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3 15:20: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与技术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自解放以来一直用“科技”一词来涵盖科学与技术两个方面,包括在国务院下属部门中专管科学与技术的“科技部”以及许多单位中的“科技处”等等。毫无疑问,自然科学与技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也必须指出科学与技术虽然关系密切却又区别明显,在许多问题上还真不能混为一谈。几乎在所有情况下使用“科技”一词把科学和技术合二为一,也许是我国的创造。邹承鲁在1999年应《Science》编辑部邀请而写的“ScienceinChina”一文中,谈到了我国当前有把科学与技术混为一谈的倾向,而“科技”一词就是混同科学与技术所创造的专用术语。李醒民同志在“科学无”一文中(见《科学时报》2002年7月19日B3版)提到,这个词是有“中国特色”的。我们同意李醒民同志的意见,在我们多年国际科学活动中,也许除前苏联外,还很少见过别的国家有类似的提法。
科学与技术密切相关
科学仅指自然科学。科学和技术同样以自然界为对象,但严格的说,自然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认识自然,包括认识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剖析自然界存在的所有物质,揭示主宰自然现象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大至宇宙中的日月星辰,小至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粒子,都是科学认识的对象。不仅要认识其宏观和外观,还要认识其内部各个层次上的精细结构,运动特点及运动规律。而技术侧重将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去利用自然,向自然索取,改造自然以适应人类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标准的生活的需要。李醒民同志指出:技术的发明和使用比科学的历史久远得多,某些技术即使在今天也完全可以脱离科学自主发展。但是时至今日,技术上的进步,总体来说基于科学的发展,科学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不仅都将在一定时间内导致影响人类生活的新技术的出现,还必定极大地丰富我们进一步认识自然的技术手段;新技术的发展又促使我们认识自然的实验手段不断增加、不断提高,从而推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在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中,原子核结构和DNA结构的阐明无疑都是名列前茅的。19世纪末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表明元素是可变的。20世纪初,用重粒子轰击破碎原子核弄清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这些方面的突破,影响了整个物理科学的发展。生命科学领域也同样如此。生物学不仅研究自然界里所有的生物体,还要研究生命活动的各种表现形式,构成生物体的所有物质,以及这些物质在生命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揭示出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构成生物体的物质,最重要的是蛋白质和核酸。生命活动主要由蛋白质承担,而生物体的遗传则以核酸为基础,或者说遗传信息的世代相传是依靠DNA分子的自我复制。1953年DNA分子双股螺旋结构的发现和阐明从根本上说明了这个问题。由于构成DNA分子的四种核苷酸之间有严格的两两配对关系,根据双股螺旋DNA分子的一个单股为模板合成另一个单股必然形成另一个和原来的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双股DNA分子,生物体的遗传就是这样实现的。这一发现改变了整个生物学的面貌,使生物学进入了崭新的分子生物学时代。
无论是原子核结构还是DNA分子的双股螺旋结构的阐明,都是科学家研究自然所得到的重大认识,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而且在一段历史时间内,并没有与技术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这两件在科学发展史上产生了划时代突破作用的发现,很快激发技术上的突飞猛进。正因为对于原子内部结构有了深入的科学认识,才有可能利用原子核分裂所释放的巨大能量为人类活动服务,发展成为今天的核能工业。而根据对DNA作为遗传物质基础的认识,在农牧业上培育和改良物种,在医学上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大量疑难疾病,在工业上建立全新的基因工程产业。以上这些在技术上的发展,已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实际上我们今天所享用的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的所有重要技术成果,几乎无一例外,全部都来源于科学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如果把技术分为实验技术和生产技术两个方面,上面说的是科学发展对生产技术产生的巨大影响。在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实验技术对科学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没有加速器的技术,就不能进行许多重要核物理研究的实验。没有X-射线衍射技术,就无法测得DNA的双股螺旋结构。这两项属于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突破,就无法实现。如果我们纵观一个世纪以来的诺贝尔奖的历史就可以看到,以实验技术上的成果而得奖的,特别是在物理奖和化学奖方面,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包括2002年得奖的在质谱和核磁共振方面的贡献。科学与技术的本质差异
虽然科学和技术如此密切相关,但二者毕竟有所不同,而且有本质的差异。科学以认识自然、探索未知为目的。虽然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但是却有它的不可预见性。具体的发展途径,哪一项突破在什么时间在哪个实验室出现,一般来说是不可预见的。科学发展史上的许多重大突破,以百年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例,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获奖者从本人的兴趣出发而进行工作的,有的甚至是工作中偶然的发现,是原先完全没有预料的事情。而按照预定的计划,组织安排而最终获得突破的反而只是极少数。好像还没有哪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通过有目的的预先组织,精心安排、刻意培养而产生的。而技术是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为根据,利用得到的认识来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由于它有了科学的根据,就可以树立目标,因此总体来说是可预见的,也是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现实的可能,包括人力、资金和技术条件进行规划的。
建国初期所进行的“科学规划”(实际上是否应该说是“技术规划”)得到了巨大的成功。原子弹爆炸了,火箭上天了,半导体工业建立起来了。但是这些技术成就,毕竟都是国际上已经实现了的,因此也是可以规划的,可以指日实现的。然而当时在科学方面的学科规划呢,由于不像技术方面那样有硬指标可供检查,就有些说不清楚了。当然我国的科学在解放以后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国际上的科学家也不是在原地踏步,与建国初期相比,我们现在和国际上科学先进国家的差距是缩小了,还是扩大了,这可能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这一事实至少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科学是难以进行规划的。20世纪50年代的学科规划只不过是规划了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工作。回想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发展的现实,有许多重要发展是当时没有预见到的,例如这几十年来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分支学科。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新发展而完全按照当时的学科规划进行工作,我们就会蒙受很大的损失,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1978年DNA双螺旋结构建立25周年之际,英国《自然》杂志记者采访克里克教授,要他预测到20世纪末生物学可能取得的成就。克里克回答说科学发展是不可预测的,过去的预言家大多是以失败而告终。他只是说,“我们现在见到的生物学问题,到20世纪末都可以解决,但是那时又会有新的问题出现。”现在看来他的预言也没有完全实现,例如癌症问题,当时在美国还是属于有一定程度组织安排并限期解决的问题,到现在仍然没有解决。克里克教授也是一位失败的预言家。
技术上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见的,也完全是可以规划的。特别是国际上已经实现的技术,我们做一个具体的规划,安排一定的力量,经过努力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是可以做到的。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所制定的科学规划中有关技术部分,都属于这种情况。80年代在四位院士倡议下制定的发展高技术规划,也属于同样性质,在总体上也同样顺利实现了。但是要实现国际上还从未实现过的技术,特别是那些包含科学上尚未解决的问题的技术,就很难预见何时可以实现了,例如核聚变能量利用问题。虽然时见全世界媒体的炒作,迄今也无法断言何时可以实现。
在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发展难以预见,因此也难以规划。我们可以做的也无非是和半个世纪以前一样,勾划出各个学科中的主攻方向而已。但是如前所说,科学发展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我们现在看见的主攻方向是根据当前的科学发展态势所认定的重要方向,若干年后整个科学发生变化,重要方向也会随之变化。如果我们硬性规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就必然失去机会。我们认定的主攻方向也必须随时修正以适应形势的变化。试想20世纪90年代初,人类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还没有提上日程时,我们如果在当时制定规划,在生物学领域内我们能够预见到蛋白质组学,能够预见到生物信息学吗?
