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模块化设计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品模块化设计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品模块化设计方法

篇1

关键词:商用车;挡泥板;模块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U463.8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550(2012)04-0072-05

Modular Design of Mudguard for Commercial Vehicle

WEI Li-wei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Technical Center of DFL,Wuhan 430056,China)

Abstract:For modular design,first of all,it come up with concepts of modular and modular design of the product; then advanced modular desig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nd module partition principle and elaborated modular design that applied on the mudguard for Dongfeng commercial vehicle and brought tremendous effect.

Key words: commercial vehicle;mudguard;modular design

模块化是一种新的标准化形式,也是一种现代设计方法。当今市场瞬息万变,用户对商用车挡泥板功能及结构的要求也各有不同,为了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和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最佳效益,对某型商用车挡泥板应用了模块化设计。本文首先给出模块化及产品模块化设计的概念,然后论述了模块化设计原则、方法及原理和模块划分原则,最后阐述了模块化设计在商用车挡泥板上的实际应用以及取得的巨大经济效益。

1 模块化及产品模块化设计

根据童时中一书给出的定义:所谓模块化,就是为了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从系统观点出发,研究产品(或系统)的构成形式,用分解和组合的方法,建立模块体系,并运用模块组合成产品(或系统)的全过程。

产品模块化设计是指在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功能模块,通过功能模块优化、选择及组合,构成不同的产品,以满足用户提出的不同要求。

模块化设计的出现和形成,并不是偶然和孤立的,它经历了互换性设计、组合化设计和积木化设计三个阶段才逐步建立起来,其发展和完善更有利于产品的系列化、通用化和标准化。

2 模块化设计原则

根据模块化及产品模块化设计的定义,模块化设计的原则是力求以少数模块组成尽可能的产品,并在满足要求的基础上,使产品精度高、性能稳定、机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模块结构尽量简单、规范,模块间的联系尽可能简单。

3 模块化设计方法

产品的模块化设计方法,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总的可以归纳为两大类:

一是侧重功能划分的模块化设计方法,这种模块化设计的方法主要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将整个产品系统划分为各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单元,通过对模块的不同选择和组合来构成满足顾客需求的不同产品。在这种方法中,对于模块内部的结构没有作为重点来考虑。

另外一种方法侧重于产品或零部件的形状结构的分类。该方法侧重零部件形状结构的分析,对于产品构成简单,但某个零部件形状结构较复杂的单件、小批量的产品,则显得比上面提到的以功能划分为主的设计方法具有优势。

4 模块化设计原理

模块创建的关键是要能满足:①应尽可能具有一定的通用性;②有连接关系的两模块应具有对应的接口特征;③可互换的模块应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接口特征。此外,考虑到产品总体布局设计的特点,在模块创建时还应考虑模块之间的运动关系和位置关系。因此,模块化设计原理可以表示为:

新产品(系统)=通用模块(不变部分)+专用部分(变动部分)

5 模块划分原则

如何科学、有节制地划分模块是模块化设计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既要使制造管理方便,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避免组合时产生混乱,又要考虑到该模块系列将来的扩展和向专用、变型产品的辐射,因此模块划分的合理性对模块化产品的性能、外观以及模块的通用程度和成本均有很大的影响。

模块的合理划分是模块设计的基础,模块划分太细,虽然可能组合成较多的变型产品,但模块的综合过程却相当困难,反之,模块划分过粗,虽然模块综合过程容易,但易导致产品性能上的不合理和柔性太差。

将产品按复杂程度分为两种:一种是结构简单,零部件种类较少的产品;一种是结构比较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产品。

对于结构简单的产品,进行模块划分时要重点考虑以下原则:

1)保持功能和结构方面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2)模块标准化原则。

3)模块划分粒度要适中。

篇2

机械设计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当前市场竞争日渐激烈,需要企业迅速适应科技的更新换代。模块化设计方法指的是通过产品结构、设计过程的重组等对大规模生产成本下的个性化产品进行生产,以使企业通过对一些产品零部件的改变提高整个产品的性能呢。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是工业化社会的必然产物,是整合市场生产,优化产品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对模块化设计方法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促进整个工业化的进程,全文介绍了机械产品模块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并分析了模块划分的原则,介绍了模块设计方法的主要应用途径。

关键词:

模块化设计方法;机械设计;应用

在我国经济迅速变革的情况下,用户群体由以前的集中式迅速向个体户过度,传统的工业成产要求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模式。从设备的更新层面来看,对全部设备进行更新设计无疑会消耗巨大的成本,但是如果将机械设计分成不同的模块,如有需要,可通过对某一模块尽行更换无疑会减少成本的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应如何对功能经模块化的设计,怎样实现的模块化的转变一直是工业生产的难题。所以,我们应对模块分割的原则、方法进行具体的研究。

1机械产品模块化的基本概念

在进行模块化设计方法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前,需要我们对模块化设计有所了解。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功能需求集,指的是市场和客户对模块化产品基本功能要求的合集。产品的功能需求是进行产品模块化的重要内容,是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功能单元。指的是模块的功能,在产品个功能树的相关性分析基础上进行功能的划分;功能模块,指的是产品中应用于功能单元的组成元素;结构模块,指的是功能模块的具体结构,一般由部件或子结构模块组成;模块接口,指的是描述结构模块组合时相互间的几何、物理关系的结合面,模块接口是模块组合的重要依据;基础模块,指的是在设计中具有强通用性的、结构完整的0型模块;变形模块,指的是在基础模块的基础上以特定功能为导向,对结构参数进行改变的模块[1]。模块化指的是以模块的概念对产品或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和生产组织,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功能结构的分析,划分并设计一系列的模块。

2模块化设计方法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2.1模块化划分原则

模块化的设计就是要以少数的模块组成极可能多的产品,同时产品具有高度的稳定性、精度,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所以在设计之初应对模块进行详细的划分。当前并没有标准化的模块划分原则,根据侧重点的不同可进行不同模块的划分。从模块本身的概念来看,模块就是可组成系统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和结构的、典型的通用独立单元。通过对产品功能的结构,建立总功能、子功能、功能单元之间的联系,为模块的划分建立基础。单从这方面讲,应满足下述原则:首先应保持模块功能和结构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其次应确保模块接口要素便于联系和分离;第三应保持模块之间的相关尽可能少,同时模块内部间应为强耦合;遵照典型性和通用性的原则。

2.2模块化设计方法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当前具有多种设计方法,首选从功能侧重方面来说,主要的流程是需求分析、功能分解、探索式集成和评估。首选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将顾客的需求配置到产品中,以满足客户需求为主。根据客户需求分析确定产品要求,再次过程中应准备多种功能目标,满足客户的首要需求。在确定产品各个不同层次的功能后,对产品进行分解,分解成基本功能和物理元素,同时对功能及物理元素进行集成。然后对综合指标及可行性进行分析,最后实施设计[2]。另一种是基于结构特征的设计。这一方法要求先对零部件的形状特征进行分析,并规划减少零部件的种类,达到优化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在次过程中需对标准化模块参数进行分析,减少可变参数的数量,以方便模块建模。根据分析结构首先建立零部件主模型,利用关键参数描述零部件外形和各尺寸之间的关系。设计过程中在基本模块模型中输入数值,自动形成变形模块。其中零部件几何模型和对应的事物特性表是零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变形模块的加入,最终形成产品的结构,产品主结构可描述为一个可配置、包括所有标准构建的模块化产品系统的组成[3]。

3结语

模块化的概念提出较早,随社会发展变迁,产品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同时用户需求多种多样,模块化的设计是把握市场趋势的必然选择。本文介绍了模块化的相关概念,总结了在进行模块化的划分中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并最终分析了模块化设计的基本方法。在实际的生产应用中,可灵活对模块划分进行变革,需要我们具有创新意识,加强各个功能的研究,在拓展业务的同时把握时展的方向,尽快完成模块化的生产转变。

作者:曲子君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黄建农,方立宇,董志峰.EBH300A横轴悬臂式掘进机截割头结构振动模态分析[J].煤矿机械,2015,10:116-118.

