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小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03 17:2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护理小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电梯 超载保护 失效
电梯从问世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由最早的简陋落后的升降机发展到今天各种先进技术集成的现代电梯,期间经历了无数的改进和提高。近年来,电梯事故频发,电梯使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成为电梯使用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据国家质检总局的统计,2013年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227起、死亡289 人,电梯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所占比重较大,电梯事故达70起,死亡人数57人。事故原因中,安全保护装置失效导致的事故达35起,占全部电梯事故的一半,是引起电梯安全事故的最大因素。在电梯中超载保护装置可以防止电梯发生超载运行,本文通过简要分析电梯超载保护装置的构成及运行特点及失效原因,制定了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失效的处理措施,确保电梯超载保护装置的安全可靠。
1 电梯超载保护装置
在电梯使用安全的技术保护领域,电梯超载保护装置主要解决电梯超载的保护问题,可以预防电梯因超载而发生的各种安全事故。为了减少电梯超载事故,一般将电梯轿底设计成为活动轿底,并在轿底下设置若干配有电器开关的支电子传感器,当使用电梯时一旦达到其额定载重时就会触动电器开关,发出信号、切断控制电路并使电梯门无法关闭,而使电梯不能上下运行。这在电梯的保护装置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电梯在没有司机操作的运行状态下,超载保护功能可以确保电梯在额定荷载下运行进而保护电梯使用者和电梯所运送货物的安全。超载保护装置型式不同,装设位置也不同,常见的超载装置有活动轿厢式、活动轿厢地板式、轿顶称量式、i房称量式以及电阻应变式。常见的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安装见图1。
2 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失效原因分析
通过对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失效时所造成电梯事故案例的分析并参照以往电梯检验的经验,电梯检验人员发现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发生失效主要是由于电梯超载保护装置误动作和超载保护装置不动作引起的。电梯超载报警装置误动作一般是在电梯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电梯载荷未超过额定载荷时就会动作的情况,这种故障称为电梯超载保护装置误动作。电梯超载保护装置不动作,是指电梯实际载荷超过电梯额定载荷时,电梯超载保护装置不会发出报警信号,且会正常运行,这种情况是比较危险的,也是引起电梯事故的重要原因。电梯超载保护装置误动作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因为曳引钢丝绳张力变化和钢丝绳自重等原因对电梯超载保护装置的干扰;第二种原因是电梯因蹲底等原因造成轿厢底部变形,导致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对检测应变量错误,从而出现误动作。电梯超载保护装置不动作的原因也有两种,一种是超载保护装置因锈蚀、老化等原因出现弹簧疲劳、橡胶块老化、零部件运行不畅等现象,导致超载保护装置动作时卡阻;第二种原因是霍尔传感器型的超载保护装置,电梯运行中因曳引钢丝绳绳头组合的弹簧伸缩引起横板旋转移位,导致霍尔传感器和永久磁体发生位移,在霍尔传感器中的的磁通量随之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超载保护失效。
3 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失效处理
处理电梯超载保护装置之前,需要确定是否失效以及失效原因,同时要进行详细的检验电梯超载保护装置。专业电梯检验人员进行这项检验时一般会结合电梯的运行、下行制动以及电梯的平衡系数试验。通常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失效的处理方法两种,一种是将超载保护装置固定在两根以上的轿厢绳头上,这不仅能够防止永磁体和传感之间发生移位,还能够满足更多的钢丝绳连接的要求,从而更加精确的反映轿厢重量,这样还成功的避免了因钢丝绳张力不均引起测量误差这一问题。第二种方法针对目前曳引式电梯中使用最广泛的霍尔传感器型式的超载保护装置,这种超载保护装置安装在机房轿厢曳引钢丝绳的绳头处,维护保养时应注意传感器在电梯运行时传感器和永久磁铁的位置是否发生位移,这样可以避免在运行中因传感器移位发生保护失效或因超载导致溜车等电梯使用安全事故的发生。
4 结语
提高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安全可靠性主要是在技术上进行控制,在电梯使用中对不仅要从设备上控制电梯的超载,也要加强电梯使用人员及电梯设备的管理。电梯的安全至关重要,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在电梯正常运行过程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失效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电梯是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及检验维护等过程中均要加强对电梯超载保护装置的重视,要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做好检验,做好预防措施,确保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安全。
参考文献:
[1]常寅飞.电梯超载保护装置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5).
篇2
[关键词]护理学教学方法探讨
护理学是一门集理论性、技术性为一体的临床应用学科,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作为护理专业课教师,应有效地利用教学条件,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积极思考并探讨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新路子.
