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4: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想政治教育特征

篇1

摘 要: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有其存在的实践基础,而且也具有其自身的独特品性,即主客体的向我与向他性、过程的潜显性、效果的趋近性以及发展的现实性与前瞻性。

关键词:生态 思想政治教育 特征

作者简介:李松林,男,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

所谓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其生态价值在于使生态意识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对人们进行环境法规和生态伦理教育,从而明确人在生物圈中、在自然生态中的地位,清楚地认识人类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从而树立生态意识,为调控生态平衡,达到协调而采取积极的政策”①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既然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系统具有如此重要的功能,并扮演着其独特的生态角色,那么,它本身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生态意识活动与其他人类活动,比如,人类心理活动、人类伦理道德活动以及人类科学理论研究活动等相比,具有哪些独特的地方呢?笔者试图以哲学观为指导,从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以其实践展开的主客体对象、实践的过程与效果、实践的存在与形式,以及实践的发展与规律等四个维度出发,抽象地引申出了其发挥生态功能的向我性与向他性、潜显性与趋近性、现实性与前瞻性等三个基本特征,以期对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并使之作用于实践,更深入切实地指导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改造人类自身的主观世界,从而在二者辩证统一活动中实现人类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回归人类的本性。

一、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向我性与向他性

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对人们进行生态观念灌输与影响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的目的旨在通过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来完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达到真正“天人合一”的状态。故,向我性与向他性不仅仅单纯地指主体性与规律性,它更应该是主体的向我性与向他性、客体的向我性与向他性四方面的辩证统一。即,向我与向他是一种辩证统一的过程,其统一的基础便是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展开的主客体实践活动。

1.主体的向我性与向他性。所谓主体的向我性与向他性,就是指人们在进行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既要注重作为实践主体的主观需要性,又要考虑其需要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影响。这里的客观事物发展规律,不仅仅是指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它还应该包括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得以展开的自身规律性。主体的向我性与向他性应该是以上三者的统一。

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向我性。既然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向人们灌输生态观念与生态意识,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态行为习惯,保护生态环境与爱护生态系统,其终极目的应该是为了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以及将来永续发展的需要。这正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按自身目的来进行的能动活动。正如马克思在论述人与物的关系时指出的那样,“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①。而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人类按照其自身需要的尺度,并把这种尺度运用于生态系统,从而来建构人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关系,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人类所做和所想的一切都关系到要满足迫切的需要和减轻苦痛”②。如此看来,这应该是人们进行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出发点与逻辑归属,这也正是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向我性的有力体现。

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向他性,即向自然规律性。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即在生态功能方面的一种形态,终归是属于社会意识层面的东西,是受社会存在支配的,而社会存在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数以及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生态系统。这样看来,作为人类的一种独特的生态思想教育活动,是建立在生态自然规律基础之上的,虽然人类可以把自身的尺度运用于自然,但它不得不考虑自然的承受力与发展规律,即,在这里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功能的主体的向自然性,即主体向自然的向他性。不仅如此,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的体现,虽然受到社会物质、制度等条件的制约,但其本身也具有自己独特的规律性。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们进行生态思想意识与生态行为习惯的灌输与引导,更应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性。即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要遵循主体生态思想意识发展水平的规律,同时还要遵循主体进行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2.客体的向我性与向他性。我们在面对某种事物时,不能只以人类中心的态度去认识与改造,那种只从人类主体性出发单纯地去考量主体性与所谓的客观性是不妥当的,这也不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认识论的要求。故我们在探讨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时,要立足于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系统”环境,在这种“大系统”环境中,遵循其各个要素与结构的有序性,并把握生态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大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从而实现生态思想政治教育质与效的统一。这里的客体就是指生态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大系统”环境,即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环境。

这个“大系统”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它有其自身运动与发展的规律,而这个规律的运行受两个因素的制约。第一,受其自身发展趋势的影响。这种发展趋势,总是要表现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功能的展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达到十全十美的那种绝对的完美状态,即这种和谐统一总是一种不断接近的过程。而这种不断接近的过程,就表现为其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笔者把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功能系统内部结构的这种优化趋向的特点称之为客体的向我性。第二,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改造自身主观世界的一种工具系统,毕竟是受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的,人类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影响,见之于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是具有促进性或排他性的,即人类的能动作用总是会符合或者背离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笔者把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受人类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影响称之为客体的向他性。

二、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潜显性与趋近性

从生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与效果的维度看,它具有潜显性与趋近性。一方面,从生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展开的维度来看,它具有从“隐性的可能性”向“现实的可行性”的转变潜力。为了分析的需要,笔者把这种“隐性的可能性”称之为“潜性”,把“现实的可行性”称之为“显性”。这样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功能的展开过程就是从“潜性”向“显性”的转变过程,即生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潜显性;另一方面,从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呈现的维度来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总是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功能的展开,而逐渐达成某种生态效果的,即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趋近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客观生态环境发展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它受作为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认识发展规律的制约。

1.过程的潜显性。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思想政治意识活动在生态层面的运用,它首先要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同时,人类在遵循了这种客观规律后,要给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一定的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这也正是人类进行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与逻辑归宿。通过大量的人类生态实践证明,这是肯定的,即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展开,具有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生命价值与生命意义的潜力,这种潜力在人类进行正式的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之前,还只是一种“隐性的可能性”,它隐喻在人类的生态实践活动当中,这种“隐性的可能性”是“潜性”的。这种“潜性”能否被运用于具体的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怎样运用于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在多大程度与多大范围上运用于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以及运用后产生怎样的生态实践效果,还要受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正是在这种主体的实践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功能的“潜性”才会随之呈现出来,这种呈现的过程就是“显”的过程,即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

2.效果的趋近性。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取得,总是渐进的、一个不断趋近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自从人类产生以来,这种效果的呈现过程没有绝对的终点,它是一个不断接近的过程,在具体的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表现为趋近性。

生态系统本身矛盾运动的规律,是引起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呈现趋近状态的客观物质原因。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功能,首先是一种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东西,它是自然生态系统这种客观的物质在人脑的反映,是一种体现。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作为客观物质的生态系统它本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矛盾体,它自身内部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它随时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其内部每个生态事物或者叫规律的暴露是一个逐渐的过程。而作为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认识又是建立在对生态事物及其规律的把握之上的,这就导致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呈现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作为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其自身对客观生态系统与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能力也是一个不断往复与接近真理的过程,这是导致生态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呈现趋近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马克思也曾经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①。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对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认识,首先要被作为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群众所掌握,只有这样,这种理论认识才会成为人们改造自然的现实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功能的效果也才会显现出来。而群众对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系统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掌握又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故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而呈现出向人与自然和谐的趋近性。

三、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与前瞻性

从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维度看,它立足于现实,又指向于未来。这二者分别表现为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性与前瞻性。

1.现实性。生态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一种自觉的生态思想意识的反映,在规范人们生态行为习惯方面,具有切实可行的现实意义。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在改造自然、获取生产资料方面的能力,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由于人们缺少相应的生态观念,乱砍滥伐、乱排、违建等各种破坏生态行为的现象随时可见。随之带来的就是生态系统的失衡与破坏,从而影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园。为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实现人类自身的永续生存与发展,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就这样孕运而生了。生态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人们进行生态思想意识的灌输与熏陶,让人们在日常的生产劳动与生活中,学会遵循生态规律,形成相应的生态行为习惯,具有切实可行的现实规范意义。

篇2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特征;教育对策

Research on characteristic of thought post 90s undergraduates under the visual field of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bstract: Post 90s undergraduates refer to the new generation Chinese undergraduates who were born between 1990 and 1999. Since 21th centaury more and more Post 90s undergraduates were admitted in and became an important role in nowadays college, whose value orientation, thinking pattern and idea of living are absolutely different from former undergraduates, and brings about new problem and challenge for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der the circumstance, it’s a new task to research characteristic of thought and drive forward the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ell for all university educational worker.

