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对制造业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4: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益生产对制造业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精益生产对制造业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精益;库存管理;制造业

0.绪论

历史上,库存被认为是财富的象征,但按精益生产的观点,库存是七大浪费之一,应尽可能的去除。如何减少库存乃至到“零库存”对于制造业成本节约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现代生产管理总是把库存控制放在重要的位置[1]。精益库存管理对于制造业而言,实施门槛相对较低,没有硬体设施与人才等软件准备的基础要求,而且兼具投资成本低收效快等优点,因此具有巨大的实践价值。从汽车巨头丰田公司到零售业霸主沃尔玛,都从精益库存管理的实施中获得巨大收益。中国作为制造第一大国,许多企业已开始认识到实施精益库存管理的重要性,并已付之于行动。

1.精益库存管理的基本理念

在制造业经营理论中,管理人员通常都保持一种观念:在现有生产基础条件下,不断提升产量,提升生产效率,就意味着生产成本降低。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品的销量已完全受市场操控,而非前端制造环节可以控制。因此,如何在不增加产量的条件下,降低成本来提升营收显得更为关键。精益库存管理基本理念就是针对制造业营运之中的库存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精打细算,在不增加产品售价的前提下,通过制造成本中库存成本的降低来提升营收。精益库存管理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利润,强调利润源于售价与成本差的“非成本主义”的观念[2],通过不断的库存现场与业务的改善,降低库存成本,提升企业盈利。

2.精益库存管理的应用条件

针对制造业而言,有许多系统改善与成本优化的方法。例如,利用全面质量管理与六西格玛来降低品质缺陷成本。而这些方法的应用都要求企业在内部建立最基本的推行小组这样的人才团队。而精益库存管理则具有硬件投资少、推行门槛低、理论易掌握的特点,只需要对库存现场运作的规范化与库存传递流程中对细节的改善,便可直接降低可见的库存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我国制造业组成中,中小企业总数在800万家左右,约占我国制造业总数的95%,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生产管理落后,员工素质低等问题[3],但是这些客观缺陷都不会阻碍精益库存管理的实施。只要各阶管理层的支持,全员参与,以及具备持续改善的信念,通过管理人员理论培训与不断实践,都可以实现精益库存管理。而且正因为我国制造业管理基础相对薄弱的现状,实施精益库存管理所能见到成效可谓立竿见影。

3.精益库存管理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方法

在制造业中开展精益库存管理,可以使用以下4个阶段进行。

3.1检视原料入料至产品生产中各个区域内的库存现场,标示中转库存

现场管理人员检讨各中转库存在货物运输流程中所需停顿的必要性。若判定为非必要之中转库存,管理人员安排区域净空,并警示物品不可存入空置区域。通过这个阶段的改善,车间内会释放出一些空置区域,然而生产具体运作则需要3到5周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待生产稳定后,就将看到库存空间的精简,而更为可观的是隐藏在背后这些释放库存管理成本的节省。

3.2工单数量合理性检视与确定,整合功能相同且流程相接之物料仓库

许多生产企业发料按照工单发料,而如果生产线无法及时消耗所有投入工单料件,则会在原料库与生产线间行成小型的原料库。针对这种现象,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产量基准算出工单开立的合理数量,以此来消除原料与生产线间各类不必要的库存。呆滞原料保存成本降低与车间有效作业面积增加是这个阶段的主要效益。

3.3料帐运算电算化实施,确保料帐一致性

许多生产企业对于原料库,半成品库以及成品库都已具备料帐系统来进行维护,但是却忽略了实际生产过程中从原料库料件发入工单后在生产现场的料帐管制。这个阶段就要求管理人员针对料件流动过程内未实现料帐电算化的部分进行层别并设计信息系统来维护并确保料帐一致性。让料件信息在企业内共享与交流,一套健全的信息网络系统可以大大提升料帐维护效率[4],消除查找料件,丢失料件等成本投入。

3.4提升生产线平衡率,消除生产车间在制品库存

产品在新产品试产时,各工作站生产节拍无法确保一致化,这将导致工作站与工作站间必然存在在制品库存。因此,管理者在产品进入大量投产后需要花费精力进行各工作站生产时间监控与调整,确保各站生产节拍趋于一致以达到较高的线平衡率,消除工作站间不必要的在制品库存。这个阶段完成后,除了可以增加车间有效作业区域面积外,更能节省在制品搬运,转运工具等不必要的成本投入,降低产品生产周期,这也是准时生产所提倡的改善方向。

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电子产品加工制造企业,2010年第四季度对年产量180万台笔记本主板加工车间实施以上各阶段的库存管理改善,全面推行精益库存管理,得到了巨大的收益。其中,原料库存面积减少135m2,库存精简幅度达55%,物料存储设施等硬件投入成本节省2.8万美元,库存管理员工节省18人,库存人力精简35%。更为难得的是通过精益库存管理的顺利推展将精益理念植入员工,使全员加强成本意识,精益已融入该企业文化,为企业未来追求卓越绩效铺平道路。

4.结论与展望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举足轻重。实施精益库存管理仅仅是中国企业全面推行精益生产等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各企业利用管理科学在科学管理中的不断实践与努力探索,中国的制造业不仅会在“量”上继续前进,更将在“术”上不断突破,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更加巨大的贡献,从制造大国腾飞为制造强国。■

【参考文献】

[1]胡宗武.工业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0:143-149.

[2]蒋冬建.精益生产及其基本理念的研究[J].管理探索.2007,4:30-31.

篇2

随着产品生命周期和交货期的缩短,企业的快速交货能力和响应需求变化能力是企业在未来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1]。离散型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信息繁多,且包含着很多的变化和不确定性。生产数据多,标准难制定,数据维护工作量大等问题急需解决。为解决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准确、快速的传递,提升生产环节与产品设计、生产计划等环节的信息交互,企业迫切需要一套集成化生产管理系统来有效整合生产过程中内外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生产资源优化配置。近年来,国内外在制造业生产管理集成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文献[2]引用了齐套工位的概念,建立统一的数据结构,解决了机加和装配系统相连接的问题;文献[3]建立了一种基于现代敏捷制造环境的系统集成框架模型;文献[4]提出了在虚拟制造环境下包括系统布局、仿真规划和虚拟漫游三个阶段的大批量生产的制造系统集成规划方案;文献[5]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PDM(ProductDataManagement)系统和生产管理系统集成的方案;文献[6]提出了一个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的数字化制造车间集成管理系统结构,实现了生产管理、单元控制、DNC远程控制及检测监控子系统之间的集成。以上研究大多数只是单一的集成几个系统,或是提出了一些集成方法,没有结合制造业的管理模式以及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所带来的需求的变化。离散型制造业在管理模式及执行方面,缺乏先进及创造性的管理方式。仅单单是对各信息系统的集成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竞争力。因此迫切需要在生产管理系统集成的过程中融入精益管理思想,从管理和信息两个方面提高集成化生产管理系统的效率。因此本文根据以上研究成果,结合离散型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的特点和需求,引入精益生产思想,构建了精益生产管理集成化系统模型,设计了系统集成功能结构并实现了生产业务流程集成。

1精益生产管理集成化系统模型

1.1精益生产管理系统概述

精益生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的概念,它包括从产品设计、生产线设计和建设、生产计划制定、组织职能和结构设置,人员、资金、设备、物流、信息统筹等多个方面的管理与控制[7]。精益生产理论强调生产现场的重要性,因为所有的生产活动都是在车间里完成的,车间里的信息复杂多变,如何处理好车间内部的信息,并且和上层的计划管理系统、产品设计系统,下层的控制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变得尤为重要。许多企业已经实施了ERP、PDM、CAD等系统,但并未真正的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数据仍不能流畅传递,导致ERP不能正常工作。生产制造时常会出现订单更新变化不及时,生产信息及异常不能及时反馈,车间生产状况难以实时监控等问题。精益生产就是以不断减少浪费和持续改善为核心的。精益生产管理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拉动导向,是企业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低的成本,以效益显著改善为特征的全新的生产管理模式[8]。精益制造业会使用看板作为作业指南,但这只是在生产执行过程中的手段,需要最新的关于生产的数据。生产管理系统能够创造出质量分析和生产线过程改进所需数据,这就需要精益与生产管理系统相结合,用精益生产作为指导,信息系统作为信息追踪、监督、控制、管理和信息传递的工具,使生产过程透明化。