1.加强护理技术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是模拟情景,培养学生的应战实力.设置各种急、危症病例情景,营造实战氛围;学生分组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在教师指导下按护理程序的步骤进行各项护理操作.这种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既可熟练各种操作技术,强化整体护理观念,同时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适应临床工作的良好心理素质.二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反复强化.复杂的、难度大的技术操作分解练习.如臀大肌注射法就从药物抽吸法、臀大肌定位方法、病人的安置、进针手法等基础步骤做起,分步强化训练,同时调整学生'怕'的心理状态,最后在模型人或模拟病人上进行综合操作和测评.三是创造实践的机会.增设实验室(现有10个模拟实验室),完善模拟病房体系;设计不同病例场景,增加实验课时数,课间开放实验室等措施来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2.理论教学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标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学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至今为止最能发挥教师主导地位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学生系统的学习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1知己知彼,科学施教
现代教育思想是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并举,注重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完善,为学生的终身教育和适应社会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承担某科课后,首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素质状态,取得第一首资料;再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和授课计划.其次,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内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做到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枯燥的问题生动化,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在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计划、目标,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及内容,并注重后进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
2.2深入浅出,解疑惑
象压疮的预防护理、吸痰法、导尿术等课题复杂、枯燥、抽象,可选用图片、模型、课件、电教片等多媒体教学方法,使复杂、抽象的理论变得简单、直观和宏观,使枯燥的内容变成生动的印象烙印在脑海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3掌握好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是编导.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风格和对教学投入的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要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备课要认真、充分、注重细节,备课中要鸟瞰全局、统领各章,精心设计每个课题的授课方法;上课提前进入教室、进入角色.教学过程中要围绕主线,用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富有感染力的语气切入主题和要害,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难点;不同类型的课题用不同的方法讲授,如灌肠、注射、消毒灭菌法等课题用列表比较法进行区分,可加强理解和记忆;乙醇应用的浓度、鼻饲法等选用横向联系方法(鼻饲法时联想洗胃、胃肠减压术),做到举一反三;给药、注射、无菌等操作原则要用分析归纳法来记忆;……等不同教学方法,创造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可大大提升教学效果.课堂小结应重点突出,使学生多次接触某一重点信息,强化记忆.课后作业尽量出病例等思考题--既能巩固基本理论知识,又能培养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矫正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弊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4授之以渔,适应发展
古人云:”授之以鱼,一饭之需;教人以渔,终生受用.”教师在传道、授业之时更应给予学生”捕鱼”的本领.所以,理论讲授应有重点,基本概念、原则要准确讲解,一般内容先拟提纲,引导学生自学或采取提问、启发式教学法指导学生学习.如一页的注射原则先讲解,在和同学一起归纳为”无菌、无痛、无差错”七个字、三个词来记忆,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的方法,学会对信息获取、判断、处理和应用的能力,最终达到在掌握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其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尽情猎取自己所需的知识营养,勇于创新与实践,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3.考核评价
考核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操作技能考核既能考核学生动手能力,又能检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1考核制度
考核成绩分理论和实验两种,平时成绩和终结成绩两部分.所占比例是:平时占30%,学科结束占70%;这种评价方法,可以大大减少考核中可能出现的偶然,且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比较全面.
3.2考核内容
将各项技能考核内容细化,分以下几部分:操作态度占20%(包括仪表、着装,服务态度,用物准备等);技术操作过程占60%;含相关知识在内的综合评价占20%.
3.3统一考核标准
考核标准学生每人一册,使学生学有标准、有目标,也增加了考核的透明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教学效果.
4.将职业素质的培养贯穿到护理教学的始终
篇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较为复杂且对患者创伤性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其中一个常见的并发症为胰瘘,同时该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因此,做好必要的观察护理工作,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少并发症出现,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探讨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瘘及护理方法效果,该研究选取该院收治的3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瘘的患者,给予患者必要的观察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数字法选取该院收治的3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胰瘘的患者,男20例,女16例,年龄为48-70岁,平均年龄为59±1.1岁。十二指肠恶性肿瘤12例,壶腹部癌6例,胆管癌8例,胰头癌10例。
1.2 入选标准
患者均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且并发胰瘘,非其他因素而引发胰瘘发生。
1.3 方法
1.3.1 心理护理 在手术后,确诊患者合并胰瘘疾病,患者会担心疾病不能彻底治愈,表现为绝望、不安,情绪异常,起伏不定,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让患者家属给予患者心理方面的支持,医护人员同时应告知患者疾病的具体情况,让患者明白,该疾病是可以治愈的,针对患者的担忧以及疑惑,耐心解答。在进行治疗前,医护人员先将患者的具体情况告知医生,便于医生针对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治疗,告知患者在术中如何配合治疗,有效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1.3.2 术后进行必要的观察以及监测 ①引流管的观察护理。将引流管固定良好,控制引流管的长度,防止受到折叠、扭曲以及挤压,并对管道进行标记,保证引流通畅,对引流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对引流量进行记录。在整个引流系统中要保证严格的无菌以及密闭操作,并严格按照无菌要求1 d更换1次引流袋。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并通过对引流液中淀粉酶含量检验,判断有无胰瘘。②观察患者腹部体征。胰瘘出现后,患者会表现为明显的腹膜刺激、腹胀以及腹痛,合并发热以及呕吐症状,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并给予患者对症治疗。
