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1-03 17:2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干预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护理干预的概念

篇1

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发于成年人的疾病,主要发病人群为35-40岁的中年人,这部分人群约占糖尿病患者的90%左右。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多尿、多饮、乏力、血糖值升高、视力障碍、体质量下降等[1]。而乙肝肝硬化和糖尿病相互影响,因此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会同时受到肝硬化和糖尿病的影响,严重者还会伴随着低血糖、腹水、肝肾综合征和高血糖等严重并发症,同时老年患者机体的各项免疫力均较低,为治疗增加了难度。考虑到人类肝脏的脆弱性,临床上治疗乙肝肝硬化时尽量避免使用肝脏代谢性药物。因此为了更好的治疗患者,本文对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进行了探究。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18例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11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其中观察组男34例,女25例;年龄为65-84岁,平均年龄为76.6±12.7岁。对照组男35例,女24例。年龄为66-85岁,平均年龄为77.9±11.8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理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采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并给予患者降酶、保肝、去黄和维持电解质平衡的治疗。常规护理:包括一般护理、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关心,不断稳定患者的情绪,避免因心理问题而加重疾病的发展。通过运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对患者耐心的讲解关于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疾病相关注意事项,介绍当代先进医疗技术及同类疾病救治成功病例,消除患者的担忧,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管医生、护士以热情主动、自信从容的态度接待患者,采用亲切和蔼的语气询问患者的感受,倾听患者的诉说;(2)预见性护理干预:预见性护理干预就是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进行预见性准备,提前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提高疾病的预后;为患者准备好所需要的抢救物品和抢救仪器后进行气管插管,然后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并给予患者吸入氧气。给予患者有效的抢救措施,并为患者提供必要的护理操作。密切观察组患者的循环、意识和呼吸情况,记录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处理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记录好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做好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的措施。每2h给予患者拍背和翻身,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及时清除,确保呼吸道的畅通,以防发生肺部感染。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和排痰,清除消化道。给予患者高蛋白、低脂、高热量和高维生素的饮食,并限制钠盐的摄入,若患者昏迷给予患者4-5次/d的鼻饲流质。为预防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在确保无菌插管的同时,还应当有目的的训练患者的自助排尿功能;(3)饮食护理干预:合理的饮食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确保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给予患者禁食期间所需的营养供给。指导患者及家属按“禁食-全流质饮食-半流少渣饮食-软食-普食”的顺序逐步过渡进食,同时饮食应当以清凉止血为主,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尽量选用适合患者口味的饮食;(4)其他护理干预:病房环境:将患者安置在安静整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病室,指导患者通过听轻音乐、看电视等来分散和转移注意力。休息与活动:保证患者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适当对患者进行肢体按摩理疗,使其身体上感到舒适放松。

1.2.2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变化、血糖水平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两组计数结果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结果比较用2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球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2.2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的血糖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3讨论

临床上对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的关键是通过抗病毒治疗来控制患者病情,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治疗关键是控制血糖[2]。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将所有方面的护理干预措施综合使用的护理干预模式,这种护理方式能够很好的顾忌到患者各个方面的需求,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有研究[3]指出给予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增强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效能,进而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血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篇2

【关键词】 高血压; 护理干预; 生活状态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Living Condition Improvement Effec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LI Cui-mei,PENG Jian-fang,HUO Hong-yi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3,10(14):055-057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ole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revention of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with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Method:Check our hospital 16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ts psychological care during hospitalization, dietary guidance, exercise guidance, drug intervention, and complications knowledg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164 hypertensive patients receiving care six month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blood pressure is well controlled and the patient’s lifestyle, overweight, psychological imbalance effective improvement. Conclusion:Nursing intervention effects in elderly hypertensive patients, the promotional value.

【Key words】 Hyperten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s; Living conditions

First-author’s address: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haoqing, Zhaoqing 52602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4.032

目前,我国是全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1],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我国估计有2亿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的起病和遗传、精神过度紧张、肥胖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而且伴随年龄的增长,发病的几率也逐渐增高,高血压直接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而且也加重了患者的家庭负担。相关研究表明,高血压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升高主要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2],在本院就诊的16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确诊为老年高血压患者164例。其中男96例,女68例,男女比例1.41:1。年龄57~88岁,平均(69.36±10.94)岁。所有病例均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3],即收缩压≥140 mm Hg或舒张压≥ 90 mm Hg,老年高血压部分人群存在着白大衣效应,即在面对医生或者护士的时候测量血压升高,而在自测血压时血压正常。本次研究的过程中采取的是非同日3次按照自测血压和医护人员测量血压值比较,相差不大,即认为患者自测血压为患者的真实血压,若出现医护人员测量血压高于自测血压,则认为患者存在白大衣效应,采取患者的自测血压作为诊断数据,确诊。

1.2 护理方法

1.2.1 自测血压 由于诊室血压存在测量次数少,有一定的观察误差和白大衣效应,影响数值准确,因此通过诊室血压与自测血压对比来评价患者的血压水平是比较准确的。关于自测血压方案,目前尚未统一,本次研究采用每周测3天,每天测2次,每次测3遍取平均值。血压控制较平稳者,可以每月测1~3天。血压不稳定的患者,需要每天测量,连续监测2~4周。测量前30 min,禁止饮食与运动,避免紧张。

1.2.2 心理护理 高血压患者患病后一般有焦虑及抑郁情绪,还有可能存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情绪等心里问题。对有焦虑和抑郁的患者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促使患者倾述,也可以主动和患者谈心,成为朋友。为了达到使得患者精神平衡的目的,必须要在合适的场合,向周围的人诉说苦恼以后,才有可能会使其心理感到轻松,通过交谈、发问等沟通方式使得患者的压抑心态得到一定的释放,而在面对焦虑患者的时候,应当以疏导为主要手段,用理智和成熟的思维方法去改变幼稚的行为和脆弱的情感[4]。面对强迫症的患者应当采取友善亲和的谈心方式,努力使患者恢复大脑的正常思维能力。对于人际关系比较敏感的患者做的最多的应该是尽力维护好患者的自尊心,把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在双方的沟通基础上。对待存在敌对情绪的患者时尽可能的不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上产生刺激,尽力让患者的合理要求得到充分的满足,使得患者的情绪和血压保持稳定[5]。