1.2精益生产管理集成化系统模型

从离散型制造业的实际出发,在充分调研企业的业务流程的基础上,结合精益管理思想,建立精益生产管理集成化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1)精益计划精益计划是在实时变化的需求基础上,通过滚动预测和滚动订单不断循环制定生产计划。零件的需求计划基于BOM,但BOM的层级应该尽量少,产品结构扁平化可以减少中间在制品库存。使用采购订单来和供应商沟通,使用生产看板和车间沟通。优化生产线排程,流水线按节拍和客户的实际需求生产产品,以达到准时交货。2)精益销售当接收到客户的订单时,应该先和生产部门和采购部门沟通,决定是否有生产能力和可用的物料,根据精益生产原理,成品应该基于实际客户需求,这就需要销售订单来触发产品的生产。对于交货期不能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就需要根据预测来生产,建立一定的成品库存,基于成品库交货,用看板来控制成品库。3)精益采购精益采购需要和供应商建立好合作关系,和供应商有效沟通。对于具有较长提前期的物料仍需要MRP等计划的支持,对于短提前期的物料基于看板来触发采购。采购看板一般分为两类:按单看板和补充看板,当物料库货位一空或达到触发数量,补充看板和按单看板就出发采购,需要供应商填满。4)精益生产产品和零件的生产是由生产看板控制的,要做到当有生产看板时才生产,避免多余生产而造成的库存积压。相对应于采购看板,生产看板也分为按单看板和补充看板,按客户的需求生产是基于按单看板控制的,补充看板用于控制有稳定需求的产品和零件。对于混流生产的生产线要使生产均衡化,各工序间生产同步化,进行小批量生产,缩短换摸时间。

1.3精益生产系统拉式模型

拉式生产方式是响应快速变化的实际需求和减少库存最好的方式。拉式系统相比较于传统的推式生产方式最大的区别就是物流和信息流的一致性,用信息拉动物料流动,如图2所示,当生产计划下达后,根据实际需求量和产品的提前期来确定生产顺序,使生产均衡化。生产计划只下达到最后一项任务,通过看板把生产指令传递给上道任务,有生产看板就生产,没有就不生产,以减少半成品库存。看板作为传递给上游任务的需求信号,是进行精益拉式生产最基本的手段,它是一种通过补充代替已消耗资源的物流控制方法。

2精益集成化系统设计

2.1精益集成化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根据离散型制造业的生产业务需求,结合精益生产原理,将集成化系统分为计划管理、工艺设计管理、采购管理、质量管理、现场作业管理、库存管理和销售管理七个功能模块,集成化功能结构如图3所示。1)计划管理:经过预测和订单制定的主生产计划,根据实时的销售订单情况,每周都要用滚动的方式制定周计划,用周计划甚至是日计划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保证计划的透明度,装配计划和零件加工计划要步调一致,通过生产看板实现计划的拉动。2)工艺设计管理:完成生产所需要的加工工艺,产品结构BOM,加工标准等数据的制定和管理。优化加工路线,改进设计和加工工艺,减少BOM层级,为实现均衡化生产、单元生产、扁平化生产做准备。3)采购管理:根据库存和生产需要情况,区别于通常的采购模式,精益生产的采购是由生产需求拉动的,采用小批量采购看板和年度一揽子采购计划模式。遵循小批量、多次采购原则。4)质量管理:生产过程中的工序标准化在精益质量管理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对生产工人进行培训,达到标准化作业。在生产过程中,车间检验人员和技术人员检验不合格品、超差品、工废料废等情况,记录数量、生产单元、产品代码、零件代号等信息,再经质量部门确认审理,分析产生原因,生成质量报告。5)现场作业管理: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结构和工艺相似的零件组成一个零件组,确定出零件组的典型工艺流程,再根据工艺流程等信息将生产设备组成一个制造单元,实现单元化生产。通过看板、安灯系统等可视化工具实现成产车间的全面监控。形成生产报表,提供生产完成情况等数据的反馈。6)库存管理:实现成品库存、中心库、线边库等各级库存的分级管理。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和库存息息相关,通过混流生产来减少成品库存,通过准时采购提高进货频率来减少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7)销售管理:客户的需求拉动是一切生产活动的动力,可以为客户建立一揽子销售订单,当系统接受到客户的订单时,订单就记录在一揽子销售订单里。当一组产品需要从同样的交付库位给客户,且发运日期一样,就可以建立一个发货计划。

2.2生产业务流程集成设计

生产管理系统业务流程集成要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快捷性,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减少流程浪费,实现信息的连续传递,如图4所示。工艺技术部根据产品信息制定图纸,工艺等。经各分厂调度把生产所需要的工具设备发放到各生产车间。生产部经过计划分解把制定的月成品计划信息发送给装配车间,装配车间再根据计划以及实际情况制定周计划与日计划,周计划以滚动的形式制定,每周制定一次。根据物料需求计划制定的零件生产计划信息发送给机加车间,但只是一个大致的计划,机加车间再根据装配车间的零件需求来制定每周每日的生产计划,以实现需求拉动,减少库存。物料需求计划把制定的采购计划发送给采购部,采购部通过库存管理把物料、外购件等送到机加和装配车间。质量部通过产品信息、图纸、工艺等制定质量标准,检验部根据质量标准检验产品的完成情况并生成生产报表把生产过程中的异常信息及时反馈给生产部处理。

3应用实例

根据以上分析及设计,建立集成化系统的各功能模块,完成业务流程集成,实现了各部门信息的传递与交互。不同的人员登录系统后,根据其业务接收和处理相应的信息。生产部门制定好生产计划传递到相应的机加和装配车间,车间计划管理人员根据生产计划以及实际的生产需求、设备工具等能力信息制定合理的车间生产计划(如图5所示),对生产任务进行监控,动态调整生产计划;设备工具部门也会根据生产计划等信息进行设备工具的调整以及准备,如工具工装等需要外购,工具管理管员就需要填写工具工装需求计划以及时通知采购部制定采购计划(如图6所示);经过质量检验后质量管理人员进入产品管理模块可以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单,对不合格品进行分类,如返工、返修、报废等(如图7所示)。

4结束语

篇3

关键词:汽车制造;工艺标准化;重要意义

一、汽车制造中工艺标准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工艺标准化指代生产过程中完成产品的流程及工艺设计,是大部分工艺企业的核心。而汽车制造企业相对于一般的企业,其规模庞大,生产周期长,对产品的安全系数要求高。所以,工艺标准化在汽车制造业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在汽车制造业中,其工艺标准化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主要有两部分。一方面是精益规划管理,它对前期的汽车生产做出管理及规划方案,会直接影响整个生产流程以及最终汽车的质量。另一方面,则是对汽车制造过程中最常用技术的标准化,涉及冲压、装焊、涂装等,它们的标准化对汽车制造的效率及企业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如此,企业就应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将精力主要分布于这两方面,才能建立科学完善的标准化工艺流程,助力于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精益规划管理,为汽车标准化制造全程护航

精益规划管理是汽车制造工艺标准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汽车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大管家。顾名思义,它主要的任务就是对汽车的生产精益求精,做出完美的规划,为接下来的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一)标准化的精益管理规划是应对市场竞争的法宝

市场瞬息万变,企业要想在在商海中谋求稳定的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应对策略。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只有将管理规划工作提升到标准化水平,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知彼方面,强调的是企业要对整体的外部大环境有足够的调研和分析。作为一家汽车制造企业,首先应时刻保持对竞争企业的产品及其动态的关注,如对手公司的汽车制造量以及销售量、对方产品的性能以及口碑等,都掌握第一手数据。其次,是对客户心理有足够的认知,这可以通过足量的市场调研达到,而且应注意,针对不同的受众,其心理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所以需提高市场分析的频率和范围。总之,标准化的精益管理规划,其背后一定有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才能针对市场的波动以及对手的应对做出合理的应变。

