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化丰富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5: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神文化丰富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国的产业结构正面临着全面的转型升级,在此情况下,我国企业转型到发展品牌和注重营销已经成为趋势。文化创意产业在我国未来的深化改革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是多元文化汇集的地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企业更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巧妙地利用国际国内形式,实现精准营销,壮大自身实力。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与范围
文化创意产业,或简称文创产业,可被定义为:“源自创意或文化积累,通过智慧财产的形成与运用,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的行业”。其名称来源可追溯至欧美、韩国等国政府所推行的“文化内容产业”,旨在振兴电影与数码等产业。
英国学者David Hesmondhalgh指出,文化产业的制品都是文本,可以任人加以解读。文本包括歌曲、叙事或表演等,它主要是为了引起心智反应,充满丰富的表征意涵,以此达成沟通的目标。但它的目标不是为了指涉某种意义,而是为了传达更深一层的意义。根据这个定义,Hesmondhalgh提出了“核心文化产业”一词,内容包括广告及营销、广播与电视产业、电影产业、互联网产业、音乐产业、印刷及电子出版业、影视与电脑游戏产业(Hesmondhalgh,2006)。
从古至今,在中国语言体系中“文化”这个词语一直存有。各色交叉的融合,这是“文”的本质意义。在古书《易?辞下》中有相关的记录。“化”的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礼记?中庸》记载:“可以赞天地之化育。”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同样古老的历史,并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差异,不断变化发展。“在社会发展长流中,人类所生产的财富,包括物质和精神财富,重点是精神层面”。这是在《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的解释。英国人类学家、文化史和民族学进化派创始人之一,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文化,就是其在民族志中的广义而言,具有综合性,其包括作为社会属性所需求功能的各个层面,包含学识、品德、法规、宗教信仰等。”从文化的内涵来看,文化是一个国家、地区、民族的人们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历史性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语言、知识体系、思想、情感、价值观及其对事物所普遍持有的态度、观点和看法。具体表现为形态各异的语种、语系、哲学、文学、社会学、物理学、化学等各门类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以及道道、法规、艺术及社会群体所共同持有的其他观点和行为习惯。
虽然各国对文创产业的定义不尽相同,但可以归纳出大致的必要条件:第一,文化创意源于创意与文化。第二,其目的为创造经济效益并增加产值。第三,文创产业可更进一步推展文化内涵,丰富人民的生活。发展文化艺术是世界先进国家的趋势,“软实力”成为带领国家经济前进的动能。文创产业的源头往往来自该国的文化底蕴,而北京拥有非常丰富的文化,长期累积出相当多的文化能量,这些条件都非常有利北京发展文创产业。
三、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006年底,北京市首批10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正式挂牌成立,798艺术创意园区是其中之一。798艺术创意园区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大山子地区,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北京市的新地标和外国游客和友人热衷的场所。
正在规划建设的创意产业园区还包括东城区文化产业园区、琉璃厂文化区、三辰卡通动漫网游产业基地、北京主题公园、新国展会展中心、德胜门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和朝阳公园文化园区。预计到2016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个数将达到40个。
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发展与营销策略
文创产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创意与艺术为文创产业的源头活水,文创产业必须有丰富的创意作为基础,而艺术(fine arts)是极为重要的创意养分。没有丰沛创意作为基础的文创产业,最终仅仅能够成为代工厂,却发展不出可长可久的品牌与产业精神。
(2)艺术的成分与产业的成分必须清楚分工。必须同时兼顾艺术的原创性与产业的流畅性。同时建立两者沟通的平台也同样重要,如销售端针对产品的反馈意见必须有效地传达给设计端。
(3)文创产业必须不断地曝光与宣传以协助建立消费者的价值观。而其最终目的为传达更深层的文化与教育意义,毕竟没有人了解产品就没有市场支持这个产业。而文创产品需要消费者具备一定程度的审美与美学涵养,因此透过一连串的教育与传播行为能促进消费者文化价值的体认,并转化文化价值观。因此,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创造一流的文化产品。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应该结合本地文化,深入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客户需求和观众喜好,在此基础上,制定文化创意产业企业的发展规划。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品。
其次,加强国际公共关系管理。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在顾客关系管理策略上可以通过战略联盟方来加以支援,并不直接进行顾客关系管理。例如,APP开发企业就是与运营商进行合作,从而加强在国外的顾客关系管理。这样可以使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国外团队将资源专注于主要业务而不需要再培养一群客服人才,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此外,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还应该和当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中介结构、媒体等等开展战略合作,搞好公共关系。
再次,拓宽营销渠道。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在市场进入策略上,在实务上可以运用间接进入市场策略。通过间接进入市场策略,将可收专业分工之效。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可以采取间接式的市场进入策略。例如,某著名智能手机品牌在渠道策略上所有受访者皆以网络渠道为主,但等到未来网络成熟后,也不排除切入实体渠道市场。虚实整合应该还是未来市场方向。这是因为网络渠道是无法百分之一百能取代实体渠道的,尤其是对于那些习惯亲自体验产品、乐于在实体渠道购物,或是较不信任虚拟渠道保障的消费者;或是更能以直接快速与人性化地为顾客提供服务,使得实体渠道与虚拟渠道的整合仍是必然的趋势。
篇2
关键词:国学;国学教育;理性回归;文化内涵;价值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提升,国人自信心普遍增强,与此相应,中国传统文化又重新受到青睐。[1]目前,国学教育兴起速度之快,给人一种猝不及防的感觉,这主要源于各大教育单位、官方机构以及民间团体的支持和精神诉求。在当前创新教育、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育等教学模式尚处于探索和争鸣阶段之时,国学教育早已于“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异突起了。国学兴起于清末,此后,历经不同的发展时期,不断充实自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基础,其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文化内涵。新时期,我们向全世界推行国学教育,既是我国社会发展成就的必然结果,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但是,毋庸置疑,任何新生事物都有着利与弊,我们在将国学教育提升到国民教育发展高度的同时,更要自觉做到积极吸取其中的理性精髓,做到不盲目,不浮夸。
一、国学教育的发展渊源及其现状
国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持久的历史,其内涵也因历史的不断酝酿而变得更为精深、更为精炼。大体而言,清末至1920年是国学的初步兴起时期;1929年至1930年是国学兴盛时期;1930年至1940年,由于阶级斗争复杂等因素,是国学走向衰落时期;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间,是国学饱受摧残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和破坏。[2]古往今来,学术界对国学的定义也是众所纷纭,并没有提出较为一致的国学定义。众所周知,国学是一个涵义极其庞杂的学术思想体系,其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古往今来的社会发展状况。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核心。她更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精神载体和智慧宝库。据此,我们可以给国学教育下这样一个定义:国学教育是指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为核心内容,以培养人们的传统文化素养、人文精神、民族意识以及健全人格为主要目标的教育。[3]目前,国学在全国各地的发展劲头相当迅猛,各地中小学相继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国学经典读物,引导学生积极朗诵读物;民间的国学教育也不甘落后,各地民办国学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高校也开始增加了对国学领域的研究。
二、国学教育得以再度复兴的原因
现阶段,国学教育能够再度走向复兴的关键,既有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也有人民精神生活需要的现实原因。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惊叹不已的成就,我们用30多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利用几百年的时间才走过的辛酸史。如今,我国综合国力剧增、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社会文化生活极大丰富,中华民族开始向全世界展现出自身迷人的发展魅力。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空前强化,此时人们需要一种能够展现自身心灵诉求的文化场地,而国学那股文化气息正是无数国人心中所向往的心灵家园和情感归属之处。于是,更多的人愿意花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国学,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从而点燃内心的那份民族文化认同感。自改革开放后,由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和盲目性,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开始出现出日益西化的发展态势而难以自拔。在这个物欲横流和非理性的时代,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以及极端享乐主义等奢靡之风正日益摧残着人们的精神。因此,为了处理好这些道德滑坡的时代所需,国学教育则再度被提到新的历史日程上来。今天,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对国学合理内涵的吸收也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我们走在繁华的市区街道上,还是闲逛于社区小道上,到处醒目的国学经典语句经常会令我们目不暇接。这些国学醒目标语的出现,正是当下国学走向复兴的重要外在表现、是国学顺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时代折射、是历史的理性回归。
三、国学教育发展前景及其理性思考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具有很高的价值内涵和时代意义,但对于其价值考量应做到理性分析。总体上讲,国学的当代意义在于为中国之现代性提供精神力量。与单纯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同,国学教育不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身文化的来历,其本身所具有的比较视野还能触动我们的反思与批判,进而学会去理性地批判过去、把握未来。[4]国学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道德智慧以及人文价值,直到今天都仍然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如若能够将国学教育很好地进行下去,那么它必定会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正如任何新生事物一样,国学的兴起有其现实原因。当前,我们正处于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时代关节点上,人们对于自身文明的心灵诉求自然不可避免。大力推行国学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此,便会使得我们中华儿女在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外部困境时,会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来应对各种挑战和威胁。合理有效地开展国学教育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道德修养是用来衡量一个人内在道德层面的重要尺度,而人文素质则体现了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文化面貌和文化心理。无论是著名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还是取得了巨大成就的自然科学家在其身后都必定会有丰富的道德素养来作为自己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撑。如若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那么即便是取得再好成就的人,也会发展成为整个社会的毒瘤。从长远来看,国学的发展之路必定是光明的、辉煌的。
参考文献:
[1]李迎春. 论国学教育的文化向度[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26(1):58.
