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9 11:01: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作分析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工作分析论文

篇1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在社会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等方面呈现多样化趋势,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受到严峻挑战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就如何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在实践中创新航道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服务于航道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创新航道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观点和举措。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在社会形态急剧变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准则等方面随之呈现多样化趋势,使得人们在得失、利弊、优劣、荣辱、是非等问题的尺度把握上产生迷惘和困惑,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工作方式、方法受到了严峻挑战,面对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寻求改革和突破,以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航道发展。这里本人就如何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在实践中创新航道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谈谈几点看法。

一、实现观念思路创新,使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新形势

当前随着社会的变革,人们思想观念发生的深刻变化,我们所处的环境、担负的任务、以及自身状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解决这些问题,改变思路,用创新的思维观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关键。

(一)改变旧观念,开阔新视野。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在实践中更新观念,开拓思路,在借鉴传统经验基础上,去粗取精,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闷、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一是积极探索“兴趣引导”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采取多种措施、多种手段开展职工易于接受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把握职工兴趣的基础上取得共同语言,增进沟通了解,减少排斥和逆反心理,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力,用兴趣引导思想政治工作使职工接受教育。二是树立正确的利益需求的理念。在一定条件下,当个人的合理利益无法得到实现时,人的思想就会失衡,就会直接影响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不矛盾,就不能要求职工放弃个人利益,不应当被视为思想落后,只有承认职工有追求和实现个人合理利益需求的权利,才能消除与职工之间的距离感,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和感染力。三是考虑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有机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职工乐于接受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使职工群众自觉接受思想政治工作启迪和教育,在自然、融洽的气氛中受到感染和熏陶,真正使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航道的发展大局,实现单位增效、职工增收。

(二)适应新形势,开拓新思路。长期以来,我们从宣传教育到社会实践,思想政治工作总是职工做“革命的螺丝钉”,却忽视了研究如何把“革命的螺丝钉”拧在最适当的位置,发挥最大的功效,把个人价值的追求与个人主义、自私自利划了等号;而现在新的时期,强调的是职工的敬业精神、工作能力、工作绩效的统一,由此衡量职工是否先进的价值标准,不仅要重态度、重精神,更要注重实际能力和工作绩效,不仅要有老黄牛精神,而且要是工作骨干和业务能手,更要有勇于开拓创新的新时代精神。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跟形势,正确引导职工把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过程,变成增强自身素质和本领的过程,使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更符合客观实际,为广大职工所接受。

(三)赋予新内涵,树立新理念。当人们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对自己是一种思想管束和制约时,便会对教育产生隔膜,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收效甚微。长期来,我们强调职工尽义务多,落实权利少;强调教育管理多,关心爱护少;要求履行职责多,提供服务少。新形势下,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必须转变服务理念,应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放到群众环境中进行,积极主动的发挥职工主人翁的作用,寓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使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去,营造关心帮助、互助互爱、和谐的环境氛围。

二、强化形式内容创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新任务、新内涵

有效地把握时代脉搏,推动文明进步,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内容创新更为重要,这是创新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推动观念更新。人们前进道路上最大的障碍,其实就在人们的头脑中,因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时时刻刻紧扣时代脉搏,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在社会发展变化中吸取营养,赋予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以全新的内容和全新的表现形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针对个别职工出现的思想波动,努力拓宽视野,注入新的耳目一新内容和形式,配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身体力行,认真细致耐心的思想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有效地化解了矛盾,达到了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内容、创新形式、服务航道的目的。

二是释疑解惑,澄清是非,坚持以人为本。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上给予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有说服力的回答,帮助人们正确认识改革发展中的问题,明确前进的方向。是非清楚了,疑惑消除了,思想通畅了,就能充分发挥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因此,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更重要的是帮助职工在经济上解困、生活上解忧、思想上解扣、情绪上解闷,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及时抓住职工比较关注的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结合实际,敢于接触,善于引导,向职工讲清道理,释疑解惑,使职工有安全感、亲切感、归属感。

三是扩展视野,开拓创新,提高综合素质。开拓创新不能凭空而来,它需要我们善于总结实践中的新经验,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思想建设的基础是文化,文化知识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的关键。我站以航道文化建设应对发展形势,精心组织参加了“十七大”、“改革开发三十年”、“航道杯”征文、书法、摄影、绘画等活动,通过思想政治文化教育活动,解答职工思想上的困惑,引导职工严格履行职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加强个人品德修养,营造了和谐融洽的文化氛围。

三、强化方式方法创新,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手段

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实际工作,职工的思想问题也往往是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只有找准思想政治工作切合点,在方式方法有新发展、新创造,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充满活力和生机,强化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效途径。

一是把握新变化,增强渗透力。随着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发生深刻变化,单位工作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也随着发生了新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我们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善于捕捉职工思想动态,了解和掌握职工思想工作状况,找准思想政治工作的切人点,有机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开展职工易于接受的思想政治工作,增进沟通了解,减少排斥和逆反心理,使职工认清航道发展方向,理解航道发展情况,参与航道的建设活动,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航道的未来发展联系在一起,以高度的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为航道的发展做贡献。

二是寓教于乐,增强吸引力。坚持抓队伍、抓阵地、抓特色活动,带着感情去做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情感人,帮助职工解决生产、生活、工作、家庭等实际问题,正确引导职工处理好家庭与单位的关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我站利用传统佳节,组织职工开展“拔河、抄地皮、保铃球”等丰富多彩文娱活动,还在“三八”节组织妇女节女同志外出观光。通过喜闻乐见的活动,使广大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不仅舒缓了职工紧张的工作情绪,丰富职工生活,更重要的是陶冶了精神情操,增强了团队意识,密切了同志间的关系,培养了协作精神,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使全体职工保持了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为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是率先垂范,增强凝聚力。领导干部不仅要有较高水平的思想工作水平,而且必须要有实际工作本领,以实际行动为职工作出表率,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职工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例如:我站班子成员经常亲临一线,带领征收人员查征航养费,有力地促进了航养费征收工作;在强降雪突袭镇江期间,站领导带领航政人员冒雪巡航、查标,克服困难,抗击冰雪,抢修苏南运河陵口先导段航标30余次,确保证了航道畅通,航标正常运行,有力地支持了重点工程建设。班子领导的以身作则示范作风,为全站干部职工树立了榜样,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实践证明,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就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四是沟通感情,增强向心力。谈心交心、沟通感情是拓宽新形势下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有效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我站班子坚持开展谈心制度,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即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党员干部同职工之间的谈心,态度谦虚、诚恳、耐心,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交流思想,消除隔阂,增强团结和友爱,并为长期从事水上工作的船艇人员,调整了福利待遇,开展献爱心、送温暖各种扶贫帮困活动,对有困难患病的离退休职工组织上门看望慰问,用真情温暖人心,赢得了广大职工的信赖和支持。

五是典型激励,增强感召力。坚持典型引路,放大示范效应,树立先进,转化后进,带动中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措施。如:我站号召全站干部职工向“水上雷锋服务台”服务组和王龙芳同志学习,宏扬先进,培树正气,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体职工中,大力提倡节能降耗活动,鼓励广大党员职工在本岗位建功立业。如:我们积极开展向“水上雷锋服务台”服务组和王龙芳同志学习,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干一行、爱一行,“争创学习型行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树新时代职工形象”,鼓励职工在本岗位建功立业。党员高近方对工作极端负责,继去年对报废空气滤清器技术革新取得成功后,今年7月份发现机器在倒车时主机出现报警现象,有时也会自行停机,针对这一情况,他动脑筋,想办法,党员高近方利用业余时间,在海水箱上自行设计安装一只空气调节阀,彻底消除了主机报警和自动停机现象,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而且大大节约维修经费。我站紧紧抓住实际工作中涌现出来像高近方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以实实在在的身边先进引导,带动干部职工做好各项工作,增强学先进、争先进的意识,形成比学赶帮和激励向上的气氛。

篇2

[论文摘要]文秘工作是以为领导机关工作运转和领导者决策服务为宗旨,在文件、会议、办事等方面所从事的辅、参谋性、事务性工作。文秘工作既不同于领导工作,又不同于业务部门的工作,同社会改造活动一样,文秘工作具有自己质的规定性,将对如何做好文秘工作促进档案管理工作展开讨论。

一、提高对文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文秘工作是以领导机关工作有效运转和为领导者决策服务为宗旨的,辅助于文件、会议、办事,为其做好参谋,处理好事务性工作。文秘工作既区别于领导工作,又不同于业务部门的工作,同社会改造活动一样,文秘工作具有特定的规范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文秘工作的从属性。文秘工作历来都是从属于一个领导机构的。它的活动内容主要是围绕着领导机关和决策者,为保证顺利工作而提供方便条件的。在实际工作中,文秘及其他工作人员需要为领导思维、决策提供信息,提供方案,做好决策前准备工作等;需要及时抓住市场信息,如客户来电话咨询工程项目的设计或客户前来咨询工民建或城市规划设计等相关问题,及时与领导、工作人员联系或直接给予解答;需要做出积极的反应,抓住商机,为领导机关的工作运转和领导者的决策提供辅工作。

二是文秘工作的综合性。文秘工作大多很被动,很少能按照自己的意图安排工作,常常是来了电话处理电话事务或收发传真,有了文件取送处理文件,来了客户接待客户。协调上下级事务,这也是文秘工作从属性所决定的。但只要动脑筋,想办法,凡事超前储备经验,进行预测,有多种准备和处理方案,就有望把被动变为主动了。

三是文秘工作的服务性。文秘工作的服务性也是事务性,服务性是由从属性决定的,这是文秘工作的重要特点

二、加强档案管理势在必行

文秘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文秘部门加强档案管理势在必行,极为关键。

首先,文档工作离不开档案管理。文秘工作的性质在实践中凸显档案信息的重要,文秘工作必然涉及许多上呈下传的文件材料,这些文件要及时递呈领导批阅,然后催办、归档,会直接影响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能够使企业更好地贯彻落实好上级领导部门的精神;为设计人员提供学习进修的信息,使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经济效益。可以说,文秘工作的优质服务对垦区的经济和社会建设都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以基础档案管理为起点,规范运作方法才能够有效地推动文秘工作规范有序地健康发展。

其次,搞好档案管理能够保证文秘工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重大活动重要的信息来源和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文秘工作的科学性、全面性。档案资料科学性、准确性增强,全面性、可选性扩增,是文秘工作科学、准确、全面开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因此,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体制是新形势下对文秘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管理手段和工作任务。

三、文档工作要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文秘部门要加强档案管理,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机构的职能建设,明确分管部门,为档案管理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并着力开展档案管理标准、规范的研究制定工作,保证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的方向性和准确性。二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努力做好档案“三网”(局域网、党政网、互联网)“一库”(数据库)建设,保证为领导提供决策信息、决策方案的及时性和全面性。

三要及时做好电子归档及规范管理工作。主动介入本单位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建设,通过技术支持与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电子文件归档机制,加快实现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同步归档和有效管理,从而保证为领导工作和决策服务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四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保障制度。如档案信息的专报专题研究制度,编辑、指导、筛选、送审以及追踪反馈制度等。

五要严把工程档案归档质量关。这是做好竣工档案管理的关键。高质量的工程档案来源于领导的重视,来源于工作人员的群体意识,来源于工作程序的合理和管理制度的健全。在领导重视的良好基础上,档案员参加工程竣工验收,参加科研成果鉴定,参加新设备购进开箱是“三参加”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重点工程档案管理的关键。因为要做好重点工程档案管理,首要的任务就是明确质量标准,把住重点工程竣工档案的归档质量。黑龙江省农垦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具备国家甲级资质、城市规划具备省乙级资质、公路行业具备省丙级资质。该院领导十分重视设计工程竣工档案归档工作,每项工程从初设到竣工验收都层层严格把关。

其主要内容是按合同要求,在合同任务书、地质报告、设计方案、报批图、施工图、效果图、质检、档案、设计资质等方面,要求建筑设计师、结构设计师、水暖电气设计师、城市规划设计师都必须肩负起责任。

四、结束语

作为一名文档工作人员必须严把设计竣工档案的归档质量,归档的设计竣工档案必须达到完整、准确、系统的要求。完整的标志就是指按照要求,将形成的各种形式、种类载体、各种内容的归档资料从建设项目的提出、立项审批、勘察设计、到竣工验收全过程形成的应归档的文件都要收集齐全;准确的标志是指档案的内容需真实地反映工程竣工时的实际情况和建设过程,归档的竣工资料与实物一致,图物相符,账图相符,技术数据可靠,签字手续完备,施工中的设计变更按有关规定进行个性补充或重新绘制,不允许有任何差错;系统的标志是指文件材料的整理要遵循其自然形成规律和成套性的特点,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进行科学分类和系统排列以便于保管和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为领导和部门有效的服务,更好地优化档案管理,做好文秘工作。

参考文献:

[1]徐艳.试论档案工作创新[J].赤峰学院学报,2005,(02).