1.2.3 饮食指导 在对患者饮食习惯进行正确的评估后,帮助患者找出其中的危险因素。要控制胆固醇食品,同时限制食盐的摄入,老年人每天摄入的钠盐以5 g 左右为佳,摄入盐量过多可使血容量增加而血压升高。多吃一些保护血管和具有降压作用的食品,比如豆类、玉米、大蒜、苹果等[6],茶和咖啡有兴奋作用,因此应少喝且宜淡,尤其睡前不喝为好,以免影响睡眠。吸烟和饮酒的患者应当充分告之危害后,劝其限酒、戒烟。

1.2.4 运动指导 生命和适当的运动是密不可分的,适当的运动具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维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尤其是在深冬时节,应多去户外进行合理的运动,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体质,有助于大脑皮层对身体的调节机能的发挥。运动的时候应当量力而行,尽量不进行体力消耗很大、动作和变化很复杂的运动方式,运动的时候动作不能太快,负荷量以不超过110~120次/min为佳,可以根据最高心率:男子最高心率=205-年龄/2,女子最高心率=220-年龄公式进行计算,选择最高心率的70%作为运动的指标。运动的时间选择早晨进行锻炼比较合适,但是也要注意不能过早,应当根据自己的作息规律和季节的变化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时间,在运动之前可以先饮用一杯白开水,服用降血压的药物(主要是防止运动的过程中血压升高),提高运动安全。运动量应该依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可以采用一周3次,每次60 min,也可以每个月定时运动,每次20~50 min[7]。

1.2.5 用药干预 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是漫长的过程,护理人员应当要指导患者严格遵循医嘱服用降压的药物,降压药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以患者的身体情况和药物的疗效作为药物选择和合理用药的依据,尽量选择降压效果明显、副作用小的药物。切忌随意减少和增加降压药物的量。且应当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误区进行指导,患者目前存在的治疗误区主要表现在对非药物疗法的重视程度不够;新药、贵药就是疗效好的药物;以保健产品代替药物的治疗。在入院调查完成后,如有药物治疗误区,护理人员应当及时予以纠正[8]。

1.3 评估方法 患者入院时进行评估,确定患者目前生活状态(尤其吸烟、饮酒、运动等方面的信息);患者的体重,并依据BMI指数判定是否超重;记录患者入院时的血压情况。在进行6个月的护理干预后再次评估患者的生活状态、BMI的评估确定是否体重超标,以及血压情况[9]。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比较和生活方式、体重超标以及心理失衡的改善情况详细见表1和表2。

表1 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血压比较(x±s) mm Hg

指标 收缩压 舒张压

干预前 170.28±11.36 113.52±10.03

干预6个月后 139.87±10.84* 85.68±9.69*

*与干预前比较,P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且伴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日渐增多。时代在不断的进步,现代护理工作应当要从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个角度不断提高护理质量。高血压的发病和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联,健康的生活方式应当注意合理的饮食、肥胖的控制,并且减少食盐的摄入,有效的锻炼、戒烟和减少酒的饮用、心里失衡时的自我调节都能够减少高血压的发病,从而达到降低冠心病、脑卒等并发症的发生[10]。

本次研究表明,通过实施护理干预可以对高血压患者起到比较明显的控制血压作用以及患者对自我疾病的管理能力。高血压的有效治疗应当以药物治疗为主,同时辅助一些非药物治疗的手段,合理的饮食、肥胖的控制、适当的体育锻炼、戒烟和限酒、心里失衡时的自我有效调节是非药物治疗的关键,通过对患者的自测血压、心里护理、饮食指导、用药干预等措施可以调动患者治疗高血压的积极性,且能够提高患者对合理用药治疗的依从性,通过对患者的思维方式的改变进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最终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倩,周娴.浅谈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J].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7,13(12):40.

[2] 高东华,李志清.老年高血压生活护理干预的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9,12(3): 3161.

[3] 叶任高, 陆海英.内科学[M]. 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531.

[4] 林珠.心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焦虑患者降压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10,9(9):13-15.

[5] 李友梅.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误区及合理用药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3):177-178.

[6] 郜玉珍,程金莲,杨志明,等.11490例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010,15(15):256-257.

[7] 郭克锋,苏景宽,王秉康,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情绪状态与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9,17(24):3334-3335.

[8] 柯月兰,黎观妹, 孙小霞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3):3034-3035.

[9] 张珊爱,舒春香.综合护理干预对Ⅱ级以上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及血压控制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2(13):210-211.

篇3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 患者大多数时间是在社区、家庭中度过, 因此如何加强患者日常健康教育, 尤其是自我护理能力, 对患者病情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1]。在本次研究中, 作者采用奥瑞姆自护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结果取得较佳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70例, 男33例, 女37例, 年龄40~7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 男17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58.5±8.5)岁。对照组35例, 男16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57.7±9.1)岁。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性别比、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①对照组:采用常规专业护理。②观察组:在常规专业护理的基础上, 采用奥瑞姆自护模式干预。奥瑞姆护理模式由完全补偿系统, 部分补偿系统, 和辅助教育系统组成。完全补偿系统:主要针对没有自理能力的患者, 所有的自理需要完全依靠护士来满足。部分补偿系统:主要针对有能力满足自己一部分自理需要的患者, 但另一部分需要护理人员来满足。辅助教育系统:及时评估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需要、自理能力等, 将糖尿病相关防治知识以文字资料形式发放给患者。

1. 3 观察指标 参考文献[2, 3]制定标准:采用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进行评价, 量表的每个条目得分是0~4分, 其中, 11条为反向得分, 满分为172分, 得分越高, 表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越强。记录并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血糖值。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的比较 干预后, 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护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患者血糖值的比较 干预后, 观察组血糖值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为4000万, 居世界第2位。专家推测每年还新增近200万, 预计2010年, 患病率将达到14%。糖尿病己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三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非传染性疾病[4]。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患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 患者多肥胖[5]。与1型糖尿病一样, 2型糖尿病有较为明显的家族史[6]。在糖尿病长期治疗过程中, 遵医行为是改善糖尿病控制情况的关键因素, 而患者自我照顾、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 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