Key words: Post 90s undergraduat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ought,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征

90后大学生生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条件相对优越的年代,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他们在政治信仰理念、生活价值理念和自身定位理念方面,都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新特征,而且均具有明显的两面性。

(一)政治信仰理念

1、热爱祖国,政治参与意识强。

90后大学生往往具有饱满的爱国热情,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度较高,能主动通过新闻、网络、报纸等主流媒体了解国内外新闻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对于国家发行和出版的记录宣传片、刊物和杂志,都能主动保持关注。在各类大型的社会活动中,也能经常看到90后学生的身影。

2、信仰不够坚定

由于生活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转型期,网络信息时代下各种不同社会媒体百家齐放、观点不一,加上自身价值观和心智还不够成熟,部分90后大学生对符合观的社会主流认识产生了怀疑,并时常感到一些迷茫,这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正确引领。

(二)生活价值理念

1、理想远大,积极向上

一是90后大学生往往具有较为明晰的目标,富有远大的理想、宏伟的抱负和乐观的态度。90后大学生生活在社会竞争激烈、生存压力沉重的年代,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使他们的价值观趋于更加务实,表现出功利性较强,更加重视与现实利益的结合。[]因此,他们往往入学开始起,就对大学生活做出了理性、明确的规划,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完善和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

二是90后大学生渴望追求成功,勇于表现自我,特别期望通过各种场合展示自己的风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追求,并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因此,他们经常积极参加各类体育竞赛、学术科技竞赛和社会公益活动,在校园学生自治组织和活动中,他们的身影也十分活跃。

2、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

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生活在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年代,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新事物,接受新观点。他们善于利用网络媒体,及时了解社会新动向和新观念,对新鲜事物具有极强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

3、急于求成,缺乏耐性,依赖性强

一是90后大学生往往缺乏“十年磨一剑”和“慢工出细活”的耐心,寄希望于一步登天。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抗挫折能力不足,在面对困难时就可能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二是尽管90后大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获取海量的知识,但越来越多的学生沉溺网络,将大量精力都投入到网上聊天、逛论坛和玩网络游戏中,很容易受到一些网络低俗文化的影响。

(三)自身定位理念

1、富有强烈的个性和自主意识

90后大学生生活年代的社会整体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以及父辈的经济收入水平和受文化教育程度都较为优越,他们往往从小受到各种良好的教育,具有较强的自信,个性相对张扬。同时,90后大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自主意识,更习惯于独立思考问题,不会盲从既存的社会观念和经验。因此,他们往往会坚信自己的观点,并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

2、自我意识和逆反心理过强

90后大学生往往存在着强烈的本我主义,注重和追求自我,容易忽略旁人的感受。同时,由于90后大学生在生活中受到过多的关爱,生活各方面均受到长辈的约束,容易导致他们产生对社会叛逆的一面。一旦需要他们独立面对和处理问题时,便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二、90后大学思想特征的成因探析

90后大学生生活在高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的冲击、高度普及的网络的影响、教育环境和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是造就了90后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的共同原因。

(一)社会背景因素

90后大学生成长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国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各国间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念并存,不同文明和思想相互碰撞,使得我国社会的价值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同时,在改革开放30余年,改革成效正日益显著,市场经济已建立起来的今天,我国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模式和人们的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巨变,这也导致了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社会价值体系的变化。

此外,随着互联网等信息媒体的高度普及,90后大学生生活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精神文化空间,享受着快捷、便利的信息渠道。然而,由于监管技术尚不完善,网络上各种不同的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并存,其中一些较为低俗和草根的文化也对90后大学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这样的环境下,90后大学生容易受到西方金钱至上、拜金主义和享乐至上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其信仰、追求和观念也随着发生变化,逐渐抛弃传统的集体主义观念,取而代之的是对个性解放和个人主义的过度追求。

(二)教育环境因素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正处于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度的改革期,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成为了教育的培养重点。然而,教育改革的工程硕大,高考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现状仍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观,重视知识灌输、轻视能力培养的弊病依旧存在,导致90后大学生在心理素质、理想信念追求等方面接受的教育仍显不足,使得他们心里十分脆弱,很容易产生挫折感。

(三)家庭因素

90后大学生的父母普遍接受过现代教育观念的影响,传统的家长制和强制灌输的教育方式逐步淡化,对子女的教育以民主和言传身教为主,更加注重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然而,90后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在三代人的溺爱中,享受着“小皇帝”般的物质生活,其心理健康状况却很少有人问津。再加之他们缺乏兄弟姐们的关爱,容易形成比较自我的性格。[ 周国莉.从“90后”的心理特点看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消费导刊.2009,(1).]在这种宽松式家庭教育和传统式溺爱的共同作用下,90后大学生往往既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和自主意识,又兼具个人本我主义,形成了复杂的心理和思想特征。

三、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明确教育目标和观念

一方面,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党的十七大文件指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要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90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将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作用。对90后大学生,应当多关爱体贴,多耐心引导,少急躁批评,使其深刻感受到高校的人文关怀。

另一方面,要坚持立足实际。朱熹曾说:“夫子教人,因此施教”。要遵循90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身心发展规律,深刻了解学生普遍关系的社会热点问题,丰富教育内容。由于90后大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个性心理特点都有所不同,因此应当针对不同的个体,采取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对于自我主义意识较浓的学生,要多引导他们树立集体主义意识,学会与人相处;对于挫折感和失落感较强,一旦遭遇挫折便很容易沉沦的学生,应当多表扬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于叛逆心和自尊心强的学生,要多以心交心,以朋友的身份多关心学生、多沟通交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房。

(二)打造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体系

1、完善第一课堂――思想政治教育课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面向90后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课堂,具有参与性高、受众面广的特点,能有效引导大学生提升自身修养和升华道德品质。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当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核心,用和社会主义理念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其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理念。同时,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应当立足于90后大学生普遍乐于接受新事物的实际情况,多使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观看教学宣传片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真正起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

2、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课外实践活动

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加生动活泼,也能够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间获得某种思想或经验的教育方式。[]高校在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应当有意识地从两个方面培养90后大学生: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要依托学生社团,引导学生多组织活动;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意识和能力,要在活动细节中多融入团队配合的细节,通过活动来增强其集体荣誉感和团队配合意识。

(三)打造辅导员队伍

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打造一支理论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又能关爱学生的辅导员队伍,对于开展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

首先,要提高自身修为,以良好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正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出众的才华和高尚品行,都是吸引个性鲜明、注重自我、善于利用网络获取知识的90后大学生的重要因素。辅导员不仅要做到关爱学生、感染学生,更应当加强学习、提高修养,用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度的政治觉悟、宽厚的为人处世、渊博的学术造诣去引领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喜爱。

其次,要注重细节,在实际生活中关心学生。学生事无小事,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往往隐藏在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只有在生活中真正贴近学生、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所闻所思所想,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做好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再次,要善于观察,做好心理疏导。90后大学生往往有着自尊心强、不愿意接受批评的特点。对于有心理问题隐患的90后大学生,一是要多交心谈心,以真心、诚心和爱心博得学生的接纳,做到亦师亦友,便于90后大学生心甘情愿接受建议。二是要及时有效地给予学生思想上的正面引导,并结合自己人生经历以及相关心理学知识来沟通,特别是对于挫败感和失落感强的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打击,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成绩和问题,既增强自信心,也克服不足之处,从根本上树立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

最后,要与时俱进,多使用90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平台,如QQ、微博、人人网、飞信等,增强与学生的交流,拉近距离、增进感情,同时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上网习惯。

(四)建立高校与家长的联系机制

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项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 霍姆林斯基.家长教育学[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大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大学生家庭教育是指,作为教育资源的家长,在子女就读大学期间,积极配合学校立意未来,放眼社会,自觉不自觉地,有意识无意识地对子女进行教育。[ 叶立群.家庭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高校应当主动与90后大学生家长联系建立畅通的联系沟通机制,及时向将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现状传递给家长,让家长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具体形式如举办座谈会、建立网络博客和论坛、发送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等。同时,高校也多与90后大学生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便于因材施教,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隋丽丽,张艳.“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对策[J].高教论坛,2010(5).

