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运输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03 17:27: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路交通运输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路交通运输管理

篇1

摘要:“要想富,先修路”,道路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现今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国家发展的重点。道路交通运输是我国除铁路运输外陆上交通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其是我国构建陆上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补充。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道路交通运输体系日趋完善。道路交通运输的良好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本文在分析现行的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做好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现状;改进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地之间的人员和物资交流日趋紧密,道路交通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陆上交通形式,其水平的高低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做好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是促进道路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一环,近些年来,我国的道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各地针对道路交通运输的运输服务项目的种类及多样化程度不断增加。道路交通运输业也从原先的野蛮式增长向着规范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为道路交通运输业规模的扩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为更好地促进道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应当积极做好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从提升道路交通运输的规模和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入手,促进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1.道路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我国的道路交通运输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随着我国道路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得道路交通运输的触角逐渐延伸到了我国各个城市,从而构建起了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的道路交通运输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道路交通运输网络仍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如道路交通运输网络结构不合理、布局不完善等,这些因素的存在极大地影响着道路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并通过构建高速交通运输网络以便使得各地之间的道路交通运输更为方便、快捷。随着道路建设的逐步完善,道路交通运输业也应当紧抓这一有利形势,积极推进道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通过做好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提升道路交通运输的结构和管理水平,确保道路运输的质量及安全性,以确保道路交通运输健康、稳定的发展。

2.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做好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做好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对于制定道路运输产业发展政策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道路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于道路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分析。只有在做好各种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才能针对性的予以解决。现阶段我国的道路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现状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与道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所制定的政策相关,其中政策的好坏对于道路交通运输产业发展有着巨大的导向作用。做好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合理化,是道路交通运输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道路交通运输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做好道路交通运输政策制定的合理化必须要要对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现状进行正确的评定。通过对道路交通运输经济进行正确的评定可以对现阶段所实行的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政策中的不足进行有效的分析及解决,并可以对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此外,通过对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状况进行分析能够为调节市场运力及运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便于资源优化配置。

在做好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的基础性加以了解,并应积极加强对于道路交通运输市场规模化管理的能力,通过加强对于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为市场提供一个有序、有效的管理机制,为道路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此外,做好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还能积极促进道路运输单位的经营管理模式。道路交通运输市场管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这一市场中,道路运输单位是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主体,其经营管理的模式对其规模化、集约化以及网络化管理的实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对道路交通运输单位的经营方式进行动态的分析能够为经营单位的管理方式提供有效的帮助,从而进一步促进道路交通运输产业发展。此外,在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如何做好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优化改革一直是管理者所关注的重点。在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做好道路交通运输经济与道路交通运输市场之间的关系,通过积极调整和优化道路交通运输市场结构作为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结构调整和优化以实现道路交通运输市场规模的扩大,从而提升道路交通运输经济效益。

3.提升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举措分析

在加强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强对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通过不断地调整和完善用以构建起良好的道路交通运输网络。在实现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时,要构建更为完善的道路交通运输网络,并推进道路交通运输服务的扩展,积极推进道路交通运输组织经济管理的优化,而这一切所实现的基础则是要做好相应的基础设施的建设。随着国家战略的推进,我国的道路交通运输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但是从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管理方面来说,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在骨干网络的建设上,应当更加重视对于国道主干线的建设,构建起以主干国道和高速公路为基础的纵贯东西、南北的运输大动脉,完成对于道路交通运输主干网的建设。在积极推进主干网络建设的同时也需要做好支线网络的改造,通过积极推进干线公路、支线公路的建设速度,提升道路交通运输的整体服务水平。在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积极引入和应用高新技术。通过对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现代化的运输技术对于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过程中积极引入高新技术的应用从而为道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保障。以计算机技术为例,将其应用于道路交通运输中,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将能极大地促进道路交通运输的升级。

在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道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业为提升其对于道路交通运输管理的水平需要通过使用计算机、电子数据交换以及GPS等的技术做好对于道路交通运输的管理强化,通过构建自动购票和异地结算业务,提升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水平。在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在充分考虑旅客出行便捷、舒适和安全性的同时合理地对道路交通运输车辆的运行班次进行安排,从而有效地提升相应的运输效率,积极提升道路交通运输产业的经济效益。做好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关键是要做好相应的宏观调控,在做好道路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结构优化的方式来提升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效率。结语道路交通运输是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人员和物资之间的交通运输的需求更为迫切。为实现道路交通运输的发展需要做好对于道路交通运输的经济管理,通过不断研究和改进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方式,优化道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结构,为道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闫子华.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交通运输经济管理[J].时代金融旬刊,2014(6X):19-19.

篇2

关键词:道路交通运输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有效措施

道路交通运输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是道路交通运输工作正常开展的前提,是道路交通运输工作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道路交通运输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是指对道路交通运输日常记录的管理,通过对档案进行管理可以准确的了解道路交通运输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也可以对未来道路交通运输业未来的发展做出一些预测和调控。本文我们将深入研究道路交通运输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并指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求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进行,全面促进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

一、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目前,我国对于道路交通运输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大部分道路交通运输工作人员并未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受传统价值观的影响,许多道路交通运输工作人员普遍认为,道路交通运输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是可有可无的,对道理交通运输工作造不成太大的影响,这就导致许多运输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并不能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但是,道路交通运输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应是道理交通运输单位日常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它不仅仅是提高运输单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方式之一,更是衡量运输单位工作业绩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同时也是研究道理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规律,预y其发展轨迹的重要资料。因此,广大道路交通运输单位必须切实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把其作为运输单位日常工作之一来看待,并聘用负责敬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工作。同时,所有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提高对自身工作的重视,清楚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整个道路交通运输单位、整个道路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应积极端正自身态度,努力投身于档案管理工作之中,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合格顺利完成,推动道路交通运输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全面促进我国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目前,我国部分道路交通运输单位已经逐步提高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并成立了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形成了一套比较专业的管理模式。但是,随着道路交通运输业越来越快的发展,许多新的问题仍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但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更影响了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的正常发展。对于道路交通运输单位来说,不仅仅应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更应该采用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手段,努力完善档案管理体制,将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来看待,争取早日形成一套适合当前道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档案管理模式,从而有效达到推动道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最终目的。而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过程中,有几点必须注意:首先,应努力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档案管理部门应健全相关档案管理工作规定,细化相关的档案保存规定、检索运用规定、档案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促进档案更加完整、更加利于检索,同时应准确把握档案文件立卷归档的时效性,根据档案的种类进行合理的立卷分工,使档案储存更加规范、更加科学;其次,档案管理工作应努力设计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档案现代化管理方案,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平台对档案信息进行更加完整、更加长期、更加稳定的储存和管理,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建设道理交通运输网络平台,努力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进行,促进我国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的全面发展;再次,档案管理部门应积极建设一项由总体设计、设备选型、软件开发、扫描录入、系统管理、光盘备份、快速查询、安全保障等构成的现代化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管理系统,并且应根据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系统进行科学的规划,并积极引用先进的声音录入系统、触摸屏等新型软件或硬件,促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方便更加快捷的进行,最大程度上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推动道路交通运输行业更快更好的进行;最后,应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构建一个由网络建设者、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道路交通运输工作人员三方合作构成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为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管理网站的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构建全能管理队伍

