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机制范文

时间:2023-11-03 17:28: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机制

篇1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乡村环境卫生管理与城镇环境卫生管理放在同等位置,健全工作机构、充实工作队伍、完善考核机制、提升管理水平,促进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一体化发展,推动城乡环境卫生全面改善。

(二)总体目标。从2013年起,逐步建立区、乡、村三级联动的城乡环卫管理机制以及“户保洁(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多场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2013年将镇、镇川镇、麻黄梁镇等公路沿线重点乡镇和重点村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2014年将其余乡镇、镇办事处纳入一体化管理;2015年扩大到各行政村,基本实现城乡环卫管理规范化、队伍专业化、机制长效化的目标。

二、工作任务

(一)完善工作制度。在总结和借鉴市环卫处以及其他县区环卫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心城区及各镇村环卫工作实际,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广泛征询各方意见和建议,按照切实可行、利于操作、便于考核的原则,建立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各乡镇、环卫所(站)要认真梳理总结环卫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和好做法,进一步修订完善,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环卫一体化工作推进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二)健全工作机构。在中心城区现有八个环卫所的基础上,根据建成区面积的拓展,适时设立工作机构、充实工作力量,确保新开通道路和建成区及时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各乡镇、镇办事处也要按照环卫一体化工作要求,根据各自实际,尽快成立环卫工作站或环卫工作领导小组,并指定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负责一体化工作的组织实施。各行政村要设立环卫工作队,由1名村干部担任队长,每50—100户配备1名保洁员,确保城乡环卫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干。

(三)强化设施建设。按照环卫一体化工作总体要求,加大城乡环卫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环卫设施设备,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加强垃圾压缩站、垃圾处理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每个乡镇根据实际需要,逐步配置垃圾转运车辆,距离城区较近的8个乡镇(镇、牛家梁镇、金鸡滩镇、麻黄梁镇、古塔镇、青云镇、芹河乡、小纪汗乡)要将垃圾统一清运至市垃圾处理厂处理;其余乡镇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址建设简易垃圾处理场;各行政村每5—10户家庭按要求配置一个垃圾收集箱。通过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硬件基础。

(四)分批逐步推进。利用三年时间,按照“抓点、带线、促面”的要求,根据各乡镇人口规模、经济情况、地理位置等因素,逐年分批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等11个公路沿线乡镇及所属83个行政村纳入一体化管理范围;2014年将其余13个乡镇(镇办事处)、187个行政村纳入一体化管理范围;2015年将剩余各行政村全部纳入一体化管理,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全覆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由区创建办和环卫局负责同志担任,财政、监察、住建、环保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环卫局,具体负责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明确工作职责。环卫局负责拟定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总体规划和考核办法,对各环卫所(站)日常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考核检查;住建局负责指导各乡镇环卫基础设施的选址和建设;财政局负责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经费预算和拨付;监察局负责环卫一体化工作进展情况的效能监察;教育局负责各学校(幼儿园)环卫知识宣传,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环卫一体化工作;环保分局负责配合住建局和各乡镇做好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的选址建设;卫生局负责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置;物价局负责垃圾处理费收费许可证的办理、年审工作;水务局负责全区水资源保护区及河流、水库等重点区域的环卫工作;宣传部和广电局负责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宣传报道;团区委、区妇联负责动员广大青年、妇女积极参与环卫一体化工作,引导群众养成良好公共卫生习惯;其它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与本部门相关的环卫工作。

(三)保障工作经费。要多渠道筹措落实环卫工作经费,确保环卫一体化工作顺利开展。一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主导作用。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环卫经费投入机制,由区财政局和区环卫局牵头,根据各乡镇、街道(镇)办事处实际清扫保洁面积以及日常工作考评结果,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环卫工作所需经费进行核拨;二要整合农村环境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经费,向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适当倾斜;三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优先安排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压缩站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四要通过动员企业赞助、民间捐助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支持。

篇2

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规范建设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根据《市农村生活垃圾“日日清”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为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进一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经镇党委、政府决定,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规范建设,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规范完善城乡环卫管理长效机制,创建“清洁家园,和谐村居”为目的,加快城乡环卫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健全“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四级环卫管理体系,全力提升城乡形象。

二、工作目标

(一)通过一年努力,全镇城乡环卫一体化普及率达到100%;镇域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日日清”管理达95%以上。

(二)增加一批环卫设施,完成垃圾清运车辆改造,安装配备一批果壳箱,确保无垃圾跑冒滴漏、无垃圾随意堆放,陈年垃圾彻底清除。

(三)完成文明样板路、样板区块的创建工作,建立长效机制。

三、工作步骤和工作任务

(一)部署发动阶段(4月10日—4月20日)

1、制订方案。出台《新河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各村(居)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

2、动员落实。全面部署城乡环卫一体工作,动员全镇相关部门和各村(居)集中精力,集中时间,迅速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村(居)要及时组织召开动员大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二)深入实施阶段(4月21日—11月30日)

1、健全网络(4月底前完成)

(1)建立组织。镇成立城乡环卫一体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各村(居)、单位要相应成立领导组织,确定一名分管领导具体抓。

(2)完善队伍。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对连续两个月检查验收为不合格的村要及时更换保洁员,确保保洁工作富有成效。

(3)聘请监督员。镇党委、政府将聘请10名(两代表一委员)德高望重、热心环卫工作的同志为环境综合整治监督员,协助掌握面上环卫情况,多方位多渠道开展监督检查活动。

2、明确责任(4月底前完成)

(1)明确工作职责。各服务区(办)按属地管理原则,负责本辖区内的保洁工作。集镇区域的环卫保洁工作由村镇办负责;农办负责全镇河道、池塘、溪流等水域的保洁监管工作。

(2)建立联系制度。实行样板路(街)、清洁示范村居创建领导联系制度。镇党委书记负责市民大道的保洁工作,镇长负责锦绣路的保洁工作,其他班子成员负责联系本服务区辖区内的“一路两村(居)”的创建工作。

3、实施曝光(4月底—11月底)

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对全镇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进行监督,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督查,紧盯卫生死角,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各相关部门和各村(居),并在新河镇新农村月刊上给予通报。

4、集中整治(5月20日前完成)

