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减灾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03 17:28: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防洪减灾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防洪减灾的措施

篇1

关键词:襄阳古城;防洪体系;城池防御系统;堤防系统;建设;减灾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4-47(6)

襄阳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襄阳古城南依岘山,北临汉水。“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也。”(《水经注·沔水》)古代襄阳为州、府治所,樊城为其所辖。今襄樊为一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襄阳古城历史上常受汉江洪水袭击,有多次洪水破城的纪录。为了防御洪灾,襄阳古城修筑了高大坚固的城墙和堤防,建设了坚固的古城防洪体系。

1 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

襄阳地处汉江中游半山区半平原地区。樊城在汉江西北,襄阳在汉江东南。汉江是市内最大的河流,它从西北入境,流经老河口、谷城、襄阳、樊城,纵贯宜城,从南部入境。

襄阳历史悠久。今襄樊市内已发现的旧石器、新石器时代遗址有30多处,说明早在十几万年以前已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属楚国。襄樊以南50km的楚皇城遗址,曾一度是楚国国都。东汉初平元年(190年),刘表任荆州牧,将首府从湖南汉寿迁到襄阳,成为荆州治所,辖区包括今湖北,湖南两省、河南南部及广东、广西、贵州三省区的一部分。东汉时,襄阳经济繁荣,年谷独登。三顾茅庐、隆中对策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建安六年(201年),刘备建立蜀汉政权,樊城北郊罩口川,是关羽水淹曹操七军的古战场。建安十二年曹操占据襄阳,置襄阳郡。

两晋南北朝战争频仍。东晋太元二年(377年),朱序为梁州刺史,镇守襄阳。前秦苻坚攻城,朱序之母韩夫人率奴婢及城中妇女筑夫人城御敌,传为千古佳话。南齐永泰元年(498年),萧衍为雍州刺史,治襄阳。永元二年(500年),他起兵襄阳,夺取帝位,建立萧梁王朝,称为梁武帝。

西魏恭帝元年(554年)改雍州置襄州,治襄阳。隋大业初改为襄阳郡。

唐为襄州,治襄阳。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因山川地形分全国为十五道,其山南东道治所在襄阳。乾元元年(758年),在襄阳设山南尔道节度使,所辖区域包括今湖北西半部、河南、陕西、四川一部分。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分京西路南部置京西南路,治所襄阳。宣和元年(1119年)升襄州置府,治襄阳。北宋末年,黄河流域沦入金人之手,襄阳城为南宋边防重镇。绍兴四年(1134年),岳飞率兵收复襄阳。咸淳二年(1267年),元军攻打襄阳,围城五年才攻破。元至元时改府为路,襄阳路属河南行省。

明初复为襄阳府,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府治襄阳,领10县2州,明末李自成攻破襄阳,改襄阳为襄京,称新顺王登基。

清襄阳府隶属湖北省,领1州6县。

民国时,1914年为襄阳道,1932年为第八行政督察区。

后,1949年设市。1953年拆襄阳县城区与樊城合并设置省辖襄樊市。1958年属襄樊专区,1979年复为省辖市。

2 襄阳城历代水灾情况

历史上汉江洪水多次袭击襄阳古城,多次破城而入,造成重大的洪水灾害。笔者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发现其历代城市水灾有16次之多,现将襄阳城历代水灾状况列成右表(表1)。

3 历代襄阳城市防洪体系的建设

襄阳城因滨临汉水,洪水问题较为突出。因此,襄阳的防御体系有防洪和军事防御双重功能,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城若不能御洪,白然也挡不住敌人进攻。襄阳城墙高大坚固。有“铁打的襄阳”之称,既可以御敌,又可抵御洪水灾害。在城墙之外,又筑护城堤以保护城墙,护城堤是防洪的第一道防线,城墉是第二道防线。城池防御系统与堤防系统共同组成了古城的防洪体系。

3.1 城池防御体系(图1-3)

襄阳古城历史悠久。襄阳古城曾经是楚国北部通道上派兵驻守的一个城堡或营垒。《水经注·沔水》:“城北枕沔水,即襄阳县之古城也,王莽之相阳矣,楚之北津戍也。今大城西垒是也。”

3.1.1 汉晋至宋元城池防御体系

《读史方舆纪要》载:襄阳城,今府城。相传汉晋时故址。背负汉水,东北一带皆缘城为堤,以防溃决,谓之大堤。汉《乐府》有《大堤曲》,谓此也。其西北隅,谓之‘夫人城’。晋太元三年(378年),朱序镇襄阳,符坚入寇,序母韩氏谓城西北角必先受敌,乃率百余婢及城中女丁,于其处筑城二十余丈。贼来攻西北角,果溃。众移守新城。襄阳人因呼曰“夫人城”。其旁又有垒城,筑垒附近大城,犹今堡寨也。永元二年(50年),萧衍起兵,发襄阳,留弟憺守垒城。唐神龙元年(705年),汉水啮城。宰相张柬之罢政事柬之罢政事,还襄州,因垒为堤,以遏湍怒。自是,郡五防御守提使。会昌元年(841年),汉水害襄阳。山南东道节度使卢钧筑提六十步障之。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襄阳大水,汉水冒城而入。乾道八年(1172年),荆南守臣叶衡请筑襄阳沿江大堤。[1]

宋咸浮四年至九年(1268一1273年),元军围攻襄阳城,用“回回饱,轰击城墙, 城堵多处被毁。德祐二年(1276年)冬十一月,“元堕襄、汉诸城。”(《元史,世祖纪》) 即宋末襄阳城受到很大破坏。

3.1.2 明至清城池防御体系

明洪武初,邓愈因旧址筑城,有正城,又有新城附正城。旧城入北瓮门,绕东北角接于正城。为门六。北临汉水,东西南皆凿城为池。宏治(1488~1505年)中,复修城。正德十一年(1516年),汉水大溢,破新城三十余丈。副使聂贤督众取石于仙女洞,纵横魏砌,搓枒向背悉如法。仍自北门起,至东长门,筑泊岸二百八十丈,又筑子城以护之,增修城垣,一如旧制。襄阳人因呼为‘聂公城’。嘉靖二十年(1551年),汉水复溃堤浸城。三十九年(1660年)大水,相继修完。隆庆二年(1568年),堤复溃,新城崩塌。副使徐学谟请益甃老龙堤于东、西、南城门外,各去城一里,筑护城堤。万历以后,屡经修筑。[2]

明初,卫国公邓愈因旧址修筑新城,周一十二里而嬴,计二千二百二十一丈七尺,高二丈五尺,为门六,俱有子城(笔者按:此处子城。即瓮城),曰东、南、西、大北、小北、尔长。各为角楼者一,南门楼一。成化(1465-1587年)中,都督王信重建,其东南、西南各楼一,东北角楼一,花楼十,东、西、大北、东长门楼四。池北面临江四百丈,其东、西、南三面通计二千一百一十二丈,阔二十九丈,深二丈五尺,俱弘治(1488~1505年)中,副使毛宪重建。……崇祯间(1628-1644年),都御使王水柞重建六城楼暨西南城狮子楼,雄壮高深,甲于江汉。顺治二年(1645年)都御使徐启元檄同知贾若愚,自小北门城上,西至南城各险要处,用砖石修砌御敌炮台石十九座。五年(1648年),都御使赵兆麟檄副使苏宗贵重修西城大楼,檄知府冀如锡重建南城大楼,檄同知涂腾茂、张仲重修人北门城楼、建小北门城大楼,檄知县董上治重建东城大楼,以至城外三桥并敌楼,濠岸俱加完葺。其精坚盖逾旧云。[3]

3.2 保护襄阳城的堤防系统的建设 (图4-7)

汉水中游(湖北丹江口以下至钟祥市以上)是典刑的游荡型河段,在历史时期,河道常在河谷内左右摆动。为了防遏洪水泛溢,束水归槽,稳定河道,保护沿岸城镇、田地,自汉代始,汉水中游的个别河段即开始兴筑堤防,至明清时期,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堤防体系。襄阳城的堤防系统也自汉至六朝,历唐、宋元明清逐步完善的。据鲁西奇、潘显的研究,襄阳之筑城至迟不当晚于汉代。汉高祖六年,“令大下县邑城”。东汉时应劭释襄阳之得名,谓“城在襄水之阳,故曰襄阳”。襄阳城既紧邻汉水,城墙自当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抵御洪水之功能。至于襄阳城外堤防创始于何时,则不能知。以其对岸樊城在东汉后期已筑有护城堤而推论,襄阳城至少在东汉后期也当筑有堤防,但此点在今存文献中没有充足证据。[4]

在今存六朝文献中,有关襄阳堤防较早的直接记载见于《宋书》卷四六《张邵传》:刘宋元嘉五年(428年)张邵任雍州刺史,“至襄阳,筑长围,修立堤堰,开田数千顷,郡人赖之富赡”。按:长围本是军事工事,环绕驻军营地或城堡垒土而成。张邵所筑襄阳城“长围”既是军事防御工事,也可起到防御洪水泛滥的作用。他所主持修立的堤堰虽不明其所在,估计其中可能也当有部分属于汉水或其支流堤防。[5]

《文苑英华》卷八七O录李隲《徐襄州碑》述徐商镇襄州之事功甚详,其一云:

汉南数郡,常患江水为灾,每至署雨漂流,则邑居危垫,筑土环郡,大为之防,绕城堤四十三里,非独筑溺是惧,抑亦工役无时,岁多艰忧、人倦追集。公乃详究本末,寻访源流,遂加高沙堤,拥扼散流之地,于是豁其,不使增修,合入蜀江,赌成云梦,是则江汉终古不得与襄人为患矣。

按:徐商,字秋卿,《新唐书》卷一一三有传,甚简略。徐商于大中十年(856年)春自河中移镇襄阳,任山南东逍节度使、襄州刺史,至十四年(即咸通元年,860年)赴阙,在襄阳首尾约五年。据此段碑文,在徐商之前,襄阳己“筑十环郡”,绕城筑有堤防四十三里,而且时常维修,形成维修制度,以至“工役无时,岁多艰忧,人倦追集”。徐商在已有基础上,加以维修、改造,“加高沙堤,拥扼散流”,进一步完善了襄阳城的堤防体系。