以认识自然为目标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由于探索性强,结果一般难以事先预见,原创性强的技术研究也是如此。因此除可以明确总体研究方向外,常常难以事先设定具体的研究目标,难以事先规定进度,或强求完成的日期。毋庸置疑,自然科学史中众多重大突破都是自由探索的结果。从物理学上牛顿力学的建立,电的发现和电学基本定律的建立;化学上门捷列夫周期律的建立;生物学上细胞的发现,孟得尔遗传定律的建立等,都是自由探索的结果,这些都已经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众所周知的巨大影响。类似的例子实在是举不胜举。在20世纪内所有诺贝尔奖获奖人中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在基础研究领域中的自由探索而获奖的。20世纪一百项重大事件中名列前茅的,像青霉素、半导体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曾分别获1945年、1956年和1962年诺贝尔奖,这些也都是少数科学家自由探索的结果。而它们在实际应用上的巨大影响已经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近年来获诺贝尔奖的基础研究成果,如超导现象和新高温超导体的发现,胆固醇代谢调节,癌基因的发现等,仍然是少数科学家自由探索的结果,这些发现必将对21世纪人类文明产生巨大影响。
科学与技术的不可预见性
我们不是完全否定规划的重要性,而只是指出科学和部分含有原始性创新的技术都有相当程度的不可预见性。我们在制定规划时务必充分认识这一特征,规划可以一方面指出方向,而在另一方面也必须同时鼓励自由探索,不要在科学上设立,并且在规划中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便在形势发展时可以随时修订。
当前在我国科学界流行的追赶国际科学发展热点,体现在对设定项目的高强度支持,这对我国科学努力追踪和赶上世界发展潮流是重要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设定热点项目的多数已经是全世界科学家辛勤工作了多年,有的项目年数已在万篇以上,超过我国全年发表全部SCI论文总数,要在这些国际上已经充分开放的领域中有所突破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当然这决不是说我们不应该进入热点领域,热点领域的研究往往对科学发展有重要作用,进入热点领域,在热点领域内进行工作以积蓄力量,对发展我国科学还是有重要作用的,我只是想强调在热点领域内取得突破的艰巨性可能更大一些。我还想强调的是我们必须看到自然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因此既要重视热点领域,又要鼓励在那些目前虽还不是热点却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基础研究领域中去进行自由探索,对自由探索中已经取得有意义进展的项目,不仅不能予以限制,还要给以鼓励和支持。二者的关键都在于有自己创新的学术思想,这样才能在根本上有所创新和取得重大突破。没有自己原创性的学术思想,不仅进行自由探索寸步难行,进入热点领域也只能永远模仿或重复前人的工作,最多也不过为前人成果锦上添花而已。
科学和原创性技术的发展需要长期积累。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常是波浪式前进的。在一段平稳发展的时期之后,会出现一件重大突破性贡献而给有关领域带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引起大量在有关领域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并涌入这一领域工作,造成一哄而起的局面,形成科学中的热点,这在国际上也是常有的事。当然我们应该看到,一些热点领域对于科学长远发展有其内在的重要性。因此,对于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而言,从全面布局考虑,安排适当力量去追踪热点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又必须认识到,在一件突破性贡献发表之后,一些较为重要的后继性工作,往往已经在同一研究集体,或有密切关系的研究集体中酝酿已久或者已经在积极进行,并且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就会陆续发表。外来者,即使急起紧跟,也已经落后了一个位相,在多数情况下,只能拾取一些残羹剩饭而已。
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突破性进展常常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大量工作积累的结果。不用说佩鲁兹和肯特鲁关于蛋白质晶体结构分析的工作是经过长期努力才开花结果的,就是沃森和克里克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重大突破,看似突然,实际上如果没有剑桥关于X-射线衍射研究几十年的积累和威尔金森等人长期关于DNA衍射数据的收集,这一突破也不可能从天而降。
篇2
1数据智能分析师培养
就业前景分析方面,谷歌首席经济学家哈尔•瓦里安预计,未来即将出现一类新型的专业人才和职业岗位——数据科学家,当然数据智能分析师也会应运而生。现下时代是数据时代,甚至称之为大数据时代,企事业单位面临大量数据如互联网数据、医疗数据、能源数据、交通数据等,实际应用中普遍遇到分析能力弱、噪声数据多、缺少分析方法、分析软件能力差、模型可信度低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数据分析方法不能满足需要,而数据挖掘技术、机器学习技术、模式识别技术、知识发现等智能技术可以为数据智能分析方法与工具提供技术支撑。2014年4月24日,百度高级副总裁王劲在第4届“技术开放日”上正式宣布推出“大数据引擎”,数据智能概念由此产生。数据智能分析是指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模式识别与分析、知识发现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挖掘,提取隐藏在数据中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从而寻求有效解决方案及决策支持预测。目前社会急需懂得智能技术的各层次数据智能分析人才,可以预计,熟练掌握智能技术的数据科学家、数据分析师、数据挖掘人员将有广阔的用武之地。培养手段探索方面:①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横向纵向设置课程群,面向数据智能分析,以案例为导向贯穿“线”上的各关节点课程,比如以数学基础课(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数学分析)大类专业课(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数据智能分析专业课(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多维数据分析)为主线,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②立足培养“计算技术+智能信息+知识技术”的高级数据分析师,理论学习—随课实验—集中实践—科技活动—企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协调配合,“资格认证—竞赛获奖—奖学资助”激励培养;③以大数据智能分析为契机,积极培养本科生的大数据计算思维和认知能力,使其掌握大数据智能分析方法、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工具和开发环境。政策导向分析方面:建议中国计算机学会与中国商业联合会数据分析专业委员会等机构紧密协调合作,设立适应新时代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数据智能分析师”认证[6],当然将大数据智能分析纳入计算机水平考试的可选项也是当前的一种解决方案,提高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社会认可度,增强本专业学生的归属感,更好地培养各层次的数据智能分析人才。
2创新型智能技术人才培养
