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业课程范文

时间:2023-11-02 18:04: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专业课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专业课程

篇1

纵观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发展现状,尚存在以单门课程组合学科体系、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脱节、职业能力考核力度不足、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齐等现象,随着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和整合理念的不断发展,本专业能力培养结构和教育理念应作相应的发展与转变,进行课程改革与整合,建立适应高职发展的课程模块体系。

高职人才培养的是面向工程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实行基础模块专业化,专业模块项目化、模块功能方向化的结构体系,按照新的人才观标准,实施“专业基础—专业能力—拓展能力”的教学课程体系,基础教育强化职业技能所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能力教育培养学生就业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拓展教育突出学院特色教学,拓宽学生就业领域;另设立公共课,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专业能力为教学核心,突出以下技能的培训:CAD绘图能力、工程测设能力、结构分析与识图能力、技术管理能力、施工操作能力、质量控制能力、工程技术规程的应用能力、职业道德素养、特色专项技能。目前高职教育指导委员会确定的高职教育目标为行业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分析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根据近年来建筑业发展状况,主要岗位群为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因而目标定为普通工程技术层和专项工程技能层人才的培养为佳。如按本院特点,可开设深基坑监控、大体积温控、预应力操作、附着爬架操作、空间结构安装同步控制等专项技能的培训,促进建筑业由数量型、劳动密集型、速度型和粗放型向质量型、科技型、效益型和集约型的转变[4]。

2按教学模块成立专业教学小组,进行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教学质量是以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基础的,要发展教育,首先是按实际情况发展和充实师资力量,塑造一支思想素质好、专业知识硬、工程技能强的专业师资队伍。

(1)整合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组织师资培训,发挥传、帮、带、训的作用,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能力。

(2)按教学模块划分教学小组,对教师进行专项分化,建设专业教学梯队,发挥教师专长,建设特色课程。同时分析课程功能,组织专业课程建设及课程体系建设。

(3)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师资外延;建立校校联合和校企联合办学,适应社会的发展,并针对专业教师,进行双师型师资建设。近年来有些学校因高职教学的迅猛发展,招生人数培增,出现严重的师资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在一些专业教学环节中把学生放在企业实习锻炼,但实习质量难以控制,实为不妥。虽是校外实训基地,只是利用社会资源,也同样要专人组织教学管理,才不失学校作为教学培训机构的基本功能。

3创建以工程带动课程的特色教学

组织教学小组进行模块课程的建设,确定课程的组织形式与实施内容,以职业活动为形式组织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创建新时期高职教学模式:

(1)紧跟课程改革新理念,敢于打破传统模式,以工程项目为依托,推行教学练一体化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2)高职教学不单是课程教学,更重要的是工程教学,把工程的概念贯穿到教学全过程,以工程带动课程教学。教学内容跟随工程动态发展。

(3)加强职业能力和操作规程的训练,营造职业氛围,课程以实践教学为明线,理论教学为暗线,对模块内的能力目标进行分析整理,明确模块内和模块间各教学任务的划分与联系,进行课程整体规划和项目设计,增强教学小组成员间的交流,综合集体的智慧策划课程教学训练方案。

(4)以实践形式组织教学,不等于忽略或删除理论学习,而是对理论教学的整合和提升,做到学中练,练中学,是对理论教学的一种升华。

(5)如结构工程模块课程分设基础结构工程、混凝土结构工程和钢结构工程三大部分,结合《工程实训指导—典型工程施工图汇编》一、二、钢结构分册和《结构工程训练与考核手册》等校本教材,充分利用结构实训室和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已有条件,设计教学任务,采用任务法实施课堂教学,制定课程实施标准。基础结构部分可分浅基础结构、深基础结构两个项目,各项目以结构分析、工程图识读与翻样为任务组织教学,混凝土结构部分可设框架结构工程、框剪结构工程、排架结构工程三个项目,以混凝土结构体系分析、构件性能与构造、工程翻样、节点和框架模型绑扎为依托,钢结构工程分为框架钢结构制作、厂房钢结构制作、复杂钢结构制作三个项目,以钢结构体系分析、构件性能与构造、工程翻样、构件和节点模型制作、结构整体模型制作为教学单元,进行教学任务策划。

(6)为加强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性,合理组织教学形式,采用分区分组、分工分组、对比、检查纠错、答辩等方式组织教学,灵活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

(7)课程教学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工程实际,学习并应用相关工程规范,进行规范教育,帮助学生专业知识的建构,确保对入校学生的能力培养。

4建设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的高职人才考评体系

结合高职院实际情况,提倡行业统一的高职职业能力标准化的考核评价理念,根据职业应知和应会能力的要求,实行学科考核和职业能力考核两类考核,分设学期考核和毕业考核两部分,职业能力考核增设成果考核和过程考核项目,采用现场实际操作、辩论、课题研究与资料检索、制作作品、任务演练、情景测验等方式或几种方式综合运用的考核方法,分模块实施,保留顶岗实习,取消毕业设计环节,增设毕业环节综合职业能力考核。考核内容以职业标准为导向,重视操作和能力考核。按模块编制考核大纲和考核办法,实行课程考核标准化和规范化。

4.1考核的基本原则

由于高职大众化教育现状,考核内容和形式要体现高职教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按职业能力要求确立课程标准,以课程为单位编制考核大纲,分模块确定考核范围、考核重点及考核比例,使考核工作规范化。学科考核要突出课程知识重点,按专业能力目标分解课程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提炼并主要考核基础知识和专业应用知识部分,可采用知识问卷、实际案例分析等形式,以应用知识为主;学期职业能力考核主要突出单项任务的操作应用能力,分项目参与、操作、成果及技能答辩四个部分。毕业环节综合职业能力考核以具体工程为依托,编制综合技术方案并进行专项技能考核以确定综合能力考核等。

4.2考核标准化的建设为配合专业能力的培养,同时使专业能力实行考核标准化和规范化,应组织建立训练题库和考试题库,实行标准化命题。题库包括专业学科题和专业技能题两块,每块包含训练与考核两部分,实行教学过程也是考核过程的模式,从而达到教学培养目标。题库按任务编制,分基础、应用和提升三个层次,以把握课程重点。题库建设中注意下列几点:(1)知识考题符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拨高或自行减化考核难度。注意命题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以适应专业知识在实践运用中的变化,同类知识点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如填空、选择、简答、计算或作图。(2)进行职业能力的分析、简化和提练,组织技能考核内容。(3)命题突出专业课程的训练重点,促进学生建构专业框架,掌握专业根本,总结专业规律,同时考题内容要与工程实践结合,按工程实际及时更新知识点,促使培养的学生与实践零距离接轨。

篇2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课程设置;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城市数字化、建筑智能化的进程日益加快,运用科学、整体、系统的思维来营造现代智能化的工作与居住环境、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业及智慧城市迅猛地发展,将直接拉动对智能建筑专业人才的需求。

一、建筑智能化专业领域的现状与发展

建筑智能化涉及专业多、配套产品和技术繁杂,且产品更新换代迅速,但这又是建筑和住宅建设中的新亮点。通过对从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专业公司现状的调查表明,迫切需要熟悉智能化系统设计规范与标准,能进行各子系统设备配置的设计人员,懂得智能化系统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的现场专业项目经理,智能化系统工程现场施工的设备器材安装调试人员以及售后服务的专业维护与保养人员。此外,房地产开发商也需求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现场专业管理人员;工程监理公司大量需要专职弱电智能化系统工程监理。由此可见,建筑智能化专业领域,紧缺具有各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维护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二、建筑智能化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