《新唐书》卷一二O《张柬之传》载:张柬之于神龙元年(705年)罢相为襄州刺史,“会汉水涨啮城郭,柬之因垒为堤,以遏湍怒,阖境赖之”。张柬之所筑之堤依凭故垒,此垒当即《水经注·沔水篇》所记载襄阳大城之“西垒”,在襄阳城西。考襄阳城西北万山附近汉水略向东北流,故襄阳城西北最易受到洪水冲啮,为襄阳堤防最切要处,张柬之所筑之堤防亦当以此为最要。又,《元和郡县志》卷二一襄州“襄阳县”下记载,在襄阳城西北角有夫人城,“符丕之攻也,朱序母深识兵势,登城履行,知此处必偏受敌,令加修筑。寇肆力来攻,果衅而退,因谓之夫人城”。按:此城不见于《水经注》记载,建于何时殊不能定,但它位于襄阳城西北角,客观上也起到了抵御洪水的作用。[6]

由于堤防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维护,唐代和五代襄阳有五次洪水犯城或灌城之灾。

宋代,襄阳建了护城堤、救生堤与樊城堤防。但两宋之际,襄阳屡受战乱破坏,其堤防亦当失修,故至绍兴十六年(1146年)、二十二年(1152年)襄阳大水,洪水冒城而入;淳熙十年(1188年),“襄阳府大水,漂民庐。盖藏为空”。洪水多次灌城,与北宋时期形成鲜明对照。所以,绍兴、淳熙中,在襄阳知府陈桷、郭杲的主持下,相继对襄阳城堤防进行整修。[7]

明代襄阳城堤防在因袭、维修唐宋以来旧堤之基础上,亦多有创修:(1)元末明初邓愈重修襄阳城时,因增筑东北角之新城,故同时增修了一道自人北门(土门)至长门的截堤(即清代方志中的“长门堤”)。(2)正德十一年(1516年),聂贤在截堤之外又加修子堤一道,形成双重堤防。(3)隆庆间,徐学谟上持在襄阳城东、西、南三门之外约石里处各筑有子堤一道,形成环绕襄阳城西、南、东二面的护城堤防(即万历《襄阳府志》舆图上所绘的“新土堤”.清代方志中的“救生土堤”、“襄渠土堤”)。(4)万历二十五年(1607年)由乡坤冯舜臣等主持修筑了一道檀溪长堤。同时,老龙堤历经正统一年(1437年)、成化二年(1466年)、成化十八年(1482年)、正德十一年(1516年)、嘉靖三十年(1551年)、隆庆初年(1557-1568年)、万历三年(1575年)等多次维修加固,均己建成石堤。在隆庆初年徐学谟主持修筑环城“新土堤”之后,襄阳城堤防体系已基本形成。但这并不意味着襄阳城不再受到洪水俊袭,实际上,洪水灌城事件还时有发生。[8]

清乾隆二年(1737年),襄阳城被汉水所发洪水冲毁,当时襄阳一名寡妇捐资修堤。官府为倡导其功德,将此堤命名为“寡妇堤”。由于此堤修筑得坚如磐石,官府又在堤上重筑城墙,用于阻挡洪水对城内百姓生命财产构成的威胁。同治二年(1863年)夏,襄阳发生特大暴雨,并形成山洪,大量洪水夹杂着泥沙冲毁襄阳城,导致大量人员伤亡,井使万亩良田被毁。襄阳知府方大湜考虑到襄阳城内百姓的生命安全以及襄阳城的城防安全,又开挖长约1000多米的北沟,使襄渠水由九宫山前分水,经过何家桥、响水洞流入襄阳城护城河,并再次对襄阳城护城河进行疏浚、拓宽,这次扩宽使得护城河的平均宽度达到180m,最宽处达250m。故襄阳城护城河有着“中国第一宽护城河”的美称,开挖护城河的泥土用于城墙的修复及加固。城河之宽不仅可以作为军事防御的重要屏障,也可疏导洪水。[9]

4 历代襄阳古城防洪减灾的措施

从历史资料、文献的记载和现存城堤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历代襄阳古城防洪减灾的措施归纳为如下四方面:

4.1 修筑坚固高大可以防御洪水冲击的城墙

第一、唐以前为土城,宋以后改筑为砖城,明代以石筑“聂公城”,大大增强了御洪功能。

第二、各城门外均修筑瓮城,以增强防御功能,包括防洪功能。

第三、城墙越修越高大宽厚,大大增强了抵洪作用(图8)。

城墙由明初的二丈五尺高,相当于7m多至8m,随着防洪和军事防御之需要。历代又加高。现城墙高10.8m,顶宽6~11m,底宽13~15m。[10]

第四、明代以糯米汁三合土夯筑城墙。

明初以糯米汁拌三合土筑城墙,这城墙至今已有600多年,仍然十分坚固。[11]

第五、城砖上有铭文,实行责任制,保证了城墙质量。

城砖上刻上工匠名字、产地、日期。实行责任制,最早铭文砖为“洪武十六年制。”

所有这些就保证了城墙的质量。[12]

4.2 修筑坚固的护城堤保护城墙

明代修筑了二道护城堤,使城墙成为第三道防线。这就大大加强了古城防洪体系的御洪作用。

4.3 拓宽并疏浚护城河,以利泄洪

同治二年(1863年),拓宽和疏浚护城河,使襄阳护城河平均宽达280m,最宽达250m, 成为“中国第一宽护城河”。这就大大加强了护城河排泄洪水的效用。

4.4 设闸以节制护城河水位,以利防洪

为了调护城河水位,襄阳古城开渠引檀溪水入护城河,在渠首设闸,并在城东北 又建一泄水闸,可将过多的水及时排泄入汉水。二闸的使用,使护城河水位合宜,利于防洪。”[13]

5 结语

自同治二年(1863年)以来,襄阳城墙多次挡住洪水对襄阳城的侵袭,特别是1935年7月7日的一次洪水,当时沿汉水两岸的城镇、村庄均被淹没,唯独襄阳城内未进水,这一事实证明了襄阳古城防洪体系是较为完善的,防洪减灾措施较为有效的。

襄阳古城在防洪减灾上的历史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参考文献:

[1][2] 读史方舆纪要,卷79,湖广五,襄阳府[M].

[3] 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城池.襄阳府[M].

[4][5][6][7][8] 鲁西奇、潘晟.汉水中游古代堤防考.历史地理,第二十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88-115.

[9] 皱劲.浅议襄阳城军事防御及防洪的功能[C]//杨新华主编.但留形胜壮山河—城墙科学保护论坛论文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66-72.

篇2

[关键词]洪水 治水 防洪减灾

中图分类号:tv8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6-0251-01

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防洪减灾是人们发展水利,制约水害,恰当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手段。在防洪减灾中正确处理好人与洪水的关系,才能使人类社会更好的发展。洪水的预防措施分为工程与非工程措施:水库的防洪减洪系统,河道的堤防都属于工程措施;而洪水预报则属于非工程措施,洪水预报通常在洪水来临前都会提醒有关部门做好分洪的准备以及人员的转移工作。在水文领域,洪水与干旱一样,都是有随机性与变量性的,人类不可能将之控制。对于洪水,我们应该保持一个理念,那就是去适应洪水而不是控制洪水。

1.传统治水方略存在的问题

1.1 为了更深切地了解由征服自然到改造与适应自然相结合防洪观念转变的合理性与客观必然性,有必要对传统治水观的得失做进一步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繁衍,人们逐步向河流下游平原开辟生存空间,防洪问题因而日渐突出,堤防建设成为人们与洪水斗争的主要手段。生产力的进步使得人们有条件兴建高坝大库滞蓄洪水,“与水争地”有了更强大的手段。反思几千年来人们正是走着一条在改造自然环境下的社会发展之路,这是人与洪水关系的主流。但是,这种改造的结果是什么呢?一方面开辟了大片的生存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水灾不断,并且愈演愈烈。

显然兴建防洪工程控制洪水灾难是必要的,同时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兴建防洪工程必须有资金和科技投入,因此,防洪能力建设直接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水平相关。同时,减灾效益并不是减灾投入越多,效益越大。而是投入达到一定水平,同等的减灾投入所带来的效益就会下降,甚至于工程能力提高到一定阶段,就有可能入不敷出,存在限定值。因此必须寻求调整社会发展以适应洪水的新办法,谋求改造与适应相结合的综合防洪减灾措施,以减少投入而增加产出。

1.2 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防洪工程能力将随之下降。

据统计,我市已建成水库86座,其中大型3座,中型10座,小型73座,据2002年病险水库普查,其中有36座病险水库。海河流域诸河的行洪能力,主要由于淤积影响,已成下降趋势。总的来看,由于水库和河床淤积以及人为设障,现有河道、水库和天然湖泊的泄洪调洪能力逐渐下降,每年防洪建设所提高的防洪能力甚至不能补偿已有防洪能力的衰减。

1.3 影响洪水灾难增长的因素还在于,经济和人口不断增长。

社会的进步对防洪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防洪减灾的任务不可能一劳永逸,而且负担还会增加,这是我们面临的客观现实。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始终伴随着对水环境的利用和改造,同时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适应水的规律,采取趋利避害的措施。我们可以修建高坝大库滞蓄洪水,调节径流,在自然面前,人类取得了进一步的主动。但随着人口繁衍和经济发展,又产生了新的困难和矛盾。总体来看,在自然力面前,限于技术和经济条件,人们控制洪水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盲目追求战而胜之。重视灾难的社会属性并采取针对性的战略部署和治理措施,把防洪减灾作为国土整治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长远的综合治水总体规划,建设全社会的防洪减灾体系,为有效减灾开辟新的途径。

2.对社会化防洪减灾体系的构想

所谓防洪减灾社会化体系,既要有效地担当起向洪水作斗争的任务,也要能够面对灾难担负起共同防洪减灾的任务。由防洪转变为防洪减灾,由对付自然水的工程措施转而为改造自然和调节社会以