[2] 高桂云,孙义兰.注重人文关怀――“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点[J].社科纵横,2008(12).

[3] 周国莉.从“90后”的心理特点看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消费导刊.2009,(1).

[4] 林伯海,李金红,宋刚.试析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思想教育理论导刊,2008,(3).

[5] 霍姆林斯基.家长教育学[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2.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特征;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5-0060-02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文化、经济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方面对于大学生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而使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深刻认识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通过反复研究和分析,找出最佳的工作方式,从而切实加强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一、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特征的现状

当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人们追求的是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和生活,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学习心理。“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伴随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人喜欢用经济价值来衡量某一问题。很多大学生由于读书贵、就业难等问题,对学习产生了否定和怀疑。尽管有的学生认识到学习重要性,但是又缺乏毅力。当前大学生是伴随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在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思维活跃等方面都较强,对于信息总是抱着批判性思维,常常求变、求新。

(二)人格和人生心理。大学时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的意识经历了分化、矛盾以及统一这几个过程,所以,这一时期是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该阶段,大学生能够对自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具备良好的想象力、观察力、注意力等能力,对于复杂的社会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与创造力。在情绪上,内隐形和外显性、波动性与稳定性并存,内心情感较为丰富,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的情感与情绪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作为时代宠儿,他们追求名利,欠缺吃苦耐劳精神,平时不够关注社会与国家情况,但是对于国家和社会,他们也具有强烈的社会情怀与责任感。

(三)社交和恋爱心理。在新时期,大学生注重人际沟通,他们开放、热情,对于生活充满激情,善于交谈。而伴随交往空间的不断扩大,其沟通的对象也越来越多,沟通手段也更加复杂。然而,有很多大学生在朋友或熟人面前可以左傲开放、热情,但是当面对陌生人时,通常会沉默寡言,不善于表达自身的想法。而且,这一时期的大学生的独立性较强,他们非常反感朋友、家人、老师等人太过约束自己。然而,因为目前子女多为独生子女,在经济上也非常依赖自身父母,与他人的合作能力较差。在校期间,对大学生而言,爱情也是一大主题,对于爱情,他们有很多的幻想,且恋爱的动机较为单纯,同时,因为失恋也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发生。

(四)就业心理。如今,在就业上,我国已抛弃统一招收和分配原则,实行的是自主选择、自主就业形式,对此,大学生基本上可以接受这种就业形式。从这点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会越来越实际,并且也凸显出大学生的闯进和朝气,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勇敢前行,对于失败也不气馁。但要注意的一点是,因为社会中的一些不良风气,使得有些大学生认为即便学习再好,也比不上好的社会关系。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对于人才的能力与素质,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就表现出很多心理问题。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通常表现出逃避、依赖、从众、自卑等心理,主要是因为实践动手能力较差,难以正确、客观评价自身。

二、新时期大学生心理特征的成因

(一)社会因素。当前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从而极大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导致大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激烈竞争,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在新时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新事物,如个性偶像、市场经济等,极大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同时也产生了很多诱惑与机会。物欲横流的社会使得他们形成独立的人格和自我意识,并且也使他们形成利己主义与实用主义价值观。

(二)家庭因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家长胜过好教师。由于当前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孤单成长,缺少玩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而家庭的长辈也十分宠爱家里的“独苗”,逐渐形成了骄傲蛮横的性格,很多都没有养成尊重长辈、遵守纪律的好习惯,这种溺爱方式,使得他们以自我为中心、骄傲任性以及敏感,导致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对待挫折与困难的能力较弱,心理素质也较差。

(三)个人因素。新时代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缺少兄弟姐妹陪伴,因此他们很多都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在跟其他人合作上,也表现出较差的协调性,在生活上,他们很难处理人际关系;在学习方面,因为中学阶段他们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升入大学之后,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材生,心理难免产生一种落差;在感情方面,当出现感情问题时,他们常常手足无措,有的更是自我毁灭。在生活方式上,缺失了文化根基,总是将美食、美景当做生活目标,没有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变得十分功利和现实。

三、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面临一项新的挑战,即大学生心理特征发生了变化。要基于对大学生心理特征的成因进行的分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效措施,提高工作效率。

首先,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具体困难。身体力行调查具体实在的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心理特征规律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例如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理想信念缺失、多元化的特征,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武装90后的头脑,以便他们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坚定信念,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经过调查,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原因:第一,情感类。如失去亲人等;第二,经济类;第三,压力类;比如学习成绩和就业难等;第四,社交类。针对此类问题,应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心理辅导,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消除其心理问题的病根,避免此类问题出现。

为此,基于大学生心理特征,制定科学、高效的教育方案以及预防措施,并且在他们当中进行挫折教育,使他们可以从容面对工作、学习、感情方面的挫折和压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能力。

篇4

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网站

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有着不用的互动性特征,而军网中的思想教育网站的教育因为军队网络和军人的特殊性,相比于互联网上的教育,也呈现出不同的一面。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互动特征分析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是“教育者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选择特定的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进行的思想、政治、道德信息的双向交流和情感的过程。”它在互动形式、互动空间和互动安排上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在互动的安排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是教育者事先安排好互动的主题和过程,教育对象在一定程序下进行。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的互动,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育者根据教育内容、教育对象的自身情况以及他们对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策划相应主题和形式的互动,有对某一问题的课堂讨论,有和特定对象的单独沟通等形式。在互动的过程中,教育者是主导者,负责发起和左右互动的进程;教育对象处于受支配地位,只是依据互动的安排,以既定的主题和教育者或是其他教育对象进行互动。他们在互动中既没有选择参与的自由,也没有改动主题的自由,只能被动地按计划进行。在这种形式的互动中,教育者起着主要作用,教育对象对其存在一定的能动作用。这样的互动固然会使其更具针对性,可以增强教育的效果,但它削弱了教育对象的主动性,影响其参与互动的积极性。

在互动的形式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一对一、一对多的同步互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这决定它在互动形式上以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一对一或是一对多的互动为主。教育者是这种点对点或点对面形式互动的中心节点。此外,它是发生在同一个时空的同步互动,即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同一时间、地点进行互动。例如,教育者组织一次课堂讨论形式的互动,讨论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同一间教室,对某个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一方说出的话另一方能立即听到,同时对对方的所说的话可以做出反馈,而不存在延时。这种双方面对面地交流与沟通的互动形式,增强了互动的影响力,但是它时效性强,产生的影响持续较短。

在互动的目的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及时与教育对象沟通,对其进行思想疏导。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教育者认识到教育中不能只简单地进行灌输,而要充分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如果教育对象存在错误思想的要及时引导与纠正,存在思想疙瘩的要及时疏导,这一切都是经过与教育对象进行互动来完成的。另一方面互动的目的在于了解教育对象的教育需求,根据所了解的情况及时调整教育内容和形式,发挥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对象在教育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教育效果的实现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改进,会使得教育对象意识到自己在教育中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也可以做教育的主人。它极大地调动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而在某些互动中,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通过主客体的相互转换,可以使得教育对象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力,会大大提升了教育效果。