[2]余莎.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国学"命运刍议[J]. 教书育人, 2006,(6).
篇3
【英文摘要】Fromthevie
以往许多研究仅仅从精神文明的角度思考精神文化,将其局限于单纯社会道德建设的视野之中,排除了对精神文化的本体论研究。从教育实践看,学校文化始终走不出“物质文化”建设的思路,基本上是一种文化环境的布置或文化活动的设计,这就是为什么学校文化丰富了,却不能把幸福和快乐带给学生的根本原因。文化观的价值转向,使学校文化理论能够建立在生命哲学的基础之上,让文化真正回到学生自己的精神生活之中。
一、精神文化的哲学本质
(一)精神文化的解释范式
关于精神文化,有两种基本的解释范式。一种是道德哲学的解释范式。近代哲学将文化的概念推向精神的高度,并提出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是出于人类对物质文化和技术文明的反思,试图从物质文明的陷阱中得到解救,表现了人类重新探寻未来文化发展方向的危机意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的著名论断告诉人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尖锐对立,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重要危机。科斯洛夫斯基则直接用“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这对范畴,再次表达了斯诺关于两种文化对抗的担忧,从而使精神文化获得一种特殊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内涵。从这个意义上看,精神文化被看作与物质文化和技术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文化价值,它强调人类文化生活的伦理和道德内涵,表现了人类对精神世界和伦理生活的重新发现。文化哲学和社会哲学对精神文化的解释大多站在这一立场之上。另一种是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第一次从人或生命的角度讨论“精神文化”,始于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狄尔泰的生命哲学、斯普兰格的文化陶冶论、博尔诺夫的精神漫游说等等,为文化的精神概念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文化一词经历了古代希腊人的“教养文化”、泰勒的“总体文化”,以及新康德主义的“价值文化”等等。然而,文化的含义尽管不断得到拓展,但始终没有能真正与人的生命过程和精神生活走到一起。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们,最早将文化与人的生命意识结合起来,使文化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所具有的内在性质得到揭示。斯普兰格曾解释了之所以要以生命为起点理解文化的本质,是因为文化对人精神生命不可或缺的意义。他认为,学校文化的价值在于“唤醒生命”,而不在于传递知识。教育应当“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教育之根和文化之根的寻求,只能通过人的灵魂的唤醒才能实现。”(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文化只有与精神相结合,即只有用“精神文化”这一概念才能真正表达文化的生命本质。生命哲学的解释范式,并不拒绝精神文化所具有的伦理价值,但它更关注学校文化与人的生命意志之间的对话,将精神文化视为人的一种内在生活形式。
(二)生命意识:内在生活形式的根本特征
文化的概念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文化的概念与人性的概念一样广阔,文化的多元定义即是文化研究的开放性(注:周勇.论教育文化研究——教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0,(7).)。文化概念的不断精神化,始于哲学家们不断用人性的视野看待文化问题,从而逐渐推论出文化的生命本质。在狄尔泰的生命哲学中,无论是文化还是历史,都只不过是生命的不同表现形态,生命是理解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源。叔本华提出著名的生命认识论,把认识活动定义为生命体验,而不是“逻辑统一性”,他说,“世界当然不是指理论上可以认识到的世界,而是在生命的进程中可以体验到的世界。”(注: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29、28.)柏格森和施本格勒则将这种生命认识论运用于文化的解释之中,新儒家的方东美则直接提出“生命本体”的文化观。在他们的文化视野中,任何文化只是生命的符号形式,是不同生命形式的文化表达,抓住了生命,才抓住了文化的本质。日本学者池田大作认为,“文化的本质理所当然就是对人类生命和精神的开发。”(注:池田大作.人生寄语[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103.)视精神文化为人的内在生活的形式,这就是站在生命立场上的文化信仰。
从某种意义上看,精神文化的确是一种平衡物质文化或技术文化的手段,具有丰富的伦理意义和道德内涵,但是,如果把精神文化看作是纯粹限制物质文明的工具,尤其是将其视为实现社会目的的手段,单纯从政治目的或伦理意义上理解精神文化建设,则可能使我们陷于误区之中。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为什么许多教师常常只关心外在的文化形式,而不关心学生的内在文化体验,究其原因就在于未能确立生命本体的文化观。这种背离生命的学校文化,必然只能走向学生精神发展、个性发展和素质发展的反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处于分裂之中的学校文化,比如,物质文化建设是审美性的,而制度文化则仍是传统的规范建设。这样的学校文化建设,不仅不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且也不能带给他们真正的精神幸福,反而可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压抑和困惑。因为,离开了学生内在的生命需要,再丰富的文化生活,都不可能成为促进学生精神发展的力量。
从生命哲学的视野看,只有精神活动才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高形式,因而也只有精神文化才真正表现出文化的生命特征。如果没有人类的精神活动,人类文化的生命特性不仅不可能得到表现,而且也将变得毫无意义。正因为如此,文化教育学派的思想家们才用生命概念重新构建教育的文化哲学。斯普兰格曾经说过,只有生命才需要用文化去陶冶和唤醒。在这里,文化一词已经不是单纯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更不是指物质文化,而是指真正意义上的精神文化。因为他用“生命唤醒”来表达文化陶冶的实质,可见文化绝不是单纯指外在的文化形式,而是指一种内在性的精神文化。雅斯贝斯在讨论文化陶冶时,认为文化陶冶是“心灵净化”,是使“心灵深处无限开放”。如果离开人的生命意识,任何文化的思考都没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因为学校文化在本质上是学生进行生命交流的过程,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运动过程。
二、精神文化的理论架构
(一)精神文化的生命基础
最能表达生命存在的直接方式是人的体验性,因而体验为精神文化建设确立起内在的生命基础。狄尔泰最早开始在哲学视野下关照教育的生命主题,让体验在理论上获得教育的名义和身份。狄尔泰提出生命本体问题,将“体验—表达—理解”三种生命过程,视为替代传统教育的新范式,在此,体验被看作是教育的本体论起点。在狄尔泰思想中,哲学对体验的关注,是哲学关注生命的开始,正是体验这一概念,才真正改变了传统认识论远离生命的谬误。他的继承者伽达默尔则进一步细化了体验的生命特征,认为体验使人的求知过程更加靠近人的生命本身。在他看来,体验的最大生命特征是直接性,这预示着个体认识的不可替代性,“所有被经历的东西都属于这个自我的统一体,因而包含了一种不可调换、不可替代的与这个生命整体的关联。”(注: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87.)叔本华则把生命视为时间性的,因而生命只有在具体的体验中才有意义,生命是通过每一个体的体验而被证明存在。(注: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29、28.)伽达默尔还进一步确证,体验在本质上不同于“经验”,经验中更多显示的是知识的规定性,以及权威和传统的制约性,而体验则力求排除这些外在的干预,更强调个人化的精神感受。人的精神活动及其感受力是生命的根本力量,体验作为生命的直接形态,由精神文化的生命本质所规定,只要精神文化以生命发展为本质,体验就必然是教育的直接出发点,因而只有从生命体验出发的教育,才能真正反映精神文化以生命为本体的教育性质。
作为生命的基础,体验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先性。但体验不是无所不能的,体验不能否定和代替其他生命过程。体验需要教育的规约和引导,在这种引导中为体验重新安置价值本质。在生命意识已经普遍深入人心的今天,强调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有些研究者对体验的教育价值给予过高的期望,不仅将体验视为基础性的,更视为惟一性的,把体验等同于生命本身。在他们看来,体验是完全自由的,顺从体验的指引就是尊重生命的教育。狄尔泰将体验视为教育的基础,但从没有止步于此,在他的本体论转向中,通过“表达”和“理解”进一步展开体验的生命意义,通过与学生的精神交流,完成教育的引导和规约作用。狄尔泰对体验的讨论为我们理解体验的教育意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启示。我们常常过分关心学生的自然体验,而拒绝了学生的精神体验。精神体验不同于对自然对象的直观,而是对美和善的体验,是对生活意义的体验。精神体验必然包含着体验者的道德思考,以及与另一生命主体的对话和交流,即便是自然体验,也同样包含着价值和意义的认识,以及道德和良知的选择。因此,在精神文化建设中,不仅需要对体验持更多的同情,而且需要对体验进行价值引导。学校不仅应当提供丰富的文化生活,也同样应当提高教育者的引导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体验的教育意义。