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因此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较高。随着道路交通运输行业逐步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对高素质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道路交通运输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合格的完成。其一,国家应加大对新型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设计专门的档案管理教育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二,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的信息较复杂,这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具备极为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非常迅速的反应能力,在工作中应善于观察和分析,及时对道路交通运输实际工作中各项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同时,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总结能力,应对所有的档案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能够不定期的从档案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帮助高层更好的进行决策,促进整个道路交通运输单位的发展;其三,道路交通运输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应掌握基本的调查方法,从而科学、客观的对道路交通实际工作的种种问题进行汇总和整理,同时应对社会需求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帮助单位更好的制定道路交通运输方案,推动单位更好的发展;其四,作为管理部门之一的道路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单位,由于需要随时与其他单位相沟通,因此对其工作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其五,道路交通运输单位应加大对包括档案管理人员在内所有管理人员的监督考查力度,应随时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法律知识以及道德素质进行全方面的考查,努力构建一只爱岗敬业并且专业技能过硬的档案管理人才队伍,从而有效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推动整个道路交通单位日常工作更好的开展。

四、结语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的管理和监督,道路交通运输行业更不例外。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我国的道路交通运输事业已经今非昔比,庞大的运输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同样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新的时代,为了更好的保证道路交通运输工作的正常进行,我们不得不更必须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努力建设一套完善的管理模式、优秀的管理队伍、健全的管理制度、先进的管理设备构成的现代化档案管理系统,从而推动我国道路交通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月.强化交通运输档案管理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4):255-256.

[2]吴东霞.交通运输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5(17):63.

[3]孔铭铭.提高道路交通运输档案利用的思考[J].现代交际,2014(12):49+48.

[4]李名洋.提高交通运输档案利用率措施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14):174-175.

篇3

【关键词】道路交通、运输、道路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当代经济的高度进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交通、道路、运输体系都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交通运输是人们最方便、最普通、最常用的一种运输,道路交通运输的特点包括:灵活、方便、机动,因其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道路交通设施为适应交通运输工具的改变在不断完善基础建设以及道路需求的变化,使之成为连接城市之间的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当代社会以道路交通运输为主要的交通方式的运输模式已经形成。对道路交通运输的规范优质管理确保道路运输高速发展的首要条件,怎样保障道路交通运输的规范有效管理,确保道路交通运输的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一、交通运输管理中现存的不足之处

1.管理机制中缺乏效率

第一、规范管理人员,主要针对我单位情况说明,运输管理人员必须要有高度负责的精神,实干的心态,由于存在人事管理和运输管理脱节,管人事的部门不管理运输,管运输的部门不管人事,导致个别素质低、能力差的人员出现,影响了整个运输管理部门形象。

第二、明确职权部门的责任。对外来说,运输管理部门的主要责任有:对客运与货运经营、车辆维修管理、驾驶员培训管理等以上方面的行政管理、安全监督、证件管理,还承担着维护安定的特殊职能。但是这些管理权限从某些方面已被公安、建设等部门肢解,所以导致了重叠的管理现象。如果要从这方面进行工作洽谈,还有同许多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因此对有效管理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对内来讲,由于不确切的管理权限,导致了我们仅对客运及货运存在初步的审核权,但还要行使管理权,而又对最终的审核缺少监督管理,导致了审批与管理的脱节。假若发生道路纠纷,现有的管理体制没有有效解决纠纷的方法,不能有效制止纠纷,致使纠纷扩大,演变为上访堵塞道路交通,影响运输畅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导致上述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在管理中缺乏责、权、利的明确分工,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处理矛盾被动,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2.管理层缺乏责任

第一,过度注重经济效益,淡薄社会责任。在当前社会普遍存在于客运市场上的现象是:乘客感觉差、驾驶员感觉累、承包人员感觉苦。深一步的剖析其中的因素,是由于营运公司为追求高额利润、高额指标,不惜损害公司形象、不惜损害社会利益,制造事端,要挟政府取得指标和路线,要求得到满足后,讲资金与安全的风险转移到承包者身上,不会从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上来获取利益。

第二,缺乏对服务人员的有效管理。交通行业归属于服务行业,是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的代表。驾驶员的言谈举止不当、违反交规等现象极大的损毁了我们的外在形象,表现突出的是出租车与客车方面,要改变对驾驶员的管理,改变只看着经济利益、不重服务、缺乏沟通的现象。改变挂靠的管理方式,在收取管理费的同时,对驾驶员的行为素质严格要求,提高管理的成效。

二、改变现状的具体方式

1.增加机构机制的用人模式

吸取先进的地方的管理方式,比如:可以借鉴运管机构中吸入公职人员管理,借鉴各个省市的先进的运输部门管理改革经验,取得交通部门、人事部门、编制委员会的大力支持。将我们的道路交通运输管理人员吸收为公职人员管理;再是“清人减编”通过减少人员,减少人员调动,节约经费等方法来进行改革;三是要严格控制新录取的运输管理人员的进入,编制用人计划,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管理新录取的工作人员。

2.发挥市场的监管方式,调节市场变化。

通过政府的统一监管,对市场的变化提供保障方式,来确保市场的正常运行。对无证营业的黑出租市场要有效监督、彻底清理。通过清理彻底规范市场运行模式,给合法手续运营的车主创造优良的运用市场。探讨运营市场的进入与退出机制和在工作中的管理与监督办法并建立有效的奖罚措施,使行业运营标准化。

3. 上级主管部门有效监督,区分部门权利与责任。

权利和责任相统一,调整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各级主管部门的权利与责任,层层落实审批、管理、负责制,严防出现“相互推诿”现象。县区主管部门对管辖区域各负其责,变异更好的规划交通设施建设等。统一服装,统一部门标志,树立起运输管理机构在群众中的正面形象。

