,以利消肿。在护理工作中必须动作轻柔细致,切勿挤压,尽量避免骨折端的活动,以免再损伤血管发生出血,使骨髓中的脂肪滴进入血液加重栓塞。对昏迷、癫痫持续状态的病人,应加强特殊护理,安设床栏、约束带等,防止坠床或其他意外伤害发生。
3.4 控制高热 高热患者及时给予冰枕、冰帽或冬眠疗法以降低脑组织的代谢和耗氧,保持室内清洁,安静及合适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各种不必要的刺激,做好口腔护理,及时更换浸湿的衣裤和被褥[3]。
3.5 注意水及电解质出入量平衡 严格24小时液体出入量统计,应根据病情和各项监测指标掌握输血输液速度,制定输液计划防止再灌流损伤。
3.6 观察用药反应 准确、及时、正确地执行医嘱,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用药后的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在使用大量激素,广谱抗菌素及能量蛋白等支持疗法,应定时抽血化验,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痛、呕吐、便血等消化道出血症状,有无肝肾功能损害及皮疹等。
3.7 心理护理 由于发病急,病情危重,对清醒患者要做好解释安慰和疏导工作,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抢救时护士应集中精力,镇定自若,以有序、沉着自信的工作行为影响患者的情绪,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8 加强营养 给予低脂肪,高热量,高蛋白,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必要时给予静脉高营养治疗,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控制脂肪摄入量,最大限度地降低血浆中乳酸含量,减少脂与脂肪酸的形成,以防止栓塞加重。
3.9 预防褥疮 病情严重时,患者大小便失禁,应及时给予更换被单,衣裤,擦澡,保持皮肤清洁,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可使用气垫床,2h翻身叩背1次,同时按摩骨突部位。
4 小结
骨折后并发脂肪栓塞,虽然发病率低,但一旦发生病情比较重,故应引起重视,此病来势凶猛,由于没有可以直接溶解脂肪栓子的药物,因此治疗主要为支持对症、预防感染,在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对骨折病人,尤其是多发骨折病人的意识、生命体征及皮肤点状出血等的观察,及早发现脂肪栓塞的症状,及时正确的诊断并积极治疗,争取抢救成功。
参考文献:
[1] 纵建华.长骨骨折后脂肪栓塞综合症的预防和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7):4071-4072.
篇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401-01
便秘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可有食欲不振、腹痛、腹胀、坠胀疼痛等表现[1]。骨科患者因为长期卧床缺乏活动,故易于出现便秘的表现,此类患者非常有必要进行护理干预。
1病例资料
本组病例108例,男76例,女32例,年龄18-86岁。其中颈髓损伤3例,脊柱骨折42例,椎体结核4例,下肢骨折55例,骨盆骨折4例。便秘出现时间多在伤后1-5天和术后1-5天,多伴腹胀[2]。
2原因分析
2.1人员因素患者对疾病期间的饮食情况不够了解,患者的饮食缺乏科学性,医护人员不重视,缺乏相关知识的指导
2.2环境因素排便环境改变,缺乏隐蔽性,患者对床上排便有顾虑,怕影响同病室的其他患者而抑制排便;。正常的排便习惯及姿势的改变,造成不适应容易引起便秘
2.3心理因素患者因疾病可导致心理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紧张的心理表现会导致患者的交感神经出现兴奋,从而导致患者的胃肠蠕动有减弱的表现发生。
2.4疾病因素患者机体变化骨折病人卧床时间较长,尤其是颈腰椎骨折、股骨骨折病人,胃肠蠕动减慢,食欲下降,摄入食物及水分较少,肠内容物不足以刺激正常蠕动
3健康教育策略
3.1心理指导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并积极疏导,对新入院的患者做好入院宣教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耐心向患者讲解便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按时督促患者排便,指导患者床上排便,养成良好的排便反射,并为病人创造隐蔽的排便环境,如拉帘,要求探视人员暂时离开,开窗通风等。
3.2饮食指导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营养知识宣教让患者及家属都理解合理的饮食对康复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饮食指导要因人制宜,因病制宜,指导患者做好饮食调整,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在1500-2000ml。
3.3活动指导病情允许时患者可加强活动,促进肠蠕动。除了按骨科功能锻炼的步骤外,还应教会患者每天在床上练习腹部肌肉的紧张力,或屏气以增加腹压,轻压后部,以协助排便,指导患者采用按摩腹部方法,起到刺激肠蠕动的作用
3.4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加强责任心,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多与患者沟通,培养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及时了解病人的需求。提高基础护理质量通过健康宣教使患者了解相关知识,加强与医生沟通,共同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健康教育的信任度。便秘高危人群尽早采取预防性的干预措施,而不是便秘出现后被动采取对症处理,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四肢骨折;急救;护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161-02
骨折中最常见的是四肢某一部位的骨折。如果摔倒或受其它外伤以后,四肢的某个部位疼痛剧烈、发生畸形或活动受限,就要想到可能是发生了骨折。尤其是老年人,四肢受外伤更容易发生骨折。为此,懂得对四肢骨折病人的急救与护理,非常重要。
1临床表现