全面完善“日日清”制度,用一个月的时间,加大治理力度,大力开展以“清洁家园、和谐村居”改善环境为主题的大清扫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坚决制止垃圾乱倾倒、乱堆入、乱焚烧等行为,达到辖区内基本无暴露垃圾,河道内漂浮物,并逐步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开展卫生死角专项整治活动。各村(居)重点对辖区内道路两侧因地制宜进行植绿补绿。二是开展河道、溪流水域垃圾专项整治活动。各村(居)督促配合承包方把河道、池塘、溪流、小河小港列入整治范围,集中对水面、岸边和桥墩的暴露垃圾进行集中清理。三是开展场外固废拆解专项整治。整治重点为路边、雅雀等村的场外非法拆解点,由三产办牵头,联合各相关部门,加强巡查,取缔道路两旁、房前屋后非法拆解和乱倒废物等现象,严厉打击随意露天焚烧等违法行为。四是开展市容专项整治。村镇办要对建城区范围内的主街道开展整治工作,确保户外广告设置规范、车辆停放有序、街道清洁无乱设摊点和跨门经营现象。

5、推进“六制一评”建设

(1)分级定薪制度。按检查验收的等级进行定薪。

(2)分类管理制度。对全镇30%的行政村实行领导班子联系制度,推进“日日清”工作,起示范带动作用。

(3)互查评分制度。实行服务区之间互查,互相监督。

(4)末位淘汰制度。每服务区都确定一名检查考评得分居后的村,扣市镇两级补助金的50%。

(5)互学互评月例会制度。每月召开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例会进行点评。

(6)环卫职工职业道德业务学习培训制度,每季开展环卫职工职业道德、业务方面的学习培训活动。

(7)两代表一委员评议制度。开展两代表一委员视察活动,对照标准形成整改意见,反馈到各服务区(办)、各村(居)、单位。

6、完善基础设施(6月底前)

(1)配备生活垃圾处置设施。6月底前,要求每村或多村合建垃圾收集房或自卸式拉臂箱收集点。

(2)设立垃圾仓(箱)。5月底前,每条文明样板路段按标准要求配备垃圾仓(箱);各村(居)要根据本村(居)的实际情况相应配备垃圾仓(箱)。

(三)总结验收阶段(12月1日—12月31日)

1、考核评定。对照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检查落实情况,进行验收和考核。

2、总结分析。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和评价。

3、交流推广。及时对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做法和典型经验在各村(居)中进行宣传、交流和推广。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规范建设是一项惠及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其反复性、长期性决定了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各村(居)、各部门、各单位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集中精力抓实、抓好。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多形式地宣传城乡环卫一体化规范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引导群众增强社会公德和卫生意识,形成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营造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篇3

城市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脚踏实地,强化基础,精细管理,努力打造人民满意城管。在新的发展阶段,做好城市管理工作,要强化基础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从细节入手实施管理,做美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建设美丽、宜居,2013年将精细化管理作为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重要内容。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格再严肃,以制度化作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

2013年,要以长效化标准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层层健全和落实管理责任,提高管理实效,形成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严格执法的局面。

一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今年重点要加强市容网格化和农村环境卫生考核督查力度,通过建立局、数字城管、大队、环卫立体交叉的考评体系,使城市管理考核体系结构更加科学合理,责任更加明确,充分发挥考核结果导向作用,不断提升城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进一步深化城管执法规范化建设,狠抓执法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按照职、权、责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明确执法职权和执法责任,规范执法行为,确保行政执法的合法、规范、高效。

三是加快大城管体制构建。以完善的数字化城管机制为助推力,加快构建大城管体制。借助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平台的力量,发挥“一级监督、二级指挥、三级考评”的功能,实现城市长效综合管理的无缝对接,形成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大城管格局。

四是紧跟数字化城管节拍,完善快速处置机制。本着“重点问题有效处置,一般问题快速处置,简单问题现场处置,疑难问题集中处置”的原则,着力提高办案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尽职再尽责,以网格化作为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继续实施市容环卫网格化管理,创新机制,达到“全覆盖、无缝隙、制度化、精细化”的城市管理目标,逐步形成市容管理网格化、责任制度化、管理科学化的工作机制。

一是深化网格化管理机制。按照“中队负责、分类定标、队员定点、责任到人、绩效挂钩”的管理要求,合理分配巡查力量和处置力量。每个网格确定一名责任队员,层层落实责任制。针对城市管理中存在的流动性、反复性问题,做到“出门就上班、见事管事”,将日常管理与突击整治结合起来,确保对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及时进行有效处置。

二是进一步加大网格化管理考核力度。2013年,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考核办法,按示范路、达标路和一般路标准分类组织实施考核,突出对整改不到位的问题跟踪考核。严格落实网格管理考核责任人制度,固定的网格管理员、中队长、副中队长、正式队员对应网格挂钩负责,局考核办每月根据考核结果,对网格挂钩人员进行奖惩。

三、全面再全效,以一体化作为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按照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的要求,结合城市管理工作实际,以城带乡,加快城乡一体化管理进程。

一是推行环卫保洁一体化。在保持市区城市容貌整洁优美有序的基础上,将管理的着力点向城郊结合部和乡镇延伸,夯实管理基础,致力探索创新,切实改善城郊结合部和农村的市容环境卫生面貌。进一步加快对“城中村”环境的综合整治,扩大环卫保洁工作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全面接管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的环卫保洁工作,有效提升城郊结合部、城中村的环境卫生面貌。按照农村生活垃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要求,继续加大对乡镇保洁员的培训力度,做好各镇中转站环卫设施的检查维修工作,不断提高城乡环境卫生保洁水平。

二是开展好城管进乡镇、进社区工作。推进城管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在乡镇方面的职能,加快乡镇派驻中队的组建速度,切实落实城管进乡镇工作的具体方案,强化对乡镇执法工作的指导,逐步推进乡镇星级中队的创建,按照市市容管理示范路、达标路的标准,在乡镇开展市容管理示范路、达标路的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化城管进社区工作,通过整合执法人员、协管员、社区居委会、民警、志愿者的管理力量,落实好工作衔接制度,确保社区城管工作站的正常运作,履行好社区的管理职责,强化监督指导和考核,提高城管进社区的工作成效。