篇3

关键词:模块化设计 瓷片自动包装线 陶瓷装备制造业

0 引言

目前陶瓷企业瓷砖的包装已经有了自动包装生产线,然而对于瓷片(相对与瓷砖尺寸规格较小,材质特性易碎、易吸水)的包装仍然以手工包装为主,我国瓷片包装行业的人工包装,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包装成本高。

为了使陶瓷装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提高产品竞争能力,缩短研发周期与制造周期,减少制造成本,抢占市场。传统的包装机械设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多品种、小批量、高柔性、低成本的要求。模块化设计可以很好地解决产品品种、规格与设计制造周期以及生产成本之间的矛盾[1]。

1 模块化设计思想、步骤及关键技术

1.1 模块化设计思想

模块化设计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我国受到重视,并逐步得到应用,形成了一种现代设计方法,它是在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功能模块,通过模块的选择和组合构成不同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的一种设计和制造方法。

1.2 设计步骤

模块化设计以功能分析和模块划分为核心,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对整个系列进行系列型谱制定,本质上是系列产品的研制过程,再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对模块进行选择和组合,并加以必要的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总的说来,模块化设计的一般过程如图1所示。

1.3 关键技术

1.3.1 模块标准化

它是指模块结构标准化,尤其是模块接口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所依赖的是模块的组合。为了保证不同功能模块的组合和相同功能模块的互换,模块应具有可组合性和可互换性两个特征,而这两个特征主要体现在接口上。据统计,整机阻尼的70%,刚度的60%决定于接口[2],但是对于大部分包装机械来说,因为进行包装作业时的工艺力一般较小,所以对阻尼和刚度上的考虑不占重要位置,而更加注重提高其标准化、通用化、规格化的程度。

1.3.2 模块划分

模块化设计的原则是力求以较少的模块组成较多的产品,并在满足要求的基础上使产品精度高、性能稳定、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模块结构应尽量简单、规范,模块间的联系尽可能简单。因此,如何科学地划分模块是很有讲究的。模块划分太少不能体现模块化设计的优势;模块划分越细,通用化程度越高,同时由于模块数量的剧增,装配成本也在增加[3]。模块数量与成本和工作量的关系如图2。

从图中可以看出模块划分过粗或过细都会使成本和工作量增加,只有模块划分数为M时,产品开发的总成本最小。模块划分既要照顾制造管理方便,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避免组合时产生混乱,又要考虑到该模块系列将来的扩展和面向专用、变型产品的演变。

2 设计实例

下面是模块设计应用于瓷片包装线的设计实例。

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最终以规格为300X450X10的瓷片作研究对象,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设计瓷片自动打包线。首先了解人工瓷片包装线的组成部分,分析研究其各个部分的工作过程,将人工包装的各个工序进行功能分析,较全面的概括瓷片包装线所应具备的各项功能,并通过查阅大量资料,从产品外观

形态、功能分组、生产制造等诸多因素的情况下对瓷片自动包装线进行分解、合并,最终将瓷片自动包装线划分为前输送模块、对齐及包角模块、放隔板模块、水平捆扎模块、对齐及旋转模块、推箱模块、套袋模块、四工位假箱模块、套箱模块、接箱模块、封箱等组成部分。图3表示的是一条瓷片自动包装线的示意图。其工序过程就可由已划分的功能模块组合完成。这条生产线具有自动进行对齐,放包角,放隔板,套袋,套箱,封箱等功能,设备结构简单、紧凑,可靠、平稳,方便检修、维护,减轻劳动强度。

上述瓷片自动包装线划分的基本模块,还可以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选择不同模块组合成不同功能的瓷片自动包装线。然后再设计传动系统,将机、电、光、气等技术进行功能组合,用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进行整线控制。

最后对划分的模块进行编码,编成图册,利用solidworks软件将所有模块输入计算机,建立瓷片自动打包线模块库。设计新产品时,可借助零件编码图册检索,避免重新设计已有或相似零件,提高产品的系列化、 通用化和标准化水平。

模块化设计在电子设备中应用广泛,其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已趋于成熟,在汽车、飞机、造船、工业汽轮机等众多行业也有广泛应用。但在国内陶瓷装备行业,设计以着眼于单一产品为主,模块化设计尚不成熟,瓷片自动打包线在新型模块的研制,模块的科学划分、模块与模块间部件的标准化等方面还需要经一步研究。

3 前景展望

在设计时应大量采用标准的模块相互组合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工作,再集中力量快速完成非标部分的设计,要充分利用三维设计技术来进行模块化设计,用产品数据管理(PDM)技术将这些模块合理有序的储存到数据库中。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仿真设计的技术发展 ,采用虚拟设计、 虚拟制造 ,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客户的实际要求尽量采用模块库中的模块 ,进行产品的模块化设计,再按照实际生产时的数据指标和可能发生的故障输入电脑 ,通过电脑模拟生产过程,估算出生产能力及次品率,以及各工作环节的匹配情况,生产瓶颈等,对生产全过程进行仿真。并可根据客户的意见作出调整直到满意为止。

虚拟化设计技术与模块化设计技术的融合将产生一种新的设计方法体系即:虚拟模块化设计。

4 结语

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设计瓷片自动打包线,缩短了研发周期,节约了设计和制造成本,实现了瓷片自动打包线功能多样性的要求,提高了企业竞争力,满足了复杂多变的市场需要。模块化设计可使设计人员集中精力设计新型模块,避免同样功能模块的重复开发。

参考文献:

[1]张兴国,刘明. 工业机器人组合式模块化结构设计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08(7):30-32,74.

篇4

关键词:模块化设计;无人机;设计方法;应用

将模块化设计理念应用到无人机设计当中,不仅能够实现不同的产品功能,满足一定环境下的任务需要,而且能够保证无人机的设计过程满足统一的标准,极大地减少了设计任务量。此外,在无人机设计过程中,引入模块化思想,还可以实现配件通用化的目标,以便满足不同任务需要下无人机的快速改装、维修等工作。由此可见,对模块化设计在无人机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模块化设计概述

1.1模块化设计的概念。模块化设计就是指把产品的一些生产要素按照功能或者结构实现对产品的部件划分,从而形成通用模块以及专用模块等两个部分,将两种模块进行组合划分,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产品,该产品具备多种不同的功能,从而满足用户及市场的需求。模块化设计思想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机械、建筑、军用设备等各个行业当中。1.2模块化设计的意义。一方面模块化设计这一理念不仅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人类进化的进程,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另一方面,模块化设计也是绿色设计的重要体现,把模块化设计理念充分地应用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可以节约生产成本、降低市场风险、提高产品质量,保证企业能够很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需求。除此之外,模块化设计方式也延长了产品的使用期限,而在产品维护的时候,只需对相应的模块进行检修更换就可以,给产品的升级、维护、应用、处理等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将模块化设计理念应用到产品的设计上不但可以解决工业生产和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各种设备的利用率,而且也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及经费,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各项需求。

2无人机模块化设计的理念

在无人机设计的过程中,模块化技术是产品创新的重要内容。把无人机和相关的机载设备进行整体设计,能够保证无人机具有多样化的功能;把各种机载设备进行模块化组合,能够使得无人机根据实际的需要对不同的载荷设备进行设计,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使用效率。2.1能源动力模块。根据飞行器的设计要求,无人机的发动机种类可以分为很多种,在不同的功能需求下,无人机单一化的能源动力不能很好地应对一些突发状况。而通过使用模块化设计方式,可以在必要的情况下把能源动力进行变化,从而提升无人机的工作时长,以满足多样化的任务需要。2.2控制系统模块。无人机的控制是无人机设计时重要的技术问题,由于各种智能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无人机的控制系统模块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目标成为可能。因此,在无人机模块化设计的过程中,为了实现控制系统模块的便捷化,可以使得操纵模式及结构的智能化,保证无人机能够实现自动修复、诊断等智能功能。2.3机载装备模块。随着各种微型化电子器件的发展,合成孔径雷达等设备不断的向着微型化的方向发展,其机载方式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而通过载荷的模块化设计可以实现模块化设计功能,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载荷任务。2.4通信增幅模块。无人机不仅要保障自身的安全问题,还要完成信息获取和输送等功能。而通信当中的中继无人机通过通信设备可以完成相应的任务,然而无人机在实际工作当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通信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在无人机模块化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强化无人机和地面人员之间的通信质量,保证通信的稳定性,在这一条件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需求。