二、互联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互动特征分析

当思想政治教育从现实空间发展到网络空间,网络的特点,使得教育互动呈现出与现实空间中的传统教育不同的特征。

在互动的安排上,基于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没有预设的互动安排,它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自由的互动。由于网络空间的自由性,教育对象在访问网站时不受任何的限制,它们既可以随意浏览满足自己需求的网页,也可以自由参与自己感兴趣的互动。教育者无法限定教育对象参与网站上的教育互动,甚至无法要求他们访问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通常教育对象参与思想政治网站的互动存在两种类型:第一种是主动型互动。教育对象存在互动需求,有意识、有目的地上网寻找和参与互动。例如,一个人对某个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存在疑问,但周围没有人可以解答他的问题,于是他上网寻找了解此问题的网友,与之讨论。在这种情况下,他会主动访问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相关互动栏目,积极参与栏目中有关这方面内容的互动,寻找问题的答案。有了几次类似的经历后,出现类似的问题时他会首先想到运用上网互动的方式来解决。第二种是偶遇型互动。教育对象上网浏览时并无互动需求,只是偶然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志趣相投的人,更有甚者只是“一时兴起”而参与到互动中去。这种互动随意性强,易受网络环境的干扰,可以随时开始,也可以随时结束。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主要是这种类型的互动。教育者需要通过安排当下热门的互动主题和互动形式,以吸引教育对象的参与。

在互动的形式上,基于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既存在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一对一、一对多的互动,又存在教育对象之间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在时间上既有同步互动,又有异步互动。在互动中教育者可以和教育对象单独交流,也可以和一群教育对象沟通,这种情况类似于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动,所不同的是,通常互动的双方用自己网上的虚拟身份进行互动。它有利于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平等的对话,也有利于教育对象说出心理话。同时还存在教育对象之间的互动。这种情况在现实的教育互动中,会受教育时间或教育对象等条件的限制而不常出现。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是同步互动和异步互动同时存在的互动形式,互动双方既可以同时在线交流,也可以通过发帖和观看帖子后的回帖方式进行沟通。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这些形式,使得互动参与人数更多、范围更广,产生的影响也更深刻。

在互动的目的上,基于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互动,通过改造教育对象网络中虚拟的“自我”,进而达到改造其现实中的“自我”的目的。网络的匿名性使得每个网络用户都以一个虚拟的“自我”参与网络互动,这个“自我”有其真实的一面,也包含网络用户所期望自己成为的一面。在网上扮演虚拟“自我”的行为“不仅是场发生于网络空间的想象力互动,更为重要的是对现实社会中寻找自我确认感、被需要感、归属感的心态的反映”。网上“自我”认知和价值取向的改变会更易引发现实社会中的“自我”相应地改变。网络深层次互动是满足网络用户情感需求的人际互动。教育者通过与教育对象之间的情感交流,密切与他们的关系,同时利用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经验上的优势,在交往中对教育对象的虚拟“自我”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思想改造,达到促使其改造现实社会中价值取向和身份认同的目的。这样的互动需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同时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手段,弥补网络交流中以文本交流为主流形式的乏味感。如此才能构建一个以教育者为中心的良好的人际互动网络,推动与教育者之间人际关系的良性互动,以达到网络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目的。

三、军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互动的比较与优化

军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互动,在网络环境与上网用户方面和互联网上存在较大差异,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本身也不同于互联网中的互动。

军队网络的相对封闭性和军人较高的思想素质,决定了军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互动的吸引力比较高。我军的网络是一个与互联网物理隔绝的局域网,网上的信息由全军各单位自行提供和,网络用户是全军广大指战员。这决定了军队网络信息资源较互联网少了许多,网络文化也不会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只含有的内容。因此军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自身拥有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和较强的互动性,容易对部队官兵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同时,部队训练学习压力大、业余生活单调,使得以情感互动为主要内容的军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更易吸引广大官兵参与。此外,我军官兵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了较高的思想素质,他们会主动上网,寻求与教育者进行互动,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思想水平。在网上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找专家与学者交换思想认识;也可不受身份的限制与各级政工干部交流生活中的想法。这比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更具吸引力,同时对于参与者也更有收获。

篇5

关键词 思想政治 教育方式 90后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90后大学生已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他们思维活跃、个性鲜明、思想独立、性格张扬、更具有创新意识以及对社会良好的适应能力。但是90后的同学同样有很多的不足,他们缺乏合作、对网络过分依赖、心理较为脆弱等特点。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观察和了解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征和鲜明个性,理解和认同9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分析,清楚地认识到90后大学生的可塑性,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充满信心。另一方面要针对他们的思想特征思考出对策,进行有针对性的、多样化的、平等的、有原则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加强自身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探索出信息时代下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路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应该在教育方式、师生关系、教育理念、教学环境等方面都有所创新,只有这样,思想教育工作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高校才能培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1 90后大学生特点

每一个时代的青年都被赋予这个时代鲜明的特征,90后大学生同样处于这个尴尬的时代。他们一出生就面临着家庭和社会给予的强大压力。“一代不如一代”的评语被广泛的运用到“90后”这个群体身上。在社会和父母眼中的他们“自私冷漠、心灵脆弱、叛逆孤傲、自我中心、社会责任感弱化。”如何理解、呵护和教育90后大学生,这将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1.1 独立自信,但缺乏团队精神

90大学生存在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喜欢独特有个性的事物,主体意识不断加强,并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表现在自我崇尚和对自我利益的追求上。他们比其他年代的年轻人拥有更加强烈的表现欲,更乐于表现自己、证明自己,展示自己并渴望得到认可。但过分地注重和维护自我的权益,导致部分90后大学生特立独行,对集体冷漠,归属感不强,团队协作意识较差。

1.2 过分依赖网络,但欠缺人际交往

90后大学生是在网络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因特网的便捷和低成本,使得他们迅速掌握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本领。这使得他们在知识结构上的广泛性和复杂性远远超过以前,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网络所传递的信息良莠不齐,各种不同思想见地、不同的价值取向以及各种消极和积极的思想可以在同一过程中出现,这就增加了大学生辨别真伪善恶的难度。

对网络的过分依赖使他们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部分出现了交流困难等问题。有研究表明, 90后的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不足,一般都是由于其缺乏自信心、缺乏同情心、过分地苛求别人、不懂宽容等。由于90后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与人分享、合作的能力相对较差。

1.3 思想独立,但心理缺乏依靠,较为空虚

90后大学生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比较抢眼,但是他们的内心却不像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那样个性鲜明。90后的很大一部分大学生的热情、开放、能言善辩是在熟悉的人或者朋友面前,但是他们在陌生人面前表现得比较沉默,不善言辞大多数人内心缺乏安全感、缺乏对他人的信任,很难轻易对人敞开心扉,甚至故意装成熟装老成。但事实他们还是小孩子,内心还很幼稚和脆弱。90后注定是孤独的一代,他们缺少兄弟姐妹间感情的沟通和心灵上的默契,缺少知心朋友的情感倾诉,因此常感到不被理解和莫名空虚。但家庭的过度溺爱和保护,促使他们高度关注自我的情感起伏;而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的欠缺,又使他们对复杂事物认识不足,不能充分认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关系,缺乏自我调适的能力,心理普遍比较脆弱,承受不了委屈,容易走向极端。

1.4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主流价值观积极向上

改革开放成为90后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时代背景,社会变革的潮流和由此导致的社会变革,必然通过学校、家庭等各种途径对他们产生影响。在这样一个多元化信息开放的时代下,呈现多样化和分散化的趋势的大学生价值观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值得肯定的是,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取向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的。在各个灾区的现场、各个大型活动的现场,你都能看到年轻的面庞闪现在人群之中,他们活跃,有激情,精力旺盛。他们注重个人和社会并重,注重事业与利益并取,他们不是默默地无私奉献,而是重视自我的满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随着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存发展压力逐渐增大,催生了他们更加清晰、理性、务实的发展意识和生涯规划设计。

2 针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想法

2.1 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更新教育手段

中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理论层面的灌输,体现为一种“灌输式”或者“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在这种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重视,积极性没有被很好地调动。因此,我们需要将传统的正面的理论灌输转变为一种体验式的、渗透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真正地学习并内化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步入21世纪这一信息时代,网络依靠自身的超大的信息储量、超快的信息传递速度以及极为便利的共享平台使得这一信息传媒工具毫无疑问地获得了90后大学生青睐。所有这些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也势在必行。高校老师需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育主题单方面向教育客体输出教育信息的方式,主客体之间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双向地、平等地交流对话。