(二)精神文化的本体形式
1.教育的生活世界。回归生活是现代哲学走向生命世界的基本思路,在一些学者的眼中,生活世界已经被理解为是一个研究框构(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4、190-191.),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通常成为批判传统教育的一般起点。然而,我们对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的本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许多研究者的观念中,生活世界被诗化了。事实上,哲学中的概念仅仅提供了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一个理论起点,只有与教育活动结合之后,才能使之成为一种真正有意义的教育话语。
教育中的生活世界,虽然也有哲学概念的含义,但就教育而言,生活世界最重要的含义是尊重学生作为教育生活中精神主体的地位。正因为传统教育损害了这种主体地位,所以教育才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质。回到生活世界之中,就是要让学生的精神活动和生命体验成为学校文化生活的中心。回归生活世界不是在形式上由课程学习转入日常生活,放弃了课堂和知识并不等于就是回到生活世界。生活世界的本质,并不在于是课程学习,还是日常生活,而在于学生的主体精神,换句话说,也就是所谓内在的生活形式,而不是外在的生活形式。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其实质是生命的殖民化(注: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84、190-191.)。要回到生活世界中,就是要回到生命世界中,使人重新成为生活的主体。因此,所谓课堂生活或日常生活并不是生活世界的本质区别,只要学生能够作为精神主体出现在教育生活中,那么,无论是课堂生活,还是知识学习,都可以看作是日常生活,是真正的生活世界。相反,如果学生不能作为主体支配自己的教育生活,那么,即便是所谓日常生活,也失去生活世界的本质,也只能是被统治、被压迫的生活,没有生命价值的生活。
传统的文化理论,并未彻底排除生活世界的意义,恰恰相反,还非常注重学校的文化生活。然而,传统的文化观,只注重文化形式的设计,丰富的文化形式掩盖了学生的生命之声。强调学校的文化生活,不是传统文化理论的错误,关键是它只看到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而忽视了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生命感受。丰富的文化生活,只是为了实现教育者的目的,教师往往为了“文化”而“文化”,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生活,却把学生当作文化或生活的木偶。这种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自私”的文化,文化不是学生的文化,生活不是学生的生活,文化是教师的工具,生活是教师的游戏。精神文化不是要否定学生丰富的文化生活,而是要填平教育生活中的空场——生命体验。
2.学生的心灵生活。心灵是精神活动的场所,心灵的本质就是精神,没有心灵精神就失去了居所和意义。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观,心灵的培育要比任何文化形式的设计都更重要。心灵的概念意味着精神生活的独立性,以及精神生活所具有的不可侵犯的自由本质。德国哲学家奥伊肯认为精神生活具有特殊的生命意义,精神生活是独立于物质生活的生活世界。在他看来,精神生活不是生活世界的“一个方面”,精神生活“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而且是一个独立的“现实世界”。(注:鲁道夫·奥伊肯.新人生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60-267、9、9、72.)心灵不可以被规范,也不可以被限定,心灵是一个自由生长的主体。心灵正是以自己无限的可能性而获得生存的意义。从心灵的视野看待学校文化,文化就会显现出新的意义。比如,在传统文化的观念中,像“班级日记”这样的文化形式,往往不为教师们所重视,他们更看重的是能够展示班级名誉和个人声望的各种竞赛活动,诸如数学、物理竞赛等。但在精神文化的概念中,像班级日记这种文化形式可能比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更重要,更具有文化的精神价值。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的心灵活动得到教育的真诚关切,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占有更为重要的位置。
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曾专门论述教育的“心灵化”问题,他把心灵化作为教育的基本取向,教育就在于向心灵的靠近,越是能够接近学生心灵的教育越是完美的教育。只有心灵的教育,才能达到精神的高度。心灵具有内在性,心灵只有靠体验和理解才能把握,没有真切的体验,没有同情和理解,心灵是不可接近的。教育只有把通向心灵之路引入学校的教育生活,才能最后达成生命教育的精神境界。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同样十分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建设,他在《学生的精神世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学生精神世界的培育问题。他写到,“教育——这首先是教师跟孩子在精神上的经常接触”(注: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8.),“人的精神生活,即内心世界是否丰富,取决于他同周围世界的实际关系是否丰富多样,取决于他同自然界和其他人的相互作用的内容与性质。”(注: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8.)在他看来,精神世界就是学生的心灵世界,主张用丰富的生活内容与学生的心灵世界沟通,并把心灵世界的建设看作学校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精神文化建设与物质文化建设具有不同的起点,精神文化建设从学生的心灵活动开始,重心是学生的文化体验和精神感受,以及在这种体验和感受中学生获得的快乐和意义。
三、精神文化的建设路径
(一)文化陶冶理论
文化教育学派的陶冶理论改变着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为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向。文化教育学派,不仅第一次提出“精神文化”这一概念并赋予其独特的哲学内涵,而且还第一次提出了“文化陶冶”的教育观,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哲学基础。雅斯贝尔斯站在文化陶冶观的立场上,重新讨论了教育的本质问题。在他看来,陶冶的性质是“全面地展开精神运动”,就是“全面地造就人,铸造人的本质”,他写到,“人的文化的一个要素就是作为他历史性知识方式的陶冶,陶冶作为某一时代世界和宗教的历史现实性之语言是充满生命力,同时陶冶又是交流、唤醒和自我实现的中介。”(注: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103.)他认为文化陶冶是教育的本质,而不是像传统理论那样,将“文化传递”定义为教育的本质。无论是知识作为一种文化,还是生活作为一种文化,其教育的功能都只在于陶冶。学校的一切,都可以被看作是文化,因为学校的惟一功能是对学生的精神陶冶,这就是文化教育学派的教育本质论。
文化陶冶论不仅用生命哲学对文化进行重新定义,而且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自己的教育本质论。文化教育学派以生命哲学作为自己的坚实基础,以“生命不可规范”这一根本原理作为建立文化陶冶论的基本依据,将这一论点贯穿于以文化陶冶为中心的教育观中,并站在这一论点上,批判传统教育的科学主义教育立场。在他们看来,由于生命的不可规范及不可预设性,因而只有文化陶冶才适用于人的生长过程。因为有了新的哲学基础,文化教育学派得以用新的视野重新考察学校文化理论,从而在本质上使教育从决定论的目的观中得以真正的解放。陶冶论远离了确定性,打开了通向生命发展的可能性和开放性的世界。陶冶论的代表德国教育家李特深情地说:陶冶“犹如人们从无底的存在深渊之不可言状的迷惑中挣脱出来,而达到广阔的平原上,心胸顿时开朗,感到宇宙万物、天地人生都在我的胸中,和我的心灵产生共鸣,形成一种水融、天人合一的关系。”(注: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派[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73、99.)在这里,陶冶实现了孔子诗教的理想:“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注:论语·阳货.)任何外在的文化和生活,都变成学生心灵自由的力量与源泉。
陶冶论最根本的意义在于,改变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范式,从人的生命世界和精神生活出发,把陶冶看作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在这一视野下,学校文化生活的外在形式和丰富内容,只是精神文化建设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不是最终的目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生命体验,才能使这些资源成为精神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理论虽然发现了文化的教育价值,但却因为排斥文化主体的作用,因而不能真正影响学生的精神生活。尽管学校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始终只限于“业余生活”之中。在陶冶论的立场上,学校文化生活决不仅仅是一种业余生活,只要能真正尊重学生作为生命主体的价值,都可以理解为精神文化的活动范畴。如果课堂能够给予学生真正的生命体验,就应当视为一种真正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精神生活哲学