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技术几乎同时起步,但其进展比计算机技术要慢许多,根本问题在于高级智能的载体——“人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系统,人类对它的认识和了解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通过智能技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有了长足进步,国内已相继有20多所高校面向市场变化和未来需求,自2004年以来陆续开办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尽管大多数智能技术的理论基础还不完备,但实际应用的强劲需求与问题解决能力超越了薄弱理论基础的约束。本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课程实践都适合教师与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到“教”与“学”的活动之中。1)研究型教学。蓬勃发展中的智能技术需要教师启发式、创造式、批判式地“教”,学生也要创造式、批判式地“学”。教与学要能够从研究思维、问题探索、模型改进、算法优化、脑认知和自然智能指导的角度推进教学活动,进行创新性教学和研究型学习。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强调学生半监督式学习与自监督学习为主导,鼓励引导深度学习,经典案例、前沿讲座、讨论探索贯穿课堂教学,课程考核注重创新科技实践、问题探索、课程内容探索、课程研究性专题报告、以课程为基础的作品开发等创新效果和教学效果。2)“研究型分组”培养。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办时间不长,成熟教材不多,课程体系需要不断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做出调整,又加上智能科学专业课程本身的发展探索与实际应用现在处于同步发展阶段,决定了专业老师大力推进“研究型班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大班基础讲授”+“小班研究型讨论”+“小组探索型课题实施与报告”的教学体系,同时来自相关研究方向的研究生也作为助教协助专业老师对小班(组)课题讨论进行引导。3)科研训练提高学习积极性。大类培养模式下实施科研训练引导学习,大一、大二年级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和大类专业基础课程,其中的数学基础课,如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离散数学等,由于缺乏实际应用案例支撑,很多学生会怀疑这些知识在将来本专业学习中的用处,课堂课后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个别学生还会由于认识滞后,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放弃基础知识学习,以致于专业分流后表现为学习能力严重不足。通过吸收本科生参加科学创新实践和科技活动,使他们发现数学知识能够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提高本科生学习基础知识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同时,教师也能从中发现部分优秀本科生的创新潜力和研究能力,激发他们科学研究的兴趣,引导他们把智能科学技术作为研究方向并致力于攻读相关方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进一步强化其科学创新能力,势必会使其获得高水平创新性成果。大类培养模式下强化专业教育与实践,专业老师要积极主动引导学生,变被动地等待学生选专业转变为吸引优质学生,以大二上学期为主要时间点,引导大类专业学生对特色专业的兴趣,通过科学研究和学生科技活动吸引选拔学生进科研团队,同时实施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活动。专业教师、班导师可宣讲专业特色和就业前景,指导本科生申请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参加科技竞赛、开发智能技术特色作品。大类培养模式下实施科研训练计划,需要本科生积极主动地理解大类下各子专业的特点和特色,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在大类培养结束时分流到各特色专业。因此,本科生参加科研实践和专业科技活动的时间点很重要,从大一结束后的暑假开始,一直延续到本科毕业,同时实施“泛毕业设计”(即大二选方向并实施课题基础储备,大三实施课题,大四结合专业实习完善毕业设计)[3],这样既充分利用了本科生大二大三充裕的课后时间,也缓解了大四本科生面临就业、考研、出国等问题的突出矛盾。
3智能系统开发人才培养
智能技术已成为当前技术革命创新的源泉,智能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领域,比如2014年11月2日开始处女航的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海洋量子号”邮轮也因为大规模运用了高科技智能系统而号称“世界上第一艘智能邮轮”。智能系统是建立在“智能技术+计算技术”基础上,结合了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的软硬件系统。智能系统开发人才培养目标是社会急需的智能系统开发工程师,其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智能系统的设计、开发、维护、运营、服务及相关的技术指导。为了适应智能系统开发人才的培养,应该建设智能终端实验平台、计算智能实验平台、脑认知实验平台、高性能计算平台等人才培养基地与实训基地,推进实施智能终端软件开发技术、智能系统应用课程设计、智能系统与工程课程设计、智能游戏开发与设计、人机交互系统开发与设计等教学实践活动。
4复合型智能技术人才培养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一门综合学科,智能技术也广泛应用到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建设、电子信息、信息安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工业制造、教育、医疗、管理、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等众多领域,需要大量复合型智能技术人才。笔者认为,以下4条措施是智能科学与技术新兴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①充分发挥大类培养特色明显的人才培养优势,开放“全校特色专业选修课”,跨专业、跨学院科教团队,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融合,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复合性、应用性;②引导并严格要求B学分课程学习,特别是设计规划实施好“科技创新”、“文体活动”、“技能认证”、“企业实习”、“暑期社会实践”等综合能力提高计划;③交叉融合办好本科生二专业,鼓励学有余力的本科生对知识的渴求,允许学生在本专业的基础上再辅修另一个专业,并提供配套措施,保证二专业学生能获得优质教育,发挥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使本科生形成宽广深厚的知识结构,培养有特色的智能科学技术专业复合人才;④通过与企业横向合作,建立校企实训基地,紧跟企业和市场需求,与企业联合培养复合应用人才。
5结语
篇3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视频、课件、图片,通过计算机、投影仪投放到大屏幕上,既直观、形象,又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扩充了教学容量,提升了教学效率。 以“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课为例,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动物世界》,学生观看的同时出示布置有学习任务的幻灯片,提出问题:动物世界里的动物如何生存?看完后请学生汇报,动物靠吃小动物或植物生存,具体是肉食动物吃食草动物,食草动物吃植物等。再次观看《动物世界》,观看的同时出示幻灯片,提出问题:具体的是谁吃谁?看完后再有学生汇报,教师则用箭头表示出来。学生写完之后,告诉他们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就叫作食物链。
再出示幻灯片,布置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请将所有关联的动植物用箭头连在一起。学生写完后在展台前使用投影仪汇报展示,相互交流。用幻灯片出示下一项任务: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就可吃多种食物;把动物世界里的动植物连接起来就像一张网。此时,向对学生解释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就叫食物网。顺势利用幻灯片出示学习任务:生物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能够答出,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播放关于池塘和田野中视频,让学生观察生物的生存情景。播放后,利用幻灯片出示任务:让学生找一找视频中包括哪些食物链和食物网。播放视频,进而可以让学生把学习的知识食物链和食物网充分应用,加深理解生物之间的关系。
再利用幻灯片布置任务: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有什么影响?让学生交流讨论,最后得出“一种生物灭绝会影响其他生物,因此保护一种生物就等于保护了许多生物,应该从保护每一种生物开始保护地球”的结论。该堂课,通过让学生多次观看不同的视频,并利用幻灯片布置任务,比只使用课本上的几幅图片学习更生动、合理。这样做法使得课堂内容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二、解决生成性问题