在本次研究中, 作者在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在观察组采用奥瑞姆自护模式干预。结果干预后, 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护能力总分均高于干预前, 且干预后, 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以及自护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推测可能是因为奥瑞姆自护模式根据糖尿病患者的自身特点和需求, 通过完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辅助教育系统3个系统, 促进患者对自身健康的认识。

篇4

【关键词】 护理伦理;脑卒中;尿失禁

尿失禁,是由于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尿失禁是脑卒中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很高。据报道,脑卒中存活者尿失禁的发生率为44%~69%[1]。尿失禁不仅影响存活者的病残率和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同时可降低患者自信,增加其依赖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护理人员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2]。作者对80例脑卒中后的尿失禁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干预组40例进行护理伦理干预,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相关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长沙市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总的病例数确定为80例,且符合以下条件:①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8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症部分》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8年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诊断标准;全部经 CT或 MRI确诊。②意识清楚并伴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全部病例按照观测起始时间的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种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开展护理伦理的干预:①尿失禁为患者的隐私病,患病后自尊心易受到伤害,容易出现对别人不信任、固执。严重者会出现害羞、情绪低落、自卑、焦虑、孤独感等敌对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体贴患者,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尊重并保护其隐私,为其提供舒适、安静、整洁的住院环境,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为患者进行翻身、更换尿布衣物等操作前要先做好解释工作,并用屏风遮挡患者,改善便于患者活动的环境,每当患者有进步时,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②对老年人,要选择合适的称呼,视他们为长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释,不急不躁;对生存理念落后、文化层次低、甚至是文盲的患者交流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交流,以免用医学术语引起患者的反感,影响进一步的沟通,进而耐心讲解生命质量的新理念。③与患者家属沟通,了解家属对患者的关心程度以及其家庭经济情况,主动与家属配合,劝导家属关心体贴患者,不要有厌烦情绪和责备行为,随时注意安慰和鼓励患者,告诫家属对患者因病而造成的功能障碍必须体谅和照顾,绝不能表现出歧视、冷漠、虐待等不良态度,要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亲人的可爱。与家属一起分析患者出现悲观烦躁的原因,共同对患者进行伦理关怀。以便建立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增强患者康复及回归家庭和社会的信心。④对家庭经济困难及来自乡镇和边远山区的患者,要进行耐心沟通,嘱其安心养病,减轻患者因经济负担造成的心理压力,以至于影响患者的康复。

1.3 判断标准 ①尿失禁的分级[3]0 级:完全节制排尿;1 级:经常节制排尿,失禁次数每周小于或等于1次;2 级:偶尔失禁,尿失禁次数每周大于或等于2次且每天小于1 次;3 级:经常失禁,每天都有尿失禁,但还有节制性排尿;4 级:排尿完全失去控制。②效果评定,痊愈:小便前有尿意感,并完全能控制排尿过程,即0级;显效:小便基本能控制,偶尔尿失禁,即1级~2级;有效:小便时有尿意,偶尔能控制,但不巩固,即3级;无效:干预前后无变化。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伦理干预后尿失禁改善情况比较,结果见表1。

3 讨论

脑卒中常并发尿失禁,随着脑卒中患者的日趋增多,而尿失禁的发生也有增长趋势。脑卒中患者容易产生害羞、情绪低落、焦虑、悲观厌世,严重者导致抑郁症的发生,因此应早期进行护理伦理干预。

护理伦理学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反映护士与护士、护士与患者、护士与社会之间最基本的道德形象关系和概念[4]。它是对护理道德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它受护理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制约,同时又是它们的必要补充。护理伦理的运用是护士在临床护理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和规范。在实施护理工作中,重视护理伦理的科学应用,对患者的康复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护理伦理的运用能满足患者在求医过程中的求知需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早期进行护理伦理干预能使患者安心,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是护理的关键所在。作为一名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技术,还要有良好的护理道德原则和对护理工作的责任感。在实施护理伦理干预过程中,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适当的进行情感护理,消除患者的悲观厌世情绪,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康复治疗。除了护理人员的服务外,还应充分调动患者家属的作用,给患者创造良好的家庭社会环境,使护理伦理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使患者获得更高的生存质量,通过护理伦理干预使患者达到理想的治疗和护理的效果,使其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参 考 文 献

[1] 郭志义,尹浩军. 卒中存活者尿失禁的流行病学及处理.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0,21(6):284.

[2] Luft 1 geriatricNursing,1998,19(2):66.

篇5

关键词: 循证医学,妇产科,护理

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在循证医学的影响下产生的新型护理观念,因其具有的独特优势而逐渐得到护理人员及患者的认可与接受[1]。循证护理的核心是运用最佳的科学证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2]。现有研究已证实,相对于传统护理模式,在妇产科领域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对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效果,缓解产妇围产期紧张、焦虑心理,改善母婴结局[3]。本文现介绍循证护理的概念及实施步骤,并对该护理理念在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状况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循证护理的概念、步骤及实践模式

1.1循证护理的概念 循证护理指的是护理人员在制订及实施护理计划的过程中,慎重、明确、明智地应用最佳的科学证据,从而将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与客观证据知识相结合,同时参照患者的具体期望,最终给患者提供科学的、符合患者期望的护理措施。由此可见,循证护理包含了3个基本要素,即可利用的最佳护理研究依据;护士的临床经验与技能;患者的实际情况与愿望。只有将这3个要素紧密结合起来,方能制定出科学的护理决策[4]。

