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学校的管理模式范文

时间:2023-11-03 17:2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私立学校的管理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私立学校的管理模式

篇1

[摘 要]在各大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必备的信息共享聚集地,随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图书馆的价值如何实现最大化,如何实现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已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难点。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面临着很多问题,特别是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所以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必须突破传统观念,找准方向,与时俱进,结合学校发展的趋势,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手段构建新型的图书馆管理模式。本文主要从高职院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出发,找准问题所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以达到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学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0.120

[中图分类号]G258.6;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0-0-01

1 高职学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比较被动、单一、封闭

(1)传统的管理模式是一种被动的管理模式。图书馆一直的要求都是环境要舒适、设施设备以及文献资料要齐全。但这些要求始终受到一定的限制,特别是经费的短缺,更是加剧了其处于被动局面,从而使图书馆管理员的服务呈现出被动性,表现的积极性不高,完全是等读者上门进行服务。传统的管理者认为自己不是服务者,而是图书馆的管理者,缺乏引导读者的动力,所以图书馆就成为了高职院校读者的“借阅室”。

(2)传统的管理模式比较单一,面对面的借书,所有的文献资料都是有形存在的,向读者提供的服务水平是比较低层次的。

(3)传统的管理模式下的服务对象是比较封闭的,高职学校图书馆的一般服务对象只有本校的教职工和学生,与社会图书馆的联系非常少,和各个大学图书馆之间的联系也非常少,每所学校的图书馆都以一个独立的整体存在,也总是试图去建立自己的图书馆体系,这就使其非常封闭和固定。

1.2 高职学校师生的使用频率下降

随着普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大大降低,学生的文化课水平也普遍不高,这使很多学生不会主动去图书馆进行学习,导致大部分珍贵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料被浪费。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更加注重实践性n程,这使不管图书馆如何完善文献资料都是没有用的。文献信息的流通依然比较低,这就导致图书馆的职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样,高职院校的教师也是重视实践课程,不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而是利用网络化的信息资源进行教学。的确,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文献的储存大大滞后于师生的需求,网络信息使用方便、快捷,网络教学有其优越性,但传统的图书馆也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1.3 高职学校图书馆管理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当今社会,很多高职院校还是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图书管理员的素质普遍不高,图书馆专业的人才比例失调、年龄大、学历低、计算机知识匮乏,加之又缺乏必要的培训,使他们安于现状,不喜欢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学习新的知识。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这样的工作态度已完全不能适应图书馆的服务工作,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管理员必须加强新知识的学习,必须学习更加专业的、利于管理工作开展的知识,这样才能全面提高服务的水平。

2 高职学校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

2.1 传统服务模式的转变

传统的服务模式主要是通过文献信息收集的多少来衡量图书馆的规模和服务水平,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要求图书馆的管理人员要树立新的观念来服务读者,要有服务意识,而不是处于被动的管理者的姿态。图书馆管理人员必须摒弃旧的管理模式,积极建立现代化、网络化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以信息利用的效果,评判图书馆工作的标准,还要有竞争意识,懂得创新。

2.2 调动师生的学习欲望

2.2.1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如果教师不去图书馆,又怎能引导学生去图书馆进行学习呢?教师应该带头去图书馆学习,主动树立榜样。一些教师为什么不去图书馆呢?其觉得去图书馆查文献资料不方便,且还要手动查询。所以,图书馆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语言等方向去划分文献资料,利用网络化的信息方式,让教师更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资料齐全、查找方便,教师又怎么会不去图书馆呢。

2.2.2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多都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图书馆进行学习。同样,图书馆也应主动迎合学生的需求,定期推出一些适合学生且学生会感兴趣的文献资料,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学生能够注意到的校园网中实时同步公示。还有就是可以改变传统选择图书馆的选址要求,以往是要求比较安静的地方作为图书馆,这使图书馆离学生的活动区域较远,一你从,相关人员可以将图书馆设立在学校的核心地区,调动学生去图书馆的积极性。

2.3 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人员工作重心应从传统的借阅式被动管理,转变为网络化与时俱进的主动式管理,只有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提高,才能满足读者的要求,满足日益发展的虚拟化、信息化的时代要求,所以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让他们具备更多的计算机知识,掌握更多的图书馆管理知识。

2.4 网络化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传统的图书馆文献是收集有形的、实际存在的书本,而网络图书馆的优势是方便,更容易查到,对于有用的资料不仅可以学习,还可以拷贝打印,且费用非常低或者压根就是免费的,所以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创新必须依赖于网络。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还可以在读者个性化需求方面进行努力,比如根据读者的各种信息,如来馆次数、阅读书籍种类、来馆时间等,建立读者网络信息库,这样图书馆管理者就会知道哪些读者是忠实的读者,并根据这些读者的需求进行资料更新,不断优化信息资源,创造全新的服务模式。

篇2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在管理方面的体现,也是现代科学管理的核心和本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以人为基础和核心来实施管理,将这一理念贯彻到学生管理中,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管理为中心,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发挥其创造性,促进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在完成组织目标、进行组织活动中的中心作用。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传统学生管理体制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相对滞后,许多管理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经验管理阶段,与高职院校应有的管理水平之间存在差距,缺乏科学的学生管理体制。学生的管理工作是学校的基础,应该总结、制定出相应的制度和规范,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补充、完善。

    2.教师员工素质问题

    高职院校的老师几乎是中专学校原班人马,面对高职院校的膨胀,学生组成的复杂,学生管理工作面对更多难题。而教师缺乏对学生工作研究的主动性,缺乏学生管理理论的指导,缺少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管理教育的方法。同时,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普遍面临着年龄、学历、技术结构的问题。年龄上,呈现临近退休的人多,新进人员多,而中青年骨干少。学历结构上,高低学历参差不齐,无法优化组合。

    3.学校管理机构问题

    高职院校存在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机构在职能发挥中定位不准,管理效率低下,人财物浪费严重等问题,影响了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高职院校在学校管理中,应转变管理理念,认清高职学校工作的基本规律、性质和任务,进一步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以人为本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构建

    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中,应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从学校实际出发,协调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各种人际关系,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

    1.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调动机制

    在传统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学生被视为管理的客体,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随着管理理念的发展,学生不仅是管理的客体,也是管理的主体。所以,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管理中去。在管理的权力分配方面,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高度集权,依靠严格的管理和铁的纪律,重奖重罚,达到组织目标统一、行动一致,实现工作的高效率;另一种是适度分权,依靠科学管理和员工参与,使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相结合,促使员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工作,达到组织的高效率。在今天的社会中,政治和社会环境比较宽松,学生自我意识提升,所以,适度分权,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模式会比较有效。

    2.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激励机制

    激励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之一。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需要,因此,对人的激励机制也要具有多样性。学校管理激励机制中最常用到的有以下几种模式:目标激励模式、典型激励模式、奖惩激励模式、自我管理激励模式。学生管理教育激励的模式是灵活多样的,在实际运用中可以使用一种模式,也可以几种模式交互使用,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合理规避心理效应的消极作用。