适应自然,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必将牵涉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当广泛的范畴。突出表现为防洪领导体制的一体化:需要各有关部门的配合;需要流域内有关行政区的协调一致和统一领导;需要防洪工程投资分摊和防洪保护区与灾区之间的经济补偿;以及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和法规建设等,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

2.1 提高工程防洪标准

我国现有工程防洪标准大大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而高于孟加拉等经济不发达国家,与印度标准相近。但我国洪泛区和经济发达区重迭,经济高速发展要求现有工程标准必须提高,虽然提高到什么标准适当仍需要全面论证,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已不能等待,90年代以来几乎年年紧张的状况,要求工程能力在二、三十年内有显著的提高。除新建水库外,高度重视和抓紧病险水库除险更是重中之重。工程防洪不可或缺。但对一个国家来说,要完全免除水灾是不可能的,即使力所能及,也不经济合理。需要合理性的前提下,采取综合措施,以最少限度地减少灾难损失和保障社会安定为最终目标,而不是与洪水较力。

2.2 调整社会以适应自然的减灾措施

这是针对洪水灾难社会属性的减灾对策,是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环境建设,发展与增长不能以透支生态环境为代价。加强水土保持和植树造林不单是防洪的需要,也是增加可利用水资源的有效途径,是改善中国大陆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东、中、西经济发展战略布局的基本保障。

2.3 完善体制建设

我国防洪减灾事业面临的挑战,既有自然条件的恶劣,以及经济发达地区与洪水威胁严重地区相重叠的不利形势,也有社会行为和体制建设的缺陷带来的障碍。而一个流域内的水土资源是密切联系的,防洪、除涝、供水、污水处理以及更广泛的环境建设,都是以流域为单元的。这一观念已在世界范围里得到广泛认可。防洪减灾事业是涉及面广泛的一项公益事业,涉及地区广,部门多,利害关系复杂,因此,需要密切协调、统一规划和高度权威。

因此,我们的指导思想是要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为此要从以建设防洪工程体系为主的战略发展到在防洪工程体系的基础上,建成全面的防洪减灾工作体系。总体目标是:一旦在江河发生常遇和较大洪水时,防洪工程设施能有效运用,国家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不受影响,保持正常运作。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 TV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在城市河道的综合治理中,加强河道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改善城市面貌,也可以带来良好的社会环境以及经济效益。河道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关系到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建设人水和谐的水环境已经成为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品位、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一直以来,各相关部门都十分重视河道整治与管理,经过多年的努力,无论是从功能上,还是从景观上都得到了根本的改变,防汛排涝系统日臻完整,水环境日趋优美。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环境意识薄弱,河道管理观念相对滞后等原因,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一、基本状况

水系发育,呈树枝状分布,构成较密的水网。河流均属图们江水系,有图们江、布尔哈通河、海兰河,统称三大江河,另外有细鳞河、六道河、八道河等几条较大支流。多年均降雨量为 549.3mm,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6-9 月),占年降水量的 70%~80%,7、8 两月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45%~55%,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增的趋势。是洪涝灾害频繁的地区。洪灾多发生在7 月和 8 月,9 月不多见。特别是 8 月中下旬海兰河、六道河发生大洪水的机率较高。由于总体防洪工程标准低、老化失修,水利工程设施不配套、主要江河缺乏控制性工程,防洪能力低,加上夏季湿热多雨,易受台风影响,汛期降雨集中,历时短、强度大,降雨分布特点又是山区多于平原,各地山洪暴发,易造成漫堤毁田,损失严重。

二、河道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现状分析。堤防是最主要的防洪工程措施,目前共建江河堤防总长 110km。河道管理站负责全市河道管理工作,管理人员为 3 人。由于存在严重的重建设轻管理问题,河道日常管理没有经费,导致堤防等防洪工程设施无法得到正常管理和养护,完工不久的部分防洪工程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部分堤防护脚被冲刷、护坡局部脱落、堤顶被重型车辆压坏等等。受人员、经费限制和行政干预的制约,河道设障和挤占河道现象十分严重,导致河道行洪能力减弱,洪涝灾害频繁发生,防洪减灾面临严峻形势。

2、问题。一是堤防工程总体防洪减灾能力低。江河堤防达标率不到 50%,堤防工程总体防洪减灾能力低。全市大部分江河堤防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的,由于年久失修,经历多年洪水,部分堤防多次决口,大部分堤防堤身坍塌,成为堤防的薄弱环节,不断形成新险工险段,严重威胁防洪安全。二是河道设障现象严重。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倾倒在河道中的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河道采砂设障情况严重,部分河道成品料、堆积料和弃料在河道中央形成连绵不断的“山脉”,高度远远超出堤防高度,部分河段行洪断面被缩窄为正常断面的五分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许多单位和个人非法无节制地挤占河道,部分沟系几乎被全部挤占,结果导致洪水没有出路,山洪频繁暴发。由于河道正常行洪断面被严重挤占,每遇洪水都会给沿岸人民造成严重的经济和财产损失,人为增加了防洪减灾的难度。三是河道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由于不合理的河道采砂和采矿,使得河道原有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河道采砂原本可起到疏浚河道,提高河道行洪能力,保持河势稳定的作用。河道采砂由于受到体制、机制和行政干预等影响,河道采砂管理困难重重,导致河道滩地被破坏殆尽,主河道改道,堤防长期临水,堤脚被冲刷,河道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河道行洪能力减弱,堤防防洪能力降低。图们江为中朝界河,龙井段河长为 142km,受上游朝鲜茂山铁矿影响,河道内铁矿粉储量丰富。近几年,以河道采砂疏浚河道名义进行铁矿粉开采的行为愈演愈烈,导致中国侧河道滩地植被和护岸工程大部分被破坏,造成国土流失,图们江主流改道,江水临近堤脚,堤防安全面临威胁,防洪工程防洪能力大大削弱。

三、加强河道管理提高防洪减灾能力的措施分析

针对河道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加强河道管理提高防洪减灾能力。

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从体制和机制上支持河道管理部门依法管理河道,同时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从树立科学发展观,维护河道正常生态环境方面考虑,避免非法行政干预,充分发挥河道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的职能。

2、高度重视河道管理工作。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顽症。为加强河道卫生和堤防管理,政府 2007 年在城区内安排了 23 名专职堤防管理人员,负责城区内六道河和海兰河河道维护、绿化、防洪,以及制止河中乱倒垃圾等违法行为。如今河道绿了、美了,河水清了,臭味没了,成了市民休闲好去处。建议今后推广这种管理模式,在全市已建堤防上配置专门人员,特别是对新建的堤段要加强养护,植树种草,并对沿堤管理设施进行改建和修复。

3、鼓励河道滩地保护和护堤林建设。鼓励单位或个人在河滩地和护堤地种植树木,提高林木成活率和成材率。

4、重点加强城市防洪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中积聚的人口和财富也越来越多。因此,城市的防洪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加快建设城区防洪工程,尽早达到 50年一遇防洪标准非常迫切。

5、切实加强河道采砂和采矿管理。河道砂石资源和矿藏资源储量和补给量是有限的,必须科学、合理、适度地利用,按照下列原则进行规范管理。①从事河道采砂和采矿的业主,必须坚持依法采砂、采矿,杜绝违法采砂、采矿发生,即严格按照河道管理部门批准的采砂、采矿范围,从事采砂、采矿活动。②必须坚持采砂、采矿服从河道疏浚的原则。③要保护原有河道生态环境,确保河势稳定和沿岸防洪工程的安全。④坚持边采边运的原则,禁止在河道内堆积成品料。⑤坚持边采边治理的原则,禁止在河道内堆积采砂弃料。⑥堆积料的储量以不影响河势稳定和河道正常行洪,不破坏河道生态环境为原则。

6、 强化河道日常管理

在日常河道管理中,建议从上到下层层签订管理责任状,定岗定责,分片包段,每月抽查,季度检查,半年评比,年终总结,奖惩兑现,促进日常管理工作有效开展。总之,河道管理在防洪减灾工作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防洪减灾的成败。加强河道管理,提高防洪减灾效益,将成为今后河道管理部门的一项中心工作。

篇4

流域或区域规划是从流域和区域的总体上对防洪工程的部署,城市防洪规划是流域或区域防洪规划在城市范围内的深化和细化,必须服从于流域或区域的防洪规划[1]。故新区防洪规划纳入徐州市防洪规划从整体考虑,并认真考虑新城区的防洪特点,及保护对象等问题上作深入的研究,做出合理的安排布置。故黄河是徐州市新城区的流域性河道,跨河南、安徽、江苏三省,全长2140km,流域面积1148km2。规划服从《徐州市防洪规划》总体对故黄河的防洪格局,新城区段以筑堤挡洪为主。并确定新城上游李庄闸来水的百年流量为197m3/s,作为河道断面的设计依据。以李庄闸、程头闸的水位为主要规划依据,推求新区故黄河高滩各河道水位控制水位。

2城市防洪与城市河道功能相结合

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的目标、意图确定河道功能,是城市防洪特点之一。河道的功能直接影响到河道的防洪排涝的具体分工,断面形式及汛前、汛后水位的确定。新城区内所有的防洪排涝的河道也是新城区的景观河道,其中矛盾最为突出的是拦山河。拦山河原是一条重要的山洪截流河道,山洪的特点是历时短,洪峰流量大。但拦山河作为景观河道,不宜修砌高墙硬堤,且需设置闸门来限景观蓄水,不利于山洪的及时排除。通过对比分析,规划在拦山河以西开挖东山沟取代拦山河拦截拖龙山山洪,拦山河变为一条内部排涝河道,以满足城市的景观要求。

3河道断面形式

河道断面及堤防形式的选择,不仅仅要满足防洪排水的要求,还应注意防洪河道在城市中的环境景观的作用,必须与城市的用地规划相协调,是城市防洪的又一特点。考虑河道水位的变化和城市亲水性的要求,规划中大部分河道断面采用复式断面形式,在空间较为开敞,用地不紧张的情况下,采用缓坡形式。