3模块化无人机的设计方法

3.1模块化无人机的设计原则。在模块化无人机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的设计原则。(1)小模块性:产品的体积不应该过大,以便模块之间的组合;(2)易于维护性:必须保证工作人员能够较为方便地对各个部分的模块进行维修与保护;(3)可拆解性:设计的产品各个模块要易于拆解;(4)功能多样性:模块化部件的功能较多且可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5)安全性:保证无人机的各个模块在设计以及应用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6)经济性:无人机的各个模块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将资源进行最大化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此外,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根据国家标准,借鉴无人机设计参数要求,从而符合产品的相关规范。下表为模块化无人机的技术要求。3.2模块化无人机的设计方法。由于模块化设计需要应用在一定范围的产品当中,所以需要对无人机进行整体规划。一旦规划方法存在问题,或者不根据执行规划标准就进行设计工作,会给产品的应用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要对模块化无人机的设计进行合理的规划。首先,需要对市场进行调研工作,同时对用户的需要进行分析,这是进行无人机设计的重要基础内容,这样才能保证设计出来的产品符合社会的市场需求,进而规划出低成本、高性能的模块化系统。其次,在明确无人机的设计范围后,确定好通用模块以及变动模块,并且根据设计目标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任务。通过这一过程的规划,能够让管理部分和设计部分明确、及时地了解到哪些模块已经设计完成,哪些模块需要进一步优化设计,哪些模块能够进行相互替换等,一旦需要增加新的功能,可以在哪一模块上进行创新设计。因此,对无人机模块化设计进行规划工作不仅避免了工作上的交叉,而且还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及开发成本,在减少研发时间的基础上提高了产品的性能。模块划分不但是无人机设计过程中最基础的内容,还要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科学的模块划分不仅能够美化无人机的外形,提高产品的性能,而且有利于加工制造,节约生产成本,所以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切实地做好无人机的模块划分工作。对无人机的模块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以下部分:(1)以用户的实际需要为根本,通过对用户的需要进行分析,并且进行分析,从而区分出不同的需求模块。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底层的基本需求,还要充分地考虑到时间、环境等因素导致的需求改变。(2)把用户的需求作为基础,从功能层方面对无人机具有的各项功能展开分析,总结出无人机的各个功能,再将功能类似的部分划分到一个单元模块当中,从而产生功能模块,从而降低模块组合的复杂性,形成各种功能性模块。(3)承接功能模块,以结构设计为出发点,对无人机的结构进行模块化划分,以便和功能模块相对应,从而简化模块的划分过程,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模块划分工作。(4)按照现代技术的可行性,使得各个模块可以进行生产制造,其中主要包括加工工艺、维护保养、回收等对无人机进行模块划分。(5)以无人机的整体形态为基础,对其进行科学的调整,经过专业人才的研究探讨,形成最优的划分方案。无人机在进行模块划分之外,也能够对其外观装饰进行模块划分,其中包括色彩、标志、指示灯等。外观装饰所表达出来的产品语义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人们通过不一样的装饰模块能够设计出符合自身特点的模块化无人机,从而满足自身的个性化需要。最后,无人机的模块和零件也需要进行标准化及通用化的生产。通过标准化的生产过程,可以使得无人机产品具备科学性和可靠性,极大的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性能指标。一方面,各个模块可以进行迅速的组合,方式多样化;另一方面,标准化的生产与设计过程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要以及市场需求,并且可以进行批量生产,提高了生产质量和效率。

4总结

本文通过对模块化设计在无人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使我们了解到了,在无人机设计过程中,引入模块化思想,不仅可以节约生产成本、降低市场风险、提高产品质量,而且可以实现配件通用化的目标,以便满足不同任务需要下无人机的快速改装、维修等工作。因此,要根据模块化无人机的设计原则,对模块化无人机的设计进行合理的规划,以便将模块化的设计理念充分地应用到无人机的设计当中。

参考文献:

[1]王筱淇,刘震磊,李颖,马广平,彭乾坤.四轴无人机总体结构模块化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20(02):21-23.

[2]肖恬恬.基于小型氢动力无人机的机身结构模块化设计[J].飞机设计,2018,38(02):7-10+15.

[3]张宗正.一种可行的无人机模块化设计[J].科学中国人,2017(15):25+27.

[4]苏少良,闫建国,吕永银.某无人机导航控制系统模块化设计[J].电子设计工程,2013,21(16):79-82.

篇5

关键词?演模块化;三维架构;系统;创新绩效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5)07-0013-07

一、引 言

对于模块化现象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Simon提出了复杂系统的可分解性假设:即任何复杂系统皆是由相互依存与相互独立的互动子系统构成。Orton&Weick(1990)在Simon研究基础上,分析了“松散耦合系统”(Loosely Coupled System)的概念、形成原因、主要类型和影响作用。一般认为,“模块化”(Modularization)是将复杂系统分解成松散耦合的多个模块,并使模块之间通过标准界面进行互动的过程。在Schilling[1]看来,所有的系统都具有耦合的特征(松散或者紧密),很少有系统的组件能够完全分开或者完全结合,只要是系统,就具有“模块性”(Modularity),只是不同系统的模块性有高低而已,人们通常将模块性较高的系统称为模块化系统。

当我们将这种模块化系统的视角投射到企业层面上时,可以发现企业中存在着多种模块化的现象。产品、流程和组织系统就是当前企业模块化研究的最为关注的三个对象,现有文献从多个层面和多个研究视角对产品模块化、流程模块化和组织模块化进行了讨论,2000年以来,不断有专门研究发表在管理学、经济学的顶尖杂志上。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学者已经开始关注三个模块化现象之间的关联作用,并试图通过整合研究来发现企业模块化系统的内在原理。在现有文献基础上,笔者首先综述了产品模块化、流程模块化和组织模块化的研究成果,然后对企业模块化系统的三维架构关系进行讨论,紧接着分析了企业模块化系统的创新绩效影响这一关键问题的研究进展,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二、企业模块化系统的三个维度

(一)产品模块化

产品模块化是被研究最多的领域,其属于产品创新范畴的研究。一般认为,产品模块化是依据特定架构规则将产品系统分解为多个独立发展并能协同工作的模块的行为[2]。现有研究主要从架构视角(Architectural view)和生命周期视角(Life-cycle view)对产品模块化问题进行了研究(见表 1)。

架构视角的相关研究认为,产品架构描述了不同功能组件是如何通过界面规则联结起来并共同实现产品功能的[3]。在集成化架构下,产品组件通过较为模糊的界面规则形成紧密耦合关系,较难实现组件重用。在模块化架构下,产品组件通过较为明确的界面规则形成松散耦合关系,较易实现组件重用[4]。Shibata[5]通过对数控机床企业案例研究后提出,产品架构通常是从集成化架构向模块化架构演化的,在这一过程中,产品功能需求与组件之间映射的复杂性降低,组件之间的界面规则逐渐趋向清晰明确。

生命周期视角相关研究认为,产品的模块化程度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是动态变化的,当产品中的标准模块超过平均比例水平以上时,就可以被称为模块化的产品[6]。Fixson[7]具体指出,在产品生命周期的设计、生产、使用和退出四个阶段,产品模块化的具体目标是有所差异的:在设计阶段,产品模块化的目标是为了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快速设计和响应市场;在生产阶段,产品模块化的目标是便于制造、采购、集成和测试;在使用阶段,产品模块化的目标是为了易用性、可靠性和易维修性;在退出阶段,产品模块化的目标是环境友好、易拆解和可回收。企业对上述产品模块化过程规律的把握程度,决定了具体产品在何种时间、以何种方式、在何种程度上被模块化的。

(二)流程模块化

流程是企业依靠人或设备,运用信息、技术和其他资源为顾客生产并传递产品或服务的过程。早期对于流程的研究主要关注流程输入和输出的经济效应,随着20世纪90年代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的发展,从运营和营销视角分析流程的内在结构及其相互影响关系的研究也日渐丰富[11]。流程模块化的相关研究正顺应这一学术趋势,但目前研究仍比较匮乏,相关研究主要从流程分解和流程外包两个视角进行了探讨(见表 2)。

流程分解视角的相关研究认为,流程模块化是将紧密耦合的流程体系分解为子流程模块,确立界面规则,使子流程模块形成适应范围广、松散耦合的流程系统的过程[12]。Buenstorf[11]认为流程模块化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与用户有关的产品属性的修改必须由独立的生产流程实现,二是流程之间的界面是清晰界定而且是松散耦合的关系。Feitzinger&Lee[13]具体解释了流程模块化的三个特征:①流程标准化(Process standardization),将流程分解为标准的子流程,可用于生产标准的基本单位,并可因基本单位的定制化而变化。②流程重组(Process resequencing),重新安排子流程的顺序,使得标准子流程能先发生,定制子流程后发生。③流程延迟(Process postponement),推迟定制流程直到收到订单或者将这些子流程移至分销中心以获取最大的柔性。

