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灾的灾害范文
时间:2023-11-03 17:26: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森林火灾的灾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S7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382-01
一、森林火灾的危害
森林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能提供木材及林副产品,而且还肩负着释放氧气、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及旅游保健等多种使命。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森林火灾不仅严重破坏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而且会对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安全产生极大的危害,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具体表现为:烧毁林木、烧毁林下植物资源、危害野生动物、引起水土流失、使下游河流水质下降、引起空气污染、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烧毁林木
森林一旦遭受火灾,最直观的危害是烧死或烧伤林木。一方面使森林蓄积下降,另一方面也使森林生长爱到严重影响。森林是生长周期较长的再生资源,遭受火灾后,其恢复需要很长的时间。在黔东南2008年3月,当地遭受历史罕见的低温冰冻灾害重创后,山地草木枯死,大量林木折断干枝,林内可燃物增加,使得当时两个月内森林火灾频发,创森林火灾事故的历史记录,
(二)危害野生动物森林是各种珍禽异兽的家园
森林遭受火灾后,会破坏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有时甚至直接烧死、烧伤野生动物。直接改变了森林内的小气候,间接地破坏了动植物的生活以及生长环境,使得森林内生物的多样性遭到严重的破坏。同时,森林内生物种类的单一化,使得林内动植物资源的利用率以及林副产品的开发率都受到一定的条件约束而降低,严重的制约了林区多元化经济结构的发展。
(三)破坏森林环境继而造成地质灾害
若森林发生火灾,除了会破坏森林的生态环境之外,还会造成一些严重的地质灾害。火灾之后,森林里的大量植物被烧毁,植被结构遭到严重的破坏,使得土壤在外,从本质上破坏了森林原有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长期保持这种情况,就会使得部分地质较差或者山坡坡度较大的地区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山洪暴发以及山体滑坡等严重的自然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
(四)空气污染
引起空气污染森林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汽,这两物质约占所有烟雾成分的90%~95%;另外,森林燃烧还会产生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碳化物、氮氧化物及微粒物质,约占10%~5%。空气污染可能导致嘴唇干裂、眼睛疼痛、胸闷气促和呼吸道发炎。在这种情况下,吸入(污染)空气不仅对孩子来说是危险的,对成人也不好。严重的森林火灾所引发的林火和烟霾问题不仅会促使多趟航班取消、学校关闭,也导会居民出现呼吸道问题。
(五)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森林火灾常造成人员伤亡
森林火灾会给人民财产带来危害。林区的工厂、房屋、桥梁、铁路、输电线路、畜牧、粮食等常常受到森林火灾的威胁。
二、森林火灾重要灭火方法
掌握森林火灾重要灭火方法对于迅速扑灭森林火灾,降低火灾危害具有重大意义,作为武警森林部队的学员,我们应当对这些方法的适用与优缺点全面掌握。下面笔者介绍几种重要的灭火方法。
(一)直接灭火方法
直接灭火方法所使用的工具一般为手工工具,最早为树条子、扫帚、木棍上绑上麻袋片等工具,后来发展为用旧轮胎里胎剪成条绑在木棍上或塑料杆上,或用钢丝条代替橡皮条作为扑火手工具。同时,也研制了砍刀、铁耙、多用防火锹、镰刀、打火拍、铁铲等。武警森林部队在遇到初发的、低强度的森林火灾时常采用该种方法。
(二)森林消防车灭火方法
我国当前具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多功能综合灭火救援工程车,灭火装置发泡方式不受火灾现场环境影响,输送距离达3公里以上,扬程高度200到500米。采用压缩气体泡沫系统的森林消防车,灭火效率比直接以水灭火提高20倍。车辆能够在草原、森林、山区、田野和河滩等崎岖道路行驶,并可快速建立防火隔离带。森林消防车越野性能强,通过各种路况时克服障碍的能力高,具体表现为爬坡能力、软地面通过性、沼泽地通过性以及跨越壕沟的能力等。森林消防车除具备灭火功能外,还能运载消防人员、消防设备以及灭火用水到火灾现场。良好的通信功能是森林扑火能在恶劣环境中进行有效作业所应具备的必要功能。充分应用高速发展的现代通信技术,在消防车内配备先进通信设备,可以密切加强横向、纵向联系,使指挥中心全面了解火场信息,协调各救援点整体作战,有效提高灭火效率。其他车辆不具备此项功能。水灭火仍然是灭火的最佳方式。罐体有效容积天于5m3,额定扬程为110~120m水柱,按照秦岭林区平均坡度300计算,可覆盖的范围可达到公路两侧400m,高压水枪可喷雾状射流、扁平射流和柱状射,对降低可燃物表面温度,增加湿度,快速灭火非常有利。一罐可控制1ha的森林。
(三)人工降雨灭火方法
该技术在我国东北和西南林区的森林武装部队中应用较为广泛,灭火效率较高,常用的人工降雨催化剂为干冰和碘化银,具体做法是利用高炮、火箭等装备将带头催化剂的弹头射入到火灾现场上空的云层当中,促使冷云降雨,以此来达到灭火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采用这种技术进行森林火灾扑救时,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即火场上空有符合降雨条件的云层。
(四)航空灭火方法