在知己方面,也不可掉以轻心的。企业的规划中,只有对企业内部员工情况以及生产设备水平有所掌握,才能结合实际做出最优化的生产调配。在汽车企业的生产中,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大,若缺乏标准化的分析与规划,不免会出现人力以及器械的浪费,对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极其不利。

(二)标准化的精益管理规划是科学管理的前提

管理企业永恒的主题,对汽车制造企业更是如此。而标准化的精益管理规划就是企业管理人员发号施令的直接来源。首先,只有基于一定的管理规划,企业管理者才能依据这些方案对生产做出科学合理的调度。其次,如果没有标准化的精益管理规划,当遭遇突发状况时,前后无法及时关联,企业决策者又如何能从容面对,正确决策呢?最后,如果没有标准化的精益管理规划,则生产过程中,资金的流动及分配就无法预见,没有合理的预期,无法衡量的生产效率,会危及企业的再生产,动摇企业的生存。

三、标准化的生产过程是汽车制造的命门

整个汽车制造工艺中,包括冲压,装焊,涂装,总装,所以,一个标准化的汽车生产工艺,需严守每个生产流程。

(一)标准化的冲压

汽车冲压的目的在于促使金属塑性定型,车身上的许多构件,诸如各种覆盖件、结构加强件、车内支撑件等,都与冲压技术的应用有所结合,显然,冲压工艺的标准化水平对汽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更进一步说,冲压工艺强调的是对冲压器件的尺寸大小以及工艺的高要求,尤其是随着现代材料学的发展,各种复合型材料层出不穷,所以也使得现代冲压技术不断革新,企业一定要把好冲压的风向标,及时更新自己的冲压技术,才能在起点获得先机。

(二)标准化的装焊

装焊是汽车制造的核心所在,首先在焊接过程中,零件缺乏有序的管理和存放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焊接的进度。基于此,企业建立电子数据库,对焊接夹具零件的数量、型号等建立完备的数据库,并在仓库中对应存放,以加快焊接工作的完成。其次,实际生产过程中,汽车制造企业所购买的焊接夹具在型号、规格上有所偏差,使得成品汽车在源头上就不标准,出厂的质量差强人意。所以,为了从根源上解决这一症结,企业应致力于从根本上杜绝它,即严格把控焊接夹具的标准,保证整个汽车工艺流程的标准化。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焊接工人的专业培训,对工人的焊接技术,企业应树立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如此才能确保焊接工作沿着标准化的轨道前行。

(三)标准化的涂装

汽车涂装直接影响汽车的美观,进而决定汽车后期的销售,所以也是标准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一方面,涂装前需要有一定的处理工作,千万不能忽略,如处理不当,会影响车身着色。另一方面,对涂装过程中的,涂装漆料的选取也要按照严格的工艺标准,尽量选一些绿色环保的涂漆和材料,以保证车身良好的外观性能,从长远来看,也会为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四)标准化的总装

前面的流程中,汽车的各大部件已经齐全,而最后的总装环节,无疑就是临门一脚,正因如此,总装才受到重视。总装看似是个全局的工作,但细想会发现,它也是个及其需要细化的工作。任何一个拼装的不标准或是零件遗漏,都会直接导致车辆质量降低,且极可能会引发售后行车的安全事故,所以,在总装过程中,严谨和责任心是必须要严守的准则,切不可粗心大意。

综上所述,工艺标准化在汽车制造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企业如果能洞察其中的奥妙,抓住根本,顺应时势建立严格的标准化工艺流程,必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这也警醒众多的汽车制造企业,未来谁能主宰商场,标准化才是唯一准则。

参考文献:

[1]黄守道,吴玉庆,许凤等.汽车制造中环节的关系[J].科技传播,2013(14):79-79,88.

篇4

关键词:车工实习;安全;磨刀;精度;工艺

21世纪是一个“中国制造”无处不在的时代,是一个“made in China”风行全球的时代。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飞速发展,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的大国,而且正在向世界制造业强国跨越式地迈进。《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梦想已经实现,从1965年5月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到现在,时隔48年,我国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这是我国制造业的辉煌成就。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社会急需大量技能型人才。职业技术学校担负着为社会、为企业输送大量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实习工厂更成为培养大量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作为实习教师,肩上的担子不轻。通过二十多年的实习教学实践,本人多多少少有一些实习方面的经验,在这里和大家一块分享。

一、温馨提示,安全第一

当今社会,提倡以人为本,各方都在构建和谐社会。所以车工实习的首要问题就是强调安全,尤其是对于五年制的学生来说,关于安全的温馨提示尤为重要,因为五年制的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再加上相对于三年制的学生来说纪律性差一些。稍有差池,就会造成安全事故。安全第一,警钟长鸣,这是必须得强调的。我们带学生实习的时候,要求:

1.必须穿工作服、戴套袖,禁止佩戴项链、丝巾、手镯等饰品。要求一致,不搞特殊,以免缠挂。

2.工作时,戴上防护眼镜,以防铁屑伤着眼睛。

3.车床设备出了故障,切记逞能出风头,擅自乱摸乱动。应报告老师,让专业人员检修。

4.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听从实习老师的指导。

除了口头强调以外,最好用多媒体播放操作规程以及一些容易出差错或出事故的视频,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实习学生多,老师顾不过来,还可以跟班干部共同管理,让学生互相监督。

二、参观车床,了解设备

安全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实习的问题了。首先得让学生参观车床,了解设备。让学生知道实习时用什么车床实习,对设备的有关信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实习的时候要用到什么工具,诸如游标卡尺、角度尺、外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等都得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它们的用法,从而对工业生产中的精度概念也有初步的印象。

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因为实习的不一定都是机械车工专业的,也有机电、数控、电器等非车工专业的。考虑到实习班级对车工的掌握程度不同,有参差不齐的现象,所以不能一刀切,一样对待。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操作之前,要对一些理论性的东西进行介绍。当然,不能介绍得太详细,太详细了,这样学生会厌烦。学生理论课上的已经够多的了,实习时再讲理论知识,学生会反感;也不能太粗略了,太粗略了讲不到位,学生操作时就会感到茫然,如果再不好问,想当然地去操作,肯定会有失误或疏漏。

四、砂轮磨刀,初试手艺

磨刀不误砍柴工,实习中先让学生学会磨刀,因为磨刀也是机械加工的基础。边磨刀,边给学生讲解磨刀的技巧及其有关的知识。通过磨刀实践,学生很快掌握了前刀面、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前角、后角等,从而为刀具角度的选择打下了基础。

切削用量的选择也是车工实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合理地选择切削用量对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延长车刀的使用寿命、保证加工质量、增加经济效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讲解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学会如何选择切削用量。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标准是:

1.是否能够保证工件表面的加工质量。

2.在机床刚性允许的条件下,是否能够充分发挥机床的功率。

3.在保证加工质量和刀具寿命条件下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刀具的切削性能。

五、精益求精,保证质量

绣十字绣时,买布要买图案印花100%精准的,这样绣出的成品才会逼真形象。机械加工也是一样,车出的工件,要把误差降到最低,做到精益求精,才能保证质量。尺寸精度是机械加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有的学生平时养成了懒散马虎、得过且过的不良习惯,做什么事情都不认真,所以实习老师要做到对症下药,防患于未然,提前强调精度的重要性。在强调精度重要性的时候,不妨给学生讲一个类似的例子,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比如,同样是德国大众车,同样是德国生产的原件,拿到中国来装配,结果车的价格跟德国装配的相差几乎一半。中国的装配师还不服气,听说请了德国的装配工程师来,装配出来的汽车开起来就是不一样,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技术问题,中国的装配师把一个小小的螺丝上得太紧,导致车开起来不轻便。螺丝拧到什么程度,精确度要高。在工作中,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讲清这些道理,使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养成做事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

尺寸精度实习遵循先粗后精的原则,公差范围从0.3、0.2、0.1到0.03,逐渐缩小,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绝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地掌握量具的使用和刻度盘的精细操作,加工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制定工艺,循序渐进