四肢骨折最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在于它的局部改变,即受伤部位的肿胀,疼痛,功能障碍以及骨折的专有体征,即伤肢畸形,反常活动,骨摩擦音和骨摩擦感。骨折最容易忽视的是它的全身表现,即休克和体温的改变。其实这两者在骨折的处理过程中非常重要,比如多发骨折或骨盆骨折就很容易出现大出血或并发内脏损伤而导致的休克,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往往会导致患者死亡。而体温的升高则要警惕感染的出现。X线检查能最直观的反映骨折的部位及断端碎裂,移位情况,对确定治疗方式,及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观察非常重要。但是普通的X线很难看清关节内骨折的分离情况,及干骺端松质骨的微骨折,这时有必要行CT三维重建,甚至MRI的检查。
2病例呈现
病例1:XXX,男性,20岁,家住金沙县城关镇玉屏村,车祸后左小腿疼痛1小时。患者驾驶小轿车与前车追尾,伤后神志清楚,无恶心呕吐,无皮肤活动出血及四肢麻木。由救护车送往医院。查体:神志清楚,面色口唇苍白,BP 80/50mmHg,R 110次/分,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专科情况:左小腿肿胀明显,可及骨擦音及骨擦感。左大腿皮肤感觉正常,足背动脉搏动弱。辅助检查:左小腿X线片示胫骨干骨折0血常规示Hb 92g/L,WBC 7.8×109/L,PLT102×109/L。按照常规治疗后康复。
病例2:XXX,男性,43岁,家住金沙县平坝乡小水沟村,车祸伤及四肢来诊。诊断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左胫腓骨多段骨折、左胫骨髁间隆起骨折、左桡腕关节脱位并桡骨远端骨折、右小腿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右胫骨上端外科骨折、右股骨内髁骨折、右股静脉损伤、右第一掌骨基底骨折并脱位、右腕掌关节脱位、右腕骨骨折、右手、足挫裂伤等。入院纠正休克后给予探查、股静脉吻合,右小腿切开减压,创口清创缝合,左桡腕关节脱位并桡骨远端骨折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左跟骨牵引。回病房后继续观察输液治疗。后治疗康复。
3急救措施
3.1判断骨折。首先要考虑伤者受伤的原因,如果是车祸伤、高处坠落伤,机器的绞伤等原因时,一般骨折的可能性很大;其次要看一下伤者的情况,如伤肢出现反常的活动,肿痛明显,则骨折的可能性很大,如骨折端已外露,肯定已有骨折。在判断不清是否有骨折的情况下,应按骨折来处理。
3.2封闭伤口。对骨折伴有伤口的病人,应立即封闭伤口。最好用清洁、干净的布片、衣物覆盖伤口,再用布带包扎,包扎时,不宜过紧,也不宜过松,过紧时会导致伤肢的缺血坏死。过松时起不到包扎作用,同时也起不到压迫止血的作用。如有骨折端外露,注意不要将骨折端放回原处,应继续保持外露,以免引起深部感染。如将骨折端放回原处,应给予注明,并在送医院时向医生交待清楚。
3.3固定方法。可以用木板附在患肢一侧,在木板和肢体之间垫上棉花或毛巾等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松紧要适度。木板要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做超过关节固定,这样才能彻底固定患肢。如果家中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4护理措施
4.1心理护理。加强与病人交流,倾听病人述说,了解病人的苦衷,关心、安慰病人,增强治疗的信心。
4.2一般护理。加强基础护理,起居生活照顾,卧硬板床,保持床单位的卫生。注意饮食卫生,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多吃水果蔬菜,适量纤维及多饮水防止便秘及泌尿系感染和结石。
4.3疼痛的护理。骨折病人疼痛原因很多,针对不同原因和时间进行护理。骨折断端移动刺激周围软组织引起的疼痛,固定前不要移动病人或临时牢固固定,轻搬少动。由于肿胀压迫引起疼痛,抬高患肢,早期冷敷减少血液循环减轻水肿止痛,并防止出血,晚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止痛。前臂和小腿骨折要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以石膏固定的病人,石膏型内的疼痛,要分析原因,严禁向石膏内塞纱布、棉花,如石膏压迫引起,需要拆除石膏,以免形成压疮。
4.4观察病情。观察患肢变化,注意肿胀、疼痛、制动情况,抬高患肢或功能位。对病情严重的病人要观察全身变化,有无出血、休克等,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遵医嘱进行处理。
4.5预防感染。开放性骨折处理不当易致感染,预防方法是早期彻底清创,全身应用抗生素,加强营养。
5问题讨论
5.1伤后数小时内患肢尚未肿胀时既易手法整复,又可因复位后肢体内的创腔缩小及外固定的适当压迫而阻滞出血肿胀的加重。但病人全身情况不允许或肿胀已很严重时,应暂缓整复,可先牵引或临时固定,好转后再予整复。
5.2骨折固定前后均需严密观察患肢血运和感觉运动功能,外固定者尤须注意,应每天检查调整固定松紧度,以防骨折移位及压疮和筋膜间室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
5.3在骨折的治疗中,复位、固定与功能锻炼是三个重要环节,缺一不可。不少患者以为复位、固定完后便万事大吉,不注重功能锻炼,结果骨折愈合后,肢体却形同摆设,发挥不了正常功能。四肢出现骨折时,有时会合并神经损伤,因此四肢骨折后对肢体感觉运动变化的关注不足,医治不力,也同样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5.4膝关节骨折后,应该用大垫子或类似敷料处理伤口出血,但不要直接压迫伤处。在伤者双腿间,从踝部到膝以上放一个长垫,可以用枕头、坐垫、折叠的上衣或类似物放在健侧腿的旁边。用绷带、皮带、头巾等类似物依次将双踝、双大腿固定在一起。然后将伤部下方的胫腓骨固定,用另一条绷带固定髋部。如果天气寒冷,应该注意保暖。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症 观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8-0005-02