航空灭火方法世界各国较普遍选用的方式是机降扑火队员和洒水(灭火剂)灭火,我国则采用机群航化灭火、吊桶、吊囊、索(滑)降灭火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形成综合治理、立体交叉的系统灭火体系。航空技术在森林灭中的应用较为广泛,首先,可利用航空技术居高临下侦查火场,准确、高效收集火点信息。例如,利用航空技术在高空对火场进行勘探,确定着火的确切位置,并结合地形选择救援路线。一方面,可使救援人员轻易的避开悬崖、山脊、鞍部、山顶、单口山谷等危险地形,确保了救援人员顺利、快速的到达救火现场;另一方面,可正确引导救援人员利用河流、公路等条件开展更有效的救灾行动,第一时间控制火情。同时,降低了地形问题带来的地面救灾人员的安全风险。其次,直接参与救火,利用航空技术的便利条件,在云层适合人工降雨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进行人工降雨灭火,其灭火效果更好、效率更高。2015年7月7日,4架印有“中国武警”字样的橘红色直升机降落在黑龙江大庆,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直8-AWJS高原型森林灭火直升机正式装备武警森林部队。这对于有效提高我国森林航空消防能力,加强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五)间接灭火法
间接灭火法主要是建立防火隔离带、挖防火沟,从而阻断林火蔓延,达到扑灭林火的目的。它主要适用于扑灭燃烧猛烈的地表火、树冠火和难灭的地下火。当火势极为凶猛,隔离带不能阻火时,可采用发火攻火(也称放倒火)的方法。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危险性,森林武装部队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以爆炸灭火技术为例,爆炸灭火技术能够有效扑救和阻截高强度地表火和地下火,目前我国研制了多种类型的灭火弹,包括干粉灭火弹、灭火手雷、液体灭火弹、飞弹等,此外还有索状炸药,可用于开设阻隔带,控制火势蔓延。
参考文献
篇2
2月中旬以来部分省区森林火灾呈爆发趋势,仅2月13日至17日,卫星监测热点406个,其中森林火灾102起,并造成人员伤亡,森林火灾呈现出集中爆发的态势。
据了解,发生在我国南方各地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不仅导致森林、毛竹、苗木大面积受灾,大量树木、毛竹折断、冻死和干枯,还使得林内可燃物载量急剧增加,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设备严重受损,森林火险急剧上升。
森林防火形势极为严峻。
气候反常是主因
“主要还是受前期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北方持续干旱的影响。”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表示。
森林火灾是一种受自然条件特别是气象条件影响引发的一种自然灾害。引发火灾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气象环境,二是森林地表可燃物,三是火源。
“降雪可能会造成短时间湿度的上升,但随着温度的上升,积雪会很快融化,可能造成一些其他的影响。”雷加富说。他表示,通过在灾区实地的调查,此次雨雪冰冻灾害对森林防火将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冰冻灾害使森林植被大量倾倒、折干、断枝、断顶,形成枯枝落叶,一些耐寒能力差的灌木杂草被大量冻死,造成了森林可燃物载量的剧增。
据初步调查,大部分受害的地区可燃物载量增加了5~10倍,一些地方可燃物载量达到每公顷100吨以上。每公顷100吨,相当于地表的枯枝落叶或树枝堆厚度由30~40厘米升到1米。通常情况下,森林的可燃物厚度是5~10厘米,现在平均厚度达到了40厘米,厚的地方已经达到了1.5米以上。这些可燃物呈立体分布,结构比较松散,一旦有风,就非常容易干燥。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火灾,就非常容易蔓延。据专家预测,今年这样物候条件,在同样的天气条件下,森林火险等级可能增加1/2等级。
因大量森林树木倾倒、枝干折断,森林的整体郁闭度要明显降低,现在林内的风力增大,阳光比较充沛,造成了杂草生长非常旺盛,可燃物干燥的速度明显加快。这样,地表可燃物、燃烧程度就会剧增。一旦发生火灾,就形成了立体燃烧,极容易形成树冠火、飞火,这样的火势很大,扑救难度也可能会加大。
并且,这次冰雪灾害造成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损害现象非常严重。有很多望台、火险监测站、视频监控设备,以及林区的通讯、供电、防火道路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林内很多的小路已经被堵塞了,通行困难,对扑火安全和扑火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一些很多障碍。
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南方19个省区森林防火有线通讯线路受损6127公里,防火林带受损86392公里,损毁防火检查站631个、防火望台1590座、防火气象站127所、防火供电设备5385台套、防火通讯中继台408台套,以及其他防火通讯转型台210台。森林扑火专业队的营房、太阳能供电设备和林火视频监控设备等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据初步统计,造成森林防火损失达21亿多元。这些损失直接影响到森林火险预警、火情监测、林火阻隔,林区的通行、通信、火灾的扑救,以及应急指挥综合能力的行使。
“很多林区的防火林带受损。很多林缘防火隔离带、山径防火隔离带在这次灾害中受到了损失。有的原本是一个空的隔离带,但是受倾倒的树干的影响,两边都已经搭起来了,失去了隔离的作用。”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办公室预警监测处处长蒋岳新说。
同时,受冰雪灾害的影响,林区的生产生活用火多向后推迟。开春以后,天气一放晴,林内的生产生活用火将集中增加。加上今年国家新增了清明、端午节,调整了“五一”假期,调整、增加的假期,多是南方林区的重点防火期。在这些假期里,进山踏青旅游、祭奠的人会明显增多。这些人员的增加,带来的火险隐患非常多,使火源管理的难度增加很多。
“从以上这几个因素综合起来看,虽然在短时间内,湿度增加了,但是引起火灾的其他几个要素增加,火险因素增加了很多,防火难度增加。”雷加富说。
未雨绸缪是关键
从以上这几个因素综合起来看,虽然在短时间内,湿度增加了,但是引起火灾的其他几个要素增加,火险因素增加了很多,防火难度增加。