通过学习以上内容,学生对车床的安全操作规程、刀具的刃磨、精度要求等内容已基本掌握,但这些还远远不够,离学生真正成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还有很大距离。学生还应该能根据图纸制定出合理、经济的工艺,并且加工出合格的零件。我们实习老师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找来一些零件图,从易到难分门别类引导学生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使学生制定工艺的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例如:同轴度是车工加工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技术问题,同轴度低的零件,我们让学生采取一夹或者一夹一顶的方式来加工;同轴度要求高的零件,我们让学生采取前后顶、拨盘拨的方式来加工,这样很容易达到同轴度的要求。另外,还让学生考虑零件的刚度、长度,来制定出合理的工艺,以达到加工出合格零件的目的。

篇5

关键词:制造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制约,出口贸易还没有走出低迷,国内市场的发展缓慢。制造业要发展,就要加快产业转型,而信息化是制造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为制造业培养信息化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任务。然而大部分院校着重培养的是制造业设计、制造、生产管理方面的信息化人才,缺乏对流通环节的信息化人才培养。电子商务是制造业信息化流通环节的领域,本文分析了面向制造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一些问题。

一、电子商务是制造业信息化的新契机

《国务院关于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发[2011]47号)提出:“十二五”时期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指出信息化、市场化与国际化持续深入发展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要求坚持把推进“两化”(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转型升级中的支撑和牵引作用,深化信息技术集成应用,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加快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

电子商务不仅拓展和丰富了制造业的内涵,更为制造业信息化发展带来契机。电子商务与制造业已存在两者互相促进和深度融合的强烈内在需求。把握电子商务与制造业的规律和趋势,加快促进两者深度融合,有利于培育发展新兴市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有益于提高经济效益,增进人力资源优势。

制造业通过电子商务,可以从以下方面获取新的利益增长点:

1.敏捷制造

电子商务建立在快速的互联网络上,需要信息传输快速,企业能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迅速设计和制造出新的产品,不断地升级原有产品以满足市场不断提高的需求,延长产品寿命周期,从而实现敏捷制造,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满足客户的要求。

2.精益生产

电子商务可以快速获得客户的订单信息,从而降低生产的盲目性,减少商品库存量,降低库存成本。电子商务交易方式可以减少中间的多重流通环节,降低销售、市场、仓储的费用,削弱中间环节对利润的瓜分,从而提高制造业的销售利润率。电子商务方式下的电子支付可以短时间完成,通过电子商务方式使货款回收快,杜绝资金流的无效损耗,实现精益生产。

3.深度定制

随着多样化社会发展,客户对个性化的要求日益增长,“个性化、小批量”的深度定制成为主流的生产方式。通过电子商务,客户可以详尽并图文并茂地描述自己对产品的要求,制造业在线客服可以实时与客户进行需求分析。制造业通过电子商务也为潜在客户提供了解企业信息的新机会,从而从网上获得更多深度定制的订单。

二、目前制造业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制造业已经认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然而他们感到电子商务人才依然匮乏。例如,广东的制造业中心城市东莞,当地媒体报道“目前东莞市电子商务人才缺口达5万人,人才问题将是未来电子商务发展亟需解决的难题。”[1]

其实,高等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已超过10年,但目前制造业电子商务人才仍然短缺。调查显示,制造业认为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不好用”。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许多电子商务专业重理论,轻实践

这些学生在学校里学了许多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物流管理等相关知识,却几乎没有电子商务的实践经验,很少有学生开设网店,甚至有学生连网上购物的经验都没有。

2.缺乏具有制造业知识的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

电子商务目前广泛应用于各行业,而各行业却各有不同。电子商务是一种经营手段,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也就需要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然而,现在大部分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基本是计算机技术加市场营销技能的模式。对于制造业来说,需要的是既懂电子商务技能,同时又具备制造专业知识的人才,但几乎没有专门为这个行业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

3.制造业信息化长期以来忽视了电子商务

“制造业信息化”的口号提出多年,许多院校开设了许多培养制造业信息化人才的专业,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等专业。这些专业基本是针对制造业的产品设计、制造环节,对于制造业产品流通环节的信息化,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个原因是因为以前的制造业大都是承接加工,不需要考虑经营。现在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提高与人民币的增值,外贸市场不景气。制造业的市场转向内需,电子商务为制造业的发展带来契机,电子商务成为制造业信息化的新课题。

4.校企合作的培养机制实施尚需时间

制造业的产品非常广泛,因此,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也各有差异。对于高校来说,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的学生关键是培养通用的能力,以便学生有适应职场需要的广度。然而对于具体的企业来讲,由于各有各的特性,因此毕业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学习、适应具体的工作环境,这样就造成了企业的资源浪费。如果实行校企合作,则可以弥补以上不足。但企业往往认为投入大、收益少,甚至无利可图,因此对校企合作办学并不热心。

三、博专结合培养复合技能型人才

1.电子商务能力

能全面策划制造业的电子商务项目,能有效管理电子商务的网络平台,能有效实施网络推广,能熟练运用网上金融业务,能有效进行网上营销。

2.制造业知识

了解产品的设计技术、制造工艺、装配技术,掌握一定的产品制造技能。

3.计算机与网络技能

能熟练应用互联网检索相关的商务信息,能充分应用网络从事各项工作,能处理电子商务的图文信息,能高效维护制造业的电子商务网站。

4.管理知识

具有生产组织和管理的知识,具有销售管理的知识,具备项目管理的知识。

复合型人才不等于“万金油”式的培养,需要“博专结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低年级时围绕上述能力结构,开设相应的课程。高年级时,根据学生的兴趣、性格、爱好等特点,开设不同的实训项目供学生选择,从而强化学生的某项能力。

培养学生的“专”,关键是实践教学。提倡校企合作,建立“校中厂”或“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在实训基地里设计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

为了培养学生的复合型结构,需要建设复合型的教学团队。采取“双向兼职、双向培养”的方式进行师资培养。

利用教学余暇时间,教师进制造业参与电子商务项目营运,这样可以锻炼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教师还可以利用假期进企业进行培训,担任企业的电子商务技术顾问,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培训。

院校要聘请校外专家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共同审核专业培养计划,指导课程教学,编写工学结合的教材。聘请企业的专家来校授课,开办讲座,借以拓展学生的技术视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四、实施三层次对接的校企合作模式

实践能力是制造业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关键,培养实践能力的高效办法是校企合作办学。[2]校企合作可以在课程、专业、岗位层面进行实施。课程层次与企业项目的工作过程对接,专业层次与企业培养要求对接,岗位层次与行业实际需求对接。

1.课程层:企业项目驱动

对于本专业的每门技能课程,要以企业的实际项目进行驱动教学,从第二或第三学期开始,每个学期均有一门集中实训课程用以培养专业的一项核心技能,可以安排在每学期末的最后若干周。第五学期设有一门面向制造业的电子商务综合实训,根据学生的学习专长,给不同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实训项目,用以培养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企业的实际任务或项目的形式设计每一项实验或实训步骤的内容,在综合实训中将工作任务划分为渐进式的学习情景,并以团队的方式来完成整个实训。

要重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训教材的编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学做一体”的实训教学项目,将自己在企业的实践与企业合作专门编写实训教材。

2.专业层:开设学校工厂

高校和企业共同在校内建立学生电子商务工作室,企业技术人员担任工作室的总监,教师作为副总监,学生作为工作人员。由制造业引进真实的电子商务项目,让学生进行营运。这样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使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

在实践教学中,采取企业中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坚持“教、学、做”一体的原则,专业课程均在实验或实训室开展教学。综合实训课程均是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工作任务,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

3.岗位层:开展顶岗实习

对于有条件的院校,可以与企业进行订单培养,定向合作培养面向制造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合作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低年级以学院的教师和企业的专家相结合来进行培养;最后的一学年,学生由院校教师带往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施“准就业”计划,促成合格毕业生最终成功就业。

校外企业实习基地是另外一种进行岗位层次校企合作办学的重要途径,可以安排高年级的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