小学科学学科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知识,教师具备再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也无法全部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网络技术可以辅助解决这一问题。师生都无法解答的课堂生成性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答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课堂教学生成性问题。例如,在讲授“我们周围的材料”内容时,有学生提问“玻璃是由什么做成的?”。这并不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因此任课教师在没有精心准备的情况下很难解释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玻璃的成分”关键词,找到相关答案,让学生了解玻璃的主要原料、制作的工艺等内容。
三、辅助实验教学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提出明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按照一定的顺序细致观察。但是有些观察方法教师难以表述,学生也很难理解并正确操作,这时利用教育技术“变抽象为具体,变模糊为清晰”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讲授“温度表的读写时”内容时,需要让学生掌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顶端相平”的要领。教师可运用Flas形式让学生观看,再亲身示范,矫正学生错误的读数方法。有些实验受时空限制,学生无法在课堂中完成,就需学生回家实践,但学生的能力不同,有些学生不能独立完成任务,就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以把实验过程录制成视频片段,再进行有机组合做成实验视频,让学生观察模仿实验。以讲授种子的发芽实验为例,教师课前可以把种子每天发芽、生长的情况拍成视频或照片,让学生观察。学生通过观察实验,也能获知绿豆种子发芽的过程,其中包括绿豆芽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以及植株的高度等,进而得知绿豆发芽、生长需要的条件。教师的这种操作方法充分说明了教育技术具有实时、直观、形象、实效的特点,可提升学生实验探索的效率。
四、利于合作学习
篇4
论文关键词:观察技术,科学思维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技术的创新,往往能推动科学的快速发展。在小学科学课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创新观察技术,推动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观察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手段,人们通常直接运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皮肤)等感觉器官观察世界。但人类的感觉功能是有局限的,人的感官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只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更多的未知世界需要不断的创新观察技术去感知。
一、借助媒介观察
有些现象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为了将现象直接的展现出来,教师通常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采用借助媒介达到将不可视的现象可视化的目的。
气体观察方面:如空气是怎样流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红旗、烟雾、尘土、小纸片等可视的物体将空气的流动变化展现出来。再如,空气的热胀冷缩,通常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观察:在烧瓶上塞紧一个带玻璃导管的塞子,导管内滴一滴水,然后用手捂住烧瓶,这样就可以借助观察导管内水的移动变化来推测烧瓶内空气热胀冷缩的变化。声波的实质是物体振动的传播,而声波在空气中的观察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竖放大鼓,在离大鼓的另一面大约距离40厘米的地方悬挂一排平行鼓面的细纸条,当敲击大鼓时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就可以观察到纸条随之振动。从而证明当鼓面振动的时候,会带动邻近鼓面的空气振动,通过振动的传播,又使得纸条发生振动。
液体观察方面:水是怎样流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适量的树叶、锯末等轻小的物体放入水中,借助对这种轻小物体的观察来推测水的流动变化。在科学课中,水的对流现象通常借助锯末观察。
物质的溶解方面:如盐在水中是怎样逐步溶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来类比推理盐的溶解过程。
光的观察方面: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在课堂中如何直观的让学生看到呢?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激光笔照射在黑板上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红点,教师可以借助一个装满烟雾的透明瓶子,让激光通过这个瓶子,学生就会看到一段直的红光。
二、借助工具观察
有的物体(或现象)用感官是不能(或不易)仔细观察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观察工具进行观察。
1、利用工具直接观察
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一种不可见光, 1800年,威廉·赫胥尔正是利用棱镜和温度计对太阳光谱做了实验,发现了红外线的存在;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到400nm辐射的总称,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利用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底片感光,从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
2、“改变”观察对象的大小
有的观察对象太小了,或太大了,都不适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选择一定的工具,使之能观察到一个合适大小的“像”。例如,利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很多细部特征,望远镜也可以使远处的物体放大,而更小的细菌则需要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再如,地球是球体,现在已经是人类的共识,但认识到这一点,人类花了漫长的时间,寻找了很多的证据来证明。造成认识到地球是球体需要漫长时间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就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对于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物体,没有一个人能够在地球上看到她的全貌。随着观察技术的创新,假如采用杨利伟在环地球轨道上对地球拍摄的照片或录象(我们观察到了一个“缩小”的地球)观察,就能直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3、“改变”观察对象变化的速度
有的现象变化速度太快或太慢,也不适宜学生观察。例如在《声音的变化》一课中,为了比较粗弦振动快,还是细弦振动快,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目的是研究音高的高低和振动快慢之间的关系)。但是弦振动的太快了,肉眼很难进行客观比较,学生也很难形成共识。这时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假如我们能采用高速摄象机将粗弦和细弦的振动同时拍摄下来,然后放慢若干倍数观察,就能清楚的比较出它们的振动速度的快慢。
再如,花儿的开放速度一般是很慢的,要想在课中观察一朵花真实的开放过程是不可能的。但是借助摄象机,就成为了现实。我们只要将一朵花采用慢速拍摄,快速播放的办法,就能清晰的观察到花开放的过程了。
4、“改变”观察对象变化的强度
鼓面的振动用肉眼不易观察,假如在鼓面上放置米、沙子等一些细小的物体,就能将这一现象放大;同样的,音叉的振动用肉眼也不易仔细观察,假如将振动的音叉头部部分的放入水中,就能观察到溅起的水花和荡起的波纹。在观察固体振动实验中,通常还可以借助一杯水,通过观察平静水面的变化来发现物体振动的变化。
在科学课中,教师要使学生内化并形成遇到类似观察难题时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观察技术的不断创新。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还能帮助学生揭开一个未知的世界,这种全新的领域开拓,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作用是很大的。