此次雪灾直接导致林内可燃物载量急剧增加,严重损坏了大量的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给森林防火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雷加富介绍说,针对冰雪灾害,国家林业局及时部署森林防火工作。首先是派出了专家组到灾区进行调查、了解,召集了全国一些知名的气象专家和防火专家分析、会商全国森林火险形势。召集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专家会议,根据当前的火险形势和森林形势,研讨应对措施。
据了解,在开展森林火险监测和预警方面,国家林业局和气象部门全力合作已经有十多年了,通过林火气象等级的,也使得林业部门和林业职工,更加关注气象条件对于林区安全的一些不利因素。通过林火等级的,也使得我们更加关注了林区火源的管理,通过加强火源管理,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林火发生。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乔林认为,现在我们国家气象中心对于林区火点监测能力,从目前来讲是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一旦某一个地方在某个时刻出现了林火,就很快地发现。他说,一旦发生火灾,气象部门还要加强林火场服务力度,不光从摄像上面要及时,预报的时间段可能要更精细。比如,我们过去是24小时时段的预报,以后可能把它细化成12个小时、6个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内可能出现的天气变化。通过提供现场的气象服务,也能保证参加扑火的广大林业干部职工,还有森警和武警部队,以及群众的扑火安全。
据了解,国家林业局已经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加快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并对春季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将在最近召开全国重点林区森林防火工作会议,进一步布置、安排防火工作,确保奥运期间无大火。
近期,国家林业局还派出了检查组,前往重点灾区了解灾情,检查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和防火措施的落实情况。同时要求各地尽快组织清理林内可燃物,减少可燃物的载量,以减少火险隐患。各地也正在积极修复和重建被毁的防火设施,做好防火设施和物资的准备,进行防火设施设备的运行和操作的演练,做好扑救火灾的准备。同时加强林区火源管理,尤其是像清明、“五一”、端午等重点节假日的火源管理工作。
另外,还根据森林火险预报,抓住有利时机,开展计划烧除,积极科学地组织林内的生产用火,科学用火。
篇3
关键词:森林火灾;特点;控制对策
1 我国森林防火现状
1.1 传统森林防火逐渐被现代森林防火所代替
根据传统林业和现代林业将森林火灾定义为传统和现代森林火灾。所谓传统森林防火仅仅是以木材持续为指导思想,来保护林业的经济价值为目的的防火手段,从它的内容上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森林火灾明显存在缺点,它忽略了森林系统的完整性,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社会性质。所以与它相比,现代森林火灾弥补了这一缺陷,在核心内容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以社会参与和支持为前提,从而达到保护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来进行管理,因此,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可以看到,传统的森林火灾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现代林业发展的需求,现代防火技术取代传统森林防火技术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1.2 初级科学管理逐步取代
建国时期到1987年,在这段时间里,森林防火管理阶段的初始部分有许多缺点,如:森林防火机制不健全、专职消防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差、能力较低、基础设施差。这严重阻碍了森林防火工作的发展。
从1987年“5.6”火灾至1994年8月,在全国森林防火工作座谈会期间。在这段时间属于森林火灾预防阶段的整体发展阶段,国家已经开始重视森林防火问题,开始加大扶持力度,为各方面进行投资,从而提高了整体的防火设备。同时成立了专业扑火队伍,充分培养专职消防人才,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
1994年8月至今。在这个时期,属于科学治理阶段。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目标管理,还是员工培训都在一个新的水平上。
2 火灾控制对策
2.1 相关指挥系统
相关指挥系统的加快建设,使得防火工作的能力可以应对各种火灾出现。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及相关要求,实施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灾害管理系统,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有关部门需要设置指挥链的命令,以及完善程序系统,这将大力推进森林防火工作的不断提高,使各部门的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2.2 建立合理的野外火源管理体制
使用各种管理手段,对野生火源起到一个合理的监督和管理作用,从而做好转移防灾工作,这属于完全放弃了一刀切以及死看硬守的管理方式。在使用火源的高峰期内,必须通过用火火警报告批准来控制使用量,有计划、有目的的让有关干部发动群众开展各类秸秆、杂草焚烧清理工作,所以从源头上可以在一定程度控制森林火灾,同时促进了农民的生产工作,使防火工作和生产工作同时进行。
2.3 加快森林防火科学化进程
森林火灾的理论基础是利用了各种自然和社会科学等全面的前沿科学融合到一起而形成的的理论。森林防火科研工作必须关注到它的重要作用,学会创新、学会参考。引进最新的科学技术到森林防火工作中去,从而加快科学森林防火的进程。
2.4 提高监控系统
各种灾害的预防措施,为每个区域加强巡逻保护的关键领域,尤其是要加强保护盲目区域,定期检查这些领域,使有关森林保护工作人员在这些领域发挥真正的作用,而且应该是24小时不间断的巡查,检测发生各种灾难和危险的地方,向有关部门报告,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展救火工作,此外,还要对那些欺骗和漏报的人员进行追究和惩罚。