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

篇6

Automotive LOGISTICS《汽车物流》2013年7月~9月刊

对于汽车生产商来说,使用全球平台进行生产,意味着供应链的任何一个小失误都会给生产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数据集成专家GXS公司的制造业行业营销总监Morley指出,采用标准的通信平台是应对这种后果的一个有效方式。“那些具有相容性的解决方案,如科学管理供应商的联络方式,能够更加便捷地搜寻到供应商的具体情况。”Morley说道。欧洲丰田、捷豹路虎和阿斯顿马丁去年就加入了一个共同的平台,从而可以分享供应商的精确信息。GXS也有自己的一个被称之为“积极社区”的系统,用来向贸易伙伴大型社区和传达信息。如果有任何问题,该系统就会将信息发送到基于云系统的整个网络。基于云技术的区域通信系统可以在不同的通信协议之间进行调和,与许多企业设立的全球平台战略是保持一致的,可以在不同大洲之间进行供应链的复制。Morley还证实日本和中国的公司由于有在全球新市场设立工厂的需求,因而对这种系统兴趣极大,而印度公司则更倾向于使用不同的软件系统或纸质文件进行沟通。

管理文化对精益供应链至关重要

inbound Logistics 《入厂物流》2013年8月刊

要立足精益供应链实现精益生产,管理的作用十分重大。管理层必须对精益供应链和物流管理有发展愿景。明确的发展目标能使组织实现卓越的运营、持续的改善以及供应链效益的提高。管理层还必须为精益供应链的实现确立指导原则,包括与员工参与、产品质量、标准化、缩短前置期以及持续改善等方面相关的原则,并且将这些原则传达到团队的每一位员工。总之,成功完成一项精益项目必须进行管理上的革新。任何基于团队开展的活动要想成功必须具备两个要素:高层管理层的支持以及团队各成员的参与。而团队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员工授权。被授权的员工会将所学所用带到日常工作中,并且通过诸如培训之类的任务来支持团队工作。为了使每位员工知晓精益化实现的进程,就必须在每周的部门会议上讨论员工绩效以及改进情况,规划每个月的持续改进活动可以使员工了解精益文化对于管理的重要性。精益项目的失败有50%~70%是因为在团队文化变化时,管理层的支持不够。

该实施“服务生命周期战略”了

篇7

关键词:汽车制造业;成本管理;控制

一、汽车制造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中国目前是全球汽车销量最大的国家,且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中国的汽车行业已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根据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统计,2017年1~11月,我国汽车销售2584.5万辆,同比增长3.6%,目前,各大汽车经销商纷纷采取降价策略吸引顾客,大规模的降价营销策略需要低成本的支撑。而国内汽车生产原料钢材、生铁市场的价格却持续上涨,冷轧钢由3000元/吨涨到6000元/吨,热轧钢由2600元/吨涨到4700元/吨,生铁由1800元/吨涨到3500元/吨,原材料价格的增涨,使汽车行业成本大幅度增长,导致汽车业盈利能力急剧下降,汽车零部件产业位居整个汽车产业链的中上游,它是整个汽车产业的基础,作为整车制造的配套行业,其行业发展前景与整车制造行业的发展前景密切相关,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整车企业面对市场需求和产品研发生产上的诸多新问题,为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对所需的零部件在全球范围内择优采购。而世界各大汽车零部件商将降低成本作为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手段。作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在竞争中寻求生存与发展,因此,企业迫切需要对成本进行精益管理,控制产品的成本势在必行,以最小的消耗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以获得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汽车制造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要点

成本控制不局限于企业中某个部门,需要企业各个部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去实现,企业的成本控制不仅是制造部门的职责,技术部、采购部、销售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都被纳入成本控制体系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组织成本管理体系,而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主要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

(一)研发过程成本管理与控制

在研发过程中,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工艺路线、产品标准,加强新型的技术设计,采用新能源、低成本材料,对整车企业给定的系统目标或零件级目标提出改进方案,在设计产品的性能、质量、寿命与整车寿命相匹配,防止功能过剩,造成成本的浪费。同时加快原有产品的换代速度,通过全新的设计和工艺,实现模块化,集成化生产,优化整机布局,改善整机性能,减少安装工序,提高装配的效率,使企业的产品处于领先地位。面对国内外合资企业的冲击,生产企业可以采取与高校合作或联合外资企业的方式进行研发新产品,既可以让员工更新知识,提升员工能力,又可以节省研发成本,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降低制造成本。

(二)采购过程成本管理与控制

根据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成本结构,汽车生产制造期间材料费用占有总成本的70%~80%,是决定着成本控制管理的关键,如能有效控制采购成本,就抓住了成本控制的关键。企业应根据销量,制定采购预算,制造部门根据采购预算下达采购订单,严格按照采购订单合理组织原材料采购节奏,使原料到货量与产量、料仓库存量匹配,减少库存积压。为了提升采购质量,企业应建立采购评估小组,采购部门通过调查供应商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质量保障、品种规格、价格水平、运输条件和管理水平等,在验证资质真实有效的基础上,选择综合实力和信誉最好的供应商名单填制《采购合同评审单》提交采购评估小组,由评估小组评比筛选后确定供应商。对于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则需要每年或每半年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考核评分,实地考察供应商的产品质量、生产流程、技术水平、现场管理水平等,分析其长期合作性和经济效益性,对综合评分差的供应商应考虑将其淘汰,对综合评分优的供应商应考虑长期合作,增加供货量并通过批量采购,每种原材料选定2~3家供应商,与供应商成为战略合作伙伴,跟踪原材料及产品价格走向,采取不同的市场采购策略,以最大限度的降低采购成本。

(三)生产过程成本管理与控制

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从原材料投入开始到产品产出为止的全过程。1.对原材料成本的控制,加强原材料消耗定额管理,按产量定额领料,严格执行出入库手续,实行首检、过程检验和末检制度,及时发现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以防止批量报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充分利用边角料,对生产过程中的边料进行小件生产,剩余边料进行公开招标拍卖。在技术可行性的条件下,改进工艺,更换模具,增加产出,比如同样规格的钢材,原模具产出6件产品,进行重新设计模具,使模具各产品间隔的位置更加紧凑,或利用激光进行切割下料后,可以产出8件产品,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2.对人工成本的控制,任何组织中只有两类人:一类是与产品产出有直接关系的人,另一类是各级主管和各种各样的管理人员。应该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精简机构,减员增效”的成功管理思路,使管理人员与一线员工的比例相匹配。对各员工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的分工,防止人浮于事。根据各加工工步时间节拍,测定每一个工步动作,以图表化表示每一工步,确定标准作业指导书,使人最轻松,设备使用效率最高,从而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对于产品从开始到结束的各个过程中,包括产品加工时间,不加工时间,所使用的时间进行测算,分析各个过程中所使用的时间,便于发现加工过程中的非增值时间,逐步减少或消除不加工时间工时,让产品流转得更快,以减少在制品的积压。利用新型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比如利用机器人焊接代替手工焊接,直接减少人工成本。3.对制造费用的控制。节约水电开支,设备、照明灯在不使用时关闭电源,尽量减少待机的能耗,在变配电设施中设低压静压电容器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使整个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达0.95以上,对于耗电量较大的设备,选择时采用工作效率达80﹪的设备;空调设定冬季和夏季的温度,人走关机。制定节水政策,建立节水机制,规范用水行为,鼓励节水。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要分类计量,控制点要实行在线监测,杜绝“跑冒滴漏”等浪费水的现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净化后循环使用,直流用水系统改为循环用水或串联用水实现工业废水不外排。在工位上设计唯一的工装,防止错误的发生,或者采用控制系统、警报系统,以防止工伤事故和废品的损失。各车间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尽量布置紧凑,减少产品生产过程中因转序、搬运等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的消耗。各车间部门领用的低值易耗品设置专人保管,比如刀具、刀杆,建立台账,产量与低值易耗品的领用相匹配,并在领用时实行以旧换新制度。4.全员参与成本改善活动。制定“5S”整理、整顿、清洁、标准化、持续改进检查标准和检查表,养成“5S”习惯,加强设备清洁保养的工作,减少停机、维修费用的同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控制产品质量,降低不合格品率,减少三包索赔,高质量的产品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培养员工质量意识。建立员工奖惩管理制度,要求每位员工把上一个工步的操作者看作自己的供应商,下一个工步的操作者看作自己的客户,严把质量关,上下工步操作者之间互相监督、互助学习,对各个工步要求做到,不制造不良品、不流入下一工步。月末,对员工进行考核,建立考核评分表,将员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绩效与工资挂钩,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建立QRQC班组快速反应板,班组内任何发现问题的人都可以提出,并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分析会议,提出改进建议、措施并每天跟踪回顾落实,直到问题关闭。每月积极发动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进行评比,如果意见或建议一经采纳,则进行公开表扬并奖励。