4.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进入、退出、监督管理制度,使运输管理市场规范化。

准入方面,实行招投标对客运线路经营方式改革。选择对招投标公开的方式,确保在招投标时的公平与公正,自助选择运营路线,保障运营线路的运营商的用车安全与高质量的服务。退出方面,运营期结束后,运输管理部门要根据运营期间的客运人员的数量、价格与运行效益等情况酌情考虑是否继续此运营路线。根据运营商运营期间的服务质量与安全状况确定其是否能够继续运管,加大力度解决光进不出或者能进不能出现象,做到进入有制度,退出有保障。监督管理方面,对企业的信誉质量管理要常抓不懈,对营运企业的行为、服务、安全作为招投标的必要参考条件。对于服务质量差、群众反映强烈的运营商要严肃处理。对于以非法手段违规经营和制造不良事件等运营商要坚决打击。签订安全与服务质量承诺书,对新增加的线路和车辆更要做出安全和高质量的服务承诺,层层把关。

三、结束语

道路交通设施为适应交通运输工具的改变在不断完善基础建设以及道路需求的变化,使之成为连接城市之间的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当代社会以道路交通运输为主要的交通方式的运输模式已经形成。对道路交通运输的规范优质管理确保道路运输高速发展的首要条件,希望笔者在本文中的所谈能为实现道路交通运输的规范有效管理,确保道路交通运输的健康、稳定、有序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洪雨;;关于交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1年19期

[2] 耿安英;;新形势下加强交通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09年07期

篇4

近年来我国陆续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自然灾害,灾害发生时如何确保道路畅通、转移受灾群众、运送救灾物资等问题给交通运输应急机制屡屡带来考验,也逐渐暴露出了很多问题,集中体现在我国当前的道路交通运输应急保障机制不够健全。进一步完善和健全道路运输应急保障机制,搞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及运输保障已刻不容缓。

2构建道路运输管理保障体系的意义

2.1交通运输管理保障体系建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社会各个方面及各个层面都在发生深刻变化,道路交通也不例外,市场经济形势下的运输业是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交通格局,这种变化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很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此新形势下,研究和探索道路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新机制,已成为交通运输管理者工作内容的重中之重。

2.2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当前,道路运输方式已发展成为交通运输行业的主体,但与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相比,运输安全管理还显滞后,特别是近些年呈现的道路交通运输安全重特大事故频发。针对道路交通运输的特点,构建有效的运输安全保障体系,加强道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减少道路交通运输事故发生,降低交通事故损失,对保证交通运输安全、畅通,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及提高运输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具重要意义。

2.3客观经济环境促进了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有力促进运输业的大发展,交通与经济两者是紧密相连的。改革开放特别是我国加入加入WTO后,经济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人员的流动和物资的流通日趋频繁,形成了全国商品大流通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格局。随着交通量的大幅度增加,交通事故频发,这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进程中都无法回避的有一定规律性的现象。依据国外专家的统计分析和对比研究表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超过6%即会引起交通事故的大幅增长升,而我国的实际情况是自1994年始GDP增长率已连续十几年超过8%,处在一个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所以说客观的经济环境是目前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诱因。

3构建道路运输保障体系的措施与建议

3.1不断完善道路运输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与交通相关的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特别是交通部,应提高交通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速度,要重视运用科技途径提高针对道路交通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不断加强道路交通保障相关理论及政策的研究,以及对决策技术和事故救援及处置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提高道路交通保障的科技水平。

3.2加强运输队伍建设,强化运输保障体系

要加大对道路事故救援及运输保障方面的人才建设力度,特别是要加强专业人才、技能人才及应急救援管理人才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专家学者的技术专业优势及特长;以地市为单位整合组建应急救援及运输保障队伍。合理规划省级运输保障队伍和应急救援布局,提高事故应急救援及运输保障的覆盖面;发挥和利用社会救援力量的作用,努力构建“专群结合、军地结合”的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及运输保障体系。积极构建运用市场机制组织协调专业运输企业、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救援的应急管理服务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专兼职队伍结合的道路突发事故救援及运输保障队伍,勇于探索建立健全社会参与的动员机制,力争实现道路突发事故应对工作的社会化。

3.3加快对道路运输应急救援机制的建设进度

加快对道路运输事故预警机制的建设步伐,结合现实情况可建立四级预警体系,形成规范科学的预警信息、更新及解除程序,并对有关的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制度的制定和完善;逐步构建起与相关政府部门及新闻机构的信息沟通制度,及时准确地收集道路突发事故的相关信息,实现信息筛选、统计及分析的相关机制,提高信息分析研判的能力和预警水平。加强信息报告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应急信息的报告、举报、传递和共享机制,建立事故应急值班、渠道联络、应急会商、信息报告等制度,明确各个级别的应急信息报告标准、时限及相关程序,实行分级上报、归口处理、同级共享的信息报告制度。加强应急决策机制建设步伐,尽快建立责任明确的科学决策机制。建立健全危机决策问责机制,明确责任追究的相关细则,积极探索构建应急保障事后独立调查制度。加强对事故相关信息机制、社会动员机制、恢复重建机制、应急运输补偿机制等的建设。

3.4加强道路交通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应急演练

篇5

关键字:综合运输;体制改革;交通安全体制

综合运输体系的内涵交通运输体系是以运输线路为主线,将运载工具、港口、车站道路设施,航道等硬要素,以及运输组织、管理和协调系统等软要素贯穿而成的系统。其核心要素是以交通运输需求的特性(需求主体、运量、运距、流向、需求技术等)为出发点,按照不同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以及区域运输路线环境状况,合理配置各种运输资源,快捷、高效、安全地实现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移。

一、我国交通运输体制发展的现状

1.各种运输方式的管理制度自成体系

我国的管理体制是由发改委组织编制交通运输综合规划,交通、铁道和民航等部门分别组织编制公路、港口、铁路、机场等专项基础设施规划。其直接后果是各种运输方式基础设施结构性短缺和过剩并存。由于分割管理,各种运输方式标准规范不统一,也大大增加了公铁联运和水铁联运的装卸成本,降低了运输效率,制约了运输经济的发展。

2.交通安全体制不完善

民用航空的市场监管法规不完善,民航安全监管体制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行政手段,现行民航设立地区管理局及其安监办的体制现状,不利于民航管理部门对机场和航运企业的安全监管,影响监管效果。

道路交通安全,现行机构职能配置片面强调公安交通部门的路面执法,忽视交通安全其他环节的整体考虑,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的研究,交通运输从业人员的管理以及公路设计安全稽核等交通安全因素重视不够。

水上交通安全,我国水上交通安全管理体制是沿袭前苏联的模式,即渔船商船商港与渔港分别由交通、农业两个部门管理,在管理上既容易出现缺位问题,又容易出现越位问题,引发部门争执。

二、国外综合运输发展的经验

发达国家综合运输体系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逐渐演变而成的,为我国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如何从事交通运输管理提供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具体为:

1.美国

美国经历了现代交通运输业完整的发展过程,其政府的交通运输管理也随着交通运输业的成长而不断调整。为了使交通运输的管理从分散走向集中等,美国国组建运输部。其联邦政府归口管理水、陆、空运输的机构。下设9个局,负责综合运输的协调和管理。运输部是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交通运输政策的部门,它还与其他机构协调,制定国家全面的交通运输政策和长远规划,管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起草并提交所有交通运输或与交通运输有关的立法,并提供州和城市交通项目的技术支持,同时负责拨款。

2. 德国

德国目前实行的是大交通管理模式。从1991年开始,德国进行政府管理机构及人员精简。1998年,德国联邦交通部与建设部等进行合并成立德国联邦交通、建设和住房部(以下简称:联邦交通部),联邦交通部按《基本法》授权领导全德国的交通行业,交通业务范围涉及铁路交通、公路交通、内河航运、海上交通、航空、公路建造、联邦航道建造及气象服务工作等。德国的交通行政管理为三级架构,联邦交通部、州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市级交通行政管理部门。这三级之间没有直接的上下级关系。他们分别隶属于联邦政府、各自的州、市政府。

三、现阶段我国交通运输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部门分割,相互竞争

长期以来,每种运输方式的主管部门都是从本部门的角度出发进行规划、建设与运营。各个交通主管部门都要给自己所管的行业争资源、要政策,都是从本部门在现有体制下能动员的资源出发确定本部门的长期发展规划,而不考虑在我国的资源人口条件下什么样的交通运输结构才能实现可持续的交通,对我国整体的大交通发展战略缺乏通盘考虑。这种部门分割的管理方式更缺乏通过统一规划和政策法规协调实施可持续交通战略的能力。

2.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

每种运输方式的主管部门都追求各自交通网络的完整性,不考虑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联系。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缺乏协调分工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规划和综合枢纽建设上,每种运输方式的规划和设计都是只从本身出发而不考虑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缺乏统筹规划相互协调,综合运输的优势难以发挥。

四、结语

对于体制改革而言,其主要是整个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先进的社会制度就是能促进生产力更快发展的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改革的总目标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行政体制改革作为国家管理制度的创新活动,同样服从于发展生产力的总目标,而且,先进的制度创新可以创造新的生产力。

1.统一交通运输管理体制

为实现建立综合、统一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体制的目标,交通运输的各政府主管部门要推进政企分开,通过职能的转变和调整,按照新的行政环境和管理要求重新确定职能定位,并在各部门之间努力实现职能定位的统一。交通运输部统一领导五种运输方式后,各种运输方式决策支持与综合协调系统由交通运输部内设司级机构组成,由运输部的综合管理和统一协调。

2.建立道路交通安全机构

在交通运输部下建立新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机构。将公安部的公安交通管理局的职能与交通部有关司局部分职能整合,组建新的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机构,由公安部和运输部双重领导,避免在道路交通安全执法过程中的相互扯皮,推诿现象。

3.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

为适应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的要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加快制度建设的进程,加大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力度,从而为交通运输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手段。同时,要相应地积极理顺与相关部门的关系,解决管理职责交叉和重叠问题,建立系统化的综合管理体制,为执行和实施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开辟完整、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郗恩崇.道路运输行政管理学[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2] 邵振一、董千里,道路运输组织学,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篇6

【关键词】交通运输;交通规划;交通管理

中图分类号: U49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近些年来,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机动车的需求也相应的增多,再加上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发展进程,给道路交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譬如交通堵塞、道路交通事故等,交通堵塞也可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由于在交通堵塞的情况下,机动车并未熄火,导致其排放大量的尾气,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同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道路交通运输规划及道路交通管理与应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二.道路交通规划的深远意义

交通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息息相关,人类发展离不开交通。交通运输在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道路交通的合理化规划,只有将合理化的交通规划落实到现实中的交通运输中,才能有效的实现交通安全、保证交通畅通、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科学的进行道路交通规划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世界各国主要的战略选择,合理的道路交通规划,可以将人类的发展、资源的合理配置、环境的保护进行综合统筹,从而谋求经济发展。交通运输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给道路交通造成了相对大的压力,因而合理的进行道路交通规划是我们迫切需要的,客观上表明了我们必须要从长远利益和统筹全局两个方面来共同协调,妥善的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强道路交通规划的管理。

2.合理的进行道路交通规划促进城乡建设的合理化。

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以及道路交通发展相对缓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国家道路交通总局必须要科学地、合理地对加强城乡交通规划,一方面可以合理化的利用土地资源,不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控制道路交通开发的规模,以免造成规模较大,给政府造成损失,可以合理的保障重点建设、减少政府投资。因而合理化的道路交通规划可以促进城乡建设的有序进行。

3.合理化道路交通规划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道路交通规划是道路交通的建设的先决条件,只有将规划做好,才能实现交通带给人类的好处,例如,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化,城市化的进程也在加快,合理的道路交通规划在道路交通运输中产生的社会以及经济效益是不可比拟的,城市化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益处,但是如果规划的不合理,也将会造成城市化质量低的现状,不合理的规划譬如盲目的扩大城市规模、增加经济总量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合理性的进行道路交通规划,不要盲目的布局、扩大城市的功能,从而造成国民经济的浪费。

4.合理化的道路交通规划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合理的进行道路交通规划可以实现土地的有效利用、促进资源合理的配置、减少资金的投入,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将道路交通规划合理的统筹,并且完善交通法规的建设,严格执法,对道路交通规划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一直流传着“要想富,先修路”的一句俗语,这就从根本上表现出了交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只有交通发达了,才能引进外来经济,使国有资源世界化,促进经济面向国际化发展,合理的统筹规划道路交通,加强对交通道路的干预与调控,提高道路交通利用效率,使道路交通资源价值发挥到极致。力求各类交通设施规范、齐全,布置合理,具备先进的交通管理、控制和交通指挥技术手段。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三.道路交通规划与道路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

1.通行能力超荷。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增长也是一个时期发展的必然规律,人类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而加大了对机动车的需求,近些年来特别是对小轿车、摩托车的需求只增不减,再加上由于市政道路建设滞后,主干道网通行能力不足,这对一个本身不太成熟的道路交通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在节假日的时候,交通堵塞的现象表现的更是尤为突出。

体制不完善。

对于道路交通管理这方面由于管理没有形成具体的体制,主要是因为道路交通管理被不同的政府部门管辖,而各个政府主管部门之间没有统一性,只考虑在自身职权范围内来规划和管理交通道路,很少考虑到道路交通建设滞后的管理问题。