首先,传统的课程模式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传统的课程模式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往往“强调基础理论、勿略技能实践”,“强调系统原理、勿略案例分析”,“强调功能设计、勿略工程施工”,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发挥。

其次,教学方法脱离了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传统的教学方法“重传授、轻参与”,“重课堂、轻现场”,教学方式过死,满堂灌、注入式的现象基本上没有改变,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脱离。

再次,能力评价和考核方式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传统的能力评价“注重知识的记忆、勿视能力的掌握”、“注重终结性考试、勿视过程性考核”、“注重统一的规格要求、勿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考试方式和考试内容引导学生死读书本,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课程考试分数定优劣等等,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发展。

三、探索合理的建筑智能化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

建筑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改革、乃至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要更新观念,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按照教育部、建设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要求,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的教学思想,尤其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学习与探究,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从本专业职业面向岗位分析入手,研究制定培养方案,开发新的课程体系,应用新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一)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系统重新整合。建筑智能化专业课程的设置应从专业及职业教育的特点着手,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打破原有的学科型课程体系,注重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了解本专业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智能化各系统安装、调试与维护的技能型专业人员。

在专业课程设置时,按本专业职业面向岗位群所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有针对性地根据“智能建筑之5A系统”,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专业系统教学模块,设置相应的系统项目,将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训课融为一体,开发系统项目模块教材,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实训教学法,降低理论教学难度,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二)采用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所谓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在各系统专业实训室或现场进行边教、边学、边做、边评定,把理论与实训紧密结合起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突出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可以借鉴和引进吸收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改革的经验,打破常规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在螺旋式上升的学习领域中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基本技能。

篇3

关键词:建筑设备专业;立体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235-02

一、前言

建筑设备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了供热工程、空调工程以及通风工程和燃气工程,对上述学科进行学习,一方面有利于专业学生全面掌握其所学专业的各类知识,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对于我国建筑工程产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建筑设备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进行分析,在结合建筑设备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通过立体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以促进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二、建筑设备专业简述

1.培养目标。建筑设备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具有建筑公共设施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以及室内环境设备与系统和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所需的特殊环境研究与开发的理论知识与能力[1]。

2.培养要求。建筑设备专业的培养要求即培养学生具备何种能力,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建筑设备专业要求学生在接受教育后主要具备如下能力:(1)系统掌握专业要求的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流体力学、流体机械、工程热力学、传热与传质以及计算机、电工、电子、机械和建筑环境等;(2)系统掌握建筑环境与建筑设备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而了解专业以及相关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3)具有室内环境与设备的系统测试以及调试和运行管理能力;(4)初步掌握室内设备系统的设计方法并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2]。

三、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对建筑设备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说明和分析,不但有利于高校准确掌握当前实践教学的发展现状,而且对于促进专业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

1.教学实践与校外基地实践脱节。教学实践与校外基地实践脱节是当前建筑设备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首要问题。由于建筑设备专业属于建筑工程土建类专业的一种,在其专业实践方面具有建筑类高职专业的共同特点,因此,其工作内容与其他专业的衔接也极为重要[3]。对建设工程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可知,其建设周期一般在3~5年,由于周期较长,要想使学生通过短期的专业实践来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周期是相当困难的,这使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并不能全面掌握全部的建筑环境及设备系统设计与运行管理方面的知识,加之现行高职院校所实施的工学教学改革无法完全以企业的施工现场为教学载体而完成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教学任务,在降低了实践教学效果的同时,也阻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2.缺乏健全的课程实践体系。就当前建设类高职院校而言,在学生的实习阶段便将其安排到施工员和资料员等施工管理类的岗位,企业要求学生对各类建筑设备的操作技术进行了解,并注重其人际关系、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培养,但对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不高。产生上述情况的原因在于,在传统的专业课程当中,高职院校经常将实践教学定义为一种单一职业的培训,而并未将建筑设备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纳入到学生在企业的工作实践当中,使得此种教学观点偏离了学生能力培养的轨道[4]。对我国当前建筑设备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分析可知,实践教学中主要重视视图方法、管道安装的相关技能培养,并不能使学生在参与实际工程建设时具备对整体工程的全面认识,严重阻碍了专业学生自主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3.资源利用率较低。资源利用率较低主要表现在实践基地建设不规范以及企业资源利用不充分两方面。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并无对建筑设备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指导的课程标准,而规范性的实践教学体系与设备也比较匮乏,使得校内的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缺乏规范性,加之受实践基地投资与规模的限制,使得工位不足及工作任务缺乏全面性的情况在实践教学中屡屡频出,阻碍了专业学生的发展。在企业资源的利用方面,由于当前高职院校并未充分利用企业所提供的财力、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资源,使得学生无法了解新材料与新工艺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而在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质量管理等方面,由于学生所摄入的信息量较少,使其无法对建筑设备专业及职业领域的转向技能进行全面认识。

四、建设立体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建设立体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具有如下几点意义:(1)更新职业能力的培养平台。与原有的教学体系相比,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在考虑到学生识图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将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质量控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与职业综合能力等进行全面考虑,进而构建出集设计、施工、设备系统运行控制与团队合作为一体的职业能力培养平台,全面提高建筑设备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2)拓展校企合作渠道[5]。立体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以实际的工程建设为基础,通过将工程现状如实展现在企业面前,进而吸引有关企业与高校进行合作,并统筹资金于技术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建设出与实际工程相符的校内实践基地,使其作为合作教学与教育培训的主要平台,为专业学生的实践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3)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建筑设备专业的建设过程中,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以学生“能做”到“会做”的转变为教学宗旨,以小组的方式组织学生参与实训工作,从而使其对整体的任务方案进行全面了解,并将相关任务逐一落实到组内各个成员,充分体现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提高其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

五、立体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1.改革课程实践模式。改革课程模式是立体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措施。高职院校需要改革原有的教学模式,并以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和原有实践教学体系的缺陷弥补为出发点,建立健全的立体化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实践模式改革的主要方法如下:以工作任务作为实践教学的载体,将相应的专项能力汇成教学课程中学生的职业能力,并对实践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层次规律进行探索,进而建立起以核心课程为主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全面开展基于此模式下的建筑设备专业的实践教学。

2.明确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条件。明确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条件以及任务要求是以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高的主要方法。立体化实践教学的主要任务为基础型任务、核心型任务以及拓展型任务。建筑设备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成的条件如下:(1)基础型任务、核心型任务以及拓展型任务应对其各自所包含的训练模块进行指导,例如,施工设备图识别模块以及系统安装视频和施工工艺视频模块应该以基础型任务为前提,进行相关教学的开展。(2)同一任务的训练模块在实践教学中并不在统一情境内,但其所包含的知识与技术层次相同[6]。例如,核心型任务中的设备运行模块与拓展型任务中的设备联合运行模块具有较大关联,即联合运行模块是在单一设备模块得以顺利运行的基础上进行的,虽然设备运行模块分别存在于两个不同类型的实践任务中,但其具备的知识与技术层次均是相同的。(3)不同层次任务模块的知识与技能应存在着紧密联系,而在立体化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不同任务模块的配合应用。例如,基础型任务中的设备施工图培训应以核心型任务的设备系统的安装训练为目的进行开展,而设备系统的安装训练又要与拓展型任务中的施工配合教学相一致,从而保障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构建。