4协调城市环境及生态

城市建设的不同方面对河道有着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矛盾,特别是防洪与生态、景观、用地的矛盾尤为突出,如防洪需拓宽河道,与城市其他用地的矛盾,填筑防洪堤与视觉景观的矛盾,修筑河道护岸与自然景观的矛盾等[2]。规划中立足于城市安全,通过提高故黄河、拦山河堤防高程,拓宽河道,加强了对山洪和外洪的束缚和疏导能力,形成了新区的防洪屏障,有效保证了新区的内部的经济活动;对于内部河道,尤其是人民河、琅河、阎河的拓宽整治,提高了新区内部的排涝能力,并确保新区遇20年一遇的暴雨不受淹,遇20年以上的暴雨,通过设立的排涝泵站的强排,尽快的解除部分地区的涝情。结合新城区的防护林的规划,将堤防后撤,扩大了河道的空间,使之具有一定的滞洪能力,对超标准的洪水有一定的防御能力,进一步提高新城区的防汛能力。同时充分考虑到堤岸形式对城市景观及生态的影响,采用复合断面通过对堤岸形式的变化和采用柔性生态堤岸的形式,改变以往的高坝硬堤的习惯,并采用一定的距离设置清水驳岸,连通水路的连续。采用以上措施,既保证了城市防洪安全,又实现了城市水体的景观和生态功能,改善了城市环境总体质量。本文来自于《山西建筑》杂志。山西建筑杂志简介详见

5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通过加固河堤,提高防洪的标准等防洪工程在历史上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无论人们如何加高加固堤防,洪水的威胁和危害依然存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防洪工程的安全保障是有限的,洪水灾害不可避免。近年来,借鉴国内外防洪工作的经验教训,我国逐步调整了防洪减灾的战略重点。正在迈进以非工程防洪措施为主、工程防洪措施为辅的全面防洪减灾的新时期[3]。这一新体系的建立将从很大程度上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对实现新时期的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徐州市新城区防洪规划在加强工程规划的同时,强调非工程规划的重要性,提出以下非工程措施:1)加强防洪管理,建立统一领导。新城区的防洪、治涝应纳入徐州防洪整体管理体系,统一管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由政府分管领导挂帅,由各委、办、局及其所属的企事业单位等部门组成的防汛指挥系统统一指挥。2)健全洪水预报系统,加强洪水调度。3)编制洪水风险图,推行洪水保险机制。4)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加强执法监督管理。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国务院公布的法律和法规设定的水利行政许可项目,依法加强对河流尤其是中小河流的执法监督管理。切实加强河道内建设项目管理,凡是涉河项目必须经过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对河道内违章修建的房屋、桥梁、阻水堤坝等建筑物要进行执法清理,对严重阻水的建筑物必须坚决拆除,并加强监管。5)注重宣传,公众参与。加强立法,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决策权和救济权。通过新闻媒体或其他方式向社会及时公布雨情、水情,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了解洪灾特点和防洪减灾知识,了解有关防洪预报、洪水风险图和应急处置方案,要建立和完善雨情、水情通报制度。采取公示、公告,召开座谈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听取公众意见,调动社会参与防洪减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改革创新,建立防洪减灾投资保障机制。调整政府财政预算支出结构,加大公共财政对防洪减灾事业的投资比例。同时,借助于行政事业费和吸纳社会资金,促进防洪减灾事业发展。7)加强防汛会商,建立协调机制,发挥部门资源优势,整合水文、气象、农业、林业、城建、民政和国土资源等防汛指挥部门的资源和信息,形成跨部门、跨地区数据信息互助互补的态势,为会商提供充足的决策依据。

6结语

篇5

关键词:特点 问题 对策 建议 体系

中图分类号:P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基本地理状况及气象灾害主要特点

赣州地处北纬24o29’-27o09’,东经113o54’-116o38’。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01毫米。境内有各类水库980多座,山塘8万多座。地形以丘陵为主,面积占总面积的61.1%。土壤的成土母质为花岗岩、紫色页岩、冲积土、红砂岩及第四纪红色粘土,土壤保水能力差。复杂的地理条件,使赣州成为典型的气象灾害特别是暴雨型山洪灾害易发、多发且危害严重的地区。

纵观多年来灾害发生状况,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台风带来降雨强度大,导致灾害严重。7-9月受福建、广东沿海登陆的台风影响多,特别是强台风影响,容易带来突发性洪灾。如在2006年受“格美”台风影响而发生的“7.26”洪灾,上犹县五指峰乡黄沙坑村过程降雨量达386.6毫米(其中3小时降雨量179.3毫米,6小时降雨量224.8毫米),从暴雨出现到洪峰发生,其间隔时间仅约1个小时。山洪来势凶猛,造成了极大损失。

二是山洪发生季节性强、时段较分明。灾害主要发生在汛期,特别是在4-6月主汛期,降雨量占全年的50%,期间发生的灾害占全年的80%以上,7-9月降雨量占全年不足20%。

三是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呈普遍性、分散性。土壤保水能力差,农村切坡建房多,一旦遇暴雨山洪,极易发生灾害。根据有关部门调查,全市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约9000多处,点多面广,大多分布在边缘山区及群众居住分散,交通、通信条件差的地区。

四是山洪陡涨陡落,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灾害大多发生在边缘山区,强降雨过后,洪水来得快,走得快,突发性强,冲击力大。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溪洪水等发生突然,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防汛减灾协调机制有待完善。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机制、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减灾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基层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抗灾救灾物资储备体系不够,应急通信、指挥和交通装备水平落后。

二是灾害监测体系还不够健全。预警信息覆盖面和时效性尚待提高,灾害监测预警、防范处置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应用尚待加强,灾情监测、采集和评估体系建设滞后。

三是防洪基础设施薄弱。全市各主要江河防洪工程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工程老化失修严重,成为防洪的隐患。城镇防洪除县城以上城市逐步修建了防洪工程外,大部分圩镇都是沿江而建,由于地处低洼,易受洪涝侵袭。

四是相关配套法规政策不够完善。依法防灾减灾措施力度不够,探讨、推行、落实灾害保险、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方面的政策制度建设滞后。

三、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对策及建议

具体抓好“六大体系”建设和完善:

(一)气象灾害防御责任体系

落实好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制,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好行政领导责任制。以地方政府、部门单位、工程管理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完善和落实责任机制,并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二是进一步落实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岗位责任人。对各类工程设施全面落实好防汛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岗位责任人。进一步明确具体责任,坚持汛期巡查、排查和汛情报告制度。三是抓好山洪灾害联户防范责任制的完善和落实。加强对修建在陡坡下、溪河边等山洪灾害易发区建筑物的全面调查、排查,完善登记造册制。落实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村组干部包农户,把责任层层分解,使居住在山洪灾害易发区的每一户家庭都落实有一名乡、村干部为联户防范行政责任人。一旦有预警信息,相关责任人及时通知到户,及时采取措施避灾,必要时实行强制转移。

(二)气象灾害防御预案体系

有针对性地做好防御预案,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一是科学制定预案。根据自然地理条件,划分好风险区域,确定不同区域的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防灾减灾措施、社会保障和救援对策等。二是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根据预警、报警方式,逃险路线,躲险地点,以及灾民的安置、救护等具体措施,在日常特别是汛前认真开展应急演练。三是做好应急队伍建设和物资准备。加强对抢险队和防灾骨干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查险、判险、处险的能力。加强气象灾害信息员、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员、山洪灾害监测员防汛减灾知识的普及和技能培训,提升业务素养。四是强化应急管理的协调工作。强化各级防汛指挥部的指挥、调度、协调能力,加强部门配合,在紧急时期做到反应迅速,指挥有力,调度科学,措施到位。

(三)气象灾害防御工程体系

在统筹考虑流域的自然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多方面条件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逐步建设、修缮好灾害防御工程体系。一是抓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加大资金筹措力度,加快完成对现有带病运行水库的除险加固修复,使工程尽快恢复规定设计防洪能力,切实消除安全隐患。二是抓好城镇防洪工程。在城镇总体规划和流域防洪规划的基础上,按照规划确定的方案和标准增建一些防洪减灾作用明显的防洪骨干工程,建成完整的城镇防洪体系。三是抓好生态防护工程。在河流上中游地区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活动,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大主要溪河沿岸、在建重点工程项目区域和蓄水工程集雨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四是抓好地质灾害点迁移工程。结合移民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继续采取政府补助、群众自筹的方式,分期分批将居住在地质灾害点的群众搬迁安置到安全区域居住。五是抓好防雷电工程建设。据调查,全市平均80%以上的中小学校没有安装防雷设施或防雷设施不完备。当前,对农村中小学校要进行全面勘察、分析、设计,科学评估分类,编制好本地中小学校防雷减灾工程建设规划,在教育、气象部门的指导下抓好规划的落实。

(四)气象灾害防御监测预警体系

坚持科技减灾,充分发挥科技在减灾工作中的作用,着力完善三套监测预警系统。1、气象系统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县、乡系统建设,在重点区域适时增设自动观测站点,形成立体的、完备的监测体系。建立各种气象要素资料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系统,提高对天气的预报能力特别是对短期天气和气候以及灾害性、关键性、突变性天气预报准确率和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加强各类建筑场所尤其是中小学校防雷设施的安全检测和工程验收工作,建立健全雷电灾害防御减灾配套服务体系。2、山洪监测预警系统。加大资金投入,努力建成较完备的山洪监测点。加快完善乡镇到村、组、户的预警信息传输网络,使监测预警信息在基层县、乡镇、村组之间及时传递。3、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成以市地质环境监测站为管理中心,以县、乡(镇)和村、组多级地质灾害监测点为网络的监测预警系统。