流程外包视角的相关研究是建立在流程分解视角的研究基础之上的,这方面的研究更进一步地将流程模块化问题从运作管理领域推进到战略管理和商业模式研究领域。例如,Tanriverdi et al[14]在93家美国大中型企业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讨论了流程模块与企业技术基础(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结合的紧密程度与外包距离选择之间的关系。Safizadeh et al[15]指出,高契约型的服务和需要大量后台运作活动的内容更适合内包,Ellram et al[16]研究发现当组织感知到高风险时,便不倾向于将服务模块进行离岸外包。

(三)组织模块化

组织模块化的研究比较丰富,这部分的研究属于组织理论范畴。现有研究主要从外部组织模块化和内部组织模块化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见表 3)。

内部组织模块化是指在一定组织架构规则下,将组织系统分解为既能够有效地协同工作,又能够进行持续变革与解决问题的多个组织功能单元的过程[22,8]。内部组织模块化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小共同体的出现。Galunic&Eisenhardt[23]提出,企业的业务部门和项目团队是具有“动态共同体”(Dynamic community)性质的组织模块,这些组织模块具有特定的功能、责任和资源。类似地,Tu et al[24]提出,为响应产品设计和生产流程的变化,企业可以通过重新组合“动态团队”(Dynamic Teaming)来实现相关资源的整合和利用。第二个特征是组织学习的强化。组织单元通过持续学习增进自身能力,在更好实现组织模块职能的同时,也实现与其他组织模块的优化匹配[22]。这种组织学习能力使得组织单元具有更强的自治能力,使高层管理者从常规任务监督、问题处理等活动中解脱出来,更多地聚焦于关键任务,如战略方向、目标设置等[25]。

外部组织模块化是以内部组织模块化为基础的[8],该现象目前受到相对较多的研究关注。一般认为,外部组织模块化是指纵向一体化企业的垂直分解,并在企业间产生网状组织形式的过程[26]。外部组织模块化模糊了工业时代层级制组织的边界,适应了大规模生产方式向大规模定制方式的转变,是产业组织变革历史中的重要阶段。目前外部组织模块化的范围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扩展,促进着产业转移和离岸外包等商业活动的兴起[27]。在学术上,模块化组织网络的治理机制[28]、组织学习问题和价值链构建问题正成为研究新热点[27,29]。

总体上看,对于企业模块化系统的三个维度,每个维度都有两个主流的研究视角。在产品模块化方面,架构视角是侧重讨论组件功能、产品结构和界面规则等创新要素,生命周期视角则是对产品模块化所导致的企业行为进行分析。在流程模块化方面,流程分解视角聚焦于流程标准化、流程重组和界面规则设计,流程外包视角则侧重于对商业模式和外包策略的分析。在组织模块化方面,内部组织模块化关于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的演化发展,而外部组织模块化则关于与企业的外部组织网络的相关问题。可以看到,产品模块化的架构视角、流程模块化的流程分解视角、组织模块化的内部组织模块化视角,是对企业层面模块化现象的直接观察和研究基础。

三、企业模块化系统的架构关系

上述文献综述分别聚焦于企业模块化系统的三个维度,即产品模块化、流程模块化和组织模块化。相关学者们在对各自的研究领域进行深耕之后,正努力地进行跨界分析,试图从系统视角来研究企业层面的模块化问题,例如Pekkarinen&Ulkuniemi[21]提出了企业模块化系统三维架构的雏形。依据创新管理“双核心理论”[31],企业模块化系统的三个维度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产品模块化和流程模块化主要属于创新管理中的技术创新(Technological Innovation),而组织模块化则属于创新管理中的管理创新(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范畴。因此,本节在探讨企业模块化系统的三维架构关系时,就产品模块化对流程模块化、产品模块化对组织模块化、流程模块化对组织模块化、组织模块化对产品和流程模块化这四种关系进行逐一讨论。

(一)产品模块化与流程模块化的互动关系

多数研究认为,产品模块化与流程模块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匹配关系。Sanchez&Mahoney[8]提出若要真正有效地实现产品模块化,就必须把相应的流程模块化,Sanchez[12]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提出,产品系统与流程系统是通过其背后的知识架构而联系在一起的,知识决定顾客功能需求是怎样被分配到产品和流程模块上的,并决定产品架构与流程架构之间的互动关系。Muffatto&Roveda[32]在对三个产品族开发案例分析基础上提出,为了提高产品模块之间的通用性,就需要对生产流程进行清晰的界面关系界定。Salvador[33]在对六个产品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若要有效地实现大规模定制,产品系统与流程系统之间应保持内在一致性。Tu[24]基于制造业的实证研究表明,拥有标准流程模块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响应产品模块变更产生的新流程需求。

上述研究运用理论演绎、案例研究和数据实证的方法证明了产品模块化与流程模块化存在的互动匹配关系。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研究都是基于制造业的研究,在服务业中,两者关系却未必如此。有学者指出,服务产品具有虚拟化的特征,并且高度依赖于服务流程,从某种程度上讲,服务的模块化也主要表现为服务流程的模块化[18]。考虑到服务产品与流程难于区分并相互纠缠的特征,将制造业中产品模块化与流程模块化的关系简单套用到服务业中来似乎是不可取的,未来研究需要在这一问题上进一步发掘。

(二)产品模块化对组织模块化的影响作用

一般认为,“产品设计组织”是运用模块化理论展开创新时所必然面临的现象[20]。产品模块化使得整个产品开发任务得以分解,分解出来的产品模块,需要在松散耦合的组织模块中得到深度开发[34]。这种产品模块与组织模块的映射关系推动着科层组织演变为模块化组织。但是“产品设计组织的”原理的有效性则显著受到环境动荡性影响,Schilling&Steensma[26]在高动荡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多样化资源投入和多样化需求,这促使企业通过分工与合作来获取收益,其产品模块化导致组织模块化的特征更为明显。在低动荡环境中,企业可以单凭借一体化的规模优势,便可更好地降低成本,这时企业相对缺乏将组织模块化的动力。Schilling&Steensma[26]的解释得到了后续研究的有力支撑。Baldwin[35]、Assche[27]、Tiwana[28]所研究的计算行业、电子行业以及IT服务业都是处于高动态性环境,其产品模块化导致组织模块化的特征是非常显著,而Brusoni&Prencipe[36]、Frigant&Talbot[30]等人所研究的飞机制造、化工等行业都处于低动态性环境,其产品模块化导致组织模块化的特征并不显著。

(三)流程模块化对组织模块化的影响作用

同样,“流程设计组织”也是企业模块化系统运行的另一规律。新兴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分工推动了组织的模块化分解,分工的深化促进了各业务单元学习过程的深化,进而促进组织的专业化[36]。Sinha&Van de Ven[20]通过理论分析指出工作系统的模块化分解使得组织单元和企业网络也逐渐倾向于模块化。Fredriksson[37]通过对沃尔沃汽车公司的案例研究表明,随着生产流程的模块化,承载生产流程的组织单元也逐渐在生产计划、活动同步和资源共享方面建立起稳固的协调机制,进而形成组织模块。郝斌等[38]分析了流程模块化和组织模块化两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一方面,流程模块化是组织模块化的核心,它驱动组织结构和组织职权的模块化;另一方面,“流程模块”的功能是由“组织模块”实现的,一个“组织模块”既可以只实现一项“流程模块”功能,也可能同时实现多项“流程模块”功能。流程模块化对全球范围内的业务流程外包活动产生了极其关键的影响,并直接导致“外部组织网络模块化”现象的出现,这一现象在以银行为典型代表的服务业中表现的也尤为明显[39]。

(四)组织模块化对产品和流程模块化影响

反过来,组织模块化对产品和流程的模块化又存在何种影响呢?部分研究认为,组织模块化在产品与过程模块化对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Tiwana[28]指出组织模块拥有更多的自治权利,因而其开发式学习过程的也能够深化,这有利于组织单元对自身资源进行清晰甄别和持续积累,提高了组织学习能力,进而提升产品创新绩效。还有研究认为,组织模块化增强了组织单元通过互动规则而非管理协调而得到的整合能力[8]。这种整合能力是企业实现产品创新绩效过程中的重要补充性资源(Complimentary resources),尤其是设计、营销、制造和物流部门之间的职能整合更有利于产品创新绩效提升[12]。Antonio et al[40]通过数据证明了组织整合与产品模块化的交互作用时能使企业获得更高的创新绩效。

还有一些研究认为,组织模块化在产品与过程模块化对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倒U型调节作用。Ethiraj&Levinthal[41]从演化视角探讨了组织模块化设计的可能性及其价值后指出,只有恰当的组织层级结构与合理的组织模块化程度才能对产品模块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Siggelkow&Levinthal[42]认为产品架构与组织架构之间关系应当是动态匹配的,他们在建模分析基础上提出,对于持续性的产品开发过程来说,组织结构应当具有“暂时性分权、随后集中化”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创新绩效。

总体上看,现有研究对于企业模块化系统的三个维度之间的架构关系都分别地进行了讨论,但目前三维架构关系还存在以下问题:首先,产品模块化与流程模块化之间的关系内在机理还有待于深入挖掘,尽管Sanchez[12]曾从知识的视角试图解释内在机制,但是并未获得令人满意的答案。其次,“产品设计组织”、“流程设计组织”的假说,已经得到部分研究的认同,但是部分研究指出,结合具体情境因素的更为细致的分析结果才能够对具体企业的管理实践有所补益。第三,在组织模块化对产品和流程模块化存在着何种影响这一问题上,还存在这两派较为分歧的观点,这也给未来研究提供很好的研究问题。

四、企业模块化系统与创新绩效

在上节中,本文提出,产品模块化和流程模块化属于技术创新范畴,组织模块化属于管理创新范畴。那么企业在这三个维度上的创新活动会给创新绩效会带来何种影响呢?