缺乏预见性和远见性。

现代道路交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交通建设上了档次,城市就上了档次,不论是在道路交通规划时期还是在道路交通建成之后所会引发的问题,都必须要在道路交通规划时期考虑到,如在一些人流量、车流量都较多的路段,都常常会发生交通堵塞的问题,修建天桥后,又没有相应的停车场,道路经常是堵塞的,这就需要在当初规划的时候,就要考虑到修建一些配套设施。

四.道路交通改进措施

完善道路交通的法律体制,统筹协调、统一管理。将最终目标都协调到如何将交通规划好、建设好的目标上来,务必要让规划部门和管理部门统筹协调,使道路交通更加合理。使道路交通在规划时期就要考虑到建设之后会出现的种种问题,必须要有相应的对策去完善,道路交通建成后也要进行规范的停靠,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强化监管力度,并且也要政府和国家加大对交通建设的投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也可将相关部门统一协调、整合,对道路交通问题共同建设、共同监管,加大管理法规的执行力度,合理的分布道路交通运输网,并进行功能分区,合理的利用路边停车带。各个职能部门也必须持有积极的态度,相互之间沟通、协调,尽最大的力量提高我国道路交通规划与道路交通管理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五.结束语

道路交通规划和道路交通管理事关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是否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到实处的重要举措,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和谐发展离不开交通,从某种程度说,一个城市的交通建设上了品位,城市就有了品位;交通管理上了档次,城市就有了档次,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首先是要考虑这个地区的交通,交通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走势的直接体现。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一个国家的动脉系统,人们的出行离不开交通。经济建设也离不开交通的建设,道路交通发展离不开道路交通的合理规划。只有将一个国家的道路交通规划好、建设好、保养好,才能促使我国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国际化,从而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认真的贯彻实施。

参考文献

[1] 金有杰 道路规划与交通安全的关系研究 [学位论文]2007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

[2] 程琳,王炜,王京元 邵昀泓,鲁亚晨,CHENG Lin,WANG Wei,WANG Jing-yuan,SHAO Yun-hong,LU Ya-chen 城市道路网络容量、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 [期刊论文] 《公路交通科技》 ISTIC PKU2005年7期

[3] 张卫华 王炜 胡刚 基于低交通能源消耗的城市发展策略[期刊论文] 《公路交通科技》 ISTIC PKU 2003年1期

篇7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交通安全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市政府“”交通安全工作会议和市安委会第八次例会精神,结合公安部正在开展的“牵手平安行”活动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开展百日安全生产活动的要求,为有效遏制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以平安和谐稳定的道路交通环境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市政府决定抽调专人组成4个督导检查组,从即日起对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督导检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督查内容:

1、各乡(镇、办事处)、市直各相关单位对国务院、省政府“”交通安全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市政府“”交通安全工作会议和市安委会第八次例会精神的贯彻落实情况。

2、对当前正在开展的“牵手平安行”和“百日安全生产”活动以及专项行动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部署情况。

3、辖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和事故多发路段整治工作情况。

4、各运输企业,特别是长途客运、卧铺客运和危险物品运输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企业专门安全机构、人员设置情况;企业交通安全机制建立和制度落实情况。

5、公安交警部门对酒后驾车、涉牌涉证、“三超一疲劳”等严重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情况。交通部门对“两防”专项整治情况。

6、全市旅游客运车辆安全专项整治情况,重点是清理企业车辆及驾驶人资质、包车牌证发放、车载GPS卫星定位装置的安装使用情况;运输企业是否存在超范围运营和旅游公司雇佣外省、市客运车辆问题。

7、运输企业1000公里以上长途客运车辆运行路线、班次审批情况;发车时间调整、中短途接驳运输、驾驶人配置和落地休息等措施落实情况;是否存在凌晨2时至5时客运车辆运行问题。

8、各乡(镇、办事处)对辖区新、改、扩建道路安全评审和验收工作落实情况;安监、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公路、住建部门对交通安全隐患和事故多发路段排查整治工作情况。

9、公安、安全监管、交通运输、教育部门对学生接送车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完善学生接送车及驾驶人安全管理制度情况;对农村地区学生接送车辆调研和经费保障情况。

10、交通安全服务站工作情况,重点是市际交通安全服务站对7座以上客运车辆、旅游包车、校车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登记检查情况。

11、安监、监察、公安、交通运输、工会等部门对辖区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逐案倒查情况。

12、各乡(镇、办事处)深入推进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情况,加大对禁止“三超一疲劳”交通违法行为和曝光交通违法、交通事故案例等宣传工作情况。

13、交通运输、公安、安全监管等部门与运输企业牵手,深入开展文明交通进企业活动。

14、交通运输、公安、安全监管等部门与运输企业牵手,对辖区大中型客货运车辆及驾驶人进行清理情况;公安交警部门对交通违法未处理、交通违法记分达12分以上的驾驶人培训和抄告情况。

15、辖区道路运输企业动态监控平台建立和相关制度完善落实情况。

16、公安交警部门对客、货运驾驶人进行属地管理情况;对在本地从事客货运的异地驾驶人登记、教育服务管理情况。

17、各乡(镇)恶劣天气预警制度建立完善和工作落实情况,加强汛期除险加固、防范自然灾害情况。

18、文明办、公安、交通运输、教育、农机等部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牵手平安行”为主题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情况。

二、督查方式

各督导组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检查、查阅资料、重点抽查和明察暗访等方式,对所负责的乡(镇、办事处)或相关部门以及基层单位每半月进行一次督导检查。

三、工作要求

1、各乡(镇、办事处)、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此次督导检查工作,要切实强化领导,细化措施,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切实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坚决杜绝三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确保“十”期间交通安全形势平稳。

2、各督导检查组要认真履行职责,严守工作纪律,严格开展督导检查工作。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重大交通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要责成相关部门及时解决,并要及时上报市政府办公厅和市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领导组办公室。在督导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时,督导检查组有权督办、催办或在一定范围内对被督导检查的单位进行通报。

篇8

为切实做好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要,保持全市经济社会平稳有序,现就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作如下责任分工。

一、健全机制,形成全社会协调联动工作格局

(一)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对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二)成立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由市政府市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

(三)明确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四)按照《回族自治区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要求,建立市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度。

(五)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道路交通安全综合管理责任制。实行机动车、驾驶人“户籍化”管理。每个村、组、社区设立由村干部、社区干部、司法助理员、农机安全管理员兼职的交通安全管理人员,每个村、组、社区配齐2名以上专职交通协管员。协助公安交管和农机部门开展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和劝阻交通违法行为工作。

(六)组织农村派出所参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二、严格管理,增强道路交通安全源头管控