篇5
1.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教育观念有待转变。
学术科技创新活动重在学习实践和知识内化,强调活动的主体性、参与性、开放性、探索性。然而,当下高等教育依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忽视了学生主体的需求选择和情感体验,流于形式,重规模,轻实效,灌输式的活动吸引力不足,甚至遭致学生反感,导致参与率低。在活动评价方面,多以竞赛评比的结果来反映学生参与活动的成效,过于强调结果,而忽视了活动过程中对大学生坚持意志品质和刻苦钻研、团结协作精神的引导和教育,以至于大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动机不清或不正,没有做好准备面对科研中实际困难和挑战,结果多数科研团队或是半途而废,或是草草结束。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多数习惯于被动式接受学习,因此,部分大学生面对需要主动钻研的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时产生距离感,或认为自己能力不及,或认为自己更应花时间在课程学习上,进而选择放弃参与。
2.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组织管理统筹联动不足。
目前,我国各高校针对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基本形成了组织保障体系和激励评价体系,但在各个体系之间、各个工作层面之间和学校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缺少统筹联动机制,一般具体工作都落在团委等个别部门和辅导员上,面对活动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常会出现管理职责不清、信息反馈不畅、工作效率不高、资源整合不足、政策不到位等现象,影响了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深化发展。
3.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成果层次有待提高。
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持续开展,虽然在成果数量上有较大增幅,但成果层次不高,尤其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反映民生热点问题的优秀成果更是难得。首先,科研选题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不够密切。目前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普遍停留在各级各类竞赛层面,片面追求竞赛结果,加之大学生习惯于较封闭的校园生活,缺乏足够的社会调查,难于把握社会需求的脉搏,在科研选题方面往往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与社会脱节,与市场脱节,科研选题价值不大。其次,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缺少多学科交叉指导和跨学科项目培育。大部分大学生学科视野偏窄,知识结构不完善,将科研创新项目局限于各自的专业领域,而指导老师也大多缺少综合学科背景,科研成果的深度和广度受到局限。再次,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缺乏充分的资金支持和社会资源。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经费主要来自学校的专项经费,很少有社会资源直接投入到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之中,远不能满足深入开展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需要。
二、网络社区对促进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作用
1.网络社区有利于促成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主体的教育自觉。
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首先要促成教育主体的教育自觉,而传统教育形式主要是学术科研竞赛、学术交流报告、创新成果展示等,可供大学生选择的学术科研内容和形式较为有限,活动的时间、场地和参与人数,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都有限。网络社区可以打破时空的壁垒,宣传覆盖全体大学师生,传输海量资讯满足内容的选择,线上线下统一联动。大学生在网络上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资源、学习伙伴,正真实现个性化学习。借助网络社区,学校教育也可变“格式化”教育为“自助式”教育,更加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满足学生主体成长需求的选择,更能激发大学生创新的潜能,增强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的吸引力、号召力和生命力。
2.网络社区有利于形成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一体化机制。
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应从全局着眼于深化发展,探索一体化机制的实践。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一体化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化学校各部门、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一个纵向的、高效的组织管理运作机制;二是,强调活动设计的关联性,协调各级各项活动之间的关系,使全校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网络社区在信息收集、传输和存储上的巨大优势给予了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一体化机制有力的支持,有利于组织管理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有利于学校各级部门和单位相关工作的协调统一,有利于信息的实时获取与反馈,有利于学校各级各项活动的统筹联动。
3.网络社区有利于整合校内外资源,建设大学生学术科技协同创新体。
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质量的提升关键在于创新项目水平的提高,学术科研创新的目标在于服务社会生产实践,好的学术科研项目应该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因此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需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另外,跨学科的学术科技创新教育有利于拓宽和改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科技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是大学培养综合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这需要在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中整合校内学科资源,加强多学科交叉指导。网络社区是实现社会资源和校内资源汇聚最为便捷的途径。网络社区可架起社会与高校、不同学科之间的信息桥梁,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成果的层次,有利于推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学术科技协同创新体的建设。
三、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网络社区的建设
1.建设个性化学习活动平台。
一切教育目的都需要通过教育活动来实现,因此个性化学习活动平台是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网络社区的核心平台。将原有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体系通过线上线下活动串联,扩大活动体系的覆盖面,同时对网络社区中各类活动参与情况的分析,及时掌握活动受众群体的分化趋势和参与需求,分层次设计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引导师生参与共建,增强社区对师生的粘性,不断提高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网络社区基本格局中,通过微博、博客、相册、网盘等平台整理、存储、分享个人的学习心得和学习资料;创建群组,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学习需要,与志同道合的老师、同学聚集在一起,分享、研讨学习和生活;建设公共社区,设置公共的活动和应用服务,如网络课程、在线报告会、在线调研、在线咨询、论坛、分类信息检索、资源上传与下载、应用创建开放平台等。