1.3.3 预防胰瘘发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①首先对胰管引流情况进行观察,准确记录胰液的量以及颜色,若检查引流量高于5 mL,引流液淀粉酶高于1 000 mL,则分析患者可能为胰瘘。②保证引流管的顺畅。应定期对引流管进行观察以及冲洗,在手术结束后,采用生理盐水对引流管进行冲洗,开放进气管,保持引流有效。在患者身体耐受性良好情况下,可适当增加冲洗量以及冲洗速度,但应注意保持持续性,随时做好引流液性质、量以及颜色的观察,并对24 h的引流量情况进行记录,保证引流以及冲洗的平衡。③抑制胰腺外分泌。给予患者3 000 U施他宁,持续微泵入12 h,或给予患者0.1 mg善宁药物治疗,每8 h给予患者1次皮下注射,告知患者家属滴速不可随意调整,应在医生的要求下进行调节控制。在瘘管闭合后3 d给予患者生长抑素用药治疗,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并单独开设一条静脉通道,持续给药治疗,并给予患者持续微泵经脉输注,严格遵医嘱给予患者定时定量药物治疗,维持药物的血药浓度。④给予患者必要的营养支持以及饮食护理。初期给予患者全胃肠内营养,待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后,顺利排气后可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治疗。经空肠管或鼻肠管输入肠内营养液,并固定好引流管,防止管道出现移位、脱落,现配的营养液应现用,保持营养液的温度为35~40 ℃,应注意配置好的溶液不能在容器中多于4~6 h。在给予患者营养输入时,可先从较低浓度开始,2~3后观察机体适应后,逐渐增加浓度,第1天的滴速为60 mL/h,第2天80 mL/h,第3天100 mL/h。⑤防止感染发生。在整个手术操作中,因手术实施范围大,较易发生感染。因此术前可先给予患者广谱抗生素药物治疗,术后给予患者足量抗生素防止感染,同时注意对患者体温以及血象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定期更换敷料,严格保证手术操作的无菌。⑥做好必要的皮肤护理。因胰液会损伤腐蚀周围皮肤,在护理中,应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切口敷料的干净整洁。
2 结果
该研究中,所选取的36例患者,6例患者因合并胆漏而给予患者二次手术治疗,手术后6.5周康复,其余30例患者在3~7周后康复。
3 讨论
篇4
【关键词】 腺苷 心内直视手术 腺苷预处理 心肌保护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myocardial protective effects of adenosine preconditioning in patients undergoing intracardial surgery under 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 (ECC).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non- cyanotic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or rheumatic heart disease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four groups (n=15 in each group). Group A: adenosine was intravenously injected from jugular vein. Group B: adenosine was put in St.Thomas cardioplegic solution. Group C: adenosine was infused from jugular vein and put in cardioplegic solution. Group D: control group. Othe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the same. The level of plasma cardiac troponin T (cTnT)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were measured in each group respectively before ECC,30 minutes after the aorta clamping,15 minutes after the aorta declamping and 24 hours after the operation. RESULTS The level of plasma cTnT and MD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all groups, however, it was notably lower in group A, group B and group C than which in group D (P<0.05). At the stage 24h after operation, the expression of plasma cTnT in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C (P<0.05). CONCLUSION Adenosine precondition can imitate the effect of myocardial preservation like ischemic precondi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open cardiac operation under ECC. All adenosine precondition methods used here can protect myocardium from myocardial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e. So we can select the method flexibly which is the best for cases.
Key words: Adenosine;Open heart operation;Adenosine preconditioning;Myocardial preservation
实践中认识到,损伤性应激过程本身毕竟是一种创伤,如缺血预处理(IPC)时间太短不足以诱发保护机制,而IPC时间过长,则在其过程中的缺氧与代谢废物积聚、能量消耗和再灌注引起的过氧化等,都有一定的细胞损害作用[1]。在IPC作用机制的不同学说中,内源性腺苷介导的心肌保护作用最受重视。为此,我们比较了不同腺苷预处理方法对成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分组 选择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外科进行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心内直视手术的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HD)及瓣膜病患者60例,术前心功能Ⅱ-Ⅲ级,男36例,女24例,随机分为静脉腺苷组(A组)、停跳液腺苷组(B组)、静脉腺苷+停跳液腺苷组(C组)和空白对照组(D组),每组15例。各组男、女比,非紫绀型CHD、二尖瓣置换(MVR)、主动脉置换(AVR)比见表1。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静吸复合麻醉、中度低温、中度血液稀释,采用STOCKERT-Ⅲ型人工心肺机,进口膜肺。A组通过颈内静脉插管直接输注腺苷到靠近右心房的上腔静脉,以保证心脏局部有较高的浓度,滴速为50~150 μg/(kg·min),总量1.5 g/kg,滴注完5 min后开始转流;B组采用 St.ThomasⅡ停跳液+1 mmol/L腺苷,主动脉阻断后由主动脉根部灌注15~20 ml/kg;C组为A、B组中两种方法结合;D组直接灌注冷St.ThomasⅡ停跳液。
1.3 检测指标 分别于ECC前、升主动脉(AAO)阻断30 min、心脏复跳15 min、术后24 h采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丙二醛(MDA)。cTnT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测定(试剂盒购自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MDA用TBA比色法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
2 结 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四组患者均由同组手术医生、灌注师、麻醉医生完成。各组患者年龄、体重、AAO阻断时间、ECC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术后心脏复跳及辅助循环情况 心内操作完成恢复心脏血供后,心脏自动复跳A组12例、B组10例、C组10例、D组6例,A组、B组和C组较D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应用小剂量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辅助循环D组8例、A组4例,B组3例、C组3例。
2.3 cTnT比较 ECC前和阻断30 min各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再灌注15 min,A组、B组、C组与D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4 h,A组、B组、C组与D组有统计学差异(P
2.4 MDA比较 ECC前各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阻断30 min、再灌注15 min、术后24 h,A组、B组、C组与D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 讨 论
腺苷全称腺嘌呤核苷,是由腺嘌呤和戊糖结合而成,腺苷既是腺嘌呤核苷酸的前体又是其代谢产物,腺苷受体属特异性嘌呤能受体。目前至少有4种,即A1、A2A、A2B及A3受体,其中以A1、A2A、A3受体与心脏关系最密切[2]。A1受体分布在心肌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中;A2A受于中性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和血小板中[1];A3受体存在于心脏组织中,可能在心肌和心脏的血管内皮细胞上[3]。表1 四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表2 四组各时点cTnT、MDA检测值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比*P<0.05,**P<0.01;与C组比较#P<0.05
蛋白下调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刺激ATP敏感性K+通道开放。可使胞内K+外流,导致心肌细胞膜超极化,减少钙内流[4]。另外,A1受体还参与心肌IPC的触发过程[5]。用腺苷或A1受体激动剂代替缺血预处理(诱导预处理效应的短暂缺血)也可激活预处理双时相保护效应的信号传递级联反应,调动内源性防御机制,从而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6]。A2A受体的功能:A2A受体兴奋后,通过激活性G蛋白可增强腺苷酸环化酶活性[7]。导致血管扩张,抑制中性粒细胞(PMN)对心肌和冠脉内皮细胞的毒性损伤。已知在再灌注期间PMN粘附内皮细胞是心肌损伤性炎性反应的始动环节,抑制其就可减轻再灌注损伤[8]。A3受体的功能:与A1受体相似,也是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刺激蛋白激酶C转位。初步研究发现,A3受体激动剂具有抑制PMN粘附于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上的作用[9]。近年研究证实,A3受体也参与心肌预处理触发过程。A3受体激动剂预处理能增强低温停跳液的心肌保护效果,进一步改善缺血后心功能[10]。