    3.构建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组织机制

    为了使管理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以及组织目标得以实现,必须在组织系统中建立一定的管理层次,设置与各管理层次相适应的管理职责、规范与标准,规定相应的工作任务和权力,构成相对稳定的组织管理结构系统。然后,按照组织管理结构中各成员的个人能力情况,把他们安排在合适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岗位上,按照能级对应的原则,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管理者必须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构建有效而灵敏的机制,促进班务管理的人本化、班级活动的人本化、以及课业管理和评价机制人本化目标的实现。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 酒店管理 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服务行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酒店业已发展成为中国服务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使得我国酒店的专业管理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并且星级酒店规模逐渐扩大,酒店管理趋向于专业化、细致化,更加具有深度。酒店业的迅速发展,需要更多的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那么,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主要是学习专业的酒店管理知识、服务技能和国内外酒店管理基础理论,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技能。酒店业的发展要求从事酒店工作的管理人员数量也以相应的速度递增。通过对酒店从业者和酒店管理专业在读学生、任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结合自身长期从事酒店管理培训和教学工作的体验,深感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与酒店对从业者素质的实际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针对此专业,探索符合教育规律、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教学模式,是一项值得研究和分析的课题。

一、中职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环境问题。教学环境对于酒店管理专业进行实践教学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促进实践教学。一般来说,实践教学是在酒店里进行实习,全真教学的方法既有利也有不足。学校和酒店存在利益上的冲突,一方面学校安排学生去酒店进行实习,是学生进行实践锻炼的好机会,学校希望酒店能够以爱护学生的态度细心指导,帮助学生熟悉酒店业务。然而另一方面,酒店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实习内容往往比较简单,往往较为喜欢薪酬低且老实听话、做事有激情的学生;不仅如此,酒店还可以借助实习基地增强社会美誉度。因此,学校在选择实习酒店时,应该着重寻找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酒店。

2.学生自身问题。首先是学生职业意识、职业观念淡薄,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自我约束力、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差,没有长远的职业生涯目标规划。学生在面对社会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这个年纪的学生思想感情容易外露,存在表达直接、容易冲动、感性、容易被吸引等不成熟的表现。现在很多孩子心理都很脆弱,尤其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备受宠爱,无论做什么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而且家长还得处处迁就他们,这就导致他们感情和心理都相当脆弱,容易情绪低落。此外,在酒店实习过程中,面对的人员较为复杂,不成熟的心理反应往往容易导致他们陷入不必要的情感困惑之中,例如员工与实习生的感情问题,对于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及顺利完成学业都是非常不利的,应加强引导。

其次是学生心理不成熟。中职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思想和认识还不够成熟,毕竟涉世未深。酒店管理工作要从基层做起,从端茶倒水做起,很多学生面对工作的态度不端正,心态不平衡,表现在工作上就是不积极、不情愿,认为自己是管理人员,不应该做服务员应该做的事情,心态没有摆正,工作自然很难做好。很多大学生存在懈怠的心理,“反正是来实习的,实习完还是要回学校的”,因此实践过程中便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怀着侥幸的心理,得过且过。实习期满以后,拿着实习鉴定去实习酒店盖一个公章,算是完成了对学校的交代,完全不拿实践当回事。

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方向的思考

1.建立与完善酒店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要完善教学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结合市场的需求,以专业导向为基本方向,设立课程体系的基本准则。要结合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实行模块式教学,将不同的课程内容、课程性质进行归类,并设立相应的模块。目前,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常用的三大模块为:专业课模块、基础课模块和特色课模块。要优化课程结构,探索培养综合素质的科学方法。

(1)改进教学方法。应根据酒店管理专业需培养的目标及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要尽量利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除采取模拟教学、演示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教学等传统方法外,还可以引入项目教学、实践教学等新型教学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发学生思考。师生之间应该架构起交流的平台,形成课堂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上,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应以“能力为本”的思想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分析酒店行业的岗位及其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设立与之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以整合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要合理安排基础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的比重,明确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及其比例。一般来说,基础理论课和实践教学的比重各占50%,学生不仅能够学到专业的知识,还可以增强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时,要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职业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塑造道德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学生,使其能够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3)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剧,酒店管理趋向于国际化,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愈发紧迫。因此,中职院校应该加大外语教学改革的力度,加大英语专业的课时量和口语课时量,对英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采取情境教学的模式,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培养更多能够适应国际型酒店的综合型服务和管理人才。此外,学校应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酒店管理教学理念,全力打造与国际接轨的酒店管理教育体系,构建国际化办学理念。

(4)增强师资力量,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教师去酒店进行顶岗实习,进一步了解岗位工作,掌握岗位技能,全面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专业教师除取得技术职称外,还应取得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证书,成为“双师型”人才。另一方面,可以聘请高星级酒店的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实践教学兼职教师,以弥补学校实践课教师缺乏经验和数量不足的缺点,同时也加强了校企联系,取长补短。此外,还可以聘请业界专家,来学校进行专题讲座,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篇4

【关键词】适应性维特征 高校教学 管理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0-0041-02

从现阶段高校教学改革的情况来看,面临着许多变动因素,其中包括市场对教育的冲击,以及学生自身条件及能力的变动性。针对这一现状,适应性思维在高校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应用不仅是从学生角度考虑、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提升高校教学改革质量及效率、提升高教学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笔者从适应性思维的基本特征及重要作用入手,结合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现状,就适应性思维在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中的有效应用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意见,以供参考。

一 适应性思维的基本特征及重要作用

就我国高校的传统管理模式来说,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形成了统一封闭的行政性管理,强调权威性以及规范性。而适应性思维是指在经济条件变动的过程中对高校的能力结构以及知识基础进行不断调整以适应环境的一种模式和思维,具有市场性、变化性以及及时性等特点。

从现今时展情况以及高校教育改革的实际进展来看,适应性思维模式的应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作用: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对高校教学改革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高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适应性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变动性,能够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并且能够结合高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举措和策略。因此,就适应性思维在高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来说,不仅能促进高校教学改革对市场适应性的提升,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提升高校教学改革的质量及效力,为高校课程教育改革的顺利完成做出铺垫。适应性思维在高校教育管理改革中的应用,能最大限度促进教学管理模式与决策实施效率的一致性。当高校管理目标对高校教育管理改革要求过大时,只有对管理工作流程及模式进行适应性变革,才能有效达到政策指令下达的客观需求。在传统行政管理模式中,校长是主要决策者,然后教务管理部门便依照校长的指令进行任务及目标的划分,最后落实到二级学院及部门。在这一模式中,与实际教学活动进行密切接触的二级学院及部门实际上对决策没有任何参与设计的权利,其主要任务就是对决策进行执行和汇报。如此一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实际上是没有接地气的。而在适应性思维模式中,主要以政策目标及指令的最终达成为目的,校长最终做出的决定中,大量地包含了各级管理层的意见,不仅能对教育部门下发的意见和政策做出及时的回应,同时对于促进高校教育管理改革与教育实际的统一性来说,也能起到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二 适应性思维对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启示

通过相关论述,我们已经对适应性思维模式的基本特征及重要作用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针对现阶段高校教学改革的现状,其有效应用建议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下放管理权力