[2]高德武,周爱东,李文.档案工作创新思路[J].科学与管理,2005,(02).

[3]王晓燕.全省档案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J].档案时空,2005,(02).

篇3

中国基层农机推广机构,普遍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近三十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化,基层农机推广工作曾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是转型期(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农业机械化成为当时建设的重点和热点。但是由于当时中国的经济百废待兴,综合国力很弱;农业工业和农机化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农村正在进行联产承包制的重大改革;这些客观存在的制约限制了农机化水平的发展。二是萧条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由于农村联产承包制的实施和逐步完善,以及国民经济发展重点的战略转移,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处于维持和停滞状态。三是复苏期(本世纪初至今),这次农机事业的快速发展有一大特点,它不是靠任何人为地设计、掀起和推动,而是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自然形成的。这次发展的动力既存在政府的因势利导,积极支持,也有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强烈需要,更有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应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保证。

2006年,国务院制发了30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就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亟须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设意见。至此,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再次迎来了成长发展的春天。

二、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现存的问题

按照《意见》要求,各地都在积极加强和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力度,但就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发展态势来看,普遍存在着以下两个主要问题:

(一)整体实力弱

由于基层农机推广工作长期处于萧条状态,人、财、物长期得不到投入和补充,加之机构改革农机系统几经撤并,专业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工作条件十分简陋,部分基层单位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工资经费没有保障等,致使正常的业务工作无法开展。虽然基层农机推广机构改革基本结束,但上述现象并没有改变。总结分析,造成问题存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

1.机构改革形式化

地方政府对基层农机推广机构改革的认识不够。在这次基层农机推广机构设置、队伍结构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地方政府对农机推广机构设置,总是持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在队伍结构和资源配置方面,采取你改我动、你调我整的观望态度;而不是积极地从地方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宏观大局出发,去挖掘和培植科技推广潜能的角度,来研究调整和正确对待基层农机推广机构的改革。

2.基础设施差

据调查,大多数基层农机推广机构资产为零。问题存在的原因有三个:一是长期没有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入和扶持;二是过去国家和政府的投资,基本被上级有关部门挤占挪用;三是自身发展能力差,缺乏市场经济意识,没有自我生存发展的造血功能。

以柳河县农机推广机构基础设施为例:县级农机技术推广站资产为零,15个乡镇级农机推广机构,资产总额为18.6万元(80年代末固定资产总值),其中六个乡镇资产为零。

3.人员素质低

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各农机化专业院校开始撤并停招,致使培养输送农机化专业技术人才的园地和渠道被切断。由于基层农机推广工作长期处于萧条冷落状态,职工生活待遇没有保障,工作环境十分艰苦,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再则,基层长期得不到国家和政府的投入和扶持,根本没有经费帮助他们去进修和培训的机会。加之政府轻视、社会排斥,他们自身也丧失了学习提高的信心。

4.政策落实不到位,政府承诺难兑现

《意见》既明确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地位,同时也强调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编制、人员安置、财政保障、基建投入、科技项目支持等工作。编制、人员基本确定,基建、项目后续待进。那么首先要解决的,也是基层要求最强烈的,就是财政保障问题了。要想马儿跑,就要填料加草,这是最简单的道理,而就这一点点,也成了基层农机推广人的一种奢望。

(二)职能作用小

基层农机推广机构职能作用小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职能边缘化。随着中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却遇到了新的挑战。现在基层农机推广完全不同于其他农技推广,要求它的条件也比较苛刻,要推广发展大农机(大中型农业机械),要集中大面积(地块集中且达到一定数量的试验示范基地)。而种植业和养殖业等就不同,他们的适应性较强,小可以入户(种植户、养殖户),大可以入园(农业生态园、养殖园)、入场(农场、养殖场)、建基地(试验示范基地、养殖基地)等。相比之下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由于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受基础设施和客观条件等因素的限制,现在还无法独立履行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等公益性职能。致使基层农机推广公益性职能很难体现,人才资源闲置浪费。

三、整改建议

基层农机推广机构,是中国向农业机械化迈进的助推器和先行者。它的工作职责是集所能集之人力、物力、财力,将最适合当地农业生产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引进来,通过试验、示范推介给农民使用。作为各级政府,应该有效发挥基层农机推广机构的主导和带动作用,为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

根据《意见》精神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应按照“利用现有,不增负担,整合资源,方便工作”的原则,进行基层农机推广机构的改革。

(一)人才资源的整合

设立乡镇区域(中心)农机推广机构。机构改革后,乡镇农机推广机构一般定编为2~3人。他们既搞农机推广,又抓农机安全管理和服务。由于精力和能力所限,即使做了些工作,也不过是应付了事而已。

设立乡镇区域(中心)农机推广机构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有利于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二是有利于对基层农机化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1.突出农机推广工作的特点

采取乡镇机构撤并整合的方法,集中专业技术力量,加强农机推广力度。以3~5个乡镇为单元,设立乡镇区域(中心)农机推广机构,人员编制8~12人。重点负责服务区各乡镇的农机推广、管理和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农机推广主导、带动和辐射作用。

2.促进基层农机化工作规范化管理

乡镇农机推广机构,属独立法人事业单位。现有机构设置及人员结构所存在的弊端,直接影响和阻碍了基层农机化工作的开展。比如正常的农机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它们干不了;农机安全生产和服务,它们做不了等。致使群众意见大,领导不满意。

通过整合,类似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和改善,人员结构的合理调配等,都会积极促进基层农机化工作向标准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二)物资资源的整合

按照“整改”原则,将乡镇农机推广机构现有的物资资源进行整合,加强基层区域(中心)农机推广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资金和物质不足部分,争取上级政府和财政的支持和帮助,为基层农机推广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三)强化公益性职能,理顺管理体制

根据基层农机推广工作特点,建立健全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作用的管理体制。县、区域(中心)二级的人员和业务经费及资产全部由县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其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要充分听取所服务区域乡镇政府的意见。

在人事管理制度方面,坚持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切实抓好农机技术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农机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

篇4

电气火灾一般是指各种发、送、变、配、用电设备及线路在带电运行状态下,由于非正常的原因,在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中引燃可燃物而导致的火灾。还包括静电和雷电引起的火灾。除违章操作等偶然性原因外,相当一部分电气火灾是由于电气系统存在隐患并长期未被发现,特别是各种不同原因造成的局部过热或火花放电,在某种环境条件下导致周围可燃物被点燃,蔓延成灾。因此,需要定期对电气系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防不安全隐患。

传统的电气防火安全检查方法,主要依靠人的直接感官(手、眼、耳、鼻)来判断电气系统的外在表征和环境特征,辅以常用的电工仪表,测量系统的电压、电流、接地电阻等值。但是,电气系统的局部过热的火花放电往往由于处于十分隐蔽的部位,往往不容易被传统的检查所发现。

借助于红外探测设备(如红外点温仪、红外热电视、红外热像仪)、超声探测设备(如超声探测仪)等现代技术检则手,能够在电气系统正常运行的状态下,实施非接触式检测,快捷地发现过热和火花放电部位。十多年来。北京地区许多专家和技术人员经过不懈的努力,将这些现代检测技术与传统的电气防火安全检查方法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更为系统化、规范化的现场检测方法,并通过对检测纪录的数据处理和图像分析,正确判断电气系统不同部位所存在火灾隐患的性质、原因及危险程度。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对一些特殊场所(大型文艺演出场所、公共娱乐场所、展览展出场所、建材家居商贸市场、施工现场、桑拿浴室等)一些典型隐患和重要数值(过热型隐患、放电型隐患、谐波、中性线过载电流、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等)的标准化检测方法,大大提高了检查的质量与效果。

北京市电气防火安全检测工作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一是初期阶段(1991-1997年)。市电气工程协会和北京消防协会组织一批专家率先为建立预防性安全检测手段开展调查研究。经市技术监督局批准,1992编制了《北京市小型服务行业电气安全技术要求》,作为对这些单位进行电气安全检查和电工安全培训的基本依据。1996年编制了《北京市电气防火安全检查技术导则》,首次把红外测温、热成像和超声波探测等现代检测技术设备,移植来对过热型、电火花型电气火险隐患的检测。

1997年5月,《北京市电气消防安全检查中心》宣布成立,为社团法人,由市科委归口管理,接受市消防局的业务监督与指导。电检服务开始走向社会。

二是成型阶段(1998-2001年)。1998年,根据国家关于社团组织整顿的有关精神,《北京市电气消防安全检查中心》实现改制,演变成四家从事“电检”服务的企业,检测业务的市场化有了新的发展。与此同时,北京消防协会受市消防局的委托,积极开展对企业的技术指导和行业管理工作。2000年6月,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北京市电气防火检测技术规范》。2000年11月,市物价局批准了《电气防火检测中介服务收费标准》。至此,电检已成为城市中一种有章可循的社会性安全技术服务行业。

三是发展阶段(2002年-现在)。随着市消防局取消电检企业资格审批制度,本市又出现了一批新的电检企业。据统计,截止2004年初,北京市电检企业已达36家,从业人员654名,其中高级工程师66名,工程师119名,助理工程师35名,组成了首都地区预防电气火灾的一支生力军。电气防火安全检测也已进一步被社会所接受,一些单位开始主动与电检企业签订定期服务协议。有些外资企业原本就按习惯每年从国外请来专门机构做例行性安全检查,现在已改请北京的电检企业来做了。据2003年6月的统计,六年来,全市电检企业共检测了25594个用电单位,及时发现消防不安全问题543000多件,其中较大的问题28654件,为用户提供检测报告28675份。我市在电气设备大量增多、用电量年增长15%的情况下,电气火灾数量保持了平稳态势。这与加强对电气火灾的专项防治力度不无关系。特别是在各次重大政治活动和群众性活动的保卫工作中,电检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技术保驾作用。

如上所说,十多年来,电检工作在两个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一是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检测(查)技术方法与标准;二是初步形成了适应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专业队伍。

基于历史和法规条件的原因,我国消防安全服务性企业的发育相对滞后,而中介性电气防火检测专业服务正是该领域的一个典型代表。它是消防安全工作顺应社会发展对消防安全的需求而出现的一项新事物,是消防安全工作科学化和社会化的一种体现。它如何得以正确实施,并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需要一个艰苦曲折的摸索的过程。

从国家目前的法规依据和北京市的实际情况来看,电检服务的社会化行模式是沿着以下思路形成的:

(1)根据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第十条第(六)款,“公安消防机构在进行消防监督检查时,可以根据需要,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与消防安全有关的电气设备检测(包括静电、防雷)等记录资料”。

(2)上述要求的“记录资料”应是指各单位依据现行的国家与地方有关技术标准进行的安全自查“记录资料”。在北京,应依据《北京市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规范》进行安全自查。

(3)鉴于仪器设备和人员经验等方面的不足,许多用电单位并不具自行对电气设备进行规范化统查的条件。他们可以委托电检企业进行有偿检测服务,并对发现的隐患进行整改。

(4)电气防火检测服务企业属社会技术服务性质。它受用电单位委托,微利服务,协议收费,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工商、物价、税务、消防、技术监督等部门的依法监督。

电检工作既然是一项有利于减少火灾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好事,消防监督部门应当积极支持,正是从上术宾认识出发,北京市消防局明确委托消防协会发挥社团组织的作用,负责对电检企业开展行业指导工作。几年来,协会工作的主要着眼点是吸引电检企业自愿加入协会,共同制定各种有关的行业规范,促使本行业会员单位自觉遵守行规,不断端正行风。具体可归纳为“五个统一”:

(1)统一编制检测技术标准。

(2)统一制定企的人员与设备配备标准。

(3)统一进行业务人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4)统一各企业的业务管理制度和服务行为准则。

(5)统一检测文书规格(合同、检测报告及用电单位回执等)。

市消防局还要求所属各消防监督构负起支持和监督电检服务正常开展的法定职权,向社会各单位宣传定期规范化安全检测的必要性,同时依法对各电检企业的检测质量和真实性进行监督。与此同时,还明文规定:消防监督构人员必须廉洁自律,不得接受任何好处费;不得以任何借口带领电检企业到单位强制检测;不得干预单位对电检企业的选择;不得参与电检企业的经营活动。

针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电检企业共同制定了《电检企业服务质量自律管理暂行规定》,对电检企业质量保障体系的各项要素(人员、设备、流程、文本、制度等)提出详要求,并依此在全行业持续开展了质量自律考评创优活动,使电检行业从总体上保持了健康成长的良好势头。