2.5 加大宣传力度
对于森林防火工作而言,全年的检查和预防在整个保护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消防宣传力度的加大,将极大地减少森林防火的任务,而且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将消防认识提高到较大程度,从而起到强化防火概念的作用,所有人都加入到防火工作,将会使有关防火工作取得非常大的成果,有效地从源头上遏止了森林火灾的发生。
总之,加强森林防火的重点管理,不仅会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还会促进森林的林业发展,保护森林植物群和动物群,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篇4
1、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森林火灾不只是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和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甚而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尽管当今世界的科学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但是,人类在制服森林火灾上,却依然尚未取得长足的进展。
2、根据森林火灾燃烧部位,蔓延速度,受害部位和程度,大致可把森林火灾分为三大地表火、树冠火、地下火、
3、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人为火和自然火。
4、扑火人员需配备必要的装备,如头盔、防火服、防火手套、防火靴和扑火工具。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扑救林火有人工扑打、用土灭火、用水灭火、用气灭火、以火灭火、开设防火线防止火灾蔓延、人工降雨、风力灭火机、化学灭火、爆炸灭火和航空灭火等基本方法。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扑救森林火灾,就是要了解森林火灾燃烧的规律,建立严密的应急机制和强有力的指挥系统,组织训练有素的扑火队伍,运用有效、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扑火设备及时进行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您们好!
您们是否知道,自1950年以来,我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13067起,受害森林面积653019公顷,因灾伤亡580人。其中1988年以前,全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15932起,受害森林面积947238公顷,因灾伤亡788人(其中受伤678人,死亡110人)。1988年以后,全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7623起,受害森林面积94002公顷,因灾伤亡196人(其中受伤142人,死亡54人),分别下降52.2%、90.1%和75.3%。
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人类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森林火灾不只是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更新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和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甚而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尽管当今世界的科学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但是,人类在制服森林火灾上,却依然尚未取得长足的进展。
一、森林火灾的种类及分类。根据森林火灾燃烧部位,蔓延速度,受害部位和程度,大致可把森林火灾分为三大类:1.地表火2.树冠火3.地下火。以受害森林面积大小为标准,森林火灾分为以下四类:1.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积不足1公顷或其他林地起火(包括荒火);2.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1公顷以上,不足100公顷的;3.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100公顷以上不足1000公顷的;4.特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1000公顷以上的。
二、森林火灾的起火原因。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人为火和自然火(一)人为火包括以下几种:1.生产性火源: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2.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吸烟,做饭,烧纸,取暖等;3.故意纵火在人为火源引起的火灾中,以开垦烧荒、吸烟等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在我市的森林火灾中,由于吸烟、烧荒和上坟烧纸引起的火灾占了绝对数量。(二)自然火:包括雷电火、自燃等。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我国森林火灾总数的1%。
三、影响火灾的三要素:温度、湿度和单位可燃的载量。
四、扑救森林火灾(一)扑火时应如何强化安全措施强化扑火组织。一是派有扑火经验的同志担任前线指挥员。二是临时组织的扑火人员,必须指定区段和小组负责人。三是明确扑火纪律和安全事项。四是检查扑火用品是否符合要求,扑火服十分宽松、阻燃。五是加强火情侦察,组织好火场通信、救护和后勤保障。六是从火尾入场扑火,沿着火的俩翼火线扑打。七是不要直接迎风打火头,不要打上山火头,不要在悬崖、陡坡和破碎地形处打火,不要在大风天气下、烈火条件下直接扑火,不要在可燃物稠密处扑火。八是正确使用扑火机具。