3.建设并完善校内实践环境。建设并完善校内实践环境是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并得以指导实践教学的重要外部保障。在建筑设备专业的建设过程中,应以课程能力的训练目标为主要依据进行实践内容的设计工作,并根据时间任务需要,建设并不断完善校内的实践环境。通过加强学校的形象建设与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吸引企业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校内实践环境的建设中去,以加强校企合作力度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实践工程案例,并编写教师的实践教学与学生实践学习文件,从整体上提高立体化课程实践教学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专业能力。

六、结论

本文通过对建筑设备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及能力要求进行阐述,分析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课程实践体系缺失以及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在结合建设立体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从改革课程实践模式、明确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条件与任务要求以及建设并完善校内实践环境等方面为立体化转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由此可知,未来,加强对基于建筑设备专业立体化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力度,对于促进我国建筑设备专业人才发展,使其更好地支持我国建筑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慧.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旅游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3.

[2]李景霞,亓利晓.以就业为导向的建筑设备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3(12):38-39.

[3]岳井峰.建筑设备类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有效衔接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9(05):276-277.

[4]吴云祥.高职高专建筑设备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2012,01(05):32-35.

篇4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037-03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各高职院校、学者都对高职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面对高职教育应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要求,高职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必须与普通高等教育、中职教育有质的区别。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理论课程必须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理论知识应以“必需”和“够用”为度,走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按照这种思路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根本出发点。下面拟以建筑工程专业为例,分析职业岗位与课程体系相关联的要素。

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分析

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所占比重仅次于工业和农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据调查,本行业的工作岗位缺口主要为一线施工技术人员岗位群,毕业生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为土建施工企业,从事工程项目组织、现场施工管理、质量验收、施工安全、材料检测、技术资料等业务工作,主要的职业岗位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等。

各岗位需要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可概括归纳为:(1)职业素质要求。具有良好的公民道德、职业道德、身心素质;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协作与团队精神;(2)专业素质要求。施工准备方面:能读懂施工图,掌握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熟悉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及分工,熟悉基础、主体、屋面、装饰等几个阶段的施工方案,能协助技术交底,能根据工程实际确定施工人员、材料、机械及现场等准备工作,能编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方面:能根据基础的特点编制或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能根据主体的特点编制或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并进行质量控制;施工组织方面:能编制指导实际施工的一般建筑施工组织方案等等。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内容

通过对上述岗位群工作过程的分析,按职业岗位需求,可得到以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的课程设置思路。即学校教师会同企业专家共同对专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取舍、归纳,提炼并转化为专业岗位(群)行动领域,在此基础上,对原有学科体系下的课程体系进行解构与重构,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形成岗位主要课程,构建工作过程化的新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应根据职业岗位特征及完整思维分解学习领域,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及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序化,从而完成学习领域向学习情境的转化。要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的对接;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确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践性、有效性;改革各类课程考核办法,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核。

要体现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课程设置应紧扣专业培养目标,满足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需求。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有具体、明确的课程目标,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本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设置的实训课程或一体化课程要保障主要职业能力获得的培养途径。要满足行业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还要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既要满足就业岗位的直接需求,更要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储备。

首先,要整合优化理论厚重的课程内容。建工专业学科体系下的建筑力学、结构设计等是理论知识较为深厚的课程,在高职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求下,该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剔除繁琐的推论,删去理论性强而工程实际中应用较少的章节,突出适用性、适应性,强化定性分析。教师讲授的内容,应让学生感觉到有用而不难。通过工程实例的体验理解,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为职业技术课程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归并、整合、优化课程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但不能将课程体系片面理解成完全围绕“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而构建,要设置一定的知识理论支撑,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有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可使学生在具体职业活动的基础上,学会应用理论知识,加强知识技能结构化,提高获取知识的技能,为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提供条件。

其次,要强化项目课程开发,突出工学结合理念。要加快项目课程开发,通过工学结合“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所需要的知识与所体验的职业岗位之间建立起有意义的联系,为学生的文化素质学习和专业技能学习的有效结合提供平台,促使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和完善有意义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与人交往、独立思考、多元思维等方面的能力,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在项目课程中,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或以小组形式完成信息收集、工作计划制定、工作任务实施、工作成果评价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可以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信息搜索能力、新技术学习能力,并且可以逐步完善创造性地完成工作任务的心智结构。

再次,要合理安排课内外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得到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从实现培养目标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来看,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较为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构成土木工程专业职业能力的组成部分。因此,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有关学生生涯教育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和职业选择能力。课程可通过讲座、研修计划及小组活动等形式开展教学,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有效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计划力、行动力、沟通能力和表现能力,强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拓展个性发展的教育空间。

构建课程体系的多元模式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主要有:施工技术应用能力、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综合实务能力等;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或理实一体化)、政治思想及职业素质教学体系。

我院土木工程系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了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与实际工程项目对接的思路,形成三年“四台阶递进,跟工程定位”的能力递进培养的教学体系,其工程实践、一体化技能实训教学课时已超过总学时数的50%。此模式顺应了就业导向,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顶岗能力,适应了工作岗位的需要。(见图1)

(一)教学体系

第一个台阶:搭建土木工程基础知识平台阶段。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及语言文化素质,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通过制图与识图、建材、测量等课程的学习和相应的实践教学,形成初步的职业意识,掌握以工程图识读、工程测量为核心的职业基础能力。工程实践的认识实习在施工企业实境下开展,认识工作岗位,通过熟悉企业环境增加感性认识,解决对建筑构造、建筑施工工艺、建筑设备机具等工作流程与设备的认识和理解,培养职业意识。

第二个台阶:专业能力培养阶段。形成专业技术基本应用能力,开设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结构、建筑工程概预算、钢结构、建筑CAD等专业课程及相应的实训,使专业能力得到强化培养。学生通过结构实训、基础实训、预算实训等环节,在仿真的职业环境和施工现场中进行专项训练。每学期安排2~3周工程实践,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使学生在实际生产第一线的施工、监理等岗位上转变学生身份,以职业徒工的角色直接参与工程生产,在施工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实境化地进行技能训练。

第三个台阶:专业岗位能力强化阶段。形成专业核心能力,开设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质量检验等课程,其中,施工技术课程分解为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课程予以实施,即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等,达到建筑工程施工能力、项目管理能力的“应知”要求,为顶岗创造理论条件。此阶段安排集中四周的工程实践,学生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和就业需要,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通过工程实例开展教学,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学习训练。学生通过造价实训、施工实习、施工管理实训、结构设计实训等环节,在仿真的职业环境和真实的施工现场中进行岗前训练。

第四个台阶:职业能力体验阶段。学生通过在预就业单位半年的顶岗实习,在工地现场技术员的指导下,直接进行实际操作训练,以企业准职工的身份见习工作岗位,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形成综合实践能力,达到毕业就能上岗的要求。在实际岗位上,真题实做完成毕业设计,落实高职学生动态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课程教学

采用全程“跟工程定位”的行为导向模式,教学采用全程“跟工程四定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现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的教学过程;充分实施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学习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实现“四定位”安排,即入学第1~5学期,为每一个学生安排一个工程现场“岗位”,选定一位工地指导师傅,并对应一名校内指导教师。工地“岗位”随着工程的进展是动态的,随之校外导师也可以是动态变更的。学生在参加校内理论、实训学习的同时,利用专门设置的“工程实践”课及课余时间,到工地直接参与实际工程的建造过程,即边学边干,强化工程实践锻炼。第6学期,学生到企业顶岗,边干边学,得到综合训练,获得“双证”,直到正式就业。

在课程内容方面,将岗位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在制定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融入规范要求。

一个专业所设置的各类课程相互间的配比关系构成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强调的是培养能直接上岗的技术型人才,因此,课程体系的构成应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重点。这也成为高职课程开发的重点与难点,应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强化以应用为教学重点,同时,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张伯敏.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8).