应当看到,电检作业一种社会中介性技术服务,目前仍然处于发育不成熟的时期。从北京目前的状况来看,仍存在企业总量过多、规模不大、综合技术能力不强等问题,行业管理也还需进一步总结经验,加以改进。

从根本上说,电检的社会化运行仍有待于国家制订针对性的法规、政策,使其更加有法可依。电检企业作为一种负有特殊责任的中介性技术服务机构,还应当纳入国家的资质管理范围,确保其公正与权威性。

预防电气火灾是一项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还需要不断探索、改进。在今年以及今后若干年,应该继续抓好以下几件事:

一是继续提高电检工作的科技水平

——及时修改和补充《北京市电气防火安全检测技术规范》。

——对电气火灾的具体原因和电气系统常见患的判定标准进行深入的分类研究。

——对各种常用电气产品的防火安全性能进行跟踪分析。

——对一些关键性或前瞻性的技术问题(如谐波效应、线路绝缘性的带电检测方法、对易燃易爆危险部位的电气防火安全检测、各种电致发热体的温控标准及安全间距等)开展专题研究。

二是继续促进电检行业的健康成长

——完善行业自律和制约机制。

——强化消防部门监管和社会公众监督作用。

——鼓励有实力的电检企业向多功能消防安全服务企业发展。

三展探索与电检工作配套、减少电气火灾的更多有效举措

——各种常见性电气火灾隐患的预防与整改措施。

——电气工程验收、定期安全检测与隐患整改一条龙服务。

篇5

2.利用项目各种资源,创新工作环境。毋庸置疑,项目难以具备思想政治工作常规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但项目作为相对独立的组织存在于特定环境中,项目人员特有的“一家人”思想比较强烈,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营造一个有助于项目人员共同“建家、爱家、护家”的民主、和谐、奋进的整体氛围。良好的项目整体氛围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一种极好的教育因素。在项目法施工管理中,项目及其成员既处在企业和社会的大环境中,同时又受项目这个小环境直接影响,无论是物质环境如工作现场、施工设备、经济效益等,或是精神环境如管理制度、经营理念、行为准则等,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形成项目的整体氛围。提供因此,环境创新就是要将项目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相融合,挖掘各环境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整合出使项目人员乐在其中、乐于奉献的生产经营空间,并使项目人员自觉接受各种规章制度的管理,成为目标明确、工作主动、行为自觉的项目主人,最大程度地释放创效能量,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动力作用。

3.结合项目存在形态,创新工作方法。项目的分散化、小型化、流动化,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由集中、统一、大型的活动形式向小型、灵活、多样的方式转变,从单向灌输向自我教育转变,从单纯说理向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转变。提供项目自身的存在以及存在的环境是处于变化中的,人员也处于动态管理中,集中开会、听报告等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方法和形式,既不符合项目实际,也不能满足工作要求,更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以固定式的静态学习为载体到以变换中的动态活动为载体转变的创新,结合项目开展的各种生产经营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增强项目创效能力的实践活动之中。

4.运用项目网络联系,创新工作途径。就是将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于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当今社会,作为有效支撑企业存在的施工项目及其成员,网络影响已经渗透到两者的方方面面。提供网络具有开放性和民主性特点,利用这些特点,可使思想政治工作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做到全天候、全方位,由原来集中统一模式,变为分散多样化模式;由原来自上而下单向灌输的被动接受,变为双向或多向的直接交流;由原来单调的指示、命令、说教,变为平等交流。如利用网络能够广泛收集思想政治信息,开展时事政策宣传和科学理论灌输,能够较好地改变过去那种一方讲、一方听,领导为主体、职工为客体的传统方式。同时,可以将事关公司发展前途以及项目关心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在网络上向项目成员公开,使他们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权利得到真正落实,从而有效激发项目成员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服务项目工作重点,创新工作内容。内容创新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基础。项目在不同运作时期的工作重点不同,而同一项重点工作,不同阶段的着力点又有不同。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选准选好切入点、结合点,集中精力围绕项目中心工作和工作重点抓好教育、引导和宣传鼓动,最大程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确保项目生产经营目标和其它工作的顺利完成提供。需要指出的是,项目法施工管理特别强调项目班组和成员的创效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以及潜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思想政治工作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这方面的教育。

篇6

关键词:招投标评标干扰定性分析定量打分策略型行为

1概述

在评标工作中,往往通过对各投标方案的定性分析和定量打分对各投标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从而得到最后的排序名单。所以评标工作是否成功往往要看这两个过程的结果是否相符。如果不相符,一种原因是评标程序设计不合理,评标的评价体系设计有问题,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可能在评标工作中出现了个人策略型行为对评标结果发生了干扰。为什么在一些项目的评标工作中定量打分与定性分析不相符?并且有时不能完全代表大多数评委的意见。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是在定性分析过程中往往由于评委的偏好的程度无法计算,而在定量打分中这种偏好就得到了反映。在出现较大偏差,对平均值出现较大扰动时,个人在评标工作中的策略型行为就会对评标结果带来影响。

投票选举理论的奠基人之一C.L.Dodeson经过大量的对比研究认为,投票程序的“可纵性”和投票人(或决策者)的策略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对于投票人在投票过程中隐瞒偏好、通过夸大或贬低投票对象,或者通过各种手段影响投票结果的行为我们称其为策略型行为。我们认为,当评标进入后期的定量打分阶段后就成为一种类似投票选举的行为,因此也就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策略型行为干扰这个过程。以下仅讨论在定量打分中一种比较隐蔽的策略型行为对评标工作的影响。

2个案的定性分析

在一个项目评标过程中,经严格的资格审查预选后,参与投标的单位只有3家,分别简称为A单位、B单位、C单位,三家单位具备的投标条件相仿,但各有所长,都具备完成招标项目的能力。参加评标的评委共计13人,通过投标书审查和讨论后情况基本明朗,经过初评得结果如下:

6人认为A>B>C

2人认为B>A>C

2人认为C>A>B

1人认为C>B>A

1人认为A>C>B

1人认为B>C>A

A>B>C表示A优于B和C而B优于C,如果用少数服从多数的一票法来分析,那么A得到7票,B得到3票,C得到3票,显然A得到了超过半数的票。

表中的数值是认为所在行单位比所在列单位优的专家个数,如认为A比B优的专家总数有8位,所以第一行第二列记为8,其余类推。

以下采用不同的社会选择函数对上例进行求解

2.1波达法(即波达函数法)

波达法用被评单位与其他单位逐一比较时得到的得票总和作为该单位波达函数值,记为fB,我们将依据波达函数的大小排定各单位的优劣。

为表述简洁,把被评单位两两比较

时的得票按下表记录:

--------------------------------------------------------------------------------

A

B

C

--------------------------------------------------------------------------------

A

-

8

8

B

4

-

9

C

4

4

-

--------------------------------------------------------------------------------

上例中,单位A的波达函数是表中第一行的和:

fB(A)=8+8=16

同理我们得到:fB(B)=4+9=13

fB(C)=4+4=8

因此根据波达法我们得到A>B>C

A单位显然占有优势。

2.2康多瑟托法

康多瑟托法是用被评单位与其他单位逐一比较时得票最少的那一次所得票数作为该单位的康多瑟托法函数人的值,在上例中,被评单位B与AB相比时,与A相比的得票数最少为4票(即B所在行的最小值),所以B的康多瑟托函数

fc(B)=4

同理可得fc(A)=8

fc(c)=4

因此,按康多瑟托法,专家组的排序为:

A>GB~GC

符号B~GC的含义是专家组们认为B与C的优劣无差异,即B与C应排在相同名次上。

2.3南森法

南森法是一种逐步淘汰法,它在算出各单位的波达分以后不是以直接得分的多少来排序,而是将波达分最小单位淘汰出局,排在最后。然后再在剩下的单位中计波达分,再将分

数最小的单位排在后面。依次进行这种操作,直到排定所有单位次序为止。在上例中我们可很容易的排出专家组的整体序是A>B>C,与波达法的排序完全相同。

2.4道奇逊法

道奇逊法的意思是用各单位与其他单位逐一比较时能战胜其他单位所需增加的支持票数总和作为道奇逊函数fD的值,fD越小的单位越优。在上例中,

fD(A)=一4+(一4)=-10

fD(B)=4+(-5)=-1

fD(C)=4+5=9

因此,按道奇逊法,专家组的整体排序应是A>B>C。

2.5群体序的综合

当然上述各法在实际运用时各有所长,也各有各的缺点,所以仅仅用一种方法来得出群体排序都是缺乏说服力的,但我们如果把这几种方法综合排序,并将第一名记1分,第二名及并列第二记2分,第三名记3分,对所有的计算方法的结论进行算术平均,并以计算结果来排序。

通过上述计算我们可认为A方案显然为优。

3定量打分过程

下面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定量打分方法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看一看会出现什么新的变化:

在评标过程的最后,13位评委按主持人的要求用百分制的方法对三家单位的报价、质量保证体系、技术方案、技术能力、资信等若干方面进行详细评估后对各单位直接按印象打

结论出来了C>A>B,完全和定性分析的结果不同,这是怎么回事?

4原因与对策

通过对上面的打分记录分析后发现2、5、6号票的打分值明显与群体的打分值偏离,他们对C单位的偏好程度严重偏离了平均值。可见我们在进行初评时定性分析中的排序是未考虑每个专家的偏好程度,所以当大多数专家按客观情判断公正打分时,如果出现个人慌报偏好,一个人打分的影响力和他与平均值的偏差的大小成正比,也就是说打分异常人的影响力是几个正常打分人之和。而在大多数专家的评价中客观公正度越高则少数人的干扰就越大,这样就必然会使评价结果出现有利于打分异常人的情况,整个评标过程扰了。

作者试图用以下方法来排除这种干扰。

4.1舍弃最高分和最低分的方法

--------------------------------------------------------------------------------

专家序号

A

B

C

对应的偏好表达公式

--------------------------------------------------------------------------------

1

90

88

86

A>B>C

2

75

71

96

C>A>B

3

89

85

84

A>B>C

4

87

88

82

B>A>C

5

67

65

94

C>A>B

6

66

70

95

C>B>A

7

88

89

84

B>A>C

8

86

91

88

B>C>A

9

89

87

83

A>B>C

10

91

85

83

A>B>C

11

96

93

90

A>B>C

12

93

85

87

A>C>B

13

95

90

88

A>B>C

平均分

85.54

83.62

87.69

--------------------------------------------------------------------------------

这种方法在体育比赛裁判打分时经常使用,但也有它的局限性,如在上例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后得:

A=86.27;B=84;C=87.46仍然是C>A>B

如去掉两个最高分和两个最低分后得:

A=87.56;B=85.33;C=87.11变成了A>C>B

可见当慌报个人偏好的人数较多,其在行为上的偏离度较大时,这种方法是无法界定应该舍弃的评分数是几位,同时如果操作不当舍弃太多,则进入计算的有效打分太少义会对序的排列产生新的不良影响。

4.2剔除误差法

由于评标人员有慌报偏好的可能,同时也为了防止个别人员的不负责任,我们应用测量学中的误差理论,对以上数据进行处理,发现误差大的则予以删除,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处理步骤如下:

首先计算单个指标的数学期望值:

式中,Gji为第指标的各点值,N为总人数;其次白塞公式计算均方根差:

最后再进行数据合理性校验

式中,δ为残差;K(N)为判据(Chauvent)。

若δ>K(N)×δ

则应删除这个数据,然后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全部数据完全符合(Chauvent)判据为止。

4.3公开评议法

把评标的准则作为群体规范,通过公开对评选票进行评议,并利用群体压力,以理智和舆论的压力使个别人慌报偏好的行为不敢公开。

可在不记名投票后,再公开对每一张评票的合理性进行公开讨论确认。确认可以采用举手表决的方式,对确认的评票再由工作组进行计算。这样就使得慌报偏好的人不敢公开进行他的策略活动,则不合理的投票将会得到最大的遏制,打分的偏差仍然会存在,但不至于太离奇,超出平均太多。上例中2、5、6号票在评议中肯定无法通过,那么重新计算评分结果为A=90.4;B=88.1;C=85.5,结论就与定性分析结果一致,仍然是A>B>C。

4.4记名评分法

这种方法要求所有的评委必须在打分表上署名而不是匿名,通过公开打分的过程使得个别有谎报个人偏好的评委不敢在打分过程中打出太离谱的分数,而且这种方法也可对评标专家的可靠性进行分析,从而不断提高评标工作的科学和公正。为了加强保密,可采用将评委姓名栏设计为折叠密封方式,评标结束后该评分表存档备查。