(四)销售过程成本管理与控制

建立完善的销售管理制度和措施,制定明确的开支范围,严格按开支范围进行报销,并通过税务部门发票查询网站查询报销发票的真实性、合规性。确保费用报销真实、合理。建立第三方物流存储保管仓,把运输外包出去,让第三方物流进行来完成。既节约了运输费用,又利用第三方物流的运输工具缩短了运输的时间。建立市场事业部,生产市场销售件,为三包、维修市场提供售后服务的同时,也为客户提品包装服务,积极打开零售市场。通过物流技术改进,提高运输装载率,用可循环物流器具代替一次性包装等措施降低物流成本。

三、完善制造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建议

1.在企业内部,建立企业的信息化平台,积极引入ERP系统,将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各个原本分散的流程自动链接,前后连贯起来,加快数据的收集及传递,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分析各数据间的逻辑关系,进而更合理地优化资源的配置。2.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对众多传统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国务院提出“互联网+”这一概念之后。在汽车零部件领域,“互联网+零部件”也正在走热。汽车零部件企业应该致力于将互联网电商渠道与传统渠道融合起来。在互联网平台上,企业可以直接了解用户需求和偏好以及问题反馈,更快的完成产品的更新迭代,快速抢占市场,更好的提品售后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3.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企业内部的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与威胁,充分发挥自身的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的影响,做好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并在市场中形成优势,不断扩大优势,形成企业独有的产品特色,利用自己的经营特色,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从而在竞争中取胜。4.一个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仅仅依靠科学的管理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地创新,将技术创新的理念融入到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中去,通过不断创新,将企业的研发部门和生产、销售等各部门紧密联系起来,使得创新技术渗透到企业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使得企业不同环节能够依靠创新技术来降低企业的成本。

四、结语

在面临国内外纷繁复杂的竞争环境前提下,做好企业的定位,把握住企业发展的侧重点,把企业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研发和生产当中,优化产品成本结构,逐步减少或消除成本管理过程中的浪费,从整体上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降低产品的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郭红艳.中国汽车制造企业成本控制方法及措施探讨[J].当代经济,2017(30).

[2]吕杰.管理会计在武钢集团的应用[J].财会通讯,2015(28).

篇8

关键词:发动机车间;MES系统;管理

对于一个汽车制造企业来讲,汽车发动机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能够在发动机的高输出功率、低尾气排放和燃油经济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各大厂商不断加大对发动机技术的投入与研发,不断提高发动机生产的质量。为了更好地提升发动机性能和产品数量,在发动机车间建立相关制造执行及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很有必要。

1 MES系统概述

上个世纪90年代初,美国AMR公司首创MES系统并运用于公司的车间现场控制过程,以完善MRP计划的执行力度。该系统通过相关接口的设置,将提供生产控制设施的厂商联系起来,用于控制生产进度、库存数量和车间操作管理,大大提升了公司的生产效率,产品的质量也有了很大地提高。

2 MES系统功能

应用于汽车发动机车间 MES 系统功能比较多,包括车间的计划制定、过程管理、设备管理、物料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等六大功能:

2.1 计划制定

对于生产精度要求比较苛刻的汽车制造企业来说,计划制定的精准度非常重要,其将对整个整车制造流程的进度起决定性的作用。生产计划的制定是企业对未来生产的安排,它对企业的生产任务做出全方位安排,而制定计划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决定制造企业目标任务能否实现的参考依据。企业车间通过运用MES系统,集成上游ERP系统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形成车间最后的生产流程。生产流程囊括所有生产车间,如设备、采购、装配等环节。

2.2 过程管理

一辆整车制造的全过程或汽车部件生产阶段都需要有一个相对应的过程管理。汽车生产车间的过程管理主要包括车体跟踪、作业指示、异常报警、过程调度等环节。MES系统可直接和PLC、传感器、DCS,I/O等多种自动化的工业设备连接,从这些设备获取可用的数据。具体的过程管理包括线边仓库、生产线、生产进度查询、报警管理等,通过MES系统的过程管理,从而实现现场车辆实时数据采集和管理,实现车间透明化。

2.3 设备管理

MES系统维护生产设备如机台、产线、模具等设备档案,包括型号、产能、运行产能及维护计划、使用年限、备件管理、保养周期等信息。除了以上功能外,该系统还能完成设备的运维、保养及对现场MES客户的指导性显示任务,同时,还可以显示设备停运显示,废品的实时信息等功能。

2.4 物料管理

主要包括物料线边库挂历和缺料呼叫管理。MES系统通过ERP系统,可以梳理各型号、工位的装配列表,然后系统通过生产计划和线边库情况预估物料缺失情况,并反馈至ERP系统,车间物品管理人员根据系统反馈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实现物料配送指导和现场线边库管理。同时,MES系统可以接收到操作人员缺料呼叫提醒,将缺料详细的情况(工位、图号、数量、名称)传输到配送处、库房大屏幕,有针对性地调度,并实时进行自动记录。

2.5 质量管理

MES系统对于车间质量问题的记录、处理、跟踪和统计分析,以维护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控制劣质品数量及降低找回成本,并对管理者提供全面、真实的质量分析报告,实现对整个发动机生产全过程的监控。①关键零部件数据采集、误差扫描及时提醒;②发动机品质管理,灵活可配置的质量录入方式、支持质量数据的高效录入,提高工作效率;③质量追溯,相关质量问题自动反馈并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分析,对打洞机品质及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和分析;④分类、汇总并标识重复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做出相应地预警信号,提醒相关人员对重要问题进行关注并优先解决。最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6 人员管理

MES系统通过设置各流水线工位操作权限,并对各工位进行等级区分等操作,使得车间现场工位的操作人员采取密码认证来对应各自的岗位,通过操作等级的校验确定各个工位的生产状态。另外,系统还能自动统计具体工位人员当天及一定时期的生产产品数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汽车发动机车间运用MES系统来进行各个环节的管理作用非常明显。通过这样一个系统的技术平台,发动机车间可以非常成功的实现透明化、智能化工厂的要求。随着汽车制造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精益化程度的提{,MES系统可以帮助汽车制造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并最大限度地降低材料和人力等资源的成本,实为企业生产管理的有效工具,必将成为制造厂家最好的伙伴。

参考文献:

[1]刘飞.离散制造业MES需要实现与设备层的集成[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7,18(9):14.

[2]刘晓冰,蒙秋男,马跃,等.基于软组件的制造执行系统的实现策略[J].计算机集成制造执行系统,2003,9(11):1012-1017.

[3]邹炜坤.MES在离散型行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的作用[J].CAD/CAM

与制造业信息化,2007(9):18-21.

[4]王琦峰,刘飞,黄海龙.面向服务的离散车间可重构制造执行系统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14(4):737-743.