[2]卢学红.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与思路[J].职教论坛,2005,(5).

[3]周向阳..高职建工专业全程“跟工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0,(5).

作者简介:

周向阳(1962―),女,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土木工程教学。

篇5

关键词:工程过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实践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传统的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是通过认知实习、实验操作、课程设计、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来说,他们应该能参与施工、管理、设计等工作,并能运用专业知识解决施工技术、生产组织、工程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基于工程过程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实践就非常重要。

1、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设计思路

(1)校企合作建设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团队,调研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为施工员,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2)对施工员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

(3)对施工员岗位工作过程所涉及的工作任务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施工员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4)实现由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课程的转换。

2、实践教学培养的目标

学生专业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突出展现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以培养专业技为目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主要形式。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按照毕业生就业主要岗位的工作任务所需的能力、知识、素质为依据,同时考虑学生职业发展和迁移能力。

第一步:确定岗位工作任务。从毕业生就业率比较高的行业企业岗位入手,分析其岗位工作任务。

第二步: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体系。在工作任务分析过程中,要梳理清楚相同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和深度对毕业生的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职业能力的要求,分析本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工作2~3年、3~5年后所能承担岗位工作任务的范围、难易程度、达到的技术水平、职务等,确定本专业的人才规格和培养目标。

基本目标为能熟悉行业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工程制图能力和较强的工程识图能力;具有正确使用建筑材料并进行检测、保管的能力;具有选择施工方案及主要施工技术问题处理的能力;具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测量的能力;具有参与施工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施工现场组织和管理能力;具有控制和检验施工质量的能力;具有施工资料的编制和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运用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能力。

3、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设置实践

3.1、职业岗位分析

通过企业调研和刚参加工作学生的回访,学生刚参加工作时,项目部安排的工作一般是施工员,由于工作经验的不丰富,该岗位工作内容最初是以抄平放线、试块制作、技术资料收集、一些简单工程量计算、施工日记记录等,经过几年的现场实战,就可以从事现场组织管理岗位、工程计量与计价岗位、材料供应与检测岗位、工程质量检验岗位、施工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岗位、工程安全管理岗位及相关工种岗位测量员、试验员等。

3.2、对施工员岗位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并归纳其行动领域

表1 施工员岗位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3.3、整合课程内容

在提升实验教学训练中,高等职业院校要将原来实训教学内容从附属于理论课程体系中抽取出来,独立设课,并进行整合整理,推陈出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不应再进行独立开设,而应考虑其与行业的核心联系,实训课程模块化,形成由专业公共基础实验、施工基本技能实训、岗前技能训练、预顶岗实习四大模块组成的新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合力,并在课程结束后给予相应的学分。

3.3.1、建筑制图与识图和建筑构造课程整合

按照传统教育建筑制图与识图和建筑构造是两门单独开设的课程,但这两门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学习制图课程时很难建立空间概念,制图课以建筑构造为依托进行讲解更加贴近专业,构造课制作的各种模型可作为制图课的实体模型,且该课程将实体模型转化为平面图形更有利于学生的识图,即实物图形制成平面图达到识图的效果。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将平面图形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空间实物,学会对建筑施工图的识读。

3.3.2、建筑施工、高层建筑施工及测量课程整合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施工工艺在建筑施工中都要讲到,只是侧重点不同。测量是施工技术之一,而且测量课的知识在施工中只用到一部分,把这部分知识学到,能为施工服务就可以了,重点在测设工作而非测绘工作,目前的测量课重点在测绘上。

3.3.3、施工组织、项目管理及计算机辅助施工管理课程整合

施工组织是设计如何组织施工,是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同时施工设计也是对如何进行项目管理的设计,因此这两门课密不可分。计算机辅助施工管理是项目管理用计算机编制的方法,整合后既有方法又有技术。

3.3.4、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抗震设计和“平法”识图整合

传统教育中这几门课均单独开设,是这个层次学生最难学习的课程,单独开始时每门课程均有70%~80%的不及格率,究其原因,学生的基础太差,理论性强的课程很难接受。按照培养目标定位施工一线人员,这几门课开设的目标实际上仍是识图,要求具备能够看懂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力学讲授时以钢筋混凝土中具体构件为例进行,这样建立的力学概念就不会空洞。同时抗震课中的一些构造要求、计算也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讲到。目前建筑结构施工图中钢筋均采用“平法”标注,在建筑结构课程讲授时结合混凝土结构施工图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讲解,达到识图目的

4、基于工程过程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建设的建议

4.1、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将会直接影响所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培养规格、开发的课程体系,将会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指导下进行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就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合理地选择区域内有代表性的建筑企业作为调研对象,以预先精心设计的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为主,辅助召开座谈会、网络调查等手段,尽可能多的扩大调研覆盖面,使调查结果尽可能有代表性,使培养的人才更易适应企业岗位工作的需要。拟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后,再与企业技术骨干、管理人员共同研究讨论,对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4.2、推进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建立教师实践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将教师的产学研工作经历、实践成果等纳入到教师聘期考核、职务晋升等考核指标体系中,对于教师参加企业挂职锻炼、双师素质培训给予政策支持。其次,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双师型教师认定及管理办法,建立双师型教师认证体系。鼓励教师参与工程实践或培训,积累实践经验和岗位技能,参加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结构工程师和建造师等工程类专业技术职务考试或执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再次,提高实践兼课教师比例,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通过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或有关专家进行讲学,建设一支包含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的校外兼课教师队伍,满足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4.3、改革教学方法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的不断深化,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成为高职教育的主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的课程通过创设仿真的学习情境或引入实际工程任务,使学生体验岗位工作,以期克服当前高职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良等困境,实现“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我们分别采用了项目引导法、案例教学法、教学文引导法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主动探究、实践和思考,专业能力提升明显,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训教材建设方面,要充分体现高职教育办学特点。首先,应根据学生的生源质量和职业面向的实际情况,确定教材的内容和理论深度;力求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体现专业优势和特色,尽可能结合现有实验实训条件,提高实训内容的可操作性。其次,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和高职教育改革实践成果,适应信息化、网络化教学要求,将纸质教材与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及教学资源网站等配套教学资源有机整合到一起,形成数字化、立体化的实训教材体系。再次,实训教材的编写应充分考虑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理念,体现实用性。教材编写人员应深入到企业一线,对工作岗位的要求进行分析,科学合理地设计学生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实训项目或案例要取材于行业、企业,有鲜明的实践性和技术实用性。