cTnT是心肌肌钙蛋白复合物的成分之一,它与骨骼肌的TnT源于不同的基因编码,有不同的蛋白质结构,因此有高度的免疫特异性。 由于cTnT的高度心肌特异性、高敏感度、具有诊断的早期性及很宽的诊断窗口期,它已被认为是一种接近理想和全能的标志物。MDA的高低则提示了脂质过氧化的程度、内源性抗氧化的能力。
我们在本研究中发现各种腺苷预处理方法均获得了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提示在心内直视手术中可以根据客观条件灵活实施不同的腺苷预处理方法。我们在本研究中还发现腺苷停跳液组与静脉腺苷结合腺苷停跳液组cTnT值在术后24 h有显著性差异,是否为剂量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Suzuki K,Miura T,Miki T,et al.Infarct-size limitation by preconditioning is enhanced by dipyridamole administered before but not after preconditioning:evidence for the role of interstitial adenosine level during preconditioning as a primary determinant of cardioprotection [J].J Cardiovasc Pharmacol,1998,31(1):1-9.
[2] Murry CE,Jennings RB,Reimer KA.Preconditioning with ischemia:a delay of lethal cell injury in ischemic myocardium[J].circulation,1986,74(5):1124-1136.
[3] Linden J.New insights into the regulation of inflammation by adenosine[J].J Clin Invest,2006,116(7):1835-1837.
[4] Yao Z,Gross GJ.A comparison of adenosine induced cardioprotection and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n dogs[J].circulation,1994,89(3):1229-1236.
[5] Mubagwa K,Flameng W. Adenosine,adenosine receptors and myocardial protection:an updated overview[J]. Cardiovasc Res, 2001,52(1):25-39.
[6] 尹晓清,伍硕允,吴炎豪,等,腺苷预处理对体外循环术后心肌钙蛋白变化的影响[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0,7(2):86.
[7] 胡志斌,严志焜.三磷酸腺苷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与心脏保存液[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04,2(4):251-253.
[8] Wei M,Kuukasjarvi P,Laurikka J,et al.Cardioprotective effect of adenosine pretreatment in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J]. Chest, 2001, 120 (3): 860-865.
篇5
[关键词] 循环护理模式;普外科;术前恐惧;围手术期生存质量;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4(b)-0159-02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的影响下衍生出来的一种护理新型方式,即护理人员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尽早发现患者的生理或心理的异常,并找到科学依据,进而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的过程。围手术期病人,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表现为各种焦虑,患者生存质量差。而护士作为经常直接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其护理方法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循证护理模式,不仅可以消除患者的术前焦虑,还能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生存质量,值得引起临床重视。为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消除患者术前恐惧及提高围手术期生存质量的疗效,选取2010年6 月―2012年6 月于该院普外科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消除患者术前恐惧及提高围手术期生存质量的患者80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该院普外科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消除患者术前恐惧及提高围手术期生存质量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肝肾功能正常、心肺功能正常、凝血功能正常;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并发症;80例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1~72岁,平均50岁左右;其中,15例需行肝部分切除,42例需行胆囊切除,23例需行胰腺切除。将所有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1.2 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术前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手术相关情况介绍,心理等护理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术前充分利用各种医疗信息资源,了解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初步评估,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其间每一个步骤,都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作为基础,通过查阅文献,相互交流等途径解决。术前要与患者充分沟通交流,向患者介绍手术相关情况,并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术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并相应护理;术后要继续进行必要的监测,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
1.3 评价标准
术前恐惧采用FAVS评分进行测评,满分是10分,1~3分为轻度恐惧,4~6分为中度恐惧,7~10分为重度恐惧;围手术期生存质量采用QOL评分进行测评。
1.4 统计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整理后输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内镜下止血夹治疗各型消化道出血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计数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术前恐惧发生情况
对照组40例病人中,有11例轻度恐惧,12例中度恐惧,9例重度恐惧,恐惧总例数为32例,术前恐惧发生率达80%;而治疗组有17例轻度恐惧,6例中度恐惧,3例重度恐惧,恐惧总例数26例,术前恐惧发生率仅为65%。两组患者术前恐惧发生率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围手术期生存质量情况
本研究中,治疗组患者围手术期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生存质量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病人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机体损伤,而手术本身对病人也是一种创伤。同时,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而患者不能很好的理解手术的过程,术后的效果等问题。因此,围手术期病人,机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很容易产生各种紧张焦虑,这不但影响了患者的手术效果,而且对于患者围手术期生存质量极为不利。因此,如何消除患者的术前恐惧和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生存质量成为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3]。
作为近10年内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型护理方法,循证护理模式受到了临床上广泛的亲睐。循证护理模式以科学的依据作为基础,结合众多的护理发展经验作为指导,针对性的对患者实施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效果。循证护理的步骤为循证问题,即通过整合医疗信息资源,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循证支持,即已大量的科学研究结论为基础,并融入丰富的护理经验,再决定具体的护理措施;循证观察,即对前述的效果进行分析,再行制定后续计划;循证应用,即正确的护理计划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整合各种医疗信息资源,有科学的依据作为基础,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针对性给予护理措施,切实完善了临床护理[4]。
本研究中,治疗组在患者术前恐惧评分、围手术期生存质量均有明显的改善。最终得出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普外科患者术前恐惧及围手术期生存质量改善中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沈建通,姚乐野,李幼平,等.循证医学学科知识可视化研究之二:循证医学作者关系结构图[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7):743-752.