1.2循证护理的实施步骤 循证护理的具体实施包括4个主要步骤:①提出循证问题,包括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②证据的检索与评价,即针对循证问题,通过检索文献等方式,获取和临床护理实践有关的证据支持,包括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护理、预后等多方面,一般随机对照实验提供的证据最具可靠性与真实性,随后对获取的证据的实用性、有效性做系统、审慎的评价;③循证应用,在循证证据支持与观察获取的信息基础上,对护理干预进行批判性分析,并对护理决策进行调整,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并实施;④实践反馈,循证护理尤其重视对实践效果的评价,目的在于及时更新临床知识与技能,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5]。

1.3常见循证护理实践模式 前临床使用的循证护理实践模式较多,常见的包括以下几个:①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该模式中循证实践的内容主要包括4方面,即研究证据;证据应用情景;患者的偏好、需求、体验、价值观;医护人员的专业判断。具体的循证护理实践过程也主要包括4个步骤,分别是生成证据;综合证据;证据/知识传播;应用证据。②Iowa循证护理实践模式,该模式共计有10个步骤,即问题触发;选题优先度的确定;研究团队组成;综合证据;证据评价及证据综合;明确研究基础是否充分;变革预实施;明确变革能否在临床实践中适用;监测并分析变革结构、流程与结局数据;变革结果的传播。该模式目前被美国医疗机构广泛应用于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以及临床护理中,也得到普遍的认可与接受。③美国循证实践学术中心(ACE)Star循证护理实践模式,该模式包括5个步骤,分别是发现证据;证据综合;转译评鉴;实践整合;效果评价。除了上述循证护理实践模式外,常见的循证护理实践模式还有Melnyk & Fineout-overholt循证护理实践流程、Steler循证护理实践模式、Rosswurm & Larrabee循证护理实践模式、约翰・霍普金斯循证护理实践模式、ARCC循证实践模式、PARIHS循证理论框架等。

2循证护理在产科护理领域中的应用

2.1在围产期中的应用 在产妇围产期应用循证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产妇围产期心理应激反应,促进产程进展,缩短产程,减少围生儿及产妇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母婴安全。杨瑞蓉[6]通过对比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与循证护理模式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采取循证护理干预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妇,且采取循证护理干预的产妇中,自然分娩与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33%、7.50%,与常规护理组的8.14%、9.86%相比均有所减少,其中自然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可见,循证护理有利于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聂芹[3]的研究则显示,初产妇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由于担心分娩疼痛、分娩过程不顺利,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其次是欠缺分娩相关知识,对分娩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呼吸、用力等掌握不足;产程疼痛也可加重产妇的负性心理,影响产程进展,导致剖宫产率上升。针对此,其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循证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分娩技术支持以及产程镇痛方法,经循证护理干预后,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显著缩短,阵痛≤2分占比明显增加,剖宫产率显著降低,焦虑程度评分明显下降,产后出血量也明显减少,产妇对分娩质量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上升。陈惠兰[7]除了在各产程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外,针对初产妇特殊的心理特征,在循证支持下,于产前给予了初产妇有效的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旨在促使产妇对妊娠及分娩有正确的认知,减轻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改善产妇情绪,经一系列循证护理干预后,循证组产妇顺产率达85.9%,明@高于常规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1.4%、0%,均显著低于常规组,且循证组产妇的心理状态要明显好于常规组。提示,在初产妇产前以及分娩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改善初产妇心理状态,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母婴结局。

2.2在妊娠并发症中的应用 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包括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子痫前症、妊娠期心脏病等。将循证护理用于妊娠并发症中,有助于提高孕产妇对于相关妊娠并发症的认知,提高自我防护效能,减轻妊娠并发症对母儿产生的危害,改善母儿结局。张智慧等[8]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经循证得出的问题主要是患者缺乏对妊娠糖尿病及其危害的认知;饮食控制不佳,难以兼顾孕期营养需求与血糖控制;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导致病情加重;缺乏运动;病情控制不好可增加妊娠高血压的风险;新生儿易出现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窒息等。针对此,该研究加强了对孕产妇的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心理疏导、运动指导、并发症预防护理、定期产前检查。经上述一系列循证护理干预后,分娩前产妇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效果均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孕产妇先兆流产、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产褥发生率均显著下降,剖宫产率显著下降,巨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与窒息发生率也都明显下降。羊静[9]的研究指出,循证护理有利于加快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产妇产后第3 d泌乳量显著增多,生活质量则显著提高。喻杨艳[10]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一系列循证护理措施后取得了满意效果,具体措施有建立详细的个人档案;加强心理指导;创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加强饮食与生活指导;密切监测病情,经过上述循证护理后,患者的剖宫产率为56.81%,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此外,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先兆子痫、子痫发生率也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提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改善产妇结局。胡艳红[11]对重度子痫前期合并HELLP综合征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后,产妇病死率、胎儿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8%,与对照组的21%、13%、25%相比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产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满意度明显提高。杨秀敏等[12]的研究显示,循证护理有利于提高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心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3循证护理在妇科护理领域中的应用

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循证护理应用于妇科疾病的护理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病情的快速恢复。焦灵敏[13]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经护理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丁广香等[14]在行LEEP治疗的宫颈上皮内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后,术前1d、术后1d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点,且循证护理干预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下降,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加快,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沈丽芳等[15]认为,在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中实施循证护理有利于防止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减少术后护理风险。戴旭萌[16]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通过提出循证问题,即患者多可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存在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担忧手术会对生殖功能与内分泌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围手术期患者的睡眠可受到影响;如何促进术后康复。针对循证问题检索数据库、查找文献等,寻找出循证支持,并对循证支持的真实性、可靠性、科学性等进行循证评价,最后实施循证应用,即健康宣教、加强心理指导、重视基础护理、加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宣教,通过上述一系列循证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改良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下降,且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提示,循证护理有利于缓解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改善患者的睡眠。另外,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表明循证护理能加快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机体的恢复。

4总结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经验式护理已无法适应护理学发展的需要,而循证护理成为发展的新方向。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科学的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或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而循证护理有望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晓美,刘晓双,宁斐,等.循证护理实践能力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7):1563-1567.

[2]Artieta-Pinedo I,Paz-Pascual C,Grandes G,et al.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and simple accompany nursing pattern in obstetric delivery [J].J Clin Med Pract,2014,18 (8):66-68.