2.2 根据年级状况,分类进行引导

(1)对刚入校大一应当注重适应性与自立能力的引导与培养。新生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将面临新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式、新的人际关系以及新的生活。对于独立性较强的90后大学生来说,要注重适应性教育,注意引导学生生活适应能力、学习适应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等。

(2)高校教育工作者在针对大二90后同学,应积极组织素质拓展提高学生意志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在素质拓展活动中让同学沟通交流更好;其次素质拓展作为一种很好的心理训练,不仅可以挑战极限、挖掘潜能、增强大学生的体质,同时也能提高90后大学生的自立性、自信心、团队合作精神。

(3)大三、大四侧重就业辅导。帮助大学生更好在就业和继续深造之间做出选择,并做好大学生升学和择业过程中的心理辅导。

2.3 注重实际,更新教学理念

(1)坚持目标引导与层次化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明确的目标是前进的积极动力,高校应给大学生以明确的目标引导,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并积极努力实践,使他们充分认清自己现状,在认真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同时,注重层次化教育,注重90后群体的个性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可采取问卷调查、集体谈心、个别交流等多种方式和途径。

(2)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对90后这样一个个性显著的群体,只有了解他们的思想才能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大学生的自身发展,让思想政治教育要围绕他们在学习、生活、健康、交友、求职、恋爱等各个方面遇到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才能更加有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

(3)对90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大学生喜欢挑战权威,民主意识强烈,希望听从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他们接受信息的渠道趋向多元化,获取信息方式便捷和受教育机会增加,因此他们对自己的人生表现出的信心和理性也超过他前辈,对知识信息的把握在量和质上都可能超过教育者,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教育者的权威性。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也应当注重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如果能做到这点的话,有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支持,有利于发挥双方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更加注重实效性,注重与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教师不应回避反映现实的东西,而是加强引导,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解决学生的现实困惑。成为学生的思想教育者、学业监督者、心理疏导者、日常管理者、职业规划者等。

3 结语

90后大学生是思想活跃、清新健康、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一代。他们出生在经济迅猛发展,信息高速发达新时代。他们理性而躁动、敏锐有点轻狂,独立而有非常具有依赖性等显著特征。90后的大学生已经是高校校园的主旋律,面对这个“早熟、独立、张扬、自信” 时代感鲜明、特点突出、颇受争议90后学生群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认清形势,转变理念,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多样化的有效的心理咨询指导,积极开展心理方面的主题班会,建立90后大学生的交往平台,帮助学生敞开心扉,纠正心理误区,以阳光的、健康的心态积极面对大学学习和生活。才能进一步做好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90后学生健康发展成为21世纪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才能将“中国梦”转变为现实!

参考文献

[1] 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国高教研究,2008(9).

篇6

恩格斯曾经说过,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而这个花朵其实也就是泛指人类的认知活动。在认知心理学中,认知指人脑中的知觉和认识活动,即人的意识、感知、注意、记忆、问题解决和推理等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的认知过程[1]。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以学生的认知过程为基础,着力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各因素是如何影响大学生的内部认知过程,这些内部认知过程又是如何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接收、存储、整合和组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建构与获得,改变原有认知结构的。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学习过程的主要内容

人的认知活动是人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感知觉是受教育者接受各类教育信息的前提,它将各种刺激信息转换为图像、声像等认知代码进行分析和组织;感知到的信息将进一步输入人的记忆系统,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转换、加工并给予存储;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依靠感知觉、识记存储、回忆和再认事物,更要对教育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的加工转换,认识事物的本质,这种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的过程,就是思维。受教育者通过思维对教育信息进行加工转换,形成概念、进行推理、解决问题,从而将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注意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决定着注入认知过程的信息原料,是认知活动的指南针和认知资源的分派者。注意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形式,有价值的、有用的知识,需要理解的、有难度的事物以及兴趣都是引起有意注意的重要因素。感知觉机制、记忆机制、思维机制和注意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学习过程的主要内容,受教育者就是通过这些要素之间依据一定的机理运行,来完成学习认知任务的。

二、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特点与存在的问题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2]。网络已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传播文化环境,成为青年大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延伸平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既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一个载体因素加以运用,也可将其作为教育环境因素加以考虑。网络一方面开阔了大学生视野,拓宽其知识领域,另一方面,也冲击着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认知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怎样选择信息,选择什么样的信息,如何处理这些信息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1.大学生思维趋向平面化、浅显化,深层次认知不足

网络信息丰富多彩的呈现形式和“浅阅读”的快餐式的信息获取方式,在拓展大学生知识和信息含量的同时,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课堂学习中的内化整合难以深入和深刻。网络媒体在表现形式上更多的是给予人们感觉器官上的刺激,生动的画面、鲜活的形象、悦耳的声音都容易引起大学生广泛的注意。但这种刺激信息极易造成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时过度分心。同时,网络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也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浩瀚博大的资料库,大学生只需举“指”之劳,便能快速畅通地下载资源,浏览信息,尽享这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官享受的信息“快餐”。但这种长期享受停留在认知的初级阶段,有时是以损害思维能力为代价的。大学生习惯利用电脑强大的储存和处理能力来取代人脑进行记忆、剪辑、组织和整理信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弱化了对原有经验的广泛联想和原有知识点的激活,使得思维趋向平面化、浅显化,直观、单一,不断追求新鲜内容和信息的刺激,而缺乏对信息的编码、储存以及深刻、创新的分析、推理和理性思维等复杂的心理认知,懒于进行深层次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化。

2.大学生信息接收方式和习惯改变,认知难度加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宣讲、谈心、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进行,可控性比较强,信息来源比较固定和单一,失真或误读现象不是很多。网络传播媒介的诞生,使人类信息量呈“爆炸”趋势,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包围着每个人。一方面,利用网络技术全新呈现信息的方式,吸引了大学生太多的注意,改变了大学生认知世界的方式,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海量”的信息又会造成信息超载、冗余甚至污染,造成大学生接收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时注意的过度分散和消耗,难以对教育信息的关键部分进行有意注意,导致思维认识上碎片化、无序化。大学生每天忙于刷微信和微博、刷消息、看八卦、浏览论坛,接收了太多的垃圾新闻和消息,严重干扰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使其陷入选择的困境,难以有效区分信息真假,导致认知失调和混乱,使大学生群体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理想信念迷失、社会道德意识缺失、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

3.大学生认知方式从外部权威为主转向内部加工为主,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加大

在很大程度上,大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意义赋予的过程,是在新的教育信息和主体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之间建立实质性和非任意性的联系的过程。在网络时代,大学生借助网络可以便捷迅速地寻找和吸收自己需要的信息,完全绕过了教师这一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根本媒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工作者的教育主体和教育主导者的地位受到了“撼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地位由隶属关系变成了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等关系,改变了受教育者自身在传统教育中知识信息劣势的格局。大学生从网络途径所获取的多样化甚至自相矛盾的信息,使其不断破除外部权威的影响,走向自我判断、自我加工所接受的信息。这就促使他们的认知方式从以往的外部权威为主转向以内部加工为主。当代大学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简单说教为主的教育方式,不断尝试着用有限的知识和经验形成自我的内部信息加工,外在的表现就是个体的差异和对简单说教的逆反行为,无形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了挑战,加大了教育难度。

4.大学生认知行为的目的性、功利性更加突出,对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呈现惰性化