适应性思维模式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改革中的应用,首先应对管理权力进行下放。从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来说,受计划市场经济的影响,依然以行政性的刚性管理模式为主,在决策机构的设置上,依然采用老套的等级来进行决策,先是由校长对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进行任务和指令的下达;再由副校长将指令和任务下达至教务处,包括了教务科、教研科以及教改科等。整个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由自上而下下达指令及自下而上请示汇报两个部分组成。在这一模式中,校长享有绝对唯一的决策权,教务处是协助校长进行决策制定的,因此,就这两级来说,掌握的权力还是很大的。但是对于二级学院来说,参与决策的机会较少,权力相对较小。适应性思维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改革中的应用,应将校长层面以及教务管理层面的权力更多地下放到二级学院,允许二级学院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进行切合教学实际的管理,以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优越性。

2.引入现代管理方法

适应性思维从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改革中的应用,除了管理权力的下放之外,还应引入现代管理方法,为管理决策的正确制定提供有效的策略参考及依据。高校的传统管理模式,同时又是一种经验传承与发展的模式。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中,管理者进行决策的主要依据来源于过去管理过程中的管理经验以及主观对现象的判断。针对这一现状,建议高校在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一些国外高校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以及智囊体系,为适应性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础。在借鉴经验的过程中,还应注意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从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入手。

3.建立民主意见平台

适应性思维从高校教育管理改革中的应用来说,除了上述措施的有效利用之外,还应有效建立完善民主意见平台,为高校管理决策及措施的有效落实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基础。

作为学校领导来说,应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到管理决策的制定中来,将民主意见平台的建立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融为一体,提高师生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参与积极性,为最终管理决策的制定创造更为广泛的民主窗口。另外,作为二级院校管理层来说,应努力搞好教学与高校高层管理之间的有效衔接,当上级任务下达之后,应结合高校教学的实际开展情况提出有效的改善意见,争取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在工作汇报的过程中,二级学院管理层应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如实汇报,并对问题进行不断地跟进,对决策实行的效果进行跟踪汇报,以确保高校管理决策与高校教育管理实际的一致性。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适应性思维模式在高校教育管理改革中的应用,并不是学校某一方面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决定的,而是需要高校管理层与师生进行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传统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强制性行政管理模式具有封闭性和刚性的特点,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无法做出及时的反应。在管理过程中,一旦遇到突况或是不期事件,整个管理体系则会受到较大冲击,而在这一点上,适应性思维恰恰相反,它不仅具有一定的韧性和灵活性,同时还能有效兼顾高校自身及市场双方面的变化情况,对所有的信息要素要做出及时的反应,从而提高高校管理模式的有效性。

适应性思维在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中的应用,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措施:(1)对管理权力进行下放,将管理权力的覆盖面尽量扩散到二级管理层,作为高校二级学院管理层来说,在适应性思维管理模式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是教学实际和管理教育改革层面联系的有效纽带,同时也是提供高校管理决策依据,确保决策有效实施的重要环节,因此应将自上而下进行指令下达,自下而上进行请示和汇报模式进行改革;(2)对一些先进管理方法及决策的应用,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以及智囊体系,注意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从教育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入手,为适应性管理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础;(3)应有效建立完善民主意见平台,为高校管理决策及措施的有效落实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基础。作为学校领导,应加大民主意见收集的宣传,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管理决策的制定,将民主意见平台的建立与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融为一体,提高师生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参与积极性,为最终管理决策的明确制定创造更为广泛的民主窗口。作为二级院校管理层来说,应努力扮演好教学实际与高校高层管理之间的有效衔接,结合高校教学的实际开展情况提出有效的改善意见,争取提高决策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以确保高校管理决策与高校教育管理实际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篇5

关 键 词: 新升本院校;学分制;优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G642.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3)05-0073-03

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在我国高等院校应用至少已有30余年的历史,在教学资源比较充裕的大学其优越性已充分显现,运行体系也接近完善,而在教学资源相对稀缺的学校其运行则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新升本的院校,运行中的问题会更加突出。本文拟结合河北省内一些新升本院校的实际情况,对学分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优化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一、河北省新升本院校学分制管理的现状

截止目前,河北省有近20所院校由专科办学层次升格为本科办学层次,其中时间最长的不到10年时间,时间最短的还不到1年时间,仅2013年刚升本的院校就有3所。新升本的院校当中,多数学校在专科阶段并没有实行过学分制,有的学校即使实行过也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学分制,更多属于学年学分制。新升本院校在学分制运行管理经验上显得十分欠缺,在教学资源调配和使用上显得捉襟见肘,在学生选课自由度和学习效果方面还不十分理想。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分制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与学分制配套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够成熟。 学分制管理制度是学分制运行的基础和前提, 一些新升本院校在没有任何学分制运行管理经验的情况下, 为了尽快将学分制落实到本校的本科教学中, 往往会照搬某一学分制运行多年的院校的现成制度, 导致管理制度与学校自身的实际运行环境脱节、 制度形同虚设的结果。此外, 作为学分制运行核心内容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于时间仓促也无法达到完善, 没有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更没有与培养目标相切合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不是根据市场需求和能力培养的需要, 而是根据学校现有条件进行设置, 导致教学内容未能得到有效更新, 教学水平和层次达不到本科教学要求,人才培养目标无法实现。

2. 学分制正常运行的资源需求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师资队伍规模、质量难以满足本科办学要求。新升本院校之前为了达到升本的要求, 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用于校园面积的扩大和固定资产总额的达标,而教学用房的面积与数量、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数量、实验室的数量等与教学相关的指标往往被忽视。这导致新升本院校学分制运行所必须的教室资源、多媒体资源、实验室资源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一些必须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无法上, 有些实验课学生无处上,排课成了许多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头疼”的问题。新升本院校的教师队伍首先表现为数量上的不足,升本与扩招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新升本院校基本上保留了原先的专科办学层次,升本后的几年时间内专科招生的规模有所压缩但幅度不大。原先的师资队伍既要迅速转变角色,实现由专科层次教师向本科层次教师的转变,又要继续担任原有专科层次的教学,这给身处其中的教师确实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在时间和精力上都显得力不从心。这样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生师比更加超标;二是教师难以完成角色的转变,抽不出时间进修学习,也很难有时间研究本科教学的规律和特征,难以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和教学方法的转变。

3. 学生自主选课、 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未能得到有效调动。由于受教学资源和师资规模等条件的限制,新升本学校不能安排较多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学生自主选修的课程往往十分有限,而且还可能被学校附加各种条件,其结果可能是学生选的课程并不是自己最想学的,“选课”成了“被选课”。再有,新升本院校学分制实施方案中基本上没有设置辅修专业的内容。学生入学时录的什么专业,大学四年只能学该专业,想转专业不太容易,条件十分严苛,而想辅修其他专业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学生能够自主的空间十分有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

二、 优化新升本院校学分制运行的思考与建议

1.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学分制管理制度,注意对学分制运行状况的调查分析。新升本院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学分制管理制度,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和好的管理制度,同时更要考虑本校的学科及专业特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资源分布状况等因素,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本校的学分制相关制度。制度出台之后,一定要严格执行,不能将制度变成摆设。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一定要及时分析原因,找出阻碍制度执行的关键因素并加以改进,如果是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则应及时修改制度。比如,许多本科院校都实行导师制,用以帮助学生科学规划学习目标,为学生选课提供参考意见,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指导等。导师制的实行及导师的配备可以为学分制的有效运行起到推动和保障的作用,不失为一种好的制度,新升本的院校完全可以借鉴。但给学生配备导师在教师资源相对紧张的背景下,无疑就会增加教师的负担。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应设立与导师制相对应的教师工作量认定与考核办法, 将教师指导学生的数量和效果纳入业绩考核的范围,对优秀导师给予奖励。只有各项制度都健全和协调了, 学分制的运行才会顺畅和有效。