4.5定性指标定量化

由于专家定量打分往往是定性分析结果的一种数量上的变换,主观因素较大。但是如果我们在评标工作开始前做好大量的准备工作,收集好大量的数据,就可以把一些相对容易分析的定性指标定量化。在最近的几次实践中,我们采用了降低专家个人主观定量打分比例增加客观定量打分比例的方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经验。具体操作如下:

对一些比较容易分析的指标在开标前通过专家的分析讨论确定分档打分的标准,评标时由工作组将被评历年的数据统计分档。专家组在评标过程中对数据的真实性和计算的正确性进行确认,对分档进行评议后确定。工作组按确定的结果计算评标对象的得分,从而使得主观评价客观化。在实践中曾经把主观评价的比例从70%降低到了30%,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所有评标专家的肯定。例如,在物资招标采购中,开标前确定进行定量化分析的各种涉及物资质量的指标、质量事故的评价以及分档的范围和对应的得分。评标中对各厂家的多年质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由评标工作组按所分质量档次完成评标对象产品质量的分档工作。专家组则对所使用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判断,对数值化的评价结果进行确认,再根据确认的结果由工作组计算得分,得分结果由专家组最后确认。对于非关键指标根据统计数据和投标书可由专家主观进行评价,但其评价结果所占权重将大大降低。在以往的评标中,这些非关键质量指标的权重分仅占全部质量分数的20%。

另一种定性指标定量化的方法就是可以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这些主观指标问题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模糊因素数量化。为将定性问题定量化,这里很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标度的问题,美国Pittsburgh大学的T.L.Saaty教授在层次分析法(AHP)中首次提出的1~9标度可以对一些定性分析的问题按标度定量化,这个方法可以在工程评标中应用。

5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在评标过程中,个人的谎报偏好对评标的结果是有影响的,而且影响的程度与打分的偏差是成比例的。在一个评标团体中,当大多数评委的打分符合客观实际、偏差较小时,个别人大偏差的分数对结果的影响更大。这些行为必然影响招标工作“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因此我们在评标工作中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合理的程序对这些行为产生的效果加以遏制。

参考文献

[1]J.S.Kelly·ArrowlmpossibilityTheorems[M].Springerverlay,1979.

[2]黄立群.社会选择规则合理性标准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文,1997.

[3]张世英,刘智敏.测量实践与数据处理[M].科学出版社,1973.

[4]张灵莹.定性指标评价的定量化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7).

篇7

【论文摘要】本文采用实证方法,通过因子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对银行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研究。本研究表明,银行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工作本身、主管管理风格,银行政策及实施、同事关系、个人能力发挥、培训与晋升、工作报酬。其中,工作报酬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程度最高,同事关系的影响程度最低。在此基础上,针对各个影响因素提出相应建议。

1引言

与其他行业不同,银行员工为顾客提供的服务是无形的。服务的好坏往往靠顾客的感受和以往的经历来判断,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员工提供服务与顾客接受服务是同时发生的,员工与顾客的接触非常频繁,银行能否获得顾客的忠诚度,关键在于员工和顾客的关系发展到了何种程度。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影响银行工作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以期为银行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建议。

1.1工作满意度的定义

工作满意度的正式研究始于Hoppock,他在1935年面世的《工作满意度》(JobSatisfaction)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工作满意度的概念,他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工作者心理与生理两方面对环境因素的满足感受。此后,工作满意度便成为诸多学者探讨和研究的课题。目前,理论界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定义尚未统一,许多研究者都对工作满意度的含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参考以上定义,笔者将工作满意度定义为个体对目前工作所持有的一种整体看法,并会受个人内在因素及外在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态度和感觉。

1.2员工满意度影响因素

自从工作满意度概念提出之后,学者们对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满意度的构成维度和影响满意感的因素上。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对于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表述日益纷繁复杂。到目前为止,国外关于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个体特征、情境特征和情感特质三个方面。Locker将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划分为:工作本身、报酬、提升、认可、工作条件、福利、自我、管理者、同事和组织外成员。March&Simon认为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包括自我价值的实现、工作中各种关系的把握、工作角色与其他角色的和谐性。在国内,2O世纪7O年代以前,有关工作满意感的研究主要“隐身”于诸多激励理论之中。冉斌建立的满意度模型中涉及5个影响员工满意感的因素:工作回报、工作背景、工作群体、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卢嘉等人认为,工作满意感的影响因素包括组织形象、领导因素、工作回报、工作协调和工作本身等5个方面。

2研究方法

2.1被试

在太原市区选择一家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单位,进行个案研究。共计调查了7O名员工,其中男性员工3O名,女性员工4O名。

2.2测量工具

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用于了解员工对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各个因素的评价,这一组问题采用7点LIKERT量表进行测量(“1”表示非常不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共35个问题;第二部分调查员工对工作的总体满意度,用“0”表示“否”,用“1”表示“是”;第三部分用来收集员工个人资料。

2.3研究程序

调查问卷统一发放,共发放70份问卷,实际回收65份,其中有效问卷61份。

2.4数据采集与分析:采用Spssl3.0统计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描述性分析

可知,除了变量,Q9,Q10,Q11,Q12,Q18,Q30这6个变量之外,其他30个变量的平均值都比较高(介于4.03和5.26)之间。这表明员工对所有各项考察内容的同意程度是比较高的。35个变量的标准差都比较小(介于0.82和1.38之间),表明样本内部的差异程度都比较小。

3.2因子分析

使用Spssl3.0软件包对调查问卷的第一部分35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巴特里特球体检验与KMO检验的结果表明,这次调查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巴特里特球体检验,统计量值为944.44,对应的相伴概率为0.000;KMO值为0.640)。我们用主成分法来提取因子,然后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得出因子载荷矩阵。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结构明显表明了35个变量分别属于8个因子。我们根据各个因子中所含有变量的共性,为各个因子进行命名。各个因子的名称、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及累计方差贡献率见表2。已有资料表明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60%可以接受。在本研究中,8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552,大于60%,这表明因子保留了原始数据中较多的信息,因子分析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

3.3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对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检验。因为本次研究的因变量是二分变量,故采用了BinaryLogistic回归模型对原始观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我们采用Hosmer—Lemeshao方法来检验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该模型预测样本的预测正确概率为90.2%,模型的拟合优度是76.3%。

根据回归分析中的Wald值,可以将这8个影响因素按其重要程度排列为:工作报酬;能力发挥;工作本身;主管管理风格;政策实施;银行经营;培训与晋升;同事关系。

4结论

4.1影响员工满意度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4.1.1工作报酬

本次研究中,工作报酬包括:不同岗位工资差距大;所得工资少;发放奖金合理和所在银行工资偏低。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这个因素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最大。因为报酬支付的公平性涉及到上下级关系、群体氛围、团队凝聚力、组织绩效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员工的行为、业绩和满意感。

4.1.2个人能力发挥

该影响因素包括工作得心应手和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能力。该因素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仅次于工作报酬。长时间简单、压抑和繁琐的工作不利于个体自身多方面能力的发挥,自主创新能力也受到限制,自我价值感也处于下降状态,必然导致对工作丧失兴趣。

4.1.3工作本身

本研究中,工作本身包括:工作富有挑战性;对现有工作的兴趣;工作职责规定明确;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工作范围内有决定权和工作成就度等6项指标。该项因素对于员工工作满意的影响也较为明显。一般来讲,工作缺乏挑战性,过于单调和重复,往往会给员工带来厌倦、烦闷和压抑,导致员工作满意度下降。

4.1.4管理风格

包括领导愿意倾听与工作有关问题;征询下属意见;与下属交流;客观评价业绩;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适度授予权力;为员工利益着想和按照个人特点安排工作等八项指标。作为自己工作的直接评价者和职位晋升以及薪酬调整的决定者,上级主管的工作作风和管理风格对于员工的工作热情、绩效有着重要影响。

4.1.5银行政策及实施

该因素只要包括4个指标:规章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各部门职责明确;知道工资怎样计算和部门之间定期交流。赫茨伯格认为,公司政策和行政管理是最主要的保健因素之一,缺乏该因素会引起员工的不满意。在戴维斯和罗佛肯斯等人开发的MSQ量表中,公司政策及实施也是影响员工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4.1.6银行经营

该影响因素包括:了解经营状况,清楚发展目标和短期目标能有效实施。冉斌认为企业经营是影响员工满意感的因素之一。通过了解银行远景和发展目标,可以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的工作与银行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所处的位置,增强主人翁意识,从而提高工作满意感。

4.1.7培训与晋升

该因素包括:用人主要重学历;提拔不重经验;培训系统不深人和能看见晋升前景。调查显示,员工对于工作能否给予自己提供学习、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是非常看重的,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工作中能否学到对自己今后发展有用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企业能否为员工尽可能地提供开发和培训以及相关的学习援助计划,往往会直接影响他们对企业、工作的选择以及工作满意度的评价。本研究中,由于银行部门的培训体系较为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也很健全,所以该因素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程度较小。

4.1.8同事关系

本研究中,同事关系包括:同事之间的互相帮助;工作配合默契;交流通畅和工作态度。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情绪的,工作中人们之间的关系往往会影响个体的态度和行为。由于在银行工作更多的是面对广大客户,与上级领导和同事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限,因此其影响程度最小。

4.2相关建议

4.2.1调整薪酬结构,保证薪酬制度公平性

薪酬支付的公平性问题涉及到内部公平与外部公平问题,因此,在制定薪酬方案时,不仅要考虑分配结果问题,分配程序上的问题以及分配结果反馈等问题,此外还要兼顾到薪酬的外部公平性问题。只有把各个方面的公平性问题考虑周到,才会避免导致员工不满、挫伤他们内在工作动机的情况,从而提高对所从事工作的总体满意度。

4.2.2加大岗位流通力度,培养复合型人才

同一组织内部不同岗位之间的轮换是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通过让员工在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流动,不仅可以使其熟悉、了解公司各个部门的职责、任务,也可以使其在短时间内掌握处理各项事务的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在新的工作环境下,员工会处于一种受重视的状态,工作的主动性会被调动,热情也会被激发,而且工作技能的丰富不仅可以使员工自身成长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而且企业本身也会因此受益。

4.2.3注重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可持续发展

能否在工作中获得成长和发展,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得到发挥,是员工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此,企业要根据员工自身的特点和情况,再结合企业所能提供的发展机会,为员工制定适当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员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人生追求,这也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思想。

4.2.4建立多渠道沟通机制,改善人际交流

由于银行工作的特殊性,上下级和同事直接的交流机会并不多。但有效的沟通同样不容忽视。不管是上级向下级的命令、通知和传达,还是下级向上级的汇报、请示和反映,还是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等级上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都必须保持畅通无阻,必须形成良好的制度和文化氛围,因为及时有效地沟通可以快速传递和分享信息,消除隔膜和壁垒,增进协调和融洽,有利于企业及时地做出正确决策。

4.2.5改善办公环境,体现人文关怀

篇8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办公条件的改善,在机关工作和各类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声像档案。为了更好地保护好、利用好这些生动、形象的特殊载体档案,我们就房山区161个立档单位的声像档案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声像档案普遍存在着归档不完整、保管条件差、管理混乱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档案的完整和声像档案的保管及利用。声像档案管理严重滞后于档案工作的整体发展水平,已到了非抓不可的程度。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一、声像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声像设备存在着"一硬一软"的现象

"一硬"是指声像设备数量多。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工作需要,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声像设备有了很大改善。在调查的161个单位中,仅有21个单位没有声像设备,占13%,87%的单位都有1台以上的声像设备,设备总数达671台(架)。从总体讲,声像设备可算比较"硬"。"一软"是指声像设备管理之乱。有101个单位没有制定声像设备管理制度或相应的使用要求,占62%,致使有的设备闲置,没人会用,难以充分发挥作用;有的设备存放在科室或个人手中,没有合理利用;有的设备使用人员不明确或频繁变动,设备不能有效地利用。从而形成了"硬件硬、软件软"的现状,而且"软"的方面直接影响了"硬"的方面作用的发挥,最终造成一些重要活动没能及时摄录,档案没能完整保存下来,给以后声像档案的产生及归档留下了隐患。

(二)摄录人员中存在着"一强一弱"的现状和两种误区

摄影录人员在各自单位中直接从事着产生声像档案的工作,并决定着声像档案的数量和质量。调查反映出在摄录人员中存在着"一强一弱"的现状。"强"表现在所调查单位的443名摄录人员中,有专职156人,兼职287人,平均年龄35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2%。队伍强大、年龄适中、文化程度较高这是"强"的一面;"弱"表现在443人中,专业工龄1至5年者381人,占86%,5年以上者仅占14%。经过专业培训的共68人,仅占16%,其中1至3个月短训(摄录专业)的66人,专科毕业2人,有84%的人都属"自"。专业工龄短、专业知识及技能普遍较低这是"弱"的一面。

