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惠农政策范文
时间:2023-11-03 17:27: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政惠农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农民直接补贴
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补贴资金通过“一卡(折)通”方式直接兑现到户。具体补贴依据、补贴条件、补贴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按照《财政部 农业部关于全面推开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工作的通知》(财农[2016]26号)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具体确定。鼓励各地创新方式方法,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提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引导农民综合采取秸秆还田、深松整地、减少化肥农药用量、使用有机肥等措施,切实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自觉提升耕地地力。
农机购置补贴。补贴对象为按规定程序购买农业机械、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实行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县级结算、直补到卡(户)的补贴方式。各省对粮食烘干仓储、深松整地、免耕播种、高效植保、节水灌溉、高效施肥机具和秸秆还田离田、残膜回收、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支持绿色发展的机具要实行敞开补贴。
玉米生产者补贴。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和实施。补贴资金采取“一折(卡)通”等形式兑付给玉米生产者。具体补贴范围、补贴依据、补贴标准由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按照中央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具体确定。鼓励各省(自治区)将补贴资金向优势产区集中。
2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将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返乡涉农创业者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开展针对性培训,提升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能力建设。以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带动力强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和示范家庭农场为扶持对象,支持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加工、标准化生产、市场营销等能力。
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推进省级信贷担保机构向市县延伸,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尽快建立担保机构,实现实质性运营。重点服务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小微企业,聚焦粮食生产、畜牧水产养殖、优势特色产业、农村新业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装备设施、绿色生产和农业标准化等关键环节,提供方便快捷、费用低廉的信贷担保服务。
3 支持农业结构调整
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在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和开展粮改豆(粮豆轮作)试点,支持以玉米改种大豆为主,兼顾改种杂粮杂豆、马铃薯、油料、饲草等作物。在河北黑龙港地下水漏斗区、湖南长株潭重金属污染区、西南石漠化区及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区开展休耕试点。中央财政对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给予适当补助。
粮改饲试点。在“镰刀弯”地区和黄淮海玉米主产区实施。选择玉米种植面积大、牛羊饲养基础好、种植结构调整意愿强的县整体推进,采取以养带种方式推动种植结构调整。补助对象为规模化草食家畜养殖场(户)或专业青贮饲料收贮企业(合作社)。
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在苜蓿优势产区和奶牛主产区实施,支持饲草生产合作社、饲草生产加工企业、奶牛养殖企业(场)和奶农合作社集中连片种植高产优质苜蓿。
4 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按照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标准,在省级推荐基础上,创建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方式给予适当支持。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延伸农业产业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切入点,选择部分重点县支持带动与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产品流通和直供直销、农村电子商务、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保护、产业扶贫等工作。
信息进村入户整省推进示范。选择若干试点省份,依托现有的农村信息服务、金融保险、农商等平台,通过整合资源,完善功能,达到技术、市场、商务、政务等信息一站式服务。信息进村入户采取市场化建设运营,中央财政给予一次性奖补。
5 支持绿色高效技术推广服务
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突出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兼顾薯类大豆、杂粮杂豆、棉油糖、菜果茶等品种,选择一批生产基础好、优势突出、特色鲜明、产业带动强的县开展整建制创建,示范推广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支持农业县进一步健全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建设试验示范基地,培育农技示范主体,提升农技人员业务能力,加快推进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
农机深松整地。支持适宜地区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作业深度一般要求达到或超^25 cm,打破犁底层。鼓励依托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
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继续按计划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启动农垦国有土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6 支持农业资源生态保护和面源污染防治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在内蒙古、四川、云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8个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施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和绩效评价奖励;在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5个省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实施“一揽子”政策和绩效评价奖励。
发展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以农牧业合作社和相关涉牧企业为主体,建设一批草地规模较大、养殖基础较好、发展优势较明显、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牛羊肉生产基地,促进南方草地生态保护,发展草地畜牧业。
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选择重点县分区域、分作物组装推广一批耕地质量建设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土壤培肥改良和科学施肥服务。在东北重点地区开展控制黑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水保肥、黑土养育等技术措施和工程措施。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选择部分粮食主产区和农作物秸秆焚烧问题较为突出的省份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实行整县推进,坚持多元利用、农用优先。
渔业增殖放流和减船转产。在流域性大江大湖、界江界河、资源退化严重海域等重点水域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支持地方开展海洋捕捞渔民减船转产,同时支持渔船更新改造、渔船拆解、人工鱼礁、深水网箱、渔港及通讯导航等设施建设。鼓励地方政府统筹中央有关转移支付以及地方有关资金,支持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区渔民转产转业、全面禁捕等工作。
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选择部分生猪、奶牛、肉牛养殖重点县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试点。按照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以就地就近用于农村能源和农用有机肥为主要利用方式,通过整县推进,改造完善粪污收集、处理、利用等整套粪污处理设施,实现规模养殖场全部实现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努力形成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发展的产业格局。
推广地膜清洁生产技术。支持西北、华北等旱作区推广地膜科学使用、合理养护、适时揭膜、机械捡膜等集成技术模式,并通过“以旧换新”等方式推进残膜回收利用。
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选择果菜茶种植优势突出、有机肥资源有保障、有机肥施用技术模式成熟、产业发展有一定基础、地方有积极性的重点县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承担主体,探索一批“果沼畜”“菜沼畜”“茶沼畜”等生产运营模式,推进资源循环利用。
河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以黑龙港流域为重点,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推广农艺节水措施,探索建立耕地休耕制度,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湖南重金属污染耕地综合治理。以长株潭地区为重点,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综合治理,调整种植结构,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污染修复治理。
7 支持农业防灾救灾
农业生产救灾。立足地方先救灾、中央后补助,中央财政对各地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及生物灾害的预防控制、应急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给予适当补助。
动物疫病防控。中央财政对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强制扑杀和养殖环节无害化处理工作给予适当补助。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纳入中央财政保险保费补贴范围的品种为玉米、水稻、小麦、棉花、马铃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森林、青稞、牦牛、藏系羊和天然橡胶,按照农业保险‘自主自愿’等原则,农民缴纳保费比例由各省自主确定,一般不超过20 %,其余部分由各级财政按比例承担。
8 大县奖励政策
a粮(油)大县奖励。包括常规产粮大县奖励、超级产粮大县奖励、商品粮大省奖励、制种大县奖励、产油大县奖励。大县标准和资金使用要求按照《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6]866号)执行。
篇2
论文关键词:反贫困,社会保障,财政政策