2. 打造适合本科教学的教学团队, 促使教师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转变。(1)新升本院校需要解决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 教师数量不足会导致教师教学任务过重, 从事进修学习和教学研究的时间不足, 教学水平提升缓慢及教学质量下降,解决办法主要是加大教师引进的力度, 用优厚的条件和舒适的环境吸引优秀的教师来校工作。(2)新升本院校要解决教师结构的问题。 新升本院校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都不太合理,高职称、高学历、“出身名门”的教师比例明显偏低。为了使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是鼓励教师加强科研。改变过去专科时期只重教学不重科研的传统习惯, 尽快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成果层次。 教师的科研成果多了,晋升职称的问题就能按期解决了。二是鼓励教师攻读学位。教师原有的本科学位、硕士学位已不能满足本科教学的需要, 时间长了低学位的教师就可能被淘汰,要提醒教师增强压力意识,积极考取和攻读博士学位。三是把好教师引进关。引进教师时优先考虑引进“985”、“211”等重点高校的优秀毕业生以优化学缘结构, 引进具有行业背景的而且有高级职称的企业人才以提高学校的实验教学水平。(3)激励与约束机制配套使用, 促进教师尽快转变教学观念。 新升本院校的教师短期内仍习惯于专科阶段的教学思维,多是采用“满堂灌”和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习惯的转变需要借助外力, 学校应适当出台强制性的措施以增加教师的压力, 同时也要给教师思想的转变提供良好的环境。 如多安排教师外出培训或学习, 请知名大学的专家做教学思想观念方面的讲座, 召开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等, 以多种形式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此基础上,再要求教师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由灌输式向引导式转变,使课堂由以教师为主向以学生为主转变, 从而最终实现教师队伍的转型升级。

3. 增大选修课的范围和比例, 适时开设辅修专业。新升本院校普遍存在选修课比例偏低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室资源相对不足, 选修课相比必修课要占用更多的教室资源。 为解决此类问题,学校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压缩行政用房基建方面的开支,将节余的资金用于新建教学楼、实验室和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缓解教室不足的压力。另外,新升本院校学科、专业结构相对单一,学校所能开出的选修课往往局限于某一个或几个学科,学生可能不感兴趣,但却没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学校应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等方式使选修学科的覆盖面更广,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再有,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辅修其他专业,在大学四年可以拿到两个专业的学位,从而增加学生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就业的适应面,提升就业层次和就业率。

参考文献:

篇6

一、“职能延伸、学工常驻”模式的内涵

所谓“职能延伸”,是指由校学生工作部(处)在新校区设立学生工作职能延伸机构――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新校区学生管理工作和协助相关部门的工作;并由各院系在新校区设立学生工作小组,

由院系具体负责本院系学生管理工作。学生工作部(处)的职能延伸机构――学生工作办公室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及新校区管理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下,负责指导各院系学生工作小组开展工作。其实质是大学管理在自身办学规模扩大的过程中的拓展,是原来单一校区学生管理职能与职责的延伸和发展。“学工常驻”是指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通过学校配套改革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学生工作队伍;学生工作队伍以新校区为家,视学生工作为自己的事业,吃住在新校区学生公寓。使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服务真正落到实处。

“职能延伸、学工常住”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工作队伍的优势,在新校区各项设施尚不完善的艰苦条件下,学工队伍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精神,保证学生稳得住、安心学;有利于理顺对学生工作队伍的双重管理关系,充分保证职能延伸的到位;有利于发挥院系的主体作用,各院系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服务工作。

二、“职能延伸、学工常驻”模式的构建背景

(一)新校区校园管理的开放性

新校区教学楼、学生公寓在建筑理念上是开放式的,是没有围墙的校园,这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随着后勤社会化的实施和物业管理公司的进驻,学生的身份由“学校人”向“社会人”转变。这需要后勤服务、物业管理与学生管理有效的配合和协调,使得学生管理工作还需不断探索与实践。新校区远离闹市的喧嚣,网络成为学生交流感情、了解信息和学习知识的重要渠道,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可开阔学生视野,但网上良莠混杂的信息也会令学生思想矛盾,给新校区学生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新校区周边环境的复杂性

新校区一般离城市中心较远,实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低于城市水平,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状况还需加强,社会配套设施还不完善。校内外多数地段仍处于建设中,民工随意出入校园;周边商贩利用高校人口密集的商机摆摊设点、开设不规范的网吧及娱乐场所等。新校区周边社会治安问题突出,往往是社会治安问题多发地段,这给学生安全带来隐患。因此,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加大,学生安全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则可能引起法律纠纷,影响新校区形象。新校区周边环境的复杂性,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三)新校区校园文化的薄弱性

新校区的建设还未完善,客观上使得其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大不如老校区,一方面缺乏高校浓厚的科研学术氛围和历史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学生缺乏与都市文化、校园文化的碰撞、冲击、交流、融合与渗透。学术报告会、专家论坛、论文答辩、研究生学术活动、社会实践、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等都较老校区少,新校区学生从大学生活中获得的信息量明显相对较少,某些学生常常感到学习生活单调、枯燥。校园文化是使学生有大学生归属感和自豪感的精神支撑。没有校园文化的熏陶、凝聚、激励和导向,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常常事倍功半。

(四)新校区师生交流的缺失性

新校区往往没有教工住宅区,任课老师上课时乘校车来,上课完了即乘校车走,与学生交流的时间非常短暂。新校区除了有限的日常管理人员和学生工作人员外,学生几乎看不到任课老师。这使学生在接受到有限知识传承的同时,难以感受到教师教书育人的风采和人格魅力,难以得到优秀教师的品质熏陶,更难以与教师进行多维的思想交流和信息沟通,师生之间存在着情感、观念等交流缺失的现象。这需要学生工作者从思想、心灵和学习方面与学生更多的交流,特别是在课堂以外的时间。

(五)新校区社会服务的缺乏性

由于种种原因,新校区的内部建设虽迅速发展,但新校区周边的交通、卫生、文化、邮政、储蓄、购物、餐饮、娱乐等社会配套设施相对滞后。都市气息和氛围的缺乏,使学生难以接受到现代市场经济理念的全方位辐射,难以更多地理解现代社会。

三、“职能延伸、学工常驻”模式运行的支撑点

(一)学工队伍建设――打造“事业型”学工队伍

1.“事业”引领人,确保辅导员队伍稳如磐石。大学城新校区的建设和管理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新事业。事业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人。因此,必须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选聘一批思想政治好,综合能力强的辅导员常驻大学城,发挥辅导员稳定学生、促其发展的“精神”导师作用。

2.“事业”培育人,促进学工队伍走上专业化道路。根据新校区工作实际,举行学生工作培训和研讨。建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校区与学院相结合,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学习培训机制,举行“岗前培训”、“心理咨询师培训”、“政工师培训”,使他们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职业发展指导等方面得到了加强和提高。加强学生工作科学研究,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学生工作实践,促使辅导员走上专业化发展道路。