四、满情再满意,以人性化作为精细化管理的根本保证。

坚持“为人民管理城市,创人民满意城管”的理念,城市管理工作需要我们满怀激情,体察市民的感受,考虑市民的需求,努力打造一支政府放心、社会认可、群众满意的城市管理队伍。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坚持教育引领,优化干部素质。继续开展“1+1+1”执法培训,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在全系统上下形成勤学习、肯钻研、爱思考、会调查研究的浓厚学风,继续开展城管系统“学法律、会说理、能办案,争当执法能手”主题教育活动,使一线执法队员做到“三懂三会”,即懂政策、懂法律、懂业务,会执法办案、会管理服务、会做群众工作。加大城管队伍的内部监督考核,进一步完善执法人员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对城管执法队伍的执法效能、执法形象、作风建设、廉政建设等实施全面监督,实行一岗双责,切实做到“文明执法树形象、严格执法求公平、勤政廉洁顺民意”。

二是强化舆论宣传。要着力加强对现代新闻传播规律的把握,充分认识网络时代带来的重大机遇和转变,以包容和欢迎的态度对待新闻媒体。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展与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沟通渠道,充分利用“两台两报一网络”媒体的作用,增强与媒体和市民群众的交流和沟通,增强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对市民群众通过网络舆情、12345市长热线、市长信箱、110转接警等渠道反映的问题,高度重视并配备专门工作力量,及时签发,及时整改,及时答复,使市民群众关注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与市民群众的互动,积极利用微博、社区网络等互联网手段,切实增强了解社情民意的能力、与网民沟通的能力、释疑解惑的能力,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舆论的“正能量”。拓展“城管进校园”、“城管进社区”、“城管进企业”等活动内涵,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社会各界关注城管、支持城管、参与城管。

五、科技再科学,以数字化作为精细化管理的有力手段。

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进一步提高数字化城管动态监管能力,整合资源,健全机制,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公众参与的大城管格局”的工作要求。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要借助数字化城管的科技力量,进一步围绕大城管格局,切实发挥大城管体制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强大作用。一是充分发挥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的作用,着力提高实时监测与动态控制能力,利用数字城管实时监控、工作内容和工作实绩透明的优势,将数字城管考核与市容网格化考核有机结合起来,用完善的考评机制推动城管工作效能的提升。二是完善系统建设和绩效评价体系,延伸数字城管的深度。根据去年运行的效果,针对时限和处置标准与实际有所出入的情况,及时对指挥手册进行修改完善。同时,进一步更新部件普查数据,根据整体需求完成系统升级工作,确保案件的处置率和结案率稳步提升,将长效管理机制落到实处。进一步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六、尽心再尽力,以长效化作为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标。

一是提升环卫精细化保洁的水平。全面提升环卫保洁质量,在精、细、严上下功夫,真正实现环卫管理工作由“粗放型保障”向“精细化服务”转变。继续优化环卫作业方式,在核心区借助机械化作业助推快速保洁机制,逐步扩大快速保洁模式区域。进一步推行“捆绑”式作业范围,实行道路保洁和门前保洁同步,确保店面垃圾不落地、减少二次污染。进一步加强公厕、转运站等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需求,完善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处置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大建筑渣土处置的监管力度。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围绕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农村“以奖促治”政策,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集中资金,整村推进,连片整治,解决我县重点流域和区域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通过连片整治和示范带动,推广一批农村环保实用技术,建设一批示范工程,推出一批典型镇村,使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改善,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村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促进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二、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目标:围绕“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目标,采取“抓点、带线、促面”方式,通过连续三年的连片整治,使全县农村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和畜禽养殖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置,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资金的引导作用,调动社会各级参与农村环境治理与建设的积极性,加强配合,上下联动,确保连片整治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2、注重实效,农民受益。通过有针对性地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切实改善示范区域内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程深入民心。

3、规范管理,公开透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切实做到公开、透明。

三、工作内容

结合我县生态县创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优先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已基本完成农房建设的行政村。年重点开展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设一批符合农村实际的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妥善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建立长效运营管理机制。确保整治村庄的生活垃圾清运率达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

四、示范区域选择

(一)全县垃圾处理现状。当前,农村生活垃圾、畜禽养殖、废弃塑料薄膜、农药、化肥等造成的污染不断增多,加上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使村镇环境“脏、乱、差”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示范点概况。按照国家确定的示范区域选取的原则,结合我县实际,确定8个社区为年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然后以点带面,逐步推开。这8个社区涵盖76个行政村45342口人。

五、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和保洁体系

(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结合我县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统一保洁、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理”的村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置体系。农户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各村将有机垃圾就地处理,对金属、玻璃、塑料等垃圾回收利用,将建筑垃圾用于场地平整,对农户分类出的无机垃圾统一收集,集中运到镇垃圾压缩转运站,对不适合做填埋处理的垃圾,由环卫部门将垃圾运至生活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

(二)保洁体系。各乡镇(街道)、市北经济开发区、山风景区管委设环卫所,村级每百户配1名保洁员,镇、村对收集的垃圾清运至镇垃圾压缩转运站,由环卫部门将垃圾运至生活垃圾处理场统一处理。镇、村环境卫生实行“三包”保洁制度。一是户包卫生。实行垃圾袋装化或家庭自备垃圾收集容器,按规定时间、地点和方式放置垃圾,供保洁员收集。二是村包秩序。落实好本村每日的垃圾收集工作,制止乱倒垃圾、污物、污水、粪便和损坏环卫设施等行为。三是环卫所包清运、清扫。

按照“谁产生、谁负责、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各示范区要建立治污设施运行维护资金保障机制和项目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必要时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保障各类设施正常运行,确保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六、设施建设及设备配置

项目需建设垃圾压缩转运站8处,购置相应的垃圾压缩设施;购置垃圾桶580个,垃圾清运车28辆,铁锨、扫帚等工具一宗。工程概算总投资约1300万元。

七、项目实施计划

各示范乡镇按照计划要求,精心组织工程施工,确保保质保量完成项目任务。

,根据各示范乡镇实际情况,确定垃圾压缩转运站建设地址。

,建设垃圾压缩转运站,购置垃圾压缩设施、垃圾桶、垃圾清运车等工具。

,调试设备,培训人员。

,进行自查,接受上级有关部门初步验收。

,整理、完善资料,申请项目验收。

八、效益分析

(一)环境效益。项目实施后,将使项目区村庄的生态环境整体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生态治理效果更加显著。项目区则通过环境治理建设,将大幅度提高村容村貌的整治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对固土保水、净化空气、绿化美化自然环境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社会效益。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解决当前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使农村垃圾乱堆乱放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倡导文明乡风和良好的生产生活方式,保障农民群众身心健康;增强农村干部和群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涉及范围广,工作任务重,标准要求高。为保障这项工作扎实推进,县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县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工作。下设办公室在环保局,负责督导、调度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各级各部门、单位要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县里的统一部署,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狠抓责任落实,确保将这项工作抓实抓好。