(二)脱险自救方法有哪些退入安全区。扑火队(组)在扑火时,要观察火场变化,万一出现飞火和气旋时,组织扑火人员进入火烧迹地、植被少、火焰低的地区。二是按规范点火自救。要统一指挥,选择在比较平坦的地方,一边按规范俯卧避险。发生危险时,应就近选择植被少的地方卧倒,脚朝火冲来的方向,扒开浮土直到见着湿土,把脸放进小坑里面,用衣服包住头,双手放在身体正面。四是按规范迎风突围。当风向突变,火掉头时,指挥员要果断下达突围命令,队员自己要当机立断,选择草较小,较少的地方,用衣服包住头,憋住一口气,迎风猛冲突围。人在7.5秒内应当可以突围。千万不能与火赛跑,只能对着火冲。
篇7
关键词:森林防火;现状;问题;预防对策;浙江苍南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因此,笔者分析苍南县森林防火现状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更有效的森林防火对策,旨在提高当地森林防火整体水平,对苍南县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现状
苍南县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与福建省福鼎市毗邻,是浙江省的南大门,也是浙江省的海洋大县,是个地少人多的沿海林区县。苍南县领导十分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加强基础建设,采取一系列积极的预防措施,把做好森林防火作为保护苍南县灭荒成果、保护环境资源、保护物质财富、保护社会平安的重要工作来抓,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森林防火工作,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并从组织、资金、设施上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从1993年至今,年平均发生森林火警、火灾9.7次,受害森林面积14.33hm2,火灾受害率0.03%。全县有山林的39个乡镇和单位有29个没有发生森林火灾,占总数的74%。全县没有发生重大、特大森林火灾,确保了“灭荒”成果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苍南县森林防火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有以下方面。
1.1加强宣传,提高群众森林防火意识
苍南县十分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将每年10月1日至翌年5月30日定为森林防火期,同时规定春节、元宵节、清明节、重阳节、冬至、劳动节、国庆节、元旦等前后是森林防火的重点时期。在森林防火期间,利用互联网建立农民信箱平台进行森林防火信息宣传,以广播、电影、电视、宣传车、标语、禁火令案件公开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对野外违章用火危害性和严重性的认识,克服其麻痹侥幸心理,提倡按规定安全用火。通过森林防火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面提高群众对森林防火的安全意识,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火宣传氛围。
1.2各级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组织机构
苍南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森林防火指挥部,以林业局为主单独设立县森林防火办公室,并核定编制,专门负责全县森林防火日常工作,还建立县森林消防大队,下设县直属森林消防中队和7个片区(灵溪片区、金乡片区、桥墩片区、矾山片区、赤溪片区、马站片区、望里片区)森林消防中队,确保每支森林消防中队20人以上的规模。全县39个山区、半山区乡镇和林场、水果场、茶场也成立了森林防火指挥所,配备1~2名专职干部,确定1位领导任指挥。全县353个重点行政村成立森林防火领导小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1.3抓好森林防火扑火队伍建设,明确管护责任
苍南县充分利用原有专职、兼职护林员队伍,目前全县配有护林员293人,其中专职护林员116人,兼职护林员177人,该队伍分布于全县各个林区山头地段巡山护林。通过与护林员签订护林防火责任制合同书,明确管护责任、范围和奖罚措施,使护林员成为瞭望观察火情、野外火源监督管理、协助查处山林案件的骨干力量。此外,苍南县先后建立21支以青年民兵、共青团员、党员、干部、农民为主体的义务扑灭队伍,每年进入防火期前,对扑火队进行为期7d的森林扑火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扑火队伍的战斗力。
1.4加大森林防火资金投入
苍南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森林防火专项基金,用于购置预防与扑救火灾的工具、补贴误工、培训人员等,防火工作资金到位,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经费90多万元,建造瞭望台站9个,配备了无线电中继台、基地台和对讲机,使森林防火通讯网络逐步形成,购置了风力灭火机等扑火工具。全县每年开辟防火隔离带逾130km,2010年春季,在大渔、藻溪、县林场营造了防火林带逾6.67hm2。防火基础设施的加强,有效地提高了防火、扑火能力。
2存在的问题
2.1森林内可燃物增加
苍南县森林类型属于亚热带植物区系,植物生长旺盛。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部分阔叶林及白芒、里白等多年生草木植物,其多年积累的可燃物十分丰富。特别是农村燃料结构调整后,石油天燃气的使用日益普及,人为对森林植被获取逐渐减少,森林可燃物大幅增加,如林下植被、枯枝落叶等。有些地方林内可燃物载量甚至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发生火灾的物质基础条件完全具备,极易引发森林火灾,自然因素造成森林火灾发生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2.2野外火源难以管理
由于山区群众生产性用火习惯,如烧荒、烧田埂草、烧灰积肥等,导致农事用火屡禁不止。加上清明节采用明火上坟这一独特的民俗,对于拜坟祭祖、烧香点烛、燃放鞭炮等现象尚无及时有效措施进行布防。随着近年经济的发展,山村的康庄公路逐渐增多,林区机动车携带的火源、行人乱丢烟头等众多野外火源使森林防火工作十分艰巨,人为火源防不胜防。
2.3森林自身的防火性能不高
苍南县针叶林面积所占比重过大,针叶林占79%,而阔叶林及其他林种占21%。林种比较单一,尤其是成片的马尾松纯林,容易发生森林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则极难扑救。森林自身的抗火、阻火能力弱,给森林火灾扑救带来更大压力。