(五)气象灾害防御宣传培训体系

以基层为工作重心,放手发动、教育、动员、组织群众,形成气象灾害防御群防群治的局面。一是加大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宣传。将减灾知识普及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大力开展对广大群众的气象灾害防御宣传。将减灾知识普及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强化对中小学生的宣传培训。组织部门专家和技术人员编制减灾科普读物、挂图或音像制品,推广地方减灾经验、宣传成功减灾案例和减灾知识。二是加大媒体的宣传力度。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板报、宣传栏、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法律、法规,宣传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提高公众躲灾避灾和自我保护的意识。三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宣传减灾知识。支持、引导地方文化宣传队伍及其他群众团体、民间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在开展文化宣传活动过程中,积极开展防灾避险知识宣传,丰富文艺活动内容。

(六)气象灾害防御法规政策体系

篇6

一、**县自然灾害基本情况

**地处川中丘陵与川东盆地东南边缘的山丘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从东南至西北分为东南部低山区、中部浅丘宽谷区、西北部深丘区三大类型。山地、丘陵占全县总面积90.1%。境内有大小溪河239条,其中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7条。境内山丘广布、岗岭起伏、溪河纵横、地形复杂,自然灾害的成灾因素明显。

(一)自然灾害灾种多、发生频繁、季节性强

我县自然灾害种类按地球表面四大圈层内的形成以及年内的发生发展过程分为四大类:

1、大气圈灾害。主要有干旱、低温寒潮、阴雨低温、绵雨、暴雨、大风、冰雹。干旱按季节分为春旱、夏旱、伏旱和冬干,发生频率最高、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是伏旱,出现频率达56%左右。绵雨分为初夏绵雨和秋绵雨,频率达42%、60%。寒潮在秋、冬、春3季均有发生,以春季最频繁。暴雨主要出现在5—9月份,年平均3次,最多年份为9次。大风主要出现在3—9月份,尤以4、5月最多,年平均4次。冰雹主要发生在4—8月份,近80年共发生60次左右。

2、水圈灾害。主要有洪涝、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洪涝主要为本地暴雨型。6—9月为洪涝灾害易发期,我县每年均有发生,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多次,频率达33%。泥石流伴随暴雨洪涝灾害发生。全县水土流失严重,面积达600余平方千米,占全县面积的43%,年土壤侵蚀量达360万吨,相当于2.5万亩耕地的五寸表土。

3、岩石圈灾害。主要有滑坡和崩塌等。汛期暴雨是诱发滑坡、崩塌的主要因素。我县的易发区域主要分布于龙岗、棠香、宝顶、珠溪、中敖、石马、玉龙、宝兴、拾万、铁山、国梁、金山、高升、季家、高坪、古龙等16个街镇乡的全部或部分地区;中易发区主要分布于龙岗、棠香、龙水、邮亭、万古、三驱、智凤、雍溪、回龙、龙石等10个街镇乡的全部或部分地区。

4、生物圈灾害。主要有生物病虫害和森林火灾。农作物病虫鼠害每年发生面积约5.4千公顷。对农作物危害较大的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稻瘟病、马铃薯晚疫病、小麦蚜虫、赤霉病等。每年发生森林病虫害约2千公顷,主要有马尾松毛虫、蜀柏毒蛾、竹蝗、鞭角华扁叶蜂、松蚧壳虫、松茸毒蛾。森林火灾受灾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森林病虫灾害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内。

(二)自然灾害地区分布广,情况复杂

我县自然灾害地区分布可以分为以下三区:

1、西北部深丘区。该区主要位于中敖、高坪、三驱、铁山、季家、高升等镇乡。由于经济欠发达,抗灾能力较弱,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绝对值相对较低,但人员伤亡较重。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滑坡和崩塌。其次是泥石流、水土流失、大风冰雹、阴雨冷湿、浓雾和生物病虫害等,对农业和基础设施影响较大。

2、中部浅丘宽谷区。由西向东,馒头状丘广布,地表起伏和缓,以浅丘向宽谷为主。包括龙岗、棠香、龙水、邮亭、珠溪、金山、回龙等街镇乡。该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抗灾能力也各异,龙岗、棠香、龙水经济发展较快,人口密度高,单位面积的国民生产总值较大,抗灾能力较强,但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绝对值最大。其它地区的抗灾能力中等或较弱。自然灾害主要是洪涝和干旱,给工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尤为严重。其次是滑坡、崩塌、泥石流、水土流失、阴雨冷湿、浓雾、酸雨、大风、冰雹、生物病虫害等,自然灾害每年对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和城镇基础设施造成巨大损失。

3、东南部低山区。位于巴岳山沿山一线,包括有万古、雍溪、国梁、石马、玉龙、拾万等镇乡。该地区经济发展在我县居中等水平,农业生产发展较快,承灾抗灾能力中等,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绝对值相对较大,主要灾种是干旱、滑坡、崩塌,其次有泥石流、地裂、水土流失、阴雨冷湿等,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损毁严重。

(三)自然灾害呈上升趋势,损失加剧

近年来,地质灾害、洪涝、干旱、风雹等灾害频繁发生。一般年份,大多数街镇乡每年遭受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年均30万人受灾,约占总人口的32%,因灾死亡3人,房屋倒塌0.2万间,需转移安置0.1万人,农作物受灾21千公顷。特别是近几年灾害损失严重,1998年遭受特大洪灾,全县受灾29万人,其中成灾21万人,死亡2人,房屋倒塌0.3万间,直接经济损失0.53亿元。1999年受灾12万人,其中成灾11万人,直接经济损失0.5亿元。2000年受灾31万人,其中成灾26万人,死亡5人,直接经济损失0.6亿元。2001年受灾64万人,其中成灾4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0.64亿元。2002年受灾69万人,其中成灾33万人,死亡7人,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2003年受灾74万人,其中成灾41万人,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1.48亿元。

二、减灾工作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方针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于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以政府组织指挥为主体,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为行动主体,深入发动群众,依法实施救灾减灾措施,依靠科技减灾,尽力增加投入,力争实现综合防治的最大效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我县2010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为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正确处理减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坚持减灾工作与经济建设一起抓,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2、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治相结合,大力开展减灾建设,不断增强减灾综合效益。

3、坚持政府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分工合作。强化组织领导,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社会力量参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群防群治,共同减灾。

4、坚持统揽全局,突出重点,兼顾一般。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金,解决减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重点减灾工程建设和重点地区的综合减灾工作;坚持减灾工作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结合,逐步改善生态环境。

5、坚持科技减灾,充分发挥科技在减灾工作中的作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减灾能力的进程,逐步应用高新技术,全面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将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面向社会广泛开展减灾宣传,提高全县人民减灾知识水平,增强减灾风险防范意识。

6、坚持依法减灾,依法治灾。建立减灾工作的地方法规体系,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使减灾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7、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上级扶助为辅,其他社会力量救助为补,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县域自防自救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积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减灾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三、减灾工作的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建设一批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广泛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建立全县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传输网络系统;建立健全地方减灾法规体系和管理制度;提高全县人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水平,完善减灾工作的运行机制。到2010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率比20世纪末平均损失率下降30%,人员伤亡减少40%。

(二)主要自然灾害的具体减灾目标

1、洪涝、干旱。建设一座大型水利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89座,新扩建小型水利工程16座。洪涝灾害的防治硬件设施达到国家规定设防标准;县城、中心镇以抗御20年一遇,其他镇乡以抗御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设防;全面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增强抗旱能力,农田能抗御一般干旱和大旱,50%的农田能抗御大干旱;解决农村9.3万人饮水问题。

2、滑坡、崩塌。建成全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传输系统;将不能消除危险区内的居民和单位全部进行搬迁,对危害大的滑坡和崩塌逐步治理;加强城乡建设管理,实现新建居民点和基础设施避开现有灾害危险区;使人员伤亡减少50%,经济损失减少30%。

3、气象灾害。建立以气象哨、雨量站、多普勒天气雷达和气象卫星接收系统为主的天气监测系统;建立人工防雹增雨和防雷减灾工作体系,减少冰雹次数和降雹强度;雷电人员伤亡损失减少50%,对农业生产不造成较大的危害。

4、泥石流、水土流失。县域内60%的泥石流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得到遏制,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70平方千米以上,泥沙年流失量减少25万吨以上。

5、森林火灾。建立一套全方位监测系统,加强分工合作,把受灾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内。

6、农业生物灾害。切实控制迁飞性、流行性、爆发性和常发性病虫鼠害的发生;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疑难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

7、森林病虫鼠害。成灾率控制在5‰以内,检疫率达90%,监测率达85%,防治率达到75%以上。

四、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组建六大减灾体系

1、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围绕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渝西经济走廊建设的历史性机遇,把防洪抗旱、水资源持续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根本出发点,加强防洪抗旱减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落实。坚持依法治水、强化管理和创新发展机制,提高科技含量,进一步建设好完善的防洪抗旱减灾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防洪工程设施体系建设,完成濑溪河综合整治工程,加强县城防洪护岸工程建设,完成中(小)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增强蓄洪抗洪能力。抗旱服务组织要通过加强装备,提高技术水平,努力引进和运用适合我县的抗旱新技术、新设备,增强提水抗旱、机动输水、打井以及临时抗旱设施的能力。

组建好防洪抗旱的非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防洪抗旱减灾机制,建立健全相关部门的防汛抗旱机构,组织好高效机动的防洪抗旱队伍,重点防洪的街镇乡要组建好防洪减灾机动抢险队,以完成大规模的抗洪抢险任务。加强抗旱服务组织建设,建立各级抗旱服务体系。以县抗旱服务队建设为核心,逐步建立和完善街镇乡及村社抗旱服务组织,科学规范地指导好群众性的抗旱服务工作。

进一步更新和完善县防汛抗旱指挥调度系统,加快全县防汛抗旱监测、信息传输站的建设,实现防汛抗旱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提高防汛抗旱信息收集、处理、传输的速度和质量,确保防汛抗旱调度指挥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水文站1个、水位站3个和雨量站14个,实现全县水文站、水位站和雨量站的水文、雨量信息的实时传输。建成县防洪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防洪工程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2、地质灾害减灾体系

以滑坡危岩崩塌和病害水利工程为重点,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防治。各街镇乡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预案,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要采取经济合理的工程措施,治理一批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