[3]聂芹.循证护理对初产妇分娩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2):188-190.

[4]孙文茜,赵晨,高维洁,等.循证护理实践中的证据检索方法及资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3):263-266,272.

[5]靳英辉,商洪才,唐琪,等.我国循证护理实践证据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29):2252-2258.

[6]杨瑞蓉.循证护理与单纯全程陪产护理模式在产科分娩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8):66-68.

[7]陈惠兰.循证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母乳喂养及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J].医学信息,2015,28(46):132-133.

[8]张智慧,杨倩,石亮,等.循证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6,56(38):85-87.

[9]羊静.循证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泌乳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6,38(2):281-283.

[10]喻杨艳.循证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医学信息,2016,29(2):166.

[11]胡艳红.对重度子痫前期合并HELLP综合征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效果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5):545-547.

[12]杨秀敏,王立群,王立超,等.循证护理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4,7(10A):171-172.

[13]焦灵敏,田彩侠.循证护理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3):364-365.

[14]丁广香,郭亮生.循证护理对行LEEP治疗的宫颈上皮内肿瘤患者心理情感及手术情况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8):899-901.

篇6

关键词:四肢骨折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171-02

1 相关概念

护理,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从这一定义引申出: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强调“人的行为反应”,表现在人们对一件事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的行为反应。

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骨折部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局部肿胀和出现瘀斑,肢体功能部位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质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骨折病例多数有受伤历史,且常在受伤以后立即表现为跛行、减负或免负体重等机能障碍。骨折后的患肢成弯曲、缩短或延长等异常姿势。骨折处明显肿胀,触诊疼痛,抗拒检查;它动时,患肢出现屈曲、旋转等异常活动;患处可有骨磨檫声或有骨磨檫感,不完全骨折,骨折处肌肉丰富,局部肿胀严重或断端嵌入软组织时,常常听不到骨磨檫声。开放性骨折,可以见到皮肤及软组织的损伤,有时可见断端暴露于体外。

2 常见四肢骨折分类

常见的四肢骨折大概可分为:肱骨髁上骨折、尺桡骨干双骨折、桡骨下端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干骨折、胫腓骨干骨折。

肱骨髁上骨折:常见于小儿。伸直型多见,多由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向上传导引起。表现为肘部畸形,肘后三角关系正常;可合并正中、桡或尺神经损伤;肱动脉损伤或受压可引起前臂肌缺血,出现剧痛、苍白、发凉、麻木、被动伸指疼痛及桡动脉搏动消失,如不及时处理,以后出现缺血性肌痉挛。

尺桡骨干双骨折:较多见,青少年占多数。因致伤暴力不同,使两骨骨折线平面和畸形程度有所差异。表现为以旋转活动障碍明显,有畸形、骨擦音及反常活动;可合并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桡骨下端骨折:是指发生在桡骨下端3?厘米以内的伸直型骨折,见于中老年有辜质疏松者。由于跌倒时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掌着地,暴力向上传导引起。

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老年人,以女性为多。由于跌倒时下肢遭受扭转暴力引起。头下型和经颈型,由于股骨头的血液循环大多中断。易出现骨折不愈合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基底型,因骨折端血运良好,骨折较易愈合。

股骨干骨折:多见于青壮年。多由强大的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常表现为畸形,上1/3骨折,近折端屈曲、外旋、外展,远折端向上、向后、向内移位;中1/3骨折,骨折端移位视暴力方向而异;下1/3骨折,远折端向后移位,近折端内收向前移位,可合并股动脉或坐骨神经损伤。出血量可达500-1000毫升,容易发生休克。

胫腓骨干骨折:常见,以青壮年和儿童居多。多由直接暴力引起,以胫骨前内侧紧贴皮肤,易形成开放性骨折。表现为有反常活动和畸形。

3 四肢骨折护理干预

应急护理干预,先判断伤情就地抢救,妥善处理伤口,给予简单肢体固定再送医院治疗。若合并有颅脑、胸、腹、骨盆伤,即送医院先抢救生命,而后再进行骨折处理。骨折处理先将骨折部位用木板(或木棒,竹片等)固定,防止搬运中再度造成局部损伤。若系开放性骨折,需保护局部清洁,以免造成感染,加重病情。

日常护理干预,合理饮食,预防骨质疏松、多食高钙、高磷的食品,如牛奶、鸡蛋等。平时多活动,但要特别注意安全,防止跌倒。参加户外活动,要注意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可预防骨质疏松。

卧床期间护理干预,卧床期间防止感冒,防止发生肺炎及泌尿系感染。注意骨突出处皮肤保护。防止压伤,每日可做3~4次局部皮肤按摩,增强皮肤抵抗力。必要时骨突出处用气垫、棉垫圈等保护。重视病人心理疏导,消除怕站不起来,不能行走的顾虑,取得病人配合,使其主动坚持锻炼。加强防病知识的了解,增强防护意识,防止意外跌倒致伤和骨折,尤其是老年人更应特别注意行走安全。

手术后护理干预,术后取平卧位,抬高患肢置于轻度外展位,睡觉时仰卧位两腿之间放一枕头,不做盘腿内收或外旋动作,防止内固定的三翼钉脱出。术后在护士的指导下,正确做患侧股四头肌收缩和放松,踝关节伸展活动,掌握方法后可自行坚持每日3~4次锻炼。但要特别注意保持患肢的正确,骨折处未愈合不要负重。同时注意观察肢体温度、感觉、有无肿胀、颜色有无发紫现象。3个月后在他人保护下扶拐或助步器下地活动,每日3~4次,注意患肢仍不要负重。6个月后,调光照片检查,证明骨折线消失,骨愈合牢固,可弃拐行走,患肢开始负重。但仍应注意保护患肢不受意外伤、跌倒等。