2.建设组织管理工作平台。
统筹兼顾,高效便捷的一体化组织管理工作平台是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网络社区的基本保障平台。建设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教育组织管理工作平台,第一要覆盖管理对象的和建设管理队伍。通过校方实名认证网络社区成员,按校级、院系级、班级分级设置管理权限,并在学校和院系建设两级工作站,在技术、宣传、组织、运营等方面组建学生干部团队,以此将大学生学术科技网络社区覆盖全体大学生,同时建设层级分明的管理队伍,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网络社区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要实现管理信息的畅通传达。在网络社区集成即时通讯系统,实现像QQ一样的在线聊天互动功能,还可以实现手机短信群发功能,以确保工作通知、活动信息无遗漏、高效地向全体社区成员传递到位。第三是专项工作的规范、高效管理。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专项工作一般涉及科研项目的申报、评审、下达、中期检查、结题、归档,以及科技竞赛作品的申报、评选、展示、表彰、归档。在网络社区中并入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项目管理系统和项目数据库,学校、院系各级管理者即可对各级学术科技活动项目的信息进行收集、统计和调取。
3.建设创新成果孵化平台。
篇6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描述一件很复杂的事物时需要耗费很多的精力。有时教师即使反复地说明,学生可能依然没有听懂,这种教学方法会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教学效率却非常低下。现代教育技术能用先进的科学设备直观地展现复杂的事物,让学生看到这些事物就能明白复杂的事情。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拼音音标,引导学生学习单韵母、复韵母、前鼻音、后鼻音的概念时,如果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需要反复地发音,反复地指着发音的部位让学生理解,而学生可能依然不能理解发音的要领。现在教师可以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理解这些复杂的技术。
比如教师打开互动软件,互动软件会弹出一个专门的语文发音的口型图,这个口型图开始是闭合的,学生点击要学习的汉语拼音,软件的口型图会根据学生点击的汉语拼音开始变化,学生看到变化的口型图就能理解到这个汉语拼音发音的要点。学生对着麦克风跟读汉语拼音时,如果学生念的拼音是正确的,它会把念过的汉语拼音标成蓝色的,旁边会给出一个赞赏的大拇指;如果学生念的拼音是错误的,它会把错误的汉语拼音标成红色,旁边出现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到学习的成果。使用这款多媒体互动软件,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直观地收到学习成果的反馈。学生能在多次尝试的过程中了解到自己要学习的事物,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就会提高。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培养情感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重视让学生掌握更多语文知识,却忽视引导在学习语文中丰富学生的情感。这使很多学生在应用语文知识时,不知道该去表达什么,这种现象在小学语文课堂作文教学中体现的最明显。很多语文教学批改学生的作文时,能很明显地看到部分学生的作文内容或者无病,或者胡编乱造。语文是一门用语言或者文字展现出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学科。如果学生具有丰富的情感,他们的语文表达自然就会具有感染力,教师可以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感情。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美丽的丹顶鹤》一课时,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学习课文,学生将很难对自己不熟悉的丹顶鹤建立具体的概念。即使教师给学生看丹顶鹤的图片,学生依然觉得这种陌生的知识很抽象。教师如果播放多媒体片段,让学生直接观看丹顶鹤修长的体态、红色的顶、尖尖的嘴、长长的腿,学生就能理解原来丹顶鹤的概念。此时多媒体片段再次介绍丹顶鹤的习性,它们以什么为食物、如何孵小丹顶鹤、怎样选择自己的生活环境、什么时候开始迁徙等,学生就会觉得丹顶鹤好像活生生地在自己眼前。他们会对美丽的丹顶鹤产生强烈的感情,此时教师再结合课本中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就会因为感情积极地学习语文知识。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交流表达
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时,需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它是指小学生要能应用自己学过的语文知识与别人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要能表达出自己想说的内容。要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教师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交流和表达。现代教育技术能够给语文教学提供更多的素材,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合理地应用这些素材,就能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关于南沙群岛的多媒体片段。学生从片段中能对南沙群岛有直观的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介绍刚才看到的南沙群岛。学生如果能够经常受到交流表达的训练,慢慢他们就会培养出语文语感,以后他们就能自如地表达自己想说的事物。
四、结语
篇7
(一)虚拟实验在摄影课中的应用
现代多多媒体技术和动画技术的发展,有许多的三维的立体的仪器设备已能够完全做到仿真操作,一克服设备不足、环境危险和效率低下的实体实验操作,摄影课就是比较适合利用虚拟实验的一门课程。设计摄影课程的虚拟实验时,要充分考虑的摄影课的特点,做到直观、简单。
例如在设计摄影照明中的三点式照明的实验中,摄影试验中的仪器和场景要使用三维的软件设计,实验者可以任意调整观看的角度,不但能从相机的机位处观看整个场景,也可以从主光灯角度、轮廓光的角度来看整个的效果,使实验者能感到像真正在一个摄影棚中的感觉;对各种灯光的位置要全面可调,包括灯具与主体的距离;灯具的垂直角度、水平角度都要连续可调;对各种灯光的光照强度、灯光的色温(800k-10000k)、灯具的种类(聚光灯、柔光灯、散光灯等)等也要能调整。另外,被摄的主体也要有多种选择,比如:人的全身像、半身像、头部像、不同颜色的标准几何体、不同颜色的植物、不同的材质等。在摄影课程教学中使用虚拟实验,可以解决设备不足的问题,比如上个例子中的光照实验,在实体试验中,不但包括昂贵的照明设备、摄影器材,更重要的是还要实验场地,建造一个一百平米灯光实验室,设备加上房产价格,一个实验室可能需要几百万,因此,一般的普通学校,不可能建设很多灯光实验室,只能分时分组来做实验,如果一每个小组8个人,去掉准备时间和老师的讲解时间,每个课时真正提供给每个同学具体操作的时间一次可能只有大约五分钟。
摄影课程教学中,实验大约安排十几课时,其中照明实验的课时也就最多四课时,这样整个课程下来,照明实验每个同学真正能够实际操作的时间也就大约有二十分钟,这样短的时间,不要说掌握照明技术,即便是能熟悉灯具的基本使用都不够。而在虚拟实验中,就不存在上述的问题,因为在虚拟试验中,只要有一台电脑,就可以提供每个人一套实验设备,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去做实验,有了时间的保证,学生就可以充分地对灯光实验进行练习。并且在虚拟实验中,设备的种类也远比实体的实验室齐全,所以实验效果要比实体实验室效果更好。