调查中还发现摄录人员中存在着两种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一种是部分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声像档案。他们一直误以为只有上级来文、红头文件才是档案,而他们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照片、录音、录像带等,认为拍完、录完就算完成任务了,不需要归档保存;另一种是部分人误以为谁拍的照片就归谁,送往报社、电台的用完就算完了,怎么处理这些声像档案属于个人行为。由于这些同志缺乏全局观念,档案意识不强,仅考虑个人或本部门工作方便,致使部分声像档案长期在个人或科室内部保存,不移交档案室或档案馆统一保存。特别是随着人员变动和机构调整,造成声像档案的失控或流失,致使单位档案不齐全完整,严重影响了声像档案的长久保护和开发利用。

事实证明,摄录人员"弱"的一面影响了"强"的一面发挥作用,加上认识上的误区,造成了声像档案管理上的不规范。也就是说,产生声像档案的第一关棗形成和归档不把好关,待用时再靠档案员去催要或档案馆去征集,那只能是"亡羊补牢"了。

(三)声像档案管理混乱,问题复杂

1、管理制度不健全,声像档案没有集中统一管理

调查中有75个单位制定了相应的声像档案管理制度,占47%,有半数以上的单位处于无章可循的自由形成、自由处理状态。据调查,声像档案的管理主要存在着3种形式:一是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随时形成随时移交,仅占26%;二是各科室一年一次移交档案室,占35%;三是由科室分散保管或个人保存,占39%。由此表明有五分之二的单位声像档案没有集中统一管理,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有的单位虽有管理制度,但落实不够,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

2、档案意识不强,声像档案难以及时完整归档

声像档案有较强的时效性和特殊的归档要求。例如照片底片需同时归档,影像需辅以文字说明,如果不及时归档,日后就是摄影人员自己也难以追忆齐全和准确。调查发现,有近20%的单位有积存照片没归档,且多数照片、底片早已分家或已无底片,文字说明更难说清。本来是很珍贵的照片,却由于没有及时归档而失去了其应有的保存价值和利用价值。从录音、录像带的归档情况来看,更令人担忧,相当一部分单位都是"一盘带子反复用",原始录音(像)没有保存下来。另外有些部门或个人手里保存着部分珍贵的声像档案,虽管理不规范,但当档案部门去收集时,往往不愿交。究其原因,主要是档案意识不强,对声像档案管理缺乏重视。

3、管理状况"喜""忧"悬殊,发展不平衡

调查单位中设备、人员、声像档案管理都比较规范的有11个单位,占6.8%;而无设备无声像档案、有设备无声像档案、有声像档案没集中统一管理的单位48个,竟占40%,两极所占比例悬殊。从照片数量看:最多的一个档案室存有20000余张,其余160个单位20860张,平均130张(其中多者上千张,少者几张)。仅从照片档案一项看,声像档案的管理水平就很悬殊。

4、保管条件差,声像档案难以长久保存

声像档案的保管条件比纸质档案要求更严格。而调查发现,只有广播电视局、韩村河村等少数几个单位设置了声像档案室或配备了声像档案专柜,其余各单位都将声像档案存放在文书柜内与其它档案混存,不具备恒湿、恒温、防磁等保存要求。致使一些照片变黄褪色,底片粘连变质,磁带受损等,不利于声像档案的长久保存和利用,一旦发生问题,悔之晚矣!

5、收集渠道不畅,声像档案馆、室藏匮乏

区档案馆是全区永久保存档案并向社会提供利用的基地。但目前馆藏声像档案极为匮乏。基层单位中有近四分之一的照片档案散存在个人或科室内部,没有集中统一管理。正是由于多年来沿袭下来的声像档案分散保存,难以及时完整归档统一管理,致使基层档案室声像档案不齐全,档案馆的声像档案也就没了来源。源头没控制住,加之征集措施不得力,渠道不畅,造成今?斓呢逊Α?BR>

6、区域性重大活动档案失控,声像档案流失严重

众所周知,每次区里或基层单位组织重大活动,召开重要会议,都安排人员摄录像,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声像档案。其中一些在报刊上刊登或印成图书、画册对外发行,但在档案馆(室)却找不齐这些原始档案。分析原因:一是多个单位同时参与的大型活动,档案管理不集中统一。各部门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都是临时抽调的,各自负责一块工作,相应形成的档案材料缺乏协调、统一、集中,活动结束后,档案材料也各归东西,声像(包括文书、实物等)档案流失在所难免;二是从筹备到结束没有归档要求和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及贯穿始终的档案管理、服务工作,也造成档案材料流失;三是有关专业人员档案意识不强,加之缺乏有效的管理,形成的档案不及时归

档,用完之后就归为已有或是下落不明,又造成档案的流失。二、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意识,争取领导重视

搞好档案工作不仅是档案主管部门的事,更是各立档单位乃至全社会的事,而各级领导的重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从这几年的经验看:一要争取宣传主管部门、新闻单位的大力支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提高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及有关人员的档案意识,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档案工作氛围;二要抓住机遇,服务中心工作。档案主管部门、各立档单位要善于抓住机遇,结合本地、本单位中心工作,通过馆、室藏档案以及生动的利用实例,发挥档案自身的宣传教育作用。

(二)加强管理,制定办法,狠抓制度落实

要改变声像档案管理混乱的现状,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来规范此项工作很必要。区档案局将与有关部门配合出台《房山区声像档案管理办法》;同时,各立档单位也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化规范管理,对产生的声像材料从收集、归档到移交档案室统一管理,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防止分散流失,杜绝归为己有。对声像档案的日常保管、借阅、利用作出明确规定。永久、长期保存的声像档案应定期向区档案馆移交;在此基础上要狠抓落实。要确保有关法规和制度落到实处,必须制定有效的配套措施,明确责任,依法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使之逐步变成自觉的行动,以确保声像档案归档质量。

(三)加强监督,分类指导,注重业务培训

针对声像档案管理现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声像档案的监督指导力度,并把其作为档案目标管理、年度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同时,针对不同单位现状,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指导,力争整体水平的提高。对人员、设备、档案管理都比较规范的单位,要巩固提高,在开发利用上下功夫;对有设备、有专业摄录人员,而档案管理没跟上的单位,应在依法管理、建章立制上加强指导和监督,促其逐步规范管理;对问题较多、基础薄弱的单位,要限期建档,加大指导监督力度,不留死角。注重业务培训,全面加强对摄录人员、档案人员的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为形成好、保管好声像档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力求妥善保管

从长久保护和利用考虑,声像档案要求恒湿、恒温、防磁、防震、防光、防火等。而目前声像档案保存条件普遍不符合上述要求,短时间内都配齐专柜或设专室又不现实。我们认为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力求妥善保管是当务之急。首先,声像档案要独立成卷,使用声像柜或密闭铁柜单独存放;其次要严格控制库房温湿度,远离光线、磁场等;录音带、录像带采取定期倒带检查等保护措施,尽量延长声像档案的寿命。

(五)全面出击,形式多样,疏通收集渠道

要实现声像档案收集完整,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和物质保障,建立并疏通收集渠道,运用多种形式收集也很重要。结合地区实际,各立档单位、区档案馆要全面出击,采取多种形式收集。主要有:①通过正常移交接收。科室移交档案室,档案室移交区档案馆。②重点单位、重点科室重点收集。对本地重点单位、立档单位重点科室产生声像档案比较集中的,要有重点地强化收集,经常沟通及时掌握情况。③重点人物(摄录人员)直接征集。有一部分摄录人员除担当本单位的摄录任务外,还被指派(或聘请)摄录本地区的重大活动、重要会议、城市建设、外事活动等。对保存在这些人手中的属于归档范围的声像档案,要多方努力,登门收集和征集。④广泛的社会征集。对散存在民间的声像档案,运用发公告、发文件、上门实地寻求等形式,采取有偿征集、无偿捐献、建立名人全宗、个人代存等方式广泛征集。

篇9

关键词:民商法;经济法;经济法功能

任何一部门法的产生都是依从于它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其功能表现也总是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之需要。从历史上看,商品经济是商法与经济法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商法产生于商品经济初始时期,经济法产生于商品经济较发达的后期。经济法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在经历了以民商法为基础的商品经济阶段后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结果,是国家权力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经济法的功能,是指经济法作为一个有机体系,在一定的立法目的指引下,基于其内在结构属性而与社会单位所发生的,能够通过自己的活动(运行)造成一定客观后果,并有利于实现法律价值,从而体现自身价值在社会中的实际特殊地位的关系。经济法功能实现是建立在以民商法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体现在市场经济的自身缺陷和民商法对市场经济自身缺陷的克服存在的局限。

一、反对权利滥用

就人们认识社会现象的基点来讲,主要有两种方法论,即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按整体主义的观念,虽然社会有机体的存在与发展是以个体的存在及每一个体功能的发挥为基础,但个体的存在及功能的发挥又都依社会的存在为条件,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及社会化高度发展的现代经济条件下,个体所处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其取得的经济成就尤为重要。不仅如此,就每一个体来讲,社会总是先于个体存在。因此,从整体主义讲,处于社会有机体中的功能个体的权利,与其说是持有者之权利,不如说是权利保持者之社会的权能而己。故经济法不是在授予个体以权利,而是在积极地限制或防范权利的滥用,以担保权利人行使社会机能之可能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些经济权利的行使,从个别的、短期看并没有侵犯另一权利,但从有机整体主义看,任何经济权利的行使都具有外部性,都可能对经济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了保证整个经济机体的健康、持续运行,任何经济权利的行使都应有限度,超越限度行使权利即构成权利滥用。

在社会秩序的形成过程中,人们并非总是遵循社会规范进行沟通、协调和配合的。因此,偏离规范的行为是经常发生的,特别是在以民商法为基础的私法保护和倡导私权的前提下,这种现象的发生就更不足为奇。私法的基本精神就是在产权界定清晰的法律基础上,充分肯定和保障权利的自由交换,即:“私法自治”。当交易成本为零时,民商法足以使市场主体自愿、高效地达成交易,不需要公权力的介入。但是,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和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垄断和限制竞争等市场障碍出现,市场经济合理地走向了自己的反面。比如,当市场经营主体依据合同自由形成卡特尔、纵向限制竞争协议的时候;或者依据合同自由和经营自由,通过企业兼并形成垄断,并支配市场的时候;或者依据经营自由原则,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时候;或者依据经济自由原则,间接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候,等等。这就需要公权力介入私权利领域,对私权利进行限制,以防止私权滥用。经济法恰恰就是确认政府干预,通过限制市场主体的过于自利的行为,对自利行为设定法律界限的。

可见,民商法积极鼓励社会个体私权的实现,经济法为保护社会整体利益,而主动积极地介入,以防止这种私权的滥用,二者功能基础相同,功能方向相反。

二、制约权利行使过程中的非理

社会秩序与自由的对立统一为权利设定了界限,使经济法限制权利的功能具有存在基础。辩证法告诉我们权利是通过限制自由而实现的,这种限制下的和谐状态便是秩序。在社会秩序的动态平衡中,限制自由与实现权利的要求为经济法提供基础。

在法制社会,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应当保持平衡。然而,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冲突是市场经济本身内在的本质矛盾,表现为垄断、不完全竞争、不公平分配、经济投机、总量失衡、周期性经济危机、生态失衡等市场缺陷。这些缺陷表明个人利益只有与社会整体利益平衡发展才能得到实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主体多元化、经济关系复杂化,作为“经济人”的市场主体均以追求自身最大利益为目的,因而不可能自觉地反映社会需要及其长远变动趋势,也不可能自觉地实现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有效结合,他们出于“搭便车”的最底成本算计和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往往不会顾及对“公共产品”的破坏,更不会主动去维护。在这些方面,经济法具有传统私法所不具有的功能。事实是国家凭借和利用公权力介入市场主体的私权利,责令私权利主体支付和承担破坏成本,维护“公共产品”,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公权为了维护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介入、干预私权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恰恰是经济法调整范围。

从个人本位转向对社会本位的偏重,是西方法哲学或立法指导思想在当代的重大变化,经济法的出现正是这种变化在规范上的表现。社会本位作为一种法哲学原则并不是对个人私权本位的否定或绝对替代,而只是将传统民商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延伸到更为广泛的社会生活中,用以制约权利行使过程中的某些非理。与民商法追求个体财富的最大化相比,经济法则强调个体为了社会整体利益必须做出牺牲。