在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应当创新实践教学方法。利用好建筑工程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合理运用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差异,采取分层教学、学分制教学等教学改革措施。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上,以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基础,选择和有序化课程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目标。倡导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践教学考核方面,应当立足于院校实际具备的基础设施条件,综合考虑考核目标、考核项目与内容、考核标准、考核方法与手段、成绩评定、制度保障、运行机制等要素,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标准体系。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互为补充,根据课程实践性要求确定理论和实践考核分值比例。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为目标,从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职业技能、综合技能等方面,制订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方案。

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开发在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建设中至关重要,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要改革教学方法,推进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进而摆脱课程内容受学科体系影响而与行业脱节的现象,促进高职高专课程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分析为基础,构建了该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并结合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情况探讨了课程体系的运行情况。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构建实施

[作者简介]庞松鹤(1967-),男,广西平果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副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

络技术、建筑虚拟现实技术。(广西南宁530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一般资助项目“计算机技术与建筑技术结合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8B109)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129-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作为三维动画的一个分

支——建筑动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建筑动画技术人

才具有跨学科、跨行业特点,人才培养难度较大,目前培养建筑

动画技术人才的学校寥寥无几,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针

对市场的需求,我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定位于建筑动画技

术人才的培养,并在实践中逐步构建起达到人才培养要求的课

程体系。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1.从职业岗位需求出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调研结

果,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建筑动画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制

定为:面向建筑动画行业,培养具有与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

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建筑动画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较强专业能

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注重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构建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

体系。为了实现建筑动画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根据职业岗位

要求,以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设置课程,以校内设立

的“工作室”为平台,逐步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的角色转换。

三、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主导,培养学生在将

来的职业岗位上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态度,这必须以职业为起

点,完成三个阶段的工作。

1.工作任务分析。通过调研、座谈,得出动漫设计与制作专

业(建筑动画方向)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见表

1)。

2.行动领域归纳。组织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与专业教

师一起,整合、归纳出各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即行动领域)

(见

130页表

2)。

3.学习领域转换。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聘请行业专

家、教育专家,与专业教师一起,遵循从入门到熟练、从单一到综

合的职业成长规律和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学习

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并将其转换为课程,确立课程体系。

四、课程体系的结构与特色

1.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按照基础课程体系模块和实践

技能课程体系模块并重的原则设置。(1)基础课程体系模块。基

础课程体系模块包含职业基础素质课程(公共课程)、专业基本

技能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职业基础素质课程(公共课程)

主要培养学生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以培养

学生设计与制作建筑动画所必需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建筑技术

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的,开设建筑

CAD,PHOTOSHOP,

3DMAX等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学生设计

与制作建筑动画的核心技能,开设的课程有建筑建模、三维动画

制作等课程。(2)实践课程体系模块。根据建筑动画设计师职业

岗位实际需要,构建既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又相对独立的实践

课程体系模块,形成分层次递进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2.课程体系特色。本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具有以下三个鲜

明的特色。第一,。为了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

“一融合”

人才,我院创设“建筑虚拟现实技术”和“建筑

CG表现”两门新

兴的跨学科、跨行业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第二,“二主线”。在构建本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时,进一步

完善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建筑技术能力这两条主线的培养,如

图所示。在这两条主线的汇合处,开设两门融合两种技术的综

合性课程:和。

2.课程体系特色。本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具有以下三个鲜

明的特色。第一,。为了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复合型

“一融合”

人才,我院创设“建筑虚拟现实技术”和“建筑

CG表现”两门新

兴的跨学科、跨行业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

第二,“二主线”。在构建本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时,进一步

完善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建筑技术能力这两条主线的培养,如

图所示。在这两条主线的汇合处,开设两门融合两种技术的综

合性课程:和。

“建筑虚拟现实技术”“建筑

CG表现”

第三,。构建四个层次的实训教学环节来培养学

“四层次”

生的职业能力。第一层次:专业技能课程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

第二层次:在每学期末学生进入“工作室”,进行已完成的商业化

项目的相关单项制作实训;第三层次: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进入

“工作室”,全程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验并参与完成整个

商业化项目的制作;第四层次: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到企业顶岗

实习,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职业能力,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

坚实的基础。

五、课程体系的运行实施

1.搭建课程教学所需的环境。为实现培养目标,建设了满

足课程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机房和实习实训需要的校内外实习实

训基地,引进两家以建筑动画为主业的设计公司在校内设立三

个“工作室”,逐步建立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学生在毕

业实习环节中更好地进行顶岗实习。

2.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的关键。第一,主要通过送培的方式实现骨干教师的“双学历”

(同时具有计算机专业和建筑表现方向的学历);第二,加强专业

“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到“工作室”参观商业化项

目制作;第三,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提高在“工作室”

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的企业技术人员的教学水平。

3.实施与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教学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探

索与实践,我们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理实合一”的教

学模式,教师通过实例的讲解与演练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实

践技能,从而使学生学习到有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独立

实训周和毕业设计中,采用“真实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不断提

高专业技能;在毕业实业阶段,学生直接进入企业顶岗实习。

4.实施与课程体系相匹配的考核方式。建立以实践操作能

力和综合素质为考核中心的考试观念,重点探索改革独立实训

周和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方式。

六、实施效果

新的课程体系在我院

2007级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建筑动

画方向)进行教学试点,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

1.形成独具特色的“工作室+项目”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

企业在校内设立的“工作室”,引进企业真实的商业化项目,分级

分类完成相应的基础技能、单项技能、综合技能实训及顶岗实习

四个层次能力递进的实训教学。

2.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课程体系的实施及相关工作的开

展,特别是在“工作室”参与真实项目的设计,学生加深了对企业

和社会的了解,增强了专业技能,提升了就业能力。

3.专业建设见成效。专业核心课程“建筑虚拟现实技术”已

列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团队教师编写了《建筑虚拟现实技术》

《PHOTOSHOP平面设计与制作》等多本教材;为专业建设服务

的学院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建

设,并正在建设自治区唯一的建筑动漫技术实训基地;团队教师

主持研究自治区级教改课题“计算机技术与建筑技术结合的动

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本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改革经验被学院多媒体设计与制

作、艺术设计等多个专业借鉴,同时受到多所高职学院同类专业

的关注,为专业的发展开创了道路。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EB/OL].

,2011-01-05.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

2006(1).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二)[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

2006(4).

篇7

关键词:“卓越计划”、建筑学、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这一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吉林建筑大学为适应我国一系列战略发展需求,结合“卓越计划”,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中,对建筑学专业的课程及内容进行了相应的一系列综合改革。

一、建设目标

“卓越计划”的三大特点: 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参照这三大特点,吉林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综合改革具体包涵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调整完善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大力推动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牢牢把握“以建筑设计为主线”的专业课程群的整合建构,创造条件使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大力创建“特色课”、“精品课”以支撑主线课系列框架,从多侧面、多角度推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与创新。

2.通过教学综合改革,探索本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在现有建筑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以及地方经济建设需要,从教学团队、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展开教学综合改革,突出学校建筑学专业的地方优势和办学特色,探索建筑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3. 通过试点项目建设,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全面提升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强化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

1.注重优化课程体系,突出主线课程地位

以建筑设计课为主线,整合专业理论、专业基础、相关专业等课程,形成课程群框架体系。各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体验性设计)环节形成各阶段有机的“单元”,使主线课程发展脉络清晰、衔接有序。其目标是通过基本理论学习和对城市与建筑、环境与技术手段的体验认知,在设计过程中加以运用掌握,加强对综合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整合建立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设计主线课的专题训练体系。