4 结论

四肢骨折种类比较多,但是常见的即本文提到的这六种,发生骨折的高危人员涉及设计小孩、女性、老年人等,青壮年发生的概率也是很高,可见尤其在对于小孩、女性、老人这部分特殊护理的干预尤为重要,本文梳理了护理干预的角度,分别从应急护理干预、日常护理干预、卧床期间护理干预、手术后护理干预几个角度进行了总结。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实施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前焦虑状况的影响。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在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介入科首次行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的53例肝癌患者,术前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不实施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后患者焦虑指数的变化情况。2组患者入院焦虑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焦虑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术前焦虑值高于入院焦虑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术前焦虑值低于入院焦虑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术前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有显著作用。综合干预;护理;原发性肝癌;焦虑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of the anxiety status

affected by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lu xiaoyan, zhang li, shen qinhua, li nan

eastern hepatobiliary surgery hospital,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8, china

to investigate the preoperative anxiety status affected by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eceived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from august 2008 to february 2009, 53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eceived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were prospective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n=26) received regular nursing only, treatment group (n=27) received regular nursing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hanges of preoperative anxiety in patien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there was no signifiant difference in the hospitalitation anxiety value betwee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p>0.01), while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reperatine anxiety value (p<0.01).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reoperative anxiety value was higher than the hospitalitation anxiety value 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of them (p<0.01). in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preoperative anxiety value was lawer than the hospitalitation anxiety value (p<0.05).the comprehensive preopera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reducing preoperative anxiety in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eceived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nurs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xiety

   

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作为微创介入治疗,具有操作简单、疗效高、并发症少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晚期且不适于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最新研究提示[1,2],介入术前向患者进行治疗相关的适当解释说明,可增强患者的感性认识,能减轻患者对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的恐惧,减少术后的不良反应,但目前尚无前瞻性随机对照(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佐证。为此,我院对拟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心理焦虑状态的rct研究,并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焦虑指数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在我院介入科首次行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的患者53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10例,年龄(57.9±10.4)岁(36~72岁);文化程度:文盲3例,小学8例,初中21例,高中9例,大专6例,大学及以上6例;职业:农民17例,工人19例,干部8例,教师3例,自由职业6例;有固定经济收入45例;配偶健在者45例。

1.2  入组标准 

    未经手术、化学药物或放射治疗,初治方式为肝动脉栓塞化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肝脏功能child a级或b级;无tace治疗禁忌证。

1.3  分组 

    经患者知情同意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3例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即护理干预组27例,对照组即非干预组26例。

1.4  测评工具与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患者的焦虑程度,该表由20个项目组成,每项症状按1~4级评分,分数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重。sas是一种分析患者主观症状的简便临床工具,效度相当高。sas第1次测评,对所有预行tace的患者在其入院次日发放问卷,记录为入院焦虑值。sas第2次测评:实验组术前1 d上午除常规术前准备外,由研究者进行术前辅导,实施心理干预,每次干预时间约为30 min,干预后6 h,于当日15:00导管室医护常规访视后,实施sas第2次测评,记录为术前焦虑值。对照组术前1 d上午常规术前准备,导管室医护于术前1 d 14:30左右进行常规术前访视,访视后发放试卷,记录为术前焦虑值,其间予以常规护理。

1.5  综合性护理干预

1.5.1  基础性心理支持 

实施倾听式交流,耐心倾听患者对疾病的感受和担忧,尊重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详细询问患者的家庭情况、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了解患者的心理反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5.2  专业性心理干预 

解释tace的目的、原理、治疗过程、麻醉方式、术后压沙袋以及静卧24 h的重要性、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相应处理措施,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使患者对诊治全程建立系统的概念。

1.5.3  辅行为指导 

tace术后,患者需要单下肢制动6 h,24 h内尽量静卧休息,在此期间可能需床上排尿,因此提前给予患者术后等行为指导,以减轻患者术前焦虑。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2组比较用t检验,所有数据用spss 10.0软件处理,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入院焦虑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9,p>0.05)。术前焦虑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8,p<0.01)。对照组术前焦虑值高于入院焦虑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2,p<0.01);实验组术前焦虑值低于入院焦虑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6,p<0.01),说明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术前焦虑效果明显。见表1。表1  2组患者焦虑值评分比较(略)注:与入院焦虑值比较ap<0.01;与对照组比较bp<0.01

3  讨论

    手术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常导致患者产生以焦虑为主的心理应激反应,当反应过于剧烈时会影响手术、麻醉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恢复[3]。“准确期待论”认为,如果个体在应激事件发生之前对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即可相对缓解心理和生理的应激反应。实验组实施的护理干预内容能基本满足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的心理需求,从而使患者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有正确的认识,并有相应的心理准备[4,5]。而对照组患者接受导管室的常规访视,因时间较短,与患者的交流有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性心理应激,但是其内容距患者的心理需求仍有差距,所以调节作用有限。因此,有必要实施预见性的护理干预,以期阻断创伤性心理应激,减轻术后焦虑的发生。

    本研究对干预组采取了综合性护理干预,通过基础性心理支持,建立患者的信任;通过专业性心理干预,使患者对诊疗过程形成系统的概念,消除其顾虑,保持情绪稳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6];通过辅行为指导,帮助患者缓解术后的不适躯体反应。

    除上述研究者的主动干预外,加强患者间交流,请已做过tace的患者讲解自己的感觉和体会,消除患者的术前的焦虑心理,使患者对手术有足够的信心和充分的思想准备。

    目前,tace仍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且已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介入术前患者由于对插管术中风险及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的担忧和恐惧,往往产生明显的焦虑[7]。因此,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分析及综合性护理干预至关重要。本研究提示:术前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增强患者心理适应能力,稳定情绪,降低紧张与焦虑程度, 从而有利于tace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术后康复。

【参考文献】

 

[1]黄招玲,许佩华. 术前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1):1-3.

[2]钟慧红,林树乔,刘珠. 心理干预模式对手术患者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 4(4):13-15.

[3]肖春芳,刘秀玲. 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前焦虑心理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8):87-88.

[4]王珏琴. 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焦虑水平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4):193-194.

[5]陈立英,汤莉,王凤兰,等. 全程护理干预对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的糖尿病患者焦虑与疼痛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8,14(5):621-622.