篇5

一、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一是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我局党组与全体党员签订了《创先争优党员公开承诺书》。通过签订《党员承诺书》,明确每名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搭建起党员为我县城市管理、为民服务、文明执法的新平台。同时,我局将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打造服务品牌、创新管理模式、促进城管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紧紧围绕“五好”、“五带头”,向全局干部职工作出五项郑重承诺,并接受广大干部职工的监督。二是基础管理进一步强化。在日常管理中坚持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定人、定岗、定路段、定标准“四定”管理和巡逻执法相互结合的方式加强基础管理。明确执法队员、协管员和环卫工人三支队伍的管理目标和内容,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执法、管理、服务齐头并进,强化市容环境卫生日常管理和保洁工作。三是城管法规不断完善。为完善我县城市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加快城市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步伐,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4月26日,县政府印发了《城市垃圾处理费征收和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完善了收费办法,明确了征收主体。为落实好垃圾处理费征收工作,我局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加大与各相关单位的协调力度,推进了代收代征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管理网格化,推行街长责任制

一是以创新管理为动力,积极推行城市管理网格化,全面落实“片长、街长”责任制,消除管理盲点,切实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精细化、网络化管理模式,达到城市管理的长效化、全覆盖目标。明确街长、片长、路段长的职责,具体到每一个城管队员、协管员、环卫工人的管辖时段,要以数据表格的形式明确和录入,作为考核问责的依据。以高频度巡防,随时发现解决问题,前移管理关口,抢抓管理主动权;强化问责,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采取倒逼方式,依据问题要素和责任体系,逆向追责,分清责任。对同一问题反复发生,同一地点反复出现问题紧抓不放,专题研究,努力解决,确保城管工作在每一个层面、路段和环节落实到位。

二是按照“更高标准、更严管理、更具公信力”的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城管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促进城市管理质量整体提升,全面提高城市形象,切实改善城市市容环境。实施徒步巡查制、路段责任制,认真抓好“一个转变”、“两个落实”、“三个到位”。“一个转变”即城管工作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两个落实”即工作责任落实,各项制度落实;“三个到位”即时间到位,人员到位,工作到位。根据“路段责任制”的工作要求,队员每天徒步巡查街面容貌卫生,积极做好宣传规劝,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做好巡查日记,改变过去坐车“观花”式的管理。同时,实施早晚班措施制与区域划分相结合的办法,对巡查工作机制再次深化完善,力求达到区块包干、责任到人,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督查到位、奖罚分明,确保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管理质量稳步提高。

三、推行城市管理“5+1”体制,全面实行相对集中处罚权

今年4月份,为依法加强城市管理、保证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顺利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省、市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县政府施行了《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实施办法》。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履行城市管理方面的“5+1”行政执法职能,避免多头执法、交叉执法、重复执法,形成“一队多能、综合执法,县镇联动、部门协作,依法管理、堵疏结合、全面覆盖”的管理局面。

为了将这项全新的工作做好,我局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局属各科室、执法大队各中队、开发区、新城区分局以及环卫处等部门的160余人执法、协管人员参加了集中培训。同时,定期组织对各镇执法队员的组织培训,提高了广大队员的执法水平。

四、完善“大城管”长效机制,推行数字化城管

一是理顺关系,推进改革,建立“大城管”格局。建立健全“大城管”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城管责任体系,不断完善县、镇(区)一体化协同管理的执法机制;深入开展“市容环卫整治活动”和“临街经营户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制活动”,强力推进汤沐路和迎宾大道等重要路段环境长效管理,促进城乡一体化城市管理,完善、提高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内涵和功能,切实提高工作效能。

二是加快推进环卫保洁市场化机制建设。按照“管干分离”原则,探索准市场化经营模式,在环卫内部实行了环卫保洁承包机制,着力推进环卫保洁社会化改革。

三是开展“道路洁净工程”,强化城区公厕、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日常管护,基本消除暴露垃圾;扎实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改革,抓好《城市垃圾处理费征收和管理规定》贯彻落实。健全建筑垃圾运输许可、部门联动、动态监控等工作,联合交警部门严厉查处渣土运输车辆抛洒滴漏、带泥行驶等行为,开展渣土运输车辆专项执法,扎实开展渣土运输车辆集中整治行动,确保渣土撒漏污染路面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四是加快推进数字化城管建设工程。根据《省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与运行办法》和《省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验收标准》的规定和要求,我局正着手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工作,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深入调研,研究编制我县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草案),报县政府和市城市管理局审核同意后实施。

五、配合“2+3”物业管理模式,做好小区专项综合整治

我局在配合“2+3”物业管理模式工作中,主要的工作任务是做好小区专项综合整治。一是拆违。对小区内违章搭建的违法建设集中拆除,目前已拆除迎宾小区、汤沐小区、歌风一、二村内违章建筑2000余平方米,取得较好效果,这项工作还在实施中,并将长期坚持下去。二是督察。抽调专人和车辆对小区内的环境卫生进行督察,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经督察整改环境卫生问题200余处,小区环境明显好转,督察工作初见成效。三是控违。我局专门安排规划监察中队对小区内的违法建设实施监控巡查对发现的违法建设苗头及时制止,及时拆除。四是服务。对小区产生的垃圾搞好清运服务工作,我局专门安排环卫处及时对小区内收集的垃圾进行清运、处置,垃圾清运率达到100%。