加强地质灾害预防预测,落实责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同时,加快建立地质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网络化管理,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灾害多发地区,要建立健全地质环境监测,开展预测预报工作。对城镇、交通和居民构成严重威胁的地质灾害,实行重点监测。

按照《**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要求,结合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全县地质灾害进行综合防治。重点对坡度大、农村居住点集中的山前地带、老滑坡和危岩失稳地带、玉龙狮子岩、燕子岩崩塌地带、人类不良工程导致的地质灾害多发地段、渗漏而无法正常蓄水影响村民生产生活用水的库区,加强监测预防和工程整治。2010年前,对重点防治点内的地质灾害,要在勘察和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治理。对未进行治理的地质灾害危险区内的居民和单位,由各街镇乡负责组织实施迁安工程。

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一般地质灾害实施排水工程和生物工程措施进行防治。采用修截排水沟、回填积水洼地(塘堰)、水田改旱地、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改变生态环境,减轻地质灾害,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

要通过以上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切实增强我县地质灾害减灾体系的质量,达到明显减少地质灾害的目的。

3、气象灾害减灾体系

以增强服务功能、提高人工影响天气的能力,减少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损失为目标,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初步建立与我县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气象灾害减灾体系。

在现有4门“3·7”高炮的基础上,新增人工防雹增雨火箭发射装置3套,并逐步更新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装备;在县行政区域内选择适当的位置设置固定的作业炮点;组建人工防雹增雨指挥作业人员队伍20人。建成覆盖全县、站点布局合理、作业机动灵活、时机选择科学、组织指挥有力、效果显著的人工影响天气减灾系统,充分发挥人工防雹增雨作业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4、森林火灾减灾体系

要按照“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和“全社会抓保护,全民搞防火,政府负全责”的总体要求,加快森林防火的科学化进程。努力提高科技含量,大力推进依法治火进程,实现森林防火工程的科学化、法制化、信息化、专业化。按照“四网两化”,即瞭望监测网、预测预报网、通讯指挥网、森林阻隔网和防火队伍专业化、扑火工具现代化的要求,建立森林火灾减灾体系。大力引进和购置先进的防火设备,设立县指挥中心,各街镇乡建立监测点,实现对火源的有效监控。务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建成一个集监测预报、通讯联络、指挥调度、业务培训为一体的现代化的综合性指挥系统。

为实现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的治火目标,林区坚持成片造林和阻隔带同步建设,充分发挥天然屏障的作用。全县要共建阻隔带748千米。加强扑火专业队伍的建设,组建一支具有专业扑火知识、掌握现代技术、以专为主、专群结合的森林防火队伍。建立林火测报机构1个,共20人;林火监测人员250人(其中地面巡护230人,瞭望观测员20人);防火通讯机构1个,共20人;森林消防队38个,共1520人,使我县的森林火灾减灾体系实现先进、高效的目标。

5、森林病虫鼠害减灾体系

实现政府与行业双线目标管理,将森林病虫鼠害防治纳入年度绿化的检查考核内容,加强专项指导和检查,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切实加强减灾工作。

按照市标准站建设的要求,建成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测报点,主要对松毛虫、柏毛虫、竹蝗等多种病虫害的发展趋势实施监测,定期中长期预报,初步形成森林病虫害监测网络,完成全县的森林病虫检疫、预报、防治站的微机联网,实现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的减灾机制。按营造多树种、多形式混交林的要求,建优良苗圃,培育良种壮苗,实现森林有害物种的有效控制。配备和完善防疫检查设施和设备,做好林木、种苗、花卉、果品等调运的检疫工作。全县设立检疫检查哨卡1个,专职森林植物检疫员2名。

6、农作物病虫鼠害减灾体系

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三高”农业为目标,快速推进植保产业服务化进程。建成以县级病虫测报站为中心,乡镇测报点为主体,专业测报和群众测报相结合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结合气象资料,建立病虫害数据库和主要病虫害预报模型。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对迁飞性病虫害的监测。通过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使全县综合防治面积达80%以上。

强化植物检疫,严格控制检疫对象及危险性病虫草鼠害的扩散、蔓延,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建立健全农药质量监管制度,组建县检疫中心,承担农药质量检查和管理工作。大力引进生产技术,力争环保型农药、生物制剂使用率达50%。加快农作物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推行无公害化生产,建成1个市级无公害污染的绿色生产示范基地,促进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扩大。进一步加大法制建设,健全地方性的植保法规体系。至2010年,要完成《**县农药管理办法》、《**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管理办法》等规章的制定,使我县农作物病虫鼠害的减灾体系更加法制化和规范化。

(二)完成三项减灾工程建设

加大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速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是我县减灾工作的基本途径,也是获取最大减灾效果的基础工作。要重点抓好以下三项基础性减灾工程。

1、绿化造林工程

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绿化荒山等活动,提高森林覆盖率,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发生。到2010年,现有森林资源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基本实现退耕还林,实现封山育林面积23万亩。新增森林面积24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10.3%,达到36%。

以国家实施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为依托,加快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治理水土流失和改变生态环境为重点,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旅游业发展,培育区域特色经济,打造新的旅游景区,显著改善人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采取“退田还林(还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恢复和种植林草植被为重点,采取封山育林、业主制承包等形式,对森林、灌木和未成林实施有效管护。全县新营造林地2.55万公顷,其中,封山育林0.4万公顷,完成绿色通道建设0.07万公顷。同时,要加强非重点工程营造林和草场的建设,广泛开展封山育林和义务植树活动,完成造林0.22万公顷。

2、水土保持工程

按照统筹规划,标本兼治,分步实施的原则,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70万平方千米。编制《**县水土保持规划》,建立水土保持档案,对水土流失进行有效监测,提供科学防治依据。进一步加大主要溪河沿岸、在建重点工程项目区域和蓄水工程集雨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力度,营造水保林0.55万公顷,栽植经果林0.93万公顷,其它措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2万公顷。

3、防汛抗旱工程

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步伐,进一步增强水利工程设施的防汛抗旱能力。根据我县水资源特点和实际,完成上游、化龙、龙水湖等3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力争2008年完成玉滩水库工程。新增蓄水能力1.2亿立方米以上。以兴建水利工程为重点,实行大中小并举,全面推行蓄、集、引、提、节相结合的抗旱措施,尽力增加有效蓄水量,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增强农业抗旱能力,争取灌溉率达到75%以上。建设1个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完成3座中型水库的支渠和田间灌溉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强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设,新扩建小型水库16座,新建蓄水池3170口。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兴建农村人饮水池83处,新建供水站10处。加快实施电力提灌网的技术改造工程,完成提灌站技改135处、装机功率6000千瓦,新建电灌站12处、540千瓦。组建县镇两级抗旱服务组织,增加农田抗旱灌溉面积0.13万公顷。全面推广和应用地膜覆盖、旱地栽培和旱地龙抗旱剂等新技术,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的抗旱能力。

(三)建立两套监测预警系统

为充分发挥减灾体系和减灾工程效益,针对主要灾种,建立两套监测预警系统。

1、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建成具有县级一流水平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监测水平,进一步增强天气预报能力,形成现代化的气象服务体系。适时对VSAT工作站进行换代升级;在规划期内建设雷达观测站;在近期内,县级观测站除目测项目外,全部实现遥测自动化;全县4个气象哨逐步实现遥测自动化,增设2个雨量自动观测站点,形成立体的、完备的监测体系。建立各种气象要素资料的收集、加工处理、分析系统,提高对天气的预报能力和对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短期天气和气候以及灾害性、关键性、突变性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3%—5%。适时开展短时、短期、中期连续滚动天气预报。加强县级气象减灾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建立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决策服务系统和面向社会公众的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实现气象服务的网络化、现代化。结合我县农业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际,加强农业气象减灾服务工作。建立专业气象减灾服务系统,拓宽气象服务领域。加强防雷设施的安全检测和工程验收工作,逐步建立雷电灾害防御减灾服务体系。

2、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开展全方位的监测工作。建立县镇村(组)四级监测系统。建成以县地质环境监测站为管理中心,以各街镇乡和村组三级地质灾害监测点为网络的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对滑坡体、危岩变形、地下水位以及建筑物变形的监测。对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的灾害多发地区,要建立健全监测场站,开展监测预报和临灾预警工作。重点地质灾害地区要加密设置自动雨量点,各县直部门和街镇乡要尽快做好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完成预报业务工作平台的开发,建立地质灾害数据库,实现网络化管理,做到资源共享,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四)组建好县灾害信息管理中心

为迅速掌握我县地域内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并作出及时的救助和治理,保证我县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对各种自然灾害信息进行高度的集中管理。在现有的各灾种的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和各种灾害信息传输通道的基础上,尽快开展灾害信息自动化管理中心的开发建设和系统集成建设,确保自然灾害信息得到快速收集、分析处理、损失评估,增强救灾应急反应能力。

五、减灾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自然灾害的巨大危害性,认清减灾工作面临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牢固树立“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做到警钟常鸣,居安思危,常抓不懈,有备而战。各级政府要把防灾减灾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保障措施,确立减灾工作的基础地位,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全县减灾安全保障机制,尽最大努力减轻自然灾害损失。全面落实各级政府首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领导职责和部门职责;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各级政府要将防灾减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指挥、调度、通讯以及物资储备系统。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群众性的自救互救机制,形成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防灾减灾局面。

(二)强化灾害监测,制定减灾规划

认真总结减灾工作经验,分析自然灾害发展发生规律,做出科学的、及时的预测预报。建成全县自然灾害监测预报系统,建立各种自然灾害监测站、点,完善信息收集、传输网络和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立科学的灾害评估系统。形成全县减灾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减灾工作的主动性。各街镇乡要结合本地灾害实际,制定减灾规划和灾害应急预案。防灾减灾的重点项目要纳入政府发展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减灾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协调加以解决,确保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明确减灾重点,完善管理体制