首先,现有研究主要从创新成本、创新风险和客户满意这三个方面对产品模块化与创新绩效关系进行了讨论。从创新成本方面看,产品模块化使得企业可以通过模块共享获取规模经济性[4],并在产品多样化程度提高的同时并不显著增加库存、物流等方面的成本[43]。从创新风险方面看,产品模块化提高了创新不确定性的可控范围,模块化的产品系统具有较高的鲁棒性,个别产品模块的变化不会显著影响到其它模块,从而显著降低了创新风险[44]。从客户满意方面看,模块化呈指数化地增加了从给定的输入能够得到的配置的个数[35,1],给使用者在最终产品功能和性能上更大的决策力,促使更贴近使用者特殊需要的最终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进而提升客户满意度[25]。

其次,现有文献主要从产能优化和成本优化两个角度对流程模块化与创新绩效关系进行了讨论。从产能优化角度看,流程模块化的提高了生产系统的可重组性和可扩展性,生产流程可以被增加、移除或者重新安排以形成不同的生产能力。当产品类型变化时,企业可以通过更换相应的流程模块来调节系统的适应能力;当产品需求量变化时,企业可以通过增减某些关键生产流程模块,或升降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来增减产量,同时保证一定的经济性[8]。从成本优化角度看,Tanriverdi et al[14]认为,流程模块化降低了协调成本、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首先,流程间界面的内在协调机制的存在,使得管理协调介入的需求大为降低,从而使协调成本降低。其次,企业间流程的相互依赖程度较低,当流程提供商出现机会主义行为时,企业可以迅速切换至其他流程提供商,交易成本能够得到稳定控制[45]。

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对企业模块化系统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提出质疑。首先,企业模块化系统的构建需要较高的固定成本投入。这些成本包括:结构成本(把相互依赖的系统进行模块化的成本,即制定、普及设计规则的成本)、试验成本(为了实现模块化系统的潜在价值而开展的必要的试验所需要的成本)和检验成本(检验模块是否与整体系统具有兼容性,哪一个模块性能最好)[35]。第二,企业模块化系统的构建需要较高的企业能力匹配。一方面,企业需要有较强的组织整合能力,产品、流程模块化设计过程中所必须的知识、资源都需要企业从组织内外部进行协调和整合[40,46]。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有较强的组织变革能力,产品和流程的主导架构设计形成之后将会被编码并嵌入在组织设计中,再一次的架构创新对组织来说可能是极其危险的挑战[36]。第三,企业模块化系统的构建可能使企业面临创新风险。模块化系统为企业定义了良好和稳定的技术与组织基础,但这也意味着一定的系统僵化性[46]。若环境发生剧烈动荡而旧有架构难以改变,那么企业很有可能面临较高的创新风险。

五、结语与展望

从集成化走向模块化,是企业创新范式重要转变[4]。现有文献分别对产品、流程和组织的模块化问题进行了区隔研究,从多个研究视角和研究层面得出了富有意义的观点。本文运用系统思维对现有企业层面的模块化研究进行了梳理,提出产品模块化、流程模块化和组织模块化是企业模块化系统的三个维度,并分析了技术创新范畴的模块化(产品和流程模块化)与管理创新范畴的模块化(组织模块化)之间的架构关系,进而分析归纳了企业模块化系统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

基于已有的研究基础,未来企业模块化系统研究存在三个比较重要的研究方向。

首先,需要深入研究企业模块化系统三个维度关联机制。前文的研究综述表明,部分学者已经注意到产品、流程和组织模块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关系[2],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旧比较缺乏。未来研究可以深入研究技术创新范畴的产品模块化与流程模块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一关系的探明对于服务业来说尤为显得重要。另外,未来研究还需要分析管理创新范畴的组织模块化对技术创新范畴的产品模块化和流程模块化的影响作用,为企业组织结构的演进和管理机制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篇6

关键词:钻井参数;模块化;测量系统;数字信号

中图分类号:P63文献标识码:A

一、钻井参数仪的相应介绍:

钻井参数仪作为钻井作业中的眼睛,是油气钻井工程中监测钻进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和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钻井参数仪驻澳包括:指重测量系统、转盘扭矩测量系统、立管压力测量系统、转盘转速和泵速测量系统、泥浆回流百分比测量系统等。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钻井参数仪也在逐步改进和完善。而目前国内的钻井参数仪器存在的是这样一些问题:现场服务跟不上油田用户的需求,某些重要参数的测量不够准确,现场安装、拆卸的工作量较大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钻井参数仪的发展方向都指出了同一个所在,那就是钻井参数仪的模块化设计。

二、什么是模块化及其设计准则:

(一)模块的概念

模块是组成产品或系统且具有独立功能、标准接口和互换性的通用单元一般模块具有互换性、灵活性、独立性和抽象性的特点,逻辑、状态、功能三属性,以及商品性、先进性、适应性的等要素。

(二)模块的分级

模块的分级通常按使用功能和频度可将其分为通用模块、标准模块、专用模块和特制模块,为了方便又可以按模块分解的层次结构将一个系统分解的第一层次模块定义为子系统模块,以下层次逐次定义为单元模块、组建模块、器件模块和构件模块。

(三)模块化的概念

所谓模块化,是用标准化的模块组成一个系统。模块化是标准化的高级形式,用最小的组合来构成最多产品品种的标准化设计技术。这样将会带来很多的优越性,它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缩短研制周期,提高管理水平,减少研制经费保证产品质量。

(四)模块化的特点

模块化是一种系统科学技术渗透到标准化领域所形成的标准化方法,即以一定范围内系统的总功能为对象,以功能分析为基础经层层分解形成的功能体系。它有以下特点:从标准化属性上看,是便标准化的高级形式。其有结构典型化、特征尺寸模数化、参数系列化、组织积木化、部件通用化的特点。模块是部件级甚至子系统级的通用互换,由模块可以直接构成整机以至大的系统,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简化。在设计上,以用户的多样化要求为设计依据,反复分解组合优化,进行全系列和跨系列的设计,以系统设计为中心,采用飞机模块化设计原理,采用CAD技术,能迅速而灵活地构成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新系统。在结构上,采用组合式结构产品由若干模块组合而成,但不是部件的简单组合。其组合的方式有串联式、并联式、嵌套式或以上三种方式的综合。同时,强调模块的通用性,也强调模块的互换性。

(五)模块化设计理论

模块化设计是将模块化引入设计,使模块形成科学的系列,并使其具有接口上的兼容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使用上的通用性。是通过功能的不同组合形成不同系统的全过程的一种标准化方法。

(六)模块化设计准则

1、模块划分应使模块间相互作用最小,模块功能独立性最大;

2、模块间机械、电气接口要简单,模块可单独拆卸;

3、相同的模块在功能和结构上应具有互换性;

4、在决定模块组件时,应使模块所含的零件、子模块等构件对某种功能为最佳,而不是提供多种又分散的功能;

5、在系统设计时,结构和性能各异而功能相同的模块也能互换使用,创造出适应于各种钻井设备的系列化妆品;

6、恰当确定模块数量和大小、既考虑系列化、通用化、互换性,又考虑功能、重量、尺寸,要在电气和机械上切实可行;