3.“事业”成就人,造就辅导员有为就有位。坚持“严进、精育、优出”的原则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在辅导员的发展方面做到出口通畅、有为有位、多样发展。一是实行“职级制”,走职业化道路;二是晋升专业技术职务;三是提拔任用;四是进修深造;五是因特殊情况而转岗。通过这些措施,促使辅导员走上职业化道路。

(二)学生学风建设――铸造笃学创新的学习风貌

1.导航人生,健康成长。新校区远离市区,学生生活若长期局限于一个小天地中,容易产生孤独、失望、厌学和迷茫等消极情绪。针对新校区的特殊情况,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和知名校友为学生举办“人生导航”专题讲座;各学院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安排有经验的老师对大学城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和心理疏导,将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严格管理与人格感化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教”与“学”双向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扎实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如安全教育、职业规划、大学学习方法指导、高低年级之间交流等活动;构建心理保健咨询网络、开展大型心理咨询测评活动并建立心理档案、设立“新校区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为学生成人成才保驾护航。

2.以优为范,弘扬典型。高校学生中的先进分子,能发挥出巨大的榜样示范作用,能带动一大批同学共同进步。在学风建设过程中,发挥学生“明星”的传、帮、带作用,达到以优秀典型鼓舞人、引导人和塑造人的目的。比如“大学生先进事迹报告会”是学校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学风建设中注重“导向教育”与“导向管理”的具体体现。通过举办类似的示范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向优秀看齐,相互赶超、相互比拼的良好氛围,促进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

3.资困助学,创造和谐。学校要从努力构建和谐社会高度来认识和做好资困助学工作,加大助学贷款和寻求社会资助的力度,逐渐建立起“奖、贷、助、减、补、勤”六位一体的助学体系,从而解除学生的生活压力,使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

(三)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1.强化物质文化建设,构建校园环境特色。加紧建设标志性建筑,构建人文自然景观和交流互动平台。在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参与共建,形成无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达到产生“由景入情”至“由情入理”的情感升华。

2.强化制度文化建设,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各种组织架构、规章制度、校纪校规和监督保障措施的综合体现。新校区因地制宜,制定和实施校园文明行为守则、红黄牌警示制度、校园夜间综合检查制度、周末学生集中点名制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等,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学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篇7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规模居世界第一,与此伴随的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严峻。但是,市场上又出现了众多企业不能找到自身所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这也说明,高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出现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问题也包含在其中。《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培养能够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人才。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在高校与企业之间深度密切合作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模式,这既是一种学习模式,也是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教学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相结合,将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相结合,提倡“做中学、学中做”,最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学习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在学校学习所获得的知识内化为在实际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企业和学生三个主体的互动,学校以培养知识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人才为目标;企业以在校企合作中获得学校的科研、接受学习学生客观上补足劳动力等利益目标;学生通过这种模式,获得专业所必须的技能,缩减毕业后适应具体工作的时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如下。

1、校企合作的双赢性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校企双方通力合作,共同参与。企业的投入程度和参与力度是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而要促使企业能够深度参与,保证这种合作培养人才能够长期、稳定、有效地进行,必须构建校企合作的双赢机制。按照双赢机制开展校企合作,这是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保证。校企合作的双赢机制主要是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学校将学生送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基地,提供企业的实践导师,与学校共同研讨、商定课程;学校按照学生的数量为企业支付相应的费用,或者通过科研、企业经营管理项目论证策划等形式为企业提供服务,或者通过学生在实践学习中为企业的实际工作作出一定贡献,客观上弥补企业的成本与投入。

2、专业技能学习的层次性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过程中,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学习与培养,具有层次性的特征。首先是学生校内的技能准备。学生在校内的技能准备主要是学习一些通用的技能,比如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公文写作能力、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等。另外,专业技能的模拟训练,通过模拟训练让学生掌握到一些基本的技能。其次是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环境由模拟到真实。在学生的校内技能准备过程中,一般都是模拟的情景,在技能准备到一定程度之后,学生就能到企业的真实场景中进行学习,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进行专业技能学习,然后习得具体的岗位工作能力。再次,学习形式由跟班学习到顶岗实践。学生到企业学习之后,需要有专人指导,需要在师傅的带领下共同开展工作,帮助学生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工作标准,适应企业的文化环境和生活环境,直到胜任岗位工作能力。在达到这一状态之后,学生就可以顶岗独立实践学习。

3、培养过程的实践性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逻辑主线是实践,实践教学工作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工作的全过程。在教学设计方面,强调按照实际的工作岗位以及岗位的具体能力要求设计教学内容,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手段。在人才考核和评判方面,也是通过对具体工作的实践考核方式进行。因此,实践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

4、学生身份的双重性

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的身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一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到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一线去,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企业中实践学习的学生,就成为一名企业员工,有着企业职员的身份,需要学习并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认真学习生产经营流程和相关标准,完成岗位所规定的工作任务。在企业实践学习的学生,其本质身份还是学生,要接受学校和实践企业的教育与管理。因此,“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的身份呈现出学生和企业职员的双重身份。

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4+

3)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1、国家当前高等教育的要求

学生一边在学校学习,一边在企业工作的校企合作模式在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已经开展了较长的时间,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院校的开展还比较少。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来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地方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目前面临着理论知识不强、专业动手能力薄弱的问题,处于“不能文也不能武”的尴尬境地。当前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行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是大量的专业技能型、复合型人才。所以国家高等教育要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需求

目前,旅游企业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都要求有一定的实践工作经历。所以,学生也迫切需要通过在相关旅游企业工作,获得企业实践工作经历,积累工作经验。一方面让自身的专业能力得到了锻炼,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在企业实践学习期间,也为学生奠定了以后职业发展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做好今后的职业规划。

3、旅游企业的人才需求

从当前旅游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来看,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大量的有过工作经历的人才,并且将这一条件作为招聘员工的主要条件之一,学生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弥补自身实践经历的不足,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在周末和节假日,旅游酒店、旅行社和景区的工作相当繁忙,此时产生了较大的用工需求,如果企业临时招聘,会产生较大的成本。因此,旅游企业也需要一些学生通过实践学习的方式补足用工缺口。

4、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需要

当前,各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课程设计上也设计了一些针对专业技能提升的课程,比如专业见习、实习和毕业实习课程,但是这些课程的行课时间比较短,往往是学生还没完全掌握某一岗位的工作技能,实践教学工作已经要结束了。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较少,学生所学与企业所需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一定程度上对专业的社会认可度有负面影响。所以,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促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从而促进专业的发展。

为深入有效地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工作,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规律,结合普通高等院校的办学特点,基于旅游企业的业务开展特征,提出针对大二、大三两个年级学生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4+3”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周一到周四在学校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工作,周五到周日三天在企业进行实践教学。在企业开展的实践教学工作遵循循序渐进的模式,从跟班实习、顶岗实习到轮岗实习。这种方式既能保证学生的理论教学工作不受影响,也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保证学生获得更全面的专业技能培养,相应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此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之间还可以开展其他形式的合作,比如共同开展基于旅游行业和旅游企业发展的科研项目,共同开发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课程体系以及进行教学改革。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4+3)人才培养模式的组织与实施方式

1、校企双方共同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通过与旅游企业开展多层次的合作,聘请企业的高管、中层干部和骨干员工参与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工作中,构建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共同设计,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定位、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法及手段等展开共同讨论,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符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