虚拟试验比实体实验更安全,因为在实体试验中,电视照明设备大都是大功率的设备,一盏灯一般是几十瓦到几千瓦的功率,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用电事故,造成失火等危险;虚拟实验比实体实验更节约,在实体试验中,灯光设备都是耗电大户,一个实验下来,可能几十度点就消耗完了;同时,摄影照明中的发光器件都是易耗品,并且价格比较高,在使用中消耗也是比较多的,因此实体实验成本是比较高的,与实体实验相比虚拟实验则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二)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摄影教学中除了讲述理论和实验之外,对学生作业的讲评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在传统的学生作业讲评中,一般是利用讲述理论的空余,拿出一小部分的时间来讲评学生的作业,由于时间短,所以效果也就有限。而在现代的网络技术下,对学生作业的讲评完全可以放到网络平台上。现在的网络平台比较常用的有互联网上的论坛和慕课平台。在论坛上,学生可以上传自己的作品,老师和同学都可以对他的作品进行评价,这样不但能看到自己的作品的优缺点,同时可以看到同学的作业,学习他们的优点和长处,相互取长补短,教学效果自然会好。当然论坛平台在管理上并不是太方便,如学生的参入度、作业的统计、评价的统计,这些都不是很方便,所以如果有条件的学校,把摄影课的放到慕课平台上,效果会更好,在慕课平台上,对学生的考评、数据的统计、学业考试、学生管理都有着比论坛平台更大的优势,慕课平台可以把老师的讲课视频、PPT课件、各种学习资源都整合在一起,为同学学习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学习资源。
二、结束语
篇8
(一)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初中语文课堂提供了一个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这种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如果与语文课程加以整合,必将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为语文教学注入活力。
(二)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重教师讲解,课堂单一而呆板。只要出现抽象化的知识,学生就难以理解。而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创设丰富、直观的教学情境,便能使这种情况得到很好的改善。
(三)有利于创建高效语文课堂就目前的情况看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与课时的矛盾日益加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有利于语文知识的高效展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必须不断创新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一情况下,如果广大教师能够运用好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便可迅速触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二、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传统语文课堂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学生,而运用丰富的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出来的语文课堂,不但能营造良好的氛围,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开设作文指导课《妙用陡转扣心弦》时,我先向学生展示了纪晓岚的一首《祝寿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生个儿子是个贼,偷得蟠桃献母亲。”然后让学生讨论其中的精妙之处。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了课堂讨论之中,不仅更好地理解了陡转的效果,还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丰富教学手段,鲜活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中的很多内容需要学生形象化地加以理解,再配以丰富的想象。然而,学生比较单一的生活阅历极大地束缚着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阻碍着想象能力的提升。此时,信息技术就发挥了巨大的能动作用,它把语言、文字、画面、声音等多种媒体信息熔于一炉,以最美的姿态展现教学内容,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源头活水,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强烈的探求欲望,还让学生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理解了教学内容。比如,朱自清的写景散文《绿》,虽然描写对象是众所周知的色彩,但文中多层次、有质感的绿却很难让学生想象出来。于是,我在课文配乐朗诵时展示了一系列梅雨潭的优美图片和视频:飞花碎玉般的瀑布、涓涓流淌的小溪、微波荡漾的潭面……这就使得文中那“奇异”“醉人”的绿形象、鲜明地展现在了学生眼前,不但使学生获得了感官的审美愉悦,更激发了他们心底对梅雨潭的喜爱和向往,语文课堂随之鲜活起来。
(三)提供广袤天地,优化自主学习信息技术还能充分利用新鲜、丰富的网络资源,使学生无论处于何时何地都能自由地汲取知识、提升内涵。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袤的学习空间,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能力,确定学习目的、学习步调。在这种“自助餐”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品尝到胜利的果实,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在讲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我把学生带到电脑房,让他们到网络上搜索本诗赏析和其他“送别诗”,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加以赏析和背诵。最后的结果令人欣喜,学生纷纷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不仅深刻地理解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内容,还能在45分钟内背诵十几首送别诗,学习效率惊人。又如,在进行《朝花夕拾》的教学时,我要求学生在课前了解鲁迅和这部散文集的知识。后来发现,许多学生大都在课下通过网络查找了相关的内容,这样既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又节约了课堂讲授时间,实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课标理念。
三、结语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 板书 创新性设计
新课程改革和实施以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落后于时代。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设计是语文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是备课、授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东亚教育实验研究院教科所刘显国说:“好的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集成块’,它集教材编者的‘编路’,课文作者的‘文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于一体,是教师的微型教案。” 从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看,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不重视板书设计,甚至认为那不过是“雕虫小技”,而这种认识上的不足导致板书出现下例情况:“多而滥”;“单而呆”;“乱而繁”;“空而怪”,“课件取而代之”等。
一、板书应体现重点,简洁直观
板书设计是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内容重、难点高度概括的提示。因此,我们不能为了板书而板书,板书内容应体现课文的重点。切忌面面俱到。只有这样板书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一看板书便一目了然,定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板书还应简洁直观。因为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处于萌芽发展阶段,综合概括能力差,不能理解复杂的事物及相互间的关系,所以必须讲究简洁直观,即用精练的语言,简洁的线条,醒目的符号向学生传递课堂教学内容。
二、板书要形式新颖,富有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有趣味的东西都特别能引起人的思维,因此板书要创新第一个离不开的字眼就是“趣”字。就是说,学生乐于在赏心悦目的情景中听课记笔记,乐于课后照图索文或读文对图,使学到的知识得以深化,经久不忘。以《高大的皂荚树》的板书为例: 此板书先用简笔画画了一棵高大的皂荚树,后按照课文的内容设计,即“春天,皂荚树宁愿淋着自己,替人们挡雨;夏天,皂荚树宁愿晒着自己,给人们遮日防晒;秋天,皂荚树宁愿熬出汁水给人们洗手;冬天,皂荚树宁愿燃烧自己,方便人们取暖。”再提取几个字:“春(挡雨)――夏(遮日)――秋(洗手)――冬(取暖)”分别板在树枝旁,最后把概括皂荚树“舍己为人”的精神板书在树干上。奇特的板书,既直观又新颖很有趣,不但内容上很美,从用字潜词上看,内容精炼,线索分明,重点突出,而且形式上也很美,外形是一棵大树,既有针对性,又具直观性,还有艺术性。