篇9

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提高动手能力,加强社会活动能力,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为以后专业实习和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单位简介

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熔模精密铸造和数控机械加工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公司创建于1988年,位于市工业区,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固定资产5000余万元,拥有各种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260余人。目前,公司已具备模具设计制造、熔模精密铸造、产品高精加工等生产能力。

公司始终贯彻“科技创新,诚信为本,顾客至尊,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建立起了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方面,公司严格贯彻执行ISO9001:2000体系;生产管理方面,公司全面推行Lean的管理思想并坚定不移的有效落实6S管理要求;信息管理方面,公司全面、有效运用金蝶公司的ERP系统;基础管理方面,公司贯彻“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理念。

公司拥有精铸厂、机械厂两个实体生产单位。精铸厂建设有两条设备先进的精铸生产线,拥有完备检测设备,具备年产1000吨精密铸件的生产能力;机械厂拥有各种普通及高精、大型机加设备80余台,具备来图设计制造、来料机械加工、大件综合生产的能力。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是我们不变得追求;诚信经营,与客户共赢是我们的经营理念;实业报国,造福地方是我们的理想;百年发展,立足世界是我们的目标。

实习过程

1)安全第一。对于任何机械厂,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所以在实习老师的带领下,首先对我们进行了一些安全教育和以及在实习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和需注意的项目。比如在进加工车间时了,不允许穿凉鞋进厂;进厂必须穿长裤;禁止在厂里吸烟,进厂后衣服不准敞开,外套不准乱挂在身上,不得背背包进厂;人在厂里不要成堆,不要站在生产主干道上;在没有实习老师的允许情况下,不准乱按按扭、开关;

2)毛坯选择。首先我们来到了零件的原始毛坯加工车间,在老师的指导作用下,我们了解到了下面知识,零件一般是由毛胚加工而成。而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毛胚主要有铸件,锻件和冲压件等几个种类。铸件是把熔化的金属液浇注到预先制作的铸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的零件毛胚。在一般机械中,铸件的重量大都占总机重量的50%以上,它是零件毛胚的最主要来源。铸件的突出优点是它可以是各种形状复杂的零件毛胚,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毛胚,此外,铸件成本低廉。据指导我们实习的师傅说,我们厂主要就是靠这种方式制作毛坯。但其缺点是在其生产过程中,工序多,铸件质量难以控制,铸件机械性能较差,而锻件是利用冲击力或压力使用,加热后的金属胚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的零件毛胚。锻件的结构复杂程度往往不及铸件。但是,锻件具有良好的内部组织,从而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所以用于做承受重载和冲击载荷的重要机器零件和工具的毛胚,冲压件是利用冲床和专用模具,使金属板料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的制体。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进行,冲压件具有重量轻,刚性好,尺寸精度高等优点,在很多情况下冲压件可直接作为零件使用。

3)加工车间。来到加工车间,这里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太大了车间共分为五部分,分别为车削加工,铣削及其他加工,钳工,数控加工,焊接,几乎是涵盖机械加工的各个方面,大概有五六百人同时在里面进行各种零件加工,虽然我们在学校的时候也进行过金工实习,做过一些零件,对机床也有一定认识,但是真的处于那种加工零件的气氛下,有很大的不同,一是我们学校的机床都是有一定年代的,很少近年出来的新型加工机床二是在速度上,我们的加工速度也太慢了,加工同一个零件,我们需要的时间

大概是这些加工师傅的五六倍,根本不能进行工业化的生产。在此次对加工车间的认识过程中,我更加明白了机械加工一些流程;胚料---划线---刨床(工艺上留加工余量)--粗车--热处理,调质--车床半精加工--磨--齿轮加工--淬火(齿面)--磨面;齿轮零件加工工艺:粗车--热处理--精车--磨内孔--磨芯,轴端面--磨另一端面--滚齿--钳齿--剃齿--铡键槽--钳工--完工。

4)装配车间。任何机器都是有一个又一个零件装配而来,在装配车间,这里大概有接近一百多人在进行零件的收集和装配,以及包装,再发送至储货厂,在这个车间,工人师傅首先将起所收集的零件进行飞类,一便于进行组装,确定装配方法,装配顺序,所需工具;再进行清洗零件,去除油污,锈蚀,涂油,确保机器组装以后,表面整洁美观。在产品装配完成以后,还要对零件各方面进行调试,检查运动件的灵活性,密封性等性能,再转箱入库。

5)质保,销售和售后处理

最后,我们来到质检部门,他们主要是对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随机性的抽查,记录其数据,并返回到加工车间,对产品进行修正和修改,更好的生产储合格产品。至于销售部分,据销售相关部门介绍,由于该企业采取的订单式生产,所以销路一路看好。

对机械制造的体会

历时将近一周的实习结束,该次实习,真正到达机械制造业的第一前线,了解了我国目前制造业的发展状况也粗步了解了机械制造也的发展趋势.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更快更紧密得融合到各个领域中,而这一切都将大大拓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在将来机械制造将会向“四个化”发展,即柔性化、灵捷化、智能化、信息化.即使工艺装备与工艺路线能适用于生产各种产品的需要,能适用于迅速更换工艺、更换产品的需要,使其与环境协调的柔性,使生产推向市场的时间最短且使得企业生产制造灵活多变的灵捷化,还有使制造过程物耗,人耗大大降低,高自动化生产,追求人的智能于机器只能高度结合的智能化以及主要使信息借助于物质和能量的力量生产出价值的信息化。

当然机械制造业的四个发展趋势不是单独的,它们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将会使它出现新的发展方向。前面我们看到的是机械制造行业其自身线上的发展。然而,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部分,它也将和其它的行业更广泛的结合。21世纪机械制造业的重要性表现在它的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以及环保协调的绿色制造等。它将使人类不仅要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要从繁琐的计算、分析等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以便有更多的精力从事高层次的创造性劳动,智能化促进柔性化,它使生产系统具有更完善。

篇10

Abstract: Based on analyzing the features of equipment maintenance outsourcing for machinery, this article establishes a system of equipment maintenance outsourcing. Identify the objectives and tasks of equipment maintenance outsourcing and issue a process-based outsourcing equipment maintenance flow, which is useful for machinery to outsource equipment effectively.

关键词: 设备维修;外包;流程;机械制造业

Key words: equipment maintenance;outsourcing;process;machinery

中图分类号:TH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1-0045-02

0引言

在机械制造业的工业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在很大的程度上已经逐渐代替了人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由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设备密集型、规模型转变。设备的高效运转,必然会带来磨损,不管是可预期的还是不可预期的损坏,都会产生相应的维修成本。现代设备的技术含量高,维修工作需要有机械、电气和微机操控等多种技术、一专多能的人才,为每一台设备配备这样的维修成员,将会使企业的成本大大增加。如果能够将设备的维修工作外包给专业化的设备维修服务商,就能够节约时间、人力、物力来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在商场上的竞争优势。

设备维修外包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通过设备维修外包,机械制造业降低了设备维修的成本、提高了设备维修的质量,从而能够把节约的成本用于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对市场的相应速度。现有文献中,涉及设备维修外包的流程的很少或是叙述过为简单,因此,本文以机械制造业为对象,在分析机械制造业设备维修外包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机械制造业的设备维修外包体系,重点对设备维修外包的流程进行了论述。

1机械制造业设备维修外包的特点

机械制造业的设备维护与管理是保证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是企业成本中最大的可控制费用[1],占到企业总制造成本的15%-40%(平均为28%)[2],而且随着设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而逐年增加,年增幅高达10%-15%[3]。

械制造业的设备维修外包,是业务外包的一种特殊形式,与一般的业务外包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如下:

1.1 机械制造业的设备产出高,技术含量高。而且对设备的可靠性有着很高的要求,一旦停机就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利润,还会影响企业的商誉。设备的高技术含量必然会要求高水平的维修技术,低水平的设备维修不仅会导致设备的可靠性和设备可用性的降低。而且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支出。

1.2 机械制造业的设备维修不频繁,一般的情况为几年一次设备大修,一年一次设备中修[4]。在大修期间,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相当大,而在日常的设备维护期间,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就小得多了。

1.3 机械制造业的设备资产投入庞大,其良好的收益来自于庞大资产的 。设备的技术含量越高,设备维修的难度就越大,维修成本就会越高。设备维护与维修成本又是企业成本的主要部分。因此,对设备的有效维护维修,是资产密集型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5]。

2机械制造业设备维修外包体系结构

对于机械制造业的设备维修外包,目标、任务和设备维修外包的流程这几方面构成了设备维修外包的主体,以此为基础对机械制造业设备维修外包模式进行研究。下面将从将对这几方面进行分别论述。

2.1 机械制造业设备维修外包的目标机械制造业的核心业务是进行生产,而设备维修则是企业的非核心业务。通过外包非核心业务,可以集中精力发展企业的核心业务,提高企业竞争优势。机械制造业外包设备维修,利用设备维修服务商的规模效益以降低设备维修的成本支出;由于设备维修服务商拥有该领域内的先进维修技术,通过维修外包,能够获得其专业化的技术服务。

设备维修外包的同时,必然会导致企业内相应流程和机构的变化,此时是精简企业内的设备维护人员,保留关键技术人才,削减闲置人员的最佳时机。优化企业的内部流程操作,提高企业的办事效率。由于设备维修服务商的先进维修技术,企业在设备维修外包的同时,能够与设备维修服务商相互切磋,从其处获得设备改进的建议。设备维修是企业的非核心业务,通过外包非核心业务,能够集中精力发展企业的核心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