贫困是经济、社会和文化落后现象的总称。2010年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扶贫工作承上启下的一年。按照最新的扶贫标准(每人年收入1196元),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对象400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2%,绝对量依然庞大。按国际标准(每人每日1美元),贫困人口数量更多。同时返贫问题更加突出,短期贫困人口约占贫困人口比例的三分之二。[1]可见,中国农村反贫困任务依然艰巨。文章从财政政策角度出发,研究如何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一、财政反贫困的依据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起着基础性作用。政府作为市场的补充,其职能主要被限定在公共品、外部性、自然垄断和宏观经济波动等市场失灵或失效的范围。政府履行其职能的经济手段主要是公共财政。市场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在经济发展中追求的是效率目标。按照市场原则,创造不同效率的人应该获得不同的收益,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等应该按照其要素贡献获得相应的报酬,而各种原因导致的人们效率不同的客观差异却不被考虑。因此,单纯依靠市场作用社会保障,经济社会必然会出现贫富分化现象。贫富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会引发社会动荡,破坏正常的市场运行,降低经济效率。可见,市场无法依靠自身来维持长期稳定的经济效率和社会秩序。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政府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方面的作用龙源期刊。财政可以通过所得税、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直接补贴等手段来调节收入分配,对贫困群体给予扶持,使他们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通过财政投资、政策优惠等引导资源向贫困地区配置,改善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正是由于财政所具有的这种直接性和灵活性,使其在反贫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当前农村反贫困工作的开展应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
二、中国农村贫困形成的主要原因
1.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地理、气候、水文、资源等客观自然条件,地域自然环境差是贫困产生的客观原因。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主要分布中西部等边远高寒地区,这些区域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使得农村人口更易遭受自然风险的冲击。另外,由于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偏僻,远离城市和经济中心,国家财政资金投入不足,交通、通讯、电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技术、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短缺等原因,经济发展难以启动。尽管近年来农村贫困地区的电力、通讯、广播电视、道路等基础设施条件已有很大改善,但在普及程度及户均拥有量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因素都直接制约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2.教育水平落后。长期以来,政府对城乡教育投入实行不同的政策。城市里教育和基础设施,几乎全是由国家财政投入,而国家在农村教育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则相当有限,相当一部分由农民自己来负担。以义务教育为例,我国义务教育经费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 %,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不足30%,农民人均年收入仅有城镇居民的1/4 ,却要支付比城市更多的教育费用。地方政府承担着2. 3 亿中小学学生和几百万教师的义务教育经费支出,而其财政收入又是极其有限的。教育投入的不足,直接导致农村教育的薄弱和农民知识的贫困。据统计,2003 年全国初中生辍学率为2. 84 % 社会保障,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率为5. 47 % ,并且每年农村还有130万名儿童完成小学教育后不能进入初中学习。受教育水平低严重制约着农村贫困人口的收入增长。
3.农村保障体系不健全。在社会转型时期,要消除农村贫困,缩小城乡差别,我国的保障体系明显滞后。据统计,目前有40%—60%的农民因为经济拮据、生活贫困和医药费的迅速增长而无法正常就医,因病致贫的农村人口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农村公共卫生的长期匮乏使农村公共防疫体系处于极度脆弱的状况,一些已经消失的地方病死灰复燃,严重影响到农民的健康和发展。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包括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三个方面。社会保障对农村的保障水平低、品种少、覆盖率不高。即使有的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由于社会保障工作开展的缺陷,很多地区出现了农村“退保”的现象。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也是农村贫困人口长期大量存在的重要原因。
三、中国农村反贫困的财政政策建议
上述分析表明,农村贫困人口文化水平低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共同导致了贫困问题。要解决贫困问题,就必须从多方面出发,选择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反贫困路径,将开发式扶贫和救助式扶贫结合起来,一方面为农村脱贫创造所必须的客观条件;一方面要提高贫困人口自我脱贫所必须的技能和素质;同时,还要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应该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我国农村反贫困中的作用,增加财政投入,加大财政的反贫困力度,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
1.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为农村脱贫提供客观条件。基础设施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着农村反贫困工作的效果。农村反贫困应针对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现状,努力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通过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为农民参与市场创造条件。目前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主要位于中西部地区社会保障,这些地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龙源期刊。要使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就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各级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当扎扎实实地办好实事:加强对大江大河、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的治理;加大贫困地区公路建设力度,基本实现乡镇通油(水泥)路,进而普遍实现行政村通油(水泥)路,逐步形成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方便贫困地区与外界的交通;加大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力度,启动贫困地区电力设施建设,力争使所有贫困地区早日通电,扩大电网供电人口覆盖率;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建设,争取实现“三网融合”,积极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健全农村贫困地区公共设施维护机制,提高公共设施的综合利用效能。
2.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大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农村劳动力的自身素质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内在因素。农民素质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必须把它放到重要的位置加以解决。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三个方面展开:(1)提高农村的基础教育水平。政府应该切实做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将农村的义务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不要把义务教育的责任推给贫困地区的县乡政府和贫困儿童的家长,让农村的适龄儿童都有学可上,从而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2)加强对农村贫困人员的职业培训和教育,探索建立“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劳动力培训与就业机制。为提高经费使用效果,必须依托现有培训资源,利用竞争机制选择培训机构:将资金分配与培训效果挂钩、培训与就业挂钩;完善资金补助办法,使受训的农村贫困人员直接受益;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培训或实用技术的指导,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使农民了解和掌握一些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农业人口的素质。(3)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教育。财政可以通过安排贴息、专项补助、税收优惠等措施,引导社会资金流入农村贫困地区兴办基础教育或参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运用产业政策优惠、税收减免等办法,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资贫困地区教育。
3.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是贫困人口难以稳定脱贫的重要原因。健全农村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从以下着手:建立和实行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既要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的最低生活,又要防止保障标准过高而形成养懒汉的倾向;按照“风险共担、互助共济”的原则,着力完善政府推进、农民互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快建立以大病医疗统筹为主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与城镇职工标准相一致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让失地农民能够真正享受城市化建设的成果;做好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切实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4.建立和完善公共物品需求和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贫困地区公共品需求和利益表达机制,就是要使得贫困地区需要什么样的公共物品、先后的次序如何、需要多少以及利益诉求可以通过这种表达机制充分表达出来,并通过某种程序使这种需求变成官员决策的参考依据和行动目标。建立和完善农村贫困地区地方公共品需求和利益表达机制对于保持地方公共物品供求关系的相对平衡,减少公共资源浪费,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村贫困人口合理权益,改善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亚玲.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对策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01).
[2]魏后凯,邬晓霞.中国的反贫困政策:评价与展望[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02).[3]李瑞华.少数民族贫困县反贫困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9(05).