六、服务中心镇建设,提高镇区城市管理水平

一是坚持建管并重,督促指导各镇(区)加强园林、绿化、环卫三支队伍建设。指导各镇(区)城管中队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加强业务学习,严格文明执法,切实履行职责,服务中心镇创建工作。坚持每月对镇区违法建设进行检查评比,进一步督促各镇(区)做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落实长效管理机制。指导、督促各镇加快公厕建设、垃圾收运体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垃圾中转站的建设,确保生活垃圾收得上、运得出、处理得及时。在镇区主次干道两侧推行“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包门前的卫生、绿化、秩序、下水道等,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镇容镇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城市长效管理提升年”为主题,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两个率先”和富民强市总目标,在更高水平上继续推进“城管创优”,营造齐抓共管氛围,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建设数字管理平台,实施城乡统筹管理,推行精细管理机制,完善环卫基础设施,提升执法队伍素质。努力提升我市城市管理长效、精细化水平。

二、主要任务:

——“城管创优”继续保持常州前列、全省前茅;

——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

——完成沈渎生活垃圾填埋场扩建工程一单元建设;

——东门大街创建成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街”;

——全面实现城管进乡镇;

——开展“四进”系列宣传活动。

三、工作目标、重点、措施:

1.实施城管体制一体化战略;重点抓好城乡环卫统筹管理。

——继续推进城管进乡镇、进社区活动。

在总结几年来城管进乡镇、社区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提升管理和执法水平。

——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扎口做好对农村环境卫生进行检查指导和考核,要结合检查考核对农村环境卫生管理进行指导和促进。在完成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人员配备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保障“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的高标准顺利运行。

2.实施城管方式精细化战略;重点抓好市容管理示范路创建。

——抓典型,创示范路。要通过创建省市容管理示范路,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按照“高标准定位、无缝化对接”的总要求,细化各类标准,建立协作机制,落实管理措施,确保东门大街西、横街东两条道路创建成“省市容管理示范路”。

——抓源头,关口前移。(1)长效管理与专项整治相结合,有效疏导、兼顾各方;(2)抓好建筑渣土的源头管理,落实道路硬化制、车辆清洗制、一车一证制、密闭运输制,确保建筑渣土运输、处置各个环节都规范运行,克制运输车辆“抛洒滴漏”顽症;(3)规范广告设置,严格审批要求;(4)加强巡查力度,遏止违法建筑;(5)强化督查,注重教育,提高客运文明服务水平。

——抓规范,细化标准。进一步细化、优化、量化管理标准。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和行政许可,制定绩效考核标准。

——抓协调,精诚协作。整合发挥全局系统以及社会的管理资源,建立协调配合机制。重点要做到以下三方面的联动。(1)建立管理和执法的联动体系,互通信息,互相补位。(2)建立环卫部门和执法大队联动体系,相互配合,相互通报。(3)建立城管执法与相关部门、人员的联动机制,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对物业小区、城中村以及其他交叉部位的管理。

——抓考核,讲究实效。

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检查考核机制,合理运用检查考核结果奖优罚劣。(2)考核导向要着力于实干兴局上,考核内容要具科学性、合理性。

3.实施城管设施标准化战略;重点抓好生活垃圾填埋场扩建。

(1)加大提高生活垃圾处置费征收力度。聚集资金投入环卫基础设施建设。(2)挖掘潜力,体现现有设施设备最大使用价值。(3)新建和提标改造生活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停车场等。(4)完成生活垃圾填埋场扩建工程建设。

4.实施城管平台数字化战略;重点抓好指挥监督平台建设。

——年内完成指挥监督平台的建设和事部件数据库和基础地理信息库的建设。

5.实施城管形象亲民化战略;重点抓好执法队伍素质再提升。

——“内强素质”,巩固队伍规范化建设成果。具体为抓班子,做到凝心聚力;抓学习,做到一朝不让;抓风气,做到风清气正。

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谐城管”理念,立足本地实际,坚持从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市容环境卫生入手,切实把群众最关注的环境卫生解决好,把最需要城管关爱的弱势群体服务好,把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城市管理违法现象整治好,把群众最希望提升的城市景观维护好,把受群众最欢迎的沟通平台搭建好,把群众最期盼的长效管理机制落实好,把群众最满意的城管队伍形象树立好,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整体水平,营造优美、舒适的城市人居环境和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

(二)工作目标:

2009年,我县城市管理工作主要以“打改革牌、打创建牌、打服务牌”为主要手段,做到“围绕一个重点,实施二项工程,实现三个走向,整治四个问题,推进五个突破”。

1、围绕一个重点

围绕园林城市、卫生县城的创建工作重点,继续深入开展市容综合整治,进一步加大城管执法力度。充分发挥“众志成城,依法治管”的城管精神,走好宣传发动,调查摸底,突击整治,监督管理四大步骤,凸现“城市牛皮癣”治理、店面装修整治、建筑工地规范、“门前三包”管理四大亮点;下好依法行政、联合执法、亲情服务、亲民管理四步棋,排除流动摊点、路面污染、乱搭乱建、越店经营四障碍;建立“三位一体”、网格式管理、全过程跟踪、错时式巡查四机制,实现管理时间、管理区域、管理内容、管理方法四突破,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实施二项工程

一是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深化环卫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环卫管理硬件基础。启动*县生化处理厂的建设,力争在年底投入使用,确保主城区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调整环卫基础设施布局,动工建设长安北路垃圾中转站,改建梅园路垃圾中转站,形成较为完善的东南西北中布点格局;更新环卫设施建设,增设适量的垃圾收集点、垃圾箱、果皮箱、垃圾转运站,解决垃圾收集问题,提高垃圾处置效率;加快城东、城北区块公共厕所建设,完成以长安北路为中轴线、海兴路为分界线四座公共厕所的选址与建设。

二是实施夜市管理规范工程,增强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市容管理硬件基础。实行划行归市,统一布局,加快夜排挡迁建工程的启动,实施摊位设置准入制度,改善夜市无序混乱的局面。开辟勤俭路夜市专设区域,堵疏结合,标本专治,有效解决夜市经营管理不规范,经营分散、卫生条件差、污染环境、噪声扰民等问题,成为管理部门依法管理、经营者合法经营,政府支持、群众欢迎、经营者乐于投入发展的亮点工程。

3、实现三个走向

一是修订完善《*县县城容貌标准》,市容管理标准走向规范。根据《浙江省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条例》与《浙江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从提高城市品位、着眼长远发展的角度,进一步修订完善《*县县城容貌标准》,对城市容貌的平面、立面、空间、静态、动态等全方位提出管理要求,增加城市管理可操作性的要求,实现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法制化、规范化,改变目前城市日常管理过程中,标准不够明确、细致,细微之处缺少精雕细刻,进一步约束执法过程中的自由裁量权,以进一步提升县城的文明形象