2.注重技术类专业理论课、相关课与设计课的结合

注重设计课内涵的综合性构成,整合以设计为主线的课程群体系中的单元构成模式,理论教学与体验性设计实践相结合。多数行业规范类相关专业课分解为理论讲授和设计应用两个板块,使学生通过理解、消化、体验过程,掌握理论知识。

3.注重实践性教学和执业建筑师的基本素质训练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一,强化建筑设计方案构思与表达能力训练;其二、加强设计院实习教学环节的规范化管理,结合实习讲解设计前期、建设法规、相关规范等内容,与实习环节形成有序衔接;其三,聘请校内外设计院建筑师讲授与注册建筑师、规划师考试大纲相关的选修课;其四,加强毕业设计中期相关专业教学指导环节,相关专业设计人员讲授特殊空间和特殊结构类型的知识、建筑设备专业设计的基本要求及相关专业设计规范在建筑设计过程制约关系,指导毕业设计,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4.注重培养地域性环境观与建筑观

教学计划中体现对地域性城市与建筑观的培养,通过寒地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建筑节能等选修课的设置,并通过建筑测绘实践,提高学生对地域文化城市环境、建筑技术的认识。整合建立“地域主义建筑学”、“生态主义建筑学”、“现代建筑理论”等系列理论课程体系。

三、注重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吉林建筑大学建筑学专业以建筑设计为主线的课程群体系中的“教学单元”模式,将“教学单元”分解为理论讲授和体验认知应用两个板块,通过“理论性教学”和“体验性教学”环节支持设计主线课教学,使单纯理论讲授变为结合设计应用的教学模式。

为了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学院在省内外一批甲级设计院中建立了长期学生工程实践基地,创立学校与设计院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设计院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另外学校还与设计院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学生通过去设计院实践和学习与注册建筑师考试相关的课程内容了解建筑设计的全过程,掌握注册建筑师执业本领,强化了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

此外,加强校际教育与学术交流,开拓国际学术和教育交往,通过活动吸取其他院校建筑学专业培养经验,达到互相提高的作用。近几年已与几个国内知名建筑院校开展了联合办学工作,在本科及研究生层面实现学生互派学习,开阔建筑学专业办学视野。

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专业注重实践性和建筑师素质教育内容,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其中安排近一个学期在省内外设计院实习,在设计院实习前的选修课中设置了设计前期、建设法规、相关规范等内容,与实习环节形成有序衔接,通过实践认知,掌握建筑设计的全过程,提高工程实践能力。教学计划中安排与注册建筑师考试相关的课程,由设计院有实际经验的建筑师、规划师讲授。在低年级专业教学中鼓励学生利用学院提供的硬件设施,运用多种材料,自己动手搭建、制作一定比例的三维模型,加强对空间的体验与感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在毕业设计中期,增加设计院相关专业设计人员讲授专业的知识和设计要求,并参与指导毕业设计。

学校还安排一系列的体验性设计实训、实习教学内容,同时按照学校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并在时间上给予了充分的保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效果显著。实习和实训是高等学校教学中的重要的必修课和综合实践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落实学用一致,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另外学校还开设了大量实践课程内容,素描实习、美术实习、工地技术实习、建筑测绘实习、毕业实习等。

五、校企联合教学

学校也十分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先后与省内各大设计院、规划院、长春市各大开发公司等部门合作建立起众多实习基地,保证了学生设计院实习、工地认识实习、社会实践等教学环节和社会活动的稳定开展。这些企业和单位与学校共同设立了“拓金•建筑师杯、规划师杯奖学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实际工作经验,为毕业后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结语

希望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改革,吉林建筑大学能在国家倡导“卓越计划”的大背景下在教学中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完善理念先进、架构完整的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不断深化新的教学模式改革,建设高质量的精品课程;根据改革及教学实践成果总结经验及教训,对本地区建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起示范、指导和推广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Abstract: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akes operating post as the guide, cultivates high-skilled talents faced enterprise. Through the survey, it find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existing curriculum, combined with higher vocational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t puts forward that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jor which takes operating post as the guidance can frame the integrated system of "one main line, three big modules, five combinations".

关键词: 工作岗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Key words: operating post;vocational education;talent training;curriculum system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3-0227-02

0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工作岗位为导向,根据市场发展规律及岗位供求状况培养面向基层,面向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1],其最大特点在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模式、教学模式等方面与普通本科教育存在很大的不同。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根据社会需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体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2],从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专业方向的多样化设置、专业课程的建设等方面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研究,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探索一条途径。

1 课程体系重建的意义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中国高等农业职业教育走过了10余年的历史,在不断的探索与调整中,“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成为高职农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为主动适应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促进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相融合,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制定了“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将重点建设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核心的建筑工程类专业群,以核心专业为骨干,以核心课程群和技能群为基础,将教学与岗位需求相结合,进而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

2 专业的现状分析

2.1 行业现状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消费结构方面,建筑业是急需发展的产业;②城市化进程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社会对住宅的需求量逐渐增大。

2.2 专业岗位分析 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到最后的施工验收等都贯穿着建筑工程专业,可以说建筑工程专业涉及的工作岗位较多。目前与建筑专业相关的有建筑设计、房地产和建筑施工三个主要支柱,在这三个支柱中,又分布着不同的岗位。如图1所示。

2.3 专业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①课程体系覆盖面太广,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突出重点的课程内容和培养技能,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②课程开发过程中,侧重教学层面,没有重视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学活动比较盲目,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③课程设置沿袭本科院校教学模式,先理论后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理论教学方式比较呆板,实践教学手段陈旧,与行业工作岗位的要求相脱节。④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企业没有提供专门的工作岗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当前,学校受实训场地、实训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使得学生不能在学校完成全部的综合训练,另外,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以及学校经费的不足,尤其是缺乏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校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变得不现实。各省市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不同、建筑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建筑企业管理方法不同,很难在学校以真实的情境进行教学与训练[3]。

3 专业课程体系重新构建的内容

课程体系构架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能力结构的合理性和实现程度[4]。

3.1 一条主线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来说,以建筑工程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如图2所示。

3.2 三大模块 通常情况下,基本素质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共同构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和核心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无论在能力发展,还是职业生涯,都是设置职业教育课程的重点。因此,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进行调整,使之逐渐变为基本素质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能力拓展课程模块三大体系[5]。如图3所示。

3.3 五个结合 根据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群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加强与企业、行业专家、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合作,依据建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在设置教学计划的过程中,根据培养目标设置情境教学知识点,将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和能力培养相结合[6]。

3.3.1 在建筑施工识图与绘制能力培养环节中,学生需完成建筑总平面图及总说明识读、建筑平立剖和详图的识读等建筑施工图审查,结构施工图审查(包括结构总说明识读、基础图、柱(墙)和梁板平法图、结构详图的识读)以及图纸会审(图纸会审目的、内容、程序和图纸会审纪要编制)等任务。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将专业课程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CAD,建筑概论等课程内容进行融合。