[4]胡绍雨.财政投资对我国农村反贫困影响效应分析[J].农村经济,2009(04).
[5]李磊.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与农村反贫困[J].江淮论坛,2009(05).
[6]张成福,王耀武.反贫困与公共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8(05).
篇3
一是领导组织到位。我局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及时成立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亲自抓,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具体抓,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合力抓。同时,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依托农财科,并配备3名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具体工作,使得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
二是工作部署到位。把开展财政支农培训工作作为财政中心工作之一,摆上重要位置,同财政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年11月16日召开局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制定并印发了《-财政支农政策培训计划》,进一步明确培训时间安排、内容以及培训形式等。年11月18日召开培训工作动员会,邀请各乡镇分管领导、财政总会计参加会议,进行动员部署,提高各乡镇对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做好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我县顺利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经费保障到位。根据省、市财政部门的培训工作要求,在县财政财力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我县年预算安排10万元用于财政支农培训开支。同时,对培训工作的日常经费,我们坚持实报实销,切实使培训工作开展的经费得到足额保障。
二、在宣传培训上,力求“三更加”
一是培训形式更加多样。一是集中培训。年底举办一期骨干培训班,聘请县委党校和县直涉农部门有关人员,加强对乡镇负责培训工作业务与局机关各科室人员,进一步增强他们对支农政策理解能力和讲解能力。年4月份,结合新一任村居主任培训,邀请市财政干苑老师在市委党校授课,重点讲解、分析家电下乡、综合直补等支农政策,使各村居主任更加明确惠农惠民政策的意义、目的。二是分批培训。以乡镇为单位,我县11个乡镇分别集中各村居主干、村会计开展2轮培训,由财政、农业、审计等部门人员予以培训,切实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确保全县农村财务管理尽快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管理轨道。三是网络培训。依托组织部门的农村教育网络,各村居集中与自学相结合地方式进行远程教育,有效的宣传财政支农惠民政策。
二是培训内容更加丰富。一是突出简捷易懂。针对农村主干、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我们组织观看《财政支农政策讲座》、解读《省财政支农政策简答》、发放财政支农政策日历等,生动、明了的把财政强农惠农政策告知培训对象。二是突出实用实效。在各乡镇分批培训时,我们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原则,做到四个结合,即与会计职业道德相结合,与会计基础规范相结合,与有关财经法规政策相结合,与有关财政惠农政策相结合,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收获。三是突出思想教育。在培训时,我们加强对村居主干思想认识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开展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宣传、贯彻、落实财政支农惠农政策重要渠道,是提升农村财会人员业务能力和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提升了村居主干对贯彻落实惠农惠民政策意识,更好的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确保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走样、无偏差地落到实处。
三是宣传载体更加有效。在抓好培训的同时,我们加大财政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认真抓好“三级”宣传。一是县级宣传。充分利用罗源电视台进行多次宣传报到,在新闻观察栏目上讲解各类惠农惠民政策情况,真正把财政支农惠农政策传达宣传到千家万户。同时,利用县里举办的各类大型宣传活动,我们沿街设摊解答财政支农政策,以及分发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摩托车汽车下乡等宣传单,以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把财政支农惠民政策告知老百姓。二是市级宣传。针对我县出现过借家电下乡以“假”乱“真”搞促销活动的欺骗现象,我们会同县公安局、电视台制作一期“防欺补”专题宣传,在新闻“110”栏目及时播出,有效防止有些群众因对家电下乡等政策不了解而上当受骗、遭受损失。三是省级宣传。配合省财政厅、日报做好贯彻落实惠农惠民政策的报到,重点报到了年我县在贯彻落实医疗卫生方面的政策,特别是我县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做法和所取得成效,让广大群众更加了财政支农惠民政策。
篇4
在国家财政惠农政策中,家电下乡与粮食补贴为其关键组成环节,我国自2004年发放粮食补贴,首先是粮食直补,之后转变为粮食综合补贴,而且粮食补贴品种也由以往单一的小麦、水稻等增加了棉花、玉米及油菜以及草原生态、林业种植、能繁母猪补贴等,补贴标准也由以往的每亩8.55元提升到每亩132元、其他按不同标准补贴。粮食补贴方式也从以往政府带头核实农民种植面积,向财政部门核实转变。由信用社为农民开通一折通存折,并由当地财政专管员向农户发放存折[1]。2009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家电下乡补贴,具体资金发放步骤为:农户持所购家电标识卡、发标及购买人身份证、信用社存折等,在商务单位登记后,交由本地财政所审核,通过审核后,由本县财政局向农户存折中打入补贴资金。
二、现阶段粮食补贴政策中的主要问题与问题产生的相关因素
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实施粮食补贴长达九年之久,为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各地基层财政部门做了很多惠农工作,而且成绩骄人。然而,就现阶段情况来看,依旧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很多地区存在严重的偷税漏税情况,导致很多上访事件的发生,各地上级部门检查也把农村粮食三补落实到具置,但多年来依旧无法理顺该项工作,其原因主要包括:客观操作时存在很大难度,比如,云南某农村乡镇中,有自然村72个,22340人口,5687户农户,38899亩耕地面积,该地农民所享受粮食补贴的主要品种为油菜、水稻、玉米、小麦以及花生等,因为该地区主要种植蔬菜,而且2006,、2007年的粮食补贴标准比较低,大多数农民不重视信用社一折通,甚至很多农民交由本村村干部当作任务抵消资金,造成很多“一折通”在村干部处滞留。而当地财政所缺乏人手,而土地面积公示工作必须由当地干部落实,当地农户具有非常强的被动性,并未主动、努力争取应有权利。财政专员向农户发放“一折通”后,很多农民又将“一折通”交于村干部,甚至很多农户不了解相关惠农政策,也不关心惠农公开信,过于高估补贴标准,加之很多电视媒体片面报道,导致一些农民由于与村干部存在私人恩怨,利用粮补问题越级上访[2]。此外,很多农民无法及时将户口本、身份证等提供给相关部门,使得财政所无法及时对其开户。发放粮食补贴资金时,农民往往处于被动状态,公示土地面积与办理“一折通”等都具有被动性,并未将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
三、基于政策经验加强农村粮食直补的相关路径探析
1.优化惠农资金发放方式
还以该乡镇为例,2012年本乡财政共发放17650笔补贴资金,共318万多元发放金额,并未接到农民投诉,可由家电下乡补贴中将其原因查找出来。每一环节都是农民自主交给财政部门办理,而当地财政所仅对资金发放进行审核,资金审核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在发放资金前,就已及时处理掉,也就是说,提前化解了问题,就算很多农户未获得补贴资金,这些农户也明白哪里出现问题,也理解发放补贴资金部门的良苦用心。使得农民以主动争取代替了被动接受,而当地财政部门也由服务式管理代替了保姆式管理。充分体现了国家惠农政策。但是,如何才能保证所发放的粮食补贴和家电下乡资金补贴相同,这就应该将农民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实际操作内容包括:第一,申报土地面积,规定时间内,由农户自发将土地面积申报至村组;其次,公示土地面积,由当地财政、农经、农科部门等抽专人加强监督、审核,并向村民公示各农民所申报的土地面积,将举报电话公布出来,及时修正与处理乱报、误报的情况;再次,农户持户口本、身份证等到当地财政所加以审核;最后,通过审核后,当地财政所向农户“一折通”中打入粮食补贴资金。由此,发放补贴资金过程就具有透明化,就能够及时解决发放资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3]。