三、确保权利实现的公平环境,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经济法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促进市场主体有效、公平、公正的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市场经济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都需要经济法规制。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国家运用公权力以经济法律形式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力图使市场获得最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

西方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健康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来自于其广大市场主体的自身活力的发挥,而不是拔苗助长,更不是代替。当个体的自由得到较好保障和发挥的时候,社会发展往往显得稳定和有效。当个体自由受到较多限制或压制的时候,社会发展则往往显得固步不前甚至混乱。个体自由和发展永远是社会的主旋律,是健康社会内在的东西。所以,因市场失灵等引起的社会问题虽然需要国家外在力量的矫正,但这也只是矫正,它永远不能代替市场自由本身。任何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只能由他自己去感觉和凭自己的能力达到,他人包办不了,也代替不了,别人所能做的只能是帮助或推动而已。“经济法对市场的干预,完全缘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所以,经济法的干预范围应该严格限定在市场失灵的范围之内,因为对不存在失灵的市场进行干预,只会侵犯经济人的私权而无任何有效益的干预产出,只会减弱经济人良性的自利能力,同时激化经济人自利动机中的非理性成分,从而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规律。”

因此,市场经济下国家干预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应以市场主体的意志自由和有效竞争为标准,经济法不能取代民商法,而是以民商法为基础。而且,经济法对经济的干预不仅在于预防、克服和弥补市场缺陷,更主要的是运用国家强制力对各种非市场因素障碍予以消除,建立公平、自由、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从而为民商法奠定和维持存在的基础。如果说民商法强调对所有的市场主体的平等保护以保证竞争活力的话,那么,经济法就是强调对部分市场主体偏重保护(弱势主体)的同时防止绝对优势主体滥用权利以保证充分竞争的实现。

四、规制经济权力

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又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政府失灵”。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事实上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它不可能内化到市场主体自身自觉自愿的层面。因此,国家干预与市场主体之间永远存在着一个忽近忽远的距离,这种忽近忽远的距离必然导致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不当。同时,国家干预还存在着一个更大的、而且更难以把握的行政官员的无定性的行为问题。国家权力不会自发地运行和生效,它必须由具体的政权机构和国家工作人员来执行。而无论是各个政权机构还是组成他们的国家工作人员,均有区别于社会公众利益的自身利益。“个人利益确实是可以归之于人们所有不幸和所有幸福的根源。不可能不是如此,因为个人利益决定我们所有的行动。”国家权力执行者的自身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未必相符,当二者冲突时,权力执行者将自身利益从社会公众利益中分离出来并带入国家权力之中,造成国家权力的异化。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布坎南也认为,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同经济人一样是有理性的、自私的人,他们就像在经济市场上一样在政治市场中追求着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管这些利益是否符合公共利益。

因此,国家干预经济的权力也需要规制,并且经济法规制经济权力的功能也是市场主体有效抵制政府非法干预的根据和手段,凡是没有法律明确授权的政府干预都可以看作非法干预,各经济主体可以拒绝。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之法,其存在的根基是市场经济的不足,而且该不足同时需要国家干预和国家能够干预;其发展的生命力在于一个能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有效驾驭国家经济发展的高效政府,以及一套能有效规范和制约政府行使行政权力的制度和程序规则;而其内容则是有关经济政策和保证这些经济政策如何出台的经济决策程序。

五、振兴和扶持市场主体的发展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虽仍然起着基础性作用,自由竞争,优胜劣汰,但国家有责任培育和扶持市场主体,以克服民商法意思自治存在的狭隘性、盲目性的弊端。为了扶持市场失败者,救济社会弱者,以社会为本位的经济法应运而生。它通过扶持市场失败者,救济社会弱者,培植他们的竞争力,让他们重新获得均等的机会参与自由竞争。通过确立每个人作为人的主体地位,保护每个人作为人的应有权利,从而真正解放人,解放社会。它由作为整个社会总代表的国家站在全社会的高度进行总体规划、宏观调控,为在世界中无知的市场主体提供各种科学、权威的信息参考,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民商法的意思自治才有意义。

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就是主体多元化,完善的市场经济必然包括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在内的活跃的各类市场主体体系。在我国,经济法振兴和扶持市场主体发展的功能还应包括对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从法律上保证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的市场合格主体,参与市场活动,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殖。

六、结语

探讨经济法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社会,无一国家不采用多种法律规范,由多个法律部门构成自己的法律体系。大陆法系国家一般将法律体系中的法律规范分为公法和私法,那么经济法是属于公法,还是私法呢?公法调整非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以确认公权并使其服从法律规制为根本任务,强调的是运用公共权力,管理者意思先定,以社会责任为本位。私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以确认私权并保证其实现为己任,强调“意思自治”,合同自由,经营自由,以个益为本位。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非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的一方参加者是以社会公共管理者身份出现的政府及其经济行政机关。从上述经济法功能的分析中可知,经济法对其社会关系的调整,无一不是以社会整体和长远利益为本位并且需要借助国家权力介入私权领域的。毫无疑问,经济法是确认和规范国家运用公权力干预市场经济之法,属于公法的范畴。以往有学者提出经济法是属于公法,但在某些方面具有私法属性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重新审视民商法和经济法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有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法学基础理论的完善,有助于民商法、经济法法律部门的建立与独立。更有助于加强经济法的基础理论研究,打通经济法总论和经济法分论有机联系的渠道,克服和避免长期以来经济法研究当中,总论和分论“两张皮”的现象,使经济法学学科体系更具系统性和严谨性,从而增强经济法的说服力。

我国自从党的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经济立法以来,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探索过程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由于长期未能对经济法的功能进行准确定位,致使我国经济立法出现了本可避免的混乱,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主要体现在:经济法立法与经济立法混同;经济法立法与民事立法、商事立法关系不顺;经济法律体系内部层次紊乱,缺乏有机联系。表面看,经济立法轰轰烈烈,实际上,经济法立法冷冷清清。经济生活中,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微观规制这一基本的市场经济立法领域同时存在法律空白,导致经济关系的重要方面无法可依。事实上,我国经济生活中现在出现的市场秩序混乱、宏观调控不力、经济执法效果不佳等现象,不能不说是经济法功能定位不准导致的结果。以民商法为基础、经济法为保障来发展经济的模式,已为世界多数国家的发展所证明。

参考文献:

赵震江.法律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刘永林.法学方法论研究[J].法学研究,2001,(3).

李昌麒.中国经济法治的反思与前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法]弗雷德里克·巴斯夏.和谐经济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篇10

WTO(世界贸易组织)从字面上看,是指一个关于贸易的国际组织。但本文所述WTO的含义更为宽泛,它不仅是指一个贸易组织,根据语境,还意味着一个调整各国、各地区之间贸易关系的体制,一个世界贸易体制。[2]

研究WTO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或方法,例如政策的角度、经济的方法。WTO肯定是一个贸易政策问题,而且是国际社会共同贸易政策问题。这个政策的目的,就是通过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或市场开放,使国际社会的普遍成员受益。为什么贸易自由化会达到这样的目的?这又是经济学问题。古典经济学关于国际贸易分工的学说表明,跨国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生产力的效率和价值的普遍提高,从而实现各国经济利益的最大化。WTO正是这种理论的实际应用。[3]

然而,政策和法律是不可分的。法律需要政策的内涵,并为政策的目的服务。政策需要以法律形式体现,合法性不仅是政策的基础,而且为政策建立了稳定的预期。经济也不能脱离法律。经济学原理需要形成制度或规范,通过保护和约束社会成员取得实际效用。[4]

因此,对WTO来说,无论其政策内涵或经济学原理如何,也无论从哪个角度研究,法律都是重要因素。WTO作为一个世界贸易体制,归根结底是要起作用的。它如何起作用?这是一个法律问题。研究WTO,法律不可或缺,法律同样可以作为一种方法。

本文从法律上研究WTO.笔者想要说明的是国际公法对于WTO的作用或影响,或者说,是WTO对国际公法的依赖关系。国际公法对WTO的作用可能反映在许多方面,本文将择要讨论,旨在说明问题。

二、WTO是国际公共秩序的一部分

WTO作为一个世界贸易体制,是国际公共秩序的一个组成部分。国际公共秩序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它要解决的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的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例如和平与安全问题、海洋权益问题、空间制度问题、金融管制问题。这些问题都具有跨越国界的性质。WTO主要涉及国际间自由贸易问题,它通过关税减让等各种市场开放措施,达到自由贸易的目的。WTO从起源到今天,始终是一个以国家为主的国际体制。[5]这一点是法律上讨论WTO首先要明确的。

建立世界贸易体制的设想,早在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就已经提出。一些国家主要是美国和英国,根据自己互惠贸易的经验以及对贸易保护主义危害的认识,主张建立国际贸易组织(InternationalTradeOrganization,简称ITO)。建立世界贸易体制实际上是重建战后国际(公共)秩序的—部分。战后国际秩序还有两个重要部分,即国际政治体制和国际金融体制。这个秩序的发起者是协约国,美国扮演了重要角色。国际政治体制通过一系列会议,特别是与布雷顿会议大致同期的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得以确立,最后体现为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组织。布雷顿森林会议虽然提出世界贸易体制设想,但它是各国财政部长的会议,解决的是国际金融体制的问题。会议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国际金融体制由此建立。

1945年,美国以及刚刚成立的联合国,继续推动国际贸易组织的筹备工作。美国邀请一些国家谈判缔结—项关税减让的多边协定。联合国也呼吁召开国际贸易组织的制宪会议。从1946年到1948年,各国政府在伦敦、纽约、日内瓦和哈瓦那分别举行了四次会议,完成了国际贸易组织的起草工作。1947年的,还就关税减让的多边协定进行了谈判,并且起草了关于关税义务的一般条款。这两部分构成了所谓的关贸总协定(GATT1947)。

然而,由于某些国家国内法的原因,ITO没有成立,GATT缔约方遂通过签订一个《临时适用议定书》,使GATT发生了“临时”适用的效力。GATT因此成为事实上的世界贸易体制。在GATT存在期间,其缔约方从最初的23个增加到128个(1994年),除香港等个别地区外,均为国家。GATT缔约方主要是各国政府,经历了东京、乌拉圭等回合的谈判,在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领域达成协议,发起并于1995年成立了WTO.中国于2001年12月加入了这个组织。WTO现有成员140多个,绝大多数都是国家,此外还包括欧共体、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几个非国家实体。

WTO之所以接纳这些非国家实体,是其宗旨所决定的。WTO是—个贸易体制,主要考虑由关税分割的不同市场的准入或贸易自由流动问题。由于欧共体国家关税统一而形成了单一市场,欧共体本身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也存在着贸易自由化问题,它成为WTO成员也就顺理成章。台湾、香港和澳门的情况类似,它们不仅是单独的关税区域,尤其台湾和香港,还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贸易方,实现全球贸易的自由流动,需要考虑它们的存在。正因为如此,它们才为WTO所接纳。它们在WTO中的地位也非常清楚,这就是“单独关税领土”。WTO接纳这些非国家实体,并不从根本上损害WTO体制的性质。

WTO的历史发展表明,它是以国家为主的国际体制,国家是最重要的参与者。WTO作为一个贸易体制,是国际公共秩序的组成部分。在这方面,它和国际公共秩序的其他组成部分,例如国际金融体制甚至国际和平与安全体制,只有内容的不同,并无本质的差异。

三、条约是WTO建立和效力的依据

WTO作为国际公共秩序的一部分,与其他国际体制一样,离不开国际公法,离不开国际公法的作用。国际体制的参加者主要是国家,国际体制内发生的关系主要是国家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正是国际公法调整的对象,国际公法主要就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国际公法的性质,决定了它对于各个国际体制的作用。这种作用首先并且最明显的,表现在对于国际体制的建立和效力方面。

国际体制无论体现为组织,还是体现为文件或协议,都依赖于国际公法意义上的条约。建立国际组织需要制订组织约章,组织约章从公法上讲就是条约,就是多边条约。而不建立组织的国际体制,更是条约问题,参加体制的各方需要用而且只能用其订立的书面协议来确定相互关系,这种书面协议就是条约。更重要的是,任何国际体制的建立,都是为了解决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换言之,国际体制要在国际社会的现实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如何发挥作用?就需要依靠国际公法包括条约的约束力。国际公法之所以是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是因为它对国家有约束的效力。这种效力来自于国家的承认:国家承认国际公法具有约束的效力,愿意接受国际公法的约束。国家的这种承认早已成为国际公法上的,一项确定原则,即“约定必须遵守”(pactasuntservanda)。国家参加条约就必须遵守条约的规定,履行条约规定的义务。国际体制通过国际公法的约束效力而发挥实际作用。