坚持减灾工作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方针,加强重点工程项目抗灾能力建设。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确定减灾工作重点和重要减灾工程项目,制定有效措施,全面加以落实。建立减灾工作管理体制,各街镇乡要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提高统筹协调能力,抓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决策、措施和规划的组织实施。县政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努力形成完善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切实做好减灾工作。配合国家扶贫工作方针政策,建立综合减灾示范点,推动多灾贫困镇乡的防灾减灾工作进程,增强抗灾能力,加快脱贫步伐,实现减灾脱贫的目的。

(四)利用科技成果,提高减灾能力

加强对自然灾害形成、发生和发展规律,灾害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以及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加强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防治以及对策措施的应用研究;探索自然灾害防、治、救的综合理论体系,走科技减灾之路。加快减灾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高新技术在减灾领域的广泛应用。减灾重点工程要使用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提高减灾工程的科技含量。加快防灾减灾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实现防灾减灾工具、手段和设施的现代化,使科技成为推动减灾工作进步的原动力。

(五)健全法规体系,实施依法减灾

要坚持依法治县的战略方针,加强减灾工作的法制化建设,全面实现依法行政,依法减灾。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减灾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减灾工作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执法检查和监督。进一步完善减灾法规体系和减灾预案,实现减灾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六)拓宽资金渠道,增加减灾投入

建立以自救为主,各级政府投资为辅,社会各界出资为补的减灾资金筹措机制,不断拓宽减灾资金渠道。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投入,使减灾投入与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各项建设工程中有减灾项目的,建设单位要做好项目规划,落实建设资金,并与建设工程同步实施。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增大投入,参与减灾工程建设。企事业单位要加强自然灾害防范,积极参与减灾建设。建立健全自然灾害的社会保险机制,发挥社会保险的补偿作用。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广泛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开展对口支援和社会捐助活动。积极发展红十字慈善事业,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老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社会特殊群体的抗灾能力,建立社会化的灾害救助救援机制。

篇7

[关键词]防汛抗旱 减灾对策 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213-1

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区域因素极易导致旱涝灾害的出现,一般来说北方干旱少雨,而南方则湿润多雨,在我国历史上已经发生过多次严重的旱涝灾害,旱涝灾害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做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1]。

1防汛抗旱减灾历史与现状

南京地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其所辖各县分布在长江南北两岸,我们一般将秦岭淮河看做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2],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降水分布不均,旱涝灾害时有发生。江苏人口稠密,做好防洪抗旱减灾工作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意义重大。

历史上南京遭受的旱涝灾害并不多,长江上游植被茂盛,极少出现水土流失的现象,水流清澈,并不像黄河堆积泥沙抬高河床。长江中下游属于平原地区水流缓慢且多湖泊,这有效防止洪涝灾害的出现,众多湖泊的蓄水工作也有效缓解干旱。

从近代到现代长江流域自然灾害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长江沿途植被的破坏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对防灾和减灾基础工程建设的不重视使得人们应对旱涝灾害能力差,加之多雨气候,近代以来南京地区遭受多次严重水灾的袭击。

建国后,我国逐渐重视对长江流域的旱涝灾害的治理工作,对长江流域进行大规模综合治理:增加植被、改良河道、建设防洪灌溉工程等,有效减少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的发生。然而,当前环境变化对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当前的防灾减灾工作中逐渐暴露出了不足,加强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仍然是我们面临的紧要任务。

2防汛抗旱减灾措施

2.1健全防灾工程体系建设,提升防灾能力

防灾工程建设是我国防汛抗旱的基础,没有充分的物质基础保障无法实现防汛抗旱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旱涝灾害产生迅、危害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应对措施争取将灾害化解在萌芽状态。对于无法有效控制的灾害,在灾害发生后确保相应的减灾工程发挥作用,最大限度的降低灾害造成的危害。防灾工程设施建设是健全防灾工程体系的重要内容,针对江苏地区灾害多发特点建设相应的防灾设施能够有效提高城市防灾能力。尤其是要在原有的各市抗排队的基础上组成一批市级的防汛机动抢险队,为了降低洪涝灾害时造成的损失,要尽可能的增加排涝设备的建设。

2.2加强法制建设,规范防灾和减灾措施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基本保障,近年来,我国颁布和修订了一系列针对我国防汛抗旱工作的法律法规例如《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关于加强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抗旱工作的意见》等,“蓄滞洪区管理条例”也在起草当中。与此同时我国还制定了一系列工作管理制度,如《国家防总应急响应工作实施办法》、《防汛抗旱信息报告情况通报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完善为江苏地区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3建立完善指挥系统,快速科学决策

防汛抗旱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有统一的指挥从而把控全局,目前,江苏地区防汛抗旱工作中已经建立其较为完善的指挥系统,能够灾害发生前或发生后对其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从而实现对防灾和减灾工作的科学指挥。对于防汛抗旱工作来说统一的指挥和科学的决策极为重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指挥系统能够有效的实现对防灾减灾工作过的整体把控,在人员及物资的配置上从全局出发实现最优配置,有效提高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效率。坚持“统一指挥、属地管理、条块结合、分级分部门”的原则,做到防洪抗旱减灾工作的有序进行。各部门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本区域内防洪抗旱减灾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统一服从上级部门的指挥。

2.4加强预防体制建设,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建立完善的预防体制是是做好防汛抗旱健在工作的重要保障,完善的体制保障能够使灾害的应对工作更高效,对于灾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做到全面的分析,从而做好准备工作,预防制度建设与防灾减灾工程体系建设相辅相成,两者紧密结合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2.5完善灾害监控体系,提供科学的防灾、减灾依据

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江苏地区防汛抗旱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先进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的应用不仅实现了对灾害的有效监控,在抗灾减灾工作中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对于灾害发展的有效监控为防灾指挥系统提供最准确的事实依据,帮助其制定出最科学合理的决策,灾害现场的指挥和人员物资调配等工作还有赖于这些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

2.6加强综合工程措施的建设

根据江苏省的地形分布特点,加强综合工程的建设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挡、排、拦、蓄、分。挡,就是要通过加固河堤的方式,提前抵御洪水的威胁,尽可能降低生命财产损失;排,就是在排涝泵站的基础上,疏浚河道、完善或者重新改造地下的排水管系统,增加低洼处的排水设备,提高综合排水能力;拦,就是开挖拦山截水沟,由于雨量较大,如果同时进行山洪和低水的排泄处理,难度较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山洪和低水分开进行排泄处理,缓解排泄设备的压力;蓄,就是通过相应的措施进行蓄水处理,由于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现象,充分利用洼地、池塘进行蓄水处理,一方面可以抵御洪涝灾害,另一方面又可以进行充分利用水资源;分,可以在废弃黄河的上游开辟分洪道,加大黄河上游的分走量,可以减轻对本省内的洪涝压力。

3结束语

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质量关系到灾害存在地区的全局,经济的发展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面临更大的压力。要充分利用经济发展带来的优势,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完善的法律体制来保障防汛抗旱减灾工作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篇8

1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相应的科技水平在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方面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为水文水资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防洪减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措施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之前我国经济水平较为落后的情况下,科技水平也未得到较好的发展,在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措施中应用的较少,常常对于一些自然灾害无法给与有效的救助,2014年,超过历史最高水位1.24m洪峰流量897s/m3,2015年6月20日石堤站出现超历史洪水,下游的十多公里的里耶古镇漫溃造成重大的经济以及人员以及文化损失。我国由于水旱自2014年7月15日沱江凤凰站超历史实测的最大的洪水,凤凰古城风雨桥被冲垮洪峰水位达到307m。灾害造成的损失达到了总共自然灾害的80%以上,对于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在其中所占的比例高达2%,在我国的由于洪灾造成的地域面积达到了920万hm2,洪灾面积也占到了农业播种面积的6.4%,导致在自然灾害出现的时候经常会因此造成非常大的人员以及经济损失。

近年来相关的科学技术水平的有效提高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为灾害防治提供了十分充足的准备工作,水资源的日益短缺,水资源的污染的情况也只增不减,人们可有效利用的水资源少之又少,因此,加强节水用水,对水资源的清理的工作已经刻不容缓。积极加强现代科技在水资源的净化与保护上面的应用,充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做好开源节流的相关的工作,加强对于城市以及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加强对于水资源的净化力度。在节流方面,做好对于水资源的节约,提高水资源在农业方面的利用程度,改善传统农业在灌溉方面对于水资源的浪费,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符合现代社会对于水资源有效节约的灌溉用水设备,避免传统的灌溉方法对于水资源的大量的浪费,从灌溉工具的改进上来有效的减少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今,对于生态环境方面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视得到加强,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对于水文水资源的管理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一件事,不断地加强对于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及时做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对于水资源的污染一系列问题的发生,使水文水资源领域内相关数据得以有效的运行,促进水文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利用相应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进一步促进水文数据共享的发展,让水文数据共享为水文水资源工作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从而促进水资源的有效的保护,加强对于水资源的利用,进一步落实节源节流工作,促进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2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工作的相关的策略

2.1水文检测覆盖的范围较大,水平高

我国的幅员辽阔,地域面积广大,但是在一些地方水文现代化建设相对落后,水文检测点的覆盖范围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安徽省的水文监测系统较为完善,但是由于一些地区的地质以及水文等自然灾害的原因,水文检测点还不能达到完全覆盖,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还是能够对比较难监测的地方进行一些测量,对于生态环境的了解比较详细,完善的水文检测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建设提供有效的帮助,所以必须加强对水文信息的了解。

2.2加强对于相关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的范围相对较广,其管理工作涉及一些水利知识,气象知识以及相关的水文地质领域的知识,应该加强水文水资源管理人员的综合文化素质,提高相关的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水资源管理人员在实践应用过程中对自身知识储备的丰富。对于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总结,并且对于以后的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及时避免,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到相关的水文水资源的管理工作中,丰富相应的水文水资源的管理方法,深化对于地质问题的有效探析,从较大的程度上避免在水文水资源的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过程中带来的较大损失。进而促进防洪减灾工作的发展,采用地理信息技术综合地理科学,遥感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等,促进我国水文工作实现系统化与网络化,加强对于空间数据管理工作的实施,进而对于空间数据有效的分析和整理,实现对于信息的提取与整理,进行相关的收集与编辑,对于我国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使得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洪减灾工作得以有效实施,加强对于自然灾害的避免,降低最大损耗。