3预防对策
3.1提高森林自身的防火性能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控制阻隔森林火灾发生与蔓延、提高森林自身抗御火灾能力的最有效措施[1]。因此,从营林措施入手,在森林火灾易发、多发地段建设好生物防火带,营造林以阔叶林及抗火力强的树种为主,提高森林抗火能力和防控能力,做到长短结合、标本兼治,以实现长治久安。
3.2健全森林防火预测和值班制度
做好森林防火信息化的服务保障工作,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和整体管理水平[2],随时掌握辖区内的林火状况,为正确判断和科学决策与指挥奠定基础;严格健全值班制度,建立以护林员为主体的巡山查火护林队,对野外用火起到火情报告作用,对审批后的用火起到监督作用;县政府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森林火灾扑救预案,规范森林火灾扑救程序,明确职责[3];一旦发生森林火警、火灾,必须做到先电话报告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确保森林防火指挥系统调度及时、信息畅通。
3.3推行森林火灾保险,减轻林农风险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林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给山区森林防火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也更为重要,一旦发生火灾,会使林农的生产、生活陷入困境。森林火灾保险对于森林火灾能起到有效的防御和分担风险的作用[4],发生意外,则由保险机构负责理赔。能够及时地对火灾造成的损失予以补偿,减少林农损失。
4参考文献
篇8
森林火灾会对森林的资源造成严重的损害,会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生态环境,所以森林防火工作异常重要。目前,我国的森林管理部门都设立了森林防火办公室,并根据地区的具体情况安排护林员,与周边的城市或乡镇建立联合防火协议,国家也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了电台、对讲机、消防车等防火设施。具体的做法包括:着力宣传森林防火的基本知识,实行地方首长对火灾事件负责制,严格管理,限制野外,尤其是森林及其周边的火源的使用,做好森林火灾的应急预案,与周边的乡镇联合起来,加强对森林火灾的监视与预防工作。但是,森林防火工作依旧存在着未能解决的问题。
首先,现代化的新型林场正处于建设中,对于森林防火管理制度规范不完整,对于某些问题没有及时规范。其次,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的许多青壮年纷纷进城务工,森林周边的村庄中一般只有老人和儿童,缺乏青壮年,森林一旦发生火灾,很难从周围募集到青年人来扑救。再次,森林防火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虽然有了许多现代化的森林防火装备,但防火手段还是比较落后的,基本上都要靠护林员巡山监视,只有在火灾的高峰期才会出动直升机巡视,但也难以顾全整个森林,森林防火工作效率低下,成效不高。最后,森林里必要的防火基础设施不足,森林的防护工作没有做到位。比如说森林所处的海拔较高,道路崎岖,交通不便,发生火灾后不能及时赶到现场灭火。指挥混乱,没有统一有效的指挥中心以指导各相关部门的人员灭火,一般只各干各的,灭火效率低。因为森林过大,单靠护林人员监管火源必然不够,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在森林中容易发生火灾的地方应当尽可能安装预警的装置及简易灭火装备。
2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森林火灾
随着气候变化及平均温度的上升,对处于经济林业转型期的森林火灾预防工作要求也越高。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严阵以待,防范森林火灾的发生。
2.1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管理,落实领导负责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完善森林防火工作的相关管理制度,贯彻落实管理部门领导责任制度,明确管理的目的,把责任细化到每个人的身上,将事情分配到每个人的头上,个人负责自己的部分,在此基础上相互配合,管理部门领导整体调控,对于工作完成出色的人员加以奖励,工作不认真的人员给予惩罚。领导要针对本地区的情况,及时调整防火措施,尽到自己的责任。
2.2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强化森林火源管理对于居住在森林周边的人们要经常宣传森林火灾的危害和防火知识,提醒人们尽量不要把火源带进森林,带进森林的火源要处于人们的视野内,当离开时要确认火源确实被彻底熄灭,让人们养成安全用火、防范森林火灾的意识。同时,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森林火源的监管力度,利用现代设备,加大巡视力度,对进入森林的人员严格检查,防范火灾隐患。
2.3种植符合要求的生物防火林带,引入先进的防火技术在森林中种植生物防火隔离带是现代科学森林防火措施之一。按照规定,凡是新种植的林木在20hm2以上的,生物防火林带应按1∶14的比例种植,现有的森林,每200hm2以上也应当种植生物防火林。这样能够更为有效地抑制森林火灾的蔓延。经过科学研究,通过卫星等监测森林,结合天气预报来预防火灾,将森林火灾的管理信息化。
篇9
你们好!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除了向人类提供丰厚的物质财富外,还改善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减少污染、美化环境、旅游观光等作用。而森林火灾是森林的大敌,是危及人类五大(旱涝、风暴、地震、病虫、火灾)自然界灾害之一,更是当今世界发生面广、危害性大、时效性强、处置救助极难的灾害,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破坏巨大,且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每年冬春之际,是火灾的多发季节,全国每年因为森林火灾,大片的森林被毁,大量的财产和人力、物力资源受损。我镇境内往年也不同程度地发生森林火灾、火警,森林资源受到破坏,经济损失严重。为了保护我们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为了建设我们绿色的家园,镇人民政府特发出致全镇中小学生及家长(监护人)的一封公开信,并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每年的重点防火期为九月至次年四月,森林防火期内要做到五不准:
1、不准在林区吸烟和乱扔烟头、火柴棍;
2、不准在林区上焚烧纸、燃放鞭炮;
3、不准在林区周边烧火肥、烧稻草、烧火取暖;
4、不准在林区玩火;
5、不准在林区内烧烤食物、搞野炊。
二、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要积极配合学校,加强对自己子女的森林防火安全教育,不断强化防火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1、严禁子女携带火种上学;2、对重要时段(防火期内节假日),家长要加强对孩子出行的管理,严禁未成年人从事违章用火活动;3、凡因教育或监管不力,导致未成年人玩火引起火灾的,其监护人必须依法赔偿损失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篇10
关键词:森林防火;生物防火林带;种植油茶
中图分类号:S794.4 文献标识码:A
森林火灾具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双重性,是危害性大、时效性强、处置救助困难的森林灾害,它不仅摧毁森林、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干扰社会稳定、影响国民经济建设。河源市地处东江上游,森林资源特别是风景旅游资源丰富,处于敏感的生态地位。根据多年的森林防火及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作经验,通过对河源市森林防火及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情况的深入调研,得出结论:种植油茶防火林带是森林防火的有效措施。
1 河源市森林防火工作概况
河源市地处广东省东北部,是典型的山区市,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森林火灾危害严重,防火形势非常严峻。近几年来,河源市森林防火工作得到了加强。全市拥有较完善的森林防火组织机构,建立了市、县、乡镇、村四级森林防火组织体系,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日常防火工作,基本达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护、事有人办、责有人担的防火工作要求。由于生产生活用火和森林状况、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等各种因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加上河源市特有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形成了河源市森林防火工作的特殊性,森林火灾依然防不胜防,一旦遇到持续高火险天气、农忙季节或人为活动频繁时段,森林火灾就频繁发生,并且逐年呈急剧上升之势。
2 河源市森林防火特点
2.1 火源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林权制度改革以及公休假期的增多,人们进入林区进行生产经营或旅游度假越来越频繁,随之而来的灾害性火源成倍增加,加上林区居民居住分散及传统的烧田埂杂草、上坟烧纸、祭祀焚香、燃放鞭炮等不良习俗,更增加了火源管理难度,森林火灾往往是防不胜防。
2.2 林内可燃性物质载量大,火灾隐患严重
封山育林护林、生态公益林建设等各项生态工程的成功实施,在保护森林的同时也使林内可燃性、易燃性物质载量大大增加,火灾系数不断加大,森林火灾隐患日趋加重,已成为引发重、特大森林火灾的重大隐患。
2.3 气候的不利变化,使防火期延长
2012年冬季出现的长期冰冻天气,林木折损严重,林内可燃物大量增加,林区火灾隐患加大,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造成较大损失,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全球“变暖”而导致的气温升高、旱灾频繁、干旱期延长等使重点防火期逐渐延长,可至整年。
2.4 保护对象多,防火涉及面广
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大型水库、重要河流干流源头,各级自然保护区特别是珍贵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等均具极高的保护价值,都是森林防火重点关注对象。
2.5 地形复杂,交通不便
河源市山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大部分,山峦起伏,地势陡峭,地形复杂,山区交通极为不便,一旦发生火情,组织扑救十分困难,指挥不当还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3 河源市森林防火基本措施
为防范森林火灾,河源市认真贯彻各项森林防火法律法规,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森林防火综合应对措施,如健全森林防火组织机构,完善森林防火责任制,大力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等等,有效地提高了森林防火工作效果。但是,由于引起森林火灾的因素很多,森林火灾的危害还很严重。绝大多数的森林火灾为人为火源引起。人为火源是指人类生活、生产用火所引起的森林火灾。如烧荒、烧木炭、烧防火线、烧田基草、乱丢烟头、野炊取暖、上坟烧纸、小孩玩火、呆傻人玩火等。野外用火点多、面广、线长,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基本方针,积极管住祭祖火、地边火、烟头火、生产火等各种火源;将火源隔离在林区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林火阻隔系统建设。林火阻隔就是利用林区公路、防火线、防火林带和河流、湖泊等障碍物及不易着火的生物阻隔林火的蔓延。发挥林火阻隔网络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最好的方法是积极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建成以生物防火林带为主体的林火阻隔网络,切实改变森林防火的被动局面。