3.3.2 在施工测量能力培养环节中,要求学生掌握常规测量仪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的使用方法和检验校正方法;能使用常规测量仪器进行导线点和水准点的复测与加密,培养学生进行测量数据的计算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将专业课程建筑工程测量、建筑识图等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3.3.3 在施工方案编制能力培养环节中,根据现行的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学生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从总体方案认知(熟悉施工图、学习规范与标准、材料和设备的选择等)、编制和实施具体方案、处理质量安全事故等方面,编制完成基坑支护与降水、开挖土方、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起重吊装工程、建筑节能等的施工方案。此环节中加大建筑施工技术的课时量,同时引入大量的典型案例,对学生施工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进行培养[7-9]。

3.3.4 在工程资料管理能力培养环节中,主要对工程资料的原始收集、整理、编制、移交和归档进行讲解。涉及到参与建设的各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供应单位、质量监督站等)。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将专业课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监理概论等课程进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清楚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基本数据、测试结果的原始记录是通过建筑工程资料来反映的,同时也客观见证了工程质量。

3.3.5 在施工项目管理能力培养环节中,要求学生掌握项目建设的基本程序和组织。从审批项目、建立项目经理部、编制标前后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准备情况、施工安全控制、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进度控制、施工成本控制到项目竣工验收与移交完成整个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实际工程的运作与管理方式。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将专业课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建设工程概预算、建设工程质量验收、建设工程安全控制等专业课分模块,按照岗位要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增加对岗位的认同感[10]。

4 结束语

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岗位为导向,以企业为根本,以职业素质为核心,制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符合用人单位需求,最终达到学生就业率和对口率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吴俊,吴珂.基于工作岗位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J].教学研究,2010(10).

[2]唐钱龙,李玮.基于项目导向的《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研究,2010(1).

[3]沙玲,陆生发.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综合实务环节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1(1).

[4]叶玲莉,陈松雪.以工作岗位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0(17):20-22.

[5]孙家国,谷艳玲,靳鹏.对建筑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0(12):203-204.

[6]毛桂平,周任,张一非等.高职建筑工程“全过程”实践课程教学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9(12):121-122.

[7]张素娟,陈荣荣.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基于企业岗位分工的单元式课程设置方案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6):148-150.

[8]张立.建立适合企业工作岗位的考核评价体系[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36-38.

篇9

关键词: 高职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 课程体系

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当前,高职教育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引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以期最终改变长期以来学习与工作两套系统二元割裂的状态。

1.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的特点

1.1以职业生涯为目标。

彻底改革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给学生提供与他们以往完全不同的学习体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终身发展的潜力。

1.2以职业能力为基础。

按照工作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相关性来确定课程设置,注重在职业情境中实施智慧的培养,开发学生在复杂的工作关系中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

1.3以工作结构为框架。

按照工作结构来设计职业教育课程框架,要求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工作中的知识结构相吻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1.4以工作过程为主线。

按照工作过程中活动与知识的关系来设计课程,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主线地位,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施,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1.5以工作实施为起点。

通过让学生进入工作实施过程,实现从学习者到工作者角定的转换,以形成学生自我负责的学习态度,并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建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始终都与具体的职业实施相对应。我们应让学生清淅地知道所学知识有什么用,怎么学,怎么写得更好。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才能明显提高,从而促进其职业能力的发展。

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2.1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系统化设计,是对职业教育多年来基本沿用学科体系的课程教学的一种否定。

学科体系的课程开发,是以知识传授为主线,按照知识本身的内存逻辑结构(相关性)或认知规律而展开的“平行”体系,是以老师的“教”为中心的。

行动体系的课程开发,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线,按工作过程的不同工作任务的相关性来实现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整合的“串行”体系;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使学生循序渐进学习各门课程的过程变成符合或接近企业工作的过程。

2.2以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的二个因素。

2.2.1课程内容的选择

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将职业岗位和岗位群所需的能力作为主线,按工作过程的不同工作任务和工作环节进行能力分解,细化成若干能力点,由此将其转化为由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所构成的课程内容。

2.2.2课程内容的重构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它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来掌握融合于各项实践行动中的知识、技能和技巧。

我们所要做的工作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找到课程内容中由实践情境构成的过程逻辑,使学生学习课程的过程变成基本符合企业工作过程的过程。

2.3关于职业能力定位。

2.3.1专业能力

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与相应知识。

2.3.2方法能力

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

2.3.3社会能力

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环境意识、团队意识等。社会能力的要求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和行为的规范性,也是基本的发展能力。

上述三种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将形成关键能力(或职业迁移能力),是一种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职业技能和知识的能力,对劳动者未来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3.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我校开设最早的专业,为校重点专业,注重教学改革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自2006年底开始了新的一轮教学改革工作,改革指导思想为以就业为导向,课程开发方法为基于工作过程方法。在过去的几年中,经过实践,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和成果,人才培养方案更为优化合理,教学内容进一步贴近建筑行业和企业实际生产,改革效果明显。

主要通过以下过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调研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与素质分析知识结构分析编写专业教育标准确定课程体系编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制定主干课程标准专家论证定案。

3.1职业岗位分析是构建工作过程导向项目课程的基础。

在进行课程开发之前,我们一方面进行行业调研,广泛走访大、中、小型建筑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审计事务所等单位,摸清建筑市场适合我校学生就业的主要职业岗位与职业资格等情况(见表一)。同时对本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设想进行了全面认真的分析,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准确地定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发展规划。

3.2工作任务分析是项目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

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我们邀请了行业专家(建筑企业生产一线的工程管理人员、行业协会专家)、课程开发专家(有企业工作背景的专业骨干老师)、课程开发顾问(从事课程开发研究的专家学者)三方面的人士召开论证会,分别对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等岗位进行真实、详尽的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对每个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分析,我们获得了该工作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工作行为,进而提炼出岗位能力,综合形成条理清晰的职业能力(见图一),为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作好了前期铺垫。

3.3组织课程结构分析是构建工作过程导向项目课程的核心。

按照课程结构分析技术要求,根据“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以职业能力为基础、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工作实践为起点、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最终目的”的原则,设计课程结构,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及课程教学模式,编制专业教学标准,形成指导教学工作的系列化文件。

工作过程导向项目课程结构(见图二)的构建是在工作任务分析基础上,根据工作项目转化为项目课程的相关原则,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开设的门类、顺序,以及相互间关系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结构。

3.4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

我们从建筑工程技术从业人员现状、岗位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标准、专业知识、能力结构等几个方面,对本省大中型建筑企业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我们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最直接的就业岗位应是施工员和质检员,扩展的岗位群是材料员、资料员、预算员和试验员等。由此,在工作分析和课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确定。

专业能力的培养分三个阶段(见图三)。

第一阶段:专业能力初步培养阶段,主要在第一、二学年。

第二阶段:专业能力强化培养阶段,主要在第三、四学年。

第三阶段:专业能力综合提高阶段,主要在第五学年。

其中,专业能力初步培养阶段作为前序专业体验课程,可以通过企业参观考察、报告或新技术讲座等各种形式实施。前两个阶段的课程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学习和训练为主,同时为第三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完成做好技术准备。第三阶段的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各种施工项目管理实践活动组成,其中包括:项目管理、工程质量检验、招投标、工程审计等建筑工程项目的综合训练等。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一).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

[2]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3]俞建新.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对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4]谢日星.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计划制定研究.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篇10

关键词: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教学改革;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TU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2005004