2.基层财政实施新惠农资金发放政策中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
首先,应该保证宣传到位,保证让农户能够之效自己所享受的权利范围,必须承担的义务范围,同时还要明确补贴标准与补贴对象;
其次,保证公示到位,发放粮食补贴资金应该以公示土地面积为基石,应该鼓励社会各界做好监督工作,最好把所公式的土地面积拍照存档,有效、公正处理申报虚假土地面积的农户,追究情节严重者农民的形式责任;
再次,集中打攻坚战。因为很多农户至财政所审核的时间都比较集中,因此财政所必须有软硬件物质准备与思想准备,并由乡镇政府组织专班积极负责财政审核问题。
通过以上措施,能够达到以下问题处理效果:
首先,农户知晓自己权利后,就会自己保留存折,不再轻易由村干部保管;
其次,使农户主动性得以增强,提供户口本、身份证及申报土地面积等均由农户自主实施,有利于财政部门工作的节省,对人手短缺等问题进行了有效弥补;
再次,发放资金前,就已经解决了所有冲突与矛盾,避免因资金发放问题导致农户上访。这样镇村干部就可把主要精力置于组织生产和劳动中;
篇5
【关键词】泗洪县;强农惠农政策;补贴标准;资金
泗洪县位于江苏西北部、洪泽湖西岸,全县耕地206万亩,常年种植粮食作物面积293万亩,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已先后7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近年来,该县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基本情况
1.1 强农惠农项目补贴标准
1.1.1 农资综合补贴
农资综合直补从2006年开始,到2012年累计补贴面积895.42万亩,2007年前为每亩30元,2008~2010年每亩补贴69元,2011年每亩补贴81.5元,2012年每亩补贴103元,截止到2012年,累计补贴资金58396.8万元,这些资金都是通过财政涉农补贴“一折通”专用存折发放到户的。
1.1.2 水稻补贴
水稻分两块补贴。一是良种补贴,二是水稻直补。水稻补贴是从2004年开始实施的,水稻良种补贴2004~2007年为每亩8元,2008年开始,每亩15元,水稻直补为每亩20元。2004~2011年水稻直补实现全覆盖,截止到2012年全县累计水稻补贴面积1191.6万亩,补贴资金20556.7万元。
1.1.3 小麦良种补贴
小麦良种补贴标准为每亩10元,2004~2007年小麦良种补贴面积为每年20万亩,2008年35万亩,从2009年开始,种植小麦的农户按照大田实际种植面积全部进行补贴,但拾边地不予补贴,截止2012年累计补贴小麦良种692.8万亩,补贴资金6928万元。
1.1.4 玉米良种补贴
玉米良种补贴从2009年开始,按照大田实际种植面积全部进行补贴,拾边地不予补贴,每亩补贴10元。2009年补贴面积为53.48万亩,2010年60.59万亩,2011年56.89万亩。2012年68.48万亩,累计补贴面积239.4万亩,补贴资金2394万元。
1.1.5 花生良种补贴
2010开始实行花生良种补贴,补贴面积10万亩,每亩补贴10元。
1.2 具体措施
1.2.1 加强宣传,使粮食直补政策家喻户晓
县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粮食直补工作,并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标语及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广泛宣传粮食直补政策,使粮食直补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县财政局召开乡镇、村会计会议,录入数据,做好与“一折通”平台对接工作,确保相关数据信息一致,及时为分户和丢失存折的农户补办存折。县农林局深入乡村督促指导面积核实工作,直接向农民宣传讲解补贴政策,为粮食直补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1.2.2 规范程序,严把粮食直补面积确定关
我县的粮食直补工作始终坚持“谁种地补给谁、承包地转让按转包协议处理、抛荒地和非农业占用的耕地不予补贴”原则,水稻直补与水稻实际种植面积挂钩,农资综合直补面积乡镇按2001年税改时的农业税计税面积(国有农场按当时缴纳管理费的种植面积落实到户)。在粮食直补面积确定的过程中,我县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简便易行的操作程序,首先由村民小组进行核实登记,造册上报,然后由村民委员会对村民小组上报情况进行核实登记,最后由乡镇对各村上报的情况进行核查登记,确定水稻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面积,并以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不少于7天的公示(其中村组干部种植面积单独公示)。在经村民代表签字后,乡镇农技部门审核汇总,由乡镇长签字并加盖公章后,随同到户清册一起上报至县农林局,再由县农委审核并进行汇总,上报县政府批准实施。
1.2.3 严格管理,准确及时兑付粮食直补资金
所有的粮食直补资金纳入粮食风险基金,实行专户管理、专账反映、单独核算,及时从农业发展银行转拨至农村合作银行兑付专户,确保资金在转移过程中的安全。县财政局对农林局审核,制定的各乡镇粮食直补面积、补贴资金表汇总后交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将补贴资金直接计入享受补贴农户的涉农“一折通”。乡镇财政所将打入存折的粮食直补金额及时告知农户。
1.2.4 强化监督,确保粮食直补政策落实到位
在粮食直补政策的落实过程中,我县公布24小时监督电话和联系人名单,对上访者及时进行信息反馈,疏通了农民咨询和举报渠道,同时,相关部门制定了明确的监管制度,抽调精兵强将对粮食直补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一是农林部门对各乡镇粮食直补面积的核定、汇总、公示、上报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管。二是财政部门加强对直补资金核拨、发放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管。三是农村合作银行加强对粮食直补资金领取的监管,确保由农户本人凭身份证到农村合作银行领取补贴资金。四是纪检监察机关牵头,抽调农工办、财政局、农林局有关人员组织联合检查组,对粮食直补工作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1.3 取得的成效
1.3.1 粮食播种面积明显增加
我县自实施种粮农民补贴工作以来,使农民亲身感受到党和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重视和支持,坚定了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在小麦上推广烟农19、济麦22、矮抗58新品种;在水稻上推广武运粳21、泗稻12、华粳5号、华粳7号、淮稻5号等高产品种。水稻小麦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受粮食补贴项目的拉动,我县玉米种植面积由原来的25万亩扩大到60万亩,全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2004年的230万亩增加到2010年的240万亩。
1.3.2 农民种粮信心和决心增强
我县自实施农资综合直补以来,一方面提高了群众对农资的购买能力。近年来,农资价格逐年上涨,群众购买力下降,实施农资综合直补,增强了群众的农资购买力。另一方面也有效防止了耕地抛荒撂荒,促进合理流转。
鼓励农户对水源较为充足、地势比较平坦的田地进行有效复耕,鼓励农村耕地的合理流转,促进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连片种植粮食、发展科学种田、提高劳动生产率、稳定粮食生产。三是增强农民种粮的信心和决心,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因地制宜制定补贴方案,真正把强农惠农资金发放到农户手里,稳定了种粮农户的情绪。
2 存在问题
2.1 补贴资金少
近年来,国家加大各类补贴的力度,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空前增长,但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上涨较快,增加了生产成本,部分农民种粮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2.2 工作经费缺乏
在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过程中,县乡(镇)村三级都要转发兑付文件、制作宣传资料、编制账卡、上门宣传、核实面积、张榜公布、协调纠纷、为农户办理“一卡(折)通”等工作,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由于强农惠农补贴工作经费缺乏,给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和落实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
2.3 历史数据不完整,初始化信息采集不全