7、模块的组合应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明确的目的性和良好的经济性。

三、参数仪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一)系统解决方案设计

所谓系统解决方案设计是指采用哪一种现场总线技术,应根据钻井现场的特点,遵循抗干扰性强、可靠性高、组网简单、成本低廉的基本准则进行设计。由于一般钻井现场电气要求可靠性高,现场布线少,安装调试费用低,钻井参数仪采用用于现场设备网络的开放网络和现场总线解决方案,具体选用基于RS-485通讯的ADAM-5000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传输信号稳定可靠,并能抑制通讯线路上的噪声。

(二)模块接口设计

数字信息模块的接口指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硬件连接、电气参数和通信标准。接口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是接口的通用性和互换性。因此数字信息模块的接口应采用标准多芯航空插头,RS-485通信协议,220加或减15%VAC。

三)传感器选择与电气设计

参数测量方法力求简单,传感器在精度满足的条件下对可靠性和稳定性应有更高要求,同时要有环境适应性的特殊要求,输出应为标准信号。传感器选型要注意集成化、小型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现代测试技术指标和发展方向,在精度、量程、漂移、可靠性、环境适应性、数据信号发送安装性能及维修性、反复保安全、驱动部分的可靠性、寿命、价格、防腐防潮等指标方面要做到全面的平衡,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安全防爆。模块、电缆、测量传感器均要隐蔽安装,避免暴晒和受潮,接头、电缆和传感器电源均要选用军品,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四、总结:

钻井参数仪采用的是现场设备网络的开放网络和现场总线解决方案,具有可靠性高、能抑制通讯线路上的噪声、传输信号稳定和组建现场网络成本低的特点。钻井参数仪模块是数字化钻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钻井参数仪模块的划分方法,模块化设计准则、设计内容以及一些模块化设计的具体方法。随着科技发展,钻井仪表也在逐步丰富和完善,而钻井参数仪的模块化设计则更是改进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希望本文提出的一些划分和理论能对研究数字化钻井系统的设计工程师们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加国.钻井参数仪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9(04)[2]张雷、郭卫、刘志峰.模块化设计中相似性评价的应用[M].合肥工业大学玄宝(自然科学版),2011(01).

篇7

关键词:模块; 模块化; 喷泉设计;互换;通用 ;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模块与产品模块化设计

1.1模块与产品模块化设计的概念

模块是构成产品的一部分,具有独立功能,具有一致的几何连接接口和一致的输入、输出接口的单元,相同种类的模块在产品族中可以重用和互换,相关模块的排列组合就可以形成最终的产品。

模块化的产品设计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模块的组合配置,就可以创建不同需求的产品,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 ;相似性的重用,既可以重用已有零部件和已有设计经验,也可以重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采购、物流、制造和服务资源;减少产品工程复杂程度,模块是产品部分功能的封装,产品设计人员使用具体模块时根本不用高度关心内部实现,而是可以使设计人员更多关注创意、个性化、满足顾客需求。

1.2模块的特点

模块的三大特点,是理解产品模块化设计应用的基础。

① 模块具有独立的功能

模块的功能是整个产品功能的组成部分,且这个功能是自我包含,自我实现的。

②模块化产品结构

在模块化的产品结构中,零部件的功能与产品功能是一对一的关系, 零部件的更改和产品功能的改善不会造成其他零部件和功能的调整。

③标准的几何连接和一致的输入、输出接口

为了实现同类模块之间的互换,必须有严格的尺寸接口和输入输出接口。

喷泉设备安装工程现状问题

随着技术的飞速进步,喷泉产品工程越来越复杂,企业必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应付越来越复杂的工程技术,随着客户对喷泉产品个性化需求程度的增加,也导致喷泉产品定制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企业必须创建数量庞大的产品系列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一方面作为喷泉设备而言,所涉及的设备大多是非标设备,即使是同类项目,同类设备,同样的工艺、工序,其制造安装方法和具体现场情况也会有所不同,现场制作安装往往难以保证质量,给生产、安装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风险。

另一方面作为安装工程来说,设备制造和安装工程的产品虽存在空间跨度,但制造和安装过程中的位置相对固定,各种机械设备、材料、施工人员都必须围绕工程建设的进展而始终跟进,且工程安装一旦完成,就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状态,独立功能不强,布局基本不变,拓展性不大,这对于客户需要个性化定制与后期定位变动来说是无法满足的。

现代的制造技术要求,能在工厂完成的工作,尽量在工厂完成以减少现场的施工工作量,于是模块化设计、制作安装应运而生。

3喷泉模块化设计的意义

本文引用模块化理论体系引入喷泉设备制造及安装工程,这对于优化喷泉产品结构模块化,起到了重要的启迪作用。模块化的产品结构设计的意义我们可以从设计、施工、及客户满意度的角度体现出来。

3.1对产品设计研发的意义

模块是产品知识的载体,模块的重用就是设计知识的重用,大量利用已有的经过试验、生产和市场验证的模块,可以降低设计风险,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设计质量。使设计人员容易掌握产品全局,屏蔽掉与自身领域无关的细节,从而关注更高层次的设计逻辑,关注创意。

对设计者而言,只要整合出一套完整的喷泉成套模块,举一反三,模块之间组合成各种变幻丰富的特色水形,喷泉设备模块功能的独立性和接口的一致性,使各个模块可以相对独立的设计和发展,可以进行并行设计、开发和并行试验、验证。模块的不同组合能满足用户的多样性需求,易于产品的配置和变型设计,同时又能保证这种配置变型可以满足企业批量化生产的需求。加之计算机的可编程功能日益强大,使得模块化组合喷泉的优势更加广阔。

对于施工效率和加快进度的意义

成熟设计模块的重用可大大缩短采购周期和生产制造周期,由于喷泉成套设备的标准化,统一性,可大批量采购原材料,喷泉模块在很大程度上可事先在工厂预制,由固定的技术作业人员控制其模块安装质量,可大批量储存产品,以缓解工作量的变动对供货造成的压力,现场作业人员只要把每套喷泉设备模块按图纸定位放置,通过标准化接口把各模块连接而成一个更大的成套模块,达到设计者所要求的理想的喷水造型,该过程又快又好,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减少风险,有利于资金的早期回收。如果考虑到企业售后服务的特定需求,同样可以缩短维护服务周期和耗费资源时间,当某一设备模块出现故障,管理人员即可迅速查出根源所在,针对性地一病治一病,一处病端不影响全局系统的运行,这就是模块化喷泉产品设计对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优势所在。

3.3客户满意度的意义

任何一个企业,我们产品最终面对的是客户,客户满意度是一种从客户角度客观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评价的一种手段,并一直被作为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一种度量方法,也被作为度量商业经济运行健康的晴雨表。

工程建设的特点之一就是大额性,不仅实物形体庞大,而且造价高昂。喷泉作为建筑安装工程的范畴,往往造价百万、千万甚至上亿,造价的大额性使其关系到有关各方面的重大经济利益,无论所面对的客户差钱不差钱,对产品的性价比是最为关注的,价值工程的核心问题就是性价比。往往关注它的成本、功能、扩展性、维护性、稳定性,客户的需求往往就是我们设计者建设者的最为关注的。

喷泉模块化设计的分析

在这里,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分析喷泉模块化设计的理解:构成喷泉模块的基本要素?喷泉模块的通用互换?喷泉模块在产品中的作用和位置分析?

4.1构成喷泉模块的基本要素

首先,要构成喷泉的基本模块,他必须是一对一的关系,即它功能是独立的、不受其它组件影响的。构成一套喷泉运行系统必须有:①控制系统②供电线路③供水电泵④管路系统⑤喷嘴系统⑥灯光系统⑦音响系统这七大系列组成,构成一个具有工艺功能的单独喷泉模块的基本要素就是一个控制点、一条线路、一套水泵、一套管路、一组喷嘴。运抵现场后固定就位,只要按工艺要求连通输入和输出接口,接通电源和自动控制的信息回路,就可投入单体试运转,这种一对一的关系集合成一个小型的喷泉运行系统,只要成本允许,你想拓展多少规模就可拓展多少规模。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你想要什么水形就可重新组合成什么水形,可变性很大。

单组喷泉模块安装图

4.2构成喷泉模块的通用互换

为了实现同类模块之间的互换,必须进行接口和输入输出接口设计。由于模块的功能必须考虑在一系列产品中互换的问题,因此某些模块的功能在某一个产品中有可能是冗余的,这种功能的部分冗余带来的是很强的扩展能力和更大范围的互换能力。