二是建立乡镇城管执法队伍,城管队伍走向基层。抓好有关乡镇城管队伍的组建,严格做好基层城管执法人员法律法规、执法业务的组织培训,建立完善监督考核机制,推动基层城管执法工作依法有效开展,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县城乡的城管执法网络,进一步改善乡镇集镇群众的居住环境,提升集镇品位。

三是发动群众主动参与,城市管理走向大众。坚持“开门管理”,通过“门前三包”、“市容环境星级单位评创”、“城管志愿者”、“行风监督员”、“城管进社区”等活动与载体,引导、动员广大市民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形成人人齐管理的良好局面。开通热线电话,接受群众举报,加强市民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查处。真正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全民监督,提高广大市民群众对城市管理的参与率、支持率和满意率。

4、开展四项整治

一是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在抓好城区主次街道环境卫生管理的同时,注重抓好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卫生管理;落实“门前三包”、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定时清扫清运等制度,要不断加强环卫细化岗位考核制,完善环卫基础设施配置,提高环卫作业效率,扩大保洁面积,保持街道卫生清洁,全面提升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二是加强市容市貌整治。狠抓道路清扫保洁质量。加大道路清扫保洁力度和频率,重点提高城区主要道路的保洁质量,试行夜间水冲保洁,确保道路干净整洁。加强环卫设施建设和维修保养。加强环卫设施的日常维修保养,及时进行消毒消杀,确保环卫作业正常运转,提高作业水平。实施卷帘门的整治,在县城新桥路、勤俭路等主要商业区域内,制订政策措施,积极协调推进,逐步将现有密闭式卷帘门改为透景防盗格栅式卷帘门,探索透景防盗格栅式卷帘门。同时结合卷帘门整治,对店面容貌进行整顿,做到店面橱窗裱贴出新,无乱招贴,窗内商品摆放、陈列整齐,与整个街景融为一体,清新自然。加大袋装垃圾管理力度,不断完善车辆收集、上门收集、垃圾房、垃圾周转箱收集等形式,增加收集、清运次数,做到日产日清。

三是加强工地、工程施工车辆滴撒漏整治。实施《建筑工程工地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制度,督促建设单位做好施工工地内部环境卫生管理,施工工地必须做到围护规范、牢固,抓好工程施工车辆加盖改装和施工车辆密封运输,要加大对工地违章违规行为尤其是工地运输过程中的"撒、拨、滴、漏"现象的监察执法力度。减少工地施工和工程施工车辆“滴、撒、漏”污染城区道路的现象。

四是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核心,开展农村环境集中整治,以新农村社区、新农村示范村整治为抓手,指导各乡镇建立全民参与专业队伍相结合、建立集中整治与日常巩固相结合的新机制。整合县乡道路保洁、河道保洁、生活垃圾收集等专业环卫队伍资源,建立专职专业的工作队伍,经常性地开展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切实推动环境整治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5、推进五个突破:

一是启动全县各类违法建筑处理,实现违法建设监察有新的突破。做好现有存量违法建筑的分类定性工作,依据违法建筑的具体用途、违规情况、历史遗留问题等进行分类定性,有区别的实施集中拆违活动。要健全完善协调配合机制,实施集中拆除。健全完善协调配合和部门联动机制,从重点路段入手,坚持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的顺序,对逾期未自行拆除的违法建筑实施。要有效遏制新建违法建筑的发生。在突出重点工程集中拆违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规划监管,坚持举报查处与执法巡查并举,对新建违法建设行为做到及时发现、迅速制止、依法查处,有效遏制新建违法建筑的发生。

进一步拓展建设监察领域,力争在建筑业管理、园林绿化、物业管理等等方面查处一批案件,进一步为各项建设法律法规的精确实施提供保障。

二是深入开展民生实事工程,群众满意率实现新突破。根据群众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把群众的要求当作大事要事来抓,推行“和谐城管、民生工程”,提升群众满意率。按照疏堵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经营区域,规范设置便民服务点,确定重点扶持失业人员、城镇困难家庭、残疾人、低保人群,施行便民服务设施投放前有相对固定的服务点位,统一摊点管理标识、统一摊号和经营时间,合理配置修理点、小吃点、百货点的布局,统一制作便民服务车,经营业主签订管理协议书,配备四桶一筐(即垃圾桶、泔水桶、清水桶、消毒桶、废纸筐)。

三是完善市容长效管理机制,管理水平实现新突破。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围绕城市“四化”长效管理,发扬“众志成城,依法治管”的*城管精神,在乱设摊、乱占道、越店经营等“三乱”管理过程中,着力做好“四求一提高”文章,促进城市品质增长。“四求”即:以“广”求平衡,提高管理覆盖面。不断拓展管理的范围,填补管理的空白,消除管理的盲区,力求整体推进,全面覆盖;以“精”求深化,抓好细节管理。进一步确立“细节为王”、“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以考核为抓手,改变粗放式管理,更加注重细节管理,精雕细琢,提高管理的精细水平;以“实”求满意,坚持让群众得实惠。坚持城市管理为人民,城市管理靠人民,坚持项目带动,继续搞好背街小巷环卫设施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多做好事、多办实事;以“新”求突破,确保城市管理年年有进步。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着力破解当前城市管理中的热难点问题,实现工作实现再跨跃。“一提高”即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群众生活品质。

篇8

一、推进情况

1.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目前全区已建成规范垃圾卫生填埋场7个,已建成垃圾中转站(收集站)34个、在建垃圾中转站(收集站)3个,各乡镇共配置垃圾桶30038个,购置垃圾箱2188个,配置各类专业垃圾收集清运车143辆。

前期对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开展了预验收,所有的行政村基本达到“五有”标准,建制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

2.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制定了《夷陵区创建全国农村垃圾分类示范区实施方案》,出台了《夷陵区2019年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各乡镇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垃圾分类模式。龙泉镇建设阳光堆肥房,樟村坪镇推行“禁塑令”,分乡镇开展生活垃圾分拣,你追我赶全力推进分类。

3.取得成效。截止日前已在所有乡镇和80%的行政村通过设置积分兑换机、建设阳光堆肥房、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设立垃圾分类超市等方式开展农村垃圾分类试点,新建垃圾分类超市18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785个,开展宣传培训13场。