当代大学生正逐渐向“00”后过渡,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竞争意识增强,认知倾向功利和实用性。面对网络开放的信息海洋,大学生很容易利用其便捷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简单应付,不加以深度思考,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形成过滤性的吸收和消化,对他们认为有用、刺激的信息进行辨别、选择、记忆和思维,对他们认为无用武之地或实用价值不高的信息要么通过网上的搜索摘抄,简单拼凑作业,要么消极认知,倾向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时比较盲目和排斥,对有关思想、政治、道德等的信息认知呈现惰性化,很难将对教育信息的感性认识进行思维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想信念等精神层面的追求趋于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知水平还比较低,政治觉察性不高,缺乏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感。

三、网络时代优化大学生认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策略

1.调动大学生认知兴趣,推动其积极进行内部理性认知

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感知觉在教育中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全面、精细地构建或筛选教育信息,用色彩鲜明、大小适中的图片让大学生清晰感知教育信息;运用多媒体课件突出衬托教育主要内容和重点信息,使其集声音、文字、图像、数据等为一体,实现教学内容视听结合、图文并茂、声情融会,多方位刺激大学生视觉、听觉等感官同步运行产生强烈印象,使教育信息富有艺术性和感染力,吸引大学生的认知兴趣。这样,不但坚持了教育理论正面灌输的原则,还增强了教育教学的可接受性,为推动大学生内部认知打好基础。另外,在话语表达上,要努力跨越在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大学生的话语鸿沟,保障有效沟通。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作为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体现,具有语境严肃性、话语规范性、语词固定性、叙事宏大性等特征[3],而网络话语更新速度快、内容与流行文化联系密切,表现形式大于意义,具有散漫性、娱乐性和多元性等特征。因此,要逐步培养教育者参与网络文化生活的意识,真切感受网络文化,体验大学生网络空间交往、学习、生活的方式,使教育信息在语言表达上能敏锐地捕捉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征,便于感知、理解和记忆。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所传递的信息和内容,越是特色鲜明、形象生动、贴近生活实际就越容易被大学生所识记,另外讲授比较全面、易懂的知识也有助于大学生识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使教育信息生动形象、特点突出、简洁易懂,便于其在人脑中留下痕迹。在记忆过程中,要根据大学生近期的识记内容,设计教育开展方式,及时在大脑皮层画下印象,让知识在大学生头脑中保持得更久。并通过有效手段促进大学生对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内化,帮助其对相关性知识进行联想,促使其回忆和再认。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对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善于利用思维的规律,启发大学生将新概念、新提法和新要求与原有的概念、提法和要求建立联系,并深入分析这些联系,使之能很好地消化和理解。另外,教育者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大学生实际生活设计提出对大学生具有一定挑战性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打破学生原有认知平衡,吸引其关注和思考。一方面,要帮助大学生寻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另一方面,要善于用问题激活大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经验和知识点,深入分析两者的关联,培养其对问题的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推理、概括等系统思维的能力。

注意与学习两者的关系极其紧密。当一个人所面临的刺激信息和问题难度稍微超过他的能力、经验和知识结构,但又不会超出太多时,才会引起他的最大注意与兴趣,进而提高他的学习与记忆效率[4]。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合理运用注意机制,交互使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维持和调控好大学生的注意力。要恰当运用感官刺激引起大学生无意注意,教学内容要丰富充实,与大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激发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维持长久注意;同时,要注重培养大学生有意注意。使大学生明确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对其自身发展的重大意义,创设问题情境,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大学生注意动机,防止大脑疲劳,调动其自我意识,并鼓励大学生通过一直努力来稳定注意,及时给予鼓励和积极支持。

2.把握大学生认知特点和习惯,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要抓住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认知方式和信息接收习惯的个性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教育实效性。一是高校应主动占领网络传播阵地,树立校园舆论权威,牢牢把握舆论主导权,吸引大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及时干预大学生在某些敏感问题上出现的信息接收系统的混乱和不协调现象。引导大学生在遇到重要问题时,能及时、主动地浏览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相关观点再做出自己的判断,使浏览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成为大学生形成正确认知的一种习惯。二是要高度关注现实动态,对于可能引起大学生关注和影响其成长的各种网络热议问题、前沿问题,保持开放的心态。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定位,形成同辈、朋友、倾诉者关系。将传统的被动式教育变为主动参与的思想交流,更有效地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用教育者强大的知识储备和思辨能力修正大学生知识和思维的不足与缺陷,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认知,形成有利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认知体系,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高校应了解、分析和把握大学生所关心的问题,有效干预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将其认知系统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知识经验引向质的提升和量的更新。一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观教学中必须将价值认知教育同大学生的价值体验与感受相结合,推动其进行积极思维。教师要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技术和手段充分展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善、美之举,大力褒扬先进典型人物的感人事迹,以情引论,情景交融,唤醒或激活大学生原有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知识经验,使之与特定的信息或情境相联系,将价值认知与自身的价值感受密切结合,合理加工和转化教育信息,确立对相关问题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观点。二是重视思想政治实践教育,通过大学生实践体悟来提升思维品质和能力。“实践体悟是接受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亲身感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验自己的认知和情感的变化,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的过程。接受主体只有置身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接触实践活动中的各种现象,并与自己的需求、利益相连接,才能优化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5]。思想政治教育要确保实践教学在整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充足的学时、学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校外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把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深化对道德信念的理性认知,并巩固良好的道德行为,使之形成习惯,养成稳固、自动、愉快的行为模式。

篇7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接受主体;赫尔巴特传统教学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48-01

一、前言

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以德国著名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一书的发表为标志,他明确地提出构建教育学的科学体系。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要把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前提,可以说是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所以,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但是赫尔巴特的教学观沿用至今,不免出现一些固化,本文需要反思的侧重点便是赫尔巴特传统教育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消极影响。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广大受教育者,是高校的学生,传统教学观的影响,首先应该体现在对高校学生的挑战上。

1、教师中心:接受主体的被动接受和单向灌输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的接受分为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它是主体有选择性地价值比较的结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往往是被动接受的过程,通过教育者的外部灌输,受教育者才会接受知识。当然,我们不否认思想政治教育被动灌输的特点,也明白在当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灌输理论的重要作用。人对外界事物的接受往往受个体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局限,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一些旧的道德规范已经失去了原本的约束力,而适应当下时展要求的规范体系尚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需要接受主体的被动性。

然而,我们决不能只一味强调被动性,也要看到主体能动性的巨大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被动接受已经和当代教育产生了碰撞与矛盾。其一,被动接受压抑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学生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缺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激情,不能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所在,从而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无足轻重,只是形式主义,影响其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教师中心的单向教育模式也是一种桎梏,单向教育方式由来已久,从而倾向强制教学的单向性和封闭性,忽略了教育的双向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从教育过程来看,传统教育历来强调教育者的灌输和决策,突出教育者的主导地位,而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2、课堂中心:接受主体走出课堂从来都只是空话

“课堂是个筐,啥都往里装”,目前课堂教学呈现出超负荷的状态,然而,课堂功能是有限的。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来看,课堂只能传播简约化、系统化的知识,生活化、个性化的教育内容在课堂上难以存活;从教育手段来看,课堂教学只能一概而论,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泛泛而谈,因材施教以及实习体验等方式只能在课堂之外。

非制度化教育就推崇教育应该超越学校的围墙范围,伊里奇就是最早主张彻底改革学校的代表人物,他的《非学校化社会论集》的发表吹响了“非学校化社会” 思潮与运动的号角。伊里奇在本书的导言中说:“通过学校的普遍教育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对现存的学校形式进行彻底的改变,它才有可能实现。它的实现不在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的改变,不在于教育者的责任心的增加,更不在于对教育的硬件与软件的增加,新的教育必须把颠倒过去的组织化学校教育再颠倒过来”。他认为,由于学校中潜在课程的组织化和仪式化,就是最好的教师也无法使学生免受其影响,学校本身也因此具有组织化的压制性和破坏性。我们虽然不会那么极端地否认学校教育或是要求废除学校教育,却非常认可走出课堂的教学模式,也就是不拘泥于课堂传授知识,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感受、认可并且主动接受知识。