生命哲学的另一重要代表奥伊肯提出“精神生活哲学”的概念,独树一帜地为生命哲学创立了理解生命本质的一种哲学解释观,在他看来,生命的本质不是人的感性本质,而是人的精神生活,是超越于感性直观的精神。精神这一概念,不仅解释了生活的本质,而且也解释了陶冶理论的本质。学校精神文化建设,表现于日常生活之中,但不是日常生活本身,它的根本特征是精神生活的陶冶。文化陶冶需要生命体验,但也不是生命体验本身,而是生命体验中的精神内涵,只有在精神生活中才能真正揭示学校文化陶冶的价值本质。
人的生活意义全部在于人的精神的高贵性,是精神给予生命以崇高的价值和意义,这一给予关系是不能被颠倒的。“精神产生于一个更高的源泉而不是与感官世界共生,当唯物主义者想要合乎逻辑地表述他的观点时也必须接受这一更高的境界……感官的直接性不断地越来越多地把它的优势让给精神的直接性;外部生活被按内部生活的观点来经历、来看待,而不是相反。”(注:鲁道夫·奥伊肯.新人生哲学要义[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260-267、9、9、72.)学校文化必须回到精神生活中来,生命体验必须在人的精神家园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否则,单纯的生命直观可能会使我们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今天的教育无疑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明显出现差错,把传统教育所引起的教育问题,错误地归咎于教育对精神化的偏爱和重视,因此,以放弃教育的精神世界来寻求学校教育的变革,这是非常危险的。
(三)制度文化理性
把精神文化建设与整个学校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从整个制度文化上建立起生命本体的价值观,并真正确立起制度优先的教育原则,这是制度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分析道德本性时,将道德的基础立于社会而不是个人,他还批评了人们对卢梭自然主义的误解,认为卢梭自然主义的本质不是“个体本质”而是“社会本质”。在他看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远优先于《爱弥尔》的自然个性,(注: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20.)他首先是期望通过改善社会,然后才期望从这种改善中得到爱弥尔的自然天性。
篇4
一、各类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语文课堂的有序展示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几千年的文化活动中,由中华民族群体创作而在辽阔国土资源上革新发展的古典文化体系,该类结构极为稳固且充满特色,对我国长期以来的历史产生着决定性影响。因此一直一来都被后世有机研习和传承。而高中语文新课改方针作出明确阐述。作为当代高中生,必须学会分析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博大,同时从中吸纳丰富的民族文化智慧,理解各类精神内涵,在合理的时间内呈现出一定等级层次的传统文化底蕴。就拿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诗词文赋和戏曲小说等古代作品来说,当中就蕴藏着多元丰富的古代文学知识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管是孔孟时代的“舍生取义”,或是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都在中学语文教育中全程深度贯穿。
二、精确化把握传统文化内蕴对教学主体的影响效果
新时代下,高中语文课程已经被定义为学习、工作的基础性指导媒介,也正是在诸多传统文化渗透的基础上,才能令广大高中生逐渐形成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同时在对外实践交流中不断提升个人的道德素质、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最终形成独特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1.针对高中生群体进行适当的传统美德教育感染
学习传统文化在于让高中生系统地掌握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民族精神、道德观念及内涵机理,同时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和交流探究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其今后人格和思维模式的健全,做充分的过渡准备。
2.全方位提升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根基和艺术修养
传统文化教育要求教师自身必须有广博的传统文化知识和丰厚的艺术修养,所以教师要借助各种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施传统文化教育。
三、在语文课堂上开发全新的教学引导模式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达,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都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多元化课件的播放展示,在开拓学生视野之余,未免使学生更加缺失了练字的机会。长此以往,便会在日后的考试、写作中遗留错别字频繁滋生、字迹潦草等问题。面对此类问题,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为了确保高中生能够对传统文化保留合理程度的感知实力,第一要务便是合理程度地增加该类练习的训练量,督促学生在课余背诵重点文言文篇目,同时利用作业形式默写古诗文,力求保证语言表达流畅、字迹美观。
篇5
【关键词】晋商文化 山西导游人才培养模式 再构建
文化,和人类历史相生共存,对于其内涵的定义,涉及到了文化内容、文化传承、文化效用、文化差异等多个方面,得到公认的是,文化不单单是上层建筑的某一方面,它包括“规范的、认知的、艺术的、器用的各方面”。[1]用最广泛的定义来讲“文化,或文明……是一种复杂丛结的全体。这种复杂丛结的群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任何的其他的人所获得的才能和习惯。”[2]从功能上看,文化具有满足需要的功能、认知的功能、规范的功能、凝聚的功能、调控的功能,而首要功能是教化人的功能。因此,将本土文化融合于高职教育培养本土化的导游人才是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意义的。
1 晋商文化的特征及其意义
作为中国历史发展中颇具地域特色的商人群体,晋商的意义和价值,已远超出商业的范畴。兴起于明代的晋商发展到清朝中期,已在“商路舞台、商业财富、商业伦理、商业组织、经营艺术、管理制度、商业技术、商业教育、城乡建设、庙宇奉祀、社会习俗以及商业精神等整个商业文明体系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伴随着晋商的发展与辉煌,一种明晰、独特的文化体系——晋商文化也逐步形成。基本特征如下:
1.1 有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
晋商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对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在思想道德(信义观念)、经商立业、人生信条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而丰富的内涵。这种丰富的文化内涵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诚信为本,以义制利。在晋商看来,商人虽以获利为目的,但时时处处“义”字当先,义中取利,注重以“诚信”为本,讲求货真价实,信誉至上,用户至上,童叟无欺。义利关系是先秦儒家思想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义”在儒家主要解释为道德规范,而“利”则被解释为“利益、功效”。在儒家的价值判断中,人的社会活动要特别重视“见利思义”。晋商正是用行动践行了义大于利的儒家法则。
——艰苦创业,谦恭勤勉。艰苦创业后的晋商一直保持着勤勉、谦恭的为人处事态度。勤奋刻苦与谨慎稳健成为晋商的重要敬业精神。也因此晋商能够父子相继数代,打破了中国“富不过三代”的俗话。
——勇于创新,顺势而谋,适势而为。晋商在凭借贩茶、贩盐起家之后,建立了具有首创意义的票号。在国力衰微,清朝政府急需合作者来挽救经济危机之时,晋商顺势而谋,达成了与清廷的合作,并以此为契机取得了更大的发展。
作为一种已经成型的文化体系,其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以义制利的义利观,严谨勤奋的实践精神都是对中国传统思想的传承和发展,这些优秀的传统品质对于现代人才培养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旅游已经日益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选择。对于山西而言,“晋商文化”——无疑是旅游业发展最大的一张王牌,彰显着丰富内涵的晋商文化是旅游教育的重要资源。
1.2 晋商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