4.3喷泉模块在产品中的作用和位置

一方面,模块既强调自身功能的独立性,又强调系统结构的归属性,就是所谓的二元性。无论喷泉模块如何增减,如何互换调整变动,其控制系统通过归结接口统一中央系统控制。

5喷泉产品模块化应用实例

【案例】刚果布拉柴维尔百米变频跑泉

随着涉外工程机会的日益增多,每当我们承接到海外工程时,往往受多重条件限制,难以投入大量的人力出国安装,但我们通过对该工程项目进行模块化设计后,对方即使没有喷泉专业施工经验,也可通过标准化接口,轻松安装。

以刚果布拉柴维尔百米变频跑泉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为例:将喷泉设备及构架模块化,划分100个单元的变频跑泉模块,事先预制每个单元的喷泉模块连同基础一起在工厂预制安装,包括喷头、管道、管件、水下灯、水泵构成一个标准模块,控制柜里每个水泵与水下灯受独立的控制元器件控制,组成各自独立的模块,通过海外运输至现场,当对方安装完毕后,我方委派一名专业工程师协同完成组装调试工作,及相关的售后维护指导。

通过模块化设计施工,显然安装质量在出厂前就得到有效控制,大大地节约了现场施工时间及劳动力的投入,确保工程按质按量按期竣工。

喷泉各模块组合平面

海外工程往往不能提供现场工程概况,甚至连水池大小,水池深度都尚在待定中,对于设计者来说,根据外宾的大概意思,以最快的速度设计出一套适合的喷泉,是有难度的。没有具体的参数提供,工厂亦无法定制产品。所以,我们通过喷泉设备的整合精简,喷泉设备模块化后,现场只要把每一模块通过标准安装接口,按编号一个接一个组装即可。 所以施工过程是模块的组装过程,模块化保证了非常规设计的质量和工程质量,尤其是以难以想象的高速度争得了极其宝贵的时间。

6结论

可见,产品结构模块化设计可解决喷泉安装工程一系列问题。是解决目前制造企业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与定制化之间的矛盾的可行方案。企业一方面必须利用产品的批量化、标准化和通用化来缩短施工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使产品越来越个性化,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

产品模块化设计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势必会对在未来喷泉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卖技术,一流的企业卖服务,而超级企业卖标准。行业中的模块化实际上就是行业的标准,谁在竞争中取得制订行业标准的能力,谁就会成为超级企业!

7参考文献

[1] 董时中.模块化原理设计方法及应用 [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2] 毛培琳.喷泉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篇8

关键词:工业设计 模块化 课程设置 课程教学 设计方法

自1919年美国设计师西奈尔在自己的事务所信封上印制“工业设计”一词以来,工业设计的领域逐步形成,直至今天,工业设计对社会、对生活的影响力无处不在,达到了空前程度。这使工业设计的教育既充满希望又面临挑战,既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又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与变革。以往的工业设计课程繁多,各门课程相互独立,标准化、齐一化的课程设置压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要,这导致了学生学习中的压力过大并产生挫折感,形成了不良的负面情绪。笔者通过对国内外院校工业设计课程的梳理及研究,结合实践经验对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进行重新编排,摸索出一套模块化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

模块化教育模式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包括模块式技能培训模式(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简称MES)与能力本位教育模式(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在工业设计教学改革中,融合运用模块化教育模式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中的模块化和课程教学中的模块化两个方面,打破了以往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规范化、单一化的局面,增加了知行能力及实训技能的培养。

一、课程设置中的模块化研究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推进工业设计专业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和实用型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前专业课程设置面临的主要问题。工业设计专业课程设置中运用了模块化的研究方法,从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门类的划分、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分配、教学进程的安排、课程标准的制定等方面都做了统一的构建。对专业课程进行重新组合,彻底打破原有的学科型课程内容与结构,遵循从简单到复杂、单一到复合、初级到高级螺旋上升的认识规律,将全部课程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解与整合,使其成为多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就业取向对不同模块进行选择和搭配,从而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

课程设置中的模块化分为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实践性教学模块四个模块。

1.通识教育课程模块。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主要涉及大学生所必须学习的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主要加强学生的人格塑造,道德理想、情商的培养以及促使学生的公共实践能力和基础实践能力和谐发展。

2.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包括涉及专业课程的相关基础课程,如专业导论、造型基础(包括素描、色彩)、构成原理(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表现、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等课程,其目的是为培养学生具备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为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3.专业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分为专业主干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

(1)专业主干课模块主要指相应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包括工业设计史、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制图、材料与工艺、设计程序与分析、设计方法学、人机工程学等课程。教授学生学会从专业的角度去认识问题,并逐渐学会应用专业理论进行实践的项目设计。

(2)专业选修课模块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等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主要包括产品造型、交通工具、雕塑设计、玩具设计等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水平、能力及就业取向进行相应课程方向的选择,从而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深度,以更好适应社会的职业需求。

4.实践性教学模块。实践性教学模块主要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情景教学为特色的技能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提高实际技能操作能力。实践性教学增加了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在实践中检验学习的效果,在实践中发展,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教学中的模块化研究

在课程教学中运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开发创造创新能力。在工业设计的课程教学中,模块化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项目教学模块、案例教学模块、产品设计模块三个方面。

在项目教学模块中,其项目来源有教师指定设计项目、网络参赛项目及合作公司的研究开发项目。在教学中结合项目进行设计实践,使学生从收集信息、市场调研、设计定位、草图设计、方案选择、方案实施与评价一系列的设计程序出发,亲身了解设计过程,培养他们理论知识和设计实践的结合能力。以校企合作为途径的模块化实训基地建设增加了学生参与实践项目的机会。例如,学院与广东工业设计城签约实习基地,聘请具有多年实践工作经验的企业负责人和设计师担任客座教授,开展全面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学生从大二开始与广东工业设计城内设计公司开展一对一跟踪培养模式,由设计城的知名设计师亲自指导和跟踪培养学生,直到完成毕业设计,经考核合格后直接加入所在公司就业,这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职业定向培养,还补充了校内实践师资力量。校企合作模式是现代高教改革和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产、学、研优势互补及结合。

案例教学模块是指在针对某一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行为环境中,形成职业行为能力的一种方法。案例教学模块结合实际的设计案例进行设计分析,图文并茂地讲解有利于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接受能力与解决问题的理解能力。在工业设计中,通常以知名设计公司成功开发的产品设计为案例,解析其设计原则、思维特征、产品形态创意与形态表达之间的互动关系等方面,力求揭示出产品形态创意中的基本方法和内在规律。同时,将成功的案例经验与失败的案例教训相互对照,拓宽设计思路,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由工程师布里尔花费7年时间为克莱斯勒公司设计的“气流型”小汽车,虽然充分考虑了空气动力学原理,对产品的结构及机械性能也进行了精心设计,具有可靠性、舒适性及可行性,但最终销售失败,其原因在于外观造型过于标新立异,不能符合同时代消费者的审美观念;斯堪的纳维亚的汉宁森设计的PH灯具至今仍畅销而经久不衰,在于其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的照明原理。

在具体的产品设计中运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标准化、通用化设计。根据模块的定义,“为便于扩展功能及更换而按标准化设计并组装起来的硬件积木块”。①1907年,德国建筑师、设计师贝伦斯为AEG公司设计的电水壶,共有两种壶体模块、两种壶嘴模块、两种提手模块、两种底座模块,再配合黄铜、镀镍、镀铜三种材料,光滑、锻打、波纹的三种表面处理形式,可以灵活地装配成80余种水壶。这种运用有限的标准零件灵活组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同时可以大批量生产满足巨大市场需求。②德国是最早使用模块化设计方法的国家,甚至产生了产品中的系统设计方法,将产品标准化生产与多样性的选择结合起来,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系统设计不仅具有功能上的系统性,在造型上也多以简便、可组合的形态为主,因此产品的造型中几何化、直角化的趋势较为严重。例如,古洛特与拉姆斯设计的袖珍型电唱机收音机组合采用方形体的造型、标准化的部件,可分开使用,可组合使用,这是模块化使用的雏形。直到1960年,西德Hafele公司推出一批命名为Varianat32系统的五金件,采用了一个共同的模数系列,使得“32mm”系统模数化家具在全球内使用及推广。③模块化产品设计方法有利于大批量生产加工及节约加工成本,保持产品造型风格统一性以及造型符号的完整性,但同时却不利于市场的个性化需求。

工业设计专业模块化的教学改革从课程设置、学时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开发创造创新能力,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

(注:本文为2010年武汉工程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201035)

注释:

①郑家亨.统计大辞典[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②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9