近几年来,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受到了各地重视,各地建设了一些以木荷等不易燃树种为主的生物防火林带,取得了防火、经济、生态、社会效果,防火效果尤为显著,如2001年12月连平县元善镇新龙村发生的森林火灾,因有一条1999年营造的生物防火林带阻隔,直接保护了黄牛石省级自然保护区上万亩的森林免受火灾危害,挽回经济损失2000万元。但是,由于木荷等树种生长期长,经济效益低,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难以为继。建设生物防火林带的关键在于寻找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的新树种。油茶可作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新的主力树种。
4 河源市油茶种植发展情况
4.1 油茶种植现状
油茶为常绿小乔木,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茶油质量好,为南方重要的食用油,经加工后,可作工业和医药原料,还有许多副产品,可以综合利用。油茶树寿命长,适应性强,丘陵、山地、沟边、路旁均能生长,不与粮、棉争地;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料、农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油茶不仅能绿化荒山,保持水土,是一种常绿阔叶树,叶厚革质,且树干光滑能起防火作用,因此,也是防火林带的优良树种。
据统计[1],河源市现有油茶2.816万hm2,约占林地面积的2.3%。其中龙川县1.2万hm2,和平县7333.3hm2,东源县6666.7hm2,连平县1000hm2,紫金县733.3hm2,新丰江库区426.7hm2,源城区暂无较大面积的种植。比较集中的产区有龙川县、和平县及东源县,其中龙川县的黄石镇为市级油茶专业镇。专业发展油茶种植的公司有东源县大地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东源绿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及龙川县山林开发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功开垦新种油茶产业基地5个,面积约466.7hm2,主要分布在东源县的柳城镇,龙川县的义都镇、黄石镇。有油茶专业合作组织13家,其中东源县有6家,龙川县有4家,和平县、连平县、紫金县各有1家。
4.2 油茶种植的品种
油茶的主要品种是上岗仔、赣无2号、红光油茶、红花油茶和白花油茶等。由于管理粗放,投入不足,技术相对落后,且多数地区把油茶当作天赐之物,存在只取不予的现象,亩平均产油量较低。种苗方面,全市只有龙川县兴办了2个油茶苗圃基地,每年可供应苗木1.5万株左右,大部分油茶种苗需从外市引进。
4.3 油茶种植的条件
油茶适应性强,在海拔700m以下的山地、丘陵地生长良好。红壤、黄壤以及pH值在4.5~6.5的酸性、微酸性的土壤均可正常生长发育,在碱性土壤条件下不宜种植。油茶的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光照,阳坡的油茶较阴坡油茶产量高,含油率高,低丘坡向对油茶产量的影响不大[2]。
河源市位于E114。13′~115。36′,N23。10′~24。47′,海拔较低,多丘陵、山地,属山地丘陵地区,是典型的山区市。有土地总面积15.58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22.13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7.3%。土壤以红壤、黄壤为主,pH值在4.2~6.5,多为酸性、偏酸性。年均气温19.5~21℃,年均降雨量1500~2200mm,年均日照2000h左右,年均无霜期300d左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属亚热带气候。
依据温度、降雨、光照等气候因素以及土壤类型、酸碱度来看,河源市符合油茶生长发育所需条件,适宜发展油茶种植。但也存在不利因素,如山地坡度较大,部分地区海拔较高,可利用发展油茶的土地资源有限,客观条件不允许大规模发展。
4.4 油茶种植的效益
通过到龙川县赤光镇实地调查,根据当地一些油茶种植户的反映,选种当地优良的白花油茶品种,种植后的第五年进入丰产期,亩产油量达15~30kg(产量低于湖南、江西等地优良无性系品种的40~50kg,但品质比湖南、江西等地的好,市场竞争力也比他们的强),管理好的林地亩产油量超过30kg,平均产油20kg,按当前市价50元/kg计算,平均每667m2产值达1000元,每667m2可实现林农增收700元以上。油茶树终年常绿,花果满枝,对绿化、美化国土有独特的效应,科学经营油茶林又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生态效益,同时,油茶又是一个抗污染能力极强的树种,对二氧化硫抗性强,抗氟和吸氟能力也很强。据测定,油茶在氟污染源200m处叶中含氟量达1000ppm以上时,还能正常生长,在污染区栽植2个月后,1kg干叶可吸收3.7kg,因此,油茶还具有净化空气的独特功效。
综上所述,以油茶为主要树种建设生物防火林带,是切实可行的。
5 推广营造油茶生物防火林带的措施
5.1 推广种植油茶,推动生态建设
在所有的造林项目中,在林区边缘的20m内,要设计种植油茶。所有防火线,要补种油茶。所有花炮厂周围、高速公路、铁路20m内,要补种油茶。要尽快建立以油茶为主要树种的生物防火林带网络,将火源隔离在林区之外,将失火限制在可控之内。大力推广油茶种植技术,积极选育高产稳产的油茶新品种,办好油茶栽培技术培训班,不断推广应用新技术。
5.2 培育优良品种,促进产业发展
加强与农林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等措施,坚持优质、高产、高效的发展原则,抓住种苗质量与栽培管理两大关键因素,加快建设油茶苗圃基地,培育大量优质种苗,为油茶生物防火林带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
5.3 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发展后劲
5.3.1 争取各级财政的资金投入
对苗圃基地、培训、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等给予适当的补助。
5.3.2 捆绑使用项目资金
明确将有关项目的扶持资金捆绑使用,凡是能够套上油茶防火林带的尽量向油茶防火林带倾斜。
参考文献
- 上一篇:道路施工交通管理方案
- 下一篇:校园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