二、存在问题

1.城乡一体化管理机制不畅。目前我区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清运工作由区环卫处负责,主城区以外乡镇集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清运由各乡镇自行负责,城乡一体化垃圾统筹管理机制不太健全。

2.垃圾收运处理基础设施薄弱。随着垃圾日产生量激增以及垃圾分类的深入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设备等严重不足,亟需更新补充、提标升级。

3.缺乏有效技术支撑。当前没有统一的垃圾分类标准模式,各乡镇均分类模式百花齐放,太平溪镇设置三分类桶、鸦鹊岭镇设置四分类桶,部分乡镇设置两分类桶。

4.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不强。由于宣传引导、强制分类、监督管理等工作还有些滞后,导致在短时间内改变居民的生活习惯是难以实现的,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居民分类知识的宣传、引导,使其逐步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5.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区、乡镇政府虽将垃圾治理纳入财政预算,但受地方财力限制,投入有限,分类工作处于起步阶段。

三、下步计划

1.加快培育市场主体。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运营,政府按照垃圾处理量包干补贴,通过培育市场主体促进分类工作。

篇9

一、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

以“打造沿海一流主城区”为目标,努力营造“干净、秩序、文明”的城市环境,坚持政府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媒体监督、疏堵结合、综合施策,坚持整体治理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突击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部门整治与全民参与相结合,强力解决一批影响城市环境容貌的难点和顽症。从现在开始到暑期前,开展大规模、高强度的整治工作,促使城市环境容貌特别是环境卫生在暑期前实现明显改观。暑期后到年底,继续攻坚并巩固成果,年底前基本实现清洁、有序的目标,逐步建立长效机制,为今后两年实现城市环境容貌彻底改观奠定良好基础。

二、整治内容和工作分工

(一)治脏

1、加强环卫保洁。进一步明确环卫责任区域,落实网格化扫保管理职责,实行环境卫生管理全覆盖、无盲区、无缝隙。做好城区主次干道特别是迎宾线、城区出入口、繁华窗口地段的日常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全面清除道路两侧、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铁路沿线等部位的各类积存垃圾,消灭卫生死角。严厉惩处乱扔、乱弃、乱烧垃圾行为。保持公厕、垃圾箱、垃圾转运站、环卫运输车辆等设备设施完好,周边环境整洁,设置密度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要求。

牵头单位:城管局

责任单位:各镇、各园区、各街道、交通局、为民市场建设经营公司、太阳城管委会、金梦海湾指挥部

2、统筹城乡环卫。重点清除城区出入口、城乡结合部、车站周边、背街小巷等部位积存垃圾,消除卫生死角。以实施北戴河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工程为契机,进一步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将有条件的城中村、城郊村环境卫生工作按照城市管理标准,实行专业化管理。推进落实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袋装化、垃圾分类收集等长效管理机制。

牵头单位:城调中心

责任单位:城管局、建设局、各镇、各园区

3、强化绿地管护。对主次干道、迎宾线、城区出入口等重要道路和窗口部位进行绿化美化,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植物造景,设置雕塑小品,提升景观水平。加强绿地、苗木的修剪、管养,规范绿地围栏、标牌、坐椅等设施,做到整齐、美观、有序。消除黄土,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凡能绿化的种植树木、草坪,不宜绿化的进行硬化;对绿篱、绿地内的地块,补栽原种类植物;杜绝树穴垃圾死角和黄土。

牵头单位:园林局

责任单位:交通局

4、治理河道水系。全面调查、彻底封堵河道的排污口,解决雨污合流造成的污水排入问题,严厉查处沿河门店、企业污水通过雨水管道排放问题,阻断河道水体污染源。抓好河道日常环卫保洁。定期清理河道沿岸垃圾和河底淤泥,及时打捞水面漂浮物,并按环卫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倾倒,做到水面、河坡、堤岸、码头等部位无积存垃圾、无杂草丛生、无白色污染,水面无明显漂浮物。

牵头单位:环保局、水务局

责任单位:各镇、各园区

5、全民参与整治。在认真坚持每年6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开展“全民洁净港城日”活动基础上,将市直部门责任区以外的区域,划分若干个卫生清扫责任区(重点为环卫部门扫保范围以外的区域和环卫保洁薄弱区域,如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城郊绿地、海滨海滩、河道沿岸等区域),由区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进行分包。每个单位都要在每星期五的下午,安排不低于20%比例的在职人员,到本单位的责任区域进行义务劳动。劳动的主要内容是:捡拾白色垃圾、烟头纸屑等生活垃圾;清除乱贴乱画、小广告;擦拭栏杆、路灯灯杆、公交站牌、垃圾箱等城市家具;清除建筑垃圾。责任部门要安排好垃圾集运车辆和设备,及时收集、清运、处理各单位清扫的垃圾和杂物。

牵头单位:城调中心

责任单位:区直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企事业单位

6、提升居住环境。定期组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物业公司,彻底清理辖区街道、小区内的乱贴乱画、死树枯枝、积存垃圾以及各种杂物,改善居住环境。继续实施老旧小区完善提升工程,综合实施绿化、亮化、硬化、美化改造,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研究落实无物业管理小区、老旧小区环境容貌和设施维护管理责任,强化日常管理,保持改造效果。

牵头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责任单位:城管局、房产局、园林局、老旧小区改善提升办公室

7.治理城市污染。加强企业污染治理,确保各类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督导重污染企业制定退城进郊实施计划,并按期完成搬迁。城市建成区内居民炊事、餐饮服务业炉灶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炊事炉灶禁止燃用原煤,全部改用清洁燃料。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取缔分散燃煤供热小锅炉。加强污水管网建设,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率。结合北戴河近岸海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关停超标排放和落后产能企业,拆除关键装备及设施,停止供水供电,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牵头单位:环保局

责任单位:各镇、各园区、发改局

(二)治乱

8.规范牌匾广告。拆除绿地广告、灯杆广告和未经审批、破损严重的广告。严格控制临时性户外广告审批。推进户外广告设置市场化,有计划地推进电子显示屏等高档宣传广告。坚持多样性、协调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统一原则,对城区广告牌匾进行集中整治。增设小区公共信息栏。坚持部门联动、源头治理,集中打击乱贴乱画小广告行为,及时清除、粉饰乱贴乱画小广告。科学设置路标、路牌,建立完善的城市标识系统。结合城市改造建设规范地名管理,大力推进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