2、校企双方共同构建教学基本单位

要顺利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重新构建教学基本单位。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以班级为组织单位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到企业开展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时,学生原来的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就被打破,进而代之的是以岗位或同类工作为基础形成的工作组。以酒店为例,学生就会形成餐厅工作组、客房工作组、大堂及前台工作组、旅游市场营销工作组等,每个工作组的学生都实践学习相同的专业技能。在各自学习目标达成之后,然后再进行相应的轮岗。

3、学生自愿进入机制

在普通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能会遭遇到部分学生的抵触,毕竟,高等教育的“精英思维”仍然停留在部分学生的思想中,少数学生对参加企业的一线实践学习有不同的意见,认为理论学习最重要。所以,在推行此项人才培养工作时,需要征询学生的意愿,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工学结合实验班”。这样也可以将参加实验班的同学和未参加实验班的同学的就业及未来发展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也为此项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论证支持。

4、学生的校企双方共同管理

在学校,学生的日常管理主要是以辅导员为主体的班级管理,学生请假、宿舍管理、日常行为纪律等均是在此模式下进行。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原有的管理模式也被打破了,需要构建新的学生管理模式。比如形成校企学生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的构成包括双方工作的负责人、高校的辅导员和企业各工作组的负责人等,对学生的请假、工作纪律、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实行双重管理。通过双重管理确保学生按照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学习,最终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4+

3)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在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对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4+3)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设计,并在教学、学生管理管理方面提出了一些实施方式,这必定能够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发挥很大的作用,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均会有较大的提高。但是,在这一模式下的人才培养也应当注意一些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1、学生理论学习弱化问题

作为一名合格的本科毕业生,毕竟还需要掌握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这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如果这方面的学习弱化了,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背景下,专业技能学习的生动直观,学生的学习有可能过渡到非此即彼的状态,即对实践专业技能的学习过度重视,忽略理论知识的学习。这种状况在旅游管理专业以前的实习中已经出现过类似的问题,在这一培养模式中也极有可能出现。所以,高校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加以重视,注重学生的引导教育与严格考核。

2、部分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不到全面培养问题

篇8

[关键词]私立大学; 分类管理;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8-0043-02

从世界范围看,私立大学有悠久的历史,一般私立大学按照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划分为两类,不同性质的私立大学其宗旨、管理模式、收入分配、活动领域等有所不同,也形成相对完备的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在世界范围内,私立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是美国和日本,那么美、日等国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私立高校是如何进行分类管理呢?

1美国私立大学分类管理政策

1.1美国私立大学的设立

美国私立大学绝大多数是非营利性,非营利性私立大学注册主要取决于申请者的自我申报。注册为非营利性私立大学则要取得相应证明,一般非营利性学校的举办者必须是教会、基金会、学校法人等公益慈善组织,才能被政府认可为非营利性私立大学。“非营利性私立大学可按照税法第501(C)(3)项获得免税待遇,学校的房地产、捐献给学校的财产和基金以及收益、用于学校发展的产业可免税。”营利性私立学大学一般按公司对待,在工商部门注册,并在教育部门登记,而美国的营利性大学以企业的形式注册,身份为企业法人,同时受公司法的管辖和教育部门的监管。营利性大学多数为高中阶段后职业培训,实行非学历教育,后来少数营利性大学逐渐获得学位授予权,可以实施从准学士到博士的学历教育。

1.2美国私立学大学产权配置

在美国,非营利性私立学大学产权配置与营利性私立大学区别明显,非营利大学实行学校法人制度,全部资产都只归学校法人所有。捐资人在捐资后即失去了对所捐赠财产的所有权,因此,非营利性大学与包括捐建者和学校成员在内的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存在财产上的关系,学校的一切资产只属于学校本身。当非营利性大学解散时,如果还有资产盈余,也不能将剩余资产分配给组织成员,由政府负责管理并用于相同的事业。营利性私立大学的产权配置依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投资人将产权交付学校,资产所有权即归属学校;在学校独立运行期间,产权归属学校,投资人可以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分配利润;学校解散后,投资人可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对剩余财产进行分配。

1.3美国私立大学的资助

世界各国对私立大学普遍采取了资助政策,以促进私立大学的发展,但主要针对非营利性私立大学。美国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对非营利性私立大学的资助主要是提供研究与发展的经费资助和学生学费资助。在美国,为了体现公平,符合条件的营利性私立大学的学生也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很多在营利性高校就读的学生获得了申请联邦资助的资格。从州的层面上看,在营利性高校的争取下,有许多州对营利性高校提供学生资助项目。

1.4美国私立大学的管理

私立大学与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不存在隶属关系和直接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各级政府都是在相关法律的授权范围内履行对私立大学的监管职责。美国的私立学校教育法由各州制定,内容比较全面,涉及私立学校的办学标准、审批、课程设置、教师队伍等诸方面的问题。美国非营利性私立大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是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主要任务是筹措资金,批准学校预算及物色校长。校长是学校日常事务的负责人,对董事会负责,全权管理学校,拥有学校的财权、人权及业务权。”营利性私立大学以财产权为基础的,投资人组成的股东会掌握最高权力,总体上负责学校的事务,制定学校发展的总体策略。股东会负责选举董事会,执行股东会的决议,决定学校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决定学校内部机构设置等职责。董事会下设校长负责实施董事会的决议,制订和实施具体的教学计划。

2日本私立大学分类管理政策

日本私立高等教育非常发达,据日本文部科学省2001年5月学校基本调查:“日本全国有高等学校1228所,私立高等学校占80%左右;大学在校生276.6万人,私立大学在校生占总数的73.4%。”日本私立大学的繁荣,主要归功于日本政府对私立大学的财政资助和管理制度。

2.1日本私立大学的设立

日本非常重视私立大学的公益性,《日本私立学校法》规定:“拟设学校法人者,须以其旨在设立学校法人的捐款行为”,日本私立大学的设立和运行要求必须有一定的财产,在设立学校法人时规定,财产的行为必须以设立学校法人为目的,是无偿的,在日本的民法称之为捐款行为,并得到所辖厅的许可,所从事的活动不得超出捐款行为所规定的范围。对民间以赢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一律不做正规学校看待,只有以公益性为宗旨的学校法人才可以设立学校,非学校法人设立的教育机构,不能称之为私立学校,通常称作学园、塾,受商法而不受学校教育法的制约,同公司一样,须履行纳税义务。

2.2日本私立大学的产权

日本关于私立大学产权政策比较完善,日本政府早在1947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中就规定了只有依法确定的法人才能够开办学校。同时又规定:举办者必须管理所办学校,并负责学校的资产和经费,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私立学校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属于学校法人。1949年颁布的《日本私立学校法》明确了学校的法人制度,当私立学校需要解散时,剩余财产不得归创立者及理事个人所有,其归属必须是学校法人或其他教育部门,当捐资者在捐资于学校所立的规则无明确记载时,资产将纳入国库。