WTO的历史发展,与条约的作用密不可分。如前所述,1944年到1948年,国际社会曾经讨论建立ITO,后以GATT代之,并在GATT基础上发展了WTO.那么为什么ITO未能建立?为什么GATT能够成功?为什么GATT能够发展成为WTO?仔细分析,都是条约问题。

ITO是一个国际组织,它需要通过条约建立。而条约的缔结又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主要是签署或批准。[6]只有经过这样的程序,条约才能生效并对当事方产生约束的效力。签署是国家行政机关主要是对外关系机关的事情。谈判代表达成协议,由有权的行政当局代表国家对协议的内容表示同意,这就是签署。批准则是国家立法机关的事情,是立法机关对协议内容表示的同意。批准程序是现代国家体制在国际公法上的反映。由于条约涉及到在国内法上的地位,包括作为国内法在本国的实施,为了保证条约获得本国法的地位并在国内贯彻落实,立法机关对条约的批准成为必需。立法机关的批准还意味着国内社会广泛参与国际法的制订,或者说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因为立法机关通常是普选产生的。笼统地讲,重要的条约特别是一般性多边条约(包括建立国际组织的条约)都需要批准。条约是否需要批准由缔约国决定,缔约国可以在条约文本中规定本条约是否需要批准。国内法也可以对本国需要批准的条约做出规定。签署和批准在国际公法上是有意义的。如果条约无需批准,签署就意味着国家对承受条约约束而表示的同意。如果条约需要批准,则批准才具有此等意义,在这种情况下,签署仅仅代表国家行政机关对条约文本的认可。

ITO因涉及参加国际组织,在参与起草的一些国家国内法看来需要经过批准。然而,由于当时国内政治气候的原因,美国国会拒绝批准。美国国会的这一态度,导致了ITO的流产,因为缺少了美国这样一个贸易大国的参加,该组织是没有实质意义的。[7]条约的批准程序阻碍了ITO的建立。

GATT之所以能够替代ITO而发挥作用,则是条约签署的效果。1947年上起草的GATT,从美国国内法来看,只要是作为关税减让及限制阻碍贸易措施的协议,而不涉及成立国际组织,是无需国会批准的。美国行政当局及其他一些国家的政府,出于对国际贸易秩序特别是各自利益的考虑,强烈希望GATT尽快实施。于是,它们制订并签署了《临时适用议定书》,使其成为迅速生效的条约。[8]更重要的是,它们借该议定书适用GATT内容,扩展了条约的效力范围。

理论上讲,有关缔约方直接签署GATT并使其生效并非不可行,但至少有两个法律的原因促使它们采用《临时议定书》的方法。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国内法。美国行政当局签订关税减让协议乃是根据国会法律的授权,而当时的授权是临时性的,即有关协议对美国的约束不能超过一定期限,美国行政当局只能签订一定期限的协议。另一个原因是,删除了成立国际组织条款的GATT,在其他一些缔约方的国内法上仍可能需要批准,签署《临时议定书》可以避免拖延GATT开始适用的时间。[9]

为了绕过国内批准程序,有关缔约方在《临时适用书》中还做了一个特殊规定,这就是“祖父权”条款。按照该议定书的规定,GATT的第一部分最惠国待遇和关税减让义务,以及第三部分程序条款,是该议定书当事方即GATT缔约方必须履行的。而第二部分构成了一种例外。该部分规定的一些重要义务,例如关税手续、配额、补贴、反倾销以及国民待遇等,不是缔约方必须履行的义务,缔约方享有所谓的祖父权,即它们有权继续适用在其成为GATT缔约方时已经存在的国内立法,即使此等立法与第二部分义务相冲突。“祖父权”条款解决了大多数GATT缔约方行政当局同意适用GATI‘而产生的国内宪法问题,使它们得以直接签署《临时适用议定书》。[10]

GATT通过《临时适用议定书》对其缔约方发生了约束效力。这种“临时”的条约效力不断地续展,一直到1995年WTO正式成立。GATT的事实存在和成功运行,与条约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WTO的正式建立依赖于1994年马拉喀什协议,它被称为“WTO”。WTO被视为新条约而不是旧条约或GATT的修改。[11]这意味着WTO是1995年正式成立的国际组织,接受该及有关协议的GATT1947缔约方以及欧共体都是WTO的创始成员方。[12]为什么该被作为新条约对待?因为作为旧条约需要修改GATT,这不仅仅是增加有关设立国际组织条款的问题,还意味着要经过GATT复杂的修改程序以及加入程序。[13]而这些已经没有必要了。重要的是,GATT缔约方已就建立一个贸易组织及全面适用GATT等问题,包括废除GATT中的“祖父权”条款,达成了一揽子协议,新条约能够使这些成果迅速生效,新条约成为选择。

新条约不仅能够反映新的协议成果,又能够保持历史的延续性。

WTO通过附件的形式,与WTO成立之前的各轮贸易谈判成果,特别是1994年修订的GATT连接在一起。[14]这些附件本身就是独立的条约,它们在WTO的“伞”下又连成一体,构成了WTO条约体系。这样,尽管WTO只有区区16个条款,并且基本是建立国际组织的规定,但它通过条约之间的连接,继承并发展了1947年GATT以来一直运行的世界贸易体制。

由此可见,世界贸易体制之所以能够建立和运行,条约是法律上的决定因素。正是条约,为GATT缔约方和WTO成员规定了关税减让等各项义务。也正是在条约基础上,WTO才最终成立。根据“约定必须遵守”原则,承担有关义务的国家和地区必须信守条约的规定。条约成为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有效手段。世界贸易体制通过条约发挥着调整全球贸易关系的实际作用。

四、影响WTO的国际公法领域

WTO的建立和运行依赖于条约。但在国际公法上,条约并不孤立地存在,它与国际公法一些重要问题或领域有着密切联系,并深受这些领域的作用或影响。这些领域通过条约也深刻影响WTO.

第一个领域可以说是国际法的渊源。国际公法上有两个主要渊源即造法方式,一是国际条约,二是国际习惯。条约是当事方的明示同意,以条约方式产生的规则统称为协定国际法(条约规则)。习惯是被接受为法律的一般国家实践,以习惯方式产生的规则统称为习惯国际法(习惯规则)。条约和习惯存在着互动关系。[15]由于条约特别是一般性的多边条约具有编纂已有习惯等功能,条约规则不仅可以建立在习惯规则之上,习惯规则也可以通过条约规则体现。更重要的是,受“条约不及第三国”原则的限制,条约只对当事方有约束的效力,而不能约束非当事方,条约规则只是国际公法上的特别法。而习惯规则不同,它来自于国家的一般实践,属于国际公法的一般法,适用于国际社会的一般成员。条约和习惯效力范围的差异,导致了在许多情况下协定国际法对习惯国际法的依赖,就像国内契约对一般法律的依赖一样。

条约的渊源性质以及和习惯的关系,完全适用于WTO的情况。WTO条约,包括WTO及其涵盖协议,属于协定国际法范畴,是主要关于贸易问题的条约规则。这些规则可以说构成国际公法的一个专门领域(可称之为“WTO法”)。但是,WTO法如同其他条约规则一样,受到条约性质(不及第三国)的限制。它需要习惯国际法,受习惯国际法的作用或影响。

还以前述条约的缔结程序和效力为例。有关条约的签署或批准之所以能够生效,之所以对当事方产生约束的效力,是因为国际公法的一般法或习惯法是这样规定的。条约当事方可以约定本条约签署或批准后生效,其国内立法也可以规定需要批准的条约,但从根本上讲,起作用的是习惯国际法。正是习惯法给予签署或批准以法律意义,条约才得以生效。而生效的条约必须遵守,毫无疑问,乃是“约定必须遵守”这一古老习惯作用的结果。

关于条约的缔结程序,有一个国际条约加以规定,这就是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16]条约的签署或批准的法律效果以及“约定必须遵守”原则,由该公约分别规定。该公约及相关的规定,可以说明习惯国际法对于WTO的作用。其一,公约从形式上看是条约规则,只能约束当事国,公约关于条约签署或批准的规定也只对当事国有约束效力。而WTO一些成员并没有参加该公约,公约作为协定国际法不适用于它们。那么,为什么1995年WTO条约需要经过批准的程序?为什么批准后便有约束的效力?显然是习惯法的作用。在条约缔结和效力方面,支配WTO成员条约关系的法律是习惯国际法。其二,如果从WTO的历史来看,习惯法的作用就更加明显。在ITO和GATTl947的年代,并没有条约法公约。当时支配条约缔结和效力的法律就是习惯法。正是习惯法有关规则的作用,才有了GATT和今天的WTO.

习惯国际法对WTO的作用,反映在WTO的许多方面。如果将WTO视为一个条约体系,可以说习惯法的作用贯穿于WTO的始终。

第二个领域是条约法。条约主要是国家依国际法规定相互权利义务的协议。国际公法是支配条约的法律。具体地讲,条约的缔结、解释、适用(效力)、修改、失效等问题,都要按照国际公法有关规定进行。国际公法的这些规定统称为条约法,即关于条约的国际法,类似国内的合同法。支配的法律是区分条约与国内契约的重要标准。一项国际协议之所以被视为条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受国际法的支配,或具体讲,受国际法上的条约法支配。[17]国内契约不是条约,因为支配的法律是国内合同法。

条约对WTO的作用,从本质上讲是条约法的作用。有关条约的签署或批准之所以有约束的效力,因为条约法这样规定,因为“约定必须遵守”是条约法在内的国际公法久已确立的原则。条约法对WTO的作用,不仅体现在WTO条约的缔结和效力问题,还应体现在它的解释、适用、修改、失效等一系列问题。WTO条约在这些问题上都应当遵循条约法的规定。这是条约的应有之义。

1969年《维电纳条约法公约》对于WTO条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该公约被认为是对有关习惯规则的编纂,[18]因此,尽管WTO一些成员不是其当事方,该公约的规定仍可以作为WTO条约的支配性法律。从实质上讲,支配WTO成员条约关系的是有关的习惯规则,此等规则借条约法公约对WTO成员产生约束的效果。

WTO条约的一些规定,反映了条约法的要求。最典型的是关于条约解释的规定。WTO《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谅解书》第3条第2款规定,WTO争端解决机构(DSB)“按国际公法解释(条约)的习惯规则来阐明这些协议中的现有规则”。[19]这个规定从理论上讲似乎是多余的,因为WTO条约的支配性法律就是也只能是国际公法的条约法,条约法有关规则肯定适用于WTO条约的解释。然而,它确有一种强调的作用,它加重了条约法对WTO条约应有的意义,也有助于纠正将WTO条约视为契约的错误认识。此外,它还清楚地说明了习惯国际法对WTO条约的实际作用。它甚至还揭示了条约与习惯的某种关系。什么是解释条约的习惯规则?就是条约法公约第31条,因为它是对已有习惯的编纂。[20]

条约法作为支配WTO条约的法律,贯穿于WTO的始终。WTO与条约法密不可分。WTO不仅建立在有关条约的义务之上,而且建立在条约法的基础之上。

第三个领域是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具体讲,是国际法在国内的效力问题。WTO条约义务无论如何产生,也无论如何解释,最终是需要WTO成员贯彻实施的。这些义务的实施不仅是条约法问题,还涉及到WTO成员境内的法律。

从国际法来看,国际义务在国内的实施问题是比较简单的。国家承担了国际义务,无论是条约义务还是习惯义务,都必须忠实履行,因为“约定必须遵守”。从这个原则出发,国际法形成了一个确定的规则,即各国不得以其法律包括宪法为由违反国际义务。[21]换言之,国家有义务使其法律与国际法保持一致。国家通过国内法违反自己承担的国际义务,并对他国造成损害,要承担国际责任。简言之,国际法只要求国内法的服从:只要国内法满足了国家履行国际义务的要求,国际法不再过问。

为了履行国际义务,各国的国内法发展了两种实践,一是“采用”,二是“转化”。[22]“采用”通常是指国家根据自己的法律将国际法包括条约视为本国法的一部分,直给予它在本国国内适用的效力。“采用”更多是针对习惯国际法的。“转化”是指国家通过自己的立法将国际法转变成为本国法,然后予以适用。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机关直接适用的是本国法,国际法只能通过本国法在国内发生效力。对于这两种实践,国际法都是承认的。因为国际法只管国际义务是否得到履行,而不问它们如何在国内履行,这是各国自己的事情。

上述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完全适用于WTO.WTO成员有义务遵守WTO条约的规定,有义务使其境内的法律与WTO条约的规定保持一致。[23]至于说它们采用哪种实践,属于其自由裁量的范围。在这方面,它们不仅要考虑自己对待条约的一贯态度(主要表现在宪法或法律的规定),还要考虑WTO义务的内容。