3、教材中心:以本为本,何以为本

常言道:“尽信书,不如无书”。国内外有许多不盲目迷信书本的例子,哥白尼创立日心说,打破了《圣经》千年来地心说的权威论断;罗巴切夫斯基,俄国天才数学家、喀山大学教授,是非欧几何学创始人之一,他传统几何学的论据;清朝王清任不迷信历代医家的论述,著《医林改错》。有那么多例子,打破书本的权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不必盲目地以本为本,应该鼓励大学生不再拘泥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书本上的知识,多多参加实践,扩展阅读,丰富人生,用心领会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得到广泛认可和接受。

三、结束语

十以后,党和国家更加关注教育,2014年的“两会”报告中也提出要关注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发展。那么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理应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赫尔巴特的传统教学观的三个中心,可以说对高校甚至全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有深刻影响,并且将在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在高校继续发挥作用,而随着我们对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三个中心观点已经严重桎梏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主体。

参考文献:

[1] 弗・鲍尔生:德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P165)

[2] 潘 健.炮轰传统教学的最后一座城堡――课堂中心[J],观察思考,2006

篇8

[关键词]女性特色 教育 女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作用

[作者简介]周天枢(1968- ),女,河南信阳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性别理论。(广东 广州 511450)

[课题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女校特色教育存在价值及发展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IA100298)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58-02

一、问题的提出

女大学生是当代社会富有朝气的青年群体,其价值取向和思想道德水平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在校女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2010年达900万人,超过49%,部分高校出现女大学生超过男生的现象。同时,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传统和现代的双重挤压,给高校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严峻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思想品德教育。当代女大学生思想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她们思想活跃、个性张扬,充满活力。但受不良因素影响,其思想状况不容乐观,“男主外、女主内”“男强女弱”等传统性别角色和观念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女大学生的成长。如有些女生认同传统性别角色定位,理想和信仰淡化,学业、事业目标模糊,成才意识不强;有些女生把建立小家庭作为个人的最高理想,把做贤妻良母视为人生的全部追求;有些女生对社会上的性别歧视缺乏正确的认识,服从陈旧的传统观念,缺乏拼搏奋斗精神;有些女生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思想严重,追求奢侈生活,甚至在不具备经济条件的情况下,为追求物质享受而不惜出卖人格、肉体等。在剧烈的社会变革中,部分女大学生理想信念淡化,道德底线缺失,加强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迫在眉睫。

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固然是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多方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同时也暴露出当前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滞后。笔者所在的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是一所专门培养女性人才的高职院校,在校学生5000余人均为女生,得益于女校的体制因素,在对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尝试将女性特色教育与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结合女性成长成才的特点和规律,通过梳理传统性别观念对女大学生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引导,把妇女观、社会性别意识和男女平等观念等内容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地增强了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我院个案,本文拟重点从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梳理和分析女性特色教育在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二、对女性特色教育的理解

在我国漫长的父权制社会及其文化背景下,传统的女性教育以“三从四德”为基本内容。相对于男性在科举制中金榜题名的人生追求而言,女性的价值体现在对家庭的奉献和对男性的依附上。教育的直接后果就是压抑了女性的个性发展,强化了女性的从属地位。女性成为传宗接代和家庭服务的工具,才智得不到开发,能力得不到培养。进入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改革开放和教育的民主化、普及化,女性教育进入崭新的发展时期。对女性特色教育内涵的探讨成为社会热议的问题。较多观点认为,女性特色教育就是“淑女”教育,是教育女性掌握美容、礼仪与家政技巧,学会雕琢女性魅力,懂得修炼女性的优雅气质,塑造完美的女性形象。这种观点忽视了女性特色教育的本质内容,即帮助女性克服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摒弃性别刻板印象,树立性别平等意识,培养“四自”精神和主体意识,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科学认识两性差异,发掘女性潜力。

我院坚持科学把握女性特色教育的内涵,通过开设女性特色课程讲座、培养教师的性别意识等途径,将女性教育与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注重培养女生独立、自信的精神品质,克服束缚女生发展的各种障碍,引导女生以健全的人格、鲜明的个性和全新的精神面貌寻求更高层次的人生追求,在切实提高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女性特色教育在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1.引领女大学生培养“四自”精神和主体意识,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受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女大学生的人生观中往往蕴涵着其对性别角色的理解,表现为许多女大学生对自我价值认知不足,将人生寄希望于找一个可以依靠的伴侣,把嫁个好丈夫、建立小家庭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对人生发展缺乏积极进取的态度,勤奋拼搏意识欠缺,自立自强信念薄弱。传统性别偏见成为当代女大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巨大阻力。

在女大学生人生观教育中,要增加女性“四自”精神和主体意识内容,为女大学生解开人生道路上的许多迷茫和困惑,为其人生发展提供精神支持。“四自”精神指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女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能够引导女大学生把握自己的角色,在发现自我、肯定自我、拓展自我、成就自我的基础上实现人生价值,可以使女大学生认识到自卑、自弱、自弃终会被社会所淘汰,只有靠真才实学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进而培养女大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帮助女大学生建立自尊自信和自主发展的精神动力,提高对命运的把握能力。如果说“四自”精神是女大学生安身立命的一面旗帜,女性主体意识则是她们直面人生和社会的内在动力模式。女性主体意识是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在激烈的竞争中,当代女大学生只有直面困难和阻力,才能激发斗志、锐意进取。

将“四自”精神和主体意识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从性别的视角解读女性的人生追求和人生态度,激发女大学生追求独立自主,奋发图强,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内在动机,既是时代对当代女大学生的期望,也是女大学生主体性的内在要求。

2.帮助女大学生摒弃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在传统教育的熏陶下,相当一部分女生受传统性别观念影响深厚,认同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认为男性应当独立、勇敢、果断,富有竞争性和开拓性,有事业心和野心,有远大的人生目标,不断追求事业成功;而女性则应当温柔、细心、美丽,女性的重心不在事业而是家庭,组建幸福温馨的家和照顾好家人是女性最大的人生目标。上述观念在潜移默化中腐蚀着女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消解她们对远大人生目标的追求。一些女生进入大学后,不是积极追求学业进步,而是把精力花费在穿着打扮上;有些女生担心自己太强而没有“女人味”,把人生希望寄托在另一半的身上,成为“毕婚族”“急嫁族”。她们无心向学,事业目标模糊,成才意识不强,缺少成就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

女性特色教育可以帮助女生科学认识两性差异,了解女性成才的潜能和优势,教育女生认识男女角色分工的差异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由社会文化因素造就的,是男女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所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正如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家西蒙·波伏娃指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塑造的”,认识性别刻板印象是影响两性潜能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

将上述理论与人生观教育相结合,可以使女大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念,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认知,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理解传统的性别观念和性别不平等是女性发展的主要障碍,扭曲了女性的价值,制约了女性能力、个性的发展。要帮助女生克服传统的性别角色定位,摒弃性别刻板印象,勇敢冲破传统束缚,引导女生摆脱旧的文化习俗带来的自卑和依赖意识,认识自身潜能,确立远大的人生追求,树立为国家、社会、人民服务的精神。

3.引导女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科学对待女性人生发展面临的现实社会环境。受漫长封建社会的影响,男尊女卑的传统性别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性别不平等现象在许多领域仍然存在。社会对女性的角色定位和价值认识影响着女性的地位及参与社会的程度。一些女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存在某种程度的偏差,对现实社会中种种性别不平等或性别歧视的现象感到不解和气愤,也有些女生对社会上的性别歧视缺乏正确的认识,随着竞争日益激烈,性别不平等状况在一些领域不断加剧,需要对女大学生进行理论引导。

结合女性特色教育,可以引导女大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分析和批判现实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有利于引导女大学生从性别视角观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认识社会中两性不平等的根源,了解女性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中的巨大作用,提高对社会的认知程度;让女性懂得在现实社会的两性博弈中扬长避短,学会应对压力和挑战,在社会环境中脱颖而出,把个人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联系在一起。