文化的要素构成了教育的内容,教育是传递文化的途径,正是借助于教育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融合,优秀的文化才得以延续和发展。晋商文化得以创造辉煌的原因,在于它不仅关注传承更关注创新,重视在传统文化中融入现代意识。因此晋商文化作为含蕴丰富的本土特色文化资源,产生出了很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现象;在用人机制上,晋商采取“择优保荐”的措施;在激励机制上,晋商采用了“顶身股制”的激励制度。“顶身股制是对商号内业绩出色的职员的褒奖,凡是勤奋工作、才华出众的人,均有平等的机会顶上身股。”[3]这些理念、措施和制度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竞争力,在中国企业的管理发展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晋商文化中的创新元素和现代文化相互融合,从内容上为教育提供了众多的可挖掘点,选择晋商文化作为导游人才培养模式再构建的突破口,是对晋商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研究晋商文化,使学生逐步形成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文化的能力。
1.3 晋商文化具有支撑内涵的物化载体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与自然长期交往中积累和积淀下来的物质和精神的各种事物的总和。晋商文化是基于晋商发展史之上的文化体系,不仅有丰富的意识形态的内容,而且凝结在票号、大院、古城关隘、彩塑壁画、雕刻造像等古老建筑上的传统文化随着晋商文化“显学”地位的日益凸显,而闪烁出灿烂的光芒,不同领域的文化生长点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点,为学生张扬个性提供了舞台。当然由于导游专业的区域化特征,晋商文化更是培养职业人的重要内容。
2 基于晋商文化山西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再构建
2.1 人才培养模式再构建的理念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多层面有机结合的产物,涉及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等多个过程环节,其基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从这一概念可以看出,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支持培养目标并完成培养目标的功能,它的内涵旨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要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更应该坚持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更重要的是要坚持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整合企业、社会的硬件资源,还应该整合环境文化资源。培养出的人才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技能型人才,而应该是适应现代旅游经济结构调整的技能型创新人才。
因此,基于晋商文化山西导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再构建理念应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现代旅游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以晋商伦理、晋商精神为素质教育基础;以晋商的管理制度、商业技术、城乡建筑、庙宇奉祀、社会习俗等为专业学习抓手;以区域的旅游资源为教学实训基地,以非连续型学程、工学交替、往复式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形成工学结合的、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2.2 人才培养模式
采取学年四段式的培养方案:
第一学年: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晋商文化调研——古城、大院专业体验——专业实践
第二学年:专业技能学习和培训——古城、大院专业体验——导游资格考试——专业实践
第三学年:职业能力培训——专业拓宽性学习——导游资格考试——顶岗实习
其中“专业体验”、“职业能力培训”是学院集中安排的一个学段,利用旅游旺季和节假日(不包含寒暑假),在本省区域内的具有晋商特色的景区景点以及旅行社,按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要求,从专业基本素养(如参观企业、学习企业文化)到专项技能(如讲解)再到职业能力要求(如带团)逐渐层层递进完成,一般情况下,学生每学年要有25-28天的时间用于此学段。“晋商文化调研”、“专业实践”两个学段是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学院采取分散式的按照学生兴趣特长组织定点式的专项实践。
3 再构建模式的原则
3.1 学生主体原则
在上述构建的模式中,学生、文化和行业的关系是主体、中介和客体的关系。在哲学中,人被当作主体,“因为人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现实有形的物质实体,另一方面,人来自自然界,从自然界中索取生活资料,并在征服自然中体现了主体地位。”[4]尽管对于客体有着不同的理解:“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并反过来制约主体活动的对象。”[5]“是人认识和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6]但是,“客体是人实践活动的对象”是毋庸置疑的。我们培养学生的最终指向将是旅游行业,旅游行业在此构建中成为客体。主客体之间需要通过路径建立连接,文化在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桥梁。在模式的构建中学生、行业、文化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依存。学生是促进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助推力,行业是促进学生在业务上成长的主导因素,文化则是使二者的关系结合得更加紧密的纽带和桥梁。因此只有积极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构建对晋商文化的新的理解,已达到提高职业素养的目的。
3.2 晋商文化渗透原则
导游专业的区域性特征,教学内容的本土化成为必然。要有意识以晋商文化为重点,编制乡土教材为抓手,以实训基地为载体,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晋商对于中国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的精神内涵和勇于创新、顺势而谋,适势而为的创新气魄等,感受晋商文化的魅力。
晋商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同样可以将其渗透到其他课程的教学中。例如大院的建筑风格、晋商的经营理念、发迹历史等内容都可以充实在基础课程当中,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学习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
同时,加强与晋商文化相关的景点、景区以及企业的合作,为学生亲赴一线体验实践创造条件;聘请晋商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前来开办讲座,举办和晋商文化相关的读书节、影视展播活动,营造有晋商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3.3 理实一体化原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等育人理念为高等职业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在上述模式中,课程设置要有颠覆性的突破,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与学双边在真实的岗位上,往复式的工学交替,教学做合一,学中有做,做中有学,学为了做。由于学生几乎要有一半时间在行业的真实环境中,接受着职业人的引领、企业文化的浸染,接受着晋商文化的熏陶、历史文明的启迪,因此不论学生的学识背景如何,真实的环境总能让他们找到兴奋点,促使学生在边学边干的过程中逐渐将就业手段的学习方式转变为生活方式,更有效的促进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3.4 双证书原则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人才市场对导游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导游员素质高、职业能力强、上岗快。所以学生在校期间就要完成上岗前的职业训练,具备独立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双证书制度正是为此目的而探索的教育模式,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有力证明。行业对导游员有清晰的标准,一年一度的导游员资格证考试,就是行业对导游员的基本要求和录用标准,教学要围绕着资格证书的标准进行,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晋商的文化的资源,发挥实训基地的功能,坚持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加强实训基地和双师教师队伍的建设,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学院的考试要主动与行业考证对接,改革考试的内容和方式,以证代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涉及教育资源的利用,且涉及到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手段的改革、实训基地建设、质量监控和评价的诸多方面,只有全方位的落实高职的教育规律学生的培养才能达到既定目标。
参考文献
[1][2]韦政通著.中国文化概论[M].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3页、第2页.