(七)监督驾校严格按照培训大纲培训,不得减少培训项目或缩短培训时间,严格管理教练员队伍。对挂靠经营、不按规定进行培训的驾校和教练员进行清理。

(八)每年对驾校考生的考试合格率以及所培训驾驶人三年内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率和交通事故发生率进行考核排名,对排名靠后的驾校采取减少报考名额、暂停考试等惩罚性措施。

(九)开展文明交通进驾校活动,每个驾校都必须开展“五个一”活动,即设立一个文明交通宣传阵地、讲好一堂文明交通常识课、每位学员看一次文明交通宣传片、参与一次交通劝导服务、每位新驾驶人参加一次文明驾驶宣誓仪式。

(十)完善驾驶人考试管理办法,增加场地考试项目,明确实际道路考试距离,增加夜间考试和重点车型长距离考试比例,提高考试难度,确保考试质量。

(十一)加强对营运客车、城市公交车、营运货车、旅游客车、出租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等职业驾驶员的管理,严格准入门槛,严把职业驾驶员从业资格关。凡具有吸毒、嗜酒、赌博等不良行为的驾驶人,一律不得聘用其驾驶客运车辆,并要求运输企业每年对本企业的职业驾驶员进行不少于15天的安全教育培训。

(十二)加强拖拉机驾驶人培训管理工作,严把拖拉机登记和驾驶人考试关,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无牌无证发生率控制到20%以下。

(十三)完善客运企业、驾驶人诚信体系和“黑名单”制度。

根据客运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和实际安全生产状况分为红、黄、绿3色等级管理,对达到红色等级的企业挂牌进行整改,并向社会公布。实行交通违法、交通事故抄告制度。对发生交通违法行为或者发生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负有责任的客运驾驶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取消其从业资格,列入黑名单库。

(十四)实施机动车保险费率与交通违法行为,交通事故情况挂钩。

(十五)加强营运客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旅游客车、校车等重点车辆管理。建立专门管理档案,建档率达100%。

(十六)对道路运输经营者所属客运车辆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负同等以上责任的,除收回肇事车辆的经营许可证件外,从发生事故之日起1年内,不得受理该车实际经营者新增客运经营申请。

(十七)加强对校车的安全管理和资金投入,解决学生乘车问题,并配套解决校车驾驶人及车辆运行、维护保养等费用。2012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校车配置率达到40%,2013年达到70%,2014年达到90%,2015年达到100%。

(十八)落实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和交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严格校车安全源头管理,加强对学校和幼儿园的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建立校车及驾驶人档案,建档率达到100%,落实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向公安部门备案制度;强化校车安全技术状况定期检验;严格校车驾驶人聘用,对驾驶人不具备相应准驾车型3年以上经历、年龄超过60周岁、最近3年内有记满12分记录、发生过失致人死亡或者重伤的交通责任事故、有饮酒或者醉酒后驾驶记录、最近1年内有驾驶客运车辆超载、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以及有犯罪记录、因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受到拘留处罚记录的,一律禁止驾驶校车。为所有校车配备教辅人员,安排、引导学生有序乘车,杜绝出校返校时发生超员交通违法行为。

(十九)加强学生上下学时段和校园周边道路的巡逻管控,为全市学校配备护学员,做好学生上下学交通秩序维护,严防发生校车超员现象。严厉查处接送学生车辆超员、超速、饮酒和醉酒驾驶以及无牌无证车、报废车、三轮汽车、拖拉机接送学生等交通违法行为,使接送学生车辆违法率下降到10%以下,加强对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的监管,落实校车及接送学生车辆备案制度,备案率达到100%。

(二十)认真调查摸排寄宿制学校周末放学返校情况,提出运力需求,积极协调客运企业,支持客运企业在周末增加运力,解决寄宿制学生回家返校乘车难问题。

(二十一)加强公交车和出租车管理,严把车辆安全性能关,加强驾驶人职业道德教育和文明驾驶教育。建立健全驾驶员诚信考核档案,建档率达100%,严格资格审核和岗前培训,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交通安全各项措施,依法查处违反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企业和从业人员。

(二十二)落实客货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抓好交通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健全交通安全规章制度,建立驾驶人档案,建档率达100%,严把驾驶人出车关。同时要加强车辆的日常检验、维护、检测,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不得安排生产运营任务。

(二十三)开展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评估工作。对客运企业、危货运输企业、城市公共交通运输企业、出租车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开展评估,将发生重特大责任交通事故的企业列为重点对象进行监控,必要时向社会公布。

(二十四)遵循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方便检测的原则,制订机动车安全检验机构设置规划。

(二十五)实现机动车安检机构与车管所计算机系统联网,对车辆检测信息数据实时传输。凡未联网的检测机构,公安部门对出具的检测报告不予认可。

(二十六)凡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车辆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检验机构,一经发现,一律取消其检验资质。

(二十七)依法严格落实对大型客货车辆、营运车辆报废解体的监督职责,严厉打击利用报废机件拼装机动车违法行为。凡不按规定解体报废车辆、利用报废车辆机件拼装机动车的,一经发现,一律取消报废回收企业、汽车修理改装企业的经营资质。

(二十八)整顿客运市场秩序,严厉整治非法营运的“摩的”、“面的”、“黑出租”,净化客运市场。

三、完善设施,构建道路交通安全防控网络

(二十九)将保障路面交通安全设施、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道路危险隐患点段治理、交通科技建设、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执法装备等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所必需的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任务的增加逐步增加。

(三十)建设交警中、大队营房。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营房建设纳入基本建设规划,分五年逐步解决交警中、大队营房建设问题。(市公安局牵头,发展改革局、财政局、交通运输局等单位配合落实。)

(三十一)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常住人口、道路通车里程、机动车保有量及驾驶人总量,制订交警大队、中队警力配置规划,及时调剂补充新建公路所需警力,切实解决交警警力不足问题。在人员密集、交通复杂、事故多发的镇场或干线公路,合理布建交警巡视点,并落实机构、人员、营房、经费和装备配备。

(三十二)规范交通协管员管理。将交通协管员工资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依据警力配置等因素,按照民警与协管员1:3的比例配备交通协管员。

(三十三)在临水、临崖、急弯、陡坡路段和事故多发等重点路段,设置警示标志、防撞护栏护墩等安全设施,2012年设置率达50%,2013年达100%。(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安监局、公安局配合。)

(三十四)建立对新建、改建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施工方案审查、施工以及道路竣工验收等阶段全面落实交通影响评价的工作机制,公安、安监部门参与项目评审和验收,确保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三十五)严格道路施工报备制度,落实施工作业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督促道路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布设施工作业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市交通运输局、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公安局配合。)