4.把握现代女性的价值追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转型期,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导致女大学生的价值观更加务实、趋利,出现了多元化、兼容性、矛盾性、务实性等特点。面对多重价值标准,女大学生对一些核心价值观产生了疑惑、茫然,甚至扭曲。如一些女生强调自身利益和发展,只讲自我价值、不讲社会价值,只讲索取、不讲贡献,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精神缺失;一些女生沉迷于对物质的追逐,崇尚享受,追求奢侈,把“拜物”当做思想和行为准则,把追求个人物质享受作为人生目的,丧失了是非、善恶、美丑的判断标准和行为能力。

结合女性特色教育内容,可以引导女生正确对待物质追求,教育女生不能丧失作为主体性的人的精神追求,认清现代女性的价值追求,引导女生独立、理性地选择价值目标,克服物质虚荣心,摆脱贪图物质享受心理。特别是要帮助女生剖析过于追求物质的主观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使其深刻理解在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下,女性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潜能受到极大束缚,失去了原本可能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引导女生充分认识并尊重自己作为主体的价值,将精神追求作为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勇于追求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

当今社会,女性正处在由传统单一角色向多重角色的转换过程中,女性特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意义不仅在于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女大学生的生活和人生道路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提升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且彰显了高等教育以人为本、尊重女性的人文理念和情怀。

[参考文献]

[1]曹爱娥.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女大学生德育的帕累托改进[J].鸡西大学学报,2011(1).

[2]魏国英.女性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篇9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具有时代的先进性,在文化影响上要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由于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其校园文化除了具有高校校园文化所共有的特征外,还具备鲜明的职业特色,这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独特形态。

高职院校定位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办学目标是培养第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其校园文化建设和形成与行业企业不可避免地交叉融合,“像企业又不是企业,是学校又像是工厂”是高职院校的鲜明写照。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最大特色在于其更注重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追求的是一种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交融、学术氛围与实践氛围相辅相成的职业教育文化,力求为培养合格职业人才创造优良环境。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关系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一方面,校园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是深刻的具有内化力的影响。它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理念、教育意图变成一种精神化的形式融于文化氛围中,出神入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影响,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过程。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建设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开展的情况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

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者有机统一的结合点,就在于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职业特色与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接起来。具体来说,就是要把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所包含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及行为文化所具有的职业内涵、职业特色充分运用到推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来。

以高职院校职业特色校园文化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密切联系,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及行为文化建设通过与企业文化对接融合,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并产生出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在高职院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中着力突出职业特征,并充分发挥出富有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的功能和作用,能够极为有效地推进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创新。

第一,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基础,主要指校园的物质环境和硬件设施,是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条件的总和。坚持人与环境、教育与环境关系的唯物论,强调人对环境的能动作用,同时承认环境对人有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受到校园环境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为发挥校园环境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影响,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加强对校园环境的整体规划,美化校园环境;另一方面,应开发其独特的企业文化资源,围绕高技能职业技术培养这一独有的特点进行有目的的规划建设,增强企业文化景观内容。在学生学习场所更要重视这种企业文化色彩的渲染,形成类似企业,类似未来职业的学习场景,即所谓“实境再现”,并把职业要求、思想要求融入其中。与传统的教室课堂相比,职业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境再现式的教学环境带给高职学生的是真实的技能操作训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就能感受到如同身处企业工作的逼真环境和氛围,促进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形成。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

第二,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它是校园的传统和被大部分人群认同的共同文化与价值观念,以及生活信念、思想意识等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精神文化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等,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健康高尚的校园精神文化可以成为一种激发因素和原动力,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会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其校园职业文化特色,以校企精神文化对接为重点,把推进校企精神文化融合作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在努力挖掘学校历史文化资源、传承办学传统、突出办学理念、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学校精神的同时,要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衔接,借鉴和吸纳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战略目标、经营理念的精神文化,向学生灌输企业的价值意识,把校风、校纪、校训建设与企业精神的培养和企业道德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校企精神文化的对接,能促进高职学生透过企业管理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对社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能使高职学生去感受企业严格刚性的管理和近于苛刻的纪律要求,感受企业员工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有效地锻炼和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他们毕业后到企业的适应能力;能使高职学生真正明确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激发他们的创业欲望和信心,提升和增强他们的创业素质和能力。

第三,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行动指南。学校的管理目标、组织原则、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行为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管理行为,是全校师生共同认可并应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制度文化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具有重要的规范、激励和导向功能。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功能和作用,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各种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纪律观念。另一方面,要借鉴现代企业先进的制度文化,特别是优秀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使之与高职学生管理教育工作有机结合。例如,目前在很多国内外企业推行的“7S”管理制度(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高职院校在实验实训基地和日常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中全面推行“7S”企业管理制度,能够让学生受到现代企业制度的训练,尽早适应企业文化,缩短与企业的距离;同时能够营造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最终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升,养成做事认真、遵守规定、文明礼貌的习惯。

篇10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随着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形势不断变化,当代大学生思想发生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分析思政教育的新问题与新挑战,结合其背景、特点分析当代大学生所具有的思想特点,并提出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与新方法。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

一是,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广泛影响大学生“三观”。二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改革开放直接影响大学生社会道德价值观。三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引发的社会问题使思政工作面临众多问题。四是,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网络化使思政工作遭遇众多新挑战。

二、当代大学生突出的思想特点

(一)政治态度

大多数大学生政治上积极上进,但是,功利色彩较为浓重。另外,当代大学生对传统社会政治活动相当漠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不主动。但是在南海、台湾、问题等一系列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重大政治问题上表现出政治立场坚定、方向明确、动作激进、关注度高、充满激情。

(二)理想信念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早熟,见解独到,同时,主流崇尚责任,能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与家庭责任。但是,由于大学生接触社会较少,价值观念还很不稳定,看待问题角度偏激,不信权威、不听老师,反叛意识更为强烈。

(三)道德观念

大学生在道德认识上是非分明,能对个人和社会的道德失范现象和行为进行鞭笞,而对于自己的行为往往缺乏自律,或者放任自流。其道德行为滞后于积极向上的道德认识,存在断裂和脱节现象。

(四)行为方式

当代大学生喜欢张扬个性、特立独行;喜欢奇装异服、追逐时尚;喜欢展示才华、耍酷装帅;喜欢用与众不同的方式博取社会的关注。加之,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从而削弱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观念与集体主义精神。

(五)心理健康

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亲情观相对淡溥,甚至显得有些孤僻。个别性格内向的大学生难免会抑郁、烦闷不安,对未来感到迷茫甚至焦虑,如果,在受到外界的影响与刺激便容易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

三、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实践

(一)把握根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是加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二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职业理想教育相结合起来。三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创新精神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使命感。四是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二)注意方法,把真挚的感情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带着感情,带着对其如子女、弟妹般的爱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真正深入学生心里。带着感情做思政工作,应将工作重点放在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强化认同,用言传身教影响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辅导员必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要以自身行为去正确的影响和引导学生,要求学生遵守的自己必须严格遵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身必须模范做好。

(四)开拓创新,用丰富的网络手段做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建立班级联系QQ群,设置班级管理网络日志,公开辅导员管理网络博客,开展班级管理网络论坛,让广大学生通过网络了解、参与班级管理,讨论大家关心的班级问题。同时,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问题的引导。

(五)关注心灵,用个性化的心理咨询辅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并有能力积极发现与协助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掌握倾听、沟通、深度会谈、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等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手段,学习领会相关心理学知识。

(六)肯定差异,用“双主性”的模式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作用,实现“双主性”的统一。把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实践者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内驱合力。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人格,充分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坚持在主体性中主导、在主导中发挥主体性的作用。

(七)家庭协同,实现家庭、学校共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