目前,在建筑项目前期策划日益受到重视,急需高层次复合型建筑设计人才的大背景下,建筑教育面临复杂而多元的形势。为了应对建筑与环境、建筑与经济、建筑与文化、建筑与技术以及建筑与城市诸多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建筑是受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的基本观念,建筑院校普遍以设计专题为核心,同时也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不断整合完善建筑教学体系。建筑经济类课程作为研究建筑经济价值的选修课,部分建筑院校对其理论教学进行改革,如实行建筑经济专题模块化教学和典型案例教学等[1-3]。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最终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笔者认为,本科建筑教育中建筑设计专业学生建筑经济分析的训练必须与建筑课程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应帮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牢固树立建筑经济分析的理念,养成经济分析与建筑设计同步的思维习惯。这也是提高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

一、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011年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中有关建筑经济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将2007年版的“了解与建筑有关的经济知识,包括概预算、经济评价、投资与房地产等概念”,以及“了解有关建筑工程设计的前期工作”中的“了解”均改为“熟悉”,并增加了有关投资估算的内容[4]。这说明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对建筑经济教育作用的认同和重视。但现阶段建筑经济教育仍然普遍存在学院不重视、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筑经济课程知识跨度较大,专业针对性不强

建筑经济学属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综合性较强,所以不少学校以相关院系的工程管理课程来替代建筑经济课程内容的教学。即便开设了建筑经济课程,也是偏重于工程管理方面的内容,有关建筑学专业的方案设计及前期建筑策划等内容的教学针对性也不强,有的甚至还没有涉及。

(二)对建筑经济分析在建筑前期策划与方案设计中的作用认识不足

建筑经济分析是与建筑策划[5]和方案设计同步进行的,是建筑策划和设计方案优化的组成部分,而非建筑方案完成后的经济分析结论。之所以把建筑经济分析看作是建筑策划和方案设计完成后的经济分析结论,是因为在基本建设流程中,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文本的形成过程,是先完成设计然后再进行投资估算、概算的,因此产生了建筑策划和方案设计与经济分析分离的状况。

(三)建筑经济课程与建筑课程设计缺乏有效的联系

目前建筑经济课程教学主要沿用工程管理n程教学的常规模式,教学计划与主干设计课程的关联度相对较低,而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重心基本上是围绕设计课来进行的[3]。虽然部分高校在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改革中将课程内容专题模块化,以及引入专题案例分析,看似加强了建筑经济课程与建筑课程设计的联系,但由于没有直接将建筑课程设计题目作为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因此造成建筑经济分析与设计课程的实际脱离,从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效果。

(四)重视经济基础理论知识,轻实践应用

传统的建筑经济课程教学以基础理论课的模式为主,即使有案例分析,也是对已定的工程案例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设计项目方案的产生和方案设计的发展过程无直接联系。建筑经济分析在设计过程中的作用难以体现,因此也难以使学生形成建筑经济的理念。

(五)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不高

由于年级人数和教学资源方面的原因,建筑经济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课式的大班教学模式,这种仅仅依靠引入典型案例教学和专题模块化教学的被动式教学方式[1-3],由于课时有限且缺乏实战训练,不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也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设计项目的综合分析,从而影响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表达能力也难以得到提高。

二、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调整优化专业课程知识结构体系

首先应从课程体系上进行调整和优化,应针对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来量身定做建筑经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重心应放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建筑经济分析的同步训练上,完善建筑设计学科理论的知识框架,提升建筑经济学在建筑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在教学上应注重联系以前所学的设计、构造及结构等主干课程的内容,对建筑经济原理进行全面和深入的讲解。与此同时,还可以深化和补充相关专业中涉及技术经济的内容,并结合以前和正在进行的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行同步训练(如图1),以提高建筑经济知识对建筑设计教学的支撑作用。

(二)基于建筑策划与方案设计全过程的建筑经济分析应用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文件(2011年版)的要求,增加了与建筑经济有关的投资估算的内容,包括建筑项目可行性分析、概念设计、前期策划等基本内容,这是建筑师拓展业务,与投资方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将建筑项目从策划到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等前期对设计方案有较大调整的阶段,与建筑学课程设计各阶段对应起来进行经济分析训练(如图1),由此判定在项目各阶段建筑经济分析对设计方案的影响程度,从而达到项目全过程优化设计方案的目的。

(三)建立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与建筑经济分析全过程互动模式

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性是建筑设计中应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建筑设计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因此,有必要将建筑学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深化,制定经济分析评价标准并进行经济分析,以评价各阶段课程设计方案适应市场的能力,研究建筑经济评价对建筑设计的作用效应。通过对以前和正在进行的课程设计的经济分析,对课程设计进行二次评价(如图1)。

(四)建立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新模式

建筑经济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不仅知识覆盖面广,而且重视社会实践。目前,笔者所在学校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课程为32学时,课程安排在四年级下期。由于课时有限,要想帮助学生建立建筑经济理念,并培养其应用能力,教学中应主要采用案例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式+讨论式的课堂教学,将建筑经济知识和理念引入建筑课程设计中。 同时,将建筑经济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结果反馈到课堂,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在课程中心网站的建筑经济课程互动栏目中进行交流,形成以建筑课程设计项目为对象的课堂讨论研究+课外自主研究的教学模式。将建筑经济课程教学实践向建筑课程设计延伸,使建筑经济课程教学有效地融入建筑课程设计之中,成为建筑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这不仅解决了建筑经济课程课时不足的问题,而且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改革考核方式

建筑经济课程的成绩评定,以往是采用综合平时考核成绩+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的方式,课堂考勤和提问讨论占20%、案例作业和平时测试占20%、期末卷面成绩占60%,这也是目前大多数院校采用的方法。这种考核方式虽然结合案例分析讨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期末考试成绩比重依然偏大,平时考核内容单一,对提升教学效果所起的作用不突出。

近年来,针对建筑学专业以课程设计为主干的特点,学校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课程考核采用244 模式, 即“ 平时考核(20%)+课程实践作业成绩(4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40%)”。这种考核方式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平时考核重内容轻形式。包括平时到课情况(40%)+平时测试、提问和参与讨论(30%)+课程设计作业检查情况考核(30%)。平时到课情况结合平时测试和课程作业检查进行考核,既考查了课堂理论教学情况,同时也考查了课程设计作业的进度情况。

第二,课程实践作业过程与结果两手抓。成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筑经济课程实践作业过程考核成绩(40%);二是课程实践作业最终成绩(60%)。这样的考核不仅真实客观地反映了课程实践作业的质量,同时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和课外的实践训练。

第三,期末考试注重知识的应用,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试卷试题

由选择题和计算分析题两部分构成,其中开放性非标准答案题占70%左右。这样不仅可以真实反映考试成绩,减少或杜绝舞弊现象的发生,而且能有效反映课题案例教学与课外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效果,也能检验学生应用建筑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多年斫ㄖ经济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 在采用了上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后, 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明显提高,甚至还吸引了不少建筑学专业研究生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前来旁听,使原本不被重视的建筑经济课程,在到课率和学生评教方面均位于学院课程评教前列,教学效果也得以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 郭汉丁,郭伟,马辉. 完整案例轮环式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5):118-121.

[2] 阮连法, 匡亚萍. 建筑学专业建筑经济与管理课程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1):72-74.

[3]苏平.面向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经济教育初探[J].华中建筑,2011,29 (11):169-172.

[4] 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评估文件(2011年版)[S].2011.

[5] 杨昌明, 庄惟敏. 建筑设计与经济[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