[3] 东北财经大学.何宏.硕士论文.明清时期晋商经营机制的分析及启示[A].
篇6
关键词:大学校园;景观营造;文化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5-115-02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Cultural Horizon――A Case of Jiamusi University
Liang Yinghui et al.
(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 154007,China)
Abstract:The campus cultural landscape in university has its uniqu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educating function. Be aimed at 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it briefly introduced the connotation of university culture,and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ampus cultural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ampus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Jiamusi University,it discussed how to reflect the culture of the campus landscape unique taste and rich in cultural connotations,and explored concrete expression of the campus landscape in cultural horizon.
Key words:University campus;Landscape construction;Culture
大学是人类智慧发展的摇篮,是世界文化发展的产物[1]。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大学已经成为重要的传播思想、教育、文化的重要场所。大学校园景观不同于一般的景观设施,它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接受教育和进行学术研究的空间和浓郁的文化与学术氛围[2]。大学校园是师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文化视域下大学校园景观建设的意义在于:一是为师生创造舒适宜人的学习与研究环境;二是为城市景观增加一抹亮色,成为展示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窗口。随着高等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大学校园景观的文化建设逐渐受到重视,建设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文化特色的大学校园尤为重要。本文以佳木斯大学第一学区的景观营造为例,阐明文化视域下大学校园景观建设的重要意义。
1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环境特征
1.1 大学文化的内涵 迄今为止,大学文化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目前还没有被众多学者认同的统一概念。在海峡两岸跨世纪的大学文化发展研讨会上,众多学者认为大学文化是由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因素有机结合而成的[3]。北京大学教授赵存生认为“大学文化是以大学为载体,由历届师生创造和传承的精神结果和物质结果的总和”;“认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以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为内容,以大学为载体,以大学的教师和学生为主体,通过历史的筛选、积淀及承前启后的过程,达到传承和创新的结果”[4]。清华大学教授方惠坚认为:大学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包括大学的理念、历史、传统、精神、特色、校风、学风、环境及校园风貌[4]。也有学者认为大学文化包含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方式文化、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中的显性样式,而人文景观所折射出的人文精神则是大学文化中的隐性样式[5]。总之,大学文化是大学人在大学生活与教育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
1.2 大学校园文化环境的特征 大学校园文化环境的特征包括教育性、象征性、独特性、历史性、聚焦性、美观性及参与性。每个大学都具有其地理、历史、人文的独特性,其艺术与文化的景观构建应当强调不同的特质。大学校园为师生所共有,校园文化景观环境亦应重视人的参与,使文化艺术不仅蕴含于静态的作品本身,还能经由活动的历程,激发师生的情感以及对学校的隶属感与认同感。
2 大学校园景观分析――以佳木斯大学为例
大学校园景观是由人造景观和自然景观组成的物质景观及文化、行为、心理等组成的精神文化状态的综合反映[6]。美好的校园景观环境应该充分体现文化和地域特色,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学习空间。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内容,人们规划的是体验[6]。(下转136页)(上接115页)因此,美好的景观应该带给人们美好的文化体验。佳木斯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最大限度地追求人性化、生态化、特色化,形成校园景观独特的文化魅力,力求创造文化特色突出、生态环境和谐的空间境域,主要通过植物、建筑、景观小品等充分表达。
2.1 植物景观 植物景观属于软质景观的范畴,具有不同于其它景观要素的独特之处。首先它具有生命,是最生动、最活泼的要素;其次植物形态特征丰富,不同的植物表现为各异的形态。校园内有高大挺拔的乔木,如旱柳(Salix matsudana)、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等,也有低矮浓密的灌木和地被,如锦带花(Weigela florida cv. Red Prince)、小叶丁香(Sytinga microphylla)等,形成层次丰富的植物群落,具有浓郁的自然气息。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表现出多样的形态和色彩,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变化。在校园景观中,利用植物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创造出充满意境的校园植物景观。如佳大主楼后的杏树林(佳木斯市市花)营造出杏花满园、香气四溢的景色,伴着树下的朗朗读书声为无数佳大学子留下深刻印象。
2.2 建筑 建筑是无声的诗,也是有形的画[7],在构建校园文化景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建筑或追求艺术的精美、空间的优雅和整体的和谐,或熔铸东、西方建筑艺术于一体,体现出功能与美学的奇妙交融。佳木斯大学校园内的建筑体现出浓郁的文化氛围,如主楼、图书馆等建筑的造型似一本翻开的书,邀请大家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并以其独特的造型成为佳大的标志性建筑,散发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2.3 景观小品 校园内的雕塑、景石、喷泉、花架、亭子等景观小品都具有丰富校园景观的作用,同时还充分反映其文化内涵。雕塑作为独立的景观环境艺术品,强调的是其形式和精神内涵,注重于环境氛围的营造和场所空间的控制。体育中心广场的雕塑具有独特的造型及深刻的寓意,寓意着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医学解剖馆前设置李时珍雕塑,不仅点缀环境,还具有独特的寓意。中心花园中刻有“砥砺”的景石时刻激励学生坚忍不拔、完善自我、砥砺前行。各学院楼前草坪上刻有文字的置石,不仅起到了丰富景观环境的作用,还传达着学院的文化、精神与风貌。
3 小结
大学文化是经过自身的努力、历史的积淀与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是大学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部分。大学校园景观应该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意蕴,体现独特的文化品味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佳木斯大学校园中的景观设计注重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将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景观设计之中,从而营造出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良好的育人品质。同时,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景观环境中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构建师生共享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赵存生.世界文化的走向与大学的文化使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4):8-10.
[2]杨雪,葛佩琳,段渊古.基于地域特色的大学校园景观营造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中心广场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6):1 174-1 177.
[3]肖杏烟.大学城制度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功能[J].教育导刊,2008(6):10-13.
[4]赵存生,方惠坚,郑惠坚.大学文化研究与建设[J].中国图书评论,2002(11):14-19.
[5]赵全儒.大学校园的人文景观空间营造[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09,1(2):49-52.