(三十六)建立健全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长效机制。根据道路安全隐患严重程度,制订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规划,实行定期排查、挂牌督办制度。(市安监局负责,交通运输局、公安局配合。)

(三十七)将“公路安保工程”向农村道路延伸,完善农村道路的标志标线和安全防护设施。加大农村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确保农村公路安全畅通。(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公安局、安监局配合。)

(三十八)加强三轮汽车、摩托车管理。按照“先纳入管理,后逐步规范”的原则,出台鼓励农民群众入户办证的政策规定,解决农村地区三轮汽车、摩托车无牌无证问题,2012年三轮汽车、摩托车上牌率达60%,驾驶人持证率达70%,2013年三轮汽车、摩托车上牌率达90%以上,驾驶人持证率达95%以上。(市公安局负责。)

(三十九)制订农村公共交通发展规划,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村公共交通发展,加强农村客运市场监管,按照农村群众出行特点和规律,合理安排运力,有效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和出行不安全问题,2013年行政村公共交通覆盖率达100%。(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公安局配合。)

四、科学管理,推进道路交通管理科学化建设

(四十)进一步完善自治区、市、县(区)三级交通事故紧急抢救联动机制,建立110(122)报警服务台与120、119急救电话之间交通事故信息互通和反馈制度,实现救援单位同步联动,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事故伤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国省道干线公路、高速公路重特大交通事故、道路阻断等公共安全事件,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

(四十一)指定交通事故伤员定点救治医院,定点救治医院要建立“绿色通道”。(市卫生局负责,2012年2月底前完成。)

(四十二)管好用好交通事故救助基金,确保事故伤员得到及时救治。(市公安局负责,财政局配合。)

(四十三)建立恶劣天气预警机制。及时向社会降雨、降雪、雾、道路结冰等天气预报、警报、预警信息。

(四十四)及时收集道路通行条件变化信息,交通安全预警,采取相应的道路通行管理控制措施,做好公路抢通恢复工作。(市公安局负责,交通运输局配合。)

(四十五)进一步加强城市交通指挥中心建设,完善系统功能,提高城市道路交通指挥控制能力。全市重点路段电子监控设备逐步增加,提高交通管理科技化、信息化水平。(市公安局负责,财政局、交通运输局、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

(四十六)公路客运(含农村地区客运汽车)、旅游客运、危险物品运输车卫星定位行驶记录仪安装率达100%,重型货车、出租车等车辆卫星定位行驶记录仪安装率达80%。加大监管力度,督促运输企业充分发挥卫星定位行驶记录仪的监管作用,及时提醒车辆驾驶人员按规定速度行驶,对监管平台发现的车辆超速、超员等违法行为,督促企业按内部规定予以处罚。对不按规定使用、监管的车辆和企业,责令停业整顿。

(四十七)制订公交优先发展规划,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力度,提高城市交通公交分担率,中心市区公交分担率、覆盖率、准点率逐年提高。(市交通运输局负责,财政局配合。)

(四十八)加快邻近主干道的住宅集中区、繁华商业街区、学校周边的道路中央隔离设施和行人过街设施建设。抓好大型公共建筑物、住宅小区、繁华商业街区、学校等人口密集区的停车场配建,充分利用背街小巷等道路资源,规划建设停车泊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负责,财政局、交通运输局、公安局配合。)

(四十九)积极培养和引进交通组织和交通管理专业人才,建立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人才库。(市公安局负责,财政局、交通运输局、住房城乡建设局配合。)

五、强化宣传教育,落实行政问责制度

(五十)加大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每年组织制订市交通安全宣传实施方案,安排必要的交通安全宣传经费,确保交通安全宣传工作顺利开展。全市30%以上社区、村镇、企业、学校建立交通安全宣传警务室,宣传覆盖率达100%。(市公安局负责,宣传部配合,2012年底前完成。)

(五十一)市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设立固定交通安全宣传栏目,在黄金时段播放有关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公益广告。市广播电台、电视台每天播放交通安全公益广告数量不得少于2条。(市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负责,公安局配合。)

(五十二)行政村、社区、中小学校、驾校、检测站、客运站、客运企业、物流场站、镇(场)街道等重点单位交通安全宣传橱窗或板报设置率达90%以上;每个镇(场)每年在道路沿线建筑物设置交通安全宣传标语不少于10条。(市宣传部负责,公安局配合。)

篇9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进一步落实交通行业安全生产监管责任

一是按照安全生产“一岗双责”的要求,明确了道路源头、水路运输、公路建设具体责任人,做到安全生产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职责明确;二是交通各单位签定了2014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层层下签,安全责任落实到单位、企业、车辆、船头和人头,在全系统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责任网络;三是结合阶段性工作特点,先后拟定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百日安全生产活动”,切实抓好今冬明春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转发县安办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工作的通知》、《转发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做好当前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有关工作的通知》、《转发市交通运输局关于继续深入开展道路交通运输安全大检查活动的通知》、《县交通运输系统春节期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县交通运输系统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关于认真做好2014年汛期安全工作通知》、《关于开展2014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等各类安全工作文件,明确了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安全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

(二)注重安全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

上半年根据工作实际分别召开了各时段的系统安全例会,认真组织系统干部职工学习中央及省、市、县等领导同志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贯彻上级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在开展“春运”、“五一”、“道路交通安全”、“打非治违”、“水上交通”、“安全生产月”等专项整治活动中,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简报专栏、出租车LED显示屏等宣传和设立宣传咨询点,散发宣传资料,悬挂横幅等方法进行广泛宣传,到目前为止,全系统共制作宣传板报28版,制作宣传专栏14期,悬挂横幅标语76幅,张贴小标语350条,已散发宣传资料4000余份。认真开展了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和安全知识教育工作。县海事处组织开展了管船员、船员和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县运管所认真组织驾驶人员、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交通各其它单位也按照年初培训计划,有序开展各类培训和教育活动。

(三)强化道路源头和水路运输安全监管工作

突出重点抓了道路客运、源头运输和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一是开展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打造示范推进工作,召开了企业参加的示范现场会,强化了运输企业经营资质、运输从业人员资格的审验,严把运输企业准入关;二是严把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督促运输企业做好车辆日常维护工作,按规定进行日趟次例检、二级维护和综合性能检测,确保营运车辆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三是督促运输企业加强驾驶员安全管理,提高驾驶员安全意识;四是督促新世纪客运站严格执行“三不进站,五不出站”的规定;五是加强对运输车辆的动态安全监控,充分发挥GPRS动态监控作用;六是强化对重点水域、重点船舶、重点时段的安全监管。