骨筋膜室由筋膜和骨形成,人体四肢的肌肉和神经都处于其中,由于不同原因造成骨筋膜室内的压力增高,局部循环障碍,均可导致肌肉缺血坏死、神经麻痹等征候群,若处理不当则会造成缺血性肌挛缩等严重后果,统称为骨筋膜室综合症(Compartmentsyndrane)[1],最常发生于前臂掌侧和小腿。我院骨科通过在骨筋膜室内压监测下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进行脱水减压,以及细致地观察和针对性护理,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与经济负担,且疗效较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选取2007年1月~7月在我院的胫腓骨骨折择期手术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2岁,平均35.6岁。所有病例入院后的生化全套检查均正常范围。
2方法
2.1将患者应用甘露醇+呋塞米保守治疗。先用Acllson 12p/10超声诊断仪(5.0MHZ,13mm探头)和骨筋膜室内压测量仪,分别测得健侧、患侧小腿中下1/3处小腿前室宽度及骨筋膜室内压。然后给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2小时后再给一次,此后,2次/日,持续3天。同时给呋塞米针10mg肌注,2次/日,持续3天。通过观察有无5P体征,诊断是否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而决定是否进行手术切开减压。
2.2观察指标:“5P”体征主要为:小腿剧痛呈进行性加重,足趾被动牵拉试验阳性,肌无力,皮肤感觉减退或麻木,皮肤温度降低,动脉搏动消失,应加强生命体征、患肢皮肤温度、末梢循环情况、运动及感觉的观察。[2]
2.3评价标准:临床上以“5P”体征明显减轻为显效;“5P”体征减轻为有效;“5P”体征无减轻为无效,作为评价标准。
3结果
100例病例中,通过及时有效地治疗和护理,其中63例显效,29例有效,未发生缺血性肌挛缩、肌体坏死等并发症,有效率达92%。其余8例无效患者均由于骨筋膜室内压无明显降低出现严重的缺血性肌挛缩而行手术切开减压治疗。见表(1)
4讨论
如表1所示因突如其来的意外损伤,病人的生理与心理遭受了双重打击,因此给予患者细心的观察和及时的护理是至关重要。
4.1心理护理骨科病人突然的刺激会使病人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变化。因担心要不要手术,会不会致残,有没有生命危险等切身问题,而流露出烦燥不安、感觉过敏或夸大伤痛等情绪。护士应根据应激、适应及支持系统的原理,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因势利导,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整洁、舒适,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治疗环境,认真倾听;针对患者的特殊心理状态,通过自己恰当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关怀去安慰病人,有针对性的耐心解释,取得病人的信任,使病人了解和认识病情,并适当运用鼓励,以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配合治疗,取得最佳疗效。
4.2观察病人及时应用甘露醇+呋塞米(20%甘露醇250ml在15~30分钟内滴完),同时密切观察病人有否出现“5P”体征,[3]如:
①疼痛:由疼痛转为无痛,应慎用止痛剂,尤其在水肿高峰期应抬高患肢。②苍白:皮肤及指甲颜色变白、发绀。③感觉异常:表浅神经受压或神经功能受损,肢端有麻木感。④肌肉瘫痪:可因肿胀加重引起血循环受阻、神经缺血引起。⑤肢端脉搏减弱或摸不到等情况。以监测效果明显与否。
4.3肢体肿胀治疗:“RICE”原则和主动训练是骨折后肢体肿胀康复治疗的主要内容。[4]“RICE”是预防和治疗肢体肿胀的四项原则: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适度加压包扎)elevation(抬高患肢)。休息有助于病人的组织修复,减轻肿胀和疼痛。冰敷可以有效地降低肢体肿胀疼痛的程度,使用时应尽量使冰袋温度保持在0°C,以免冻伤或起不到冰敷作用,每次15~30分钟,可反复使用。适度加压包扎一方面可使损伤组织内部压力增加,促进小血管闭合,减少出血;另一方面可减少渗出,减轻肿胀。抬高患肢应将患肢置于心脏平面以上,使重力转化为动力性因素,促进肿胀消除。已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应将病人肢体放平,解除固定,禁止热敷和按摩,根据病情配合医生行紧急手术切开减压。
4.4疼痛护理疼痛既有生理原因,又有心理原因。其护理就是运用护理手段,为病人创造安全舒适的氛围,使病人感受到被理解和关怀的温暖,听取患者对疼痛的主诉和要求,以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措施,同时全面了解引起疼痛的原因、性质、部位、节律性和程度及伴随症状,采用松弛疗法、音乐疗法,妥善固定制动;根据医嘱口服镇痛药或给予度冷丁50mg肌注,及时解除疼痛,评价镇痛效果。[3]
4.5功能锻炼向病人宣传锻炼的意义和方法,认真制定锻炼计划。并根据病人实际情况不断修订计划,循序渐进,活动范围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时间由短至长,强度由弱到强。骨折早期(伤后1~2周内)主要进行患肢肌肉舒缩运动,有节奏缓慢进行,练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髌骨被动活动及踝关节的跖屈背伸活动,可从轻度收缩开始,无痛时逐渐增加用力程度,直至最大力量的收缩,每次收缩持续数秒钟,然后放松重复训练,每小时可训练5~6分钟;中期(2周后)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可开始练习轻度蹬床、直腿抬高等动作,但禁止在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旋转大腿,因这时的大腿旋转会传达到小腿,影响骨折端的稳定导致骨不连;后期主要加强患肢关节的活动范围以主动活动和负重锻炼为主;以病人不感到疲劳,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度。[3]
5小结
正确地做好对骨折病人的护理,不仅能够有效的预防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还能早期发现骨筋膜室综合症,及时给予护理和治疗,能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参考文献
[1] Whitesides TE,Haney TC,Morimolo K,et al.Tissue pressure measurements as a determinanl for the need of fascitomy.Clin Orthop,1975,113;43~48.
[2] 陆裕朴.《实用骨科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135~149.