篇7
来自澳大利亚的托尼?斯科特(Tony Scott),是澳大利亚排名前十位的世界级艺术家。作为西方世界成长起来的现代艺术家,他是现当代艺术的亲历者、创造者,也是艺术活动的推动者和经营者。特殊的成长经历和多重的艺术身份,造就了托尼无与伦比的艺术世界和与众不同的精神价值观。其跨越文化的意象与抽象艺术风格,无疑是对当代全球艺术文化的真实再现与反思。
出生于1950年,从墨尔本大学雕塑系毕业后,斯科特开始了作为艺术家、策展人和艺术评论家的丰富艺术生涯。自1994年以来,斯科特一直是游走于不同大陆的行者,获得了丰富的艺术经历。而这种经验为托尼带来独一无二的、贯通并用了东西方独特元素的艺术风格。
带着对中国的热爱与好奇,斯科特2005年来到北京,建立起中澳之间的艺术交流沟通。中国建筑、针灸脉络学说以及神秘的东方人体结构图像,震撼着这位西方文化世界成长起来的澳大利亚艺术家,人体经脉图开始大量出现在他的当代拼贴艺术作品中。
在他享有盛誉的“几何”系列中,丰富的材质与不规则、诡异、令人惊奇的网络交织在一起。抛光的金叶融在了赤褐色与赭色的陶土网格中,靛青、翡翠绿、宝石蓝、宝石红、土耳其绿的丙烯方块点缀在帆布之上,使得画幅更有深度,并提供了过去与现在的不同视角。处于东方与西方的交界处,托尼?斯科特的抽象艺术重新定义了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的神圣美学。
篇8
关键词:园林;设计;文化;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传统园林理论基础上,改造地上建筑物和自然环境的有意识的思维过程和筹划过程,也是让人自然化和自然人化的过程,是设计者的一个新的梦想。在此过程中,我们把看似独立而又相互融杂的文化表现在园林景观中,营造舒适的景观效果,满足居住环境的愉悦。
1 园林文化的概述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250多种[1],但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无论如何定义,文化都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文化代表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人们把自己的观念、情趣、精神归宿投入到改造山水地貌,或者开辟山水地貌并结合植物栽植、建筑布置的外环境建设中,从而形成了特有的园林文化。我国的园林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广博,在1840年以前传统园林中体现最为深刻。而在此后的近现代园林中,因为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不同边缘科学的出现及信息全球化的流通,使得园林中的文化应用更为广泛。
2 园林文化的作用
2.1 文化增色园林
有人说,传统园林,建筑为体,园林为衣,文化为魂。也就是说没有文化的园林,就只有躯壳而没有灵魂。一块绿地有了文化的内涵,就有了吸引力;个性越强,就越有包容性。一个没有文化内涵的公园是缺乏魅力的。唐代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了千古名篇《枫桥夜泊》。自从张继的《枫桥夜泊》问世后,寒山寺因此就名扬天下,成为千古的游览胜地,可见文化的淀积对园林的增色效果。
2.2 文化造就胜景
文化可以为园林打造千古扬名的胜景。如果没有范仲淹《岳阳楼记》和杜甫的《登岳阳楼》等文化为岳阳楼宣扬,怎会有如今如此著名的盛景?虽然传世名篇《岳阳楼记》并未对岳阳楼风景进行描述,而是范仲淹借《岳阳楼记》一文抒发先忧后乐、忧国忧民的情怀,但是这种情怀就是文化。再如中国八景文化系列[2]的“西湖十景”、“燕京八景”等体现了人类的智慧、人文理想,它把传统诗词歌赋、民间传说、文人轶事等中国特色的文化与自然融合。这些胜景的出现无不是前人给园林赋予了一定的特色文化,可见文化造就胜景。
2.3 文化在园林中精神表达作用
文化作为精神财富来讲,它对人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园林景观中优良文化所表达的精神力量,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这种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城市园林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园林文化精神力量的表达作用不可忽视。这种精神力量在促进个人素质提高,提升城市文明度等方面,甚至在表现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上也有其不可代替的作用。
3 园林文化的内容
3.1 实体类文化
实体类文化正如字面意思一样,是一种不仅可触知的而且是有形的实际存在的一类文化物体,这种文化物体可以是自然产物,也可以是人类活动的有一定纪念意义的历史遗迹。
3.1.1 自然遗产。自然遗产类文化代表地球演化历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也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它有着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地域。如喀斯特、丹霞等自然地貌等;火山喷发遗迹如雁荡山的凝灰岩、凝灰岩和流纹岩等;还有如雨花石、太湖石以及古树等均属于自然遗产类文化。
3.1.2 历史遗迹。历史遗迹类文化主要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场所、遗留物或留存物。如河姆渡文化遗址、万里长城、都江古堰、北京天坛及皇陵古墓类等;当然如杜甫草堂、古树名木中的名木也在此列。
3.2 意境类文化
3.2.1 诗词歌赋。诗词歌赋这些传统文化在中国园林中的应用由来已久。中国古典园林不是诗却有着诗一般迷人的意境,不是画却有着画一般的风景。是因为中国古典园林园景的构思通常用简练诗词来点明设景立意,然后在景中主要建筑物或山石景点上题名咏记,寄情于景,以致情景交融。如苏州狮子林的暗香疏影楼就取名自宋代诗人林各靖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拙政园的留听阁取名自“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3]。正是这样的文化应用,让景与情交融,达到了南宋诗论家范希文所说的“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的境界。
3.2.2 神化传说。潘鄱等[4]在其文章中指出,中国园林受昆仑神话及蓬莱神话影响极深。传统的中国园林就起源于昆仑神话,昆仑神话思维所及的“灵台”与“灵沼”就是传统园林的“原型”——以山体和水体的配置而构成骨架。人造的山——台,象征神山,人造的泽——池作为神明的居所,这种人工山体与水体的结合正是对神话“昆仑之丘, 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的模仿。而蓬莱神话影响下的园林使得“一池三山”的建园格局出现,现存最古老的这种神化传说影响下的园林代表就是北京的北海公园。据载北海公园最初是根据我国古代神话故事《西王母传》中描写的仙境建造的,是典型的“一池三山”的格局[5]。
篇9
【关键词】谚语;认识
谚语,是语言中最生动、最简洁、最风趣、最富生活气息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谚语的洗炼和深刻是一个民族在其漫长的语言文化发展史中大浪淘沙、去粗取精的结果。无论是中国语言文化、俄语语言文化还是其他语言文化,谚语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点,即社会性、广泛性、生活性、通俗性、简洁性、传递性和教化性等等。谚语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既反映了各民族文化的共性,又反映了其个性。“一个民族的天才、智慧与精神都可以在谚语中找到。”(FrancisBacon)[1]所以,对谚语文化的比较研究和翻译一直是语言研究界十分关注的重要课题。但是,谚语作为民族文化传递的使者,如何发挥其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则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目标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传递与获得的途径很多,如了解目标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以及欣赏目标语国家的电影、电视等文娱节目等等,都是获得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谚语作为语言的精髓部分,是浓缩了的文化。因此,对目标语谚语的学习是迅速获得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文化知识的获得又有助于对目标语谚语的正确理解。谚语作为语言的精华部分,理所当然地反映了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只有理解了目标语谚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才能理解谚语本身。因而,谚语学习的过程也是文化的传递过程。
所以,在俄语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谚语的重要性。本文试图在谚语的定义、性质、概念及特点等方面加强我们对谚语的认识。
1、 谚语的定义
谚语是劳动人民生产生活中智慧的结晶,是语言文库的明珠。谚语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熟语,它是人民群众经验积累的形象而富有意味的概括,所以在内容上充满了哲理和智慧色彩。它是民间流传的言简意赅而又具有训诫意义的箴言,通常包括形象叙述和道德告诫两个部分[2]。谚语的对比对于我们和俄罗斯人的交际、外语学习、掌握汉俄文化差异等方面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谚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民族固有的睿智、过去的历史和风土人情。谚语是俄罗斯文化的沉淀,它包括了长时间以来民族的传统和习惯的资产,它具有超越适口的持续性和有效性。“谚语形成于民间,来源于生活,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3]。