[关键词]枪械设计 模块化设计 技巧

中图分类号:T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1-0262-01

前言

一把好枪被世人喜爱,AK47市场占有量达到几亿支,历经几十年经久不衰,好评如潮,成为枪械设计的经典,可以说设计决定了AK47的外观样式、性能指标、使用寿命,更赋予了AK47强大的的产品竞争力。

传统的设计方法我们用起来得心应手,但有很多不足,设计繁杂、任务量大、设计时间长、没有统一的设计思想和标准。因此,在设计其他产品时,只能借鉴不能借用,在计算机设计软件应用以来,特别是三维建模软件的应用,催生出了新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模块化设计由此诞生。

一、模块化设计

1.什么是模块化

是程序的编写不是开始就逐条录入计算机语句和指令,而是首先用主程序、子程序、子过程等框架把软件的主要结构和流程描述出来,并定义和调试好各个框架之间的输入、输出链接关系。逐步求精的结果是得到一系列以功能块为单位的算法描述。以功能块为单位进行程序设计,实现其求解算法的方法称为模块化。

2.什么是模块化设计 是指在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不同格的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功能模块,通过模块的选择和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的设计方法。

3.模块化设计特征:

相对独立性,可以对模块单独进行设计、制造、调试、修改和存储,这便于由不同的专业化企业分别进行生产;

互换性,模块接口部位的结构、尺寸和参数标准化,容易实现模块间的互换,从而使模块满足更大数量的不同产品的需要;

通用性,有利于实现横系列、纵系列产品间的模块的通用,实现跨系列产品间的模块的通用。

二、模块化设计的应用

1.怎样划分模块

产品模块化设计中,理论划分可归纳如下:

(1)自顶向下分类:包括系统级模块、产品级模块、部件级模块、零件级模块;

(2)功能及加工和组合要求分类:包括基本模块、通用模块、专用模块;

(3)接口组合要求分类:包括内部接口模块、外部接口模块等。

模块的内涵有多大,边界到哪里没有定式,模块单元的划分是传统机械设计中的部件划分,这些部件虽然是独立的模块,但也有各自不扰的功能,方便组合和拆卸;一个零件可以是一个模块,部件模块内可以有若干个零件模块,以此类推。

2.传统机械设计中的总成、部件、零件等模块化分举例

以货车为例,原来划分为:发动机总成、变速箱总成、底盘总成(二类底盘)、驾驶室总成、货箱总成等,现在可以把每一个总成叫做一个模块,将五个模块组合以后成为更大的系统模块――货车模块。

发动机(总成)模块由燃油系统、散热系统、系统、进气系统、排气系统、点火系统、配气机构、曲柄连杆机构等组成,每一个系统或机构又是一个系统级模块,里面包含着总成级的模块;以燃油系统为例,燃油(系统)模块包括油箱、输油管、燃油滤清器、高压油泵、喷油嘴等把每一个总成单元都视为模块,这些模块都是由不同的零件级模块组成的,表现出不同的性能指标、输入、输出接口、体积大小、安装形式等,该特性是独有的,可以通过零件模块尺寸参数的调整,进而调整总成单元模块的特性。

变速箱(总成)模块、 底盘(总成)模块、 驾驶室(总成)模块、 货箱(总成)模块也一样,不在重述。

3.模块模型库

一台货车设计完成,也是完成了各层级的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都是参数化模型,包含特征单元、尺寸公差、零件属性、材料信息等。按照模块的属性,层级、信息量大小归档到不同的模块模型库,在以后的设计中就可以借阅、参考、使用。

三、枪械模块化设计

注:只就设计而设计,不涉及开发程序文件规定的相关程序。

尽量采用横向系列模块化设计,不改变产品主要参数的情况下,利用模块改变产品,也可以在同一类型产品中,对不同规格的产品重新设计。

在枪械设计时,要求设计师在充分地研究和理解设计任务书中的战术技术指标的基础上,再结合现有同类产品的战术技术指标,提出枪械的总体设计方案。在总体方案下,逐一确定各模块参数的顺序一般如下:

1.根据战术技术指标确定枪管长度,保证有效射程及杀伤力。枪管在轻武器体积中占比非常大,又是精度、射程、杀伤力的决定因素,决定枪的体积、造型和人机功效等。

2.自动机方式(在弹种确定的情况下)是决定整枪体积的又一个重要因素,自动机是枪械的核心部件,从后坐抛壳、到复进推上膛、闭锁终止,运动空间大,和其他部件相关联多,自身的体积、重量、形状是枪械性能指标的重要依据,自动机方式确定之后,整枪体积的三分之二确认完成。

下面机构参数的确认省略

3.供弹机构的确定

4.击发机构的确定

5.机匣结构的确定

6.枪托、护木的确定

7.其他零部件的确定。

这些是总体设计方案的细化,明确了各个机构类型、结构形式,也是为在模块模型库中选择模块设定条件。

四、枪械模块化设计中总装图的绘制及模块的选用

1.根据总体设计方案创建平面布置图,根据GJB(或CIP、SAAMI)标准、人机功效的要求,先标注出枪管火线的中心线及后断面位置,还要精确标注闭锁间隙尺寸,再用图框大致标示各总成模块的位置、外观轮廓。

2.在三维建模软件中,按总体设计方案平面布置图各总成模块的位置,在模块模型库中选用并插入相应模块,利用模块的输出、输入接口加以配合设置。

3.在装配体模式下,设定自动机轴线与枪管轴线同轴,自动机模块底窝前断面与枪管后端面依据闭锁间隙定位。自动机根据子弹的物理结构尺寸,修改自动机机构参数尺寸,同时修改自动机工作循环图,从新分配自动机能量,以保证后坐抛壳、推上膛、闭锁等动作可靠完成,并进行射击频率的评估。

4.在装配体模式下,对供弹机构模块进行调整。根据供弹机构中子弹与枪管后断面、子弹与自动机相对位置关系,初步确定供弹机构模块接口位置。

下面机构模块都是按各机构接口的配合关系定位的,在此省略,不在复述。

5.击发机构的确定

6.机匣结构的确定

7.枪托、护木的确定

8.其他零部件的确定。

五、枪械模块化设计中机构模块的调整

模块可以在整枪的装配体中调整,那样准确率较高,但效率很低,一是计算机运行较慢,二是任务没有分解,分工不明确,没有发挥团队力量;模块从装配体中提出来,在各自的模块环境中运行,依据总体的配合条件调整、修改,比较快捷,但容易产生误差和干涉,需多次到整枪的装配体中检查。

模块的调整不是一次性的,贯穿枪械设计开发、试验调试的始终。

六、结论

模块化设计优点很多,经多次尝试,就会熟能生巧。通过加、减、换、改相应模块以构成新的产品,并满足装备产品的功能指说囊求。为开发具有多种功能的不同产品,不必对每种产品施以单独设计,而是精心设计出多种模块,经过不同方式的组合来构成不同产品,以解决产品品种、规格与设计制造周期、成本之间的矛盾。

模块的划分和创建以及组合是模块化设计的重要部分,其最终的目的就是用最少数的模块组合成尽可能多的产品。模块化的设计,有着多样化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客户的不同需求,使设计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枪械的设计加入模块化设计,可以使枪械的设计得到有效的提高,也使枪械的整体性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刍议机械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和应用[J].吴宗烨.技术与市场.2016(11)

篇10

>> 面向大规模定制的服务模块化研究 大规模定制环境下的工程机械模块化设计策略 基于大规模定制的服务模块化平台模型设计 基于模块化的大规模定制产品装配协作组的建立 大规模定制模块化生产的模块预投产技术 模块化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模块化设计理念在PPT多媒体课件中的应用研究 塑木材料在模块化家具中的应用研究 模块化在发电企业信息机房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模块化教学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大规模定制设计在离心机研制中的应用 大规模定制的服装设计过程 PDM在电机模块化设计中的应用 程序模块化设计思想在高师教学设计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模块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服装专业中的应用 物业服务行业的大规模定制服务外包应用研究 模块化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符号语义的产品模块化设计原则及应用研究 模块化教学在车工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大规模定制下的应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纪飞.大规模定制与模块化设计[EB/OL].

[3] 潘瑾,张静怡.面向大规模定制(MC)的服装配置及快速变型设计[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460.

[4] 王倩.大规模定制的服装设计过程[J].纺织导报,2011(7):100.

[5] 模块化设计,百度文库[EB/OL].http:///view/189730.htm

[6] 吕旭东,陈晓鹏.服装业大批量定制生产模式研究[J].上海纺织科技, 2004(32):41.

[7] 朱江晖,阎玉秀.服装纸样模块化设计探讨[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07(24):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