篇6
【关键词】骨折;并发症;护理 Fracture; Complications; nursing
【中图分类号】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98—02
前言: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骨病的诊断率及人们对骨折复位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而,手术治疗在骨科所占的比例也大大增加,这也同时存在着很多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再加上由于骨折病人长期卧床使局部受压,抵抗力下降,加之排痰不畅,长期卧床的骨折患者常会引起的并发症有:恶心、头晕、褥疮、泌尿系感染(主要是尿路结石和尿路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坠积性肺炎),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废用综合征。如果不及时防护,可能给患者带来难以言语的不便和痛苦。下面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分析骨折术后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1 临床资料
1.1根据珠海某三甲医院骨科2012年十月份共收病人:50人。将其平均分为A组和B组分别护理,在没有预防措施的情况下,让我们先来了解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率,首先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了解十月份各组并发症发生率。
通过上面这个图表我们很清楚知道骨折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很高,为了减少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在接下来的一个月的里努力改善和提高我们的护理措施,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有了明显的好转。相关护理措施如下:
2 护理措施
2.1 作好呼吸道护理,预防肺部感染。
多见于一些老年人群和长期卧床的患者,一方面由于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影响纤毛的活动,降低了呼吸道的自净作用,另外一方面由于某些创伤,使胸壁和膈肌的呼吸运动受限,咳嗽反射减弱,咽喉内黏液不易咳出,肺内分泌物引流不佳,易使细菌和病毒在肺内繁殖导致肺部感染[2]。此类病人室内温湿度要适中,空气清新,指导病人作好深呼吸。常有两种方法,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教会病人正确咳嗽,咳痰、拍背的方法【由下向上,由内向外】促进痰液的排出;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定时给予翻身拍背,一般2小时一次。早日下床进行功能锻炼。
2.2 预防泌尿系感染。防止尿潴留
老年人由于生理性老化,膀胱渐渐丧失支持的弹性组织,膀胱小室形成,残余尿量增多,有些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尿残留和潴留,使膀胱组织对细菌的抵抗力下降,所以在进行导尿及膀胱冲洗时应注意无菌技术操作。做好会阴消毒及管道护理。协助病人习惯床上排尿,训练膀胱反射性动作,当膀胱充盈时,用手由外到内,由轻到重按摩膀胱,待感觉膀胱收缩变小时,再由膀胱底部向前下方挤压排尿反复几次至尿排空,或用艾条灸关元、中极穴,每次20min。病人不能自解小便时,可针灸中极、关元、三阴交等穴,留针20min。鼓励病人大量饮水,根据病人的生活情况制定好饮水计划,以产生大量尿液冲洗膀胱,同时也可以防止尿结石的形成,并保持会清洁。
2.3骨折部位感染护理
固定好病人牵引弓、支架、石膏等,使牵引弓等器械不能左右移动造成感染。保持牵引针孔、支架眼敷料清洁干燥,无渗血渗液,定期为骨折部位换药,一周以内每天换药,一周后隔一天换药,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对于营养不良、贫血的患者静脉给予支持治疗。
2.4 压疮预防护理措施
2.4.1正确评估:目前常用的评估方法有Norton评分法,当患者积分≤14分时,提示易患压疮;Braden评分法,分值越少,发生压疮的危险性越高。经评估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可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和利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关研究表明,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皮肤的保护性反应,解除压力后一般30~40min会自动退色,不会形成压疮;如持续发红,则表明软组织损伤,按摩必将加重损伤程度。[1]
2.4.2间歇性解除局部压迫,是预防褥疮的首要措施。一般2小时翻身一次。30°侧卧更换法可有效缓解骨突部位压力,提高预防压疮的效果。半卧位或坐位时间每次缩短至30min内;皮肤因摩擦力造成的损伤可通过使用保护薄膜(透明敷料如3MTegaderm)、保护敷料来预防。
2.4.3做好皮肤护理:主要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床铺应保持平整清洁,干燥,且厚薄适度,对大小便失禁,呕吐及出汗者,应及时擦洗干净,不可使用破损的便盆,使用时不可硬拉硬塞。对干燥皮肤发生压疮要进行滋润,用赛肤润一天2次喷局部皮肤。
2.4.4改善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对长期卧床、恶病质、病重者,应注意加强营养,根据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必要时给予补液、输血及静脉输注高营养物质,以增强抵抗力及组织修复能力。
2.4.5用于预防压疮的工具:减压设施包括动态减压设施和静态减压设施两种。动态减压设施如气垫床是预防压疮的理想方法,利用电子充气泵定时充气或排气,从而改变身体与床垫的接触部位,减轻局部受压。
2.5预防关节僵硬护理措施
2.5.1骨折外固定后,抬高患肢,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肢皮温、肤色、感觉、运动、肿胀及伤口引流管敷料等情况,严格消毒隔离,同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饮食护
2.5.2 正确指导患者实施功能锻炼是预防膝关节僵硬的关键,功能锻炼必须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三大原则[2]。因此在进行各种护理前要与患者讲明关节僵硬的利害关系,耐心教会患者正确的锻炼方法。并要求家属积极参与,功能锻炼不恰当不得法,操之过急或怕疼痛不敢屈膝、均达不到理想效果。同时正确的饮食休息护理也是康复的重要保障。
3 总结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护理措施也在不断创新,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也越来越突出,这无疑减少了很多医疗纠纷,也同时防范了很多潜在的并发症的发生。通过上述相关护理措施开展以后,大大的减少甚至消失了相关的并发症。总之,长期卧床的骨折患者经常会发生一些并发症,要加强引导和注意,此外护理人员应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悉心照料,耐心指导,和家属共同配合,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亚哲.骨科患者褥疮的预防和护理体会[J].现代护士进修杂志,2007:137.