[2] 杨丽君,何庆.以循证医学方法为百草枯中毒制定治疗方案[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23(10):581-584.
[3] 白永菊,王亚丽,闫红,等.循证护理在腹外伤急救中的应用[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9):95-96.
篇6
关键词:情趣 教学 涉外 护理英语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化趋势愈见显现,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此时的护理人才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护理知识和实用技能,还应该熟练的运用外语进行交流和沟通。针对国内外的就业形势,我校设立了涉外护理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国际型护理人才。本人在涉外护理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探索性的加进了情趣教学的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一、何为情趣教学法
所谓情趣教学就是指教师可以利用情趣来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培养,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一种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情趣教学要以情感为基础,以体验为方法,让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健康快乐的接受新知识,学到新本领。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就要运用形式各异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有限的英语教学课堂上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本领。
在对于涉外护理英语学生的教学当中,利用这种情趣教学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英语的基础知识,也可以使学生掌握到医护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很好的把医学和英语结合,让学生体验智力活动与审美情感的愉快,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为涉外护士的毕业就业打好夯实的基础。
二、情趣教学法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和涉外知识的统一,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首先要立足于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完成英语教材的基础教学任务,还要在讲授新知识的同时,善于利用涉外护士护理英语的学习特点,提供必要的经验型,预备性外语知识,把以前学的知识和新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
另外,中西文化的差异和西方风土人情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十分感兴趣的话题。对于涉外护理系的学生来说,他们都对这些文化有着强烈的了解欲望,需要这些知识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这个正好给教师了一个极佳的教学机会,可以充实并且丰富教学内容,适当的添加国外护理的一些基础英文知识,比如相关的英语词汇,短语,句型和对话,介绍一些与所学课文内容关系密切的中西文化差异、西方文化等知识,这样就会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知识,还学到了和涉外英语相关的一些小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二)模拟实际护理情境,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技巧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涉外护理的学生进行角色模拟训练型的会话表演。其实这就是一直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由学生来控制课堂,教师起辅助作用,让学生达到真正的自主学习意识,把书本死知识转化为情景活本领。
教师首先在课前安排好模拟情景会话的基本内容,以医护英语会话为基础,分角色扮演医护关系。这种方式就使本身很抽象的课本知识转化成为具体的形象的语言交流,很便于学生的学习记忆,把本身很枯燥的护理英语中大篇幅的难点变成了实际操作,给学生以真实感、存在感。上台表演的学生当然在课下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熟背句型,准备道具,设置场景到最后的上台表演,一步步的其实都是在学习;而台下的“观众”看到同学做的表演也会蠢蠢欲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既满足了大学生天然的表演欲望,还增进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达到了一箭多雕的效果。
(三)丰富课内外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课内运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好
现在的英语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来辅助,因为多媒体图、文、声并茂,能够把枯燥的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通过多媒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有趣和地道的英语语言环境,这非常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的理解、接受和模仿。
另外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交流水平,还可搜集一些经典的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英美电影给学生播放。这些电影最好是选择画面唯美,故事情节曲折,对话经典原汁原味,而且在影片当中有丰富的国外文化背景,这样对陶冶学生的情操,拓宽视野有深远的意义。
2.课外开展英语交流作用佳
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还应积极组织英语角,护理英语技能比赛,医学英语词汇学习小组等等,给学生创造锻炼英语听、说、用的机会。另外可以利用互联网和一些国外的护士通过MSN,E-mail等进行交流,不仅可以提高英语的交流水平,也可以学习到国外最前端的医学护理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实习就业打好基础。这样就建立了 “立体化”英语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篇7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医院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定期一些相关医疗卫生工作的改革文件,组织各级部门学习,不断增强法律意识,以党的方针政策作为领导的方向,在规划工作时,要放眼全局,实行科学的管理方式。另外,各护理人员要掌握医院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在实际工作中,要按章办事,处理好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并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护士之间应相互学习,掌握医院的规章制度,并切实执行,以制度的落实规范自身行为。