强农惠农补贴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每户均有多项指标,如农户分家的情况,农村土地计算标准不一致情况等,都使补贴数据不准确现象时有发生,给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录入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数据的变化以及不精确,致使初始化信息的精确度降低,数据的动态管理难度加大。
3 建议
3.1 继续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并加以巩固和完善
强农惠农政策在我县的贯彻落实,极大地释放和发展了农村劳动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好评。广大干部群众强烈希望中央和省在继续保持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巩固、完善,使农民群众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3.2 加大宣传力度,增加补贴经费
在下步工作中,将把强农惠农补贴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学习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强农惠农政策学习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和掌握政策,自觉贯彻执行政策,让农民群众明白国家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向上争取更多的补贴资金及专项工作经费,调动种粮农民和补贴发放乡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补贴工作按计划正常进行。
3.3 增强强农惠农资金监管力度
进一步建立健全强农惠农资金管理制度,做到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加强强农惠农资金的审计监督检查,加大监管力度,对实施强农惠农项目质量较好、使用补贴(补助)资金发展产业取得较好成绩的乡(镇)、部门及先进个人给予通报表扬,推广其好的经验和做法,并采取适当方式予以奖励;对违规违纪问题,依据相关规定处理,切实提高强农惠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严格执行“一折通”管理,稳定民心。 确保上级安排的强农惠农资金运转不出问题,加强部门协调,保证各项强农惠农补贴能够按时、按标准发放到农户手中,从而发挥更大的效益。
3.4 完善补贴机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完善补贴原始数据收集、数据录入、数据动态监测和档案管理等工作,建立健全农资市场管理机制,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管理,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安全。
篇6
一、落实惠农政策基本情况
(一)粮食直补:20*年全乡共兑现水稻良种补贴111户,补贴面积111亩,补贴金额11元;玉米补贴11户,补贴面积11亩,补贴金额11元;综合直补111户,补贴面积11亩,补贴金额111元;受灾补贴11户,补贴面积11亩,补贴金额111元。尤其是今年我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20*年全乡核桃苗木补贴111株,111亩,补贴金额11万,农户自筹11元。
(二)能繁母猪补贴:全乡共计补助11户,补贴头数111头,补贴金额111元(其中:参加能繁母猪保险的有111户,11头,上缴保险11元)。
(三)退耕还林补贴:全乡退耕还林惠农政策涉及1个村委会111户,补贴面积111亩,补贴金额111元。2009年综合直补补贴户数111户,补贴面积111亩,补贴金额111元。
(四)农机机够补贴:我乡认真按照国家补贴单机价格的30%,农户自筹70%的政策认真兑付农机补贴,其中20*年全年购买微耕机111台,补贴金额1111元,20*年购买微耕机8台,喷雾机3台,补贴金额1111元。
(五)五保供养:全乡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截止目前,共落实办理111户,111人,每月发放金额111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共落实办理了22批111户,111人,每人每月发放金额60元。农村失地人员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截止目前,共参保111人,缴纳保费111余万元;居民医疗保险,共参保111人,缴纳保费1111元。
(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自20*年—2009年期间,全乡共培训劳动力111人,其中转移输出111人。
(七)农村医疗救助:2009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集资收缴率达98.72%,参保人数累计达111人(含贫困人口补助1111人),参保资金1111元。
(八)家电下乡:自开展家电下乡以来,我乡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家电下乡补贴兑付工作,截止5月26日,我乡兑付销售家电补贴11件,销售额4444元,兑付财政补贴资金111元。
(九)计划生育:“奖、优、免、补”工作扎实开展,发放20*年养老生活补助111人,“奖、优、免、补”一次性经济奖励111元全部兑现,发放20*年独生子女保健费111户1111元,发放200*年教育奖学金222人222元,发放高中、大学阶段奖学金111人212元。
(十)一事一议:*乡20*年度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工程项目涉及11个村委会1121个自然村,受益村民人数达111人,总投资22222元,其中:村民集资2222元,村集体收入投入2122元,社会捐赠11元,乡镇投入11元,其他资金来源111元,财政奖补资金21222元,共完成工程11件。
(十一)农村抗震民居安全工程:我乡自实施农村居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以来,认真按照相关要求做好农村居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全乡共安排222户,补助资金111元,安排在个村委会,其中抗震加固444户,补助资金222元;拆除重建111户,补助资金222元,目前此项工程基本接近尾声。
(十二)基本农田整理:切实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领导,认真做好规划,精心组织设计施工,20*年全面做好水库加固,工程投资22元。
(十三)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有序开展,全乡十个村委会全面完成,其中乡级店22个,村级店444个,补助金额444元。
(十四)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全乡20*年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22元;2009年发放小额贴息贷款222户,每户222元,共计444元。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惠农政策各项工作的开展,把惠农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乡长认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抓好惠农政策的落实。并充分实施我乡村情联络员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每家每户,真正把惠农工作做深、做实、做细。
(二)强化宣传,精心部署。加大对相关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标语、简报、宣传栏、黑板报、深入农户家中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做到各项惠农政策人人知晓,真正使农村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
(三)规范程序,严明纪律。严格按照各项政策规定,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和套取补贴资金。并进一步加大监督和督察力度,具体由乡人大做好各项惠农资金的督促和检查力度,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违纪问题,及时查处纠正到位,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
三、存在问题
(一)宣传不到位,群众对惠农政策了解不透彻。
(二)各项惠农专项资金部能按时就位,导致项目确定后等待资金拨付,难以保证工作开展。
(三)项目资金就位后要求立马完工,出现时间紧、任务重,导致相关工作不扎实,偷工减料赶工期等现象。
(四)投入资金总量不足,力度不够。农村发展涉及诸多方面,农村基础设施落后,要办的事很多,资金缺口大。尽管各级一直在不断加大惠农资金投入力度,但资金总量仍然严重不足,且存在投入结构不合理,投资渠道过多,资金使用效率等问题。