篇7
【关键词】颈椎骨折;脊髓损伤;搬运与制动;急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7-101-02
颈椎骨折是骨科常见的严重性创伤,常合并脊髓损伤,可导致死亡或终身致残,使病人丧失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近年来随着交通、建筑事故的日益增多,其突发性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自2012年1月~12月,本院“120”创伤急救站全年急救共接诊外伤性颈椎骨折21例,现将急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1例颈椎骨折,男17例、女4例,年龄24~57岁,平均44岁。其中:C4,8例;C6,7例;C6~C7,6例。致伤原因:以交通事故、高空坠落为主,其中颈椎骨折脱位合并不完全性截瘫18 例,单纯颈椎骨折3 例。18例护送入病房住院观察治疗,3例经术前准备后直接送入手术室行紧急救治。本组21例患者经现场急救,搬运制动,无1例损伤加重,无发生护理并发症。
2 病人的急救护理
2.1 迅速稳妥地搬运制动病人: (1)移动伤者:采取三人搬运法,急救员与两位助手在两边各自用一只手抓住伤者腰两侧握把处,另一只手放在伤者腿下,双手互扣抓牢,将伤者分两次移动,由45°转体至90°。
(2)使用长脊板:长脊板放置于移动式担架上与伤者背侧成一直线,稳定移动式担架,一助手用双肩锁固定头部,急救员与另一助手抬高下肢,将伤者躯体和四肢平放于长脊板和移动式担架上。
(3)固定伤者:按从头到脚顺序固定。用头部固定器固定头部,两侧放置砂袋固定,胸部固定带交叉固定,腿部固定带斜行固定,并将伤者与车上移动式担架固定。急救员自下而上检查各固定带,并判断患者呼吸情况。
(4)急救员平稳升高上车的移动式担架,搬运伤者,足侧先行,急救员在头侧,同时观察伤者头颈部情况。
2.2 建立静脉通道:
(1)护理人员迅速建立二路静脉套管针通道,按常规方法固定后,再用一至二条长胶布固定留置针及输液管下端,环绕输液肢体一周固定。对于意识障碍、精神躁动的伤病员、不合作伤病员,同时在穿刺点处用夹板固定上下两个关节,避免关节活动。操作时注意环绕粘贴的胶布松紧度,不宜过紧,以免阻碍末梢血液循环。
(2)救护车在行驶过程中要保持平稳,如果较为颠簸,必须采用软袋装液体,将输液瓶用粘带固定在输液钩上,以减少晃动。
(3)将输液滴管内液面调至较高处,使输液管道不因晃动而造成空气进入输液管下段。避免空气栓塞的发生。途中注意随时观察,随时检查,保证转运过程中静脉输液的药物、液体输入安全和效果,为伤病员的进一步救治提高院前急救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最大程度的挽救病员生命提供可靠保障。
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1)呼吸道梗阻是颈椎骨折病人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因高位截瘫病人由于肋间肌麻痹,呼吸仅依赖隔肌,以致通气从而减少、呼吸受限、气道内分泌物不易咳出,甚至发生窒息。途中应用简易呼吸机,以防呼吸停止;并应用心电监护仪监测脉搏、呼吸、血压、心律和血氧饱和度。同时吸氧和严密观察病人的神志和呼吸状态。
(2)密切观察病人全身情况的变化,及时配合医生抢救。
2.4 护送病人回院后处理:
连接心电监护仪,继续观察病人神志、呼吸状态,测量生命体征,留置导尿管,观察尿量及尿液颜色,记录24小时出入量。待病人病情稳定后,护送进行X 线检查、MRI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为防止颈椎再次损伤,颈部仍应固定及制动。检查完毕返回急诊科。
2.5 心理护理:
针对病人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必须耐心与其讲解手术目的、必要性,剖析效果显著的病例, 帮助病人和家属端正认识,,主动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此外在护送检查的全过程,护士应陪伴在病人身边,使其增强安全感和信任感。
2.6 预防应激性溃疡:
颈脊髓损伤后易发生胃肠道出血,其原因是早期因胃肠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失调,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以及应用激素药物可能引起的应激性溃疡。为此,护理上应做到,密切观察呕吐物和大便的颜色、性状、量的变化,及时发现出血症状,协助医师对症处理。
2.7 体液复苏:
部分患者颈脊髓损伤后引起的低氧血症和并发失血性休克,更使缺氧呈恶性循环状态。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可以给病人安置休克卧位,从而减少血液在身体较低位置的过多滞留;给氧以纠正组织缺氧;遵医嘱应用阿托品对抗心动过缓。保证有效的静脉通路,快速大量补液,纠正血容量不足。
2.8 术前准备:
明确诊断后遵医嘱需行急诊手术者,立即做好术前术野皮肤准备:备皮、皮试、备血等。备皮时一定要注意保护患者头颈部,避免加重损伤。行备皮、擦浴更衣后,用0.5%碘伏涂擦备皮范围内的皮肤,再用无菌巾包扎,填术病人安全核对表、检查各项辅助检查单是否齐全,然后与手术室护士共同护送病人入手术室,并做好交接班工作。
篇8
关键词:骨盆骨折 围手术期 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6-0178-02
骨盆骨折多见于青少年,多因巨大暴力挤压或撞击骨盆所致。如车祸,砸伤,高处跌落伤,常合并大量出血、休克、腹腔、盆腔脏器、泌尿生殖道损伤,必须紧急抢救治疗,实施有效护理。我院自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40例骨盆骨折病人,由于抢救及时,治疗及护理措施得当,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0例患者,男28例,女12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31.5岁。车祸伤15例,砸伤10例,高处跌落伤15例,合并出血休克15例。合并其他部位骨折12例。
2 护理
2.1急救护理
(1)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以双上肢及颈外静脉为首选,原则上不选择下肢静脉,加压输血,输液,必要时静脉切开,确保有效的静脉通路;(2)迅速止血,止痛,及时进行骨折复位固定,防止血管的进一步损伤,以减轻疼痛;(3)协助医师快速进行全身体检,以及时发现有无其他并发症的存在,予以及时处理;(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每15分钟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给予留置导尿、观察尿量、尿色,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及时改善缺氧,注意观察皮肤色泽,温度,湿度,并作好记录;(5)观察腹部情况,有无腹痛、腹胀等刺激症状,有无形成盆腔血肿和腹膜后血肿。
2.2术后护理
2.2.1术后牵引的护理术后患者常规卧硬板床,行皮肤牵引2~3周,以减轻疼痛及活动下肢时股骨头对髋臼的接触和挤压,行皮肤牵引时应注意皮肤有无潮红、破溃。行骨盆悬吊及下肢克氏针牵引时,吊带的长度、宽度要适宜,骨牵引针眼处有无用无菌纱布覆盖,每日用75%酒精棉球消毒1~2次,告知病人维持正确的牵引位置和牵引重量,牵引肢体如出现疼痛,麻木等情况,及时报告医师。
2.2.2视每位病人的病情进行心理护理性格、文化程度、接受能力、家庭环境的不同,采用口头讲解、图片展示,因人施教,作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必要时鼓励家属参与,共同缓解患者的恐惧,忧虑心理,增强其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2.2.3切口引流管的护理切口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负压引流器应放置在低于切口30~50cm处,防止逆行感染,在翻身、功能锻炼时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脱落、有较多血液流出及切口局部肿痛明显者,要及时报告医师,以便及时处理。