2、实行小组制包干、责任到患者的工作模式。
护理组长负责、责任护士“包病人”,责任分工细化,目标明确,包床到护,由床位护士具体负责分管患者护理工作的实施与落实,组长在做好自己所管床位患者护理的同时,负责本组工作的落实与检查。护士清楚自己所负责的患者,患者知道谁是照护自己的护士,做到患者的每一次治疗、每一个护理操作、每一项化验检查、每一天基础护理服务都有护士关心、有护士服务、有护士落实、有护士负责、有护士检查。
3、真正按基础护理规范实施基础护理。
医院通过多种方式督促护士学习全新护理模式的理论技巧,通过撰写《护士服务手册》等规范护士的各项行为,落实好生活护理,实现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以及出院以后的全方位护理服务,真正做到全程无缝隙护理,让患者放心,让家属安心。设立宣传栏为病人提供生活及医疗常识,并为病人准备如针线包、塑料袋、剪刀等基本生活用品,提供为病人代管物品、购买用品等人性化服务,方便病人安心养病。有条件的医院,还可提供代替患者取药、结账等全程化服务[1]。
4、加强安全防范措施。
医院要加强安全管理,做好应对紧急安全事件的预防工作,确保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安全。护理人员做好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必须立足于积极预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防感染工作,如已经发生感染等问题,应该及时上报,迅速处理,不得隐瞒实情。
二、结合专科特点,丰富护理服务内涵
1、各病区专科护理具有护理重点。
专科护理的执行到位充分体现护理质量内涵,各病区的专科护理重点要与专科疾病特点相结合,床位护士主动深入病房,完成各项护理操作。
2、给予专业健康指导,全面贯彻健康教育。
患者自入院开始到出院,其间的饮食、用药、治疗、特殊检查、手术等相关常识,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主动传授一些相关健康知识以及简单的护理技巧。各科室制定分病种健康教育路径,将健康教育全面贯穿于患者的入院到出院及出院后的全程,同时也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程,患者的入院教育、出院指导、包括出院后的回访都由床位护士负责落实。不仅对病人做好健康教育,也对家属做相关知识培训,更加强出院后的康复指导。另外,适时召开患者座谈会、健康知识讲座等,让患者了解更多健康以及护理小知识[2]。
3、为患者着想,创造良好医疗环境。
在对病人实施特殊治疗时尊重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体现人文关怀。在日常的病房护理工作中,护士不仅要为病人提供病情护理的保障,还要多为病人着想,创造良好的疗养氛围,提高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了解病人的需要,还应学会倾听病人的心声,找到病人的症结所在,减少因病人的心理变化导致对病情的不利。对于病人的一举一动,护士要善于分析,耐心做好工作。同时,为病人提供清洁、舒适、便捷、私密的服务环境。
三、建立完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在做好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高度重视护士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一是实现护士的岗位管理。在编护士与合同制护士管理上一视同仁,实施护士的岗位管理。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并按照护理岗位的劳动强度、技术要求、工作风险等要素确定分配原则,在分配机制上向工作量大、技术性强的岗位倾斜,实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劳优得,提高了护理人员积极性。
二是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相结合。部分医院已经将护士护理不同护理级别患者的数量、工作考核质量,患者满意度等要素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并作为护士薪酬分配、晋升、评优的主要条件,制定《护士岗位职》、《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办法》等[3]。
四、简化护理文件书写
简化文书书写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与医生病程记录重复的内容,二是与日常护理工作关系不大或不重要的书写,确保摒弃的是“无用功”。采用表格化护理记录单。护士只需填写体温单、医嘱单、危重症患者护理记录单,取消一般患者护理记录,采用表格化护理记录单,使得护士有更多时间深入病房,为患者提供直接的护理服务,增进护患间的沟通。
五、提高病房管理水平,实施病房无陪护
病房无陪护试点工作的着眼点并不是禁止家属陪护,而是让患者不再需要家属陪护。提高病房管理水平,改变因家属陪护过多而导致的病房秩序混乱,患者与患者间纠纷增多等问题。核心是通过优质护理服务,使患者进病房后不再需要家属陪护,安心接受治疗,做到“把时间留给护士,把护士留给患者”。
1、医院对所有相关管理、服务环节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梳理。调整配餐管理,取药程序,加强后勤物资保障,充实保安等相关部门力量,把服务直接送进病房。
2、尽量充实临床一线护士队伍,提高床护比。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的50名年龄在63-78岁的老年牙周炎患者共计60颗病牙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50名患者中男性患者27人、女性患者23例,共60颗病牙,其中后牙27颗,前磨牙13颗,前牙20颗。病例的选择标准:①轻度或中度牙周病;②3个月内没有使用抗生素;③没有其他全身性质疾病;④可以定时复诊。按照病牙数量随机将60颗病牙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颗,治疗后1个月以及治疗后3个月各复诊一次。
1.2方法对于两组患者均使用常规的龈上洁治术以及龈下刮治术。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使用护理干预措施。
1.2.1心理护理做好诊前3分钟,在诊前3分钟与患者积极沟通以及交流,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而细致的解答,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感。部分老年患者对于诊疗过程不了解,需要对他们详细的进行牙周疾病的治疗方法与治疗过程,做到令患者心中有数,减少患者的紧张情绪,令患者可以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1.2.2口腔健康宣教使用多种方式进行口腔卫生以及相关保健知识的宣传:①为患者发放口腔保健小知识的册子;②口头口腔健康宣传;③为患者在牙齿模型上演示正确的刷牙方式和刷牙时长;④对牙周疾病进行必要的宣传;⑤在导诊台挂壁电视机播放牙周疾病宣传片;⑥教导患者如何正确的使用牙线与牙缝刷;⑦讲解如何正确的选择保健牙刷以及药物牙膏。