2.2 机械制造业设备维修外包的任务设备维修外包的主要任务包括:设备维修外包分析、设备维修外包策略的制定、设备维修外包的设计、设备维修外包计划的执行和监督,以及设备维修外包计划的终止。①设备维修外包分析:主要包括维修外包的成本效益分析、可行性分析、风险分析等[6]。②设备维修外包策略的制定:重要的是对设备维修外包范围的界定。是外包关键设备的维修还是非关键设备。是长期外包、中期外包还是短期外包。是完全外包还是选择性外包等[7][8][10]。③设备维修外包的设计:如何选择设备维修外包服务商,如何制定维修外包的合同等。其重点是外包服务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④设备维修外包计划的执行和监督:设备维修计划的执行中,企业如何执行设备维修计划,如何监督设备维修外包服务商的维修工作。⑤设备维修外包的绩效评价:设备维修计划完成后,如何有效的对设备维修服务商提供的服务进行评价,最后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对外包是否终止做出决策。

2.3 设备维修外包的流程正确的设备维修外包流程设计能够在企业实施外包的过程中提供帮助,现在的企业一般缺少设备维修外包的经验,现有文献中涉及设备维修外包流程的文章较少,而且对流程的细化不足,因此本文提出了设备维修外包的流程设计[7-10],供将要进行设备维修外包的企业参考,具体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企业的设备不可能永远正常运转,一旦出现停机则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为了避免企业的损失,管理者要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出发,考虑设备维修外包或是设备自修。通过对设备维修外包进行决策,从而决定进行设备维修外包或设备自修。(本文只讨论设备维修外包的情况)。

2.3.1 维修外包决策分析在维修外包的决策过程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外包管理委员会的建立,运用内部专家的知识或经验,咨询外部专家,对设备维修服务商的市场调研。同时,要界定设备维修外包的范围和制定适合本企业的设备维修外包策略。

由于设备的维修与生产、运营、销售、财务等部门有着直接或间接地联系,因此从这些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建外包管理委员会,对设备维修外包进行深度的剖析,并对设备维修的自制与外包进行深入论证(一般可以从交易费用经济性、核心能力、战略重要性等方面进行论证)。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无论是设备维修自制还是设备维修外包,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作用,因此生产部门的决策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就显得非同小可。选择设备维修外包后,必然会导致企业生产流程的相应变化,此时生产部门要协调维修与生产的时间,销售部门则需要和相应的经销商或是客户联系,以保证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避免生产的延误对企业的信誉产生不利的影响。采购部门则需要适时的安排采购计划,避免增加库存成本。在这一过程中财务部门要严格把关,控制成本。

外包管理委员会运用内部专家的知识或经验,并咨询外部专家,在对维修外包市场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才能最终做出正确的决策。

在做出最终的外包决策前,企业要正确的界定设备维修外包的范围,制定适合本企业的设备维修外包策略[8][10]。一般来说,企业的设备按其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可以分为关键设备、主要设备和一般设备。企业一般会选择把关键设备的维修进行外包,因为服务商的规模经济效应,能够在关键设备的维修商为企业节约成本。而一般设备的维修维护,会由企业本身的维修人员负责。

维修外包策略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的战略发展。是全部外包还是选择性的外包,企业要根据自身的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由于初次合作的原因,发包方对设备维修服务商还不够了解,设备的维修外包有所保留,一般只会外包非关键设备和非主要设备的维修。再次合作的话,因为已经有了上次合作的经验,发包方对设备维修服务商的维修水平和维修质量较有信心,就有可能扩大设备维修外包的范围和时间。

2.3.2 设备维修外包服务商的选择外包管理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或经验,寻找潜在的设备维修服务商。另外,收集各种信息资源如报纸、数据库等主动寻找潜在的设备维修服务商;或者利用媒介需求信息,引起设备维修服务商的注意,使其主动与外包企业联系,并与之沟通。再或者可以咨询专门的咨询机构,这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咨询机构对设备维修的市场状况有着充分的了解,并且一般具有多年的经验,和相关的设备维修服务商情况比较了解,提供的潜在设备维修服务商更有保障。其中,设备维修服务商的维修报价是企业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企业要对市场充分调研,了解设备维修的价格,定出自己能够接受的价格底线。

从设备维修外包市场上选定一些服务商,之后外包管理委员会需要对潜在的目标设备维修服务商进行评价。其中,服务商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将是外包管理委员会的重点工作。评价指标是定量化评价服务商的依据,评价指标是否完整、科学,直接关系到对机械制造业设备维修外包服务商评价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建立好评价指标体系后,就需要对外包服务商进行评价,一般采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

2.3.3 维修外包合同的签订当选定设备维修服务商后,由于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合同需要具备一定的严密性。在合同中,要明确双方的权利与责任,规定违约条款及罚金和实现目标的奖励[9]。设备维修服务商提供服务的责任越大,惩罚条款在将来的合同谈判中就会变得越加重要。通过合同,在经济发生损失后,企业可以向设备维修服务商索赔,转移设备管理维修的风险。设备维修服务商承担责任的同时,发包企业也同样承担着相应的风险,如设备的维修不及时导致企业供货不足,影响企业的商誉,或是企业的商业机密外泄等等。如果不能达到预期的维修进度,设备维修服务商应该做出哪些措施解决问题并防止情况继续恶化。此外,也应该囊括意外情况下的免责条款,以使任何一方在意外情况下具有调整的余地。而合同中的激励程度要足够高,要体现激励的优化效果,这样供应商不仅会免于提供低绩效服务,而且为了不失去巨大的收益,供应商所提公的服务甚至会略微超过必需的服务水平(不至于带来成本的增加)。

2.3.4 执行、监督与控制合同签署后,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撒手不管。要提高外包的质量和效率,企业必须与设备维修服务商密切协作。参与设备维修计划的执行,并且要对设备维修服务商提供的维修服务进行监督和控制。保证维修计划的按时进行,并且对突发事件及时反映,做出补救措施。

2.3.5 维修外包的绩效评价设备维修计划终止后,要对设备维修服务商提供的维修服务进行绩效评价(一般采用的绩效评价方法有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层次分析法等)。如果维修质量达到了企业的预期,则会有下一次设备为维修外包的可能。而且再次合作的话,发包方将很有可能扩大设备维修的范围,长期合作下去将可能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另外,如果设备维修的质量不合格的话,企业则不会选择与该设备维修服务商继续合作,此时就会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选择设备维修外包,则会重新选择设备维修服务商。二是重新决策,是采用设备维修外包还是设备自修。

3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机械制造业的设备维维修外包特点,对其设备维修外包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设备维修外包的相应对策。对于设备维修外包的流程,本文主要从维修外包决策分析、设备维修外包商的选择、维修外包合同的签订、执行监督与控制及维修外包的绩效评价及部分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为企业实施设备维修外包提供帮助,节省时间,进而节约成本。

目前主要的维修外包涉及到的是非核心能力的外包。但是应该认识到企业业务发展的动态性,随着竞争形势的变迁、价值链的改变、技术的进步等,企业的核心业务也可能变为非核心业务或是仅依靠自身的核心能力无法在市场中占有原来的优势。因此,企业应该转换思维,进一步考虑核心业务的外包。

参考文献:

[1]Sheu C. and Krajewski L J. A decision model for correctiv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1994, 32 (6):1365-1382.

[2]Dunn R. Advanced maintenance technologies[J].Plant Engineering, 1987, 40 (5):80-82.

[3]Wireman T. World class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New York: Industrial Press, 1990.

[4]曲立.精益维修管理[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7.

[5]范体军,许淑君等.设备维护外包策略及其对维修计划组织的影响[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3):15-18.

[6]李廷喜,顾立刚.中小企业设备维修外包风险分析[J].科技广场,2009,(2):121-123.

[7]范体军,陈荣秋,崔南方.基于流程的设备维护外包模式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81-83.

[8]范体军,李宏余等.基于业务流程和合同时间的业务外包策略模型研究[J].管理评论,2007,(11):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