篇8

关键词: 护士;人文关怀护理;效果

服务人性化是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日常护理工作中,其就诊环境和服务举措让患者、家属感到人文关怀[1]。通过全院护士实施人性化护理培训干预后,发现关怀护理不仅能加速患者康复,而且能增加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院临床科室及门急诊护士均参加培训,共540人,其中副主任护师6人,主管护师82人,护师180人,护士272人;本科学历96人,大专378人,中专66人;年龄18~49岁,平均(28.5±9.3)岁,平均工作时间(9.6±5)年,每天平均学习时间(2.10±1.09)h

1.2  方法

1.2.1 培训内容:人文关怀理念及应用、护患沟通技巧、人性化护理问题分析与对策、护士礼仪、病房管理等。

1.2.2 形式

1.2.2.1 开展全程优质服务活动:全体动员,达成共识,重视服务理念的灌输,强调服务理念的培训,举办服务与礼仪讲座,演讲,通过授课提高护理人员的素养,开展全程优质服务竞赛活动,要求医护人员在与患者交往过程中,取得认同和沟通,并公示投诉电话,提倡零投诉,让每位护士都明白开展人文关怀服务培训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1.2.2.2 全院培训:召开事例分析会,发挥互动功能。根据护士的职业特点,由护理部主任、医院优秀护士长2名、边讲课、边演示,模拟在各种情景下,对患者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实施人文关怀,如临产妇宫缩镇痛,不仅有家属的陪伴且由资深助产士全程陪护直至顺利分娩,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1.2.2.3 加强沟通能力和技巧的训练: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人文关怀护理理念服务于临床护理的具体措施和体现。本院通过聘请省、国家著名专家、教授培训讲课,随机抽查考核的形式,对服务意识、心态调整、仪表修饰、距离有度,交流技巧等进行培训,在工作中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心理感受及其文化、信仰和习俗,进而实施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治疗而异的个性化护理服务与互动。

1.2.2.4 以科室为单位,由护士长具体负责:①要求每位护士以健康的工作情绪,良好的工作热情服务于每位患者,3次/周,组织学习各种标准,培养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不断转变服务观念,开展多元文化护理,提升护理概念,发放问卷小结,1次/周,每月一小评,一季度一大评,有科星、院星,绩效挂钩;②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理解患者的感受,体谅患者,如查询住院费用时以及进行各种急救或患者临终时对家属慰问语的使用;③根据患者的心理、文化背景,用相应文化来影响他们的心理及生理,使其处于良好的身心状态,以利于疾病的恢复,积极的护理文化氛围,善于发现周围心理失衡患者,并及时给予关怀、疏导和支持。

1.2.2.5 调查工具:采用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共有五个项目,每个项目分5个等级,分数从5分到1分分别代表非常满意、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

1.2.2.6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①护理干预前,用护士行为关怀质量评价表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选择病情稳定,能接受访谈的成年住院患者进行访谈和调查共390例;②干预培训后3个月,再用护士行为质量评价表,由专人进行访谈和评价390例,所有数据输入微机,进行前后对比。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11.5进行x2经验和t检验处理。

2 结果

2.1  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培训干预前后患者对护理关怀行为的质量评价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培训干预前后护理关怀行为质量评价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培训干预前后护理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患者满意度得到显著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项目

培训前(n=390)

培训后(n=390)

t值

P值

护理质量评价

3.48±0.98

4.93±0.75

2.28

<0.01

对护理质量满意度

4.09±0.76

4.65±0.87

2.86

<0.01

表1  培训前后护理质量评价与患者满意度比较结果 ()

3 讨论

目前,我国大多数临床护理人员未接受过人文关怀护理相关理论和技巧培训,缺乏对人性化护理本质和内涵的认知[2],临床护理工作中未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如何使护士更好的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满足患者不同护理需求,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3],是现阶段应当认真重视的。为此,本院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培训,发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3.1  提高了护士综合素质:通过开展护士人文关怀护理培训干预后,护理人员增强了服务意识,专业水平、团队精神得到了加强、自觉对不良行为进行约束纠正,树立了自强、自立、自爱、自信,同时激发了全体护士学习的热情,规范了护士行为,提高了护士整体素质,临床护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在患者生活之中,体现在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升华对患者的感情、获得了患者的信赖。

3.2  提高了护理综合质量:表1显示,护士人文关怀护理培训干预后,护理综合质量如护士的言语行为、专业理论和标准技术均高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患者有困难、有特殊需要、抢救危重患者时护士及时处理能力高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3  促进了护患关系,患者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医疗质量强调最终的业绩数据而服务强调患者的感受[4]。表1显示,实行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士对患者关怀和照顾,在与患者交流时,理解患者的感受,体谅患者,拉近了护患距离,真正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融入了工作中,赢得了公众的好评,提升了医院在全社会的声誉。

综上所述,在护理管理中,重视护士人文关怀培训护理干预,可以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5]。

4 参考文献

[1] 任  辉,李景波,宫海燕.医院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思考与实践[J].重庆医学,2006,35(1):21.

[2] 王斌全,赵晓云.护理质量管理的发展[J].护理研究,2008,22(9A):2349.

[3] 吴春容.医院的人性化服务[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2(3):113.