从内容来看,WTO义务更适宜“转化”。WTO义务旨在规范或约束政府的行为,削减关税,消除非关税壁垒,开放服务贸易市场以及保护知识产权,都是政府的事情。WTO义务主要是政府承担的义务,相对应的权利也是政府的。[24]WTO一方违反义务,对他方造成损害,他方有权提出求偿要求。WTO的法律关系是政府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转化”的方式能够达到约束政府行为的目的。WTO成员完全可以通过将自己的法律与WTO义务保持一致,限制政府的行为,满足履行国际义务的要求。在WTO成员违反了WTO义务的情况下,救济的方式也是清楚的:受害方可以在国际上追究违约方的责任。WTO条约本身似乎也倾向于“转化”的方式,[25]因为它强调了WTO成员的法律要与WTO义务保持一致。各国、各地区适用WTO义务的实践也表明,“转化”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方式。[26]

谈到“转化”,又涉及到它的性质。“转化”首先并且本质上是国(境)内立法行为。这一点应该明确。“转化”是用国内法表达国际法,是保持国内法与国际法的一致;国内直接适用的是国内法而不是国际法。如果承认WTO义务更适宜“转化”,那么,这种义务在WTO成员境内的实施问题,本质上就是各成员境内立法的事情,各成员的立法机关承担了履行WTO义务的主要责任。

由此可见,WTO不能脱离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及实践。这些理论和实践关系到WTO义务的有效实施,是WTO的重要法律方面。

第四个领域是国际责任。国际责任是国际公法的一个基本问题。国际法为国家规定了义务,国家应忠实履行国际义务。国家违反了义务,对他国造成损害,就发生国际责任问题。关于国际责任,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一直致力于起草国际公约,有关的公约草案现已由国际法委员会通过,[27]但还未进入缔结程序。因此,有关国际责任的国际法规定基本上是习惯规则。不过,有关的公约草案,特别是《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旨在编纂关于国际责任的习惯规则,它们对于确认有关习惯规则的存在或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关于国际责任的国际法规定,也应该适用于WTO.WTO条约为其成员创造了义务,这种义务从性质上看,与国际法的其他义务,例如外交关系法、海洋法所创造的义务是一样的,都是法律的义务。违反WTO义务,如同违反国际法的其他义务,都面临责任问题。此外,在WTO框架下,并没有专门的责任制度。而WTO成员违反WTO义务,特别是对其他成员造成损害,又必然会发生责任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国际法的标准加以处理。国际法关于国际责任的规定,提供了这样一个统一的标准。[28]

关于国际责任,国际法首先考虑的问题是,谁的什么行为将导致国际责任?国际义务的主体主要是国家,它们肯定也是责任的主体,它们的行为可能导致国际责任。但国家是抽象的,它需要一些机构和个人来代表,国家的行为实际上是这些代表国家的机构和个人的行为,他们的行为,最主要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将导致国家的国际责任。[29]明确这些问题对于WTO成员来说非常重要。WTO义务的履行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国(境)内体制,各个机构特别是立法机关起到重要作用。它们所具有的代表性,使其违反WTO义务的行为面临政府承担责任的后果。

关于国际责任,国际法还考虑一个重要问题,即责任的形式或法律后果。确认责任后,紧接着就是以何种形式承担责任。传统上,国际法规定的责任形式主要有停止不法行为以及赔偿、恢复原状等。[30]这些应该说都适用于因违反WTO义务而引起的责任。由于WTO义务的履行对境内体制的依赖,要求修改国(境)内法以停止不法行为似乎成为WTO的重要救济方式。[31]

国际法关于国际责任的一个发展,表现在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导致的责任问题。[32]在这个问题上,有可能已经形成了一些习惯规则。而在WTO条约中,也有不违反WTO义务的责任问题。[33]这与国际法责任制度的发展完全吻合。在确认因不违反WTO义务而导致的责任时,有关的习惯规则,如果有的话,也应该是可适用的法律。

国际法的责任制度,是对国际公法各个领域包括WTO都适用的制度,是一个统一的制度。它主要规范因违反国际义务而导致的责任,同时也规范国际法不加禁止的某些行为而引起的责任。这个制度支配着WTO的责任问题,两者密不可分。

国际公法对WTO的作用或影响,还反映在其他一些方面。例如争端的解决。WTO的目的是促进国际自由贸易。促进贸易自由化的方式无非是两种:武力或和平(合作)。武力强迫市场开放,中国历史上的为典型事例。WTO是一种和平的方式。实际上,它的发起也包含了对二战原因的反思。[34]从这一点讲,WTO甚至可能具有某种避免使用武力或战争的效用。无论如何,WTO是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自由贸易问题的,它体现了国际公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35]

WTO还专门建立了自己的争端解决机制,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是WTO的一个特色。但该争端解决机制不可能脱离国际公法。它为和平解决争端而设,它本身也是条约的结果。更重要的,它要根据WTO义务裁判,而裁判时必须根据条约法加以解释和适用,必须根据国际责任制度确定有关的责任,必须考虑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及实践。它适用的法律,不仅包括WTO条约,还应包括国际公法的其他内容。[36]WTO从争端解决方面看,更离不开国际公法的作用。

人权也是一个方面。人权是国际公法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的领域。人权国际法的发展对国际经济组织及其原则提出了挑战。就WTO而言,它所奉行的国际贸易自由的原则,被认为同尊重人权的原则存在着某种固有的矛盾。[37]明显的例子是,一个国家雇用童工生产出口产品,从人权法上看是违法的,但从自由贸易原则来看并无违法之处,雇用童工与自由贸易无关。国际公法不同领域的原则发生抵触。假如进口国以违反人权标准为由设置贸易壁垒禁止有关产品进口,那么,这样做是否符合国际法呢?换言之,自由贸易原则是否要受到人权原则的制约?欧洲法院的一些案例已经倾向于人权原则优先,也就是说,已经开始用人权的标准检验贸易的规则。[38]尽管欧洲的经验似乎还未扩展到WTO,但其影响已经产生。无论如何,人权对WTO的作用是值得注意的动向。

总之,国际公法的一些重要领域,都对WTO产生作用或影响。这些作用或影响根源在于WTO条约,在于WTO条约义务。正是WTO条约及其义务,建立了WTO与国际公法这些领域的联系,导致了这些领域对WTO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这些领域的作用或影响,又充分说明了WTO对国际公法的依赖关系。由WTO条约构成的WTO法,只不过是国际公法的一个方面或领域,只不过是协定国际法的一个部分。它同国际公法的其他领域及协定国际法的其他部分一样,根植于国际公法的土壤里,运行在国际公法的环境中。

五、总结及结论

WTO是“公”的秩序或体制,国家是最主要的和最重要的参加者。WTO内的关系主要是国家之间的关系,是有组织的或体制化的国际关系。这种关系正是国际公法调整的对象,国际公法成为WTO之必需。条约是国际公法的重要工具,它具有法律的约束力。条约通过为当事方规定权利和义务对它们产生约束的效力。WTO依赖于条约而成立并发挥着调整国际贸易关系的实际作用。条约在国际公法上并不孤立地存在,国际公法不同领域的原则、规则和制度,通过WTO条约对WTO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WTO对国际公法存在着依赖关系。

这种关系说明了什么?它首先说明了WTO的法律基础。这是WTO的基本法律问题。WTO的法律基础不是国内法。国内法特别是像美国这样的重要贸易方的国内法,可能深刻地影响WTO,但这种影响只能透过国际法或在国际法的限度内发生。WTO的法律基础不是国际私法,因为国际私法主要是国内法,尽管它也可能影响WTO.WTD的法律基础也不是欧盟或其他国际组织的法律,这些组织特别是经济组织的法律可能也影响WTO,但像国内法—样,其影响只能是间接的并受国际法的限制。WTO的法律基础更不是自然法或道德法。WTO建立在其条约基础之上,支配WTO条约规则的是国际公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WID的法律基础是国际公法,它包括WTO条约规则,也包括国际公法的有关原则、规则和制度。

这种关系还说明了法律原理的重要性。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归根结底,体现的是国际公法的原理。正是国际公法的原理,构成了WTO的法理支撑。WTO不过是这一原理在国际贸易领域运用的实例。这一原理适用于WTO,就像古典经济学原理创造WTO一样。国际公法原理作为法律的分析工具,对于WTO的研究和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

「注释

[1]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2]约翰·杰克逊(JohnJackson)教授1997年的一本关于WTO的名著,直接用“世界贸易体制”表述WTO,见杰克逊:《世界贸易体制——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与政策》,张乃根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杰克逊教授在上述著作中,主要讨论的就是世界贸易体制的法律和政策方面,但同时也引用了经济理论来说明该体制的经济学原理。这实际上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综合性方法。参见该书特别是第1章。

[4]政策与法律的关系以及经济与法律的关系,不仅是许多法律学者研究的问题,还是他们的研究方法,因此有“政策定向学派”(Policy-orientedApproach)和“法律经济学派”(LawandEconomicsApproach)。“政策定向学派”可参见MyresS.McDougalW.MichaelReisman,InternationalLawinContemporaryPerspective—ThePublicOrderoftheWorldCommunity(1981)。关于国际公法与国际政治的关系,可参见LouisHenkin,HowNationsBehave(1979,2nded.)。

[5]关于WTO的背景,可参见杰克逊,同注[1],第2章;另参见赵维田:《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法律制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章。

[6]关于国家之间签署和批准条约的程序,参见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12、14条。另参见H.W.Briggs,“ReflectionsontheCodificationofInternationalLawbytheInternationalLawCommissionandbyOtherAgencies”,RecueildesCours(《海牙国际法演讲集》)126(1969-I);李浩培:《条约法概论》,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页72-82.

[7]杰克逊,同注[1],页42.

[8]杰克孙,同上书,页43-44.“临时适用”是条约谈判方使条约全部或部分事实生效的方式。《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25条对此做了规定:“一、条约或条约之一部分于生效前在下列情形下暂时适用:(甲)条约本身如此规定;或(乙)谈判国以其他方式协议如此办理。”《临时适用议定书》显然是后一种方式。按照该议定书,GATT的23个原始缔约方8个同意自1948年1月1日起适用GATT,其余者在稍后时间开始适用。

[9]杰克逊,同上书,页43-44.

[10]杰克逊,同上书,页44.

[11]杰克逊,同上书,页51-52.

[12]《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第11条,载于赵维田:同注[4],页495-496.

[13]见《关贸总协定》第30、33条,载于赵维田:同注[4]页553-554.

[14]《建立国际贸易组织协定》第2条。

[15]关于条约与习惯的关系,国际法院在北海大陆架一案发表过经典的意见,见该案判决书特别是其70-81段。SeealsoR.RBaxter,“TreatiesandCustom”,RecueildesCours129(1970-I);EduardoJ.D.Arechaga:“InternationalLawinthePastThirdofaCentury”,RecueildesCours159(1978-I),pp.9-23.

[16]《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中译本,分别见王铁崖、田如萱编:《国际法资料选编》,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页699-728;李浩培:同注[5],页701-732.

[17]《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2条将“以国际法为准”(中文作准译本)或“受国际法支配”(李浩培译本)作为条约的一个要素。见李浩培:同注[5],页606和702.

[18]参见李浩培:同注[5],页60-61.

[19]赵维田:同注[4],页500.

[20]杰克逊,同注[1],页136.

[21]《国家权利义务宣言草案》第13条规定:“各国有一秉诚信履行由条约与其他国际法渊源而产生之义务,并不得借口其宪法或法律之规定而不履行此种义务。”王铁崖、田如萱:同注[16],页46.《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27条。

[22]参见王铁崖:《国际法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页198-201.

[23]WTO条约本身也有此等规定。《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第16条第4款规定:“每个成员方应保证其法律、规章与行政程序符合附件各协议规定的义务。”赵维田:同注[4],页497.

[24]杰克逊,同注[1]页58-59.

[25]见注[22].

[26]关于美国的态度,参见杰克逊:同注[1],页105-108.关于欧共体的态度,可参见于敏友、陈卫东:“欧共体围绕WTO协定直接效力问题的争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法学评论》2001年第3期和第4期。

[27]《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案文,见[/law/ilc/texts/state-responsibility/responsibilityfra].htm;《关于预防危险活动的越境损害的条款草案》案文,见/law/ilc/texts/prevention/preventionfra.htm.

[28]SeeProsperWeil,“TowardsRelativeNormativityinInternationalLaw?”,77TheAmericanJournalofInternationalLaw(1983),pp.421-425.

[29]见《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第一部分第1章和第2章。

[30]见《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第二部分第1章和第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