3提高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工作人员的防灾减灾意识

水文是自然因素难以进行人为控制,导致工作难度较大。防灾减灾的过程存在较大程度上的认识不足,缺乏一定的防灾减灾意识,在灾害的过程中造成的经济及人员损失更为严重,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水文水资源的环境管理部门作为我国水资源专业的管理机构,相应的承担的责任也更大,更应该提高自身的安全防灾减灾的意识,不断地加强水文防灾减灾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强化相关人员的思想意识,最大程度避免对于我国的经济造成的损失以及相应的人员伤亡,从而在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与防灾减灾过程中取得进一步的成效。

合理规范工作行为,遵守相关制度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相关的部门更应该加强对于防汛抗旱工作的有效实施,对于相关的情况有效上报,为工作的实施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做好相应的地下水位的检测工作更要做好对水位的有效检测,对于相应的水文水资源检测工作做出详细的规范,详细的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对于水文水资源环境管理进行有效的检测,更好地开展水文水资源的管理工作。我国也逐渐地形成一套水文水资源检测规范以及地下水检测的诸多的规范,将其作为我国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文件,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为我国的水资源环境管理提供了较大的借鉴,也成为其工作的要求标准,促进防洪减灾工作的有效实施,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篇9

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及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流域治理与开发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这一区域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接近或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水污染问题突出;经济社会用水挤占了生态、环境用水,部分河流出现断流,河流下泄水量减少,湖泊、湿地及河口萎缩;部分城市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依然十分严重。流域内部分堤防建设标准偏低,未达到规划防洪标准;山洪灾害防治、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滞后。

《辽河流域综合规划》、《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的相继批复,开启了松辽流域治理的新时代。与以往规划相比,本次规划修编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根据国家现阶段和未来的发展要求,由以往流域规划以流域治理开发、重大工程论证为主,转向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保护、严格管理为主,更加注重协调好流域人与水的关系、人与河流的关系。

辽河流域

防洪减灾:

妥善安排防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既重视重点河段、重点城市防洪,也重视一般河段防洪及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明确了由防洪、治涝组成的辽河流域防洪减灾体系总体布局。

加强重点河段和一般河段堤防的达标建设;新建一些具有防洪任务的水库,新建、改扩建重要分洪枢纽,改扩建跨河阻水建筑物、治理河道险工并开展河道疏浚清障;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力度;加强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堤防为基础、以控制性水利枢纽为骨干的防洪减灾体系。

以提高治涝标准为目标,按照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原则,通过对现有涝区进行整修加固、挖潜配套,完善排水系统,使涝区达到5年一遇治理标准。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提高治涝标准。

水资源综合利用:

——到2020年,以提高城乡供水保障水平为重点,在退还现状地下水超采和挤占的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等不合理用水基础上,通过现有水源挖潜配套、当地水源合理开发和大伙房输水、绰尔河引水、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引松供水等跨流域调水工程等措施,辽河流域用水总量控制在181.64亿立方米以内;到2030年,通过强化节水,用水总量控制在186.67亿立方米以内。

——加快现有大型灌区和重点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在农业生产用水不增加的原则下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减少水田种植面积,合理发展牧业、旱作农业。到2030年,流域内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到3620万亩,其中现代高效节水灌溉农业的面积约1200万亩。灌溉率达44.9%以上。

——合理有序开发浑河、太子河等水能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河流。规划1万千瓦及以上水电站10座,新增水电装机约14万千瓦,年新增发电量3.4亿度。

——到2020年,完成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大凌河引水工程建设,加快绰尔河等引水工程前期论证工作,适时开工建设。到2030年全流域调入水量约30.31亿立方米。

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实施工程和非工程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综合防治措施,实现辽河流域水环境良性循环。重点地区包括东辽河、西辽河、辽河干流、浑太河及其重要支流,入河排污口集中的水功能区,流域重要城市,流域重要饮用水源地,供水调节水源地及输水干线。

——划定二级五类地下水功能区198个,并确定各个地下水功能区的水量、水位和水质保护目标及方案。到2020年,浅层地下水超采区超采量压减至0.91亿立方米,深层承压水原则不开采,将现状开采量0.78亿立方米全部压减;到2030年,浅层地下水超采量全部压减,深层承压水作为应对突发事件的资源储备。

——严格控制水生态敏感河段的开发活动,实现水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西辽河重点调整种植结构,强化节水措施,禁止天然湿地范围内的土地开发活动;东辽河重点实施水污染防治措施,改善河流、湖库水质,保障河道生态基流,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增加林草覆盖率。辽河干流重点强化水污染控制,加强建设河滨植被缓冲带,保障河湖、湿地生态水量,保护好重要湿地和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限制在浑太河河源区和上游河段建设拦河筑坝工程。

松花江流域

防洪减灾:

加强干支流和重点城市堤防建设,加快胖头泡、月亮泡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治理河道险工险段,扩孔改建阻水桥梁,完成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任务,加强城市防洪排涝和重点涝区治理,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力度,建设流域防洪预警系统和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

水资源高效利用:

在强化节水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吉林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呼玛河引水和文得根、毕拉河口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加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构建“东水中引、北水南调”的流域水资源配置布局。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加快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建设尼尔基、哈达山等水利枢纽配套灌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

水资源与水生态环境保护:

全面开展流域主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监测,强化水资源保护措施,严格控制污染物入河量,加强饮用水水源区保护。严格控制水生态敏感河段的开发活动,科学实施重点水库生态调度,建设必要的水生态修复工程,建立水生态补偿机制。以黑土资源保护为重点,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流域综合管理:

篇10

关健词:排涝抗旱工作措施组织保障防洪减灾

一、工作措施

1、编制完善预案。

各地要坚持科学规划、实事求是的原则,尽快组织有关部门编制低洼易涝农田排涝预案,增强排涝工作的针对性与预见性,确保农田一旦出现内涝能快速排除。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水库、河道、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的防洪预案,确保防洪抢险工作及时有效开展,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2、加快疏浚沟河

沟河疏浚工作实行省辖市、县f市、区)、乡镇政府分级负责,省辖市负责跨县(市、区)沟河的疏浚,县(市、区)负责跨乡镇沟河的疏浚,乡镇负责跨行政村沟河的疏浚。各地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沟河疏浚方案,重点解决干、支、斗等沟河的排水问题。要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组织力量,加大投入,限期完成沟河疏治工作任务,使行政区域内沟沟相通、沟河相通,形成完整的排水体系,使已治理农田在除涝标准内排涝畅通、不成灾,未治理农田尽可能减少损失。

3、要加强物资储备供应。

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应根据定额标准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物资,配备必要的排涝机具、设备,以保证抢险排涝需要。相关部门要认真做好电力、油料、运输机械等物资供应,实行优惠价格,提供优质服务,保证防洪排涝工作顺利进行。

4、要建立抢险排涝队伍。

排涝任务大的县f市、区)应根据情况建立专门的抢险排涝队伍,明确职责与任务,加强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保证关键时刻拉得出、抢得上、守得住。同时,各级水利部门应派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具体指导农田排涝工作。

5、要搞好防洪排涝科学调度。

坚持科学决策、蓄泄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兼顾、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合理实施“拦、分、蓄、滞、排”措施,确保在规定标准内防洪工程安全,平原地区排涝畅通。水利部门要按照已经批准的防洪预案和调度运用计划,联合调度水库、河道、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充分发挥拦蓄作用,科学调控洪水,使洪水安全下泄。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适时调度水库、蓄滞洪区等水利工程拦蓄洪水,合理控制河道下泄流量,给平原地区涝水让路,使涝水在最短时间内排出,并尽最大可能减少河滩区农田损失。

6、全力做好抗旱灌溉工作。

各地要抓紧组织修复被损坏的灌溉渠道,恢复输水能力,抢修水利工程设施和机械设备,保证适时灌溉。一旦出现旱情,充分利用水利工程设施,优化调配水源,实施科学灌溉。引黄灌区要按照已报批的用水计划足额引水,远距离送水,努力扩大灌溉和补源面积。大、中型水库要统筹兼顾防洪和抗旱灌溉,科学调度,尽最大努力满足抗旱用水。井灌区要动员群众全力投入抗旱灌溉,扩大灌溉面积。

7、加大防洪排涝应急投入。

各级政府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要求,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努力增加对防洪排涝工作的投入。省财政安排防洪排涝应急资金1亿元,主要用于奖补各地在沟河疏浚中发生的油电费、人工费、机械设备租赁费和采购排涝水泵费用等。

二、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低洼易涝区防洪排涝工作的领导,立足于防大洪、排大涝、抗大旱,对防洪排涝抗旱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真正抓紧、抓实、抓细、抓好,坚决打好秋粮夺丰收攻坚战。

2、落实责任制。

各级政府要落实排涝目标管理责任制,将防洪排涝抗旱工作任务分解到省辖市、县(市、区)、乡镇、村,落实到田间地块。要建立应急响应机制,一旦有洪涝发生,迅速组织群众和动员社会力量投入防洪排涝,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损失。要建立工作会商机制,制定部门联动工作方案,加强沟通协商,及时通报信息。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要按照责任分工,严格履行职责,加强部门协作,共同做好防洪排涝抗旱工作。水利部门负责防洪排涝抗旱实施方案的具体组织实施,检查指导本地防洪排涝抗旱工作。气象部门要做好天气预测预报,及时向社会发出预警信息。农机部门负责组织排涝机械,指导农民搞好排涝机具的调试、检修,做好排涝机具、零配件等物资供应。石油、电力部门要做好油、电调运调度工作,保证防洪排涝抗旱工作需要。通信部门要做好通信设施的检修、管理,保证通信通畅。交通运输部门负责防汛排涝抗旱物资的运输工作,保证抢险物资及时到位。公安部门要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为做好防洪排涝抗旱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工程管理单位要加大巡查力度,保证工程安全运行。

3、强化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