三、板书要讲究灵活多变,启迪思维
“灵活多变”是指板书的形式要灵活多变,不要老样子。我们可以根据文章体例的不同,要点的不同以及教学目的的不同,设计出形式各异的板书来。如果形式单一,学生就没有新鲜感,就会感到枯燥。常见的形式有提纲板书,结构板书,人物板书,图形板书,表格板书,综合板书等等。如《树叶》一课,我们就可以采用图文式板书:本板书用一片树叶作画面,针对课文主题生动形象,而且活泼,完全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的特点。在树叶的四周书写课文内容要点,点明课文结构,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树叶的用途,在叶子上体验树叶的心情。这样的板书形式灵活,思路清晰,节奏明快,内容简要,图文并茂,让学生的视觉与思维充分地结合在一起。板书应围绕“以发展为根本,以创新为核心”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关注学生创造动机的激发,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把沉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创新潜能唤醒起来,激活起来。
陶行知先生说过:“问题自决的越多,则经验越丰富。”课堂上只有不断的画那弯曲扰人的问号,才能觅到圆圆的诱人的句号。所以说,我们的板书应该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通过板书设疑解难,步步深入,启发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积极性思维。有的板书别看它只用上一个简单的省略号或问号,却能启迪学生无穷的遐想,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拨动学生创新的琴弦。比如:“写一种水果”的习作教学的板书:此板书,首先用简笔画画了一个苹果,让它代表一种水果,然后让学生从苹果的颜色、形状、味道几个方面展开议一议,其中几个问号是引领学生自己想一想,除了从颜色、味道、形状这些去写之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比如说,还可以选取营养价值,种类多或储存时间比较长等特点来写。下面的省略号是引导学生自由去选择其自己最喜爱的水果来写的作用。这样学生写出来的苹果才不会仅仅限于“色、形、味”这三个方面,写出来的水果也不会拘泥于苹果。
四、板书让学生参与,乐于其中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的核心内容,托兰斯泰曾认为,探索创新能力,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进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儿童行为和思维的无限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
五、小结
精湛的板书是撬开学生智慧的杠杆,是知识的凝练的浓缩,是老师的微型教案,能给人以志得神怡的艺术享受。因此,如何设计出创新的板书是我们不可回避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曹后生.小学语文板书设计十大要点[J].小学教学语文版,2007.(11).
[2] 张建彬.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设计[J].小学教学语文版,2007.(5.).
篇10
1.1不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状况仍然存在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处在引导的地位上,通过对学生的指导和引领,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更为积极有效地投入到学习中来。但是从现在的多媒体英语课堂教学来看,教师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中之后,仍然没有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传授为主导的课堂模式,“一言堂”、“单向传授”的状况仍然存在,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毫无帮助。
1.2重视多媒体形式却忽略了教学基础教学中应该以我们的教学内容为根基,无论是多媒体技术还是网络技术都应该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来把握。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却不是这么做的。丰富的多媒体课件、音乐、视频等内容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对多媒体展示的内容极为注意,但是除了这些丰富的内容以外,学生再也记不起其他的内容,对教师所讲的教材中的内容更是无从记起。这样本末倒置的形式也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起到了消极作用。
1.3多媒体的方便性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图片、音视频等元素结合起来,将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鲜明生动地展现出来,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但就是因为多媒体课件有这样的便利性,使学生很轻易地就能获取知识,从而不用发动脑筋,降低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针对小学英语多媒体课堂中教学实践的思考
2.1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运用信息技术去辅助教学本身没有什么错,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以引导学生更为主动、更为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将课堂内容完全当做自己需要主动把握的,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小学英语funtime的时候,教师通过课件、图片展示了eagle、koala、lion、panda、cat、dog等几种动物,并让学生进行自主地交流对话,问学生:“whichanimaldoyoulikebest?”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交流环境,让学生通过讨论,看这些动物分别来自哪些国家,有什么样的习性等,再放一段动物世界的相关纪录片片段,让学生去自主地学习这些内容,进行英语的会话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再以动物的生存现状为引子,解释并告诉学生动物们不够良好的生存现状,激发学生的爱心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以“Giveyouradvicetosavetheseanimals”为题,让学生试着去讨论和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写成英语的小短文、小日记,以此综合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2.2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以信息技术教学为辅导,以更为丰富的教学形式为依托,创设积极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小学生在好奇心方面显得更为旺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和教学,提高信息技术教学下的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我们可以先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划分,然后再放映Flas或者是短片,让学生先看一些介绍优美景色的场景,然后再让学生看生态环境被破坏,动物被迫离开家园的场景,看了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英语的会话。然后再利用学生竞争心的特点,以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赛为机会,让学生探讨和对比保护我们星球的具体措施,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其他组员还可以进行补充和支持,从而提高回答的完整性和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