1.3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两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在复诊的时候对菌斑指数(PI)以及龈沟出血指数(SBI)进行检查并记录、比较、分析。
1.4数据处理对两组患者数据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P
2结果
对照组在初诊、1个月复查以及3个月复查的PI指数分别为为(1.39±0.59、0.87±0.32、1.19±0.61),SBI指数为(1.90±0.69、0.76±0.51、1.16±0.90)。而干预组的PI指数为(1.35±0.59、0.51±0.31、0.71±0.34),其中1个月复诊以及3个月复诊的PI指数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个月复诊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篇9
1.1患儿方面存在的风险儿童患者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其年龄较小并且不懂事,不少儿童患者相当顽皮,进而为护理和管理带来了较多的问题。不少儿童患者由于自身的顽皮,对于护理工作较为不配合,尤其是在打针输液过程之中,不少患儿会出现嚎啕大哭以及挣扎的情况,导致患儿出现严重身体不适。还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家长往往情绪较为激动,进而引发严重的纠纷,与护理人员出现矛盾,这样的情况是当前导致儿科护理工作之中出现风险以及不利因素的关键原因,应当予以重点的解决,采取可行的途径,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从根本上保证患儿的护理质量,进而促进医院建设工作迈向更加稳定和谐的层面。
1.2社会及家属风险因素分析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是当前儿科护理工作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对于患者而言当前的环境之下看病相当复杂,各种繁琐的程序使得患者相当焦虑,这一点也是导致当前出现较为严重医患纠纷的主要原因。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家主方面存在的因素。不少家长对于儿童过分的溺爱,进而对于患儿的病情产生出过度的焦虑和紧张心理,在整个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之中,常常会抱着患儿在医院走廊中活动。这样的情况使得护理人员不能够及时的、准确的掌握患儿病情,进而耽误最佳治疗时间,甚至存在有一定的危险因素。所以,对于医院的建设发展来讲,应当重视上述分析的儿科护理相关风险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有针对性的手段予以集中的改进,且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避免相关风险因素导致严重的后果,为广大患者及其家属提供一个理想的、和谐的治疗环境,从根本上行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且保证对患儿最佳的护理及治疗效果,使得医院的发展可以呈现出新的气息。
1.3护理技术及基本技能方面存在的风险因素分析静脉穿刺难度大,有时穿刺不成功,影响抢救,而且因反复穿刺,小孩持续哭闹易加重病情。潜在输液不良反应,一方面因小孩输液时不易合作,家长为了缩短输液时间,有时会自行调快输液速度;另一方面,由于小儿输液时不像成人安静的躺在床上输,而是需要抱着或到处走动,家长提着输液瓶跟着小孩走,输液瓶时高时低,压力不均,常导致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有导致病情加重或回血导致输液不畅。静脉留置针的广泛使用,小孩好动,个别家属晚上没注意照顾小孩留置针的部位,针头脱落未及时发现,导致出血较多。甚至有可能出现断针的危险。有的小孩经常把床头卡拿去玩,若没及时补上,减少一个可查对的环节,也容易导致差错。
2建议及对策
提升相关科室的护理工作开展质量,有着相当重大的价值,切实提升医院建设发展水准的核心点。根据上文针对当前儿科护理工作之中存在的相关风险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从实际的角度出发,细致的探析了儿科护理工作之中的主要风险因素,同时对其带来的严重后果等进行了细致的探讨,旨在明确工作之中的难点所在。下文将针对儿科护理工作的风险控制对策进行深入的探讨,旨在为今后相关工作的改进奠定坚实基础,提升儿科护理的工作质量。
2.1提升儿科护理人员素质和沟通能力首先应当提升儿科护理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水准,重点的对护理基础环节以及沟通能力进行改进,以更好的实现与患儿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使得护理工作质量得以提升。当前对于儿科护理来讲,提升沟通能力是减少纠纷的关键点。护士是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最多的人员,所以还应当保证广大儿科护理人员有着较好的职业素质,当前不少护士不愿意进行沟通,最终使得后期出现较大的矛盾,尤其是护理工作之中的一些重要信息,诸如医嘱等,更应当耐心的讲解。另外一个层面,对于当前广泛存在的儿科护理风险,广大人员还应当统一思想和认识,加强对工作现状的分析,明确工作的重难点,对于工作的开展应当有着较为清晰的思路,主动的向相关人员报告工作情况,尤其是护理过程当中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等等,这样不仅可以使得医患关系得到全面改善,同时还可以提升护理管理的质量,以实现医疗信息的完善革新。
2.2儿科护理规章制度的建设除了上述分析的沟通能力提升之外,在实践的工作之中,医院的管理者还应当对自身的管理政策制度加以完善,进而为广大患儿及其家属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医疗环境。这一点是增强护理质量的关键点。医院应当有着较好的规章制度,好的制度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基本前提,同时好的制度不仅可以使得护理人员的日常行为变得更加规范化,同时还可以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大提升,故应当对此方面的工作加以重视,重点的语义改善。诸如医院可以定期的进行最优秀护理评选,对于工作之中积极性最强的人员给予必要的奖励,完善相关奖惩制度,这样就可以在潜意识之中形成一种相互良性竞争的环境,进而切实的提升儿科护理工作的效益。另外,医院的建设和管理者还应当尽可能的对治疗程序加以完善,尽量的对程序进行简化处理,进而为患者的就医治疗提供良好的环境,为更好的增强护理工作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2.3加强儿科护理风险的监测及控制加强对儿科护理工作过程之中的风险监测控制,同样是提升护理工作效益的关键点,应当重点的进行改善。医院在日常的管理过程当中应当详细且耐心的向患者解释基本信息,介绍相关的风险医疗知识以及卫生常识,对于儿童患者,应当以和蔼的语气和耐心的态度,向其讲解一些小知识,使得其可以在治疗的过程之中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减少疾病的发生。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医学是一门相当深奥且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同样的症状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因素和疾病而导致的,所以往往同样的症状有着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治疗途径。在护理讲解的过程之中,相关人员应当耐心的解释上述要点,避免患儿及其家属存在有误区情况。使得广大患儿均可以建立起一个较好的思想意识,疾病症状较轻应当及时就医,不能够拖延。