篇9

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而产生的护理新概念,是指慎重、准确和明智的应用一种以当前所能获得的、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基础,同时结合护理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的结合,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护理方法的护理实践[1]。抑郁症是全球性精神问题,即便在有效的治疗后,仍然有较高的复发率[2],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探讨循证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的预后影响,及自知力、服药依从性、复发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作用,笔者选择了10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9年1月~12月,笔者先后选择10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研究,入组患者应符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干预组平均年龄(32.14±5.6),男30例,女2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1.75±6.8),男29例,女21例。以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循证护理措施,为期3个月,并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及自编服药依从性调查表评定,于治疗前后测评。

1.3 循证护理干预的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在接受系统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同时,由责任护士进行每周2~3次的循证护理,每次至少30 min。

1.3.1 首先让患者重点了解抑郁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特点,帮助患者分析各种症状发生的原因,认识到抑郁症可防、可治、可好,树立健康信念,克服消极心理,解放自我,战胜疾病。

1.3.2 引导患者真正认识到抗抑郁药的重要性,增强服药依从性。将抑郁症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危险因子、治疗方法、坚持服药的重要性进行针对性和科学性地指导。

1.3.3 组织患者积极参加娱乐活动,增加其对生活的乐趣,以分散他们对疾病的不良情绪及注意力,从中得到快乐和自我提高,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1.3.4 针对性的护理 对孤僻、生活能力差、社交差的患者进行生活自理、社会交往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培训。对于恢复期的患者给予正确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参加康复训练,肯定患者的优点、长处和好处,让其对自身价值有信心,减少自杀的念头,让其学会舒解压力、挫折的能力,学会倾诉、发泄、转移等方法,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良好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疗效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HRSD评分各项主要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干预后,两组HRSD各项主要因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干预护理前后HRSD各项因子评分比较

3 讨论

3.1 研究显示,干预组患者痊愈率高,自知力、服药依从性好、复发率较低,而对照组则变化不大,可见循证护理对抑郁症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获得满意的效果:(1)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自知力和家庭环境,提高患者和家属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2)降低了复发率。(3)娱乐活动可激活患者的主动性,使身心处于最佳状态,可大大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4)有利于患者重归社会。笔者通过各种循证护理措施,有效地降低抑郁症患者发病率和自杀率,极大地减少了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且因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病情稳定,家属的心理状态改善,可间接降低医疗费用。

3.2 笔者将循证护理应用于临床实践,强调了以护理问题为出发点,将研究结果与临床专业知识、经验、患者的需求相结合,使护理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在实践中得到综合应用,避免了护理工作的盲目性与主观性,使护理活动有证可循,有据可依[3]。通过对抑郁症患者循证护理干预。患者及其家属对笔者护理工作满意度从原来的86%提高到98%。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拓宽了知识面,团队精神与协作氛围提高,合理性和先进性有效地指导护理实践,为患者提供最优的护理,有效地降低抗抑郁药物治疗剂量,减少各种不良反应,促进自知力恢复,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循证护理在精神科领域及国内的应用时间还短,还需护理人员尤其是护理管理者不断探索创新。

参 考 文 献

[1] 张宏,朱光君.循证护理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4):154-156.

篇10

【关键词】 舒适护理;脊髓损伤;依从性;生存质量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 对患者日常生活功能和自理能力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由于无法接受现状及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患者往往会出现悲观情绪, 甚至会影响到治疗的积极性。帮助患者建立信心, 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对患者以后功能康复至关重要[1]。舒适护理就是要把人文关怀融入到日常护理中, 使患者在心理、生理及精神上处于舒适、愉快、满足的状态[2], 减少负性心理情绪, 从而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和主动性。2013年8月~2014年8月作者对48例SCI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干预, 收效显著,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本院脊柱外科住院的SCI患者96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适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 每组48例。舒适护理组男27例, 女21例;年龄19~71岁, 平均年龄(45.2±13.4)岁;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残损分级[3]:A级15例, B级21例, C级7例, D级5例。常规护理组男29例, 女19例;年龄19~72岁, 平均年龄(44.8±14.9)岁;ASIA残损分级:A级16例, B级18例, C级9例, D级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及ASIA残损分级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同时, 常规护理组针对SCI患者特点采取外科常规护理措施, 包括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与监测, 呼吸道、皮肤、二便护理及防止继发性损伤及预防并发症等。舒适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①环境舒适。病房要整洁、安静、通风良好, 光线应充足, 温、湿度要适宜。夜间护士操作应动作轻柔, 避免噪音, 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②舒适。SCI患者不能自主翻身, 应选择平卧或侧卧位, 每隔2~3 h更替1次, 并按摩受压部位。病情许可者可使用交替式减压气垫, 以避免压疮的发生。③心理舒适。SCI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 患者心理创伤可能远远大于生理创伤, 护士应主动关心同情患者, 以热情温和的态度与之交谈, 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安慰, 介绍一些好转病例,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④饮食舒适。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 向其宣教营养与疾病转归的关系。鼓励患者多吃高热量、高纤维素、高蛋白的食物, 并多喝水。⑤功能锻炼舒适。向患者说明尽早进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让患者主动去参与, 并教会患者锻炼的方法, 如髋关节屈伸运动、扩胸运动等。

1. 3 观察指标 干预治疗3个月后,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能依从三项, 总依从率=(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并采用生存质量自评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QOLQ)[4]评估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状况, 该量表包括生活满意度、自我概念、健康和功能状态、社会经济及总体生存质量5个方面内容, 分数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治疗3个月后, 舒适护理组总依从45例, 总依从率为93.75%, 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1.2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 P

2. 2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舒适护理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自我概念、健康和功能状态、社会经济及总体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SCI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脊髓结构或功能的损害, 造成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尽管近年来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取得了重大突破, 使其死亡明显降低, 但其致残率仍很高, 很多患者都将面临长期卧床、生存质量低下的困扰, 同时还要承受社会、心理方面的巨大压力[5]。如何让患者以一种健康的心态去积极配合治疗, 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舒适护理模式就是要使患者愉悦, 消除焦虑、抑郁情绪, 调整身心到最佳状态, 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 促进早日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治疗3个月后, 舒适护理组患者总依从率为93.75%, 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的81.25%(P

综上所述, 舒适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增强治疗信心, 提高治疗依从性, 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 对SCI的治疗、康复起积极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泽辉, 刘晓华, 周虹. 自我效能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国护理管理, 2014, 14(1):31-34.

[2] 方金娥. 胸腰椎骨折合并气胸的舒适护理. 中国伤残医学, 2013, 21(12):248-249.

[3] 杨良枫, 李小峰.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脊柱脊髓损伤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护理研究, 2014, 28(8):2871-2872.

[4] 徐海艳, 时丽萍. 自理模式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中国康复, 2013, 28(2):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