2、 谚语的性质
谚语是俄罗斯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同词汇一样,它不仅是重要的载蓄手段,而且是积极的交际手段。从语言国情学角度对谚语进行学习和研究,有助于增强对俄语及其文化的认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谚语是民族文化的反映。各民族有各民族的文化特点,俄语是形态丰富的屈折语,它拥有更为关阔的表达交际结构的自由空间。俄语谚语的动态性和开放性是其固有的特点,两者紧密相关,相辅相成。俄语谚语就如同一面镜子,折射着俄罗斯民族的缩影,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俄罗斯民族个性这一涉及语言与文化相互关系的核心问题的特征。
从人民群众的智慧这个方面来讲,因为人类共同的特性,各个国家的谚语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共同点。在俄罗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巨变的今天,同世界各国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了,加之在世界范围内全球一体化的取向的影响。人类的共同进步,民族之间的差异会缩小,相交的部分会扩大。人类在客观实际中的共性,同样会反映在中俄两国语言负载的文化中。所以中国学生在今后俄语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谚语应该根据其国情来理解和应用。
3、谚语的概念及特点
作为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谚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它短小精悍、寓意精辟、形象生动,具有高度的概括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可是,究竟什么是谚语,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
根据《辞海》中记载,“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经验……也是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苏联百科字典》中对“谚语”是这样定义的:“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是结构紧凑,形象生动,语法、逻辑上完整的有一定韵律组织形式且带有教育意义的语句”[4]。这两种解释都总结出谚语是语法、逻辑上完整的,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语句,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们可以对谚语下这样一个定义:谚语是劳动人民的创作,是流传久远的具有特定转义性教义的语言简洁、形式固定且有一定韵律的语言。
总之,对谚语中折透出来的语言世界图景进入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认识中俄民族及其文化内涵。对民族性、动态性的理解和认识是我们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基础。
谚语是俄罗斯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同词汇一样,它不仅使重要的载蓄手段,而且是积极的交际手段。从语言国情角度对汉俄语进行对比学习和研究,有助于增强对中俄文化的差异和共性的认识,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转引自张冬贵,《谚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6卷,2002年6月。
[2]彭在义,俄语成语释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第1页。
[3]陈亦燕,《谚语:管窥他国文化的窗口》,《西安外国语学校学报》,2003年6月第11卷,第2期
[4]吴国华:《文化词汇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Brief Analysis on Deep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Proverbs in Teaching Process of Russian
Yu Yi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Jilin 132101)
篇10
关键词:民间体育游戏;城乡差异;
中图分类号:G4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97-03
一、研究对象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民间体育游戏”,属于民族民间体育部分,但是已有文献针对这部分像“踢沙包”、“滚铁环”、“摔元宝”等体育现象。笔者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调查法、逻辑法和数理统计法。
二、分析讨论
在课题创作过程中采用大量的调查研究,采用调查和访谈形式也是本课题数据来源的最主要渠道,对河南省的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南阳、信阳、安阳7个城市和灵宝、宝丰、嵩县、沈丘、登封、封丘、滑县、镇平、南召9个县的乡村和城镇各个阶层的居民进行访谈,调查数据与分析如下表所示。
(一)“民间体育游戏”的城乡差异和项目特点分类
从统计数据看,“民间体育游戏”项目存在城乡差异。乡村民间体育数量和种类较多,形式上显得更自由,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例如:玩泥巴、滚铁环、爬树、弹弓、打棒等项目,都是乡村特有的娱乐项目,这得益于农村地区丰富的体育资源。城市民间体育趋向西方化、现代化、洁净化,从儿童少年的娱乐项目到老年的空竹、陀螺,活动场地都以混凝土地面或公园草坪为主,趋向于安全化、洁净化。
笔者为了研究方便,增加新的“泥土项目”和“潜在危险性项目”的定义,将“泥土项目”定义为:以大自然地面或土壤作为主要游戏资源的娱乐项目。将“潜在危险性项目”定义为:当今时代人们认为可能造成自身和他人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项目成为。列举图下表所示。
从调查表对比中可以看出,“民间体育游戏”的城乡差别主要在于泥土游戏项目和潜在危险性项目的取舍。并且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中,泥土游戏项目和潜在危险性项目正在逐渐消亡。
究其原因,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对子女的安全非常敏感,卫生意识较强,从而对“泥土”游戏有了抗拒心理。经调查,90%城市家庭和70%农村家庭反对子女参与潜在危险性项目,90%城市家庭和50%农村家庭反对子女参与泥土项目。
“民间体育游戏”发展至今,主要以生产生活的题材为主,我国自古以来以农耕文化为主,一直持续到上世纪80年代,仍然有80%的人口在农村,虽然处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的时代,但在广大农村实际经济类型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从经济对文化的决定性关系上,可以推测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民间体育的面貌很少改变,保持有原始特征,特别是“泥土”项目,甚至可以作为还原古代文化生活的主要题材。
(二)“民间体育游戏”项目特征分类
为了本课题的深入研究,笔者将“民间体育游戏”项目进行分类。按游戏特征分类,将“民间体育游戏”分为模仿秀类、儿歌游戏类、捉迷藏类、持物竞技类、身体对抗类、自娱自乐类,如下表3所示。
从分类特征上看,城乡的项目名称有较大差异,但类别规模的差异不大,整体走势和比例几乎相似,各年龄段的项目参与高度相关,例如:老年人群大多参与自娱自乐类项目,幼儿主要参与儿歌游戏类项目,少儿参与性持物对抗性和同场对抗性项目,尤其以持物对抗性项目最为丰富,说明少儿阶段丰富的创造性和竞争意识。城乡地区的相似性特征说明民间体育文化的稳定性,尽管经济较快发展,城镇化加速,但是民间文化精神没有根本改变,这就是“民间体育游戏”的传承之道,也体现了这类体育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另外从数量特征分类对照表(表3)中可以看出:持物竞技类和自娱自乐类项目数量占各自比例的2/3强,组成了“民间体育游戏”的主题,采用间接竞技对抗,借物较技,在游戏中既可以实现自我超越,又能避免直接身体对抗的剧烈火爆,体现了“祥和内敛”的民族文化特征。
三、结论
1.随着文化生活水平更新,泥土游戏项目和潜在危险性项目在城市地区已经消亡,在乡村地区也逐渐消减。
2.按体育学特征分类,将“民间体育游戏”分为模仿秀类、儿歌群戏类、捉迷藏类、持物竞技类、身体对抗类、自娱自乐类。各类活动形式的成分比例城乡差别不大,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3.老年人群大多参与自娱自乐类项目,幼儿主要参与儿歌游戏类项目,少儿参与性持物对抗性和同场对抗性项目,尤其以持物对抗性项目最为丰富,占主体地位,体现了“祥和内敛”的民族竞技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4).
[2]邵荣,柯玲.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思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6).
[3]李天元.旅游学导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