2.4加强儿科护理患者的沟通加强儿科护理人员与患儿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是提升护理工作的关键点,应当进行重点的改进和加强完善。加强沟通不仅可以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同时还可以为医患之间建立起较好的情感,最终达到提升护理质量的效果。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于儿童患者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如果护理人员不能够掌握较好的护理技术且不能够与患儿进行有效沟通,则必将使得护理效果大打折扣。在实践的儿科护理工作之中,应当尽量的避免出现误会情况,这一点对于提升护理效益有着关键性的意义及价值。在相关护理的过程之中护士应当详细的询问患儿自身症状情况,对于护理工作之中的基本问题应当与家属进行共同的商讨以寻求出恰当的解决方案。如果出现沟通交流不佳的情况,不仅会使得医患关系变得相当紧张,同时还会导致较为尖锐的矛盾,使得医患关系变得更加紧张。由于儿童患者较为天真,所以容易被哄,在实践的护理工作之中应当很好的运用儿童患者存在的上述特诊,多多与患儿进行有效沟通,很好的培养与患儿之间的情感,进而使得其可以更加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广大家长对于护理工作也必将给予全力的协助。这样,不仅从根本上增强了儿科护理工作的质量,同时也有效的避免了出现严重的医患纠纷,为患者得到及时且正确的治疗护理奠定坚实的基础条件。
2.5加强护士基础技能的训练加强护士的技术训练,努力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指导护士应注意患孩的血管情况,若连续两次穿刺不成功,应请其他护士帮忙,消除家长的不良情绪。输液时加强宣传,强调家属不能自行调节输液滴数,并告知其后果的严重性。指导家长尽量让小孩在床上输液,避免走动造成的滴数过快等不良后果。对留置针妥善固定,并指导家长适当约束小孩有留置针的肢体活动,避免断针或脱落。护士晚上巡视病人应观察留置针的情况。强调护士查对时一定要让家长自己说出孩子姓名。而不是只回答“是”或“不是”。发现床头卡丢失应及时补上,同时加强宣教,指导家长不要让小孩拿床头卡玩。由于小孩用药剂量小,要求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慎独的精神。有些药该用小型号的注射器抽药,护士不能图操作方便而使用不符合的注射器抽,以免引起误差。由于小孩输液不易合作,输注化疗药物或者血管活性药物时,应该选择直而相对较粗的血管,严禁在头皮输注。应经常巡视,发现外渗,及时处理。
3结语
篇10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堂活动;教师素养
在探讨如何丰富体育课堂之前,我们应该先明白在大学这一时期体育课及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高中时期的学习任务繁重,学业压力很大,一些学生利用体育课时间继续学习,时间一久,学生会认为体育课是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同时,由于经常不运动、不锻炼,不少学生惰性大发,到了大学有充足的空余时间也不去锻炼,这是现今部分大学生心理上的想法。大学体育课,就拿我所在的学校来说,一周只有一节大课,两个小时,有时遇上下大雨或大雪天气,室外体育课就随之被取消,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交流时间是少之又少。丰富大学体育课堂,就要先了解学生的心里想法与特点,正视这一问题,并努力寻求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放之不管,这一问题的恰当解决就为丰富体育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从授课内容、形式上丰富体育课堂
每一个班级都有其鲜明的班级特色,教师作为授课者,要细心发现班级特点,然后找到适合该班级的体育教学模式。就我所带的几个班级,以一个班级为例,这个班级整体不如其他几个班级活跃,所以,我采用了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营造快乐的氛围来提高大家对体育的兴趣。上课做好热身运动以后,通常会做几个游戏,一来能让学生更快地融入课堂,二来也可以增进学生之间以及我与学生之间的友谊。还有就是在课间休息时,不仅要让学生运动一节课的肌肉得到短暂休息,在此期间,我还会向学生讲授一些日常护理小知识或运动后的注意事项,或者如果学生有其他方面的困惑,我也会尽己所能帮助他们。授课内容固然重要,但是以何种方式引导学生接受所讲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要想丰富课堂,丰富教师技能与素养也同样重要
教师是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如果自身没有足够的技
能,怎样去教导学生呢?如果自己没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又怎么对得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呢?技能为自身所学,在此不多做说明,主要强调教师的职业素养。在我看来,教师至少应该具备或提高以下几点:(1)树立正确观念,遵循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这就要求我们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热心帮助每一位学生;(2)爱岗敬业,热爱教师这一光荣职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戒骄戒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3)坚持不断学习,子曰:“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所学过的,就能发现过去所没有掌握的新知识;另外,当今社会科技发达,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这就需要教师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对本科目的知识要精,对其他科目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4)注重道德修养,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一定要严于律己,举止文明,作风正派,做学生的优秀道德楷模。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基础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