(四)全力做好防汛、防地质灾害安全工作

按照“安全第一、常抓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救”的防汛方针和“建重于防、防重于抢、抢重于救”的指导思想,交通各单位多措并举,扎实做好防汛工作,全力确保全县汛期交通安全畅通:一是各单位和企业高度重视,严格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各单位都成立了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完善了防汛工作应急预案,明确防汛和防地质灾害工作责任,及时处理汛期突发性公路、水路运输险情,确保公路、水路运输安全畅通;二是做好汛期检查,及时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公路养护部门组织各道班对管辖公路、桥梁进行了全面拉网式检查,对所查出险情险段建立了防汛减灾预案,落实了现场值守人员,并设置了有关警示标志标牌;三是做好防汛准备,组建应急运输队伍,做好防汛物资、机械和车辆的储备准备工作,随时做好抢险救灾准备;四是制定严格的值班制度,坚持领导带班,保持通信畅通。

(五)大力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

养路一段、二段为改善我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环境,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加强对国、省、县道公路安全隐患突出、事故多发路段的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路段安保设施建设,根据今年省、市、县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要求,已下达150.98公里波形护栏安保工程建设任务,分别由养路一段和养路二段正在组织实施安装;路政大队针对公路实际情况,制作了必要的禁令标志、指路标志、标线、警示桩等安全设施。

(六)加强安全监管力度,深入开展安全检查活动。

根据市局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我局先后组织开展了“水上交通运输”、“道路交通运输”、“施工安全”、“危货运输安全”、“交通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打非治违”等各种专项整治和专项检查活动,查处违法违规行为500多起、查出各类安全隐患46起,整改45起,投入整治资金350余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回顾今年上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纵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交通安全隐患不断,需及时整治到位,缺乏整改资金。二是部分从业人安全意识淡溥,缺乏系统的理论素养,缺少积极上进精神,致使安全管理较难,难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三是社会整体宣传气势较淡,部门之间缺乏配合,思想观念转变较慢。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针对当前做出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我局将结合行业实际,采取合理对应措施,进一步抓好下半年水陆交通安全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宣传力度,运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让全系统职工、广大从业人员和群众积极参与到安全宣传活动中来,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二是开展科学合理的安全业务培训活动,尤其是安全管理人员、车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及技能操作水平。

三是继续开展好“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攻坚年行动”活动,按照目标任务,狠抓落实,确保按时完成。

四是深入实际,从安全源头管理细节抓起,全面排查交通安全隐患,及时整改落实到位。

篇10

摘要:作者针对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城市交通的定义,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涵义以及影响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关键因素,并对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对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城市 交通运输 效率

城市交通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基本的交通运输方式,是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城市交通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交通运输效率,也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坚持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找出城市交通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成为研究的重点。

1、城市交通的定义

城市交通是实现人流、物流、车流和部分信息载体的空间位移并到达一定目的地的基本手段,是整个城市生产、生活从静态转入动态,完成城市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多种活动的主要保证,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交通是交通运输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身包括为了实现上述空间位移而提供的城市道路、桥梁、铁路和航空等运输设施,以及公共交通车辆、货运车辆、轨道交通车辆、出租汽车、私人小汽车和公用停车场等交通载体,城市交通正是统筹整合上面的各种组成要素,实现空间位移,从而实现各自活动的不同目的和不同价值。

2、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涵义

城市交通运输效率是衡量一个城市交通总体运行效率的综合指标,它是指在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中,一定的交通投入对人们交通需求的满足程度,即在交通活动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效果的比率。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内涵是多层次的,不同的系统目标、不同的研究角度、不同的利益主体,对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评价都不同,评价结果都体现出独特性。

城市交通运输效率是交通运输效率的细化分类,从宏观角度来说,城市交通运输效率是指一个城市的客、货运系统对人们交通需求满足程度与城市交通系统投入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效益/费用”来衡量城市交通系统的总体运输效益。从微观角度来看,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无边界的系统,它是一个由多因素、多层次组成的系统,可以利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交通工具的运营效率、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的效率以及政策对城市交通发展所持的态度等指标来衡量一个城市交通系统的综合运输效率。

3、影响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关键因素

3.1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交通的发展总是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的,经济因素对城市交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影响交通网络的运输方式特征的变化,二是经济发展影响着道路等级、通行能力等特征。所以城市产业布局的变化以及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居民出行对交通工具的要求,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出行的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更快捷、舒适的机动化出行方式将逐步提高,非机动车出行方式将向机动化出行转移,这种变化直接决定了城市交通出行的强度、密度和时空分布特性,从而对城市交通运输效率起着关键性的影响。

3.2城市交通方式

城市交通方式也称城市交通结构,交通方式结构是在用地布局、人口密度、经济水平及社会环境等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交通模式,即各种交通方式承担出行量的比例。交通结构反映了城市交通的发展战略,是在战略指导下交通建设、运行、管理以及其他要素的总和。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各种交通方式作为满通需求的直接载体和工具,对城市交通运输效率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交通工具由于其在运行方式、运行速度、运载能力、运输成本、可到达范围、道路占用面积、舒适度、安全度等指标上有很大差别,因此它们的运输效率也不同。因此,在一定的城市结构条件下,城市交通结构与土地利用类型适用与否,将直接影响着交通需求的平衡,从而影响着城市交通运输效率。

4、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对策

(1)进一步加强城市交通设施建设,提高交通设施建设决策水平。加强轨道交通、城市快速道路以及城市环路建设,完善城市快速交通网,拓宽路网密度,构建立体交通体系,提高道路交通容量;加快停车场建设,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公共交通线网,增加公交专用道,新建和改扩建公交枢纽站和其他枢纽站场。在城市交通设施建设的资金问题上,拓宽融资渠道,发动全社会力量,积极引进特许经营制度,多方筹措城市交通建设资金。

(2)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实现城市交通管理的科学化与现代化,从而提高现有城市交通系统的效率。本文认为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成立统一的城市交通综合协调机构,加强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协调和管理;积极推广以EDI、GIS、GPS等信息技术,建立智能化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用智能化交通等先进技术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水平,合理组织道路交通流向,调节道路交通负荷时空分布;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控制等交通工程设施,并加强交叉口的交通组织,加强机动车管理,加强停车规范和停车管理:健全相关城市交通法规,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3)积极发展高新技术,实现城市交通系统的现代化、智能化,努力提高城市交通运输效率。在交通工具技术领域推广能耗低、污染排放少的新型清洁环保交通工具f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及电动汽车等;在交通工具安全领域,加强电子控制系统的研究,提高交通工具的被动安全性: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ITS领域,广泛引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应用到城市交通系统中来,从而建立起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智能管理系统,从而促进城市交通运输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