四、下一步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把各项惠弄政策宣传到群众中,力争使各项惠农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加政策落实的透明度,为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篇7
一、落实惠农政策基本情况
(一)粮食直补:2008年全乡共兑现水稻良种补贴111户,补贴面积111亩,补贴金额11元;玉米补贴11户,补贴面积11亩,补贴金额11元;综合直补111户,补贴面积11亩,补贴金额111元;受灾补贴11户,补贴面积11亩,补贴金额111元。尤其是今年我乡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2008年全乡核桃苗木补贴111株,111亩,补贴金额11万,农户自筹11元。
(二)能繁母猪补贴:全乡共计补助11户,补贴头数111头,补贴金额111元(其中:参加能繁母猪保险的有111户,11头,上缴保险11元)。
(三)退耕还林补贴:全乡退耕还林惠农政策涉及1个村委会111户,补贴面积111亩,补贴金额111元。2009年综合直补补贴户数111户,补贴面积111亩,补贴金额111元。
(四)农机机够补贴:我乡认真按照国家补贴单机价格的30%,农户自筹70%的政策认真兑付农机补贴,其中2007年全年购买微耕机111台,补贴金额1111元,2008年购买微耕机8台,喷雾机3台,补贴金额1111元。
(五)五保供养:全乡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截止目前,共落实办理111户,111人,每月发放金额111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共落实办理了22批111户,111人,每人每月发放金额60元。农村失地人员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截止目前,共参保111人,缴纳保费111余万元;居民医疗保险,共参保111人,缴纳保费1111元。
(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自2007年—2009年期间,全乡共培训劳动力111人,其中转移输出111人。
(七)农村医疗救助:2009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集资收缴率达98.72%,参保人数累计达111人(含贫困人口补助1111人),参保资金1111元。
(八)家电下乡:自开展家电下乡以来,我乡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开展家电下乡补贴兑付工作,截止5月26日,我乡兑付销售家电补贴11件,销售额4444元,兑付财政补贴资金111元。
(九)计划生育:“奖、优、免、补”工作扎实开展,发放2008年养老生活补助111人,“奖、优、免、补”一次性经济奖励111元全部兑现,发放2008年独生子女保健费111户1111元,发放20008年教育奖学金222人222元,发放高中、大学阶段奖学金111人212元。
(十)一事一议:赤鹫乡2008年度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工程项目涉及11个村委会1121个自然村,受益村民人数达111人,总投资22222元,其中:村民集资2222元,村集体收入投入2122元,社会捐赠11元,乡镇投入11元,其他资金来源111元,财政奖补资金21222元,共完成工程11件。
(十一)农村抗震民居安全工程:我乡自实施农村居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以来,认真按照相关要求做好农村居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全乡共安排222户,补助资金111元,安排在个村委会,其中抗震加固444户,补助资金222元;拆除重建111户,补助资金222元,目前此项工程基本接近尾声。
(十二)基本农田整理:切实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领导,认真做好规划,精心组织设计施工,2008年全面做好水库加固,工程投资22元。
(十三)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有序开展,全乡十个村委会全面完成,其中乡级店22个,村级店444个,补助金额444元。
(十四)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全乡2008年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222元;2009年发放小额贴息贷款222户,每户222元,共计444元。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惠农政策各项工作的开展,把惠农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乡长认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抓好惠农政策的落实。并充分实施我乡村情联络员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每家每户,真正把惠农工作做深、做实、做细。
(二)强化宣传,精心部署。加大对相关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标语、简报、宣传栏、黑板报、深入农户家中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做到各项惠农政策人人知晓,真正使农村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
(三)规范程序,严明纪律。严格按照各项政策规定,严禁截留、挤占、挪用和套取补贴资金。并进一步加大监督和督察力度,具体由乡人大做好各项惠农资金的督促和检查力度,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违纪问题,及时查处纠正到位,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
三、存在问题
(一)宣传不到位,群众对惠农政策了解不透彻。
(二)各项惠农专项资金部能按时就位,导致项目确定后等待资金拨付,难以保证工作开展。
(三)项目资金就位后要求立马完工,出现时间紧、任务重,导致相关工作不扎实,偷工减料赶工期等现象。
(四)投入资金总量不足,力度不够。农村发展涉及诸多方面,农村基础设施落后,要办的事很多,资金缺口大。尽管各级一直在不断加大惠农资金投入力度,但资金总量仍然严重不足,且存在投入结构不合理,投资渠道过多,资金使用效率等问题。
四、下一步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把各项惠弄政策宣传到群众中,力争使各项惠农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加政策落实的透明度,为惠农政策的全面落实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篇8
国家出台的每一项强农惠农政策,下拨的每一项专项资金都明确了资金的管理原则和使用范围,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都能严格按照国家所规定的管理原则使用各项专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但极少数仍然出现滞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白条列支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其根本还是由于管理不严、监督不力等因素造成的,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抑制上述问题的出现,构建有效的专项资金监管长效机制,就必须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强农惠农政策落实
在过去经济体制框架下,财政专项资金投入面窄、量小,仅局限于民政救灾救济,其它项目资金很少涉及到村民个人,而现在的市场经济运行中的财政专项资金已向多元化、多方位扩展,既有私有股份制企业、个体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又有政府性的公益事业等众多方面,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范围越来越广泛,资金投入量越来越大,监督和管理越来越复杂。我们已不难看到,当前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现象,基层的很多单位和部门要求财政解决专项资金,项目申报特别积极,一旦得到财政的扶助支持后,就不重视资金的管理,真正能把项目资金落实到实处并发挥资金应有的效应的不是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策观念不强,对国家的扶持政策认识不到位。因此提高落实政策意识是重中之重:一是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和主管部门要切实强化政策宣传领导,要把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列入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宣传措施,单位的分管领导要重点抓,主要领导要负总责;二是要切实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简报、报刊、杂志、有线电视和新闻媒体以及单位的墙报宣传栏、宣传车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贫政策和各种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以及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全面提高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意识和法制观念,使之形成上下联动做宣传,人人参与抓监督;三是相关职能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要针对强农惠农政策要求,制定出学习计划,经常组织本部门的干部职工学习强农惠农政策等规章制度,研究资金管理办法,促进管理措施落实,形成一个共识,明确一个道理,强农惠农资金是民生工程、阳光工程,要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落实好每一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二、健全制度,促进专项资金规范管理