牵头单位:城管局

责任单位:园林局、规划分局、城调中心、太阳城管委

9.取缔占道经营。取缔主次干道沿线马路市场、店外经营和露天烧烤。适当设置早、夜市等流动市场,合理划定经营区域、时间,加强市容秩序和卫生管理。建设便民市场,引商入场,还路于民。规范洗车场秩序,治理污水乱排、乱张乱挂、占道洗车。对主次干道、广场等重点部位和市场周边重点区域,加大巡查频次,对未经审批的临时摊点和流动商贩,及时取缔并依法进行处罚。

牵头单位:城管局、为民市场建设经营责任公司

责任单位:工商分局、市政处、太阳城管委

10.整治施工工地和渣土运输。城区施工工地围挡全部实行美化亮化,设置警示标志,硬化出入口,实行全封闭、文明施工。制定完善文明工地标准。严格执行文明安全施工有关规定,及时清理建筑垃圾,确保物料堆放整齐,无扬尘污染、无噪声扰民。进出工地车辆保持清洁。待建工地要做好垃圾清理工作,具备条件的采取临时绿化措施。主干道两侧建筑工地要实行高标准实体墙围挡,突出艺术性、提高美观度,不得采用简易设施或低档广告牌进行遮挡。要借助GPS等技术,全面加强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运输管理,所有运输车辆必须做到密闭运输,并且按照指定的堆放场地进行倾倒,彻底解决运输车辆拖泥带土、道路遗撒、乱堆乱倒问题。

牵头单位:城管局、建设局

11.改造市政施设。维修、装饰桥梁、涵洞及其附属设施,并定期清洁。

牵头单位:市政处

三、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

(一)启动阶段

1.调查摸底。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对城市环境容貌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细致地摸底调查,查找出具体问题点。对所有问题点,全部确定整治标准和完成时限,定部门、定领导、定目标、定责任、定进度,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按照标准化、精细化要求,对照“脏乱”整治工作的主要内容,逐项细化要求、量化标准。

2.动员部署。细化相关任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各单位根据本方案内容,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具体方案,落实具体项目和目标标准。

(二)攻坚阶段

3.强力推进。各责任部门和单位严格按照工作方案要求,集中时间、精力,全力实施,要合理摆布、科学安排,把整治行动与正常工作紧密结合,同抓同管、共进共促。对发现的城市“脏乱”现象进行严管重罚,处罚标准按法律法规的上限执行。

4.暑期整治。暑期期间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保持高压整治态势,维护整治效果,确保暑期良好城市容貌。各责任部门要制定暑期专项工作预案,做好防范预控和应急处置等工作,实行暑期日巡查制,及时发现并督促解决存在的问题。

5.督导检查。各相关部门要把握关键环节,突出重点部位,分步实施,全面推进,按时保质完成既定工作目标。城调中心要会同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等相关部门,结合全省开展的“鲶鱼行动”,实行检查工作制度。同时,督促相关部门和单位,对省、市检查发现的“脏乱”具体问题及时整改,限时解决。

(三)巩固阶段

6.完善提高。各部门和单位要严格对照整治标准,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深入查摆问题,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整治效果。通过现场观摩、集中联查、明察暗访等多种形式,对整治项目进行验收,总结经验,完善举措,推进今后工作。

7.探索长效。完善城市管理快速反应机制,强化部门联动,及时调处问题。深化养护管理作业市场化改革,完善园林、市政、环卫养护管理考核标准和办法,推进养护标准化、考核制度化。要切实加大整治资金投入,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主管副区长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区城市环境容貌脏乱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和单位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制定本部门、本系统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明确目标任务、明确时间进度,确保每一项整治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二)强化氛围营造。宣传部门和电视台要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大力宣传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工作标准,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积极发动城市居民参与到整治工作中来,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市民爱护公共卫生、遵守公共秩序。

篇10

(一)以创建活动为抓手,努力提高城镇承载能力

1、加快投入步伐。采用多种投入形式,保持稳定的投资增长幅度,生产性投入、市政公用、园林绿化、住宅建设要完成年度投入计划。进一步完善路网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镇镇区“十个一”工程建设,积极探索旧镇改造,着力提升城镇形态,打造具有个性魅力的宜居城镇。

2、加强管护水准。按“四城同创”的要求,完成指挥部下达的新增绿化面积,重点推进镇区公园绿地、街头绿化、节点绿化及核心区景观建设,确保年新增绿化覆盖率达2%。进一步提升管护能力,扎实做好绿化的维护养护工作。

3、加大创建力度。积极主动开展省三星级康居乡村、园林小城镇创建活动。创建4个省三星级“康居乡村”、1个省级园林小城镇、个省二星级“康居乡村”、个省一星级“康居乡村”、2-3个市级园林小城镇。

(二)以环境整治为载体,着力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1、注重镇容镇貌整治。充分发挥各镇成立的市政、环卫、绿化管理队伍的职能作用,积极集中整治对镇区容貌影响较大的脏乱差现象,重点解决好乱占道路、乱摆摊点、乱停乱放以及垃圾收运清理。

2、注重村容村貌整治。围绕“整治环境、配套设施、塑造风貌”的总体要求,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参与村庄环境整治,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高速公路两侧、一级公路两侧、铁路两侧的可视范围内的村庄的环境整治,各整治村庄依据村庄规划,组织实施村庄内部道路、排水管道、生活垃圾收运、绿化等设施建设,加强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露天粪坑、破旧房屋等方面整治的力度。

3、注重社区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村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有机垃圾就地处理回收试点,探索村庄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的具体措施和技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努力改变村民生活陋习,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三)以完善制度为重点,规范村镇建设工程管理

1、严格工程建设申报制度,健全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履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村镇各类建设项目均应履行报建手续,方可开工建设,切实保障村镇建筑市场的有序进行。

2、严格落实村镇建筑安全和质量管理工作责任制。贯彻执行有关工程建设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提高村镇建设工程质量水平。

3、进一步规范农民集中居住点农房代建行为,切实加强房屋代建管理,提高农房建设质量。

4、研究村镇建筑工匠管理办法,加强村镇建筑工匠的业务技术培训。

(四)以培训学习为契机,切实提高建管人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