2.3日本私立大学的资助

日本政府就把振兴私立教育作为优先考虑的重要发展战略,在1970年,《私立学校振兴财团法》获得日本国会的通过,振兴财团负责分配和发放国家对私立大学的补助金和长期低息贷款等,补助金制度为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1975年,日本政府又制定了《私立学校振兴助成法》,规定:“政府资助私立学校的目的在于减轻在私立学校就读学生的经济负担,维持并提高私立学校的教育条件。”此法专门针对政府对私立高校的资助责任做出了的严格规定,强调国家和地方必须动用公共资源支持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目前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经费除学费(主要来源)以外,还来自学校法人及理事会的集资、各类社团组织的捐赠款以及政府的补助经费等等。”正是日本政府一系列的财政资助政策才使得私立大学走上繁荣发展之路。

2.4日本私立大学的管理

日本私立高等教育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上都具备一套科学而又完整的管理体系。宏观管理方面,日本私立高等学校,虽归属文部科学省高等教育局私学部管理,但政府尊重私立大学的自主性,不直接干涉私立大学的事务,日本政府主要通过立法和资助的方式来间接监管私立高校的发展,日本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两部重要法律是《大学令》和《日本私立学校法》,对推动日本私立学校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微观管理方面,“日本是法人和学校双组织结构,按照日本相关法律规定,日本私立学校的管理制度分为财团法人和学校两个部分,学校由财团法人设立,财团法人主要负责制订学校的经营计划、管理财政、配备设施、对外交流,内设理事会、学校评议员、监事组织进行管理与监督。学校的任务是维持和管理日常教育研究活动,组织教学,内设教授会、院(部)长、评议会和学(校)长等组织具体实施教学活动。”

3对我国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启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和日本对非营利性和营利性私立大学在性质、产权、和治理等各个方面都有清晰的界定和区分,并对两种类型的大学制定了不同的资助政策。合理的法律制度和大力的财政资助是美国和日本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反观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由于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没有清晰的界定和区分,致使政府对部分民办高校的牟利行为很难监管,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资助和优惠政策很难实施,严重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对民办高校实施分类管理已成必然趋势。

借鉴美国和日本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议把民办高校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为民办事业单位法人,学校按照非营利组织的要求来治理,除了经费主要靠自筹外,其他方面应当享受与公办高校同等的待遇。为了促进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发展,政府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实行免税和财政资助,资助的形式可是对其公益性质的科研项目尤其是基础性科研提供经费,向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学生提供学费资助和购买服务等。非营利性民办高校产权归学校法人所有,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自主办学。政府对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监管应当重点放在对其非营利性质、办学质量和财务的监控等方面。

营利性民办高校如职业培训机构、自考辅导班、短训班、短期职业学校等,这类学校则在工商部门按企业注册,受《商法》和《企业法》而不受学校教育法的制约,其性质为企业法人,其产权、纳税和运营规则均按企业操作。这类学校与企业一样须履行纳税义务,不享受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其举办者享有学校的产权,并且其产权可以进行分割和交易。政府对营利性民办高校监管的重点是对其办学资格和教学质量的监控以及对其学生权益的保护。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5-0074-01

我曾先后在纽约、波士顿、华盛顿等东部州郡以及洛杉矶、旧金山等西部州郡培训学习了13天。贴地研修,让我在美国教育现场深呼吸,并有了新的认识。

1.美国的基础教育,行政对学校干预少。美国实行的是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学区三级管理体制。教育部是教育政策研究和咨询的机构,通过教育立法、经费调拨等方式管理教育。州教育厅对全州教育事业发展有较大的统筹权,但是不介入学校的行政管理。在州以下的教育行政机构是学区。学区教育委员会由本地居民民主选举产生,最高行政长官是学监。学区、学校的所有大事,如学监、校长、教师聘任、经费使用、课程设置等,都由教育委员会决定。当下,中国的中小学校长普遍反映,来自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干预太多,学校自主办学的空间太小。我以为,可以借鉴美国的基础教育管理模式,加快简政放权的步伐。

2.美国的基础教育,保障教育公平重机制。美国各州按照学校的学生人数和办学质量对公立学校进行投入,教育投入非常充足。学生12年义务教育期间,免除课本、练习本、笔及乘坐校车等一切费用。学生义务教育学习阶段就近入学,严格按照学区进行划分。学校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而私立学校大多数是教会创办的,学生必须交纳一定的费用,私立学校普遍优于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基本上不受政府的任何监管,对学校政策有影响力的是家长教师联合会和一些具有专业性质的民间教育机构。我觉得美国“公办不择校,择校上私立”的机制,为我们解决“择校热”问题打开了新的思路。

3.美国的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实施更开放。美国各州课程体系一纲多本,各学区根据本州课程标准选择不同版本的教材。学校在执行好学区课程任务的前提下有很大的自主性。学校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灵活多样的校本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根据教学需要自由整合课程资源,州政府教育厅和学区对教师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有经费资助。中学课程采用学生选修学分制,不少学校为学生开设了挑战性较强的大学先修课程,这类课程的学分可直接带入大学。看到美国各学校丰富多彩的校本化课程,我想,我们也应该开发自己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学生发展提供丰富的营养。

4.美国的基础教育,特别尊重个性需要。一是根据年龄特点设置管理方式。小学实施导师制,中学实施走班制。在小学,一名教师负责带一个班的大部分课程。而到了中学,学生按照自己所选修的课程“走班”上课。二是因材施教发展每一个学生。大多数的学区组织学生参加PSAT考试,很多高中毕业班就以此作为进一步分层教学的依据。三是重视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篇10

(一)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的特征分析

1.学校性质的差异

我国的公办高校是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即非营利性组织。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开展对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一部分民办高校作为自主办学、自求生存、自谋发展、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独立法人实体,也具有一定的营利性。

2.办学主体及经费来源的差异

《高等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国家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举办高等学校,并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我国,公办高校是事业单位,其办学主体为国家,办学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性资金,而民办高校的办学主体是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办学,虽然也有补助其高等教育活动的少量财政性资金,但在办学经费支出中所占比重很小。

(二)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财务管理比较分析

1.财务管理制度依据的比较

从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实施财务管理所依据的制度来看,公办高校的财务管理更为规范和统一,公办高校财务管理统一以财政部颁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为实施依据,而民办高校财务管理还未规范和统一,有些按照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有些参考的是公办高校的制度。

2.财务管理手段的比较

(1)资金业绩考核体制。民办高校日常资金运作涉及广泛而复杂的利益相关者,各方尤其是投资者非常关心自己在学校的投资效益,再加上有较为完善的董事会制度,对日常财务管理监督较为到位,从而促使民办高校形成资金业绩考核体制。而公办高校长期以来更为关注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对资金投入与产出效益重视不够,并未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资金业绩考核体制。

(2)财务预算体系。民办与公办高校都初步建立了财务预算体系,但都还不太完善,如缺乏全面预算理念,普遍缺乏事中控制,对预算的执行较为随意等。但总体来看,公办高校财务预算的情况较为乐观,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资金存放和支付形式发生了改变,公办高校由从被动的预算资金事后监督转变为主动的事中控制,实现了实时监督,强化了预算执行效果。

(3)财务分析体系。目前,民办与公办高校都缺乏一个科学完善的财务分析体系,主要是对预算当年收入、支出以及各类经费所占比重等“量”化分析,缺乏对各种影响高校收入和支出的因素、支出结构和经费配置等的“质”化分析。