健全制度是加强专项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规范管理的关键,作为县一级财政部门在强化专项资金管理措施上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建立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实施办法。(1)明确专项资金的管理原则,实行专项资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及按管理级次实行报账制。(2)明确专项资金管理范围。(3)明确资金的拨付渠道、拨付程序、拨付时限。(4)明确专项资金管理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
二是在构建管理机制上要加快改革力度。(1)对支农项目建设资金要全面实行报账制和招投标制,从制度上和源头上确保资金的专款专用;(2)对社会保障资金、涉农补贴资金,凡是发至个人的资金要全面实行“一卡通”直补制,实行专户直达直付制度,并由银行受益人专用存折;(3)为有利于财政专项资金统一核算管理,要全面推行乡财县代管的管理体制,并健全核算管理制度;(4)要建立专项资金质效评估制度,明确财政部门与项目主管部门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行评估验收的责任,并对工程质量和使用效果进行张榜公布,做到公正、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5)要建立专项资金动态管理制度,明确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项目主管单位,时刻关注人员变动情况和资金是否落实到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为下年度资金的落实掌握第一手资料,进一步促进落实党和政府强农惠农政策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应付过关,真正把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实处。
三是有关涉农资金项目主管局和镇(乡),应根据各自主管的项目资金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使之形成制度管理网,在各个系统、各个口子、各个点都能得到有效落实,使每一项专项资金都能在制度的监控下做到政策公开,程序公开,标准公开,让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全程监控,努力从源头上防止各种违规的问题出现。
三、构建监督机制,促进专项资金安全运行
构建财政专项资金全程监控体系是财政部门切实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行为的一项重要手段,如何构建一道有效监控机制,必须要把握好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监督检查三个关口:
一是要把握好事前项目申报审核关。项目申报是从下而上,每一道关口都有自身的局部利益,为了规范这一行为,财政部门必须按照上级财政部门印发的《财政专项资金申报管理办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出《本级财政专项资金申报管理办法》,明确项目申报管理要求,严格按照项目申报有关程序和有关基本原则进行择优选项,科学论证、合理排序、滚动管理和项目申报前应做出的项目规划、项目选择、现场查核和项目评估,特别是项目评估这一关尤为重要,必须严格依据上级财政立项指南,由财政部门会同有关业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确定申报的项目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估论证,出具专家评估意见,取得第一手资料,对民政等涉农补贴资金要从上而下认真通过审核,逐一核对,努力从源头上制止虚报,抑制那些申报项目动机不纯的单位与人违规骗取财政资金行为。
篇9
问题和矛盾
(一)惠农资金耗材损失大。祁阳县农村信用社自惠农资金以来,已无偿向农民发给“一折通”存折30多万本(包括农户正常换存折和挂失换存折),费用开支30万元,每个信用社购置了专门用于兑付粮补资金的打印机,金额达40万元,因农户数量多,业务量大,电脑打印机的工作量也相应增大,致使打印机等设备经常受损,更换和维修不断,每年花费修理费和其它耗材等费用达20多万元。全县信用社惠农资金这一项每年的耗材费用达40万元。
(二)正常金融业务受到影响。惠农资金虽然是农村信用社应尽的职责,并责无旁贷,员工对此项工作也有很高的热情,但在工作中确实给信用社正常业务带来了一定影响。每次粮补、低保等资金一到,农民便蜂拥到信用社,从早到晚排队取款,生怕补贴、补助款不及时取回家就会作废,存有早取回家心里踏实的思想。特别是赶圩日,信用社柜台基本上被取惠农资金的农民“占领”,其他客户到信用社办理存取款或借贷还贷业务时,无法插队,使信用社一些老客户或大客户只好另选其它银行开户,影响了正常业务开展。同时,在发惠农资金时,员工每天的劳动强度也增加了不少,加之大部分涉农资金户没有开在信用社,而发放时又要信用社办理,员工产生了对工作有怨言有情绪。因此,近两年来,有相当部分的信用社不得不改变时间,有的规定赶墟日不发粮补资金,有的规定集中到下半年的9至12月再发,有的规定星期六、星期天为日,致使农民取款不方便,有意见。
(三)农民不理解,埋怨信用社服务态度差。惠农资金涉及到千家万户,每个乡镇都有几千户,最多的镇达一万八千户。一是因补贴项目多,大部分农民不了解补贴资金的下拨时间,他们便三天两头跑到信用社询问或取款,而信用社也不知道具体划款时间和补贴标准,无法向农民解释,只能是款到发钱,农民便对信用社产生误解,认为服务态度不好;二是个别农民故意造谣说补贴款上面早就划来了,是信用社怕麻烦有意卡着不取,造成一些农民跑到信用社吵闹,影响正常业务办理;三是农民得知粮补资金一到,便不约而同地到信用社排队取款,互相拥挤,不守秩序,有的指责信用社办事太慢让他们久等;四是农民对存折保管不善,丢失的现象较普遍,信用社基本上每天都要为农民办理粮补资金存折挂失业务;五是到信用社取款的农民大部分年龄偏大和妇女较多,有的记不清密码,或不会输密码器,或不会签名字,信用社人员如果多问几次,认为员工态度不好,同时,取一笔款要比办理其它取款业务多花一倍的时间,再加之信用社人手偏少,不能经常性安排专门人员办理取款,等等这些原因,使农民对信用社的服务有偏见,影响了信用社与农民的关系。
(四)各级宣传不到位,农民对惠农政策和领取手续掌握不够。各乡镇政府、财政所、民政所、村委会等部门,对党的惠农政策和农民领取惠农资金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够。一是农民对惠农政策一知半解,各种补贴标准是多少,如何来测算发放补贴,不够清楚;二是补贴资金哪时才能划到信用社,哪时可取款,农民取款必须要本人到场,不能代领,粮补“一折通”存折可在信用社任何网点取款等事项没有宣传好;三是对农民到信用社领取惠农资金与信用社发生争吵或矛盾时,有关部门也没有很好地向农民解释或妥善解决,认为取款反正是信用社的事情。四是农民盼望各项惠农资金测算评定及发放要公正、公开、透明,如果不宣传解释好,农民就把责任推向了的信用社。
措施及建议
(一)切实改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农村信用社要不断加强认识,充分发挥现有业务平台作用,积极配合政府做好各项惠农政策,把惠农资金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来完成,让党的惠农政策深得民心,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应有贡献。对少数信用社赶墟日不发惠农资金和限制取款时间问题要及时取消和改进,消除愁麻烦思想,做到随到随取,并创造条件设立惠农资金专柜,尽量方便农民群众。县级联社要加强管理和做好督促工作,对未改进的信用社的主任和经办人进行处罚或处理,取信于民,服务于民。
(二)有关部门及农村信用社要加强对惠农政策及资金领取宣传。一是向农民宣传解释信用社是惠农资金的单位,信用社有自己的金融业务,承担业务其工作量会增加很大,在某些服务方面存在一些缺欠,群众应尽量理解,并要支持信用社工作;二是向农民宣传国家的惠农政策永远不会变,惠农资金是直接发到农民手中的,资金一旦打入农民的账户就进入农民的“口袋”,是自己的钱,随时可取款,不必要急着支取,同时信用社发给的惠农资金存折全是“一折通”,农民只要持存折在县内、省内乃至全国各地的信用社网点都可以取款,非常方便;三是向农民宣传取款时尽量避开高峰时期,如赶墟日、惠农资金划到信用社这段时间取款的人较多;四是农村基层干部要树立切实为农民服务的理念。要加强对惠农工作的调查了解,把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毫无保留地送给人民群众,特别是惠农补贴的金额、项目、计算标准等要及时告知农民,并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公布在农村公示宣传栏中,让群众明白,接受群众监督,使党的惠农政策措施深入人心。