2.2.4留置尿管的护理膀胱及尿道损伤是骨盆前环骨折的常见并发症,应及早进行留置导尿,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并观察尿液颜色,每日常规用新洁而灭棉球消毒尿道口2~3次,行膀胱冲洗1次,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冲洗液,防止分泌物及血块堵塞尿管,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利排尿.拔除导尿管后,还应注意患者的排尿情况,了解尿线是否变细或中断,及时报告医师.
2.2.5褥疮的护理骨盆骨折后,患者长期卧床,极易发生褥疮,应建立皮肤护理卡,每2小时用50%红花酒精按摩皮肤受压处及骨隆突处,或用气圈垫在骨隆突处,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无褶皱,教会家属安全使用大小便器,大小便后用温水擦洗干净。
2.2.6饮食指导骨盆骨折患者通常创伤严重,失血,失液较多,机体能量消耗大,故应以高热量、高蛋白、高铁、高维生素、富含粗纤维,易消化的饮食为主,早期以补气养血的山药、桂圆、大枣、鸡蛋、牛奶、小米粥等食品为宜,后期以强筋壮骨,滋补肝肾的动物内脏、排骨汤、瘦肉、豆制品等食品为宜,以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多食水果,蔬菜,多饮水,以防便秘。食欲欠佳者,应少量多餐。
2.2.7功能锻炼可根据患者的总体情况由被动运动过渡到主动运动,范围可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单关节到多关节,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适应。正确的功能锻炼不仅有助于推动气血的运动,加速祛腐生新的过程,促进骨折愈合,且可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矫正复位后的残余畸形。我们要耐心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病人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早期可做双上肢活动,2周后开始练习股四头肌的收缩,踝关节的屈伸及足趾的活动,并辅予局部按摩,推拿,4周后开始髋,膝关节的屈伸活动,6~8周以后开始拄拐不负重行走,并加强下肢各关节活动,12周逐渐负重。
3 讨论
通过对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我们发现病情观察是临床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敏锐的洞察力是救治成功的关键,骨盆骨折往往合并复合伤,失血大,损伤范围大,伤情变化快,而且并发症多为闭合性损伤,容易被骨盆骨折的表现掩盖而耽误病情诊断,甚至危及生命。充分认识及时抢救纠正休克是进一步妥善治疗与护理的前提,而正确的护理对疾病的预后起着重要作用。我院收治的40例病人,通过精心的护理,正确的功能锻炼,均痊愈出院。
参考文献
篇9
1 临床资料
本组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61~87岁,平均71.5岁。股骨粗隆间骨折18例,股骨颈骨折20例;股骨中上段骨折3例,髋臼骨折5例,26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12例行动力螺钉内固定,8例行钢板螺钉内固定。46例患者在伤前均并存各种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其中并存1种16例,2种12例,3种6例,4种3例,并存的内科疾病依次是: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糖尿病、中风后遗症、慢性肝肾功能不全、前列腺肥大、慢性胃炎、痛风、贫血及营养不良等。
2 老年人健康评估
包括日常生活能力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及经济状况等5个基本内容[5]。
2.1 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老人独立生活能力不仅与心理,躯体健康有关,而且还决定老人的社会功能。了解日常生活功能是确定老人独立生活能力的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是评估老人健康的最重要的领域。建议选用Barthel指数评分表,(见表1):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记分法设计的ADL评分表评定ADL能力。康复护理阶段应根据ADL评分表评定ADL能力有目的的制定具可行性的康复护理计划和目标。
2.2 躯体健康评估:这是贯穿整个围手术期的重点,全面的躯体健康评估及护理干预是手术顺利进行有力保障和促进病人顺利康复。
2.3 心理健康评估:主要包括焦虑抑郁和认知评估[8]。
2.4 社会健康评估:主要包括个体家庭和社区的评估。
2.5 经济状况评估。
3 围手术期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对于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尊重患者,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老年患者反应能力下降,往往对治疗和护理缺乏正确的理解和配合,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安慰,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用鼓励性语言对患者的每一个动作都给予指导和肯定,使其树立信心,自觉地进行练习。老年患者思想负担较重,担心拖累家庭,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尊重并理解患者的感受,开导鼓励患者,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配合,使患者处于接受、配合治疗的最佳状态。
3.1.2 重视术前呼吸功能锻炼,积极治疗支气管及肺部原有疾病。
呼吸功能训练方法有:①指导病人取舒适。②亦可指导病人使用FG-1型功能锻炼器进行吸气肌训练。③指导患者深吸气屏住呼吸用力咳嗽的有效咳痰方法:患者先缓慢吸气,咳嗽时将腹肌收缩,腹壁内收,需反复演示,咳嗽训练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3]。指导病人避免着凉,积极治疗支气管及肺部原有疾病,入院常规进行血气分析检查。
3.1.3 营养支持。老年人血红蛋白和白蛋白一般下降10%,护士应评估病人的营养状况,使机体处于术前最佳储备状态,评估病人每日出入量,每餐进食情况及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给予适当的饮食指导,必要时请营养师会诊和按医嘱给予输红细胞或白蛋白。
3.1.4 术前禁食禁饮:临床术前禁食仍沿用至1946年的标准,术前12小时禁食,6小时禁饮,长时间禁食可以引起口渴、饥饿、烦躁、头痛、脱水、血容量减少、低血糖等不良后果[1]。手术是一种创伤,这种创伤协同上述不良后果导致肌体消耗进一步增加,造成热量、蛋白质、维生素摄入不足,影响组织修复和伤口愈合,消弱了防御感染的能力。
3.1.5 术前备皮:外科择期手术前1~3d进行剃毛备皮是我国历年来的护理常规之一,但近年国外许多研究报道术前常规剃毛对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没有任何临床意义。左爱英等在术前术野剃毛与术后切口感染关系的Meta分析中指出:术前术野剃毛不能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推荐彻底清洁后只剪去影响手术操作的毛发,不必进行常规的术野剃毛[6]。