(三)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会计核算比较分析

1.会计目标

(1)财政拨款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其会计信息主要用于满足政府的需求,因而其会计目标应是受托责任观;社会资金逐渐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其经费来源结构处于过渡时期,投资体制中多主体的参与要求会计信息具有预测价值,会计目标应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

(2)民办高校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使得潜在投资者成为重要信息使用人,要提供可靠、相关的会计信息,会计目标必须选择决策有用观。

2.会计核算基础

2014年开始实施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

(1)财政拨款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会计核算基础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一般的业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但对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社会资金逐渐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所需经费转向多方面筹集,其会计核算模式应转向权责发生制。

(2)民办高校是一个具有较强公益性的实体,体制上与公办学校不同,应采取权责发生制作为核算基础。

3.财务报告内容

(1)财政拨款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从财务报表的类型来看,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及附注,其财务报表应更多地披露支出、成本以及负债方面的信息,以便政府适时调整拨款的数额和方向;社会资金逐渐占主要部分的公办高校应增加现金流量表,信息披露上应不断适应各类资源提供者的需要。

(2)当前,我国民办高校财务状况并未对公众公示,缺少监管机制,财务信息透明度较低。

二、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国际比较

高校在西方国家一般分为公立高校和私立高校,在世界高等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私立高等教育特别引人注目。美国和日本是会计制度编制组织工作民主和集中两种方式的代表,有必要研究并借鉴美、日私立高校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经验。

(一)美、日、中三国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比较

1.财务管理制度

美国是世界上私立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绝大多数是私立大学。美国私立大学通常采用分散型的财务管理方式。高校获得的大部分经费由其下设的学院直接管理,校部统筹的只是各学院上交的小比例经费,以用于高校的人员工资、校舍建设及其他公共财务支出,学院才是学校的办学实体和管理重心,在财务上是相对独立的核算单位,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办学自。日本绝大多数高校采取分权式的管理方式,学校给学院、系以充分人事、财务和管理的自。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财务管理基本上属于非完全集中的方式,即学校将大部分资金留在校级统一管理使用,二级单位对学校分配或自己创收的很小一部分资金拥有有限的自。学校将主要的资金统一调度使用,教职工工资、水电费支出以及大部分开支由学校及其职能部门控制,各学院只拥有有限的自,对本部门能够控制的开支有制定财务规章制度实施办法的权力。校级财务控制权远远大于院级,难以满足加强基层教学单位办学自的要求,院级单位缺乏工作积极性。

2.办学经费来源

美国私立高校经费来源渠道较广,主要包括学费、政府资助、捐赠收入和销售与服务收入四大类。此外,还有教育券制度和高校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经费来源作为有效补充。日本私立高校的经费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援助、科学研究收入、团体捐赠、个人捐赠和学费收入五个方面,其中学费和政府资助更加突出。当前,日本对私立高校经费更加注重贯彻受教育者和社会共同分担的原则。我国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主要包括学费、捐赠、校办产业、贷款、财政及其他来源。其中主要靠自筹。学费为经费的主要来源,而政府补贴和资助所占比重非常小,其他捐助收入也很少见。

(二)美、日、中三国民办高校会计核算的比较

1.会计核算制度

在美国,私立高校会计制度的制定更多的是民间会计和审计组织的自律行为,并通过民间组织的权威文献和相关实践,规范着民办高校的会计行为。美国高校制度采用“双轨制”,私立大学遵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基金会下分设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有关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的公告构成了美国现行民间私立非营利组织,包括民办高校财务会计规范体系的主要内容。美国高校会计核算传统上使用“基金会计”核算方法,尽管相关准则已经不再要求私立学校按照基金会计核算,但目前美国大学仍然主要采用该种核算方法。日本的高校分为国立、公立、私立三类,私立大学会计制度制定工作是一种政府导向的行为,而且这种政府的会计制度编制工作,是在政府开始对私立大学实施财政资助政策的情况下就进行的。日本文部省1971年颁布的《学校法人会计基准》为日本所有私立学校包括私立大学必须遵守的会计标准。美、日私立大学会计制度的编制机构和编制背景存在明显差异,但均具有鲜明的教育行业特色和非营利性特征:行业自主的美国以及政府主导的日本,对私立大学均实行独立的会计制度,有别于非教育行业,甚至独立于公办教育单位;两国私立大学会计制度仍然是主要针对非营利组织的运行特点而制定的。我国民办高校的会计核算随意性较强,没有行业的统一规范,也没有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

2.财务报告

美国FASB从1979年就承担起为政府以外的非营利组织制定准则的职责,第117号公告《非营利组织财务报告》为包括私立非营利高等院校在内的所有非营利组织的财务报告规定了呈报内容。因此,美国高校的财务报告根据公立还是私立而分属两套机制,两者在财务报告的要求上不同,在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和净资产的变动表及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上存在差别。但财务报告均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在大学的公开网站上得到财务报告,便于国家、捐赠者、赞助人、学生等利益相关者参与到民办高校的管理中去。在日本,对于接受日常经费财政补助达到一定金额以上的学校法人,政府要求其必须遵循文部省所制定的《学校法人会计准则》开展财会管理,制作借贷对照表、收支平衡表及其他财务报表。收支报表必须包括学校法人整体情况,即包括学校各部门明细表在内的消费收支报表和资金收支报表。日本私立大学学校法人除了必须向文部省或者自治体等主管部门提交收支预算表以外,还必须将资金收支计算表、消费收支计算表以及借贷对照表提供给公认会计师或监察法人,并将其在学校网站公示,让利益相关者及时了解学校经营情况。我国民办高校的会计和财务报告未成体系,没有考虑到民办高校的特殊性和报告使用者的不同需要,一般不向社会公众公开财务报告,只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这使得其他利益相关者无法获得他们需要的信息。

三、启示与政策建议

(一)与国内公办高校及美、日私立高校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比较的启示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民办高校办学主体多样,资金来源多元,管理方式不同,与国内公办高校以及国外私立高校有着很大的差别。民办高校在办学经费筹集、产权主体、资金流转方式、业务内容、管理体制和高校构成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正是民办高校的自身特点及其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与其发展相适应、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建立起统一的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制度。民办高校根据各自的考虑选择了不同的会计核算制度,这对民办高校会计信息质量以及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政策建议

1.建立有章可循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制度

我国民办高校在遵循国家、地方相关法规的基础上,根据国外私立高校的办学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建立一套有章可循的民办高校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制度,这对我国民办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建议财政部和教育部应联合颁发民办高校财务管理制度与会计核算制度,以规范我国民办高校财务管理活动与会计核算行为,并使所有民办高校编制和提供统一的会计信息。

2.提供透明的财务信息

民办高校应该提供透明的财务信息,让更多的利益相关人员参与到民办高校的管理当中。鉴于民办高校办学主体的多元化,需要设置现金流量表以及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情况表等附加报表。对于披露方式,应丰富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信息,不仅包括货币计量的经济信息,还应包括非货币化的非经济信息。同时,还应建立起财务报告的鉴证机制。

3.采用非完全分散的两级管理模式

针对我国民办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非完全分散的两级管理模式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民办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最佳选择。学校只设财务处作为一级财务部门,但赋予各学院一定的财权,也可在规模较大的学院设立二级财务机构,学院自行管理其创收经费的财务收支,对学校分配给其分管的经费自行安排使用。

4.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建立政府资助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