篇10
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今年以来,孝南区财政部门牢固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理念,将有限的财力向民生倾斜,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根本上减少不和谐因素。
(一)优化支出结构,增加民生投入
区财政部门在预算支出中注重以人为本,坚持突出重点,有保有压,将有限的财力优先用于民生财政、惠农政策、民心工程。1-10月全区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万元,占预算支出比重为__%,比上年同期增加?%。今年以来,区财政先后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安排区级配套资金246万元,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新机制安排配套资金359万元。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和公共卫生防疫等民生事项支出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另外,在干部教师职工工资方面,区财政在继续优先保证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和离退休人员工资发放和区乡同步工资发放的基础上,确保了增资部分按时足额兑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补贴月人均150元部分也已足额发放到位。
(二)落实惠农政策,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今年以来,区财政部门切实履行职能,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发展。一是认真落实各项惠农补贴。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惠农补贴发放工作方案,编印惠农政策宣传册13万份,认真核查了补贴户数和补贴标准等基层数据,及时推出能繁母猪补贴及政策保险,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0__年,全区财政共发放粮食直接补贴684万元,水稻良种补贴536万元,农资增支综合补贴980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42万元,能繁母猪补贴资金46万元,惠及农户14.5万户。二是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严格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原则实施农业综合项目建设。目前陡岗梦湖垸土地治理项目、新铺水毁工程治理项目、宝田食品加工项目均已基本完成所有工程进度,即将开展全面检查验收。在搞好上年度项目监管的同时,财政部门积极申报了毛陈西汊土地治理项目、三汊万丰米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新农村示范区建设项目等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其中毛陈西汊土地治理项目、新农村示范区建设项目已通过省农发办评审,三汊万丰米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正在评审待批中。三是稳步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财政部门坚持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认真落实国家政策。自启动以来,18个乡镇场街财政所干部职工全体出动,主动上门服务,仅用一个半月的时间,跑遍全区所有农户,截止日前,全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户达12万余户,计48万人,共征缴金额694万元,参合率达84%。四是积极支持农村义务教育。今年以来,区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按政策要求足额列入20__年预算,陆续拨付教育公用经费314万元、免杂费2204万元、校舍维修资金414万元和贫困生补助20万元。此外,克服各种困难,多方筹资,启动了全区教师基本医疗保险。目前,前期筹备工作已基本结束。
(三)完善社保体系,增强保障能力
今年以来,区财政部门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制度,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救助力度,建立和完善城乡救助体系,努力扩大社保覆盖面。1-10月,共征收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306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及时足额发放各类保险基金1544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5%,其中:企业养老金8023万元,事业养老金4768万元,失业保险金252万元,基本医疗金1390万元,工伤保险金20万元,生育保险金10万元,农合基金751万元,离伤保险金230万元.1-11月共发放就业、低保、优抚等专户资金5569万元,其中:血防救助154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03万元,就业补助1172万元,城市低保2253万元,生活补助120万元,福星工程133万元,退役士兵安置及优待金162万元,艾滋病防治10万元,农村低保389万元,自然灾害救助130万元,优抚补助877万元,农村孤儿救助10万元,水库移民56万元。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前一段时间的财政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财政部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公共财政、民生财政改革的切实体现。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仍要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财政可用财力匮乏,支出普遍滞后,财政对民生发展投入仍然不足。二是部分单位和领导对非税收入和国有资产“三权”(即所有权属国家,使用权归政府,管理权在财政)认识不够,直接造成区委、区政府加强财政资金、国有资产调控阻力加大,间接造成部门之
间物资、财力分配不均,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三是资金使用效益需进一步提高,勤俭节约意识仍需加强。少数部门存在超标购车、建房现象。预算支出中招待、考察、旅游开支过大,影响民生投入。四是会计基础工作有待提高。少数单位财务管理不够规范,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措施的对策建议
(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工作目标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我区财政工作思路是按照“强管理优支出、重创新谋发展、求发展壮实力”的工作思路,着力强化服务,不断深化改革,全力谋求发展,在促进经济建设、促进和谐发展、促进人民福祉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加强税收征管,扩大收入规模,为民生财政提供更强大财力支撑。二是加强财源建设,夯实增收基础,发挥财政职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三是调整支出结构,促进公平和谐。进一步提高财政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质量和水平,重点支持事关孝南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实事,继续加大对民生事项的投入,为群众解难,为政府分忧。四是把关注民生、促进和谐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特别是惠农、支农政策,使人民群众更广泛地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和公共财政阳光。五是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国库集中收付、部门预算编制、非税收入管理、政府采购制度等各项公共财政改革。六是坚持依法理财,规范财经秩序。严格财政预算执行程序,进一步加强财政监管,全面提升会计行业社会公信力。
(二)工作建议
- 上一篇:交通管理与运输
- 下一篇:临床护理常见问题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