3.1.6 术前宣教及功能锻炼指导:通过对病人术前通过宣教,让每个患者了解手术的目的、细节、过程和有关注意事项,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可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指导病人患肢踝泵及股四头肌锻炼方法。医护患间充分的沟通,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变被动为主动,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从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不但能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还可减少相关治疗费用。
3.2 术后护理。
3.2.1 生命体征监测:老年人各器官功能下降,且合并各种不同程度的内科疾病,加上手术的创伤,病情变化快,因此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是护理的重点。术后予常规心电监测,每30~60分钟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变化,给予低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或以上。
3.2.2 伤口及引流管观察护理:本组病人有37例术后放置了伤口引流管,术后保持伤口引流通畅对预防伤口感染至关重要。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情况,保持敷料干洁,观察引流的量颜色性状并做好记录。指导避免管道扭曲受压及脱出。
3.2.3 患肢的护理及专科观察:本组病人26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肢的护理对预防术后脱位起关键作用,指导病人避免内收外旋内旋及髋关节屈曲大于90度,尤其是内收外旋或内收内旋的合并动作。保持患肢外展15~45度中立位,必要时给予皮牵引制动。观察病人的患肢的皮温足背搏情况足部背伸曲活动功能足趾活动功能。患肢有无肿胀疼痛麻木等不适。
4 临床路径的护理运用
临床护理路径是由医生护士和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疾病或手术所做的适当的有顺序的和时间性的照顾计划,以促进患者康复,避免护理资源的浪费,使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质量。
5 总结
围手术期,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到手术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它包括术前检查、健康评估、实施麻醉手术期间的监测、术中意外防治、术后观察、检测以及对并发症防治等环节的处理。每一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影响手术疗效,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对于老年髋部骨折病人进行围手术期健康评估和运用临床路径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护理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最重要的是能提高护理专科水平,保证病人安全,提高病人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Jeannette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禁食现状探讨.上海护理,2003,08(3)355
[2] 唐泓源,张黎明,皮红英,屈波,张明学,杨明玉.系统早期活动方案降低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研究.中华护理杂志.2007,11(11),965~968
[3] 李宾宾.呼吸训练对呼吸系统疾病康复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7,09(9),836~838
[4] 汤泓,汪四花,林芬.9例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应力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7,08(8),689~690
[5] 贾在金.老年病诊断:老年人检验参考值和健康评估.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4,vol.23.No.3
[6] 左爱英,林媛,孙巧妹.术前术野剃毛与术后切口感染关系的Meta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4(4):315~317
[7] 夏咏梅.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现代医药卫生杂志,2006,22(1):90
[8] 吴振云.老年心理健康的内涵、评估和研究概况.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12)
篇1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病人的护理。[方法]总结21例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手术病人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重视术前皮肤护理和术前期康复,术后并发症观察、疼痛管理及系统康复指导。术后随访平均8个月,根据苟氏提出的评价标准,观察疗效。[结果]21例患者总优良率95.23%,无一例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发生。[结论]本文所总结的护理方法对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手术病人的康复具有明显的疗效。
【关键词】 关节镜 踝关节骨折 护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to patients of ankle fracture operated under joint microscope.[Method] Sum up nursing to 21 cases of ankle fracture operated under joint microscope,mainly including mental nursing,paying attention to preoperation skin nursing and prophase recovery,postoperation complication observation,pain management and systemic recovery guideline.Follow up for 8 months in average,under Gou’s evaluation standard,observe the cure effect.[Result] The total excellence rate was 95.23%,no one cut infection or vessel nerve injury.[Conclusion] The nursing method summed here has obvious cure effect on recovery of patients with anklebone fracture under joint microscope.
Key words:joint microscope;anklebone fracture;nursing
踝关节系高度适配的鞍状负重关节,骨折时可同时伴有软骨、韧带和肌腱的损伤,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高。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利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手术治疗踝部骨折21例,并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5年6月-2006年12月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21例,其中,男12例,女9例;年龄14~43岁;右侧14例,左侧7例;手术距外伤时间5h~7d,平均3.5d;扭伤8例,车祸伤12例,砸伤1例,其中5例骨折部皮肤挫伤,手术后采用石膏外固定9例。
2 方法
2.1 手术方法 患者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术中采用气囊式止血带压迫止血,取仰卧位,用生理盐水20ml扩张关节,常规踝关节前内、外侧入路,建立关节镜以及手术器械通道,通过手法牵引足位置来行关节分离。镜下清理关节腔。在关节镜的监视下,对内、外、后踝行推顶撬拨复位并内固定。对软骨碎片游离于关节内的,将其取出,有关节面挫伤,软骨不平整,以及韧带不全性撕裂者,用射频修整。
2.2 护理方法 (1)术前护理。一般护理:急性创伤后即按RICE原则紧急处理[2]。术前全身状况评估,督促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并做好一般手术前常规护理和疼痛管理。重视心理护理,运动创伤中年轻病人居多,突然住院容易产生很多不良情绪;术前期康复:该阶段为术前准备期,目的是在不加重损伤的前提下进行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训练和适度的踝关节活动度训练:①股四头肌收缩练习5min/h;②直抬腿训练15次/h,3~4次/d;③膝及髋关节伸屈练习15~20次/d;④小腿肌群收缩练习及抗阻练习5min/h。皮肤护理:常规术前两天备皮,如急诊手术尽早进行,范围由足尖至踝膝关节,要特别注意防止皮肤刮破,备皮后剪足趾指甲,肥皂水刷脚5min,碘伏消毒后无菌巾包裹,足癣患者应提前治疗。(2)术后护理。一般护理:腰麻或硬麻后去枕平6h,术后禁食6h,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心理护理等。患肢抬高20~30cm。保持切口清洁,2周后拆除缝线。足趾至手术部位予无菌棉垫加压包扎。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有渗出及时予换药加压包扎。对9例石膏外固定患者常规做好石膏护理。疼痛管理:术后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本组21例患者术后2天常规用止痛泵(PCA)止痛,根据长海痛尺进行疼痛评分[3],制动情况下疼痛峰值平均时间是术后7h,平均评分为2.61分。以后每日评估并填表记录,当疼痛4分、中度疼痛就及时用止痛药缓解不适,当病人出现异常情况疼痛时,观察引起疼痛诱发因素,并注意寻找有无其它并发症发生。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①术后监测体温,换药时注意观察患足局部有无红、肿、热、痛急性炎症表现,遵医嘱围手术期应用抗生素和血象检查,预防感染。②术后早期尤其是麻醉未清醒期间应监测手术肢体末端的血氧饱和度和毛细血管充盈状况,了解患足血液循环。③观察患足足趾运动情况和足背皮肤感觉,注意有无因手术入路而损伤胫前肌腱和腓浅神经背侧皮支。④若术中冲洗液外渗易导致踝、足甚至小腿肿胀,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肢肿胀情况,避免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发生,如术后关节重度疼痛伴有足趾牵拉痛,应及时通知医生,松解敷料,加大脱水剂用量,必要时行切开减压。
2.3 康复训练 踝关节骨折术后易出现的问题早期为疼痛和肿胀,后期为关节活动受限[4],踝关节骨折术后因开始康复过迟,导致关节周围关节囊及韧带粘连挛缩,严重影响踝关节的伸屈功能恢复。对患者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采取循序渐进与被动、主动相结合的原则,并对运动情况每日填表记录。①术后即置踝关节跖屈小于 10 度,接近垂直位。麻醉清醒后,做患足足趾的主动活动及踝足部肌肉的舒缩训练,既能促进消肿又能为以后的锻炼做准备。②术后48h后,让患者在做足趾活动的同时,做踝关节被动屈伸活动,减少关节内粘连性束带的形成。本组9例石膏固定者,为维持其完整和固定姿势,在石膏固定期间仅做患足足趾的主动活动及踝足部肌肉的舒缩训练。③术后4周,此期骨折已基本稳定,骨折处已有纤维组织粘连原始骨痂形成。踝关节从以被动活动为主逐渐过度到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患者做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并辅以外力来增加踝关节活动范围。每日早、中、晚各锻炼 100 次左右,同时鼓励患者做髋及膝关节的功能活动,持续至术后6~8周。④术后 6~12 周,此期骨折已处于临床愈合期,嘱患者扶拐下床做患肢部分负重功能活动,以直立运动为首先选择[5],并逐渐增加负重量,至术后 12 周离拐完全负重行走。骨折愈合后,加强小腿三头肌力量训练如提踵,进行平衡训练如翘板练习,曲伸练习如斜坡和深蹲练习等。
3 结果
21例均获随访,最长1年,最短3月,平均8月。根据苟氏提出的标准[1],优:无痛,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X线显示骨折愈合,本组18例;良:劳累后踝关节轻度疼痛或不适,背伸或跖屈受限在10°~15°,X线显示骨折愈合,本组2例;可:时感踝关节酸痛无力,背伸或跖屈受限在16°~30°,X线显示有轻度畸形,本组1例。优良率95.23%。无1例创口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4 讨论
踝关节镜术可用于大多数踝部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并具有较少的术后病残率,有利于早期康复和功能恢复。且骨折部皮肤挫伤,切开手术感染机率高,关节镜下置钉部位于踝关节尖部,创口很小,基本可以忽略局部软组织条件的好坏,大大降低了感染率,而且手术疤痕小更易被患者接受。踝关节骨折后疼痛很剧烈,关节镜术后大部分患者疼痛缓解较快,而且手术切口小,年轻患者容易产生轻视心理,盲目活动或急于求成,要特别注意评估患者日常活动时患足踝关节运动情况,告知保持骨折固定后稳定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 苟三怀.踝关节开放性骨折脱位内固定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1993,13(4):276277.
[2] 于长隆.常见运动创伤的护理和康复[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23.
[3] 赵继军.疼痛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24.
[4] 林希龙,何伟,王岩峰.踝关节骨折的手术及康复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6(14):419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